城市10kv用户

2024-08-29

城市10kv用户(精选九篇)

城市10kv用户 篇1

1.1 电力设备可以充分利用

电力供电单位对于用户用电的功率因数有一定要求, 对于10kV高供高计专变用户cosφ≥0.90, 这是为了确保供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对于发电机, 它的有功功率P≤PN, S≤PN/cosφ=1.25PN, 而对于变压器和输电线路, 它只和电流有关。当cosφ≥0.90时, 发电机、变压器与输电线路的负担可以减小, 也就是说可以充分发挥电力设备的供电能力。

1.2 可以减少电力设备的损耗

所有电力设备的损耗, 与流过其自身的电流平方成正比, 由于电能质量要求10 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的变化很小, 要求≤±7%, 且电力设备的损耗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者的平方和成正比, 即与S平方成正比, 减少Q, 就可以减少S, 使电力设备的损耗下降, 设备的发热量下降, 使电力设备的寿命延长。

1.3 可以减少电力设备的电压降落

由于设备的电压降落=I有功分量R+I无功分量X, 由于主变X≈10R, 线路X值为每公里0.4Ω, R可以用增加导线截面的办法来降低, 但X值没有有效的办法来降低, 除非用电缆, 但投资会增加很高。因此降低Q, 提高cosφ可以减少电力设备的压降, 而且Q的远距离输送的效率大大低于P远距离输送, 而且在直流输电时, 线路只能输送P, 不能输送Q。例如:我国大陆对舟山的直流输电, 输送功率为6MW, 而在舟山建了一个6.3MW的调相机。

2 供电部门如何实现对用户的无功考核

利用四合一电度表, 对用户的有功电度和无功电度进行计量, 要求用户的平均功率因数大于0.9。当电力用户实际功率因数低于要求值时, 供电部门对于用户进行功率因数考核, 增加无功考核电费=[本月无功电量-本月有功电量tg (arccosφn) ]×无功电价。

3 目前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办法

目前电力用户为了满足cosφ不小于供电部门的要求值, 往往采用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 由它来指挥电容器组的投运与切除, 这个装置采集变压器低压侧B相电流与A、C相电压, 计算出cosφ值, 和额定设定值比较, 发出投入或切除电容器组的指令, 通过接触器对电容器组进行投切, 以达到无功补偿的目的。

在10kV高压计量用户中, 采用了cosφ自动补偿装置后, 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往往供电企业对无功考核时cosφ达不到0.95以上, 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3.1 计量的手法不一样

供电企业采用的是有功、无功电度表法, 而补偿装置采用的是cosφ, 使两者之间有很大矛盾。目前用户不一定是24小时三班倒连续生产, 因此有些时候会出现轻负荷状态, cosφ比较低, 投入一组电容器后, 又会使无功倒送, 又得切除, 因此在该装置中电流小于5%额定电流时, 装置不动作, 而无功电度表照样在走。

3.2 采样点与考核点不一致

供电企业对10kV电力用户的考核点是在配变10kV侧, 而用户的cosφ补偿采样点是在配变低压侧, 如图1所示, 配变用Π型等值电路来代替, 在配变空载时有I0≈2%IN的空载 (励磁) 电流, 因此配变约有2%SN无功损耗, 当低压侧cosφ=1时 (最理想条件) , 配变有4%~7%的△U, 这时有△U× (S/SN) 2SN的无功损耗。

以上2个原因是目前cosφ补偿装置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4 解决方法

(1) 不用cosφ值采样, 而用Q值采样。只要Q值大于一组电容器组的补偿值时, 发出投用一组电容器组的指令, 当Q值≤0时发出切除一组电容器组的指令, 也可以取消I≤5%IN装置不工作的闭锁, 使采样与考核一致, 使装置工作简单化, 从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2) 对配变的励磁功率与配变的无功损耗进行补偿。这要通过微机时△U×SN (I/IN) 2的量值进行追加补偿:

1) 对配变励磁无功损耗进行补偿如图2所示。

2) 目前对△U×SN (I/IN) 2的追加补偿还有困难。

(3) 最理想的办法是在高压计量装置中的无功电能表增加功能, 使它带有无功值输出, 当Q大于一组补偿电容器容量值的1.2~1.3倍时发出投入一组电容器指令, 当Q小于0.2~0.3倍一组电容器组容量时发出切除一组电容器指令。

因此, 我们建议电能表厂家能在这方面进行研发, 升级这个二合一的计量装置。

5 结语

功率因数是电网运行的重要参数, 也是保障供电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合理运用无功补偿技术, 改进无功补偿采样及控制装置, 对提高用户侧电能质量及计量精度都有显著作用, 减少了广大电力用户因功率因数不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为电能表及无功补偿装置制造厂家指出了一条科学改进之路。

摘要:从10kV电力高压计量用户功率因数补偿存在的问题出发, 通过对无功补偿原理进行分析, 并结合供电企业现行管理、运行及考核方法, 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完善无功补偿采用及控制方式, 提高并保证用户侧的电能质量, 减少了因功率因数不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城市10kv用户 篇2

摘要:供电的可靠性是创建一流供电企业的基本保障,本研究对城市10KV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总结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及其有效的改进方法,通过科学的改善措施,是我国城市的供电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关键词:10KV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原因分析

配电系统可靠性就是指直接向用户供电和配电的系统对广大用户的供电能力的可靠性。供电可靠性直观的体现了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是衡量一个供电企业技术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供电企业对用户供电能力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用户的希望,同时也是供电企业所要追求的目标。近几年来的电网改造让城市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距离我们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本研究针对供电系统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改进措施。

1.影响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

1.1.10KV配电系统的预停电时间过长

目前很多城市配电网架等结构薄弱,设施、电源点等都需要改造,由于这些配网基建、技改大修、业扩等工程的增多,就造就了很多的预安排停电,预停电期间,检修按时计划性很弱,对于停电后的综合管理和计划性不强,管理的力度和制度也不够,使得设备在改造或者检修期间的时间过长,或者超过了预期的计划时间,造成了大范围的停电,在预停电之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够充分,施工的进度慢,施工人员准备也不够充分,这些都无形当中增加了用户停电的时间。

1.2.10KV配电系统的故障停电较多

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或者设计标准及操作技术不到位就进行施工,造成很多设备在运转初始就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在设备运行的过程当中,设备的维护管理也不到位,这些安全隐患在运转的时期也不易被发现和消除,严重影响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这种故障停电成为了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另外,外力破坏也是造成供电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树木破坏、气候因素、用户影响等。

1.3.配电供电系统的管理存在问题

城市是供电需求较大的地区,不仅用户需求大,还需要长期连续的供电,离开电力资源,城市就会变为半瘫痪状态,相比较之下,农村的用电相对较少,对电力的依赖性也较低,这就使得很多领导对城市的供电过于重视,而对农村的供电不够重视的现状。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电力系统的人员的个人技术能力不足,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对供电可靠性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没有采取定期的培训和指导,也不愿意改变和创新,一些专职的技术人员相对欠缺,因此对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力度不够,技术跟不上,管理水平上不去,更是无法有效的指导和带领供电系统开展一些活动,因此,没有一个健全的供电可靠性的机构或者组织。

1.4.配电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有限

影响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的其中一个因素是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有限。受下达指标的限制,为了应对错峰避谷的措施,出现了电力供应缺口,为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在电力供应缺口出现的时候采取临时的限电手段,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也就形成了影响城市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因素之一。

2.改进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2.1.加快电网的改造工程,减少预停电时间

为了减少预停电的时间,必须在停电之前对每一个环节有所计划,对每一次临时停电严格把关,充分调动各供电所、援建单位等施工成员,组织施工时可以联合起来,事先准备好方案,保证不拖延预停电的时间,及时完成任务。对于停电和恢复电的过程也可以进行优化,各供电所在计划停电之前和送电之前要及时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以减少不必要的耽误时间。对于需要转供电操作的,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缩短操作时间。有一些可以带电作业的,尽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倡带电作业,推广10KV带电作业,强化管理水平,尽可能的减少停电施工,有条件的尽可能进行不停电检修。也可以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来缩短检修的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努力改进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在很多地区开展了检修、预试、业扩增容综合停电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部分重复停电,但也是历年不可避免的因素。

2.2.合理改善供电系统的综合检修能力,减少故障停电

对于供电系统的设施要进行抽查,监督配电系统的工作水平。根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要求进行管理,及时查出设备的缺陷,及时处理,确保紧急、重大缺陷消除率达到百分之百,一般的缺陷达到八成以上。及时对线路设备开展检测工作,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到来之前,必须开展预测量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10KV线路的通道周围要及时清障,以免造成树木等造成的故障停电。做好线路防风加固工程,对于有安全隐患的障碍物及时清除和躲避,改造不合理的线路,以提高抗风能力,减小气候因素对故障停电的影响。完善故障查找机制,及时准确的对故障发生的地方进行定位,并第一时间找出故障的原因,及时整改,并且制订防范措施,防止故障的二次发生。对于可能产生故障的地区,要及时进行故障演练,不断的优化处理方案。加强计划管理,提高综合检修的能

力,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3.加强配供电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配电网的运行及有效管理是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手段。对此要加强管理,对于预停电的安排要及时有效,合理快速。对于故障停电,则要有效避免,完善机制。条件成熟的时候,当尽力完成不停电的保证。优化停电作业流程,通过精细的管理,加强对停电期间的控制,以减少停电时间。强化用电监察的作用,强化设备的技术监督,避免发生故障停电。在强化供电系统管理的同时,还要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要定期的对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和业务的培训,对于这些人员还要进行定期的指导和技术的更新,开展业务水平和知识水平的考核制度,让工作人员都能主动自觉的学习,调动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在实践中将不断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不光是对人员的管理,对于设备也要进行管理,让技术人员运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2.4.提高配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供电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我国应当及时改造落后的设备,运用先进的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故障停电和预安排停电的次数,同时还能大大的缩小停电的范围。这些新技术的运行,也大大降低了线路运行的故障率。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用户对于配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群众的呼声,也是我国供电企业的必经之路。通过对电网的改造和不断建设,供电的可靠性也在不断的提高,不断的为我国用户带来了科学、安全、可靠的电力资源。但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不是短时间的任务,它需要不断的完善下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进行设备改造,加强管理,继续为用户提供完善的电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参考文献:

城市10kv用户 篇3

关键词:10 kV用户;用电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080-02

在高压系统中,10 kV高压线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果一旦出现供电中断的情况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一定要对用户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保证10 kV输电系统正常、稳定运行。但是,目前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对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0 kV用户用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主 要问题

1.1 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0 kV用户涉及到很多重点行业,在这些行业,一旦出现用电安全事故造成供电中断的情况,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另外,10 kV用户用电的安全风险较大,如果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导致安全隐患继续扩大,从而产生安全事故,轻则对相关的电气设备造成损伤,重则造成大面积的电网瘫痪,影响电网供电的持续性,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产生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对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至关重要[1]。

1.2 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用户自身存在的问题。

用户自身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10 kV用户,特别是一些小用户对用电安全隐患的认识程度不高,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对电路系统进行整改,造成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不足,使用电线路存在极大的用电安全风险。

②有些用户的电力设备老化情况非常严重,但是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用电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是认为注意些就不会出现用电事故[2]。

③用户企业的电工数量非常少,和实际的工作量存在严重不匹配的问题,并且电工的综合素质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安全用电的要求。另一方面,供电公司的问题。目前,随着供电企业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供电企业越来越重视用户的安全用电管理,安全用电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存在安全隐患检查制度落实不到的情况。另外,由于政府规定不能规定电力企业在一般的情况下不能强制停电,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电安全管理的难度。

2 10 kV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策略

2.1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用电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提 高用户安全用电的意识,杜绝侥幸心理

首先,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用电安全的宣传工作,提高 10 kV用户特别是一些小用户对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其认识到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出现用电安全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改变侥幸的心理,树立用电安全管理的意识。

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用户老旧电力设备的检查工作,分析用户用电安全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促使用户增加电力安全投入,更新一些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设备。对于拒不执行的用户,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需要和政府相关的监督机构对用户做出相应的处理,采用强制的措施促使用户进行安全隐患的整改。

最后,为了提高电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用电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用户电工的考核机制,在对新用户送电之前,对电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是否送电的主要指标,这样就可以迫使用户聘用一些高素质的电工人员。

2.2 电力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实行管理责 任制度

首先,供电企业一定要成立用电安全管理小组,派遣专业的电力人员负责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一些重点用户以及危险性较高的用户更要注意做好安全用电的管理工作,将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进行细分,明确各个工作人员具体的工作责任和权利,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起权责明确的管理体系。

其次,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实际的管理工作情况制定完善而有效的用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注意制定管理细则,保证所有的用电安全管理工作都可以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并且还需要不断完善激励奖惩制度,促使工作人员提高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证[3-4]。

2.3 严格落实重要用户的用电安全隐患检查制度

严格落实对重要用户的用电安全隐患检查制度,对重要用户的供用电安全隐患进行严格的排查以及整治工作是做好用户用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防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一系列安全防护的措施,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证。

其次,对一些重点部位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认真的排查,特别是对一些老旧设备,更需要做好严格的排查工作,对于设备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修或者是直接更换新的设备。

最后,供电企业需要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让电力用户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帮助用户建立安全用电的规范,提高用电的安全性,减少和防止出现严重的用电安全事故。

2.4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力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首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保证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满足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工作的质量。另外,由于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岗位的风险性较高,因此,在工作的前期,需要让老员工带新员工,当新员工可以满足岗位要求时才可以单独行动。

其次,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用电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包括安全文化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素质,为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另外,在企业的内部需要开展工作经验的演讲活动,让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接受自己的心得以及体会,特别是重点介绍一些应急处理事件,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5]。

3 结 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10 kV用户用电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用电的安全性,保证电网正常、持续运行。反之,则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供电公司以及用户都要提高对用电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用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把握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提高用电安全管理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发生严重的用电安全事故,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持续运行,继续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丽琴.关于10 kV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4,(17).

[2] 彭长福.关于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研究[J].大科技,2014,(31).

[3] 张洪飞,王静.高危及重要用户的用电安全管理[J].科技展望,2014,(12).

[4] 李万彬,孙雷,刘东旗,等.高危及重要用户用电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0,(2).

城市10kv用户 篇4

1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有关技术规定

1.1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分级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其功能特性分级如下:

P类:准确限值规定为稳态对称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 无剩磁限值。

TPS级:低漏磁电流互感器, 其性能由二次励磁特性和匝数比误差限制值规定。

TPX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 无剩磁限值。

TPY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 有剩磁限值。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 330 k V及以上系统及变压器保护宜采用TPY级电流互感器;220 k V系统及变压器保护可采用P级、TPX级等电流互感器;110 k V及以下系统保护可采用P级电流互感器。故现在厂家所生产的10 k V保护电流互感器一般均为P级电流互感器。

1.2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主要参数的定义及标称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除按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动热稳定电流、机械荷载及温升选择外, 主要还需考虑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额定容量、准确等级及准确限值系数。

GB1208《电流互感器》中规定:对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主要要求电流达额定电流很多倍时仍需保持一定的准确度。同时规定了一般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一些定义, 其中:

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指互感器能满足复合误差要求的最大一次电流值。

准确级指对互感器所给定的等级, 其误差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应在规定的限值之内。准确级的标称以该准确级在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所规定的最大允许复合误差百分数标称, 其后标以字母“P” (表示保护) 。标准准确级有5P和10P, 即在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时, 复合误差限值为5%和10%。

准确限值系数指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与额定一次电流之比值, 常用标准值为5、10、15、20、30、40。

我们通常选择保护电流互感器时, 所标示的如10P20即表示在最大20倍的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下, 允许复合误差为10%, 如果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150/5, 则在3 000 A的最大一次电流下, 其综合误差限值为10%, 若通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超过其一次额定电流的20倍, 则误差将超过10%, 甚至使电流互感器严重饱和, 造成保护不动作或越级跳闸。

2 选择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 特别是在10 k V用户配电设计中, 设计人员虽然标示了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及准确限值系数, 但实际并不能满足电流互感器准确限值系数的要求, 现针对某工程分析如下:

2.1 概况

某用户配电室工程, 10 k V电源引自上一级110 k V变电站, 配电室内设2台800 k VA变压器, 变压器阻抗为6%, 电压比为10 k V/0.4 k V;10 k V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 10 k V进线及出线设保护装置, 10 k V进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5, 出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75/5, 进出线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及准确限值系数选择为10P20;算得配电室10 k V出线三相短路电流有效值Ik为8 k A。

2.2 电流互感器动热稳定校验

选择电流互感器时, 应按短路电流校验电流互感器的动热稳定, 本工程电流互感器选用型号为LZZBJ9-10, 由其查得1 s热稳定电流Ith=21 k A, 额定动稳定电流Idyn=52.5 k A。10 k V进线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0.5 s, 出线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为0.3 s。

电流互感器动稳定应满足ip3≤Idyn, 热稳定应满足Qt≤I2tht。ip3=2.55Ik=20.4 k A, 满足ip3≤Idyn。Qt=Ik2t=82×0.5=32, I2tht=212×1=441, 满足Qt≤I2tht。由此可见, 进出线电流互感器的动热稳定都满足要求, 则当短路电流通过电流互感器时, 不会发生过热起火或爆炸的现象。

2.3 电流互感器准确限值系数的确定

(1) 由已知条件可知, 当10 k V线路短路时, 电流互感器通过的短路电流有效值为8 000 A, 若出线电流互感器变比为75/5, 则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为75 A, 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为75×20=1 500 A, 其实际准确限值系数达到了8 000 A/75 A=107, 我们知道, 准确限值系数指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与额定一次电流之比值, 常用标准值为5、10、15、20、30、40等, 同时, 对于电流互感器, 实际通过的一次电流 (8 000 A) 为其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 (1 500 A) 的5倍, 而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指互感器能满足复合误差要求的最大一次电流, 这将导致此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 一次电流全部用来维持铁心磁通, 造成二次电流误差增大, 波形严重畸变、缺损, 甚至没有输出, 使保护不能正确动作。

(2) 改进措施:可将电流互感器的准确限值系数依然定为20, 其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为8 000 A, 则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为8 000 A/20=400 A, 即应选择400/5, 10P20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但缺点是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太大, 将使二次整定电流过小。

也可将电流互感器的准确限值系数定为40, 则互感器的额定一次电流应为8 000 A/40=200 A, 即可选择200/5, 10P40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但此电流互感器的外形尺寸比10P20的尺寸大许多, 造价高, 且目前生产的厂家较少。

采用以上2种措施, 才能完全满足电流互感器复合误差的要求, 较经济合理的措施应为适当增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而保持准确限值系数不变。

2.4 电流互感器准确级校验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一般采用准确级为10P的电流互感器。由样本查得, LZZBJ9-10, 10P20型的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输出容量为15 VA, 则其允许二次负荷为0.6Ω, 此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Zfh=√3Rdx+Zk+Rjc=0.072Ω, 其中Rdx为连接导线的电阻, 算得为0.014 7Ω;Zk为微机保护装置的计算阻抗, 算得为0.004Ω;Rjc为接触电阻 (一般取0.05Ω) 。说明电流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小于电流互感器的允许二次负荷, 因此, 其复合误差满足<10%的要求。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选择适当类型和参数的电流互感器, 保证电流互感器的饱和特性不致影响保护动作性能, 基本要求是在稳态短路电流下的误差不超过规定值。对于10 k V用户工程, 因其变压器容量一般较小, 按变压器额定电流所选的电流互感器变比较小, 特别是对于离变电站较近, 短路电流较大的用户配电室, 若仅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 势必出现前面实例所说的情况, 造成保护装置不能正确动作。

若所计算的10 k V短路电流较大, 满足不了电流互感器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的要求, 则应适当提高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及准确限值系数。

建议电流互感器生产厂家对所生产的10 k V电流互感器的准确限值系数进一步扩大;同时, 保护装置生产厂家也应采取措施, 以减缓电流互感器的饱和影响, 对于现在设计中常用的微机保护, 宜提出适当的抗饱和要求。

参考文献

[1]GB1208电流互感器

[2]DL/T5222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3]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城市10kv用户 篇5

关键词:用户工程,带电作业

1 带电作业混同于停电检修作业

实际工作中, 存在管理人员对10k 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有些带电作业班组人员既从事10kv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项目, 又接受停电检修的工作任务。一方面, 带电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不能保证其充分休息, 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另一方面,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作业的方式不同, 10k 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与线路停电检修的作业原理、作业方法、作业习惯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如果带电作业人员承担多种工种的工作任务, 会使其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和停电检修作业操作方法、绝缘防护遮蔽的概念出现认识性错误, 从而导致采取不正确或错误作业方法, 形成违章, 造成危险。

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开展的带电作业项目, 带电作业单位除在进行作业过程冲按照项目的操作导则认真执行的基础外, 应重点加强对不同线路结构的10k V配电线路带电更换针式绝缘子、带电更换跌落式熔断器、带电更换隔离开关、带电接引线、带电断引线、带电更换避雷器、带电修补导线7个带电作业项目的操作导则、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培训和学习, 并巩固已经掌握的作业基本方法;每周必须进行操作导则、标准化作业流程和事故通报的学习及作业安全反思的学习活动, 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h。

2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间的配台问题

目前, 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既重视带电作业班组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 也重视停电检修班组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但在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作业的现场配合方面容易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有些作业项目, 应该是带电作业班组与停电检修班组联合作业的项目, 应该划分清楚各自的作业界限, 现场需要确定一名既能指挥带电作业, 又能对停电检修人员做好协调与指挥的负责人。但是, 受班组职能、权力的限制, 两个班组是不能确定现场指挥人选的。有的合作作业项目就会出现两个班组进行简单的协商, 而更多、更具体的细节没有说清楚, 造成作业的界限不清晰。停电检修作业与带电作业的安全要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停电检修作业人员超越界限作业, 无论带电体的绝缘遮蔽隔离完整与否, 停电检修作业人员就已经冒犯“生命线”。

预防措施。 (1) 凡是停电作业班组作业需要与带电作业配合的作业项目, 必须经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共同明确指定现场作业指挥人。 (2) 按照《安全工作管理规定》明确现场指挥人的安全责任, 划分停电作业和带作业的施工作业范围的界限。 (3) 在施工作业现场开始进行工作前, 现场指挥人必须对两个工作班或多个工作班的工作负责人 (监护人) 明确作业的权限与界限, 毖要时, 在界限处设置明显的遮挡物, 加以限制, 严禁逾越规定的作业界限。 (4) 各个班组在现场召开班前会时, 现场指挥人必须对各个班组的作业顺序和界限, 配合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危险点的预控作出明令的要求。 (5) 现场指挥人与各个班组监护人员, 必须在现场对作业的全过程实施可靠性的监护与纠正, 以求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

3 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与实际操作不结合

无论在带电作业的初级入门培训还是周期性培训中, 个别培训单位单纯为了完成培训工作任务, 只是对带电作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宣贯, 而对带电作业工作流程、各个带电作业项目的技术导则、标准化作业方法、工作票的现场执行等, 没有实际的培训内容。对带电作业的项目进行演练时, 也大都是进行常规简单的基本操作, 与实际的操作相差较大。如果按培训的方法进入实际工作, 其工作票的现场执行、工序等方面与本单位的安全、作业环境、线路结构、技术要求等有很大的差别, 有的项目在环节执行的过程中已经形成违章。

预防措施。 (1) 无论是参加带电作业的入门培训, 还是复审或等级培训, 其理论性的知识学习只是对带电作业理论的巩固和加深悟性化理解, 与各个单位对安全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不等同的概念。 (2) 培训过程中的演练操作是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熟练的培训课目之一。针对各个单位实际开展的带电作业项目, 其操作要领、步骤和安全技术的要求, 需要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新安规》的要求, 结合作业线路的结构、作业现场环境的特点与标准化作业的程序、作业方案、工作票的执行流程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来进行规范化的执行。

4 带电作业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制度不健全

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带电作业操作者业务技术素质、对作业项目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10k 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是一个高智力、高技能、高投入、高风险的作业项目, 必须加强作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地开展培训考核, 保持作业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确保作业人员长期、熟练地从事这项工作, 这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

预防措施。 (1) 完善培训制度, 保证每周定期开展学习和安全反思活动。 (2) 在学习与反思活动中, 要结合实际, 把《新安规》与每个带电作业项目的操作导则标准和标准作业流程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3) 在开展学习活动中, 培训学习工作必须建立讲授教案、学员笔记及每月考试卷等内容的档案。 (4) 在现场实际演练操作技能的培训中, 要根据每个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高低, 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且循序渐进地, 严格按照操作导则要求逐项逐条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郝旭东.带电作业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1]郝旭东.带电作业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城市10kv用户 篇6

该研究所主要以办公用电为主,根据负荷分级, 只能算作三级负荷。但是其中也有些供电要求相对较高的负荷,如网络机房、监控消防、电梯、电脑等。

变电所一次方案如图1所示。

变电所装设干式变压器2台,每台315k VA,分别由A线和B线两路10k V电源供电。这类小型变电所一般不设高压配电,不配置微机综合继电保护。每路进线分别有3台10k V负荷开关柜(进线柜、计量柜、 出线柜)作为高压侧的控制、测量和保护。高压侧采用负荷开关———限流熔断器组合电器对变压器进行保护。低压侧采用母线分段加母联,正常供电由两路电源通过2台变压器分别向两段低压母线供电,任一电源失电,通过闭合母联开关向失电段母线供电。 双电源互为备用,两进线一母联3台开关通过机械和电气联锁任何时候三合二,确保不同的两路电源不会并列。备用电源的投入和恢复均由值班人员手动控制。

2组织管理

由于负荷容量不大、负荷级别不高,该变电所没必要像大型变电所或更高电压等级的变电所那样24小时有人值班且每班不少于2人。考虑到有部分重要负荷,还是需要24h有人值班。现行组织管理模式为:

物管中心主任———变电所管理员———值班员,同时将维保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各职责简要描述如表1所示。

该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通过聘请专业公司与本单位有限的人员联合管理。通过定期的检查、维护、预防性试验,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的状态运行。简化内部管理,省去常规的维修电工,减少正常运行时的值班人员。

3运行管理

3.1管理制度

变电所的运行管理要靠一系列制度来规范,如: 《变电所交接班制度》《变电所设备巡视制度》《变电所倒闸操作制度》《安全生产工器具的管理标准》等,这些制度通常都是上墙的,同时,我们还把这些制度和变电所主要技术资料、运行方式、操作说明等汇编成 《变电所运行维护管理手册》,为管理人员、值班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教材,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南。变电所运行维护管理手册目录如下:

———变电所的管理职责

———变电所内/外联系通讯录

———变电所管理制度汇编

———变电所一次系统图

———变电所运行方式一览表

———变电所倒闸操作程序

———变电所区域定置管理图

———变电所安全用具清单

———变电所运行维护记录清单

3.2运行方式

制度固然重要,但是本变电所的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以及相互间如 何转换,是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 是上岗前必须培训通过的 ,主要涉及内容有:(1) 变电所模拟系统图及其与实际设备的对应关系。(2)本变电所运行方式。表2中概括了7种运行方式,基本包括了本变电所所有的运行工作方式。(3)运行方式改变(倒闸操作)程序。每种运行方式的改变都必须按照倒闸操作规程,管理员应该把可能的每种倒闸程序事先编好,供值班人员学习。

以I段母线检修完毕后恢复双电源供电为例,即 “I段母线检修运行方式”转换至“双电源正常供电方式”,操作程序:检查检修现场接地线已拆除,且无工具、导线、螺钉等任何残留物—→关好所有配电柜柜门—→分101接地开关,确认接地刀片已打开—→合101负荷开关,检查401柜变压器低压侧三相电压正常—→401移进至连接位置—→400移进至连接位置 (热备用)—→合401断路器—→视需要,合I段母线下相应的出线开关—→合411,投入无功补偿装置。

小型变电所的操作不一定要像大型变电所一样执行操作票制度,但是倒闸操作一定要有事先编制的文件化的程序,在操作前予以确认。由值班工操作、管理员监护。

3.3日常巡视检查

管理员应将需要巡查的内容、项目及需要记录的数值,编进“巡视检查记录表”,供值班工巡视检查,避免遗漏,也方便记录数据。

通常每路10k V高压进线的带电状态、电压值、变压器的铁芯温度、低压进线电压电流每2小时应予以检查记录1次,其他项目检查、用电量抄表每天至少1次。值班员巡视遇到异常要及时报告管理员并作好值班记录。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表包括巡视检查项目、 正常情况、异常情况、实际状况记录,如表3所示。

日常巡视检查的主要项目有:高压进线带电状态、三相电压值;变压器温度、响声、气味;低压进线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功率因素;低压进线断路器状态指示灯;电容补偿柜工作状态等。

管理员应至少每天1次巡视变电所运行状况,了解值班记录,每天值班记录应有管理员审核签字。

4预防及定期维护

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管理办法确保配电设备安全运行。

4.1定期检查

与维保单位签订技术协议,每季度上门检查巡视一次,通常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停电检查,保留检查巡视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和设备改造需求均如实记录,维保单位检查员和管理员双方签字。对危及安全运行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不影响安全运行的问题可以先做准备,等下一次维保时进行处理。

定期检查除全部日常检查项目外还增加以下项目:低压柜全部开门检查,目测母线搭接、 电缆连接状态,必要时检测搭接处温度;变压器风机手动起动试验;电容柜投切试验、分支补偿回路元件检查;检查安全用具是否齐全;检查验电器是否正常。

定期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一般要求立即采取措施,特殊情况在保证暂时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处理。

4.2定期维护保养

与维保单位签订技术协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保养,按计划进行停电作业。定期维护保养一般安排在节假日进行,内容主要包括:配电设备内积灰清扫; 10k V负荷开关操作检查、与接地开关及门的连锁检查;变压器检查(主要是听、闻、看等非测量性检查); 母线发热检查、母线搭接螺钉检查紧固;电缆接线螺钉检查紧固;框架断路器操作检查、一次接插件检查; 抽屉单元一次接插件发热检查、接触检查;抽屉单元进出机构操作检查、活动部件润滑;抽屉单元操作机构操作检查;电容柜专项检查;所有仪表及信号灯指示检查并调整;二次线路检查。

计划的线路改造及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的处理一般结合定期维保同时进行。

根据不同回路的用电可靠性以及历次定期检查的结果,配备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恰当的备件是最快恢复送电的保证。如有使用在定期维护时应予以补足。

4.3预防性试验

预防性试验是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协议,预防性试验由维保单位依据DL/T 596-2005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每两年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项目如表4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每次的预防性报告需妥善保管, 本次试验数据要与上次数据对比才能更准确的看出设备性能的变化。

5事故处理及安全用具

无论是发生事故或者是未造成事故的设备故障, 与一般用户的《事故处理管理制度》不同,我们都会让维保单位第一时间到场协助处理,一是可以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二是可以以最短时间提供备件,恢复供电。

在正常操作、检修或故障处理时都会用到的电力安全工器具主要有: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器、绝缘杆等。这些工器具平时不用,甚至一年都可能用不到一次, 但是一旦需要时就必须保证绝对安全。因此为防止使用中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性能改变或存在隐患而导致在使用中发生事故,必须按照《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检测和诊断。常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项目及周期如表5所示。

6线路改造

用电设备的变化(如增容、用电负荷调整)经常会要求配电设备作出相应的改变;有些原设计没有满足部分使用要求的也可以在运行后逐步完善。这两年我们根据用电的实际需要做了一些改造(见表6)。

7结论

通过对某研究所10/0.4k V变电所的运行管理分析,推荐小型10/0.4k V用户变电所采取聘请专业维保单位和内部人员共同管理的模式,主张预防为主,简化内部管理,省去维修电工,用最少的值班电工数量保证变电所安全运行。提出小型变电所运行的定期检查巡视、定期维护保养、预防性试验、安全用具定期试验等关键管理点,同时给出了各关键项目的具体做法,供相关同行参考。

摘要:文章根据个人工作经历,结合研究所10/0.4kV变电所运行管理,从组织管理、预防及维护、事故处理及安全用具及特殊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简化小型用户变电所的管理措施,同时明确了保证变电所安全运行必须控制的关键管理项目及相应要求。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析 篇7

关键词:10kV配网,规划建设,可靠性,经济性

1 对城市10k V配网进行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分析

1.1 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

对于城市而言, 配电网络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由于城市配网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和建设, 为此, 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同步, 只有确保城市配网规划科学、合理, 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电能的需要。由此可见, 对城市配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

1.2 有利于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 配电网络肩负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使命, 其建设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配电网的设备和网架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能够有效提高其供电能力和质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必须对城市配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这样不但有利于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而且还有助于发挥出配电网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3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城市配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方面能够使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获得大幅度提升, 从而可以使电能损耗和停电损失显著降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系统的投资效益。国外的专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 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一观点也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2 城市10k V配网规划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城市10k V配网的总体规划思路

在对城市10k V配网进行总体规划时, 应当以认知科学的规划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并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同时, 还应当发挥出人在配网规划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然后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有助于提高配网规划水平。鉴于城市10k V配网规划具有的复杂性特点, 可将具体规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5年规划、10年规划和20年计划, 各个城市可以针对本市10k V配网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城区电网建设, 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和简化, 借此来提高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确保供电质量。在城市10k V配网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当采取远近结合、分布实施的策略, 这样能够使城市的配电网络更加完善, 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

2.2 城市10k V配网的规划原则

在对城市10k V配网进行规划时,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其一, 10k V配网规划应当满足城市的负荷发展要求, 并以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作为依据, 满足各个部门以及多方利益的要求, 以确保电网运行安全、可靠、经济为前提, 不断提高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水平;其二, 10k V配网规划应当着眼于电力网络全局, 要与上级电网相互配合, 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供电稳定的电网结构, 尽可能减少结构性的缺陷, 以此来确保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三, 应当在满足负荷不断增长的基础上, 使10k V配网规划建设的容量、规模以及设备配置等适当超前, 同时, 还应注重整体规划与长期规划的适应性及合理性, 这样有助于防止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 从而为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3 城市10k V配网规划建设的方法

2.3.1 站点选址。

10k V配网的站点选址工作要确定开关站位置、分供电范围以及配电站位置。在选址开关站时, 为了调节变电站出线间隔, 增加网络连接的灵活性, 应当将开关站设置在接近于负荷中心的位置, 进而缩短配电线路长度, 便于敷设, 达到降低投资成本的目的。此外, 还要避免接线繁杂, 为长期配电规划提供发展空间;在确定供电范围时, 要以负荷预测为依据, 合理确定10k V配网的供电半径;在配电站选址时, 要结合城市电网规划、规划区地理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衡量, 尽量选择靠近负荷中心的地方, 与此同时还要确保配电站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如, 小容量中压变压器具备可靠性高、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势, 应当将其设置在负荷密度较低的居民区。

2.3.2 负荷预测。

在城市10k V配网规划建设过程中, 电力负荷预测是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也可以说是规划建设的前提。所谓的负荷预测具体是指对规划用电区域的整体电力负荷情况进行分析, 由此确定出该区域的用电负荷构成, 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的负荷发展水平进行准确预测, 再按照预测结果进行配网规划。目前, 常用的负荷预测法有以下两种:其一, 负荷密度预测法。该方法具体是指根据功能的不同将要规划的区域进行分区处理, 可划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 然后在每个分区当中选取一个负荷密度值, 再借助相关的公式计算出该区域的实际用电量。采用该方法进行负荷预测时, 应当以规划区域的基本情况作为基础, 这样可以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二, 综合用电水平预测法。该方法主要是按照单位实际耗电量来推算各个分类用户的用电量, 例如以人或是户的平均用电量为单位, 便可推算出城市的实际生活用电总量, 再结合有关资料便可以推算出城市的综合用电水平。具体选择何种方法进行负荷预测, 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而定。

2.3.3 网架建设。

在该环节中, 比较关键的有以下两点:其一, 接线方式的选择。10k V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包括双环形、单环形、多分段多联络网、辐射网等方式, 不同的接线方式具备不同的特点, 在选择时应当结合配电区域的实际情况, 以运行灵活、节约成本、操作安全、供电可靠为原则进行合理选择。当前, 环网和辐射网是10k V配电网最常用的接线方式;其二, 导线截面的选择。为满足城市10k V配网的长远规划要求, 导线截面应当以此为据进行一次定型, 这样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同时在选择导线截面时, 要尽可能与变电站和开关柜的载流量相匹配, 如架空线的导线截面宜选用240mm2, 而电缆主干线则应选用300mm2。

3 结论

总而言之, 城市10k V配网规划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 其中涉及的环节较多, 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 为了确保10k V配网的整体建设质量, 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法对10k V配网进行规划建设,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对供电的需求, 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因重复建设带来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加臣.基于项目管理的苏州配网自动化工程规划与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0) .

[2]李伟伟.罗滇生.姚建刚.张建波.基于受约束区优先处理的城市配网规划变电站选址方法[J].广东电力.2011 (10) .

[3]刘文霞.城市配网规划的优化算法、评价体系与智能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2009 (5) .

城市10kV配网规划建设探析 篇8

1.1 网架主干线和分支线方位交错较

多, 网架不合理, 线路长、用户多, 10k 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难于合理控制潮流、减少损耗。

1.2 由于电源布点不合理, 有些地方出

现主变负载不均衡, 负荷难于接入, 10k V出线仓位过少, 小容量10KV用户占用变电站10k V仓位过多, 导致变电站10k V仓位利用效率低下, 从而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1.3 现有配电网10k V线路以辐射供电

为主, 负载率过高, 分段不合理, 联络数过少, 无法满足N-1准则;

1.4 部分使用的开关设备性能较差, 环

网用负荷开关不具备电动操作条件, 难以执行环网操作, 需要改造开关数量较多。

1.5 事故处理自动化程度低, 花费时间

长, 恢复供电慢。人工倒闸、人工数据采集等落后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 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电力发展。

2 10KV配网规划线路走廊安排

规划线路走廊时如果采用架空线, 将影响市容市貌, 城市中区内全部规划为电缆线路, 而且架空线路的故障率比电缆线路高。从实际的运行经验来看, 架空线路的故障率远高于电缆线路。综合这些因素, 在佛山市城规部门与我局达成共识,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与建时, 10k V线路应该优先考虑电缆。另外, 从电缆故障引起的馈线事故跳闸的统计来看, 绝大部分的电缆故障是由于外力破坏引起的 (据统计约占80%~90%) , 因此, 从减少电缆故障所导致的馈线跳闸的角度考虑, 应尽量减少电缆直埋, 只有临时性的电缆线路才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对于采用排管敷设的电缆线路, 在线路维护或需新放电缆时需要重新开挖, 显得极为不便, 且排管敷设的电缆线路比电缆沟里的电缆遭受外力破坏的可能性要大;而采用电缆沟的敷设方式其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10k V线路走廊应优先考虑电缆沟, 其次是电缆排管敷设, 尽量减少电缆直埋。

3 10KV配网目标网架结构分析

3.1“以电源点为中心, 分布配置K型

站”的原则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配电网络, 由于现有电源点布点缺乏, 10k V出线仓位过少, 小容量10KV用户占用变电站10k V仓位过多, 导致变电站10k V仓位利用率低下。考虑到10k VK型站接线方式清晰、灵活, 其出线带继电保护, 且10k V母线带自切, 故障点判断容易, 可较快实现负荷转移, 具备较强的负荷释放能力, 故在优化10k V配电网结构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以电源点为中心, 分布配置K型站”的原则。

3.2 在配网规划中, 应该按照“分层分

区、适度交错”的原则, 理顺配电网层次结构, 明确区块性质, 做到结构合理, 避免不同性质的配网结构无序交错。将配电网分为2个层次:层次一由10k V专线、P型站 (开环点前) 、K型站及架空线主干线组成;层次二由P型站 (开环点后) 、K型站至P型站及10k V用户、架空线支线及杆变等组成。按此结构区分, 层次比较清晰, 结构较为明确。将配电网络按区域性质分为“电缆网络”及“架空网络”, 在具体规划工作中, 应注意电缆网络及架空网络的适度交错, 以“简单易行、利于运行”为原则, 避免过度复杂的网络结构。

3.3 对于电缆网络, 网架结构, 在具体发

展过程中, 必须做好配电网发展的过渡方案, 尤其对于环网接线, 应有近期及远期的相应方案, 对于规划方向不甚明确、环网成环可能性较小的地块, 不宜采用环网接线。在电缆网络分层结构中, K型站起着“节点”的作用,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 宜引导用户集中建设, 并以K型站方式为主体, 避免日后大规模改造。K型站规划容量不宜超过12000k VA, K型站单条出线负荷控制在4000k VA及以下, P型站则接2000k VA及以下大用户。

4 10KV配网建设的关键点控制分析

4.1 10k V架空线分期建设方案10k V

架空线宜采用多分段三联络的连接方式, 达到“手拉手”和“N-1”原则。在架空网络建设完善过程中, 须注意分段建设及过渡方案的考虑。 (1) 在初期负荷较轻的情况下, 可采用“一分段一联络”方式, 每回线路负载率宜不大于50%; (2) 当线路负载率达到67%左右, 考虑采用“二分段二联络”方式; (3) 最终负载率以75%为宜, 采用“多分段三联络”方式。以上不同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优化的过程, 并根据附近电源点的情况因地制宜、适度发展。

4.2 配网遵循“新出馈线、接入负荷”的

发展模式, 也导致了目前配电线路以放射式供电方式为主, 多分段多互联的网络连结未能形成, 结果事故停电、线路检修往往是“一停一片, 一停一线”, 既扩大了停电范围, 又损失了供电量, 对供电部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带来不良影响。在外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配网结构改善和优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小停电范围的有效手段, 即城区配网应采用环网布置, 开网运行的结构, 通过对运行负荷等数据总结和分析, 在适合的开闭所增加线路间联络开关柜提高转供电能力, 农村地区架空线电网以单放射式为主, 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设备, 并大力推广使用自动重合器和自动分段器, 为配网自动化发展留下空间。

4.3 环网的过渡方案。对于环网接线方

式, 应避免主回路电缆迂回, 且主回路的环网节点不宜过多, 力求缩短主回路成环的建设周期。考虑到地区发展的阶段性, 环网接线模式应考虑过渡方案。在初期, 考虑采用单环网接线模式, 两条线路负载率不超过50%;随着地区发展, 可考虑形成多分段两联络, 每条线路负载率不超过67%, 提高线路利用率;随着负荷进一步发展, 可考虑建设第二环, 采用双环网接线。

4.4 K型站配置的数量。变电站建设与

K型站设置的关系与K型站所供负荷、变电站主变容量、变电站的供电能力、直供用户和K型站所供负荷在变电站所供总负荷中的比例有关。

4.5 K型站进出线的控制。在电网建设

的初期, 电源不足是电网建设的主要矛盾。此时, 可在地区内设置K型站, 延伸10k V母线, 增加10k V仓位, 利用K型站取得的较好负荷释放能力。当负荷发展一定程度后, 考虑改接K型站的进线电源, 并尽量实现K型站电源来自2个不同的变电站, 形成一定的负荷转供能力, 以提高现状变电站的供电能力。

结语

城市电网规划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 负荷的发展及分布状况很难准确预测。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和专业领域多, 它除了要满足安全性与可性、投资成本等经济技术方面的要求外, 还要与市政规划等部门协调, 在相关原则及标准的指引下, 对配电网的相关指标做阶段性分析及评价, 找出配电网存在的不足, 并明确下一步改造及发展的目标。

摘要:作者通过实践工作经验总结10KV配网规划建设中弱点, 对配网网架结构和规划建设的关键点进行分析, 合理规划线路走廊安排以优化网架结构、科学建设城市配网规划工作, 提高供电质量、供电的安全和可靠水平,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和节能降损达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配网,规划,线路走廊,网架,环网,K型站

参考文献

10kV城市配网无功补偿优化设计 篇9

1 无功补偿概述

无功补偿即无功功率补偿, 它主要是为电力系统提供电网功率因数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变压器与输送线路上的能量损耗, 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 无功补偿在城市电力系统的供电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实践来看, 选择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 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供电网络中的能量损耗, 而且可以使供电电网的质量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无功补偿装置选择不当, 那么就会使电力系统出现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问题。通常情况下, 当交流电通过纯电阻时, 电能将转化成大量的热能, 然而当其通过纯容性或纯感性负载时并不做功, 没有消耗任何电能, 即无功功率。从实践来看, 电力系统中的实际负载不可能是纯容性负载或纯感性负载, 多是混合型的负载, 这就使得电流通过电力系统时有部分电能不会做功, 即无功功率。此时的无功功率因数会小于1,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能利用率, 势必要采用无功补偿的方法。无功补偿的机理:电力系统电网的输出功率主要包括两部分, 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前者主要是指电力系统中直接消耗的电能,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热能以及化学能等, 并利用此能量来做功, 因此, 将这些功率称作有功功率;后者则不需要消耗任何电能, 只是将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而已, 这种能量作为用电设备做功的必须条件, 它主要是在电网与电能之间进行周期性的转换, 因此称作无功功率, 比如电磁元件在建立磁场时占用的电能以及电容器在建立电场时占的电能等。

2 10KV城市配网无功补偿优化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 无功补偿对于10KV城市配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具体优化设计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2.1 需要确定的无功补偿因素

在对10KV无功补偿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时, 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对以下几个因素进行确定。 (1) 无功补偿点的确定。为了减少该系统的管理与维修量, 可以对每条馈线确定补偿点, 其设置的上限一般是5个; (2) 通过最小负荷的方式来确定无功补偿的容量。针对10k V城市配电网的运行现状, 大多数的无功补偿装置是已经规定好了的, 无法调节补偿的容量, 因此, 为了防止出现向配电网倒送无功的情况, 可以采用在最小负荷方式下进行潮流计算, 以补偿点流出的无功量作为该点的补偿容量, 从而使城市配网的无功补偿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 在最大负荷时, 要新增一些补偿点。在城市配网无功补偿过程中, 当补偿的容量按照最小负荷确定好以后, 还要严格检验补偿后的网络在各种负荷运行方式下是否满足条件要求。当某个点出现电压越下限时, 可以采用增加补偿点的方法来进行调节, 即在电压越限点或其他邻近点增设补偿, 再重新进行补偿容量计算, 并进行验证, 直到电压符合要求为止。

2.2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

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配电网的功率因数, 可选择变电站集中补偿的方式来提高功率因数。城市配电网线路中变压器只有低压系统时, 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所带设备容量比较小、负荷比较稳定时, 可以选择低压集中补偿与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另一种是在所带设备容量比较大, 负荷变化也比较大的情况下, 要选用低压自动补偿与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其中就地补偿仅侧重于一些负荷较大或者容易冲击配电网的设备。其具体方法有随机补偿、随器补偿以及跟踪补偿三种。 (1) 随机补偿法。随机补偿法是将电动机与低压电容器组并连在一起, 通过有效的控制设备对保护装置与电动机进行同时投切。该方法一般适用于电动机的无功耗损上, 它以补励磁无功为主, 可以有效地制约用电单位的无功负荷。 (2) 随器补偿法。随器补偿法是通过低压保险设备将低压电容器连接在配电变压器的一侧, 其作用是补偿配电电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变压器在空载和轻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表现为变压器空载励磁无功, 而配变空载无功是用电企业无功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跟踪补偿法。跟踪补偿法是将无功补偿投切设备作为控制与保护装置, 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于大用户母线上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该补偿法主要适用于专用配变客户, 不但可以替代随器与随机两种补偿方式, 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2.3 无功补偿优化计算方法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无功补偿优化计算方法可谓层出不穷且多有益处, 比如粒子群算法。粒子群算法又称粒子群优化算法, 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 和遗传算法相似, 它也是从随机解出发, 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 它也是通过适应度来评价解的品质, 但它比遗传算法规则更为简单, 它没有遗传算法的“交叉” (Crossover) 和“变异” (Mutation) 操作, 它通过追随当前搜索到的最优值来寻找全局最优。这种算法以其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示了其优越性。在对10KV城市配电网无功补偿进行优化设计时, 诸如此类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引入该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 如果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补偿点的确定, 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优化精度。新的优化计算方法的引入, 对降低城市配电网中的能量耗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对10KV城市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优化设计时, 只有从实际出发, 对无功补偿做全方位设计, 才能得到满意的补偿效果, 才能达到降损节能之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振强.10kV城市配网无功补偿优化设计[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

[2]陈永捷, 吴健.刍议10KV配网无功补偿中线损问题的研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3) .

[3]郑贞豪.论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6) .

[4]蓝海清.对10kV配电网无功补偿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22) .

上一篇:产业集聚度下一篇:教师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