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成长博客”

2024-08-14

海南“成长博客”(精选五篇)

海南“成长博客” 篇1

对于“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命题, 似乎有着诸多争论, 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 教育博客是否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二, 利用教育博客,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在阅读众多博客、经历了数年的教育博客实践之后, 我认为, 教育博客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 博客内容应该与“教育”相关。可以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课件, 可以是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及论文、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 也可以是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载等。当然, 为了使博客更加丰富多彩, 教育博客内容也可以适当抒写教师的情怀, 叙写教师的日常生活。然而, 需要强调的是, 教育博客的内容绝不提倡以叙写生活和抒发感情为主, 更不是教师发牢骚、相互扯皮和“灌水”的地方。

其二, 博客群体的组成也应该主要以教育界的人士为主。在博客群体中可以有一线的教师,

可以有各级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各类教育专家, 当然也可以有与教育相关或者关心教育的其他成员, 比如, 学生、学生家长, 或者社区教育工作者等。由这些共同关心教育的人走到一起, 才会围绕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甚至争论, 从而使教育博客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产生共鸣, 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其三, 教育博客应该有良好的氛围。这里的成员应该是勤奋的, 几乎每天或者隔两三天更新自己的博客。这里的成员应该是注重互动的, 你的问题我关心, 我的问题他关心。在每个人的博客中几乎天天都有思想的碰撞。这里的成员应该是注重实践的, 他们博客上的内容都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博客与教育科研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使教育博客通过教育科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教育博客使教师的学习更为自觉有效

教师的理论学习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学习比较盲目, 学校规定学习什么, 教师就应付着学习这些内容;学习动力不够, 感觉学习理论对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作用;学习急功近利, 为了应付学校要求上交的论文或者评职称需要的论文, 运用“速成法”, 集中看几篇相关的理论文章, 把这些学习的内容拼凑成自己的论文。这样的教科研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 效果并不明显, 没有达到教科研学习应有的作用。

教师加入某个教育博客群以后, 这样的学习状况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注册博客以后, 其实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教科研“家园”。教师首先会去浏览别人的思想精华, 这样还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另外, 教师还能在博客群中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 对某个同行的研究项目产生兴趣, 参与到该项目的研究中, 或者和对方在博客上进行交流。这样, 教师的理论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 就会自觉地搜索相关的理论认真学习。这样的学习往往是一个经常性的长期行为, 教师理论学习的急功近利思想自然就会消除。

2. 教育博客使教师的研究更加注重过程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头戏”。对于中小学教师是否人人要有课题, 争论之声不绝于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的课题研究“程式化”, 课题研究“重两头, 轻过程”。这种不注重过程的课题研究当然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效果,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应该来源于教师的实际工作, 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教师注册某个博客群以后, 在与同行的交流中, 在相互启发中, 就有可能发现自己感兴趣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 在我校网志中, 有一位五年级教师提出问题:本册苏教版教材中的作文设计与以往人教版教材的作文设计有显著的不同, 出现了诸如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写作文和自己调查后写作文两种样式, 对此如何区别施教。其他教师对这一话题也很感兴趣。于是, 五年级组的几位语文教师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研究课题。教育博客使教师的课题能够来源于现实的教育教学实际, 这也使得教师格外重视接下来的研究过程, 而不会把课题研究的过程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累赘了。博客中, 教师发表的网志都明确显示其日期, 这样能促使课题管理者注重课题的研究过程。博客还有分类管理功能, 便于教师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教育博客使教师的写作成为快乐体验

一般而言, 教师很注重参与教育研究以后所写的文章, 但很多教师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 写作的热情就会骤减。

教师写文章, 除了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以外, 还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即使是批评的声音, 也会使写作者感到兴奋。博客还有设定“精华”、自动升为“热门博客”等功能。当看到自己的某篇文章被管理员设为“精华”, 或者成了“热门博客”, 教师都会为此感到高兴。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 成就感油然而生。所有这些, 都能促使教师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快乐。

二、利用教育博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

1. 每天写一点

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或许会碰到两个困难。第一, 不能坚持, 第二, 没有内容可写。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必须在惰性开始侵袭的时候咬牙坚持。写作也像长跑, 过了“假疲劳”阶段, 你就不觉得累了。同样, 我们若能战胜自己, 度过“找借口不写”这一关, 或许你就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一个人要写一两篇东西, 总能“逼”出来;可要天天写东西, 或许就比较难了。其实, 从当前提倡的“让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来看, 教师更适合写点滴的感受, 写教育教学的故事。如果能从小处着手写, “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了。

2. 每天读一点

首先, 要使自己的思想独到和深入, 那就必须注重读书, 而且读纸质的书。之所以强调一定要读纸质的书籍, 为的是把读书和“读网”区别开来。网络资源丰富, 搜索阅读方便, 这是它的优势, 但“读网”终究不具备读纸质书的那种心境。只有读纸质书, 一个人的心才是平静的, 才有可能吸收更多的养料。其次, 也有必要每天花点时间“读网”, 特别是读读优秀博友的文字。每个人都有交流的需要, 在读那些博友日志的过程中, 你或许会得到某些启发, 使你写出更好的东西。假如你有回复的习惯, 你将收到博友同样的“馈赠”。我想, 除了隐私的文字, 我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的文字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读者的来访或许会使你的写作热情大增, 从而坚持天天写, 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来。

3. 每天做一点

每天能在教育方面用心做一点, 围绕自己近期所研究的课题想一想:今天的备课是否用心, 上课是否用心, 与学生交谈是否用心, 批改作业是否用心……对教育工作的用心, 将会使我们感到自己工作其乐无穷。这样积极的心态也会促使我们每天情不自禁坐到电脑前敲打键盘, 写写教育, 在做和写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海南“成长博客” 篇2

期中考反思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

期中考数学试卷按8:1:1梯度要求命题,填空最后一道以及选择题最后一道,第24题第(3)小题以及压轴题第3小题较难,与中考命题格调相仿,而全年段数学科期中考成绩主要有如下情况:406位同学考上A,占45.6%,B的人数有227人,占25.48%,C人数58人,占6.51%,D的人数200人,占22.45%,从A的人数来看,大约有一半的同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从B的人数来看,我们还有四分之一强的人有望入围A级,但从D的人数来看,说明分化严重.反思期中考成绩,是为了扬长避短,争取进步.同学们,当你欣慰自己考出好成绩之余,是否意识到山外有山, 楼外有楼?当你羡慕别人考出优异成绩之时,你是否领悟到要想成功,先下苦功;当你沮丧自己考得一塌糊涂之际,你是否认识到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同学们,距离中考只剩下212天,调整心态,全力以赴,争创佳绩,才是你明智之举.借此机会建议同学进行知识的补缺补漏,同时对正在学习的《二次函数》以及后继章节《圆》的知识引起高度的重视,这两章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章节,可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深受中考命题老师的青睐,中考压轴题常有二次函数、圆的综合考题,值得关注。

让博客陪伴教师成长 篇3

对于“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命题,似乎有着诸多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教育博客是否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二,利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在阅读众多博客、经历了数年的教育博客实践之后,我认为,教育博客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博客内容应该与“教育”相关。可以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课件,可以是教师的教育教学随笔及论文、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等,也可以是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载等。当然,为了使博客更加丰富多彩,教育博客内容也可以适当抒写教师的情怀,叙写教师的日常生活。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教育博客的内容绝不提倡以叙写生活和抒发感情为主,更不是教师发牢骚、相互扯皮和“灌水”的地方。

其二,博客群体的组成也应该主要以教育界的人士为主。在博客群体中可以有一线的教师,可以有各级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各类教育专家,当然也可以有与教育相关或者关心教育的其他成员,比如,学生、学生家长,或者社区教育工作者等。由这些共同关心教育的人走到一起,才会围绕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甚至争论,从而使教育博客与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产生共鸣,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其三,教育博客应该有良好的氛围。这里的成员应该是勤奋的,几乎每天或者隔两三天更新自己的博客。这里的成员应该是注重互动的,你的问题我关心,我的问题他关心。在每个人的博客中几乎天天都有思想的碰撞。这里的成员应该是注重实践的,他们博客上的内容都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基于实践的教育科研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教育博客与教育科研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使教育博客通过教育科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育博客使教师的学习更为自觉有效

教师的理论学习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学习比较盲目,学校规定学习什么,教师就应付着学习这些内容;学习动力不够,感觉学习理论对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作用;学习急功近利,为了应付学校要求上交的论文或者评职称需要的论文,运用“速成法”,集中看几篇相关的理论文章,把这些学习的内容拼凑成自己的论文。这样的教科研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没有达到教科研学习应有的作用。

教师加入某个教育博客群以后,这样的学习状况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注册博客以后,其实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教科研“家园”。教师首先会去浏览别人的思想精华,这样还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另外,教师还能在博客群中找到自己的志同道合者,对某个同行的研究项目产生兴趣,参与到该项目的研究中,或者和对方在博客上进行交流。这样,教师的理论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自觉地搜索相关的理论认真学习。这样的学习往往是一个经常性的长期行为,教师理论学习的急功近利思想自然就会消除。

2.教育博客使教师的研究更加注重过程

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头戏”。对于中小学教师是否人人要有课题,争论之声不绝于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的课题研究“程式化”,课题研究“重两头,轻过程”。这种不注重过程的课题研究当然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效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中小学教师研究的课题应该来源于教师的实际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当教师注册某个博客群以后,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在相互启发中,就有可能发现自己感兴趣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我校网志中,有一位五年级教师提出问题:本册苏教版教材中的作文设计与以往人教版教材的作文设计有显著的不同,出现了诸如让学生自己找资料写作文和自己调查后写作文两种样式,对此如何区别施教。其他教师对这一话题也很感兴趣。于是,五年级组的几位语文教师围绕这个问题提出了研究课题。教育博客使教师的课题能够来源于现实的教育教学实际,这也使得教师格外重视接下来的研究过程,而不会把课题研究的过程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累赘了。博客中,教师发表的网志都明确显示其日期,这样能促使课题管理者注重课题的研究过程。博客还有分类管理功能,便于教师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教育博客使教师的写作成为快乐体验

一般而言,教师很注重参与教育研究以后所写的文章,但很多教师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写作的热情就会骤减。

教师写文章,除了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以外,还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即使是批评的声音,也会使写作者感到兴奋。博客还有设定“精华”、自动升为“热门博客”等功能。当看到自己的某篇文章被管理员设为“精华”,或者成了“热门博客”,教师都会为此感到高兴。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成就感油然而生。所有这些,都能促使教师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快乐。

二、利用教育博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做法

1.每天写一点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或许会碰到两个困难。第一,不能坚持,第二,没有内容可写。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在惰性开始侵袭的时候咬牙坚持。写作也像长跑,过了“假疲劳”阶段,你就不觉得累了。同样,我们若能战胜自己,度过“找借口不写”这一关,或许你就能长久地坚持下去。一个人要写一两篇东西,总能“逼”出来;可要天天写东西,或许就比较难了。其实,从当前提倡的“让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来看,教师更适合写点滴的感受,写教育教学的故事。如果能从小处着手写,“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了。

2.每天读一点

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独到和深入,那就必须注重读书,而且读纸质的书。之所以强调一定要读纸质的书籍,为的是把读书和“读网”区别开来。网络资源丰富,搜索阅读方便,这是它的优势,但“读网”终究不具备读纸质书的那种心境。只有读纸质书,一个人的心才是平静的,才有可能吸收更多的养料。其次,也有必要每天花点时间“读网”,特别是读读优秀博友的文字。每个人都有交流的需要,在读那些博友日志的过程中,你或许会得到某些启发,使你写出更好的东西。假如你有回复的习惯,你将收到博友同样的“馈赠”。我想,除了隐私的文字,我们一般都希望自己的文字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读者的来访或许会使你的写作热情大增,从而坚持天天写,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来。

3.每天做一点

每天能在教育方面用心做一点,围绕自己近期所研究的课题想一想:今天的备课是否用心,上课是否用心,与学生交谈是否用心,批改作业是否用心……对教育工作的用心,将会使我们感到自己工作其乐无穷。这样积极的心态也会促使我们每天情不自禁坐到电脑前敲打键盘,写写教育,在做和写的过程中发展自我。

教育博客以其特有的功能,给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崭新平台。一线教师若能正确认识教育博客,从小处着手坚持做好教育博客,我想,教育博客一定能通过教育科研这座桥梁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巧用博客 引领学生成长 篇4

独具风采的“成长记录”

学生的成长曲张回环, 酸、甜、苦、辣、咸, 五味俱全;喜、怒、哀、乐、愁, 五情相伴, 鼓励学生在网站“开博”, 记录丰富多彩、刻骨铭心的生活, 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并让学生、家长和老师互交博友, 保持联系的畅通和资源的共享。

1.相册:成长中的珍贵“瞬间”。学生把每学期非常值得留念的事情用摄像机和照相机抓拍, 留下珍贵的瞬间:一幅画、一张生活照、一张奖状、一篇佳作、一个科技制作;主题班会、艺术节晚会、班干部竞选、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学生把这些瞬间的美丽影像, 选送到自己博客的“相册”中展示。这些珍贵而美丽的“瞬间”, 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非常真实地再现了学生的成长历程。

2.日志:成长中的点滴“痕迹”。学习中的作业情况、学习成绩、教师评价、同学寄语;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的起伏和变化;同学、老师、家长相处、交往中的困惑、感悟和心得……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哪怕是只言片语, 哪怕是瞬间精彩一瞥, 哪怕是一个成长的小脚印……都可以写入日志之中。博客, 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张扬个性的字体、风格迥异的版面设计、魅力十足的自我介绍、引起视觉冲击的图片、调动情绪的音乐、赏心悦目的成长日志、独具慧眼的精心收藏, 使学生的博客生动而又彰显个性。博客, 让学生们爱不释手, 不仅时时浏览品鉴他人的成长记录, 而且还经常续写和补充, 为自己留下了温馨、美好的点滴记忆。

心灵独白的“情感驿站”

学习中的成功与快乐, 需要与别人分享;不快与疑惑, 需要向他人倾诉;思想和情感上的困惑, 也需要班主任、父母的指导。博客给了学生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空间, 提供了合适的倾诉平台, 让他们自我宣泄, 畅所欲言, 真言不尽。我班学生小梦, 性格内向, 由于处理事情不当, 误会同桌, 碍于性格而不敢当面向他道歉, 因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上课不能专心听讲, 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我鼓励他在博客中向同桌道歉, 并与之交流沟通。果然, 同桌看到他的道歉后, 原谅了他, 两个人的友情进一步发展, 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每天, 我们写完作业, 总会到博客看看, 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更新。这既是一种劳逸结合, 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班长小涵说:“在博客中写写看看听听, 既可以梳理情感, 又可以对自己再次充电, 我们非常喜欢!”团支部书记璐瑶坦言:“开博以来, 同学之间矛盾纠葛的少了, 融洽和谐的多了;追逐打闹的少了, 文明交往的多了;贪图安逸的少了, 刻苦学习的多了;教室内外, 和而不同, 其乐融融。”

多元互动的“评价激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入校的第一天起, 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好的东西。”博客的建立, 提供了契机, 为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评价激励架起了桥梁。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班主任利用博客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点滴进步进行恰如其分的鼓励和评价, 鼓舞其士气, 增强其信心, 使他们更加茁壮地成长。小宇, 学习敷衍了事, 不够认真, 却酷爱体育运动, 在运动会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我在其博客中留言:“这个学期, 你给老师的惊喜不断, 特别是体育方面, 别看你个头不大, 在运动会上却取得了好成绩。好好锻炼一下, 老师相信你明年一定会取得更骄人的成绩。如果你在学习上也能有这种努力拼搏的精神, 相信你一定会给老师另一份惊喜, 老师期待着!”这份留言, 以爱护学生、引导其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 并委婉地指出他的缺点, 这样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 从而接受教育, 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 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来。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和善良美好的愿望从留言中可见一斑。

2.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家长时常浏览孩子的博客, 并不时留言, 参与到互动评价中, 对孩子进行指导, 鼓励、督促其健康成长;同时, 子女也利用博客倾诉自己的苦恼、困惑, 求得父母的尊重和理解。有位母亲在孩子的博客里留言:“小涛, 人生路上也许有荆棘、坎坷;也许有鲜花、掌声……但这一切都是你成长中的财富。妈妈对你的爱, 将伴随着你一起成长, 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多么饱含深情的寄语!另一位家长在看了孩子博客中语文阅读大赛获奖的日志后, 则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小璇, 一个小小的荣誉凝聚了你的努力, 凝聚了老师对你的期待, 你应该珍惜老师别出心裁的设想给你创造的这样一个好的读书机会, 千万不要辜负老师的一番苦心, 一定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父母的殷切希冀, 尽在寥寥数语中。

3.学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们朝夕相处, 彼此知根知底。博客建立后, 学生之间相互对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加以评述, 节日和生日之时互发帖子, 互致问候, 相互激励, 共同进步。学生小蓓和小洁都是班内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同学。小蓓在期中考试里取得年级第一的骄人成绩, 小洁在其博客中留言:“小蓓, 祝贺你!你学习刻苦, 各方面表现突出, 真令人羡慕!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次考试, 你成绩特别优异, 真为你感到高兴和自豪, 也令老师和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你, 好样的!”小蓓回复:“小洁, 你太谦虚了, 你的成绩也令人好生钦佩哟!虽然你未取得第一名, 但你的成绩也位居年级前茅, 更为可贵的是, 你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老师和同学们都有目共赌。‘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我要以你为榜样, 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象这样简短的留言, 乃至节日的问候, 生日的祝福, 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气氛, 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使全班同学在融洽、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遨游知识的海洋。

海南“成长博客” 篇5

陆芳

同学们,你们认识王守仁吗?他可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不认识?没关系!听我来介绍介绍吧!

王守仁(1472一l 529),字伯安,因曾在会稽山阳明洞隐居养病,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世界著名的心学大师,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书法家。

明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王阳明出生于余姚城内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王阳明出生时有“瑞云送子”的传说,于是这所住宅被称为瑞云楼。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守仁

王阳明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除受教于其父、祖之外,还拜余姚名儒陆恒为师。他自小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五岁时即会吟咏祖父读过的诗文,家人惊讶地问他怎么会吟咏,他说祖父读书时听着就默记住了。王阳明父亲王华考中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任职京师。第二年,十一岁的王阳明随祖父进京,路过镇江时,跟祖父与客人同游金山寺,观赏了金山寺四周景色。在众人宴请他祖父的酒席上,他即情赋诗:“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五萧吹彻洞龙眼。”“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入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诗意清新,寓含哲理,在场众客无不为之鼓掌惊叹。

王阳明进京后就留在父亲身边就读。十八岁回余姚,即赴江西南昌完婚,夫人是余姚诸让之女。诸让,字养和,王华旧友,时任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协助全省最高长官布政使,分管某一地区的官员),携家眷居住南昌。新婚之夜,听说当地铁柱宫道观有一位著名道士,即前去向道士求教道家哲理及养生之术,竞对坐叙谈忘归,直至天明才赶回家,害得新娘担忧了一夜。婚后,他在岳父官署中练习书法,临摹《圣教序》法帖;书法水平提高很快。次年,王阳明与夫人同归余姚,途经江西上饶时,曾向著名理学家娄谅请教学问,研讨朱烹理学。

弘治五年(1492),王阳明乡试(省级科举考试)中举。弘治六年、九年两次会试不中,但他以“读书学圣人为第一等事”,不把落第放在心上,回余姚会同友人在龙泉寺结诗社,赋诗唱和。弘治十年,王阳明流寓京师时,北方异族不断侵犯边界,他关切边界安危,只身去边关考察形势;又感朝廷选拔武将“只重骑射、搏击之士”,忽略“镕略统御之才”,就学习各种军事典籍,还骑马射箭,学习武术,为国家安宁献身作准备。弘治十二年春,王阳明考中进士,先任职工部,不久,转刑部主事(相当于部司中的主任)。这年曾向孝宗疏陈边务八条,主张采取积极防御措施,维护国家安宁。

弘治十五年,王阳明因病告假来到会稽山阳明洞,筑室养病。次年,移居杭州养病,并往来于净慈寺、虎跑寺,与寺僧谈释论佛,研讨佛理。经过对佛、道理论的多年探索和阅历感受,逐渐觉悟到超脱尘世的佛、道学说不合情理,对社会人生有害,也不满意朱烹理学束缚个性,就开始寻求真正的“圣学”。弘治十七年秋,担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回京后任兵部主事。与著名学者陈献章的学生湛若水结交,相约共同为倡导“圣人之学”而努力,开始于公事之暇收徒讲学。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死,年十五岁的武宗即位。宦官(太监)刘理诱引武宗玩乐受宠,专权害政,实行残酷的特务统治,大批忠直之臣被捕、被杀。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为救援被刘理陷害的南京科道官(专职向皇帝劝谏的官员)戴铣等21人,不畏强权,上疏指出科道官的职责是评议时事、提出意见,朝廷不该因言事而杖责下狱,并提出“有言官,去权奸”的建议。这事触犯了刘理,王阳明受廷杖四十,并被贬墒贵州龙场绎(今修文县)任弹亟(拿管释站的车马迎送之职)。正德二年夏奔赴滴所,途经钱塘(今杭州),躲开刘谨指派的刺客追踪,转道福建武夷山,于次年春到达龙场释。龙场择地处万山丛棘 之中,瘴窃蛊毒弥漫,环境险恶;少数民族杂居,语言不通。王阳明初到,只能择一山洞口搭草舍栖身。面对险恶穷荒的环境,他泰然处之。他上山采藏,下田植禾,伐薪煮饭,汲水灌园,超脱于生死荣辱之外,表现出旷达胸怀。他又反思人生经历,自我陶冶性情,锤炼意志;潜心深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问题。基于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凡事“善思索”、“不盲从”,终于悟出:世间一切事物之理,皆悉具于我心中,一切“求诸于心”的道理。这就是所谓“龙场悟道”。针对程朱理学和当时社会上存在知行脱节、言行相背的严重弊病,提出“知行合一”说。他以万事和善处之的态度,努力搞好同当地群众的关系,“夷人(指当地少数民族)亦日来亲呢”,见他居处幽暗阴湿,就替他在龙冈山上盖了几问木板房,供他居住、会友、讲学。王阳明 就在龙冈山创立了“龙冈书院”,授徒讲学,使荒僻之地得以开化。龙冈山的讲学,引起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重视,特聘王阳明到贵阳的文明书院担任主讲。

王阳明在龙场泽三年。辛苦备尝,在危难之中初创“心学”体系,这不仅是他理论思维的功夫,也是他寻求社会人生真奥的解悟。他创办书院,传授儒学,开启西南文明,充分表现出了心学大师的独特气度。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升任江西庐陵(今吉安)知县,处理政事“以开导人心为本”,劝渝百姓敬老抚幼,“惩贪恶,决积案,清邮绎,通商贾”,“杜绝苛捐横征,禁迷信神会”,不几月而政清民乐。八月,刘瑾罪行暴露被处死,年底,王阳明升任刑部主事。正德七年底升南京太仆寺少卿(管理马政的官职),便道归家。次年同徐爱(余姚人,是王最早的弟子、妹婿)等门生经上虞入四明山游观,取道宁波回余姚,沿途随景点化学生。十月,赴安徽滁州任职,因地僻事闲,“日与学生邀游于琅哪、酿泉之间,月夕则环龙潭而坐,诸生随地请正”,王阳明的讲学活动始盛于此时。

正德十年,赣、闽、湘、粤四省之界千里皆乱,次年,王阳明由“素奇守仁才”的兵部尚书王琼推荐,任左全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军务。他到赣州,改变前任单纯剿杀的政策,注重安抚及善后处置。他严惩逼民造反的恶霸乡绅、贪官污吏,以解除民患。对兵乱与民乱,只处理为首者,其他均招抚放归农田。民乱平息后,又采取安定百姓的善后措施,安置老弱病残,鼓励山民营造梯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生产。同时,疏通盐法,开山道以便利交通;建立民兵,推行保甲法,杜绝盗贼,以保障社会秩序;建房、分田以招抚流民;建立社学以加强教化。直至现在,赣南地区百姓仍对王阳明深刻怀念和崇敬。王阳明在乎乱之后,即上报朝廷设立了平和县(福建)、崇义县(江西)、和平县(广东),促进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正德十三年六月,王阳明升为都察院(中央监察部门)右副都御史。

正德十四年六月,朝廷命王阳明赴福建查办乱兵,途中闻知南昌的宁王(亲王封号)朱庚壕反叛。因宁王事件是皇室的权力斗争,各郡兵马不敢贸然发动进剿。只有王阳明敢冒风险,发军檄至各地会兵征讨,表现出他豪迈不绢的英雄气概和虑事深远,办事干练的政治家气魄。当时叛军已发南昌、略九江、破南康、围安庚。王阳明立即返回安吉发军令至各地,会集各路军马,水陆并进,直捣南昌,首先夺回了宁王谋叛的基地南昌城。宁王得讯,忙撤围安庆,回救南昌。王阳明又于中途拦击,几经激战,烧毁了叛军战船,活捉了宁王朱宸濠。一场蓄谋多年的大谋叛。只用了35天就被王阳明一举平定。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王阳明以文臣领兵,行军布阵,用兵如神,是明代著名军事家之一。他为国家建立了大功,但功高遭忌,受到朝廷权臣的排挤,不得已以养病为名,避到九华山,后到庐山,讲学于白鹿洞书院。这段时间,王阳明开始揭示他“从百死千难”的实践中得来的“致良知”学说。他说的“良知”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备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良知”的主要能力就是分辨“善恶”。“致”就是去达到。一个人分辨了善恶,懂得了是非道理,也就可以践履“格物、致知、正心”,进入圣贤的境界。王阳明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意思是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把“良知”作为一种主体道德意识,强调实现“良知”过程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这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的学说匡正了当时思想界的偏失,使人的个性从长期被压抑和抹煞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重新树起做人的自信心和人格的独立意识,是明中叶思想界的一次大觉醒。他的追求独立意识、个性解放的观念,体现了人们的主体精神,对活跃当时学术空气,创造性地继承相推动懦学发展有其重要贡献。

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死,无嗣,立他的从弟朱厚烟为帝;是为世宗。朝廷追录王阳明平叛之功,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全国军事行政机构),至十一月封为“新建伯”(爵位),并赐建“新建伯府第”于绍兴。“伯府”竣工,王家迁居绍兴。王阳明功大爵高,但终因官场的派系斗争,没有能进入最高权力机构。嘉靖元年(1522)二月,父王华死,王阳明居家守孝。三年期满,仍因权臣的妒忌,未被起用,家居达六年之久。这期间王阳明讲学于余姚、绍兴两地。在龙泉山中天阁讲学时,规定每月的初

一、初八、十五、二十三为开讲日,听讲者多时达三百多人。王阳明还在中天阁亲自订立学规《中天阁勉诸生》,题写于讲堂壁上。

明中期,广西思田地区少数民族土官多次叛乱。至嘉靖六年五月,朝廷不得不又起用王阳明,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总制军务率军出征。于九月出发,十一月到广西。经几番征战,几度安抚,于次年二月平定叛乱。七月,用计袭击了断藤峡与八寨**。他又在思田、南宁等处建立学校,兴圣贤之学。因军务劳苦,至十月,疾病突发,久泻不止。于是上疏请求辞职,荐人代理;同时登上归途。行至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铺码头,他的病情恶化。当时,任南安府推官(专管一府刑狱的官)的学生周积在侧,问先生遗言,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不久,限目而逝,时为嘉靖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l 529年1月9日)。死讯传出,在江西任官的学生全部赶到。丧事由学生钱德洪(余姚人)、王畿(绍兴人)主持。灵枢运到南昌,士民日夜哭奠,拦道挽祭,灵枢难以发运。翌年正月丧发南昌,二月到绍兴,朝夕设莫,学生友人来吊唁者每天达百余人。十一月安葬于兰亭乡洪溪,来送葬的学生达一千多人。

王阳明文治武功。勋业卓著,堪称一代名臣,万世师表。但当时昏庸的嘉靖朝廷,视王阳明“事不师古,言不称师,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使其一直受到排挤与打击,学说被压制。直至隆庆时,才给王阳明加溢号“文成”。清代著名学者王士帧说:“王文成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阳明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中国思想史上“心学”的集大成者,是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最突出的是创建了以“致良知”为中心的“心学”体系,开创了影向深远的“姚江学派”,直至近代回响不绝,传到日本则形成为阳明学,隆盛至今。

王阳明的著作由他的学生整理编订成《王文成公全书》,共38卷。

上一篇:劳动者所有权下一篇:脑卒中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