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心城镇

2024-07-09

旅游中心城镇(精选八篇)

旅游中心城镇 篇1

关键词:丝绸之路青海段,旅游地中心性指数,旅游中心城镇,城镇等级体系

一丝绸之路青海段范围划定

青海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根据古丝绸之路青海段的文献记载, 丝绸之路青海段范围覆盖了宁张公路、青新公路、兰青公路、临平公路等省内重要公路。通过选取上述几条交通要道所经过的城镇, 以此进行旅游中心城镇等级体系的构建。

选取的城镇如表1所示。由于茫崖、大柴旦旅游数据获取困难, 故未放入评价之中。

二中心城镇旅游地中心性指数的计算

1. 旅游地中心性指标体系构建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是进行旅游中心地分析的理论基础。中心指为自己及以外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等中心职能的居民点, 中心性则是衡量中心地等级高低的指标, 指中心地为其以外地区服务的相对重要性, 中心性指数是测量中心性大小的指标, 由一个或多个反映旅游目的地中心性的单指标数据经过运算得到。根据系统性、相关性和客观性原则, 参考了专家学者对旅游地中心性的指标体系, 选取八项旅游地中心性指标体系 (见表2、表3) 。

2. 节点城镇旅游地中心性指标的主成分

第一, 原始数据的收集。数据来源于2011年青海省统计年鉴 (数据为2010年数据) 。部分城镇数据来源于各县政府2011年所作的国民经济公报。

第二, 数据主成分分析。应用SPASS13.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标准化矩阵, 并且可得出相关系数矩阵, 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可得到特征值及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由表4知前三项累计率为93.224%, 超过了85%, 故只求前三项的主成分Z1、Z2、Z3即可。

由表4可得出特征值, 求出各个变量在Z1、Z2、Z3上面的载荷 (见表5) 。

计算各节点城镇旅游地中心性指标在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上的得分, 计算公式如下:Z=0.68106Z1+0.15381Z2+0.09737Z3。其中, Z1=0.933X1+0.893X2+0.195X3+0.108X4+0.494X5+0.932X6+0.842X7+0.940X8;Z2=0.233X1+0.248X2+0.941X3+0.204X4+0.186X5+0.197X6-0.213X7+0.145X8;Z3=0.034X1+0.214X1+0.232X1+0.972X1+0.044X1-0.009X1+0.223X1+0.102X1。

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八项反映旅游目的地中心性指标进行运算的得到综合得分即旅游地中心性指数, 表6中旅游地中心性指标的主成分综合得分Z就是所求的旅游地中心性指数。

3. 丝绸之路青海段节点城镇等级划分

应用SPASS软件中分层聚类方法, 对丝绸之路青海段16个城镇进行聚类分析, 选择聚类个数为四类, 得到以下分类结果 (见表7) 。

三丝绸之路青海段旅游中心城镇体系总体发展格局

如今, 旅游业不再是单纯的个体竞争, 而发展为区域性竞争。为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 必须形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 由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旅游城镇联系密切、分工合理、结构紧凑的旅游区域, 并以此为单元参与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

1. 各级旅游中心城镇发展目标

第一, 一级城镇省会西宁, 作为全省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同时, 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 最大的游客集散地和中转地,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旅游中心性最强, 发展过程中须建立以西宁为核心的旅游城镇体系。

第二, 二级城镇湟中、湟源、大通三县, 距离西宁较近, 交通发达, 旅游资源各具特色, 形成以三县为主导的旅游城镇体系。重点营造避暑休闲、宗教旅游、民俗体验、生态观光及商务旅游等旅游功能, 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

第三, 三、四级各城镇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互助土族风情、门源百里油菜花等主题大热,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比较高, 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往。使第三、四级旅游城镇近年来发展速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旅游中心城镇总体发展展望

各城镇各有优势、结构合理、功能互补, 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旅游中心城镇体系格局。丝绸之路青海段沿途景点特色性较强、差异性较大, 应重点突出丝绸之路青海段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 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依托, 因此, 不仅仅只着眼于自身的发展, 还应与青海省总的旅游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注重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式。

由于丝绸之路与整个西北地区资源的高度关联性, 所以, 在做好丝绸之路青海段相关旅游工作的基础上, 需要树立区域共同发展的观念, 应加强与西北各省区的联合协作, 确定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区域联动方案, 围绕丝绸之路共同举办旅游宣传和促销活动, 实现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良性互动和共赢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苏海洋、雍际春.丝绸之路青海段交通线综考[J].丝绸之路, 2009 (6)

[2]汪威.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酇城镇中心小学 篇2

酂城,豫东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镇。酇城镇中心小学就坐落在这座古镇的府前路东段。学校创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经过几代酂小教育人的共同努力,成就了现在的规模。学校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现有()个教学班,()余名在校学生,先后被评为(),成为豫东大地上农村学校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一、齐全的教学设施、优雅的校园环境

必要的教学设施是学校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校逐年加强硬件建设,努力优化校园环境,如今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主要建筑有教学楼三座,图书楼一座,宿舍两座,餐厅一座,建有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电教室、仪器室。教室内实现了班班通网络教学设备,图书室图书齐全,阅览室设施齐备。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走进校园,大到主体设施,小到角角落落,使其科学合理,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同时创设文化设施,校园里有醒目的标语,在每一层的走廊上都挂上诗配画,名人画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教室内名人名言,催人奋进的标语,使学生树立了自信。警示语、规范等一一上墙,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得到了充分利用,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校园环境清静,花开四季,全年常绿,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二、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教育教学的成败,取决了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的工作质量。学校有一支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奋发图强、乐于奉献、年轻有为的领导班子。他们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带领广大教职工办党和人民满意的学校的过程中,能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有思路、有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本,努力创建和谐校园,使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声誉,办出了成绩,凝聚了人心,取得了教职工的信赖。冀克宇校长被评为()。

三、雄厚的师资力量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学校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现有教师()人,其中高级教师()人,一级教师()人,学历全部达标。他们个个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执教有方、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尤其今年来在冀克宇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同级同科共研教材、探讨教法,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定期举行听课、评课、赛课的活动,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的专业化教师团队,为“创建快乐校园,创办幸福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先进的办学理念

我们信奉有思想理念支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为此,我们确立了切合学校发展的思想体系: “育人为本、敬业为乐、成才为志”的校训; “文明、守纪、勤奋、和谐”的校风;“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教风和“团结、活泼、勤学、善思”的学风。在“追求

和谐、享受快乐”这一新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明确了“培养具有博爱之心、博学之才的未来人才”的办学宗旨,本着把学生培养成为“三会、四能”的适合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新时代合格人才(三会即: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四能即:能写一手好字、能做一篇好文章、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的办学目标,在 “爱岗敬业、团结拼搏、严谨求实、争创一流、不求索取、乐于奉献”的酂小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的,最终实现“快乐充满校园,幸福充盈教育”的发展愿景。

五、科学的管理方法

科学的管理方法,鲜明的教学特色是学生健康成长、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校历来重视教师师德培养,建立了学习制度,每周举行1次政治学习,每学期召开一次师德师风整顿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每学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学校制定有师培师训工作规划,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达()余人次,每周三下午分组进行微机、课改等培训,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年人均达()学时以上,并对每人继续教育情况规范建档。

教学上建立健全了备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考试制度,考勤制度、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培优补差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按照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推行了教改,实施了以推广使用“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变学生被动

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单独学习为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安全工作上更是常抓不懈,成为重中之重。学校有健全的安全领导小组,有规范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目标责任,并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坚持了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定期的安全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加了安全保险,经常性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排除,每学期进行一次防火、防震安全演练,设立了门卫和建立健全了门卫制度。成功创建了平安校园,近年来学校均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六、春风化雨的德育工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育人先育德。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做到了德育经常化,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利用手抄报和宣传栏感染熏陶学生,利用每周班会落实德育专题,本学期先后进行了“小学生一日常规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纪律教育”等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了尊重别人,感恩别人;学会了文明,学会了礼貌。我们还开展“红领巾值勤岗”活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我校的“红领巾值勤岗”已成立一年。每天组织红领巾监督岗协助值日老师巡视校园,对学生的卫生、礼仪、纪律、课间操实行自主管理、评价。检查结果一周一汇总,根据积分评选出优秀班级,并在周一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对多次违纪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这样奖惩分明,大大激发了学生为班争光的集体

荣誉感,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成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周一的升旗讲话稿一周一个话题,使学生们在庄严的国旗下接受了教育,养成了良好习惯。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使优秀班级的做法及时得到推广与普及。

七、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学校的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每年元旦、六一都要举行文艺汇演。多次参加永城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经典诵读、课本剧展演等活动,并多次获奖。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歌咏比赛、小制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跳绳比赛等校园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日一诵”活动,“汉风诗社”的成了,更是传承了经典,弘扬了民族文化,创建了校园文化氛围,提高了师生的文学素养。

耕耘迎来今秋,汗水结成硕果。酂城镇中心小学让每个学生学得开心,让每位家长送的放心,这里播撒的是希望,孕育的是智慧,涵盖的是素养,放飞的是梦想,收获的是辉煌!今天,您送我一个学生,明天,我还您一个栋梁!坚信在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广泛支持下,在上

城镇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 篇3

在重庆市龙潭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 笔者发现, 总体规划在旅游方面考虑不足, 已显露出诸多不适应性, 如何促使城镇旅游与城镇建设相协调, 是本文思考的重点。

1 小城镇规划在旅游方面的不足

1.1 难以指导旅游开发

大部分小城镇历史悠久, 文化浓厚, 民风民情彰显, 都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条件。城镇规划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是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的过程, 较少考虑旅游开发或者进行旅游专项规划, 势必会影响小城镇的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

在重庆龙潭古镇规划项目中, 《龙潭总体规划 (2010—2020) 》指出古镇片区职能为“重点保护好龙潭古镇, 加强中心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在龙潭河东岸建设旅游服务基地”。在未进行旅游规划的背景下, 总体规划中“旅游服务基地”定位模糊, 规模、布局理据不清, 导致在详细规划中, 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功能业态等难落地的情况。

1.2 配套设施不足

城镇规划主要依据城镇人口数量对配套设施的规模和标准进行预测, 体现的是城镇居民的利益和要求, 对游客的使用要求和旅游景点的配套建设考虑不足。在有旅游开发要求的城镇规划中, 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 避免在旅游旺季期出现酒店爆满、停车位不足、供水紧张等情况。

以龙潭古镇规划项目中停车场配套为例, 龙潭总体规划中预测的古镇片区地面停车用地规模为1.22公顷 (见图1) , 考虑游客需求的情况下, 地面停车场的用地规模为3.58公顷 (见图2) , 总体规划所预测的地面停车用地面积远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

图1总体规划中规范范围内停车场规模预测图

图2考虑游客需求后停车场规模预测

1.3 破坏旅游资源

城镇规划具有综合性、全局性, 不免存在与旅游规划之间的不协调和错位, 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最常见的为城市道路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传统街区的侵蚀, 粗狂式的开发未能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 (见图3) 。此外, 城镇规划的建设用地类型也可能不适宜该片区旅游规划和布局的要求 (见图4) 。

2 城镇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特色

目前, 与城镇旅游关系比较紧密的是由旅游主管部门主持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发布的《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 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 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安排”。近年来,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对小城镇的关注度不够。

此外, 旅游规划往往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对满足吃、住、行、游、娱、购的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提出规划对策。当这些规划对策与其他方面发生利益冲突时, 由于旅游发展规划不具备法定效力, 因而无力协调各方利益, 难以保证规划对策的实施, 削弱了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际作用。

旅游规划和城镇规划在指导城镇旅游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两个规划相互配合, 才能促进小城镇旅游的健康发展。为此, 需要结合旅游发展要素, 从规划理念、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等方面对小城镇规划作相应调整, 增强适应性。

2.1 扩展规划理念

一般的城镇规划理念是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提出的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协调后的城镇规划还应针对区域旅游环境和区域旅游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综合、合理的规划理念。其中, 区域旅游环境分析包括对旅游市场、景区等级、资源类型、旅游线路等分析, 旨在摸清周边环境的旅游现状以及开展旅游的基本条件;区域旅游资源分析应重点剖析周边旅游资源特色、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和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 寻找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此外, 旅游发展应立足市场, 其规划理念是否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还需进行可行性论证。

2.2 明确规划原则——“双系统原则”

城镇发展的实质是城镇与其外部在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方面不断交换的过程。城镇旅游的发展与兴旺加剧了各种流的交换过程, 特别是人流的交换过程。在发展旅游的城镇体系中, “人流”主要包括居民和游客, 大量的游客涌入城市, 旅游心理得到满足, 并与居民共享城镇内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但由于使用主体不同, 就要求在城镇规划中, 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注重双系统规划, 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3 协调规划内容

旅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开发系统, 包括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其中, 旅游目的地系统是城镇旅游系统的核心, 它为已经到达出行终点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的综合体, 是旅游活动中与城镇物质环境关联度最高的环节, 也是最有必要与城镇规划内容相配合的部分。

具体地说, 目的地系统包括吸引物、设施、服务。吸引物一般是城镇中自然或人工的旅游资源, 如历史古镇、人工湖泊、主题公园等, 以及人为策划的旅游事件, 如桃花节、摄影展、航空表演等为吸引旅游者前往观看、参与而策划的事件, 其用地类型在小城镇规划中表现为文体科技用地和公共绿地;设施子系统包括基础设施 (主要为社会停车场、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卫设施等) 、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和购物设施, 其用地类型在小城镇规划中表现为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服务系统主要指旅游行业的员工服务和公众对旅游服务的反馈。它们都是“旅游六要素”说的载体, 与旅游行为关系密切, 根据《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 涉及小城镇用地规划中的文体科技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商业金融用地 (见图5) 。

因此, 在进行小城镇规划时有必要对文体科技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做出相应调整, 以更好的适应城镇旅游的发展。

2.3.1 加强文体科技用地和公共绿地的规划

文体科技用地规划应充分挖掘文物古迹的“原真性”, 协调城镇其他系统, 确定规划范围。在公共绿地规划中可以引入旅游规划的理念, 通过对城镇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合理组织城镇游憩线路的基础上, 确定绿地的规模和布局方式。

2.3.2 调整设施用地的标准

旅游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在设施用地布局上不存在利益冲突, 只是利益主体不一样。在小城镇规划中调整设施用地标准, 协调两个规划的计算口径, 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1) 商业金融用地预测标准

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 商业金融用地规模是基于《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中所规定的人均建设指标和规划预测人口确定的。由于考虑到城镇旅游发展, 商业金融用地规模还应满足旅游者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的需求, 单纯用人均指标与城镇居民规划人口进行用地规模预测有失客观。因此, 引入“坪效理论”, 结合当前小城镇商业金融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进行综合预测。

图4总规中用地类型规划与古镇格局不协调

根据“坪效理论” (即每坪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 本用于计算经营效益的指标) , 旅游所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总量A (m2) :

注:p:坪效 (元/m2·日) ;N:旅游人数 (万人次/日) ;Q:入店率;C:人均消费 (元)

小城镇规划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B (hm2) :

注:n:规划预测的城镇人口 (万人) ;P:人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 (m2/人) ;A:旅游所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总量 (m2) ;R: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容积率。

其中, 坪效取值基于该地区每日每坪营业面积盈亏保本点, 入店率为实际入店消费旅游人数的比率, 人均消费为一日各类商业服务业产品的平均消费。均可采用实地考察法和相似城镇类比法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常数。

(2) 社会停车场预测标准

城镇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照《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中规定的0.8~1.0m2/人计算。而旅游开发对停车场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社会停车场的预测方法除计算城镇居民所需量外, 还应通过对旅游人数的预测, 结合未来接待游客出行方式的分析 (见表1) , 确定由旅游出行而引发的交通量规模, 并以此参照以下公式计算旅游停车位的需求规模, 最终综合得到城镇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

注:T:旅游所需停车场用地面积 (hm2) ;Ti:第i种出行方式旅游人数分担比率;Ci:第i种出行方式核定座位数;Pi:第i种出行方式实载;N:旅游人数 (万人次/日) ;Wi:第i种出行方式单个车位占地面积 (m2) ;

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

注:AP: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n:规划预测的城镇人口 (万人/日) ;Pp:城镇居民人均公共停车场 (m2/人) ;T:旅游所需停车场用地面积 (hm2) 。

3 结语

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纳入城镇规划后, 在建设和实施方面都得到保障, 且可弥补城镇规划对旅游业发展考虑的不足, 有利于旅游业和城镇经济的共同繁荣。

在重庆市龙潭古镇规划实践中, 因考虑城镇旅游等诸多因素,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将对总体规划局部内容进行调整。但如果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同时考虑到城镇旅游需求, 保持旅游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相关内容在规模、口径、布局上的一致性, 将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实施性。

参考文献

[1]古诗韵, 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1999, 14 (2) :15-20.

[2]陈勇.面向城市旅游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1, 25 (8) :13-15.

旅游中心城镇 篇4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中国在世界旅游市场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贯通,以及机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已经让西藏由一个神秘的地区,逐渐变成了旅游圣地,进藏旅游的世界各国游客连年倍增(2013年西藏共接待游客1291万人次),西藏旅游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

旅游引导城镇化一旅游城镇化成为西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然而,蜂拥而至的游客对西藏脆弱的城镇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流的景观、三流的服务”,粗放型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西藏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相对滞后的城镇设施建设严重制约了西藏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藏城镇化的进程。

目前,进藏游客一般集中在拉萨、日喀则市区及八一、泽当等地区的行署所在地,其他地区分布零星,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西藏小城镇旅游接待设施的滞后。由于西藏城镇化水平不高,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城镇设施不完善,导致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薄弱,既未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更难以适应西藏旅游资源分散、旅游线路较长的特点。如果不能尽快提高西藏小城镇的设施建设水平,打响“世界屋脊、神奇西藏”的特色品牌将受到极大制约。西藏要打造高端的旅游目的地,不仅要靠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通过旅游小城镇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其游客承载能力和旅游发展能力。特别是旅游方式多样化、旅游需求个性化趋势增强,给西藏小城镇的设施建设,特别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鲁朗镇位于318国道沿线,自然风光秀美,人文风情独特,有着“东方瑞士”的美称(见图1)。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区位优越,而滞后的城镇设施制约了小镇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水平亟待提升。为大力支持鲁朗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广东省将其列入重点援藏项目,按照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拟将其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天堂,藏式小城镇建设的创新典范”,藉此也展开了西藏旅游小城镇设施体系的探索研究。

2 西藏小城镇设施体系应以旅游服务为核心

旅游业在西藏小城镇发展中的地位逐步增强,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经济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构建完善的设施体系是完善城镇功能的重要环节,而对于依托旅游业发展的城镇而言,形成以旅游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是城镇保持旅游吸引力的成功经验之一。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对提高游客过夜率、提升旅游收入、减缓季节性波动、减少旅游安全隐患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西藏小城镇发展应构建起以旅游服务为核心的设施体系。

2.1 设施类型应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由于城镇建设起步较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西藏小城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提升其旅游接待能力,就应在充分考虑本地居民需求的基础上,以旅游服务为核心进行城镇的功能组织和设施配置。

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规划中,按照既提供一般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又提供完善旅游服务配套的思路,规划提出由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三大体系,共同构成小城镇设施体系(见图2)。其中,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卫生和具有藏区城镇特色的宗教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展开,包括信息咨询、游客住宿、商业服务(餐饮、购物等)、文化娱乐、休闲运动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为保障城镇发展的供应设施(能源、供水、燃气等)、环保设施(污水、垃圾处理等)和防灾等工程性基础设施。按照“使用者活动分析一基本设施类型选择—设施布局空间安排”的规划方法,把握设施服务于“使用者”(游客及当地藏民)的本质特征,在总结世界旅游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西藏地区民族宗教文化活动特征,分析小镇使用者的活动内容,由活动需求研讨设施需求,构建合理而完善的小镇设施体系(见表1)。

针对旅游小城镇游客使用较多的设施类型,新增了旅游专用设施,如信息咨询设施(设立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住宿设施(星级酒店、民宿等),适当扩大了医疗卫生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规模。同时,针对旅游市场季节波动性的特征,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康体等业态与城镇的商业、文化娱乐、休闲运动设施融合,使之有一定的灵活适应力,缓解旅游活动的波动性。

2.2 设施配置需满足游客的规模

为大力发展旅游业,小城镇的各种设施不仅要为城镇本地居民服务和使用,也将为旅游者所共享。目前传统的城镇设施配置标准大多是基于城镇常住人口的需求制定,对游客(特别是过夜游客)的规模缺乏考虑,或没有对各类游客的需求进行细致分析,特别是设施规模常常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一问题最突出表现在旅游住宿、餐饮和商业购物等设施的配置上。同时,由于对游客带来的交通量预计不足,缺乏游客集散中心或设置不合理,在城镇出入口、交通枢纽以及旅游活动场所等游客集中的地区,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给旅游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7~9月西藏的旅游旺季,往往出现游客规模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当地居民的现象,因此,传统的城镇设施规模配置,显然难以适应西藏小城镇的要求。

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规划中,针对旅游小城镇特殊的人口结构特征,我们提出了“设施配置人口”的概念,“设施配置人口”规模主要包括镇区常住人口规模、旅游住宿接待设施规模(即住宿游客规模)和非住宿游客规模(该类游客按0.5人折算)。根据预测,在旅游旺季,“设施配置人口”规模在6000人左右,该规模为鲁朗镇区常住人口三倍左右。诸如餐饮、娱乐、康体及市政公用设施等多数设施均需按此人口规模配置,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 西藏小城镇设施建设应体现藏式城镇特征

尽管不同的旅游者对旅游的需求和目的差异很大,但追求“新、异、特”是旅游者的共性心理,旅游体验的职能决定了旅游城镇的公共设施不同于一般城镇。在各大著名旅游地中,无论是住宿、餐饮、购物还是其他休闲活动,设施的特色才是对游客的吸引源,许多设施不仅提供服务,而且设施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甚至成为城镇的标志。

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吸引大量游客的制胜法宝,反映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有鲜明主题以及建筑形式、景观独特的设施,往往成为旅游者关注的重点。具有藏式旅游城镇特点的设施体系为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乃至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充分体现工布藏区的文化特色,结合自身资源和环境特点,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设置了经幡广场、藏式演艺中心、林卡公园以及“石锅鸡一条街”(商业设施)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城镇设施,其中经幡广场以地方民俗——经幡阵为主题,并为节庆活动提供场地;藏式演艺中心用于表演《格萨尔王传》等藏戏名剧和工布藏区传统文化节目;林卡公园彰显藏族的林卡文化,适合藏民“过林卡”的休闲生活习俗;“石锅鸡一条街”突出当地特色美食——石锅鸡、民族用品等,形成浓郁商业气息。同时,小镇各类设施(包括变电站、垃圾压缩转运站等市政设施)均采用藏式风格建筑,以最大限度的体现藏式城镇风貌(见表2、图3)。

4 西藏小城镇设施建设的多元化途径

根据西藏小城镇特点,其设施体系根据其服务性质可分为公益性设施和商业性设施。公益性设施包括行政、教育、医疗、宗教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同时也包括旅游信息咨询这一旅游城镇特有的公益服务设施。公益性设施的建设规模和空间布局应结合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共同需求,实现共建共享。

而旅游住宿、商业、文化娱乐以及休闲运动等旅游服务设施是商业性设施,应基于当地优势资源、市场区位、旅游发展趋势、产品错位竞争等,通过对旅游者行为的分析研究以及项目经营要求进行策划和选择;以特色引领、主题带动,形成旅游项目和产业链为主导思路,围绕每个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进行设施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以旅游项目的形式存在,既是服务设施,也是旅游产品,以适应旅游城镇的发展要求。

西藏在投资方面有国家特殊扶持的政府投资优势,但是仅依托国家财政及各部委、对口援藏省市的政府资金投入,仍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小城镇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更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对城镇设施建设的高要求。因此,西藏的小城镇设施建设中,有必要厘清设施的公益或商业属性。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设施建设采用了政府投资与企业投资相结合的做法,政府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公益性设施,保障基础民生需求;对具有商业性质的旅游服务设施则以引导和控制为主,引入国有、民营等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在设施类型、规模乃至空间布局上充分体现市场导向原则,以满足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探索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依靠市场机制、市场资本推动的旅游小城镇建设道路。

5 结语

西藏的小城镇设施体系可由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构成。由于旅游业带动的服务经济已成为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小城镇设施体系应以旅游服务为核心,设施类型和规模应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形成以旅游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设施内容和建筑形式应体现藏式城镇特征,以保持城镇的旅游吸引力。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设施建设的要求高,资金投入大,政府应将有限的财力投入保障基础民生需求的公益性设施,同时,通过市场机制保障商业性设施建设的多元化途径。

摘要:旅游城镇化是西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建立适应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设施体系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广东省重点援藏项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规划工作,探索适应于西藏小城镇发展的城镇设施体系建设路径。提出西藏小城镇设施体系应以旅游服务为核心,构建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三大体系,充分体现藏式城镇特征,并对设施建设提出了多元化途径。

关键词:城镇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鲁朗国际旅游小镇

参考文献

[1]新华网.西藏2013年接待游客1291万人次[EB/OL].[2014-02-021.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2/02/c_119204524.htm.

[2]中国行业研究网.西藏旅游业促持续发展策略分析[EB/OL].[2013-07-201.http//www.chinaim.com/print/3059240.html.

[3]李柏文,田里.中国小城镇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10).

[4]汪小春,叶伟华,孟丹.滨海地区旅游设施评估体系探索—以深圳市大鹏半岛为例[J].规划师,2011(1).

旅游中心城镇 篇5

“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筑设计总院、华北市政院、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同属集团二级企业, 其前身成立于1975年,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我国唯一专门针对中小城市、县镇和农村地区规划建设领域进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机构, 是住建部城乡规划和村镇建设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长期以来还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科技部、民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开发银行等多个部委提供技术支持, 获得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与好评。

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业务包括:

1、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综合社区及居住区规划, 城镇住宅和公建设计, 新农村建设规划等;

2、技术服务:为各部委、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专业评审服务;协助制订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3、科研及宣传:承担国家和部委城镇化与城乡建设发展重大课题研究, 为企业提供专项研究、服务、宣传等。

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以独有的“科技研究一规划设计一咨询服务”一体化架构为基础, 充分发挥综合技术优势和行业平台优势, 形成了具有完整梯队和雄厚技术实力的专业队伍, 多年来以卓越的规划、设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全球最佳范例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住建部优秀勘察设计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北京市优秀勘察设计奖等国际、国家、省部级优秀设计和科研奖项五十余项。

皖南山区旅游型城镇规划思路探析 篇6

深渡镇隶属安徽省歙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地处新安江北岸,毗邻浙江省。拥有黄山市最大的水路码头,距千岛湖景区60 km,距黄山机场52 km,距徽航高速公路入口15 km,对外交通便捷。深渡镇自然资源丰富,可以用“山”“水”“特”三个字来概括。“山”指的是深渡镇域大部分都被山所覆盖,森林覆盖率达到78%;“水”主要指的是流经深渡镇的新安江水系,新安江两岸风景秀丽,有国家4A级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贯穿全境;“特”指的是特色林果,如深渡的枇杷、桑蚕、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同时,深渡镇地处中国三大区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

2 旅游型城镇发展定位

在“后工业”时代,独特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已经是显化财富,要依据区位条件、自然景观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政策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价,分层确定旅游型城镇的发展定位。

2.1 总体定位

规划提出“生态休闲,山水名镇”的总体定位,并围绕这一主线,确定深渡镇在经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功能定位。

2.2 功能定位

1)经济功能定位———“皖南山水休闲经济发展区、以三潭枇杷为品牌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明确深渡镇经济发展方向是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同时结合休闲旅游,依托“三潭枇杷”这一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休闲经济发展要求,打造以山水休闲和特色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示范区。

2)文化功能定位———“徽文化弘扬区”。明确深渡镇文化发展的方向是成为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区,在于表达深渡镇具有悠久的徽文化历史底蕴。深渡镇要继承徽州人的精神,领会徽文化的实质,不断地深度挖掘、继承、发扬光大徽文化。

3)生态功能定位———“新安江畔青山绿水低碳小镇”。明确深渡镇生态环境发展的方向是成为新安江畔、拥有青山绿水的低碳环保小镇,在于表明深渡镇要打造成为人们向往的、拥有山水风光的、引领低碳生活的新安江畔璀璨明珠,成为吸引五湖四海宾客来此休闲游憩、体验娱乐的目的地。

3 生态低碳型产业发展战略

山地旅游型城镇都有着优美的山水景观资源、丰富的城镇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这也是该类城镇区别其他类型城镇的本质特征。基于此,“生态、低碳、人文”应该成为旅游型城镇发展的核心,其产业发展模式、主导功能和发展策略的选择及制定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3.1 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区域内外的基本条件,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式和路径。规划从深渡的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出发,提出要紧紧抓住“山水文化”这一特色,走一条以山水为主线、文化为支撑、旅游为平台、政府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发展路径,即以“山水映衬文化,旅游主导发展”的镇域产业发展模式。

3.2 产业发展布局

规划确定深渡的产业发展布局为“一核一廊、一园四区”。

1)“一核”:即以深渡镇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全镇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2)“一廊”:即新安江山水画廊,作为深渡旅游业发展的主轴线。

3)“一园”:即特色农业经济示范园,包括绵潭—棉溪—漳岭山枇杷片区和漳村湾—漳潭—九砂枇杷片区,创造“三潭枇杷”国家知名品牌,争创全国最大生态枇杷基地,同时结合枇杷种植、发展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主的特色旅游,打造皖南地区农业和旅游业有效结合的示范地。

4)“四区”:即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四大农业生产片区,包括定潭桑蚕、有机茶片区;约源山核桃、板栗片区;向丰、安济茶叶片区;漳村湾、三源毛竹、桑蚕片区。

3.3 产业发展策略

1)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线,以大旅游促进大发展。围绕“新安江、古徽州、三潭枇杷”等主题,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大黄山”国际旅游品牌,推动与“千岛湖”等周边旅游线路的联动发展。打造以新安山水画廊为重点、徽文化为特色、田园风光为依衬的国际休闲旅游胜地,策划山水观光、民俗文化、休闲度假、农业体验、个性亲历等5大类旅游产品,17项重点旅游项目,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促进深渡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大旅游产业对深渡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2)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三潭枇杷”的品牌效应,突出其在深渡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争创全国最大的生态枇杷基地。同时,调整林种结构,增加特色经果林比重,扩大深渡镇枇杷、有机茶、板栗、柑橘等特色经果林种植,发挥区域优势,联动周边乡镇,实行规模经营,走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3)工业异地布局,走生态旅游型发展之路。鉴于深渡的功能定位要求、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地供应十分紧张的现状,深渡不宜在本地大力发展工业,应继续利用歙县出台的工业向开发区集中的优惠政策,未来工业招商项目继续向歙县开发区集中,实现深渡镇区实工业用地的零布局。

4“山、水、城”一体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态

在山地旅游城镇建设中要坚持“有机分散与紧凑集中、多中心组团结构、生态绿地渗透穿插、多样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空间布局原则,增加绿化开敞空间的综合生态旅游功能,塑造山地城镇独有的城市个性特色。

依据上述原则,本次规划采用了强化中心镇区,跨河组团式布局模式,形成“121”空间布局结构,即:“一个中心镇区,两大旅游板块,一个居住组团”(见图1)。“一个中心镇区”,即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深渡中心镇区;“两大旅游板块”,全力打造凤凰岛、玲珑湾南北两个旅游板块;“一个居住组团”,将定潭纳入镇区范围,形成配套完善的居住组团。四个功能区依托新安江和昌源河形成组团式布局,整体呈现“一水相依,四星连珠”的空间布局形态。

5 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城镇风貌塑造

根据其用地较为分散、地貌复杂的特点,结合自然山体、水系的自然特色,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从三维空间出发确定其城市空间的建构形式,形成分区集聚化,建筑簇群化,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的空间连续化的城镇空间(见图2)。同时,尊重和延续城镇传统的人文风貌,形成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旅游性城镇特色景观风貌。

5.1 景观风貌定位

规划提出深渡城镇景观风貌定位为:徽风皖韵———传承和延续千年水乡的古皖风韵;山水如画———凸显“青山环抱,碧水相拥”的山水意境。

5.2 景观风貌控制与引导

在保持纯自然山水的大背景主题之下,规划提出重点打造深渡新徽派的特色人文景致。规划严格控制凤凰岛和玲珑湾的旅游开发强度和密度,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确保新安第一湾的自然与人文风貌特征。加强滨江景观界面的塑造,重点对黄山大道沿线建筑立面进行改徽、对深渡老街及周边地块进行综合整治,恢复以及新增建筑在形式上要体现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传承。构建好各景观节点的同时,打开通往各界面的视线通廊,达到连点成线,由线及面的目的。重点对镇区北入口地段进行环境风貌的综合整治,提升镇区入口形象(见图3)。

6 结语

山区旅游城镇发展的对象是生态、旅游与经济复合地域系统,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要立足于山地生态环境维护和培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城镇经济转型与提升。同时,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空间的多样性,山地城镇的形态区别于平原城市,而呈现丰富多变的城市轮廓线和天际线,山、水、田、园空间是旅游发展利用中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具有特色的“山水城镇”规划中,应尽可能利用自然水系、山体形态与人工自然环境的特征关系,塑造富有灵气和活力的特色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Z].

[2]张英,彭苑.武陵山片区旅游型城镇建设的思考[J].民族论坛,2012(9):27-28.

[3]关群,刘形凯.探索山地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J].建筑设计管理,2001(5):57.

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因素分析 篇7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旅游产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但是基于小城镇的特殊区位,旅游产业滞后于现实发展,旅游资源没有发挥其特色,交通和服务设施都处于低水平、浅层次阶段,致使小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根本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引导小城镇旅游产业全面的发展,合理地分析小城镇地区是否具备旅游产业条件和优势,对推动小城镇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将旅游列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重点产业等。而旅游产业又是我国今后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目前,小城镇旅游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地方支柱型产业。但是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的研究却模糊不清,其研究也只是对小城镇和旅游业互动上的定性分析。对此,文中通过在小城镇旅游产业因素形成的研究中引入模型分析,在各因素中选取主要因子对一个小城镇地区是否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进行初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小城镇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1 小城镇旅游产业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内涵及结构

1.1 小城镇

“小城镇在中国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社会变为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渡性社区。”小城镇是规模最小的城市聚落,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范畴,是有机联系二者的纽带,既是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一定区域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城市辐射的主要区域。

1.2 小城镇旅游产业

目前,国内对小城镇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在一个初步探索阶段,关于小城镇旅游产业的概念,学术界也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一般都认为小城镇旅游产业只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发展因素的重要性。

“旅游产业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内各产业部门、各地区以及各种经济成分和经济活动的各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比例关系。”可见,小城镇旅游产业结构大体可分为核心结构和辅助结构。

1)核心结构。

旅游资源吸引力是一个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因素的核心。各区域的小城镇旅游资源吸引力不同,必须发展小城镇旅游资源的特色性,才能使小城镇旅游产业得以形成。

2)辅助结构。

是指接待设施、交通区域、市场需求、政府职能以及提供的机遇,这些为小城镇旅游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2 影响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的因素

2.1 资源吸引力

1)山水景观。

包括山景和水景,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地域资源。例如,位于湖北宜昌市兴山县,奇峰林立,溪涧曲折,特别是将军山的优美故事和朝天吼漂流,近郊成为兴山县吸引游客的主要独特的地域资源特色景观。

2)民居宗祠。

其特点是建筑以宗祠、书院为主,在一个小城镇中形成古民居群,充分挖掘出古镇的文化内涵,从而吸引游客。如:花都炭步镇,民居的屋檐、屋脊广泛使用精妙绝伦的灰塑装饰,相当精美,建筑上也很有特色,木门包有铁皮,青砖墙内砌入整块石板等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大量游客。

3)民族民俗。

突出体现小城镇地方民族风俗特色,特别是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地方小城镇旅游的吸引力。

4)地方物产。

开展具有特色的小城镇生态物产,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品,展示小城镇田园农业的纯天然食品等。

由此可见,资源吸引力的优势仍是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不可替代的关键因素。

2.2 市场需求

小城镇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需求是相辅相成的,旅游资源刺激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产生,旅游市场需求促使旅游资源转换成产业经济优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小城镇旅游产业的形成。同时旅游市场需求也受到人口特征、旅游动机、行为特征的影响。

1)人口特征。

随着人们对精神上和物质上新的需求,在大中城市,几乎所有年龄的人对小城镇旅游都存在一定的兴趣,但小城镇旅游者一般以年轻夫妻家庭及单身男女家庭最容易产生小城镇旅游动机。这部分人成为小城镇旅游市场的主要来源。

2)旅游动机。

小城镇旅游动机是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发展的重点,也是指导城镇旅游开发和旅游产品发展的重要依据。现在大中城市旅游者的主要动机是回归自然,体验田园风光,如农家菜、钓鱼、划船等休闲活动是旅游者的首选出游动机。

3)行为特征。

主要是指旅游者在小城镇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时的一些爱好。如:出游方式、旅游花费、出行时间以及对旅游特色产品的兴趣等,小城镇都占有先天的优势,也成为了出游者首选旅游目的地。

2.3交通区域

交通区域条件是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距离费用以及道路通达性,对客源吸引、线路组织、旅游环境的营造等方面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1)通达性。指道路质量的优劣。如果没有完善的道路交通路面的支撑,即使再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只能处于待开发状态,必然严重地制约了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的发展。当今,为发展小城镇旅游产业的需求,公路交通近几年来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2)距离费用。小城镇离中心城市辐射区域200 km以内,其旅游者大多是中小城市居民,以自驾或者旅行社的形式游览,主要是“距离短、时间少、费用低,安全”。

2.4接待服务设施

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指为旅游者的游憩、观光活动提供一系列配套设施或服务。在小城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是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涉及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服务。小城镇接待服务设施的数量、质量、等级等会对旅游需求造成直接影响,也是影响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

2.5机遇

2006年中国旅游主题中,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这是旅游部门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实施的重要举措。可见,在全面建设小城镇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部门都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政策,也给小城镇旅游企业带来发展的最好时期,从而给小城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机遇。

2.6政府职能

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形成有直接或间接影响,这属于影响旅游产业形成的上层建筑因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各企业机构的合作与集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小城镇旅游产业,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给予相应的扶助与支持。

3结语

1)小城镇旅游产业的形成,必须把小城镇地区核心结构因素和辅助结构因素相结合,推动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2)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和发展,必须根据影响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来确定。3)小城镇旅游产业的形成,可以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当旅游产业的形成要素满足小城镇的发展要求时,才能确定一个小城镇是否具有形成旅游产业的条件。

摘要:结合小城镇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小城镇旅游产业形成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结论提出小城镇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发展小城镇旅游产业,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探讨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天津市经济学院学报,2006(4):1.

[2]王起静.旅游产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唐鸣镝.国内旅游小城镇景观建设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27-28.

[4]罗晓黎.旅游业交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实证研究[J].无忧论文网,2007(3):34-35.

小城镇旅游开发风貌设计探索 篇8

小城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 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 是“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之间的过渡形态。地域和功能的属性导致其风貌上有城乡结合的特征。小城镇风貌设计以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为目的, 着重于对小城镇最直接、最易被感知的表现要素进行塑造, 从而使城镇居民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得到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城镇化进程在遭遇资源约束趋紧的整体格局下, 越来越多缺乏比较优势的小城镇提出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创意产业, 以满足“城市聚落”对差异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在探寻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旅游相关产业开发的小城镇发展道路中, 小城镇整体风貌形象显得越发重要。

结合小城镇自身具有的自然禀赋条件, 对小城镇进行旅游开发风貌设计, 修复小城镇传统风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小城镇旅游发展, 走彰显“乡村经济”特色的发展路径, 成为许多小城镇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旅游开发的小城镇风貌设计对当前一部分经济基础较差而具有良好资源优势的小城镇而言, 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2 问题的提出

2.1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小城镇风貌设计越发重要

当前,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前景广阔, 其影响力和效应已经为人所重视:城市中的集体性生态、休闲消费需要乡郊地带来满足, 自主性旅游模式的快速兴起尤其是城市区域内短途自驾出行的盛行, 使得农村地域的生态休闲和体验经济进一步凸显, 休闲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 乡村旅游在稳定农村、解决就业、吸纳城市资金、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乡村旅游业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小城镇风貌形象一方面受小城镇自身环境特征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受到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影响。城市中的旅游群体对乡村自然美景与纯净空气的向往和想象时刻在影响着小城镇的风貌形象。通过小城镇风貌设计, 带动城镇整体环境建设及旅游开发, 提供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塑造多样化的城镇形象、挖掘丰富多彩的本地文化, 并直接提供区别于城市生活的本土最真实的自然、人文、历史、风俗体验, 变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2.2 创新规划方法, 探寻小城镇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编制是协调解决开发与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基础, 传统小城镇镇区建设规划围绕着《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试行) 》框架指导下展开, 从编制方法和编制成果来看, 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 缺乏对建设用地的综合评价而导致小城镇规划建设缺乏科学依据。如在小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上, 对城镇整体自然资源的作用未能有充分认识。部分城镇规划编制不管不顾所处地理环境特点, 过于关注以经济驱动为主导的区位、经济等因素而随意开发、四面开花, 甚至有的建设项目过于迁就经济区位而选址在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的位置。

(2) 缺乏城镇特色的三维空间推敲, 导致城镇空间单调、尺度不协调、设施非人性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小城镇规划更多沿袭了城市规划二维的土地利用布局、交通组织安排的传统, 更多注重平面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对城镇整体风貌与城镇环境等三维的空间涉及较少, 在重点地段风貌设计上, 更多的是在以功能主导的二维平面下总体路网格局的建筑填塞。而关注于三维空间的城镇特色塑造对于小城镇旅游开发则更显重要。

(3) 缺乏对城镇产业发展的分析, 不利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独特风貌的形成。传统小城镇规划沿袭城市“功能地块”主导的规划设计模式而没有考虑小城镇自身的发展规律, 缺乏对城镇产业发展的分析, 尤其对于以旅游开发作为小城镇转型发展的抓手, 更难以应对旅游开发对原城镇建设带来的不确定影响, 不利于小城镇独特整体风貌的形成。

基于小城镇旅游开发的特点, 重新考虑城市设计与小城镇规划的关系, 并结合当前规划编制过程, 探寻提出基于旅游融入型的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规划方法。为小城镇发展建立经济支撑, 以保证其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优化发展。本文以重庆市五宝镇旅游发展风貌设计为例, 分析小城镇旅游开发的特征和规划设计要点。

3 旅游开发的小城镇特征分析

3.1 优秀的资源禀赋和较少的人口压力

从地理区位来看, 重庆市五宝镇位于重庆主城区最东端, 地处长江北岸, 三面环水, 背靠明月山脉, 是重庆市江北区正在重点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镇。从环境区位来看, 五宝镇青山环绕, 碧水相伴, 山上泉水四季潺潺, 地下温泉量大质优, 长江、御临河绕镇而过, 构成“一肺两脉”的生态环境, 是一所天然的“绿色氧吧”。是重庆中心城区难得的世外桃源, 环境区位和环境资源的优势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 五宝镇镇区现状常住人口仅为2200人, 人口规模和其他经济规模较小的特征, 是其可依赖单一旅游产业进行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般规模较大的城镇单独依靠旅游业难以支撑整个人口规模, 必须发展“相关产业”以吸收旅游业所无法容纳的其他人口, 或异地择业而异地消化。

3.2 良好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从交通区位来看, 五宝镇距江北中心繁华商圈观音桥54公里, 位于重庆中心城区主要快速道路边缘, 周边有高等级公路通过, 西北边缘有渝长 (重庆—长寿) 高速和渝怀铁路穿过, 同时可以有多种方式进入重庆中心城区:通过渝长高速箭陀湾出口进入中心城快速干道系统, 约半小时车程可直接通达中心城的各个城区;水路直线坐船从长江进入中心城约二十分钟, 目前有每天有多趟轮渡来回 (见图1) 。

3.3 区域产业及相关复合产品的支撑

从发展时机和区域产业条件来看, 重庆市目前处于大都市区形成并向成熟阶段转变的过程中, 是郊区旅游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都市休闲主义是这一时期城市生活的支点, 都市休闲主义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让自己的城市生活停留在自然感觉中, 同时享受着城市的现代便捷与乡村的舒适随性”的生活梦想, 这一阶段最典型的产物便是都市边缘休闲度假区的蓬勃发展。伴随重庆都市的大发展, 东部新城、鱼嘴组团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人口聚集, 区域内产业人口的旅游消费需求极为旺盛。同时, 五宝镇配套旅游发展的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已经起步, 区域内有多种产业、项目组成的复合休闲功能, 目前正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前端、后端等土地单位产出较高的产业功能, 直接形成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并促进旅游产业的提升。

4 基于旅游开发的小城镇风貌设计探索

4.1 规划方法的变更

4.1.1 生态优先的用地适应性评价

五宝是重庆中心城区大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带, 一直作为生态保育重点而实施严格控制,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落实, 五宝人民的发展愿望不断强烈, 需要对五宝这种生态保育区的开发进行探索。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五宝镇发展的基本方向, 项目开展之初就确定了环境承载力是五宝镇开发建设最根本的依据。

生态承载力评估通过建立生态敏感性模型和建设适宜性模型, 结合其他因子最终确定规划范围的综合承载力模型, 以达到对项目的开发目标、开发思路、开发强度与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实现可持续性开发的目标。

生态敏感度为评价区域环境的综合指标是由与区域环境相关的多项要素组成。将单项评价结果经GIS技术迭加处理后获得综合敏感性, 作为基地开发建设布局的依据 (见图2) 。

通过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可以发现, 五宝场镇的发展必须妥善地解决用水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不走大消耗的开发道路;不走大规模的开发道路;不走大众化的开发道路;不做先破坏后修复的事情;不想无生态效益的项目;不想无特色效应的项目。

4.1.2 引入三维空间城市设计方法

传统小城镇建设规划偏重于城镇功能的合理布局, 体现的是城镇内部的经济秩序和效率, 小城镇功能相对简单, 功能之间矛盾不突出, 规划实践实现功能合理布局的目标相对容易。而城市设计则偏重于空间与景观特色的思考, 如空间的可识别性、序列性、秩序和文化心理, 景观的生态性、可体验性和宜人性等, 这些都直接和小城镇的风貌表达联系在一起, 故风貌设计应把三维空间设计引入, 以追求营造良好的小城镇旅游风貌特色。

五宝镇风貌设计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小城镇总体空间意向、空间结构、重要公共空间的组织系统、总体生态系统以及典型的空间及景观要素的提炼与表达等。特别重视山地小城镇特殊地理环境条件, 区别于一般规划中生硬的肌理, 一般化的城镇道路的处理, 要求新建道路应顺应地形, 依山而建, 尽可能少破坏山体脉络, 保持小镇原有尺度。为维护组织小城镇原有的“T”型道路结构, 规划更多的组织弧线形道路, 扩大街道界面, 增加界面层次, 多维度体现优美的山地小城镇空间风貌。同时在五宝场镇建设过程中坚持尊重和隐示本地城市语境, 创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小镇空间, 如在建设过程使用本土材料、在原有记忆场地组织重要节点空间等 (见图3) 。

4.2 产业发展方向的转变

4.2.1 功能定位与特色产业的转变

通过风貌设计科学完善城镇功能、明确城镇定位, 对于场镇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庆市总规中将五宝镇定位为东部新城鱼嘴组团外以现有小城镇为主体的独立城市建设区域, 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 发展都市旅游服务业、观光农业。然而鱼嘴组团新城建设对于五宝的影响由于明月山脉的阻断使得其心理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五宝场镇要发展必须依靠新思路。

五宝要实现发展目标, 当以场镇建设为抓手,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旅游度假产业, 提升场镇建设品质, 进而推动一产和三产的良性互动。推进产业发展, 加快村镇建设是近期五宝镇主要工作内容。特别是场镇建设方面, 利用其独特的后发优势, 以全新的思路开创五宝场镇建设的新局面;在城镇建设中应该满足五宝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利用配套、交通等方面相对优势, 在重庆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 努力发展成以度假居住为基本功能, 以休闲娱乐为辅助功能的重庆境内首席田园养生度假小镇, 通过各功能的良性互动发展, 共同提升五宝镇旅游风貌价值, 从而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

4.2.2 城镇人口增长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式的转变

小城镇区域功能及特色产业实现的首要问题是实现传统农业的升级换代, 进而解放人口、提高土地价值。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品质, 吸引外界瞩目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便捷途径。

“做大”城镇规模是当今许多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 但对旅游型小城镇却未必可行, 尤其五宝镇身处生态保育区, 由于生态容量的限制, 产业基础薄弱。如果采用一般小城镇扩大人口数量, 来获得更多的建设用地及产业规模效益, 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此, 本次规划区别于一般城镇的人口增长模式, 以稳定的常住人口为基础, 尽量增加流动人口数量, 并提供旅游产业及其配套业作为城镇产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 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途径也在发生转变, 伴随当地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原来农民脱离家乡进城打工转变为促进农民就近就业, 旅游开发逐渐成为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重要途径。

人口结构的变化要求五宝场镇应避免在起步阶段陷入低品质大众休闲度假市场的激烈竞争;场镇应合理规划成不同分区, 各自承担相应功能, 内部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保持各自相对的独立;同时在全镇域稳妥积极的扩大农业旅游产业链, 在场镇内部组织好销售和展示的产业功能, 拉动区域就业环境的发展。

4.3 物质空间的引导

4.3.1 城镇旅游开发的用地结构调整

常规的小城镇规划用地布局结构及比例调整侧重于用地平衡, 而旅游型城镇则应侧重于突出“专业化”, 以充分体现出旅游服务型城镇的特色。本次规划主要通过改善五宝镇区内的生活空间, 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环境, 建立适宜人居和旅游的特色镇区。突出为旅游服务的定位要求,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及交通便利性, 由满足本地城镇居民生活需求向均衡满足外来游客需要的配套设施转变;在五宝镇区控规的指导下, 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度假业的思路, 整合转变部分居住用地、水域及绿地。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 确保控规确定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变, 主要是调整用地结构, 体现田园小镇的特色。对传统街区进行优化提升, 改善城镇环境, 引入镇区周边优美的山体景观;增强商业休闲、旅游服务等各类公建机构;发展体现五宝镇传统特色、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富有吸引力的城镇核心区域;摒弃与旅游发展没有联系的职能, 保护和强化镇区旅游服务氛围, 突出旅游专业化城镇特点 (见图4) 。

4.3.2 城市意象的塑造

(1) 入口

在城镇西南主要入口处作了特别的设计来彰显田园风光小镇的味道, 在场镇入口设计中设有过街楼、观景塔等标志物, 同时对于水景也进行精心布置。在入口对景点山体上, 景观上还配置具有生态农业标志性的“彩虹花海”, 五颜六色的植被有利于给游客第一视觉冲击。

(2) 道路与空间

对于旅游型小城镇, 其道路功能不是交通, 而是生活。因此, 五宝场镇的道路在结合现状的基础上, 尽量依山就势, 在减小建设成本的同时, 保持了原有的地形风貌特色;在街道空间上延续场镇现状建设区域的空间肌理, 增加沿街店面, 营造小尺度、界面连续的小镇街道空间, 保持独有的亲切宜人的小镇风情, 带动城镇消费休闲活动。

(3) 特色元素

规划结合场地调研, 采用大量丰富小镇空间的过街楼作为小镇的特色元素, 同时在区域制高点、景观节点、视觉标志点布置塔式标志物, 来丰富以低层建筑为主的小镇的天际轮廓。与小镇街道和空间尺度相适应, 建筑尽量采用坡屋顶形式, 同时避免采用长而平直的屋顶, 尽量设计为高低错落, 相同层数亦在立面上适当分离, 使其形式上有所差别, 形成微小的高差, 从而营造出丰富细腻的天际轮廓, 体现别致的小镇特色。

(4) 分区风貌详细设计

在五宝镇土地承载力及总体定位研究的基础上, 将场镇划分为新市镇功能区、茶文化展示区、小镇风情区及生态农业综合功能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分区, 提出主要的建筑风貌设计引导及景观设计引导。如针对新市镇功能区作为原五宝镇老镇区的特点, 提出采取分期改造更新的办法推进实施, 既实现既定目标, 又兼顾当地居民承受能力, 改造时尽量保留原有肌理和空间尺度, 特别是五宝老街, 对于结构上难于满足改造要求的建筑, 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实施拆除, 在风格上以传统建筑元素为主, 采用本地风格, 在建材上鼓励本土化、地方化 (见图5) 。

5 结语

小城镇旅游开发风貌设计, 以生态优先的用地评价为先导和基础, 以三维空间城市设计为手段, 促进产业转型、旅游发展, 同时把握城镇特色和城镇文化, 寻找体现城镇特色的地域个性和良好的城市意象契机, 可以较好的塑造独特城镇风貌, 应对日趋严重的千镇一面现象, 进而满足城市人群对差异化的乡村生活方式的体验需求。

推此及广, 对于功能专业化的城镇发展, 必然带来规划方法、产业发展方向的变更, 进而给小城镇物质空间带来深刻影响。梳理专业化城镇的特征, 探寻区别于其他城镇发展的各类因素, 并将其落实于对小城镇物质空间的引导, 成为专业化城镇风貌设计的最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罗震东, 何鹤鸣.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 2013 (1) :9-16.

[2]郑志明, 王智勇.差异化小城镇产业集群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11 (6) :51-54.

[3]王通, 何邕健, 李津莉.西部地区旅游专业化小城镇规划方法探讨——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5 (12) :50-53.

[4]范纯曾, 汤建中.小城镇特色的培育及其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20 (2) :20-22.

上一篇:信用整合下一篇:浮码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