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性支出

2024-05-25

消费性支出(精选十篇)

消费性支出 篇1

关键词:消费性支出,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消费

一、居民消费的相关理论

城镇居民个体的家庭在日常生活消费上的支出和集体用于个体消费的所有支出就是居民消费支出。用于商品的支出与用于非商品的支出都算在内, 其中非商品支出涵盖体验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等。针对农村人群, 还要额外加上在日常生活中的供自己使用的产品支出。集体对个体供给的产品与劳动的支出为集体用于个体的消费, 但排除所有的非消费性支出。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现状分析

1. 各地居民消费性支出结构差异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循序渐进的发展, 政府取消了毕业后直接安排工作、就业后免费或低价分房等的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以社会为导向和除义务教育外教育收费市场化等改革新政。我国各地人民的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只顾吃饱穿暖的消费在城市已销声匿迹, 城市居民开启了小康消费模式, 并向富裕型消费迈进。但各地区, 在用于吃的物品, 居住, 家庭日常用品和相关服务等各方面的支出显著不同, 因此群众消费支出在城镇间较为不平衡。

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占总的消费支出的比例。伴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同, 上述比例也有所变化, 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恩格尔定律。它反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之间的密切联系, 用恩格尔系数来解释经济腾飞、收入提高对日常生活中消费支出的影响大小。这一系数越高表示生活水平越低, 生活越困难, 相反, 这个系数越低, 表示生活水平越高, 生活越富裕。

自1978年之后, 中国经济开始发展, 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地下降, 这既体现了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 也说明了中国各地人们过上了更加富裕的日子。改革开放以来, 恩格尔系数在城镇和农村之间有很大不同, 城镇的系数比农村的低很多, 说明生活在城镇的人们比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享受更高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 居民消费用途支出结构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的同时, 主要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结构的不平衡性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其原因在于, 这种不平衡性, 必然会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率发生变化, 继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 以致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

三、对策建议

第一, 要保持经济腾飞发展状态, 努力使居民的收入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并合理拉动各地消费。想要保持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就得快速改变经济发展的形式, 调整经济结构是改变经济发展形式的主攻方向, 是能够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改善, 得到国际中经济竞争的主动权的战略重点, 同时更是根本方法。调整经济的结构不得不优化需求的结构、改善产业结构、促使区域协同进步, 着力解决一直以来约束中国经济腾飞的重大结构问题。坚定走我们国家的四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 要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开创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全面依靠创新推动发展, 以达到提高经济水平和收益的目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也必须要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同步与协调迈进的主要障碍。

第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以及福利制度, 同时优化经济生活的环境, 使之不经常出现较大动荡。许多不稳定因素都可以破坏或者降低居民的消费支出, 如失业、物价持续大幅度提高等等。所以, 只有稳定物价、增加就业岗位, 提供优良的保障才能增加居民消费的信心, 从而增加消费支出。目前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明显不同, 城市占用了绝大部分社会保障资源, 农村相对较少。而二元结构甚至多元结构在城市内部制度划分性问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上的存在, 一定会导致一部分的福利滥用与浪费及一部分的福利缺失。这样的社会福利结构, 不但使公平准则消失, 而且造成效率低下的局面。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巨大、地域跨度大, 而社会福利资源不足的条件下,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使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以及各个相关利益主体协调一致。

第三, 追逐效率的同时, 注重公平。进一步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 缩小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 大多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发展停滞不前, 因此加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迫切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并且加大扶持力度, 为这些地方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以此吸引外部投资与开发。中西部地区也应学习率先发展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 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 找准时机快速发展。

第四, 引领居民合理消费, 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提高全国各个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生活质量。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 尤其是应对偏僻的地方实行政策扶持, 引领各个地域人民的消费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冯建中, 何先平.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应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农学卷) , 2010, 7 (1) :97-100.

[2]孙彩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因子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 (1) :103-105.

[3]赵巧芝, 戴颖.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的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20) .

202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篇2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590元,比上年下降0.5%,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3.0%。

消费性支出 篇3

一、基础数据与测算方法

从历史趋势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以下简称“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使得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走低。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的支持下,居民消费率在一些年份略有提高,但是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提出了到2015年“消费率上升”的目标。然而,提高消费率本质上是一个约束性指标,将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并表现出重要的逆周期特征。目前为止,国家文件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的预期目标。

长期来看,居民消费主要由居民收入决定。因此,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为我们研究居民消费提供了重要参照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GDP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03260亿元、19109元和5919元,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倍增目标,2020年这三个指标将分别达到806520亿元、38218元和11838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还受到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本文利用全国财政支出中的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此进行衡量。由于2007年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本文选择2006年之前的趋势和2007年之后的波动项合成新的序列对2007—2011年数据加以调整。最后,在回归策略上,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本文区分城乡居民分别进行回归,然后根据人口城乡结构(城镇化率)进行汇总。

在人口总规模不变的假设下,根据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将基准情景假设如下:社会保障水平指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这样,可以得到回归和预测所使用的基础数据(表1)。

本文采用以下回归方程:XFZC=C+a*SR+b*SHBZ,其中XFZC是城乡人均消费支出规模,SR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SHBZ是社会保障水平指标。原始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样本区间为1984—2011年。结果显示(表2),所有系数的F-统计量都通过了检验,城乡两个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较高。

回归结果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系数a的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这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相一致。其次,系数b的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受社会保障水平影响较大,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受其影响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社会保障体系长期偏向城市造成的,因此,社会保障水平主要影响受社保体系覆盖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

二、测算结果

在社会保障水平变量和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基准情景下,根据回归结果并利用人口规模进行总量测算,得到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将分别达到254279.7亿元和51010.31亿元,两者加总可以得到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为305290亿元。再根据十八大提出的GDP倍增目标,可以得到基准情景下2020年居民消费率为37.853%,这比2010年居民消费率34.905%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下面,将根据不同的情景比较分析收入倍增、城镇化和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在收入倍增的前提下,表3给出了不同城镇化率和社会保障水平下的居民消费率,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

第一“收入倍增”对遏制居民消费率下降具有基础性作用。如果城镇化率没有相应的提高,在GDP倍增的同时,收入倍增只能稳住居民消费率。从表3还可以看到,在城镇化率和社会保障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2020年的居民消费率达到33.379%,年均下降约0.1个百分点,10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第二,城镇化是扩大居民消费支出的最大潜力所在。在“收入倍增”的前提下,不管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城镇化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均带动了居民消费率的提高。比如,即使社会保障保持2010年的水平不变,城镇化提高10个百分点之后居民消费率将提高到36.904%。表3同时显示,城镇化能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但不会带来居民消费率大幅度提高。

第三,社会保障不完善是制约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原因。表3显示,在城镇化保持2010年水平的情景下,社会保障水平如果保持2010年不变,居民消费率将比2010年略有下降,而如果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累计提高却不到1个百分点。因此,社会保障不完善具有制约居民消费的作用,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

本文还计算了2011—2020年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点数。为了与2010年进行比较,本文采用基准情景(城镇化率和社会保障水平皆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下的测算结果,并对2011—2020年的数据进行了年化平均处理。如表4所示。

在基准情景下,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由2010年的32%提高至年均41%,提高了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10.3%,居民消费支出拉动约3.2个百分点;根据十八大提出的GDP翻一番目标,预计2011—202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2%,据此可以计算得到居民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点数为2.9。

三、政策启示

根据上述测算结果,可以得到以下重要政策启示:提高居民消费率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测算结果显示,如果不能有效推进城镇化,即使实现了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我国居民消费率也不会有较大提高。只有在实现收入倍增基础之上,有效推进城镇化,居民消费率才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其中的机理在于城乡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方面的巨大差距,城镇化将释放这种差距背后的消费潜力。如果城镇化能够真正使得农民市民化,那么这部分人在收入和支出方面都将摆脱农民的低生活水平状态,进入城镇的较高生活水平状态。因此,在城镇化的共同推进下,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的结果是整个居民部门的收入规模要高于翻一番。

与此同时,提高消费率还需要重点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回归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影响较大,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将社保提高至相应水平,则会制约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从而制约消费率提高。

消费性支出 篇4

关键词:居民消费,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然而,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居民消费在整个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也逐年下降, 其中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4下降到2011年的0.69, 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90年的0.85下降到2011年的0.74。相反, 伴随着平均消费倾向的不断下降, 城乡居民的储蓄却屡创新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医疗、教育、住房的不断改革, 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然而, 医疗、教育和住房的市场化似乎并没有给国民带来多大的实惠, 相反, 使得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这些社会保障公共支出逐渐转移到了老百姓自己的身上。再加上市场化改革后, 药价、学费和房价不断上涨, 且上涨幅度已经远远超出普通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从消费结构看, 1993年开始, 娱乐教育文化支出超过家庭设备成为第三大居民消费支出项目, 90年代中期以后, 住房成为第四大居民消费支出项目;而从增长速度来看, 1990—2006年, 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增长最快。所以, 在老百姓身上出现了新的三座大山: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因此, 学术界出现了这样的声音:新的三座大山使得居民不敢消费, 反而增加储蓄来预防未来不确定性支出, 使得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萎靡不振。那么, 真的就如大多数学者所说的这样, 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Leland (1968) 对预防性储蓄进行了理论阐述, 后来经过多人的不断改进, 形成了目前为大家所认可的消费理论。Kimball (1990) 认为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会使得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但国外对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程度并没有统一的观点。那么, 中国居民消费不足是否是因为居民过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引起的呢?黄继炜 (2008) 研究教育和医疗价格的变化, 发现教育和医疗价格的上升会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负面的影响。杨水根和雷楚晶 (2013) 基于2001—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医疗保健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研究发现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与消费支出存在正向相关。骆祚炎 (2010) 研究了住房支出、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的影响, 他认为住房支出的比例与居民消费的增长呈负相关。杨汝岱和陈斌开 (2009) 研究了高等教育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他们以经验时事观察为基础, 利用CHIP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截面分析表明, 高等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挤出效应, 它使得有大学生的家庭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12%, 两年混合截面分析也有类似的结论。张乐和雷良海 (2010) 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 研究了住房、医疗、教育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结果显示, 制度变革引起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支出是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三、实证研究

结合国内外文献, 本文利用1993—2011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相关数据, 通过协整模型, 分别研究了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与其他文章不同之处有四点: (1) 与大多数研究不同, 本文的住房支出不是统计年鉴中消费支出中的住房支出, 而是购房支出。中国统计年鉴中的住房支出不包括购房支出, 居民的购房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投资, 而不属于消费。 (2) 本文直接研究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而不是像其他研究那样, 将三者综合为不确定性支出, 这样能更好地观察三者对消费的不同影响。 (3) 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年鉴1993—2011年的数据, 而并没有选用从1978年至今的数据。这是因为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和房地产市场改革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 选用这些数据能更好地分析“三改”之后对消费的影响。

(一) 模型构建

本文将使用协整模型, 利用OLS模型研究三者对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 并且, 本文将对城镇和农村进行分别研究。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影响居民消费的回归模型为:

其中, ct为t期居民消费支出, ht为t期住房支出, et为t期教育支出, mt为t期医疗支出, ut为白噪声。

(二)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及平稳性检验

本文使用1993—2011年城乡时间序列数据, 主要变量包括居民消费支出、居民住房支出、居民教育支出和居民医疗支出。其中住房支出为居民的购房支出。

注:D (c, 2) 表示对消费二阶差分, 其他类同。检验类型中依次表示是否有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其中滞后阶数根据SZ准则自动选取。根据上述ADF检验, 发现这些变量都是二阶平稳的。

(三) 协整检验

运用Johansen检验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结果如下:

根据Johansen检验 (表2) , 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 居民消费支出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

(四) 回归结果

该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9372,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9087, F检验的值为3503.187, 概率为0.000, DW值为1.343328。除了教育支出e在15%水平上成立外, 其他均在95%以上显著。因此, 该模拟的方程还是可以接受的。

该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993890,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2668, F检验的值为813.3679, 概率为0.0000, DW的值为1.024508。所有的变量均在95%的水平上显著。因此该模拟方程可以接受。

(五) 回归结果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与医疗支出、住房支出以及其滞后一期、二期呈正相关, 从模型来看这几个变量都十分显著。其中, 医疗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消费虽然与住房支出呈正相关, 但住房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非常小, 可以说住房支出几乎不会促进消费。而消费与教育支出呈负相关, 虽然是在15%水平上显著, 但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两者是负相关的, 并且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也是相当强的, 教育支出每增加1元, 消费支出就减少1.09元。再看农村, 农村居民消费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都呈正相关, 且所有变量都显著。与城镇居民一样, 医疗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住房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也是极小。不同的是, 农村居民消费与教育支出呈现很明显的正相关, 且教育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很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城乡宏观数据, 利用协整模型, 分析了长期城乡居民消费与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的关系。结果发现医疗支出与消费呈正相关, 且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住房支出虽然与消费呈正相关, 但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强;教育支出对与城乡来说都有很强的正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论, 针对“新三座大山”的现实背景,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对于住房来说

自从开始房地产市场改革以来, 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房价上涨都过快。尽管本文的实证研究并没有发现住房支出对消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在这个动辄需要用一辈子的储蓄买一套房的现实下, 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 抑制市场上的过度投机行为, 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保证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条件, 控制资产过度膨胀带来的危害和风险。另外,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时, 多多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 让他们住得起房。

2.对于医疗来说

虽然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医疗支出对消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笔者认为, 医疗支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是因为现在人的健康意识增强, 很多人会去购买一些医疗保健用品。因此, 作为政府部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 继续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公共卫生以及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医保体系;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3.对于教育来说

农村居民普遍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因此他们会更多地为子女在教育上投入资金。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城镇的孩子在择校方面有时要投入很大一笔资金。前段时间说某城市幼儿园一年二十万, 还有许多家长排队去给孩子报名。这说明我国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很大问题, 政府应该规范学校的收费项目, 严禁学校乱收费。

参考文献

[1]郭志仪, 毛慧晓.制度变迁、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分析[J].经济经纬, 2009 (05) .

[2]杨汝岱, 陈斌开.2009高等教育改革、预防性储蓄与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 2009 (08) .

[3]张乐, 雷良海.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J].消费经济, 2010 (04) .

[4]田青, 马健, 高铁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 2008 (07) .

[5]杨水根, 雷楚晶.我国医疗保健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3 (03) .

[6]易行健, 王俊海, 易君健.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02) .

[7]骆祚炎.住房支出、住房价格、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增长——兼论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关注[J].财经科学, 2010 (05) .

关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的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人:张子越

时间:2013.8.8

地点: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洮昌小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最大的当属交通通信、住房、医疗保险和教育文化的支出。其中被称为“三高”的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扩大,导致居民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受到一定抑制。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以及各种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已从基本生活消费品转向了以住、行为代表的新型消费领域,而交通通信费用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

我国旅游消费支出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篇6

【关键词】国内旅游消费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 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提出背景

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旅游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旅游市场不断被扩大,旅游业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取得多方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旅游支出也相应在国内消费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旅游产业成为了拉动内需的重要途径,并促进和带动了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国内旅游消费状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二、数据来源

基于以上数据,建立的模型是:

Y=β0+β1X1+β2X2+u

β0度量了截距项。

β1度量了当GDP变动1%时,国内旅游支出的变化。

β2度量了当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发生变动时,其实也就是1%时,国内旅游支出的变动。

u是随机误差项。

对Y做回归

利用eviews最小二乘估计结果如表2

根据以上结果,初步得出的模型为

Y=-51486.49+0.093734X1-136.2317X2

(一)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经济意义、统计推断的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用OLS方法估计得:(见表2)

可见,首先进行F检验,F0.05(k-1,n-k)=F0.05(1,13)=4.67, 105.9670>4.67方程线性显著。其次进行t检验,t0.025(13)=2.160,GDP的系数显著,系数也符合经济意义。CPI的t值不显著,但是系数符合经济意义。故我们对上述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并进行修正,看是否能使模型方程得到改进。

(二)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1)下面用Frisch综合分析检验并解决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

先用EVIEWS软件,得相关系数矩阵表如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较大,可见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因为GDP对我国旅游支出的影响最大,从而得出最优简单回归方程Y=f(x1)。

将其与变量逐个引入Y=f(x1),计算结果如表4。

通过比较Y=f(x1)是最优的,将变量X2引入。

加入x2后虽说有R2所增大但它使得x2的t检验值不能通过,所以删除x2。

回归模型以Y=f(x1)为最优模型,Y=0.045534X1-2714.289

2.序列相关性检验。

DW=0.41。在显著水平α=0.05下,查表n=15,k=1时,dL=1.08,du=1.36,由于0.41

下面对序列相关性进行修正

DW=1.73所以经修正后不再存在序列相关性。

三、模型的分析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检验和修正后的最终结果如下:

Y=0.064327X1-12597.87

(2.429064)(-0.471185)

R2=0.980778 F=280.6365 AR(1)=0.897366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我国国内旅游支出主要是受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四、促进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的对策分析

(一)开拓国内旅游市场

1.旅游产品多元化。首先,可以开发一些城市周边的近郊旅游产品,增加周末短期旅游的支出,而且缓解城市的交通和住宿压力。如北京农业嘉年华、季节性观光等,其次,可以加强地方间的合作,因地制宜,借鉴其他地方的有益的营销策略,实现国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根据市场需求,配套和完善当地的旅游地区的基础措施,对饮食、住宿、交通公共设施进行合理规划,降低对原有资源的破坏。

2.挖掘国内旅游消费潜力。首先加强对旅游的宣传,培育民众的旅游消费意识,从而转变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其次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程度,促进当地居民分享旅游业发展成果,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旅游消费支出,继续推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主题旅游,不断创新旅游活动,扩大比如“海洋旅游”海洋海岛旅游、邮轮游艇旅游等。

(二)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1.创新旅游服务。首先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旅游服务的重视程度,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进行旅游创新,将新技术和传统旅游业进行结合。同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其次完善和优化旅游环境,加快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拉长旅游产业消费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健全旅游法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多部旅游法规,但相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实践需要而言,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片面性、不及时性等特点。因此,必须与时俱进,规范旅游经营者经营行为和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建立健全我国的旅游法制,以法治旅,尽可能的保障国内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和旅游者权益。

(三)多渠道增加国民收入

旅游支出与国内收入和价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与国内收入存在成正相關关系,与价格成负相关关系,旅游消费支出会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制定适当的旅游产品的价格,进行消费政策的创新,刺激消费需求.刺激人们的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谢静.我国旅游消费支出的实证分析[J].旅游经济研究,2011.

[2]刘文斌.关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支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初步研究[J].经济师.2009(8).

[3]李云鹏.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4]刘嘉.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商业文化.2007(9).

[5]黄秀娟.中国旅游产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贡献分析[J].技术经济,2009.

[6]唐留雄.关于旅游产业经济研究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7]叶银丹.国内旅游收入的计量经济学分析[J].产经透视,2012,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为丁晓宁(1993-),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

消费性支出 篇7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5°36′至116°37′39",北纬22°53′至23°46′27"。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陆地面积5 240.5平方公里。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揭阳享有“中国玉都”的美誉,揭阳玉器产业发展已历经百余年,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高档、最大型、最集中的中高档翡翠营销专业市场和生产加工基地。产品销往内地各省以及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同时,揭阳还是中国最大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之一,五金产品大量出口欧美、非洲、澳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揭阳是粤东古邑,历史悠久。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揭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揭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 60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第二产业增加值1 0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4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达26 866元,比上年增长13.7%。随着揭阳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居民家庭消费需求十分旺盛,消费性支出不断增长,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主要应用SPSS软件分析揭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水平以及消费结构问题,以此来了解揭阳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现状,并给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揭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概况

由下页表1数据可知,2002—2013年揭阳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稳步增长,从2002年5 728.56元增加至2013年的15 997.94元,增长1.79倍。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揭阳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48.37%,逐步降低至2013年41.3%,其中最高是2002年的48.37%,最低是2013年41.3%,最近三年基本保持稳定在42%以下,因此揭阳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小康阶段。

从衣着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来看,明显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说明随着揭阳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开始讲究穿衣打扮,衣着支出也不断增加,从2002年的6.58%增大至2013年的9.11%,表明衣着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从交通和通讯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来看,明显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说明随着揭阳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家庭拥有的交通和通讯工具也不断增加,从2002年的11.01%提高至2013年的14.07%,表明交通和通讯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从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来看,这十几年时而上升,时而下降,但总体上变动幅度并不大,说明揭阳市的公立医疗体系比较健全,而且收费不算很高,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算严重,城镇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从2002年的4.27%,逐步降低至2013年的4.03%。

从居住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来看,2002年是10.73%,2013年是10.09%,最近五年在10%正负0.5个百分点之间波动,说明揭阳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增长幅度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幅度基本同步,变化不大。

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的比重与居住支出类似,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单位:元

数据来源:揭阳市统计局编写,《揭阳统计年鉴》(2004—2014),2014 年 9 月出版。

二、回归分析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类型共选择了八项指标,分别是食品(X1)、衣着(X2)、居住(X3)、家庭设备及服务(X4)、医疗保健(X5)、交通和通讯(X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X7)、杂项商品与服务(X8)。以消费性支出(Y)为因变量,以上述八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

在有些情况下,原始数据难以满足数据分析的要求,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转换。SPSS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转换功能,它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变量转换和重新建立分类变量,还可以进行复杂的统计函数运算以及逻辑函数运算。

通过运行SPSS软件,将原始数据除以1 000,然后开平方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运行SPSS软件进行第一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页表3所示)。可看到有些变量例如居住支出的检验P值为0.123,大于0.05,说明居住支出的系数不显著。

其中,X3居住的检验P值比较大,系数不显著。剔除掉显著性不好的X3居住后运行SPSS软件进行第二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页表4所示),这次修正的可决系数是1.000,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强,模型的检验P值是0.000小于0.05,模型整体显著。于是,可得:

Y=0.083+0.617X1+0.263X2+0.513X4+0.178X5+0.53X6+0.273X7+0.264X8

通过以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揭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的构成情况,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杂项商品与服务对消费总支出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食品、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这也与揭阳城镇居民家庭注重饮食文化、爱好出行旅游、喜欢玩手机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三、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它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数学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在数学变换中保持这组变量总方差不变,使第一变量具有最大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变量方差次大,并且和第一变量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次类推,I个变量就有I个主成分。主成分分析法的目的是希望用比较少的变量去解释这组变量中的大部分变量,将许多相关性很高的变量转化成彼此相互独立或不相关的变量。通常的做法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但是能解释这组变量中大部分资料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并用以解释这组变量的综合性指标。由此可见,主成分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降维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降维选取尽量少的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为了使主成分能够反映这组变量原来的信息,通常要求提取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变量做主成分。主成分的个数越少越好解释,如果提取一个主成分已经能满足要求,那就更好。因为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对指标进行降维的分析方法,如果能够在一维空间就能够将问题解决或解释清楚,那就最好。

注:a.因变量,消费性支出。

注:a.因变量,消费性支出。

下面对揭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进行主成分分析,主要思路是在不损失大量信息的前提下,用较少的独立变量来概括大部分原始信息。运行SPSS软件可发现这8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值都很大,非常适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运行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解释的总方差,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初始特征值一栏只有第一个特征值大于1,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1.593%,说明提取一个主成分已经能满足在不损失大量信息的前提下,用较少的独立变量来概括大部分原始信息的要求。也就是说,第一个公因子已足够代替原来的变量,几乎涵盖了元变量的全部信息[1]。根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选取第一个特征值即食品支出做主成分。

运行SPSS软件可得成分矩阵,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第一主成分食品支出在各个变量上的载荷,从而可得:

F1=0.989X1+0.981X2+0.977X3+0.981X4+0.863X5+0.967X6+0.945X7+0.948X8

由上述表达式可知,第一主成分食品支出在所有变量上都具有近似相等的正载荷,可以认为其反映了综合性的消费支出。

四、曲线拟合模型

以上主成分分析认为食品支出反映了综合性的消费支出,选取食品支出做主成分。食品支出向来都是消费性支出中很重要的部分,因而恩格尔系数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食品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数量关系,本文进行食品支出对消费性支出的曲线拟合。运行SPSS后得出结果(如表7和下图所示)。

由表7和图1可知,在四种回归方程中,线性回归方程模拟情况比较好,得出食品支出对消费性支出的拟合曲线方程为:

其中R2=0.99,F=1 001.627,P值 =0.000小于0.05,各个参数的显著性符合95%的置信要求,表明线性回归方程显著。

注:变量,消费性支出;因变量,食品。

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揭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各个指标的构成情况变化幅度并不大,说明揭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系统,但结构并不是最优的,主要表现在居民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吃、穿支出偏高,达50.41%,超过消费性支出的一半;居住质量不高,居住消费相对落后;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偏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有所降低等。

揭阳市政府应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具体有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居民收入;二是完善收入调节机制,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三是大力发展居民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四是改善相关配套设施,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促进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2]。

摘要:运用SPSS软件,对2002—2013年揭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的曲线拟合模型;得出近年来揭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稳定增长,消费结构并非最优的结论;为揭阳市政府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消费支出,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曲线拟合,揭阳,城镇居民

参考文献

[1]刘维娜.北京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分析[J].消费导刊,2012,(2).

消费性支出 篇8

1 研究方法

1.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 (factor analysis) 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 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 并用少数几个因子来表示基本数据结构。这些因子能够反映原来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 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言之, 因子分析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把众多的观测变量浓缩为少数几个因子。

因子分析最常用的理论模式如下:

1.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也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认为样本或变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似性。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 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变量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 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本或变量聚合为一类。常见的有系统聚类法、二阶聚类法、K-均值聚类法等。

1.3 GIS空间分析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它特有的对地理信息 (特别是隐含信息) 的提取、表现和传输功能, 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特征。

2 数据来源

按照我国常用的消费支出分类方法, 人均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等8个部分, 这8个指标分别记为X。笔者又参阅了《河南省统计年鉴》 (2013) , 得到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原始数据, 如表1所示。

3 实证分析

3.1 因子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3.1.1 求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

按照累计共享率的原则, 选出3个公共因子, 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2.704%。说明全体8个变量能很好地被3个主因子解释, 选取3个主因子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能够充分反映和描述全省18个地区消费的基本状况, 如表2所示。这是主成分表, 表中列出所有的主成分, 且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a.使成分相关联后, 便无法通过添加平方和载入来获得总方差。

3.1.2 求得载荷矩阵

为了更好地解释因子, 我们进行因子旋转。因子旋转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坐标轴的位置, 重新分配各个因子所解释的方差的比例, 使因子结构更简单, 更易于解释。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 不改变每个变量的公因子方差。本文采用方差最大化的方法对其进行正交旋转, 得到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

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3.1.3 因子命名

3.1.4 计算因子得分

3个主因子对居民消费状况模型所能解释的能力不同, 对人口发展的贡献率也不一样, 因此, 为了取得各个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的综合得分, 以各主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值来确定综合因子得分F。计算公式为: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若地区因子得分为正, 则表示该市消费水平位于全省水平之上, 得分越高, 人口发展水平越高;得分为负则表明该市消费水平处于全国水平之下, 如表4所示。

从各个因子的得分排名情况来看, 排名靠前的基本上都是河南省内经济实力较好的地市, 且这些地市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都处于河南省的枢纽线路上。可见,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正相关的。

3.2 聚类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的城镇居民消费状况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本文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 以全省18个地市为案例, 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进行分析, 得到聚类的树状图, 如图1所示。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由表3及树状图1所示, 18个地市按消费水平综合得分由高到低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水平地区, 包括三门峡市、郑州市、洛阳市, 共计3个地市;第二层次是一般地区, 包括平顶山市、焦作市、南阳市、许昌市、漯河市、新乡市、济源市, 共计7个地市;第三层次为落后地区, 包括驻马店市、开封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阳市, 共计8个地区。如表5所示。

根据河南省各地市的实际情况, 将三类地市生活消费支出加权计算后得到各项指标平均值如表6所示。

3.3 GIS空间分析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将以上聚类结果导入MAPGIS软件, 得到2012年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区域差异分布图, 如图2所示。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4.1 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关于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区域差异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 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在河南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三门峡市、郑州市、洛阳市消费水平最高, 中西部地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一般, 河南省南北地市及东部地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最低。各地市消费水平的差距有多个层面,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出, 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是最大的。结论与我们一般掌握的实际消费状况较为一致。

第二, 高消费水平地市:郑州和洛阳综合经济实力强, 基础设施完善, 科技人才汇集, 是目前河南省政治、经济中心, 两个城市还拥有便利的交通, 当地城镇居民的收入较高, 所以消费水平最高。三门峡市近些年来, 人均收入增加, 再加上政策性支持和引导, 使得该地市城镇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水平显著提高。这些地区应该发挥它们的辐射效应, 扩大辐射圈边界, 带动周围消费水平较弱的城市发展起来, 逐渐缩小各地市之间的差距。

第三, 消费水平一般的地市:平顶山市、焦作市、南阳市、许昌市、漯河市、新乡市、济源市这7个地市, 这些地区大部分属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 根据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GDP排名情况来看, 这些地市的排名也大多属于中游水平。

第四, 消费水平落后的地市:驻马店市、开封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周口市、商丘市、信阳市这7个地市。其中位于河南北部的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 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 消费水平历来偏低, 再加上最近这几年来, 受到非法集资事件的影响, 其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些地市的一些老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甚至出现了巨额的亏损, 也使得当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雪上加霜。

4.2 建议

随着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区域间的消费水平必然呈现相关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因此, 面对不同地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 打破区域消费水平分异扩大的格局现状, 实现区域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已然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紧要任务。由此,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区域内外商品贸易交流的密切联系, 促进区域间经济体制环境与要素市场的统一, 鼓励地区消费市场不断开放, 实现消费市场共享, 积极推动跨区消费, 刺激消费模仿等行为。 (2) 改善落后地市的投资环境, 大胆引进区外、境外资金和技术, 综合考虑不同地市的自然、经济特点, 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辐射带动周边,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才能缩小区域间的消费差异。 (3)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 因此有效增加城市居民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才能稳步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缩小区域间的消费差距。 (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必须进一步使他们更新消费意识, 转变消费观念, 树立消费光荣的全新现代消费观念。 (5) 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生活风险与保障体系, 减少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充分调动消费需求, 提高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蒋云飞, 罗守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及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 2008, 28 (3) .

[2]向清成.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域差异[J].地理科学, 2002, 22 (3) .

[3]申世军, 马建新.我国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8 (1) .

出境消费支出的因素分析 篇9

1 文献综述

对于出境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都从多方面做过探讨分析。John Swarbrook、Susan homer ( 1999) [1]将出境旅游发展的因素归纳为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媒体和产业等。Young - Rae Kim ( 2001) [2]认为影响出境旅游的主要因素有人均GNP现值、基尼系数、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就业水平、国土面积、年龄结构、工作时间和汇率等。杜江、戴斌 ( 2008) [3]认为经济因素、政治外交因素、宏观监管和微观规制、航空运输、目的地安全、促销活动、社会文化七个方面影响较为显著。肖卉 ( 2008) [4]认为决定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政府政策, 同时收入上升、闲暇时间、人民币增值、资源条件以及交通便利也对出境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张善芹、何佳梅 ( 2005) [5]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民航交通业三个角度分析出境旅游的影响因素。杨宏浩、戴斌 ( 2009) [6]则通过实证分析, 认为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提升拉动出境消费, 收入分配不均衡造就出境消费主体, 人民币汇率升值刺激出境消费以及金融危机对出境旅游的负面效应。

根据旅游 需求理论, Grouch ( 1994 ) [7]和Lim ( 1997) [8]提出影响出境旅游最重要的解释变量是收入、人口规模、生活成本、货币汇率以及其他价格因素。不少研究表明旅游者出游更注重的是对汇率的感知, 而不是直接的价格 ( Gray, 1966; Chade和Mieczkowski, 1987Rosensweig, 1988) [9]。

2 实证分析

2. 1 数据来源及指标解释

大部分数据从《中国统计年鉴》和世界银行WDI数据库中获得, 具体解释变量如下:

1人均: 旅游消费作为高层次消费, 直接受到人民收入水平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更强, 恩格尔系数下降, 将更多地投身于出境旅游这类休闲娱乐中。因此,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美元) ———来衡量其对出境消费的影响。2基尼系数: 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国民总体消费需求不足, 但同时也造就了高收入、高消费能力的出境消费主体。我们希望通过以基尼系数———为变量探讨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出境旅游消费的影响。3汇率: 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变化对我国居民出国消费的影响十分明显。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无疑刺激了居民出境旅游需求, 普遍意识到消费水平的提升和购买力的 增强。在此, 以人民币 均衡汇率 ( 兑美元) ———作为解释变量之一。4出境旅游人数: 我国是人口大国, 出境旅游人数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上升而不断增加, 在出境消费中发挥着巨大的人口红利。因此用旅游人数 ( 百万人) ———来分析对出境总消费的影响。

2. 2 数据的实证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 则先对各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 观察各指标变化趋势:

运用stata软件显示各指标随时间变化情况: 除了外各指标均随着时间而呈现不同情况的上升趋势; 而则是先随时间快速上升后又下降。据此可判断各指标均为非平稳状态, 需采用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平稳性, 从表2中可看出指标Y在差分前和差分后都是存在单位根的, 说明其均不平稳同理可见指标; 指标在差分前是不平稳的, 差分后在5%的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 说明差分后的是平稳的; 指标差分前是不平稳的, 差分后的结果显示其在1% 的水准上是平稳的。

由此可见, 各个数据基本上是非平稳的, 因此首先要对其进行滞后阶数的选择。由于本文所选数据数值差距较大, 因此采用对数模型进行分析, 拟定为:

选择依据为AIC, SBIC, HQIC等指标的值最小为判定最佳滞后阶数的依据, 从表3中可见以滞后阶数为4最为合适。

对对数模型的分析采用VAR模型, 用以反映在一个系统中的多个变量之间的动态情况。首先对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中可见模型的特征根值均在1以内, 说明VAR模型是稳定的。

Note∶ All the eigenvalues lie inside the unit circle. VAR satisfies stability condition.

确定VAR模型平稳以后, 进行分析可知: 从表5中可见当以为因变量时, 其他变量的一阶二阶作为自变量进行检验时, 其中一阶二阶对其影响均是显著的, 且均为负向的影响; 在二阶时对Y的影响在10% 的检验水准上是显著的, 影响是正向的; 一阶二阶对Y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且影响均为正向的。

随后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 结果表明: 由理论上具有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指标P值小于0. 05可知:

3 结 论

人民过去收入水平对其当期出境旅游消费具有显著影响, 同时收入差距的扩大则对总体消费水平的确产生抑制作用。因此, 不断提高人民实际收入水平, 逐步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对于扩大内需, 提高消费水平十分重要。人民币均衡汇率升值增强国民出境消费信心, 老百姓对消费预期乐观, 一些潜在的出国旅游者也将加入消费大军。继续发挥我国人口红利, 我国出境客源输出数量上与美国、德国等国相近, 仍存在着巨大潜力, 预计未来可为全球旅游业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John Swarbrooke, Susan Homer.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M].Butterworth-Heinemann, 1999.

[2]Young-Rae Kim.The impact of potential political security level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C].Bolton Landing∶From Proceedings of the 2001 Northeastern Recreation Research, 2001.

[3]杜江, 戴斌.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2006)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4]肖卉.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原因及积极作用分析[J].商业经济, 2008 (7) :98-99.

[5]张善芹, 何佳梅.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及原因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院院报, 2005 (6) :62-63.

[6]杨宏浩, 戴斌.出境旅游影响因素理论与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 2009 (8) :131-134.

[7]Crouch, G I.Effect of income and price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4) :643-664.

[8]Lim, C.Review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 model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4) :835-849.

消费性支出 篇10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1]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农村居民在各种消费品和劳务上消费的数量和规模, 通常用人均消费支出额来衡量, 不仅可以体现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 更能反映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近些年来, 伴随中共中央8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与实施, 我国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消费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全面升级。由于消费结构通常是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服务和其他”等8个要素去考查, 并且各因素间并不是独立的, 此外中国地域辽阔, 省份较多, 因此统计数据繁多且关系复杂, 要利用此数据对消费结构进行有效分析, 基于消除相关性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本文便分别选取2005年与199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 顺次运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2]两种统计方法, 旨在分别从分布和水平上探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提出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直观数值分析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 引用我国常用的消费资料支出分类法, 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服务和其他8个部分, 并将其分别记为x1, x2, …, x8。根据《中国统计年鉴》[3][4]提供的数据, 可以直观的看到, 在这8年间各地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不断上涨, 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消费及其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统计资料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 西藏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对变动最大, 高达143%, 尽管其人均消费水平较低, 但其飞快的增长速度必将引起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极大提高;其次是甘肃、北京、浙江等地, 而相对变动较小的地区是新疆, 仅有33%, 这导致新疆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整体上相对下降;从居民消费支出及绝对变动量的散点图 (图1) 也可以看到, 东部地区的人均消费及其变动量明显高于西部, 且部分地区间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其原因除了东西部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长期以来居民在竞争和开放的环境下形成的敢于冒险的品质, 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心理素质外, 还与消费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比1998年和2005年我国总体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如表1所示。总体来讲, 食品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略有下降, 由原来的53.43%降为45.48%, 但所占比重仍为最大;发生显著变化的是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方面, 它们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原来的4.28%、3.82%、10%变化为6.58%、9.59%、11.6%, 说明这8年间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开始关注生活质量。

上述只是从消费因素的绝对变化粗略地探讨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分布情况和消费因素的变化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掌握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以及各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相似情况, 下面引入聚类分析。

三、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 (Clustering Analysis) [2]是根据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 具体找出能够度量样品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 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 按相似程度的大小把不同的样品聚合为几类, 形成一个由小到大的分类系统。可以对样本聚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聚类。若归为一类, 说明样本之间的总体表现水平相近以及指标向量的相似程度较大。反映到消费结构上, 样本聚为一类说明该类省份的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相近, 同时也暗示这些省份之间的消费结构相似;指标聚为一类说明指标在消费结构中的作用相近。

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 对所选样本和指标数据分别进行样本聚类和指标聚类, 结果如表2、表3所示。

地区聚类结果表明:处在第一类高消费水平的是北京、上海、浙江,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量比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高。但是, 中部地区的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其次是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增长较慢。同时, 说明北京、上海以及浙江三省份的消费结构相似, 天津、江苏、福建和广东四省份村民消费结构相似, 贵州、西藏和甘肃三省份村民消费结构相似, 其它21个省份消费结构相似。

指标聚类结果表明:1998年居民用于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的消费占主导地位, 对照2005年的聚类结果, 可以发现: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支出上升为第一类, 而用于食品的消费略有下降, 退为第二类, 其结果与表2的结果是一致的。这都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逐渐向享受型、发展型结构转变。

聚类分析只能对消费水平做大致的聚类, 不能对各省份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全排序的分析, 而这在实际决策中非常有必要, 如作为国家资助发展省份的依据;此外聚类分析也只能对影响消费水平因素做大致的归类, 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是束手无策的。为此, 本文进一步引入主成分分析法来达到此目的。

四、主成分分析

主 成分分析[2]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也称主分量分析, 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通过降维, 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指标体系共涉及8项指标31个样本, 利用SPSS11.5和Matlab6.1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得到方差贡献率、方差累积贡献率、前两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及主成分因子负荷向量如表3所 示。

从表5可知, 在1998和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 前两个主成分 (不妨记为y1和y2) 对应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3.424%、94.304%, 基本上提供了原始8个指标的全部信息。因此, 对两年数据进行分析, 都选取前两个主成分。由表4提供的前两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便得到主成分和原指标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式 (1.1) 和 (1.2) 。

(1.1) 1998:

undefined

(1.2) 2005:

undefined

由线性组合关系式 (1) 和 (1) 分析可知, 对于1998年, 第一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中除了衣着变量的系数外, 其余变量系数相当, 因此它可以看成是x1, x3, x4, x5, x6, x7, x8的综合变量, 反映了农村居民对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及服务和其他服务的消费支出, 所占的信息总量为87.16%;第二主成分y2反映了衣着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的支出;对于2005年, 第一主成y1的线性组合中, 衣着变量x2的系数仍然为最小, 但相对1998年来看, 有明显上升即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的消费逐渐上升, 食品变量x1的系数明显下降即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逐渐降低, 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

将正态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代入 (1.1) 式和 (1.2) 式的线性组合中得到各地区第一主成分得分、第二主成分得分, 并以各样本的两个主成分得分构建直角坐标系, 描绘出各样本主成分得分分布情况的散点图 (如图2、图3所示) 。再利用所选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对其进行加权, 得到各样本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各项排序如表6所示。

综合主成分y1和y2, 可以说主成分y1是农村居民生活保障的最基本的要素, 它反映的信息总量:1998年为87.16%, 2005年为88.63%, 远远大于主成分y2, 因此第一主成分排序与总得分排序基本一致, 尤其是2005年更为明显 (详见表6) 。不妨对主成分y1的得分排序进行分析, 可知, 新疆的排名由16下降为22, 西藏的排名由31上升为30, 这与图1所示的绝对量的分析相一致。从总体得分来看,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基本呈现东、中、西三部逐次递减的趋势。再以两个主成分得分组成的二维数据为依据得到如下散点图2和图3。

从以上散点图我们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第一、第二主成分的得分分布情况:对于1998年, 分布在第一象限的是上海、广东、江苏、福建、湖南, 这5个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全国来说较好, 其中上海为最好;分布在第二象限的是北京、浙江、天津、辽宁、新疆, 由于第二象限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主成分, 所反映信息量最大, 不同的只是该象限的5个地区居民在 衣着方面的消费略低, 因此这5个地区的农民消费水平也比较好;分布在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地区我们把其归为同一类,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中等或较差。对于2005年, 分布在第一象限的地区相对1998年来说少了湖南省, 分布在第二象限的地区少了新疆, 同时山东省进入, 由此说明在这8年间, 山东省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有了大幅的改善和提升, 而湖南和新疆地区相对略有退 步。

五、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 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现状, 基于影响消费结构的消费观念、地方习俗等内在因素和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外在因素, 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改善方面, 作如下进一步具体分析和建议。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 促进东中西结合, 达到合理布局

从表2和表5分析, 可见我国东、中、西三部农村消费支出在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合理性变化, 但仍明显存在较大差异。从表6可以看出, 经过8年的发展, 全国各省份的消费水平排序变化不大, 较低的仍然是西藏、贵州、甘肃、青海以及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份。针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差异和特点建议:①突出东部地区的主导作用。把东部地区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区域, 重点培育高层次消费热点, 提升消费层次。②发挥中部地区的增长潜力。依托当地经济、资源优势, 努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改善消费环境, 提高消费预期。③奠定西部地区的消费基础。着力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条件, 解决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瓶颈因素, 扩大农民生活消费市场。④努力增加中西部地区低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依靠政策扶持, 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基本建设和基础教育投资, 促进中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扩大农业经营规模,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 缩小东中西差距

从图2和图3不难发现我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以2005年数据为例, 处于第一至四象限的省份数目所占比例分别为12.9%、16.1%、35.5%、35.5%, 处于消费水平较低的三四象限的省份比例达到了71%, 可见消费水平存在严重差距。因此, 东中西部之间收入差距如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缩小是我国在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所要克服的难点之一。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5]按照萨缪尔逊提出的“要素价格均衡理论”, 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 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比较优势有异的地区, 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 然后通过统一的产品市场, 进行地区间的产品交换, 那么, 各个地区间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趋同,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就会成为拉动另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 要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大市场。当然, 地区之间的产品交易还需要交通、运输、仓储、信息等成本, 因此, 也就不能完全依靠“要素价格均衡理论”的道理来使各个地区间的收入得到均等。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缩小还有赖于要素的流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第二层意义是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要素, 尤其是劳动力的市场。东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越来越短缺, 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富余的劳动力向就业机会较多的东部发达地区流动, 流动出来的劳动力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累资金、信息和技术力量, 而且, 可以使留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来从事生产创造收入。这样, 东中西部地区通过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有机结合, 东部地区的发展就会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3.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消费结构

现阶段在我国很多农村, 尤其在农忙干旱季节, 农民灌溉农田排队拥挤现象非常严重, 而且花费很高。据了解, 通常农民忙活一年, 除了种子、肥料、灌溉的费用, 农地的最终收入恰好保本, 其实相当于亏本, 因为最重要的投资—人力的投资农民一般都不计其内, 如此高额的生产成本使农民的收入如何增加?用电方面, 农村电网陈旧, 电压不稳, 电价居高不下, 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对家电等方面的消费肯定是憋足不前。因此笔者认为急需加大对农村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降低农民在用水、用电等耐用品方面的消费, 从而提高在其它方面的消费。林毅夫认为“不是收入水平, 而是基础设施不足限制着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的主要原因”、“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 也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的各项保障制度, 调节农村消费结构

合理的消费结构应该是一个均衡的消费结构, 既不能偏重于生活的基本消费, 也不能偏重于享受型消费。而在农村, 由于收入的限制, 绝大部分居民的消费仍然处于生活的基本消费。从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到, 尽管近几年农村居民在食品上的消费有所降低, 但食品的消费仍然是全部消费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 吃饱穿暖不再是他们消费的重点, 他们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此外,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在农村除了土地承包关系外还没有正式的农村劳动关系来保护农民的利益, 这是导致农民众多权益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与合理的农村劳动关系, 实施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保、劳保、养老保险制度, 有效调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以此实现广大农村居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愿望。[6]目前, 国家发改委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 制定了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医药价格管理办法, 通过加强农村医药价格公示力度、规范医疗服务项目、改进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缓解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5.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质量与存量

据统计, [7]文化总体程度高的农村家庭或地区其收入远高于文化总体程度低的家庭或地区。随着科技的进步, 广大农民已深切的感受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不惜财力对子女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农民重视教育观念形成的同时,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扶持的力度, 尤其是对农村师资力量配备的投资。

六、结论

本文基于1998和2005的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 分别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以省市为单位进行了消费结构分布和消费水平已经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 并进行了对应比较。同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在方法的应用和实例的研究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秋生, 姚敏.中国西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状况[J].开发研究, 2006, (06) .

〔2〕〔5〕〔6〕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4〕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7〕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求知, 2003, (03) .

〔8〕李泓欣, 丁孟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 2003, (05) .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下一篇:疫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