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指导

2024-07-15

综合护理指导(精选九篇)

综合护理指导 篇1

我科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采取全面有效的院外护理指导,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 男17例, 女11例, 发病年龄2~13岁。本组病程1.5年~5年。28例均以浮肿为首发症状, 肾功能正常。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出院时对院外的护理进行详细指导, 并留下联系电话, 有问题时及时联系。随访3~5年, 仅有5例复发 (17.9%) , 效果满意。

2 院外护理指导内容

2.1 用药指导

2.1.1 定时服药

强的松的应用应坚持减量要缓、疗程要长的基本原则, 这是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基本环节。但临床实践中部分患儿家长往往因其具有较多的副作用, 而接受程度低。常常在尿蛋白阴转或减少时自行为患儿停用、减少激素的用量, 导致疾病的加重或复发, 延长了疗程, 相应的加大了激素的用量, 使副作用进一步扩大。因而应在出院时向患者强调合理、规则用药的必要性, 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减激素的剂量, 不能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肾病综合征患儿在坚持服用强的松的同时, 服用抗凝药物及补钙药物也十分重要。由于肾病综合征患儿长期服用强的松血脂均不同程度的增高, 患儿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出现高凝状态, 严重时形成血栓。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可使骨质疏松, 所以要注意给患儿补充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为了与人体生理节律相一致, 减少激素对垂体_下丘脑_肾上腺的抑制作用, 激素应在清晨7~8时空腹服用。

2.1.2 了解药物副作用

由于激素的副作用使蛋白质代谢紊乱, 造成负氮平衡, 易引起肌肉萎缩、伤口愈合不良、骨质疏松及骨骼变形, 所以要避免剧烈的活动, 防骨折, 避免外伤。

激素可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 损伤粘膜, 阻碍组织修复。因此可致胃溃疡病、出血、穿孔。应用激素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胀、食欲不振时, 应想到消化道反应的可能, 应嘱家长及时带患儿回医院检查治疗。

应用激素可引起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痤疮、多毛、水肿、高血压、高血脂、低血钾、糖尿, 停药后一般能恢复正常。

应用激素期间使用疫苗, 其免疫效果可受影响, 使免疫能力降低, 接受活毒疫苗, 有使病毒扩散成为感染的可能。因此不要随便接种疫苗,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应用激素的患儿常有欣快感, 会出现兴奋、躁动不安、失眠、多语等现象, 易和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父母应注意调节患儿的情绪, 避免意外发生。

2.2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疗法是治疗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 正确恰当地饮食也可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因此, 对患儿及家属应予正确指导。

2.2.1 蛋白质的摄入

NS患者由于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排出, 人体蛋白降低而处于蛋白营养不良状态, 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致使水肿顽固难消, 机体抵抗力随之下降。因此, 在无肾功能不全时, 其极期 (严重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20 g/L, 大量蛋白尿>10 g/L) 应给予较高的高质量蛋白质饮食 (1.2~1.5 g/Kg·d) 如鱼和肉类等。一般的NS患者给予0.8~1.0g/Kg·d蛋白饮食, 其中动物蛋白占2/3, 植物蛋白占1/3, 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应予低蛋白饮食 (0.6~0.8 g/kgd) 。

2.2.2 脂肪的摄入

肾病综合征患儿常有高脂血症, 可引起动脉硬化及肾小球损伤、硬化等, 因此, 应告诉患者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富含胆固醇及脂肪的食物摄入。

2.2.3 钠盐、钾摄入

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 以免加重水肿, 一般以每日Na C1<3 g为宜, 禁用腌制食品, 少用味精及食碱, 浮肿消退, 血浆蛋白接近正常时, 可恢复普通饮食, 激素有排钾潴钠的作用, 长期服用要注意补充相应量的钾盐, 嘱患者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桔子、苹果、花生米、蘑菇、瘦肉汤、排骨汤等。

2.2.4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由于肾病综和征患儿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 尿中除丢失大量蛋白质外, 还同时丢失与蛋白质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及激素, 致使人体钙、镁、锌、铁等元素缺乏, 因此, 要给患儿进食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杂粮、海产品等。

2.3 生活指导

发病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因卧床可增加肾血流量, 有利于利尿, 并减少与外界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但应保持适度床上及床旁活动, 以防止肢体血管血栓形成, 当病情缓解后逐步增加活动, 这有利于减少合并症, 降低血脂, 但应尽量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避免到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同时在活动时要避免皮肤损伤, 以免引起感染而加重病情, 如活动后尿蛋白增加则应酌情减少活动, 病情好转出院后可参加一些轻的劳动及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切忌参加重体力劳动及长时间学习, 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劳累。由于患儿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 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也不断随尿排出而丢失, 机体抵抗力差, 应用大量激素后, 机体免疫力更为降低, 极易患感冒, 因此, 要做好预防措施。根据不同季节, 及时增减衣服, 防止受凉, 注意保暖, 特别是双足, 防止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早晚开窗通风30 min, 保持口腔及皮肤的清洁, 早晚进食后必须嗽口, 勤洗澡勤换内衣, 剪短指趾甲, 防止皮肤损伤而诱发感染, 在易感季节外出时带口罩, 勿到人群多的公共场所, 家里人一旦得了感冒, 就要及时隔离, 以免传染。

2.4 病情观察指导

家长学会并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 加强护理, 对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观察有无浮肿及浮肿的消长情况, 每周测体重1~2次, 如有腹水应每天测量腹围, 以了解浮肿变化, 注意尿量、尿色、尿蛋白的变化, 尿泡沫增多提示尿蛋白含量高。同时密切观察感染、低钠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2.5 心理指导

肾病患儿病程较长, 家属及患儿均有明显的心理负担, 因此心理支持尤为重要, 耐心向患儿及家属讲明,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可治愈的, 但复发率高, 特别是病后前两年内易复发, 尤其是半年内更为明显, 2年后复发明显减少, 青春期后一般不再复发。因此要求家属要有极大地耐心、信心护理患儿。

2.6 复诊指导

出院后一般1周查尿常规1次, 至尿蛋白持续阴性3~5个月时可改为2周1次。每2周门诊复诊1次, 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强的松的用量, 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如发现尿液改变如颜色加深、尿少、泡沫增多或水肿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同时家属应学会留取24 h尿检查的方法。给患儿和家属留下联系电话, 遇到问题可随时咨询。

3 讨论

通过我们精心实施全面的院外护理指导, 极大地降低了肾病综合征复发率, 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促进了患儿的全面康复。本组28例中仅5例复发,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大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仁莲, 叶德琴, 欧阳卓谊, 等.护理干预减轻肾病综合征患儿和家长焦虑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 2004, 3 (3) :11.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指导意见 篇2

总体要求: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单纯的教学过程,而是师生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共同建构活动的课程。

二、是要求教师成为生活的探究者、指导者,从生活中生成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综合能力。

三、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过程有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总结阶段。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方案制定的指导、活动过程的指导及总结和实施交流阶段的指导。

具体实施如下:

一、活动准备阶段的指导

活动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确定和解剖活动主题,分组制定子课题活动方案。

1.指导学生确定和解剖活动主题

从理论上说,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有五种基本思路:一是依托社区资源、设计与社区生活和文化相关的主题;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的主题;三是设计密切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主题;四是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生发的主题;五是以不良问题作为主题。选择活动主题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

(1)指导学生寻找主题研究的切入点。如某校开展主题为《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和话题。在选题指导课的开始,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

了十几个研究问题。

(2)指导学生按照“有价值、可操作”的原则筛选、整合研究问题。如上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十几个问题中筛选、整合出四个子课题:①各科教材中有关中秋节的内容分析;②月饼的制作;③中秋节的传统;④中秋节的社会现象。

2.指导学生合理组织活动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通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可以按主题临时分组,也可以按学期定期分组,以学生自愿结合为主、教师适当调配为辅,组合结构合理、具有责任性的活动小组。

(1)确定活动小组的核心成员。

(2)确定活动小组组长,制定小组活动规章。

3.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主题、本组的课题、本组承担的问题、活动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式、活动过程的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活动时间、活动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应对的策略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计划书式等。在指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先给学生做一些提示或示范,然后,叫学生去模仿,让学生通过多次实践与讨论,学会自主制定完善的研究方案,熟悉制定研究方案的过程。

4.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活动资料

学生搜集资料的常用方法是检索(文献和互联网)、调查(问卷和访谈)、实地考察。教师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活动资料:(1)指导学生分析活动内容,明确要查什么样的资料,确定搜集资料的途径;(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搜集资料的工具,掌握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3)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阅读资料、获得并整理需要的资料;(4)告诉学生在查资料及整理资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记下资料来自何处、作者是谁、文章发表时间等。

二、活动实施阶段的指导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确保合作与分工的有效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指导”是指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前针对落实活动任务、明确活动预期目标、确定活动时间和次数等方面的指导。明确活动任务是综合实践活动保持高效率的关键,因此活动指导教师在活动前要进一步小组合作指导。

(1)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明确分工,鼓励各成员积极承担责任。大家任务明确,各行其责。

(2)要引导学生相互支持、配合。大家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彼此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3)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时间是根据活动场所来安排的,一般是课堂外校园活动时间。

(4)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如写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活动日记需要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活

动经过、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收获体验等。活动日记的记录形式,可以是纯文本性的,也可以是表格式的。

2.加强活动实施安全指导及利用家长资源

3.组织活动汇报,加强中途指导

4.指导学生积累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有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有音像制品、录音带、录像带、储存器等,有实物、标本、模型等。

三、活动总结与交流阶段的指导

1.指导学生整理、分析活动资料

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阶段,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形成结论。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的整理。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资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审视,通过对资料的判读、分类、整合与提炼,分析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制定成果展示方案

学生整理、分析完活动资料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要教会学生撰写研究总结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学生成果报告基本格式: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标题、摘要和活动的背景。第二部分主体报告部分。这是成果报告的正文部分。包括活动或研究选题角度、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结果、建议。第三

部分是附录。列出主要参考文献,附上各种调查表格等。

要指导学生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如课题作业、小报设计、研究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有实物类,如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等。

3.指导学生学会理性反思

综合护理指导 篇3

1 建构《护理技能实践指导及考核标准》的必要性

经过几十年的中专护理教育及十几年的大学护理教育研究, 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套“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护理技能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 使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得到有效的保证。但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转变,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不断深入, 护理人文关怀越来越被重视, “护理程序”作为现代护理科学的工作方法已被临床护理广泛应用。传统的护理技能操作实践指导和评价标准过分强调实施流程及规范, 过于注重操作时的动作细节, 忽视了护理程序的完整性, 如操作前的评估及操作后评价环节, 忽视了对操作的实施对象“人”的关注, 导致学生“心中只有操作, 而没有病人”、“哑巴操作”、对“示教人”动作粗鲁、过度暴露等与现代护理理念及临床护理工作要求严重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4,5,6]。国内护理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 现有的“以技术操作为中心”的护理操作规范及考核标准已无法适应现代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近年来, 国内护理教育工作者从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庞晓丽等[7]参与的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将人性化服务内容如沟通、解释、健康教育等纳入考核标准中, 提高了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将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分值细化, 提高了考核的可操作性及公平性、公正性。李菊萍等[8]强调操作技能的个体化, 考核护生实施护理程序、灵活应变的能力, 解决了以往只重视操作步骤, 不注重质量效果的弊端。但迄今为止国内尚无公开发表完整的护理技能操作规范及考核标准。江苏省护理学会于2004年发行的《实用临床护理三基》 (操作篇) [9]是目前我省用于指导及考核护理人员技能操作的权威标准, 此标准虽然遵循护理程序, 但没有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及人文关怀精神。2011年6月卫生部颁布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10], 按照护理程序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各个环节的要点提出了指导, 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护患沟通等“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是当前护理实践教育及临床护理实践的指南, 但未涉及各护理技能考核标准。因此, 制定“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最新实践指南的新的《护理技能实践指导及考核标准》迫在眉睫。

2 《护理技能实践指导及考核标准》的内容

《护理技能实践指导及考核标准》依据护理程序六大步骤编制, 即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融入人文关怀精神, 涉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操作技能、沟通技能的指导与考核。每项护理技能包括操作目的、操作要求、所需用物、操作程序、考核标准5大部分, 其中前4项为实践指导, 操作程序部分又细化为评估、计划、实施步骤、实施细则、评价5部分。实践指导以整体护理理念为宗旨, 强化学生对“人”的整体关注, 将沟通、爱伤等人文理念融入其中。

考核标准采用标准量化评分法, 每项操作技能的考核标准均包括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部分, 其中评估10分, 计划5分, 实施75分, 评价10分, 特别是在评估、实施与评价3部分增加了对学生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爱伤观的考核。考核标准具有以下特点。

2.1 细化分值

根据临床护理步骤设计出合理的考核标准程序, 细化分值, 关键点与分值一一对应, 对护生操作过程中的失误只需在对应分值处标记即可,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对客观评价教学水平, 减少考核主观误差, 提高公正性、实用性有很大意义。

2.2 标注常见错误类型

在相应步骤标注学生常见的错误, 教师在考核时及时作出标记, 方便了教师的考核及对护生操作的反馈。

2.3 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考核

不同阶段的操作考核均应用统一考核标准并对护理程序各有侧重。阶段考核侧重于操作步骤, 期末考核侧重于护理程序, 临床实践考核侧重于应变与沟通能力。

2.4 建立连续性评价-反馈体系

在考核标准后附有教师对本次考核的反馈及学生的反思。通过教师评价及学生自我反思, 使学生能够及时总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和教师对同一操作的不同阶段考核结果的反思、反馈形成了连续性评价-反馈体系, 弥补了既往操作考核时考核结果不及时评价与反馈和考核结果记录不具有连续性的缺陷, 有助于减少再次进行该操作考核出现重复失误, 强化护生的整体护理观。

参考文献

[1]彭幼清.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9.

[2]廖春玲, 徐袁明.开放性评价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10) :907-909.

[3]袁义厘, 孙建玲, 高井全, 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5) :361-362.

[4]朱玲, 马翠萍, 姚英.护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04, 18 (10A) :1779-1780.

[5]金莉.《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和考核改革[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7) :1391-1392.

[6]朱海利, 任小红.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5, 13 (6) :593-594.

[7]庞晓丽, 王英.本科生护理技能考核标准的构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9) :773-774.

[8]李菊萍, 徐淑秀, 吴雪红, 等.改革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5) :497-498.

[9]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1.

综合实习指导书 篇4

这是一次技术员性质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主要工种的操作要领的质量要求,并熟悉这些工种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求。同时,需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巩固和扩大知识范围,为毕业后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实习主要内容是各主要工种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工艺标准,在工地现场学习施工技术员的业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管理的施工技术方面的知识。

(一)现场施工工作:

1、工种实习工作:

(1)抹灰工:初步掌握一般抹灰操作要领,明确施工中各项要求和质量标准。

(2)瓦工:初步掌握砌体工程的砌筑方法,瓦工工具的使用,明确施工中各项要求和标准。

(3)木工:钢、木模板安装与拆模的操作要领,要求和质量标准。

(4)钢筋工:钢筋下料、成型和绑扎的操作要领,明确施工中各项要求和质量标准,焊接工艺。

(5)混凝土工:混凝土配料、拌制、运输、浇捣的操作要领,明确施工中各项要求和质量标准。

2、现场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工作:

(1)单位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各项准备工作

(2)单位工程的定位、放线、抄平工作和关键部位的技术复核。

(3)学习施工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

(4)工程任务的交底和工程任务单及限额领料卡的签发交底。

(5)材料和半成品的自检和送检,隐蔽工程及其他分项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质量事故处理。

(6)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有关业务知识、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及安全事故处理。

(二)内业工作:

1、各种内业资料的填写和整理(包括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及资料整理)。

2、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了解图纸会审,学习技术核定工作。

3、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编制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

5、编制月、旬施工作业计划。

(三)其他:

1、结合毕业设计的所选课题,搜集相关数据资料。

2、找出理论知识和施工实际的差异,分析原因,找出问题。

三、实习方式和时间:

以工地的某个单位工程为对象,学生在实习指导人的具体指导下,以施工员或技术员助手身份担任现场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和内业工作。

实习指导人以指导2~3名学生为宜。

实习时间为18周四、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

学生必须逐日写好日记,记载当天实习内容和所完成的工作。记载必要的资料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借以巩固实习收获,为撰写实习报告和进行毕业设计积累资料。

学生应在写好实习日记的基础上,在实习结束时全面进行总结,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内容:实习内容及其要求的完成情况,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五、实习成绩评定: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生活护理指导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 接受正规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26例, 男16例, 女10例, 年龄22~66岁, 26例例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其中6例为第二次复发。

1.2 方法

1.2.1 膳食指导

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大量蛋白从尿中流失, 会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和电解质紊乱, 甚至营养素缺乏。在患者严重水肿和大量蛋白尿期应给予无盐、高蛋白饮食, 例如鸡蛋、瘦肉等;在水肿和少尿期应控制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在水肿消退后大量蛋白尿期应给予适量蛋白质饮食为宜;患者尿量正常, 水肿消退以后, 就不要过分限制食盐摄入量, 以免食欲不振。合理的膳食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疾病的重要环节,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 根据患者的口味调整食物的色香味和种类, 尽量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由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蛋白血症状态, 可促进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多, 其中的大分子脂蛋白又难以从肾脏排出就蓄积体内, 导致高脂血症, 持续的高脂血症状态, 需要肾小球滤出脂质, 可导致患者肾小球的硬化以及肾间质的纤维化, 因此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要给予低脂饮食, 且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使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于总热量的10%[3]。服用激素期间可增加患者食欲, 所以应适量限制热量的摄入, 预防体重猛增和肝脏增大。

1.2.2 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

首先PNS患者在长期的应用激素治疗过程中, 因为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 可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再者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 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流失的同时, 也造成了免疫球蛋白等从尿中流失, 诱发各种感染发生。因此, 我们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 减少探视人员及陪床人员, 注意防范各种感染, 对已经发生感染者, 应积极寻找感染原因及感染灶, 按医嘱给予抗生素, 尽快控制感染, 但要禁用肾毒性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做好口腔、皮肤护理, 严防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发生。

1.2.3 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正规系统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使大部分患者得到缓解病情的效果。用药前向患者清楚讲明激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治疗的重要性, 以及激素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等。对激素治疗期间出现的向心性肥胖, 应嘱患者穿宽松的衣服, 避免衣服过紧损伤皮肤等使患儿不适, 并告诉患儿及家长, 激素减量或停用后会逐渐恢复原来的面容与体形, 消除他们心中顾虑。按医嘱服用激素治疗期间不可骤然停药或减量, 患者长期应用激素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钙和骨质疏松, 故应给予补充足量的钙盐, 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预防骨折发生。糖皮质激素能引起体内水分的丢失或补液不足, 可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 引发肾静脉血栓, 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鼓励患者加强肢体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肾静脉血栓。

1.2.4 疾病康复期生活指导

肾病综合征其治愈率和缓解率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及诸多新型药物的应用, 近几年来有显著提高, 但其复发现象也相当常见。在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以为已完全痊愈, 不在约束饮食, 甚至可能停服维持量的激素, 然而, 由于患儿在治疗时服用激素, 已抑制了机体的部分免疫功能, 使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 易致患者感冒, 而停用维持治疗的激素药物就容易导致疾病反复, 加上感冒就更使原有病情加重。因此, 在出院时要指导患者一定要坚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 不能突然停药, 以免病情复发加重。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避免劳累过度。

2结果

26例PNS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 配合正确的生活护理指导, 提高了治愈率, 减少了复发次数。

3结论

PNS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综合征, 发病率占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二位, 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明显浮肿。通过我们给予患者有效的膳食护理指导、疾病康复期指导, 以及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的精心观察护理指导, 给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有效的护理措施,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减少了复发, 提高了治愈率。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81-1193.

[2]郭小华, 王峥.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的预防护理.中国临床护理, 2011, 3 (2) :109-110.

综合护理指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参与研究, 所有患者经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 且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 排除非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每组34例, 参照组患者年龄36岁~73岁, 平均年龄 (55.2±3.1) 岁;研究组患者年龄38岁~72岁, 平均年龄 (54.3±3.0) 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 具体包括: (1) 基础护理:对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定时观察术后切口是否有裂开、渗血以及渗液等情况, 术后麻醉效果消失后, 在患者意识清醒并且血压相对平稳的条件下可保持半卧位休息, 以便正常呼吸以及引流。 (2) 手术切口护理:于患者手术切口部位进行加压包扎, 包扎需使用带有弹力的绷带, 以此保证患者皮瓣与其胸臂之间无缝隙, 降低积液以及积气的风险。对患侧上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 如果患者出现手指发麻、皮肤发绀以及体表温度下降等情况, 则表明腋部血管已遭受压迫, 此时需对弹力绷带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 以改善血液循环。 (3) 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体内留置较多的引流管, 若不注意则会出现引流管脱落等情况, 因此需要定时对其引流管进行观察, 保证在负压状态下进行吸引, 以此减少引流管被压迫或扭曲情况。掌握引流液的颜色以及引流量, 若术后4 d~5 d引流液颜色未呈现出淡黄色, 引流量不在10~15 m L范围内, 则说明引流部位有异常, 需进行治疗, 恢复后手术创面按压无空虚感即可拔管。 (4) 心理护理:乳腺癌术后患者受到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形体受损等影响, 易出现焦虑、恐惧、自卑、抑郁以及绝望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创造温馨的护理环境, 主动热情关心患者, 倾听其诉说心中焦虑和痛苦, 使其心理得到疏通, 并介绍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医疗知识宣教, 提醒亲友给患者以关心、爱护、和鼓励。 (5) 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可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和无机盐等食物, 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6) 康复指导:由于手术切除胸小肌、筋膜和皮肤, 使患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到限制。通过肢体锻炼能够降低术后护理不当导致的致残率, 因此医院可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患侧上肢锻炼计划。一般情况下, 患者术后麻醉效果消失, 且伤口包扎良好时可进行简单的手部锻炼, 即手指伸展、握拳以及腕部弯曲锻炼等;术后2 d~3 d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状态下, 可在患侧上肢部位进行小幅度锻炼, 包括肘部弯曲、手臂伸展等, 后可逐渐向肩关节锻炼过渡, 同样进行小幅度屈伸锻炼;术后4 d~7 d时且患者未出现异常的条件下, 可让患者使用患侧手完成日常洗脸和刷牙等活动, 并通过患侧手接触健康侧肩部以及患侧耳部等动作;术后8 d~10 d左右患者恢复情况良好则其皮瓣已基本愈合, 此时可进行肩部关节运动, 让患者以患侧肩部为中心进行摆臂运动;术后10 d以后, 患者手术切口恢复情况显著时, 仅进行患侧手臂抬升以及肘关节屈伸等活动, 将患者手置于健康侧肩部位置, 进行手指爬墙运动, 并且对每天的高度进行标记, 以患侧手举起高度能够超过头顶部为标准, 患者使用患侧手梳头时应将手部越过头顶并能够梳理健康侧头发为恢复标准, 还应进行扪健康侧耳朵活动。患侧上肢康复锻炼应每天进行3次, 每次半小时左右即可。 (7) 出院指导:向患者宣教康复知识, 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持重, 继续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坚持定期放化疗, 定期查血象, 加强门诊随访, 加强营养,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乳房每月定期检查1次。嘱咐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1) 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 总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2) 生活质量, 通过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 (QLSBC) 进行测评, 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分值均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12%,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3.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QLSBC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我国,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部分大城市相关数据报告显示乳腺癌居于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平的提升, 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 均使患者的精神压力以及心理压力有明显加重迹象, 加上环境影响, 导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提升, 甚至高出高发国家2个百分点,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乳腺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 因此原位乳腺癌一般不会导致患者死亡, 但是癌细胞是不受控制的, 乳腺癌细胞比较松散, 易脱落, 脱落后的游离癌细胞会随着患者血液循环系统或淋巴液循环系统扩散至全身, 造成癌细胞转移, 危及患者生命[2]。虽然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水平均有提升, 但是在重视治疗技术之余却未意识到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锻炼和复发预防措施, 导致部分患者因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而去世[3]。乳腺癌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也为患者带来巨大生理、心理上的痛苦, 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4]。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通过对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引流管、切口、饮食、心理等进行细致的护理干预, 照顾到患者的方方面面[5], 为在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此外还给予患者术后康复指导, 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并提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相比参照组有显著的提升,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综合护理干预与康复指导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积极意义。

总之, 将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促进患者疾病较快恢复, 改善预后效果, 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参与研究,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每组34例。参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 研究组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 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通过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QLSBC) 评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效果显著, 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疾病较快恢复, 改善预后效果, 同时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护理,综合护理,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苏霞, 郭力嘉.乳腺癌的术后康复护理与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 (13) :741-742.

[2]叶文怜.乳腺癌术后的综合护理与健康指导[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 2014, 1 (8) :208.

[3]许春梅, 叶淑华.全程一对一康复指导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J].医药前沿, 2013, 34 (1) :114-115.

[4]柳东辉.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3, 1 (35) :597-598.

小学综合实践的选题指导 篇7

通常情况下, 选题会受到学生智力因素、知识水平等共性问题的限制, 还会受到学生个别差异的影响。由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 使得一些学生在选题时出现如下情况: 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关注、不感兴趣;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师在课前布置的任务;不善于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探讨;不能将感兴趣的问题表述清楚。这些情况容易减弱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 使选题的有效性降低, 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活动目标, 使课堂效率降低。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选题的有效指导, 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 对每一个事物提出“为什么”, 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 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方面, 帮助学生确立主题。学生问卷可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你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你想研究这些事物的哪些方面?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问题?你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研究这个问题时, 将会有哪些困难?你希望有哪些方面的帮助?你想自己独立研究还是与其他同学合作?通过调查问卷, 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内容分析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是否切实可行, 从而帮助学生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二、创设有趣味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情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趣味性。综合实践活动更应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生活中感 兴趣的事情出发, 大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在形式上不拘一格, 努力“放大”兴趣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现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使学生没有压力、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活动。并在“玩中学”“乐中学”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深深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关注生活类的活动中, 也可以采用故事、事例或关于生活中某一问题引发的讨论来创设情境。例如:《雾霾天气》一课由雾霾天气带给我们的感受入手, 引发了“为什么会有雾霾”“雾霾的危害”“雾霾的自我防护”等话题,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选题时可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

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将相同或相近类型的问题进行整合。全班师生一起进行梳理, 归纳出全班学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整理成一个个次主题。在分析归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所选的主题是学生感兴趣的, 符合学生意愿的, 学生就会有不断探究、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 化“要我做”为“我要做”, 行动上会更主动, 责任感会更强, 更渴望成功。反之, 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 漠然视之, 就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血。

一般来说, 完全由学生在活动中自发提出的问题而形成的活动主题, 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如果是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 或是通过师生讨论协商后制定的活动主题, 有些就不一定符合学生兴趣。这时, 教师就需慎重考虑。当然, 兴趣毕竟只是一种热情, 变化快, 不太稳定, 因此, 不能作为确定主题时的唯一依据。

2.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 选择活动主题, 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 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主题。如果所选的主题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超过了他们的知识经验水平, 那么, 在以后的实践中, 学生就会因为太难而失去活动兴趣, 难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3.要考虑现实可行性。

在确定活动主题时, 我们还要注意选择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 值得去研究的, 内容积极、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活动主题。相反, 对于那些不现实, 或没有意义的主题, 教师就要引导帮助学生重新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 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经费, 有的主题虽然很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但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不可行, 也不应该选择。

4.要考虑现实可操作性。

选题时应选择小而精、容易操作的主题, 切忌贪大求全。例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对本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了兴趣, 想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由于该问题涉及面广, 操作困难, 后来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本区 (本村) 街道的污染来源和防范办法为题开展了活动。

四、引发思考, 确立课题

情境创设了, 学生的兴趣也有了, 接下来, 就要引导学生思考、确定活动围绕哪些小课题来搞。便于学生操作的小课题的产生很关键。是教师给学生列出来, 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按我们新课程的理念, 当然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比较好。可是学生受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 提出的问题有的比较浅显, 有的比较笼统, 还有的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价值。指导教师不能本着“捡进筐里的都是菜”这种思想全盘接受, 要挑拣、选择、剔除, 把好的问题留下来, 进行疏理、分类, 产生新的适于活动的问题。例如:在《雾霾天气》这个题目中, 学生提出“为什么会产生雾霾”“我们要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雾霾为什么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为什么有的地方雾霾严重, 有的地方雾霾较轻”等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合并、归纳、筛选等方法提炼为“雾霾的成因”“雾霾的危害”“雾霾的防御”“城乡雾霾的差异”等课题, 这样不仅包容性强, 还比较有条理。所以不管学生怎么乱, 教师的思维一定要清晰、有条理, 要从乱中理出头绪, 将学生的思路梳理整齐。

五、合理分组, 角色轮换

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分组研究, 力求做到组内成员的合理搭配, 形成有效分工。我们一般采用的分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座位分小组。

2.自由结合分小组。

3.先产生组长, 再成立小组。把班里能力较强的几个学生先选出来, 委以组长重任, 然后由学生们自由选择。

4.根据需要来分组。比如要利用节假日搞活动, 我们会按学生的家庭住址来分小组, 这样利于学生联系, 方便活动开展。

其中第1、2种方法没有多少争议, 但是很难达到组内成员能力均衡的效果,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第3、4种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优化组合, 提高活动的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工, 给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具体的工作, 使其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中心发言人等。一定时间后, 再互换角色,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分工合作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责任心, 增强合作意识, 在合理搭配的合作小组中, 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坦诚相待、民主平等,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组长应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总结等活动。资料收集员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整理好。汇报 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己所能地发挥。

如果学生活动角色相对固定, 缺乏动态机制, 将容易产生小组霸权主义, 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 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为了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我在活动开展中着手培养学生的“四会”:一是学会倾听,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 听不懂时, 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收集, 能根据小组活动, 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四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 能根据他人的观点, 作总结性发言。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可以在活动开展中进行小组角色轮换, 从而促进小组公平机制的形成, 也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良好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初探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问题,对策

一、前言

综合实践活动, 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 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方式的新型课程。当前,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 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则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获取多种直接经验,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 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它需要坚持学生的自主性, 但指导教师的作用还是毋庸置疑、不容忽视的, 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 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 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 需要有一套良好的指导策略。因此, 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 需要明确好活动的指导策略, 进而组织教学的开展。这样, 建立在良好指导策略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真正地达到其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与开发不仅涉及许多理论问题, 更涉及许多实际问题。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指导策略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活动的主题不够明确。

在活动过程中, 由于组织过于仓促, 忽视活动主题的考虑, 使学生对活动的内容比较的盲目。

(2) 活动的方案比较模糊。

制定一套好的活动实施方案, 既能对活动起到主导的作用, 又能使活动收到预定的效果, 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必要合理的实施方案。制定方案时, 由于考虑不周, 行事草率, 往往流于空洞、虚幻, 华而不实, 似有实无, 因而增大了实际活动过程中发生随意性的可能, 教师或者无所适从, 或者无所作为, 或者任意作为, 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情而不能有效的处置。

(3) 缺乏实质性的指导。

在我国, 班级授课制占主体。往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数量过多, 教师在指导中, 不能面面俱到, 缺乏师生实质性的交流。教师对活动主题、教学课型、活动背景、预设目标、情景创设、活动环节、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延伸等一系列的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考量, 招致最终活动指导无的放矢, 效果不明, 使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4) 活动指导方式不正确。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开展。而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变, 在活动课程中, 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牵引”式的跟着老师学, 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5) 活动课程缺乏有效性的讨论、交流。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的能力。在实际的综合活动课程中, 教师忽视学生在综合活动课程中的观察与发现, 学生的发现与理解不能及时的得到认可、指正,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综合活动课程的兴趣。

三、确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 以其全新的理念, 独有的形式, 全方位的要求, 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针对“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技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开展活动, 为当代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 更新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适应课改的保障体系。同时,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具备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 更好地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确定活动的中心主题。

一个主题的好坏可以体现出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课程的中心主题。活动中心主题的确定, 可以有效的便于活动的开展。活动的一切章节和内容都是围绕中心主题展开的。例如, 教师要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 教师首先就得明确这一活动的中心主题, 然后依据活动的中心主题, 对活动各个流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从而使得活动有序地进行。

2.制定活动的方案。

活动的方案是活动有序开展的纲领。教师要结合课程的教学要求, 制定符合本地本校实际, 彰显课程理念、课程特色、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 在活动方案的拟定上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活动进行创新式的设计, 把生活中的情景具体化到活动之中, 活动的诸多环节都要依据活动方案进行安排。例如, 学生在对关于爱国主义的主题活动进行方案制定时, 可以根据党在今年将会有什么重大的活动和会议, 活动方案就可以依据这些来很好的制定。同时, 学生也可以根据活动方案, 在活动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 以便活动开展得更加地顺利。

3.活动的有效策划。

活动有效策划是活动实施的关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活动的主题和方案, 进行活动策划, 通过学生的独立和交流, 进行多元化的策划,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信性、团队精神和自我规划能力。教师进行有效地指导, 以便了解学生规划能力和指导活动课题的能力。最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策划, 进行师生互动讨论, 进而找出一套学生最需求的活动策划方案。

4.活动的有效实施。

活动的有效实施, 是活动进行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活动主题的需求, 进行活动的分组、角色安排等工作。教师需要有效的对活动中的观察发现、问题都一一的记录下来, 活动结束之后, 把学生们的活动成果一一的收上来, 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为学生们良好的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对学生的活动开展起到总结和指导作用。

5.开展有效的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 要进行认真总结, 把学生实践互动课程中的观察、发现、结果, 进行汇总、分析和归纳, 形成全面、实事求是的总结和科学的评价, 以便学生在后期的活动中, 更加地注重活动过程中的效率。

6.活动上的方法指导。

活动课程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同时也是学生知识巩固和问题发现、解决的过程。在问题的发现解决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采用正确方法指导的同时, 教师也可以成立学习讨论小组, 利用小组间的讨论交流等方法, 指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 存在诸如目标不明确、方案不具体的问题, 这些都是综合活动课程在指导性上的问题。有效地教学指导策略可以极大地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实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7, (4) .

[2]刘文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科技信息, 2007, (06) .

肾病综合征的出院指导 篇9

1心理卫生指导

肾病是一种慢性病, 病程长、治疗效果慢, 在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后出现一些外貌上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往往悲观、失望,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患者, 思想负担重。我们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对性格开朗, 但对自己病情认识不足的患者, 教育患者自我调整, 保持心理健康, 充分建立信心;对于抑郁的患者, 告诉患者情绪 与疾病的发展关系, 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 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激发其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2饮食指导

在饮食上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注意口腔清洁卫生, 预防口腔疾病,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治疗指导

向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由于肾病的治疗过程长, 往往出院后需要坚持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向患者讲解坚持正规治疗, 必须在医师指导下减量或停用。突发停药、减量太快, 可能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引起疾病复发。有时患者不明白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有的患者惧怕激素等药物所致外貌及生理上不良反应, 而自行停药或减量, 致病情复发。

4生活指导

根据患者的工作、家庭条件, 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 劳逸结合, 不宜过劳累。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注意天气变化, 适当增减衣服,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及时治疗。女性患者不宜妊娠, 有诱发加重病情的危险。

5定期门诊复查

遵照医师指导定期门诊复查, 如有水肿、腰困、尿少等症状及时就诊, 以免延误病情。

肾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 由于感染、劳累、停药、撤药等原因可造成病情复发, 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充分做好指导的准备工作, 如认真阅读病历、检验报告单, 征求经治医生对出院指导的意见[2]。结合患者的心理、病情、文化修养、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与患者交谈, 使患者处于最佳接受状态, 使指导达到预期效果, 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 自我护理能力, 有利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8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综合护理指导】相关文章:

综合护理08-13

社区综合护理06-10

综合护理影响07-19

综合护理训练08-20

综合护理管理09-10

内科综合护理09-15

综合护理模拟教程05-05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05-12

整体护理综合能力07-16

综合护理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中小学美术课下一篇:男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