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风险

2024-05-27

旱灾风险(精选十篇)

旱灾风险 篇1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8期, 题为“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刘亚彬博士和刘黎明教授。

中国水旱灾害发生具有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季节性强等特点, 成为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受近年来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异常的影响, 中国粮食主产区面临的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自新中国建立以来, 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约2 270万公顷, 约占灾害面积的60%, 因旱灾年均减产粮食154.1亿公斤。此外, 中国还有大约每2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洪灾, 受洪涝影响的面积年均约667万公顷。中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 粮食主产区的食物供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有必要对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分析, 为食物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国家科技部“综合风险防范 (IRG) 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6BAD20B00) 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综合食物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40940001) ”项目的支持下, 研究者采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及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检索平台的粮食主产省 (区) 水灾和旱灾成灾面积以及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资料, 运用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旱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 结果表明: (1) 粮食主产区面临的水旱灾害风险压力较大。中国粮食主产区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5%的风险概率均以1~2年一遇为主, 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5%的情景已成为小于2年一遇的常态风险, 当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10%、15%和20%时, 呈现出水旱灾害高、中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 (2) 粮食主产区旱灾风险大于水灾风险。当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5%时, 旱灾的风险概率为小于2年一遇, 水灾则集中在1~4年一遇, 而当水旱灾害成灾面积指数大于或等于20%时, 旱灾的风险概率为2~12年一遇, 水灾则为大于12年一遇。旱灾风险与水灾相比, 发生的周期更

W短, 频率更高, 风险相对更大。 (3) 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中国粮食主产区水灾风险空间分布特点为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多为中度风险, 而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为低风险区。与水灾相反, 粮食主产区旱灾风险的空间分布趋势则是北部和中部黄淮海地区以高、中风险为主, 而南部长江中下游省份则相对较低。O这项研究成果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对其风险进行预警防范显示粮食主产区的水旱灾, 建立风险应急预案和长效防范机制害仍是影响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主要, 把因因素,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水旱灾害导致的食物减产损失尽可, 能降到最低应根据水旱

论河北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篇2

1河北农业旱灾的特点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晌

1.1河北农业旱灾的特点

河北农业旱灾与其他自然灾害相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旱灾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二是旱灾呈上升趋势。据河北省1952~2001年主要年份农业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1952~2001年50年中,河北水灾和旱灾无论是受灾面积还是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旱灾的趋势更为明显。三是河北干旱类型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春旱;中部为春、夏、伏旱的交错区,但对农作物威胁最大的是夏旱、伏旱;东部主要是伏旱区;攀西地区即河北西南山地,雨季、旱季比较明显。

1.2旱灾对河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2.1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持续旱灾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甚至绝收;树木枯死,草场退化,土壤沙化;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明显上升,森林火情、火灾加剧。根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司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1971年~2003年的33年间,河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1996万亩,年均成灾面积784万亩,占受灾面积的39.特别是2001年,河北遭受的严重旱灾,造成4881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3367.5万亩,占受灾面积的68.9;绝收面积706.5万亩,占成灾面积的21.1;有556万人和589万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1.2.2旱灾对河北农村经济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①受旱地区农业总产值增幅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下降,进而影响河北整体实力增强。②影响农民增收,如广元市2001年遭受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减少74元。③影响农业资金投入结构。为了抗御严重的旱灾,政府要投入大量的抗旱、抗灾资金和救灾救济款,帮助灾区农民抗灾和农民渡过暂时困难,从而使原计划安排用于农业其他方面的资金和用于其他产业的资金不得不重新调整,使农业的其他方面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2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所谓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就是对造成农业旱灾的各种因素的发生、发展 规律 进行分析和把握。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旱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从而努力实现农业计划目标的过程。随着河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现象还将日趋严重,必然导致干旱区域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干旱化趋势,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户注重对干旱的预防,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做到早预防、早控制,采取 科学 手段。将农业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促进河北农民增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3河北实施农业旱灾管理的现状

目前,河北在实施农业灾害管理中采取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的减灾管理模式。以旱灾管理为例,旱灾管理的目标主要是减灾安民。旱灾管理的组织形式:省市县都有两套组织体系,一是抗旱防汛指挥部。二是救灾办公室。

为了更有效地抵御旱灾,减轻旱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各地还建立了市、县、乡(镇)抗旱服务组织,实行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抗旱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旱意识,增强抗旱减灾能力。

4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对策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对旱灾的管理应该由控制旱灾向灾害管理的理念转变,切实增强系统意识、风险意识和资源意识,建立有效的旱灾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4.1明确界定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界定清楚谁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有利于明确各自的责任,有效地实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干旱风险管理(当然也包括其它灾害的风险管理)的主体基本上只有政府。从抗旱的组织、指挥、救济到灾后重建的物资、资金提供,几乎都由政府承担。而按照责任和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产业化龙头 企业 (含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都应当是旱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4.2建立旱灾风险研究咨詢机构,为旱灾风险管理主体回避旱灾风险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咨询研究机构从事农业旱灾风险的科学研究,这对旱灾风险的研究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是极为不利的。政府可以通过科研立项、招标、合同形式,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组建旱灾风险研究咨询机构,针对不同区域影响旱灾因子的变化及其变化趋势,对旱灾风险及其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旱灾发生时期、发生区域、发生程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并为政府提供旱灾应急预案,以指导农业经营者回避风险。

4.3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水利资金投入

解决河北旱灾风险的主要措施就是建设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方面,应坚持大中小微水利建设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新建和挖潜改造并行。一是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加强中型和小型水库的配套建设。加快各类水利设施的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灌溉。二是切实解决旱缺水问题。加大丘陵地区旱治理力度把旱治理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三是抓好病险水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供防洪和抗旱水源保证。

4.4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力度,尽快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

旱灾风险管理涉及的因素多,而且复杂。为实现旱灾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在旱灾灾害的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决策、抗旱减灾和抗旱后评价等方面提高科技水平,实现旱灾风险管理技术现代化。在预测预报方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不断丰富预报手段,完善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在信息处理方面,应用 计算 机 网络 技术,数据仓库技术,GIS技术,开发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调度指挥方面,运用现代化的通信传输手段,建立和完善异地会商系统,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化专家系统,提高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在旱灾灾害评价方面,运用航测、遥感和模拟技术,制定旱灾灾害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度,对旱灾的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

4.5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和发展节水农业

旱作技术和节水农业也是抵御旱灾和实施旱灾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加大旱作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化学、农机和工程措施,尽量选种抗旱能力强或能避开干旱重发期的作物、品种,着力发展旱作节水、保护地栽培等避灾农业。要采用行政、经济、技术、 法律 、工程等各种手段,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强化节水措施,加大节水力度。总之,发展节水农业要围绕当地的区域特色和农业主导产业,因时、因地、因作物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节水农业,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多种节水模式和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商彦蕊;农业旱灾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4期

[2]杨春燕;王静爱;苏筠;王志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兴和县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06期

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业旱灾,信息扩散,ArcGIS,风险评估,河南省

0引言

农业旱灾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降水不足或灌溉条件较差,引起土壤含水量过低,导致供水无法满足农作物的正常需水要求,从而引起农作物的减产。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干旱的发生频率不断增高,持续时间不断延长,这些都将导致区域干旱灾害损失风险的增加[1,2]。河南是我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其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河南省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中纬度内陆地区,气候存在着自南向北由北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势存在着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过渡的两个过渡性特征,造成干旱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而干旱损失在农业方面比较严重,相关专家的评估报告指出,干旱风险在未来将不断加强,这表明农业干旱风险对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将造成的影响会更加突出[3]。据统计, 在1990-2007年间,河南全省年均受旱面积261.804万hm2、 受灾面积83.945万hm2、成灾面积57.450万hm2、绝收面积19.792万hm2,干旱导致的年均粮食损失量27.86亿kg、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9.00亿元、受损的工业增加值0.41亿元,年均农村临时饮水困难人口105.26万人、大牲畜37.99万头,年均影响城镇人口1 106.67万人。严重的旱灾不仅造成了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严重减产,还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减缓了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应对旱灾时,习惯是先监控,发现旱灾,再补救,往往应对旱灾非常被动。一旦发生旱灾,物资调配费时费力,不能把旱灾的损失下降到最低。因而, 利用历史的旱情统计资料和相关数据,运用旱灾的风险评估技术,对农业的旱灾风险进行研究,预先估计旱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为决策者权衡区域风险大小、做出减灾政策、 降低旱灾风险提供科学依据[4,5,6]。

1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

信息扩散理论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样本进行集值化处理,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弥补信息的不完备,从而总体上提高风险评估的精确值[7,8],最为常用的是正态扩散模型[9,10,11]。 灾害风险的评估已成为一个当前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利用河南省各地市的历史旱情数据,评估当地的农业旱灾风险,从而为区域旱灾的发生,预防和减灾工程提供依据。

设X(风险评估指标)为过去m年的实际值样本集合:

设U为X中每个实际值的信息扩散范围集合:

将公式(1)中样本点所携带的信息扩散给公式(2)中所有点:

其中,h为信息扩散系数,其解析表达式如下:

其中,a为公式(1)样本集合中的最小值,b为最大值。

由以上式得到式(9)如下:

式(9)为样本落在U中的频率值,将它们作为概率估值。 超越概率表达式为:

式中:P为所求风险值。

2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2.1指标选择

造成农业旱灾的因素较多,受资料收集和量化等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从灾害成灾面积指数进行分析。

式中:Xd为旱灾成灾面积指数,%;Sd为农业旱灾成灾面积, hm2;S为农作物播种面积,hm2。

2.2模型参数

河南省17个地市1990-2007年的农业旱灾成灾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样本观测总数m=18,采用h=2.6851(b-a)/(m-1)计算得到各市的旱灾扩散系数h值,见表1。信息扩散范围集合U为:U = {0, 0.05,0.1,0.15,0.2,0.25,…,1 }。

2.3旱灾风险等级划分

旱灾风险估计值可以表明旱灾风险概率的大小。本研究参照刘亚彬、刘黎明[12]等划分标准,结合河南省的风险估计值进行风险评估等级划分(见表2),用风险概率(R=1/P)来表征。表中,当旱灾为每年一遇时R=1,当旱灾为1~2年一遇时1<R≤2,当旱灾大于5年一遇时R>5,依次类推。

2.4河南省各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1)评估结果:利用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河南省农业旱灾不同成灾面积指数下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计算得到1990-2007年河南省各市不同旱灾成灾面积指数下的旱灾风险概率,由表2判断所对应的旱灾风险等级,并运用ArcGIS软件绘制风险图[13,14]。河南省各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见图1。

1在X≥5%的面积指数下,如图1(a),旱灾风险级别主要为高风险和中高风险,除驻马店市风险级别为中风险,为3.98年一遇。所有地市发生旱灾造成5% 以上的成灾面积概率在1.33~3.98年一遇之间,具体表现为郑州市发生旱灾造成5% 以上的旱灾风险最大,为1.33年一遇,驻马店发生旱灾造成5%以上的旱灾风险最小,为3.98年一遇,其他地区发生概率较为相近。

2在X≥10%的面积指数下,如图1(b),旱灾总体风险概率稍有下降。安阳、新乡、焦作和商丘风险级别下降幅度较大, 变为低风险级别;郑州、平顶山和三门峡、洛阳、南阳、鹤壁、周口的干旱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和中高风险。旱灾空间分布格局: 豫西、豫西南和豫中风险最高,豫南地区风险较低。

3在X≥15%的面积指数下,如图1(c),旱灾总体风险概率有所下降,总体表现为中高,中,中低,低风险。由评估结果和风险图的空间分析可知,平顶山为中高风险地区,为7.28年一遇;郑州为中风险区,为9.29年一遇;三门峡和周口为中低风险区,为13~15年一遇;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旱灾空间分布格局明显:豫中地区的风险性最高,其次是豫西的三门峡市和豫东的周口市。

4在X≥20%的面积指数下,如图1(d),旱灾总体风险概率水平大幅下降,总体表现为中低,低风险。平顶山为中低风险地区,其他为低风险地区。即发生旱灾成灾面积指数大于20%的情况下,平顶山的风险性最大,为24.11年一遇。

(2)旱灾风险概率演变规律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随着旱灾成灾损失的增加,风险概率水平呈下降趋势,在X≥5%和X ≥10%面积指数下,风险级别下降的程度有限,随后,风险等级下降较为明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上旱灾发生风险等级呈豫西、豫西南和豫中地区较高,豫南较低的趋势。成灾损失条件在10%以下时多处于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旱灾风险较高,基本保持在1~3年一遇,表明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较高,一旦发生就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2.5河南省农业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1)干旱风险影响因素分析。造成河南省各地区旱灾的因素很多,包括蒸散量、土壤结构质地和农田水利化设施完善程度等,受资料搜集和量化等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从降雨量、 浅层地下水供水量和农业用水等干旱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由图2可知(图中横线为各个因素的平均值),在变化趋势上,各地市降雨量、浅层地下水供水量和农业用水量与干旱风险的变化一致,降雨量、浅层地下水供水量和农业用水量越大, 干旱风险概率(R)越大,干旱等级越弱。

(2)干旱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由上文可知,干旱风险概率(R)在成灾指数X≥5%的情况下处于高、中高风险区。通过对图2分析可得到河南省不同地区干旱影响因素(降雨量、 浅层地下水、农业用水量)分布图,如图3所示。安阳、开封、新乡的浅层地下水和农业用水高于均值,而降雨低于均值,因此主要受降雨因素的影响;鹤壁、洛阳、三门峡、许昌主要受降雨、 农业用水和浅层地下水因素影响;漯河、平顶山、信阳、驻马店主要受农业用水和浅层地下水因素影响;濮阳、焦作主要受降雨和浅层地下水因素影响;商丘、郑州主要受降雨和农业用水因素影响;周口、南阳的降雨量、浅层地下水、农业用水都高于平均值,可能受地理、气候、水利设施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各地市干旱影响的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应对干旱风险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实施。

3结语

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市1990-2007年旱灾指标的风险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1)在空间上,豫中地区旱灾风险最大,其次为豫西和豫西南地区;而豫南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旱灾风险等级最小。

(2)河南省各地市随着旱灾成灾程度的增加,成灾风险概率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3)不同成灾率下河南省的成灾风险空间分布有所差异, 在5%~10%的成灾率下,成灾风险概率水平下降的幅度有限, 成灾损失条件在10%以下时多处于高风险区和中高风险区,且发生频率较高;在15%~20%的成灾率下,风险等级下降较为明显,多处于低风险区。

哈尼梯田无旱灾 篇4

然而,在旱魔肆虐的干旱之地,却有一个地方的人们居然有热水可以沐浴,有清水可以洗衣,有泉水可以泡茶,有溪水可以灌溉。

这方宝地就是已被中国政府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具有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的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是镶嵌在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有1 3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哈尼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

哈尼梯田大早不干的奥秘在于,哈尼人成功地建立了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四素共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哈尼人首先是在靠近水源的半山上森林的边缘把大山拦腰一切,挖出长长短短的大沟,把从森林里流出的山水全部截到沟中,然后在水沟下面开梯田。在森林和梯田之间,哈尼人修建了自己美丽的村寨。靠近森林,靠近水源,这就是哈尼人选择在半山居住的原因。

由于山水终年不断,哈尼人的梯田一年四季都注满了水(除秋收后放干田水晒田的短时间外),这水从上一层梯田流到下一层梯田,层层下注,流归到江河中。哀牢山河坝地区蒸发旺盛,水蒸气徐徐上升,在高山区遇冷而凝结成浓雾并形成充沛的降水,水又重新回到了森林里,储存在土壤中。如此周而复始,永不中断。

山顶上片片森林,山腰中座座村落,山脚下层层梯田。森林里流出的溪水先供村里生活之用,剩下的水流经村庄后用来灌溉梯田,这就是哈尼梯田灌溉体系的奥妙。

森林一村寨一梯田一江河生态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森林!在山高坡陡的哀牢山区,如果没有森林涵养水源,所开之田就会前功尽弃。因此,哈尼人把森林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神,将林木细分为神树林、村寨林、水源林,这些树林决不允许破坏,一旦有人违规,惩罚严厉。数个世纪以来,哈尼人铭记“人护林,林养水,水浇田”这朴素而又严谨的科学原理,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的森林。

旱灾风险 篇5

旱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在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灾害影响等方面位列自然灾害之首[1]。2010-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连续三年特大春旱等都预示着未来的干旱威胁将更大[2]。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易损性和脆弱性增大,导致干旱成灾率和旱灾损失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干旱的风险评价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Tsakiris[3]等在区域干旱评价中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侦查指数,它包含了除降水外其他的气象参数、潜在蒸散等因素,更适用不断变化的环境。李文亮[4]等采用信息扩散理论对黑龙江省气象干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分析。陈晓楠[5]等建立了神经网络模型对农业干旱程度进行量化计算,详细地研究了农业干旱的概率分布,并以河南省濮阳市渠村灌区作为实例,计算出该区域的农业干旱程度概率分布。陈家金[6]等利用正态信息扩散的计算方法,结合东南沿海三省历年的作物干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资料,对该区域进行农业干旱风险评估。杨奇勇[7]等基于干旱风险管理的稳定性、脆弱性和恢复性,同时考虑到区域的应急抗旱水平,以湖南省的14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聚类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湖南农业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张星[8]等以农业气象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关联度对灾害轻重程度进行排序,运用GM模型预测了灾害严重年份。

国内外关于干旱风险评估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干旱灾害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以及小样本和模糊性问题,引入模糊数学领域的信息扩散和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强、数据需求小等特点。通过对云南省石林县的调研实际情况,从干旱灾害的危险性、敏感性和受损性3个方面出发,选取相应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将可变模糊评价与信息扩散相结合的模型运用到石林县旱灾风险评估中,为该县应对农业干旱灾害提供了决策依据。

1 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 研究区简介

本文以云南省石林县的农业旱灾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0-2010年共11年。2008年以来,石林县出现了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旱灾发生范围之广、干旱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损失之重都是历史罕见的。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全县5.1万人、2.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3 717.9 hm2,成灾面积7 282.9 hm2,绝收面积2 560 hm2。

1.2 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时,指标体系的选取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合理的干旱评价指标不仅应能准确地描述干旱的程度、范围和起止时间,而且应包含明确的物理机制,充分考虑到降水、蒸发、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干旱灾害风险取决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和承灾体的受损性。本文从这三方面出发,选取相应的干旱风险评价指标,如图1所示。

1.3 干旱灾害风险评数据来源

通过实地调研及查阅《云南统计年鉴》、《云南省水利统计年鉴》、《云南省水资源公报》、《云南省旱情简报》、《抗旱规划初稿》等资料,获得了2000-2010年11年间石林县的评价指标特征值。由于篇幅所限,表1只列出部分指标数据。

2 模型构建

基于干旱灾害风险评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引入模糊信息处理中的信息扩散方法[9](Information Diffusion Method)和模糊数学领域的可变模糊集理论[10](Variable Fuzzy Sets,VFS)建立基于信息扩散-可变模糊(IDM-VFS)耦合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有效解决风险评价中的小样本、信息不足和模糊性等问题,其建模主要过程如下。

2.1 信息扩散的计算步骤

信息扩散是一种通过适当的扩散模型将样本集值化的模糊数学处理方法,它能够优化利用样本的模糊信息。本文选用正态扩散模型,其基本计算步骤如下:

设某一评价指标的离散点为X={x1,x2,…,xn},xi(i=1,2,…,n)为样本点的观测值,其论域U为U={u1,u2,…,um},uj(j=1,2,…,m)为论域内的某个取值。

通过正态扩散函数fi,将样本点xi所携带的信息扩散给论域U中的每一个取值uj:

式中h为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b分别为样本中的最小值、最大值。

为了使每个集值样本地位相同,对扩散函数fi(uj)进行归一化处理,令:

则归一化后的扩散函数gi为:

在所有样本都经过以上处理后,计算经信息扩散后推断出的观测值为uj的样本个数q(uj)和各uj上的样本总数Q:

则样本落在uj处的频率为:p(ui)=q(uj)/Q,也就是灾情为uj的概率,而指标值超过uj的超越概率为:

计算出各评价指标xi在其论域内的取值uj出的超越概率P(uj),按照旱情等级的超越概率分级标准,求出各评价指标对应旱情等级的临界值,得到旱情等级划分标准。

2.2 模糊可变评价法的步骤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模糊可变评价法通过模型并变化其参数组合,科学地计算出干旱评价等级,提高干旱风险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模糊可变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生成指标特征值矩阵。设有n个自然灾害样本组成的样本集,X=(x1,x2,…,xi,…,xn),依据r个指标特征值对样本进行识别。第i个样本的特征用r个指标特征值表示:xi=(x1i,x2i,…,xsi,…,xri)T,则样本集可以用r×n阶指标特征值矩阵表示:X=(xsi)r×n,其中:xsi为第i个样本的第s个指标特征值,s=1,2,…,r,i=1,2,…,n。

(2)建立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样本集根据r个指标按c个级别的指标标准特征值进行识别,则有r×c阶指标标准特征值矩阵:Y=(ysh)r×c,ysh为级别h关于指标s的标准特征值,h=1,2,…,c。

(3)确定吸引域、范围域及点值矩阵。参照指标标准值矩阵和待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干旱灾害可变集合的吸引域矩阵与范围域矩阵,Iab=([ash,bsh])和Icd=([csh,dsh])。根据干旱灾害风险度分为c个级别的实际情况确定吸引域[ash,bsh]中DA(xsi)h=1的点值Msh的矩阵M=(Msh)。

(4)计算指标分级相对隶属度矩阵。判断样本特征值xsi在Msh点的左侧还是右侧,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差异度DA(xsi)h:

x落入M点左侧时的相对差异函数模型为:

x落入M点右侧时的相对差异函数模型为:

再根据计算指标对h级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5)确定各指标权重。

(6)计算综合相对隶属度。

式中:iu'h为非归一化的综合相对隶属度;α为模型优化准则参数;ωs为指标权重;r为识别指标数;p为距离参数,p=1为海明距离,p=2为欧氏距离。

α与p可采用不同的组合参数,即α=1,p=1;α=1,p=2;α=2,p=1;α=2,p=2 4种取值。

由式U'=(iu'h)可得到非归一化的综合相对隶属度矩阵,将其归一化处理得到综合相对隶属度矩阵U=(iuh),其中

(7)计算级别特征值进行分级评价。根据模糊概念在分级条件下最大隶属度原则的不适应性,计算级别特征值对样本进行级别评价,如下式。

3 云南省石林县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将建立的IDM-VFS模型运用到云南省石林县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中。首先利用信息扩散模型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以干旱评估通用的分级方法,将干旱等级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各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确定后,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对云南省石林县进行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石林县农业干旱风险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见表2。

目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包括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大类。客观赋权法根据实际问题的样本数据,采用一定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而主观赋权法主要取决于决策人的主观判断,评判者根据自身经验确定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两类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文章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采用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学权重,然后利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指标的经验权重,最终将两套权重进行加权组合,从而求得每个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求出的农业干旱灾害评价各指标权重值如表3所示。

根据表2建立石林县可变集合的吸引域矩阵Iab与范围域矩阵Icd以及点值Msh的矩阵。判断样本值与点值的位置关系,计算相对差异度、指标对风险等级的相对隶属度。采用第3节确定的各指标权重,根据公式采用不同的参数组合,可以计算得到非归一化的综合相对隶属度向量iu'h,归一化后得到综合相对隶属度矩阵U。石林县各风险子系统评价指标相对隶属度矩阵如表4所示。

最后通过变换参数α、p的取值,进行级别特征值的计算,可得各区县干旱风险危险性、敏感性和受损性3个子系统的平均级别特征值。石林县各年的农业干旱风险值如表5所示。

由表5可见,石林县2009年干旱灾害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2010年、2005年。2009年以来,南盘江流域部分地区降雨较正常水平严重偏少,且气温持续偏高,土壤和植被含水量低,水库塘坝蓄水得不到有效补充,从而导致干旱难以缓解。干旱灾害的脆弱性总体为逐渐减弱的趋势,这是由于农民收入、农业灌溉设施、抗旱投入水平以及应对旱灾能力均逐渐增强,从而降低了干旱灾害的脆弱性。2010年的易损性最高,石林县的作物受旱率达到35.19%,因旱成灾率达31.74%,是11年中最为严重的一年;其次是2002年,作物受旱率达到34.21%,因旱成灾率达29.28%。2000-2011年平均来看,石林县的危险性风险值为2.19,敏感性为3.42,受损性为3.04。

根据计算出云南省石林县的干旱灾害子系统的风险特征值,利用各子系统的综合权重值可以得到区域的农业干旱灾害综合风险等级,即:

式中:R为区域旱灾综合风险值;W表示各子系统综合权重向量;H就是各区县的子系统风险特征值向量,最终得到石林县最终的综合风险等级为3级。

4 结语

本文综合考虑其危险性、脆弱性和易损性3个因子,构建了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基于信息扩散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对干旱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建立基于信息扩散———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旱灾风险评价模型。以云南省石林县进行实证研究,采用IDM-VFS模型计算出该县2000年-2010年的农业干旱风险水平,分别对危险性、脆弱性和易损性进行子系统风险分析,最后得到综合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1]Sam Lake P.Drought and aquatic ecosystems:effects and responses[M].Oxford,UK:John Wiley and Sons Ltd,2011.

[2]吴迪,裴源生,赵勇,等.湄公河流域农业干旱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预估[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8):1-10.

[3]Tsakiris G,Pangalou D,Vangelis H.Regional drought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Reconnaissance Drought Index(RDI)[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2007,21(5):821-833.

[4]李文亮,张冬有,张丽娟.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干旱区地理,2009,32(5):754-760.

[5]陈晓楠,黄强,邱林,等.基于混沌优化神经网络的农业干旱评估模型[J].水利学报,2006,37(2):247-252.

[6]陈家金,王加义,林晶,等.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东南沿海三省农业干旱风险评估[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28(6):248-251.

[7]杨奇勇,毛德华.湖南省农业干旱水资源风险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31(1):125-129.

[8]张星,陈惠,周乐照.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灰色评价与预测[J].灾害学,2007,22(4):43-45.

[9]欧阳蔚,于艳青,金菊良,等.基于信息扩散与自助法的旱灾风险评估模型——以安徽为例[J].灾害学,2015,30(1):228-234.

共纾旱灾,播种希望 篇6

然而, 在我们聆听着2010年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临近之时, 我国的西南地区人民却仍处在旱魔侵袭的水深火热之中。

一段时间以来, 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肆虐。干涸的水库、断流的河道、龟裂的土地, 给旱区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困难, 也使时下正要进行的春耕生产面临极度考验。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 全国各地迅速行动, 对灾区实施积极援助, 形成一股股爱的洪流, 滋润着灾区人民的心田。广大农机人也不甘落后, 积极加入到了与灾区人民一道抗旱救灾的大军当中。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密切关注西南地区旱情发展, 围绕积极救小春、全力保大春, 组织了西南旱区农机部门大力开展“百万农机大军抗旱保春耕行动”, 全力促进春耕生产有效开展。为了充分发挥农机在抗旱中的作用, 有些省农机部门开通了农机抗旱机具购置补贴绿色通道, 在办理购机程序和指标使用方面优先补贴农民购买抗旱机具、运水机具;有的组织成立农机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 做好抗旱机具维修保养服务;有的组织拖拉机手、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抗旱救灾服务队, 为农机群众提供运水送水、抽水提灌、春耕生产作业等服务。在广西, 区农机局组织了47家农机企业为灾区人民捐赠爱心农机, 共捐赠总价值108.0886万元的机具278台套, 并捐赠现金18.088万元。截至3月29日, 广西农机部门组织抗旱救灾工作队1329个, 投入抗旱救灾人员45万人次, 投入抗旱农机具30.32万台套, 42万台用于农业生产的拖拉机运送化肥、农药、农家肥和抗旱物资等50多万吨, 完成机耕面积977.94万亩。

一切的一切, 演奏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旱救灾之歌。

在这场人天博弈战中,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农机在抗旱保春耕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 道路路面窄小, 弯急坡陡路况差, 消防车、汽车送水只能到达少数村, 缺乏有效送水工具, 农业机械理所当然成为缓解旱情的主力军。滴水灌溉设备、农用水泵、柴油机、多功能抽水运水机、拖拉机、汽油机喷灌机组等农机具都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据报道, 截至3月底,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广西等5省区已累计投入抗旱保春管机具146万台套, 其中拖拉机82万台、排灌机械64万台套, 抗旱灌溉面积2111万亩。

千方百计保春耕。春耕关乎着西南地区农民朋友的生活, 关乎着老百姓的粮食安全。我们要大力发挥农机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地的农机部门, 要更加实施好包括农机具购置补贴在内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清代宁夏地区旱灾成因研究 篇7

一、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 其独特性、多变性、复杂性都对旱灾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宁夏位于北纬35°14′~39°23′, 东经104°17′~107°39′之间, 地处中纬度内陆, 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个日照资源丰富的地区。据统计, 宁夏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254.9小时~3112.3小时, [2]又因海拔较高, 大部地区在1000米以上, 所以日照充足, 太阳辐射强, 这对宁夏地区水分保持产生较大影响。再者宁夏远离海洋, 沿途多高山峻岭, 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水气的输入。偏远的地理位置使水份的蒸发和补充达不到应有的平衡, 地表水和土壤水分的缺失对植物的生长尤为不利。

(二) 气候条件的多变性

宁夏与大多数西北内陆地区一样, 主要受西风环流和夏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 具备冬干冷、夏干热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季, 在蒙古高压的控制下, 冷空气入侵使宁夏的气候干燥且寒冷, 很少有雨雪发生。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 15世纪以后中国进入“明清小冰期”, 气候变得寒冷, 进一步加剧了干冷气候;春季, 蒙古高压渐弱, 此时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作用的暖湿气流开始形成, 但尚不能对宁夏地区产生影响;夏季, 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 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缓解了旱情, 但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不能满足农作物在不同时段生长的需要。冬夏季风的交替轮回使气候异常多变, 无法形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稳定环境, 更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及时需求, 这是旱灾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 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宁夏南接黄土高原, 北连蒙古高原, 地势南高北低, 全区海拔都在1100米以上, 而大气中的水气含量有相当部分是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 形成水气降水就更加困难。全区植被稀疏, 仅贺兰山、六盘山等海拔较高的山地有一定的植被垂直分布。在水平方向上, 由南向北呈现森林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 植被的逐渐稀少使其含蓄水源的能力逐步减弱。[3]该区土壤也有很大差别, 宁中丘陵是灰钙土、风沙土区, 土壤中水分和有机质缺乏, 沙化严重;宁南黄土丘陵, 主要以黑垆土、黄绵土为主, 黑垆土土壤侵蚀严重, 黄绵土有机质含量低, 水土流失严重, 中南部地区是旱灾发生的重灾区。

清代宁夏地区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旱灾频发, 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 表现为旱灾发生的季节性和地域差异性。

二、人类社会活动因素

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不合理开发, 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清代宁夏地区一系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干旱频发, 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

(一) 人口急剧增加

人口超过了环境的容量, 其生存需求也必然会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 这就为旱灾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明末万历年间, 宁夏镇军民合计29070户, 129570人。清初, “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制度的实施, 大力促进了人口的发展。清嘉庆年间, 宁夏府户口数达214992户, 1392815人, 较之明末超过十倍。其中平罗县尤为突出, 万历年间, 本地为平虏千户所, 军民合计仅2287人, 至道光年间, 本县居民多达169056人, 竟增长了七十三倍。[5]人口的增加, 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尤其是清末对宁南地区的不合理开垦, 造成土壤腐蚀, 水土流失, 导致旱灾频发。

(二) 滥伐过垦现象严重

清初人口的大量增长, 必然带来大面积的毁林开荒, 也造成了森地的全面破坏。1805年, 祁韵士翻越六盘山时实录云:“盖数日来童山如秃, 求一木不可得见”。[6]1842年,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径六盘山巅时, 亦记“一木不生, 但有细草”。[7]清末, 陕甘及宁夏的回民被迁往宁南地区强制开荒, 直接造成对黄土高原天然生态植被的破坏。同治十年, “回民甫到即开荒耕耘……农耕之暇, 则砍天然林木运往邻县出售, 冬季或燃碳卖之。”[8]1906年, 固原知州王学伊说:“固郡自迭遭兵灾以来, 元气未复, 官树砍伐罄尽, 山则童山, 野则旷野……薪已如桂。”[9]由于农垦、畜牧和木材、柴碳交易的兴盛, 植被日益减少, 浅山地带已无木可伐, 六盘山已成濯濯童山。

(三) 吏治腐败、水利废弛和战乱频发

清代, 政治的腐败使广大农民生活贫困, 官僚、地主、商人等趁机大肆兼并土地。宁夏将军旺沁班巴尔“倚侍将军职任, 护庇属下人等欺压平民, 争占地界”。[10]有的官吏“将 (农民) 畸零地亩指为隐垦私开‥‥‥以致民力不支, 流离潜匿”。[11]“甘肃宁夏水利同知一缺, 本系冗员, 书吏藉坝水摊钱, 侵渔入己, 官吏视为利薮。”[12]随着宁夏地区政治腐败加剧, 水利建设已无法正常进行。嘉庆十七年, 陕甘总督那彦成奏报宁夏各渠, “历今二十余年, 黄水冲刷日甚, 堤岸大半溃裂, 淤垫日深, 民田难资灌溉, 以至连年收成歉薄, 民力实形拮据”。[13]鸦片战争后, 对外赔款更加重了农民负担, “致活户亦逃, 熟地亦荒, 民难生聚”。[14]清末反清斗争激烈, 很多人死于兵祸, 逃离者更是数以万计。“自经同治杀劫后, 全县属地十庄九空”。[15]人口减少使大量农田荒废, 农事不兴, 也为旱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三、结语

宁夏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粗放的人类社会活动最终导致了天灾, 天灾转变成人祸, 人祸又加重了天灾, 天灾人祸, 恶性循环。所以, 只有合理的开发土地,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努力提高抵御天灾的能力, 才能终止天灾人祸的恶性循环, 远离旱灾。

摘要:在清代的宁夏地区, 旱灾是主要灾害之一, 发生频率高, 涉及范围广, 危害程度大。本文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出发, 分析了旱灾的成因。以史为鉴, 希望对宁夏地区旱灾的缓解有所启示。

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 篇8

西南旱灾引发了对西南地区生产、物价和城乡居民生活一系列的“旱灾连锁效应”。首先,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大范围影响:西南五省(区、市)的耕地受旱面积超过1亿亩,造成这些受旱耕地农业作物和农业特种产品减产甚至绝收,三七、天麻等农业特种产品种植受到影响,花卉种植则因干旱锐减,而非耕地的受旱地区草地则形成大面积区域性枯死。其次,干旱对物价形成了局部性影响:旱灾导致粮食作物减产,进而形成粮食供应减少,而粮食供应减少又进一步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形成具有突发性、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和农业性物价上涨。蔬菜、水果等农业作物和三七、天麻、茶叶、花卉等农业特种产品价格成倍上涨,加大了通货膨胀预期,增强了通货膨胀压力。第三,干旱造成了电力供应紧张:旱灾不仅导致水力发电锐减,而且导致救灾成本剧增,进而形成电力消耗大幅增加。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用电负荷剧增。由此,南方电网调减了云、贵两省西电外送量,增加网外购电。原来作为“西电东送”输出省的云南成为“东电西送”输入省,由广东倒送云南电量。第四,干旱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由于水库蓄水量锐减而导致水电发电量减少,而水电发电量的减少又必然倒逼增加火电发电量以及柴油和汽油发电量,从而增加煤碳、柴油和汽油的消耗量,导致煤碳和成品油需求大幅增长。第五,干旱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干旱使水力发电锐减,电力供应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和抗旱救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导致受灾地区工业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例如,云南省的部分资源开采和冶炼企业被迫减少生产时间甚至停产。第六,旱灾对物种的影响:旱区植物和森林因缺水而大量枯死,而随着森林、植物的枯死栖居于森林中的动物也大量死亡,一些濒危物种特别是濒危植物面临物种灭绝的危险。第七,旱灾对生活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全省饮水困难群众2010年3月份为792万人,4月份达951万人,5月份猛增至2512万人,2051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旱灾导致缺电、缺水,而缺电和缺水不仅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由于缺电和缺水而导致的物价上涨反过来进一步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 旱灾的成因分析

对于西南旱灾的成因,不同学科给出的解释相去甚远,莫衷一是。例如,气象统计学的解释是旱灾是百年一遇的气候现象,气象地理学的解释是青藏高原阻隔了印度洋较弱的水气而形成干旱,地球气象学的解释是地球排气和排热造成干旱,地质学的解释是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水渗漏而至旱,生物学的解释则将旱灾归咎于被称为“抽水机物种”的速生物种桉树和橡胶树的大面积种植过度吸纳地下水和地表水而形成旱灾。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从非人为的自然变化造成天灾方面寻找原因显然并没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因为非人为自然变化造成的天灾是人类所不可控制的。我们只有从人类自身的行为给自然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增强抗灾能力方面去寻找原因,才能反思人类行为的错误,最终找出克服大旱灾害的有现实意义的答案。根据笔者的研究,造成旱灾的人类原因以及应对旱灾的人类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六个方面:

2.1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是导致降水量减少和水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导致植物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进而导致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又进一步造成地表沙漠化、石漠化和喀斯特地貌化,其结果是植被无法生长,动物无法繁殖,农作物无法种植,生态系统进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干旱-植被进一步破坏-水土进一步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

生态破坏和污染排放(尤其是碳、硫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破坏了大气结构和大气与地面生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循环的正常进行。同时,植被破坏改变了水循环系统的自然规律尤其是水循环的规模、时间和频率,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错乱,缺乏植被的土壤系统给水循环系统发出错误信号,使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水循环异常,即地下水-地表水-空气水循环在规模上、空间上、时间上和频率上出现异常,从而形成在非正常时间、非正常空间、非正常频率和非正常规模的水循环异常现象即南方旱灾、北方雪灾,西部干旱、东部洪涝的特异化和极端化气候现象。

从历史上看,黄河流域的过度砍伐使整个黄河流域成为黄土高原,最终使黄河文明走向衰落。敦煌文明的消失也与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直接相关。过度开发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清水河流变为富含泥沙的黄水河。由于大量污染物排放和缺乏有效的植被保护,长江也已经越来越被污染并日益泥沙化和“黄河化”。可见,敦煌文明和黄河文明的消失与人类过度活动造成的对大自然的破坏直接相关。

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人类活动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工业化破坏,一些地方为引进外资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大量重污染企业进驻地方后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生态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同时,一些造纸企业为获得纸浆来源而大规模地砍伐原始森林以圈占土地来种植速生植物,形成在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垄断条件下造纸企业对森林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由于造纸企业种植速生物种目的的工业性,生长出来的速生植物在短时间内就被砍伐,数亿亩的速生植物实际上无法森林化,从而对水土保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加重干旱的影响。二是农业性破坏,即农业生产造成的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加种植面积是农业产量实现低成本扩大的最优路径。因此,按照经济人理性原则,农民一般会尽可能地选择扩大种植面积而不是增加亩产量来增加总产量。增加种植面积的最简单方法是将森林土地改造为耕种土地。这样,不但退耕还林难以实现,而且森林面积会越来越被消灭。三是生活性破坏,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对木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为生活砍伐林木,木材商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大规模砍伐森林,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日益严重的破坏。四是灾害性破坏,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一般情况也是人为的。由于森林防火知识在防火意识薄弱人群中普及性的缺乏和干旱时期火灾的高危性,火灾对森林的毁坏在干旱期间表现得更加严重。

2.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构成了人类对生态破坏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污染对旱灾的形成主要通过三条路径来实现:一是规模庞大的碳排放使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过度流失,从而形成干旱时期水资源过度匮乏至成灾害的结果。二是环境污染导致大量物种减少和物种灭绝而致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正常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流阻断而导致水循环的特异化。三是过度污染使越来越多的干净水资源变为富含有害物质的无法利用的污水,适于植物吸收生长的水资源和达到人类和牲畜饮用标准的水资源不断减少,造成旱灾或加剧旱灾的影响。

2.3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但是,中国农村地区的水库、公共水塘、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大量为五十至八十年代时建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大规模投资被中断,而且对在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缺乏基本的维护和管理。其原因在于:(1)产权基础缺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使大规模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失去了它应有的产权基础。从规模经济角度看,小农经济使农业生产方式分散而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经济,个体农业(家庭农业)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缺乏投资和缺乏组织而无法正常进行。(2)资金短缺:农村经济的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必然无法集中资金和劳动力资源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短缺,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外逃和转移使农村经济建设资源配置失去劳动力基础。因此,不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资金短缺问题将会随着知识型、技术型劳动力外逃和体力型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而日益恶化。而且,整个农村经济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也会随着劳动力外逃和转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农村贫困化而日益恶化。资金短缺的直接后果就是支撑农村发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法正常投资、维护和管理。这样,降水量的过度减少不可避免地形成旱灾,而降水量的过度增加则会造成涝灾。(3)政府行政方式:政府的威权型行政方式使农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组织起来进行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社会主义行政思维和某些政府公务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使农村经济建设统一组织,甚至形成乡村政府和政府官员富裕与农民贫困的对立,某些地区则在引进外资上大量引进污染型企业和生态破坏型企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并且,在干旱或其它突发事件形成之后,地方政府才在中央和社会的压力下出面充当“灭火队”角色。因此,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空缺实际上都与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和非服务性行政方式有关。笔者的调查发现,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忽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的规划和组织,对现有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修善和管理,形成农村对干旱防御能力低下的严重后果。例如,云南省内的农村小型水库、水渠、水塘和水窖既没有投资建设,也没有修缮,更没有相应的科学管理。

2.4 水资源垄断和破坏

长江、澜沧江、怒江、红河等河流上大规模的破坏性水电开发对水资源造成垄断,从而形成总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结构性短缺。水资源垄断不但造成了生态失衡尤其是水循环异常,而且在干旱时期由于经济利益而无法及时、合理调度水资源以满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种植灌溉用水的需求。

由于水资源保护制度短缺、组织短缺和资金短缺的长期存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的水源、水库、河道和灌溉工程的保护缺失,灌溉工程被破坏,越来越多的水源、水库、河流失水甚至干涸。因此,在干旱期间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打井,而打井则会使局部地下水下降甚至使地下水被掏空,造成原有水源枯竭,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缺水问题会进一步加剧,使长期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化。

2.5 资源短缺

2.5.1 劳动力资源短缺 作为农村精英分子的有能力通过考试升学方式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农村青年在其学业完成后一般都不返乡工作,而是选择留守城市,成为拥入城市的第一批劳动力,形成农村知识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外逃现象。由于农村缺少适当的就业机会、发展前途、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相对低下,不但已经通过升学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知识型和技术型劳动力在毕业后缺乏返乡建设农村的意愿,未能通过考试升学途径进入城市工作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成为农民工大军。农村知识型劳动力和技术型劳动力外逃加之体力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农村空壳化,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缺乏劳动力资源和创造力源泉。同时,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只能以掠夺资源的方式维持生活,形成农村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资源掏空现象并日益恶化。

2.5.2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城市住宅和工业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以及人口增长对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日益短缺,迫使缺地农民将林地改造为耕地进行农业生产,而林地的耕地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改变生态系统与水循环系统之间的信息和物质能量交流,其结果使得水循环异常化,最终则是干旱、洪涝、非正常强降雨和强降雪等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形成、恶化和频繁化。

2.5.3 森林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对木材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林木砍伐不断加剧,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并且,由于森林火灾频繁发生,使得森林林木大面积减少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农业家庭分散经营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使植树造林失去了产权基础和劳动力基础,基层地方政府缺乏联合劳动力组织植树造林的意识和从制度上规定的行政职责,使森林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补偿机制。因此,相对于人类需求尤其是商业需求和生态平衡需要而言,森林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和难以逆转。

2.6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必然导致人口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同时,在教育资源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人口增长的条件下,人口过度增长将会使文凭标志的和非文凭标志(文化标志)的人口素质整体性下降,而人口素质的下降则会导致出生率上升,出生率的上升又会导致人口素质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人口规模-人口素质-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问题。并且,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为维持每一个人口的基本需要,即为保持维持人类生存的对自然资源的人均需要,不断增长的人口只能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由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在自然界中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则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增加。因此,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严重。例如,随着人口增长,耕地的需求将会上升,人均耕地必然减少。按照人类的生存需要,人均耕地也必须维持在一个足以维持每一个人口生存的最低耕地量的范围内。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规模也必然扩大,而人口增长和家庭小型化则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形成倒逼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非农业生产性占用的压力。因此,人口增长促使城市化和城市规模扩张,其结果将会使耕地城市化尤其是耕地房地产化问题日益恶化。在维持人均耕地不变的条件下,林地耕地化又不可避免。在不能有效控制人口的条件下,在林地被大量耕地化之后,人口还是在不断增加,农村、农业和农民甚至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无资源可用以维持生存的绝境。

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西南旱灾的形成既与自然规律相关,同时也与人类行为相关。并且,各种证据表明,干旱以及干旱演变成灾害正是人类行为不当的结果。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人口的过度增长以及由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的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急剧膨胀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缺失等不仅导致了干旱的形成,而且致使干旱演变成为灾害。因此,及时纠正人类的不当行为对于防治旱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纠正人类的不当行为则首先应当从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入手,以减少人口规模过大形成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制度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护制度,杜绝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避免简单地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为目标的盲目、无序竞争所导致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原则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

摘要:西南旱灾已经对西南地区的生产、物价和城乡居民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从表面上看,西南旱灾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从人类行为方面看,西南旱灾实际上正是人类错误行为造成的社会问题。只有建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式的具有严重自然信赖性的发展路径,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南旱灾,旱灾效应,科学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兴云《.云南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经济观察网,2010.4.12.

[2]何志强《.云南抗旱大事记》,生活新报网,2010.5.31.

最严重旱灾威胁非洲之角 篇9

目前在肯尼亚东北地区,有240万人正在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受援人数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会进一步增加。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介绍说,连续两个雨季降水稀少,导致索马里和肯尼亚很多农牧地区面临1951年来最干旱的年份,2012年前情况似乎不会好转。

联合国日前发表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已经在非洲之角引发严重的粮食危机和营养不良,肯尼亚和索马里的部分地区正处于饥荒的早期阶段。一旦不能及时得到粮食援助,肯尼亚7月份将有350万人面临饥荒,而整个东非地区有超过1000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数据,在3月到5月的长雨季期间,肯尼亚许多地区降雨量仅相当于往年平均水平的10%—15%,灾情最严重的是肯尼亚东部和北部地区,气象部门预测肯尼亚的干旱将持续到9月。

受干旱影响,肯尼亚玉米产量锐减,2011—2012年的玉米产量预计为225万吨,比上一季下降34.5%。国家玉米储备已经低于最低储备标准。6月,基苏木、坎尔多雷特等多个城市发生了玉米面粉抢购潮,一些玉米加工厂缺乏原料供应,被迫削减产量甚至关闭。

鹤壁市旱灾成因及分析 篇10

1 旱灾及其特点

1.1 历史上的旱灾

鹤壁市属于重旱区,历史上十年九旱,有历史资料记载的1450年~1949年间的500年旱灾情况:共发生旱灾264年,占52.8%,其中发生中大、特大旱灾52年,占10.4%,发生特大旱灾4年,占0.8%。1950~2001年的51年间,本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地方、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即使是大水年,也有先旱后涝、涝后又旱的现象发生。

1.2 旱灾的成因及特点

鹤壁市旱灾频繁而且严重,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气候、降水、蒸发、地形、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需用水量不断增加、水资源遭污染以及用水浪费等人为因素。

1.2.1 气候条件因素

鹤壁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高爽,冬季寒冷少雪,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高压(干、冷)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湿、暖)的季节性位移,使本地气候多变,旱涝频繁,且呈骤涝长旱的特征。一年四季之中,冬春季节,雨水最少,秋季次之,夏季降雨最多。夏季降雨量也往往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的70%~80%,如果连续多日不雨,也会出现严重的伏秋旱。

1.2.2 地形和土壤条件因素

鹤壁市处在西部太行山区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西部山区由于植被差,土壤薄,涵养水分的能力小,蓄水工程和提水灌溉条件基础薄弱。山丘区的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径流随地势由西向东顺势而行。据现有成井资料统计:山区深井为250~300m,单井出水量30~80m3/h,地下水埋深在40~150m开采十分困难,西部山区大部分耕地还是“靠天收”,生产水平很低,人畜吃水困难。岗台丘陵地带,大都属山前冲积带,地势较高,土层较薄,土层下透水层厚,涵养水分的能力低,地下水位深,深井为150~250m,单井出水量30~80m3/h,地下水埋深在30~90m,灌溉条件差,缺水严重。东部黄河故道地带,属沙土地,漏水严重,极易发生干旱现象。

1.2.3 水资源短缺,供需紧张

由于受降雨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鹤壁市水资源有“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供需水矛盾比较突出,加之水资源缺乏和需水量逐年增加,更加剧了供需矛盾。《鹤壁市2001年水资源公报》资料表明,2001年鹤壁市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2223亿m3,总用水量为6.0963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4.4817亿m3,占总用水量的73.5%,工业用水1.1528亿m3,生活用水0.4618亿m3,市区生产用水0.2793亿m3,家庭生活用水0.078亿m3。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1.2.4 人为因素的影响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耕地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调整和产量的提高,使农业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另外,人们为扩大水源,盲目开采地面、地下用水量,有的毁林开荒,破坏自然植被或陡坡垦植,造成水土流失;有的乱开挖机井造成地下水超采,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此外,鹤壁市境内无大型拦蓄工程和灌溉工程也是造成旱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干旱灾害对我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旱灾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的影响较大。近十年,我市受旱面积达995.17万亩,因旱绝收面积120.28万亩,损失粮食60.47万吨,个别山丘区一年只收一季,粮食单产只有120公斤,农民每年收的粮食仅够当年生活,有的甚至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干旱造成我市高效集约型农业的发展及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旱灾还使工矿企业用水受限,用水成本提高,给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旱灾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树木、植被枯死,种植树木成活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治理困难;河流来水量少,坑塘、水库蓄水不足,加上污水的排入使水质恶化;地下水下降,形成漏斗。

3 抗旱减灾能力

我市境内有淇河、卫河、共产主义渠三条河流和良相、白寺、长虹、共渠西、小滩坡五个行滞洪区,有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19座,总库容2255万立方米,有天赉渠、民主渠、工农渠三处中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8.5万亩。全市共有机电井2.1万眼,建有提灌站800余处,共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2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田104万亩。这些工程的建设为我市抗旱减灾,改善我市生产条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另外,我市目前共发展抗旱服务组织6个,抗旱协作组织76个,拥有抗旱设备560台套,抗旱提水能力2.0万m3/t,抗旱减灾面积35万亩,解决人畜吃水能力3.0万人,在我市的抗旱减灾工作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由于河流来水量的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一些工程难以发挥效益,抗旱能力很差,难以抗御大的自然灾害。

4 旱情及旱灾监测、预报评估体系建设

上一篇:网络特征提取下一篇: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