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摭谈

2024-06-20

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摭谈(精选六篇)

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摭谈 篇1

一、要与时俱进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 中职学生群体不仅良莠不齐, 而且天然患有“精神缺钙”和“信念贫弱”。也就是说, 要想切实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思想教育状况, 中职院校要本着“与时俱进、以生为本、长期作战”的战略战术思想, 努力从根本上构建一套全方位、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比如, 把思想政治教育摆上“振教兴校”的战略规划和重要工作位置上, 自上而下地设置“院校领导层—专业职能部门—年级思政教育科—班主任 (任课教师) —自我教育组织 (如学生社团) ”等“全员施教”的管理机构和综合网络, 建立完善全面、严密、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 并且把它真正落实到对教职员工绩效考核和对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刚性范畴与具体指标中。与此同时, 还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 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不断地培植先进典型, 充分发挥并有效放大“典型辐射、示范引领”的正能量效益。

二、要与时俱进地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院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还把“技能培养”与“思想教育”对立起来, 从而形成了教书与育人不相容甚至是“两张皮”的现象。本文从实践中总结认为, 对中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除了规定开设的目标内容外, 还要根据年级段特征和学生发展需要, 因人制宜、因课制宜地开展诸如“理想信念”“文明礼貌”“诚实信用”“敬业创业”“感恩回报”“合作创新”“精神意志”之类的多元化教育, 从而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一些时新而有活力的元素, 努力获取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良好教育效应。积极有效地激励与引领学生逐步“走向历史人物”“亲近古典文学”, 非常有利于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修养。

三、要与时俱进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在现代教育“人文关怀”下, 之所以强调教育形式的与时俱进, 是因为校园教育尤其是职教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普遍存在“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模式现象。毋庸讳言, 这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说教”模式, 非但难以收获相应的教育效果, 反而会让学生“充耳不闻、麻木不仁”, 甚或由内而外地产生一种事与愿违的逆反心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方和主导力量, 中职院校及其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有效把握并充分利用学生“求新、求异、求趣”的活泼心态, 努力做到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课堂内外、灵活多样。以“理想信念”专题教育为例, 教师可激励学生开展对屈原、司马迁、陆游、谈迁、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人物的“历史事迹追踪”, 可引导学生开展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叶挺的《囚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等诗词的朗诵活动, 还可组织学生开展与之相关的演讲、辩论、谈体会等活动……教育是目的, 形式是手段, 而实际效果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四、要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令人感同身受的是, 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仅要强调体系完整、内容先进、形式灵活、过程持续, 而且要强调各个方面和各种环节的不断实践与创新。有发展才有进步, 有创新才有活力。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为例, 传统意义上的考核机制往往体现在“组织考核教师”和“教师考核学生”两个方面, 而后者又是表现为对学生的“个体考核”形式。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可以创新如下:一是把对学生的“个体考核”与“团体 (如多人合作小组、宿舍群体、全班学生等) 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有效激发他们的相互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意识。二是把传统以来的“教师评学”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努力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进取状态、责任意识和主人公精神。三是把单向的“教师评学”模式与双向的“学生评教”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有利于加强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 又有利于更大程度的教育实践与创新, 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带领作用。如此一举多赢, 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 人本关怀下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艺术实践课题。“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只要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 我们定会用智慧和力量迎来中职教育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

摘要: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基地。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 它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重技能培养、轻思想教育”的严重失衡现象。主要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创新等方面, 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思政建设,人文关怀背景,实践与探析

参考文献

[1]刘玉霞.文化多元背景下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3) .

教育效应摭谈 篇2

有人将班主任的工作浓缩为这样一个公式:班主任等于两操、两扫加板报评比、家长会和处理偶发事件。这样的教育方式流于简单,或生硬呆板,或隔靴搔痒,或流于迎合迁就受教育者的趣味。这种教育方式缺乏洞察心灵的能力,把握不住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同时也对社会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规律认识不够。其实教育者都在期盼着最佳的教育效应,而善于产生最佳的教育效应是教育者机智、能力、的表现。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面临的未曾意料的情况,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从而取的最佳的教育效果的一种能力。教育时机既包含了教育者善于观察和分析,也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的热情和智慧的统一。“效应”是可遇又可求的,关键看教育者怎么把握。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就教于方家。

(一) 直觉效应

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使学生在瞬间便作出判断,并作出主观结论的心理状态。它以经验为基础,是一种瞬间的直接的理解和领悟,它并非绝对正确。而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相当重要,是直觉效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两方面,一是间接的直觉效应,在学生尚未与班主任见面时,早就有家长在四处奔走,了解情况,托人找关系,作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早就口碑在外,倘能挤进这样的集体,那份激动与喜悦,那份对未来班主任的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是最为可贵的效应。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再加上班主任教书育人的智慧与热情,师生相处就会如鱼得水。笔者接手的99届与届就有这种荣幸,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嬉笑怒骂皆有情”。另一方面,倘若学生对你并不十分了解,那么在跟学生见第一面的时候,在进行第一次施政演说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首先要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足够的热情讲好第一次课。我接手93届时,是从高二时开始的,学生对我一无所知。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学生的眼神里分明有惊讶、疑虑、不屑、挑剔,甚至有挑衅。我置若罔闻,一周下来,闭口不谈班事。暗中了解情况,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气氛缓和下来以后,召开了“师生恳谈会”。对学生的怀疑,不卑不亢,对个别学生的挑衅,我以礼相待,对班级的前景,我充满信心。不夸夸其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学生的眼里,我看出了肯定;从学生的表情里,我看出了信任。初战告捷以后,再召开班干会,了解前任班主任施政纲领中成功的特点及学生不满意的地方,扬长补短。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满腔热情地施政演说,有理、有据、有节、有情;有要求、有规划、有信心、有希望。于是班级逐步走向轨道,高考升学率大专以上百分之一百。

(二)、情感效应

关于情感的论述已太多,这里不再赘述。我想用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来说明我的观点,北风和南风相约比武,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脱掉。于是北风便大施淫威,猛掀路上行人的衣服,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不同,它轻轻地吹,风和日丽,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

学生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一旦明白你找他谈话是为了教育他DD他的心灵,形象地说,就会扣上全部的钮扣,整个封闭起来。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严厉地说:“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往往扣好全部钮扣,想好应对措施。教师的.语言很难透过他本能的“护身符”,深入其心灵。当他违反纪律在门卫值周大汗淋漓的时候,当她在罗浮山因恐高不能坐索道而我主动留下来陪她的时候,当她成绩下滑而不知怎样面对父母而向我求助的时候,当他晚自习逃学撒谎被老师发现的时候,面对学生不同的心态,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情感,有些王顾左右而言他,有欲擒故纵之妙。有些点到即止,却余音绕梁。有些施以援手,而不显山不露水,暗度陈仓。有些当头棒喝却句句含情,关爱有加。暖风频吹,不怕他不解开心灵的钮扣、与你坦诚相待。

学生抄作业,屡紧不止,我反弹琵琶,肯定了他三个优点:一是有上进心,想得个好成绩,这点很可贵;二是有辨别力,看出这是一篇佳作;三是抄写认真,字迹工整。但是你为什么认为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这就是一篇读后感,行不行?结果不言而喻。

学生迟到,有递增趋势,他又迟到了,我盘算着。

“报告!”他来了。

“怎么迟到了?”语气平淡。

“睡过了。”他汗涔涔地嗫嚅着。我示意他坐下,同学有些失望的骚动。

“同学们,”我真诚而恳切地说,“他没有说假话,很诚实;他尊重老师,报告以后经老师同意才进入教室;他努力过,从他脸上的汗可看出。这样有礼、有节的迟到,我还能说什么呢?相信他以后不会这样。”

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善解人意,怎能不令人心悦诚服,我从他的表情里分明读到了内疚与歉意,读到了感动与决心。因此,教育者应从心理的因素研究入手,力图消除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创造心理相容的条件,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让他们脱去紧护心灵的外衣,敞开心扉,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需要效应

需求效应的核心是选择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教育时机,使教育要求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中得以认同、内化与升华。

高二时,几位高三的留级生怯生生地来到教室,在充分了解他们此时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专门为他们举行了有礼、有义、有情的欢迎仪式: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特殊的同学。他们深知自己的基础不好,为了走进他们理想的大学校门,他们来到了他们完全不熟悉的环境里。他们心理承受了多大的压力,父亲的责备,母亲的失望,教师的遗憾,朋友的惋惜。我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表示由衷的敬意!(掌声)

本来是花季雨季的年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季节,可你们却承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你们心里很苦,心在流泪,在呐喊。你们苦闷,孤独压抑。你们需要阳光,需要温暖,需要鼓励!同学们,谁没有困难?谁没有挫折?谁不需要友谊?谁不需要关怀?谁又能保证自己不遭受挫折?难道我们能漠然地面对这几位有勇气、有信心同学?(寂静)

同学们,面对这些遭受挫折的心灵,面对他们友好而期待的目光,难道我们不该拿出我们的热情?难道我们不该以友好的态度去接纳他们?难道我们不该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新来的同学,你们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站起来。我祝你们在新的环境里学习进步,祝你们在新的环境里走向成功!我代表我们班欢迎你们!(在掌声中,几位留级生自动走到讲台上鞠躬,以示谢意)但是,在这里,我有一事相求,你们是受过挫折的人,你们最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外界的条件也不可少。因此,你们要为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把上届的良好风貌带到新的班级体里来。你们要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会倍加珍惜与爱护,我相信你们!(讲完后和他们一一握手,以示欢迎)

事实证明,他们在的高考中,均上了本科线。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外,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且内化为实际行动,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内化效应

所谓内化效应,指教育者如何将社会效应转化为受教育者自我要求。这种理想式的教育,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笔者在这方面作过一些探讨与尝试,请同行们见教。

笔者在充分鼓动的基础上,宣布在班级里设立“班级日记”制度,并在日记的扉页上充满感情地写了几千字的序言:

同学们,这本精美的日记本作为我们班的班内日记,由全体同学轮流来记,希望大家认真的记下我们班每天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你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要求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最独到的观察力,最敏锐的触角,最漂亮的字迹,最高的写作水平。完成你负责的那一篇日记,让她成为我们这个集体成长的忠实的见证,成为我们班褒扬正义、鞭笞丑恶的战斗园地,成为我们班情感联系的纽带,成为师生情感联系的桥梁,成为我班凝聚力的核心,也成为我们大家回忆的记念。

全班一盘棋!

在棋盘上,固然有将帅,同时也要有车马卒,他们作用各不相同,而且没有等级之分。在集体里,不能只靠班长,每人均应发挥作用。下棋时,每步棋都不能只考虑这一个子儿,应从全局出发,否则一步失误,满盘皆输。集体给每一个人一个位置,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应为集体创造自己的价值。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有些同学表示由衷的敬意: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你奋发向上,始终如一;你虚心好学,坚持不懈;你成绩平平,却乐于助人。身为干部的你,心系集体;身为同学的你,情牵班级。你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你几经拼搏,却见效甚微。你们的努力与图强,让我感到欣慰。我佩服你们的倔强,我敬重你们的人格。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以你们为荣!

高中生活已去了三分之一,在我们的前面有一座险峻的高山,它无情地遮挡着一片绿茵茵的草地。那里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观。在那里牧童横笛,溪水淙淙,白云冉冉,炊烟袅袅 ,真可谓“世之奇伟瑰怪之观常在于险远”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一曲曲奋斗之歌。屈原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佳句,苏秦有“头悬梁,锥刺股”的美谈,梁启超有“起趁鸡鸣舞一回”的壮志,鲁迅更有“时间就是生命”的名言。张海迪、张柱子用自己的病残之躯登上了无限风光的险峰。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相信同学们能理解我。

人说生命是奇特的,它让每个人开一次花,但并不担保每个人都有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当你还是一朵花时有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为此,我们应该清清楚楚看昨天,扎扎实实抓今天,高高兴兴望明天,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

加油!我们班的“棋”们!

开始的时候,我安排几个得力的干部及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打好前面的攻坚战,没想到,卢昀洋洋几千言,热情澎湃,酣畅淋漓。唐丽珍不忘卫生委员的本职工作,对那些认真的同学大加褒扬,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少数人的不良现象,我及时评点,及时引导。接着,学习委员鞭笞抄袭之风,号召大家向唐丽珍学习,体育委员要求大家要快、齐、静。一时间,日记里出现了“班级纵横”、“焦点访谈”、“每日一星”、“不吐不快”等栏目。我抓住机会,推波助澜,洋洋洒洒,为日记增光添彩。大家争相传阅,先睹为快。班级日记的热潮一发而不可收。“谈心亭”里有他们的苦闷,“班级大家谈”有他们的希望,“班级趣事”里,有他们的笑声,“友谊之声”里,有他们的情谊。

“班级兴亡,匹夫有责。”

“看着老师的序言,有只想哭。”

“我们没有理由不走好每一步棋。”

“我是普通的一卒,为了集体,只前进,不后退。”

“老师,请你今后严格要求我,我以前错怪了你。”

“我后悔死了。”

“我要发愤图强,假如我还有点良知的话。”

在班级日记里,同学们,字里行间里字字透露出真诚,用词造句中,句句流露出深情。教师拨弄的那根情感的琴弦,引发出热爱集体奋发向上的最强音。从而把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自我要求。并且在班级里争相传阅,先睹为快,班级日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精神食粮,互相影响,互相攀比,有些配上图,有些在后面来几句打油诗,可谓妙趣横生,津津乐道。加上老师及时点评,推波助澜,可说是一箭多雕。

除了上面所说的效应,有些提法不同,实际上有其交叉性,如尊重理解的相容效应,以爱换爱的动情效应,触及兴奋点的磁化效应,虚功实做的导行效应,自我教育的内驱力效应,多渠道多影响的综合效应等都有其相融性,笔者所述的也是不能截然分隔的,它们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互为作用的。在这些关系中,我以为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基础,情感是纽带,受教育的氛围是关键,灵活的方式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我们教育者的上帝。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有热情、有爱心,是“效应谈”的核心。

摭谈“职院学生的心理教育” 篇3

关键词:心理教育 教育学 素质

如何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已成为每一名教师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和心理学知识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四川汶川地震在抢险救灾的同时,心理干预进入灾区。当代的学生是将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他们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一无所知,缺乏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其将来在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就必然会面临始料未及的困难。当前,打骂、侮辱和体罚在一些地区和一些学校还比较普遍。这些不文明和不理智的行为,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心灵和身体的伤害,另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通过反思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部分教师的师德差以外,大多数事件是教师因为情绪不能自控所致,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若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气愤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因此,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哪怕知识再渊博,学问再精深,也绝不是称职的教师。

二、 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与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 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每位教师都应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策略水平,并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减少日常教学行为的伤害,杜绝心灵施暴并有意识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像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一样关心学生的心理,而且把这种“关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心育能力包括许多内容。比如: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鉴别的能力,确定心育目标并设计、实施心理训练活动的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等。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的心理首先要健康,用健康的心理准确地为学生把脉诊治,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并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及时让学生的心理获得健康,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 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什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下步的任务是什么,加强教学的互相沟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前很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人为地造成教学的神秘,这给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 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大家都知道,学生的情感非常丰富,喜欢一个老师,喜欢某种环境,这门课就会学得很好,另一个方面,老师的错误方法使学生产生了厌恶的心理,纵使老师有渊博的知识,也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學、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高职学生道德教育摭谈 篇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社会家庭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从而导致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 这些学生在承受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的同时, 还面临着经济困难的困境, 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学生, 时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焦虑感强, 抑郁情绪高, 人际关系敏感, 偏执心理强烈, 具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 一)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庭情况。高校在读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条件的好坏直接取决家庭经济济状况和家庭生态结构。困难大学生主要来源于不发达的偏远农村、贫困山区、城市下岗职工无收入家庭, 还有一部分困难生来源于家庭突发变故和家庭成员较多。

( 二) 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在校数量及分布。目前, 就实际工作情况来看, 各高校在校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高存在, 数量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近相同, 存在明显差异, 总体平均数量接近在校大学生数的25% 。比较而言, 农、林等专业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困难比例要高些。

二、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意义

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生活不仅要面临紧张的学习压力, 同时面对经济压力。从当下来看, 经济困难学生的心态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表现为意志坚定、奋发向上、艰苦朴素, 有着强烈的成才愿望。但由于长期的压力存在, 也有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 从而会影响个体成才, 甚至产生的过激行为会影响和谐校建设, 所以对经济困难学生心里品质的关注以及教育和引导, 意义重大。

( 一) 对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和引导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相对 “弱势群体”, 是学校和社会团体特别关注的重点群体之一。在现实中每涉及到经济困难学生问题, 人们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一群体心理消极, 形成了一种 “下意识歧视”。很多高校为经济困难学生实际出发会设置专门的公寓楼, 房间人数相对较多并且价格便宜, 初衷是好的, 但会使困难生学生觉得人为制造了一个 “特殊”群体, 困难生相对集中, 会使困难生的弱势心理共鸣, 长期会形成真正的弱势心理, 导致抱怨、抵触情绪产生, 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

( 二) 对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和引导关系到大学校园的稳定。社会的财富的分配是不平等的, 有效的分配方式需要不断的探索和逐步实现。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不能客观看待社会财富分配问题, 内心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尤其见到家庭富裕同学高消费, 与自身省吃俭用形成对比, 心理出现强烈反差, 转而痛苦、又不甘心, 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 发泄自己内心的烦恼, 甚至出现仇富心理, 会因为琐事与同学激化矛盾, 以报复心理行事, 时而有过激行为出现, 不利于校园的和谐建设和稳定。

( 三) 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大学生在校生活好坏直接影响了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经济困难学生在校阳光生活, 努力向上, 做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的家庭自然感激社会, 家庭成员积极工作, 热爱社会和生活; 如果在校消极怨恨, 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家庭, 本已 “弱势”的家庭放大了不公平心理, 仇视社会, 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建设。

三、探索有效的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 一) 正确认知, 避免偏差。经济困难的学生主流上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品质, 比如, 立志、刻苦、勤奋、独立、包容等。所以, 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首要在全社会、校园内纠正存在的认为困难生心理不健康的偏差, 公正客观的看待问题, 杜绝 “无意识歧视”, 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感觉到一视同仁的尊重, 有良好的平和心态。

( 二) 引导树立自强意识, “扶贫先扶志”。基于人所具有的本能生命与文化生命双重生命物质的理解, 社会与高校的资助活动应具有经济资助和人文关怀的双重育人特质。既要给予经济困难大学生实际物质与金钱的帮助, 满足其生活的现实需要, 也要教育学生认知生命的意义, 进而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体现人才的意义。

( 三)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经济困难大学生初次以单独个体独立生活在集体中, 自我约束力较弱, 心智尚不成熟, 在自我管理的生活中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 思想被一些社会消极因素干扰, 对社会上的不和谐情况, 片面看待, 没有清醒认识, 出现了错误判断。一些是道德层面的, 一些是心理问题。

( 四) 注重诚信引导, 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也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培养不只是教会知识和给予生活补助, 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使他们懂得诚信是人安身立命和成功的最基本道德品质, 也是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不同途径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

( 五)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发挥文化教育功能。高校开展开放性文化建设, 多渠道营造舒适、和谐、平等、向上的氛围, 倡导贬奢但俭、奋发图强的文化环境, 那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不可估量的。通过校园文化活动, 使经济困难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信任, 不仅完善了彼此间的知识结构, 而且增强了同学间的友爱, 协作和团结, 有利于正能量的产生和传播。树立贫困同学自强自力典型, 使他们有榜样, 有信心, 有追求, 勇于挑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对的文化育人功能, 让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摘要: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主要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 在校读书期间生活费用无法达到学校当地最低伙食标准, 并且没有能力交纳学费及购置所需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无经济保障的大学生。目前, 在校中这一群体大学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诸多挑战, 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 关系到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质量, 关系到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意义非凡。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矫宇.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精神贫困”与“心理脱贫”[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高职“国际商务交际”教学体会摭谈 篇5

一、按职业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将教材各个主题内容分解成工作任务

一般认为, 按职业或者工作流程来理解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对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科类专业, 但是, 如果将这种教学思想引入交际课程的教学中, 同样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实际看, 学生选择国际商务交际的目的, 主要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解决以后从事外贸工作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商务交际问题;同时, 我们也可以将解决一个商务交际问题当作工作过程。由此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解, 融合教材内容, 以此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以教材Unit 4“会议”为例, 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节, 分别是“会议准备”“主持会议”和“参与会议”, 每一个小节主题都是一个工作过程。倘若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来处理, 经过阅读、填空和讲解等步骤以后, 学生可能还是对会议工作处理毫无办法。但如果通过分解职业流程方式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的话, 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譬如说在“会议准备”一节的教学中, 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首先, 分析“会议准备”工作的特点、工作要素和内容, 让学生形成对会议准备工作的基本认识, 理解“会议准备”到底是什么、会议到底要怎样准备, 并安排学生做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练习题, 完成进入会议工作的热身运动;其次, 布置一个主题会议的基本内容, 请学生根据对会议准备的理解, 将给定的会议内容进行分小组讨论, 准备相关的材料;最后, 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展示该组对会议的准备工作, 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很清晰地讲述会议准备工作的过程, 有哪些困难, 应该怎么样解决, 通过这种方式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会议准备工作的“质询”, 并要求同组同学根据会议内容和情境需要布置“会场”。

在Unit 3“陈述、讲演”中, 我们采用了同样的方式, 将一堂原本以为是枯燥的课转变成同学们争相表现自己所做工作的机会。上课时, 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学生应该通过这一堂课程的学习, 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并能独立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准备和实际讲演。我们是这样来做的:首先, 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presentation”, 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强调哪些是重要事项, 并将一些讲演辅助工具的使用进行演示;其次, 我们给定一个大致的主题, 让学生对照“presentation”的要求, 设计围绕主题的讲演内容, 内容可以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并对讲演的时间有一定要求;再次, 草拟演讲的大致内容, 必须按照大纲的方式, 将内容在“cue card”上进行列举, 不允许念稿件, 但欢迎同学将讲演的内容做成PPT, 对照PPT来讲;最后, 进行实际操作, 要求同学到台上讲演, 其他同学当堂点评。这次课程的最大收获是:学生纷纷表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在台上那样面对别人来演讲, 而对于将从事商务有关工作的他们来说, 能够在课堂上预演今后工作中随时可能碰见的产品推介、个人陈述等情形, 这种课堂锻炼对学生的益处是很大的。

二、努力营造教学与工作融合的情境, 使课堂变为职场

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性和技能性的知识, 目的都是将其用于今后的工作情境中, 而教学情境的“工作仿真性”越强, 就越有利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构建。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职场的氛围, 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积累知识, 提高能力。

以教材中Unit 6“求职交际”为例, 因为求职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过程, 学生对这个尤其关注, 笔者在设计这个单元时, 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在面对考官时, 如何让学生能最好地展示自我, 最好地将自己推介给别人”。所以, 在熟悉这一部分的一些基本内容之后, 笔者就将课堂的重心进行了转移, 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所呈现的内容如何, 而且关注了外在的课堂形式。我们将教室改装成了求职时的“面试间”, 5名同学作为“面试官”, 其他同学依次按编号进行“面试”, “面试官”手头上收集了来自全班同学用英文写好的各种面试问题, 对进门、打招呼、坐姿、自我介绍、问题回答、面部表情等各个部分都有严格要求。虽然每个“求职者”都很认真地对待, 并在课前做了准备, 而且面对的都是平时生活、学习都在一起的同学, 但是很多同学还是表现出紧张、怯场的情形, 暴露出了平时教学和实际需要的差距问题。

这个单元教学的时间相对较长, 但是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体验了坐在5个“考官”面前那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也在台下认真观看和反思了其他同学的表现, 思考别人在面试时出现的问题和精彩之处。通过这样的尝试, 很多学生都感慨“没想到一个自我介绍能这么难”“要给考官留下好印象恐怕并不那么容易”, 仿真的情境不仅仅是知识运用上的成功, 更能很好地弥合知识能力和实际能力间的差距。能够在具备职业场景特点的课堂进行学习, 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现实职场气氛, 并在这个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智慧, 遇到实际的问题时, 才能有更好的处理能力。

三、坚持行动导向、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 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 (徐涵, 2007)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国际商务交际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成为积极的行动主体, 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无疑将导致课堂的失败。在具体教学设计和备课中, 笔者总是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参与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教师讲课的时间尽量压缩, 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上。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的热情和课堂的气氛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上文提到的“求职面试”一课中, 有的学生突发奇想, 即兴进行了才艺表演, 以期打动台上的“考官”, 完全蜕去了平时在课堂上那种畏首畏尾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 如何突破学生传统的“乖孩子”心理。“乖孩子”心理即课堂上只做乖巧的听众, 而很少发言, 更不会对教师所教的内容有所质疑。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行动的精神, 使他们参与课堂、独立思考, 这是坚持行动导向的首要之义。 (2) 思考“行动导向”的边界在哪里。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进行重新建构的, 所以行动导向并非百用百灵, 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求和课堂实际进行具体的设计;另一个方面, 把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平衡点, 并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才可能成功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思想。 (3) 作为一种“舶来”的教学思想, “行动导向”教学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适切性值得我们深思, 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都能够为我们所用, 脱离了我们的实际, 结果必将失败。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本土教学文化对其“的来”教学文化的拒斥、“行动导向”教学思想本身的缺陷等问题都应该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要积极考虑的。

四、突出素质本位, 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突破狭隘的“职业能力本位”, 而注重在更宽广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建构学生的完善人格和继续学习能力。首先, 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将一名毕业生的基本素质 (如道德水平、诚信、时间观念等) 看作考虑是否录用的重要因素;其次,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 接受一定的通识教育也是必要的;最后, 随着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知识更新和岗位转换也非常频繁,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高职的学制相对较短, 不适合开设专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上述素质。所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融合提升高职学生素质的内容成为我们的探索重点。

在国际商务交际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 我们树立的一个思想是将跨文化意识融入教学, 在教材知识之外, 根据实际需要, 我们添加了如餐桌礼仪、晚宴礼仪、着装等方面的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的学习, 并通过播放一些短片来具体说明。我们还不断提醒学生要在学习异文化的过程中, 理解和消化异文化的精髓, 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 不至于出现“文化迷失”或者被浅层同化的情形。其次, 我们将商务英语相关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与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 如在“Employment Interview”和“Presenta--tion”过程强调诚信问题, 在外商接待中强调适度交往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的职业道德教育就能更好地避免德育空泛化的问题。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学习, 并向学生推荐了部分专业课程以外的书籍,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 成功地营造了上进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明白,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毕业时那份必要的工作, 而更多地是为了自身的快乐与自我成就。

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摭谈 篇6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1.积极主动原则。

虽然我国各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上还存在差异,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所不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 高职院校以地市政府举办为多, 与当地经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 具备服务当地诸多有利条件, 高职院校积极发挥服务功能,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努力满足地市发展需求, 是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 高职院校采取积极主动态势, 倾心为地方发展服务, 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能够赢得当地企业和社会各界认可, 获得省级政府更大支持, 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 这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2.围绕中心原则。

我国各地市已经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奋斗目标。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引, 从自身实际出发, 符合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寻求服务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满足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是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当前, 各地市高度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进步、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就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项工作。高职院校只有顺应形势发展要求, 围绕地市中心工作, 才能找准服务的着力点,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提高服务的实效性。

3.发挥优势原则。

我国中职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 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学校 (包括高职院校) 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功能。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上与中职学校和其他高等学校不同, 服务社会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其优势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提供技术推广和服务, 实施高职文化建设, 以及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等方面, 具有“高等”、“职业”、“技能”、“技术”等特点。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自身优势, 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

4.服务大局原则。

高职院校立足区域发展, 注重为地市发展服务, 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 这不仅是对地市区域发展的重要贡献, 也是对国家和省域发展的重要贡献。高职院校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 积极为其他区域发展服务, 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增强服务本地和其他区域发展的能力, 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只有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服务国家和省域大局, 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1.高职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由于地市“转方式、调结构”情况不尽相同, 对高等职业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与变化。高职院校依托地缘优势, 方便与当地企业联系沟通, 容易与当地产业紧密对接, 及时开设急需专业、开辟新专业、开发新课程, 能够增加高职人才有效供给, 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另外, 高职院校积极接纳当地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或为当地培养更多的高职人才, 能够提高地市人口素质, 促进就业和创业。

2.技术推广和服务。

高职院校依托自身的人才、专业、技术、设备等优势资源, 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 开展高端技术和新技术的宣传、推介、咨询、指导, 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应用难题, 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实施。另外, 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针对当地企业需求开展技术应用研究, 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力争取得技术创新, 能够增强地市科技创新实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职业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重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 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 尤其适合开展就近、适时、灵活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在地市区域内, 围绕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培训, 针对新的职业、新的工种、新的技术进行培训, 面向企业职工、从业人员、转业人员、待业人员等开展培训, 积极开展高级层次的培训, 能够及时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4.高职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从专业建设实际出发, 通过提炼和凝聚优秀的行业和企业文化, 融合当地的优秀文化, 培育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从而成为地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高职院校与当地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高职文化必然产生辐射效应。高职院校的优秀文化, 经过教育者的研究、创新、传授, 通过受教育者的学习、接纳、传承, 能够传播和渗透到当地企业, 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扬光大, 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发展。

5.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和优质课程对中职学校具有借鉴意义,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可以为中职学校所用。高职院校与当地的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互助办学、3+2分段办学、综合化办学, 能够带动中职学校共进发展, 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 高职院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能够引发当地中职、普通高中、初中毕业生递进学习的需求, 从而改善职业院校生源质量, 拉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发展, 形成职业教育良性循环。

6.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与地市中心城区相比, 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在农村中蕴涵众多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需求。高职院校面向当地新农村建设, 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 开设有关涉农专业,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 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三、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1.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

《纲要》指出, 完善以省级政府为主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地市政府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省级政府相比, 地市政府对当地经济社会具有更加直接和现实的影响力, 省级政府积极稳妥地将专科层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权、招生计划权、人事管理权等逐步委托或下放到有条件的地市, 依托地市政府来管理高职院校, 这有利于调动地市政府的积极性, 加强地市政府对当地高职院校的管理, 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 激发高等职业教育活力, 促使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当地服务。

依托地市政府管理高职院校, 并不意味着削弱省级政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省级政府更多地通过统筹规划、制定标准、科学评价、检查监督等方法和手段, 引导和规范高职院校办学行为, 支持和督促地市政府履行职责。一是要完善对高职院校的评价。将服务区域发展作为评价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准, 注重考查高职院校是否充分发挥作用, 积极承担服务地方任务, 其服务的内容、范围、数量、效益如何。二是要评价地市政府工作。在评价高职院校的基础上, 综合判断地市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措施运用、整体办学水平等情况, 客观评价地市政府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工作。三是要落实责任。在赋予地市政府管理当地高职院校权力、支持地市政府行使职权的同时, 严格配定相应的行政责任。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 加强检查督促, 建立问责机制, 强化地市政府的责任意识。

2.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

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市区域发展的过程中, 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诸多领域, 关乎双方或多方利益, 也有可能出现院校之间无序竞争、校企合作“一头热”、政出多门等问题, 有些问题高职院校还难以处理, 这有赖于地市政府统一筹划, 多方协调。一是统筹规划各类学校社会服务工作。从总体上做到资源优化和共享、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有所侧重, 避免出现学校之间相互隔离、各自行事、难以沟通、无序竞争现象。对于高职院校来讲, 应将服务的重心放在自己的着力点上, 力争发挥最大功效。二是协调高职院校与外界各方力量。在必要的情况下, 地市政府要主持协调好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有关矛盾和利益纠纷, 促使彼此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也要组织协调好高职院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关系, 增进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促进职业学校共进发展;还要综合协调好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 组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有关部门协同联动, 形成工作合力。

3.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

地市政府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 单靠“规划”和“协调”是不够的, 必须因地制宜, 制定区域性政策, 采取多项措施。一是推出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在地市政府主持下, 搭建区域内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制度建设和督促落实, 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如实施“定向培养”、“校企联办”、“半工半读”、“待遇从优”等就业办法, 吸引高职毕业生服务当地, 推动高职院校为地方发展培养高职人才, 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就业。如建立校企之间定期联系和互访制度, 推进高职院校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二是推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如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调动企业组织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如施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离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培训方式, 采取全日制、非全日制、自主学习、自学考试等培训形式, 鼓励企业职工、从业人员、转业人员、待业人员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逐步提高培训层次, 推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三是出台服务“三农”的实施办法。应制定优惠政策, 采取补偿性制度安排, 强化支农经费制度保障, 大力扶持面向县域和“三农”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技术服务, 推动高职院校服务城乡均衡发展[2]。四是改革职业院校招生办法。如推行“推优保送”、“学费减免”、“技能考核”、“注册入学”等招生办法, 吸引中职、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 改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 力促高职院校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职业教育贯通发展。

4.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人才的同时, 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职业技能培训、高职文化建设、服务“三农”等项工作,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随着实践的深入, 办学实力的积累, 高职院校在服务地市发展中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以及服务的原则、内容、途径会越来越加清晰和明确。作为高职院校来讲, 地市政府投入人、财、物举办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理应为地市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自当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的社会责任理念, 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其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话语权[3]。从地市政府来看, 充分利用好当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促使地市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更好地发挥作用, 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强化高职院校的责任意识。在省级政府引导和督促的同时, 地市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责任目标, 将服务地方作为考察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要依据, 为高职院校配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于当地民办高职院校, 地市政府也应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 依法管理,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5.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要为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必须深入挖掘内部潜力, 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一是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地市经济发展取向, 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 以地方产业为切入点,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 及时开发新专业和优质课程, 为当地产业和企业输送急需适用的高职人才。二是合理增设涉农专业和相关课程。注重取得社会效益, 面向当地农村, 开设有关水利、林业、粮食等涉农专业和实用技术课程, 积极为“三农”服务, 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三是探索文化专业和相关课程建设。符合地市文化发展要求, 开发有关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 多出文化实用人才和好的文化作品, 体现高职院校培养文化人才的特色。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还十分年轻, 难以适应学生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4]。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提升教师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是要引导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和实践。安排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 增加企业实践经历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在当地企业中寻求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技能培训, 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到农村中接受锻炼。安排教师深入到县域职业学校、农技、文化等单位中去, 增加农村实践经历和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深与当地乡镇、村、农民的联系, 在农村中寻求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工作, 以此提高教师服务“三农”能力。三是要提高教师的文化传授能力。组织教师开展高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注重言传身教, 将文化育人落在实处, 共同培育富有本校特色的高职文化精神。

总之, 发挥高职院校的功能, 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符合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 明确服务的原则, 找准服务的着力点, 省级政府完善管理体制, 地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 采取多项政策措施推动, 强化高职院校责任意识, 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市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光辉.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N].人民日报, 2010-09-18 (1) .

[2]唐智彬, 石伟平.制度变迁视野中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 (9) :94.

[3]陈云涛.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77.

上一篇:供电技术下一篇:企业养老保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