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宽带

2024-07-27

固定宽带(精选六篇)

固定宽带 篇1

在电信重组后全业务运营的初期, 引入了中国铁通固定宽带牌照的中国移动带着一丝新鲜感似乎有过一段时期的热情。比如在2008年至2009年间, 据称中国移动有20余省份进行了FTTx试点和部署。其后在2009年12月启动了首次集采, 彼时放言2010年全年集采600万线。当时这场集采还对PON产业形成了新的触动, 因在此之前国内其他两家运营商的态度多倾向EPON, GPON基本未获采纳, 而彼时中国移动启动的集采首次给了GPON拼杀的机会。

开头可以说激动人心, 而结果却颇有些让人意外, 尽管中国移动财大气粗, 最终2010年全年集采建设量也是大大缩水。

另一方面, 在初期, 许多地方移动公司与铁通公司间似乎也是充满了融合的兴奋劲头, 当时许多地方迅速推出移动与铁通的固移捆绑业务, 两家的营业厅协同推广、互设坐席之类, 让人颇有响应及时之感。这种合作方式虽然在此后也依然存在, 却渐渐冷了下来, 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是进一步合作的消息。

在体制之外, 中国移动也曾试图与广电方面的固定宽带业务进行合作, 这样的目的一是可以多条业务发展的选择, 其次也可以借助广电在三网融合中的机会。不过可惜的是, 目前的广电纯粹“鸡肋”, 其内部错综复杂的产权、利益博弈、方向性选择不明确, 使得其自身仍是个“烂摊子”, 网络改造推进迟缓, 相关业务无法推进, 遑论与中国移动的有效市场配合了。

可以说, 经过三年期, 中间虽有不少动作, 但到了目前, 就中国移动整体的固定宽带给人们的印象来说, 反而是“没有什么印象”。

究其原因, 政策因素当然是其中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移动整体在一些决策和行事上显得束手束脚。对于中国移动此后全心发展移动宽带的决定, 政策因素也是推动因素之一。

不过政策虽对中国移动整体固定宽带策略形成约束, 却并不能完全阻挡地方移动公司的动作, 据了解多地的移动公司倒是以许多业务名头来推动过固定宽带业务。尽管在地方上也多次遭到同业者的投诉, 但地方移动公司的做法却也颇值得理解:中国移动的整体竞争优势已不再明显, 甚至可说这种“被逐渐蚕食”之势仍在延续, 危机感深重, 任谁都不会想放过这样一大块业务。

固定宽带 篇2

摘要:THS4302是TI公司推出的新型固定增益放大器,具有2.4GHz的带宽和+5V/V的固定增益,其性能是现有同类产品的四倍,可为高速应用系统提供高速低噪声的模拟解决方案。文中介绍了THS4302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种典型应用。

关键词:固定增益 放大器 A/D转换器?THS4302

1 引言

THS4302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的新型固定增益放大器,它具有低失真、高斜率、低噪声和超过2GHz的增益带宽积。这些特性的结合使得模拟电路设计人员能够超越当前的性能限制,而以高于先前使用闭环所能达到的速率来处理模拟信号,从而优化放大器的设计方案。

THS4302具有2.4GHz的带宽及+5V/V的固定增益,其性能较现有同类器件提高了三倍,从而为高速应用领域提供了高速度、低噪声的模拟解决方案。

THS4302的推出使得无线基站、中继站以及其它基础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的通道,从而可在更小空间中提供更高的带宽。由于THS4302具有高速、低失真特性,因而可在数字信号处理 (DSP)中驱动宽动态范围的高精度A/D(数/模)转换器。THS4302在100MHz频率输入时, 可驱动100Ω负载,其三阶输出截取点(OIP3)可高达+46dBm,这和以前的相同固定电压增益的运算放大器相比,具有更佳的线性增益变化及更低的功耗。

THS4302还采用了新型的带散热垫(PowerPAD)的RGT封装,其引脚定义如图1所示。各引脚下的功能说明如下:

1~4脚(VS-):电源负端;

5~8脚(VOUT):输出端;

9~12脚(VS+):电源正端;

13脚(NC):空脚;

14脚(VIN-):输入负端;

15脚(VIN+):输入正端;

16脚(PD):功率下拉端,低电平有效。

2 工作原理

2.1 宽带同相工作

THS4302是具有功耗下拉功能的固定增益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可在3V~5V的电源下工作。现以图2为例说明TH4302电路的典型性能。该电路采用同相放大结构,并采用双电源供电。图2中,VI端49.9Ω的并联电阻用来匹配测试仪器的源阻抗。VO端的50Ω电阻用于与测试仪器的50Ω负载阻抗相串联以提供100Ω负载。输出端总的100Ω负载与总共250Ω的反馈网络负载相结合可在THS4302的输出端呈现出71Ω的有效输出负载。图中的Rf、Rg为THS4302的内部反馈电阻和增益设定电阻,其取值分别为200Ω和50Ω。从图2可以看出,为了获得足够宽的频带响应,电路在正、负电源端均设计了严格的滤波网络。

2.2 单电源工作

当THS4302在单电源下工作时,输入信号和放大器必须具有适当的偏置以便能获得最大的输出电压摆幅。图3给出了一种有益于放大器单电源工作的配置方法。

为了获得最大的输出电压摆幅,输入信号和放大器应加Vs/2的电压。图中标示的2.5V偏置电压是在供电电压为5V时给出的。

另外,通过THS4302的功耗下拉引脚?PD?可以将静态电流从37mA降至800μA,这对于降低系统功耗是非常有用的`。当放大器的功耗下拉脚(PD)接到高电平(正电源)时,放大器工作在正常功耗模式。而当功耗下拉脚(PD)接负电平时,放大器关断,此时电流降至800μA。

功耗上拉或下拉门限电压与电源电压有关。当加到功耗下拉脚(PD)的电压高于使能电压时,器件被激活。而在低于下拉电压时,器件休眠。当所加电压在两门限电压之间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不确定。

3 典型应用电路

3.1 用THS4302驱动A/D转换器

&nbs

p; 图4所示是用THS4302驱动高性能A/D转换器的实际电路。图中,THS4302输出的放大信号经过隔离电阻、AC耦合电容和低通滤波器后,再经宽带变压器即可转化为差分信号以驱动A/D转换器。对于不包含直流信息的应用,这种驱动ADCs的方法很有用。

RISO电阻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对它的精心设计可使电路获得最优的频率响应。

3.2 用THS4302驱动电容负载

对运算放大器来说,电容负载是一种最苛刻、也是很普通的负载条件。通常,电容负载为A/D转换器的输入,包括推荐用来改善A/D 线性度的外部附加电容。象THS4302这样的高速放大器,在输出端直接放置电容负载时,其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在放大器带有开环输出电阻时,电容负载在信号路径上引入的附加极性会减少相位余量,因此,在设计时,如果主要考虑频率响应的平坦度、脉冲响应的真实度、或者失真度,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放大器输出和电容负载之间插入一个串联隔离电阻RISO以将反馈回路和电容负载隔离。

当THS4302的寄生电容负载超过2pF时,其频率响应性能降低。在实际应用时,长的PC板路径,非匹配电缆以及多个器件间的连接都很容易出现等效寄生电容负载超过2pF的情况。因此,为了获得最优的频率响应,RISO电阻的取值尤为重要,并应尽可能地将电阻RISO安装在靠近THS4302的输出端。图5所示为一组THS4302驱动不同电容负载时的频率响应曲线。

4 使用建议

THS4302具有2.4GHz的频带和5倍的电压增益,为了获得最优的AC性能,下面给出一些关于电源退耦和版图设计方面的建议。

(1)尽可能地将退耦电容放置在靠近电源输入端,以减小电源到地的电感。推荐使用与器件电源脚宽度差不多的电源线来连接退耦电容,并用3个或更多的孔将电容连接到地平面。

(2)将容值小的电容优先放置在最接近器件的位置。

(3)固态电源平面的四周到地平面之间要慎用高频退耦电容,以避免PCB出现自激。

(4)为了获得超过2 GHz的最佳传输特性,建议旁路电容的排列采用评估板上的排列方式。30.1Ω电阻与0.1μF电容串联可降低并联集总元件的谐振Q值。其中包括0.1μF和47pF电容和放大器的电源输入电容。

(5)将信号输入/输出脚到交流地的寄生电容应减到最小。

不管怎样,如果在I/O端使用传输线,匹配电阻应尽可能地接近器件。除非使用了传输线,否则,输出端和同相输入端的寄生电容会与负载和源阻抗一起,不自觉地对带宽产生限制。为了降低不必要的电容,地平面或电源平面应沿着信号I/O脚的周围断开,以形成一个窗口。

(6)将电源脚到高频0.1μF退耦电容器的距离减到最小?<0.25”?;

设计的地平面和电源平面不尽远离信号I/O脚,以避免使用窄的电源和地线,达到减小引脚和退耦电容间电感的目的。

(7) 仔细选择和放置外部元件以保护THS4302的高频性能。电阻应选择低电抗类型的。表贴电阻的工作特性较好,可进行高密度设计。此外,还应保持PC板上的连线尽可能地短。

(8)与其它宽带元件间应短线直接连接或使用板上传输线。 实际上,THS4302内部已经产生有2pF的寄生负载。因此,随着信号增益的增加,在没有隔离电阻的情况下,也可以驱动更大的寄生电容负载。也就是说,如果实际要求的走线较长,那么,也可以采用6dB固有信号损耗的双端传输线,当然还可以采用微带设计技术实现阻抗匹配传输线。

(9)像THS4302和THS4303这样的高速器件,一般不推荐使用插座。

固定宽带 篇3

报批稿中规定,该标准所指网络包括接入网、城域网、骨干网和国际互联网等部分,适用于对宽带接入服务商提供给家庭固定宽带用户的接入速率进行测试,不适用于企业专线接入的情况。

该标准报批稿也对用户终端测试配置提出要求,要求用户终端CPU的主频至少为1GHz;内存至少为1GByte;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及以上;浏览器为Internet Explorer 6.0及以上版本;应关闭当前与网络相关的应用,如迅雷、电驴、比特精灵等各种下载工具,优酷、土豆、PPLive等各种在线视频播放应用,利用QQ、MSN、飞信等各种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文件传输,以及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的更新及在线升级等,并应同时避免家庭环境中使用同一宽带接入服务的其他终端运行上述应用。

在测试数据处理方面,报批稿中建议,需要包含各种家庭有线宽带签约速率;采样点应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户采样数据应涵盖各省、自治区所有地市和各直辖市的所有区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种宽带速率均选取不少于3‰的用户作为数据样本;测试数据采样时间应覆盖每天各种典型时间段;每3个月作为一次统计周期。

据悉,本标准是《宽带网络服务质量及评测方法》系列标准之一,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单位参与起草。公示期截止日期2012年4月25日。

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速方法探讨 篇4

近年来,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及推进,我国的宽带基础设施正在处于由铜缆更替为光纤的更新换代过程中,宽带网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业务、特别是在线视频类业务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宽带网络的带宽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宽带市场向民营资本开放和用户带宽的提升,“假宽带”逐渐成为舆论热点, 公众也越来越关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实际速率是否能够达到签约速率。

目前,国内有不少机构提供测速平台供宽带用户测速,并不定期发布宽带速率状况报告,如Akamai、 Speedtest等CDN提供商;奇虎360等互联网公司;以及电信、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这些机构发布的宽带速率状况报告之间数据差异很大,各测速平台之间的测试结果也千差万别,往往使用户无所适从。本文针对国内几个主流的测速平台进行研究,分析其测速方法对现网的支撑程度。

2测速方法和测速原理

运营商提供的“宽带接入速率”即用户签约速率不是 “用户体验速率”,按照行标《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固定宽带接入》(YD/T 2400-2012)规定,“固定宽带接入速率” 是指从宽带接入服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接入点BRAS到用户终端这一段链路上的信息传送速率。而“用户体验速率” 是用户使用网络时体验到的实际速率,会受到服务器、骨干网、线路、接口等诸多环节的影响,用户端测试的宽带速率一般要低于运营商端口速率,体验到的速率也远远低于接入速率。

2.1通信行业标准

目前,通信行业的测试平台建设主要是依据2012年工信部发布的《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固定宽带接入》(YD/ T 2400-2012)。

(1)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系统

根据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的定义,宽带接入速率测试平台应放置在BRAS处,如图1所示。

同时,标准中指出,考虑BRAS数量较多,各省可以采用两种替换方案,通过交换机或IDC连接在城域网出口路由器或省网出口路由器 , 如图2所示 。

(2)宽带接入速率的测速方法

宽带用户的宽带接入速率测速使用多线程 ( ≥ 4线程 ) HTTP下载进行测速 , 从收到第1个HTTP[GET] 请求开始计时 , 宽带接入速率测试平台及客户端软件每隔1s统计已经发送的文件大小 , 计算数据平均传送速率 , 并在网页上或客户端中实时更新 ; 15s后宽带接入速率测试平台停止发送数据 , 计算第5s到第15s之间共计10s的平均速率及峰值速率 。

2.2运营商测速平台原理

以某南方电信运营商宽带接入速率测速平台为例,在全省每个地市有本地测速服务器,一般设置在CR位置。 目前采用的测速方法是,宽带用户同时向4个TCP线程发送测速请求,这4个TCP线程1个指向本地服务器,3个指向异地服务器。

测试的方法是测速服务器通过HTTP协议以内存发包的多线程方式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下载速率为测速期间5~15s的下载速率均值 。

2.3某互联网公司测速原理

某互联网公司的测速平台按照区域设置,每个区域根据流量设置的服务器数量不同(一般平均每个省2-3对服务器,少于运营商测速平台数量),采用的测速方法是HTTP+UDP下载速率方式。HTTP下载采用2个线程, 根据用户IP地址对应服务器列表以及忙闲时分配机制, 选择一组测速服务器进行HTTP下载,同时从其他客户端进行P2P下载。HTTP和P2P下载速率计算后得出可用下载速率,如图4所示。

2.4测速原理和测速方法小结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测速方法有以下特点:

(1)测速范围通常包括了BRAS以上的网络,得出的是客户端至测速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速率,不完全是宽带接入速率。测速结果会小于宽带接入速率,而且测速服务器部署的位置越高,测速结果与实际接入速率相差越远。

(2)行标规定的接入速率测试方法实际上是用客户端与测速服务器之间的TCP吞吐量来衡量接入带宽。由于TCP滑动窗口和防拥塞等机制,网络时延、丢包和抖动会对测试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3)运营商采用的测速方法完全符合行业标准。某互联网公司采用了TCP+UDP下载测速的方法,测速方法与行标不完全一致,且TCP线程数也不够。

3不同测速方法的测试结果对比

为了研究不同的测速方法对现有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的影响,我们搭建了实验室环境,分别对比某互联网公司测速软件和运营商测速平台的固定接入速率测速数据,从而分析研究不同测速方法对测试带宽速率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场景:基于现有接入网架构搭建实验室环境,并接入本地城域网,分别测试2M、4M、6M、8M、 12M、20M、50M和100M的带宽速率(按照运营商现网配置要求,配置带宽为签约带宽的110%),并对测试路径网络链路利用率的跟踪,剔除传送路径上链路利用率超过90% 时的测试结果,防止因为链路拥塞影响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3.1低速率接入带宽测试结果对比

通过24小时轮测(每间隔1小时提取数据1次), 测试结果如图6(取8M测试速率结果作为示例)。

从图6可以看出,运营商平台的测试结果比较稳定, 基本与实际开通速率偏差不大;而某互联网公司平台的测试结果在不同时间带宽结果波动很大,在同等实验室环境下,可排除网络链路拥塞的影响。根据对抓包结果的分析, 造成某互联网公司平台测速数据波动大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TCP线程数量少。通过抓包分析,在这些测试过程中,有些测试只与测速服务器建立了一个TCP连接(如上午9:00-100、10:00-11:00的两次测试),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接入速率相差很大;

(2)UDP下载数据量小。在TCP线程少的情况下, 通过UDP下载来对管道进行填充。通过抓包分析发现, UDP Peer的IP地址并不是服务器,而是其他用户主机, 部分时段由于Peer并不发送数据或者发送的数据量极少, 下载的数据流不能完全充满管道,从而导致该时段的测试结果与实际接入速率相差很大;

(3)速率算法问题。该互联网公司的测速算法并不公开,但从几次测速结果远高于实际开通带宽这一明显不合理现象可以看出,其客户端软件计算下载速率的算法需要进一步优化。

3.2高速率接入带宽测速结果分析

在实验室环境对100M忙时(18:00-23:00)接入带宽速率进行测速对比分析,测速结果如图7。

从图7可以看出,运营商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平台的测速结果在高速率带宽条件下,均呈现不稳定情况。某些测试样本互联网公司平台的测速结果要好于运营商平台的测速结果。

现有运营商的测速方法是参照2012年的行标设计的, 采用了4个TCP线程。在网络有一定丢包和时延的情况下, 受窗口滑动和TCP拥塞机制的影响,TCP吞吐量会出现波动;低速率情况下,4个TCP线程可以抵消单个TCP线程吞吐量的波动,而高速率情况下,TCP线程数量不足以抵消这种影响从而导致测速结果与实际开通速率差异较大。

而互联网公司的测速平台尽管TCP线程只有2个, 但由于有多个UDP下载可以在TCP吞吐量下降时填充管道的空隙,在有效Peer数量较大时,测试结果好于4个TCP线程的运营商平台测速结果,更接近实际开通带宽。

4对测速方法优化的几点建议

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和宽带基础设施的光纤化升级,50M、100M等高带宽业务的普及,当前的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速标准和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高带宽用户的测速要求,存在测速结果与实际开通带宽偏差大的问题, 有必要对测速标准进行修订,对测速方法和平台进行升级优化。

对于测速方法的优化,我们有以下建议:

(1)提高TCP线程数量的最低值要求。目前行标要求不低于4个TCP线程,为了更准确测量高带宽用户的接入带宽,建议明确高带宽测速情况下TCP线程的最小值。

(2)测速服务器分散部署。 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测速服务器数量较少,在采用当前测试方法下,容易受到城域出口、骨干及IDC出口链路拥塞的影响, 导致测速结果不准确。将服务器分散部署,并通过多个TCP连接,可以有效的抵消这种影响。

固定宽带 篇5

为有效解决用户对宽带接入速率方面的争议和投诉, 今年江苏通管局将“开展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第三方测速工作”作为我省电信行业七项服务举措之一。近日, 江苏省固定宽带接入速率第三方抽样测试工作正式启动。

经过前期与省内各基础电信运营公司、第三方测速机构的沟通协调, 省通管局一方面制定了固定宽带接入速率达标抽样测试的工作方案, 包括测试范围、测试方式以及测试时间安排等, 决定先对南京地区的部分固定宽带抽样用户进行7×24小时的现场测试;另一方面确定了第三方测速机构, 将委托参与《宽带速率测试方法固定宽带接入》标准制定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承担本次抽样测试工作。通过本次抽样测试工作, 一是将对南京地区的宽带提速效果和宽带速率达标情况进行阶段性检验;二是为今后处理和解决涉及宽带速率的相关服务问题提供帮助和支撑;三是为下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固定宽带接入速率达标测试工作积累经验。

固定宽带 篇6

面对我国宽带市场实际接入速率和标称速率的差异, 4月16日, 工信部发布了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三大运营商等参与起草的《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试方法》 (以下简称《方法》) , 并进行公示。《方法》规定了宽带接入速率的定义、测试设备要求、基准测试方法、替代测试方式及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适用于对宽带接入服务商提供给家庭固定宽带用户的接入速率进行测试, 不适用于企业专线接入的情况。

可防止人为限速

在该《方法》中, 定义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是指从宽带接入服务提供商的宽带业务接入点BRAS到用户终端这一段链路上的信息传送速率, 一般以kbit/s或Mbit/s为单位。而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试主要是针对网络下行方向进行, 即从网络侧到用户侧方向。

有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 若按此《方法》测试,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情况均能达到此标准, 因此, 《方法》对三大运营商并没有过多的限制。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沈璞表示, 此《方法》真正规范的应是像方正宽带、长城宽带等中小宽带运营商。

据悉, 这类中小宽带运营商从三大运营商那里购买的宽带其实都是同一速率, 但他们通常通过人为限速来进行市场区隔, 通过更改后台数值, 提供诸如2M、4M等不同速率的宽带。对这种并非由于技术标准造成的宽带质量差异, 《方法》能进行有效监控。

仅能测试20%的管道情况

不过,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指出, 一般情况下宽带用户的上网速率可以分为接入速率和感知速率。其中接入速率是指运营商为用户划定的宽带上网速率, 即《方法》中定义并测试的部分, 也就是通俗意义上说的2M、4M宽带;而用户感知速率则是用户实际使用互联网时的速率, 如用户下载软件、音乐时电脑显示的速率。在网络性能一切良好的情况下, 2M宽带的下载速率可超过200 kbit/s, 但实际使用时, 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 通常难以达到这种速率。因为内容从来源传递到用户终端需经过多道环节, 从BRAS到用户终端只是整个互联网访问链路的一小部分, 只占了整个网络链路的20%左右, 更多的网络情况并不能被检测到, 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传送速度变慢, 因此, 就算按《方法》测试出网络状况优良, 用户感知速率也不一定就好。

所以, 《方法》也特别指出, 接入网只是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宽带接入速率并不等同于用户使用网络业务 (如观看视频、下载文件等) 时体验到的实际速率, 即用户终端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速率。

提升客户感知率仍需加强互联互通

据了解, 客户感知速率与运营商标称速率之间的差异在全球运营商来说都无法保持同步, 这并非是因某个运营商的主观因素限制, 而是由许多客观因素和技术原因所造成。但也有数据表明, 我国的固定宽带覆盖率虽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但在下载速率上却要远远落后其它国家。那么影响我国固定宽带客户感知速率的瓶颈究竟在哪里呢?

有业内人士表示, 互联互通就是目前影响客户感知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各运营商宽带网络之间不能做到有效互联互通, 若一家宽带网络的用户访问的网站主机在是另一家运营商网络上, 那么访问就会变慢。同时, P2P的泛滥, 也给运营商城域网、省干网的出口也带来了很大压力。

因此, 工信部在推进接入速率不“掺假”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在促进运营商科学规划网络建设、消除网内速率瓶颈的同时, 加强网络互联互通管理和监控, 特别是促进各运营商在互联网内容方面的互联互通。

另外, 网络技术原因也是影响我国固定宽带感知速率的原因之一。据了解, 在西欧和北美地区, 基于Cable的宽带在固定宽带中占比较高, 而这种技术标准的宽带理论速度远超基于电话线路的DSL, 但目前我国Cable宽带还远未发展起来。同时, 我国的FTTx也进展缓慢, 发展远落后于日韩欧美等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固定宽带】相关文章:

宽带薪酬06-13

宽带应用05-07

宽带城市05-21

宽带改造05-22

宽带质量07-27

宽带上网07-31

高速宽带08-05

宽带连接08-11

宽带信号08-19

宽带技术08-29

上一篇:评价体系的建设下一篇:监理人员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