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证据

2024-09-10

间接证据(精选三篇)

间接证据 篇1

关键词:受贿案,间接证据,实践

在受贿案件由于行受贿的秘密性, 以及受贿人高智商手段的掩盖和伪装, 使查处此类案件难度大, 且由于此类案件主要依靠行贿人的证言和受贿人的供述, 极易受翻供、翻证的影响而难以定案。因此, 在受贿案中充分收集间接证据, 使证据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就显得更为复杂, 也尤为重要。

一、间接证据的特点和作用

(一) 间接证据的概念

间接证据是相对于直接证据而言的, 划分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标准是依据一个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这种证明关系, 指的是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是以直接证明还是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 而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是间接的, 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单独证明主要案件事实, 它只能证明案件事实中的某一情节或片段, 如果要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 以推论的方式即间接证明的方式起到证明作用。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 单独一个直接证据可以不依赖其他证据, 以直接证明的方式对案件的主要事实起证明作用。

(二) 间接证据的特点

一是间接证据具有依赖性。任何一个间接证据都只能证实案件事实的某个片段, 它必须依赖其他证据, 并相互结合起来组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使每个间接证据都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才能据以查明全部案件事实。二是间接证据具有范围广、数量多、易收集等特点。间接证据的具体表现形式非常繁多, 凡是能够证明与案件主要事实有关的片断情况或个别情节的事实, 譬如能证明地点、时间、手段、动机、工具、结果等单一的事实要素和个别情节的证据, 都可能成为间接证据。三是间接证据具有关联性。任一间接证据的证明意义, 都是由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 以及与其他证据在证明过程中相互结合所决定的。只有与其他证据以及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 这样才能起到证明作用。四是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间接证据所能证明的必须是相互一致的, 相互之间没有矛盾,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也没有矛盾, 如果发现不一致, 就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合理排除矛盾, 查证清楚, 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证明结论。五是间接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与直接证据相比, 其证明过程复杂, 必须有一个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任一单独的间接证据, 都不能直接证实案件事实, 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或无罪, 只有把诸多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得出一个排除各种可能性的结论, 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二、受贿案件中间接证据的作用

(一) 间接证据是发现其他证据的桥梁

间接证据往往反映案件的表象, 通过对表象的分析, 从而观察到案件的本质。一般说来, 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 大多从收集间接证据入手, 在取得了大量的间接证据后, 才逐步地指向了犯罪嫌疑人, 然后对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在大量的证据面前, 犯罪嫌疑人开始交待问题, 取得直接证据。

(二) 间接证据是印证直接证据的有效手段

直接证据中常常出现种种不真实的情况, 间接证据可以用来检验直接证据的真伪。直接证据究竟是真是假, 它们自身不可能自我证明, 而必须由其他证据来加以验证。例如, 被告人的供述与被害人的陈述、证人证言互相予盾, 究竟谁真谁假?这就需要与间接证据进行比对验证。

(三) 在无法收集到直接证据时, 依靠若干间接证据形成的证据链, 也能定案

这种作用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 在司法实践中, 只有间接证据的案件往往在侦查阶段就会流产, 完全依照间接证据定罪的案件较少。

三、受贿案件中采用间接证据的必要性

受贿案件由于其自身存在以下特点, 凸显出间接证据在认定其案件中的必要性。一是证据形式单一。在受贿案件中, 一般仅以行贿人证言和受贿人供述为主要证据形式, 这是因为受贿案件在客观行为上仅表现为行贿人的“送”和受贿人的“收”, 缺少固定的现场、痕迹、物品、作案工具及可见的犯罪行为引起的各种危害结果。在物质形式上往往是以货币为主要对象, 货币流通量大, 难以确定其所有者。因此, 受贿案件证据形式单一这个特点, 决定了受贿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搜查、审查、认定证据的难度。二是取证难度大。在受贿案件中, 证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行贿人事前一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求于受贿人, 且往往是以小贿换大利的收益人, 他们在通常情况下碍于情面和自身的利益不愿作证。受贿人的亲朋好友作为知情人, 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一般不肯作证。受贿行为的隐蔽性, 使得受贿案件取证难成为一个重要特点。三是证据易变化。受贿案件证据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 往往会出现因某一证据发生变化, 即由控告证据变为辩护证据, 而使已经形成证明某人构成受贿罪的证明体系支离破碎, 导致案件流产。常见的有:受贿人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作出了供述, 因后怕而翻供, 作出新的辩解, 而这种辩解又不能被其他证据否定;主要证人原先作了证言, 后因碍于情面或接受他人的教唆等原因, 而否认了以前的证言等。四是证据不完全。受贿案件的证明材料在搜集时很难全部取得, 所要证明的对象虽有相关的部分证据证明, 却不能有完全的证据证明。其主要原因是受贿案件在客观方面仅仅表现为行贿人为了获得利益而“送”和受贿人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以权换钱的“收”, 这一送一收瞬间完成, 没有留下相应的可视的痕迹物品。加之现阶段在侦查工作中秘密技侦手段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 因而对证据的证明几乎完全是靠证人证言和受贿人供述来进行, 相关证据难以取得。

四、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原则

(一) 每一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各种证据。如果采取刑讯逼供、威胁、利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收集的间接证据, 由于手段的不合法导致其本身不确实, 据此得出的关于案件事实的结论就不可能符合案件的客观真实。因此, 对每一个案件所涉及的诸如证人证言、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和现场勘查笔录等数量较多, 关系复杂, 真假并存的间接证据, 都需要反复查证属实, 分清真伪, 以确定其真实性。

(二) 每一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 能够证明案件的某些事实或情节。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些间接证据反映了引起犯罪的原因或者是犯罪造成的结果, 有些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是决定、制约犯罪的条件, 是伴随犯罪而发生的情况, 其他证明某个证据的真伪或者排除其他可能性的证据等, 也都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要防止把只有表面上的联系当作客观的内在联系, 而作为间接证据使用, 延误诉讼时间, 影响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现象出现。

(三) 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客观地说, 一个间接证据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某个片段, 只有将所有能够证明每个片段的间接证据收集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 构成一条锁链, 使每个间接证据都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环环相扣, 每个环节都不脱落, 才能据以查明全部案件事实。

(四) 间接证据之间以及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一致, 互相衔接, 互相印证, 没有矛盾。

在办案过程中, 必须做到间接证据相互之间没有矛盾, 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也没有矛盾。如果发现矛盾, 就必须继续收集证据, 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 合理排除矛盾, 查证清楚, 确定其证明效力。否则, 不能勉强定案。

(五) 间接证据所形成的证明体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 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正确的结论。

当老照片成为间接证据 篇2

玛姬通过在故纸堆或者易趣网上收集旧照片,择取其中部分图像合成在自己的作品之中。那些旧照片大多是人物肖像——个人照,全家福或者集体照,是当初影楼里还没有自动曝光摄影技术的时候拍摄的原作。当时摄影本身还是新生事物,面对镜头时的那种拘谨神情,在快照时代到来之后,对我们来说已经消失了。照片中的人物穿着影楼临时提供的服装,在镜头前表情严肃,对很多人来说,那是他们第一次拍照,或者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生命中唯一的一次。

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我们无从得知。那些照片之后又怎么样了?它们好像从来就是玛姬手下的作品所表现的那样。这是怎么做到的?

摄影已经进入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视觉文化,但它进入的时间不同,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对于这种变化的产生,经济和教育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显然,摄影在官方支持,政府政策的促进下迅猛发展。然而在意识形态这把大扫帚转换方向之时,它把许多影像从摄影史中横扫出来,有些丢进了托洛茨基所嘲讽的“历史的垃圾箱”里,这部分还有回收利用的可能;还有一部分丢进了真正意义的垃圾桶,永远被扫出了摄影文化史。

不管摄影,摄像机,胶卷,各种关于摄影的东西在哪个地方出现,都意味着那儿有大量的照片产生和消亡。虽说没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保存所有的东西,但是这些单薄的感光纸片(有时是感光金属,玻璃)却表现出非凡的生存能力,它们通常十分依赖所产生的语境,而本身却绝对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西方国家,包括美洲,欧洲国家,人们随时可能迷失在大大小小的照片档案室当中。最早的相片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另外还有家庭相册等私人收藏的资料。还有可以销售老照片的地方,像跳蚤市场,古董店,小货摊等等,甚者垃圾堆和无人居住的房屋里都有相片可以随便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摄影师以及所有参与这种艺术媒介的人们,不仅考虑如何保存这些影像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品,也开始思考如何把它们放进后现代影像语境当中,让它们再次鲜活起来。从李,弗里德兰德充满敬意地把E.J.贝洛克的负片重新冲印出来,到治奥利(Paolo Gioli)把影楼的负片拿来润饰重新再创作变成自己的作品:从加里·布洛特梅尔(Gary Brotmeyer)的微型相集到凯芮·梅·威姆斯(Carrie Mae Weems)运用达盖尔的银版照相法表现奴隶贸易中的非洲受难者肖像;从凡·德烈·科克(Van Deren Coke)用过度曝光法重新诠释某位不知名作者的玻璃版负片到在鲍里斯·迈克海洛夫(Boris Mikhailov)的快照里“拾得”苏维埃印象,这一切都是对这种思考的回答。

这些业余摄影者的创作(Vernacular Photography)在数码摄影出现的几十年之前,尽管还没形成正式的运动,也已经在摄影实验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潮。后来,数码影像的出现,高分辨率数码扫描仪加上图像处理软件,特别是Photoshop,以空前的规模促进了上述的探索,拓展了参与探索的艺术门类。

玛姬这一代摄影者成年的时候,计算机技术已经较为普及。玛姬一开始学习的是传统摄影技术,她摄影生涯的前10年致力于拍摄市郊黑白风景和彩色静物,用一台老式的4×5照相机在自然光下拍摄。而后,1996年她开始试着操作平板扫描仪,把它当作另一台照相机来运用。渐渐地,她向着用完全数码的创作方式发展。

有一次,Adobe公司送了一台苹果电脑和一台扫描仪给玛姬的丈夫杰瑞·尤斯曼,希望他发现其潜在性能,结果尤斯曼这位摄影蒙太奇的先锋人物习惯了用传统暗房方式制作相片,觉得这新工具并不适合自己,就将其搁置一边。后来玛姬用了起来,并且开始把那些已经崭露头角的新作,发展成恒久的真正的主体创作。

有一种常见的误解:数码照片合成制作要比暗房制作容易得多。当然,启动电脑和扫描仪,打开图片处理软件,扫描两张图像,选中其一放到另一张上去,这比去暗房里>中洗胶片,先对一张底片进行曝光,再在同一张感光纸上对另一张底片进行曝光,确是容易得多。但是,也仅此而已。一旦想达到尤斯曼和玛姬的作品一样的复杂和细致的话,那就不同了,他们两个完全不同的图片处理过程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他们的创作几乎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尤斯曼制作照片是用十九世纪末以来普遍沿用至今的技术,把许许多多底片按不同尺寸放大,再用上标准洗印的各个步骤(曝光、遮光、蒙版);而玛姬则是在Photoshop上,把许许多多扫描图片,挑选出来层层拼合,她每张图片的图层都达到60个以上,一层一层调整得很仔细,不亚于漆器工艺。

美国著名舞蹈家、歌唱家和演员弗雷德-阿尔斯泰曾经说:“如果一个人不用心,什么事看起来都觉得困难。”玛姬从来都不刻意表现她在艺术创作中所做的努力,尽管她已经达到大师水准。她把一切辛苦淡化,忽略,所以她的观众感受分享的都是她努力的结果。除了收集来的旧照片,玛姬还扫描其他人造的,自然的东西,还有她以前拍摄的风景等照片。无论一开始她想描述的意境听起来有多不可能,她所用来合成的各个组成部分有多不同,只要她一完成创作,你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所有的元素都是那么不可或缺。

她那些作品表现的,或许是天堂、地狱或者某个缥缈空间的闪现,在那个地方,往生的人还没收到最后的死亡通告。玛姬的作品把我们带到一片非同寻常的天地,或者不祥,或者滑稽,人物或者阴阳怪气,或者心地善良。在那里,女人会像气球一样漂浮着,鱼可以当帽子戴着,贝壳可以当裙子穿在身上;牛悬挂在天空中,鸟儿拿着鸟蛋的图片在鸟巢周围旋飞……如果真像迷信说的那样,照片抓住了事物的灵魂,那么玛姬就是为她选中的这些照片中的人们营造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的灵魂设计了新的居住空间,那里多姿多彩,充满了奇遇和惊喜。

除了创作真实世界和她想象中世界的影像之外,玛姬·泰勒还在过去几年中花了很多时间,创作出视觉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一位有良好摄影技术的视觉艺术家(还是哲学系毕业)为路易斯,卡罗尔——这位数学家兼业余摄影师写的书制作插图,这一切好像是注定的。作为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部非常意象派的作品,丰富的想象和意想不到的情节,还有古灵精怪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吸引着读者。要创作符合这样一本小说的意境的图像作品,本身已经是一个挑战;而如果那些图像不仅使人们想起卡罗尔所描述的奇境,本身也独立成为作品,那就是另一个创举。玛姬两者都做到了,“接近爱丽丝”系列是她迄今规模最大的作品。

如今,玛姬已经成为才华横溢的数码蒙太奇摄影师,和许多同时代的摄影师一样,从“湿”的“化学”的摄影技术过渡到使用电子设备,她发现自己进行数码创作的各个过程都与她从传统摄影中学到的所有技术相关。也许数码影像的出现削弱了我们一贯认为照片是可靠证据的想法,但它同时也为摄影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意料之外的方法,再次激活身边成千上万的旧照片。玛姬携同她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已经落住一个全新的星球,她邀请我们这些观众去参观,同时也鼓励大家创造自己心目中的世界。

论间接证据的理论基础及运用规则 篇3

1. 间接证据的理论基础

1.1 对间接证据理论根基的探究

1.1.1 犹太法典中的间接证据

间接证据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古犹太法典中。在犹太法典里, 有这样一个例子, 法官对证人说, “也许你看到一个人手中拿着滴血的凶器紧追在另一个人的后面, 同时被追的受害人在痛苦地挣扎, 但假如这是你所仅仅看到的东西的话, 那么你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可见, 犹太法对证据运用的限制条件十分苛刻。根据法典规定, 只有在两个有能力的目击证人直接目睹了所有案件事实的情况下,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才可以被采用。这也说明, 由于使用间接证据的过程中往往得依赖其他证据或基于一定的假设和逻辑推理, 因此间接证据在犹太的法庭里面几乎是没有证明力的。

1.1.2 间接证据理论奠基人边沁的学说

最早提出间接证据概念的是英国法学家杰里米边沁。他认为, 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区别就在于间接证据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推论”, 而在直接证据中, 从原始命题到结论的推演却相对简单。根据学者威廉姆斯特维宁对边沁理论的解释, 可以理解为直接证据所证明的基本命题 (即证据本身反映的客观事实) 与待证命题是相同或者等价的;而间接证据中存在的所谓“特殊的推论”是指间接证据在证明基本命题为真的同时, 还要通过逻辑推论证明待证命题的真实性。

1.2 间接证据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1.2.1 莱曼·帕特森的观点

莱曼·帕特森从证据基本命题与待证命题之间的相容性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提出, 直接证据的基本命题仅仅与待证命题相容, 而间接证据与主要事实之间的相容性更大。区别于犹太法和边沁从包含关系与等价关系的角度研究证据, 帕特森则是以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之间的矛盾关系来界定二者概念。

1.2.2 麦考密克的观点

麦考密克的观点是英美法系关于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划分标准的代表性观点。即案件主要事实或待证事实的证明作用是否需要推断或假设作为依据, 不需要假设和逻辑推理可以证明的是直接证据;必需经过假设和逻辑推理才能证明的则是间接证据。

2. 间接证据的运用

2.1 审查间接证据的可靠性

在各种诉讼活动, 特别是在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 一类或一份证据都可能会决定案件的最终走向。因此, 对于证据运用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间接证据的运用则更是如此。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 间接证据的数量多, 相互之间的关系又极为繁复纷杂, 因此, 收集到的间接证据的真假性难以辨认, 证据之间的逻辑性也不易找寻, 这就需要司法办案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辨别与确认。从多角度、多方位对收集的各项间接证据进行反复审查与认证, 确保间接证据的可靠性, 为准确地揭示犯罪事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

从证据的关联性特点来看, 只有当收集到的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时, 才能说明此类证据具有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实际意义。因此, 在收集提取间接证据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首先, 要明确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具有联系以及具有怎样的联系。其次, 要注意区分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表面联系与内在联系, 切勿将二者混淆。否则会误导办案人员走入歧途, 影响办案效率, 最终可能会导致冤案错案的发生。

2.3 审查各证据之间的协调一致性

如果说证明犯罪事实需要一条逻辑严密、拼接合理的证据链条, 那么间接证据就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个片段。既然是一条证据链, 那么必然会对证据的数量及证据之间关系是否协调一致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 要保证间接证据的数量充足, 因为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不同, 无法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 只能通过与其他证据之间的联系来彼此印证, 进而推断出案件的真实情况。其次, 要保证间接证据之间的协调性与一致性。这就要求证据链中不能出现证据之间不相符合、互相脱节, 甚至相互冲突与矛盾的现象。因此, 在对间接证据进行审查的过程中, 不仅要对其可靠性与关联性进行审核, 更要审查间接证据之间是否能够相互衔接、协调一致、彼此印证。只有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证据链条, 才能为揭露案件真相提供有力的证据材料, 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2.4 审查间接证据推断结论的正确性与排他性

在各种案件, 特别是刑事案件中, 任何证据都会揭露部分或全部的案件事实, 并最终指向案件的真实情况。这种揭露必然具有正确性、真实性以及排他性。因此, 在对间接证据运用的过程中, 需要对其推断结论的正确性及排他性进行严格审查, 使证据链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不能出现任何疑问与漏洞, 更不能得出两种推论结果。

综上所述, 在对间接证据运用的过程中既要确保间接证据的可靠性与关联性, 也要审查间接证据的协调一致性、正确性和排他性。只有严格谨慎的遵循上述原则, 才能对间接证据进行更加充分有效的运用, 形成一条严密合理、牢不可破的证据链。

摘要:间接证据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间接证据的正确提取与有效应用将为办案人员收集证据侦破案件开辟更加广泛的思路, 提供更加多样的手段, 为形成严密多元的证据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间接证据,理论基础,运用规则

参考文献

[1]黄凯斌.间接证据理论的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J].2004 (02) :156-157.

[2]阮堂辉、王晖.间接证据概念辨析.证据学论坛[J].2007 (02) :11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间接证据】相关文章:

间接描写人物04-09

间接告白语录04-24

间接氧化法05-17

间接带电作业06-07

间接关联规则06-11

间接被动句06-14

间接影响因素07-02

间接网络效应07-13

英语间接引语07-15

间接侵权责任07-25

上一篇:学生主体性教学下一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