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环境

2024-08-12

信息系统环境(精选十篇)

信息系统环境 篇1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部门陆续配备了大批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和系统软件,构建了由2 300 多个监测站点组成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获取和积累了大量有用的环境信息。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在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加剧,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到污染严重级别,更为人们敲响了加强环境保护的警钟。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保护工作局面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大国家环境监管的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我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也是信息技术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环境信息系统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进步,为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作为信息系统环境下新的审计模式应该不断发展与完善。

1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

1.1 信息系统与环境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实现某个系统目标,由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和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用户、运行机制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的统一体。 它主要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4 个部分,具有信息性、综合性、复杂性、集成性和演化性等特征。

环境信息系统是复杂的信息系统,它除了具有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一般认为,环境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的,能够提供各种环境信息服务的人机交互系统,它也是各种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环境遥感信息系统、环境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的统称。 它的主要功能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为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机构提供基于信息系统的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持手段,为社会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1.2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环境信息系统的构成, 我们可以看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信息系统, 涉及构成环境信息系统的各个要素。 总的来说,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包括如下审计内容。

1.2.1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由多个子数据库组成。 每个子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是指单个或群体以空间位置为参照的数据,包括地物的空间位置(空间坐标)及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变量或环境特征。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为环境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获取数据的主要途径有遥感影像数据和GPS定位数据, 将各环节的信息源收集起来,记录下各种格式的环境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环境信息系统的内部数据格式; 通过将图像处理和实地采集的数据相结合可以提取土地利用、 植被指数等资源环境专题信息。 其中非遥感信息源,主要包括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地貌分区图、土壤类型图、水系图、水文地质图等,通过数字化形成基础图库。 统计资料数据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和资源环境数据等。 数据库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1.2.2 环境信息应用系统

环境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规划、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事故应急等。 其中环境管理指的是对所要处理和存储的环境数据进行控制管理的过程,包括环境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环境监测主要用来提供所需的环境信息;在计算机模型和算法的支持下,环境信息系统完成生态环境评价、生态规划、环境模拟与预测、环境事故应急等各种环境信息处理任务。

1.2.3 环境信息模拟系统

环境信息模拟系统主要是指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环境问题的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模拟, 以便实现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和功能。 它由多个环境模拟子系统构成,且每个环境模拟子系统以由若干个模拟模型组成,模型库由环境容量模型、环境规划模型、环境评价模型、环境预测模型、环境决策模型、环境生态模型等组成。

1.2.4 环境信息系统平台

环境信息系统平台为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开发环境。

综上所述,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主要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以上4 部分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将产生相应的环境信息产品,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日报、重点流域水质监测周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这些环境信息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手段。

2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1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环境信息能力建设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环境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得到了不断的加强, 但是距离满足新时期国家环保工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在发展与实施过程中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相关的法规和准则不够完善。 审计必须依法进行,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也不例外。 尽管在审计署2008 年出台的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中明确将环境审计列为六大重点关注的审计领域之一,但是缺乏关于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准则和规范,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同时,计算机审计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在环境信息系统审计中,环境信息系统本身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留有审计接口,以便通过接口取得被审计单位环境信息系统的电子信息, 进行有关的审计处理。 由于在环境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与环境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硬件大量投入和高速发展的状况相比,环境信息系统软件的建设远远滞后。由于此类问题导致所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低、功能简单、性能差、运行不畅的问题,这些无论是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生态监管等面上工作,还是排污收费、项目审批、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具体工作方面都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开展产生了影响。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是环境保护、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交叉学科。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环境保护、审计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但我国现在还很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胜任的计算机审计人员,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4)相关环境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 现在许多审计信息资料与数据储存在各台电脑之中,审计信息资料没有有效地与局域网进行链接,审计数据不能互通,没有实现共享。尤其是在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所造成的条块分割,造成各环保部门之间信息封锁, 大量的环境信息资源封闭在单位部门内部;有些环境管理部门分头立项、重复建设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缺乏全面及时、科学分析、动态跟踪能力,因而,无法实现环境信息共享, 很难为环保部门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是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重大障碍。 这种环境信息系统信息无法共享的情形使得有些审计机关的局域网与相关部门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都是孤立的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实现远程审计比较困难,严重地影响了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应用与发展。

2.2 对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几点建议

2.2.1规范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相关的标准

审计的正确开展有赖于标准的制定。 环境信息系统的审计,需要审计师恪守“客观、独立、全面、权威”的职业道德,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照相应的有关环境保护和审计的规定以法定的格式出具审计结论(评价、建议)。 同时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统一起来,形成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2.2.2 加强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管理

各级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积累大量的环境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建立各种环境信息系统,这些环境信息系统大多仅仅具有查询、检索和统计的功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滞后的状态,缺乏全面及时、科学分析、动态跟踪能力, 因而,很难为环保部门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依据。随着环境信息数据和数据库的不断增长,如何能很好地将所存储的数据转化为能够容易为环境管理人员理解的、有用的知识,这将是在信息化时代下进行审计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2.2.3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有效开展审计工作

开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最重要的在于人才的准备,需要一批既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又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 在目前复合型人才缺失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使用两种知识类型的人员共同完成审计任务的方式,每个环境信息系统审计项目都配备专业审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由两种类型人员分别执行审计中的不同任务,同时也根据需要密切配合,这也是目前许多审计组织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采取的有效方式。

2.2.4 开发高效实用的审计软件

首先,要求新开发的环境信息系统软件必须提供审计接口。我国现有的环境信息系统软件大多没有审计接口, 审计软件无法获取系统的电子资料。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给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打开通道,企业、社会团体、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并开发适合不同信息化平台、运行环境以及不同审计内容的环境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3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环境审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还是处于初步阶段, 其发展水平、人才培养方面远远落后。 本文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初步探究,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对审计事业发展的推动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相信对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应用与研究的热点。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环境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的区别,进而指出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其次指出了发展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现阶段所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对深入进行环境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系统环境 篇2

摘要: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议题,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本国的环境质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也得到了加强和重视,文章将对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为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环境保护信息系统;3S技术

1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环境保护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要处理的基本问题。环境保护是指为了保障人类现今和以后的长久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各种措施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已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的一种统称。环境保护包括很多方面: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比如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繁重,情势更加复杂多变,环保部门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服务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2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也不例外。环境保护必须依靠新兴科学技术手段,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国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已经有许多年了。环境保护的各部门和各系统基本都为主管的相应业务配备了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应用体系:国家环保总局有信息中心、全国32个省都建立了省级环境信息中心、超过100个城市建有环境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不仅配备了覆盖率广的卫星通信专网、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也配备了经过专业培训的信息管理人员,为我国深入认识、掌握环境污染和环境破的程度、根源、危害,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分析、存储、调用,有计划的开展环境保护、预防,生态恢复、控制污染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3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应用

3.1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是融合了3S技术、模型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综合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其主要结构包括了上述技术对应的相应系统。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应有信息的获取和显示、查询、分析、表达、数据监测、融合、自动化集成、开发环境专题子系统、为环境决策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等。总之,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应最大限度的涉及环境相关的各方面我,为环境保护提供最大限度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3.2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管理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录入、传输、分析、存储、表达和应用,无不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可以增强环境保护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孤效率。

3.3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系统的融合更能实现环境保护质量的提高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损害后代的利益,也就是说,环境信息系统获取的环境信息、研究的环境保护对策、环境处理工艺等都需要及时的向大众传播,应用于现实,而互联网的运用不仅可以加速信息的传播,为大众提供快捷、全面的环境信息,提高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对提高大众参与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互联网和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43S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运用

3S技术是指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3S技术是指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3S技术结合了空间技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项综合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的部分功能可以实现融合和集成,对信息的采集、录入、编辑、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4.13S技术利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模型制作

环境信息的获取,环境保护的规划、决策制定很多时候要依靠合理的模型来作参考。3S技术结合了地理学、城市空间学、环境科学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实现地理信息、环境空间的信息的获取、分析、管理和运用,所以,当3S技术和环境模型相融合和集成时,可为大气、水、土壤、城市、人口等的空间分布和要素分析形成点、线、面的空间模拟实体,并且可表现其相关属性,方便分析和决策,同时也可检验制作的应对系统,比如潮河流水质、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等。

4.23S技术与ES技术结合使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

ES即专家系统,因其强大的定性分析能力,是人工智能近年来被应用的最广泛的一个分支。ES系统的核心问题是系统知识的`权威性、简明性和广泛适用性,ES的定性分析能力和3S技术的结合,可以使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为准确、便利的进行模型选择、评估、校正,对提高环境信息管理,发挥系统的决策功能具有实际意义。4.33S技术与仿真系统集合提高了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交互性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和广大的,绝大多数需要依靠仿真技术。无论是大的环境问题中复杂环境信息和系统的研究和构建,比如大气、水体、土壤等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污染物的量控制、研究和治理方法的实施等,还是小的环境问题比如具体的某种污染物的处理工艺的实验、分析,处理系统的审核、改进等,都需要集合模型技术、仿真技术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操作,3S、三维动画、多媒体、多传感器、高分辨显示器等结合营造的仿真环境,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环境感,增强人机的交互,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43S与在线监测技术融合使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具实用性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实行环境监测。污染物的浓度、来源、变化等监测数据是后面分析、采取应对措施的依据。3S技术中的GPS定位功能对监测十分必要。

5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对环境保护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提高保护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计算机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作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懿颖 单位:昆明市环境监控中心

参考文献:

[1]魏斌,黄明祥.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及发展趋势[J].环境保护,,42(14):36-39.

[2]朱琳.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79.

信息系统环境 篇3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保密;网络技术

1 概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信息化的浪潮在短时间内就席卷了全世界,企业和个人在获得信息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了信息安全风险的威胁。企业间竞争态势日渐激烈,利用信息技术窃取核心技術、重要文件、机密信息、客户档案等泄密事件不断发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保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我国企业信息保密现状

2.1 国内企业信息泄漏事件频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管理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信息在存储、传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密的概率增高,给企业的信息保密工作带来难度。在企业信息泄密事件中,有的是由内部员工疏忽所造成的,有的是由利益关系造成的,这些信息泄密事件不仅给企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能会造更多的间接损失,损失这是无法估量的。

2.2 国内企业信息泄密事件分析

企业泄密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互逐渐便利,同时也增加了企业机密信息的泄漏概率。在企业信息泄密事件中,内部原因占据绝大部分,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客观原因,我国关于企业信息保密的立法工作尚不完善,小保密观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信息技术实施水平较低,具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我国有近22%的企业对网络信息没有采取任何保密管理措施,这就为企业信息的泄密提供了条件。风险管理手段的落后,风险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措施,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管理过程,信息风险无法彻底消除,但可通过多种管理方式降低风险带来的危害,如规避、转移、接受等风险处理方式可应用到企业信息管理当中。

主观原因,企业领导、各管理层、基层员工对企业信息的保密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企业领导认为信息保密管理是IT部门工作内容,降低了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信息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只有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才能减少企业信息泄漏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安全性。

3 企业信息保密管理体系的制定

3.1 信息保密组织结构设定

企业的信息保密组织设计,是根据企业信息管理目标,对企业的信息资源、安全技术、人力等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以确保信息保密活动能够协调运转。在进行企业信息保密组织结构设计时,应按照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原则、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和权责对等的原则对其进行科学设定,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建立企业信息保密组织时,应首先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保密管理组织,成立信息保密领导小组,汇集企业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指挥,以形成高效的信息保密管理组织。其次,根据信息保密小组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以配合信息保密小组的工作。

3.2 安全技术的应用

虽然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但信息安全保护技术也在逐渐提升,一些新的安全防护技术不断被研发应用,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企业可利用新型的安全技术防治信息泄漏,为企业的信息保密管理提供保障。对于具备保密价值的信息,可采取加密的方式进行存储或传送,防止外来不法分子的窃取或恶意破坏;利用网络管理技术,对网络安全性进行检测,及时消除网络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反病毒措施,如对文件进行扫描、在服务器上安装防病毒模块、设置防火墙等多种形式增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动态追踪技术可提醒、监督、协助计算机操作人员对文件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确保信息文件的安全性。

3.3 制度

制度是做好信息保密管理的关键,在构建企业信息保密方案时,制度建设应作为重点内容。首先,人事制度方面,应加强对人的管理,从认识调动、审批、培训教育、人事考评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其次,做好信息资产的分级管理制度建设。再次,网络设备的管理。网络设备是信息生成、存储、传输、使用的场所,是信息使用过程中应用最为频繁的载体,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防止非法人员、非法操作造成信息泄漏。最后,信息安全审计制度。信息安全审计是对信息保密事件进行检测、记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判断信息是否发生泄漏以及泄漏的原因、负责人等,以便对后期进行改善和处理。审计工作主要是对网络、主机、数据库进行审计。

3.4 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是企业为达到某种目标,而由不同的部门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还包括活动范围、职责、方式等。企业引入信息保密方案后,应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或调整,以配合企业信息保密方案的实施,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3.5 人员教育

就当前来说,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忽视了信息保密方案实施中人的重要性。信息系统的创建者、实施者离不开人的操纵,因此人的道德素质、专业节能都对信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人员的保密意识的培养,对于企业信息保密方案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4 总结

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多的离不开信息的竞争,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泄漏事件不断发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做好企业信息保密方案,加强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勇超.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研究及认证功能的开发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3.

[2]韩露.企业保密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5(2):35-35.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篇4

1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内容

1.1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

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是进行环境预测、环境监管和环境质量评估的关键所在。对于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数据库作为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资料、环境背景与环境要素属性、监测目标、遥感信息数据库四个方面。这四种数据库组成了城市环境系统的核心部分。在进行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的过程中, 这四种数据库是体统研究的关键所在, 对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1.2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组成

环境信息系统是在环境遭到破坏之前对环境的发展做好预测、监测工作, 并做好相应的环境规划工作, 对城市环境进行及时治理和有效地控制。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

1.2.1 资源环境的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主要对街道、居民小区、企业的分布, 工业、餐饮、医院等污染源进行大气监测等, 显示监测数据, 对城市各个污染点进行环境监测管理。

1.2.2 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主要是根据城市的基本地图, 将城市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按一定时间录入到GIS数据库中, 对空间和属性进行统一管理。借助空间、时间序列进行环境信息处理。对城市环境监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在环境信息管理上实现可视化, 及时掌握城市环境发展情况, 找出城市环境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城市环境规划提供数据依据, 在实践中探究区域性城市华宁污染治理的可行性, 为环境整治工作的进行提供技术支持[2]。

1.2.3 环境评价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主要是通过利用GIS数据库的环境监测信息, 对城市环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通过分析、评价结果, 进一步指导城市环境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是找出影响城市环境的各个环境因素, 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 确定城市各个分区的环境标准和等级, 并通过文字、图形等形式表现出来。

1.2.4 环境影响预测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主要是找出影响城市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数据的数值进行模拟演变, 找出各个数据之间的演变规律, 根据这些规律找出城市环境发展的影响因素, 充分发挥城市环境建设的预见性, 从而对城市环境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以便更好地位城市环境建设服务[3]。

1.2.5 环境规划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主要是在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对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规划, 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在实践应用中对这些方法总结, 在城市环境建设中, 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城市环境规划工作。

2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需求

在进行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的过程中, 充分了解系统需求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只有对环境信息系统的需求有了准确的把握, 才能进一步对环境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创新。通过系统需求找出环境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并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 增强环境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 为城市环境做好预测、监测和规划管理工作, 让环境信息系统更好地为城市环境发展服务, 进一步推进我城市化发展进程。

2.1 数据统一集中管理

在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运用过程中, 数据管理是其中的基础环节。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主要是将已经保存的分散的数据输入进城市环境数据中心里, 对环境数据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为数据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保障。使环境监测数据向分析、决策方向进行结构转变, 为了使已存数据得到充分的利用, 数据中心应该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可以让格式不同的数据放入到数据仓库当中, 实现城市环境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为城市环境发展提供数据基础, 在城市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4]。

2.2 数据的深层分析

目前, 对我国的城市环境信息数据的分析正处在一个简单统计和简单汇总的处理水平, 而数据分析对制定环境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需要将复杂的数据分析隐藏于简单的界面下面, 实现数据访问的高效性, 让用户在选择、研究数据时更加容易操作。

2.3 灵活的数据表达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不仅存在时间和动态两种性质, 还具有一定的空间性, 选用GIS进行系统表达最合适不过, 在城市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 GIS可以对城市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对城市污染源的排放和治理、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在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中发挥了充分的功能优势[5]。

3 总结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城市环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城市环境的发展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进行城市环境预测、监测和规划的重要手段,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 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城市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快了城市环境发展进程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城市环境信息系统也得到了不断开发, 在促进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 对于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日益增多, 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次研究将从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的系统内容和系统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城市环境信息系统,系统内容,系统需要

参考文献

[1]戴福初, 张晓军, 李军.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2 (10) :120-123.

[2]况旭, 程声通.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环境科学学报, 2011, 5 (03) :2, 10-252.

[3]王超, 马志宇.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环境保护科学, 2012, 10 (13) :140-143.

[4]姜旭平.信息系统分析:概念、结构、机理、分支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12 (09) :260-263.

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5

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阐述了基于Web的.省级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功能特点和组成结构,并就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充分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可扩充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同时又满足了省级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对于数据安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作 者:徐光 XU Guang 作者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沈阳,110031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RING IN CHINA年,卷(期):21(4)分类号:X830关键词:环境监测 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因特网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篇6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IT技术现在、将来都在不断改变会计这一职业的传统,在重新赋予会计新的内涵的同时,各种新的管理思想也在改变着会计管理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我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技能。目前网络财务正处于研究和不断完善阶段。

一、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心系统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因此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和跟上时代的脚步,也为了企业在这个竞争巨大的市场下能把财务信息系统顺利的走上自动化,快速化,同时把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复杂的原始和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减小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所以一定要通过计算机的手段和会计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现代化。

二、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的子系统。会计信息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中的信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信息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在网络的环境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原来的控制形式已经再也不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需求了,而企业内部对财务的控制既关系到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还关系到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安全性、可靠性。

如果企业想要实现最初制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会计信息控制系统提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交易和相关的作用都必须要依赖计算机,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好坏必然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因为会计信息被记录到了磁盘或者其他的介质中,就失去了原有的直观。在此同时,信息系统相对于人工来讲,透明度会大大提高,数据也变得更加的安全,因为保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之重要的。

第二,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进行,数据运行和处理完全都是取决于计算机的程序和硬件的。会计人员根本不会也不能参加到具体的运行控制当中。

第三,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会变得非常的特殊,会计信息系统中设置了明确的权限分工,这样不但确保了系统运用提高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还可以对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最大化的控制,从而降低企业财务保密的风险程度,网络的应用会使得以前对内部控制依赖性大大的减弱,几乎失去了效用。所以要有效的利用网络系统来帮助企业的财务工作,就必须建立既适合企业也适合网络操作的会计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完善财务运作系统。

第四,随着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部门会对计算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大,企业的各种数据和制定的报表都要一开计算机来完成,所以,想要数据是正确的就必须控制这些会计信心的产生是正确的,只有保证了信息的正确和可靠才能减少或者是预防计算机出现的错误几率,但是目前而言我国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处于传统的手工会计阶段。 因此,研究网络环境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加强与完善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提高财务会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网络,金融活动越发的频繁,单位内部的财务活动和跟单位外部的财务活动高效化、实时化、并对单位的经济运作, 财务往来,要实现会计运算的准确和全面的控制,从而实现财务的动态管理,摒弃过去传统的静态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第一,需要建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制和相应的政策;第二,要定期对网络系统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政策进行有效的评价;最后,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预算及其责任控制。针对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设立风险评估部门或者岗位,对风险进行规避和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的法律法规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要完善法律法规。不仅对原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规范,再此基础之上,还应该加其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软件进行升级,加强企业审计算专业人才的培训。

(三)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1、 系统硬件安全控制。

如果要保持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性,第一,要做好定期的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且要及时的排除计算机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第二,注意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及时淘汰落后了的机器设备,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快速高效和准确性。

系统软件的安全控制。

要想做到会计信息的高正确率就必须对所运行的软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更新,同时保证各个运行模块的的及时升级。还要定期的做好数据备份和数据的管理以防止非法访问所造成的数据丢失或者系统错误。

网络病毒防护。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虽然高效,方便,实用但是他有一个弊端就是网络会有病毒侵袭的问题,所以必须注意防范,第一,在硬件方面要采用贩毒的芯片或者是卡。第二,要防止第三方访问带来的病毒,所以对外来的访问一定要经过严格仔细的审查,进行杀毒之后方可接受。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第一, 信息化战略性计划应当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紧密相关。

第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系统的要求严格审核使用者信息,还要收集工作人员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从而督促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三, 通过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会计及相关信息的报告负责制度。

强调“软控制”与人的重要性。

第一,要想有效的利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就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工作中,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明白自己在系统中的责任。只有清楚了自己的义务和权限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同时,要想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来完成企业的内部财务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相互理解和协调,然后团结在一起,共同的遵循系统的规则,相互探讨系统运用中德问题,不断的完善,最后使得企业能充分的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网络信息化的管理

第二,虽然系统是自动的,但还是由人来操控的,从这一点来说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工作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另外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是要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然后是要提高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在学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用和知识不断的更新中,建立自己的保密意识,正确的利用自己在系统中的权限,明白自己工作的要求和所肩负的责任,同时在能适应新的网络快速更新的环境下严格的控制好系统运用,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总结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环境和管理理念,这一切的改变必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具体内容,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变化。其中涉及到相关理论,政策方正的改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容控制一定会更加完善。(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临海 ;317000)

参考文献:

[1] 吴艳. 基于COSO 报告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J] . 软件导刊, 2005, ( 22) .

[2] 郑海英. 200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会计研究, 12: 62~ 65

[3] 刘英姿, 胡青松. 200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企业信息化阶段识别方法. 科技进步与对策, 7: 156~ 158

[4] 朱立新, 陈显中. 2005. 对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的重新划分. 企业经济, 6: 75~ 78

[5] 杨雄胜. 2006. 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 会计研究, 2: 53~ 59

[6] 刘志远 刘洁,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会计研究, 2001/12

[7] 甄阜铭,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探讨,财会通讯,2001/5

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篇7

1 环境信息系统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EIS)

环境信息系统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EIS) 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 实现环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利用, 为环境管理服务的系统[1]。环境信息系统的基本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基础数据库, 环境管理模块, 环境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模块。其中基础数据库可分为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类。空间数据指单个或群体的以空间位置为参照的数据, 包括地物的空间位置 (空间坐标) 及实体间的空间相关性 (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是与地理实体相联系的变量或环境特征, 它是环境专题研究和分析的核心内容。环境信息主要包括4个方面:污染源信息、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信息、与环境质量有关的自然条件 (如水文、气象等) 信息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规划信息[2]。

1.1 环境常规信息系统

该类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输人、储存、图象表达等功能。在这类系统中往往需要运用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作为技术支持。

1.2 环境监测 (监督) 与管理信息系统[3]

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是环境信息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应用部分。能够对污染源及其污染过程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以及对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实时监任与控制等。该类系统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均可应用, 还可对超标排放的污染源及时进行自动报警等。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应由四级网络结构组成[国家环保总局的中央级、省环保局的中枢级、地市县环保局的中心级和排污单位的企业级) , 方可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共享性。

1.3 环境治理效能评价系统[3]

该类系统可以实现对有关环境信息的数学分析和模拟计算。作出对环境政策以及治理效果的综合评价。

1.4 环境规划与决策支持系统

环境规划与环境决策已是政府的一个主要决策方面, 是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决策问题, 而且是一个多变里、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系统问题, 必须要有大盆的信息支持。应用信息技术, 可将环境规划与决策过程与其它环境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决策支持技术可以将数据和模型集成以获取新的信息、一般讲,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要有人机对话系统、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和知识库系统组成[3]。

1.5 环境信息的网络系统

该类系统可实现多层次各种不同环境信息网的建设, 可以达到环境信息的“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3]。目前在我国, 计算机已大量普及应用, 也具备了较好的网络通讯基础, 为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奠定了硬件信息技术基础。

2 环境管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环境管理, 从广义上讲是指在环境容量的允许下, 以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和宣传教育的手段, 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人类处于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环境管理的内容上看, 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包括环境规划、环保监测监督、环境控制以及环境意识等方面, 涉及诸如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生态、等等领域。如何将这些方面和领域对解决环境问题形成的激励和约束、依据、压力等反映出来, 信息技术对此则具有非凡的集成功能。

信息技术, 一方面要解决如何更科学、准确、及时地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 在环境管理过程中, 随着对复杂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环境信息技术还需从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3 环境信息系统与环境管理功能的实现

3.1 数据子系统[4]

GIS数据库子系统, 分属性库与空间库。两种数据库的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基础数据库为各方面环境管理提供共享的数据, 是其它各类属性数据及图形数据操作的基础。依据存放对象的不同分为环境背景数据库, 环境质量数据库与污染源数据库三部分。

支持数据库是制订各项计划、规划、实施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 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环境法律法规、条例、规定以及环境标准、统计资料等。

应用数据库应用数据库中的各项数据都来源于应用模块, 也即分析子系统的分析结果。其中一部分是直接处理结果, 如环境质量报告、环境计划和规划、排污申报与许可证管理等, 另外一部分是与直接结果有关的相关信息, 如环保科技、环保产业、自然保护及宣传教育等。

图形数据库包括各种必需的地理图形。这些图形是进行污水处理厂、填埋场、新建项目及居民区的合理规划与选址, 监测站点的优化布设, 寻找污染源并分析其污染途径和可能的环境影响需采取控制及削减污染的基本参考依据。数据库中的数据一部分来源于基本地理、地形图, 一部分也是由分析系统生成的, 包括新建项目、厂矿、企业、污水处理厂与填埋场的分布图和环境质量现状图、环境规划图、大气污染及水质状况图等。

3.2 分析子系统

分析子系统根据模型的作用划分两大类[4]。其一是地形数学模型, 包括因子成分和主成分分析模型、趋势面分析模型、模糊聚类模型、有序量最优分割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值线追踪与描述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空间拓朴分析模型等, 这些基本分析模型为环境模型的构造与运作提供了基本辅助手段;其二是各种环境模型, 包括:各种环境质量评价、影响评价模型;大气污染扩散模型;水质模拟模型;污染源预测模型等。

3.3 输出子系统

主要输出一下内容:水体、大气质量趋势变化图及不同功能区比较表;噪声监测结果图;各企业排污量以及削减量;环境质量评价报告书及环境质量现状图;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评价及排列等级等。

4 结论

将环境信息技术应用到环境管理中, 将当前各项环境管理政策、制度融于信息系统中, 充分发挥环境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 确保管理指标的具体实现, 对于推进我国环境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声通, 司徒卫, 章欣.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开发程序[J].环境科学, 1989 (2) :57-61.[1]程声通, 司徒卫, 章欣.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开发程序[J].环境科学, 1989 (2) :57-61.

[2]路月仙, 陈振楼, 王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11) ;52-54.[2]路月仙, 陈振楼, 王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4 (11) ;52-54.

[3]苍靖.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 2001 (5) ;8-12.[3]苍靖.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 2001 (5) ;8-12.

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应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 信息化普及越来越广,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功能不断增强, 在环境预测、环境监测、环境管理、规划决策、环境评价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管理加入EIS技术、管理资源、资源分析、资源预测以及环境信息, 提高环境监测水平。信息完备性使得社会资源被高效利用, 推动了社会朝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

一、解析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指的是, 在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 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 实现环境信息加工、存储、利用、维护和采集, 成为环境管理系统最坚实的支撑技术。一般而言, 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辅助决策模块、环境管理模块、基础数据库模块。基础模块占据重要的位置, 它主要由属性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两大数据库组成, 组建结构复杂, 数据转化程度高。当该系统被运行时, 环境信息系统将会进行高速运转, 提高信息处理速率。空间数据指的是, 单独的空间或者单独的个体, 借助参考对象获得虚拟数据, 方便空间位置拓展和组建, 空间坐标的拓扑结构得到延伸。属性数据是人们熟悉的地理关联词, 它是衡量数据变量的标准, 是评价环境特征的重要参考数据。从发展上看, 属性数据已经成为研究环境专题和分析环境特征的核心内容。环境信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信息内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信息、自然环境信息、污染源信息、环境质量问题。这些信息范围囊括人文信息、自然信息, 范围非常大。掌握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方式, 将提高全社会信息处理速率。

二、信息管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和环境监测系统是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 这两个系统发挥出巨大的功效。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环境管理系统对污染的检测和管理有重要作用, 能够对环境实行长期的监测。环境监测贵在持续性, 该系统具有监测连续性, 针对污染排放源、污染范围监测具有高度精准监测作用, 为人们治理污染源提供了依据。系统进步使得环境监测水平也相应提高。环境同人们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国家提倡环境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然而实际的发展中, 常常出现社会经济发展以环境破坏为代价, 破坏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该系统的功能不仅针对环境污染监测, 而且还延伸到水质、土壤、大气、固体废弃物等等各类环境污染。系统监测范围不断推广, 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国地域辽阔,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提倡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污染问题出现给社会发展造成了阻碍。人们急切处理环境污染, 面对如此广阔的国土, 环境治理没有准确的治理对象, 使得治理工作难以进行。该系统投入使用后, 对一些排放量超标的污染物, 会实现自动报警, 使得人们明确治理范围和治理对象。高效率的环境监测系统, 需要建立起四级网络结构系统, 分别为:污排放单位级、环保局环境监测级、省中枢级、中央控制级。四个级别的环境监测, 在工作相互监督, 相互促进。实现了环境监测的共享性、准确性、时效性。

三、治理环境效能评价体系

环境监测虽然可以大范围的进行环境监测, 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染来源实行控制和管理。但是, 该系统缺乏精准的模拟计算。没有精准的数据保障, 环境管理缺乏数据分析功能, 最终确立的方案没有理论依据, 收集到的环境信息, 不具有科学性。因此, 需要建立起治理环境效能评价体系, 该体系会模拟环境实际情况, 对综合治理效果做出评价, 使得环境管理有理可依, 有据可行。还可以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提高环境信息系统管理。

(一) 决策支持系统之规划。

实践证明:环境决策和环境规划它们是母系系统中的分支, 这两个决策内容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实行决策的关键参考对象。它涉及到整个社会问题, 有经济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环境治理问题等等, 综合性非常强。而且, 这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变量的系统问题。实现信息精准度, 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应用系统针对信息分散情况, 能够将环境监测同政府决策相结合, 组成庞大的信息库, 使得系统获得充足的信息支撑。决策技术把数据集成模型, 信息通过转化获得新信息。信息决策系统主要由:知识库系统、人机对话系统、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组成。这些系统相互联系, 工作中提高监测质量。系统发展最普遍的现象是:系统的层次结果混乱, 对复杂的信息不能进行整合。环境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多层次网络信息搭建, 将复杂多变的环境信息组建成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互连互通、联合建设的数据源。随着计算机系统不断强大, 我国信息普及率已经提高, 环境行业具备了网路通讯基础。这为实现网络系统组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使得网络监测技术得到推广。

(二) 环境决策协调社会发展。

环境管理对信息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需要跟上管理要求, 从技术的普及性、技术高效性、技术时效性等等方面入手, 提高技术水平。环境管理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在环境容量下, 将科学理论作为发展理念, 运用经济、法律、宣传教育、行政、科学技术等手段, 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管理过程中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经济发展总将环境破坏作为代价, 产生大量的水体污染, 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人类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同时, 也面临了自然灾害问题。因此, 环境管理监测需要协调好发展关系, 控制经济活动范围。使得人类发展在一个可持续发展中状态下进行。从环境管理的内容上看, 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工程实现的功能非常广, 涉及到环保监测监督、环境规划、环境意识、环境控制等等。因此, 要推行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使用, 使得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四、环境信息系统与环境管理功能实现

(一) 数据子系统。

GPS是地理数据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空间库和属性库。基础数据库可以给环境提供数据共享, 环境管理是个复杂的工程, 该工程的实现, 需要系统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实现环境管理时, 它的属性和操作系统将融入属性数据和图像属性两个技术, 它是实现数据转化的基础。数据通过图形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使得管理更加顺畅, 整合出来的数据会被存入数据库。系统内部主要分为:环境质量数据库、环境背景数据库、污染源数据库三大数据库, 在信息录入时, 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来源, 划分入不同的数据内。数据库分类主要目的为:系统能够实现管理、规划、决策、计划的自动化信息处理。这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建设目标等等。数据库不是单独的个体, 它与环境保护法、环境规则息息相关。图形数据是人们熟悉的地理图形, 这些图形具有参考意义, 主要是针对:填埋场、化工污水处理、寻找污染源、检测点的分布规划、环境管理寻址扥等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数据库中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 明确数据来源。人们知道一些地形图, 主要是由地理图形构造组成, 有的是由系统次级生成。

(二) 对子系统进行分析。

子系统的分析, 它的分析依据是模拟综合系统功能实现程度, 查看子系统发挥作用力大小。需要用到的是地形数学模型, 该模型由主成分以及因子成分两大模型系统组成。地形数学模型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它的组建模型范围非常广, 主要由拓朴分析模型、模糊聚类模型、等值线追踪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层次分析模型以及最优分割模型组成, 这些模型组成了环境管理基础。这些模型融入管理系统时, 与管理中的污染源模型、影响评价模型、水质模拟模型以及污染扩散模型紧密结合, 使得子系统组建更加稳健。

(三) 输出子系统。

输出子系统主要是将信号转化成具体数据, 对城市环境管理有重要作用。该系统输出数据为:大气质量、水体污染等变化影像图形。系统在对信息录入时, 能够根据图形进行区分。例如, 使用到的噪声监测图, 道路会根据该图形分布情况, 制定出应对措施, 帮助道路减少噪音污染。例如:环境质量现状图, 该图形能够帮助环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检测结果准确。

结束语

环境信息被应用到环境管理中, 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当前各项信息管理技术, 已经融入环境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统从录入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整合, 充分发挥系统的强大功能, 达到管理指标实现的目的。该技术对我国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环境管理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然, 杨东.环境信息系统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9) .

[2]高骁骁, 韩文霆.基于GIS的作物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农机化研究, 2013 (3) .

[3]刘举.区域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J].地球农业科学, 2012 (1) .

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9

当前, 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环境问题上的迫切需求, 而如何提高信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确保信息流通的顺畅, 带动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也是世界各国所重点研究的课题。

对于环境信息系统而言, 它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是处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良好的环境信息系统对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基于此, 来探讨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希望可以为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环境信息系统的指导思想。

我们在环境信息系统的实际建设中, 应该遵循以下工作思路:第一, 搞好培训工作。对于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 它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 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所以, 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展开不同层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 从而有效促进全体职工计算机水平的提高。第二, 实现资源的共享。环境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大量环境保护信息的系统, 所以,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 应该加强办公自动化管理建设, 在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 实现环境保护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三, 加强区域间的协作。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这就需要各地区之间加强区域性的合作, 针对各地的重点环境保护对象, 实现信息的联网, 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环境信息系统的结构。

对于环境信息系统的构造而言, 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局域网、扩展网以及Internet互联网Web站点, 其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2.1 局域网的结构与实现。

在环境信息系统中, 局域网的结构通常采用的是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它的传输介质是超五类双绞线, 并且采用的是以太网的建设标准。其主要结构配置有服务器、网络配件、工作站以及系统软件等等。一般情况下, 环境信息系统的软件是一套比较完整而且系统的结构, 能够适用于全局工作。同时系统的软件还可以实现多种功效, 比如环境统计、工作日志、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保产业、人事工资以及环境宣教等等信息的浏览与查询。另外, 在共享系统服务器环境保护信息资源的过程中, 各站点可以通过自我开发, 推出各自的主页, 并在相互连接的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局域网中网。这些有效的做法, 既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信息的共享, 又可以加强各环保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从而大大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2.2 扩展网的结构与实现。

对于扩展网而言, 它是建立一定局域网的基础之上。通过扩展网的有效建立, 可以实现重点污染源所属企业之间的联网, 这样就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动态管理以及环境的质量, 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 在环境信息系统中, 局域网与扩展网的有效连接, 可以加强国家与各地区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 并保持环境保护信息传输的顺畅, 这样就可以为各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促进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2.3 Internet互联网Web站点。

Internet互联网Web站点是环境信息互联网上的一个站点, 它所采用的是虚拟的服务器, 并且网页是自行设计的。在这个站点上, 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查阅到很多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或者是某个地区的环境发展情况, 这些内容都会记录在站点网页的各种栏目中。通常, 这个站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保的产业、环保的项目、环境热线、环境宣教以及办事指南等等。当然, 在此过程中, 各个栏目的内容也会有它自身的作用, 比如环保的项目主要是介绍各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项目, 环境宣教就是想公众宣传环境的保护意识, 环境热线就是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与监督中来。

3. 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

3.1 传递信息。

在环境信息系统中, 借助一定的公共数据网络上的信息, 可以实现与国家环保部门局域网之间的网络互联, 这样就可以扩大环境信息网络的范围, 实现环境信息广域网的有效建设。同时, 在此过程中, 还可以保证环境保护信息交流的顺畅, 并且及时了解其它地区的环境保护信息的最新动态, 这样就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 提供有力的保障。

3.2 自动监测大气环境质量。

在环境信息系统中, 通过建设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 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大气环境的质量。这样, 在动态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的基础上, 可以提高城市天气预报的质量与准确性, 并且还可以开展天气预报的日报或者周报工作。有效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还可以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活动提供一定的便利。另外, 自动式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还能够有效节省人力, 提供工作效率。

3.3 实时管理重点污染源动态。

当前, 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实时管理重点污染源动态网络系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该系统是建立在一定计算机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基础之上。同时, 在该系统中, 通过建立起重点污染源动态数据库, 可以强化信息数据传输的效率, 并且, 它还可以提供多种数据信息的服务功能, 比如入库、传输、传阅以及查询等等。在这些服务功能的作用下, 相关的环境保护信息可以有效被传输到环境管理部门, 这样就有利于其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3.4 环境信息的发布。

在环境信息系统中, 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各种功能, 可以及时了解各地区环境保护信息的最新动态, 这样就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 在此过程中, 通过发布一些实时环境保护的信息, 可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测与管理。另外, 通过有效利用信息中心数据库的优势, 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合理分析, 这样就可以为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价, 提供必要的数据理论, 并且还可以为环境的管理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3.5 提供业务指导与技术服务。

对于环境信息系统而言, 它是一个多层次的全方位系统, 但是, 它的建设与发展还是比较依赖一定的信息收集, 所以, 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做好环境保护信息的管理工作, 并且不断提高其管理的水平, 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其中管理系统的可靠、稳定。

3.6 促进办公效率的提高。

当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办公的自动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当然, 对环境保护来说也不例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省劳动力, 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环境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

第一, 在硬件方面, 它所采用的结构是星型结构, 而服务器所采用的形式是双机备份的形式。第二, 在服务器方面, 服务器的终端可以为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的运行, 提供有力的安全防范措施, 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第三, 防火墙的设置, 通过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 可以达到环境信息系统的“防火”目的, 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网络黑客的攻击。第四, 加强对控制用户的管理, 在此过程中, 要严格保证系统内部文件的安全, 做好控制用户的管理工作, 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权的用户。

结语

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它在环境保护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且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 它可以有效促进环境保护信息资源的共享, 加快信息的交流, 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展开, 提供必要的依据;另一方面, 它可以有效节省人力资源, 促进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而且人类的活动也正在使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这样就使得环境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前, 加快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并保证其信息流通的顺畅, 已成为各国环保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是来探讨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信息系统,设计,实现,信息网

参考文献

[1]陈红顺, 更斌, 张俊岭.农业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1)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技术探析 篇10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机房控制技术都相应获得了提升, 然而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创新与优化的同时, 中国机械设备及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功率也在不断提高[1]。各种电子设备在低压、高频、高发热的运作环境中都需要一个良好环境支持, 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的相关技术进行探究, 以此为中国电子信息系统今后的创新性应用和发展提供合理化参考。

1机房环境中的照度因素

照度指的是单位受光面积内的光通量, 在系统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通常以库克斯作为照度的使用单位。照度是衡量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照明的基本物理量, 照度的准确数值能够直观体现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运行的稳定性[2]。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运行过程中, 通常会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种形式的光源, 为更好地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正常运行条件, 技术人员及安全维护人员应当定期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照度进行检测, 确保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光线柔和, 不会对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干扰和影响。通过对中国计算机场地技术当中的照度评估值进行研究可知, 合理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当中, 照度不得低于2 001 Lux, 为了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转, 机房内的灯管数量应受到严格控制, 正确情况下应当保持在20 w/m2, 在选择灯具型号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灯具的稳定性与眩光程度, 避免出现光线直射设备的情况。

2机房环境中的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实际运行质量, 电源的电流、电压、频率、线路质量都是决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稳定运行的保证性因素[3]。同时, 配电制式也会影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能质量, 严重者还容易引发机房内的安全事故, 极大地降低了机房运行的安全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低压配电线路所采用的频率为50 Hz, 电压为220/380 V, 主要采用TN-C-S系统以及TN-S系统, 机房电源应尽量保持三项负载的平衡状态, 零地电压为零则是机房电源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供电方式也是影响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计算机机房的运行过程中, 通常会有两种供电方式, 即双路供电加UPS电源供电设备与发电机作为后援的电源加UPS电源设备供电。这两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路为主供电, 一路为副供电, 两路设备不会出现同时停电的问题情况, 当主供电停电以后, 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副供电系统, 以此保证供电系统的流畅运作。

3机房环境中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是机房稳定运行的必要保障, 清洁的空气能够使机房内部的电子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环境当中, 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运行效率。空调系统除了具备温湿度调节功能以外, 还应具备较好的送风系统, 能够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机房内部的空气交换, 将空气当中的尘埃进行充分过滤, 以此消除尘埃对电子设备所造成的影响。空调设备的送风系统还应将机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危害性气体及时排出机房, 以此避免机房内部工作人员遭受危害性气体的影响, 为机房的的稳定、安全运作提供必要性支持。

4机房环境中的湿度因素

机房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对信息系统设备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如果机房环境中的空气湿度过高, 就会发生设备的表面出现冷凝水现象, 凝结的水膜可能会渗入信息系统设备的电路板中, 引发电路设备的短路。如果机房环境中的空气湿度过低, 就容易导致人体和机器或人体和地板等物体之间出现摩擦, 摩擦过程中会不断积累静电电荷, 如果没有对积累的静电电荷进行有效的处理, 积累的静电电荷就会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阻碍信息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研究结果中显示, 机房环境中的湿度为5.0%时, 积累的静电电压能达到20 k V;机房环境中的湿度提高到20.0%时, 积累的静电电压下降到10 k V;当机房环境中的湿度提高到30.0%时, 积累的静电电压就下降到了5 k V。静电很容易对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严重者还会导致一些精密的电子器件出现破损情况, 致使机房的运作安全性遭受极大的影响。

5机房环境中的温度因素

由于机房中2/3的微电子设备都是由电子元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因此在微电子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制造特别多的热量。微电子设备内部积累过多的热量就会出现高温现象, 对微电子设备造成破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 将设备内部过多的热量散走, 降低热量对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 温度对于绝缘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6结语

通过对中国现阶段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实际运行及技术创新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可知, 企业单位及相关技术部门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理应加强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技术的关注与监督, 大力推进中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技术的科研与探索, 以此为中国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优质化的发展环境与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任京民.电子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9) :23-24.

[2]胡广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期刊导报, 2012 (7) :23-25.

上一篇:最长寿男人的长寿秘诀下一篇:包装电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