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24-06-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精选十篇)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情况

1 引言

截至2013年底, 全国共评出1260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其中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480个, 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标识530个, 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312个。2013年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科技部共公示了17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 (公示项目) , 其中一星级179个, 二星级237个, 三星级102个。继2011年我国绿色建筑标识数量实现井喷式增长后, 2012年、2013年绿色建筑标识数量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近年来,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不但数量增长快, 而且在规模上比国外绿色建筑大, 建筑面积平均在10万平方米左右。江苏、广东、上海三个沿海地区绿色建筑的数量遥遥领先, 山东、河北、湖北、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增速明显。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 各地的绿色建筑建设和评价标识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多个省市获批开展所辖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已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 可以开展地方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地区共33个, 分别为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江苏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辽宁省、福建省、四川省、厦门市、山东省、天津市、湖北省、陕西省、湖南省、青岛市、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西省、重庆市、安徽省、山西省、北京市、青海省、广东省、河南省、甘肃省、贵州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

2 各地绿建评价标准发展状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绿色建筑已经由最初的“浅绿”发展到现在的“深绿”阶段。在2006年, 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 对绿色建筑提出了许多明确要求。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地绿色建筑发展, 各省市纷纷出台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因地制宜地推动了中国绿色建筑进程, 且在公众认知性、项目综合效益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湖南、山东、广西、河北、香港等多个省市均编制了地方标准和细则, 并相继开始实施。目前的标准较多地延续了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同时进一步因地制宜, 结合城市区域、资源、气候、人文等各方面条件, 充实和丰富了绿色建筑的技术内涵。同时, 部分地方标准也细化了标准要求, 提高了各项标准的可操作性。随着新的国家标准的推行, 逐步丰富各地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指南, 完善地方标准中的适应性要求变得越发重要。

2.1 沿用国标类型

仍沿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体系, 对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两大类型进行区分, 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大体系;根据技术难易程度区分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 并根据一般项和优选项达标条数确定星级, 个别条文针对地方特点进行增减, 例如江苏省、上海市等省市指定的地方标准。

2.2 因地制宜区分类型

不拘泥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中对专业的分类, 如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11/T 825-2011) 增加创新项、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T 14-082-2012) 增加建筑电气等, 通过条文和专业细化, 增加地方标准执行力。

2.3 创新类型区分

打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中通过条文达标条数控制星级方式, 采取打分制进行绿建建筑等级判定。如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评价规范》 (SZJG 30-2009) 更接近LEED评价体系, 采用得分制并将绿色建筑分为铂金、金、银、铜四个等级。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T 29-204-2010) 使用评价指标权重制, 并从创新点、推广价值、综合效益3方面设置加分项, 完善补充评价体系。

3 绿色建筑评价面临问题

“十二五”以来, 绿色建筑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底,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绿色建筑项目个数和建筑面积均居于全国领先的局面。《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明确“十二五”期间, 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

但目前我国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项目很少, 其中在2013年的518个绿色建筑标识中, 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项目只有50个。如何保证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建筑能够按照设计要求交工并运营, 是绿色建筑面临的重点问题。

不容忽视的是, 绿色建筑在运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遮阳系统设计不合理, 运行1年, 约有30%的活动遮阳系统已无法正常调节;由于物业管理和绿化维护等原因, 导致可透水地面破坏严重, 植草砖内无草丛存活;不少项目并未认真落实节水灌溉设计方案, 运营过程中仍采用人工浇灌方式, 有的设备损坏严重;6.7%的可再生能源设备闲置, 1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20%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部分项目的被动设计仅是为了达标而设计, 没有从改善空间舒适性的角度出发, 导致室内自然通风不畅、产生眩光等问题的存在。

4 结束语

在规范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和落实的同时, 还须关注绿色建筑从设计标识向运营标识的承接, 这是将绿色建筑落到实处的有利保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 加快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善

目前执行的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普遍存在使用时间过长, 不能满足目前绿色建筑发展日益增长需求, 加快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不断丰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 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监督

为扭转绝大多数绿色建筑只申报设计标识不进行运营标识评审的局面, 杜绝绿色建筑近停留在图纸层面的现象, 建筑部门和评审机构须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监督, 可推行绿色建筑立法, 实施绿色建筑责任制。

3) 加强对绿色物业的重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2

EvaI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E2005]63号(关于请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资源节约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城市建设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有为 韩继红 曾捷 杨建荣 方天 培汪维 王静霞 秦佑国 毛志兵 马眷荣 陈立 叶青 徐文龙 林海燕 郎四维 程志军 安宇 张蓓红 范宏武 王玮华 林波荣 赵平于震平郭兴芳 涂英时 刘景立

目 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3.1基本要求……………………………………………………3 3.2评价与等级划分……………………………………………3 4住宅建筑………………………………………………………5 4.1节地与室外环境……………………………………………5 4.2节能与能源利用……………………………………………6 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 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8 4.5室内环境质量………………………………………………9 4.6运营管理……………………………………………………11 5公共建筑………………………………………………………12 5.1节地与室外环境……………………………………………12 5.2节能与能源利用……………………………………………13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4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5 5.5室内环境质量………………………………………………16 5.6运营管理……………………………………………………17

1总 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1.0.3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dex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5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6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

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3.1.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1.2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并提交相应分析报告。

3.1.4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

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3.2.2绿色建筑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住宅建筑或第5章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3.2.2-

1、表3.2.2-2确定。

等级

★ ★★ ★★★

等 级

★ ★★ ★★★

表3.2.2-1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一般项数(共40项)

优选项数

节地与 节能与 节水与水 节材与材 室内环 运营

(共9项)

室外环境 能源利用 资源利用 料资源利用 境质量 管理(共8项)(共6项)(共6项)(共7项)(共6项)(共7项)

- 4 2 3 3 2 4 3 4 4 3 5 3 6 4 5 5 4 6 5

表3.2.2-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3项)

节地与室 节能与能 节水与水 节材与材 室内环 运营 优选项数 外环境 源利用 资源利用 料资源利用 境质量 管理(共14项)(共6项)(共10项)(共6项)(共8项)(共6项)(共7项)

3 5 3 4 6 4 6 4 5 6 5 8 5 7 5 6 10

当本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3.2.3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过。

4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4.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m2、多层不高于28 m2、中高层不高于24 m2、高层不高于15 m2。

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4.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lm2。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4.1.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4.1.10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4.1.11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4.1.12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3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革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4.1.15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1.16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优选项

4.1.17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1.18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4.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4.2.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4.2.2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

4.2.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一般项

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

4.2.5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

4.2.6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

4.2.7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他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

4.2.8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

4.2.9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优选项

4.2.10采暖或空调能耗不高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建筑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4.2.11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4.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4.3.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4.3.3采用节水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4.3.4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4.3.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项

4.3.6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4.3.7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4.3.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4.3.9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4.3.10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集畜及利用方案。4.3.1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优选项

4.3.12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4.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 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4.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一般项

4.4.3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4.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4.4.5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4.4.6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4.4.7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

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4.4.8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

4.4.9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优选项

4.4.10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4.4.11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4.5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4.5.1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

4.5.2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4.5.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A),夜间不大于35 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ri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4.5.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在其他地区不小于5%。4。5.5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一般项

4.5.6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4.5.7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

4.5.8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4.5.9设采暖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4.5.10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4.5.1l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优选项

4.5.12卧室、起居室(厅)使用蓄能、调湿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材料。4.6运营管理 控制项

4.6.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4.6.2住宅水、电、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

4.6.3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对垃圾物流进行有效控制,对废品进行分类收集,防止垃圾无序倾倒和二次污染。

4.6.4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并有严格的保洁清洗措施,生活垃圾袋装化存放。一般项

4.6.5垃圾站(间)设冲洗和排水设施。存放垃圾及时清运,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

4.6.6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可靠,达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

4.6.7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

4.6.8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成活率大于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4.6.9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6.10垃圾分类收集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住户占总住户数的比例)达90%以上。4·6.11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优选项

4·6·12对可生物降解垃圾进行单独收集或设置可生物降解垃圾处理房。垃圾收集或垃圾处理房设有风道或排风、冲洗和排水设施,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

5公共建筑

5.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5.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5.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5.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

5.1.6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的规定。5.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5.1.8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5.1·9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5.1·10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5.1.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问。优选项

5.1.12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5.1.13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5.1.14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5.2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5.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5.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

5.2.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5.2.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5.2.5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一般项

5.2.6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5.2.7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2.8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要求。

5.2.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5.2.10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5.2.11全空气调节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5.2.12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5.2.13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3.26、5.3.27条的规定。

5·2·14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5·2·15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优选项 5·2·16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5·2·17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5.2.18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lo%,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5.2.19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5.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5.3.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5.3.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5.3.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5.3.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项

5.3.6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5.3.7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5.3.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5.3.9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5.3.10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5.3.11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优选项

5.3.12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5.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8580~GB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5.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一般项

5.4.3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5.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5.4.5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5.4.6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5.4.7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5.4.8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5.4.9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5.4.10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优选项

5.4.1l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5.4.12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5.5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5.5.1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5.5.2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5.5.3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设计要求。5.5.4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中的有关规定。

5.5.5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的相关要求。

5·5·6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

一般项

5.5.7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5.5.8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5.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的一级要求。

5.5.10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问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5.5.11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

5.5.12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优选项

5.5.13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

5·5·14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5·15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5.6运营管理 控制项

5.6.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5.6.2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5.6.3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一般项

5.6.4建筑施工兼顾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5·6·5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6.6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5.6.7对空调通风系统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5.6.8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

5.6.9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5·6·10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

优选项

5.6.11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绿色建筑评价 篇3

绿的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我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那么绿色建筑如何评价,评价标准又是什么?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要求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主要由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的环境评价结果为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七大类技术指标:⑴节地与室外环境,⑵节能与能源利用,⑶节水与水资源利用,⑷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⑸室内环境质量,⑹建筑电气,⑺运营管理。每类技术指标分为控制项和一般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必须全部满足;一般项为可选项,包括A类指标和B类指标,其中A类指标为难度大,综合性强,绿色成都高的项目,B类指标为难度相对较低的项目。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控制项的内容。

住宅建筑评价标准中控制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节地与室外环境

(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它保护区。

(2)建筑场地选址无地质灾害及含放射性或化学物质超标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m2,多层不高于28m2,中高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

(4)住宅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满足国家现行规范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墙,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6)住宅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公共绿地满足集中绿地的基本要求。

(7)住宅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物。

(8)施工过程满足《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合格或优良等级的要求,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2.节能与能源利用

(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现行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2)采用集中式空调(采暖)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热泵)机组或单元式空气调节机的性能系数(COP),能效比(EER)符合现行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规定值。

(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分户热量计量设备。

(4)12层及以下新建住宅建筑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3)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4)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

(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不使用实心粘土砖。使用的砖、砌块、墙板等墙体材料和保温材料(系统)获得山东省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认定证书。

(2)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要求。

(3)建筑造型要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5.室内环境质量

(1)每套住宅至少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规定。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

(2)卧室,起居室,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采光系数不小于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规定。

(3)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4)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俺的5%。

(5)室内游离甲醛,苯,氨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有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

6.建筑电气

(1)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耐用可靠,有绿色环保材料制成的电气装置。

(2)配变电所设在建筑物内时不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侧。设在建筑物外时,其外侧与建筑的外墙间距满足防火,防噪音,防电磁辐射的要求。

7.运营管理

(1)物业管理符合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件》的有关要求。

(2)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

(3)住宅水,点,采暖,燃气分户,分类计量于收费。

(4)制定垃圾管理制度,防止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5)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并有严格的保洁清洗措施,生活垃圾袋装化存放。

公共建筑评价标准中控制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7.1节地与室内环境

(1)第1,2条同住宅建筑的要求。

(2)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施工过程满足《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合格或优良等级的要求,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7.2节能与能源利用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2)采暖,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并以此合理选择末端设备,确定管道直径、选择冷热源设备等容量。

(3)采暖和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并确保水泵的工作点在高效区。

(4)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

(5)采用集中式空调(采暖)系统的公共建筑,其冷、热源站房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对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的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7.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在方案和规划阶段 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3)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7.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同住宅建筑的相关要求。

7.5室内环境控制

(1)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等参数符合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2)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3)室内游离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4)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的二级规定;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5)建筑室内日照,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有关要求。

7.6建筑电气

(1)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耐用可靠由绿色环保材料制成的电气装置。

(2)合理选择配变电所位置,采用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措施。配变电所采取有效的减振降噪及电磁辐射屏蔽等安全防护措施。

(3)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香型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4)政府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设置节能监测系统,并与建筑同步设计,安装。

7.7运营管理

(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

(2)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3)其它同住宅建筑的相应要求。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解读 篇4

目前,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达500 多亿平方米[1], 而能够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左右, 其余95% 均为高能耗建筑。而其中绿色建筑面积仅有3.59 亿平方米, 更是不足1%。绝大多数既有建筑, 均存在资源消耗能耗强度高、环境影响偏大, 工作生活环境亟需改善、使用功能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 我国每年拆除大量的既有建筑, 拆除建成时间较短的建筑, 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 而且会造成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对既有建筑实施绿色改造, 不但可以提升既有建筑的性能, 而且对节能减排也有重大意义。

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可以节约能源资源, 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 对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 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近些年来, 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导下,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下, 各地有序地开展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对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则是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 即将改造的范围覆盖到“四节一环保及施工、运营”的全过程, 将既有建筑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得更深入、更彻底。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研究编制的国家标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 (GB/T 51141-2015) (以下简称《标准》) 填补了既有建筑改造领域的绿色评价空白, 同时也是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78-2014) 的细化和补充。《标准》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对规范我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评价, 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规模化发展, 促进建筑节能改造向绿色化改造方式转变, 具有重要引导和规范作用。

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由11 部分组成, 分别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规划与建筑、结构与材料、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供与创新, 包含条文及条文说明。

第1 章“总则”部分, 包括《标准》的编制目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等, 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

第2 章“术语”部分, 对“绿色改造”“预防性维护”“跟踪评估”3 个专业名词规定了明确的定义。

第3 章“基本规定”部分, 包括一般规定及评价与等级划分方法, 规定了《标准》设计和运行两个阶段的评价方法;规定了设计阶段与运行阶段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权重及总分计算方法;规定了基础项和评分项的关系和基本要求;明确了绿色建筑等级与得分之间的关系。

从第4 章到第10 章, 以专业划分为原则, 每章均由控制项和评分项的详细规定组成。其中, 第4 章“规划与建筑”部分的评分项目从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围护结构、建筑环境效果四大部分进行评价, 并规定了各子项目具体内容和分值;第5 章“结构与材料”部分的评分项目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改造效果三大部分的各子项目具体内容和分值;第6 章“暖通空调”部分的评分项目从设备和系统、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能源综合利用、改造效果四大部分进行评价, 给出了各子项目具体评价规则和分值;第7 章“给水排水”部分评分项目包括节水效果、节水器具与设备、非传统水源利用、改造效果四大部分各子项目的具体评价规则和分值;第8 章“电气”部分评分项目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智能化系统、改造效果四大部分各子项目的具体评价规则和分值;第9 章“施工管理”部分评分项目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过程管理三大部分进行评价, 并规定了各子项目具体内容和分值;第10 章“运营管理”部分评分项目包括管理制度、运行维护、跟踪评估三大部分各子项目的具体评价规则和分值;第11章“提高与创新”部分, 由一般规定和加分项组成。其中一般规定明确了加分项的计分原则, 而加分项由性能提高和创新两大部分构成, 每部分分别给出了各条文的具体规定和分值。

标准评价体系

标准的评价体系具体如图1 所示。从图1 中可以看到, 除了“提高与创新”部分, 评价体系的7 类指标均为满分100 分;而对于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个部分, 仅在运行阶段参与评价, 其他部分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都参与评价。

具体评价时, 对于具体的参评建筑而言, 它们在功能、所处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客观上存在差异, 对不适用的评分项条文不予评定。这样, 适用于各参评建筑的评分项的条文数量和总分值可能不一样。对此, 采用7 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 分计算, 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标准》第11 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计算公式见公式 (1) 。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权重的取值在设计评价与运行评价时各不相同, 具体如图2 所示。

标准特点

本标准统筹考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经济可行性、技术先进性和地域适用性, 着力构建区别于新建建筑、体现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此, 本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各有侧重, 共同服务于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

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继承

(1) 条文分类方式的继承

本标准第4 章至第10 章条文仍采用“控制项+ 评分项”模式。设置控制项的出发点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总体一致, 即为了保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最基本的性能, 因此获得星级的绿色改造建筑必须满足本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而对于评分项, 针对项目所处气候区不同、项目定位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改造技术不同等, 给予选择不同项目绿色改造方案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度。

此外, 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一样, 设置第11 章“提高与创新”, 满足项目定位高时的方案定制要求, 同时也是对使用高性能设备和技术创新的有益鼓励。

(2) 评价方法的继承

本标准同样采用“先分类指标赋分, 再加权求和”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式上文详述。此方法既能涵盖各个方面, 也能针对具体阶段、具体建筑类型有所侧重, 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的要求。

(3) 评价方式的继承

本标准也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分为3个等级, 即当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 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4) 评分项赋分方式的继承

本标准中评分项的赋分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一条条文评判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 且不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值时, 赋以一个固定分值, 该评分项的得分为0 分或固定分值, 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评价分值为某分”;

2 一条条文评判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 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值时, 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评价总分值为某分”, 同时在条文主干部分将不同得分值表述为“得某分”的形式, 且从低分到高分排列;递进的档次特别多或者评分特别复杂的, 则采用列表的形式表达, 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按某表的规则评分”;

3 一条条文评判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 但需要针对不同建筑类型或特点分别评判时, 针对各种类型或特点按款或项分别赋以分值, 各款或项得分均等于该条得分, 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评价总分值为某分, 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4 一条条文评判多个技术指标, 将多个技术指标的评判以款或项的形式表达, 并按款或项赋以分值, 该条得分为各款或项得分之和, 在条文主干部分表述为“评价总分值为某分, 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5 一条条文评判多个技术指标, 其中某技术指标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值时, 首先按多个技术指标的评判以款或项的形式表达并按款或项赋以分值, 然后考虑达标程度不同对其中部分技术指标采用递进赋分方式;

6 可能还会有少数条文出现其他评分方式组合。

本标准中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主干部分给出了该条文的“评价分值”或“评价总分值”, 是该条可能得到的最高分值。各评价条文的分值, 经广泛征求意见和试评价后综合调整确定。

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发展

(1) 评价对象细化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 涵盖范围广, 而本标准仅以既有建筑为评价对象, 且同时要求:评价对象中的扩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改造后建筑总面积的50%。这是对GB/T50378-2014 的细化, 也是与GB/T50378-2014 的本质区别。这一点决定了本标准的个性和特殊性。

(2) 章节划分方式不同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以“四节一环保”来构建指标体系, 而本标准以专业构建指标体系。如此体系更加符合既有建筑实际工程改造时的操作方式, 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材料的整理。

(3) 评价方法的发展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在进行评价时, 除了必须满足控制项的要求, 还必须符合“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低于40 分”的要求;而本标准评价对象是既有建筑, 当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不全面时, 很难保证每一类指标的基本得分, 所以在本标准中对单类指标最低得分不做要求。这点可使标准的实际操作性更强。

(4) 条文侧重点和分值不同

(1) 性能指标要求降低

由于评价对象为既有建筑, 绿色改造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 因此考虑到改造的技术经济性、投入产出比、项目改造方可接受度、改造施工难度、规划性因素不可更改性等因素, 本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相比, 适当地调低了改造后应到达的性能指标, 具体的条文表现有:围护结构性能 (4.2.10、11.2.1、11.2.2) 、 隔声量 (4.2.11)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 (4.2.14) 、天然采光要求 (4.2.16) 、综合径流系数 (7.2.11) 。

2 技术使用比例要求降低

同样基于第一条的考虑, 本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相比, 也适当地调低了改造后相关技术的应用比例要求, 具体的条文表现有:绿地率 (4.2.4) 、透水铺装率 (4.2.5) 、高强度钢使用比例 (5.2.5) 、预拌混凝土使用比例 (5.2.10) 、废弃物回收率 (9.2.3) 。

3 控制项的调整

由于既有建筑自身的限定性和特殊性, 本标准对控制项设定重新进行了“量身定做”。此处主要阐述, 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相比的不同点。

第4章“规划与建筑”的控制项部分, 增加了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要求 (4.1.4) , 同时也将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作为了强制性要求 (4.1.5) 。同时将“装饰性构件造价问题”作为评分项, 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第5 章“ 结构与材料” 的控制项增加了对非结构构件的专项检测要求 (5.1.1) 和对原有构件利用的要求 (5.1.4) , 既体现了既有建筑安全性的问题, 又考虑了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

第6 章“暖通空调”控制项部分将节能诊断的要求作为强条, 这是因为节能诊断是既有建筑的重要一环, 节能诊断报告是制定改造方案的关键。

第8 章“电气”控制项部分对灯具选用、照明质量、照明控制方式等都做了硬性规定。

第10 章“运营管理”并没有对BA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出强制要求。这是基于较多的既有建筑并没有完善的BA系统, 后续改造难度也大的考虑。

4 增设“改造效果”评价环节

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 必须通过导向性的改造效果来进行评估。因此, 本标准在4 ~ 8 章均增加了“改造效果”板块, 而第10 章则以“跟踪评估”的板块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本标准的一大特色。

小结

由于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开展工程实践的企业以及建成的符合评价条件的工程项目还较为有限, 参照性和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 《标准》的编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强的前瞻性、创新性。编制组结合当前建筑绿色化发展实际, 根据目前掌握的基本情况和对建筑绿色化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 从引导、鼓励的角度出发, 编制了该标准。

为了更好地开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 编制组将进一步组织编制该标准的配套使用细则, 用于指导我国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工作;今后要及时总结《标准》的使用情况和评价工作经验, 适时开展《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更加全面地界定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评价参数体系和分值, 使评价内容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上海市绿色学校评价指标与标准要点 篇5

项 目 指 标 一 级 学 校 管 理(25)

评 价 标 准 二 级

评 分 自评分

评价分

由校长、有关

绿色学处、团队、学校创建科教师、学生领导小代表等组成,组(5)有分工和职责

有近期三年创建规划创建规划和年

和学度计划(5)

年、学期落实计划

每学期召开2-3研究落实制度 次环境

教育等(5)

会议,有定期研究、检查、总结等制度

对创建与环境教育等经费落实情况有经费(3)保证,教学资料建设有成效

有有关的书面计划、总结等,有关档案资料有有关

会议记(3)

录和工作检查记录,有各项相关成果的记

参加培训(4)

教 育 活 动 过 程(25)

基础型课程(8)

校长、教导主任、有关教师参加市、区县或本校的专题培训

学校开设有齐全的相关专题教育,专题教

育(5)

全体学生均接

受环境等专题教育

各学科均注意

渗透环境等教育,主渠道学

拓展型课程(4)研究(探究)型课程(4)

科有渗透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的资料结累

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学校课

程,有教材和

教案,有15%以上学生参加

有环境类学生

社团、活动内

容落实;学生环境

教研活动(4)

研究课题占一定比例;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

有环境教育等综合性教研组织,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或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

绿 色 宣 传 围绕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等每学期举办讲

主题活座,组织参观动(5)等活动参与者

(15)

科普宣传(5)

社区活动(5)

每学期出绿色主题校报2--3期,有班报响应,有绿色主题广播和网站

组织师生参加市、区县、街道的环保绿色

多,有多次全校性的绿色宣传教育活动

校 园 环 境(15)

环境整洁(5)

活动;自觉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监督社区污染并有一定效果

学校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校园绿学生参加护绿化(5)率达100%

校园洁净,教室整洁,食堂卫生达标,厕所干净无臭味,卫生无死

污染控制(5)

续上表

教 育

角; 垃圾能分类统一处理

对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源已有效控制,学生能参加校内有关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等意识(5)

校级领导都明确

绿色学校有关要

求,主动宣传;

成 果(20)

教师有一定的论文、经验;学生解答有关问卷效果好

有关获奖成果(5)

积极参加市、区县有关环境类竞赛,团体或个人获奖情况有明显提高

获区县的“绿色学校”,绿色学校示范作用(5)对外有一定的示范性和

影响力

师生遵守“七不”规范;学校符合“无烟学校”条件;学校保护环境、爱护资源、节约用水用电蔚然成风

主要特色:

环保行为(5)

特 色 加 分(5分)

总 分

注:各指标下括号内的数字为该项的满分数,具体评分根据有关标准。评委意见:

上海市绿色学校推荐评审表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邮政编码

区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区教育局、环保局)意见、签章:

市 评 审 意 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市主管部门意见、签章:

上海市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 2005年4月制

绿 色 学 校 申 报 表

年 月 日报

校长姓

联系电

学校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申 报 材 料 目 录

其他说明: 校长签名: 年 月 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6

【摘要】民生关怀作为重要内容出现在各国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本文选取美国LEED绿色社区评价标准(LEED ND)、国内的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标准相关内容的理念与思路,为绿色生态城区中的民生关怀实施提出建议。最后,本文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实践案例,对生态城区中民生关怀的做法进行了实践总结。

【关键词】生态规划;民生关怀;生态城区;绿色社区

1. 前言

(1)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城镇化发展关系到区域、城乡的统筹发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面临着住房、工作、交通、生活等不同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民生保障与居民幸福生活成为世界各国在城区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之一。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应是城区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城区的发展应以居民在城区内的舒适生活为根本目标,指导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创造舒适的室外环境、共享公共资源等成为实现民生保障与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图1LEED ND民生关怀内容分析(2)本文主要关注城区开发过程中的民生关怀,首先分析了美国绿色社区认证标准(LEED-ND)、国内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对民生关怀的相关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异同点的比较与研究对我国城区规划与开发进行思考,最后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的案例对城区规划中的民生保障进行了实践研究。

2. LEED评价标准中的民生关怀内容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标准是美国绿建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提出的以商业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国际化的认证体系,包含街坊(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建筑(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re and Shell Development, Schools, etc)两个层面的标准[2]。LEED ND主要从选址及连通性、邻里模式设计等体现对民生关怀的关注[3],提倡紧凑型开发、选址在对私家车依赖少的场地、建设混合使用的邻里中心、规划混合收入人群的多元社区以及邻里学校,同时注重慢行系统设施与环境的建设,包括自行车交通网络与停放设施、可步行的街道、绿树成荫的街道、减弱区域内的热岛效应等(图1)。

3. 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的民生关怀内容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1]民生关怀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规划布局的优化控制和城区生活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两方面(图2),要求“城区内50%以上的街坊包含居住用地(R2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类)中的任意两类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科学,道路交通规划合理便于公众绿色出行。同时注重城区内混合收入人群的住房设置要求“城区中保障性住房套数占住房总套数的比例不小于20%”,“城区内公共(开放)空间应供大众免费使用。政府运营的公共开放空间全部供居民免费使用”,城区内设置技能培训中心,设置老年人社会服务设施。在慢行系统方面要求城区内规划建设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在室外环境方面要求降低热岛强度等[5]。

4. LEED ND与国家绿标中的民生关怀内容对比分析

4.1LEED ND标准、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在民生关怀方面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LEED ND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均鼓励临近已开发区域进行城区的规划与开发,充分利用既有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2)均要求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为居民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空间上的短距离与通达性是居民生活便捷的保障,也是居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出行的前提。

(3)均对室外环境、绿色交通等提出要求,通过创造舒适的微气候与室外环境,促使居民采取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方式。

(4)均在居民共享公共资源方面提出要求,通过要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共享性、混合收入社区的建设等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享用,从而在规划设计阶段确保对社会各阶层的民生保障。

(5)两个标准不仅关注合理的选址、完善的设施配套,而且重视规划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强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公众的参与。

(6)均提出了无障碍设计要求,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4.2其不同点为:

(1)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提出了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要求,关注规划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城区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既有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利用。

(2)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提出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社会服务设施配套要求,表达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5. 生态城区规划中民生关怀的实践案例

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后,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尽量采用各标准的优点而完善各自的不足,本文以天津解放南路生态城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解放南路生态规划民生关怀方面的目标,生态规划中设置了民生保障一级指标,并在设置了对应的从属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通过区域、街坊、建筑三个层次的控制与实施来达到生态规划对民生关怀的要求(表1)。

6. 结论

LEED ND标准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都在规划布局、设施配套、资源享用等方面体现了民生关怀,要求首先注重空间规划的科学与合理,实施混合开发,在空间上为居民便利生活提供前提条件;其次,要求对生活配套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为民生保障提供必要条件;最后通过混合收入社区规划、公共设施的开放性、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措施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共享。两个标准中民生关怀的理念与内容对城区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实践可依托于生态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民生关怀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迅,刘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特征与态势,中国绿色建筑2013,2013年4月,P31~43.

[2]李宝鑫,刘小芳,李旭东,芦岩,关于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内容的对比分析,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冬季刊2012,P36~39.

[3]王有为,王清勤,赵海,曹博,学会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编制简介,中国绿色建筑2013,2013年4月,P203~207.

[4]李宝鑫,李旭东,芦岩,刘建华,关于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绿色交通内容的对比分析,建筑节能,2013年9月,P50~52.

[5]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Green Ecological City Assessment,2012年.endprint

【摘要】民生关怀作为重要内容出现在各国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本文选取美国LEED绿色社区评价标准(LEED ND)、国内的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标准相关内容的理念与思路,为绿色生态城区中的民生关怀实施提出建议。最后,本文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实践案例,对生态城区中民生关怀的做法进行了实践总结。

【关键词】生态规划;民生关怀;生态城区;绿色社区

1. 前言

(1)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城镇化发展关系到区域、城乡的统筹发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面临着住房、工作、交通、生活等不同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民生保障与居民幸福生活成为世界各国在城区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之一。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应是城区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城区的发展应以居民在城区内的舒适生活为根本目标,指导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创造舒适的室外环境、共享公共资源等成为实现民生保障与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图1LEED ND民生关怀内容分析(2)本文主要关注城区开发过程中的民生关怀,首先分析了美国绿色社区认证标准(LEED-ND)、国内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对民生关怀的相关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异同点的比较与研究对我国城区规划与开发进行思考,最后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的案例对城区规划中的民生保障进行了实践研究。

2. LEED评价标准中的民生关怀内容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标准是美国绿建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提出的以商业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国际化的认证体系,包含街坊(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建筑(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re and Shell Development, Schools, etc)两个层面的标准[2]。LEED ND主要从选址及连通性、邻里模式设计等体现对民生关怀的关注[3],提倡紧凑型开发、选址在对私家车依赖少的场地、建设混合使用的邻里中心、规划混合收入人群的多元社区以及邻里学校,同时注重慢行系统设施与环境的建设,包括自行车交通网络与停放设施、可步行的街道、绿树成荫的街道、减弱区域内的热岛效应等(图1)。

3. 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的民生关怀内容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1]民生关怀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规划布局的优化控制和城区生活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两方面(图2),要求“城区内50%以上的街坊包含居住用地(R2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类)中的任意两类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科学,道路交通规划合理便于公众绿色出行。同时注重城区内混合收入人群的住房设置要求“城区中保障性住房套数占住房总套数的比例不小于20%”,“城区内公共(开放)空间应供大众免费使用。政府运营的公共开放空间全部供居民免费使用”,城区内设置技能培训中心,设置老年人社会服务设施。在慢行系统方面要求城区内规划建设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在室外环境方面要求降低热岛强度等[5]。

4. LEED ND与国家绿标中的民生关怀内容对比分析

4.1LEED ND标准、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在民生关怀方面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LEED ND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均鼓励临近已开发区域进行城区的规划与开发,充分利用既有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2)均要求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为居民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空间上的短距离与通达性是居民生活便捷的保障,也是居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出行的前提。

(3)均对室外环境、绿色交通等提出要求,通过创造舒适的微气候与室外环境,促使居民采取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方式。

(4)均在居民共享公共资源方面提出要求,通过要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共享性、混合收入社区的建设等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享用,从而在规划设计阶段确保对社会各阶层的民生保障。

(5)两个标准不仅关注合理的选址、完善的设施配套,而且重视规划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强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公众的参与。

(6)均提出了无障碍设计要求,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4.2其不同点为:

(1)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提出了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要求,关注规划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城区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既有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利用。

(2)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提出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社会服务设施配套要求,表达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5. 生态城区规划中民生关怀的实践案例

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后,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尽量采用各标准的优点而完善各自的不足,本文以天津解放南路生态城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解放南路生态规划民生关怀方面的目标,生态规划中设置了民生保障一级指标,并在设置了对应的从属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通过区域、街坊、建筑三个层次的控制与实施来达到生态规划对民生关怀的要求(表1)。

6. 结论

LEED ND标准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都在规划布局、设施配套、资源享用等方面体现了民生关怀,要求首先注重空间规划的科学与合理,实施混合开发,在空间上为居民便利生活提供前提条件;其次,要求对生活配套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为民生保障提供必要条件;最后通过混合收入社区规划、公共设施的开放性、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措施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共享。两个标准中民生关怀的理念与内容对城区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实践可依托于生态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民生关怀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迅,刘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特征与态势,中国绿色建筑2013,2013年4月,P31~43.

[2]李宝鑫,刘小芳,李旭东,芦岩,关于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内容的对比分析,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冬季刊2012,P36~39.

[3]王有为,王清勤,赵海,曹博,学会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编制简介,中国绿色建筑2013,2013年4月,P203~207.

[4]李宝鑫,李旭东,芦岩,刘建华,关于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绿色交通内容的对比分析,建筑节能,2013年9月,P50~52.

[5]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Green Ecological City Assessment,2012年.endprint

【摘要】民生关怀作为重要内容出现在各国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本文选取美国LEED绿色社区评价标准(LEED ND)、国内的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各标准相关内容的理念与思路,为绿色生态城区中的民生关怀实施提出建议。最后,本文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地区实践案例,对生态城区中民生关怀的做法进行了实践总结。

【关键词】生态规划;民生关怀;生态城区;绿色社区

1. 前言

(1)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城镇化发展关系到区域、城乡的统筹发展,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面临着住房、工作、交通、生活等不同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民生保障与居民幸福生活成为世界各国在城区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之一。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应是城区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城区的发展应以居民在城区内的舒适生活为根本目标,指导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创造舒适的室外环境、共享公共资源等成为实现民生保障与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图1LEED ND民生关怀内容分析(2)本文主要关注城区开发过程中的民生关怀,首先分析了美国绿色社区认证标准(LEED-ND)、国内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对民生关怀的相关要求,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异同点的比较与研究对我国城区规划与开发进行思考,最后结合天津市解放南路生态城区的案例对城区规划中的民生保障进行了实践研究。

2. LEED评价标准中的民生关怀内容

美国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标准是美国绿建协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提出的以商业运作为主要运行模式的国际化的认证体系,包含街坊(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建筑(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Core and Shell Development, Schools, etc)两个层面的标准[2]。LEED ND主要从选址及连通性、邻里模式设计等体现对民生关怀的关注[3],提倡紧凑型开发、选址在对私家车依赖少的场地、建设混合使用的邻里中心、规划混合收入人群的多元社区以及邻里学校,同时注重慢行系统设施与环境的建设,包括自行车交通网络与停放设施、可步行的街道、绿树成荫的街道、减弱区域内的热岛效应等(图1)。

3. 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中的民生关怀内容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1]民生关怀内容主要体现在对规划布局的优化控制和城区生活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两方面(图2),要求“城区内50%以上的街坊包含居住用地(R2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类)中的任意两类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科学,道路交通规划合理便于公众绿色出行。同时注重城区内混合收入人群的住房设置要求“城区中保障性住房套数占住房总套数的比例不小于20%”,“城区内公共(开放)空间应供大众免费使用。政府运营的公共开放空间全部供居民免费使用”,城区内设置技能培训中心,设置老年人社会服务设施。在慢行系统方面要求城区内规划建设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在室外环境方面要求降低热岛强度等[5]。

4. LEED ND与国家绿标中的民生关怀内容对比分析

4.1LEED ND标准、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在民生关怀方面具有相关的要求,综合比较各标准中相关内容,其相同点主要体现在:

(1)LEED ND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均鼓励临近已开发区域进行城区的规划与开发,充分利用既有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2)均要求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为居民生活、工作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空间上的短距离与通达性是居民生活便捷的保障,也是居民采用慢行交通方式出行的前提。

(3)均对室外环境、绿色交通等提出要求,通过创造舒适的微气候与室外环境,促使居民采取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方式。

(4)均在居民共享公共资源方面提出要求,通过要求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共享性、混合收入社区的建设等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享用,从而在规划设计阶段确保对社会各阶层的民生保障。

(5)两个标准不仅关注合理的选址、完善的设施配套,而且重视规划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强调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公众的参与。

(6)均提出了无障碍设计要求,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4.2其不同点为:

(1)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提出了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要求,关注规划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城区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既有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利用。

(2)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提出了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社会服务设施配套要求,表达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5. 生态城区规划中民生关怀的实践案例

综合分析国内外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后,我们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尽量采用各标准的优点而完善各自的不足,本文以天津解放南路生态城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是解放南路生态规划民生关怀方面的目标,生态规划中设置了民生保障一级指标,并在设置了对应的从属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通过区域、街坊、建筑三个层次的控制与实施来达到生态规划对民生关怀的要求(表1)。

6. 结论

LEED ND标准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标准都在规划布局、设施配套、资源享用等方面体现了民生关怀,要求首先注重空间规划的科学与合理,实施混合开发,在空间上为居民便利生活提供前提条件;其次,要求对生活配套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为民生保障提供必要条件;最后通过混合收入社区规划、公共设施的开放性、规划的公众参与等措施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共享。两个标准中民生关怀的理念与内容对城区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实践可依托于生态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进行民生关怀相关技术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迅,刘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特征与态势,中国绿色建筑2013,2013年4月,P31~43.

[2]李宝鑫,刘小芳,李旭东,芦岩,关于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雨洪管理内容的对比分析,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冬季刊2012,P36~39.

[3]王有为,王清勤,赵海,曹博,学会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编制简介,中国绿色建筑2013,2013年4月,P203~207.

[4]李宝鑫,李旭东,芦岩,刘建华,关于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中绿色交通内容的对比分析,建筑节能,2013年9月,P50~5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7

2014年4月住建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下称“新绿标”, 2006年版的为“旧绿标”) 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旧绿标的显著差异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在旧绿标施行期间就普遍处于“困惑”和“沦陷”情境的建筑师[1,2], 再次面临挑战。

新绿标编制组专家及业内专家、学者就新旧绿标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新绿标主编林海燕[3]等 (2014) 系统阐述了新绿标的适用建筑类型、评价阶段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等内容及其确定依据;汤明[4] (2014) 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新绿标对商业建筑星级评定的影响;周应坤[5] (2014) 等探讨了新旧绿标的异同及其衔接问题;程志军[6]等 (2012) 研究了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及适宜性情况, 提出针对旧绿标的原则性修订建议。袁镔[7] (2007) 等采用比较研究法, 分析了旧绿标的内容和特点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王竹[8] (2002) 等研究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和评级体系建构等。前述研究集中于标准编制过程、新旧绿标异同、新绿标技术特点、旧绿标修订建议等方面, 对本研究有借鉴启示意义。

本文针对绿色建筑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建筑师“与节能、环境工程师自说自话、互不越界”等“困境”[1], 从建筑师视角深度解析新绿标设计评价指标, 并探讨相应的设计对策, 以期消除建筑师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误区和“畏难”心理, 促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回归”。

2 新绿标中有关设计评价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 (四节一环保) 共5类指标组成。另外, 新绿标还增设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得分不超过10分) 。表1标示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和“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共6类设计评价指标及评分项指标的评价分值 (从上到下排序, 与新绿标中的排序对应一致) 。

“四节一环保”5类控制项评价指标中有12项与建筑专业设计相关, 占控制项指标总项数的60%。各类评分项评价指标中, 与建筑专业设计相关的指标项数占该类评分项指标总项数分别为:节地93%、节能38%、节水17%、节材64%、室内环境69% (图1) 。

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设计评价指标分值与各类指标总分值之比分别为节地91%、节能47% (未采用集中暖通设备时其分值为50%) 、节水19%、节材81%、室内环境质量72% (图1) 。此外, “提高与创新”中建筑设计相关的评价指标项数和得分占比分别为25%、50% (按有效总分为10分计) 。显而易见, 建筑专业相关设计内容构成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主体。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 除“可再生能源”等评价指标的内容对建筑师而言相对陌生外, 其余与建筑专业设计相关的评价指标涉及的内容都属于建筑师的职责范畴, 且这些评价指标的评价依据就是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

综上, 建筑设计的“绿色”含量决定了绿色建筑的基调。践行绿色建筑理念无异于回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应答建筑的本原诉求。将绿色建筑理念内化于心并积极投身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是建筑师的职责所在, 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3 建筑专业“绿色”设计内容分析 (以公共建筑为例)

3.1 控制项评价指标对应的建筑设计内容简析

除“水资源利用” (6.1.1) 、“造型要素” (7.1.3) 、“内表面结露” (8.1.5) 评价指标外, 其余控制项评价指标对应内容均属于现行法规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定必须满足的设计内容 (表1) 。其中与建筑专业相关的“造型要素”评价指标意在节约资源, 避免设计中采用大量没有功能的纯装饰构件, 属于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内容, 达标容易;“内表面结露”指标可在施工图阶段通过选材及采取保温构造措施达标。

3.2 评分项指标对应的建筑设计内容简析

节地与室外环境评分项评价指标共15项, 除“场地径流总量”指标外的其余14项均与建筑专业设计相关, 且其中大部分指标对应的设计内容属于总体规划和单体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师的工作范畴, 如项目选址、节约用地 (建筑密度、容积率) 、建筑总体布局 (朝向、体形系数、出入口设置) 、室外风环境、场地景观 (含水体) 绿化设计等, 部分内容如“光污染”指标对应的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控制可在后续设计阶段深化。节地部分评分项指标中与建筑专业相关的指标的加权分值为14.6分, 按达标一星级绿色建筑计, 其贡献率为29.2%。

节能部分评分项评价指标共16项, 其中与建筑专业直接相关的3项 (建筑设计优化、外窗幕墙可开启、热工性能) , 建筑设计贡献的加权分值为6.2分, 按达标一星级绿色建筑计 (50分) , 其贡献率为12.4%。其中“热工性能”指标达标需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需增加投资, “建筑设计优化”指标对应内容需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实施, 而“外窗幕墙可开启”、“热工性能指标”对应内容则可在施工图阶段完成, 总体难度不大。

节水部分, 当50%以上的绿化面积采用了无需永久灌溉的植物以及项目未设景观水体时, 其贡献的加权分值为3.1分, 对达标绿建一星级的贡献率为6.2%。该两项指标容易达标, 也直接体现了绿色建筑的节约理念。

节材部分, 建筑设计直接贡献的加权分值为12.4, 对达标绿建一星级的贡献率为24.8%。其中与建筑专业相关的指标共9项, 除“建筑形体规则”指标对应内容需在方案设计阶段实现外, 其余指标对应设计内容 (如灵活隔断、可循环材料等) 均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确定, 各指标达标难度不大。

室内环境质量部分, 与建筑专业相关的评价指标共9项, 累计加权分值为14.4分, 对达标绿建一星的贡献率为28.9%。其中“户外视野”、“自然采光优化”等指标对应的设计内容需在方案阶段奠定基础, 否则在后续阶段无法施行;其余指标对应内容涉及材料选择及细部构造, 在施工图阶段完成即可, 总体难度不大, 但需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及综合比选。

新绿标“提高与创新”部分涉及建筑专业的加分指标主要有3项, 总分值为5分, 对达标绿建一星级的贡献率为10%。其中“建筑方案优化”、“合理利用废弃场地和旧建筑”两项指标对应内容属于方案阶段设计内容,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对应内容可在施工图阶段完成。

4 基于新绿标的绿色建筑设计对策探讨

表1中与建筑专业相关的评分项评价指标共40项, 属于“建筑空间与形式设计” (内含建筑规划布局等内容) 类别的20项, 其中属于方案阶段的指标共17项 (图2) , 包括“自然采光优化”、“自然通风优化”、“建筑设计优化”等 (“可再生能源”指标除外) 低成本、分值高 (高“绿色度”) 、效

果好的设计举措, 在方案设计阶段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原理采用被动式设计手法即可实现, 其加权分值累计达27分 (以公共建筑为例) , 按达标一星级计算时其贡献率为54%。另外, 属于“建筑材料与构造设计”类别的有20项, 包括“外窗幕墙可开启”、“构件隔声”等内容, 属于可在后续设计阶段深化完善的细节设计范畴, 达标难度小, 其加权分值累计25分, 按达标一星级计算时其贡献率为50%。

综上, 方案设计阶段的总体布局、建筑空间与形式设计等内容, 与建筑节能和室内外环境质量等绿色内涵 (四节一环保) 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 既是建筑专业设计的核心内容 (回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 又是绿色建筑的绿色之“源”, 也验证了多位学者的先见[2,10,11,12]。鉴于此, 基于新绿标评价指标, 在方案阶段采用被动式设计手法建立建筑室内外空间布局以及形式处理与绿色内涵的逻辑关联, 是当下现实可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对策。

当建筑师“缺席”或因理念或能力等原因而“主动”忽视“绿色”设计时, 要成就“绿色”建筑唯有“被动”地采用材料和设备技术等高成本[13]手段进行“下游操作”[11]和“后处理”, 即使达标, 其建筑环境品质也始终存在缺陷, 有悖绿色理念。秦佑国教授曾就类似问题强调:“建筑师要学会与其他专业人士合作, 尤其要重视在前期构思时对技术概念的融入, 那种先由建筑师玩造型游戏, 剩下的事儿交给工程师进行后期处理的‘贴创可贴’式的工作模式无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14]。

5 结语

“绿色建筑不是复杂的理论问题而是常识。对于建筑师, 重要的是在其实践中尝试, 而非空谈。”[15]在建筑创作中主动、自觉地践行绿色建筑理念, 建筑师责无旁贷。新绿标增设了“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对采用被动式设计手段优化方案等举措予以加分, 体现了对建筑设计绿色创新思维的鼓励。正如刘加平教授灼见:在设计中尤其是方案设计阶段, “针对不同气候区和建筑类型, 选用不同的技术和设计方法, 巧妙地将热环境技术融入建筑空间和构造设计之中, 应当是建筑师的追求所在”;建筑师“主动地灵活运用建筑热工设计这种‘被动式’方法, 是普及推广绿色与生态建筑的关键。”[12]

摘要:针对绿色建筑实践中建筑师普遍“缺席”和“困惑”的情境, 结合建筑设计各阶段的内容及特点, 对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设计评价指标进行分析, 并探讨相应的设计对策。研究认为:大部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指标的内容涉及建筑总体布局、空间和形式处理以及材料选择与细部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 基于建筑热工设计原理灵活运用被动式设计手法, 重建建筑空间、形式与节能、环保等绿色内涵的逻辑关联, 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和“绿色”之本。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8

L

绿

L再

天字

绿

L

1

2

(

(

电载

(

(

绿

L然

绿

L

绿

绿

L

大广

绿

B

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建筑环境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中国和美国各自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标准。酒店建筑作为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 绿色环保的使命尤为重要。本文比较了两个标准中对绿色酒店设计尤为重要的条款, 以及相近条款之间的异同, 并结合多个已建成酒店建筑的应用效果评析, 为绿色酒店的设计提供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酒店,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Leed Refercence Guilde for Green Buli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M].Whshington.DC:U.S.Green Building Council, 2009.

[3]叶铭.绿色节能技术在低碳酒店建设中的作用——以天津京蓟圣光万豪酒店为例[J].房地产开发, 2015 (5) :55-59

[4]WONG Kw, LEUNGAYT, WONG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9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近几年来,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 同时也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破坏式发展, 而建筑业的影响又成了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 而绿色建筑的发展随之被国家、从业者高度重视。我国政府曾于2006年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 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星级的申报, 而绿色建筑的十年跨越式发展, 原《标准》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范围在实践中逐步显现出了局限和不足, 新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在众多学者和从业者的期盼下终于颁布, 并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亮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创新项评价及有关附录[2]。其中对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重点修订的内容有:

2.1 适用范围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中的建筑适用类型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建筑适用类型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各主要类型。

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 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 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行业、各类别建筑,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的不足已经逐渐显现, 不断有医疗卫生类、会议展览类、学校教育类等建筑类型提出申报, 但根据原有评价标准, 这些类型的建筑却没有参考的依据。近些年先后出台的《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等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于新版《标准》的出台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作用, 新版《标准》对于这些特定建筑类型予以统筹考虑, 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 评价阶段划分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的评价工作要求在项目投入使用后的一年进行。但在不久后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试行修订) 》 (建科综[2008]61号) 文件中要求, 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包括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 评价的有效期为2a,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后, 评价有效期为3a。经过多年的实践工作证明, 这种评价阶段划分的合理性, 也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在划定评价阶段时, 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以便与现有的法规文件进行有效的统一。

设计评价标准方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内容共5章, 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 运行评价标准方面, 增加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两章。

2.3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大类方面,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包括了7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和施工管理, 是在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的6大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施工管理”, 这就是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运作。

评定积分方法上,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评价方法为:按照评价标准逐条计分, 然后按大类指标分别计算其指标得分和附加得分, 最后对每大类指标的得分进行加权计算, 得数加上附加分数即为最终的评价得分。评定的等级划分分为3个层次的考察:首先, 与原有《标准》保持一致, 设有一部分的“控制项”, 作为绿色建筑的评价的最低标准;其次, 每个指标大类设有最低分数要求, 低于这个分数则不能参评;第三, 每类得分相加得到总分, 再划定相应的等级。

从本质上来说, 标准中的“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实际上都是“得分率”。由于建筑的类型、功能多样, 所以有些评价条款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建筑类型, 例如对于医疗类建筑, 就会有一些商业建筑的评价条款不能参与考核。所以, 用“得分率”来判定绿色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的程度高低更加科学。但由于大众对于按得分高低来判定好坏更为接受, 所以,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中规定了一种得分的折算方法, 使“得分率”并没有出现在新的标准里。

3 绿色建筑的发展重点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的修订内容可以看出, 新版《标准》增加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两部分评价内容, 这就大大增加了运营阶段评价的难度, 也说明了对于绿色建筑的申报, 不仅仅体现在建设过程中, 更应该在后期的运营阶段甚至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体现绿色的概念。新版的《标准》就是在引导从业者不仅在设计阶段实现功能实用、因地适宜的绿色建筑, 更要在后期的运营中实现真正的“绿色”。

绿色建筑的关键在于后期的运营管理中是否能够保证“绿色”, 而评价标准也仅仅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绿色建筑在取得设计标识后, 建设过程、竣工验收和后期运营的过程中是否能真正地按照标识认定的规范去执行是目前绿色建筑中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 一些节能示范的建筑项目, 甚至很多获得美国LEED认证的一些项目, 其实际运行中的能耗甚至高于其同类型的普通建筑, 这其中主要是缺乏一个控制能耗的总量指标。要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的绿色建筑就要以能耗数据为根本导向。

目前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政府也正在积极地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专家表示, 建筑能效的定义将从节能向绿色转变、从单体向区域转变、从浅绿向深绿转变, 并将建筑能效的提升完全融入到城镇化的浪潮中。为了积极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的进展, 各地将推广绿色建筑一星级的普及, 地方各部门将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标准的条款转变成建筑能耗的目标强制执行, 从而逐步推荐建筑能耗的提升。

4 绿色建筑的发展蓝图

4.1 市场动力亟待破局

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干预、政策激励等带动的被动式发展, 使绿色建筑的发展一直都处于缓慢、被动的一个局面。市场之所以没有良好地发挥其作用, 笔者认为, 首先是因为政府没有正确而有度地干预, 政府制定好指导性的政策文件, 让市场根据其来进行自我调节;其次, 开发商、消费者等对于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不够, 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引导, 使民众认识绿色建筑、了解绿色建筑, 从而认准绿色建筑。

对于目前的绿色建筑的被动式、强迫式的发展, 需要将其经济利益与其责任结合起来才能使绿色化积极向前推进。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首先, 政府应当制定实际可行的建筑能耗标准, 并强制执行;其次, 政府应当合理而适度地对于建筑能耗进行严格监督;另外, 政府在其他市场可自行调控的方面适度放手, 使市场焕发其应有的活力;最后, 政府应该通过建筑的节能提升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4.2 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变

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计划从2016年开始, 分为三个五年, “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来实现三个转变———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 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的转变, 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变[3]。绿色建筑的未来发展分为三个五年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 将绿色建筑发展融入国家每个五年规划的步调中去;其次, 研究结果升级到正式文件的出台要有一个过渡期, 这段时间包括了宣传扩散, 让社会大众理解的准备, 对于技术、工艺的创新;目前正在大刀阔斧的城镇化也给中国绿色建筑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5 结语

面对资源枯竭和环境的急剧恶化, 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 使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必然。为了克服面临的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 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不仅对指导原则, 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状态, 更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 致力于创造理想的生活环境, 真正舒适、健康,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鼓励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法律法规的完善, 引领绿色建筑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成为国家政府工作的重心。充分利用市场的调控能力, 大力宣传倡导绿色理念, 调动消费者、开发者的积极性, 使得绿色建筑的发展不再是强迫性的、被动式的, 而是积极、有序地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的飞速发展, 原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远远不能适用于当前的发展需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不仅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内容、方式、范围等做了修订, 同时也明确地反映出了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论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亮点和创新, 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的改进和不同, 分析我国新形势下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然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能耗,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篇10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的规划目标促使绿色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也将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2014年3月中旬, 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其中提到城镇绿色新增建筑比例要从2012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50%, 同时2015年1月1日将正式实施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随着2015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全国各省市新能源建筑应用政策的相继发布, 绿色建筑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仅公共建筑智能绿色建筑行业在2020年有望达到7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上一篇:知识产权的性质刍议下一篇:嗅神经母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