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体育

2024-08-26

健身体育(精选十篇)

健身体育 篇1

关键词:水中健身,体育教师,身材,锻炼

德国运动医学研究证明, 在水中健身与在陆上相比, 人们至少要多用6倍以上的力量, 而且相对来说, 它的热量消耗得也是比较快的。水中健身训练一般在1米到1.4米深的水中训练, 不需要有任何游泳基础。所以做水中健美操比单纯的游泳安全系数也要高得多, 根本不用带救生圈及任何辅助器械。同时人在水中活动的受阻感是空气中的800多倍, 在水中跳健身操与在陆地相比, 人们至少要多用6倍以上的力量。此外, 水的散热性是空气的28倍, 一个人在水中运动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强度在陆地运动一个多小时。而女体育教师的工作除了正常教学外, 还要组织课间操、带运动队, 组织比赛、测试等。因此从早到晚, 风吹日晒、操场上留下了她们的身影。作为一名承担着职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的女体育教师, 如何保持青春永驻?

一、塑体美型

在水中运动由于减少了地面运动时对骨骼的冲击性, 降低了骨骼的老损机率, 使骨关节不易变形。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运动强度, 但这种强度, 又有别于陆地上的器械训练, 通常利用水的浮力俯卧或仰卧于水中, 全身松弛而舒展, 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 使肌肉线条流畅。在水中运动由于减少了地面运动时对骨骼的冲击性, 降低了骨骼的老损机率, 使骨关节不易变形。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运动强度, 但这种强度, 又有别于陆地上的器械训练, 是很柔和的, 训练的强度又很容易控制在有氧域之内, 不会长出很生硬的肌肉块, 可以使全身的线条流畅, 优美。

二、洁肤美容

水流的波浪对人体有拍打作用, 犹如按摩, 经过长期不断的按摩, 有效避免并减少肌肤的松弛和老化, 促进了血液循环, 使皮肤光滑有弹性。此外, 在水中运动时改善皮肤代谢、增加皮肤温度、增强机体防卫能力, 使周围血管扩张, 大大减少了汗液中盐分对皮肤的刺激。因此, 水对身体的按摩降低循环中的阻力, 加速静脉回流, 重新调整肌肉和内脏的血液流量, 促进肌肉适应新的紧张工作的需要。从而增强其韧性, 减少了皱纹, 健美了肌肤。同时, 还能消除忧郁和疲劳, 减轻精神上和肢体上的负担。

三、预防疾病, 强身健体

由于冷水的刺激, 长期进行游泳锻炼能增强机体抵御寒冷、适应环境的能力, 可以预防感冒等疾病, 使身体日益强壮。在水中身体平卧, 加上浮力的作用, 可以使脊柱充分伸展, 可以作为运动处方, 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如慢性肠胃病或慢性支气管哮喘等等。对于一些不适合直立锻炼的人群, 如过度肥胖症患者等, 如果采取跑步等方式, 由于重力作用, 腿脚部负担过重, 容易导致受伤。这时, 水中训练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水不仅阻力大, 而且导热性能也非常好, 散热速度快, 因而消耗热量多。就好比一个刚煮熟的鸡蛋, 在空气中的冷却速度, 远远不如在冷水中快, 实验证明:人在标准游泳池中跑步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 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1小时, 在14度的水中停留1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高达100千卡, 相当于在同温度空气中1小时所散发的热量。由此可见, 在水中运动, 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水中踩水。手持物体 (重量的选择, 根据年龄、水平而定) 手腕要保持在水面上。要求踩水达到一定时间 (30秒、1分…..) ;潜水运物。水底固定地点放重物1个。每位队员潜水从地点甲把重物移至地点乙后, 在水面上游进;水中踏步。踏步动作强度较低, 在运动过程中, 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保持接触。做动作时膝关节尽可能抬起, 但不要露出水面, 上体保持正直。落地时由脚尖过渡到全脚掌。通过扩张肺部而增加肺部通气量, 同时运动使循环血量增加, 对心脏供血能力要求增加, 心脏供血能力增加又对血液的回心能力要求增加。血液循环能力提高, 肺部氧供就会增加, 血液的氧含量自然也会提高, 心脏体积呈运动性增大, 心肌收缩有力, 安静心率减慢, 脉搏输出量增加, 血管壁增厚, 弹性加大, 心血管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所以肺活量也大幅度增长。 (表1)

四、注意事项

1. 锻炼前的身体检查, 注意过去的疾病情况、过去的运动损伤、药物的服用情况, 其他影响你参加运动的情况。

2. 不要在水中单独锻炼, 包括会游泳的人。

3. 在下水前了解水的深度, 投入浅水会产生运动损伤。

4. 在室外参加水中有氧操还要涂抹抗水的防晒膏 (防晒系数在15以上的防晒膏) 。“养身在于动, 养心在于静”, 在这特殊的工作环境中, 长期的阳光照射, 不可避免地在脸上留下“黑与红”的印迹。一身简单的运动服便是美丽在我们女体育老师身上的最好诠释了。就是这样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造就了我们不一样的美!让水中有氧健身永葆我们的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7.

[2]周欣元.水中有氧健身运动的价值取向[J].中国校医, 2008, 22 (5) .

体育健身 篇2

阳光体育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学校决定开展快乐1小时的活动,大家听了也很高兴。

早上,我们陆陆续续走进学校,8:00到了,一排排的.队伍走进操场开始做操、升国旗,接下就是快乐1小时,一年级玩的是小皮球,二年级玩的是跳短绳,三年级玩的是跳长绳,四年级玩的是打羽毛球,五年级玩的是灌篮球。

打羽毛球开始了,我们蜂拥而上抢羽毛球和羽毛拍,我抢到了羽毛球和羽毛拍,看钟耀伟拿了个拍子不知和谁打,我叫他和我打,他答应了。我先发球,把球往上一丢,在掉下了的瞬间,我叫道:“无影旋风球!”用力一拍,球像箭一样飞向钟耀伟左边,他眼疾手快用拍子一挑,再用力一打,球从我头上窜了过去,我急忙转头,球离地面只有20厘米了,幸好我及时补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球又被打了回去,钟耀伟轻松地一打,球向我飞来,我又叫道:“绝招!”我用了扣杀,可还是被他识破,还被反用,我输了。我问他怎么每次都被他识破,他说:“你出大招时总先叫再打,我就知道怎样打回去了。”我听了,傻了,小动作误大事,我自信地说:“我们再来!”他爽快地答应了。我改了坏习惯,和钟耀伟再次比赛,我一开始又用绝招,他没识别出来,从他裤子底下蹿了过去,我“扑哧”一下笑了出来,许多人都倒在地上捂着肚子说:“笑…笑死我啦!”有的我看见都笑得哭了出来,在地上滚来滚去。

钟耀伟看了不停地傻笑,脸都红了。我说了一句:“唉,这是什么世道,连羽毛球都学会了钻裤裆。”操场东边,突然安静一下,然后笑声响彻了整个操场,有的笑得不行了,说:“大哥,我还小,别再惹我笑了,我快死了!”

铃声响了,快乐1小时结束了,有的人一边捂着肚子,一边擦眼泪。我兴奋地说:“我还没玩够呢!”

体育健身 “和谐”育人 篇3

【关键词】体育;“椅子形体健身操”;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57-02

【作者简介】陆晓蔚,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教师,高级教师。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关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笔者在体育课中坚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满足社会进步和课程教学的需要,优化和调控体育课堂中的诸关系,力图实现“和谐”育人。具体而言,在教学中采取师生、生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和指导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练方式,在师生讨论、互学互助、各抒己见中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练的热情,拓展学生对动作技能练习的思维想象空间,使学生在和谐的诸关系中,通过集体的力量满足审美的需要和获得成功感,陶冶情操,实现人生价值。为此,笔者在“椅子形体健身操”的教学中,根据高一年级女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展特征,以乐曲《含苞欲放的花》《雪绒花》《苏姗娜》为背景,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利用日常生活学习用品——椅子,设计了五个层层递进的教学阶段。

【教学阶段】

1.准备阶段:身心和谐投入。

以音乐《含苞欲放的花》为背景,通过压肩提脚跟、胸部运动、体侧加转体、前踢腿加侧摆腿、腿部弹性这五部分的练习,激活学生身体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为后续的练习建立基础,满足同伴一起练习的需要,唤醒学生的练习热情。学生在和教师的互动中体验到安全和归属感,能专注地投入本课教学中。

2.复习阶段:师生和谐互动。

以师生共同回忆所学的单个动作(下雪了、真高兴、好大的雪、风中飘逸的雪花、向往未来的雪花)为切入口,用展示、观察、表达、体验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意义的领悟;用提问、分组、看中思考、练中完善来提高动作质量和身体对美的要求,建构自我学练方法。师生交流对动作技能的认知,在情感上形成了良好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学练动作的自信和审美能力,为后续的学练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回忆单个动作的动作要领,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复习单个动作。同时提出问题:椅子形体健身操的练习可以预防和纠正人体哪些不良姿态?教师参与讨论。

3.学习组合动作阶段:师生和谐交往。

在音乐《雪绒花》和“下雪”情境中以完成学练组合动作为目的,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的前提下,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练、合作探究、自我完善的师生、生生和谐教育教学交往关系,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巩固、提高椅子形体健身操的组合动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示范讲解组合动作的要领及其动作关键,一边带领学生一起练习,用感召的语言引导学生把握动作的着力点和表现力。在巡回指导学生练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方法或自身的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练习措施。

4.创编动作阶段:情境和谐创设。

在学生原有动作元素积累的基础上,学生借鉴教师所讲解、示范的创编方法(动作方向、路线及队形的变化)的基础上,以“下雪”情境为线索和自由组合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和展示,深入理解与“雪”和谐共舞所表现意蕴,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和谐的团队意识和练习椅子形体健身操的兴趣,在互评中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创编的方法,要求学生所编排的动作在两个八拍内完成。在学生讨论和思索时,教师应在学生中巡视,鼓励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大胆创编,并进行合理和适当的引导。在学生创编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组间展示和评价。

5.结束、交流阶段:身心和谐释放。

这个阶段主要是带领学生跳“椅子形体健身操”集体舞,使学生在舞蹈中调节身心,养成用椅子进行形体健身的习惯,陶冶情操。在完成舞蹈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练体会,提示学生课外利用椅子进行形体健身练习。

【课后反思】

1.教师要具备“和谐”的育人理念,敢于突破创新。

教师是教育任务的执行者,在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影响深远。所以,必须意识到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笔者根据日常教育教学研究中所形成的理念和实践经验选择了一个关键词——“和谐”。因为要形成“和谐”发展的国家和社会,首先要从培育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开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处理各种关系和问题时用“和谐”的理念去构建“和谐”的策略和采取“和谐”的行为。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以学生学练运动技能为载体,拓宽育人的思路和空间,形成“和谐”育人的教学理念。

2.情感的支撑系统提供了创设“和谐”诸关系的有效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情感体验,强调感受和认知的整合性的发展。高中生的情感支撑系统已经从父母那儿转移和扩大到学校及学习的共同体中,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状态、应答及发展需要。本节课在“激发情感—知情互动—培养兴趣—提升情趣—陶冶情操”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承载着价值观吸引、陶冶和引导的轻松民主学练氛围,通过和谐的情境、和谐的教与学、和谐的活动使学生产生了美好感觉,丰富了学生这一时期的自尊、自我认同感、分享、友谊等情感,达到“和谐”育人的目的。

3.依据德育的特殊性采取“和谐”育人的方法。

朱小蔓教授说:“德育的过程不同于智育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主要诉诸知识的传递,而是引导价值上的认同、内在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实际行为的改变。它对人的影响方式更多的是无意识的、潜在的、缓慢的、长效的。”在价值认同上,教师用敬业乐教的精神,以民主、友爱的教育原则,构建了教学内容。学生技能的学练、教学辅助器材(椅子、音乐、下雪)及教师和蔼和善说的技巧和身体语言等错综复杂而“和谐”的情感场,使学生“沉浸”其中;从情感态度上,用自由、平等的教育原则,回忆动作、设计问题、选择学练方法使学生乐学好问,善思多练,使学生体验到“和谐”的情趣,理解其价值的意义;在实际行动指向上,用公正、平等的教育原则,教师对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和表现坚持肯定、赞许和鼓励态度,使学生不断产生“和谐”的舒适感和成功感;在创编上,用友爱、敬业的教学原则,学生对动作和创编方法理解的基础上,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同学“和谐”合作完成任务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学会在举一反三中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陶冶情操,为今后“和谐”的行为积累了情感,初步形成了理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鞠文灿.立德树人,从课堂做起[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04).

健身体育 篇4

1. 健身教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健身教练是指在各类健身健美组织中从事健身技能传授的健身健美教练和经营管理人员, 是健身行业的核心支柱。健身教练的主要来源有四方面:一、体育院系毕业 (或在读) 的学生;二、舞蹈演员或舞蹈教师;三、退役的体操运动员或健美运动员;四、业余爱好者。除体育院系毕业的学生以外, 后三类指导员明显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对健身的理论及其规律了解甚少, 只是通过电视课程现学现教, 或者是模仿健身中心其他教练的课程计划, 按照其模式, 仿照编排操练动作, 然后就去上课。他们缺少系统的生理学、解剖学、运动训练学和体育保健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以及健身教练员所应具备的专项理论知识和科学编操的技能, 指导学员科学锻炼的经验和能力都不足, 在实践中无法解答学员健身方面的一些疑问, 不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2. 健身教练个人素质的要素:

随着健身市场的不断发展, 健身人群对健身房及健身教练的要求越来越高, 只有具备了良好素质的健身教练才能在健身领域站稳脚跟, 才能成为这一领域的常青树。一名优秀的健身教练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个人素质。

(1) 健身指导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

科学化是保证健身健美操练习效果的关键, 只有不断提高锻炼的科学性, 才能使参加健美操练习的人真正达到有效的锻炼身体的目的, 所以健身指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确保在训练中为学员提供正确和恰当的指导。健身指导员所需掌握的知识可归为两大类:一、基础理论类, 它包括运动保健学、体育保健学、营养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美学等, 并能有效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二、专业理论类, 它包括:健身指导员基础理论教程、健身法教程、健身健美教学实践课程、健美理论与实践、健身小姐竞赛规则、健美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及最新流行的健身课程等, 只有具备了广博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训练中才能游刃有余, 才能保证指导的科学性, 为学员提供安全有效地健身服务。

(2) 健身指导员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的健身方法:

根据最新资料显示,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和发展最快的健身项目是集体力量练习、私人教练和大脑一身体综合练习。对传统有氧健身操来说, 编排简单的地冲击力和高冲击力混合的练习仍是世界各国健身中心的常规项目, 而单纯高冲击力的练习由于容易引起关节的损伤已不再在流行, 并且新兴健身项目愈加繁荣,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调的课程, 这就要求健美操教练具备的多种技能, 并把它们融会贯通, 全身的投入到工作中。在努力提高其他素质的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观念, 不断的追求新的变化才能跟得上健身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3) 健身教练应具有良好的带动能力:

在课上, 必须具有一股持续的激励动力, 要做出安全有效的安排, 要引导, 交流, 还要时时记住整个课堂计划。同时, 还要有效地进行提示, 正确的使用音乐, 并与学员保持融洽。你必须有充沛的体能, 这样才能让学员觉得你在应用这些技能的时候是那样的轻松自如。

(4) 健身教练应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

个人魅力首先包括健康的形象和漂亮的动作, 作为一名健身教练, 外在形象是一块招牌, 这是职业给予健身教练的特殊要求, 一个健康活泼的外在形象首先能给人好感, 更能激发学员的健身热情, 要想充分体现个人魅力, 还需具备较强的个性风格及教学能力,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员.健身教练常通过自身的教学方法来演绎其个性风格与魅力.如装扮赏心悦目、课程活泼生动、示范独具风格、音乐的选择明朗入耳等, 让学员在跳操中一直有乐趣陪伴, 总之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教学特点, 从而感染广大学员, 在健身俱乐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健身教练个人素质的培养:

科班出身+系统培训=合格教练、健身教练不仅仅是指导学员跳跳操, 利用器械锻炼, 还要为学员提供包括体能评估、运动营养搭配、运动处方的制定 (学员适合什么样的项目和强度) 等, 这都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所欠缺的, 如今由各个专业人才转变成的健身教练大多技能单一。在非学历教育方面, 近两年体适能行业 (即健身行业) 内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的教练, 形成规范化、经常性的岗位培训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综合文献资料提出一些可行的培养计划:

(1) 应该加强健身教练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在目前市场健身教练数量相当不足的情况下, 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健身知识 (包含理论与实践知识) 的综合培训与定期培训, 使他们能够逐步胜任现有工作。

(2) 聘请专业人员制定考核标准和教练等级, 对教练员实施定期技术考核制度, 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评价, 以促进教练员主动了解最新的动态, 努力进步, 提高自身素质.

(3) 重视基本姿态的训练, 完善健身指导员身体姿态;健身教练的健身指导往往是通过他们的动作技术示范来实现的, 因此, 健身教练的示范必须要有样板作用, 以达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这就要求健身教练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姿态, 而良好的身体姿态离不开基本姿态的训练。因此, 要严格进行姿态的训练, 使其符合健身健美的要求。

4. 小结

一名优秀的健身教练不仅要有很好的体能、专业所需的各种技能和充满激情的带动力, 而且还应该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经验, 善于和健身者沟通的能力, 是一个专业的健身顾问, 健身者的朋友。

参考文献

[1]彭玫.对南京市健身中心健身操教练员现状的调查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2)

[2].李学君.健身指导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渝西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2)

全民健身(体育社区) 篇5

1.全民健身:是指全体人民为了增强体质,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达到健身的目的。

2.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是满足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运动体育休闲等方面的活动需求,是现代城市表现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设施。

3.全民健身法治:是指国家权力依照既定的法律规范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运作形态。4.法律性质:

5.全民计划纲要: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别定本纲要。

6.全民健身管理:指全民健身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资源,实现全民健身目标 的活动过程。7.全民健身管理体制:是全民健身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8.全民健身活动设施:包括用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建筑物、场地和固定的器材设备,它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物质基础。

9.健身路径:是指在一系列健身器械上完成各种健身动作,比赛中及健身娱乐于一体,适宜于各类人群参加,属于大众趣味健身比赛项目。

10.健康负荷:是指在大众健身锻炼中能有效发展健康机能又可以使运动风险为最低的健身负荷。

11.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12.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内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人员。13.俱乐部;是具有共同体育爱好的人自愿结社,形成的群众组织。14.社区体育:是邻里型体育模式。

15.弱势群体: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1、全民健身工程的内容 ?

1)全民健身路径工程2)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3)雪中送炭工程4)绿色体育工程5)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纲要》的主要特点?

(1)通过政府行为建设全民健身事业

(2)用系统工程的办法建设全民健身事业(3)整体性地建设全民健身事业

(4)通过社会化的途径建设全民健身事业(5)用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建设全民健身事业

3、学校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方式?

1)体育课与健康课2)课外体育活动3)体育节4)健身俱乐部(少年宫)(5)其它方式

4、从10个角度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分类?

(1)按照内容分类

(2)按照活动组织规模分类(3)按照性别的分类

(4)按照体育消费分

(5)按照目标优先级分类

(6)按照是否使用体育器材分类

(7)按照参与人群活动地域分类

(8)按照广义与狭义的健身活动来分类(9)青年期学生从事健身锻炼的要求

(10)按照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分类

16.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

17.体质:是运用有关理论和专门手段,选取受测者身体形态、机能、职责和运动能力的若干指标,按规范要求进行测定,然后根据相应的数据模型,对其体质状况加以综合定量评价。

18.健身法制:是指法律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存在的状态,是区别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法律制度,是以民主政治为内容的法律制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规范调整,是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19.正式制度:是指一些成文规定,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合同等、20.全民计划纲要: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别定本纲要。

21.全民健身管理:指全民健身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资源,实现全民健身目标 的活动过程。22.全民健身管理体制:是全民健身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23.正式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锻炼活动的建筑、场地和固定附属的器材设备。

24.个体健身性:是指健身项目的选择。运动强度大小,兴趣爱好要符合个体实际水平的需要。25.运动负荷:指人体在运动中所完成客观的工作量。

26.身体负荷:指人在运动中身体所承担(感受)的工作量。

27.体育科学素养:人在运动中体育锻炼知识、动机、行为的总称。

28.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人员。29.家庭健康活动:是指由家庭成员(亲友)共同参加的健身活动。

30.残障人:是社会中有着特殊困难的群体。是指在心里、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1、全民健身任务?

1)增加参与健康的人口2)改善全民健身的环境3)刺激健身与健康投资 4)提高全民健身的效果

2、全民健身工程成效? 1)扩大体育人口2)拓展群众体育工作的思路3)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

(4)美化环境

3、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近期发展的几个特点?

(1)数量发展势头很猛

(2)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开始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3)社会和群众体育市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进程形式强大的外在动力(4)“证出多门”到“一证统一”

(5)逐步形成保证和激励社会指导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

4、学校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注意事项?

一、健身活动的科学基础。在制定健身计划时一定要按照生物科学最基本的原则,适宜安排健身强度。

二、健身活动的科学原则。全面性、系统性、循序渐进性、适宜负荷、区别对待(原则)

轻体育对大众健身的影响 篇6

关键词轻体育大众健身休闲性

一、引言

繼“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大众健身仍然是我国增强全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为了使大众健身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全面开展,必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大众健身体系”,开展更适合现在都市人群的体育种类,满足现代人追求体育和生活相融合的体育锻炼方式。

二、轻体育的概况和定义

(一)轻体育的概况。

体育,不仅包含关系着国家之间的厉害关系和民族荣辱的“竞技体育”,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增强生产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轻体育的定义。

轻体育也称为“轻松体育”和“休闲体育”。我们可以把任何一种轻松、惬意的锻炼方式都称为“轻体育”。

三、轻体育的特点

(一) 休闲性。1.轻松愉快不拘形式;2.运动时间不限,随时可练

(二)广泛性。

自“体育”一词的出现,就代表了体育锻炼和竞争的双重作用。从“古希腊体育”到 “现代奥运体育”都是以追求成绩,争夺第一为主要目的。但现在生活中追求更多的是锻炼的休闲性而不是竞争性,而大众健身则是更符合大众以身体锻炼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而根据“轻体育”自身轻负荷、种类多、无限制的特性,更容易在大众健身中得到应用和推广。“轻体育”包含了生态化体育、休闲体育、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旅游体育等。随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轻体育”的出现,这是老百姓开始懂得生活,享受生活,并且积极在开展锻炼活动。

四、轻体育对大众健身的意义

(一)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

“体育”一词的意义和作用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在活动过程中以锻炼人的身体为目的。因此,“轻体育”作为体育的一种,第一种作用必然是提高身体素质,这也正是“轻体育”诞生之初的主要目的。

(二)有利于锻炼者改善心理状态。

由于人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高,人的心理活动是生物圈中最高级的心理活动。人的任何一个有目的、有社会倾向的活动,都必须以生物功能为基础,由心理活动来调节。轻体育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就必然产生显著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可以缓解心理紧张状态、宣泄自身不良情绪并使之暂时性的遗忘,甚至淡化;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品尝到胜利的喜悦、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或摆脱不必要的烦恼,从中可以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人际间的交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解除自我幽闭,开阔胸怀,人们通过轻体育使其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轻体育”无疑会起到调解心态的作用。

(三)轻体育可以改善和提高大众的生活健康与品质。

1.轻体育是大众健身的最佳放松方式。

大众健身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首要因素。将轻体育贯穿于人的整个大众健身之中,因此人们应通过轻体育在锻炼中放松自己。在某些发达的国家,把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理解是“期望换回最大的经济效益投资”。因此,身心健康和精神快乐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提高人们工作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2.轻体育可以提高大众的精神面貌和创造自我价值。

轻体育有助于人们认识自我,还有助于人们进行自我教育。轻体育大多是集体性、竞技性的活动,通过体育活动,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还会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人们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通过轻体育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而且也会增加人们与他人的交往机会,增强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适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五、结束语

“轻体育”之所以能够在大众健身起到巨大的作用,是因为锻炼者能感受到锻炼后的轻松、愉悦和舒畅。“轻体育”的兴起也标志着大众健身不断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试,既健体又健心,使健康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在“轻体育”的运动氛围中,每个人都可从中获得乐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拓宽快乐生命的视野,真实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活情趣,为终身体育的普及构筑起了坚实的依托。

参考文献:

[1]鲍恩荣主编.大众体育指南[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5

[2]宋瑞.国内外休闲研究扫描[J].旅游学刊,2004,(3):46-54.

[3]林显鹏.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10-13.

[4]唐炎,宋会君.体育本质新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2):36-38.

[5]王步标,华明,邓树勋等.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14,(1):37-42.

[7]郝树源.论我国的体育生活化趋势[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2003.

[8]韩丹.中国群众体育路向何方[J].体育与科学,2004,(3).

健身体育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 以“残疾人体育健身”、“残疾人体育”、“残疾人服务保障”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期刊和相关政策法规, 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著作, 对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为本论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商丘、洛阳等地区的残疾人发放“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现状”调查问卷600份, 回收520份, 有效问卷498份, 有效率95.77%, 同时向残疾人服务工作人员发入问卷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份。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得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 利用SPSS17.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 到2010年底, 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为8502万人, 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 听力残疾2054万人, 言语残疾130万人, 肢体残疾2472万人, 智力残疾568万人, 精神残疾629万人, 多重残疾1386万人, 各类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 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3]。根据这一数据, 此次调查分析得出, 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最多的为肢体残疾类型的人员, 占调查人数的45.63%, 其次为听力和言语残疾类型的人员, 占调查人数的27.43%, 智力残疾类型的人员参与健身最少或几乎不参与健身活动。从参与健身的年龄特征来看, 31-40岁年龄段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所占比例最多, 为37.44%, 其次是41-50岁年龄段的参与体育健身人数比例为27.36%, 50-60岁年龄段及60岁以人的人员参与体育健身所占比例较少, 这说明从年龄段上来看, 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多为中青年残疾人。

2.2 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项目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项目呈现多元化, 这不仅与其个人的喜好有关系, 也与其残疾类型有一定的联系。比如, 肢体残疾根据自己情况多选择散步 (21.43%) , 轮椅太极 (20.01%) 、简单器械运动 (17.26%) 等;精神残疾人多以散步和慢跑 (24.37%) ;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其受健身项目的选择相对较小, 他们除选择散步和慢跑项目外, 对于参加球类运动、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也占到不少的比例, 对于视力残疾人的健身活动多以散步为主,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 残疾人尤其是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在健身活动过程中很需要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和帮助。

所以, 不同类型残疾人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 在进行健身项目选择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喜好, 还要考虑要健身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易于操作性等, 尤其是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要根据其残疾的程度, 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锻炼, 听力语言残疾人虽受的限制相对较小, 但对其参与健身的环境也是有所要求的, 在比较大众的健身场所, 他们由于听力障碍其健身项目也是很受限制的, 因此, 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有针对性的建设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对不同类型残疾人的健身活动特点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及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残疾人参与健身形式和健身场所的分析

从残疾人参与健身和形式调查中发现, 他们在参与体育健身的形式首选是“和朋友一起”, 其比例多达42.16%, 其次是“和家人一起”, 比例为31.22%, 再者是“个人健身”;对于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调查中发现, 有34.18%的残疾人选择家中或家门口空地, 位居第一;其次是选择了公园广场或社区, 其比例为22.76%, , 再者选择学校或公共体育场馆, 选择收费场所及康复中心的比例为最小。分析原因, 可能是因为首选残疾选择家中或家门口空地上, 一是方便, 二是便于家人照顾;不选择收费场所及康复中心训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不富裕, 其收入受限有很大关系。

2.4 影响残疾人参与健身的因素分析

首先是残疾人本身在心理生理或人体结构等功能丧失或不正常, 无形中给自己或家人增加了生活的负担或心理负担, 他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或范围也受到很大的制约, 特别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一是不愿意给家人增添过多的麻烦, 二是怕别人笑话自己的不正常;所以他们会减少外出的机会, 缩小他们的生活圈子, 把自己封闭在家庭或社区附近。其次是受到一些传统封建的观念束缚, 不能正确认识体育健身的平等化。有些人认为体育健身是健全人的游戏和锻炼, 当然在对体育技能与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匮乏的, 所以受这些偏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再者是适合残疾人体育健身的场地、器材不足也是制约他们参与体育健身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和投入, 修建了大量的体育休闲和健身设施, 但通过调查不难发现, 适合残疾人的无障碍运动场地却是很少, 参与体育健身的残疾人仍占很小一部人, 因为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受安全因素的影响较大, 公共体育健身场地由于无设施比较少, 适合残疾人的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健全, 健全人的器械对他们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和不安全因素, 所以, 场地器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残疾人广泛参与体育健身的重要因素。影响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因素还有其本身的文化素养及受教育程度, 还有政府部门缺乏对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以及缺少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指导人员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参与体育健身的残疾人其中青年居多, 其参与体育健身项目根据自身特征呈多元化发展, 适合残疾人体育健身的场地器材相对不足;残疾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对体育健身认识的偏差及体育健身场地的匮乏是影响他胶参与体育健身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和加大对残疾人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 营造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高保障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2011.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Z].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

[3]吴燕丹, 李春晓, 林立.民生视域下残疾人体育服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科学, 2014, 34 (3) :47-53.

[4]翟帅帅.胶东半岛地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3.

健身体育 篇8

1 全民健身与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国家对人民健康问题愈发重视,且有能力为人民提供更好体育健身环境。目前虽然已经提出全面健身战略,但是全民健身和体育休闲事业的发展中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1.1 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完善

某种程度上,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以及健康状态,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1]。长期以来,政府相关部门致力于提高人民体质,对普通人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活动,一直都高度支持,城市规划中也逐渐将社会公共性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考量之中。然而由于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基数大,且城市农村间也存在较大的物质经济差异,导致国内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和器材分布不均。

1.2 公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失衡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在各大世界性体育赛事上取得的成绩,可以说十分辉煌,体育健儿为我国争取荣誉,竞技体育发展迅速。要注意的是,除竞技体育外,公众体育也是体育结构中一大组成部分,共同体现了一个国家体育发展规模和状况[2]。甚至可以说,公众体育代表着一个国家普通大众的身体素质,占据国家人口大多数,而竞技体育只代表着一小部分体育精英,占据比例较小。但目前我国公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之间出现严重失衡,大部分还是观众身份,不利于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广实施和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

1.3 体育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一个国家公众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可通过分析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得知。现阶段国内体育人口发展特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体育人口总额数值较低;其次,增长发展速度节奏缓慢;最后体育人口受年龄、地理位置影响。其中地理位置受经济发达程度限制,农村体育人口低于城市,西部低于东部,甚至偏僻地理位置内,体育人口为零[3]。体育人口长期处于缓慢发展期,导致全面健身战略无法落到实处,参与体育休闲健身的人少,阻碍发展。

1.4 休闲意识不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普通人的时间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上,虽然人们空闲时间增多,但是健身休闲意识还在初步发展阶段,未形成规模化发展,或者说大部分国人并不具备正确的休闲健身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体育休闲健身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 全民健身与体育休闲健身产业发展策略

2.1 建立健全体育管理经营体制

由于体育事业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对于产业的发展成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却又限制了体育休闲健身产业在市场经济模式下,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国家应改变传统理念,推翻僵硬管理制度。首先要杜绝体育产业内出现行业垄断,适量减轻调控力度,将自由权交还给市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4]。其次,停止管办一体化制度,让市场引导体育产业自由发挥。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和器材,并可以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通过全面健身运动,为体育休闲健身行业创造更多商机,在完善的体育管理经营体制引导下,达成双赢。

2.2 扩充消费群体

全面健身这一战略,不仅仅是为提高人民身体健康,也为体育休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转机,吸引到了更多消费群体。进行体育消费的人群和总数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了体育产业的生死,所以为促进行业发展,务必要扩大消费群体,改变传统顾客结构,吸引普通人关注休闲与健身。行业内企业在发展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展开积极调查,针对不同群体、职业、年龄段,展开特定服务,了解其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最大限度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开发,创建出体育行业的特色,为消费者提供满意服务同时,增加行业收益。

2.3 培养正确体育休闲健身意识

由于体育事业发展缺陷,导致国内体育休闲健身行业发展缓慢,大部分人并不具备科学健身的意识,如广场舞这一典型现象,虽然普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老年人在这一过程中,不能选用更恰当的方式锻炼身体,虽然是全民健身意识的一种体现,但是对体育休闲健身行业,未能起到促进作用[5]。因此,要深入宣传正确的体育休闲健身观念,让人们把注意力从工作上分配到休闲中去,劳逸结合,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引导群众学习科学锻炼的知识,避免由于不规范的体育健身动作给造成意外伤害。在这一过程中,鼓励群众消费,平衡公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促进体育休闲健身产业创造经济利润,健身与经济全面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物质经济水平的支持,国内的体育健身休闲健身行业得到发展机遇,在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下,产业长久稳定发展得到保证。行业要认识到国内全民健身和体育休闲健身产业发展现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积极提出解决策略和优化措施。首先要对传统体育行业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充分发挥出市场作用;其次要加大力度,扩充消费群体数量,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最后要积极宣传,促进人民休闲消费意识的成熟,有效落实国家全面健身战略同时,促进体育休闲健身行业的发展,达成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卢元镇.全民健身文化建设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15,07(3):35-40.

[2]谭淼.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审视及其与大众健身互动关系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08(4):29-33.

[3]彭艳芬,黄熔朴.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启示——基于体育用品业视角下[J].当代体育科技,2015,06(23):144-145.

[4]白晓蓉,袁野,韩成祥等.从金牌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型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10(5):25-29.

体育健身的家庭化 篇9

在全民健身总动员大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大众体育正开展得红红火火,但这一进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从权威的调查结果看,情况并不乐观。1996年我国体育人口比例约为31.4%;而发达国家的体育人口,美国、日本是77%,德国67%,加拿大59%。从不同年龄人口体育活动的情况看,我国结构呈马鞍型,青少年与老年体育人口比例高于中年人群。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71~75岁,占该年龄总数的41.6%,16~20岁的青少年中体育人口占总数的31.8%,最低的年龄段为41~45,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另据调查表明,约有65%的人对全民健身计划一无所知。为了我们12亿人的身体健康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脱离了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指导是不行的,但家庭方面也不容忽视,据调查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有60%的有效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它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极其重大的,应该说家庭健身在促进全民健身中有其不可替代作用。

二、家庭,关系最微妙的健身群体

家庭成员的义务,就现今社会来讲,一般的家庭固定成员是由三代人组成的:老人、父母和孩子。通常来讲,分工比较明确:老人一般都已退休或赋闲在家,买菜、做饭、接送孩子等家务由他们负责;中年夫妇为了整个家庭生活得更好,大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养家糊口是他们的义务;孩子们自踏进学校校门的那一天起,学习就成为了第一要职,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们的成绩上。以上所述家庭结构,应该说是中国计划生育所造成的一种普遍现象。家庭的体育健身现状,缺乏交流,关心不够,思想认识和观念的不统一,使得上下代之间无言以对,隔阂甚深。时间长了,彼此都懒得互相过问,于是便各行其是,即使都对体育健身项目感兴趣,也不会在一起交流各自看法,家庭关系的融洽度可想而知。我想,这种现状维持下去,人们的亲情会越来越淡薄,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何谈全民健身。练习形式单一化,缺乏健身常识,很多人都有一种困惑:我想锻炼身体,可没时间去跑步、跳舞或打球啊!在他们看来,要健身,不跑步或打球是不行的。还有的认为,常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没必要再进行体育锻炼了。这都充分暴露了人们还对体育、对健身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具备一定的常识。即使有些人坚持天天身体锻炼了,由于方法不当,往往也会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求他们能因时因地地选择练习内容,追求形式多样化,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要的社区指导应该跟上。健身的老龄化,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演越烈,许多人迫于工作压力,无暇去进行锻炼、健身,而孩子们呢,在校学习为第一要务,体育课也不被重视,因此,虽有一定的活动时间,但无法保证其质量。这样来讲,最有时间进行体育健身的就属老年人了。在街道、公园、社区,进行散步、慢跑、下棋、练太极拳、打球等体育娱乐活动的恐都是老年人居多。所以说,大多数家庭中,讲到健身、养生,大概都是老年人的事情。

三、体育健身家庭化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体育健身家庭化的内涵,体育健身家庭化就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和周围环境为活动场所,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增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发展。特点是增进成员的身体素质,提高家庭成员优生优育,促进学龄前儿童早期身体教育,亦指家庭齐动员,进行体育活动,或称家庭体育。(以下简称家庭体育)体育健身家庭化的重要作用。家庭体育与终身体育,家庭是婚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体育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终身体育对家庭体育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家庭的优生优育。家庭体育教育在胚胎期就应该开始,夫妇的健康状况,良好的运动习惯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重视学龄前儿童的早期身体教育。学龄前儿童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早期的身体教育对学龄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启蒙至关重要。第三,提高家庭成员的身体素质。家庭成员身体素质的高低和科学的身体教育手段不仅对自己,对学龄前儿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体育健身家庭化具有其深远意义,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实现终身体育的长久之计。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活动对象,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特点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是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家庭体育的重要性。因为孩子天天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家庭成员间的一切活动都自然的映现在孩子的头脑中,在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因而家庭事实上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果家庭每一成员都能热衷于体育锻炼,自愿接受体育健身知识,且气氛浓厚,孩子就容易受到感染,加之学校的正确引导,很快就具备了一定的锻炼能力。可以说,家庭体育对学校体育来讲具有强大的推动力,二者具有互相促进作用。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以全民性参与为对象范围,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地域的人,不同体质和健康的人都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特点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社会体育是关键。如果把家庭看作是一个个的点,那么社会就是一个面。引爆这个点,那么就会一个接一个地爆炸,直至全面开花。所以说,家庭体育开展得好,那么我们的社会体育也会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家庭体育的不可替代作用,从纵向上看,一个人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对个人的成长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人的终生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在学校时期获得知识,增长身体,掌握为社会服务的本领,对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延伸,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归宿。从横向上看,一个人的发展同时可能处于这个时期,但扮演着三种不同角色。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是家庭的人,也可以是学校的人,更可以看成是社会的人,这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只是因为教育的不同而把他分为不同的时期。教育如此,体育亦如此。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本身就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四、体育健身家庭化的变革

更新观念,转变思想,21世纪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教育,体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更不存在走出校门就不再接受体育教育的错误观念。要改变过去学校体育教育的封闭状态,使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相互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应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家庭的有利条件,以家庭互动促全民健身,让社会营造一个大环境,一个好氛围。

政府高度重视,在大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组织的管理散乱,场地设施的严重侵占,体育资金的分配不平,健身市场的发展无序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在大众体育的实施过程中,缺乏与之相应的保障性法规。而我们家庭体育健身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甚至制定一些强制法规。只要我们政府肯花大力气来抓,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小家庭乃至我们祖国大家庭会拥有一个个健康的体魄,一代更比一代强。充分发挥利用学校资源,促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协同发展,学校一直是社会、政府投资、关注的重点。相比较而言,人力、物力资源丰富,我们可以以学校为纽带来带动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活动,邀请家长、社区居民、学生参加,学校体育设施有组织地向居民开放。学校还可以改革活动课模式,邀请家长参与。了解学校体育活动课的情况,以便回家对子女进行体育教育。另一方面,可举办家长体育学校、家庭体育辅导班,向学生家长传授体育教育的知识、方法、技术技能,并定期与家长、社会指导员进行交流。学校体育只有融入家庭、社会中,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体育教育的社会风气,才能促进家庭体育化更快发展,更好地向全民健身目标迈进。学校、社会定期检测锻炼情况,把体育健身家庭化需要家庭成员互相督促,尤其是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自觉性一定要高,以身为范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最具说服力。为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学校、社会一定要制定检测方案,定期对家庭成员进行锻炼情况检测。如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小型运动会,组织登山比赛,野外训练等。这样既能了解情况,及时拟订健身目标,又增强了集体凝聚力,促进了人际交流,使家庭、社会营造了一个融洽、祥和的气氛。

只要我们能关注每个家庭,家庭成员互相关注,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家庭体育健身目标,促进全民健身。

摘要:家庭体育健身是一种促进全民健身的新理念, 它的发展对提高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它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关键词:健身,体育,家庭

参考文献

[1]潘志深.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思想变革与发展初探[J].体育与科学, 1989, (3) .

[2]韩勤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3) .

[3]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5.

[4]苑学芹, 张晟, 从燕.我国大众体育开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 2001, (4) .

关于休闲健身体育业发展研究 篇10

1 我国休闲健身体育产业的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的数据显示:深圳有4000家以上的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 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都在2000家以上。单单浙江省在2000年有各类体育经营单位5000家, 年实现营业额接近10亿元。从目前的健身娱乐业发展趋势看, 我国的健身娱乐人口数字日趋庞大, 体育项目逐渐增多, 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发展空间无限。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进行, 2003年, 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 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体育消费已经在消费结构中排到第六, 平均支出2000元左右。根据调查显示, 2003年我国城市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6.2%。居民参加规律性体育锻炼者所占的比例较高[2]。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区域发展不平衡, 沿海、沿江的省份在休闲健身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上远远高于内陆省份;体育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主业的经营收入远远低于副业经营收入。另外在产业结构上, 存在高低搭配不合理的现象, 比如高档休闲健身的经营单位增长迅猛、一哄而上, 而中低档休闲健身的场所或者设施则少之又少。还有设施布局分配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提供健身设施和服务经营单位都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域, 而且几乎全是赢利性质, 免费开放的很少。而在城乡结合部, 尤其是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则缺乏配套的健身设施和服务经营单位, 这也使得休闲健身体育产业在布局上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3]。

2 开展休闲健身体育的对策

2.1 科学规划布局场地及设施

休闲健身体育的场地和设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其宗旨是为休闲健身参与者提供方便。按照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 结合居住社区人口规模、不同人员素质、个性偏好和消费水平, 大力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供多种选择的健身场所。布局要做好高低搭配, 为更多的普通大众到健身场所运动锻炼提供便利, 要提供公益健身设施, 不能只发展俱乐部等高档的休闲健身体育设施。在资金投入上, 应放开体育健身产业市场, 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国家对于市场化经营的体育健身等项目应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发展, 给予政策支持。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社会、侨资、集体和个人兴办各种体育健身场馆。从产业政策上重点培养和扶持一些大中型体育健身龙头企业, 给予优惠税收、信贷等政策支持, 鼓励它们上市筹集资金, 发行企业债券, 不但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资金渠道, 同时也扩大了体育健身在群众中的影响。让更多的普通大众有机会就近进行娱乐、休闲、健身, 实现公共体育场所全部向社会开放。社区健身服务可以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参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抓住人们的需求, 承诺在社区建设许多体育健身设施, 大量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以非常优惠的价格提供给小区的住户, 房地产开发商突出社区配置丰富的体育健身设施, 为居民提供便利的体育锻炼条件, 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引导居民重视健康和身体锻炼。通过优质的体育健身服务可以迅速提高地价和房价, 从而提高房地产开发商的盈利能力, 这也是一种健身与盈利双赢的体现。

2.2 注重休闲健身体育业内人才培养

休闲健身体育业内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休闲健身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培养。休闲健身体育业中真正懂得营销、经济类的专门人才奇缺, 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不能满足体育经济市场的综合化需求, 也是制约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绊脚石。培养既懂体育又懂市场、经济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是社会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按计划经济的模式来进行, 熟谙金融财会、营销、中介等方面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断档。体育院校应该与综合大学的体育院系互相取长补短, 应利用各自的优势, 有重点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方面。对从事休闲健身体育产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另外还可以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进行体育相关知识培训, 使经济管理人才从事休闲健身体育业, 以此提高行业人员综合业务水平, 从而适应我国休闲健身体育产业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是休闲健身体育产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俱乐部等消费高档场所现有许多健身教练员, 这支队伍比较专业。但是与之相比在社区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差距较大。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技术、文化层次差异较大, 指导率不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对推动休闲健身体育的开展有密不可分的作用。俱乐部应该与社区合作培养相关从业人员, 以此推动休闲健身体育产业发展。

3 加强休闲健身体育意识, 增加体育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逐渐加深, 对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价值观的演变。21世纪, 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 “花钱买健康”“花钱买休闲”的观念己深入人心。新价值观正在取代旧价值观, 这一时代的人正处在一个典型的世界观转化过程之中。应该继续加强休闲健身体育意识, 迅速普及健康、积极的休闲健身体育活动。把健康思想贯彻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塑造健康、积极的休闲健身体育理念。树立健康生活理念, 使休闲健身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范畴不断地融入人们的生活。使“终身体育”的思想深入人心, 促进体育健身的消费市场发展, 从而推动体育经济效益的总体上升[4]。

综上所述, 休闲健身体育具有“双重功效”, 即休闲与健身。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媒介的休闲体育较其它休闲方式相比, 不仅能增强人民的健康, 更能使人高度紧张的神经系统得以放松, 又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心理, 在运动的激励下, 还能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添生活的情趣和乐趣。中国的休闲健身体育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5]。目前由于投资少, 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娱乐、健身的需要。加大对休闲健身体育的宣传力度, 多渠道筹集经费, 增加资金投入, 建立专门机构, 加强管理等, 是发展休闲健身体育的重要途径。

摘要:休闲健身体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它是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 它的发展必将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还存在问题, 所以必须提出适合休闲健身体育业的发展策略, 推进体育经济迅猛发展。

关键词:休闲健身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经济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R].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

[3]甘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 2007.

[4]李政.姜彬.试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 2007.

上一篇:民法问题下一篇:基本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