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

2024-07-18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精选十篇)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 篇1

关键词:民间借贷,风险,房地产企业,博弈模型

鄂尔多斯市依托“羊煤土气风光好”的资源优势, 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的鄂尔多斯人都自觉不自觉的成为民间集资大军中的一员, 而民间借贷的资金大部分流向了房地产业。在经济危机下, 鄂尔多斯的房地产业没有逃脱厄运。房地产商资金回笼迟缓, 交易量下降, 大量房屋空置, 使房地产商的资金链趋紧, 甚至已经断裂。本文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对该地区民间借贷这一融资模式进行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民间借贷概念及流程

1、概念

广义的民间借贷包括的活动如下:组织合会、高利贷、向社会集资、民间典当、农村合作基金会活动以及发生在一般居民间的借贷活动等。发生在个人之间, 或个人与私人钱庄之间的地下金融组织的借贷活动即是狭义的民间借贷活动。

2、借贷流程 (见图1)

如图, 通过民间借贷机构、中介担保人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简单的资金用途、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及利息的说明, 即可签订借款协议 (合同) , 借贷手续趋向书面化, 从而得到所需要的资金。这种方式相对于银行贷款的繁杂的流程手续来说, 形式灵活, 速度较快, 称为民间借贷的主流方式, 当然这样发展下去, 很明显会日益呈现出职业化, 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私人钱庄”, 并且借贷利率居高不下。

二、假设与模型建立

假设房地产企业F和民间借贷机构L都是理性经济人, 他们行为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双方都无法通过观察对方的行动而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但彼此都知道对方采取不同战略行动时的收益状况、行为目标以及可选择的战略行动。

假设该企业向民间借贷机构支付了手续费S后从该机构取得了一笔数额为M的借款, 并承诺向民间借贷机构支付高额利息R, 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π为该企业的产出, α为投资回报率。

在这个博弈中, 民间借贷机构的战略行动集为{审查, 不审查}, 民间借贷机构对借款进行审查的概率为θ, 民间借贷机构对借款的审查成本为C, 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行动集为{欺诈, 不欺诈}, 房地产企业进行借贷欺诈的概率为p, 房地产企业纳税占其产出的比例为t。

下面分两种情况分析。

1.无担保的情形

在无担保的情形下, 房地产企业与民间借贷机构的博弈矩阵如表1:

由表1可知:

不论房地产企业如何选择, 民间借贷机构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不审查。

当M-S= (1-t) π-S-R时, 有α=α0= (1+R/M) / (1-t) , 其中α0为最优投资回报率, 双方借贷博弈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是{不审查, 不欺诈}和{不审查, 欺诈}。此时, 是否选择欺诈的战略行动对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是无差异的。

假定民间借贷机构选择战略行动, 同时房地产企业随机地选择战略行动, 两者随机行动的概率是上面假设的p和θ, 则房地产企业的期望效用是:

由于民间借贷机构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不审查, 所以θ=0, 则

使房地产企业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因此, 该博弈还存在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即房地产企业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以概率p, 对欺诈与不欺诈的战略行动进行随机选择, 其中

当M-S< (1-t) π-S-R时, 房地产企业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不欺诈。有α<α0= (1+R/M) / (1-t) , 双方借贷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不审查, 不欺诈}。

当M-S> (1-t) π-S-R时, 房地产企业的最优战略行动是欺诈。有α<α0= (1+R/M) / (1-t) , 双方借贷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不审查, 欺诈}。

可见投资回报率α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对借款的行为选择。模型中α=α0是企业是否进行欺诈的一个临界条件, α0就是中小企业投资回报率α的临界值。由此可知:

投资回报率的临界值α0与纳税比例t成正比。

投资回报率的临界值α0与借款利率R/M成正比。

2.有担保的情形

融资担保是民间借贷机构借款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民间借贷机构决定不审查, 就得不到融资担保。则博弈矩阵如表2。

当M-S= (1-t) π-S-R时, 双方借贷博弈的纯战略纳什均衡是{审查, 欺诈}和{不审查, 不欺诈}。此时, 是否选择欺诈的战略行动, 对房地产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是无差异的。

假定房地产企业随机地选择战略行动, 同时民间借贷机构随机地选择战略行动, 两者随机行动的概率是上面曾假设的p和θ, 则民间借贷机构的期望效用是:

使民间借贷机构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因此, 该博弈还存在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即房地产企业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以固定的概率

p=p0=C/M对欺诈与不欺诈的战略行动进行随机选择, 其中0<P<1, 同时民间借贷机构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以概率θ对审查与不审查的战略行动进行随机选择, 其中且0<ε<1。

当借款企业进行借款欺诈的概率p<p0民间借贷机构的最优战略行动是不审查;当借款企业进行借款欺诈的概率p>p0, 民间借贷机构的最优战略行动是审查。可见p=p0是民间借贷机构是否进行借款审查的一个临界条件。一方面, 欺诈概率p的高低, 直接影响民间借贷机构对借款是否进行审查的选择。如前所述, 借款企业是否实施欺诈, 取决于投资回报率是否满足α<α0。故投资回报率满足α<α0, 且投资回报率α越小, α0越大, 则欺诈概率p越大;反之, 欺诈的概率p越小, 即借款企业的欺诈概率p取决于投资回报率α小于α0的程度。另一方面, p0是借款企业进行欺诈的最优概率。由p0=C/M可知:

借款欺诈的最优概率p0与审查成本C成正比。

借款欺诈的最优概率p0与借款本金M成反比。

三、应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风险对策

目前的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风险, 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 所以要着重化解此风险。从上述模型可以得出:只要投资回报率α超过临界值α0, 借款欺诈概率p小于借款欺诈的最优概率p0, 就能保证房地产企业不进行借款欺诈。降低投资回报率临界值α0和p的对策有:

1.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民间借贷市场, 规范和整顿民间借贷市场的秩序, 加强对民间借贷的日常监测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民间借贷市场的借款利率。当前民间高利贷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的转向及低存款利率。因此, 一方面增加居民的储蓄意愿, 另一方面在提高利率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下调准备金率, 增加银行资金供给。两个方面措施结合可以达到有效减缓当前的资金需求压力, 削弱高利贷市场;

2.健全为民间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如融资担保机构、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 并不断提高这些中介机构为民间借贷活动的服务水平。同时, 明确政府各相关职能机构 (如税务、工商、质检等部分) 在民间借贷等民间融资活动中的服务职能和监管职责。借助中介机构和政府相关职能机构的力量, 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将它们在为借款企业提供服务与对借款企业进行检查过程中获得的信用资料与民间借贷机构共享, 以尽可能地降低民间借贷机构的借款审查成本。

此外, 根据鄂尔多斯的实际情况,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1.在房地产信贷投放规模和购房按揭贷款, 给予倾斜和宽松, 帮助鄂尔多斯尽快消化房地产泡沫, 化解民间借贷的风险和危机。

2.立即停止新建商品房项目审批和政府一切新建保障性住房, 最大限度的回购已建起来的过剩商品房。

3.规范地方金融运行, 加速完善地方金融体系, 尤其是民间借贷秩序, 进一步加快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

4.面对当前房地产危机的现实, 千方百计融通资金, 做好在建商品房的收尾工作, 使其尽快竣工。

5.理性处理债务, 对于已经被“套牢”的资金, 以包容、诚信和解决问题的心态, 相互协商, 共同担当, 通过债转股或者债转资产等实物的办法, 尽量将双方损失化解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蒙蒙.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牧区民间借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主要研究对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2011.

[2]卢奕宇.民间借贷发展问题及风险防范研究[J].财经纵览.

[3]仲伟.新读城记[M].青岛出版社.2011.

[4]李雪净.民间借贷的风险分析及化解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7:83-88.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民间借贷案例分析 篇2

一、案例背景

2009年6月17日,因被告皮某缺少资金,便向原告罗某借款515000元,双方约定按月利率3%计息,约定借款期限为一年。原告罗某如约向被告皮某提供借款后,被告皮某当即向原告罗某出具了借据。2010年6月16日借款期限届满后,经原告罗某多次催收,被告皮某一直以各种理由不予偿还。为此,原告罗某将被告皮某告上了法院。

二、案件分析

第一、本案中原告罗某向被告皮某提供借款,被告皮某向原告罗某出具借据,双方已形成民间借贷关系。同时,原、被告约定明确借款期限,被告皮某在借款期限届满后,经原告罗某催收仍未偿还借款,已构成违约,应当偿还原告罗某的本金及利息。

第二、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原、被告之间虽就借款利息做出了约定,但是该约定违反了上述规定,因此,超出部分不应得到支持。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 篇3

关键词: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煤炭房地产

一、文献综述

关于民间借贷,杨兴坤(2012)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对民间借贷风险做了评估,指出民间借贷存在着资金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社会稳定风险、道德风险和利率风险,鄂尔多斯市的民间借贷风险并不小,并提出了使民间借贷合法化、市场化等政策建议。邹东涛,王博(2012)指出当前民间借贷存在的根源主要是金融抑制,提出并分析了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金融体制性根源是货币政策的不一致性、投融资渠道受阻等,并指出解决民间借贷危机的关键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赵云中(2008)在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进行调查测算的基础上,指出民间借贷发展具有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期限宽、趋利性强、信誉度高等特点,其对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有较大的抵消作用,并且容易产生民间纠纷。

二、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发展的原因

对于民间借贷,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认为民间借贷属于民间融资的范畴,一般是指处于官方正规金融体系以外,自发形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活动的总称,往往游离于国家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之外[1]。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民间借贷能够补充金融机构放贷资金方面的不足,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几乎是全民参与。

(一)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贷款难,再加上正规金融系统的信贷政策,对于一些信用状况不佳的企业则很难从中贷出资金来,进一步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这样民间借贷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了融资渠道,在其向金融机构借款不足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资金流入中小企业中以解其燃眉之急,促使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从而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民间借贷较灵活,具有吸引力

与金融机构的借贷活动相比,民间借贷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民间借贷的期限约定比较灵活,就算超越了约定的期限还没有还款,一般也不会有加收的金额,并且民间借贷的利率是在双方商议的基础上达成的,而金融机构的借贷则有固定的期限和利率,根本不允许超期还贷,如果超期了还会扣除一定的费用;二是民间借贷的手续比较简单,只要双方开了条据后借款人就可以拿到资金,而不像金融机构借贷还要有担保、抵押等手续;三是民间借贷的利率较金融机构借贷利率高,居民从高利率中可以赚取高收益,相比将资金存入银行更具有吸引力。

(三)民间借贷对借贷双方都有益

民间借贷对于借款方而言,可以快速的筹集到资金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相比正规金融不仅减少了手续而且也满足了资金需求,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对于贷款方而言,其从民间金融中赚取了相对于正规金融的几倍的利息,因此民间借贷由此便出现了。

(四)地区经济发展导致所需资金量增加

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抢抓机遇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使经济得到了高速有效的发展。鄂尔多斯是个资源丰富的地区,近十年来,其天然的资源“羊煤土气”带动了该地区的发展,藏于其地下的煤炭资源的开采是鄂尔多斯经济得以增长的现金流的主要来源。鄂尔多斯能让广西丝绸出口贸易快速起步,加速茧丝绸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优化茧丝绸出口结构。

2. 培养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主要应该为有深加工产业支撑的外贸企业,将外销部分融入进去,一方面在丝绸深加工开始发展之时,主要以“茧丝绸出口龙头企业(总公司) +初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发展丝绸深加工的同时,进行生丝出口;另一方面,当深加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将深加工企业融入到模式之中,建立“茧丝绸出口龙头企业(总公司)+深加工企业(分公司)+初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繭丝绸出口处于茧丝绸产业链的最后环节,以出口企业为龙头一来不仅可以带动和丝绸深加工发展,为深加工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二是茧丝绸出口企业可以转化吸收区内生产的蚕茧、茧丝,不仅可以用茧丝发展自身的深加工部分,还能扩大茧丝出口。进一步的加大广西消化蚕茧、茧丝的能力,进一步的扩大蚕茧、茧丝的目标市场,降低风险。

3. 树立知名品牌,使用高档丝绸标志

茧丝绸业丝、绸、服饰等制成品各个环节都可以创建品牌, 由于广西缫丝比较发达,可以先从茧丝等优势产品入手,对同一区域的特色茧丝统一包装、冠名、宣传。

使用高档丝绸标志,可以提升丝绸商品形象,弘扬丝绸文化,增强丝绸商品在国际的竞争力。所以,高档丝绸标志的使用是广西茧丝绸商品出口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冯鑫明.中国蚕丝商品出口市场结构及优化分析[J].丝绸,2012(10).

[2]李舟.产业共生视角下广西桑蚕业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17).

[3]吴青,梁维佳.抓住“东桑西移”机遇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J].丝绸,2010(12).

[4]霍尚一.中国丝绸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蚕业科学,2008(34).煤炭储量丰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 篇4

近年来, 内蒙古鄂尔多斯依托其丰富的资源, 经济得到迅猛发展。2002年时鄂尔多斯GDP规模仅为204亿元, 到2011年则达到3218亿元, GDP增长速度多年维持在20%以上, 令其他地区望尘莫及。依赖资源开采, 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拆迁补偿, 鄂尔多斯人实现了财富的迅速积累。一方面,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鄂尔多斯人不仅提高了自己消费水平, 也增加了他们对资产增值保值的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次产业在鄂尔多斯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因而企业贷款在当地得到迅速发展。处于起步初期的中小企业很难提供符合贷款条件的抵押担保品, 因而转向其他途径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即民间借贷。然而前几年的大规模征地使鄂尔多斯人拥有了巨额财富, 一些农牧民一夜之间成为千万富豪。鄂尔多斯人手中聚集的大量资金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豪车、奢侈品等的消费, 人们更希望资产保值增值, 因而滋生了鄂尔多斯繁荣的民间借贷和离奇的住房消费。

关于住房消费、住房价格上涨等方面的问题,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第一种解释是通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对人口结构转变和中国住房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其结果表明“婴儿潮”很可能是推动中国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 (陈斌开等, 2012) [1]。然而文章假定土地供给、货币政策等诸多外部宏观因素不变, 这与现实不符, 因而必定造成一定的误差。第二种解释从土地供给的角度分析, 认为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市住房价格的“推手” (郑思齐、师展, 2011) [2]。然而, 我们也很难辩证土地供给、住房需求与住房价格上涨之间的关系。第三种解释从预期和投机角度分析中国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 (况伟大, 2010b) [3]。预期本身很难度量, 也难以独立的解释房价上涨, 但预期房价上涨是大多数购置第二套、第三套住房的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因而我们应更好的理解并深入研究房价上涨预期产生的原因。

与以上研究相比, 国内尚没有从民间借贷角度研究探讨住房价格问题。本文针对这几年的特有现象, 从民间借贷角度分析其与地区住房价格上涨的关系, 探究出房价上涨的幕后“推手”, 进而为政府治理住房市场提供理论依据, 做到与时俱进。

二、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及新特征

本文主要分析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与住房市场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首先深入剖析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市场现状。由于鄂尔多斯的煤炭开采量增加, 鄂尔多斯煤炭开采企业飞速发展。国有银行商业资本受运作模式限制, 其贷款重点都放在了国有企事业和政府性质的大项目, 煤企等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因此, 这些中小企业, 为在资金瓶颈中生存, 只能渴求民间资本, 即民间借贷, 因而推动了鄂尔多斯地区民间借贷的迅速发展。有数据显示, 2002年鄂尔多斯民间融资规模不足100亿元, 到2012年已经扩张到超过2000亿元, 涉及制造、开采、建筑等产业, 其规模之庞大、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据官方数据保守估计, 维系当地房地产高速发展的资金, 民间借贷的部分或已高达8成, 借贷成本约在月息2.5%左右, 甚至可达4%至5%。对于借高利贷的企业而言, 其一年的利润率要达到40%以上或60%以上, 才勉强能够还得了如此高息。鄂尔多斯地区中小企业由于生产的必要而借贷, 为了还贷而扩大生产, 扩大生产仍需借贷, 如此往复……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 最终必然导致企业因不能还贷而破产, 进而是整个资金链条出现问题而断裂。

三、住房市场现状

2005年, 鄂尔多斯的居民住宅均价还仅为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 而现在, 一幢2012年底交房的期房“国悦城”, 位于鄂托克街上, 其售价超过了1万元每平方米。这还是普通楼盘, 高端楼盘如伊泰华府世家、星河湾等, 售价超过2万元每平方米。数据显示, 2010年, 鄂尔多斯市新楼盘成交超过1000万平方米, 而二手房成交面积仅有17万平方米。市场上的二手房中介也非常少, 这就意味着, 当地房地产的投资几乎没有退出的途径。鄂尔多斯市政府数据显示, 2011年前11个月, 鄂尔多斯市新开工1005.9万平方米住宅, 加上前两年的续建项目, 共有2225.3万平方米。即使在去年, 当中国大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因调控陷入低迷之时, 鄂尔多斯住房成交面积超过了1000万平方米, 很多高端住宅项目刚推向市场, 便迅速售罄。时至今年, 地产调控加力, 鄂尔多斯才感受到其影响。地产销售人士表示, 现在鄂尔多斯的房子“卖不动了”。据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统计, 今年在建工程约有75%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今年前4个月, 全市销售商品房约150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两成;销售金额91亿元, 下降6%。如今, 鄂尔多斯人绝大部分人手中不是没有房子, 而是足够多的房子积压在手中, 没人买也买不起。

四、民间借贷与住房市场

鄂尔多斯楼市的崩盘与民间借贷市场逐渐萎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鄂尔多斯楼市是与矿产能源和民间资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间借贷与房地产相互推动。在鄂尔多斯, 政府为开采资源大量征地, 人们则在政府征地运动中迅速获得大量资金, 这也是民间借贷资本的重要来源。据当地开发商介绍, 之前鄂尔多斯的开发企业不足百家, 而过去两年猛增至500家。这其中的许多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完全陌生, 由于手头有占地款、拆迁款等资金, 几个人结伙也加入了开发商的队列。因此, 民间借贷给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商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同时占有丰富资金的个人或组织希望通过购置住房实现资本保值增值, 其中不少购房者仅仅为了倒手而购置住房, 寄希望从中获利。正是这种投机行为, 推动了鄂尔多斯住房价格的不断上涨, 也吸引了很多外来投资商, 进一步推动当地住房市场。我们可以用图形描述煤炭企业、住房市场、政府以及借贷人之间关系, 如下图1所示:

分析上图1, 由于煤炭价格暴跌、成交量急剧萎缩导致矿产能源类企业收入减少, 资金不能快速回笼。由于诸多煤炭开采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民间借贷, 而在借贷利息奇高的环境下, 煤炭企业很难用仅有的收入偿还高借贷利率, 因而迫使企业不得不放弃生产, 走向破产……如此往复, 一时间, 很多中小煤炭企业都因面临资金困境而倒闭。煤炭企业是诸多产业发展的资金源泉, 源泉溃烂势必殃及诸多产业, 而在民间借贷的催化下, 首当其冲的便是房地产业。煤炭企业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 而民间借贷又面临到期还本付息, 这样一来, 使住房市场资金吃紧, 只能不果而终, 到处可见停工的、未建好的高楼大厦。因此, 房地产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双双停工停产, 使其借入的高利贷资金不能及时还贷, 而贷款个人或组织希望快速收回资金避免损失, 这样便加快了民间还贷危机的爆发, 最后再一次殃及住房市场, 加速楼市崩盘。

五、总结性评述

由于财富大量聚集, 货币泡沫引发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民间借贷推高的住房价格并不真实的房地产价格。鄂尔多斯是中国房地产泡沫最先破裂的城市。本文认为, 民间借贷的个人或组织和政府对鄂尔多斯地区房地产市场破裂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其一, 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 或者说空中楼阁心理, 即总认为有人出比我高的价格买住房, 因而我现在购买住房就是有利可图的, 而非理性购买住房, 推高住房价格, 滋长房地产泡沫, 最终导致无人愿意再购买住房而导致住房市场破裂, 危机整个楼市。其二, 由于政府的征地计划使人们手中拥有大量的闲散资金, 因而推动了民间借贷和住房市场的迅速发展。鄂尔多斯作为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 其资源非常丰富, 丰富资源的买卖可以让资金快速膨胀起来, 一旦房子在短时间内卖不出去, 使得房子与资金流转陷入困境, 同时也形成了产能过剩, 使得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因而, 为拯救鄂尔多斯房地产业, 本文提出以下不成熟建议:

借贷个人或组织应该做一个理性投资者, 不要盲目追求收益的高低、收入的多少, 应该在尽量避免风险的情况下, 把手中富足的资金合理分配, 尽量选择投资风险低, 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 以期获取稳定投资回报。

政府加强管制, 有计划有限制的征地, 合理发放征地资金。在过去, 鄂尔多斯地区的发展过度依赖资源, 且其经济结构单一,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因而政府部门应该改变当前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更多地从发展其他产业入手,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转型, 特别应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 不能仅靠房地产来解决GDP问题, 应追求更有效益的经济增长、更趋科学的产业结构和更有质量的城市化。因此破解目前的房地产僵局需要政府从宏观上进行整体调控, 避免由房地产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提高开发商自有资金的比例。鄂尔多斯开发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高利贷, 其他城市开发商一半左右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开发商自有资金少, 不仅项目开发风险很大, 容易变成烂尾楼, 而且向银行、民间和资本市场融资, 就会把风险扩大到整个社会。

摘要:本文从民间借贷角度分析鄂尔多斯地区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由于民间借贷资本的充裕, 为鄂尔多斯地区房地产发展提供有利资金支持;另一方面, 不少资金充裕的个人或组织投资房地产, 推动鄂尔多斯地区房地产的快速发展。通过分析, 本文认为政府和个人对此次房地产泡沫破裂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货币资本的过度供给是导致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民间借贷,住房市场,住房价格

参考文献

[1]陈斌开, 徐帆, 谭力.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住房需求_1999_2025_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微观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第1期

[2]郑思齐, 师展.“土地财政”下的土地和住宅市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 2011, 第二期

对比分析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的优劣 篇5

摘要: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然而贷款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尽管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及时调整贷款结构,创新信贷方式,推出适合小企业的贷款品种,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依然很大。因此,中小企业急需寻求新的融资渠道。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各类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旺盛,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同时,民间资金却日渐充裕,民间借贷市场日趋活跃,融资规模有逐年扩大趋势。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更优选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贷款业务,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受到了来自民间借贷的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以中小企业贷款为前提,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和民间借贷的定义、特点、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从中分析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与民间借贷的优劣。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民间借贷

一、中小企业贷款的概述 1.1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1.2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

(一)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给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中小企业更贴近客户,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但成本高,经济效益难以满足。

(三)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包括现金、库存、原材料等)占公司的资本总额比重大,一旦出现资金暂时不足或是断裂,整个企业就立刻面临严重风险,因此,需要大量的贷款来维持资金量通畅。也正是因为中小企业存在经营风险,筹资能力差,往往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1.3中小企业贷款

中小企业贷款指银行向小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控股股东(社会自然人,以下简称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补充企业流动性资金周转等合法指定用途的贷款。1.4流动资金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1)按贷款期限可分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一年至三年期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2)按贷款方式可分为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其中担保贷款又分保证、抵押和质押等形式;(3)按使用方式可分为逐笔申请、逐笔审贷的短期周转贷款,和在银行规定时间及限额内随借、随用、随还的短期循环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融资手段,具有贷款期限短、手续简便、周转性较强、融资成本较低的特点,因此成为深受广大中小企业欢迎的银行业务。

流动资金贷款按期限可分为临时流动资金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

1.临时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在3个月(含)以内,主要用于企业一次性进货的临时性资金需要和弥补其他支付性资金不足。

2.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3个月至1年(不含3个月,含1年),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周转资金需要。

3.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1年至3年(不含1年,含3年),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经常占用资金需要。

二、商业银行贷款业务 2.1贷款业务概述

银行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这样红借贷行为由贷款的对象、条件、用途、期限、利率和方式等因素构成。

贷款业务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一是按贷款期限划分,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贷款三类;二是按照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可分为信用放款、担保放款和票据贴现;三是按贷款用途划分,非常复杂,若按行业划分有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和消费贷款;按具体用途划分又有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金贷款。四是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划分,可分为一次性偿还和分期偿还。五是按贷款质量划分有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等。2.2中小企业贷款申请条件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的条件由:符合国家的产业、行业政策,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企业;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信誉状况良好,没有不良信用记录;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且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持有人民银行核发并正常年检的贷款卡;有必要的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固定依据和经营场所,合法经营,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还款意愿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为正常类或非财务因素影响的关注类;企业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从业经历在3年以上,素质良好、无不良个人信用记录;企业经营情况稳定,成立年限原则上在2年(含)以上,至少有一个及以上会计财务报告,且连续2年销售收入增长、总利润为正值;符合建立与小企业业务相关的行业信贷政策;能遵守国家金融法规政策及银行有关规定;在申请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账户。

纵观以上条件,合乎情理的是,企业寻求银行贷款的前提是这个企业本身是合法存在的,且经营状况良好,信用良好。但还须因此注意的是:国家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实质是做出了行业限制的,可以说简单经营商业贸易的公司很难获得贷款。2.3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程序

(一)贷款申请

借款人(即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必须填写《借款申请书》。《借款申请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借款人名称,性质,经营范围,申请贷款的种类、期限、金额、方式、用途、用款计划,还本付息计划以及有关的经济技术指标等。同时,还须提供其他相关资料。

(二)贷款调查

银行在接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后,拍专人进行调查。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借款申请书内容的调查。二是贷款可行性的调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借款人的品行(2)借款合法性(3)借款安全性(4)借款的盈利性。

(三)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四)贷款审批

(五)借款合同的签订和担保

(六)贷款发放

2.4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的分析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商业银行往往愿意将钱借给那些信用好,还款能力强的大公司,但贷款利率较高,大型企业往往更倾向于发行债券,购买基金,甚至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偏偏不倾向于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种种限制,寻求银行贷款是他们所迫切的,但却常常失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从两个反面可以得到结论——一方面是企业本身,一方面是商业银行。

(一)从中小企业自身情况看,信用程度低是贷款难的最主要原因

1.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偿债能力不强。

2.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财务信息失真严重,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存在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出于某种目的,可能一厂多套报表,或者干脆不建帐。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能准确、快速地判断这些企业及其负责人的真实信用水平,放贷自然比较谨慎。

3.信用度低,逃废债情况严重,银行维权难度较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所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和核销程序与大企业相比,困难得多。在经营出现风险以后,通过企业改制、申请破产、转产、注销法人,甚至一逃了之等方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比较普遍。这不仅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而且也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恶化了银企关系,严重地挫伤了银行贷款投放的积极性。

4.企业内在素质低下,生存能力普遍不强。由于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存在着经营粗放、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淘汰率远远高于一般大企

(二)从银行经营管理来看,风险管理约束加强是中小企业难以取得贷款的最主要因素

1.成本、收益和风险不对称,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企业。在银行看来,中小企业就是麻雀,肉少还容易飞。中小企业贷款数额不高,但发放程序、经营环节缺一不可,据测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是大企业的五倍左右,而风险却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当然乐意做大企业的“批发”业务。

2.过度强调责任约束,激励机制不足,银行不敢轻易贷款。银行经营,强调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其中,安全性排在首位。

3.贷款权限上收,不良资产增多,资产负债比率过高,使部分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贷款问题上,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能性”。

三、民间借贷行为分析 3.1民间借贷的定义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银行借贷则是一种间接融资渠道。民间借贷是民间资本的一种投资渠道,是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四倍即认定为高利贷,是违法的。3.2民间借贷的特点

1.民间借贷具有灵活、方便、利高、融资快等优点,运用市场机制手段,融通各方面资金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满足着生产和流通对资金的需求。

2.民间借贷出于自愿,借贷双方较为熟悉,信用程度较高,对社会游资有较大吸引力,可吸收大量社会闲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之效用。且其利率杠杆灵敏度高,、随行就市,灵活浮动,资金滞留现象少,借贷手续简便,减去了诸多中间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率I资金实愿效益得以发挥,这在目前我国资金短缺情况下,无疑是一有效集资途径。

3.民间借贷吸引力强,把社会闲散资金和那些本欲扩大消费的资金吸引过来贷放到生产流通领域成为生产流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蚵压办,对抑错消费扩大亦起了一定作用。

4.它向现存的金融体制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与国家金融展开激、烈竞争,迫其加快改掣。

民问信贷在利用其特点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伴有消极因素的出现。在实践中,首先由于法律的不明确、体制的不完善,以及认识的不统一,致使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处于:非法状态或放任失控状态,还未确立其合法地位,因而它更多地是以地下活动或半地下活动进行的,这无疑为一些不法分子乘机进行金融诈骗活动提供了方便。其次,民间借贷虽具灵活方便特点,但带有盲目性,风险系数极大,往往投资予风险事业而受危害,便在借贷双方和存款者之间产生连锁反应,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第三,信贷经营者往往经营管理能力差,亦无严密的财会、簿记制度,一旦大宗金融交易失败,对金融市场、生产和流通是个冲击。第四,借贷手续过卡简便,一不考虑资信,无财产担保,每每纠纷发生无法解决,而借贷的直接现金交易,使其难以在更太范围内为商品经济腮务,且有些信贷已脱离了生产流通领域,一些人借机放超高利息,进行高利贷活动,折旧违背了信贷总值,干扰了金融市场,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从立法上加以研究解决。3.3中小型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原因分析

民间借贷,在我国处于金融市场的边缘,但却逐步趋于规范化,因此对于一些迫切需要资金周转的中小型企业,民间借贷的方便让他们趋之若鹜。然而有时的盲目,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当然,民间借贷公司自身若存在问题,则对投资人业存在很大的风险。另外,由于没有明确的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民间借贷双方没有很明显的约束性规定,很多借款行为中的细节都是可以双方约定达成,这一方面,即符合了当下追求的灵活性,也为中小型企业自身提供是一个可以为自身谋求更大好处的机会。

四、结论

商业银行,是直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的金融机构。它的经营既需要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需要严格遵守央行的规定以及法律的约束。对于发展尚不成熟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的情况是合乎法理的,但法理之外,情理之中,商业银行也应该尝试金融产品创新,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方便,而不是将一些只因为信用等级不够,或偿债能力不强的企业就被商业银行拒绝而推向民间借贷。我个人看来,企业的贷款,我更倾向于是通过银行。因为虽然,我国法律已经对民间借贷进行了约束,但民间借贷的漏洞还很多,这对投资人和借款人双方都是不安全的,往往使得双方在心里上都存在一定的结缔。借款人担心还款压力的突变,投资人担心收不回本钱。商业银行贷款的优点是安全,利率清晰,但缺点是手续繁琐,贷款利息高;而民间借贷恰恰是和商业银行贷款互补的。综上所述,我认为,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商业银行和民间借贷的优势,推出合理化的组合方案,为我国的朝阳企业,提供更大更好的空间。比如:针对合法的中小企业短期迫切的资金需求选择合法的民间借贷公司融资,而用于企业经营的中长期融资则选择商业银行。此外,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

五、参考文献

1、教材

2、维基百科

民间借贷SWOT分析 篇6

(一) 经济通胀促使人们寻找货币增值渠道。

如今物价普遍上涨, 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了物价上涨 (含房价) 的压力, 据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公布的统计数据, 2013年共有61.6%的居民认为物价高, 难以承受。火上添油的是人民币储蓄利率却降到了历史低点, 进入了“负利率”时代。人们理财工具种类较少、投资操作技术难度高, 更重要的是收益率低, 而运作原理和本息取得方式近似于高利贷的民间借贷更易为大众所接受。

(二) 借贷市场需求刺激民间借贷规模变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2013年3月底, 郑州市纳入的正规81家担保公司统计, “期初担保数额达到203亿元, 期末担保数额达到225亿元;新增数额60亿元, 该市担保行业总资产为117亿元, 流动资产为113亿元”。上百亿的资金证明了担保市场需求旺盛。借款人因资金周转或扩大再生产急需资金, 向正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贷款, 申请周期长并且往往需要几倍于借款额的抵押物。因此, 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企业如不能及时获得资金, 轻则造成经济损失, 重则破产。民间借贷凭借其门槛低、放款快等特点, 可以帮企业解燃眉之急。改革开放30多年, 社会中的多元化经济主体不断发展, 家庭可支配财富不断增长, 资本的增值特性等因素为民间借贷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提供了土壤。

(三) 金融风险意识淡薄使民众易被暴利欺骗。

由于广大民众的风险意识淡薄, 他们不能够真正了解民间借贷运作原理, 很容易被表面化的暴利假象所吸引欺骗。过去民间借贷利率没有硬性约束, 利率高低往往有担保公司自行决定, 再加上一些公司类似于传销的宣传模式, 非法吸收民间资金。

二、民间借贷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S)

第一, 相较于传统银行金融, 民间借贷大大增加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交易成本、抵押品、借款手续上具有较大优势。一是民间借贷交易方式灵活、手续简便, 交易成本也因没有银行中的官僚行为而降低;二是资金快速到账, 大大提高了资金运作效率;三是可供居民选择的投资理财产品非常贫乏,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节俭储蓄传统, 造成社会闲置沉淀资金数额惊人。在资本特性驱动下, 大量闲置资金希望投向具有高额投资回报的民间金融市场。在我国, 由于传统借贷主要服务于带有较浓“计划”色彩的国有经济成分, 而广大的个体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带有新兴市场经济色彩的非公有经济成分却几乎得不到传统借贷的支持。民间借贷应非公有制经济的资金需求而生, 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民间借贷的存在, 相当一部分资金就几乎不可能流入新兴的市场经济领域, 没有这部分资金的支持和推动, 非公有制经济的成长势必受阻, 经济体制的转轨也必然远远滞后于改革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 民间借贷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为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创造了条件。民间借贷还解决了农村市场对资金的大量需求。目前,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生产组织依然保持着传统农业的特点: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资金盈利低, 因而农户的收入水平一般不会很高, 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 若遇天灾人祸导致农业歉收, 或家庭礼仪支出过多, 纳税负担过重, 又或是农副产品销路不好等, 农民都极有可能陷于入不敷出的境地, 再加上自身积累能力的不足与近年农地收益的持续下降, 导致农民在生活与生产等方面举债不可避免。在传统途径无法满足农户资金需求的情况下, 民间借贷适时地出现。解决了农村市场的大量的资金需求,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 民间借贷与正规借贷相辅相成, 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两翼齐飞”。如今, 中国的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保持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所需的资本支持有很大的一部分来源于民间借贷, 与服务于国有经济的正规借贷一道, 成为中国经济这架高速起飞的飞机的两只平稳有力的翅膀, 使得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两翼齐飞”,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总量。

(二) 劣势分析 (W) 。

首先, 民间借贷由于不受现有金融体系监管, 可能影响国家金融政策的执行, 抵消宏观调控效果。例如, 当企业无法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时, 就会通过民间借贷方式融入资金, 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肯定远远高于同期银行利率, 导致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等金融政策手段失去原有威力, 甚至失效, 削弱了国家运用利率杠杆调控资金供求关系的能力, 从而影响国家货币政策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再如, 当政府出台一系列引导投资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控措施或信贷限制政策、货币紧缩政策、环保政策时, 民间借贷的趋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冲掉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其次, 民间借贷可能增加金融风险, 影响金融市场秩序。目前, 我国民间借贷承担着大量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愿负担的、风险较大的次级贷款。如果大量资金往来都发生在传统金融之外, 会造成资金的系统外循环, 干扰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受民间借贷高收益的诱惑, 有些贷款人可能会设法先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然后违反贷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进而从中赚取利率差额。这种投机型的民间借贷方式给传统银行带来了无法预知的风险, 其后果极有可能是破坏了全社会的信用环境, 使得确实需要贷款发展生产的企业难以从传统渠道融资;最后, 民间借贷缺乏法律约束监管, 易产生社会问题。例如, 我国现行金融法律规定将贷款利率超过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作为判断贷款企业违法的根据, 但在实践操作中, 由于民间借贷存在诸多隐蔽性, 很多超额利息在借款时就已经被扣除或直接反映到借款本金中, 借款合同中根本体现不出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痕迹。因此, 实践操作中无法依据合同内容来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同样也无法真正起到遏制超额利息的作用。另外, 由于法律监管执法体系的不完善, 一旦债务人无法偿付债务的情况出现, 债务人常常会潜逃, 这种完全依靠债务人自身道德水平的资金借贷模式对债权人的本金造成极大的威胁, 严重影响和谐稳定。

(三) 机遇分析 (O) 。

国家正在多策并举促进广大农村加快金融改革。目前, 一线城市是借贷融资平台的主战场, 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农村借贷融资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估计未来5年,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步健全, 广大农村居民对互联网技术的认知逐步提高, 将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普惠程度, 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需求潜力。中国农村消费市场是世界经济版图上少有的亮点, 但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真正释放, 重要的依托之一是加快融资向农村拓展。例如, 互联网融资使城乡居民面对同一个消费品供给市场, 互联网金融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国、全世界的消费品。近年来, 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纷纷将业务向农村加快拓展, 正是看到了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

(四) 挑战分析 (T) 。

民间借贷急需建立一套类似于传统金融借贷的监管体系, 有政府专门成立的机构监督民间借贷公司的日常运作, 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 扶持合法诚信经营的借贷企业, 打击取缔非法集资, 其中如何监督管理、建立诚信体系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正成.温州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研究——对瑞安250农户家庭的调查分析.西部论坛, 2012.4.

[2]胡金玉.民间借贷两面性及其规范发展.大观, 2014.5.

[3]孙正成, 虞玲云.民间借贷研究综述.华北金融, 2012.6.

[4]吴昀科.我国影子银行业务风险控制分析.新经济, 2014.34.

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分析 篇7

关键词:民间借贷,民法问题,解决措施,借贷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资本的运作也在不断地加快, 除了向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一些企业和个人也进行着民间贷款。作为传统的借贷方式, 民间借贷不仅仅刺激了资本的流通, 还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帮助部分企业和个人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更好地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 现有的民间借贷存在着一些漏洞和问题, 影响着民间借贷的发展。

一、民间借贷的概述

( 一) 民间借贷的含义

作为传统的借贷方式, 民间借贷是借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影响着资本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 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民间借贷的主体主要是普通公民, 所以民间借贷与民法密切相关。所以, 民间借贷出现的问题, 大部分都是民法问题, 因此研究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想要研究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 首先要明确民间借贷的含义、定义范畴。对于民间借贷的含义, 国内外专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国外的学者认为, 民间借贷并不是正规性的金融活动, 将其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金融活动。而我国学者认为这是一种不受国家金融监管的民事法律责任行为。

虽然国内外对于民间借贷的具体定义并不是十分相同, 但是大致可以将民间借贷定义为民间自发产生的金融行为。民间借贷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 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融资方式。

根据民间借贷的基本内涵和性质, 民间借贷可以被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亲友之间互助的借贷行为, 是非商业性的借贷方式。第二种是通过相关金融机构、有金融机构性质的非金融机构或有闲置存款的个人发生的信贷行为。第三种是商业信贷, 具有一定的土地性质。第四种则是商品性质的商业信贷。此外, 还可以依据是否具有盈利性将民间借贷分为盈利性放款与互助性放款, 还可以依据是否有抵押将民间借贷分为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 二) 民间借贷的形式

从民间借贷的基本内容入手, 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第一, 通过人脉网、关系网、朋友圈进行的亲友之间进行的借贷, 这种借贷方式的款项来源一般都是亲友的家中积蓄, 一般来讲, 借贷期限较短, 数额较小, 且利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且, 在一般情况下, 这种借贷方式并没有明确的还款期限的规定。第二, 与贷款相结合的一种借贷行为。第三, 利息数额十分高的借贷行为, 俗称高利贷。这种借贷行为, 一般借贷时间较长, 金额需求较大, 且利率通常高于银行的利率。

( 三) 民间借贷的基本特征

第一, 相对于官方的借贷行为来讲, 民间借贷较为自由, 手续简便, 没有正规金融机构那些复杂的程序和严格的要求。民间借贷也没有固定的流程, 甚至没有固定的利率范围, 借贷的利率完全由双方协定。

第二, 民间借贷的标的物以货币为主, 这是由该行为的主要功能决定的。缓解资金压力或者进行资金的周转, 这是人们融资民间借贷的主要用处, 因此, 标的物一般都是货币。当然, 这里的货币不仅仅限制于人民币, 还有外币、国债、有价证券等。

第三, 民间借贷的对象主要是自然人和非金融机构组织或是自然人, 虽然借贷双方是非正规的金融机构, 但是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的。

第四, 借贷的资金主要是民间的生活积蓄, 是非金融机构或自然人的自有资金。

第五, 民间借贷的基础是个人信用。由于民间借贷的特殊性, 主要是亲朋之间进行借贷, 所以借贷的基础是对对方资料的了解, 这样可以降低一些还款风险。

二、民间借贷存在的民法问题

( 一) 民事立法的缺失与矛盾

与民间借贷相关并能用于解决纠纷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借贷意见》。只有这几个法律与民间借贷相关, 然而作为监管、约束民间借贷的法律, 仅仅这些是不够的, 而且法条分散, 没有专门针对民间借贷的法律, 一旦产生纠纷, 可以依据的法律出自不同的部门法, 有可能出现多原则性的规定, 使得纠纷更加复杂, 难以解决问题。没有统一的准则加大了执法的难度。同时, 由于时代快速发展, 漏洞也越来越多, 立法中并没有针对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新, 落后的法律体系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民间借贷, 无法满足民间借贷对于法规的需求。

其中有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借贷意见》这两部法, 在针对民间借贷的相关内容有所冲突, 虽然我国有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一指导原则, 但是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实践来看, 还是《借贷意见》更加贴近民情, 符合民间借贷的客观规律。

( 二) 利率问题

由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没有固定的范围, 常常是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最后确定的, 所以利率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

国家金融机构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有着明确的规定, 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范围, 限制了利率的水平。然而,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迅猛, 对于民间借贷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强制性的上限约束干预了民间借贷市场化的进程, 不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 抑制了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这些法规与违背了公平原则和公民的主观意愿。当事人双方有权利对借贷的利率进行自我调节, 这是出于借贷双方自愿意识的行为, 借贷双方作为行为主体, 自愿承受风险或还款压力。然而与民间借贷不同, 我国法律对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十分宽容, 限定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四倍属于违法行为, 而正规金融机构收取利率在四倍以上就是合法行为, 这种不平等的态度严重的违反了公平原则。

( 三) 借贷合同问题

民间借贷的借贷合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民间借贷行为常常发生在亲友之间, 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行为, 所以常常没有规定还款时限, 增加了民间借贷的风险。一旦发生了无力还款或不愿意还款的行为, 合同上如果没有约定的还款时间, 就加大了追款的难度。我国的《合同法》有着明确的规定, 合同合法的必要条件是双方必须符合订立合同关系, 如果不能达成有效的合同, 就无法明确双方的债权关系, 也无法顺利的进行维权。合同有效, 才能达成正常的债权关系。民间借贷合同中主要有金额认定、还款时限、担保效力以及诉讼时效等问题。合同作为借贷双方发生关系的凭证, 与双方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一些民间借贷的案件中, 会出现诉讼时效的问题, 由于合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时效, 借款人与贷款人对该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一方认为时效已过, 一方认为时效未过, 增加了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难度。所以, 在撰写民间借贷合同时, 应加上诉讼时效, 增强合同的法律效力, 减少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难度, 节约人力、物力、时间。

同时, 大多数的民间借贷合同内容不规范, 用语歧义, 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借贷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旦发生纠纷, 公民无法很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制度

上述分析显示出, 目前我国的民间借贷存在着诸多问题, 然而民间借贷作为一种重要的借贷形式, 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切实的根本利益, 影响着民间经济的经济运转, 一旦发生问题, 就会发生复杂的法律纠纷。所以, 解决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迫在眉睫, 这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民间借贷中的民法问题应该从法律入手, 从制度入手, 只有从法律入手才能完善民间借贷的制度, 才能切实的解决民间借贷的民法问题。

( 一) 明确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

想要解决民间借贷存在的民法问题, 首先要从法律的角度, 来明确民间借贷的法律地位, 给民间借贷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没有明确的定义就很难让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 导致民间借贷的风险加大。用法律来对民间借贷进行约束, 可以使民间借贷流程趋向正规化, 能够促进民间借贷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解决措施。

第一, 要加快民法的完善进程。民法作为我国的大法, 是保护人民安全、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 也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第二, 通过立法直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让民间借贷行为规范化, 正规化。从立法的层面更好地约束借贷双方的行为, 通过金融监管来限制民间借贷, 减少问题的发生, 降低民间借贷的风险。更好地监督民间借贷, 引导民间借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三, 要通过立法来防止民间借贷所引发的经济犯罪行为。要确立适用于民间借贷的刑事处罚和民事处罚, 来更好地解决民间借贷引发的经济犯罪行为。

( 二) 采取灵活的利息政策

针对民间借贷的利息与利率, 国家应该制定较为灵活的利率政策。更加公平的对待民间借贷, 遵循借贷双方的意愿, 但同时又不能全面放开约束。对于民间借贷来讲, 资金的用途也是很多的, 国家可以根据资金量、资金用途的不同来制定不同范围的利率上限。针对于生产经营性的融资借贷, 国家可以上调相应的利率上限, 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的融资进程, 这样还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自用消费型的融资, 可以对上限利率进行下调, 可以避免不法分子谋求不正当利益, 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进行利率的制定时, 应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 根据借贷双方的实际情况, 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 所在地区的发展水平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计算。

制定灵活性的利率政策可以减少法规对民间借贷发展的约束, 促进民间借贷更好更快的发展, 进而增加社会经济活跃度, 促进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同时还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切实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 三) 防范民间借贷合同风险

对于个人信用方面, 目前我国并没有建设一个完善的信用体制, 也没有出台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所以, 对于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民间借贷来讲, 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尤其是对于无抵押的、纯信用借贷的民间借贷。针对这些风险, 提出了以下三个有效措施。

第一, 要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制, 完善和健全相关立法。还要采取公证制度, 这样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民间借贷的风险。还可以完善合同, 减少合同的漏洞, 更好地避免风险。

第二, 在进行民间借贷行为时, 要撰写规范的借贷合同, 并且明确还款时间。还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 在撰写民间借贷合同时, 应加上诉讼时效, 增强合同的法律效力, 减少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难度, 节约人力、物力、时间。在进行撰写借贷合同时, 要用规范的语言和文字, 避免歧义。要重视书面合同, 这是民间借贷的凭据, 一定要妥善保管, 按照正规的流程进行签字, 在结算收回欠款时也应及时终止和完成合同。

第三, 在签订合同时, 要标明借贷双方的责任范畴, 明确双方的利益关系, 写明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并注明违约的事项。只有在合同上严格书写出来, 才能使双方当事人更好地履行合同, 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四、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民间借贷也在飞速发展中, 为了维持经济平稳发展, 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就要解决民间借贷中的民法问题, 让民间借贷有法可依, 使民家借贷规范化。这样才能加速民间经济的发展, 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并为民间借贷发生的法律纠纷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 能够更加公平的处理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民间借贷更好地发展,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民间借贷若干疑难民法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 2012.

陕北民间借贷成因与风险分析 篇8

1 陕北民间借贷的特点

1.1 民间借贷参与主体众多

陕北民间借贷机构数量众多, 借贷规模较大。截至2010年10月, 榆林市新批的小额贷款公司45家, 保险机构扩增到25家, 在榆林工商局注册的投资咨询公司和担保公司多达上千家, 以及数量众多的小额贷款公司, 以神木县为例, “十一五”期间政府新批准的注册资本在2亿元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3家, 除了以上机构, 实际从事民间借贷活动者还包括没有正式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地下中介组织、机构, 数量无法统计。同时还包括煤老板、投资者、炒矿者、放高利贷者, 以及包括运输业、服务业在内的各种企业、个人等。根据对包括运输、餐饮、粮油店、汽车经销、服装、百货等在内的21家企业的走访统计, 以上企业多数多次发生过不同期限内的民间借贷行为, 曾经发生过民间借贷行为的有19家, 占90%;当前有民间借贷行为发生的15 家, 占71%, 其中资金预期能收回的有5 家, 占33%, 预期资金短期暂时无法收回的有10家, 占67%。可见民间借贷在榆林经济中的普遍程度。大量的资本吸引了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西安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进驻榆林, 同时为了引导民间资本, 榆林市不仅组建了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和4家农村合作银行, 而且还改组成立了长安银行榆林分行, 使得陕北民间借贷系统参与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

1.2 借贷利率水平较高、期限灵活

陕北民间借贷利率计算、支付以月为单位, 月息包括1分到3角不等, 一般以1分到2分吸收存款, 以2分以上放贷, 多数为2分到5分。期限相对灵活, 根据对资金的需要, 日、月、年为单位皆可借贷。不同期限内贷款利率不同, 短期利率较高, 多数为2分以上, 长期利率较低, 多数为1分以上。在资金需求较高时利率高达4分到4.5分, 甚至3角, 同时多数借贷没有明确规定借贷期限。

1.3 借贷手续简便, 用途多用于生产经营和转贷

信用借贷是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操作手续简单。据调查显示, 民间借贷以打借条和口头约定的形式居多, 其次是签订正式合同, 同时部分大额交易需要采用担保的形式, 一般是由与贷款者和借款者相识的“中间人”提供担保。民间借贷的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以及转贷的资金需要, 资金主要投向煤炭企业, 前期主要解决固定资产更新及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后期主要解决炒矿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在煤价快速上升时期, 各个企业一方面是积极参与借贷, 低吸高贷, 收取差价利润, 另一方面积极屯煤, 利用渠道对煤炭进行收购, 在价格适当时予以出售, 以赚取煤炭收益, 其中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 无形中推动了民间借贷的发展。

1.4 民间借贷资金来源渠道广泛

陕北民间借贷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居民银行个人存款、民营企业从实业退出的经营性资金、当地流向外地的资金回流、外地资金的流入、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民间借贷等五个方面。2008年到2010年为应对经济危机, 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2009年一年、二年、三年存款利率分别为2.25%、2.79%、3.33%, 相比更高的放贷收益, 以上前四种民间资本多途径寻找渠道进入借贷领域, 以银行活期存款方式持有资金的多是进行资金周转, 或缺乏借贷渠道, 据数据显示, 榆林市2011年1月至9月活期存款与全银行存款的之比为79.48%, 高出全国水平一倍。

同时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间接进入民间借贷。首先部分放贷者通过房屋抵押的方式从银行筹集借贷资金, 再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使贷款进入民间借贷, 以获取利差;同时大量放贷者为将自有资金放贷, 在购房、购车时多选择分期还贷。其次部分银行人员和贷款者相互勾结, 为贷款者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贷款, 常用的方式是贷款者提供价值较高的虚假票据, 将该票据抵押后获取银行贷款。最后是支行领导、行长自己利用职务之便对借款者进行担保。陕北民间借贷最常用的风险控制方式是中间人、保证人的担保。由于支行领导、行长声望较高, 是多数企业的熟人、朋友, 而企业也是银行的客户, 因此行长常在借贷中扮演保人的角色。

2 陕北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

2.1 煤炭资源的推动

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到2011 年, 陕北经济发展迅速得益于神木与府谷两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神木、府谷储煤面积分别为4500平方公里和950平方公里, 已探明储量分别达到500亿吨和200亿吨, 且具有煤质优良、煤层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十年中煤价的快速上升推动了神木当地GDP快速增长, 据数据显示神木2006年GDP为119.78亿元, 同比增长20.7%, 2010年GDP为605亿元, 同比增长54.8%。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民间借贷的发展, 煤炭的均价从2000年227元/吨上升到2011年850元/吨, 煤炭的收益从开始的亏损转为高额的盈利, 高回报下促使更多的资金以借贷的形式流向煤矿, 形成了陕北民间借贷的雏形。2008年以后煤价持续上涨推动了炒矿之风, 更多的借款者为购买煤矿以高额利息、抵押贷款的方式向社会融资, 购买后再转手出让, 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后面的煤矿购入者再继续以前手类似的方式进行操作, 煤价的持续上升为煤矿的持续转让提供了可行。此过程中借贷参与者包括煤老板、投资者、炒矿者、放高利贷者、典当行, 以及包括运输业、服务业在内的各种企业、个人等。借款的形式包括口头的承诺、打借条、提供担保等。借款的范围包括亲朋好友、熟人、熟人的熟人, 形成了“金字塔”式的无限层借贷关系。

2.2 高收益驱动的“跟风效应”明显, 缺乏风险意识

陕北民间借贷主要集中在榆林的榆阳区、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靖边县、定边县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北六县地区, 通过走访了解大多数的放贷者学历较低, 43%为初中学历, 12% 为小学学历, 26% 为高中学历, 19%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多数人缺乏风险意识与投资理念, “跟风效应”明显。煤炭价格上涨之前, 贷款者的资金多是出于帮忙无偿提给借款者使用;当煤炭价格上升时, 借贷双方约定较高利率, 借方按月定期给贷方支付利息, 贷方若要收回本金, 可提前一个月告知, 以便借方周转资金, 将贷方资金予以返还, 此种保本高息收益吸引了更多的人进入借贷行业;当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收益成几何倍增加时, 多家企业、家庭、个人通过各种方式向亲朋好友、银行、典当行等借款, 甚至不惜抵押房产筹集资金进行借贷。多数放贷者对资金的使用缺乏长远规划, 将放贷获得的收益再次投入到煤矿、高利贷等高收益行业, 而对快递、干洗等低风险、低投资、回报稳定行业认为其收益太低不愿涉足。

同时借贷时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是单线联系, 放贷利率的决定虽和资金的需求有关, 但更对的却由借款者自己决定。陕北民间借贷呈现出“金字塔”式的股权融资方式, 最高层为煤矿所有者, 其从各级股东处筹集资金, 为其分红;最底层为普通贷款人, 按照固定的月息取得固定利息;中间有多个层级的股东, 每个层级的股东都是以股权投资形式筹集资金, 每级股东身后会有很多小股东。此融资方式下, 煤炭价格较高时, 各级股东及普通贷款人得到的收益较高, 但当是煤炭价格下降时, 由于利率由借款者自己决定, 各级股东会拒绝支付利息和分红, 普通贷款人和各级小股东风险加大。

2.3 现行银行放贷管理体制缺陷

我国现有银行放贷管理体制缺陷无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陕北民间借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为了应对2008年走出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通胀压力, 2010 年以来, 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各个银行为压缩贷款额度, 放贷时主要依据企业的规模和性质考虑是否发放贷款, 因此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 只能从民间融资。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 90%的规模以下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 95%的微小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榆林神木也存在类似情形, 神木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240户, 规模以下中小企业几千户, 都是依靠民间借贷获取资金支持。

其次, 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为规避风险, 一是对企业进行资信评级, 二是要求中小企业寻找保人进行担保或提供抵押物, 但神木县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规模小、利润率低、信用度低, 资信评级涉及的主要指标中小企业无法提供, 也无法提供贷款所需的担保或抵押物, 因此很难在银行获取贷款。相对而言民间借贷具有手续简便, 操作灵活的特点, 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陕北民间借贷主要基于人缘、地缘或血缘关系发生, 正如当地人所言“熟人社会下的陕北人, 彼此之间非常讲究信用, 大男子主义普遍, 所以相当一部分借贷双方没有任何手续”, 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因此当地中小企业首选民间借贷。

2.4 监管法律滞后

在2005年之前, 我国对民间借贷管理严格, 对高利贷、企业集资和地下钱庄严厉禁止, 2005 年以后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2010年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文件, 虽然对民间借贷的作用加以肯定, 并明确规定非法集资行为及其处罚, 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缺乏针对民间借贷的立法。部分法律法规虽有规定, 但规定权利相互重叠, 管理职能相互交叉, 责任不明确, 各管理部门之间处于不出事不管、不控告不管的状态。例如, 在国务院1998年颁发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中明确指出民间金融的监管由人民银行负责, 但在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将此监管权赋予银监会, 除此而外, 还有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经贸委、工商管理局等部门都可对民间金融进行监管。

3 陕北民间借贷的风险分析

3.1 易于催生非法集资行为

非法集资行为在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发布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有明确规定———同时具备下列四种行为为非法集资行为, 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在2000 年前煤矿审批简单、价格较低, 神木下辖乡镇为开矿进行的民间借贷已悄然发展, 但只限于亲朋好友、熟人之间, 涉及资金主要是自有资金, 不构成非法集资行为。

到2000年以后, 陕北煤炭经济迅速发展, 利润空间上升, 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借贷范围迅速扩大, 除了聚集资金放贷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以外, 借款者主要包括煤老板、入股分红的投资人、炒矿者、高利贷放款人, 贷款者主要包括亲朋好友、熟人、熟人的熟人, 还包括各种既借又贷的运输业、服务业等在内的企业、个人以及大量没有正式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地下中介组织、机构等, 其利用各种途径非法集资, 大力鼓吹高额的利息回报, 筹集的资金以更高的利率回报流向其无法预知的用途, 其行为已涉及非法集资, 并逐步形成规模。

3.2 借贷交易手续不规范, 合同条款无法维护贷款人利益

陕北民间借贷的形式主要为口头约定或打借条, 缺乏正规的借贷合同, 正如前文所述, 利率由借款者决定并发放, 在煤炭价格下降时, 借款者拒绝支付利息, 普通贷款人和各级小股东风险加大, 而且面临本金无法追回的风险。中介性质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借贷形式主要为合同, 但无法保证贷款者的收益, 合同中甲方为担保公司, 乙方为提供资金者, 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中有“对应获得投资收益的权利, 乙方也有承担风险的义务”的语句, 意味着一旦担保公司放出去的贷款无法收回, 乙方也要承担本金、利息的损失。

3.3 借贷资金流向“异化”

借贷资金流向异化主要指借贷资金流向的变化和资金借贷双方相互脱离。前者指陕北民间借贷资金开始流入实体企业, 解决经营所需资金问题, 后来随着煤炭经济的发展, 借贷利率持续走高, 资金流入煤炭企业、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高利贷放款人等领域, 主要为解决炒矿资金的不足。后者指陕北民间借贷刚开始发展时, 主要在熟人、亲朋好友之间进行, 资金的借贷双方相互拥有对方的信息;但在炒矿成风时期, “金字塔”式的股权融资方式下最高层的煤矿所有者和最底层的普通贷款人之间呈现出分离, 彼此之间信息优势完全消失, 资金提供者对资金的流向无从掌握, 加速了金融风险的聚集。从2012年7月起, 陕北多个集资大户的集资能力下降, 对贷款者的利息支付能力越来越弱, 最终无法支付, 发生多起“跑路”事件。

3.4 合同下利率过高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包含利率本数) 。部分借贷双方虽签订了合同, 但由于合同中的借贷利率超过了法律上限, 从而使这些条款无法受到法律保护, 贷款人的预期收益形同虚设, 借款人的资金链一旦断裂, 由于最终的资金流向既借又贷的中间放贷者并不清楚, 因此放贷者和初始贷款人的本金也无法追回。据神木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至今, 由于借贷利率过高而导致的借贷纠纷呈上涨趋势, 其中有95%以上月利息在三分左右, 甚至有的在三分五以上, 由于均高于银行同期同类利率的4倍以上, 因此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3.5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增加

2010年以后,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通过实施紧缩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货币供应量下降, 陕北民间借贷利率上升, 无形中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同时由于借贷市场整体利率上升和国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榆林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时成本较高, 具体操作时两种方式, 一是承担9分的月息, 工作人员对企业最终得到的贷款数额进行截留, 企业最终的贷款只是贷款额的一部分, 一般为总贷款的80%。

3.6 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的冲击风险

一是无法监控贷款的用途。借款者在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机构之间进行资金拆借, 由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得知其贷款的用途, 掩盖了其借款的风险。二是民间借贷产生危机会冲击正规金融机构。由于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易操作、收益高, 众多放贷者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放贷, 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参与下, 其易得到贷款, 但是由于监管机构很难监管民间借贷资金的去向, 若民间借贷产生危机, 会通过资金链向正规金融蔓延, 此时正规金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当借贷资金无法按时归还时, 若借款者存在包括亲朋好友、熟人、高利贷、银行等多个债权人时, 由于陕北是个熟人社会, 当地人之间非常讲究信用, 高利贷往往涉及暴力催债, 因此借款者会首先偿还亲朋好友、熟人、高利贷的借款, 银行被排在还款顺序的最后位置。

4 规范榆林民间借贷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监管法规, 明确监管主体

针对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滞后导致的各监管部门责权不明确、监管缺位的现象, 应明确监管主体, 对其法律地位、组织机构、职责和监管方式等要上升到法律层面进行定位。鉴于银监会涉足于微观层面上的管理, 建议民间借贷机构由银监会统一监管。可考虑在其下设立专门负责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部门, 其对民间借贷组织审批时, 一方面考虑需设立的机构数量, 民间借贷组织长远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需考虑借贷的资金流向、借贷利率, 以及此基础货币经由信用创造功能对地区融资总量的影响。在国家正式法律为出台之前, 陕西省政府可出台类似试行办法对当地民间借贷组织进行监管。

4.2 建立监测系统, 掌握资金流向与实际经营范围

为准确掌握陕北民间借贷的资金总额、来源、流向、利率等情况, 银监会应对陕北地区的民间借贷建立监测系统, 定期对以上数据进行监测, 尤其针对资金流向、利率进行重点监控, 必要时可进行干预。具体操作可效仿神木当前建立的金融信息服务中心, 其由神木县政府出资, 给借贷双方提供真实、规范的信息平台, 建议借贷数据应定期汇总向银监会上报, 在借贷高峰期, 加快上报的频次, 以便银监会掌握最新数据并作出相应措施。实际操作中一是要加强借贷资金监控管理, 保证借贷资金的真实性;二是吸引银行介入, 由于民间贷方放贷时对借方的风险评估、债务的追回较多的依赖其经验、暴力手段, 缺乏事先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因此为事先降低借贷风险, 可依靠银行成熟的风险控制体系, 为借贷双方探索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三是加强信息披露制度, 一方面是披露中心内借贷公司的财务状况、资金用途、利率等信息, 另一方面是披露违反合同规定的借贷人信息、违反原因。四是央行和银监会之间实行信息共享, 以便央行着重研究民间借贷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风险分析, 提前做出风险预警, 避免民众跟风过度导致资金风险。

同时对没有进入中心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典当行等民间借贷组织的实际经营范围加强监管, 以投资咨询公司为例, 在注册时选择注册资金要求较低的咨询服务类业务作为其经营范围, 但其实际运营时兼营、主营民间资金借贷业务。同时担保公司、典当行也存在类似行为, 由于榆林当地存在数量将众多的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典当行, 其行为加大当地民间借贷的总量及风险, 因此应对其加强监管。

4.3 扩宽投资渠道,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企业

由于煤炭经济的发展, 近年当地企业和民众集聚了大量财富, 据统计, 2014年9月末神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30.8亿元, 其中单位存款为344.6 亿元, 个人存款为372亿元, 部分民众和政府虽对民间借贷高额收益的风险性持有疑虑, 但由于缺乏投资渠道和抱有“跟风”心理, 大量的资本转向煤炭产业及上游企业, 推动了民间借贷的发展, 因此引导当地民间资本进入实体企业, 扩宽投资渠道是当地政府首要考虑的问题。当前榆林当地能源化工基地虽已具规模, 但由于煤炭开发依然沿用传统的技术, 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根据《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的要求, 煤炭资源采区回收率不应低于75%, 但在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回收率平均不到30%, 有的只有10%左右。因此需要对煤炭产业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 提高回收率, 延长以煤炭为支柱的产业链条, 引导民间资本在煤炭产业各链条上的合理配置, 同时正规金融机构要重点支持电力、化工、载能及建材等下游产业发展, 为民间资本进入实体企业解决后续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

4.4 加强对民间借贷主体的风险教育

为减少民间借贷主体盲目“跟风”的现象, 需要对民间借贷主体加强风险教育。首先, 注意回避由于盲目选择贷款对象、忽视资金用途所造成的风险, 在放贷之前贷款人, 要详加了解借款人的信誉、借款用途、资金流向, 对资金流向较为集中、用途相似、信誉一般的借款人的借款不要碍于亲朋好友的情面, 盲目跟风;其次, 完善放贷形式, 避免口头协议、打欠条等放贷形式, 必须签订书面形式的的贷款合同, 明确表明借款利率、借款期限、借款用途、担保人、担保银行等信息, 其中担保人必须拥有相应的资产, 能够承担借款人违约所造成的风险, 同时明确要求借款人不能擅自改变借款用途, 否则由此造成的风险由担保人、担保银行承担。

5 结论

农村民间借贷存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篇9

关键词:农村,民间借贷,存续

民间借贷, 是指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借贷行为。在农村地区, 民间借贷也有较大发展, 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

1农村民间借贷发展原因

第一, 农村正规金融贷款手续繁杂、贷款条件苛刻, 促进民间借贷。由于农业经济存在特殊的自然、经济属性, 金融机构会加大对农业贷款的审核、监督力度。贷款手续的繁杂、条件的苛刻会迫使部分贷款人不得不向民间借贷取得贷款, 这就为民间借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二, 农村闲散资金增多, 加上民间借贷交易成本低的优势, 促进了民间借贷的发展。随着收入的增长, 农民手头可支配资金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大。同时, 信息搜集和加工成本低、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和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等优势促进了农村金融发展。

第三, 民间借贷多数是基于亲情和友情之间发生。两者的关系就决定了民间借贷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存在较小的违约和道德风险, 这会促进民间借贷的发展。

2农村民间借贷存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主体参与者分为政府、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农户;其中民间借贷是非正规金融的一种主要形式。

假设:参与主体都是理性的。

(一) 政府与民间借贷的博弈

政府与民间借贷的博弈, 政府的行动可以分为管制和不管制, 民间借贷的行动集合为经营和不经营。假设政府管制的成本为C, 民间借贷促进农民与企业生产给当地政府带来收益为P, 民间借贷给当地政府带来的风险为R, 民间借贷规模为W, 借贷利率为r, 民间借贷遭受政府打压时损失为L。如果政府管制, 则经营 ( (-C, Wr-L) , 不经营 (-C, 0) ;政府不管制, 则经营 (P-R, Wr) 不经营 (0, 0)

可以看出民间借贷的最优策略是经营, 不管政府是否进行管制, 民间借贷都会进行, 当民间借贷选择经营时, 只要其为当地政府带来的利益与风险之和小于政府管制所付出成本时, 政府就会选择默认, 否则, 将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二) 农户与民间借贷借款时发生的博弈

假设农户有资金需求, 农户仅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或从民间进行借贷。农户仅从民间借贷和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若农户选择从民间进行借贷, 民间借贷组织是否选择贷款。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 首先是农户先选择融资途径, 然后是机构判断是否进行贷款。

假设T表示农户从民间借贷的成本, S表示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成本, 一般我们认为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时手续更加繁杂, 因此S大于T, 正规金融机构利率为i, 当农户选择向民间借贷组织进行融资时, 只要借贷的利息收益大于所承担的风险, 民间借贷组织就会选择贷款。农户在选择融资渠道时, 将会对比-Wr-T与-Wi-S的大小, 显然r大于i, S大于T, 两者无恒性关系, 一般农户融资特点是小额、短期, 农户向正规机融机构借款时手续繁杂, 且可能因为缺乏其规定的抵押、担保而无法及时获得贷款, 因此农户更倾向于民间借贷。

(三) 农户与民间借贷还款时发生的博弈

由于道德风险, 农户在借贷行为的最后有还款和不还款两种可能, 在农户不还款时, 民间借贷组织也有惩罚和不惩罚两种措施。假设用I表示借款人不守信所带来的损失, G表示民间借贷组织对农户惩罚追回的部分损失, 农户与民间借贷还款时发生的博弈可以写为:农户不还款时, 民间借贷机构惩罚 (-I-G, -W-Wr+G) 不惩罚 (-I, -W-Wr) ;若农户还款 (-W-Wr, W+Wr) 。

当农户不还款时, 民间借贷一定会对其进行惩罚, 农户在还款与不还款之间选择时, 对比-I-G与-W-Wr, 短期内来看I+G小于W+Wr, 但是长期来看, 民间借贷一般都具有地缘性, 农户不还款后会影响其信用, 在其生活的地区可能造成连串效应, 影响其以后贷款的获得, 因此, 从长期来看, 不还款的损失要更大, 因此两者的纳什均衡为 (还款, 不罚) 。

从民间借贷行为的整个博弈过程来看, 民间借贷有其存续发展的空间。在一个过程中, 不管政府是否对民间借贷行为是否管制, 只要有利可图, 民间资本就会进入市场, 在第二个博弈过程中, 只要农民认为从民间借贷的成本小于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成本, 就会选择民间借贷, 这给民间借贷带来了发展空间, 最后, 一个理性的农户从长远利益分析, 不会选择赖账。这样民间借贷整个博弈过程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民间借贷也会不断发展。

3建议

第一, 引导农村民间借贷正规化。首先通过放松金融准入制度, 将民间资金吸引到新的金融组织中来, 以便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其次, 通过吸纳民间资本人股的方式使原先运行地下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

第二, 促进农村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模式建立。通过垂直联接模式来发挥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其典型表现是民间借贷从正规金融取得贷款, 然后将其贷给具体的借款人。

参考文献

[1]钟小玲, 韦群, 黄传军.农村民间借贷持续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分析 篇10

一、 农村民间借贷现状及特征

(一)借贷规模大,发生率高

近年来,民间借贷在农村地区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户和农村企业融通资金的主要途径。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农户的借贷资金规模超过3600亿元,其中来自民间借贷的资金占63.9%;陈锡文(2004)的研究表明,中国2.4亿个农民家庭中,大约只有15%左右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85%左右的农户的融资需求是通过民间借贷来满足的;另据郭沛(2004)对我国农村民间借贷规模的估算, 1997年至2002 年,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的规模依次为 1 802.07 亿元、2 473.01 亿元、2 622.38 亿元、2 573.97亿元、2 708.75 亿元和2 750.31 亿元。

(二)借贷程序简单,期限灵活

民间借贷一般不需要抵押,只需第三方提供担保,借贷即可完成。借贷发生时双方一般会预先约定借款期限和借贷利率,借贷期限到期时,贷出者并不急于主动收回本金,往往会结息后将本金继续留给借入者使用,具有“短借长用、手续简单、交易便利、期限灵活”的特点。

(三)借贷契约不规范

民间借贷一般少有规范的契约保证,随意性较大。以笔者对陕西大荔县128户农户的调查结果为例:128户农户186笔借贷中,无任何借贷契约的115笔,占到总借贷笔数的62%;有简单借条的63笔,占到总借贷笔数的34%;有正式借贷合同的仅8笔,占到总借贷笔数的4%。即使正式的借贷合同,条款也相当简单,主要包括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借款利息和借款额度,没有涉及偿还期限、担保责任、违约责任等重要信息。

(四)借贷利率偏高

表1总结了国内部分学者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调查结果,将这些调查结果与正规金融机构的法定基准贷款利率(见表2)相比较,会发现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较高。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2006年民间借贷利率最低为12%,是同期正规金融机构6个月至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5.85%的2.05倍;最高利率为48%,是同期正规金融机构6个月至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8.2倍,远远超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有关“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规定。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报告

(五)借贷主体和借贷形式多元化

民间借贷的参与人员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农村范围的各类人群,包括普通农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退休和在职的机关干部等;借贷形式既有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法人之间的直接融资,也有农户、企业法人通过中介组织(放贷大户)进行的间接融资。资金用途集中在生产性和生活性两方面,生产性借贷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购买农机具、运输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生活性借贷主要用于看病就医、子女上大学、婚丧嫁娶、建造新房等方面。

(六)借贷行为缺乏法律保障

从立法现状来看,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一些司法解释,如《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建议》和《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的批复》,除就民间借贷问题做了简单规定外,金融领域三部最重要的法律《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均未涉及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

二、 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生态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

民间借贷通常以亲缘、地缘、乡缘关系为依托,凭借对借款人经济状况、还贷能力和道德品格的了解,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人员范围中进行,属于典型的“熟人社会” 借贷。借贷双方只有保持良好的信誉,才能够在“熟人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长久获得“熟人”的信任与支持。这种“熟人社会”的自律机制,使得借贷双方在借贷活动中比较注重自身信用,有利于整体上提高农户的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2.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民间借贷的发展,分流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存款,这在“以存定贷、存为基础”的金融经营背景下,增加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压力,有助于正规金融机构转变经营理念、改善金融服务。反过来,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改善也促使民间借贷把较高的借贷利率降下来,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气氛,促进了适度竞争金融市场格局的形成。

3.实现了农村资金的本土化利用

当前,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协调,在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仍有大量的资金通过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渠道,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据统计,2000年-2005年间农村资金通过以上渠道流失约10 144亿元,年均达1 690.8亿元。相比之下,民间借贷由于以亲缘、地缘、乡缘关系为依托,借贷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和人员范围中展开,有利于资金的本土化利用。

4.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

近年来,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的需求。一方面,能够为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单一。县域范围内的涉农金融机构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中农业发展银行一般仅在县级政府所在地设营业机构,负责为县域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的收购提供资金支持,不直接面向农户和农村企业开展业务;农业银行虽然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设有营业网点,但各营业网点均没有贷款发放权限,业务一般以吸收存款为主,是农村资金的“吸储器”;相比之下,农村信用社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金融体系中名副其实的“主力军”,但受自身条件的制约,其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从防范风险、提高收益的角度考虑,涉农贷款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农户和农村企业很难达到担保等方面的要求。急需资金的农村企业和农户,在无法取得正规金融贷款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民间借贷获得资金。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

(二)消极影响

1.加大了金融风险

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有效的跟踪监控机制,民间借贷的资金贷放者很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诱从事不知情的高风险投资或投机,客观上助长了非法集资等金融“三乱”现象。有些投机者甚至以“高利回报”为诱饵,打着产品开发、拓展销路、扩大业务的幌子,以高出银行贷款利率若干倍的优惠条件吸收民间资金,募集到大量资金之后则携款潜逃,危及区域金融安全。曾经轰动一时的“乐清抬会风波”就是典型例证。此外,民间借贷大多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良好的运作机制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很难承担大规模集聚和运用资金的功能,随着借贷规模的扩大、参与人数的增加,民间借贷的地缘、乡缘关系会被打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增。这一点从2004年“福安标会倒会风波”可见一斑。

2.扰乱了金融秩序

首先,民间借贷属于典型的关系型借贷,没有建立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审计稽核等必要的制度,不提取存款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缺乏对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的调查与监控,运作程序与金融管理的基本要求格格不入,影响了金融管理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其次,众多中小企业借入民间资金后,对这部分债务往往不记入负债类账户,有意降低负债率以继续获取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企业财务信息的失真,给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影响了信贷决策的准确性,为信贷资金的安全埋下了隐患。最后,由于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为了获得高额回报,会有人不计资金来源、不问资金投向,参与借贷从中渔利。一些放贷人甚至利用自己较好的经济状况,从正规金融机构借到较低利率的资金,然后转贷给其他急需资金的借款人,从中赚取利差,滋生了个人非法办金融等问题。

3.削弱了金融调控效果

民间借贷市场上频繁的现金借贷,造成大量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干扰了中央银行对信用总量的监测,使得其难以准确估量社会信用规模,给货币政策效果打上了折扣。同时,由于民间借贷资金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趋利性,受政策限制或禁止的企业只要许以高利,很容易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客观上助长了受限行业的发展,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产业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4.导致金融纠纷频发

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的信贷活动,处于监管“真空”,一旦发生道德风险、借款人欠款不还,极易引发金融纠纷。一方面,由于借贷程序太随意、契约不规范,借款人如若违约,资金贷放者难以凭借有效的借贷证据索要本息,导致纠纷频发。另一方面,由于借贷利率过高,超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有关“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的规定,借款人会以“无力偿还”为由拒绝支付高额利息,在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索要高息的情况下,资金贷放者会寻求暴力手段追索债务,致使亲朋反目、乡邻结怨,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规范民间借贷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证

在正规金融供给缺位的制度背景下,民间借贷由于手续简便,现金供应及时,借贷期限灵活,资金投向自由而成为农户融资时的首要选择。在农村正规金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农村民间借贷必将长期存在。与其让它在“地下”不规范的运行,不如因势利导,采取可行的政策引导其健康发展。为此,建议出台《民间借贷法》,对借贷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交易方式、契约要件、违约责任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加以明确,赋予民间借贷有效的法律地位,将民间借贷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样做既有利于民间借贷在法律框架内规范运作,又有利于优化农村金融法律环境,促进金融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二)强化监督管理,防范借贷风险

首先,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督促借贷双方签订内容完整、合乎标准的借贷合同,规范借贷双方的行为;其次,实行民间借贷登记制度,要求借贷双方就借贷金额、期限、利率等事项到有关部门公开登记。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民间借贷活动从“地下”转为“地上”,增强民间借贷市场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监管当局及时把握民间借贷的规模、利率水平和发展动向,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最后,加强法律宣传,为借贷双方提供多样化的法律服务,增强借贷者的法律意识。

(三)增加正规金融供给,引导借贷利率回落

正规金融供给短缺,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是农村民间借贷利率过高的主要原因。当前应积极增加正规金融供给,缓解资金供求矛盾,引导借贷利率回落。(1)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在粮棉油生产、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设施和农业资源开发方面给予资金支持。(2)加大农业银行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建议农业银行赋予乡镇基层营业网点一定的资金自主权,允许基层机构面向农业领域自主贷放一定额度的资金,实现基层农村资金在当地的良性循环。(3)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严格控制农村信用社对非农领域的贷款额度,防止农村资金“非农化”,真正把基层信用社办成服务 “三农” 的银行。(4)免征各类金融机构经营农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和所得税,调动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四)提高民间借贷的组织化程度

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规范信用审核、信息处理、借贷契约、借贷利率等方面的管理,提升民间借贷运作的规范化。当前应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严格金融管制和建立有效退出机制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农户成立民间借贷互助组织:在县级城镇地区,鼓励私人出资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在乡镇地区,鼓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建立以村镇为中心的小额信贷组织;在自然村落,引导农户建立以村为中心的借贷互助会。

摘要:民间借贷的存在对农村金融生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其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实现了农村资金的本土化利用;从消极方面看,其加大了金融风险,扰乱了金融秩序,削弱了金融调控效果并导致金融纠纷频发。针对这些消极影响,提出规范民间借贷、促进农村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农村金融生态,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J].中国农村观察,2004(2):21-25.

[2]毕德富.宏观调控与民间借贷的相关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5(8):188-191.

[3]张友俊,文良旭.交易、契约机制与自律:合水县民间借贷个案研究[J].金融研究,2002(4):125-130.

[4]张晓艳.西部农区农户民间借贷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7(4):37-39.

[5]曾建中.从金融生态失衡透视民间借贷的再度活跃[J].海南金融,2005(5):46-48.

[6]吴志远.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11):67-69.

[7]姜雅莉.关中陕北农村民间借贷情况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2):383-385.

上一篇:计算机制图测绘工程下一篇:四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