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2024-07-16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精选十篇)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患者66例,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症状标准,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以及咳痰。将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年龄40~77岁;对照组33例, 男16例, 女17例, 年龄41~78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方面的比较, 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常规对症治疗, 给患者口服克拉霉素, 1d 2次, 1次500mg, 连续服用10d。治疗组所有患者在与对照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另外给予莫西沙星的短疗程治疗, 给患者口服莫西沙星, 1d 1次, 1次400mg, 连续服用10d。观察统计2组患者在服药10d之后咳嗽等临床症状、肺部啰音等体征以及病原菌和血常规等数据[2]。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过临床用药治疗之后, 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体征和各项病原学检查都恢复正常。显效:经过临床用药治疗之后, 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体征均有明显的好转, 但是其四项检查中还有一项尚未恢复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 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临床观察所得数据进行统计, 利用SPSS18.0然间进行分析, P<0.05时, 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总有效率百分比表示, 组建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10d用药治疗结束之后以96.97%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76%的总有效率, 且2组患者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疗效对比见表1。

(例)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较急, 病情较严重, 甚至会导致死亡。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细菌感染。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 该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他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8位碳原子在甲基团上的引入, 使其不仅具备了原有的喹诺酮类药物的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 还具备了抗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以及不典型性病原菌的作用。因此, 莫西沙星能够作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

莫西沙星在口服进入人体之后, 能够被迅速的吸收, 其生物利用度高达85%左右, 在给药1~4h的时候就能够达到血药峰浓度, 而其药物的半衰期长达11~16h左右。莫西沙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很低, 同时其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能够在人体的组织液中进行广泛的分布, 从而迅速的渗透到肺部组织中去[3]。

研究表明, 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主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卡他莫拉菌等, 还有一部分的大肠埃希菌和副流感杆菌等。一般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病症时, 由于在其发病初期致病菌较难确定, 因此, 常常使用的是经验治疗法, 以便对病菌进行最快的清除, 以此来尽量缩短患者病症持续的时间。目前细菌的耐药性逐渐的增强, 此时莫西沙星耐受性、广谱抗菌以及低耐药性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由此次研究可以看出, 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病症具有疗效确切、治疗时间较短、用药方便的良好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莫西沙星短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患者66例, 将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3例, 对照组33例。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常规对症治疗, 治疗组所有患者在与对照组患者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另外给予莫西沙星的短疗程治疗。在治疗之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之后,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以96.9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5.76%, 2组患者的比较,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莫西沙星短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具有疗效确切、治疗时间较短、用药方便的良好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莫西沙星,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49-15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 (西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S].1993:2-6.

急性支气管炎最佳治疗方法 篇2

(2)在疾病发生前应用流感疫苗。流感疫苗经鼻腔喷雾的方法进行免疫,有降低流感发病率的效果。考虑到流感病毒株常发生变异,最好选当时当地的流行毒株制成疫苗,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3)药物预防:用食醋消毒法预防:在流感流行期间,幼儿园按每立方米空间用2~10ml食醋,用文火煎熏1小时,挥发到空气中的食醋分子有杀灭多种病毒的作用,从而控制或切断流感的流行。

1.抗病毒制剂的应用:

盐酸吗啉月瓜,每次3~4mg/kg,每日3次,对预防A型流感效果较好;金刚烷胺2~3mg/kg?次,日2次,连续服用6~10日,对易感者有预防效果;三氮唑核苷,为新合成抗病毒制剂,具有抗病毒谱广,毒性小,作用强的特点,可遵医嘱预防性应用;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预防和早期治疗病毒性上感均有一定效果。

2.口服维生素C预防: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13~73岁,平均24.85岁。纳入标准为不限年龄与性别、非妊娠患者、无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无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者、无中等量以上咯血或已经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者。通过病史、体格及X线检查。本组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症状:①咳痰量增多27例;②呼吸困难程度严重化19例;③体温高、发热在38℃以上8例;④喘息严重化的有11例;⑤体力不足运动受限的有17例;⑥咳嗽严重化;⑦肺部影像学改变,且非正常变化;⑧肺部情况恶化及功能不足。诊断标准主要参考上述8个指标,并认定具备4个以上的为急性感染加重期。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感染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方法:将本组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其中治疗组接受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将该药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再用同一溶媒稀释至50~100ml供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0~60分,1次/8小时,7天为1个疗程;而对照组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0g,滴注时间为30~60分,1次/12小时,7天为1个疗程。对两组进行化痰、平喘及吸氧等相关的处理措施。

观察指标:对其体温、症状体征和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电解质及胸部X线等。针对患者的病症、体征和检查后进行感染严重程度评分判定,即≤6分为轻度;7~13分为中度;≥14分为重度。

疗效判断标准:依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分为四级。①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实验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指标到达正常;②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上述4项指标好转情况明显,但当中的1项指标处于不完全正常状态,恢复情况一般;③进步:经治疗后患者上述4项指标得以改善,但显效标准未实现;④无效:在治疗72小时后,患者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和显效两组合计数的效率值。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在痊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情况分别为68%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情况分别为88%和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率较高,多数是因为患者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阻塞等病症引起,其病情可出现反复发作或加重。有研究证实,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存在定植菌寄生,在用药方面需要根据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的病原菌而定[3]。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4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供试鸡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某鸡场自然感染IB的21日龄海兰商品蛋鸡 (700羽) ,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判定患有呼吸型、肾型混合感染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健康昆明种小白鼠60只, 体重18~22 g, 购自兰州中牧集团。

1.2 药品

抗传染性支气管炎复方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根据中兽医传统理论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病因与特征, 选取10味中草药 (均购自兰州市黄河药材市场) , 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用水浸泡3 h, 加水并加热至沸, 煎煮2次, 每次1 h, 滤取、合并药液, 水浴浓缩至含生药1 mg /mL;静置过夜, 2 000 r/min离心15 min, 弃沉淀;装瓶, 250 mL/瓶, 102.9 kPa、15 min高压灭菌即为抗传染性支气管炎复方中药口服液制剂, 为深棕色液体, 静置有少许沉淀。

肾传速康, 保定市翼农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用法为每升水加肾传速康0.66 g, 每日1次, 连用7 d。阿莫西林, 河南福源兽药有限公司生产, 含量70%, 用法为每克阿莫西林兑5 L水, 每日2次饮服, 连用7 d。

2 方法

2.1 临床疗效试验

2.1.1 分组

试验鸡共700羽, 随机从中选出300羽为中药治疗组, 在饮水中加入抗传染性支气管炎复方中药口服液, 自由饮服, 用量为0.5 mL/ (羽·次) , 2次/d;另取300羽为西药治疗组, 将100 g肾传肿速康和100 g阿莫西林混入饮水中, 1次/d, 全群饮服, 个别重症者灌服;再取100羽为自然感染对照组, 不喂任何药物。试验期为7 d。在试验期间, 各组的饲养管理等条件均一致。

2.1.2 临床检查

每天对试验鸡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 并记录临床表现、食欲情况、死亡数等, 认真填写病历, 观察呼吸、粪便等情况, 直到试验结束;对痊愈的鸡随访1个月, 了解有无复发;收集各组死亡鸡进行病理剖检。

2.1.3 辅助疗法

按照临床一般用药原则, 必要时对西药治疗组施加辅助疗法, 但中药治疗组不采用辅助疗法。

2.1.4 疗效判定

痊愈:用药3 d后, 病鸡精神、食欲、粪便均恢复正常, 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用药3 d后, 病鸡精神、食欲等有所好转, 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再用药3 d, 鸡群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经一个疗程医治后, 鸡精神、食欲、呼吸道及全身症状未见好转, 甚至加重或死亡者为无效。

2.2 急性毒性试验

参照参考文献[4], 取健康昆明种小白鼠60只, 试验前禁食12 h, 但保证饮水正常。将小白鼠随机分为A、B、C 3组, 每组20只, 雌雄各半。根据预试验中抗传染性支气管炎复方中药口服液的剂量, A组按含生药160 000 mg/kg灌胃, 0.4 mL/只;B组按含生药120 000 mg/kg灌胃, 0.4 mL/只;C组以同等体积的纯化水灌胃, 每天观察1次, 观察7 d。

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t检验。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在2个治疗组鸡群中, 未治疗前大部分鸡都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流鼻涕等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萎顿, 食欲减退。中药治疗组在用药3 d内死亡5羽;用药3 d后鸡群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继续给药4 d后, 除3羽因病情严重死亡外, 鸡群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并观察未见复发。西药治疗组在用药3 d内死亡6羽;用药3 d后鸡群中个别鸡仍表现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继续用药4 d至停药时又死亡4羽, 之后病鸡症状基本消失, 鸡群基本恢复正常;自然感染对照组在观察期间共死亡26羽。经统计, 中药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7.33%, 西药治疗组为96.67%, 前者略高于后者, 自然感染对照组自愈率为74.00% (见表1) 。

注:*为自然感染对照组鸡为自愈。

用药前全群试验鸡均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用药后中药治疗组在投药的第2天症状开始缓解, 死亡明显减少;投药第6天时死亡停止, 食欲恢复较快。西药治疗组在投药后至第7天停药时持续有鸡只死亡, 且在投药第5天时出现明显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期间, 对于病重患鸡挑出并单独灌服给药 (辅助加疗法) 。2个治疗组相比, 中药治疗组用药后起效迅速, 作用明显, 与西药治疗组效果相当, 且患鸡恢复食欲较快。1月后随访两组均未复发。

2个治疗组的鸡群由于用药及时, 鸡群大部分痊愈。病情极重的鸡用药效果不明显。解剖死亡的鸡发现, 主要病变为肾脏极度肿大, 完全为白色, 内有大量尿酸盐, 输尿管极度扩张, 内有大量极稠密的尿酸盐。

3.2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3.2.1 病理剖检

各组小鼠均无死亡, 同时解剖每只小鼠, 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脏、肠等部位均未发现眼观病变。

3.2.2 各组小鼠检查项目的变化

结果见表2。

3.2.3 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 A、B 2个剂量组的小鼠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且与C组没有明显差异。

3.2.4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抗传染性支气管炎复方中药口服液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160 000 mg/kg。按照毒理学评价标准, LD50>10 000 mg/ kg属无毒性物质, 而本试验口服剂量增加到160 000 mg/kg和120 000 mg/kg时小鼠仍健活, 说明复方中药制剂对小鼠安全、无毒。

4 讨论与小结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呈地方流行性,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地域、品种、年龄的鸡群, 但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 其发病比例为1月龄内雏鸡占总发病鸡群的75%, 青年鸡占25%, 蛋鸡发病较少。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4—8月份和11, 12月份以及翌年1月份气候恶劣时较多。 发病后1个月对发病鸡群追踪调查发现, 该病的死亡率较高, 一般在15%~25%, 高者为60%~70%, 死亡率与发病日龄、确诊及治疗时间有一定相关性。 经过对发病鸡群在220~225日龄时生产情况的调查发现, 鸡群高峰产蛋期的产蛋率与发病日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发病日龄越小, 高峰产蛋率越低。目前, 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主要的防治方法是接种疫苗, 现有的疫苗是H120、H52株弱毒疫苗, 经多次免疫鸡群发病率仍然较高, 50~70日龄鸡群经过2次免疫发病率仍高达25%, 在生产中使用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M95、28/26等也难获得完全的保护效果。采用西药对症治疗虽有一定效果, 但影响食欲恢复, 且容易出现抗药性。近年来, 采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确切的疗效。有报道称, 用自拟草药方剂“咳喘宁散”治疗该病的治愈率为97.3%, 比红霉素治疗组的治愈率高17.9%, 比自然感染不治疗组高28.6%[5]。用清瘟散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6]。

根据中医理论,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系热毒侵入肺经所致, 属于中医的“石淋”及“淋浊”范畴。按《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病水液浑浊, 皆属于热”的理论, 其发病机理为湿热下注, 化火灼阴, 煎熬津液, 结为砂石, 瘀积水道。治疗宜从肾脏、脾脏着手, 以清热[7]。抗传染性支气管炎复方中药口服液为纯中药制剂, 其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愈率为97.33%, 应用3 d即显现明显的治疗效果。方中板蓝根、大青叶等可清热解毒、泻火利咽;连翘可消肿散解;黄芩等可清热燥湿。此外,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 黄芩、甘草对病毒有直接灭活或抑制作用, 可通过诱生干扰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对抗病毒。初步分析该中药组方主要是通过改善、消除症状以及病理损害而起作用。应用复方中药口服液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疗效高、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等优点, 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高效低毒药物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CAVANAGHD, NAQI S A.Infectious bronchitis[M].Diseases ofPoultry, 2003 (11) :108-130.

[2]刘娟, 吉文汇, 闫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兽医研究, 2007 (2) :8-9.

[3]FABRICANTJ.The early history of infectious bronchitis[J].Avi-an Diseases, 2000, 42:648-650.

[4]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400.

[5]陈青枝, 李波, 陈建忠.自制“咳喘宁散”防治肉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0, 21 (1) :40.

[6]程泽华.中药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 (9) :55.

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 篇5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合并症的疾病;有许多炎症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参与形成到气管炎症反应;临床上此类患者较多,该病可增加患儿早期功能不良,导致患儿体质下降,影响整个身体各器官。

【关键词】机型支气管炎;患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28-01

急性支气管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是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白喉等的常见并发症。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近年住院的儿科急性支气管炎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阐述如下:

急性支气管炎起病可急可缓,开始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热或发热38.5°C左右,2-4天退烧,咳嗽为主症,初为干咳,逐渐有痰,年长儿可偶诉、头痛与胸痛。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又是可听到干、湿啰音,以中等水泡音为主。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除休息、改善室内通气等一般治疗外,可单存使用中医药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时,配合选用银花、连翘、黄苓等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所致者,配合选用白兰跟等具有抗病组作用的药物。优于西药对病原体有较强的针对性,临床对有明确感染的患者,应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以达到同中药发挥治疗效应,但需注意,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不良反应。

2护理

2.1一般护理

2.1.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卧床时头、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2.1.2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供给保证患儿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给与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多半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2.1.3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加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婴幼儿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2.1.4保持床单清洁、干燥、被褥整洁不宜过厚,以免造成患儿不适。

2.1.5发热护理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2.1.6注意沟通的技巧专心倾听家长和患儿的陈述,消除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存在的疑虑,主动配合治疗,使护理计划得以实施。

2.2病情观察与护理

2.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2参照上呼吸道感染祛痰应用小儿止咳糖浆、必咳平等。止咳应用氨茶碱。由于氨茶碱的吸收与排泄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用药过程中密切之以临床反应,以免过量和不足,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困难时,应吸氧。为使小儿保持安静,必要时可适当应用,苯巴比妥等镇定剂。

2.3健康指导

加强营养,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不要让小孩到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积极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12月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期伴肺部感染患者90例, 男45例, 女45例, 年龄48~70岁, 平均 (46.9±7.3) 岁, 住院25~70 d, 平均 (38±2.3) d。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本研究方案经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查批准,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呼吸病学会哮喘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诊断标准[2], 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3]。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2) 无肾功能损伤及水、电解质紊乱; (3) 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肺结核、肿瘤等疾病。

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静滴氨茶碱、激素、抗生素, 吸入β受体激动剂等解痉、化痰、平喘、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1个疗程 (10 d) 。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静脉滴注, 控制<50滴/min, 输入完毕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冲管, 两组均是每天给1次, 连续给药1个疗程 (10 d) 。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CPR浓度变化。疗效判定标准参照Grossman等的标准[4]。 (1) 显效:体温正常, 呼吸道症状、氧合指数、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几乎完全恢复正常, 胸部X线片阴影无扩大或有所吸收; (2) 有效:体温、呼吸道症状近正常, 氧合指数有明显提高, 白细胞无进一步升高或者低于正常, 胸部X线片阴影无扩大; (3) 无效:持续发热, 呼吸道症状、氧合指数无改变甚至加重, 或出现其他合并症, WBC持续升高或者持续低于正常, 胸部X线片阴影扩大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以 (±s) 表示,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10 d治疗, 观察组有效率86.67%, 对照组有效率68.89%, 两组比较, P<0.05,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伴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 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及CPR浓度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1周后, 白细胞和CPR浓度比较, 两组均有下降, 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3。

讨论

哮喘是目前临床上最普遍的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在其哮喘急性发作期伴发肺部感染, 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

白细胞计数、CPR是评价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可判断感染的预后和转归,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CPR是急性相反应蛋白, 可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中, 当机体发生感染和炎性反应时, 即释放可致肝细胞中CPR的合成增加的生物活性介质, 因此, 其广泛应用于创伤和炎性反应程度的评价, 敏感性强。CPR刚产生时对机体有利, 但若长时间持续存在, 则容易引起过度炎性反应, 从而加重病情。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中药组成, 其中黄芩可清热泻火解毒, 尤其泻肺火;熊胆粉可清热解毒化痰平喘;山羊角平肝利胆、清热解毒, 后二者共同作用, 辅助黄芩起清热解毒之功效;金银花和连翘清热解毒、宣肺解表, 总之, 全方均可清热解毒化痰。因此, 痰热清注射液已被广泛用于肺部感染的治疗。其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伴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机制主要体现在抗病毒、抑菌、解痉、镇惊等方面。

在本研究中,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和CPR的水平发现, 治疗后观察组的观测指标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痰热清可控制感染、减轻炎症、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期,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研究由于收集病例数偏少, 尚待大样本、多中心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钟南山, 徐军.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21 (1) :6-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26 (3) :132.

[3]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草案) [J].现代实用医学, 2002, 14 (3) :160-161.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7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假丝酵母菌,感染,观察

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 患者常合并医院感染,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是AE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且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1]。本研究分析了AE-COPD患者的支气管-肺部感染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情况, 旨在提高临床对于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支气管-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患者53例做为观察组, 其中男29例, 女24例;年龄60~92 (71.3±3.4) 岁。选择同期住院无肺部感染的AECOPD患者45例做为对照组, 其中男25例, 女20例;年龄63~88 (69.8±4.2)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以及AECOPD的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用药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临床治疗情况等, 分析AECOPD患者合并支气管-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特征以及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分析

2.1.1 合并症

观察组53例患者中, 35例 (66.0%) 合并心血管疾病, 14例 (26.4%) 糖尿病, 11例 (20.8%) 慢性肾功能不全, 7例 (13.2%) 支气管扩张症, 41例 (77.4%) 低白蛋白血症。

2.1.2用药情况

本组53例患者在确诊为假丝酵母菌属感染之前, 有21例 (39.6%) 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疗程在5d以上;30例 (56.6%) 应用≥2种抗菌药物;37例 (69.8%) 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在3w以上;6例 (11.3%) 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在7d以上。

2.1.3 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53例患者中, 41例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 15例应用伏立康唑治疗, 13例应用两性霉素B水剂或者脂质体进行治疗, 其中, 21例联合用药治疗。53例患者中有42例 (79.2%) 治愈或好转, 11例 (20.8%) 患者死亡。

2.2 支气管-肺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创通气、低白蛋白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均是与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有关 (P<0.05) , 而与年龄、性别等无关 (P>0.05) 。详见表1。

2.2.2 多因素分析

将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创通气、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均是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详见表2。

2.3 菌株分离情况

观察组53例患者共分离出71株假丝酵母菌属, 其中, 40株 (56.3%) 白色假丝酵母菌, 15例 (21.1%) 热带假丝酵母菌, 10株 (18.9%) 光滑假丝酵母菌, 6株 (11.3%) 克柔假丝酵母菌。均分离出混合生长菌株, 多为产ESBLs或者多重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 AECOPD患者中, 有50%~80%的患者是因呼吸道感染致病, 真菌感染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研究结果显示,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创通气、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糖尿病均是AECOPD患者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杨莉[3]的研究结果一致。因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 加之部分抗菌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肾、肺及骨髓损害等, 极易造成继发真菌感染。

AECOPD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 故其临床诊断难度较大。结合相关研究资料认为, 具有高危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因素以及相关临床表现的AECOPD患者, 可经多次痰培养或者肺、支气管病理检查确诊。本研究结果显示,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占主要地位。此外, 患者均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且混合感染菌株多为G-杆菌以及MRSA, 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 感染假丝酵母菌可导致患者的临床预后不良, 应积极治疗AECOPD患者的合并症,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积极监测和控制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 以改善临床预后。

参考文献

[1]兰海平, 吴复琴.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海峡药学, 2011, 23 (7) :136-137.

[2]吴巧珍, 吴文英, 倪晓艳, 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 12 (1) :27-30.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感染性细支气管炎154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年龄≥6个月,入院时均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且无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及气管外压迫等疾病。均表现有明显咳嗽、喘憋,肺部闻及较多哮鸣音,部分患儿闻及痰鸣音及中小水泡音。病程1~4 d,平均(2.5±0.9)d。年龄在6~22个月,男85例,女69例。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男55例,女47例,年龄(7.5±3.2)个月。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7.6±3.7)个月。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气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2次/d),喘憋明显视病情静滴甲泼尼龙2~5 d,必要时给予镇静、吸氧等。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0.5 m L/(kg·d),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滴,1次/d,连用5~7 d,观察两组退热、咳喘缓解、哮鸣音消失、静脉应用激素及住院时间等,记录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喘憋消失,或仅有轻咳,呼吸平稳,肺部哮鸣音消失;(2)有效: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喘憋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3)无效:5 d后仍有发热,咳嗽、喘憋无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减少。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观察

治疗组显效79例(77.5%),好转19例(18.0%),无效4例(3.9%),总有效率96.1%;对照组显效33例(63.5%),好转16例(30.7%),无效3例(5.8%),总有效率94.2%。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静脉应用激素及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喘憋消失时间,静脉应用激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鸣音消失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

3 讨论

感染性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文献报道[2],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其首位病原,占总病原50%~80%,其次是人类偏肺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也可引起感染性细支气管炎。该病病理特征是细支气管的急性炎症、粘膜水肿、上皮组织坏死脱落、粘液分泌增加和支气管痉挛,因此造成细支气管狭窄、痰液阻塞、气道梗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憋、发热、呼吸困难,重症可出现烦躁不安、甚至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该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和疫苗预防。主要以抗感染、止咳平喘、雾化吸入以及退热、镇静、吸氧等治疗为主。但有效抑制支气管炎症,清除支气管不断产生的粘液,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黄芩、山羊角、熊胆粉、金银花、连翘5味中药采用先进的提取、配制技术精制而成的复方制剂。经临床研究和实验证实[3,4,5],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功能,痰热清注射液除了能直接抑制病毒外,还具有诱生干扰素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并能增加机体的防御机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目前临床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5,6,7]。

该组研究显示,使用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感染性细支气管炎,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喘憋消失时间,静脉应用激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感染性细支气管炎能提高退热、止咳平喘效果,缩短病程,并能减少静脉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减少或避免了由于长时间应用全身激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目前感染性细支气管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痰热清注射液佐治感染性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

[2]陆权.全面认识儿童细支气管炎[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0):722-724.

[3]郑金栗,顾立刚,李澎涛,等.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21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38-41.

[4]蓝丹,檀卫平,陈环,等.痰热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分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作用的体外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3):743-748.

[5]徐为民,张海艳,丁晓曼.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6):34-35.

[6]肖文军.中药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6):74-75.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9

研究应用RT-PCR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规模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检测, 以掌握黑龙江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情况, 进一步补充和丰富黑龙江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为规模化鸡场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有效控制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1 材料

1.1 样品

2008—2009年, 从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检验科检验的10个规模化养鸡场采集100只疑似患IB蛋鸡的气管、腺胃、肾脏、输卵管等病料, -70 ℃冻存。

1.2 鸡胚

9~11日龄SPF鸡胚,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试剂

Trizol Reagent RNA提取试剂盒, 购自Invitrogen公司; PCR反应试剂、DNA片段快速纯化/回收试剂盒, 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RNA酶抑制剂 (RNasin) 、ExTaqDNA聚合酶、DL-2 000 Marker, 均购自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DEPC, Promega公司产品; pMD18-T载体, 购自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引物

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IBV相关基因序列及引物序列设计了针对IBV N基因的引物, 引物序列:IBV N (﹢) 5′-GATGCCCCAGCGCCGATCATCAAA-3′, N ( - ) 5′-TGTACCCTCGATCGTACTCCGCGT-3′。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2 方法

2.1 病毒液的制备

取病死鸡的肾脏、喉气管、输卵管等组织在研钵中摊开, 用纸包好, 置-20 ℃冷冻30 min, 使其冻结;取出病料, 置研钵中研碎, 用生理盐水或PBS清洗2~3次洗去红细胞, 将研碎的组织放入5 mL离心管中, 加入4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液, 冻融2~3次 (即-70 ℃冻融30 min, 取出后室温融化) ;5 000 r/min离心20 min;将上清液用0.22 μm的一次性过滤器除菌, 取滤液分装于2.0 mL的冻存管中, 放于-70 ℃保存, 备用。

2.2 病毒的增殖

将病毒提取液以0.2 mL/胚的剂量经尿囊腔接种9~11日龄SPF鸡胚, 同时设定同等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 置于37 ℃孵化箱内孵化, 每12 h照蛋1次, 弃去24 h内死亡的鸡胚, 记录鸡胚死亡情况和胚体病变。72 h后将活胚置4 ℃冰箱过夜, 收获尿囊液 (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相同体积的尿囊液) , 4 ℃、8 000 r/min离心30 min;弃沉淀, 将上清液再次接种于9~11日龄非免疫鸡胚, 如此盲传6~10代, 收获尿囊液置-70 ℃保存, 备用。

2.3 RT-PCR检测

2.3.1 病毒基因组RNA的提取

鸡胚出现典型病变后, 取鸡胚尿囊液200 μL, 按Trizol Reagent R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提取病毒基因组RNA。

2.3.2 RT-PCR扩增

RT:在40 μL体系中进行。首先取20 μL病毒RNA (其余10 μL为RNA模板对照) , 加入相应的25 pmol/L反转录引物2 μL, 2.5 mmol/L dNTP 4 μL, 65 ℃水浴5 min;取出后冰浴2 min, 再于反应管中依次加入5×第一链cDNA合成缓冲液10 μL、DTT 2 μL、RNasin 1 μL, 42 ℃水浴2 min;然后加入SuperScriptTMⅡRT反转录酶1 μL, 混匀, 置于42 ℃水浴2.5 h;煮沸5~7 min终止反应;产物用冰冷却, 即为cDNA模板, 放4 ℃保存或立即使用。

PCR:PCR在25 μL体系中进行。取第一链cDNA合成产物2 μL, 依次加入灭菌ddH2O 16.5 μL, 10×ExTaq Buffer 2.5 μL, 10 mmol/L dNTP 1.5 μL, ExTaq酶0.5 μL, 引物 (含上、下游引物) 2 μL, 混匀。反应条件:在95 ℃预变性10 min;94 ℃ 变性1 min, 52 ℃退火1 min, 72 ℃延伸2 min, 共30个循环;72 ℃延伸10 min。同时以RNA模板为阴性对照进行同条件扩增。

2.3.3 电泳

称取2 g琼脂糖放于500 mL锥形瓶中, 加入50倍稀释的M液200 mL (取4 mL M液, 用双蒸水稀释至200 mL) , 于微波炉中溶解, 再加入10 μL N液混匀。在电泳槽内放好梳子, 倒入琼脂糖凝胶, 待凝固后将PCR扩增产物8 μL、阳性对照产物8 μL、阴性对照产物8 μL和DL- 2 000 Marker 2.5 μL点样于琼脂糖凝胶孔中, 以5 V/cm电压于50倍稀释的M液中电泳, 电泳凝胶成像系统观察结果。

2.3.4 结果判定

如果IBV阳性对照出现1 612 bp扩增带, 阴性对照无带出现 (引物带除外) , 则试验结果成立。被检样品出现1 612 bp的扩增带为IBV阳性, 否则为阴性。

3 结果

通过RT-PCR扩增得到PCR产物, 电泳, 在紫外凝胶成像仪下观察结果。与DNA分子质量标准相比, 在约1 620 bp 处可见1条特异性条带, 与预期大小相符, 而在阴性对照中未见此条带。100份病料中共有72份病料经RT-PCR方法确定其病原为IBV, 结果见表1。

4 讨论

近年来, 王永坤等在江苏及青岛等地区分离并鉴定出了一种腺胃型IBV毒株, 朱国强等对此型的H95株进行了详细研究, 王玉东等对该型作了综述。2001年, Li等报道在北京出现Mass型的肾致病性IBV分离株;2004年, 刘胜旺等报道在我国免疫鸡群和非免疫鸡群中有新基因型肾致病性IBV的流行, 并分别从家养孔雀和鸭子的肺脏和心脏样品中分离出pf/CH/LKQ3/03和tl/CH/LDT3/03 2株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目前, IB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 且主要以肾致病性为主。

本试验应用RT-PCR方法对来自2008—2009年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检验科检验的10个规模化鸡场的100份表现呼吸道症状的肉鸡及蛋鸡病料进行了IBV病原检测, 结果总阳性检出率为72%, 10个鸡场内的阳性检出率在30%~100%之间。这些鸡场发病鸡群的临诊症状以及发病鸡和病死鸡的剖检病变, 表明上述10个鸡场中普遍存在IBV的感染。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 篇10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92-02

上一篇: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下一篇:电子交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