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障碍

2024-05-02

文化障碍(精选十篇)

文化障碍 篇1

跨文化交际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学过外语的人深有感触:在我们使用第二种语言和以此为母语的外国人交流时,我们仍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障碍仍然很多。其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没有掌握说第二语言的技能;二是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往往和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因而难以沟通。

提及掌握第二门外语的技能,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译等常规技能外,还包括该民族语言中带有该文化特殊烙印的习语、俗语、谚语等成份。

二、心理障碍

由于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往往会在交际的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心理劣势,因而在交际中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不已。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多地考虑言语交际外的因素引起的心理干扰;二是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三是各种成见和偏见的困扰。

在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进行对话时,学生中间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进行交流时,总会有学生反复思考:“我的口语比他差,他会不会笑话我?”“我的句子是否存在着语法错误?”“我说的话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等问题,从而在客观上分散了表达者的注意力,影响了交际的质量。这种心里尤其在学生与外国人的交谈中更为突出。在一次游园时,几个学生看到外国人兴奋不已,很想上前攀谈几句,但始终鼓不足勇气:“他是外国人,要是他听不懂我的话该怎么办?”其实,在他们眼中,我们也是外国人,在交际中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紧张,毕竟我们是在本土呀。

三、知识障碍

对他方所生活的环境、历史、风俗、禁忌等的不了解容易在言谈中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常常会在无意中触犯对方的禁忌,从而引起对方的不快。在跨语言交际中,因为对背景知识的不了解而在言语中冒犯对方的实例不胜枚举。轻则引起误会,重则挑起事端,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

四、观念障碍

这里的观念即“文化价值观念”,它表明了人们对社会行为的品评态度,是制约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由于价值的观念不同和文化体系的巨大差异,人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就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交流。

如同样干一件事,假设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有80%的把握,美国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有十足的信心,一定能把它干好!”而中国人往往要考虑一会儿,然后说,“让我来试试吧!”容易给人一种能力不够的感觉!殊不知,这只是文化价值的不同,而并非是能力方面的差异。

五、跨文化交际语境顺应原则

1. 顺应目的语文化。

以目的语文化为主的场合,由于目的语文化的外显和内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交际参与者在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两方面都顺应目的语文化。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例外,许多中国人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西方人家里,刚见面不久就与他们聊西方人十分敏感的“隐私”问题,常常吃对方的“闭门羹”。有时候,谈话用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交际对方则用他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根本就不可理解,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感到气愤,这不仅使谈话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同时还产生一些误解。

2. 顺应源文化。

以源文化为主的场合,由于源语文化的外显和内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交际参与者语言语用方面要顺应目的语文化,但在社会语用方面,应偏向源语文化。例如,在中国人自己家里按照中国文化的习惯对外国客人表示关心,问候英语人士时谈话过长、内容过细,招待时给予过多的关注,用中国人的方法劝吃劝喝以及谈论不该谈论的话题,不使用英语而用中国式的非语言的行为等,也是很自然。中国人应坦然行事,外国人应顺其自然。为此,胡文仲教师提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中与中国人打过交道的人告诫将去中国做生意的西方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咄咄逼人”;“没有关系和联系,在重要的地方没能帮的上忙的朋友和同盟者,一个外国公司不大可能在中国取得全面的商业上的成功”。

3. 灵活顺用。

语言交际语境发生在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均衡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语言语用都应顺应目的语文化,但在社会语用方面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在第三国的大背景下,中外人员混合型场合,中西餐馆等场合,主客因素不明,因此文化因素无主次之分。比如,在中国教师开设于目的语国的课堂上,中国老师虽然是课堂上的“主人”,但学生却是目的语国的“主人”,而且大多数物理和社会环境都是目的语文化的,所以很难分出文化因素的主次。这时,社会语用方面的顺应无需偏向哪一方,可灵活处理,相互照应,某些时候以目的语文化的方式行事。那种因不能共享同一种文化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冲击,会逐步被求同存异的文化移情所取代,共创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语言环境,将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

六、解决方法

1. 大声诵读,培养语感。

中学生往往只对学过的课文注重理解和语法方面的掌握,而经常忽视课文阅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交际时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妨碍了英语语言交际的正常进行。对于好的文章或是老师推荐的优秀范文,学生可大声地朗诵直至背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熟悉程度和解题技巧,同时在诵读过程中也可自然培养语感,提升会话能力。

2. 广泛阅读,注意收集。

大多数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于阅读类文章比较反感,认为冗长的文字表达中参杂着较多的新单词,会占用较多的学习时间。可以说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了解英美文化和汉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扩大自己知识面,增进文字的表达,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在阅读的同时,中学生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采用做笔记的方法,将好的词句和表达记录下来,并且注意摘抄文章中的一些常用表达和背景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 善于发现,勤于联想。

罗丹曾经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诚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英语的存在。如在停车场,我们应该注意牌子上大写的“P”字母,并且知道他是“Parking”的意思。由此,我们就要想到其他有“停止”意思的单词,比如,stop,pause,cease,suspend等。其中,stop用法最为广泛,泛指一切“停止”之意,pause是指“暂停”的意思,cease尤指军事上的停火,如cease the fire,而suspend则是“吊销”之意,如suspend the license.通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的有意无意发现,你会发现好多你想知道和了解的表达就在你的身边。

4. 创设情境,互动学习。

文化传播障碍与文化误读 篇2

文化传播障碍与文化误读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由于文化传播者和文化受体各自文化的差异性而引起传播 障碍和接受障碍,从而导致中国文化误读现象的产生。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中西 价值观不同,中西伦理道德观不同等四个方面。清除文化误读现象则宜从选择合适的文化文 本等四个方面着手。

作 者:魏清华 WEI Qing-hua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刊 名: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年,卷(期):25(1)分类号:G04关键词:文化误读 传播障碍 接受障碍 文化 异质性 对策

跨文化交流障碍探讨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交流障碍 语境顺应

一、语言障碍

跨文化交际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学过外语的人深有感触:在我们使用第二种语言和以此为母语的外国人交流时,我们仍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障碍仍然很多。其原因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没有掌握说第二语言的技能;二是不同语言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往往和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因而难以沟通。

提及掌握第二门外语的技能,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译等常规技能外,还包括该民族语言中带有该文化特殊烙印的习语、俗语、谚语等成份。

二、心理障碍

由于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往往会在交际的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心理劣势,因而在交际中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不已。具体表现为:一是过多地考虑言语交际外的因素引起的心理干扰;二是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三是各种成见和偏见的困扰。

在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进行对话时,学生中间存在着这样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进行交流时,总会有学生反复思考:“我的口语比他差,他会不会笑话我?”“我的句子是否存在着语法错误?”“我说的话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懂”等问题,从而在客观上分散了表达者的注意力,影响了交际的质量。这种心里尤其在学生与外国人的交谈中更为突出。在一次游园时,几个学生看到外国人兴奋不已,很想上前攀谈几句,但始终鼓不足勇气:“他是外国人,要是他听不懂我的话该怎么办?”其实,在他们眼中,我们也是外国人,在交际中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紧张,毕竟我们是在本土呀。

三、知识障碍

对他方所生活的环境、历史、风俗、禁忌等的不了解容易在言谈中出现障碍。这种障碍常常会在无意中触犯对方的禁忌,从而引起对方的不快。在跨语言交际中,因为对背景知识的不了解而在言语中冒犯对方的实例不胜枚举。轻则引起误会,重则挑起事端,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

四、观念障碍

这里的观念即“文化价值观念”,它表明了人们对社会行为的品评态度,是制约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由于价值的观念不同和文化体系的巨大差异,人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也不尽相同。这样,如果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就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交流。

如同样干一件事,假设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有80%的把握,美国人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有十足的信心,一定能把它干好!”而中国人往往要考虑一会儿,然后说,“让我来试试吧!”容易给人一种能力不够的感觉!殊不知,这只是文化价值的不同,而并非是能力方面的差异。

五、跨文化交际语境顺应原则

1.顺应目的语文化。以目的语文化为主的场合,由于目的语文化的外显和内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交际参与者在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两方面都顺应目的语文化。否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例外,许多中国人由于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在西方人家里,刚见面不久就与他们聊西方人十分敏感的“隐私”问题,常常吃对方的“闭门羹”。有时候,谈话用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滔滔不绝地讲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交际对方则用他自己文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根本就不可理解,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感到气愤,这不仅使谈话不能正常进行下去,同时还产生一些误解。

2.顺应源文化。以源文化为主的场合,由于源语文化的外显和内化因素起主导作用,交际参与者语言语用方面要顺应目的语文化,但在社会语用方面,应偏向源语文化。例如,在中国人自己家里按照中国文化的习惯对外国客人表示关心,问候英语人士时谈话过长、内容过细,招待时给予过多的关注,用中国人的方法劝吃劝喝以及谈论不该谈论的话题,不使用英语而用中国式的非语言的行为等,也是很自然。中国人应坦然行事,外国人应顺其自然。为此,胡文仲教师提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中与中国人打过交道的人告诫将去中国做生意的西方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咄咄逼人”;“没有关系和联系,在重要的地方没能帮的上忙的朋友和同盟者,一个外国公司不大可能在中国取得全面的商业上的成功”。

3.灵活顺用。语言交际语境发生在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均衡的场合,交际参与者的语言语用都应顺应目的语文化,但在社会语用方面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在第三国的大背景下,中外人员混合型场合,中西餐馆等场合,主客因素不明,因此文化因素无主次之分。比如,在中国教师开设于目的语国的课堂上,中国老师虽然是课堂上的“主人”,但学生却是目的语国的“主人”,而且大多数物理和社会环境都是目的语文化的,所以很难分出文化因素的主次。这时,社会语用方面的顺应无需偏向哪一方,可灵活处理,相互照应,某些时候以目的语文化的方式行事。那种因不能共享同一种文化环境而产生的文化冲击,会逐步被求同存异的文化移情所取代,共创一个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语言环境,将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标。

六、解决方法

1.大声诵读,培养语感。中学生往往只对学过的课文注重理解和语法方面的掌握,而经常忽视课文阅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交际时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妨碍了英语语言交际的正常进行。对于好的文章或是老师推荐的优秀范文,学生可大声地朗诵直至背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对文章的熟悉程度和解题技巧,同时在诵读过程中也可自然培养语感,提升会话能力。

2.广泛阅读,注意收集。大多数中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于阅读类文章比较反感,认为冗长的文字表达中参杂着较多的新单词,会占用较多的学习时间。可以说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了解英美文化和汉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扩大自己知识面,增进文字的表达,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的能力。在阅读的同时,中学生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采用做笔记的方法,将好的词句和表达记录下来,并且注意摘抄文章中的一些常用表达和背景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3.善于发现,勤于联想。罗丹曾经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诚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英语的存在。如在停车场,我们应该注意牌子上大写的“P”字母,并且知道他是“Parking”的意思。由此,我们就要想到其他有“停止”意思的单词,比如,stop,pause,cease,suspend等。其中,stop用法最为广泛,泛指一切“停止”之意,pause是指“暂停”的意思,cease尤指军事上的停火,如cease the fire,而suspend则是“吊销”之意,如suspend the license.通过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的有意无意发现,你会发现好多你想知道和了解的表达就在你的身边。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篇4

一、翻译中文化障碍的多种表现形式

1. 语言文化的不同。

长期以来, 中国和西方国家分别创造了自己的语言系统。与此同时, 他们赋予自己的语言以不同的含义和内涵。例如在汉语中, “龙”这个词是一个褒义词, 象征着高贵、神圣和财富。而在英语中, “龙”是一个贬义词, 代表了魔鬼、邪恶。因此, 外国人不能理解中国人称自己文化为“龙的文化”。由于英文中“虎”的形象类似于汉语中“龙”的形象, 因此, 汉语中的“亚洲四小龙”应该翻译成“亚洲四小虎”而不是“四小龙”。另一个例子是“狗”这个词。在汉语中, “狗”一词通常是贬义词, 如短语“走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等。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 “狗”这个词在英语中通常都有好的寓意。比如句子“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 “lucky dog” (幸运儿) 等。英语短语“dog eats dog”在英语中是指动物“公平的战斗”, 而并不指相互的勾心斗角。

2. 社会文化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因而其语言的使用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也会有其鲜明的特点。例如, 中国人见面问好总爱用“吃过了吗”打招呼, 而西方人则常用“good morning”或“good afternoon”打招呼。由于这样的文化差异, 汉语中有很多与吃饭相关的词, 如“要饭”“吃闲饭”“吃不开”等。尽管在英语中也有与“面包”相关的俗语, 如“He has taken the bread out of my mouth”意思为“他抢走了我的工作”, 但是像与饭有关的这些词在英文中还是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词汇的。

3. 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由于不同社会有自己的文化, 也使得各国人民养成了多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例如, “个人主义”在中国是一个贬义的词, 它代表了“自私”, 而英文单词“individualism”是一个褒义词, 象征着自由和尊重个性。此外, 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观点、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也体现在由于对待性别态度不同, 从而产生如汉语短语“兄弟城市”和英语短语“sister cities”的差别。在中国, “老黄牛”是褒义词, 用于指“愿意承担负担的辛勤工作”, 而西方人对此永远不会有同样的感觉。

二、翻译中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

1. 历史原因。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 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经验对他们理解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甚至可能会造成文化障碍。例如, 来源于中国历史神话故事的“玉兔”。据历史可知, 它不能被翻译成“Jade Rabbit”。相反, 它应该被翻译成“Moon Rabbit”。另一个例子是汉语成语“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we are all birds of a feather-all slaves here”。因为“梅香”指代中国古代的奴婢, 这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相对应的形象的。因此, 我们应该把“梅香”这一形象转换成“鸟”这个对英语读者非常熟悉而且易于接受的英语读者词。

2. 政治原因。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 他们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政治态度和信仰。例如, 西方世界奉行个人主义和自由, 而中国人则主张实行集体主义。这种差异会使二者对“个人主义”产生不同的态度。另一个例子就是西方人对言论自由的信念。正如托马斯·杰佛逊说:“如果让我决定我们应该要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 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3. 宗教原因。

众所周知, 中国人和西方人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西方国家是基督教国家, 因而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基督教的宗教文化。而中国长期以来深受佛教的影响。由于基督教国家对于“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 因此, 汉语习语“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只好套用为英语习语“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a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

4. 文化、价值观和传统原因。

造成文化障碍的第四个主要原因是中国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及传统之间的差异。例如, 汉语成语“三顾茅庐”应该对应翻译为“call on someone repeatedly to enlist his help”。另一个例子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对“老”这一称呼语的不同理解。在一些场合, 中国人会称呼年老之人为“老前辈”或者“您老”, 以示尊敬。而在英语中, “老”这个词就意味着“无用”, 因此会让西方人产生消极的感觉。

5. 地域原因。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而西方国家则被海洋包围。在长期的发展中, 西方国家拥有了发达的航海商业, 而中国则成为农业大国。因此, 西方人常用“水”一词来表达日常生活, 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中国的农业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土”这一词, 如“挥金如土”。还有就是英语中的“horse”与汉语中的“牛”。汉语中, 一个勤劳的人通常被称为“老黄牛”, 而在西方人眼中, 他们会用“working like a willing horse”来形容一个勤劳之人。再比如, 在中国南方, 气候非常适合竹子生长, 因此汉语中多“竹子”的形象, 而在西方国家, 如英国, 由于竹子缺乏, 所以很难使人联想起“bamboo”这一意象。相反, 在英国, 蘑菇非常常见, 因此, 英语中经常用“mushroom”这一意象, 如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来表达汉语“雨后春笋”的意思。

6. 意识形态原因。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交际障碍 篇5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交际障碍

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r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s)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语言本身内涵会造成交际障碍.本文就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交际双方由于文化间的差异而造成交际障碍,导致交际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

作 者:路红霞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0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22) 分类号:H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交际障碍   文化差异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研究 篇6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文化障碍

人所共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已不必然呈正比例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进入文化时代,经济的落后往往受累于地区内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文化。然而,在实践当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物质因素,却忽略了导致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这些地区的文化状况即文化因素。本文试图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挖掘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经济背后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障碍及其形成

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欠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循环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种文化体系在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在更深层次上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地使这种落后状态维持、繁衍,以至于其影响越来越深远。

文化障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并不完全相同,它比单纯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有着更加深广的涵义,它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及信仰模式、知识、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生产方式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且以一种封闭的状态固化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从而影响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滞后状态。作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技意识差;生活方式落后,且迷信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但却盲目攀比,从众心理严重;精神懒惰,视野狭窄,但又抱残守缺,盲目排外。这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既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定势的表现,也是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一种扭曲表现。文化障碍的存在既是经济落后、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源。

传统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与外界隔离是文化障碍产生及存在的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分布在边远偏僻地区,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这样,就为文化障碍的产生、发展准备了条件。反过来,在这些文化障碍的作用和影响下,又会生成一种安于现状,甘于认命的心理习性,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机制。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融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决定着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态度,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成为一种传递效应,持续性强,且不易改变。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就这样形成了。

二、在文化创新中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难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时,区域文化的创新成为别无选择的根本出路。所谓文化创新,就是要从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主动吸收异质文化,培育出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该地区文化传统独特魅力的新文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培育欠发达地区新文化的起点。因为一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是无法人为割裂的。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生长出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观念,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忠厚朴实、中庸平和,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意识、团队观念是息息相通的;而安稳恬淡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外乡人安全地溶入本地人的生活,可以为开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循规蹈矩也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按规则出牌”的法制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积极地去挖掘、宣传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积极因素,并以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视角去重新诠释它、整合它,使其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得到新的升华,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就一定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欠发达地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物质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扶持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扶持与文化扶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争取欠发达地区文化与经济同时发展,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虽然说,经济、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和文化绝不是截然分开的“两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手”,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文化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找到它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条途径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它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有后劲的。在这里文化教育,单从知识的角度讲,在我们的调研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比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收入高。但是,一旦知识与人相结合,同技术发生联系时,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农村培养植棉技术员,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需要半年、一年、二年后才能胜任,而文盲、半文盲则基本无法胜任。在对外输出劳动力时,所进行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而且,我们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越大,创造的价值也越多。

另外,要注重女性的受教育比例和程度。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越是落后的地区,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和程度就越低。这当然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点在作怪了。但是,正是在这些传统观念盛行的地区,我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占据者绝对的优势。而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女性几乎完全承担了抚育下一代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母亲,能为孩子的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孩子在上学接受系统教育前,绝大多数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的。

第二,利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在山区,由于没有开发,环境的原貌并未遭到破坏,且民风淳朴,完全可以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经济,不仅可以为这些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外来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带来新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使旧有的文化观念得到改造、更新。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又缺乏其他的就业岗位,封闭保守的观念又制约这里的人们不去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在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时,可以因势利导,对这里的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新观念,新思想,从而也达到了经济、文化双发展的目标。

但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通过先进文化的渗透、培育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改造、重构等方式,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自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永佶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何云峰等:《中国人的心态历程》.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

[4]李晓东著:《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5][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版

[6]方克立 著:《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7]钱宁:《贫困文化与西部的贫困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

企业文化变革的障碍及对策 篇7

企业变革的根本在于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要创造支持变革并使变革维持下来的企业环境, 才能带动管理实践的变革。企业是人的组织, 只有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改变了, 企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创新。

至少在五种情况下最高管理层应考虑把重塑新文化当做与自己最主要的工作:

1. 当公司一贯依靠价值观为动力, 而环境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之际。

处在已发生急剧变化的环境中的企业, 传统的价值观若不改变, 将导致不是严重灾难, 就是严重衰退。

2.当本行业竞争激烈而环境迅速变化之际。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专门应付环境变化的企业文化。对发展变化持开放观点, 在技术或市场领域中可能遭受迅速变化的任何其他公司, 都应该深入地考虑一下自身的文化。要想使一种真正的适应能力制度化, 唯一的办法可能就是建立一种反应迅速和应变的企业文化。

3.当公司成绩平平或每况愈下之际。企业一旦陷入这种状况, 就是将要或已经进入了衰退, 企业必须开始进行全面的变革。重点要重塑企业文化, 先从企业精神上扭转衰退。

4.当公司确实创业成功或就要成为一家大型公司集团之际。随着企业创业的成功, 企业规模的扩大, 官僚主义慢慢地抬头。此时, 原先的文化和支撑它的价值观往往受到威胁。而且如果它们要在向大型公司环境转移的过程中继续生存, 有可能需要重新构筑。因此, 完成了创业的首次冲刺而转向稳定和成功的大多数公司, 都应该暂停下来, 深入检点一下自己的文化。这是不该错过的机会。

5.当公司十分迅速地成长之际。有时, 新生企业特别是高技术公司, 成长来得十分迅速。这就意味着每年输入大量的新员工。这些新员工对集团公司并不了解。以此速率增长的公司应该对自己的企业文化是否扎实多多挂虑。否则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组织变革失败的企业总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文化障碍, 这些文化障碍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守旧的思维习惯。

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总是喜欢按习惯的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熟悉的事物有一种亲切感, 越是目前效益比较好的企业, 员工的创新意识越差。很多人具有守旧的思维惯性, 其结果是表现出安于现状的惰性和对学习新知识的抵触、对改变原有工作习惯的恐惧, 缺乏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这是企业变革的最大阻力因素, 因为企业变革不只是企业领导的事, 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

2. 注重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陋习。

许多员工包括部分管理层领导把自己定位在打工者的位置上, 这种错误的定位导致员工缺乏大局观念和责任感。他们往往会产生失去原有职位的恐惧和失去原有权力的担忧等, 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 他们对企业变革产生抵触行为或谋权活动等, 从而阻碍了企业变革。

3.传统企业文化的特有惯性。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 在企业经济活动和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 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传统企业文化的特有惯性是指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 它存在于组织中的每个员工的信仰、价值观和规范之中, 一旦形成, 不容易变化。它是特定内、外环境下的产物, 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 企业文化也应随之变革, 否则, 传统的企业文化就会变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阻力。

4.传统企业文化中创新文化的缺乏。由于企业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同一化, 新聘任的员工在同事的影响、要求或者约束下, 会逐渐适应或者效仿企业共同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等, 这种同一化会扼杀员工个性的发挥和创新精神。这实际上就是企业共同价值观与个性理念文化的冲突。如果企业文化缺乏这样的创新精神, 就会直接导致企业的固步自封和落后。

5.跨文化冲突。经济全球化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 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新趋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企业也在向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联合方面发展, 同样存在跨文化管理问题。在跨文化企业中, 员工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上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无形中就会导致企业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 使决策和执行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6.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落后思想。由于企业领导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落后思想, 许多企业在文化变革中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表现有:

(1) 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与企业形象混为一谈, 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还有的企业只有自发的企业文化; (2) 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变革中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配套建设, 或者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但没有认识到与企业改革的相互影响, 顾此失彼; (3)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脱离, 水平低, 许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成一种文艺娱乐型文化, 没有与企业的发展有效结合; (4) 企业文化的内容一般化, 未能反映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对企业文化新的要求; (5) 忽视企业文化传播体系的建立, 导致企业高层和中、基层之间的沟通障碍, 使企业上下对企业文化变革及其他变革难以达成共识, 等等。

由于变革意味着引入与当下组织文化迥异的新鲜事物, 文化创新往往比文化维系更为艰难。当变革发生时, 新的事物就会覆盖或取代旧的事物, 而人们常常会对此变化采取抵抗行为, 所以, 文化变革或文化创新要想取得好的效果, 则需要进行以下八方面的考量:

1.选择有利时机。如财务表现极差时, 让员工感到变革确有必要、势在必行。

2.既谨慎又乐观。对变革前景要持有乐观态度。

3. 了解变革阻力。要从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来了解文化变革的阻力。

*个体层面的阻力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利己主义、选择性注意力与保持力、旧有习惯、依赖感、安全感, 等等;

*组织层面的阻力有:权力和影响力的威胁、诚信缺失、不同的认识与目标、社会分裂、资源有限、固定投资、跨组织合作, 等等。

4. 大刀阔斧变革的同时, 保持有关成分的连续性。原有的一些原则仍然有效实用的话, 可以保持不变。

5. 充分认识贯彻执行的重要性。只有口头认同与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推动变革必须要有切实行动:

*采取变革方案;

*贯彻执行方案;

*形成制度化、专门化。

6. 选择、修改乃至创造适当的文化形式:如符号、语言、故事、比喻、礼仪、礼节或庆典等。

7. 调整衍化策略。

员工从进入企业的那一刻开始, 就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解企业文化, 因此, 如果这一学习过程发生了变化, 企业文化也会做出相应变化。

8. 发现、培养创新型领导。

员工往往不会主动放弃既有的稳定感和安全感, 追随领导走向新的征途, 除非领导有强有力的人格魅力与自信, 并能够运用雄辩的口才和表演技巧, 向他们展示变革的美好愿景。

消除企业变革中各种文化障碍的正确选择就是推行文化管理模式, 以下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1.塑造支持改变的新价值观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 与20年前相比, 今天的任何事情都变得不稳定和难以预测。企业要保持生命力, 要把随时做出改变这一观念融入到公司的价值观中。

联想为了提升员工的忠诚度曾经倡导的“家文化”给员工以安逸永久的错觉, 一旦企业为了适应环境进行业务调整而发生的改变则难以为员工所接受, 发出了“联想不是家”的感叹。但随时改变也并不意味着动荡不安, 只是让公司所有的员工随时保持敏锐的触觉, 从平时工作中的任何一件小事做起, 保持创新的头脑, 让员工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改变的。一旦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动公司必须做出重大改变之时, 也更加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为了倡导随时准备做出改变的企业文化, 最高层领导和经理层应该把这一文化贯彻到日常的管理中。要想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强势的文化, 一位领导者应该将基本价值观反复灌输到员工的日常行动中去。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中都并不是企业文化变革热心者或真正的信仰者, 也并非强烈的反对者。人们通常拒绝任何类型的变革只不过是因为它打乱了他们生活中的礼仪和秩序。

最高层领导者为塑造文化所采取的第一步, 往往是与他们最亲密的同事谈论文化及其价值观。并探讨共享的价值观在公司中所能起的作用, 公司现行价值观的状况, 以及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它们进行加强、说明或修订。而经理们必须关心文化变革, 给以足够的注意, 把文化置于议事日程和意识的中心, 而不是“尽可能早日安排”之类。对变革感兴趣的经理们强烈地意识到他们自身在形成工作场所的仪式方面的作用。这些经理们总是设法通过他们自己的行为来树立某种适当的样板, 他们也并不耻于告诉别人, 后者的行为已经越出了可接受的文化界限。

强化企业文化的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奖励。奖励或拔擢推动变革有功的员工, 可以带动员工的影响力, 进而强化文化。因为它会形成一个循环, 奖励可以鼓励改善, 进而影响其他员工拥抱这种新文化, 带动对的行为, 最后, 这种价值就会深植在企业文化里。

2.塑造信任的企业文化

组织中的信任是指群体中的共同信念, 是成功的文化变革的基础。文化变革带来了不确定性。所以, 在变革过程中, 开诚布公和信任影响到能否产生变革和如何变革。

而要营造开诚布公和坦诚的文化氛围, 选定一位正直的领导者引领变革至关重要。韦尔奇说, 具备正直品行的人要说真话、守信, 他们要对所做过的事情负责, 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他们了解自己国家的法律、行业的规范以及公司的制度———既包括书面的规定, 也包括法规的精神, 此外, 还要自觉遵守, 并用光明正大的手段来竞争到胜利。

然而, 仅仅选定一位正直的领导者还不够, 因为组织中的主导成员或团体总是会努力巩固和提升现有的文化, 从而忽视或者抵制关于文化变革的建议。唯一可能打破这种局面的力量是来自外界的生存危机, 比如增长率的急速下降、销售量和利润的损失、重大的产品失败或者其他一些不容忽视的事件。这些危机有可能使领导者本身失去员工的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 领导者应该预见信任的衰退并且着力于信任的修复。领导者应该就变革的目的、新的愿景与目标、中层管理者和员工作充分的交流, 这种交流必须是坦诚务实的, 包括让员工对现实抱有切合实际的期待一种影响许多人的错误的信念是, 领导者必须先于其他人而改变, 他们要充当“先知者”, 计划好完美变革的每个步骤并将其传达给其他人。而现实是, 变革需要所有参与者进行一种新的学习与交流。领导不可能独自改变游戏, 而且他们也需要有时间进行学习。因此, 领导者让管理人员和员工参与变革, 了解变革的目的以及通过哪些步骤达到变革的目的, 这些步骤对各方面利益的可能的影响是什么, 这同时也是在修复组织的信任, 信任修复的过程包括大家都愿意为了新的目标投入时间和精力, 即使未来仍然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有的付出可能是一种冒险。但人们认识到了变革对长期或短期利益的影响, 认为投入的额外精力是值得的, 并且愿意承担所冒的风险。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肯定会有因信任破裂而选择离开的人员, 这也是在组织变革中信任演化的一部分结果, 而留下来的人员则会达到一种新的互相信任的平衡状态。

3.塑造强调沟通的企业文化

沟通是成功文化变革的桥梁。沟通的目的是, 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员工投入参与变革, 达成愿景目标。然而, 沟通并不只是将信息传达出去, 好的沟通还包含解决员工因变革而产生的焦虑、包含他们的愤怒, 以及激发他们对愿景的信赖。企业最基本要做的是, 准备“问题与答案”。企业领导必须先思考过, 变革对员工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提供清楚而明确的解答, 同时也提供坦诚的解答, 如果变革对部分员工的确会产生利益损害或者变革的结果仍然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那这也是“答案”的一部分, 并且要尽早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员工, 让员工抱有切合实际的期望。

为了塑造新的文化, 企业领导应尽可能利用与组织中别的成员的每一次接触、一次会面、一次电话、在前厅中的一次接触机会、内部信箱中的一份备忘录, 以表达强化某种价值观主题的意图。即使在与局外人打交道时, 他们也不放过强化主题的机会。对顾客、投资者或是对传媒记者说些什么, 往往能够对组织内部的人员产生很多有分量的影响。它是进一步证明, 管理阶层对新的文化是“来真的”。

管理者应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之中。他们在“现场”要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 尽可能多地与组织中的人员接触。通过频繁的沟通让员工理解新的文化并且何以适时地改变不符合新文化的行为和制度。

总而言之, 符合企业现实情况的变革才是成功的变革, 核心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理通。变革推进人要把变革的原因和道理充分的与员工沟通和交流明白, 争取大家的支持。尤其要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的企业精神。而厉温是“一向不会做太多的解释”, 造成员工“感觉如坠云雾之中”, 变革内容大都也是负面效果。

2.情顺。除了让员工理解变革的意图以外, 企业变革更要顾及员工的感受。而经常的警告和责骂只能让员工产生更大的反感情绪和抵制心理。

3.法到。无论如何, 员工在变革中肯定会有一些抵制情绪存在, 所以, 恰当的制度保证是必须的。

4.人正。企业文化变革的推进实施, 领导人以身作则非常重要。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用良好的形象带动广大员工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

主导策略确定下来, 再谈谈成功的企业文化变革应该遵循的步骤, 主要在如下方面:

1.构建清晰的变革愿景和战略。变革推进者要确立合理、明确、简单而振奋人心的变革愿景及相关战略, 并将它传达给所有员工, 用“理通”的策略让所有人员形成共识, 建立责任感和信任感。

2.组织变革团队。成功的变革领导者, 会在变革伊始就召集那些有着一定的可信度、技能、关系、声誉和权威的人员, 组成一支指导团队来担任变革过程中的推进工作。

3.营造危机意识。既然变革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须, 那么, 除了因客观危机造成的不得不变革以外, 企业还要学会营造危机紧迫感, 改变员工对待变革的态度, 引发他们追求变革、适应变革的内在动因。

4.创造短期成果。变革推进者要尽可能在变革实施后的最短时间里创造业绩和突现成果, 这样不仅可以使参与者得到激励, 更能让员工产生信心和动力。

5.巩固提升战果。取得一些短期成效后, 团队的信心已经被调动起来, 变革措施也开始得到理解和认可。这时, 变革领导绝不能放松努力, 更要加紧推进, 直到彻底实现组织变革的愿景。

6.稳固变革成果。变革取得成功后, 领导者还需要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巩固成果, 整个组织还需要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以证实变革措施的有效性。

总之, 企业文化变革不是轻而易举的, 组织在一段时间内会蒙上一层“外壳”而不易改变, 人们的观念也会穿上“铠甲”而不愿改变, 所以, 组织文化的变革会经历阵痛。跨越了这个阶段之后, 企业就会形成与新业务和新发展规划相适应的组织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宏伟.冲突与融合——塑造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2]赵凯.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5.

[3]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

[4]王吉发, 朱相宇.企业并购后文化整合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 2005, (06) .

[5][美]阿瑟·R.辛库提, 托马斯·L.斯坦汀.塑造诚信型组织——一种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模式[M].李志超,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6][美]帕特·麦克拉根.改变是每个人的事——提升个人和组织变革能力的行动方案[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7]罗德里克·M.克雷默, 汤姆·R.泰勒.组织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

[8]崔佳颖.组织的管理沟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9]乔安妮.马丁组织文化[M].沈国华,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10]石伟.组织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文化障碍 篇8

1、武术文化传播的意义

集哲学、医学、拳理与一体,并兼备健体、修生等多种功效的中国武术,它是健身观念的创造性发展,而且是对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为基调的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显现了国人的健身观念和竞赛观念,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显现了一个民族的活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它是对国外追求极限的体育文化精神的又一种诠释。

中国功夫、少林寺等已成为中国的“名片”。国外游客熟知的太极拳就是中国武术的经典表率,它以“天人合一”为拳术观念,显示了国人在探寻健体、健心以及寻求回归自然过程中的诉求。

中国武术展现了国人的一种思考模式, 展示了国人盼望世界和平的心愿,这对调和社会的矛盾来说不可或缺,也是调和矛盾的理论指导活动。这使某些国家的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目前, 我国十分注重文化软实力的塑造, 并全力支撑文化行业,这对武术文化的全球传播来讲,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因此,我国武术界应谨慎、深入地分析武术文化在传播中的障碍,为武术文化的发展打下基础。

2、软实力视角下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

2.1、过分笼统的神层面文化 ———武术文化穿透力障碍

文化包罗万象,有器械方面的、有体制方面的,有举止方面的,还有理念与心灵方面的。之中,表面文化例如生产用具等穿透力稍强,方便传扬;而深层次的文化例如思考模式、文化底蕴、潜意识等穿透力稍弱,不易传扬。武术的深化层面的文化传达了武术哲学理念、武术思考模式以及武术的价值理念, 它是隶属思想层面的东西,需要依靠思考模式与传统文化学识才能有感而发,所以通常是难以理解的。尤其是其回味悠长的历史文化韵味、精深的理念,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能明白。因此,武术文化的穿透力稍弱,这就是武术文化传扬的障碍的一种。

众所周知,我国武术兼备了道学、儒学、兵法等方面的理论的精髓,并将之作为自身的举止标准。然而,尽管我国传统道法对武术的帮助甚大,但是家喻户晓的文化就应用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

到目前为止,我国武术文化过分笼统,不但国外研究人员感觉摸不着头脑,就连我国的武术修习者有时也是一头雾水。而上世纪70年代的功夫巨星李小龙掀起的武术修习狂潮却是一个例外。李小龙功夫片所传达出的意韵在当时的时代有其特殊性, 也符合世界范畴内的审美理念。易于理解的文化表现模式,使世界认识了李小龙,并认识了中国,使电影观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李小龙和其背后的中华文化。

中国武术文化传播必须是偏重叙述、看重体悟、贴近生活、朴实无华的,同时贯彻了我国的文化传播方略。而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得武术文化传播变得墨守成规,这样,只能堵塞传播路径,使民族文化传播成为空谈。只有当文化传播不再固步自封,并展现出通熟易懂的一面,武术文化的穿透力障碍才能解除。

2.2、过渡重视自我修习的武术观 ———武术文化的渗透力障碍

软实力竞争的最关键的方式就是针对外邦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沟通。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比的就是传播技能。做到这一点,本国的历史文化就能漂洋过海,达到传扬的目的。新时代以来,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互联网的普及, 文化的传播途径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

我国武术由于遭受传统修习理念的约束, 使得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攻势”下大败亏输,并且已远离了生活的主流。

大众普遍以为,武术只能自己修习,武术运动则只是用来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而实际情况是:传统武术的修习周期很长,修习十年或几十年的人不在少数。它也逐渐演变成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一类功法。尤其是一部分上了年纪的武师以提升自我的修习技能并达成“天人合一”的意境为终身目标,他们觉得武术的最高意境是“谐和”,是一种均衡。

大众回味着武术以往的成就, 然而却无法很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目前武术的功效与价值都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多元化的健身形式、娱乐形式,使我国大众开始喜新厌旧,并对武术文化生出了一丝厌烦情绪。

当各种武术道场开始遍布大街小巷时, 中国传统武术正在被边缘化。以往的亿人修习的传统武术正在没落,而大众不得不借别国的武术来体会竞赛精神。

而细心观察我国武术传播的过程不难发现: 武术的世界范畴内的传播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武术要发展,就应让其适应市场,不能再沿袭以往的武术文化传播制度,应使武术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不能再让我国武术在夹缝中求生存。因此,过度重视自我修习的武术观,是我国武术文化传播的第二个障碍。

2.3、重仪典、轻细节———武术文化形象力障碍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主张用传统礼节和制度来管理社会, 在该类伦理理念的引导下,中国武术被看作培育人仪典和礼节的代表,它倡导无序竞争和谦和的君子作风,让所做事情有回旋空间。

然而作为一类民族文化,不能让其传播流于表面。中国武术中的抱拳是进行武术切磋或武术比赛的礼节, 没有硬性规定让武术比赛者要做到赛前抱拳,这只是文化惯性使然。武术切磋前的抱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谦和、尊重等都是其表现形式。

然而,大家在武术竞赛中,仍然可以发现很多不受约束、不利于民族形象塑造的一部分不良习惯出现,例如:武术标志、武术着装、武术仪典都不符合标准等等。到目前为止,武术体系中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形象要求,各界武术人士正在为此不懈努力。

中国武术的各类仪典都应标准化, 例如: 武术竞赛的宣扬观念、武术竞赛中的音乐、武术竞赛的开闭幕式都应注意一致性。

而受到儒学文化熏陶的日本和韩国, 在其传统的武术竞技项目中(通常指柔道和跆拳道)都有较为严苛的仪典标准。日本、韩国两国的武术项目在其热烈的竞争中都能保持礼貌, 这一点是值得称道的。

武术的礼节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但是在竞赛中大众仍然能够发现不遵守武术道德的情况出现, 也会看到参赛选手不遵守武术礼仪的现象,而武术准则中也未进行明文规定。在武术竞赛的规划过程中,武术比赛服饰的规划、场地周围广告的规划、武术竞赛中的歌曲播放等等,其民族元素还少之又少。

尽管这只是细节,但却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武术文化底蕴,它对人的修养身心与道德归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也是提升武术软实力的前提和基础。

举一个例子:大家在看世界杯时,自然而然地就会知晓哪队是巴西,哪队是英格兰等等,颜色标识已经显示出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武术怎样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大环境下吸取养分,让受众感受到我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3、结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 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的比较上愈加关键。在国内与国外的多重文化氛围下,武术文化传播阻碍较大。重正统、重仪典、重传统理念的当代武术文化,过度沿袭了老旧的武术传播体制,使得武术文化与当今时代的需求渐行渐远。这类呆板的、守旧的、一成不变的当代武术制度严重约束了武术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也降低了武术文化的感染力。

摘要:我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从秦代起就融入了百戏等内容;而在近代,又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健身的不二选择,而中国武术在前些年也引发了一股武术“寻祖”的狂潮,这是由外国武术研究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所引发的。而本文将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探讨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力图明确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论中国传媒的文化发展障碍 篇9

管制意为以法律、规章、政策、制度来加以控制和约束。传媒管制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对传媒发展进行规范的总称。对于传媒而言, 意识形态管制是最常见的政府规制。

一般认为, 传媒是通过大众传播展开的。沙莲香在《传播学》一书中对大众传播的界定是: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文字 (报纸、杂志、书籍) 、电波 (广播、电视) 、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 以图像、符号等形式, 向不特定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当然, 现在的大众媒介还应包括网络。所谓大众传媒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一是从传媒所制造和传播的内容方面;二是从作为人类创造器物的媒介本身方面;三是从传媒的媒介机构方面。在完全传媒自由的国家, 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媒介机构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和价值取向决定以何种媒介去制造和传播文化与信息。也就是说, 传媒主体应当具有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及自由性, 其主体身份和角色一般不能轻易被取代。但事实上, 经常出现经济传播者的主体身份被政治性的传播者所取代的现象, 即只要政府站出来发言, 媒介机构便会发生角色转换———由原来的传播者变为单纯的被传播者和听众或观众, 此时的政府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主体, 实施着对传播过程、传播内容及传播数量的多重控制。政府对事业性媒介机构的这种意识形态控制影响了传媒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中国传媒缺乏个性化的“中国特色”进而制约其发展广度的主要原因。

各国政府对传媒的意识形态控制, 并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现象, 而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非常时期尤其如此, 就连美国这样以新闻自由自诩的国家也不例外。例如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 美国采取的是由军方代表政府统一报道口径、统一发布新闻的做法。在日本, 有近八成的政治信息和近三成的经济信息来源于记者俱乐部, 而记者俱乐部是政府控制传媒的“闸门”。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传媒的控制不但没有抑制传媒的发展, 反而使他们的传媒走向国际市场, 这表明那些国家的政府对传媒的控制是恰当的, 至少是没有妨碍经营性传媒的成长与扩张。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的经营都要受到政府的管制, 都不能超越法律和行业规范设定的范围和标准而随心所欲地经营。但问题并不在于企业或产业有没有或者应不应该有来自政府设置的禁区, 而是这些所谓的禁区或管制设置得合不合理, 是促进还是妨碍了企业或产业的正常发展。

当中国政府发现其在控制媒体方面的不当之处后, 也提出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这是中国政府在传媒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诞生的重要文件。《意见》指出, 要强化以电视为龙头和支柱的优势产业, 实现电视产业经营的转型;振兴广播、电影、动画等弱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改造传统产业, 重视高新产业。尤其重要的是, 我国根据《意见》开始有意识地区别广播影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 这是中国政府要适当控制传媒的有益探索;开始积极主动地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经营性传媒体制的机制改革, 这是中国政府欲打造具有独立性、相对自由性、稳定性的媒介机构的初步尝试。

差异化传播政策影响了中国传媒的发展深度

政府对传媒的控制还通过传播政策来实现。我国政府制定的新闻传播政策是:中央电视台拥有中央媒体的传播职权, 同时, 只给地方电视台的卫星电视频道以地方媒体的传媒职权。这是明显的差异化传播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 不仅浪费了信息资源, 重置了地方电视台之间的信息资源 (地方电视台频道专业化程度低) , 而且固化了地方电视台的传媒层次, 使地方媒体从业人员的传媒观念、传媒思维、传媒技能只能在地方媒体的水平上徘徊, 还使地方电视台始终生活在中央电视台的阴影之中, 这样便日益拉大了本已有差距的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的距离, 特别是导致了地方传媒之间的浅层次重复问题的暴露, 这是中国传媒发展深度不够的突出表现。

市场的真谛在于平等竞争。如果这些电视台被人为地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 就表明不同级别的电视台在资源的占有和使用上已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这样一来, 中央电视台与各省级电视台在市场上的平等竞争又怎能进行?既然政府没有为它们之间的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那么资源又何以能被优化和高效利用呢?又怎能实现优胜劣汰呢?令人遗憾的是, 政府仍在实施差异化传播政策。例如, 中国加入WTO后, 政府从其他方面因素考虑, 决定只允许境外部分卫星频道节目在广东落户, 这也许是有道理的。但这样做又进一步强化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传媒产业发展差距。为什么不可以考虑让西部优先享用国际卫星电视节目等信息资源呢?只有给予西部电视台与中央台同等的新闻传播政策, 西部的传媒产业才有可能赶上并超过国内业界的最高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走向世界。否则, 整合中国传媒产业就是一句空话。

行政化整合传媒集团降低了中国传媒的发展速度

谈到整合中国传媒, 组建传媒集团无疑是一种好办法, 但是政府对传媒集团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行政性管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有三项政策的出台改变了新闻传媒运作的政治经济环境, 即中止政府对新闻媒介单位的财政拨款或其他形式的财政补贴, 恢复广告和重新建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是中国传媒的政府管理层代表, 报社、电视公司、网络中心等是新闻媒介单位。当政府停止对新闻媒介单位财政拨款时, 资本持有者则持观望态度等待政策允许后的机会进入传媒产业, 而传媒产业本身也希望有资本持有方的支持, 以完成其从报业到电视再到网络等的跨媒体经营以及从传媒产业到非传媒产业的跨行业经营。虽然中国证监会新版《上市公司和行业分类指引》中已将传播与文化产业定义为上市公司13个基本产业门类之一, 但是业外资本与传媒产业的公开结合并上市仍然受到来自政府的限制。对于政府管理层而言, 他们既想推动传媒的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又恐怕传媒为了经济利益而迷失政治方向;对于传媒本身, 经营单位希望政府给予更宽松的政策, 使其朝着市场化、一体化、集团化方向前进;至于资本持有者, 当然希望进入传媒的渠道越来越畅通。事实也是如此, 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就曾公开地表示:“我们想做传媒集团”, “我们不做第40家报业集团”。为了打造传媒集团, 北京青年报制定了“三跨”战略:一是跨媒体找准机会介入电视领域, 二是跨地区在境内外寻求品牌、资本合作;三是跨行业涉足文化、体育、教育领域。看来, 中国传媒走向跨媒体、跨行业的趋势已成潮流, 政府所应做的是如何使传媒走向跨媒体、跨行业的市场化过程变得有序。

中国传媒的集团化表明它想向“大而强”的方向前进。但是, 目前却呈现出“大”而“不强”的市场绩效。原因在于, 中国传媒的集团化大多是在行政意志允许或支配下而进行的, 是在发展尚未成熟到实现规模化价值链接程度时而进行的。这就导致把集团的成立搞成“翻牌公司”, 只在表面进行简单的组合, 而未发生传媒资源整合与传媒集团经营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经营模式的变革必须在政府管理体制发生变革之后才能顺利进行, 而报业集团化过程中经营模式难以改变的原因恰恰是源于报业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尚未变革。在报业行政主管部门追求控制权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 中国报业的集团化处于这样一种处境:在报业系统内部, 纵向跨地区办报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约束, 横向涉足其他媒介又会遇到行业壁垒。即使在中央行政权威下勉强组建了许多跨地区、跨媒介、跨级别的报业集团, 也只能视为简单联合, 因为报业对地方党政系统的依附关系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抑制报业公平竞争的行业壁垒等障碍并未清除, 所以这些报业集团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会被弱化, 其抵御外国传媒集团风险的能力也将弱化。

另外, 影响中国传媒集团市场绩效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性质不明确。无论是报业集团, 还是广播影视集团, 抑或是出版集团, 它们都是在同级党委宣传部和广电局的指导与允许下成立的, 这些行政管理部门自身就是传媒集团老板。众所周知, 传媒集团只能是企业单位, 不是事业单位。当这些传媒集团之间或本国传媒集团与国际传媒集团发生经济往来与经济纠纷时, 我国传媒集团的身份———到底是事业单位, 还是企业法人, 便难以说清楚。中国传媒集团身份的两栖性无疑会降低传媒的市场化发展速度。

同质化竞争削弱了中国传媒的发展实力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 分化与重组是其必然的命运。中国的传媒产业也不例外。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中国传媒业的重组也日渐兴盛。但中国的传媒业重组却带来了同质化竞争问题。传媒企业 (集团) 的同质化竞争问题主要是指我国的同类媒体缺乏对市场的差异化细分。以平面媒体报业为例, 一个省会城市的都市报有七八种之多。这些报纸报道的内容同一或相似, 报道的角度相差无几, 板块、栏目的设计大同小异。当单个平面媒体的同质化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 人们为了提高竞争力, 便开始组建报业集团。如果单个平面媒体在没有找准市场定位的情况下, 就仓促组建报业集团以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那么, 同质化竞争同样会发生在差异化程度较低的报业集团之间。

进一步研究发现, 发生在中国媒体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是由于政府管制下公共媒体与商业媒体的模糊化报道视点造成的。所谓模糊化报道视点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指商业媒体 (非官方媒体) 在报道内容、报道角度、报道深度等报道视点方面对公共媒体 (官方媒体) 的模仿, 即没有区别于官方媒体报道视点方面的新报道视点。原因很简单, 非官方媒体没有对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关系到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形成过程、运行绩效等的报道权, 而这些商业媒体又想对这些方面进行报道, 于是, 只能复制官方媒体的报道内容。这样, 那些商业媒体只能跟随在官方媒体后, 人云亦云。这些“人云亦云”式的报道不仅导致了商业媒体之间的同质化竞争, 而且还会加剧官方媒体与商业媒体之间的竞争, 从而使报道日渐脱离广大受众的偏好, 其市场前景可想而知。二是指中国官方媒体对国内与国际重大新闻事件、关系到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等的报道越来越缺乏个性化特征, 始终不能摆脱“宣传新闻学”的功能性束缚, 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声音。如果说非官方媒体没有与官方媒体进行明确的报道视点的分工的话, 那么, 中国官方媒体也没有与世界传媒巨头在国际新闻事件方面形成报道视点的差别化。

总之, 决定中国传媒走向市场化、集团化与国际化进程的应是官方媒体及其带动的商业媒体。“内容为王”是传媒的发展规律。让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认识、认可、理解中华文化是中国传媒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标志。这需要从中国的单个平面媒体做起, 从缩小地区间传媒差距入手, 以政府制定的适于传媒集团之间公平竞争的新闻传播政策为前提, 以已经市场化的传媒集团为中坚, 以适当的意识形态管制为条件, 去打造符合受众偏好的真正的主流媒体, 从而将传媒集团身份唯一化, 实现官方媒体与商业媒体之间的合理分工。只有这样, 中国的传媒集团才能与国际传媒“巨鳄”一比高低, 才能在不久的将来赶上并超过他们, 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摘要:我们从不否认中国传媒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但我们更要重视残留的计划化取向政府管制对传媒发展带来的种种障碍。这些障碍表现为政府对中央和地方传媒机构的发展定位限制、对传媒集团实行的行政化管理、对不同地区实行的差异化新闻传播产业政策等。

关键词:政府管制,传媒,文化

参考文献

[1].石成:《报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 《传媒观察》, 2004 (3) 。

[2].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 《战略与管理》, 2004 (3) 。

[3].吴信训:《中国东西部传媒经济的失衡及其政策》, 《新闻记者》, 2004 (1) 。

[4].张玉洪:《媒体CRM:以受众为本》, 《中华新闻报》, 2003-11-24。

[5].喻国明:《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1) 。

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障碍研究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民族心理

一、引言

语言是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从事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和英汉翻译不可避免地要对英汉语言及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件 (语义、语法和语用含义) 进行比较、分析和描写。

英汉民族显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英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所造成的误解和后果比语法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严重得多。对于语法错误, 受话者一方往往可以原谅, 而对于语用错误或文化失误造成的错误, 受话者有时会将其归咎于对方的主观态度, 甚至看成是对方故意的一种恶语伤害, 因此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值得我们认真探究。

二、产生英汉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源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指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与另一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际的具体活动。英汉民族因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进行交际时, 如果忽视异域文化的差异性, 就有可能造成误解, 甚至会发生文化冲突 (Intercultural Conflict) 。若要避免这种文化冲突, 就必须深入了解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源。

1. 思维模式的差异

产生英汉语言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根源表现在多方面, 思维模式的不同是其重要根源之一。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得英汉语言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别, 不可避免对语言的结构组织及翻译产生影响。英美民族重理性、重分析、重形式完备, 为分析思维模式。而汉语民族重整体、重悟性、重主体意识, 为整体思维模式。从语义方面来说, 英汉语言在词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物之间的覆盖面, 不尽一致。

如英语“work”的词义覆盖面远非仅限于汉语中的“工作”。从语法意义上来说, 英语是契形的音形合一拼音文字, 言语构造重形合, 而汉语是象形的音形分离但表义明显的文字, 其话语结构重意合, 因此英汉翻译时, 若机械处理, 译文就显生硬、拗口。

譬如英语谚语:“If you confer a benefit, never remember it;if you receive one, remember it always.”若按照原文的结构, 可以翻译为:“如果你给他人好处, 不要记住它;如果你得到好处, 永远记住它。”尽管意义勉强能够让人理解, 但感觉译文太生硬、机械。而如果改译为“施恩勿记, 受恩勿忘”则自然顺畅得多。

文化思维的差异, 使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在表达同一思想时也会选择不同的词语, 下面的英汉对应关系就是典型例证:

班门弄斧———teach a fish to swim

易如反掌———as easy as ABC

幸运儿——a lucky dog

亚洲四小龙———four tigers

一箭双雕——to kill birds with onestone

助纣为虐——hold the candle to thedevil

乳臭未干———wet behind the ear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求简洁, 重直觉。英美人则表现为注重科学和理性分析。在表达时间和空间上英汉语言也有明显差异, 汉语往往先整体后局部, 即从大到小排序, 而英语则是先局部后整体, 从小到大排序。

例如:“There are two boys under the tree.”在这一英语句中, 先叙述局部而后再说明整体。而汉语则表达为“树下面有两个孩子”, 先说明整体 (树) 再叙述局部 (孩子) 。在词汇运用方面, 汉语更多的时候采用泛指, 用词相对模糊, 具有概括性;而英语用词往往更为细腻、准确。例如在英语中能够表达“笑”这一意义的词有很多, 如laugh, smirk, giggle, snicker, titter, chuckle等, 而汉语却是通过在“笑”的前面加上表示某种特征的词以示区别。

2. 价值观念的差异

汉语民族文化与英美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往往容易导致英汉民族思想沟通困难, 引起误解, 也是造成英汉民族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

汉语民族祖祖辈辈生长在平原农耕气氛中, 习惯于固守本土, 沉着稳健, 质朴厚重, 崇尚和平。而英语民族由于受地理上狭小的海岛范围限制, 常常是独立面对自然, 搏击大海, 养成了求新、求变、好奇的民族性格。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英美民族和汉语民族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父母一般都注重教育孩子从小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不拿别人的东西。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英美国家的孩子可能会回答说:“我不能拿, 因为上帝在看着我。”因为英美民族大都信奉基督教, 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 上帝时刻都在监视着自己。而对于中国孩子来说, 他们一定会答道:“那是人家的东西, 我们不能要。”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 但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中国的大多数家长多用“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等这样一些古训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人们正是通过了解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在传统中国文化中, 人们一直注重集体意识, 关注自身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都被看作是整个社会群体的一分子, 个人价值也因群体价值而得以体现。一个有集体意识, 能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倍受尊重。

汉语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句:“我们的所有成就都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翻译成英语时则表达为:“We owe what we have achieved to our joint efforts.”而在英语国家, 符合这一情境的语句应该是“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得帮助) 。

在英美文化中, 个人的潜能发展、志趣爱好以及个人权利等往往是至高无上的, 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 个体主义至上的精神传统深入人心。

在一般的英语词典中, 以“self”为前缀的英语合成词就有一百多个 (如self-control, self-defense, self-image, selfeducated等) , 由此可以看出, “个人”在英语民族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这种文化背景所孕育的文化精神, 也使得他们形成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珍视个人自由, 崇拜个人奋斗,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在面对赞扬时会很自豪地感谢对方, 同时也肯定对方很高的鉴赏力。而中国人崇尚谦虚, 面对赞扬时, 不免会自我否定, 以示很有修养, 否则, 会被认为高傲自大, 缺乏素质。

(2) 举止方式与社交语用。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谈话双方的语言表达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

如中国人的好客和热情是世界公认的, 当主人邀请好友相聚, 共同就餐时, 难免会在席间劝食, 唯恐客人拘谨, 吃不好, 于是便不厌其烦地说诸如“多吃点”“来, 尝尝这个”等这些客套语, 这让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他们觉得吃得过多反而令人难受, 甚至不利于健康, 为什么要多吃呢?他们在席间往往会说“Help yourself”, 这时客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 自取所需, 同时也肯定主人的诚意。

在分手道别时, 英语除了“Bye-Bye”“Good-Bye!”等之外, 多半会说如“Good luck”“A pleasant journey home”或“A pleasant trip”之类祝愿的语句。汉语中, 我们除了说“再见”“一路顺风”之类的话之外, 还会说“请慢走!”等表示关心的话。如果是英美人听了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他叫我要慢慢走呢?走快点难道有什么不好吗?

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跨文化交际中, 还应当了解对方的禁忌语。中国人在日常交际时, 所喜欢的话题往往是谈论对方的收入和家庭情况, 而西方人却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 不便谈及。所以在英语中, 我们几乎不可能向对方提出诸如“How much can you get a month?”“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got married?”或“How old are you?”等之类的问题, 以免引起尴尬局面。

就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而言, 我们没有任何标准对其加以评判, 它们原本就没有对错之分, 只有异同之别。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 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 都在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 成为了各自民族性格的基石。

3. 民族心理差异

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由民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心理特征。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迥然不同。例如:在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国家, 狗 (dog) 与人的关系显得亲密无间, 它常被用来比喻非常可爱的人, 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之日) 等。但在汉语中以“狗”组成的词组多含有贬义, 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走狗”等。民族心理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信息的解读, 当然就会引起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差异。

(1) 母语负迁移。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表达一定的意义。如果离开了它原有的文化背景, 语言也就失去了它的文化标准与规范, 由此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这种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 而全然不考虑这些话语应遵循的交际规范的行为, 有时会使相关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例如, 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声誉, 畅销海内外。我国某厂商早已从事出口“双羊”牌高档羊绒被贸易, 如果将“双羊”商标译成英文“Goats”, 必将使“双羊”牌高档羊绒被销售受到重创, 原因就在于“Goats”的翻译。这个词除了本义“山羊”外, 还有“色鬼”之义, 英美文化背景下的那些主妇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种羊绒被铺在床上。

另外, 中国的某些商标品牌的翻译不乏败笔之作, 如“白象”牌电池被译作“White Elephant”。殊不知, 大象在东南亚国家深受人们喜爱, 而在欧美国家看来, 大象却是呆头呆脑的东西, “a white elephant”被认为是“无用而累赘的东西”。

(2) 英汉修辞 (比喻) 的差异。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 它们源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本民族的特色。例如汉语中常说“胆小如鼠”“害群之马”等, 但在英语中却分别译作“as timid as rabbit”和“black sheep”等。

有的人即使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 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 但由于对语言文化差异缺乏足够的了解, 往往会用词不当。譬如, “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就有可能被译成“力大如马”。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形容一个人“脾气犟, 不肯轻易改变主意”, 汉语中说“犟得像头牛”, 英语中却说“as stubborn as a mule” (犟得像头骡子) 。《大学英语》 (修订本) 精读第三册第四课“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一文中出现的“lost dog”一词, 《教师用书》中将其译为“丧家之犬”, 这就曲解了原意。原文作者用“lost dog”一词显然对街头女隐士充满着一种同情。而汉语译文中把这个词翻译成了“犬”, 将“lost dog”直接译为“丧家之犬”, 明显是对街头女隐士的一种蔑视, 这与作者的原意相距甚远。

(3) 语用失误。英汉民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如果忽视语用意义, 往往会引起误解。

例如, 在旅游风景区, 当你让一位外国朋友帮忙拍照片时, 外国朋友为了确认快门按钮, 在拍照之前可能会问道:“Shall I just push this button?”如果你回答“Of course”, 这会使他感到很不愉快。在英汉翻译中, 我们通常将“Of course”译成“当然”, 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语用意义上的差别。英语中“Of course”的语用意义为:“难道还用问吗, 这一点你竟然都不知道?”在这种语境下, 如果我们用“Of course”来回答, 对方觉得你是在有意嘲笑他, 是对他人格和自尊的莫大伤害。面对这一问题, 我们可回答“Exactly”或者“Yes”, 以对他表示赞赏。再比如, 课堂上老师问某学生:“Catherine, have you finished your term paper?”学生可能谦恭地回答说:“Yes, I have finished my term paper.”对于这样的回答, 我们找不到任何语法错误, 但是由于句子过于完整, 提供的信息超过了量的准则要求, 因而让人感觉说话人很不耐烦或是在耍脾气, 因此所传递的信息与说话者原本意义之间存在着语用失误。其实, 这时只需简单地说“Yes, I have.”就足以表达说话者原本意图。

三、结语

英美民族与汉语民族由于受不同文化的熏陶, 各自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等都具差异性,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障碍。跨文化交际除了应具有语言运用能力之外, 还必须培养敏锐的语境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准确理解语言信息, 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摩擦与冲突。只有这样, 英汉民族才能真正构筑交流文化信息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连淑能.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7) :35—38.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3]杜志峰.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与有效沟通策略[J].福建论坛 (社科教育版) , 2009 (12) :65—66.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6]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7]唐德根, 欧阳丽萍.跨文化交际语境与特殊会话含意的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8) :9—12.

上一篇:四肢多发创伤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