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

2024-07-19

分析化学课程(精选十篇)

分析化学课程 篇1

1 课程调研基本情况

1.1 调研对象

我校二年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 (已进入专业课程学习) , 从3个检验班随机抽取学生共计96名。

1.2 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法, 共设计11个问题。发放问卷96份, 回收有效问卷9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9%。

1.3 调研内容

包括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的认可度、学习情况、教材内容实用性和教师授课情况4个方面。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 (见表1)

表1显示:学生认为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需要开设分析化学课程的占80.6%, 表明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 大部分学生意识到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中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学生认为分析化学在所学专业中重要的占65.3%, 不重要的占9.8%, 说明多半学生认识到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与专业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对课程的喜欢程度上, 只有57.2%的学生喜欢分析化学, 35.2%的学生不喜欢分析化学。

2.2 学生学习情况 (见表2)

表2显示: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 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知识难度高 (32.8%) 、学习基础差 (53.1%)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只有4.5%的学生能完全掌握分析化学知识, 67.2%的学生基本掌握, 还有28.3%的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掌握很少或没有掌握。

2.3 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见表3)

表3显示:53.2%的学生认为分析化学教材体现化学与医学关系的内容少;分别有20.3%的学生和47.3%的学生认为现用教材适合或较适合对知识和学习的需要, 但也有部分学生 (32.4%) 认为现用教材不适合对知识和学习的需要, 这表明分析化学教材有一定的实用性,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56.5%的学生认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时安排合适, 但也有29.0%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学时安排较少。

2.4 课程授课情况 (见表4)

表4显示:39.8%的学生喜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32.2%的学生喜欢实践探索式教学, 只有17.2%的学生喜欢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分别有31.7%和31.5%的学生认为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章节的教学;分别有45.4%和34.4%的学生认为分析化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3 讨论

(1) 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的认可度较高, 认为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必要开设分析化学课程。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滑, 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欠缺, 对分析化学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学习兴趣度较低, 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学生对分析化学教材内容满意度不高, 学生认为分析化学教材联系医学的内容较少, 实用性不强, 部分内容知识点偏多、偏难, 这些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4) 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太接受, 喜欢合作交流和实践探索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认为分析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章节的教学, 以此凸显与临床课程的联系;同时学生认为分析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教与学的调查分析, 课程组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明确的教学定位, 按照“加强基础、突出核心、注重实践、强化素质、培养能力”的总体方向, 更新教学理念, 精选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实验实训, 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4 制订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标准

4.1 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优化教学内容。

(1) 删去各章中较深、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知识, 降低教学难度, 如删去“重量分析”一章和多元酸碱滴定等内容。

(2) 内容上避免烦琐的推导、分析和解释。如在“滴定分析”这一章, 对浓度之间的换算不做烦琐推导, 而是注重公式的灵活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章着重介绍该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原理、仪器的构造、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异同点。

(3) 将部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讲解, 达到理实一体化。如将“电位滴定法”、“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放在实践课讲解, 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去体验和领会理论知识。

(4) 将实践教学中滴定分析实验减少, 增加光谱分析和色谱分析法实验, 即增加仪器分析实验的比重, 从而使实践教学贴近临床, 更好地为临床课程教学服务。

4.2 重组教学内容

以检验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以任务为引领, 重组教学内容。我们将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五大模块 (分析化学基本理论、滴定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 , 并将这五大模块分解为11个典型任务, 每项任务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以课程标准贴近职业岗位、贴近学生为核心, 制订知识、能力、素质目标, 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服务性, 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距离。

4.3 渗透医学理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在课程标准制订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尽量使各知识点与检验专业相结合, 既体现了分析化学的实用性, 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有关医学中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如在讲授配位滴定法时, 将临床血钙的测定和滴定液EDTA可当解毒剂等知识融入该章教学中, 这样可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4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课程简介 篇2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英方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116学时,其中理论:68学时,实验:48学时

学分:6.4分

适用专业:药物制剂、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分析化学是药剂、药检、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

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了解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在医药学中的应用进展。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内容简介:《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其任务是: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本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定量分析,主要讲授经典化学分析的内容,介绍定量化学分析中的几种主要滴定分析方法,重量分析法,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等内容;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化学和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本课程涉及的分析方法是根据物质的光、电、声、磁、热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继《化学分析》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树立“量”和“定量”的概念;逐步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其自身特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采取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介绍为主,一般内容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方式上课。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分析化学课程 篇3

关键词:化学课程群;课程建设;课程目标;课程功能;化学观念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10–001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程群是指某种性质或担负相近教育功能、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由师生有计划地学习的课程集合,它通过知识的载体即教材实现对学生在思想、方法和认知结构方面的不断完善。课程群是与单一课程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1],是为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力和方法、智能和学习力等方面梳理,揭示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在内容上、能力上和认知结构上对具有相关、递进和互补的课程进行系统建立,并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目前,中学化学课程群建设研究和实践并不多,基本上是以散点式的选修课程开设为主。要建立课程群需在全面研究分析必修课与选修模块教学的内容和功能的结构性矛盾基础上,发挥现有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各模块的作用,提出课程之间的内容调整等对策[2],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化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群的建立和学生的自主选择,以便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智能、品行、身心三大发展水平。

1 化学课程群建立要与校本化课程目标相统一

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学科自身的思想方法体系是一完整体的学科教学体系,但学科教学体系通过学科课程群才能得以体现[3]。学科教学课程群的建构是需要校本化的,即要依赖所在学校的课程特色和文化、教师和学生情况及软硬件等实际制订校本化课程,所以学科的课程群必须要与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体系一致,才能根据学校的课程目标和特点开发课程,形成学科的校本化课程群。

笔者学校以培养“仁人志士、务本立事”为课程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的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有相应的方法和思想主线。笔者在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时以“能力加速、自主发展”为学校内涵课程特色。校本化课程要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逐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决定专业和今后的职业方向,最终实现学生的能力加速、自主发展。“基于能力的教育与基于成绩的教育”是编写课程的不同着眼点,而课程群中的课程应当围绕能力提升但不一定容易取得好成绩的内容

来设计[4]。

校本课程特色“能力加速”是有层次性的,其能力标准有三个层次:①基本能力水平得以提高;②特长智能水平得以加强;③学习力得以提升,三者构成了基本能力维度。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能力目标,这三个层次能力目标:①八大基础能力的提高。笔者综合几十种能力分类,适合通过校本课程学习能加速提高的最基本的能力有八类,包括认知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而化学学科还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细化自身的主体能力,化学学科的八大基础能力为:自然认知能力、化学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理论和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创新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能力。②八大智能水平提升[5]。校本化智能水平提高与化学学科目标一致,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逐步体验找到其适合自我发展的擅长智能,并通过课程学习强化其某些特长智能,并形成自己今后发展的方向,最终形成自己稳定的职业倾向。这八大智能包括言语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节奏、身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交往、自知自省和认识自然智能。③学习力的加速提升。个人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通过校本化学课程群中的部分化学课程的学习,开展协作与交往以练就坚强的意志和进取的品质;开展实践与活动以练就策略模式的建立与反思习惯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以明确奋斗目标,把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转化为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以学习力提升为主体的价值趋向。

每一个人的基础能力、智能水平和学习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能力提升中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实现个人特长智能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学生的兴趣点、个人的特长、个人的爱好,最终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形成个人的化学专业方向和今后的与化学有关的事业方向,强化自己的智能水平。通过化学必修和选修课的学习发现自己的特长,强化自己的化学基础能力,逐步形成学习的意志、毅力、反思和创新,使其学习力不断增强,最终实现自主发展。

2 化学课程群建立要使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统一

从化学课程体系看,仅必修课程无法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只有通过各类选修课的功能联结与强化,逐步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化学的系列选修内容才能建立起相对稳固的化学思想或观念。反之,化学的系统思想可以通过课程群建立才能得以深入。笔者学校以“能力加速、自主发展”为主旨建设校本课程体系,则化学的课程群必须要让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以实现能力发展。从课程性质分析,化学课程学习要达到学生能力发展,需要必修课程的横向扩大——知识拓展;纵向加深——强化兴趣特长;能力提升——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意识;知识应用——通过社会实践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必修课为主线分解出四类功能性课程,这四类性质的课程连同必修课程构成了校本课程体系的主脉络。

化学学科必修和四类选修课构成了化学课程群(属校本课程的子群)。四类选修课中:(1)知识拓展类,简称拓展课。包括大学化学课程、化学学科前沿发展课程、横向跨学科如生物化学等综合课程等。(2)职业技能类,简称技能课。熟悉化工技术和强化今后从事化学或与化工有关的职业的意识,包括化学技术、实验技能、精细化工等职业类型等课程。(3)兴趣特长类,简称特长课。内容包括化学兴趣类课程、化学研究类课程和化学竞赛类课程等。(4)社会实践类,简称实践课。包括创新性社团如电池研究室、矿物研究室等社团课程,社会实践调研类课程如化工产品、节能研究、保护环境等进入社会进行调研,与企事业单位研究室联合进行体验式研究等等。

通过四类选修课的建立,一是建立化学课程群的主脉络,通过必修课和四类选修课即可构建二维的课程群。二是让教师建立起对自己学科课程的系统认识,没有四类选修课的建立,对化学的课程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化学教学功能难以深入理解。三是让教研组建立起自己学科的完整课程体系。所有学科在一年的四学程中都有四类选修课,促使各教研组对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建设,逐步形成了学科的课程体系,避免各学科以散点式开设选修课;四是让组里的教师有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开设自己研究的、自己专业的、自己感兴趣的选修校本精品课程,所有化学教师的各专业的特长均能发挥出来。五是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每一学科都建立起相应的四类选修课,学生的可选择余地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职业方向确定有更多的接触和实践机会。

必修课程为所有学生打好人生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学习力,四类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强化知识拓展、知识加深、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形成和创新应用。

3 化学课程群建立要使课程功能与学科内涵相统一

掌握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使之成为学生建立有用的基本观念,这赋予了化学课程群建设中挖掘内涵的重要任务。这些课程的内涵包括该学科的内在逻辑、学科功能和哲学思想,最后让学生建立起有用的化学观念。通过化学的学习尤其是化学学科观念的建构,实现学生基础能力加速提高,进而形成为人所需的科学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化学知识的拓展、能力提升和人发展所需的思想观念形成是需要课程作为载体而获得的。这些能力和观念的学习不仅是由必修课来承担,而且能力和观念的巩固和模式的形成是需要选修课深入而有层次地提供让学生有选择地活动体验的。所以,围绕着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和教育功能,结合学校的实际,以必修课内容为主线,构建起化学校本化课程群,使学生在选择课程学习中实现能力发展、智能水平提高。为便于学生识别四类选修课程的性质,便于学生选择课程,可以对课程进行编号,每学程不断提供选修课程,则三年一轮的校本化精品课程就会逐步走向完整、精细和凸显其学科的教育功能。

4 化学课程群建立要使课程功能与育人目标相统一

化学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知识、能力培养和教育功能目标,在编写和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每门功课的育人功能,要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学生树立起人发展所需的观念和有用的思维模式。

建构化学课程群要进行要素分析,从不同维度构建课程。本文以能力、时间和课程性质三个维度构建化学课程群,这三个维度是课程的教学时空维度、课程的教育功能维度和课程自身性质维度,三个维度整合为课程的总目标。

基本能力维度:前文提及的基本能力包括三个层次:化学学科的基本能力、特长智能和学习力的提高。通过系列课程实现学生的能力、智能和学习力不断提升。

时间过程维度:一是高中期间在规定化学课时数的前提下,完成公民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即花最少的时间使化学知识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二是培养理科工科职业意向的学生,即花费一定的学习时间,扩大选修课类型,提升学生理科工科的知识和一定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理科兴趣和特长,养成理科的素养;三是培养从事化学专业和从事化学有关的职业,这批学生花费在化学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较多,尤其是对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要在一定知识深度的基础上,提升化学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完成高考的化学学科教学任务外,让学生及早熟悉化学专业的化学素养、化学技能和化学思维。

基本课程性质维度:是指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功能,考虑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编写和教学的维度。通过不同性质的课程有计划地提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所侧重地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方向的形成。化学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性质维度是化学必修内容和功能性选修内容系统安排的课程群,它以基本的知识课程、技能课程、能力提升课程、智能提升课程和思维思想提升课程构成的课程维度,我们常把课程归入四类课程中。这四类课程以学程时间为逻辑主线提供不同性质的课程或提供不同能力要求的课程,两两构成二维的课程矩阵,三维课程因素实现课程目标。

培养未来建设者赋予化学学科教学的重任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中,其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要关注三个维度。构成校本课程体系的因素很多,但课程目标的实现中,时间过程维度、课程性质维度和基本能力维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因素。

5 化学课程群建立要使课程功能与教育模式相统一

必修课和四类选修课的知识技能体系和教学功能不一样,其课堂教学模式也不一样。区别于必修课程教学,选修课应尽量以小班化教学为主、以师生共同活动为主、以探究实践为主,做到少教授多活动、少讲解多探究、少传授多指导。

小组讨论、学生上课、课题研究、社会调查、边探究边做实验、网络学习等教学方法,是选修课程学习中的常见学习方法,选修课程不能全都是大班额上课、教师讲课、知识传授为主,而是要针对不同性质的选修课程采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如社会实践类以社团形式、模拟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研究、企业合作开发等,采取“面对面或非面对面”的活动方式[6],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为主。

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最优化,化学学科教学必须遵循大班教学与小班活动相结合。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用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的能力提高、智能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课程群的建立系统地连接起教师与学生、教法与学法、课程编写与课程教学、必修课与选修课、大班教学与小班活动、知识拓展与能力素质提升、能力加速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群的建立,揭示了化学内在的规律,发掘了化学教育功能,完善了中学化学的课程体系,创新了不同的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效率,有效实现了育人目标。

化学课程群提供学生选择性地学习,加速了学生特长的形成和能力提高,积蓄学生自主发展所需的潜能。在化学课程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化学选修课,利于高效地使自己的特长智能得以强化,实现能力、素养和学习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3]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4):114~116.

[2]吴俊明,倪芳英.对高中化学课程模块的调查和思考[J].化学教学,2012,(5):6~9.

[4] John D. McNeil著.谢登斌,陈振中等译.课程导论(第六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霍华德·加德纳著.霍力岩等译.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朱汝葵等.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与立体化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以化学教学论为例[J].高教论坛,2011,(2):28~31.

新课程下化学课程教学浅谈 篇4

关键词:化学课程教学,教学预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体

程教学媒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裂变”,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基于新课程理念,我认为化学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总结,并加以改进,才能真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教学预设必须转变理念,贵在生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内容的“丰满”靠教师去润饰,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来表述预设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给予不同的引导。不仅仅表示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促使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首先,教学预设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所做的方案。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好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尽可能使教学设计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尽可能使课堂变化的措施大都能在预设之内。

其次,教学预设时教师的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造者和实践者。具体地说,教师的教学预设要实现“四变”:一变教学目标“一维”为“三维”;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三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四变“注重结果”为“关注过程”。突出“四化”:课程人文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生活化,情境和谐化。着力“四活”:把教材用活、把方法整活、把过程盘活、把媒体点活。力求“四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

最后,教学预设中教师要将“三序”有机结合。即(1)知识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寻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顺序;(2)认知序: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序。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3)教学序:教师进行系统教学而预设的顺序,教学过程应有学生观、时间观、质量观。

二、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课改,贵在融合。

任何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否体现了高中新课程理念;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一致;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自身特点。

三、教学过程必须凸显三维目标,贵在参与。

新课程理想课堂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

1. 重情感,学习环境贵在和谐。

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又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2. 重情境,问题设置贵在有度。

创设优良的学习情境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情境通常以问题形式体现,好问题的要求是:一是问题有一定的目的性。问题对达到目标有贡献,有必要,有价值。二是贵在以人为本、把握好度。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设计知识陷阱、设置知识墙等。三是问题符合可行性原则。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挑子”,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四是问题不能孤立,应与其他问题构成体系,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3. 重参与,学生思维贵在有效。

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顺序,使知识与能力的发生、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序进行,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一条螺旋上升的知能链,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地展开、发散、收敛。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但是,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和多种因素差异,我们还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反思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随时调整,再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教学媒体必须有效辅助,贵在整合。

化学学科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教材、教辅资料、板书、实验、教具、图表、板书、多媒体、网络等。但是,教材、教辅资料、教具、板书、实验、多媒体等教学媒体都是中性的,均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慎用,不能为了表演而影响教学效果;做到真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做到善用,让多媒体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并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使用教学媒体时应遵循:(1)教学媒体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越简单越好。(2)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3)一般来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用教材、实例、教具等常规资源;若不能解决时必须首先想方设法采用实验去解决;若实验也无法解决,再用多媒体和网络来解决。

提高新课程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合理选用教学策略,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教师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沈大安.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http://www.baidu.com/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分析化学 课程教学大纲 篇5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所属专业:材料化学 课程性质:基础课

学 分:3学分(54学时)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

《分析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包括经典的定量分析及仪器分析两部分,由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及理论、化学分析法、光学光谱法、电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通过经典定量分析的学习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通过仪器分析的学习来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目标与任务:

《分析化学》的目标和任务为:

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及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3.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4.了解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

5.课程学习完成后,要求可以根据样品性质、分析对象选择合适的分析仪 器及分析方法。

6.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等

后续相关课程: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光谱分析、高等分析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是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现代光谱分析、高等分析是分析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加深与提高。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化学与仪器分析(第一版),兰州大学王春明、张海霞主编 参考书:

[1] 陈兴国,何疆,陈宏丽,陈永雷.分析化学。第一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 武汉大学等.分析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四川大学.分析化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4] 邹明珠,许宏鼎,于桂荣.分析化学.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5] 张锡瑜等.化学分析原理.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6] 彭崇慧, 冯建章, 张锡瑜等.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7]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 朱明华.仪器分析.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方惠群等.仪器分析原理.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1.1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任务和作用 1.2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1.3定量分析过程 1.4定量分析方法 1.5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分析化学的分类、特点与作用;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了解分析化学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掌握】:分析化学的分类、特点与作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区别 【掌握】:分析化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分析化学定量过程的一般步骤 【难点】:衡量仪器分析性能的指标

第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2.1 测量误差的表征––—准确度和精密度 2.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3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2.4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2.5 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

【重点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标准偏差;有效数字; 【掌握】:误差和偏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的分类、检验或消除误差的方法;

【一般了解】:正态分布;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难点】: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显著性检验;离群值的检验

第三章 化学平衡

3.1平衡的基本概念 3.2 分析化学中的平衡 3.3 配位平衡、条件稳定常数以及影响因素 3.4 氧化还原平衡和条件电极电位* 3.5 沉淀的溶解平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平衡的基本概念;活度和浓度的概念 ;酸碱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分析化学中的络合物;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络合物的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条件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活度积和溶度积;条件溶度积;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重点掌握】: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活度和浓度的概念;酸碱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酸碱缓冲溶液pH的计算;标准缓冲溶液;配位平衡;酸效应、络合效应与副反应系数; 【掌握】:离解平衡的概念; 【了解】: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一般了解】:氧化还原平衡;条件电极电位;沉淀的溶解平衡;溶解度、活度积和溶度积;条件溶度积

【难点】: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平衡;酸碱溶液pH的计算;副反应系数以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滴定分析

4.1 滴定分析法及有关基本概念 4.2 酸碱滴定法 4.3络合滴定法 4.4氧化还原滴定法* 4.5沉淀滴定法*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中的标准溶液;酸碱滴定原理;酸碱滴定法的应用;络合滴定曲线;络合滴定中的指示剂;终点误差;络合滴定原理;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定和样品前处理;络合滴定 法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体系;淀滴定法概述;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重点掌握】:滴定曲线;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原理;终点误差(林邦公式);准确滴定的判据;混合离子的分步滴定;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 【掌握】: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常用指示剂;

【一般了解】:滴定预处理;常见滴定体系;滴定的应用举例 【难点】:混合离子的分步滴定;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

第五章 原子光谱分析

5.1原子光谱分析法基础 5.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5.3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9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电磁辐射基础;原子光谱光学分析法基础;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原子发射光谱原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仪器;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概况及特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理论基础;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干扰效应及其消除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实验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灵敏度和检测限;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法*

【重点掌握】: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发射、吸收、散射等)及电磁波谱;原子光谱产生涉及的原子结构、能级、光谱项的概念;影响谱线强度的各种因素及强度的表达式; 各种激发源(包括ICP)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内标法的原理、关系式及相关条件的选择;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原子谱线的宽度概念及变宽原因;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的概念、表达式及测量条件; 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原子吸收光谱干扰及消除 【掌握】: 光学分析法分类;了解光谱法的基本仪器部件;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简单原子的光谱项及跃迁规律;谱线强度的表达式、意义、影响因素及应用上的局限性;原子光谱仪器的各部分基本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光谱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

【了解】: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的区别;进行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附属设备 【难点】:光谱产生涉及的原子结构、能级、光谱项的概念;各种激发源(包括ICP)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内标法的原理、关系式及相关条件的选择;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的概念、表达式及测量条件;空心阴极灯、原子化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干扰及消除

第六章 紫外与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

6.1分子光谱概述

6.2紫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6.3红外分子吸收光谱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7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分子光谱概述;分子光谱的形成及简单分类;朗伯比尔定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主要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溶剂的影响;部分有机化合物吸收波长的推算规则;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子吸收光谱的应用;红外分子吸收光谱简介;红外分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有机分子的重要基团频率;影响集团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分析仪;红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

【重点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电子光谱的产生与电子跃迁类型;化合物结构与吸收信息的关系;影响紫外吸收的因素;紫外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常见基团的红外吸收带;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掌握】:吸光度的加和性及朗伯-比尔定律的局限性;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

【了解】:光电检测器件;光度计结构;红外检测器件

【难点】:化合物结构与吸收信息的关系;影响紫外吸收的因素;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红外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七章 核磁共振1H谱分析

7.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7.2 化学位移

7.3 自旋偶合和自旋裂分 7.4 一级谱图的特征和图谱解析简介 7.5 应用

7.6 核磁共振13C NMR简介*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核磁共振波谱法概述;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波仪器流程简介;化学位移;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机化合物的化学位移;自旋耦合与自旋裂分;化学等价与磁等价;一级谱图的特征和图谱解析简介;核磁共振谱的应用;核磁共振13C NMR简介* 【重点掌握】:核磁共振原理;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及自旋裂分;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常见结构的化学位移;1H-NMR图谱结构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掌握】:连续波NMR波谱仪;傅里叶变换NMR波谱仪 【了解】:复杂图谱的概念、自旋体系的分类及复杂图谱的简化

【难点】:核磁共振原理;影响化学位移的各种因素;自旋偶合、裂分的机理;一级图谱的裂分规律及应用;图谱解析及结构分析

第八章 质谱分析

8.1 方法概述

8.2 质谱裂解的基本知识 8.3 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8.4 质谱中的主要离子类型 8.5 一些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简介 8.6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8.7 质谱技术的应用*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3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质谱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及特点;质谱仪的工作流程、各主要部件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及性能;质谱峰的类型、离子碎裂途径及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质谱法的图谱解析及基本应用;联用技术*

【重点掌握】: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质谱图中出现的主要离子峰;有机质谱 7 断裂的主要类型及规律;质谱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掌握】:质谱仪结构;常见离子源;常见质量分析器; 【了解】:质谱联用技术

【难点】:离子源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应性;质量分析器的基本结构、分析原理、特点及适用性;各类离子的碎裂机理及规律;质谱法的基本应用(分子量、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第九章 电化学分析

9.1 电分析基础 9.2 电位分析法 9.3 电解分析法* 9.4 库伦分析法* 9.5 伏安分析法*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电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电化学电池、图示式及电动势;电极及其分类;电极电位;电位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滴定法;电解分析法基础;恒电流电解法;控制电位电解法;法拉第电解定律;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方法;恒电流库仑分析;伏安分析法简介;直流极谱法;极谱定量分析原理与方法;极谱和伏安技术的发展

【重点掌握】:电化学池;半反应;双电层;电极的基本分类;电极电流的性质与符号;极化;电分析化学法分类;膜电位的产生;玻璃电极;晶体膜电极;流动载体电极的响应机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直接分析法、标准曲线法、一次标准加入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电位分析的误差

【掌握】:基本电极过程;电化学池图解表;电分析化学法的特点和应用;金属基指示电极的类型;参比电极类型;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其它电极分类法;气敏电极、酶电极和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电位滴定原理;电解分析、库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双电层及电极过程;电分析化学分类;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类型和响应机理;电位分析的误差

第十章 色谱分析法

10.1 色谱分析法概述 10.2 气相色谱分析 10.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色谱法的分类;色谱分离原理、色谱流出曲线及其描述;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分离度、色谱分离方程;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气相色谱基本原理;气相色谱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影响气相色谱分离的因素和分离条件的选择;色谱柱的性能与选择;液相色谱的组成和各系统的工作原理;液相色谱柱的分离原理;液相色谱的类型

【重点掌握】:色谱的基本分离原理;色谱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分离度和基本分离方程;气相色谱仪器的流路、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掌握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峰)所代表的各种技术参数的准确含义;利用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方程判断影响色谱分离各种实验因素;色谱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在色谱实验条件优化中灵活应用速率方程;液相色谱基本原理、相关术语;不同类型分离方法的工作原理、特点

【了解】:保留指数的计算方法;评价固定相的各种指标;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难点】:塔板理论、速率理论方程与分离度和基本分离方程和相关计算;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比较;速率理论方程在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与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选讲内容

制定人: 杨 东 审定人: 批准人: 日

分析化学课程 篇6

2001年实验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高度,阐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价值,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化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潜力。相对于之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实验稿课标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调整。

2011年修订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与2001年的实验稿课标都是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验稿课标为: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部分进行编写。

2011年版课标仍然坚持了实验稿课标提出的关于化学学科的价值、课程的启蒙性和基础性、基于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体系、科学探究的具体要求以及5大课程内容主题等观点及框架结构。但较之于实验稿课标更充分地体现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增强了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两个版本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对比

1.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结构及其说明

(1)基本框架结构两个版本的课标在课程内容的框架结构上基本相同,都涵盖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2011年版课标在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中增加了一个二级主题“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明确规定了在义务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至少应完成的8项基础实验。

(2)说明一级主题的每个二级主题(单元)从“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后附“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2.课程内容对比

针对两个版本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涵盖的5个一级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表1至表5以实验稿课标为基准,逐一整理出了2011年版课标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中改变、强化、增加的内容及降低、删减的内容。

新课程下化学思维分析 篇7

分析化学是一门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状态进行系统测量与表征的科学, 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必须了解课程自身的特点,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结合目前的化学领域发展现状和教学要求, 我们深刻认识到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涉及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 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又要介绍仪器的基本结构、测试原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尤其是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而且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 因为化学的知识点很琐碎, 同时也需要老师的新颖来点化, 从而触动学生的大脑思维。

二、理论课难点解析

虽然新课程下初三化学难度及知识点有所增加, 但是总的来说理论课教学的难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分子式及俗名的记忆和辨识

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学生因为初次接触化学, 对化学式、分子式等的记忆不熟悉, 需要一个认识过程,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良师, 物质的名称往往学生难以掌握, 有时还可能会把物质之间的名称弄混, 这些是我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值得注意的。例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二氧化碳与干冰俗名学名经常混淆, 苏大和小苏打分不清楚;对于复杂的化学式不会读, 这些问题都是困扰学生的难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多加强调, 以便帮助学生记忆。

(二) 溶解性的有关问题

如果再溶解性的教学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是学生对溶解性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 对于此类问题就应给多讲解多分析, 让学生熟悉掌握、融会贯通, 学生们在做题时更加应该细心注意, 还应该善于分析, 联想。

三、理论和实践相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制订教学方案, 实行层次教学模式, 有选择、有重点性的教学, 理论教学过程中往往还要结合仪器重点分析介绍, 从而诱导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从分析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动去学习、探索, 带来的效果是任何一种其他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四、重视教学, 强化学生实践

学习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抄写黑板上的那些条条框框了,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化学的学习就是做题, 认为教学课时本来就少, 而且还要拿出时间作为最后的中考复习, 但是却忘却了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有百益二无一害的。

新课程下化学课的教学任务是艰巨的, 不单单是老师, 学生的任务也是非常艰难的, 因此, 老师们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自己,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 让他们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而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 重点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仪器分析, 可以利用报废解剖后的仪器讲解结构原理, 这种方式的教学才更加形象而又直观, 这样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单通道输入知识信息的格局, 起到了教师“举一反三”的功效。

五、授课方法的创新

老师们应该根据授课内容综合利用各种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内容的创新和思想创新往往是通过教法创新来突出的,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师上每堂课时都要考虑的, 要注意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以讲为主的授课方法, 在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 更要注意学生的创造开发能力, 在自学过程中提高思维分析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定式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一个最大障碍, 为克服思维定式, 在学习过程中, 应鼓励学生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 力求求异求新。所以在讲解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诱导学生自己探讨问题, 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法中注意巧设问题, 巧设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路, 发挥学生的潜在的学习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品质, 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 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 需要师生在教学中坚持不懈的努力。

摘要:初三化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之一,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重点设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实验问题, 设计解决的最佳方案;利用复习课堂, 开发学生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定向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师生相结合

参考文献

浅谈优化中职分析化学课程 篇8

一、精选教学内容, 加大实验教学比重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其他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同, 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分析化学中运用到的基础知识, 在之前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已经充分学习, 没有很大必要再重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学习。分析化学本身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求熟练使用分析仪器进行操作, 主要是定量分析实验, 要求得到实验结果的同时保证准确度和精密度, 这决定了学生必须很好地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实验在分析化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分析化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以应用为主, 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重视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强调分析化学技能操作的重要性, 使学生的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质量

1. 优化实验课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本的实验都是一成不变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过程, 可以说是看着方子下药的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适当地改变实验内容, 或者把实验内容拓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令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

案例1:酸碱滴定实验是滴定分析的主要部分, 里面相应的实验内容有酸碱的配制和标定、未知酸碱含量的测定, 我们把这些实验内容综合起来, 让学生用自己配制、自己标定的酸碱度去检测未知的酸碱的含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标定盐酸时, 甲基橙显色过红对测碱的结果有什么影响?如果碱滴定酸时酚酞过红则会对测酸结果产生什么误差?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检查测定结果是否合理。如果出现问题, 可能出在哪一个实验?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案例2:在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时, 可以让学生自带容器, 分组去取水样来做实验。水样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自来水、池塘里的水、小河里的水、井水……都可以作为实验中的水样, 实验结束以后, 可以继续对实验内容进行延伸, 开展“自来水、矿泉水、蒸馏水的水质测定”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也让学生发现实验的乐趣, 而不是单调地按照课本一成不变的内容照本宣科地去做。

2. 使用多媒体工具, 使形象直观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 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酸度计等复杂仪器的操作及仪器使用等, 需要记忆和注意的事项很多, 若是照本宣科地在课堂上讲解这些仪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效果较差, 学生根本就记不住;若是在实验室面对仪器进行讲解, 一个班的学生, 也不可能每人都看得清楚;而采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课件讲解,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当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时, 都能较快地掌握这些仪器;对化学实验的细心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如果仅仅靠老师口头表达或者书本上的文字描述, 学生缺少感性认识, 实验中容易出错, 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问得最多的是指示剂颜色转变问题, 难以把握, 容易造成终点提前或者延迟, 带来较大误差。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使用教学课件, 把实验步骤和指示剂终点颜色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 增加学生在实验前的感性认识, 尽可能避免了实验中指示剂终点判断不准的情况出现。使用多媒体工具, 还可以把一些限于实验室条件而不能开展或者不容易成功的实验以录像形式给学生观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开拓外围知识。通过多媒体工具, 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 比纯粹的“纸上谈兵”要好得多, 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重视学生实验分组操作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篇9

1 教学内容

为了压缩学时,减少教学内容中不必要的重复,我们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中重复的内容删减,比如化学平衡在无机化学不再讲述而在分析化学中讲述。

在分析化学部分,我们打破了以化学反应平衡类型为线索,按四大滴定分析法组织教学内容的体系,建立了滴定分析法理论概括的新体系。应用化学平衡处理复杂体系为着眼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形成内在有紧密联系的三章,头一章着重于复杂化学平衡的处理和平衡浓度计算问题,为下一章做理论准备。第二章以滴定误差为中心,以统一的处理方法解决滴定误差、滴定突跃、滴定可行性判据等滴定分析法的理论核心问题。具体的处理方法是将滴定分析的误差与滴定反应平衡常数及相关物种的平衡浓度间的关系统一加以处理,得到扩展了的林邦滴定误差公式,并演绎出能估算滴定突跃大小的双曲正弦函数式和反双曲正弦函数式,以此还导出了滴定分析可行性判据的通式。后一章则集中介绍滴定分析法中所用到的指示剂、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等,并对各类滴定分析方法进行举例。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新体系有利于学生对滴定误差、滴定突跃等公式的记忆与掌握,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

2 教学方法

2.1 强调重要性,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论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课,学生是以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索心理来听这堂课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为教师应满腔热情、充满信心地上好这节课。在绪论课上,通过现实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多个实际例子,进行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所要讲授的内容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引起学生重视这门课的学习[7]。

2.2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突出重点、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理论性强,概念、定律多,并且随着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删减了学时,多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每节课讲授的新知识、新内容多,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完全消化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内容,使整个教学体系条理分明。在每讲完一章甚至一节的课程之后,要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巩固,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通过总结突出重点、灵活运用知识。在每节课教授新内容之前要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尤其是对讲解新内容时要用到的知识内容更要与同学们一起温习,这样才能使同学们更好的学习理解将要学到的新知识。

2.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一些定义、概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共性,防止混淆。例如在定量分析中,对四大滴定的滴定曲线、滴定误差以及所选用的指示剂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就可为正确运用四大滴定、减小滴定误差、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提供明确的理论依据。又如通过对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比较,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加深了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采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件的动画及影像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8]。

2.4 重视习题课辅助教学

在习题课教学中,首先由老师归纳总结大课时老师所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提问或提示、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一同回忆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使所学内容得到了巩固与提高。习题课上对典型例题进行重点讲解,并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在讲解时采用提问的方式,分析题目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哪些量,分析题意,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注意出一些与分析实验相结合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堂讲授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3 结 语

为了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只有根据科学的发展,不断的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化学人才。

摘要:为了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分析化学部分,按四大滴定分析法组织教学内容的体系,建立了滴定分析法理论概括的新体系。在教学方法方面从强调重要性,突出重点、归纳总结,重视习题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晓东,梁发书,陈集,等.化工类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及内容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1(2):23-25.

[2]林雪春,林峰.高职院校精细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广东化工,2004,31(8):40-41.

[3]王艳芳,宋少芳,盛锋.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0,38(12):252.

[4]王润霞.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无机与分析化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44-45.

[5]陈恒武.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调查和思考[J].大学化学,2009,24(6):6-11.

[6]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2.

[7]薛永萍,汤璐,贾金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教研究,2010(10):198.

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10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专业性。高校开展分析化学教育旨在使学生熟悉分析化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术,树立起 “量”的科学理念,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初步具备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培养新世纪综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要提高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1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1 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 1) 内容有重复,滴定分析法篇幅过多,且四大滴定方法分别进行介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是在无机化学之后开设的,两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多重复,集中表现在对溶液平衡理论的介绍。目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仍以四大滴定为主,重点介绍了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四大反应的平衡理论及滴定分析法原理。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在原理和操作上具有很多共性,仅是化学反应类型不同,分别进行介绍,不仅会造成重复,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它们的共性[2]。

( 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内容偏少。分析过程一般可分为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样品测定、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五个环节,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是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两个环节,也是最困难和最复杂的两个步骤,它们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随着分析科学的快速发展,分析方法逐步迈向自动化与智能化,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在分析过程中也变得越发重要。这部分内容偏少不仅会导致学生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缺失,不利于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会影响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3]。

( 3) 仪器分析教学课时偏少,很多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并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虽然化学分析在分析化学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才代表了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目前我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在教学时间上仍是各占一半,选用的分析化学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对最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的介绍较少。同时,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分析化学实验主要以化学分析实验为主,仪器分析实验开设较少。

( 4) “量”的概念未受到足够重视。 “量”不仅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更关系到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向学生们灌输了 “量”的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落到实处。比如,计算结果及数据记录对有效数字的保留较随意; 实验时对测量仪器的选择不够合理; 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除上述问题外,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还存在知识较为陈旧,新理论新方法偏少; 无机分析的内容较多,有机分析和生物大分子分析较少; 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4]。

1. 2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1)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 2) 教学活动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教师往往只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负责实验课程的教学。这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不连贯,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更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 3) 成绩考核方式不够合理。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与强化,但部分学生通过网上搜取习题答案或其他“捷径”蒙混过关,非但起不到训练的作用,而且会助长抄袭之风。平时出勤、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甚至全部的考核内容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程度。

2 教学内容改革

2. 1 减少重复,调整篇幅

减少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间的重复,将四大滴定放在一起讲,压缩滴定分析法篇幅。通过协调分析化学课程与其他化学基础课程间的关系,压缩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可有效减少学科间的重复现象。由于无机化学教学中已对溶液四大平衡进行了介绍,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可精讲滴定分析内容,将四大滴定放在一起讲授,既能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又具有对比性,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2 增加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中通过各种实例详细深刻地介绍各类型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如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离子等的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化妆品中汞含量的测定等。这些实例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熟悉分析测定前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方面的各项操作步骤,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而且由于贴近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2. 3 增加仪器分析教学课时,引入仪器分析新方法

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不仅要精讲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及相应分析仪器的构造,还应增加更多新兴、热门的仪器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和前沿性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分析仪器带来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稳定性以及自动化与智能化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5]。

2. 4 增加 “质量管理与控制” 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强化 “量”的概念

“质量管理与控制” 充分体现了分析化学 “量” 的特色,通过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准确的 “量”的概念、严密的思维方式及科学的专业理念[6]。质量是使测试得到的数据满足所要求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是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更谈不上从得到的数据中分析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因此,深入理解质量的作用对于做好分析测试工作是十分必要且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实际案例,不仅能丰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其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培养。

此外,我们还应结合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引入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根据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3 教学方法改革

3. 1 以 “讲” 促 “学”,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增强师生互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同时,把自己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取向,合理安排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在集中精力讲授分析化学课程重难点后,可组织拟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制作PPT,讲授其他需要了解或熟悉的内容,并给与必要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提高其资料查阅、论文写作、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有意从事分析化学相关行业及继续深造的学生,可就分析化学相关的热门话题或前沿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及电子数据库查阅资料,制作专题幻灯片并进行展示,为其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教师可适当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相结合,将生活中的热点现象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增强分析化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引入到自己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做到教学相长,培养优秀科研人才[7]。

3. 2 善用多媒体,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争取教学资源利用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通过PPT、视频资料及Flash动画等多角度呈现教学要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不仅能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在化学分析部分,教师可通过板书的方式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描述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仪器分析部分,多媒体技术能形象生动地体现大型仪器的组成、基本结构及操作说明等,通过实物照片展示、Flash动画演示及操作步骤视频演示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大型仪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同时,教师应用多谋体教学时要善于穿插动画、恰当剪辑,这样既可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8]。

3. 3 注重课程训练,强化知识体系

大学教育相较于中学教育更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这也导致大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分析化学作为大学化学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桥梁和过渡作用,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可加深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科要求,有针对性地精选习题让学生在课堂末或下次课前短时间内完成. 这样能促进学生自觉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4改进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真实程度,更重要的是全面评价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成绩评定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的选择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9]。针对老式成绩评定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新的成绩评定方式不仅应加强对平时环节的考核,考核形式也应多样化。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通过考勤、作业、课堂提问、课堂随机测试、PPT展示等进行考核; 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期中考试环节等。

4 结语

上一篇: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下一篇:响应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