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会计

2024-08-07

农垦会计(精选九篇)

农垦会计 篇1

1 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很多企业倒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财务问题出现了漏洞, 这些事例为企业的经营者们敲响了警钟。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了企业管理者们得高度重视, 然而, 我国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对财务管理缺乏准确的认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 赋予了财务管理工作新的内涵, 传统财务管理工作无论从定位上还是从管理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财务管理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算好账、管好钱”, 财务管理工作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为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除做好本职工作外, 还应积极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决策之中, 这有利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 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1.2 财务管理职责不清, 越位管理问题严重

企业内部缺乏专注财务管理负责人员, 财务管理工作责任制不规范, 企业内部领导负责制, 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肆意干涉, 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多头管理, 财务管理责任追究机制缺失, 财务管理工作一旦出现问题, 无人负责。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者职能的发挥, 同时也抑制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 日常核算不规范

会计资料不准确, 无法给财务分析提供翔实的资料有的单位任意简化会计核算手续, 滥用会计科目, 账目不清, 信息失真;账外设账, 弄虚作假, 私设小金库;不按期盘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 不经常核对债权债务, 造成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 对财务收支监督不力, 造成会计资料不准确, 既违反了财纪经律, 也不利于财务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考核。

1.4 会计管理队伍, 无法满足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领域也引进了计算机技术, 新技术的引用对会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低, 接受能力差,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的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发展。

1.5 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的监督机制除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之外,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监督。目前, 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虽分工明确, 但却对整个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缺乏了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行其事, 使得内部监督失去了现实意义。各部门之间缺乏了解, 不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整体实力的提高, 还会导致企业出现漏洞时无法及时发现, 给企业造成损失。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多种问题, 这不仅仅是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其他领域的企业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上述问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加以解决,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发展与完善。

2 新时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准确定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 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清醒的认识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 努力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科学合理的使用企业资金, 加强各项资金的分配与管理, 提高资金的运作水平。

2.2 开展培训、加强教育, 提高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财务

管理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需要通过培训予以提高, 随着财务管理知识和手段的不断创新,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为履行财务管理工作, 提供理论和知识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培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奉公守法的职业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工作职责

对于财务管理工作, 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黑龙江省九三农场根据《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 结合农场的实际, 建立了“刚性预算”“、资金管理”“、比价采购”“、统筹款个人账户管理”等一系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同时, 还制定了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有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权限和责任, 并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做到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这些做法, 不但使每个财务人员认识到了财务纪律的严肃性, 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2.4 更新理财观念, 创建人人参与财务管理的新模式

要想使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必须更新财务理念。以九三农场为例, 这几年推行“人人参与财务管理和监督”模式, 农场、各管理区和场直各单位都设立了财务公开栏, 及时把财务账目进行点题公开。这样, 每个人都可以从公开栏上了解单位、个人的账目情况, 资金的使用情况,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 人人可以提合理化建议, 并对财务管理实行有效监督, 进而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2.5 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 使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

农垦企业要发展, 必须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一是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 并要体现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和内部审计的要求;二是统一会计政策, 从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出发, 统一执行所确定的会计政策, 以便统一核算汇总、分析和考核;三是统一会计科目, 在实行国家统一会计科目的基础上,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 统一设定明细科目, 以便统一口径, 统一核算;四是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与方法, 遵循会计制度规定的各条核算原则, 使会计真正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

3 总结

加强农垦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农垦企业内部所有成员共同努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调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垦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完善, 创新工作新思路、转变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效率, 把加强农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做一项使命来完成。

摘要:农垦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然而, 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垦企业的不断发展, 本文主要从农垦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入手, 阐述当前农垦会计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农垦会计管理的对策, 希望对农垦会计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信通过农垦企业的不断发展, 农垦人的共同努力, 农垦企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关键词:农垦企业,会计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江红.浅谈新时期如何完善农垦会计管理工作[J].轻工设计.2011年第3期.[1]赵江红.浅谈新时期如何完善农垦会计管理工作[J].轻工设计.2011年第3期.

[2]梁艳萍.周慧峰.姜永富.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农垦企业财务管理[J].农场经济管理.2007 (6) :92-93.[2]梁艳萍.周慧峰.姜永富.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农垦企业财务管理[J].农场经济管理.2007 (6) :92-93.

发扬农垦精神 抒写农垦情怀 篇2

——在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挂职工作总结 李建强

按照市、县委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09年8月我到上仓镇挂职镇长助理,重点协助上仓镇进行上仓工业园区建设。经过一年的锻炼,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提高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畏艰难、扎实工作

天津上仓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起步区3.6平方公里,需征地5000亩,涉及到9个行政村,其中一个行政村整体搬迁,党和政府各项政策要落实到位,群众的认识和情绪要摸清理顺,工作的难度、强度之大,是上仓镇前所未有的。我到职后正值上仓工业园区起步之时,政府大量的工作和工业园区的起步建设重叠在一起,任务非常繁重。我立即投入工作,主动请战,勇担重任,要求加入任务最艰巨的征地清点工作小组。在工作中有情况不熟的地方,我抓紧时间走访政府各个部门了解情况,并利用晚上时间,借阅文件,以求尽快地了解当地的各种复杂情况。在各个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充分发挥“五加

二、白加黑”的精神,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园区规划范围内9个村的征地清点工作,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了对园区规划内粮食局物料库的清点。在此期间我还参与了园区建设中对居民的征地宣传广播稿的审定工作。

征地清点工作完成后我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被调任到园区管委会任综合办公室主任一职。由于工业园区刚刚建立,面临诸多困 难:没有办公地点;领导班子成员尚未配齐;各个职能部门没有到位;部门设置和规章还在空缺中等等。困难面前我敢于“亮剑”,勇往直前!没有办公设备用膝盖当桌;没有伙房用方便面充饥。在临时搭建的板房内,我积极与其他开发区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学习和参照他们先进经验和办法,并根据上仓园区刚起步建设的特点,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好评。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上仓园区部门的配置;为了提升园区招商引资队伍形象,建议统一着装;为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建议每周召开一次由交通局、市政所、路灯所、监理部门等各部门参加的进度会,均得到了领导的首肯。

在园区建设上我以园区的总体环境评估申请工作为基本切入点,与县环保局和市环保局积极沟通,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园区建设的环评工作,并顺利通过专家团的验收。另外,该环评审批项目的所需资金是由我向广成集团申请办理的。这也是园区与广成投资集团办理的第一笔资金业务。

一个园区建设的快慢,重点在于招商引资,而对宣传材料组织是招商引资成功的重要环节,在此期间我与蓟县工经委、招商局相关同志审定园区招商手册,在津酒集团、挂月集团、渔阳集团的大力协助下,联系广告公司设计园区标识,亲手绘制一稿提供参考和修改,最终完成标识(Logo)设计和招商手册审定两项工作。目前园区标识在2010年全市组织的城市美化中广泛使用推广。招商手册在市委、市政府组织到台湾招商活动中使用。上仓酒业及绿色食品加工区作为全市31个示范园区,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工程建设进度要求高。这就要求我们全体工作人员要发展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为此,我提出以“脱层皮、滚身泥、大干60天,定叫园区换新颜;打造上仓新城,再创上仓新辉煌”的建设口号,在例会的大会议内设立倒排工期表,以时刻提醒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众所周知,09年的冬季来的比往年要早的多,临建的板房内虽然很冷,我们依然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研究工程预算、进度安排,调整规划,大家的工作热情非常高。我曾多次到县里规划局、土地局、土地整理中心等部门学习。回来后组织各部室新上岗人员,进行相关招商礼仪、工程监督、项目审批的理论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园区完成12.4平方公里的道路、绿化、亮化三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吸引内资10.83亿元,签约在建设项目五个,在谈项目9个,初步实现园区总体规划的前期目标。

二、承担责任,造福一方

做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真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领导工作的形象比喻。园区刚刚建立征地、搬迁、施工、招商工作千头万绪。有些工作任务部署下来后,存在部分基层群众不支持,作为分管领导就得想千方、设百计,寻找工作突破口,苦口婆心讲道理,耐心细致做工作。有时候遇到一个难点或钉子户,工作就更加的繁重。我夜以继日的工作,常常是连续

一、两个月都回不了家。即将临盆的 妻子这时是多么的希望我能陪陪她,哪怕是陪她去做一次检查也好。可是我每一次都说:“你再坚持坚持,下次、下次我一定陪你去。”可是直到儿子出生我也没有能够兑现承诺。即使是妻子住院生产,我也只是在孩子出生后去医院看了一眼,得知母子平安,我嘱咐了妻子两句,亲了亲儿子那红扑扑的小脸,就将虚弱的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孩子托付给了岳父、岳母,匆匆的赶回了镇里。虽然这里的工作很忙,但我一直没有忘记原单位的工作。由于我在原单位是主抓技术生产和政工工作的,当牛场有技术上的问题需要我来帮助处理时,我义不容辞地去解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对家人亏欠良多,但我可以无愧的说:“我无愧于当地的百姓,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无愧于各级领导的信任。”

三、廉洁自律,维护党纪

我对自己要求是严格的,我深知作为一个干部的言行,群众都很关注,对带好一方的风气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广大群众也往往是从我们当领导干部的身上感受党风,乃至党的形象。我认真完成每月上报市里的报表和季度总结,完成好下达到园区的“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工作。自觉履行《廉政准则》,从不向服务对象伸手,从不接受影响集体利益的礼品、礼金和宴请。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有话讲在当面;不搞小动作;该请示的早请示、该汇报的早汇报;注意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坚持经常下基层调研,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当群众来访、记者采访,我都认真接待,或做好释疑工作或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解决。做到讲政治、讲正气,自觉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四、加强学习,增添理论储备

由于我原来所从事工作的局限性,靠积累的经验远不能适应现在的领导工作,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到位后我立即对政府相关示范园区建设文件和总体规划目标、征地搬迁所适用文件进行系统的学习。同时将投融资平台建设理论相结合,才使得我能尽快将自己完成从园区建设的外行人向内行人的转变。不论是党委中心组学习,还是上级的培训,我都积极参加,严肃认真,并结合单位和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时我还根据工作需要和自己实际,坚持读一些工程技术、行政管理、涉农法律、蓟县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另外,还挤时间学习并通过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GCT)的多门考试课程。通过学习,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策理论法规水平明显提升,组织协调能力明显加强,五、深刻反思,查找不足

挂职锻炼以来,尽管为了做好工作,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做到了尽心尽力,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是思考处理问题有时不够细致、周全。

二、是深入基层不够。由于各项工作多而杂,处理工作关系能力不足,所以没有按照当初计划实现多次深入基层。以上教训和不足将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克服和解决。

六、树立目标,展望未来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农村工作的舞台非常广阔,这近一年的锻炼过程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不足和锻 炼机遇的难得。在新的一年里,我会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当作首要任务。通过实践锻炼和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2、廉洁自律,求真务实。今后,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谦虚谨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规范行为标准,认真遵守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一如继往地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开创性完成各项任务。3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地区发展进步的动力。面对创新的时代,我们年轻人没有一点闯劲,没有一点创新,是很难干成一点事情的。今后,我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打开新的局面。

农垦会计电算化的高层次发展 篇3

关键词:农垦会计,电算化,发展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也为传统的会计领域带来了新的变革, 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使得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分析都可以通过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整合, 使传统会计朝着自动化、信息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转变。可见会计电算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之下, 农场系统的会计部门也开始推行电算化, 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 不能在当前的成绩面前固步自封, 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会计制度, 推动农垦会计电算化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为农垦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 会计软件的开发应该兼顾财务和管理两大功能

会计软件为农垦企业的决策提供管理信息的质量是这个软件质量优劣的最主要的评价标准。会计软件的功能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方面是不够的, 应该在此基础上, 能够综合分析财务数据, 为农垦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报告和相关信息, 成为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通过会计软件的使用来提高做账的速度。实现农垦财务软件与管理会计系统的相互结合, 对农垦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规划、分析, 同时肩负着企业内部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多种管理功能。这样, 会计软件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软件, 同时也具有了管理的功能, 再做好企业财务核算基础工作的基础上, 对农垦企业的组织、控制、决策等管理活动提供恰当的信息支持。

2 网络化、智能化和一体化是农垦会计的必由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共享的迫切需求, 网络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从世界范围看, 整个世界被互联网所联通, 而企业内部也有着自己的局域网, 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可以使企业及时的获取最新信息, 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共享。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中普及还可以进行权限控制, 便于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当前农垦企业加大投资, 建设农垦财务会计网络, 使企业各个部门的生产经营情况能够及时的反馈给企业的决策机构。农垦企业的决策机构能够及时对下属的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 提高了决策的效率。农垦企业财务网络系统能够极大的缩短下属各个企业之间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 使农垦企业集团的各个部门之间联系紧密, 以便发挥其综合实力。但是当前使用的农垦财务管理系统网络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主要表现在:当前的农垦企业网络只是实现了系统内部的帐务资料传输, 并不具备多媒体功能。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的不断发展, 农垦财务管理软件也会随之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农垦财务管理软件经过版本的不断更新换代, 成熟性大大提高, 但是它的主要作用仍是用作农垦企业的帐务处理, 虽然也具有一些通用的功能,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操作不便, 很少被使用, 以至于很多农场不得不另外购买别的报表系统编制报表。农垦企业具有集团化的特点, 下属很多不同的部门与子公司, 一套帐可能使用多个报表系统, 不利于财务软件的升级与维护。农垦企业的网络化有利于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的供求信息, 把握商机,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应高层次化

随着农垦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推广和发展以及企业对会计知识更新换代的重视, 农垦企业中很大一部分会计都接受了会计知识再教育, 通过培训初步掌握了会计电算化的一些操作技能。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及会计知识更新换代的加速, 信息技术和会计技能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对于新时代的会计人员来说, 信息技术知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自身的会计业务水平。随着会计职能由核算向管理的方向转变, 会计人员现有的素质远远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同时具备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广的重要课题。在会计电算化的大潮流下, 农垦企业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最基本的会计知识之外, 还要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以及基本的维护保养知识。会计人员出了能够完成本职的核算工作之外, 还能够利用自身的计算机知识为会计电算化服务。

4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应进一步规范化

4.1 会计科目的规范化

由于农垦企业实行的是集团化的管理, 所涉及的部门十分庞大。各个部门都要将自己的财务资料向上级汇报, 这样对这些繁杂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就十分必要了。农垦企业可以编制各个部门的业务标准和编码, 方便信息格式的统一和汇总。督促基层企业做好业务编码标准化工作, 提高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

4.2 摘要输入的规范化

农垦企业在日常业务处理过程中, 某些业务的重复出现是很常见的。由于反复出现的业务的摘要是固定的, 所以可以对经常出现的业务的摘要进行编码, 这样就会使重复输入大大降低, 提高了输入的效率, 同时也给账务查询提供了方便。

4.3 会计岗位责任的规范化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在人员配置上应设置电算主任、电算会计、电算审核、电算系统维护员等职务。在其内部实行相互牵制制度, 并明确各自的权限控制, 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提高电算会计人员的保密守则意识, 禁止出现越权操作行为。

4.4 数据档案资料存贮的规范化

垦区电算化的帐表均需打印出来, 其存贮工作也很重要。电算中心应建立会计档案资料存贮系统, 实现会计电算档案资料光盘刻录、存贮。一张光盘可以容纳大量的信息, 而且查询方便, 保管容易。使用可擦除型光盘也就是所谓的磁光盘, 可以方便的对数据进行写入和擦除, 重复使用, 在克服软、硬盘的缺点的同时, 极大的降低了资料贮存成本。

4.5 机构设置的规范化

目前, 几乎所有的农场的电算化系统只实现两级电算核算, 未达到设想的三级系统, 即在生产队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电算中心, 与农场总部的电算中心联网。这样, 由于基层单位不设电算中心, 距农场总部电算较远的基层报账单位会因往返报账增加差旅费支出和工作量。此外, 由于实行微机输入, 对原始凭证的要求有所提高, 一旦票据不标准, 程序执行就会出现问题。所以, 在基层单位设立电算中心, 规范机构设置, 不仅可以缓解农场电算中心的工作压力, 也可以实现生产队等基层单位的原始数据微机处理, 使输入、汇总更加直观、规范。

5 通过新技术、新软件的运用推动垦区会计电算化的完善和发展

会计信息处理由手工化到电算化, 打破了传统会计格局和会计观念, 无论是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的方式上还是方法上, 都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处理系统及技术的普及应用和不断更新, 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也不断出现。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 企业将如何做到既合法地提高会计信息, 又能够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在管理型软件应用中, 如何改进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所以, 垦区应加强对新技术、新软件的运用, 使垦区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萍.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 (22) .[1]王春萍.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 (22) .

[2]杨忠.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5) .[2]杨忠.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25) .

全国农垦扶贫开发 篇4

农垦扶贫开发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贫困农场脱贫致富,事关全国扶贫开发大局,事关农垦改革发展大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总体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农垦扶贫开发提出了新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意见》精神,举全力推进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十三五”时期农垦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确保打赢农垦贫困农场脱贫攻坚战,结合全国农垦贫困农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农垦扶贫开发的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各垦区紧紧围绕《全国农垦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结合本垦区和贫困农场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扶贫开发,贫困农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2011-2015年,全国农垦扶贫开发投入22.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 1 资金18.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91个,116个贫困农场实现了整体脱贫。

一是贫困农场经营状况持续好转,经济稳步增长。“十二五”时期,贫困农场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全国302个贫困农场实现生产总值541.47亿元,年均增长11.19%。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期初的58:23:19调整为51:26:23。2015年,全国贫困农场营业收入138.30亿元,年均增长1.15%;利润总额0.87亿元,实现连续五年总体盈利;资产负债率从期初的98.60%下降到89.69%,总体经营情况向好。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时期,贫困农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扩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5年间,全国贫困农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86.68万亩;修排灌渠道1602公里,打电机井1231眼,新增灌溉面积38.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10万亩。贫困农场粮豆、棉花、干胶、油料、肉类、牛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农场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贫困职工群众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贫困农场职均收入16321元,年均增长17.99%;人均纯收入9873元,年均增长14.29%,高于全国农垦4.91个百分点。到2015年末,全国贫困农场累计解决了65.9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146.29万人的出行和80.43万职工的居住条件,特别是地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农场交通、饮水、住房、通电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修建完成了一批医疗卫生和文化娱乐场所,较大提升了贫困农场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是农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弘扬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农垦精神风貌。农垦的扶贫开发对周边农村农民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通过农场扶贫项目建设,五年来累计帮助周边农村解决了23.14万人、28.68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113.95万人的出行条件,还为周边农村代耕代收农作物365.40万亩,提高了周边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二)主要经验

“十二五”期间,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推动“十三五”农垦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激发贫困农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注重调查研究,因地施策、因策发力,找准扶贫开发切入点,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农场自我发展能力。以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重中之重,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兴脱贫,以产业强致富。三是坚持智力扶贫,提升贫困农场管理水平。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四是坚持强化监管,提高扶贫项目建设成效。重视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项 目实施各环节监管,注重绩效,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二、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是农垦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是农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农垦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性更凸显,时间更紧迫,任务更艰巨。

(三)优势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农垦扶贫开发面临难得机遇,具备良好工作基础。一是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举全党全国之力扶贫攻坚。这十分有利于农垦扶贫开发工作获得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也有利于农垦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二是深化农垦改革为贫困农场脱贫提供新动力。随着新时期农垦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红利”的释放,对于贫困农场加快企业化改革,完善企业治理和运行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快提升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水平,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战略为贫困农场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进程中,围绕打造农垦国际大粮商,实施联合联盟联营战略,农垦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更加清晰,与所在区域发展的融合程度更加深入,贫困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会进一步得到保障,面对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四是农垦多年扶贫开发打下了良好工作基础。不间断地扶贫开发,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形 成了顺畅高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苦干实干的扶贫工作队伍,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问题与挑战

进入“十三五”,农垦的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和繁重。从贫困农场规模上看,“十三五”期间仍有304个重点贫困农场,其中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尚有10万户、25万人,贫困农场占全国农场总数的17.08%,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农场总户数和人口的10.83%和13.47%。从区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有236个贫困农场(占重点贫困农场77.63%);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农场有59个(占重点贫困农场19.41%);一些贫困农场地处边境区域、高寒山区和荒漠边缘,还有一些地处库区、泄洪区,自然环境差、生态脆弱。从扶贫对象上看,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农场基本都已脱贫或接近完成脱贫,剩下的基本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从扶贫任务上看,贫困农场主导产业不强、产业基础薄弱、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依然是扶贫攻坚的主要矛盾,还有2万多公里场内道路需要新改建,600多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50万多人饮水不达标,40多个生产队还不通电。

三、“十三五”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五)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意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推动农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主线,积极协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提高贫困农场经济实力,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发展产业促进农场发展、农场发展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农垦扶贫开发道路,实现贫困农场脱贫致富。

(六)基本原则

——政府支持,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和农垦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支持,引导资源要素向扶贫开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洼地集聚,统筹资源与产品、产品与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农场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激发贫困农场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贫困农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三生融合,推动持续发展。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贫困农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导向,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贫困农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深度融合,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分类指导,突出精准扶贫。根据贫困农场区域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和发展空间,找准脱贫致富的关键环节,分类施策分类扶贫,实行有差异、分梯队的扶持路径,有效解 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

(七)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国农垦31个垦区的304个贫困农场全部实现脱贫:总体经营状况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生产发展。贫困农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生产总值实现63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贫困农场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生活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绝对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农场分梯队分别达到人均纯收入2万元、1万元、0.6万元水平。其中内蒙古海拉尔、黑龙江、江苏、广东、宁夏等5垦区人均纯收入1.5万-3万元,梯队平均2万元;内蒙古地方及大兴安岭、辽宁、吉林、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7个垦区人均纯收入0.6万-1.5万元,梯队平均1万元;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新疆畜牧、新疆农业等9垦区人均纯收入0.4万-0.8万元,梯队平均0.6万元。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公路建设满足经济发展和出行要求,贫困农场职工群众安全卫生饮用水问题全部解决,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农场面貌显著改善。

——生态优良。场镇绿化工作基本完成,废弃物处理、垃圾回收等设施基本完备,场镇及队站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重点任务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大力提升农场经济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引导和推动贫困农场加快企业化改革,完善经营体制机制,增强农场发展活力。进一步推进贫困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坚持和完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股份制、公司制等农业经营形式。引导贫困农场积极探索“公司+国有农场+家庭农场” “国有农场+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农场与农场、农场与地方、农场与其他龙头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联盟联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贫困农场更快发展。

(九)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壮大升级。深入分析贫困农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切实把握贫困农场发展阶段,立足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厚植产业扶贫基础。

——重点支持贫困农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确定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一场一业、一业强业、强业兴场”。支持贫困农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动农业持续增值增效。

——着力推动贫困农场依托生态、边境等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度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打造特色农场和现代农业庄园,推进农场生产和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 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新兴产业。

——大力引导贫困农场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培育龙头企业,深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加粗农业产业链。

——鼓励支持贫困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扩大优势农产品终端产品生产,发展现代服务业,线上线下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强化农垦品牌效应,促进农场和周边区域共同受益,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畜牧水产标准化养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晾晒、仓储、加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和能力。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建设,加快改善农场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对接国家和所在区域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共享共建、互通互联,优化整体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一)强化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技在贫困农场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鼓励贫困农场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农机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基础。积极推动贫困农场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技术合作,提高科技进步对贫困农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对干部职工经营管理技能和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加快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十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强贫困农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农场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促进农场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各类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实现种养生态平衡。规范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集成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地力,防止水土流失,优化产地环境。主动参与国家、区域各类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农业生态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

五、保障措施

(十三)加大协调争取和整合力度,努力增加投入。加强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大对农垦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脱贫攻坚政策覆盖贫困农场,加大贫困农场发展与实施各项“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力度,全方位接通政策落实和建设项目实施渠道。改变以往资金平均分配和照顾性安排的做法,聚焦重点垦区重点贫困农场,特别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农场倾斜;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解决制约贫困农场最紧迫的急事难事,促进农场快速发展。

(十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不断提高农垦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和执行能力,提高项目指向的精准性,最大化发挥项目实施作为农垦扶贫主力军作用。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审计和监督,从严查处违规行为。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和资料归档工作。加大项目实施后评价工作力度,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农垦扶贫项目落实机制。

农垦会计 篇5

一、会计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位

考察会计成本控制的目标定位, 在于为实践提供明确的路径指向。目前,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出台, 已为生产成本控制引入了价值取向, 即应关注员工切身的福利。具体而言, 这种福利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 也体现在工作环境领域。

于是, 目标定位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 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属于传统视角下的目标定位, 它只关注成本控制的数量水平,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实现的利润总量。由于会计成本核算具有事后性特征, 在财务管理的辅助下目标应界定为, 在增强生产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 将成本控制职责细化, 并在规避信息不对称劣势的情况下, 提高对团队成员成本控制努力的考核力度。可见, 上述目标充分考虑到了农垦企业生产模式的团队化, 以及个体成员努力程度难以监督的现实。

(二) 社会目标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出台, 关注团队成员福利和工作环境已成为必须履行的工作。那么, 这在会计成本控制上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 对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不应构成全面成本控制的主要方面;其次, 通过增大成本的结果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应是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可见, 这里的目标可定位于弹性控制和整体控制等两个元素。对于整体控制而言, 实则就是从生产流程上进行整体把握, 而不是针对每个要件分别展开控制。

二、目标定位下的实践

在上述目标定位下, 实践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进行。

(一) 资金预算方面

对于生产资金的预算应考虑到员工的福利和工作环境改善方面。另外, 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也应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层级负责制度。对于前者而言, 可以根据生产季节和劳动强度, 在员工津贴上给予重点关注 (当然符合企业薪酬管理办法) 。为此, 在资金预算上应加入这部分经费。对于后者, 在一把手负责制下, 应建立起“下对上”的负责制, 以及“上对下”的监管制。

(二) 成本分解方面

将资金具体用于团队生产之中, 就涉及到增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了。要实现这一要求, 则是通过成本控制下的“产出/投入”最优化来满足。因此, 根据生产特点应建立起成本逆向分解机制, 从而将成本控制数量分解到成员头上, 并把对其控制效果作为发放津贴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样一来, 就完成了会计成本控制的核心部分。

(三) 监管激励方面

这里还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由谁来履行绩效考核任务呢。笔者认为, 在规避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素下, 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人来履行, 这也从单一层级间的信息传递漏损最小化能够得出。但是, 为了确保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 还应建立基层员工的利益诉求渠道, 这可以通过工会与员工的直接联系来完成。

三、案例

(一) 不断完善财务运营体系。

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有例, 北大荒股份推进和完善了以资金为核心的财务、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司资金流、盈亏预算进行了一体化管理, 建立完善了资金管理体系、核算管理体系和内控管理体系。2008年公司集中管理资金达30亿元, 节约财务费用3000余万元。另外, 积极开展筹融资产品创新, 先后通过银行成功发行5亿元“利得盈”、2亿元“利多多”信托理财产品, 借款利率在银行同期利率的基础上分别下浮15%和14%, 并成为2008年省内第一家利用银行中间产品进行融资的企业。

(二)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北大荒股份作为上市公司在关注自身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 有效利用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公司在为股东、员工、客户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践行了社会责任, 在职工卫生、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加大了投入, 促进了公司与社会、环境、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发展。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经董事会研究同意, 公司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为四川灾区捐助2, 400吨大米的紧急加工调运, 履行了作为公众公司的社会责任, 在资本市场和社会各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 以上便成为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看出, 本文从独特的视角下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探讨。

四、小结

本文认为, 会计成本具有事后性的特点, 这就导致了借助成本核算所计算出的成本数量, 却无法为该阶段的生产建立起成本过程控制。为此, 可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态势下, 来构建具体的实施策略。

摘要:受农垦企业生产对象的制约, 决定了其在成本控制上还将面临着自然条件的挑战。会计成本具有事后性的特点, 这就导致了借助成本核算所计算出的成本数量, 却无法为该阶段的生产建立起成本过程控制。为此, 可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相契合的态势下, 构建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会计成本,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目标定位,实践

参考文献

[1]雷娟.市场链为导向的工业企业成本控制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 2012 (13) .

农垦会计 篇6

一、收取场内人员土地承包费的纳税会计处理

农场内部人员包括具有“农工”身份的家庭农场主、联合经营农场主、农工家属及其子女等。鉴于目前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是立足于农业生产者“身份”确立的, 所以, 对不同身份的土地承包人缴纳费用适用政策的范围界定以及不同来源收入的会计账务处理产生的要求, 必然存在很大差异。

(一) 收取场内人员土地承包费适用的所得税政策

1. 源于场内职工的土地“承包费”收入适用政策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土地承包费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2009年第779号) 规定, 黑龙江垦区国有农场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农场是独立法人, 场内家庭承包户属于农场内部非法人组织, 且农场统一为农场职工上交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和农业保险费。所以, 农场收取“承包费”实质是向家庭承包户收取农、林、牧、渔业生产收入, 应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免税范围。可以说, 该政策为农场收取职工土地承包费的会计核算指明了方向。

2. 源于场内职工家属子女的土地承包费收入适用的所得税政策分析

农场职工家属和子女对农场签订土地承包合同, 是老一辈农垦职工退休后产生的新事物。而农场源于其土地承包费收入是否征收企业所得税, 也成为目前农垦系统税务征管研究一个崭新课题。鉴于农场规定场内职工退休 (男60周岁, 女55周岁) 后, 不能再承包农场土地。于是出现职工家属、子女对农场签订合同包地。虽然立承包合同人不具有“职工身份”, 农场也不为其缴纳“五险一费”, 但其作为农场这个国有农业企业内部成员, 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仍应属于“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范畴, 农场对其收取的包地费用应仍属于“内部承包费”。这是符合国家《承包经营法》规定的, 税务机关应予以肯定和尊重。为此, 农场对内部职工家属和子女收取的土地承包费, 会计上应等同于农工直接承包缴纳的承包费进行核算处理。

(二) 场内职工土地承包费收入的农业会计核算

针对上述分析, 农场对取得源自职工家庭农场、职工联合经营农场及职工家属、子女单独承包户的土地承包费时, 会计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在会计科目应用上, 以土地承包经营为主的农场, 可以设置“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核算;对于种、养、加、服、贸等多业并举或者土地承包经营为辅的农场, 应设置“发包及上交收入”进行专门核算。同时, 应设置二级科目“土地发包收入”, 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1) 实行“上打租”收取货币资金形式的承包费

(2) 实行“上打租”收取实物入库 (承包户以当年生产农产品抵交下年承包费)

将实物变现时, 会计在结转农产品库存商品的同时, 还应按销售额计提3%的增值税

由于国家规定对农场销售承包户上交的农产品按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处理, 即免于征收增值税。所以, 会计应在期末将应交增值税转入“财政补贴收入”处理, 作:

(3) 从“税后利润”中计提应上交直属管理局的农业净收入

(4) 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虽然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属于“法定性免税”, 农场不需办理税务审批手续即可直接享受, 但按照税法相关规定, 免征所得税限定于企业发展使用而不得用于个人分配, 农场属于国有企业, 不存在个人投资分配问题, 而且从弥补亏损和转增国有资本需要角度考虑, 其免税所得应计入“盈余公积”账户核算。

(三)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列

当农业生产周期结束 (黑龙江省可按年结转) , 会计根据账目结算金额编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需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中属于土地内部承包费金额, 全部都填入到所得税申报表中的第1行“营业) 收入”之中;同时, 还必须将之填入到该表的第17行“免税收入”栏内。由于是“免征税收入”, 为此而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则无需再纳税申报表中反映, 即当期为取得内部承包费所产生的材料、人工、机器设备折旧等成本和期间费用, 均不用填列纳税申报表中。当然, 会计也可以用第1行分别减除第2-7行 (各项成本费用栏) 后, 得出“应纳税所得额”结果后再填入到第19行“减、免项目所得”栏内。但须强调指出, 可填入表中第17行的, 只能是农场单独核算的“场内承包费收入”, 如果会计对本项收入没有同其他收入比如对场外租赁收入等进行分别核算或核算不清的, 则只将主营业务收入填入第1行, 第17行内不再填写。

二、外来承包户种植农垦土地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

(一) 源于场外承包土地收入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分析

农场土地除了承包给内部职工外, 还有一些耕地对“外包”种植。对农场而言, 耕地如工业生产中的机器设备一样属于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 将之承包给内部劳动力 (含农工及其家属子女) 使用, 符合《承包法》相关规定, 农场收取的土地承包费便符合所得税法规定的从事农业生产收入获取的农林牧渔所得。但当农垦土地被外部使用创造效益, 虽不改变其农业生产用途, 但不再属于内部非法人组织经营, 实际是将具有固定资产属性的“劳动对象”在合同期限内的有偿让渡, 因此具备了资产经营租赁的特征。所以, 农场收取外包地收入, 应同时符合营业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财产租赁收入”税目, 依法需缴纳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

(二) 源于场外农地经营租赁收入的会计核算

分析表明, 农场收取场外承包者交纳的费用应属于农垦国有土地的“固定地租”, 经营租赁收入不属于免税范畴, 要求农场会计必须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进行分别核算并单独就此计税。

1. 收取场外生产者地租, 应根据其交纳对象分别进行会计核算

(1) 以货币资金形式交纳

(2) 以农产品抵交地租的

由于外包地收入属于“应税收入”, 为此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允许从中扣除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以, 要求农业会计应针对外包地管理而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 设置“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进行核算, 在其实际发生时, 作:

2. 提取地租收入的应纳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

3. 农场对“税后利润”可以对管理局进行分配, 计提或直接划拨上交管理局提成时, 作:

4. 期末, 结转外包地收入和与之对应的各项支出, 结出税前利润

管理费用 (可按照应税收入同总收入的比重分配计入) 营业税金及附加结转后, “本年利润”科目贷方余额即为“税前利润”。

5. 计提企业所得税额

以税前利润为基础, 对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等支出依照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后, 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并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会计作:

(三) 填报场外租金应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

当农业生产周期结束, 农场会计应在期末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应填入报表第1行“销售 (营业) 收入”栏目中;将分别核算的“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相关科目的借方发生额, 填列到第2、3行对应栏目内;对应外租地业务实际发生的“管理费用”、“销售 (经营) 费用”等, 填列到第4-6行各相应栏次内;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 依次填入到第7-9行内;如果农场当期存在为组织安排和管理外租地而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罚没款、广告宣传费和研发费用, 需自觉进行所得税纳税差异调整, 并将“纳税调整增加额”和“纳税调整减少额”, 分别填列到第14-21行;最后, 按照调整完成的外租地应纳税所得额 (25行) , 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填入到第27行。

总之, 在农场就地独立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特定环境下, 农场会计应对农垦土地经营收入区分为“免税收入”和“应税收入”进行分别核算, 并对外租地收入单独计算和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收入场内的耕地承包费收入, 不论是否具有历史遗留的农场职工身份, 均作为国有农业企业内部的“非法人组织”承包经营上交的农业生产收入, 会计应单独且清晰地进行会计核算, 确保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条件。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国有农场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的特殊性和收取费用的复杂性, 结合近年来税务机关对农场土地承包费的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 采用归纳演绎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分析法等, 简要描述和分析了国有农场的企业所得税政策适用情况, 并分别农垦土地对内承包和对外租赁经营两种方式, 探讨了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写的规范要求, 以期指导农场财务人员正确认识各种源泉的费用属性并规范其会计业务处理。

关键词:农垦土地承包,经营所得税政策,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樊凤环.新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J].会计之友, 2008, (5) .

[2]张靖宇.集体土地流转的会计处理[J].农村财务会计, 2011, (5) .

农垦会计 篇7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生产资源极其稀缺。到2030年, 中国人口预计将达到16亿。对中国农业来说,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都迫切需要有一支胜任的管理者队伍, 或者说一批合格的、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国有农业企业经营者, 通过他们在企业建设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推动所在企业的成长, 从而对中国的农业经济起到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 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 胜任力的研究

在国外的胜任特征表述中, Marquardt&Engel (1993) 指出, 管理人员的胜任特征应该具备技能、知识和态度三类[1]。Wilhelm (1995) 概括了商业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变革管理技能三方面的胜任力特征[2]。Lipiec于2001年总结了八项欧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必备胜任特征:团队管理能力、辅导与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方法应用能力、一般管理能力、传统方法应用技能、国际化管理能力以及管理变革能力[3]。Spencer等人 (1983) 总结了绝大多数行业普遍使用的六大胜任特征:成就、影响、认知、个人、服务、管理:概括出对高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进行区分的四大类胜任特征:个体成熟类、体贴他人类、指导与控制类、成就类[4]。国内的胜任特征表述中, 顾琴轩、朱牧 (2001) 通过调查问卷先提炼出17项胜任力特征, 后经过定量分析最终得到8项最重要的胜任力特征是:学习技能、分析技能、专业知识、沟通技能、服务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被信赖的程度、识人技能。王重鸣、陈民科提出的胜任特征包括价值观、诚信度、责任感、权力取向、组织监控、决策能力、激励能力、创新能力。

3 基于黑龙江农垦的胜任力研究

3.1 选择北大荒集团作为案例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农垦企业管理人员, 即大型国有农业企业管理人员。选择北大荒集团的原因是: (1) 政策支持导向明显。2012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要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是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典型代表。 (2) 北大荒集团已由昔日“北大荒”, 变成今日“北大仓”, 特别是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成功上市以来, 集团内部急需通过管理调整和人员重组, 特别是管理人员的选派来进一步提升“北大荒”品牌价值。

3.2 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分析需要采取如下步骤:

步骤一:资料收集。主要采取访谈形式进行。访谈采取了重点访谈与群体访谈两种形式。将重点访谈资料作为扎根理论的主要资料, 群体访谈资料作为验证与补充。因以下研究所需, 在本文中分别将3段重点访谈标注为A (北大荒商贸集团访谈) 、B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访谈) 、C (北大荒米业集团访谈) 。

步骤二:开放式译码。从概念化现象—深度挖掘范畴—命名范畴—提炼范畴的性质和挖掘性质的维度。这一过程通过循环式发展确保了从定义归纳范畴的科学性和准确度。首先, 对北大荒集团的访谈记录进行分解, 本次访谈共贴出了903个标签化概念 (A北大荒商贸集团企业访谈259个, B黑龙江省农垦总局382个, C北大荒米业集团262个) , 使得全部有效原始资料分解成独立的事件;其次, 研究团队再对每一个标签对应的标签进行规范, 继而产生了311个规范化概念 (A北大荒商贸集团企业访谈150个, B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14个, C北大荒米业集团47个) ;最后, 根据这311个规范化概念之间的属分关系、同一关系、相关关系, 通过主题分析把关系类似或重叠的概念聚拢, 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 即范畴化, 共产生了156个范畴 (A企业范畴用AA1, AA2, …, AAX表示, B企业范畴用BB1, BB2, …, BBX表示, C企业范畴用CC1, CC2, …, CCX表示) 。

步骤三:主轴译码。主轴编码是通过深度分析一个概念类属, 围绕这一类属寻找并建立相关关系, 即“轴心”, 继而分辨主要类属 (主范畴) 与次要类属 (副范畴) 的过程。主轴译码依据的典型模型是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分辨主要类属与次要类属的结果。

在开放性编码阶段, 共产生了156个范畴, 再通过主轴译码阶段, 由这156个范畴分类提炼出123副个范畴, 3个主范畴, 其中, 3个主范畴分别命名为“AAA1行业政策导向型管理人员胜任力形成”、“AAA2企业岗位职责型管理人员胜任力形成”、“AAA3员工认知型管理人员胜任力形成”。

步骤四:选择性译码。即在核心类属选定后, 讨论核心类属 (也叫核心范畴) 与主范畴、副范畴之间的系统联系, 用故事线串连整个事件或现象, 见图1。

3.3 农垦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通过胜任力研究及特征分析, 构建了农垦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模型, 如图2所示。

4 结论

需要重视探索行政导向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平衡与协调, 构建“双元领导”。从本文的研究结果看, 农垦企业管理人员一方面以政府工作人员身份带来政策倾向性支持, 另一方面以企业工作人员身份鼓舞拥有军队优良传统的农垦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为关键的特征是农垦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行政导向集中与军队集体意识惯性分散之间起到了协调平衡和凝聚的作用, 因而, 我们构建农垦企业管理人员的“双元领导”身份, 以政企双重领导身份融合发展农垦企业的双重独特资源, 促进企业改革与创新。

需要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开发机制, 增强管理人员后备力量的持续性累积。在农垦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中, 研究所得3个维度对农垦企业管理人员的促进作用呈现“U”型曲线关系, 政策导向是前端背景依赖, 岗位职责是中端的基础实力, 员工认知是末端的素质升华。因此, 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落在人才选拔与开发机制上。在大型国有农业企业管理人员选拔方面, 可以考虑以农垦企业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为依据, 在人才选拔时按照岗位职责的胜任素质特征需求进行针对性选择, 关注候选者是否具备多种岗位通用的胜任特征, 特别是体现在农垦岗位职责独特性的变革精神、利益共享能力、打破层级交流壁垒、安全意识、开放性视野等特征, 则更有利于保证大型国有农业企业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是以能有效预测工作绩效为基础的。

参考文献

[1]Anntoinette D Lucia, Richard Lepsinger.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pe-tency Model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Pfeiffer, 1999.

[2]Maija-Leena Huotari&T D Wilson.Determining0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Needs: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pproach[J].Information Re-search, 2001, 6 (3) .

[3]Ivan T Robertson, Helen Baron, et al.Conscientiousness and Managerial Perfomance[J].Journal of Occupation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0, 73 (2) :171-180.

广西农垦国有剑麻生产概况 篇8

1 广西农垦剑麻生产取得的成绩

1.1 种植面积扩大, 单产提高

广西农垦国有剑麻生产, 5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2156.4 hm2, 种植面积最大是1979年, 当年种植1027.67 hm2, 种植面积最小是1966年, 仅种植0.133 hm2。收获面积累计达到85689 hm2, 总产干纤维达到293480.98 t, 平均产量228.33 kg/667 m2。剑麻生产前期21年 (1955~1975年) , 种植品种以西沙尔麻为主, 累计种植面积1272.47 hm2, 收获面积3370 hm2, 总产干纤维2545 t, 平均产量50.33kg/667 m2, 该品种1975年底基本淘汰完。生产后期34年 (1976~2009年) , 剑麻种植当家品种为H.11648麻, 累计种植总面积10883.933 hm2, 收获总面积82319 hm2, 纤维总产量290936.62 t, 平均产量235.62 kg/667 m2。

1.2 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广西农垦剑麻生产紧密结合科研, 统计到1996年止共取得科研成果21项, 推广转达化率75.7%, 获奖成果17项次, 其中获得厅级科技进步获8项次,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次,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农垦除自身种植剑麻外, 还向农村推广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并进行培训技术骨干, 支援和供应大量优良品种种苗, 对广西剑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广西农垦剑麻生产依靠科技进步, 从实际出发, 采取引种 (选育种) →试种→推广→加工→产品销售→综合利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条龙”的措施, 效果显著, 创造了剑麻生产的新高。如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H.11648麻高产试验田1.333 hm2, 一割次, 667 m2产干纤维超千斤 (市斤) , 1973年在二队种植的0.648 hm2高产试验田, 第三割年, 每株留叶50片以上, 平均667 m2产鲜叶9590.65 kg, 干纤维577.55 kg, 纤维率6.02%, 其中第二试验小区, 0.15 hm2, 平均667 m2产鲜叶10474.1 kg, 干纤维631.75 kg, 纤维率6.03%。

H.11648麻适应性研究, 在广西百色地区的德保 (属桂西大石山区类型) 、平果县、柳州地区的来宾县、桂林市良丰农场 (广西最北的试种点, 北纬25°07′, 东经110°08′, 海拨170.2 m) , 布置4个试种点, 因农村经营体制改变, 坚持一个生产周期的只有桂林良丰农场试种点, 1976年种植H.11648麻229株, 到1980年5个麻龄分上、中、下3个梯度, 共种植821株, 保存611株。1976年种植区, 16龄麻, 平均每年每株增叶34.4~54.1片, 1977~1978年挖通沟种植区, 平均每年每株增叶34.3~69.4片, 1994年经验收、鉴定结题。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试验观察, 得出初步结论, 柳州以南的山坡台地 (除低洼积水地外) , 均可发展剑麻生产。

1.3 科研成果的应用和创新

广西农垦剑麻生产、科研50多年的实践, 创新有四点:一是H.11648麻钻心快速繁殖种苗, 株繁率达到40倍左右, 可大量繁殖满足生产所需的优质种苗。二是H.11648麻叶片营养诊断指导配方施肥, 既节约生产投资又增加产量, 控制和防止麻株缺素生理病害发生, 提高纤维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利用人工授粉杂交选育出抗斑马纹病的杂种76416。四是“一条龙”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生产, 做大做好剑麻一身都是“宝”的文章, 为广西剑麻事业的发展拓宽路子。但是, 广西农垦国有剑麻生产, 从1995年以来发展缓慢, 2009年全垦区种植剑麻22个单位, 多数单位生产规模小, 没有形成产业化。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武鸣县东风农场, 2009年末达到842.80 hm2, 其余达到333.33 hm2以上的农场仅有2个。2009年末广西农垦管区剑麻面积达到4774.80hm2, 其中国有剑麻面积仅3091.93 hm2, 当年收获面积2157.27 hm2, 总产鲜叶片235622 t, 总产干纤维13131 t, 平均产量405.79 kg/667 m2。

2 广西农垦国有剑麻生产发展缓慢原因

2.1 新品种选育滞后

H.11648麻当家品种引进45年, 十几年前已出现品种退化, 开割5~6年便开花, 麻叶短小边缘有刺等, 没有采取任何提纯复壮措施, 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广西区内、国内虽然选育出几个新品种, 但因综合优良性状未能超越H.11648麻, 所以没有大面积推广生产。

2.2 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麻园管理技术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国家农业部制订和颁布的“剑麻栽培技术规程”没有认真全面贯彻落实。行之有效的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应用不到位, 又没有什么新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去, 结果产量没有稳步增长, 加工业滞后, 新产品开发少而慢, 产品档次不高, 经济效益不理想。

2.3 发展规划欠缺

生产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 国有剑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

2.4 剑麻科研力量不足

缺乏一支剑麻生产技术和科研队伍, 生产上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组织攻关研究解决和提供预防措施, 近期剑麻科技没有明显创新, 没有新的突破, 麻工没有增收, 影响了生产积极性。

3 国有山圩农场剑麻生产管理领先

广西农垦国有剑麻生产在种植规模大小、科学管理水平、资金投入多少、纤维产量高低、经济与社会效益高低、示范辐射周边乡镇、支援优良纯种麻苗、促进广西剑麻事业发展等方面, 很不平衡, 差距悬殊。生产、经营管理, 搞得好的如国有山圩农场, 剑麻生产从培育大壮嫩苗, 麻园选地规划, 开垦种植, 统一管理措施, 统一配方施肥, 统一割叶标准, 统一加工纤维, 统一价格销售, 综合防治病虫害, 综合利用麻渣水提取麻胶等全过程步调一致, 取得了剑麻生产高产稳产, 高效益的效果, 为广西农垦剑麻生产树立了榜样。该场2009年底剑麻面积568.13 hm2, 当年收获472.80 hm2, 开割率83.22%, 总产鲜叶片72791 t, 总产干纤维3803 t, 平均产量536.23 kg/667 m2, 直纤率5.22%。该场1990~2009年20年时间, 剑麻生产当年种植累计728.71 hm2, 收获面积累计8021.28 hm2, 总产干纤维50875.05 t, 平均产量422.84 kg/667 m2。据统计2006~2009年推广H.11648麻大、中、小、珠芽种苗2283万株, 援外委内瑞拉珠芽苗500万株, 缅甸中苗 (20cm) 100万株。

该场的领导与科技干部, 深入剑麻生产第一线, 2009年发现一队李良群岗位有4株剑麻割叶后茎高178 cm (未开花) , 178 cm (未开花) , 215 cm, 223 cm, 已开花2株平均219 cm, 其中1株生产周期15年割叶780片, 平均叶长129.25 cm, 叶宽12.2 cm, 单叶重0.7 kg, 其余3株因麻基被群众打掉作柴烧, 无法清点生产周期有效叶片数, 这是广西农垦剑麻大田生产几十年来第一次发现的特别高产优良单株, 现已把株芽繁育推广生产。

据不完全统计, 国外先后有坦桑尼亚、缅甸、意大利、越南、委内瑞拉、西班牙、以色列、巴西等国的专家和官员到山圩农场考察剑麻生产。国内有江苏、浙江、云南、湖南、广东、海南、江西等省的专家和领导, 全国麻类产业首席科学家等到山圩农场参观指导剑麻生产。

海南农垦橡胶林下养殖种鸡技术 篇9

文昌鸡是以海南文昌市地名命名的海南特色家禽品种, 居于海南“四大名菜”之首, 其个体不大, 体质极佳, 其肉质滑嫩, 皮薄骨酥, 香味甚浓, 肥而不腻, 备受推崇, 名气颇盛。文昌鸡除销往海南各地外, 还运销广东、广西、福建、上海、香港等地, 是目前唯一具备产业发展规模的一道美食, 其产业发展模式备受政府及其他产业的关注。

海南垦区以橡胶林的种植为主, 林地资源十分丰富, 充分利用橡胶林下资源, 大力发展具有适宜的、高效的林下经济模式, 不仅丰富垦区橡胶林产品结构, 提高林地整体经济效益, 增加农场职工收入, 还能增强橡胶林生态服务功能, 保护自然环境。

林下养殖文昌种鸡, 经济效益明显, 种鸡养殖周期以10个月, 养殖数量以1万只计算, 养殖总成本为76万元, 总收入达到121.5万元, 纯收益达到45.5万元。此外, 橡胶林下养殖种鸡, 将鸡粪散落在林间可作为树木的有机肥, 从而促进树木生长。根据跟踪调查发现, 林下套养养鸡胶树产量达到2.8 kg/株·年, 比未养鸡胶树产量增加0.4 kg/株·年, 增产14%。以当前市场干胶价格2.2万元/t计算, 林下套养鸡可使胶园新增产值约4 605元/hm2·年, 同时鸡粪便可以减少胶树肥料投入约1 500元/hm2·年, 合计橡胶节本增收约6 105元/hm2·年。现总结海南农垦橡胶林下种鸡养殖技术, 以供养殖者参考。

1 林地选择

林地选择对于养好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好选择远离人口密集区, 交通便利, 地势高燥, 无污染, 地势较平坦, 有足够清洁水源, 距离公路主干线、工厂和居民点500 m以上的干燥处[4]。目前橡胶多采取3 m×7 m宽行密株经营方式, 虽然树冠浓密, 透光度小, 但行距大, 树冠高 (3 m以上) , 林内宽隙较大, 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 有利于鸡苗的生长和发育。

2 场地建设

2.1 住房及饲料房的建设

选择在鸡场围栏边缘一角, 能看见全场的地方建设, 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一般饲养万只规模, 工人住房及用具房8~10 m2, 饲料房8~10 m2。

2.2 鸡舍建设

2.2.1 鸡舍屋顶。

屋顶须具备结构轻便、防水、防火和防风性能, 脊高3.0~3.5 m, 檐高2 m;在屋顶的脊线上, 设置1.5m×3.0 m的换气窗, 换气窗高出鸡舍脊线0.5 m;换气窗内做可调节换气大小的调节板。

2.2.2 地面。

地面采用混泥土地面;厚度为3~10 cm;地面也可以设计为中间低 (鸡舍正中间) , 侧墙两边高 (有3~5°的倾斜) , 便于清理鸡粪, 中间低的方向以操作间 (人员活动区) 高, 脏道一端 (风机端) 低为宜, 一般有5~8°的倾斜, 以便于将清洗鸡舍的污水全部排除, 鸡舍以外有相连接的不渗漏的管道或明沟排出围墙外, 做无害化处理。

2.2.3 鸡舍。

也称无窗鸡舍, 舍内环境条件完全依靠人工进行调节, 需要配置容易操控、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 以有效调控鸡舍的环境。

2.3 饲养设备

2.3.1 喂饲设备。

鸡舍中应配有自动饮水系统, 如普拉松饮水器或乳头饮水器, 饮水位置与鸡群规模相匹配, 保证鸡群的饮水需求。喂料系统可使用料桶 (人工) 或链式、盘式自动喂料系统。

2.3.2 通风设备。

每栋鸡舍根据饲养规模大小、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及极端温度值等因素考虑通风量大小和风机数量。

2.3.3 降温设备。

鸡舍应安装降温设备。常用的降温设备有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和喷雾降温系统。

3 种鸡的选择

要选择脐部收缩良好、腹部柔软、较平坦, 肛门清洁的。健康雏鸡的绒毛整洁干燥、有光泽。精神良好, 活泼好动, 反应灵敏, 手握时强力挣扎, 手感温暖。大肚皮和血脐的雏鸡, 肛门不清洁的雏鸡, 表明孵化过程中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健康状况不佳。

通常要对种鸡进行3次外貌选择。首先, 在1日龄时, 孵化出雏后鉴别雌雄, 母雏选留的绝大多数是瘦弱和畸形的。公雏选留那些活泼健壮的。其次, 在6~7周龄时, 此时的公、母鸡, 外貌不合格都已很明显, 首先将那些鹦鹉嘴、歪颈、弓背、瘸腿、瞎眼和体重较小的淘汰, 然后按体重大小并结合胸、肌肉、大腿等的发育情况进行选留, 公鸡应选择外貌合格、体重较大、发育较好者, 按母鸡选留数的12%~13%选留下来, 其余淘汰 (转为肉用鸡仔) 。最后在转入鸡舍时, 只淘汰那些明显不合格, 如发育差、畸形和因断喙过多而喙过短的鸡。公鸡根据母鸡选留数的11%~12%留下。当然在母鸡群开产后, 对发育欠佳、近期内尚无繁殖能力的公鸡也予以淘汰。

4 饲养管理

4.1 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

种鸡笼养采用金属大方笼, 笼底离地面60~70 cm, 每个笼可容纳20~40只母鸡和2~4只公鸡, 根据实际进行选择, 蛋槽集蛋, 料槽喂料, 水槽或乳头饮水器喂水。鸡体重较大, 行动不够灵活, 由于在金属笼里的空间较小会影响公母鸡配种, 致使受精率偏低, 到产蛋后期就更严重,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的人甚少[5]。但是每笼养着2只种母鸡的单笼, 则采用人工授精, 在提高了饲养密度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且稳定的受精率, 广受养殖户的青睐。每只母鸡间隔4 d就需授精一次, 以保障产蛋量。

4.2 其他管理要点

养殖过程中, 20周龄以前, 公母鸡最好分开饲养, 群养公母鸡的比例为8∶100。限制饲养既可节省饲料又可提高种鸡的产蛋量。因此要注意通过限制饲料喂养来控制母鸡的生长速度, 最迟不晚于4周龄开始;要使鸡群保持一个稳定的生长速度 (每周增重90~110 g) ;喂料量由每周抽测鸡数 (抽测比例视鸡群的大小而定, 群越大, 抽测比例越小, 一般抽查5%~10%) 的平均体重与鸡种标准体重的差值顺定[6]。抽测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适当增加喂料量, 反之则适当减少饲喂量。在产蛋盛产期, 在饲料中添加VC喂养。饮喂器具在舍内应均匀分散布放, 并要在不超过3 m的范围内, 使全群每只鸡都能找到这些设备。从7~8周龄时开始喂砂砾, 每周喂1次。喂量为每1 000只4.5 kg;要重视垫料管理;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和抗体监测, 及时掌握鸡群健康状况。

5 鸡疫病防治

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搞好疫病防治, 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5.1 禽流感疫苗免疫

选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H5N1亚型, Re-5株) , 在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5 m L, 用于预防由禽流感H5亚型病毒引起的禽流感。

5.2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免疫

选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疫苗 (La Sota株+M41株+京911株) , 在鸡群开产前14~28 d, 在鸡颈部皮下或者肌肉注射0.5 m L, 进行免疫。主要用于开产前蛋鸡和种鸡的免疫, 预防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减蛋综合征。

参考文献

[1]周赶谱.生态养鸡关键点及效益概算[J].中国禽业导刊, 2008, 25 (20) :58.

[2]王迪.枇杷果园套养凤凰鸡的密度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 :1463-1464.

[3]李薇.林下草地放牧养鸡对林草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1) :215, 217.

[4]柏怀书.发展林下山鸡规模饲养的技术要点[J].四川畜牧兽医, 2008 (10) :37-38.

[5]孙德欣, 吕宁, 乌仁图雅.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J].中国禽业导刊, 2009, 3 (26) :46.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垦会计】相关文章:

农垦改革05-21

甘肃农垦07-08

农垦系统09-09

农垦农业09-14

农垦工作总结05-10

农垦协会工作05-20

农垦电子商务论文04-15

黑龙江农垦范文05-19

农垦企业调研报告06-22

农垦企业工作总结08-10

上一篇:离子交换装置下一篇:人机交互接口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