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产业结构

2024-06-14

经济区产业结构(精选十篇)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1

产业结构的内容和水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和层次, 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致最终实现升级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必要措施, 是维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 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 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而且还有利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2]。国际贸易日益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 并且在我国加入WTO后, 一方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提高,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降低, 国内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利用其高质量产品、多品种优势、健全的营销网络和成熟的营销技术在我国国内市场同国内企业竞争, 拼抢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为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两个市场, 发展我国经济带来了机遇,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和全球市场, 发挥“后发优势”和利用发达国家科技扩散和产业结构转移的机会,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从而增强我国的产业竞争力[3]。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有特定的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三大经济区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早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1 三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

1.1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GDP总量快速增长,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三大经济区GDP的年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 2007年, 这三大经济区以占全国6.3%的国土面积和24.2%的人口, 占了全国46.5%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 人均GDP也均突破3 000美元 (图1) 。

从图1中可以看出, 在进入21世纪后的近5年间, 长三角GDP增长速度最快, 而珠三角的增长速率最高;从人均GDP来看, 珠三角增长速度最快, 长三角的增长速率最低。京津冀经济两项指标均处于这两个经济区的中间。

1.2 三次产业结构有了明显变化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律,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是首先发展第一产业, 只有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在向高一级发展的过程, 但是只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小于第一产业, 这仅仅是量的变化, 只有当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 才能认为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4]。现利用三轴图方法来确定三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演变阶段, 所谓“三轴图”是在平面上选一点为原点, 由原点引出三条两两相交成120°的射线, 分别记为X1轴, X2轴, X3轴, 把平面分成6个区域, 则区域1至区域6。三个轴的尺度均为百分点, 设某年度该地区第i (i=1, 2, 3) 产业的比重为Xi%, 则有X1+X2+X3=100。把Xi (i=1, 2, 3) 分别描在Xi轴上, 依次得到点Ai, 连接这些点就得到了一个三角形, 称为该年度的结构三角形。从结构三角形形状的变化可以看出, 国内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中分布情况的变化。进一步还可以通过结构三角形重心位置的变化轨迹, 形象地看出某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 因此重心轨迹就是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当中心落在第一区域时, (X1–X3) /3>0, (X2–X3) /3>0 , (X1–X3) /3> (X2–X3) /3, 化简得: X1>X2> X3 。对其他区域作类似分析可以得以下结论:当且仅当重心落在第1区域时, X3

为了解目前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阶段, 对它们的三次产业做三轴图分析, 观察它们的年度结构三角形几何重心的变化 (图2)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从2003—2007年结构三角形的重心全部落在第3区域,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两个经济区处于产业结构演变处于中级阶段;京津冀经济区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的重心落在第3区域, 该经济区这三年的产业结构处于中级演化阶段, 2006年和2007年的结构三角形的重心落在第4区域, 表明这两年京津冀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发生质的变化, 进入了高级阶段, 其产业结构升级速度领先于另两个经济区。

2 产业结构SSM分析

2.1 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SSM是shift-share method的缩写形式, 即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该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丹·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 后来由邓恩和埃德加·胡佛等人在应用中作了进一步发展。依据该方法的基本思路, 我们将被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分解为两个分量:一个是结构分量, 反映区域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经济增长因结构差异而造成的影响;另一个是竞争分量, 反映区域内各产业增长是因不同于标准区域相应各产业的增长而引起, 提供了区域的产业增长优势与劣势以及区域产业竞争力等信息[5]。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三个因素有关:全国份额、产业结构份额与竞争份额。用关系式表示如下:区域经济增长=全国份额+产业结构份额+竞争份额 (产业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的和是偏离份额) 。

用公式表示是

undefined

ri (T) 表示T时期全地区i类型产业 (i=1、2、3…n)

rij (T) 表示T时期j区域i类型产业 (j=1、2、3…n)

t为报告期, t0为基期。

A是全国份额, 表示j区域i类产业由全国平均增长率增长而得到的增长量。

B是产业结构份额, 表示j区域i类产业随全国i类产业变化的情况, 产业结构的增长是由于j区域i类产业相对于全地区的经济活动的增长差异引起的, 它反映了j区域以全地区为标准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此值越大, 说明区域经济结构越具有优势, 反之则相反。

C是竞争份额表示j区域i类产业增长与全国i类产业增长的比较。竞争分量说明j区域i类产业的增长是由于产业相对于全地区增长的差异造成的。它是衡量区域产业优劣的重要指标。此值越大, 则说明区域的竞争能力越强, 反之则相反。

将 (1) 两端同时除以undefined便得到了增长率形式表示的偏离份额方程

undefined

A1是全国增长率

B1是以增长率形式表示的产业结构份额, 正值表示结构优势, 负值表示结构劣势。

C1是以增长率形式表示的竞争份额, 它提供了区域产业相对竞争力信息, 它是除产业结构外其他所有影响区域偏离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与经济发展、经济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2.2 数据整理与结果分析

2.2.1 数据处理

在研究中选取了全国 (为本研究的标准)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京津冀经济区2003 (基期) 年和2007年 (研究期) 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等原始数据,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 得出如下结果 (表1和表2) 。

2.2.2 绘制三次产业优势和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图

分析图由两条倾斜度为45°的等分线, 把平面直角坐标系分成八个扇面, 然后标出各经济区在坐标系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所在扇面将其划分成几种类型来判断三个经济区的各产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优劣。

把表2中的偏离份额作为横轴, 把全国份额作

为纵轴建立三次产业优势分析图 (图3) , 其中各扇区代表的含义是:在1、2扇区中的是较好的产业, 具有产业优势的增长产业;处于7、8扇区的是一般产业, 其中处于第7扇区虽具有产业优势, 但却为衰退产业, 处于第8扇区的为增长产业, 但不具有产业优势;在3、4扇区中的为较差产业, 这些产业在总量上都为负增长, 3扇区虽为增长产业, 4扇区虽具产业优势, 但它们都不足以消除因产业劣势或全国性衰退造成的负贡献;在5、6扇区中的是最差产业, 为既无产业优势, 又是衰退产业。

把表2中的竞争份额作为横轴, 把产业机构份额作为纵轴建立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分析图 (图4) 。其中各扇区代表的含义是:1扇区中的是原有产业结构好, 竞争力强的产业;2扇区中的是竞争力很强, 产业结构较好的产业;处于3扇区的是产业基础较好, 但竞争力下降的一般产业;4扇区中的产业产业结构较好, 竞争力差的较差产业;处于5扇区和6扇区中的产业是产业结构差, 竞争力落后的最差产业;7扇区中的产业其产业结构落后, 但发展较快;处于8扇区中的产业结构较差, 但发展速度快的产业。

2.2.3 三个经济区总体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从2003—2007年的五年间, 三个经济区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从增长绝对数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增量达到28 296.56亿元, 在三个经济区中增长量最大;从增长率来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增长率达到1.28%, 在三个经济区中增长率最大, 表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这五年中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京津冀经济区虽然经济增长总量落后于另外两个经济区, 但其经济增长率达到1.13%, 高于长三角经济区, 略微落后于珠三角经济区, 经济增长具有后发优势。

从全国份额来看,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增量比另两个经济区的总和还大, 说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基础十分雄厚。同时三个经济区的全国份额都小于实际经济增长量, 表明三大经济区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迅猛, 引领着全国经济的发展。

从产业结构份额来看, 三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增量都是正值, 表明三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在全国处于优势, 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其中,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增量达到523.07亿元, 增长率为0.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增量也达到231.19亿元, 增长率同样为0.2%, 这两大经济区具有明显的产业结构优势。京津冀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分量的增量排在最后, 增长率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与另两个经济区相比, 其产业结构整体水平偏低。

从产业竞争份额来看,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产业竞争份额都为正值, 表明三大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领先于全国。其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竞争力增量达到6 020.01亿元, 增长率达到0.45%, 竞争力在全国优势明显, 且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增长率为0.18%, 落后于另外两个经济区的增长率, 在三个经济区中其产业竞争力略显不足。

2.2.4 三个经济区各次产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 三个经济区第一产业的偏离份额都是负值, 表明三个经济区的该产业的增加量基本上是全国效应作用的结果。三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增量均为负值, 表明它们的产业结构水平落后于全国, 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该产业的产业竞争份额上, 京津冀经济区的份额为正值, 其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优势, 其余两个经济区该产业竞争份额均为负值, 与全国相比该产业不具有竞争力优势。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该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值损失量最大, 达到了343.45亿元, 主要是因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第一产业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 未能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随着经济发展和高度密集的人口压力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人地矛盾和人粮矛盾的加剧也影响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第二产业来看, 三个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份额和竞争份额增加值都为正, 表明三个经济区该产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优势。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全国份额和产业结构份额都远远大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 其增长绝对值比后两者之和还多, 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第二产业的产业基础雄厚, 产业结构优势突出, 这主要得益于最近几年为了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形势变化, 长三角经济区适时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上海提出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浙江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江苏则要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 这些战略有效地促进了长三角经济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6]。在产业竞争份额方面, 三个经济区均为正值, 其该产业的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优势, 其中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最大, 增量达到2 236.5亿元, 这主要得益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结构调整取的成效, 工业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增强, 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信息产业走廊”日趋完善。

从第三产业来看, 三个经济区的偏离份额的增加值很大, 说明三个经济区的该产业发展整体的水平领先于全国。但三个经济区该产业的产业结构份额都为负值, 虽然该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 但该产业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与全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农林牧渔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不高, 其增加值比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共同的不足[6]。在京津冀经济区内, 虽然京津地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但由于河北省在信息、金融、教育、科研产业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该省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北京、天津的资源由于缺乏地区协调机制而无法向河北省流动, 导致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的资源未能形成优化配置[7]。在第三产业竞争份额上, 三个经济区的竞争份额均为正值, 三个经济区该产业的竞争力较足, 这主要得益于这三个经济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早, 部分行业在全国处于垄断地位。

3 对策建议

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经济区原有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逐步弱化或消失,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放缓, 其中产业结构没有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新的形势下, 三大经济区要把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保持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

3.1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只有农业发展了,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才能使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尤其是转移到第三产业, 以推动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所以大力发展农业,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不会制约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反而会促进它们的进一步发展。三个经济区的农业都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传统产业比重加大, 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为了摆脱这种农业发展的落后局面, 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具有商品化、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因此三个经济区要坚持按照“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个规则, 选择生产规模大、具有市场需求潜力、可形成产业化生产的农产品作为农业的支柱产品, 切实解决农业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农业产品优势不大、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从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入手, 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生产, 努力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以现代化城郊型农业为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

3.2发展先进制造业, 走出制造业的发展的洼地

三个经济区的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作为第二产业的龙头行业的制造业却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最底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经济的竞争已变成知识和高科技的竞争, 所以自主和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都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 京津冀经济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前两者的工业结构极为相似, 都是世界的加工厂, 同处于制造业代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后者制造业的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三个经济区的制造业都存在自主和创新能力不足, 国际竞争力不强, 经济效益不高的发展瓶颈。因此三个经济区必须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 大量引进成熟技术, 以高新技术改造原有产业, 在诸多关键技术上加强突破与创新, 逐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 积极参与高端制造业的分工, 如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积极吸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直接投资进入高端制造业, 参与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分工。同时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产业, 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 发挥三个经济区科研能力强的优势, 完善“产学研”的合作机制, 着重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产业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3.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三个经济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 但服务业整体素质不高, 行业和组织结构发展不均衡, 与现代服务业标准尚有较大差距。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比重是三个经济区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在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方面, 应该加大培育新型行业发展的力度, 充分利用三地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发展物流业, 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并且加大文化、旅游、人才等资源的开发力度,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 加快发展软件业, 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在服务业的组织机构方面, 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细化深化专业分工, 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 推进业务外包, 加强核心竞争力, 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 降低资源消耗,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8]。在投资结构方面, 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建立民间资本准入机制、降低准入门槛, 逐步消除一些行业体制性、政策性、管理性障碍, 真正放开、放手、放活,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扩大金融、保险、电信、供电供水、旅游等对内外开放, 加快民资和外资的进入步伐。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 加快完善市场中介组织, 促进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4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长江三角和京津冀景区没有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各省市经济发展各自“为政”, 产业定位重叠, 缺乏合理分工和协作, 严重影响了整体产业提升的进程。目前虽然经济一体化的呼声迭起、进程加快, 一体化的范围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以各级地方政府为代表的诸多利益主体的存在, 仍旧是一种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这种局面导致了区域内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产业布局不合理, 不仅是资源浪费, 更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区域内恶性竞争, 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无法形成经济能量集聚、产业结构合理的理想范型。所以这两个经济区应该参照欧盟的做法, 建立直属国务院的规划委员会, 各自制定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统筹各方利益,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 通过资本运作、金融创新带动产业转移, 促进资源合理流动, 为产业结构升级增添新动力。增强各经济区内部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关键产业、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对经济发达的地区在鼓励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其产业结构, 而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应充分利用尚未完全开发的资源,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转移不适合的产业,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以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接收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来推动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各经济区以及于其他地区也应该加强经济合作, 避免恶性竞争, 积极推动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耀.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分析[J].前线, 2005 (11) :39-44.

[2]崔功豪, 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健.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对东北地区的借鉴[D].吉林大学, 2007.

[4]张耀光.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特点与今后发展重点探讨[J].海洋技术, 1995 (4) :5-11.

[5]刘风朝, 潘雄风, 孙玉涛.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产业结构分析[J].经济地理, 2007 (1) :112-116.

[6]唐立国.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比较[J].上海经济研究, 2003 (1) :50-56.

[7]杨智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滞后的产业结构因素分析—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作用的思考[Z/OL], 2007-11-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e16f401000cm4.html.

新材料产业(生态经济区) 篇2

一、目前现状

阜宁县新材料产业主要以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新型树脂材料、有机颜料及涂料为主体,加之晋煤乙二醇项目、中铝稀土分离项目2个重大项目等构成目前阜宁县3+2新材料体系。

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县重点实施的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规模以上企业9家,2016年,实现开票销售27.6亿元、税收7338万元,分别占全县的8.96%、8.98%。

二、发展方向

围绕国家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重点发展以下六类新材料项目

1.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其他功能合金等。

2.高端金属结构材料。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轻合金材料等。

3.先进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其他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

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发展先进陶瓷、特种玻璃、其他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等。

5.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6.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

三、目标定位

以阜宁高新区为主体,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研发高性能复合纤维材料、新型有机颜料及涂料、新型树脂材料,基本实现产品结构由初级原料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的转型,使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1.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8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2020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200亿元;2025年,力争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成为阜宁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2.培育大企业目标

到2020年,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2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家左右,形成一批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影响力大、竞争力强、产业链完善的大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

四、重点招引项目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3

当今世界,民用航空产业早已摆脱了单纯的运输旅客和货物的形象,已经逐步成为各大经济强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并因此诞生出“航空经济”这一新概念。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新时代,航空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上述目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什么是“航空经济”

航空经济的实质,就是以民用航空为核心依托组成的经济发展形态,包括所有与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范围涵盖客货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与管理、空中交通管理、飞机维修、航空油料供应、航空销售代理等,其上下游主要包括飞机和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航空金融租赁、空港产业园、航空物流、航空旅游等等。显然,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的今天,航空经济对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大有赶超传统的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的趋势。

与飞机能够广泛的覆盖大量国土类似,航空经济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辐射效应,而且由此产生出来的GDP质量要远远好于重化工等传统GDP大户。作为典型的现代经济,航空经济对环境的破坏较少,而且讲求效率,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还能带动大量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对能源的消耗和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也相对较低。当然,民用航空是航空经济的主导核心,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整个航空经济板块的发展。从公路、铁路、民航的运输特征来看,他们的单位客运量占地面积比例大致为29∶9∶1,民航优势明显。而如今民航的燃油效率大概为每100客公里3.5升,这一指标也低于公路运输。从目前中国民航业的发展来看,2010年我国通过民航运输的旅客便达2.67亿人次,已经占到全世界第二的位置。仅首都机场当年的吞吐量就达7400万人次,同样位居世界第二。货运方面,上海浦东机场的货邮吞吐量已位居世界第三。

根据测算,截止2015年末,我国民用航空的旅客运输规模将达到每年4.5亿人次,运输机场数量将超过230个,运输飞机达2600架,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话,机队规模将达到4500架左右的水平。由此可见,以民用航空为基石的航空经济在未来将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无数的资源也将从即将被淘汰的产能中解脱出来,投入这一新兴的经济领域并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发展航空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机场周边建设有利于打造航空经济枢纽

现代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集约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规模效应。而机场,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机场往往能够成为航空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吸附大量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于此。而相当多的跨国巨头也将自己的产业基地设在大型机场附近。比如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周边便聚集了佳能、雅马哈、三菱等公司的供销中心,IBM则将欧洲的供销中心设在法兰克福机场,迪斯尼公司的大量主题公园则紧挨着当地的大型枢纽机场。而作为亚洲最大的机场之一,北京首都机场所在的临空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为178平方公里,拥有综合保税区、航空类产业和临空高科技产业区、微电子产业基地、空港物流基地和国门商务区等等,目前已经成为北京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地带。而天津空港经济区更是以空客项目为契机,吸引了大量高精尖制造企业的落地,预计2015年将形成1000亿元的产值。这些都是机场在航空经济中发挥枢纽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航空经济有利于推动高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航空经济的技术含量很高,必然对关联产业的升级有着重大促进作用。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民航的附加值极高,而且依赖民航运输的货物很大一部分是科技含量高、体积小、价值大的产品。因此,现代高端物流体系基本上是以航空运输为依托,这必然使得产业层次较低、竞争力较差的行业逐渐消亡。根据调查,作为长三角经济的中心,上海浦东机场2010年进出口货值为1236亿美元,而占据主要份额的是与航空物流密切相关的高科技电子、汽车、医药等商品。而作为珠三角经济区的中心,深圳市也依托强大的航空运输业促进并带动了大量现代物流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今,IT产品、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高精尖产品基本上都依赖于航空运输,由此产生出来的产业升级动力不可小视。此外,围绕航空经济往往能够衍生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航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客流、物流,以及商务人士的行程等等,都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刺激。人口仅为35万的美国小城孟菲斯是物流巨头联邦快递的运转中心,因此它的机场货运吞吐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并影响了孟菲斯90%的经济和就业。而作为我国边陲省份的云南,山地面积超过90%,陆运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在大力发展航空运输的理念指导下,云南已经拥有13个机场,甚至连县级市都在规划新机场。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云南省的旅游收入飞速增长,已经成为依靠航空运输发展航空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典型。

(三)航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战略性新行业的成长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作为尖端行业,航空经济可以显而易见的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行业产生推动作用。作为综合国力飞速提升的新兴大国,中国的装备制造以及军工行业不可能一直依赖外购,因此诸如先进战斗机、干线支线飞机等为主的航空制造业必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军機方面,歼10已经列装部队,歼20、歼31已经试飞成功。民机方面,新舟60支线飞机已经出口到国外,C919干线飞机研制也取得了巨大进展,空客A320的总装工作也落户天津,这些都带动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依托这些行业,陕西、山东、广东等省份将通用飞机制造作为新的突破口,加快航空经济的培养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新经济增长点。此外,空中交通管理技术的快速进步、航空运输能力的显著增强使得我国航空经济实力更上一层楼。在如今我国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之下,强大的航空经济实力有助于开拓新市场、占据新的资源,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加有效的利用起来,同时还能对国家的总体战略提供新的支撑。

(四)航空经济对消费有巨大的提升

消费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顽疾,甚至间接造成了如今中国投资深化、投资率过高、后继增长乏力等问题。而航空经济面向中高端人群,购买力强大,消费潜力巨大,对于促进消费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有着明显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温饱层面迈向了更高的享乐层面,越来越多的出国游、出省游给各行各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而对于这种长距离的旅行方式,航空显然是首选。利用民航运输的快速高效,跨地区的工作、居住、购物等等都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不断扩大的高收入人群也将成为航空经济拉动消费的重点人群。据统计,我国富裕人群已经超过2000万,中产阶级则更是数以亿计,围绕这部分人群开发出来的航空消费将拥有无尽的发展空间,商务旅行、跨国休闲等等也将引来勃勃生机。

三、对于发展航空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规划、全国一盘棋

航空经济投入巨大,辐射效应大,因此相比于制造业、房地产业而言见效时间较慢。这需要各级政府把眼光放长远,统筹规划,将航空经济放在优先发展的角度予以考虑。首先,各级政府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用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鼓励民用航空业的发展,而不是将好不容易引进的项目当成唐僧肉你一刀我一刀的勒索搜刮。其次,要培养航空市場,开辟新航线,建设新机场,不能短视的将各航线、各机场的盈亏作为衡量航空经济运行的损益的标准,而是要关注其辐射带动起来的各行业的运营。近年来许多新机场入不敷出,但地方政府支持机场建设的决心没有动摇,这就是目光长远的表现。第三,要合理规划各空港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想方设法将这些开发区建设成为综合类的大型开发区,规模要足够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二)以举国之力建设航空经济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根本区别在于日本是以举国之力进行改革自强,而大清帝国的洋务运动实际上只是几个开明的地方大员进行小打小闹,力度不同自然造成结果不同。我国的体制优势决定了短时间内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涉及大量高精尖行业、对我国国家战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航空经济更该如此。按照目前的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民航能够实现旅客运输量7亿人次,与如今的美国持平。而围绕这7亿人所衍生出来的商机足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因此,作为航空经济的基石,民航业必须全力做大做强,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各大航空公司的发展和机场的建设。而作为管理者,政府也必须在政策制定和体制管理两个层面加强对航空经济的扶持。

(三)放开空域管制,解放市场

我国的民航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目前低空领域并未开放,因此市场潜力巨大。从直观上来看,市场规模越大,所需飞机数量就越大,经济增长点也就越多。在我国,民航利用的空域仅占全部空域的23%,航线结构和机场运行也不够合理,这也是我国航班延误率极高的重要诱因。应该说,空域管制已经成为航空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而这种制约完全可以在科学规划、合理管理的前提下解除。显然,空域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影响到每个人生活的公共资源。只有空中的领域放开了,航空经济才能迎来真正的契机,对此,美国人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果没有庞大的低空市场,很难想象波音如何维持如今的市场地位。同样,如果我们自己作茧自缚,那么中航工业永远也无法与波音相抗衡。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空域的放开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加快通用航空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的通用航空市场发展严重落后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将通用航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基于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的现实,通用航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在社会各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无论是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还是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都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对于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因此,开放低空领域、加强通用航空建设不但有利于中航工业这样的航空企业,更能让中国经济的每个参与者都受益,上中下游将由此产生无数的价值和就业机会,这比起污染严重的化工行业和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的房地产行业要有利得多。

(五)发挥机场的辐射效应,将其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

以前认为只有大城市才需要机场,这种观念往往将机场定义为运输中转站,将民航定义为一种普通的交通运输方式。这种观念显然已经大大落伍了。为了更好地发挥航空经济的辐射效应,所有有条件的城市都应该大力加强机场建设,只不过各地可根据实际需求明确本地机场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在这种背景之下,必须将机场建设和当地的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实现航空运输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而不是孤立发展。作为欧洲的交通枢纽,法兰克福的机场是世界重要的航运枢纽,同时又有轻轨和铁路相连接。北京的首都国际机场也拥有与市区地铁系统相连接的轻轨。这些都是以机场为依托打造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典型案例。目前,我国的各机场普遍位于郊区,从市区到机场往往需要驱车一个小时以上,这大大降低了机场的交通枢纽作用,从而减少了航空经济的辐射效应。因此,未来的航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机场的城市规划问题,这对于我国现代运输体系的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篇4

1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理论分析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

1.1 理论模型

产权理论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 缺乏统一的市场势必造成区域间交易成本扩大, 导致产业结构同化, 产业相似度偏高, 过度竞争激烈, 竞争费用和保护成本增大等畸形发展。因此, 通过计算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可以分析区域间海洋产业结构的同构程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式中:i和j表示两个区域;xin和xjn分别表示部门n在区域i和区域j的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0≤Sij≤1。当Sij=1时, 说明两个区域的工业结构完全相同;当Sij=0时, 说明两个区域的工业结构完全不同。从动态来看, 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 则两地区的工业结构趋于相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 则两地区的工业结构趋异。联合国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法是研究区域工业结构相似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从总体上反映了地区间工业结构的相似或差异程度。这种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更大范围的产业分析。如果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 则说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 存在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的问题[1]。

1.2 模型应用

根据公式 (1) , 计算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 两两地区之间主要海洋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1所示。

续表

1.3 结果分析

(1) 2001—2009年辽宁和山东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平均值达到0.890 8, 2001年达0.924 0, 表明辽宁和山东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

(2) 山东和河北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也较高。山东和河北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位列第二, 2001—2009年平均值达到0.789 4, 2004年一度达到0.822 8, 表明山东和河北的产业结构也比较相似, 但相似程度低于辽宁与山东。

(3) 就整个环渤海地区而言, 辽宁和天津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是最低的, 2001—2009年的平均值为0.480 3。

(4) 从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动趋势来看, 仅河北和山东趋于上升, 河北和天津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急剧下降, 天津和山东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趋于下降, 辽宁和河北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略有下降, 辽宁和天津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波动中下降, 辽宁和山东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先降后升。

(5) 总体来说, 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水平比较高, 2001—2009年6种组合的平均值达到0.640 5, 最低的辽宁和天津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也接近0.5。但是从时间序列来看大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 产业结构雷同的情况有好转的趋势。

2基于区位熵理论分析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

2.1 理论模型

“区位熵”是指一个地区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在全国 (全省) 的产业或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地区某项指标 (产品、产业和人口等) 占全国 (全省) 该项指标比重之比。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 反映某一产业部门与其他地区相比的专业化程度, 专业化程度较高, 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为优势产业。

可以通过计算不同区域各主要海洋产业的区位熵, 分析各地区的海洋优势产业, 通过比较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 结合区域分工理论, 分析区域间各海洋产业的优势互补性, 进而分析区域间海洋产业的同构问题。

产业i在地区j的区位熵即专业化指数LQij定义为

undefined

式中:LQ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区位熵, eij表示j地区i产业的产值;undefined表示地区j的全部产业总产值;undefined表示产业i的全国总产值, undefined表示全国产业总产值。显然, 区位熵LQ可以用于测度该地区产业内部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 借此评价一个地区的产业的专业化水平 。如果某地区某产业的专业化指数LQij>1, 即该产业在该地区i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全国, 该产业在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处于优势;LQij=1时, 处于均势;LQij<1时, 处于劣势。这说明该产业是该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区位熵值LQ越大, 说明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越强, 越具有优势[2]。

2.2 模型应用

根据各地区2001—2009年区位熵的平均值, 将区位熵小于1的产业定为“专业化较低”的海洋产业, 将区位熵12的产业定为“专业化很高”的海洋产业, 各地区汇总如表2所示。

2.3 结果分析

2.3.1 各地区优势产业情况

(1) 辽宁省海洋船舶工业优势明显。

辽宁省海洋船舶工业的区位熵达到3.36, 主要是由于北方重要船舶制造大部分位于辽宁省所致。其次, 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为海洋电力、海洋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水利用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为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油气业。

(2) 河北省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略占优势。

河北省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区位熵分别为2.42和2.05, 略高于2.0的阈值。近年来河北省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项目纷纷上马, 促进了河北省海水利用业的发展。尽管环渤海地区天津港的规模较大, 但是随着曹妃甸港的扩建, 天津港面临一定的挑战, 计算结果显示, 河北省海洋交通运输业的专业化程度高于环渤海其他地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为海洋盐业和海洋化工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为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船舶工业。

(3) 天津市海洋油气业优势较高。

天津市海洋油气业的区位熵达到3.75, 这部分受到海洋油气业数据统计属地原则的影响, 有一些河北海洋油气业的产值计算到天津市。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为滨海旅游业和海洋化工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为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

(4) 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为优势产业。

在雄厚的海洋科研力量的支撑下, 山东省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区位熵达到2.11, 成为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为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和海洋盐业。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

2.3.2 优势产业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专业化程度上升的行业有:辽宁的海洋船舶制造业、海洋电力和海洋生物医药业;河北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天津的海洋化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山东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盐业。专业化程度下降的行业有:辽宁的海洋化工业;河北的海水利用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天津的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和海水利用业;山东的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

2.3.3 总体来看, 辽宁和山东产业同构现象较严重

从表3可以看出, 对于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产业, 海洋油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船舶工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分散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各地区, 基本不存在产业同构的现象。而对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辽宁省和山东省在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方面专业化程度均较高;对于专业化程度较低的产业, 辽宁省和山东省在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中专业化程度都很低。由此可以看出, 相对于其他地区, 辽宁和山东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 不论是从产业结构相似程度, 还是优势产业的分布情况来看, 辽宁省和山东省的产业同构现象都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方面。

由于所处区域的资源、环境的差异不大, 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海洋产业同构现象。因此各地区在制定海洋经济产业优化战略时, 应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进一步细化发展领域, 同时尽量避免与周边地区形成恶性竞争;同一产业, 可选择避开传统优势领域, 形成错位竞争。此外, 可借助国家的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海洋高端制造业和海洋能源产业等, 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统计, 2007 (10) :47-48.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5

专业优势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企业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既了解政府经济管理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既了解宏观经济又懂微观经济,既了解中国国情又懂国际惯例,既了解计划又懂“市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大学。经济学院已有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并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拥有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

经济学院建院基础的经济系创建于1974年,是北京市各大院校中建立经济系最早,也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院系之一。目前是中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贸系和国民经济系三个教学单位,建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流通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单位。同时,还建有一个经济运行和国际贸易实验室以及一个信息资料中心。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010-65951908。

/ 3

【课程优势】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

优势专业、全国领先;

核心师资、权威课程;

实战教学、资源独享;

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培养方向】

以培养经济与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打造复合型高素质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产业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流通经济理论基础,具备高层次管理思维和技能,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它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投资分析、国际商务,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节假日上课;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 3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3、报名费200元,学费15000元、教材资料1000元(两年)。

【课程设置】

学位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产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管理,商品流通理论与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专业课:高级财务管理,营销传播与策划,零售商业经营管理; 专业论坛:新媒体经济,现代商业技术;

注:每年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趋势调整设置。【证书授予】

1、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2、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申请硕士学位。

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集群战略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中原经济区 郑州

0 引言

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的领头羊。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这两个地区的发展。相比之下,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落后势头。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为郑州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机遇。

产业集群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和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和中介机构,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由于地区性的产业集群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利于提升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郑州的发展、郑州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产业的发展上,需要建立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上,特别要强调最具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的发展和素质的提升。[1]为此,需要研究郑州发展的产业集群战略,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

1 郑州发展产业集群的原则

对于郑州来说,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一种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思路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适宜的产业,运用产业集群方式加以培育与发展,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从而拉动经济增長、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为此,需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原则和实施方法。

1.1 利用区域资源优势

郑州周边的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小麦和棉花的主要产区,拥有煤矿等各种矿产资源,为郑州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郑州是我国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位于全国的中心位置,地理区位优势显著。郑州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劳动力素质在中部地区处于较高水平。郑州是自古以来的商城,有创业和市场拓展的人文环境。

郑州的优势还在于拥有多个大型的商贸市场,幅射河南省和中西部地区。郑州背后有河南省的一亿人口,市场消化能力和市场需求巨大。郑州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这种市场优势,发展起来相关的制造业群体,由原来的商贸市场逐渐演变成为商品的生产基地,构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郑州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结合河南省农业大省的实际,利用交通枢纽和劳动力充足的条件,充分发挥市场的辐射作用。

1.2 发展目标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重点是传统产业

企业集群不能一味求高求新,我省最具竞争优势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对就业需求最为旺盛的仍然是低收入人口。郑州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应该将目标定位在考虑如何有利于解决就业,如何集中提供政策环境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如何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集群。此外,应适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把增强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未来长远的趋势和方向。

1.3 政府主动参与,政策扶持和指导

我国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基本都是自发形成的,而中部要实现赶超东部的目标,不能等待产业集群的自发产生和发展壮大,政府要主动参与和指导,在刺激自发性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更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大力发展产业集群。这就需要政府的主动参与,需要政府的配套政策支持,需要政府加强对产业集群规划引导,加大支持力度,从税收、资金、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帮助。[2]

1.4 企业家积极参与,行业自律

产业集群的成长,体现在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企业家的进取。需要转变经营思想,在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同类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促进信息流动和创造性思维的传递。要进行行业自律,建立良性的竞争态度,不能同类企业低层次重复建设和互相排挤,导致市场混乱;避免短期行为,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出现质量问题和假冒伪劣问题,这不仅损害了单个企业的形象,还会造成整个产业集群和区域形象的恶化。需要改进家族式、个人独断的管理模式和粗放的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 郑州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

2.1 重点发展传统产业

郑州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点在于有特色的传统产业,结合郑州的资源和地缘优势,优先发展的产业有服装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制鞋业、基础原材料加工业及采掘业、机械加工业等。对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采掘业、机械加工业等已有论述,下面主要探讨劳动密集型的服装、食品业。

在郑州市的商业规划中,将火车站地区确定为“银基服装交易园区”,这一地区集聚了10多家服装市场,最大的一家“银基商贸城”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在中部乃至全国都具有辐射和影响能力,为郑州服装业的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在靠近火车站的郑州西区有多家纺织企业,并且,在紧靠城区的须水有纺织工业园,郑州还有大型的专业纺织机械厂——郑纺机,郑州轻工业学院和中原工学院还有纺织和服装方面的专业,形成了完整的从研究、设计、原料、设备、加工、销售的服装业链条,发展起来众多的企业群体,特别在女裤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对于服装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今后需要注重品牌的建设,加强设计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的沟通,培育专业化的服装设计、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等中介机构。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依靠这个优势资源,郑州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既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又能够解决城市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总体上提高这一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在这方面郑州也有较好的基础,拥有“思念”、“三全”等优势品牌,还有具有影响力的面粉加工企业和方便食品加工企业。依托这些优势企业,可以发展起来更多的食品加工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强化集聚优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出口能力的培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2.2 优势高新技术产业

为了增强郑州整体的实力,还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有超硬材料、耐火材料、电子显示屏等产业。比如,超硬材料方面,郑州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全国唯一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产业结构完整。政府需要主动引导,在税收、土地供应、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扶持主导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发展,强化该产业的优势地位。电子显示屏等产业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2.3 加强园区建设,改善环境

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调整,明确主导产业,制定针对性措施,结合招商引资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配套企业进驻,并补偿性地迁移出一些非相关企业,以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可围绕几个核心龙头企业建立特色工业园,通过一些措施促使分散的企业逐步加入,形成产业集群[3]。

政府要进行正确支持和引导,以营造适合创业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净化生产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支撑。

2.4 发展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

产业集群的成长离不开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协助。需要建立行业协会,协调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间的协作,共同举办行业展会等信息交流活动。需要有管理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来帮助企业规范经营。需要有担保公司、信用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机构等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需要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机构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和形象。需要研究和教育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为此,需要大力发展各类中介机构,只有中介机构合产业紧密结合了,产业集群才能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3 结束语

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给了郑州一次机会,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需要从多个发面努力,但解决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问题应该是重中之重,产业集群战略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郑州的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单个企业的实力薄弱,但多个企业组成联合混编舰队,共同去开拓市场、应对竞争,能够形成区域性的优势。通过企业的发展,郑州才能更好地参与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推动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袁中许.中部后发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1.6:104-

107.

[2]张二君.产业集群培育与中部经济发展,经济研究导刊,2010.23:66-

68.

[3]李大华.培育重庆欠发达县域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决策导刊2009.0

9:44-45.

作者简介:

李智(1974-),男,四川内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灰色系统等。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7

1FDI在海西区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情况

从FDI在海西区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则微乎其微,呈现出明显的“重工重商轻农”的格局,农业利用外资尤其不足。

1.1 第一产业吸收FDI严重偏少

当前农业利用FDI呈现如下特点:第一,FDI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所占比重偏小。第二,农业利用FDI项目平均规模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项目平均规模偏小。第三,农业利用FDI的范围相对较窄。一方面,农业利用FDI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项目上,投资农业内部(农林牧渔)生产环节的比较少。而且,农业产业链上游的农药、化肥和种子等生产环节,以及下游的粮、棉、油、食糖等农产品流通的投资则比较少。另一方面,农业的跨国投资企业主要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外资来源单一。[1]

1.2 FDI主要投向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在海西区所利用的FDI中一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二产业是我国对外资开放较早、开放领域较宽的产业,也是吸收FDI最多的产业。2006年全年福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 988个,合同外资85.57亿元,其中第二产业的项目1 576项,合同外资83.86亿元,占74.63%;2007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 164项,总投资120.48亿美元,其中第二产业的项目1614项,合同外资82.62亿美元,占68.58%。而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又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占到第二产业吸收FDI的70%以上。今后几年内,制造业将继续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中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大。

1.3 第三产业FDI配置不合理

从世界范围看,第三产业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约占60%。近年来海西区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具有平稳上升的趋势,但结构不平衡。第三产业FDI占总量的比例较小,贡献率极不稳定。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居中,但增长速度低、波动性大。

从总量变动情况看,近年来海西区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W”型变化特征;从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看,各行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变动与结构比例均表现为不平衡性;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总体上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25%左右。但是,该产业在海西区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40%,与发达国家的60%~7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意味着第三产业在海西区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意味着第三产业存在着利用外资的巨大空间。

2 FDI对海西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2.1 FDI对海西区产业结构的积极影响

1)增加资本积累、提升资本存量。

吸引FDI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填补内资缺口,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促进资产质量的改善。从这种角度看,内资不是外资的替代物。利用外资对资产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形成高质量的新增资产。外商投资设立新企业,为国内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观念、新的管理能力和新的国际市场渠道。新项目的竞争力较强,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增量资产,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进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二是提升存量资产的质量。海西区现在资产存量中,有大量的低质量资产。FDI通过对该区域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产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产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效果。

2)FDI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方式成为海西区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跨国公司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引进技术:一是通过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货物和加工工艺,提升了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二是通过引进内地不能制造的新产品,使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行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增加;三是通过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使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相对较高的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增加。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有效改进了国内企业的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促进了新产品的开发。跨国公司在与国内企业的相互竞争和配套协作中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大大缩小了海西在产品、技术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快了海西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3)FDI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FDI已渗透到海西的各个产业,但由于政策导向,对第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因此FDI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趋势,尤其促进了制造业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实行有选择的外资引进政策,鼓励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大量的FDI对海西新兴产业部门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再者,国内服务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要大于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因此,吸引服务类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当前提升海西服务业水平的必要途径。

4)FDI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真正制约海西区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因素是制度和技术。借助于引进外商投资,通过合资合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引进先进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外资的引进将国内的企业打造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平台,成为承接国际分工的制造链环,在合资合作中培育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2 FDI对海西区产业结构的消极影响

1)FDI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大了海西区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

目前海西区外资的产业结构是极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外商对海西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很低,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相对偏低。第二,外资在第二产业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外资投资于制造业过多,而投资于基础产业较少。第三,外资在第三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不合理。外资投向房地产业、商业、金融保险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投向基础设施部门,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地质勘查等部门,所占的比重太少。

2)FDI对海西区产业自主开发技术产生一定影响。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FDI,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海西区在实施该战略10多年后,FDI确实对产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某些产业的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

3)FDI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产业控制。

外资凭借其垄断优势,目前在海西一些行业已经形成了产业控制的局面。FDI所形成的产业控制主要有三种,一是股权控制,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有许多外商不仅追求单个企业控股,而且追求全行业控股,欲从生产到流通全面控制这一行业。二是品牌控制,品牌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所有权优势之一,品牌控制实际上是市场份额的控制。三是技术控制,指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中实施“技术锁定”的策略。

3 利用FDI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时期海西区应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继续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正确发挥政府的产业政策职能,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带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1 指导FDI形成合理流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利用FDI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引进FDI最终目的是要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在引资过程中要按照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合理引导外资产业投向。

1)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产业投资的力度。

加快第一产业吸引外资步伐,尤其是吸引发达农业国家投资十分必要;改善农业的投资环境,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改善农业人力资源状况;发展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的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先进技术和项目的引进,着重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多引导外资投向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开发,以提高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

2)合理引导第二产业吸收FDI。

引导外资增加对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提升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技术;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的关键因素,它对于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利益分配中的长期被动不利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鼓励外资参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造对于改善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都将发挥极大地推动作用

3)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三产业投资力度。

我国在入世前就承诺开放服务贸易,因此海西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有必要把服务业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器,扩大产业开放领域,增加外资持股比例,以吸引FDI更多流入第三产业。当然,在扩大第三产业引资比例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第三产业内部均衡。对于以往吸收FDI比例较高的房地产业和一般社会服务业要适当降低其吸收FDI比例,以免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

3.2 充分利用FDI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利用FDI的过程中应提高外资与相关产业关联度,通过FDI的资金与技术引进,对现有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调整、发展和升级产生“牵引效应”;通过竞争效应促进国内企业成长,除了要有鼓励发展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以及一些政策扶持外,增加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投入,积极创新和复制新技术也是使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只有有了竞争的能力才能营造竞争的环境;通过引进FDI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2]。此外,还应重视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建立共同研发中心,加速其技术溢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吸引外资和自主开发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外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另一方面应该在政府支持下,注重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并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外资加快技术转移步伐,提高转移技术的档次。

3.3 利用FDI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时,要注意保护国内企业。

FDI通过技术控制和市场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企业自身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以及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整个区域的产业安全提出了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以下几方面予以重视:第一,要加强对外资的政策引导,防止跨国公司凭借资金和技术实力,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垄断势力,进而阻碍海西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二,推行国民待遇原则。一贯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是实施对外资的“优惠待遇,即“超国民待遇”,这对于我国吸引外商投资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外资的优惠反过来就是对内资企业的歧视。因此,应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原则,这有利于为外商创造一个稳定、公平、有序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的质量,也有利于尽快转变国内企业所处的不利的竞争地位。第三,注重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必须对国内企业特别是涉及战略性产业的企业进行适度的保护,取消各种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加强对流进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监管,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要走自主开发创新之路。对跨国公司转移先进技术和技术溢出,不能过分依赖,战略性技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只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抵御危害经济安全的现象发生;再次,要按照经济规律组建能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拥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促进国内企业的规模化、大型化发展。总之,在利用FDI的同时,始终要以不断提高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己任,只有国内企业强大了,才能从容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挑战。

新时期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继续加大力度引进FDI,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FDI积极作用,正确发挥政府的产业政策职能,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带动力,推动海西的产业结构不断向前演进,不断向高度化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摘要: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作为中国的重点发展区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吸引FDI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海西区存在着FDI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且该现象日渐突出,已经影响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本文主要针对该现象,阐述FDI对海西区产业结构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FDI,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凡.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2]许俐俐.浅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产业整合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7(9).

[3]阮学峰,张烨.外商直接投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集聚效应[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

[4]叶飞文.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J].发展和改革论坛,2007(10).

[5]杨忠诚,杨盛标,黄细洋.浅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经济师,2004(12).

[6]刘洪清.广东省FDI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所辖区域范围, 土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1595公里。这里既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又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其区位优势明显, 战略地位突出, 开发潜力巨大, 发展前景广阔, 是沿海、沿边和内地三类地区俱全, 实现内外联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的最佳实验区和示范区。作为我国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一个重要板块,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对接“海上东盟”和“资源东盟”上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通道价值。广西北部湾地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可以概括为:经济地理的中心、区域合作的枢纽、区域发展的重心、对外开放的前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战略地位更为重要。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2.1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从广西各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和产业结构变动上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1996年到2007年十二年间, 产业结构出现两次较明显的变动, 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1992年以前, 广西的产业是以农业为主导, 工业产值远低于农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从1993年至1999年为第二阶段, 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 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开始超过农业, 特别是1993—1995年间, 工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至2007年, 这个阶段农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 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而第三产业增长较为明显。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经计算,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有2000年的31.1%:26.0%:42.9%, 调整到2007年的20.9%:40.7%:35.1%。由2000年的三一二变到2007年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2.2产业相似系数测算

三次产业结构可以反映经济区内部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水平。测度结构趋同的方法有很多, 一般常用的工具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一个有效的反映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所谓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衡量两个地区某种结构相似程度的定量指标, 本文采用的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 Sij为i, j 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Xik, Xjk为两个区域k部门特征值 (如从业人员、产值占该区域总量的比重;有0≤Sij≤1成立, Sij越趋近于1, 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是相似;Sij越趋近于0, 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在对光磁北部湾经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时, 使用的部门特征值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当年增加值与当年该地区GDP的增加值总量比重。根据原始数据, 经过计算得出2007, 200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之间的产业相似系数如下表所示:

从2000年和2007年产业相似系数上可以看出,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三次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趋同现象, 对于北海和南宁来说, 2000年南宁和北海的产业相似系数是0.979, 而在2007年南宁和北海的相似系数却达到了0.997, 产业相似度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上升了0.018个百分点, 产业相似系数接近于1, 南宁和钦州的产业相似系数由2000年的0.936上升到了2007年0.941, 南宁和防城港的产业相似系数有2000年的0.950下降到了2007年的0.863, 产业呈现出差异化发展, 主要在于防城港以港口经济为主, 带动全市经济的发展。钦州和北海的相似系数也由2000年的0.902上升到了2007年的0.949。从总体上看, 北部湾四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防城港, 钦州, 北海是港口城市, 港口经济在各自的发展着占据着很大比重, 使得产业存在一定的相似。

2.3港口经济发展现状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辖的城市中, 除南宁外均为港口城市, 所以港口经济在该区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不容小觑。本文选用港口吞吐量作为表征港口业发展的特征量, 选取GDP和外贸额作为表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征量。同时, 考虑到港口是社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补充了“北钦防”三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作为参考变量。在这几个特征量中, 港口吞吐量主要反映港口当前的经营状况, 是计算港口收入的重要参考指标, 它在时间上表征港口发展的历史情况。GDP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指标, 它涵盖了所有的经济领域, 最能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 是“北钦防”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并且添加“南北钦防”四市的GDP以便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联系。

本文采用谢童伟、宾长初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与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所用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来判定二元等距变量的相关性。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如下:

undefined

式中r为相关系数, xi和yi代表第i年的两个不同指标, undefined和undefined分别为指标x和y的年平均值。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用表二的数据计算可得下表3:

注:当r≥0.8时为高度相关;当0.5≤r<0.8时, 为中度相关, 当0.3≤r<0.5时, 为低度相关;当r<0.3时为不相关。

由表三可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的吞吐量、外贸额、固定资产投资、GDP之间都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如表三所示。从表三的数据可以看出, 在优先级上, 相对于吞吐量来说, 变量相关性依次为四市GDP、三市GDP、固定资产投资、三市外贸额;相对于外贸额来说, 变量相关性依次为固定资产投资、四市GDP、吞吐量、三市GDP。

上述分析只能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的吞吐量、外贸额、固定资产投资、GDP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但缺乏定量表示。在此可以用线性回归方程给出具体的相关规律。为减少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干扰, 我们分别对上述变量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建立一元回归方程:

y=β0+β1x+ε

这里y代表港口外贸额, x代表港口吞吐量、固定资产投资、“北钦防”三市GDP“南北钦防”GDP四个变量, β0为回归常数, β1为回归系数, ε为随机扰动项。对这一方程的检验采用拟合优度来检验, 判定系数为:

undefined

R2越接近1表明回归直线的拟合度越好,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可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吞吐量与另外四个变量之间的数学参数如表4:

上述回归分析模型在给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外贸额与另外四个变量之间数学关系的同时, 再一次印证了在所有的相关性关系中, 外贸额和固定资产处于第一相关位置, “南北钦防”四市GDP、吞吐量、“北钦防”三市GDP分别处于第二、第三、第四位置, 即上述四个变量与港口投资额表现出层次相关的关系。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外贸额的增加和固定资产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南宁市的发展比“北钦防”要好要快, 因此四市GDP对港口外贸额的作用比三市GDP的作用要强要大。

3结语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现状, 分别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相似程度以及港口经济现状。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现状做了深入的分析。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 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愈显紧迫, 故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以使该区在产业的健康发展下获得一些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扈剑晖.基于外贸视角的广西产业竞争力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 (8) :37.

[2]谢童伟.宾长初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与城市经济相关性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8, (4) :32.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9

关键词:区域,空间,区域的空间结构,城镇空间结构,川渝经济区

一、区域与空间

空间, 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中心事物而言的一个场所。在这里, 空间指的是经济的空间, 它具体表现为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 表现为地壳表面的一部分, 它是物质存在的载体。空间是一个三维结构, 具有非均质性、差异性和内聚性的基本特点, 同时, 空间的形成还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现实的可塑性。

区域, 相对于空间来理解, 是一种具体化的特殊化的空间。从本质上来说, 区域的内涵应小于空间的概念, 区域是特殊化了的空间。在理论上, 我们研究的区域是对现实真实区域的抽象, 主要表现为区域是引入了人及其关联要素的活动的一个地域空间。区域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内在结构紧密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由此, 我们可以对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区域下这样一个定义:区域是一个内在特性相似、内部结构相对稳定, 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 就象一个生物体一样,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这种整体结构性, 正是区域经济在现实中运动和发展的依托。如果我们要分析一个区域的经济体系, 试图了解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就必须分析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所有的主要结构。其中,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的运输结构、区域的投资结构、区域的技术结构、区域的外贸结构、区域的消费结构, 等等。

我们这里所说的空间结构, 一般是空间的经济结构, 指经济区域内各经济单元的相互关系。我国著名空间结构理论学者陆大道对空间结构是这样下定义的:“空间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值得注意的是, 把握空间结构既要分析空间内各种要素的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 同时, 更要强调要素的动态性, 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包括其位置关系, 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空间结构也是一个三维概念。

从大量的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案例中可以得出, 区域的空间结构反映了区域发展的本质, 它从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区域发展的状态。要判断一个经济区的发展是否健康, 区内各组织是否协调有序, 与区外的关系是否紧密, 以及资源的利用是否处于最佳的状态, 等等, 都要进行区域的空间结构研究。在分析区域空间结构的实践中, 我们需要考虑的除了运费、地租、集聚这三个基本因素外, 还包括资源分布、气候与地形、社会结构、历史特点等, 而且除了市场调节外, 还涉及到政府的政策、方针、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在这里, 通过对区域的空间结构的研究, 主要是要达到以下主要的具体目标:第一, 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所处阶段, 因为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有不同的特征;第二, 揭示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特征、集聚与分散的关系及其效益;第三, 预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状态的演变趋势;第四, 根据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实际趋势, 对具体区域空间结构提出调整方向及实施此种方向调整的途径。

三、区域的城镇空间结构

从总体上来说, 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都是以节点、轴线和域面这三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 节点通常指的是一个经济中心, 一个具有极化作用的经济中心。具体的说, 节点的作用表现出来就是不同的城市功能。而由节点与节点共同组成的空间系统也就是这里我们所说的城镇系统, 即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方面, 从来就是区域规划者重视的问题。而从70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学术界也对此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城镇空间结构体系表现为城镇的地域分布、排列及其组合状况, 其中主要包括全国性的城镇地域分布状态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地域分布状态。而城镇空间分布一旦形成, 将会对区域发展如城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建筑景观、社会生态、居民生活方式等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并进而影响到政府决策与城镇、区域规划。

按照张敦富教授的观点, 他认为城镇在空间上聚集以至形成城镇带, 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推进的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人口和产业不断向中心城镇集中;第二阶段, 中心城镇的向心力相对减弱, 开始出现卫星城镇;第三阶段, 城镇规模继续扩大, 出现城镇群和区域性城镇带。借鉴这一思路, 我们在进行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实践时, 通常考虑的是一下三种布局模式:

1、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增长极的布局模式。

城镇具有高度的聚集性, 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金融集中地, 具有较强的极化作用, 即以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的条件将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吸引过来;城镇还具有辐射功能, 必然会产生扩散作用, 即对周围地区提供市场、提供经济技术支援以及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增长极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从而形成了规模有序、有机联系的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这种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圈或城镇群。

2、城市发展轴的布局模式。

一般的发展轴主要是指两个大的中心城市带动交通线上的若干中心城镇的发展。这条轴线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集聚作用, 通过其影响范围内的客体带动区域的发展。通常情况下, 该轴线是交通干线、能源输送线、水源及通讯干线等线状基础设施经过、周围又有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的地带, 可以分为海岸发展轴、大河河岸发展轴、铁路干线沿线发展轴和复合型发展轴。这种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轴线及其附近地区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联结起来的经济密集带。

3、城市网络布局模式。

发展轴进一步演化从而形成一个由若干发展轴联合起来的网络, 这种网络布局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更强。在一定程度上, 它是扩大了的“点”或点的集合, 是最高程度的空间集聚形式。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 意味着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 而对于更大的区域来说, 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的增长极。简单的说, 它是节点、轴线和域面三种空间形式的结合。这种布局模式具体表现为有强大经济实力、人口密集的经济区。

四、川渝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分析研究

川渝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中国家重点建设的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主体, 是西部三大经济带 (区) 中西北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西南南贵昆经济区的重要衔接区和战略接替区, 在中国西部地区及长江流域开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地位。

川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西部最大的两个中心城市 (重庆和成都) 也都集中在此, 是我国西部经济的重心所在。成都作为西部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是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惟一的直辖市, 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和集水路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和内河口岸。除了长江黄金水道外, 以成渝、内宜、成乐、成绵、成南、成雅高速公路等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已初步形成, 以成渝、成昆、宝成、襄渝、渝怀、川黔铁路为骨架的铁路交通网也已基本建成, 再加上较为发达的航空线路, 川渝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由于解放后中央政府高度集中的政策和战略扶植, 目前川渝地区在地域上自东向西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体系、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以重庆、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 以重庆和川南 (宜宾、泸州、自贡) 为中心的化工、机械工业基地, 以成都、绵阳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基地、以德阳为中心的装备制造工业基地, 以及以成都、泸州、宜宾为中心的食品饮料工业基地。

从总体上来看, 川渝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 城市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重庆都市区和主要交通线上, 形成了三个相对集中的城市密集区。其中, 有11个城市 (包括一个特大城市、4个中等城市) 集中在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上, 而该平原的面积不过1万平方公里左右;有7个城市 (包括一个特大城市和1个中等城市) 分布在以重庆为圆心、半径为100公里的范围内;有7个城市 (包括4个中等城市) 分布在以自贡为中心的川南地区。其余地区城市比较稀少, 经济也相对落后。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川渝地区大多数地区城市发展缓慢, 没有形成具有聚集效应的城镇体系。除了重庆、成都、攀枝花、绵阳、乐山、泸州、宜宾、自贡、内江、雅安等中心城市、大中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之外, 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心城市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发展程度很低, 而且城市发展网络密度不高, 经济社会联系不强。这严重制约了川渝地区空间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削弱了川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地的带头作用, 从而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针对川渝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如何认识和把握重庆、成都两个经济龙头的作用, 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布局, 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参考点轴开发理论, 首先要充分依托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 大幅度加快川渝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 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优化上, 放在提高城市质量、经济总量和现代化水平上, 通过配套的市场体制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创造体制优势, 发挥其经济、技术、人才优势, 带动川渝其他地区的发展;在依托两市的同时, 要重点抓好宝成——成昆铁路沿线和成渝高速公里沿线的发展, 以此为发展轴, 向四周扩散, 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 促进周围地区的协调发展, 最终形成以重庆、成都、攀枝花、绵阳、乐山、自贡、雅安、宜宾、泸州、德阳等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结构合理、分布均衡、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川渝城市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原理》,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2]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科学出版社, 1999

[3]吴传钧, 《中国经济地理》, 科学出版社, 1998

[4]孙久文, 《区域经济规划》, 商务印书馆, 2004

经济区产业结构 篇10

成都经济区是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腹地面积最广、聚集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对四川省来说, 成都经济区是省内的单中心经济区, 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全面提升成都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对于构建西部经济中心, 成为引领西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长远看, 低碳经济将成为成都经济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器, 能促进成都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这与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 成都经济区应以“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 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一、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最早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 之后, 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和延伸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英国的D·约翰逊、德国的T·特雷福斯、日本的岛田居二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可行性、相关政策措施、低碳经济长期发展等现实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学术界一般将其定义为:低碳经济是以碳排放为度量的人类经济活动, 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其中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新清洁能源结构,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为了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低迷景况, 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 以应对气候变暖,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起点低且发展迅速, 所以发展任务比较艰巨。对中国而言, 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它将迫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从“黑色”向“绿色”转变, 从“高碳”向“低碳”转变。可喜的是,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并已经付诸行动。2009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 我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1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二、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来看, 低碳经济可分为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个方面。而低碳生产, 实质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①。事实上, 无论是降低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还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即降低每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都依赖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因为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产业结构状况②。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来淘汰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低效益产业, 避免产能过剩, 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宏观层面来看, 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要就是调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以及如何引导这三种产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之间协调发展。所以说, 在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下, 要调整产业结构, 其前提保障就是要促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地、可持续地健康发展。而产业结构调整所涉及的内容很丰富, 涉及的对象也是多方面的, 包括产业的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企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等等。

遗憾的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 长期依赖的主导性产业还是高碳产业, 靠能源的不断开采和资源的不断消耗在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利用的能源资源中, 还是以高碳为主, 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能源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大国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低碳经济这种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最先提出的, 其提出的背景是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代已经基本解决了传统环境问题。这种模式是对发达国家有利的, 所以他们才在全世界倡导并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而中国目前还是处在大力发展工业化的时期, 被公认为“世界工厂”, 在国际产业链中是加工低端产品的。同时, 重化工业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 都不可避免地要以高消耗为代价。在将来很长一个时期内, 我们的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为主, 缺乏先进的技术来开发出低碳型替代品。所以, 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在转型过程中, 要充分注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吸收开发新能源、技术创新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发展阶段和现实利益, 对暂时不符合我国实际利益的评价标准不能盲目跟风。

在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具体操作中, 我们就不适合使用发达国家提出的某些衡量标准, 比如单纯的碳减排等指标。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提高环境质量, 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打好基础。在推进新能源等技术研发的同时, 必须兼顾传统工业生产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传统工业生产加以绿色改造, 开发出适合中国现阶段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等, 以绿色技术来支撑绿色经济的发展。而绿色经济这个概念本身就包罗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各个方面。所以,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等方面。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曾提出, 低碳经济必须“魂要附体”, 而传统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正是这个“体”之所在。

三、低碳经济与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成都经济区是对四川乃至西南有重大经济影响的西部经济高地, 可以看作是中国西部的“东部”。2009年四川省GDP为14151.3亿元, 其中, 成都经济区GDP为7102.5亿元, 占全省的49.4%。根据国家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和省政府“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 成都经济区由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八市构成。

作为成都经济区龙头的成都市, 其核心城市的首位度指数为4.9, 是典型的单核经济区。成都市的人均GDP是经济区内平均数的1.5倍, 经济密度是3.74倍③。但是, 一直以来, 成都主城区一城独大, 未能有效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发展, 扩散效应较弱。且成都经济区尚未形成一体化区域经济, 还是在四川省管辖下的市、县经济体单元的地理概念。成都经济区八市的地方政府都是在其辖域内具有很强资源配置能力的经济主体。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经济分权使得地方政府迸发出巨大的经济创新活力, 地方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投资等驱动性经济活动充满活力, 地方经济迅猛发展, 但同时也埋下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隐患。八市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趋同、资源虚耗、地方保护主义、市场无序竞争、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矛盾。从微观层面看, 高新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效果尚不令人满意, 低碳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力度不够;从中观层面看, 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受到抑制、工业孤立发展;从宏观层面看, 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严重滞后、区域资源难以为县域所用且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些矛盾表现在区域经济利益冲突上, 导致区域内各市 (县) 实力分散, 区域冲突日益严重。

成都经济区内各市政府当局也已经意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正在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创新引领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等路径, 全力破解低碳经济发展瓶颈。目前, 成都正全力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狠抓生态、环保、低碳经济, 并将“低碳”与“田园”相结合, 升华了城市的内涵, 进一步突出了成都的特色。而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成都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 还要按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的要求,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在产业低碳化的发展转型过程中实现产业的高端化, 从而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目标提供可持续的、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可喜的是, 成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集中体现为“三个一”, 即:建设一批低碳试验区、拟定一个低碳发展规划、建立一套低碳发展推进机制。自2007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 成都大胆改革、积极创新, 在统筹城乡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形成, 为构建低碳产业格局、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2010年年初, 成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成都市建设低碳城市工作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发展低碳经济、强化低碳管理、倡导低碳生活为切入点,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坚持政府推动、规划引导、示范带动、公众参与、循序推进的原则, 探索一条符合成都实际的低碳城市建设发展之路。其目的是通过建设低碳城市, 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产业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具体奋斗目标是, 到“十二五”末,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总消费的比重达到30%以上,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以上,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1.15吨以下, 确保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就如何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这条途径来促进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 笔者分别从微观 (低碳技术) 、中观 (低碳产业) 、宏观 (低碳政策) 三个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 微观层面 (即低碳技术层面) 的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 推进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引进国外低碳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

火电、冶金、石化、交通、建筑、化工等产业能耗高、污染重, 被一些学者称为高碳产业。但目前还没有具体指标来划分高碳产业、低碳产业或中碳产业, 高碳和低碳都是相对的概念。这些高碳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还会继续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因此也不是说这些产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这些产业通过技术进步不断减少碳排放。这些产业碳排放强度大, 减排的空间也很大。因此, 需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的力度, 促使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二) 中观层面 (即低碳产业层面) 的建议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排放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商务和数字新媒体产业, 着力提升金融业、物流业、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积极培育健康产业和环保产业。

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碳汇④产业的支撑, 且碳汇产业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碳汇产业。全球森林面积虽然只占陆地总面积的1/3, 但森林植被区的碳储量几乎占到了陆地碳库总量的一半。所以林业是适应范围很广的重要碳汇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发展草原碳汇产业。再者, 加大太阳能、核能、风能、LED等新能源产业设备制造的投入, 促进集约集群发展, 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着力推进生物质能、沼气、地热等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鼓励利用垃圾、余热余压发电。另外, 完善秸秆收储支体系及其商业运作模式, 筹备建设秸秆发电厂, 力争年处理秸秆40万吨, 抓好秸秆发电项目。

此外, 要加快发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具有市场需求前景, 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形成智能绿色制造体系的新材料, 实现品种显著改良的生物育种, 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 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海洋开发, 提高资源勘探开采水平和效益, 发展地质勘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 宏观层面 (即低碳政策层面) 的建议

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 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 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 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使之成为带动中国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就第一、二、三产业而言, 要力争实现三次产业在低碳模式下的协同发展和结构优化。

1.在第一产业中, 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有机牧场、有机畜牧业、非矿物有机肥、多样化的有机农场等, 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扩大农产品 (尤其是热带水果) 的加工能力,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 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 加强农业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2.在第二产业中, 要加快太阳能、风能、核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会直接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强度。

3.在第三产业中, 要加快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使现有产业中的物流、软件、金融保险、旅游经济等更好地升级。要围绕发展低碳经济, 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 着重发挥服务业、物流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等低碳、高效产业的作用, 全力打造软件、计算机与网络产品、现代通信、高技术服务业、环保、生物与新医药等重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结构。

(四) 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三个层面 (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政策) 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通过宏观层面的产业调整政策, 可以鼓励高碳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从而优化产业结构;而微观层面的技术进步也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总之, 成都经济区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要进一步发挥成都作为龙头城市所特有的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和生态优势, 强化成都的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 努力优化成都经济区的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少、温室气体排放小、与环境友好的新型的绿色产业, 为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45%贡献成都经济区的力量, 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探索有力的途径。

摘要: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调整产业布局。从长远看, 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成都经济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器。因此, 成都经济区应以“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 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低碳模式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及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分别从微观 (低碳技术) 、中观 (低碳产业) 、宏观 (低碳政策) 三个层面对低碳模式下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九三学社, 四川省委.加快推进成都经济区建设[J].四川统一战线, 2010 (3) .

[2]李刚.后金融危机时代多国抢占低碳产业制高点[N].学习时报, 2010-08-24.

[3]梁平, 韩丽.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式研究——基于对低碳经济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 (36) .

[4]加速河南低碳经济发展、助推河南产业结构转型[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 2010-04-20.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100413_402635966.htm.

上一篇:阳离子交换树脂下一篇:食用菌制种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