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色建筑

2024-07-31

园林绿色建筑(精选十篇)

园林绿色建筑 篇1

在当代的园林建筑过程中, 虽然人工制成的建筑材料越来越多, 但是, 建筑木材仍然是所有的建筑必不可少的, 一直占有一定地位的建筑材料之一, 我国虽然地域广阔, 但是森林覆盖面积却排在世界其他的国家的后面, 森林资源对于我们国家是非常珍贵的, 来源于森林的木材被应用与当今人们生活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建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园林建筑及其各种建筑施工的需求日益扩大, 木材的需求也就随着提高, 我国木材供需矛盾也就日益突出, 解决此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 进行园林建筑木材的绿色化的生产。

二、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生产

园林建筑木材从古到今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适合建筑使用的生态材料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木材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园林建筑木材并没有因为现代建筑材料的出现而被取代, 当今世界每年的木材消耗量大约为37亿立方米, 我国是一个木材消耗大国, 每年的木材消耗量大约在3亿立方米。

所以, 针对园林建筑木材的绿色化生产, 我们更加要严格地按照世界的生产标准来执行, 每一道工序不仅要符合保护环境的需求, 同时更要满足人们正常、健康的生活所需。不仅要从园林建筑木材产品的实用性、绿色化等方面考虑, 同时从当代园林建筑整体设计需求的角度加以度量。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生产, 主要是考量木材在当代园林建筑中的生态适应性的判断, 园林建筑中所应用的木材应该为没有污染的、原材料可以再资源化的、使用后可解体或不污染花镜、对人体没有伤害的特性, 这也是对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生产的重要考量指标。

三、园林建筑木材生产的绿色生态工艺

绿色生态工艺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判断:能源、生产过程以及产品。以上三个指标通常是衡量某一个生产工艺是否符合绿色生产工艺的标准。目前当今世界对于园林建筑木材的生产工艺虽有一定的不同之处, 但是总体来说基本具有原料的软化、干燥、半成品加工、储存、施胶、成型、预压、热压、后期加工等。

园林建筑木材由于质量的不同, 所以应根据其含有的主要成分将其分类, 针对其特性进行相应的热处理, 比如在高温高压状态下, 木素、半纤维会发生软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 木材的强度也就会随之降低。在园林建筑木材生产过程中, 木材的干燥过程尤为重要, 整个干燥过程必须按照木材的不同材种、规格、产量来严格控制和选择设备, 目前, 我国针对园林建筑木材的干燥技术,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可很大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在园林建筑木材进行成品加工过程中, 已经由传统的加工工艺转变到现在的利用先进设备进行雕刻或者成型。为了减少含磷、氮、硼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原始的化学防腐措施已被当今的生物防腐技术所取代, 使园林建筑使用的木制品便于处理,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园林建筑木材的绿色生态工艺最终的目的就是符合当今社会的需要, 紧紧向着和谐社会靠拢, 使园林建筑木材与环境和谐共存。

四、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影响

园林建筑木材的绿色化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 比如本身具有的力学特质和生态环境问题, 此外, 在园林建筑木材生产过程中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组合等等。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过程后产生的园林建筑木材具有资源摄取量、涂料和胶料消耗量、污染排放量、回收处理难度等数值, 这就是我们园林建筑通常所说的“环境负荷值”。

创造人与自然、人与活动环境之间的和谐、有序的关系, 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需要遵循几条重要的原则: (1) 采用先进的技术:为了达到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的要求, 在生产、制造和应用园林建筑过程中, 我们必须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同时还要求我们园林建筑的设计者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使园林建筑作品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需要, 同时, 还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服的生存空间; (2) 尽力做到污染为零:在园林建筑木材使用过程中, 采用清洁环保的策略, 使园林建筑过程中时刻注意如何消除污染源, 从根本上防治污染的发生, 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局面; (3) 园林建筑木材无害生命与环境:园林建筑设计中,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到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保护功能, 确保生产者和使用者都是在安全的环境里操作与居住, 同时具有人体工程学和美学相关原理融入其中, 以免对环境和人们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总的来说, 园林建筑木材应用在我们的园林设计作品中时,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使用、居住的要求, 而且要兼顾后期对人们和环境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在园林建筑的整个过程中, 保持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 这样就会创造一个人类与园林作品相辅相成、和谐共存的和谐生态系统, 不会对人们产生伤害, 也不会污染大自然。

五、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的判定标准

具体的判定方法为定性的生命周期评估法, 对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指标做出一个个的判定, 如木材的采集、生产、分配、使用和后期产生的环境问题。

园林建筑过程中使用的绿色化木材, 衡量标准就是与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 这也是园林建筑木材绿色化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 (1997-2001)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社, 2001

浅谈绿色园林建设 篇2

作者姓名:余映云

工作单位:重庆市璧山县园林绿化管理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园林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娱乐,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场所。下面我就针对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等几个问题做一些实践和理论的探讨,主要的内容包括园林的绿化和养护管理的内涵及目前的绿化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的实践措施,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的绿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园林的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使园林的绿化在城市的建设中能够更好的演绎,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

一、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的内涵

1.绿化的养护管理并非人们所理解的,它并不是一项简单、低级的重复的劳动,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门科学,它是园林建设的再生产的工艺,它是研究生长如何按照种植的设计的意图,需要遵循植物群落的生长的规律,采取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移植调整、灌溉技术等措施,并且进行良性的人工的干预,使各个层次的植物保持各自的生态位,互利互惠,共生共荣,各得其所,形成层次分明、色彩调和、高低错落的外貌,构成一个稳定、合理的复层的植物的复杂的过程。园林绿化的养护和管理,主要是指植物的栽植成活后的时期内,不间断的管理的工作,可以分为日常的保养工作、周期的工作及专项的工作,这三大类的日常保养的工作,是指几乎每天都需要进行的,或者每年都需要进行的密度较大的工作,例如浇水除杂草等等。

2.充分的认识绿化养护的工作的重要性,绿化养护的工作是园林建设中的一个重复性的、长期的工作,此项工作是保护园林的绿化成果得以保护完好的关键,是对园林绿化的成果及景观的效果的一种保持的工作,所以园林的绿化以及养护对园林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项工作贯穿于园林的绿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是园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目前的绿化养护的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绿化养护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的不够到位

园林的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是提高园林的绿化景观的效果必不可少的长效性、持续性的工作。一个绿化工程完工以后,后期的景观效果是否能使市民满意,绿化养护是重要的因素之

一。俗话说:“三分种植,七分养护”。即使种植的时候用的植物再好,后期也需要精心养护,不然就不能保证成活率和观赏的效果。我们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够取得预期的绿化的效果,才能够给人以视觉美,精神上的愉快。其教育、生态、减灾等功能,才能够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良好的养护可以提高广大市民护绿、惜绿意识,激发市民参与支持园林的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的绿化的成果,从而促进园林的绿化建设的发展。

2.养护的人员对修剪造型知识的欠缺,养护的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的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养护的工作应该以体现设计的理念为宗旨,需要加强绿化养护的人员对园林绿的化工养护管理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学习掌握,使养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组织养护的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的培训,提高技术业务的素质,增强创新的意识,提高养护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养护效果。在养护的过程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园林的绿化的养护管理质量,提高养护的水平,合理化的操作,应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提供有效供的保障。着力于使

养护管理在精、细上下功夫,追求卓越,注重细节,不断的建设园林的精品,全面的提升了绿化管养的水平和园林的品位。园林的绿化养护工作在体现设计的理念的同时,也要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审美观、功能需求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创造出优美的环境。

三、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的实践措施

1.增强市民护绿的意识

政府绿化主管部门作为城市绿化管理的职能机构,主导着一个城市绿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个城市绿化养护水平是否能够创新提高的关键。但是,现代城市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仅仅靠园林绿化养护人员、政府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园林绿化养护是为了整个城市的人们服务的,所以,这还需要公民的配合。通过设立环保的标牌,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宣传和护绿。增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举办种植实践、生态旅游观光等活动,培养市民们关心热爱绿色环境的热情。激发人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利用广播、报刊、电视及互联网等媒体来进行宣传报道。政府唤起全民对生态建设的关注。尽快的参与到绿化美化环境的队伍中来,营造绿色的家园。同时,要加强法制的教育,努力的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

2.构建和完善科学的市场竞争的机制,促进绿化的养护管理

在现代市场的运行的环境下,园林绿化的养护与管理,需要与市场相接轨,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还要充分调动园林的绿化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效益。引入了竞争机制,各企业之间形成了竞争,而好的养护景观效果是企业有效的竞争力,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将努力提升自己的养护水平。

3.拓展园林的绿化护理的技术的开发渠道,科学规范的绿化养护

利用现代的生物科技,严格监控土壤改良、灌溉施肥、苗木栽植等关键的养护的技术管理。综合开发绿化养护技术的开发渠道,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绿化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素质。

4.抓好园林队伍的建设,提高园林队伍的素质,推动全民养护的管理水平

一是创新人才的工作方法,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聘请园林专家来作为技术顾问,常年对园林的绿化工作进行技术的指导,对当前存在的各项突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推进和指导作用,此举不仅为专家教授发挥学术特长,服务园林的事业发展搭建起广阔的平台,也为该局聚集高端的人才,推动园林规划上档次、养护管理上台阶、绿化建设上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强化管理、指导和监督职能,由侧重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把主要精力用在绿化养护法规、养护标准的制订以及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培养上来,将具体的管养任务直接推向社会,实现企业化承包,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推动绿化养护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等行业管理,培育绿化养护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养护管理的新型机制,加大对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能。

二是整合培训的资源,搭建优质的培训平台。制定了园林的绿化专业技术的培训计划,除了加强自身的定期业务学习和培训外,还要先后选派绿化规划、管护、建设等方面的业务骨干,参加绿化的规划设计、园林的工程质量监督员、造价员、绿化养护等相关的业务培训,并组织专业的技术骨干参观和学习城市绿化的经验,开阔眼界,丰富园林的绿化知识。

三是加强学习和交流。听取专家关于公共绿地的设计、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专题讲座,并从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园林绿化经验和技术;“把脉”植物的病虫害,并就日常的绿化管护、苗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和专家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全面的提升了城市绿化的工作水平,使城市绿化的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总而言之,做好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是园林工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进行园林管理的过程之中,只有充分的做好的培养和护理工作,科学的进行植被的栽培以及防护管理,才能够达到园林绿化的最终效果。公共绿地的市场化招投标及养护质量的监督都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由相应的专门机构来管理,根据当地绿化养护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绿化养护检查验收、移交标准和程序、质量监督机制及技术标准,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各养护企业和绿化养护行为,避免出现恶性竞争。这样人们在城市生活之中,就能够赏析到漂亮的花草、葱郁的树木,给予他们美的享受。除此之外,在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等方面,园林绿化工程也可以得到最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绿色园林 生态人居 篇3

此次大赛由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中国建设报社和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以“绿色生态·低碳生活·美丽中国”为主题,作品范围涉及创意方案、工程实例、专业论文三大类别,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规划、园区景观、公园广场设计、立体绿化等。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龚兵华表示:“从大赛启动开始,活动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我认为本次大赛之所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行业中积极倡导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理念;第二,我们坚持作品原创,希望以此培育人才、推动行业进步。”

龚兵华向绿色中国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成为了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宏大命题。

他说,本届大赛围绕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现状及前景,从源头抓起,鼓励提倡设计师应用新型材料、低碳环保产品、节能材料设计园林景观作品,使设计师树立起因循自然、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摒弃奢靡之风,主动担当起环境治理的时代使命,为共同打造山清水蓝的宜居城市而努力。“景观设计应以绿色、环保、生态为根本,不能只求表面光鲜而牺牲环境,我们不提倡铺张奢华的设计理念,这一点需要参赛者予以重视。大赛希望从源头帮助广大青年设计师和学子树立起因循自然的重要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龚兵华微笑着对记者说。

东方园林负责人向绿色中国表示,青年设计师和院校学生的素养关系到未来中国景观行业的发展,只有青年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因此,本次大会战略合作单位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全程赞助,为每名艾景奖大奖获奖作品设计者,提供一万元奖金并在现场颁发,激励了学子们的创作热情。希望通过大赛平台,唤起青年景观设计师和学生对行业的热爱,鼓励他们设计原创作品,坚持独立思考和创新。

此外,活动组委会特邀了美国EDSA董事长约瑟夫·拉里、美国知名景观设计师玛莎·舒瓦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安妮·维尔、新西兰景观设计及主题环境设计大师赫天娜等国际景观行业知名设计人士参与交流,推进中西文化对话,促进行业国际化发展。

龚兵华告诉记者,艾景奖暨第三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设计机构和高校学生的关注及参与。包括美国SWA景观设计事务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EDSA东方环境景观设计研究院等多家专业设计机构,以及爱丁堡设计学院、欧洲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学生作品。充分调动了一线设计人员及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在行业的交流合作、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等领域起到促进作用,提高行业社会地位的同时,对风景园林界设计师、设计机构、房地产商、材料供应商等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大赛,可以剖析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将走向何方,总结我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2013年中的成绩与进步,对未来景观行业发展前景、行业政策动向等做出前瞻性的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在谈及艾景奖时认为,通过参加专业设计赛事,能够让平日里习惯“单打独斗”的学生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作潜能,使个人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其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中国建设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国强在会上说:“此次活动将培育人才作为重要的使命。在全国各大专院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个影响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进步,对教育改革也提供了正能量。”

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奖项,如何办出园林景观的特色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园林景观必须思考如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人居,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对此,原建设部副部长、ILIA名誉主席宋春华在大会发表演讲,他说:“当下,各类评比和竞赛项目不少,艾景奖要反思能否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评出水平,并且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需要竞赛的组织者正确引导,也需要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形成共识,比如竞赛的宗旨,我们为什么要搞这个竞赛?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去搞设计竞赛?价值取向、评比原则、评比流程、宣传推介等环节,都会影响到赛事的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以及美誉度和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孟兆祯院士在大会强调:“我们为人类的根本长远利益服务,这是我们的天职。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的国策,我们要依照科学发展观来发展我们的事业。另外,现代生活发展很快,把环境问题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逼得我们不得不来实现环境建设。”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主席唐学山则希望青年设计师不要忘记汲取古典园林的养分,他指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园林景观作品的生命力,不在于绿地蓬勃生长的植物,更在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希望大家在传承我国中华民族园林规划设计基础上,敞开胸怀创作出更多能传承人脉,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浅谈城镇绿色建筑和生态园林的建设 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园林,生活环境遵循原则

1概论

绿色建筑, 或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建筑等, 虽然提法不同, 基本内涵是相同的, 对其将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主流的认识也是趋同的。但是, 要成为建筑师的行动, 不仅涉及社会上的方方面面, 同时还要解决很多认识上的、技术上的, 以及建设体制和政策上的问题。一个建筑体系, 是否可称为绿色建筑体系, 其界定的原则, 不在于它是否应用了某种绿色设计的技术方法, 而是要从以下两个观点考虑它是否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是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中, 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另一个就是要从建筑材料及使用功能, 对室内、室外, 对局地、区域及全球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只有在这两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体系 (这个标准应是建立在当前技术经济水平下的认识) , 才能做到节约能源、资源, 无害化、无污染和可循环。因此, 绿色建筑体系是符合生态调控规律的建筑体系。由于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 把一个连续的建设过程分段进行行政管理和建设运作, 使得各自去研究其改革与发展, 这就难于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 难以体现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的原则。而生态园林更是对绿色建筑更好的一种诠释。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 遵循生态学的原理, 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 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 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 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实现良性循环, 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 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 能够美化环境, 创造宜人自然景观, 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 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 调节小气候, 防风降尘, 减轻噪音, 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净化空气和水体, 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 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建立生态生活环境则要遵循几个原则:

2.1生物多样性原则,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 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就必须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 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 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 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 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 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城市绿化中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 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 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 丰富园林植物品种, 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

2.2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的原则, 植物是生命体, 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进化的结果, 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 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 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 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竞争, 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 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 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

2.3环境营造源于自然的原则, 应用“师法自然”的手法营造在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上与区域顶级群落接近的生态环境。在提高城市生态园林的环境适应能力的同时, 减少城市森林的经营维护费用。借鉴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 实行相对粗放式的近自然设计和管护, 减少人为干扰, 逐步建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机制。

3生态城的建设需要创新和变革

建设生态城首先需要创新, 包括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和本地化。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一定会广泛运用到绿色建筑相关的各项新技术, 使房屋更节能、更环保。但是, 在绿色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需要结合本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进行本土化调整, 使建筑具有地域性, 体现当地的风土民俗和传统文化;应该尽可能地利用本地资源, 更好的解决本地的问题。

中国传统“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 非常适合我国特有的气候条件, 使建筑更宜居, 也更节能, 正是绿色技术解决本地问题的体现。应当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段, 在考虑城市美学的同时, 可以通过考虑风向、阳光等自然环境的因素进行布局, 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生态城镇建设, 不应当也不一定就必须是高成本的, 首先应当考虑低成本的运作。此外, 生态城的建设还包括社会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革, 例如, 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更多选择本地农产品和食品等等。

结语

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 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作为21世纪的园林绿化建设者们必须遵守因地制宜, 房建和园林都要和环境相结合, 必须完善绿地系统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J].中国园林, 1999 (1) :127.

[2]陈学似.景观设计的误区[J].中国园林, 2000 (3) :26-28.

创建园林城市 营造绿色家园 篇5

营造绿色家园

2009年,巨野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确保今年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这样做:

第一、争做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实践先锋。没有文明的中学生,就不可能有文明的城市,城区中学生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巨野的形象,城区中学生文明素养的高低,直接折射出我们城市社会风气的好坏。因此,城区广大中学生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做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实践者,争做讲文明,树新风的表率。在学校,中学生要爱护公物,为美化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社区,中学生要积极投身文明社区的创建,努力建设良好的社区秩序,营造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第二、争做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志愿先锋。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开展“美我城市,洁我校园”,治理“脏、乱、差”行动。要深入社区、楼道,积极清除各种影响公共卫生的垃圾、杂物、卫生死角,清理各种乱停乱放、乱写乱画的现象。要提高卫生意识,倡导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维护卫生环境的良好习惯。

浅谈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探讨 篇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步伐,但因此也带来了一定困扰,如何平衡城市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些城市的领导者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时,没有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大搞形象工程,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更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本文结合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并从实际现状出发,对城市园林景观的绿色设计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

目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正在愈来愈多地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应当对街道景观实施多个方面的考虑,但同时也需要得到所在城市相关部门以及广大市民的鼎立支持,这是因为对一座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具有主导作用并非是设计者,还需要得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美好、宜居。

一、城市景观绿色设计的内在涵义以及设计思路

1、城市景观绿色设计的内在涵义

绿色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旨,也是城市绿色设计的核心内容。城镇化发展,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的绿色环境日趋减少,包括城市中心公园、城市广场以及街道的绿化和小区绿色景观都成为了绿色设计的重点,以期最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程度。城市园林景观的塑造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整体规划交过,而且还保护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舒心而惬意的居住环境。为了促进城市景观与城市居民的协调性,园林景观的绿色设计要对于自然条件充分利用,保留城市中仅有的绿色环境,从居民居住的角度出发,以人工设计的方式不断地完善环境,以使其适合于人居住。可见园林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的融合,以将城市的内蕴以景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2、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的思路

2.1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要融舒适与美化于一体

城市是人们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种公共设施齐全,给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与此同时,逐渐密集的人口使得城市生活环境令人堪忧。城市景观绿色设计,就是要为城市居民创造和谐的氛围,并且方便宜居,同时,还要提供各种休闲场所。城市景观设计内容涉及到艺术和美学,也要将居民生活的便利考虑其中,融合生活舒适与城市美化于一体。这就意味着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简单的景观设计,更为城市文化的缩影。让人文气息从园林景观中渗透出来,不仅需要将园林景观设计得小巧精致,而且将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呈现出来。

2.2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要融经济与生态于一体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不仅要因地制宜,而且还要经济实用。园林中所引进的绿色植物,一方面要具有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要具有净化城市环境的功效,同时还要优先选择本地植物以提高绿色植物的成活率。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有必要考虑经济效益,做到少动土木,充分地运用自然条件合理设计,以有效的维持原有的生态结构。在引入绿色技术时,也要重视生态面貌和节能环保,以建设经济实用性的园林景观。此外,园林景观的绿色环境设计要符合城市生活习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景观需要。包括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状况以及日照、空气湿度等等,都是选择绿化植物的重点。为了节约成本,还要尽量减少重复建设,那么对于绿色设计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并实施科学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

二、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中的经济因素缺失

经历了工业现代化,使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过于追求工业经济而导致城市居住环境污染严重。现代城市中的居民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开始倡导城市生态文化。维护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是塑造城市绿色景观的目的。在绿色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城市园林,选用以可再利用的绿色材料进行城市景观设计,以维护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性和持续性。但是,从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来看,盲目改造的现象依然存在,而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然而当人们尽情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要面对严重的城市污染问题。城市越来越拥挤需要将城市中的工业生产单位移居,原有的工业生产场地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而使得生态失衡。为了促进城市生态恢复,城市园林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却营造了更多的人工自然环境,而忽视了园林自然景观,使得园林生态遭到了破坏,加之各种时代元素被施加于园林设计当中,导致能源消耗严重,并导致了新的污染元素——光污染出现,使得园林附近“热岛效应”出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聚集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所形成 城市文化积淀,即为城市的本土化内涵。而在城市园林绿色景观设计过程中,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而使得园林绿色设计的风格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采用西方某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案,不仅导致城市本土化缺失,还导致了园林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

三、城市景观绿色设计的思考

1、城市园林景观的绿色设计要符合自然生态系统

在城市规划中,往往会存在盲目追求时尚设计,而在城市园林景观绿化中,过多地改变原有的自然景观,结果导致土质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代表着城市理念。那么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上,就要尽量保持其自然地域特点,在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此外,绿色景观具有实践性特点,基于园林景观的绿化效果和视觉效果,在绿色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季节因素,实施动态设计,以使园林绿色景观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点。

2、选择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资源

在园林景景观设计施工中,由于过于强调低成本、高收益,施工单位往往会选择低成本材料,而没有考虑到材料的质量和材料选用的合理性,结果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园林绿化材料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仅保证了绿色材料的质量,而且还会提高材料可利用率。另外,可以选择可再生资源,以降低资源耗费。中国在城市园林的绿色景观设计上,主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格外重视。在园林景观的绿色设计过程当中,做到可再生资源多样化利用,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比如,城市景观绿化要优先选择自然条件,如让绿色植物接受自然光和自然风。配套设施的设计上,要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选择可循环利用的太阳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

3、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建筑是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引入到施工当中,充分利用原有场地现有资源,就地取材设定园林施工方案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更要符合自然需求。园林景观设计要各具特色,就意味着将原有的自然生态保持下来,而不可以拘泥于城市时尚元素。城市园林景观要具有审美效果,除了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特色之外,还要散发出人文底蕴,因此,人化自然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要使園林生态维持良好的状态,离不开当地的水源以及各类植物的滋养,以此,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

四、结束语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城市广场景观、道路景观、公园和住宅小区景观等组成。中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使得城市化建设中的园林景观绿色设计成为了主要涉及元素。从中国城市现状来看,城市大规模扩张建设,各种人工景观充斥于其中,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城市园林景观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能够维护城市的绿色生态系统,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宏.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0(05)

[2]韩冬青.绿色设计及其在城市建设实践中的难点[J].新建筑.1999(02)

[3]宋翼.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35).

[4]刘景.当代城市园林景观绿色设计的思路讨论[J].科技致富导向,2013(27).

[5]曲强.浅议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8).

园林绿色建筑 篇7

1 城市化建设绿色园林植保技术所遵从的准则

(1) 生态性原则。必须以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园林建设的基础, 进而开展绿色园林的植保工作。 (2) 合理布局原则。在植保工作中, 对于绿化地的布局一定要合理, 要切实有效的从根本上来防治病虫对植物的破坏。 (3) 生物多样性原则。在园林绿化建设中, 一定要体现出生物的多样性, 只有植物群种类的增多, 这样才更加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4) 地域性原则。由于北方气候与地质的特殊性, 所以, 在植被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考虑, 因地制宜, 我地区夏天炎热, 7、8月份日平均温度达到43℃, 病虫害多, 比如介壳虫、红蜘蛛、流胶病等, 所以应该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在对这些害虫进行防治的时候, 最好运用相应的适合我地区的药物。

在我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植保技术中, 必须遵从以上4点准则, 只有这样, 才会使我地区的城市化园林建设更加完善。

2 城市化建设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选择适合北方的乡土苗木

吐鲁番地区常种植树木有:国槐、大叶白蜡、小叶白蜡、长枝榆、大叶榆, 因为乡土型苗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早已经适宜了北方的地质与气候, 同其他苗木相比, 北方的乡土苗木更具有抗旱、抗寒、抗污染、非细致型管理等特点, 所以这些苗木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相对来讲都是非常强的, 同时还可以为益虫益鸟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从而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威胁。以往的城市化建设绿色园林设计中,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苗木的品种过于单一, 导致在病虫害发生时, 造成了苗木的极大损失, 而苗木品种的多样性就可以对于病虫害有更多的抵御, 所以, 丰富北方城市绿化建设中苗木的品种也已成为极为关键的因素。

2.2 植物的配置一定要合理

要让“植物适合地”同样的“地也要适合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的发展历程, 在长期的生长发育中已经适应了当地的各类条件, 所以, 在北方城市化建设绿色园林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到这方面因素, 考虑当地的内在因素, 从而在选择苗木上有一个参考。尽量选择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苗木, 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其绿化环境, 美化城市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节省资金。在北方以往绿化设计中, 选取苗木的品种如白蜡、黑松、桧柏等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所以在树木的合理搭配也是绿化建设植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3 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植物群

众所周知, 要想使生态园林和谐稳定, 协调发展, 就一定要使绿化园林中遵守植物多样性的原则。而植物的多样性同时又是构建植物群的基础, 这不仅仅能够给我们带来观赏价值, 同时, 不同树种之间的搭配还会更好的抵御病虫害, 还可以增加各类植物之间相互的取长补短, 逐渐的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

2.4 加强后期的规划与管理

为了能够保证城市化建设后期的稳定发展, 我们必须要保证城市园林植保工作的同步进行, 在管理机构与工作人员编制上必须要做到上下一条心, 要培养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植保工作人员, 抓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定期的对于栽培的植被进行测报, 从而准确的预测病虫害的发生, 进而做好预防工作。

3 总结

综上所述, 城市园林建设绿化工程已经不仅仅是起到景观作用, 它还起着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由于如今工业的发达, 严重导致了空气的污染, 而建设城市绿化地就起到了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吸附废气中尘埃, 减小噪音, 防水防火等重要作用。在城市化园林建设中, 植保工作如何开展也成为了能否顺利完成城市绿化的关键, 植保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绿化建设的后期工作。有些绿化工程在完成之后并没有专业人员去看护, 导致了绿化地的一片狼藉, 失去了价值。所以植保工作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园林建设的重点, 由于我国的绿化建设后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导致了植保工作不能顺利进展, 所以, 它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摘要: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平衡,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因素, 如何建设生态园林就成了当前的首要任务, 本文根据吐鲁番建设绿色园林进行分析, 探讨如何在北方的园林建设中顺利开展植保工作。

关键词:园林设计,北方绿色园林,植保工作措施

参考文献

[1]黄显莉, 阎斐, 王震坤.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初探——西安市丈八北路两侧林带绿地设计[A].节能环保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3) [C], 2007

[2]侯先颖.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出现的问题及科学绿化措施[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

园林绿色建筑 篇8

1 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应用的原则

为了实现绿色园林植保, 规划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 (1) 生态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部署绿色园林植保, 完善绿化生态功能。 (2) 系统性原则:增强绿地系统功能, 围绕绿色园林植保的实施, 完善绿地类型和布局。 (3) 多样性原则:体现生物多样性, 着眼于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 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种类, 为实现绿色园林植保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 (4) 地域性原则:强化地域特点、品种选择和栽培因地制宜, 为实现绿色园林植保奠定基础。破坏有害生物的栖息环境, 恶化其取食和生存条件,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稳定水平之内。

2 在园林设计中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应用

2.1 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

目前的绿化建设普遍存在植物品种单调问题, 要建立真正的生态园林, 不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地, 还需要丰富绿地植物品种, 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是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由自然环境选择出来的或经过长期栽培已经证明特别适应本地区生长环境的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具有树种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热、耐瘠薄、抗污染、耐粗放管理等特点, 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的产生生态效益, 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由于长期栽植, 其病虫害和天敌已经形成了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的生态群落, 因此在园林设计上选择乡土树种是无公害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如樟子松、油松、云杉、白榆、紫丁香、连翘、山梅花等这些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强, 是北方地区优质的植物造园树种, 这些树木可以为当地的昆虫、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从而有效地维持绿地群落的稳定。

2.2 植物配置适地适树:

植物是生命体, 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进化的结果, 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 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种间竞争, 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 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 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坚持适地适树既能充分发挥绿化功能、增强自我抗性、抵抗病虫害侵蚀, 又能节省资金、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北方地区的绿化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 在重污染区选择抗污染树种, 土壤含盐量高绿化植物用黑松、白蜡、京桃、桧柏等耐盐碱的树种, 保证了植物健康生长, 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 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 当群落与环境相对作用稳定时才会出现“顶级群落”。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 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 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 森林自然环境, 是森林植物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自然植物群落由乔木、灌木和地被多层植物构成, 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形成了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森林植物、动物、昆虫、鸟类相互共生、相互制约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群落, 从而达到了种群间的相互制约, 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园林设计上采用多种植物混合栽植, 做到常绿与落叶乔木、乔木与灌木、树木与花草有机结合、多种混栽, 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营造出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 既增加绿化效益, 又增强抵制害虫的能力。

2.4 建设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

根据生态学上“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要使生态园林稳定、协调发展, 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就必须充实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 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 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 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 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 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 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在园林设计中根据植物相生相克的原理优化植物的种植结构, 如水曲柳与落叶松混种, 避免产生地力衰竭。防治病虫害;白桦、冷杉宜栽植片林环境中, 形成群落结构, 创造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生物学特性不同的多种植物各得其所, 做到有层次有厚度、有联系、有色调, 在空间上高低错落, 在结构上协调有序。

小结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 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 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 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 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 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 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 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 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园林植物, 只有在植物合理配置、生长健壮、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由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决定了在防治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时, 既要兼顾绿化效果、控制园林病虫害, 又要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 因此大力提倡“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绿色园林植保技术, 从绿化建设的源头-园林设计入手, 以创造植物健康生长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条件和栖息环境为准则, 合理配置, 实现园林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将病虫害的发生及早控制、预防。然而有些地方城市对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利用不够, 偏用外来树种, 片面追求大手笔、大草坪、大色块, 盲目更换城市树种, 大量移植大树古树, 出现赶时髦或雷同的现象, 导致城市乡土园林植物物种的减少, 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和缺少地方特色。而何谓乡土树种, 在园林中应用的意义何在, 已见应用的有哪些种类, 又有哪些是具有发掘利用价值的潜在种类, 怎样选择, 这是值得探索和讨论的。其研究和推广应用, 对于促进园林绿化建设,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卓丽环.北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指南 (北方本)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园林果树绿色环保防虫措施 篇9

1 覆盖地膜

早春覆盖地膜, 可减轻花蕾蛆、桃虎、梨虎、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的危害。

2 覆盖防虫网

覆盖防虫网不但可以防虫, 还可以防暴雨、防冰雹、防强风, 并适度遮光, 但由于成本较高, 生产上多用于设施果树栽培。

3 清洁果园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或捡拾被害果、枝、叶集中处理, 可有效减少下代虫 (菌) 源;秋冬季节, 结合剪枝剪除病梢、虫梢, 并把果园及其周围附近杂草和枯枝落叶清除干净, 集中烧毁或深埋, 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

4 人工除治

生长季节, 及时摘除天星毛虫卵块, 打破树干、枝条上的黄刺蛾硬茧, 刮除树干上的毒蛾卵块, 挖出枝干上的天牛卵及幼虫;蚧壳虫发生严重时, 用硬毛刷刷除附着在枝条上的幼虫和卵囊;对卷叶蛾类害虫可及时剪除虫枝、白粉病及时剪除病梢、蓑蛾类害虫及时剪除卵囊、枝天牛及时剪除被害枝并集中烧毁。

5 震落捕杀

在果树生长季节, 对于一些具有假死习性的害虫, 如金龟子、叶甲、天牛、栗实象等, 可以通过震动树体使之落下, 然后集中捕杀;冬季遇上雾凇天气, 可以通过击打树枝, 使蚧壳虫随之振落。

6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能有效减轻或避免食心虫等食果类害虫的危害。

7 冬刮树皮

俗话说:“要吃梨, 刮树皮。”果树刮皮是冬季果园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不但有利于增强树势, 防止树体过早衰老, 而且可以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病菌及害虫, 降低越冬基数, 控制或减少来年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综合各地调查, 经过刮皮的果园, 枣黏虫、梨星毛虫越冬幼虫减少80%~90%, 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减少60%~80%, 红蜘蛛减少70%~80%。果树冬季刮皮, 从果树落叶后至翌春发芽前都可进行, 主要是刮除主干、主枝上的粗皮、翘皮, 以刮去浅褐色皮层见绿不见白为宜;刮皮时, 要在树下铺一块塑料布, 以收集刮下来的树皮、碎屑, 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对有腐烂病、干枯病的果树, 刮皮后要涂抹福美砷或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8 树干涂白

冬季树干涂白, 不但可以防止果树日烧病和冻害, 还能消灭大量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虫害。涂白剂的配制比例一般为: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l~2份、黏土2份、水35~40份。涂白的时间以2次为好, 第1次在果树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 第2次在早春。

9 耕翻树盘

深耕树盘既是改良土壤、促进果树增产的重要措施, 也是消灭越冬病虫的有效方法。通过深翻, 可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 (如桃小食心虫、桃蛀螟等) 及病菌翻至地表而被冻死、干死或被天敌啄食, 使一些在地面枯枝、卷叶及杂草中越冬的病菌及害虫 (如卷蛾类、蚜虫、红蜘蛛等) 被深埋地下, 因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闷死, 从而减少越冬基数。

1 0 潜所诱杀

利用害虫对越冬场所的选择性, 秋后在果树大枝上绑草把或破麻袋片, 诱集害虫化蛹越冬, 然后集中杀灭。据调查, 这种方法对苹小、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可达47%~78%, 对山楂红蜘蛛、枣黏虫、潜叶蛾、小卷叶蛾、褐卷叶蛾等, 也有很好的诱集作用, 特别是在当年越冬虫口密度较大时, 其诱集效果更为明显。

1 1 饵木诱杀

利用天牛、小蠹等蛀干害虫喜在新伐树木上产卵的特点, 在果园设置一些木段诱其产卵, 集中杀灭。

1 2 灯光诱杀

园林建材绿色化浅谈 篇10

关键词:园林,建材,建材绿色化

一、园林建材绿色化概念

当代的园林建筑, 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园林建筑活动是现今世界人民普遍的生存活动之一, 全球每时每刻, 每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建筑活动, 随之而来的酸雨、气候异常、沙漠化、土壤衰竭等现象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视, 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积极的应对这些现象, 解决面临的危机, 园林建筑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材绿色化”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 但明确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 其中主要的观点为:对能源的节约;与当今全球气候相适应;材料可再生利用;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对建筑材料的影响;全面的、整体的园林建筑设计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 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们对“建材绿色化”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说明, 但其中心主旨仍然没有脱离单三个重要的方面:现代园林建筑一定要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与园林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浑然天成;尽最大努力降低对地球资源以及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园林建材绿色化的目的

园林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实施到拆除, 这么一个完整的建筑循环, 除了规划和设计之外, 在园林建筑施工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以及产生一些废水、废气、废料等。

园林建材绿色化的目的为:

1、在园林建筑规划和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充分的利用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尽力保有原来的地表、地貌、和植被、水系等, 是人文气息与大自然相结合。

2、通过最优化的规划和设计, 使整个园林建筑过程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上获得最小值, 合理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与浪费, 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在园林建筑过程中, 设计一个健康、无害的空间, 建筑成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 为之提供舒适、健康的场所。为了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同时也要创造优雅的外部空间, 提高室内设计的品质。

三、园林建材绿色化的主要办法

首先, 应大力节约土地的使用, 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林建筑用地, 使土地达到最大集约化使用, 同时, 将最大化节约使用土地和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优化土地的使用, 尽可能减少园林建筑队土地的占地面积, 合理开发地下使用空间, 加大人们活动空间的度量。

其次, 就是应节约用水, 有效的将屋顶水和地面手机和再利用, 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铺设园林道路, 使水体能深入地面, 保持园林建筑内水体循环的正常, 同时, 园林建筑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节约用水和对地下水的保护, 人们生活用水和建筑排水应循环用于生活杂用和园林景观的灌溉。

再次, 就是大力节约能源, 一个是有效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根据园林建筑地的自然条件, 对自然的风与日光充分的考虑在内, 减少日光灯的使用和空调的开启, 大量使用环保、节能的保温材料、复合墙体、以及保温透气性较好的多层玻璃窗, 实施绿色照明方案;另一个就是积极开发新能源, 节约使用可再生资源, 逐步的改变当今世界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四、我国园林建材绿色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引入“园林建材绿色化”概念, 与我国5千年历史文化相结合, 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根据有关部门数字统计, 目前每年全国建成的住房建筑面积一共可16-19亿平方米之多, 到20世纪末, 我国的住房建筑面积, 城市的已经达到74亿平方米, 农村的则达到290亿平方米。我国每年住房竣工总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0亿平方米。我国的园林建筑规划和设计从起初的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 生理安全, 到现在的讲究居住面积以及舒适程度, 现在又增添了许多因素, 如人们的私密空间保护, 现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结合等, 经历了很多不同的阶段了, 为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奠基了坚定的基础。

但同时, 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 其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有待现今以及未来的有志建筑师和规划者们一一解决。

五、建材绿色化的概念

建材绿色化的概念提出:“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 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的提出了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用、制造、使用或循环、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建材绿色化”是生态环境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延伸, 从广义的层面来说, 建材绿色花不是简简单单的建筑材料, 而是对建筑材料的所具有的一般属性的规范, 如健康、安全、环保等都是建材绿色化的重要的标准。

六、在我国发展建材绿色化的意义

在园林建筑鼎盛时期的中国, 大力发展园林建材绿色化, 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大推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建材产品的绿色化进程, 这将使我国传统的建材生产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和层次, 规范建筑材料生产, 进行相关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技术的发展, 从而促进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与控制。传统意义的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发展形势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在人们生活的需要,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稳步提升, 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必须改变思路, 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材绿色化上, 为我国的绿色建材行业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煜:《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2]李华东等:《高技术生态建筑》,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生物生态治理下一篇:财务管理预算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