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培养三结合

2024-06-21

小学生数感培养三结合(精选十篇)

小学生数感培养三结合 篇1

一、数境结合, 在生活中体验数感

数境结合主要是指在数的概念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概念教学与情境教学的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与数的概念有关的有趣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 从中真实感受到数的意义, 并从中感受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让学生从中体验数感, 感受到数的魅力。

如《元、角、分与小数》这一内容的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他们第一次学习小数。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对元、角、分的认识中初步感受到小数的作用。对学生来说, 小数是抽象的, 是陌生的, 怎样才能化抽象为形象, 化复杂为简单, 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呢?在《买文具》的教学中, 笔者主要采取了数境结合的学习方法。首先, 笔者主要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让学生回想自己所买文具如橡皮、文具盒、笔记本、直尺等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然后, 再让学生回想超市中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如何标注的, 并让学生写出来。学生写出来以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字与我们常见的有哪些不同, 这样一来, 就自然地把元、角、分的认识与小数结合起来, 学生对数的感知也更丰富。

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主要把学生熟知的购物情境与元、角、分的认识以及小数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 既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又达到了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由此可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数感的培养方面, 为了使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与体验, 教师可以把数的学习与学生常见的情境结合起来。唯有如此, 才能使学生的感受体验更深刻, 学习效果也更好。

二、数形结合, 在直观中内化数感

数形结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学生数感的培养方面, 教师如能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把抽象的数学运算意义、算理等知识抽象化、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 那么, 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起思维的桥梁, 拓宽学生的思路,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数的理解, 内化数感。

如教学“分数除法”, 在教学“”时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分数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呢?笔者在教学时, 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并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上面表示清楚“”是多少, 这样一来, 有学生认为“”就是把4个4/5平均分成2份, 如下图:

也有学生认为“”就是指4/5的1/2是多少, 可以这样来表示:

这样一来, 在直观图形的展示下,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的具体含义, 深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 在小学生的数感方面, 当学生对一些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到困难的时候, 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 把直观的图形与具体的数量关系结合起来。这样教学, 以数助形, 以形解数,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内化数感, 而且这样学习简单、轻松,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算用结合, 在应用中强化数感

在学生数感的培养方面, 如果教师能够把数的运用及其运算的简便性或者灵活性等特点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从中真正感受到数的应用价值, 那么, 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计算方法, 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而且学生的数感也可以在应用中得到极大的培养与提升。

如在计算“256-99”的时候, 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要求的结果有一个比较深的理解与感悟呢?教学时, 教师可以把学生常见的购物现象引入课堂, 让学生思考:如果买一件衣服99 元的话, 你会给售货员多少钱?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应该给售货员100 元, 找回1 元钱。这样一来, 学生在计算“256-99”的时候, 就可以采取简便的算法先让256 减去100 然后再加上1。这样把计算教学与应用结合起来, 既简便又轻松, 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计算的结果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还可以使学生的数感得到有效培养。也正因为如此, 学生有了对数的初步感悟, 学生在运用数感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由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 在数感的培养方面, 如果采取算用结合的教学方式, 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的应用价值, 而且在计算过程中, 学生对数的感知与运用也会更真切。同时, 算用结合也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强化与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篇2

分析我国的数学课程、教材和教学可以发现,我国数学教育既有很大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我们很早就提出了“三大能力”的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又增加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000年又明确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大能力”、个性品质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涵作了明确、具体的界定,形成了“双基”、能力和个性品质并重的数学教育目的观。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课堂教学等.我们国家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国际数学奥赛的佼佼者.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有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优点。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

我国数学教育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从数学教育内部看,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没有真正抓住数学的本质,常常纠缠在细枝末节上,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训练得太多太苦,时间、精力投入太大,教学效益不理想。具体地,以下问题是主要的。

(1)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都有不利影响;

(2)缺乏问题意识,解答“结构良好”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力;

(3)重结果轻过程,结论记忆多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少,“掐头去尾烧中段”,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导致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5)“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强调细枝末节多关注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少,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利。

在具体教学中还表现为: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实际应用,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管摹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以解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究大运动量训练,或注重呆读死记,用死背程式来代替生动的数学创造性;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超负荷等等.二、如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知识的特征不同,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有些数学知识具有经验性、演绎性或对象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开展探究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些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或程序性,对于这些知识,只能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有效地选择学习方式,要综合考虑知识的特征、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和社会的特征。

1、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接受学习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结晶,但是,这些知识超出了学生目前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言,这些知识也是不可证明的,不便探究,或者可探究的成分较少,需要先接受下来,再慢慢理解,理解也只能达到一个相对的水平。数学中还有一些程序性的知识,也要先接受下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学到手。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数学知识的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接受学习的大量存在。在这个阶段,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不能解释目前的困惑,所需的知识又尚未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只能把有关的知识先接受下来,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新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这些知识,虽然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来掌握,但由于我国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变式教学,设置适当的铺垫等,因而

建立了“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之间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正因如此,这种接受学习大部分都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然而,如果教学策略不当,也容易导致机械的接受学习,这是应当避免的

2、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数学角度来说,只有经过证明的结论才是可以接受的,经过证明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应该针对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然而,上述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不宜探究,即便是适于探究的知识,由于时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或是教学进度的需要,也没有必要都进行探究。如果所有事都从头做的话,那么别的什么也干不成。当我们提倡探究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探究学习的局限性。

事实上,影响学习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除了知识的特征外,还包括学生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情感情绪)、教师的特征(教学风格、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人格品质)和社会的特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等。因此,在运用学习方式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运用。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减少两极分化的产生?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扬长补短”,开发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是有着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我们应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没理由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追求完全同步的发展,更没有理由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智力测试标准上掂量,做统一比较。

注重优势智力的发展并不等于忽视或放弃其他智力的发展。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必须认识到,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们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并学习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并在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各自的潜能优势的同时教会学生慢慢懂得理解、懂得尊重,懂得全面地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2、个别辅导,引领前进方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教师以为新理念一来,原来好的传统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不用再象过去一样重视知识与技能了,追求的是一种热闹的课堂氛围,眼中只留下了那些敢于发表意见的优等生,失去了我们传统的“补差”意识。虽然学生自身素质差异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如果缺乏整体观念,没有原有的“培优补差”意识,也会加剧两极分化。要减少两极分化就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困生由于某些原因,要他们把一堂课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不能重点加以个别辅导,势必造成他们的知识衔接上的不牢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补差,课堂中,我们应多有目的地巡视、发现学困生的思维障碍与偏差,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指导与点拨;也需要必要的课后辅导。只是这样的辅导不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机械地重复操练。

新课改下的辅导,应该是教师充满关爱的引导,是教师帮助学生重立自信的过程。新课改下的辅导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辅导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结对合作,可以是优秀生与学困生间的结对帮扶。优秀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着学困生,引领着学困生前进的方向。

3、立足课堂,去除浮华——铲除两极分化滋生的土壤

数感培养“四结合” 篇3

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优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数比较抽象,由于小学生的抽象能力还比较弱,有些数学知识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数建立在丰富、鲜活的生活背景之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获得主动发展。

例如,小学各学段都有关于数的认识的编排,无论从整数到小数,从小数到分数,再从分数到百分数,乃至负数的认识无不来源于生活。在低年级,不管是20以内数的认识,还是100以内数的认识,我们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他们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材料,从具体的物到半抽象的点子图、尺子图等,最后抽象出数。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说一说再添一个是几个,找一找身边数量是几的物体,比一比数的大小,让学生参与到数、说、找、比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概念的建立水到渠成。在中高年级,例如,教学《分数的认识》时,通过创设分一分的现实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体验由“整数个”到“半个”,由“半个”过渡到“一半”,分数的“缘起”亲切自然;教学《小数、百分数的认识》时,从学生熟知的物品价格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以学生感兴趣的电脑安装格式化百分比和日常生活中衣服面料含量百分比为切入点,引出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到数的运用之广泛、与生活的联系之密切。

此外,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概念,逐步建立起数感。例如,在购买学习用品时,要读懂标价,付款、找钱都会接触有具体意义的数;自己的生日、身高和体重都是一个具体的数;一本书有多少页,家里有多少人口,全国有多少人口等都是由数组成的。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的感知和体验,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数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为建立数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数形结合,发展数感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形之间的辩证关系,也说明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抽象性很强的数学时,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有利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增设的《数学广角——数与形》这一内容,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乃至中学数学的学习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发展数感的内容比比皆是。如借助点子图、尺子图、数位图认识数;低年级解答图画应用题;中高年级借助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再如,几何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只凭直接观察无法描述规律和特点,这时就需要用数或式来表示,如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要用90°来判断;长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要用数据来说话;一个图形的周长或面积是多少,要根据信息来计算等。无论是利用数和式表达形的规律,还是借助形来揭示数的规律或计算,数离不开形,形也离不开数。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2:计算[12]+[14]+[18]+[116]+[132]+[164]……教材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教学中,教师要深挖这个问题的内涵,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二分之一;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发现一个一个加下去,得数越来越接近1。教师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出发,启发学生画图表示这个算式,用形表达数和式,不仅问题迎刃而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三、专项练习,训练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既然如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专项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基数与序数》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认识数的一个难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建立数感。如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动物?找一找:从左往右数小猴排第几?涂一涂:给五个苹果涂上红色。圈一圈:把从右往左数的第五个图形圈起来……到了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开展记数比赛,让学生记忆常见的数的计算结果。在三年级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两位数后,让学生记忆25×4=100,125×8=1000,以及个位是5的两位数乘2的积,为四年级学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奠定基础。在高年级可以让学生记忆20以内及个位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10以内数乘π的结果和常用的12π、16π、25π等,并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这样的记数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活动中训练了数感。在教学完分数乘除法、比、百分数之后,设计看数说话活动,先出示[23],再问看到[6÷3×2]你想到了哪些相关的数,接着让学生用[23]说一句话,最后让学生根据[6÷23]自主编出用分数、百分数、比解决的实际问题。看数说话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为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

四、整合教材,增强数感

新课程教材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而计算教学不仅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编排意图,整合教学内容。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试商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教材第79页、第80页、第82页分别设计了相近的练习: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练习的设计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总结发现试商的方法,设计得十分巧妙。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这几个练习整合在一起,先让学生分组练习,在黑板上分组板书,并借助最原始的教学工具(彩色粉笔)把被除数的前两位和除数凸显出来,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发现规律,小组交流尝试表达。全班汇报时,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横纵向比较和归纳概括。之后,出示类似的练习:不计算,说说下列各题的商大约是几:425÷43,305÷36,219÷42。这样处理教材,既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计算规律,又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作者单位:王宇,十堰市外国语学校;王锋,十堰市五堰小学)

小学生数感培养三结合 篇4

歌手唱歌要有乐感,语文阅读要有语感,数学学习要有数感. 我们经常发现出示同样一个问题情境,有的学生反应敏捷、思路清晰,有的学生需要苦思冥想. 对于前一种学生,我们会说这名学生数感很好,其实是这部分学生总是自觉地去认识数学对象,并且自发地去分析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学生一旦建立了数感,就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

二、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教学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中所依据的法则、规律、性质等可看作学生的信息储备. 对于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些信息储备的质与量将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过程. 数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 计算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的基础.

( 一) 重视口算,形成数感

口算就是边心算边口说的运算. 它是不能借助纸、笔等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口算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训练方式,不仅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而且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要找重点、抓难点,对于典型的错误要重点练习. 如: 在教学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时候,有这样的对比练习8 + 2 + 2 = 和8 + 4 = ,其实这两题的结果是一样的,有些学生需要分别去算,而有些学生通过比较在大脑中就分析出8 + 4其实就是把4拆成2和2,利用凑十法在口算. 在这个时候,新授时讲的凑十法的过程就在大脑中呈现了.

在四年级教学利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中经常会有一些口算,如: 25×32,125×16,诸如这样的口算,有学生不思考,直接就笔算,真正练习的意图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 4×5÷4×5,诸如这样的口算,很多学生拿起笔就写下结果1,像这样的口算就要求学生掌握运算数序、运算法则.

对于以上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多练习,合理性的口算方法来自于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对算式及其结果的观察、分析和比较.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分析纠正,学生才能逐步建立起合理计算的意识,提高口算能力. 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单一的加、减、乘、除口算题,学生的错误相对要少一些,我们可以将这些运算综合起来进行练习,减少学生受思维定式影响出现负迁移. 看似简单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数、运算律、运算法则的认识,会用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

( 二) 强化笔算,深化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计算课的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机械地叙述算理,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计算的教学内容,总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时老师总是以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出现,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的意识,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生活化.

例: 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法”,例题给学生呈现了一幅夏天的西瓜图,并标出每千克0. 8元,接着出示问题: 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

这样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很接近,在超市、菜场会经常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很乐意去思考、解决这样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列出算式: 0. 8×3 =() ,出现如下算法: 10. 8×3是3个0. 8相加,0. 8 + 0. 8 +0. 8 = 2. 4; 20. 8元是8角,8×3 = 24 ( 角) ,24角 = 2元4角,2元4角 = 2. 4元. 对于这样的算法,教师应给予肯定,可以这样计算. 但是对于每道小数乘整数的题目都这样去算吗? 显然,学生会否定,自然引出竖式计算. 在进行竖式计算教学时,要讲清楚算理,为什么可以先算8乘3,再添上小数点,因为这里的8表示8个0. 1,8个0. 1乘3就是24个0. 1,结果就是2. 4. 在进行竖式计算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末尾对齐”,小数加减法“相同的数位对齐”. 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强化笔算过程,理清算理,对小数乘法的口算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数感.

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开发适合他们自己心智与经验的心算策略,充分运用数感去寻找有效的计算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各自心算的过程与结果.

( 三) 加强估算,训练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估算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

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强化认知过程 培养学生数感 篇5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学生因缺乏数感而闹出的“笑话”进行反思和分析,认为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并结合平时的探究,提出可以从数概念的认知、实践的感知体验、加强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尝试培养学生数感。

【关键词】数感 数概念 实践 估算 解决问题

作为数学教师,可能经常会碰到学生闹出的一些“笑话”,如有学生会说出自己重60克,数学楼高15分米等,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呢?感慨之余,我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呢?我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

何为数感呢?所谓“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悟。它的主要内涵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可见,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又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应强化学生的各种数学认知过程,在活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数概念的认知过程中建立数感

数概念教学的重要教学目的应是以学生对数概念的认知为载体,通过数概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注重引导观察,加强联系对比”,以促使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数感,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感知和经历更多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数的含义,使学生更具体、更准确地理解数的意义。

1.注重引导观察过程。引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进行观察想象活动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应的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建立起数感。

在新课程各年级“数的认识”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先观察后再说一说。如先观察一张纸多厚,再观察10张、20张(一本作业本)、40张(一本笔记本)有多厚,然后拿出一叠(1000张)纸,让他们观察有多厚。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在哪些地方见过“0”。这方面,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说出诸如“在单价单上、电话机上、温度表上、尺子上、电视遥控器上、车牌上都有0”。学生直观地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温度表上、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尺子上表示起点;在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但体会了数的含义,而且又建立了相应的数感。

2.注重联系对比活动。学生对数的认识仅仅是建立数感的第一步,还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量对比中进一步建立数感。如教学《面积单位》,当学生对于1平方米的大小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将1平方米的大小与黑板的面积大小(约5平方米)进行比较;然

后,再引导学生估算出教师的面积(约50平方米),并同时分别与1平方米、5平方米的大小进行比较,想象50平方米大小。通过这些比较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广场的面积,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受大数,数感也得到发展。

3.注重表达与交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7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说法,有的说1升700毫升,有的说1.7升,有的说1700毫升。学生用多种说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在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了联系,指导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些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例如,实际测量长方形花坛后,交流时,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进行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角度感知,发展了距离感,也增进了数感。

二、在实践的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和操作来获得数

感。皮亚杰说,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杠杆。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例如,认识11~20各数。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问小朋友能一眼就看出是几根吗?想个什么办法就能一眼看出来了呢?只要数出10根,用绳扎成一捆,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了。从而认识十位和个位的区别,理解了数位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又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安排如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一小袋面粉、一袋饼干、一小包大米、10个鸡蛋、6个苹果,先让学生分别估测面粉、饼干的重量,然后让学生用台秤称一称实际有多少重量,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一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别对其他物品进行相同的体验感知活动,这样学生在实际的感知体验活动中发展了数感。

三、在加强估算意识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所谓数的意识是指对数的含义和关系有所了解,对数的相对大小有所理解,对数的运算及其产生的效果有直观的认识,对周围事物能够有一个数量上的概念。

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数的估算意识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估算是人们再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如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一定款项可购的货物数等。

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中,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要具有一定的估算意识,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确结果的范围内)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做出解释。另外,估算还可以用于平时的计算,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数感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要重视加强在多位数四则运算中教学简单的估算及运用估算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粗略的检验,要设计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强化。

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可创设情境: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春游。”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有租车问题,有购票问题,有计算耗油量的,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实践的,有设计路线的。让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篇6

一、活动情境创设,感知数为何物

充满诱惑的教学活动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加深对数的认识,形成数感的意识。

如在创设《分一分》的教学情境时,我连续提出这样几个问题:4个苹果分给两个人,你想怎样分?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这两个人,每个人得到几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当学生回答出2个、1个、半个时,追问这“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那该怎么办呢?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用小数表示,有的用图形表示,还有的用符号表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数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呈现形式也是多样的。通过学生熟悉的分苹果这一情境导入新课,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自然地从整数过度到分数,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二、活动平台构建,感应数在何处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活动: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盐(500克,2袋)、洗衣粉(250,4袋)。数一数:学生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盒子,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只能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

通过以上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自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苹果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时空开放,感受数有何能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华罗庚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测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开放时空,放手实践,让学生在“创造”中加深对数的理解,感受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如在认识厘米、米以后,我带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结合估算实际丈量校园内某一地方的长度,进一步加深对米等长度单位的认识。

之后我又随机设计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以绳子当篱笆,去围一块地,开展“看哪个小组围得多”操作活动,学生很有创意的想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围法,有在操场上围成长方形的,有靠一边围墙的,还有找一个角靠了两边墙围的……学生通过相互比较,最后择优选定了操作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就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单位概念教学“鲜活”了起来,学生也更加喜欢数学,更好地应用数学,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篇7

一、联系生活, 获取数感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 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 从而理解数的意义, 并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认识0”的教学时, 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在我们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事物, 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外, 还可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 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二、实践体验, 深化数感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 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才能更多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 深化数感。例如:学完“统计”的知识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本校学生人数进行调查并整理作出统计, 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如学习“步测和目测”后, 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量一量、测一测, 亲身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实际距离, 并且让他们分小组合作, 利用标杆、卷尺和测绳等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练习, 体会应用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 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数的大小, 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深化的数感。

三、动手操作, 增强数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加强动手操作, 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感知数、理解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造的提供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例如教“分数的意义”时, 教学难点是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单位“1”, 我提供材料,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把一条线段、一个圆张纸平均分;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把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 让他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一分, 从中体会和发现。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 学生理解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加深了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四、综合运用, 升华数感

数感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 用多种方法表示数,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帮助学生巩固数感。例如, 星期天带全班学生到公园游玩船, 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 租金10元, 小船每条坐4人, 租金8元, 全班50位同学, 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 计算出所用钱数, 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 并说说理由, 结果许多租船方案出台, 学生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 2条小船最省租金。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 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 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的关系。

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8

一、以“生活”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数感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数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数的意义。

二、以“运算”培养数感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 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此项标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主,结合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以此增强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时,设计了以下的练习题“有21位同学到公园去玩,每条船最多可以坐4位同学,最少需要租几条船,人员怎样分配最合理?”首先,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讨论小组,每4人为一组,经过约3分钟的讨论之后,请学生汇报: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式为:21÷4=5余1,也就是说要让21位同学都乘上船最少需要租6条船。其中5条船上各坐4位同学,一条船上只坐一位同学。”

“老师,老师,我们组是这样想的: 21为同学都能乘上船,最少需要租6条船。但其中4条船上各坐4位同学, 剩下的两条船,一条船上坐3位同学, 一条船上坐2位同学。”

“老师,我们组想的和他们两组的都不一样,其中3条船上每条船各坐4位同学,剩下的3条船,每条船可以各坐3位同学。”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每一组同学的解答都合情合理,都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多样性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多样性的理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计算结果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根据实际问题寻找最佳方法的规律,使得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达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效果。

三、以“操作”培养数感

数学知识包含的内容虽然很繁杂, 但却具有共同的特点: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起来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更是学习起来困难重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譬如,《千克的初步认识》 的教学, 就需要教师设计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教学这一部分知识时,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

(1)称一称:学生利用“秤”动手称东西,如称一称水(200ml,5瓶)、两袋盐(每袋500克)、洗衣粉(250克,4袋) 等等。

(2)数一数:学生数,1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水有几瓶?

(3)掂一掂:把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4)找一找: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外形一样而重量各异的事物,要求学生不能用秤称,但要能通过用手掂找出重1千克的事物。

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了数学知识,体验到“1千克”的实际重量,获得了亲身感受,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借对食盐等重量的感受来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物品的重量,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篇9

1.创设趣味情境, 体验“数感”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还停留在具体的形象事物中。因此在教学中, 要善于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 有效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和已具备的知识体系中感知数学, 理解数学。这样我们就能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使抽象的数字形象化。

如在一年级“数一数”的“认数”教学中, 可以创设一个较有童趣的情境:“大家还记得在幼儿园教室外上活动课的场景吗?那时我们一起玩滑滑梯, 快乐地荡秋千, 还高兴地骑木马……”三言两语一下唤起了学生在幼儿园里的美好回忆, 这时运用多媒体设备适时将一个温馨欢乐、自由自在的幼儿活动画面呈现出来:“同学们, 我们一起来数数幼儿园里的活动设备有多少, 好吗?”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 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 从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抽象出具体的数, 这种数数的过程, 就是理解数的意义的过程。

2.利用生活实例, 启蒙“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逐渐认识、成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长时间地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认识、成长。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 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扎根在学生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中;在生活背景下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究、感悟等途径, 认识身边的事物, 用数学思维、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在此过程中形成对数的敏锐直觉, 启蒙学生的“数感”。如在认识数字“0”时, 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 学生想起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纷纷回答:“我的直尺板上有0。”“爸爸在超市的购物发票上有0。”“手机上有0。”……通过学生的回答, 教师可顺利地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0”的意义, “0”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 而且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点或者和其他数字合并组成电话号码等, 学生对“0”的感知有效生成。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例增强数感, 培养数学思维。

3.学生综合运用, 增强“数感”

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应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灵活运用, 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了解掌握新知识, 形成新技能, 从而使“数感”得以进一步的增强与发展。如可让学生将自己身份证号码抄下来, 引导学生解读, 当明确了身份证号码各位数字所代表的信息后, 请学生扮演一次教导主任, 按照身份证号码的设置方法, 为全校学生设置学号, 这种运用能让学生明白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践有效连为一体, 增强学生的数感。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日渐积累的过程, 需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三部曲 篇10

一、第一部曲:生活实践中感知数感

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 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很难帮助学生建立起数感, 如果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 学生不仅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会主动探索, 这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非常重要。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数感, 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发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到数学知识, 并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数学知识, 又培养了他们的数感。

比如:在教授完乘除法之后, 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发现乘除法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天上课, 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 有的人说“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用到过乘法”, 有的学生说“买票的时候”, 有的说“外出旅游坐车的时候”, 有的说“吃饭的时候”。在听完学生的发言后, 我总结说“同学们, 你们刚才也总结了, 乘除法在我们生活中如此的多, 那我们是不是该好好的学习呢?”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这样无形中帮助同学们形成了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潜意识, 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第二部曲:直观操作中形成数感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直观操作是学生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在认知特点和知识要点的基础上, 要善于运用辅助工具 (比如学具、多媒体工具等) , 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些数量关系, 为学生搭建形成数感的桥梁。

比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的时候, 我设计了下面的一道题目:“小明身高130 () ?”我请学生们回答, 结果有的选米, 有的选厘米。问他们选米或者厘米的原因时, 大部分学生又回答不出来。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学生的思维里根本没有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为了让学生形成长度概念,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 然后让他们感知厘米、毫米的单位长度, 然后我发问:“同学们, 请你们仔细想想, 然后比划一下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来比划了一下。我继续发问:“那你们想想1米得有多长呢?”同学们伸出两只胳膊来比划了一下。我又问:“既然1米就这么长, 那小明的身高应该是135厘米还是米呢?”这时, 同学们对基本的单位长度已经有了一个概念, 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厘米”。上述过程是一个直观操作的过程, 学生们通过观测直尺度量单位感受到了距离单位的真实长度, 发现了知识, 积累了数学经验, 在这样的过程中数感也就慢慢形成了。

三、第三部曲:应用中强化数感

数感作为一种意识, 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 在需要应用的时候就会自动出现, 并且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式。当然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 需要一个较长的锻炼过程。为了继续强化数感,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题目, 进行模拟训练, 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底线研究下一篇:管理会计应用企业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