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经营

2024-07-09

院校经营(精选十篇)

院校经营 篇1

一、职业院校启动文化经营的环境分析

1. 和谐社会的崭新提出, 为学校推行文化经营提供了时代背景。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中《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 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学校作为传道思想、百年树人的重要社会组织, 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功能, 通过改革创新和文化改造加强对学生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培养, 使青年学生能够成为未来主流文化的先进主体, 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实践者, 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形成。

2.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为学校推行文化经营提供了政策背景。

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教育部有关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文件的不断出台, 职业院校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因此, 许多职业院校都在拼力抓住这一机遇, 一方面, 在强化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管理和检查,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另一方面, 职业院校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建设, 注重学校文化精神的培养, 都在考虑如何利用各种渠道来培养学校的文化, 来打造学校的文化。

3. 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 为学校推行文化经营提供了文化背景。

随着国际经济政治的全球化, 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 人们对社会对文化的认同感也出现了多样化;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 人类开始面对一种极其广阔、史无前例的开放环境, 也将面对更为繁杂的不确定的文化氛围。在全球化、网络化以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社会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化见解, 出现文化认知和行为表现的“错位”, 影响了健康文化的培育。面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 职业院校必须考虑其对正在成长中青年学生的“正反”影响, 必须寻找“良方”去抵挡“反”的影响, 使主流文化得以弘扬。在此背景下, 加强学校文化、经营学校文化就成为一味“好药”。

4. 人文底蕴的欠缺不足, 为学校推行文化经营提供了社会背景。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兼具科学人文双重品质, 而人文底蕴是构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 人文底蕴是否厚实充足造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下文野之分。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 不确定的人生目标将他们的求知天地, 被迫局限在“狭隘”的学业训练和技能培训之中, 忽视了科学思想、科学信仰、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准则的传授。

二、职业院校启动文化经营的路径分析

1. 建立人文与科学融合、民主管理与科学规范融合的制度文化。

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制度文化的实质, 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 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 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的制度文化体系。

从办学理念角度来看,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经营表现为“育人为本”, 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教育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全面性通过“育人为本”而得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从管理理念角度看, 以人为本体现为“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主要是在政治上确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地位, 业务上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统一的必要保障。

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的制度文化经营主要体现在学校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 做到科学执政, 科学执法。如教职工的竞争上岗制度、教职工的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教职工的分配制度等等。这些管理制度实质上就是学校人文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价值体系 (制度文化) 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能使全体教职工的服务观、价值观得到统一, 使每位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落实, 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 建立人文与科学融合、开放与创新融合的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 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年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征, 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人文与科学融合的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经营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形态。课程的人文科学性就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指导, 规范、统领科学;以科学理性为基础, 促进、提升人文精神, 从而形成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关系。

新的课程文化要以科学理性为基础, 以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和个性全面、充分而和谐发展为目标, 力求把“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融合”、“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中, 注重将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 注重学生各个发展阶段能力和人格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接收信息和个性的形成成为一种科学的、人文的社会实践活动。

3. 建设严谨高雅和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对职业、学生、教育教学等一系列问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角色认同、行为风范、价值取向以及情绪的反应等。对于学校文化经营而言,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它规定着学校的价值系统, 规定着学校的传统。应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 切实加强教师的教学文化和组织文化经营, 以形成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

学校可以围绕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目标, 把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作为给教师的最大福利来实施, 在原则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在方式上侧重参与式培训和反思性教学, 在内容上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并举, 在层次上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学校应建立健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发挥的新型教育教学机制, 教师切实把教学活动当成一个不断面临新课题的过程, 是一个连续的教学科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 是一个与同事、与学生共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团结合作、乐于争鸣的教学氛围。

4. 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是学生的主体精神, 是一种个体间不断传递着的信息流, 是受教育者的“学习能”所辐射的文化时空。从内容上讲, 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

在学生文化的经营中, 应坚持“育人为本”, 坚持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 使学生在成长中, 学习上自主, 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 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 主动约束与反省;交往中自强, 主动合作与交流。

学校应创设“科学民主、宽松和谐、合作负责、创造发展”的优良育人环境, 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的意识与思想, 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 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举办各种社团, 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发展。

5. 建设现代领先、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

学校网络文化是在校园环境下, 学生依托网络这个媒体技术共同学习、工作、生活, 解决问题和面临挑战时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领先、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校网络文化经营的主要内容有:强化网络德育意识、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资源意识, 积极抵制消极文化的影响, 引导积极的价值追求;开发优良的教学平台和丰富优质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课程,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多种学习方式。

在网络文化的经营中, 学校应坚持“积极引导、强化管理”的指导思想, 为教师提供开展教学的网络应用环境, 创造可以改革教学方法的空间, 构建电子化、声像化的教学情景, 使教师成为教学的执行者、促进者和开发者;为学生提供可以运用网络文化的舞台, 开展借助网络文化的技能比赛, 使网络教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模式;可以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媒介作用, 构建服务于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平台, 构建服务于教学的数字化平台, 构建服务于学生的信息化平台, 全面发挥网络文化的最大功用, 确保其真正成为学校扩大影响的“大窗口”, 科学管理的“助推器”, 教学科研的“工具书”和学生学习的“芳草园”。

总之, 学校的发展在于文化的拓展, 学校的兴旺在于文化的发展, 学校的名气在于文化的影响。因此, 职业院校在筹谋发展, 规划前程的时候, 必须铭记学校文化的经营。只有文化, 才是绵延生命的灵魂。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企业的经营理念开始进入我们的教育行业, 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重视自身的经营活动, 把它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就是从文化经营的角度, 来分析职业院校进行文化经营的环境需求, 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文化经营的路径和方法, 促进学校的大发展。

关键词:文化经营,职业院校,路径思考

参考文献

[1]贺继明, 蒋家胜.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潘荣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施路径[J].文教资料, 2009, (11) .

[3]莫勇刚, 麻文燕, 余志刚.以特色校园文化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J].学问, 2009, (20) .

[4]黄跃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07, (1) .

院校经营 篇2

日本留学经营学专业申请条件与热门院校

一、申请条件

1、日语N1能力是日本大学的硬性要求,还要求学生具有数学,统计学相关基础,所以大多都是本专业学生申请。

2、985/211、或者财经类大学的学生比较有优势。

3、转专业申请经营学的学生不少,但是本专业申请的人更具有优势,尤其是北海道大学倾向于本专业申请的学生,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设置了修满40个专业学分的限制。

4、商科申请中,实习是最重要的软件条件,教授非常看重学生的实习经验。如果在大企业有实习,是一大亮点。

二、热门院校

1、横滨国立大学

简称YNU,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保土谷区的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这所学校的经营学在全日本都是很出名的,出名到什么程度呢?东京圈除了东大和一桥外,应该没有可以和它匹敌的学校了。并且这所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都会进入到大企业工作,所以很多同学都对这所大学很向往。

2、一桥大学

说到日本的商科专业,怎么能少得了这所大学。这所大学因为是文科大学所以国际排名并不高,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它的名气师资力量不亚于东大的一桥大学,会是你学习经营学的不错选择。

3、神户大学

作为日本三所旧制商科大学来说,这所大学的商科实力非常强,一直排在日本前三里。这所大学也是日本少有的将经济学和经营学分成两个研究科的学校,可见其研究上的规模之大。

4、京都大学

简称京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左京区的研究型大学,在日本仅次于京大,是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高学府之一,京都大学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望。这所大学的每个专业都很强,不过如果你想学经营管理,这所大学可以说是日本为数不多值得选择的大学了。

5、金泽大学

虽然这所大学并不是七所“旧制帝国大学”但是它的实力却和那几所“旧制帝国大学”一样强。虽然这所大学的研究学科不多,但是其设置相对来说比较全面。而经营学也是这所大学的强项之一,所以报考这所大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本留学申请关键点介绍

1、日语学习

虽然日本也有很高的国际化,而且这里英语的覆盖面也很广,但是高校中的教学,大量使用的还是日语,而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连续刺激,所以大家在确认出国之后,就应该开始准备。

作为一门和中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语言来说,日语的学习难度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不过大家还是需要参加专业的培训,确保自己可以顺利的通过标准化的考试,建议大家可以直接出示N1的成绩单。

2、信息搜集

对国家和学校,应该有比较熟悉的了解,这样才会有助于大家产生归属感,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商,当然专业的授课模式和课程安排也是和留学有密切关系的。

另一方面则是大家进行申请要出示的材料的整理,这部分会要求大家进行齐全的准备,学历成绩单和文书的准备一样都不能够少,而且还要符合所申请的学校的专业要求,是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的。

3、资金准备

保证金是大家留学经济支持的证明,大家需要按要求提前存到银行里面,并且保证自己可以顺利的拿到有银行开的资金的证明,这里面存款的时长和存款的金额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所以大家在决定出国后,就要就要准备的资金进行了解,要保证资金流入账户的程序和来源正当,而资金可以多准备一些,但是绝对不能够低于最低的额度。

4、入学考试

基本上留学生入学,都是要参加学校单独准备的考试的,这份成绩不会影响到大家正常的入学,因为只有拥有入学资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是作为摸底测试存在的,会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影响。

这是学校和老师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考题都是由专业的导师进行整理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大家可以就历届的考题进行熟悉,这样能够更容易考出好成绩。

日本留学知名大学大概费用

1、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成立于1877年,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公认为日本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知名的大学。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东京大学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平方米,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部分后勤设施所在地。东京大学共有藏书6646133册,其中西文书3129050册,分藏于全校60多个学部、研究所以及有关部门的图书馆和资料中心。中心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有38600种期刊,每年全校订购新书近20万册。校内共有3所科类齐全的附属医院:医学部的附属医院、附属分院、医学科学研究所的附属医院,总共有病床1246张。

东京大学由于学科齐全、经费充足、教员队伍整齐、一些传统学科办学水平高,教学和研究的力量与水平是日本其它大学无可比拟的。

东京大学费用

东京大学学费大约:834800日元/学年,由于东京消费水平比较高,相对来说各项费用要高一些。

2、京都大学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1892年,23位国会议员在向国会提出的一个议案中提出,日本仅有一所东京国立大学,缺乏竞争,对办学和学生的培养都不利,建议在当时的西京——京都,建一所大学,18议案被通过,大学得以诞生,当时定名为京都帝国大学。初建时整个大学只有一个理工科分科大学,共有6个专业21个讲座,学生不到500人,木下广次为首任校长。

数年之后,又增设了法科、医科、文科等3所分科大学,这时全校已有5个分科大学。4年后新的大学令颁布,分科大学改名为学部。法学部原有的法律学和经济学分家,同时上升为学部。经过数年的努力,农学部和一些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人数成倍增加,京都第三高中并入后,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人文学部,后发展成为今天的教养学部。战后,按照新的教育法,全部实行新制,削去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清除军国主义对京都大学的破坏和影响,包括实行男女共学,清理教师队伍,废除一些不合时宜的讲座,增设教育学部、药学部和一些研究所,研究生的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外开放门户。这样,京都大学就成了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大学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

京都大学相关费用

京都大学学费一般为53.58万日元/年,以半期为单位支付,即每年4月和10月往学校账户汇26.79万日元。另外,新生入学需额外缴纳入学料28.2万日元。参加大学院考试需提交检定料3万日元。

法学院费用较其他研究科稍高,学费为80.4万日元/年,入学料相同。

包括外国留学生在内,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一般可免除半额学费。学费全免和入学料免除比较困难。

3、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前身可追溯到以下两个机构:一是适塾(又称洋学塾),专攻自然科学。1838年塾主绪方洪庵召集一些门生讲授医学,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就在这里求学。后来,适塾几经演变成为专门的医学学校。大正四年(1915)正式使用“医科大学”这一校名,1931年根据“帝国大学令”正式命名为大阪帝国大学,设在医学和理工两部。二是汉学塾(亦称怀德堂),成立于1924年,由商人出资经营,以研究人文科学为主,后成为大阪帝大的法文学部。大阪帝大成立不久,由大阪工业学校发展起来的大阪工业大学也被合并进来,成为后来的工学部、微生物病研究所、产业科学研究所等机构。

大阪大学费用

留学费用申请费:16000日元

入学考试费:270000日元

学费:469200日元/年

生活费:750000日元/年

总费用:1500000日元/年

4、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是以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研究为主旨的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之一。

东京工业大学有三个校区,位于东京都目黑区大冈山的大冈山校区为主校区。另外两个校区为位于东东京都港区芝浦的田町校区,以及位于横滨市绿区长津田町的须豆香华台校区。

东京工业大学费用

学部:入学考试费17000/年,入学费28/年,学费535800/年。

大学院硕士课程:入学考试费30000/年,入学费282000/年,学费535800/年。

研修生:入学考试费9800/月,入学费84600/月,学费29700/月。

5、一桥大学

一桥大学是日本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也是一所世界知名的社会科学类综合大学。学校建校130多年,日本各界尤其是工商金融界的精英人物辈出,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日本财经界多数领袖毕业于该校,在日本享有“财界领袖的摇篮”的美誉。

一桥大学在经济学,商学等传统强学科保持着绝对优势的同时,近年来在法学领域研究教育的成果也为世人所瞩目。一桥大学法科大学院的毕业生在日本新司法考试中(号称日本最难的考试),成绩极为突出。

一桥大学费用

大学院学生(硕/博士研究生):

选考费:30000日元

入学费:282000日元

前期学费(4~9月):267900日元

后期学费(10~3月):267900日元

研究生(非正规生):

选考费:9800日元

入学费:84600日元

美国音乐院校将艺术经营纳入教学 篇3

美国音乐院校将艺术经营纳入教学

在教育战线的大多数领域中,很久以来,老师都只教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不重视教学生怎样把所学的专业与经营联系起来。但是在美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将艺术经营纳入教学中来。

以培养表演艺术家闻名的朱丽亚音乐学院现在就很重视专业与经营的结合。学院职业开发处负责人德里克·米索也承认,很多人还是认为音乐学院是把学生塑造成为音乐家,而不是培养经营人才。因为提起“经营”这两个字,就会使人感觉到与音乐教育风马牛不相及。有些音乐学院对在课程中加进一些经营的内容,也十分谨慎。许多学校采取选修课的形式,举行“职业开发”或“音乐工业”为题的讲座。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和纽约州罗彻斯特音乐学院也各有各的做法。

罗彻斯特音乐学院的院长拉蒙·里克说,他做了很大努力,首先是要改变那些坚信“为艺术而艺术”的固有观众,让他们懂得经营的重要性。今天全国的交响乐团都在为生存而挣扎。也就是说,这门课程的建设可能关系到古典音乐的未来。

把音乐教育与古典音乐的未来联系起来,也正是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校长罗伯特·赛罗塔所关心的话题。他说:“音乐的基础结构正经历着强烈地震般的嬗变,音乐院校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他认为,要与时俱进,只是增加一两堂经营管理课程是不够的。现在是要认真地重新思考和研究一下几百年来音乐教育老模式的时候了。

到目前为止,艺术经营项目的资助主要来自几个有钱的基金会。首先得到资助的是在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州大学音乐学院。1988年,普莱斯基金会出资给这所学院开办了音乐经营中心。后来,科尔曼基金会、摩根基金会、考夫曼基金会也先后资助音乐的经营事业,包括举办一些大型的比赛和设立专业辅导项目。

有评论家说,现在的音乐教育仍不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工作。在北卡罗莱纳州举办音乐经营事业会议的商务顾问、前交响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家迈克尔·德雷勃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年培养出成千上万学音乐的学生,但他们找不到与自己专业结合的职业,我们能安心吗?”

得克萨斯大学博士生加里·贝克曼提出,要使音乐家有经营头脑,学院必须把这问题提上日程,列为课程,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经营本领。他说:“他教的学生对经营根本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并不想拿到6位数字的工资。他们只想继续从事他们的艺术工作,也许还想着不要天天晚上吃方便面就行了。”

朱丽亚音乐学院职业开发处负责人米索认为,要使学音乐的学生有经营头脑,需要一定时间在意识和理念上的转变,这种转变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改变。米索在朱丽亚学习的时候,朱丽亚还没有职业开发处,这个部门是2000年才开始成立。现在朱丽亚已经有25%的学生参加学院主办的专业辅导项目,就是让学生与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士合作开发学生自己设计的项目。

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职业服务部主任安杰拉·迈尔斯·比钦说:“我们学校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展开对未来职业的讨论。学校要帮助这些青年音乐家认识他们是自己未来的主人,他们可以给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坐等机会。所以学生已经开始对经营事业已有了粗略的认识。”吉莲·加拉格尔是朱丽亚音乐学院中提琴专业的学生。她认为,今天交响乐团不景气与经营的理念和管理有关。若是音乐家都懂得经营,情况就就会大大不同。从长远来说,经营技能对音乐家是有用的。她说:“大多数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其它如赚钱的事,都是次要的。他们还是想着走老路,等乐团来招聘,参加面试。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看到了这条老路逐渐走不通了。有些学生学到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吉莲·加拉格尔现在与三个在校的学生成立了一个弦乐四重奏组。她现在和四重奏的成员自我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并寻找公司签订演出合同。她准备拿到硕士学位后,就把经营这个四重奏团做成为她的职业。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营的内涵 篇4

一、高职院校经营概述

经营是指经济活动,属性归于经济学范畴,包括市场交换和谋利两个基本含义,经营的目的就是组织通过对其控制或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运作的效益,也可以认为经营是组织为实现目的而策划的一系列营销活动。

结合经营的涵义高职院校经营的涵义是指:“高职院校的经营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保证和完成学生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想办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开发与谋划,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对办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以及使资源在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化等经济活动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谋求办学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和市场经济联系紧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双重特征,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所高职院校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情况和所处的形式和任务都是不同的,在对高职院校进行经营的时候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一些成功学校的经验,要结合本校特色因地制宜实现经营。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经营

(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背景赋予高职院校经营新的使命。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是当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对高职教育来说,高职院校作为和市场经济最为贴近的场所在培养人才的适应性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高职院校只有向企业及其系列组织提供新的观念与思维,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国际贸易、法律和技术标准等相应素质的人才,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要转变以往很大程度局限于自身内部的管理思想与形式,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二)高职院校树立经营理念是适应竞争的现实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职教育受市场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市场已经初步行成公立、民办、国际力量办学的三种局面,国外的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到我国教育市场,直接和我国的高职院校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如;“金融危机后留学费用降低,让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自费留学,2009年中国有20万人出国留学,2010年这一数字已被突破,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对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的高职教育必须在观念上与国际接轨,深入了解和分析国外高职院校在教育市场上运作和经营的特点与经验,树立经营的思想。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营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竞争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办学者意识到仅仅依靠规模扩张式的发展和粗放式的管理,采用一种急功近利式的发展模式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是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办学规律的,也逐渐被淘汰。为了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经营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不断变化,表现为:

(一)高职院校经营的内容。

第一,经营是高职院校办学中的一种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高职院校经营要和各个市场打交道,所面对的市场既有生源市场,也有就业市场,还有投资市场和资金市场;第二,高职院校经营涉及到管理体制的问题,即办学自主权的问题,高职院校在经营过程中要明晰产权和办学自主权;第三,高职院校经营的对象是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经营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增值,以谋求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二)高职院校经营的形式。

第一“初级形式的经营”主要是针对物的经营。是物的资源与财的资源相互之间的转化,如对房屋设备设施等的经营实行后勤产业化,主要体现在硬件上。第二“中级形式的经营”主要是针对人和部分信息的经营“是实现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与资本资源相互的转化)第三”高级形式的经营“是对人、财、物、信息、全方位的经营,特别注重无形资产的经营如对信誉的经营、对品牌的经营等是对院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一种整体经营“是对办学全过程的经营”是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深入到办学的各个方面的经营。

院校经营 篇5

关键词:本科院校 媒介经营与管理 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媒体对既懂业务、又懂经营的人才可谓求才若渴。据新华社报道,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传媒产业从业人数超过70万,然而传媒经营人才不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在此背景下,《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快速走入我国各大新闻院系的课堂,希望能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人才。然而在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受学校本身办学条件和课程固有特点的影响,该课程的现实情况不大如人意:教材内容偏离大多数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理论讲得多,实践机会少,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远离课程开设的初衷与目标。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院校要开设好《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皆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关键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好的教学理念是搞好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的改革,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教学理念。具体来说,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真正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具体体现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上,即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为新闻传播类专业主干课程,且通过专业限选课的形式开设“媒介市场定位”“媒介品牌营销”“媒介产品销售”等课程,形成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系列,把对课程的重视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是教师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高密度、多向度、多元化”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最后,是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认为,《媒介经营与管理》实用性不足,实习和毕业后参加工作走上传媒的管理岗位的可能性很小,加之课程涉及多门学科,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兴趣不足。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一门通识课程,所有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熟悉、了解媒体运作的过程和机制,掌握一些必备的媒体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保证

磨刀不误砍柴工,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媒体和媒介产业,如何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里,通过适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实现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最终推动自身的发展。作为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实践性,其教学内容来源于新闻传播实践,而其教学目标也直接指向相关能力与技能的提升。显然,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式教学法应该是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第一选择。具体来说,该课程的案例式教学法流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运用案例对课程基本理论和核心知识点的讲授;第二阶段是学习小组的案例分析,第三阶段是学习小组的媒介经营项目实战训练。

首先,教师对课程基本理论和核心知识点的讲授。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一般包括:媒介经济的实质、媒介的市场定位、媒介的品牌营销与管理、媒介的形象塑造、维护与推广、媒介的产品开发与销售等。在这一阶段,教师精选大量案例来帮助学生强化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案例的选择应该重点注意案例的教学性,即不管案例是过去的还是现在,也不管案例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首先要考虑的是案例与课堂讲授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经典案例,使得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加深对课程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课程学习小组的案例分析。班级所有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组成若干个课程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一个媒介经营管理的案例,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分析。每一个学习小组需提交一份纸质案例分析报告和在课堂上完成一次所选案例的口头报告。在学习小组口头报告完成后,教师和其他学习小组的同学针对报告提出问题与自己的看法,由案例报告小组全体成员现场回答教师与其他同学的质疑。这一阶段,在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应保持开放性,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媒介经营管理案例;另一方面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新近案例,以增加学生对当下媒介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熟悉与了解。教师在学习小组所选案例确定后,应提示学生收集案例材料和数据的方法。

最后,是学习小组媒介经营管理的实战训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依据情境学习理论,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媒介经营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课程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为实践实训阶段。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与媒体进行项目合作的难度较大。因此,课程可充分依托校内的校园广播、网站、电视台等实训基地,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元,每个学习小组自主策划、开发、运营一个媒介产品,让学生在实训中将书本理论与实践贯通,真正领会媒介经营管理的规律。

基金项目:本文为湘南学院课题“网络新闻的多媒介文本联合解码研究”(项目编号:2013YJ01)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聂志腾,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和地址: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院校经营 篇6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16507.4亿元, 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8%,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势必需要充足的、高素质的、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相配套, 目前高等院校培养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远达不到市场需求。据统计, 2011年我国连锁行业的管理性人才短缺至少65万人, 而高职院校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 如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欠科学、实践环节易忽视等原因, 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的缺失。

二、高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职连锁专业人才培养是输送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我国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 连锁店的需求每年将递增30%。而实际增加的连锁店数量却远远小于这个数字, 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很多高职院校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连锁业管理者普遍学历偏低、知识结构比较老化。系统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知识、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尤其缺乏, 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有必要在短时期内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加快理论研究, 更要理论指导实践, 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社会上大量连锁企业对连锁专业人才的需求, 给高职院校的连锁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如今很多连锁企业对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 因此高职院校有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作保障, 在连锁专业的教学和建设方面有更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 深度的校企合作能有力推动连锁专业在课程教学、实训体系、社会服务方面的提升, 即加速了人才培养的进程。还有中国连锁协会的加盟, 每年度对高校连锁专业教师的培训, 给予了高校老师学习的平台, 提高了教师们的专业水平。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具体培养模式选择

(一) 订单式人才培养

高职校园从市场人才需求出发, 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岗位的人才, 并与企业洽谈, 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 进行个性化的招生, 或将在校学生转化为订单式, 双方共同培养, 保障合格人才供给, 学以致用。这种模式具有就业岗位针对性强、学习实效性强、降低培养成本的特点, 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加强“订单培养”管理机制, 加强与连锁企业的合作, 提高教学管理跟踪与服务水平,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多方面的推崇, 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培养模式。

(二) “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弹性学期制模式是把一学年里传统的两个学期变为三个学期, 即两个理论学期和一个实践学期, 实施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分学期、分学年一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技能, 为学生将来找到更好的就业岗位打下基础。这种模式首先实现了“学做结合”, 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每个连锁经营项目内容的设计均以完成某个工作任务为目标, 要求校内的实验实训和校外企业的实训相结合。其次实现了“产教结合”, 高职院校每年配送教师到连锁企业顶岗学习, 或者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参与教学。“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模式比较灵活, 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教学过程, 在操作过程中, 要考虑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也要考虑学生的利益。只有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利益共赢, “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模式才能顺利实施。

(三)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学完文化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实验实训课以后进行的校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是推行高职院校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作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顶岗实习, 首先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亲自体验企业的管理要求、企业文化等, 可以检验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实习结束后, 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补足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其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这种模式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细节工节, 如: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注重顶岗实习中的指导协调工作, 完善顶岗实习结束后的总结评估工作。

四、结束语

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缺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人才培养迫在眉睫。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一定要从培养目标入手, 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计划培养学生。可以选择“订单式”培养模式, “弹性学期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同时加强和企业合作, 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 真正发挥好高职院校、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和引导作用, 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使其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最终解决连锁专业人才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3

[2]宋海宁, 曹金华.高职高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3

院校经营 篇7

关键词:订单班,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践

订单班是一种典型的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项创新性改革。它把企业生产活动的“订单”概念引入到职校里,学校在遵循企业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建以企业冠名的班级机制[1]。由此,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就是为“海澜之家”“、肯德基”“、麦当劳”等这些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而提供的订单班。校方和企业会就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习基地等方面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育计划,并构建联合灵动的机制,本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宗旨,在实现了学校教育目标的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然而,结合实际情况取得的成效分析来看,和人们的理想期待存在较大的出入,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对订单班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地分析,才能扬长避短,发挥订单班模式的育人价值。

1 我国高职院校订单班育人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意义

订单班的开设宗旨是“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困境[2]。它的一般流程是学校寻找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企业经过考察后和学校进行洽谈合作,招收学生和教师组建班级。学生经过实习和考核后,合格的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参加工作。企业还会及时向学校提供反馈以便学校后期订单班的开展。这种培养人才的模式符合企业需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又迎合市场整合资源,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以市场为导向,在高职院校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制定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学方案,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在职员工进行实例操作的指导。目前我国很多沿海城市特许经营连锁企业的用工需求大,在用工过程中存在用工短缺、员工培训成本高、员工业务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企业和高职院校加强合作开展订单班既能帮助高职院校有效地完成育人目标,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又能缓解特许经营连锁企业的内部培训压力,推动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订单班受到了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青睐,尤其在沿海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2 目前高职院校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模式面临的困境

2.1 市场瞬息万变,就业优势难以凸显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更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对于企业来说,受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生产方式和运转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变又造成了企业招聘人员计划的调整[3]。理论上,由订单班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技术娴熟,熟悉企业的发展状况,但是到学成准备就业的时候,终究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学生的就职意愿。若遇上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或者金融危机,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订单班学生的就业优势也就不明显了。

2.2 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带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还要有实践操作的水平。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业务素质不高,也没有重视后期的培训与学习,没有与时俱进地采用新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模式单一、落后,还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满堂灌输,更没有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听课兴趣低,失去动力,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很多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从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对高职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成果和信誉造成影响[4]。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源紧张,为了更好地完成订单班培训,学校从社会上聘请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由于是临时的,容易出现课程衔接不好的现象。

2.3 课程设计单一,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订单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是经过校企双方联合制定的,更多强调与岗位相匹配[5]。正是这种太明确的针对性导致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当毕业生以后想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时,由于转岗能力的缺乏导致无法适应职位的变迁。而且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实践的项目都是围绕定向就业的企业而展开的,考核带有功利性,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意识偏差,不重视创新。

2.4 企业缺乏热情,实践资源设备紧张

首先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明确的监管、考核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的制度政策。因此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具体的优惠条例,也没有提供资金支持,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来参与到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是提供岗位。其次,订单班的学生在进入到订单班学习之前并没有深入了解合作企业的运行状况,而且订单班的学习时间长,等到学生毕业时,虽然已经签订了合约,但当发现自身不适合岗位时,往往选择其他的出路或者另谋高就[6]。这种违约行为给企业带来了心理上的顾虑,对订单班培养人才的稳定性产生了怀疑,因此热情不高。最后,实践是订单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因为很多企业出于安全风险的担忧不愿意为学校提供资金上的帮助,造成教学设施,尤其是实践基地的缺乏。

3 高职院校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运行机制的改进方案

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高职院校中订单班人才模式的问题,也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的发展,我们可以从运行机制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结合企业和院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完善机制,具体方案如下。

3.1 完善科学的选拔机制

这是订单班有效运行的基础。既要严格把控订单企业的质量,又要注重生源的“稳定性”。在对企业进行选拔的时候,要从企业规模、企业岗位、企业发展、培训机制等方面综合考量企业的发展实力和质量,确保引进优质的合作企业。对于特许经营连锁企业来说,还要注意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企业在所属行业领域所具备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参考连锁企业总部的线下公司发展数目、产品的口碑、技术的研发成果等指标。从根源上保障订单班的延续性;由于订单班的毕业生容易出现违约的现象,针对这一点,校企在招生的时候,一方面要严格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进行学员的筛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考虑机会,坚持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择优录取;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逆向”激励机制,将学生的就业流失率降到最低。

3.2 创新灵活的教学机制

要想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序运行,必须调节好学生、院校、企业这三方的矛盾。尤其要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这是订单班的核心。其一,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订单班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可以加大行业专家、企业精英的引入力度,联合开展对订单班的指导工作。其二,要建立订单班的实习管理机制,要加强学生的实地操练,通过开展校外实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三,在教学内容上,除了符合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还应该要考虑给学生增设提高其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课程,例如基本社交礼仪、公关知识等,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要注重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找准定位,适应社会复杂形势和职业角色的转化。其四,学校应该要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行研修学习,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订单班的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灵活开设不同类型的订单班,面对同类连锁企业的同一岗位开设岗位订单班以及多家企业共同组建针对某一行业的“定制班”,针对企业员工再培训的“回炉式”订单班等。

3.3 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

完善合理的考评机制对订单班的有效运作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考核和考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第一,可以根据订单班的学时长短和订单班组织形式的不一样来针对性地构建评价体系。例如,对于短期订单班的学生,可以实施“班级企业化”的考评方式,即效仿合作企业的管理制度来开展考勤、纪律监督、工作总结、奖惩等考评工作;对于长期订单班学生,可以在考查基本课程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其在企业实习的具体表现,来进行“优胜劣汰”的动态考核“,能者居之”的理念也能让学生提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二,要完善订单班的信息反馈机制。一方面,学校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如实反映给合作企业,为企业提供用人参考;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尽力配合学校,及时地把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和表现反馈给院校,为学校教学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给出建议。第三,要加大订单班学生的实习监控,确保学生的实习取得成效。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可以不定期地与企业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情况,也能协助企业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

3.4 指导机制和保障机制

针对学生心理上的顾虑和企业所担忧的问题,还应该建立合理可行的指导机制和保障机制。让高职院校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趋于完善。因此,院校应该开展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和心理辅导活动,可以通过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宣传和就业指导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信心和抗压能力,并介绍连锁企业的发展情况。除了处理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充当好纽带的作用,促进高职订单班机制的运行。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来建立监管和激励机制;在财政支出上予以适当的支持,鼓励更多连锁企业加大与高职的合作力度,确保订单班教学设施的充足。

4 结语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重大突破,有效的运行机制能够实现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也能缓解目前市场人才供需的矛盾。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在订单班的开设过程中出现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和面临的困境。因此要想高职院校特许经营连锁企业订单班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国家层面、院校层面、企业层面共同推进运行机制的有效构建。

参考文献

[1]邱云.高职学院订单班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山西青年月刊,2013(6).

[2]许湘平.浅析高职连锁专业订单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

[3]任广新,陈葆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管理的基本策略[J].科技信息,2012(20).

[4]戴艳艳.民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以万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江苏商论,2014(14).

[5]林逸,李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班”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文理导航旬刊,2014(6).

院校经营 篇8

第一,连锁经营专业资源库建设定位不够准确。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同时促进了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的飞速发展,而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建设只注重数量而实用性不强,这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高职类院校中显得尤为突出。高职院校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其建设应以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主体,要把服务于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学习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最大目标,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建设既有学校特色又能服务到位的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第二,连锁经营资源库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连锁经营资源分类不符合元数据分类的方法和标准,资源基本属性填写不够规范,导致数据孤岛和数据坟墓,也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第三,连锁经营专业资源库建设缺乏宏观统筹管理。在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对教学资源组织开发力度远远不够,总体缺乏宏观把握,资源开发者大多各自为政,临时想到什么就去建设什么,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分散,既没有统一的存放平台,又缺乏有效的整合,教学资源基本上不能构成体系,资源的利用还存在很大的效益空间。第四,连锁经营专业资源库建设缺乏长效机制,资源库建设的管理机制仍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缺乏长效性,教学资源表现形式不够丰富;教学资源建设职责不明,教学资源库管理松散,暂时还缺乏必要的审核机制;高职院校对资源研发队伍的建设还没有充分重视,技术力量欠缺,甚至有个别校级领导认为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来建设资源库;连锁经营资源库建设没有设置牵头部门,没有激励机制,不能保证其长期建设。第五,连锁经营专业资源库建设的内容缺乏交流互动。互动性差的问题在当前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在教师之间、在师生之间以及在学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无障碍的沟通平台。

2 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暴露出的单一内容和形式问题。高职连锁经营专业大多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实践教学也就多围绕连锁经营企业操作项目为主,当很多企业不断提高招聘条件,相应的实践教学也应调整,否则必然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全面,培养的学生也出现连锁经营知识结构的偏离。现代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除传统的文本类资源之外,图形图像、三维动画、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但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目前只有少量的文本类和图片类资源,加上以往购买的一些模拟连锁经营业务软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第二,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时效性不强。连锁经营是一个创新的行业,变化较快,涉及面广,连锁经营专业实践教学也需要适应行业变化而不断改革创新,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更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及时反映行业的最新变化,必须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时效性。具体来说,连锁经营领域中的创新变化反映到教学中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更新补充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第三,对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一些连锁经营专业教师(注意,不是个别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以前的教学阶段,比较传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果的大有人在,于是就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形成排斥反应,实践教学也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心理上不愿或者实际上不会进行连锁经营资源库的建设,这一部分老师认为,实践教学最好是依靠模拟连锁经营软件,或者到连锁经营企业参与实习,心理上没有主动的参与意识,建设积极性不高。第四,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共享程度比例较低。网上有着大部分的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但其中重复比例较高,实践教学资源占比也较低,即便是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中,也缺乏一些实训的内容,目前各个院校相互交流合作基本处于较为真空的地带,共享程度较低。

3 推进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措施

第一,以正常心态审视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重视起来,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高职院校高层、中层领导和连锁经营专业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资源库建设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乃至整个人才培养的意义,充分认识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之重要性、必要性,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资源库建设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开放式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教育的组织者、教学的指导者、资源的开发者、服务的完善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前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关键。

第二,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大量获取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内容,并创建资源目录。为获得丰富的连锁经营教学信息资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互联网人人可用,它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网络,也是未来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代表着当今网络信息服务的最高水平。高职院校(除了个别边远落后地区)基本上已建成校园信息网络全覆盖,教师在办公室、教室、实训室可随时上网,能够收集到丰富的连锁经营信息。电视发展到现在,也已经包罗极其丰富的内容,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当然可以从电视节目、媒体资源中获取,加之以软件处理,将其改编为独立素材。加强资源交流也是一个途径。高职院校的连锁经营教师大多有着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能提供自己所编写的教案、多媒体素材、课件及论文等素材。

第三,不断加大连锁经营资源库实训方面的开发力度。规范适用的连锁经营实训教材对于实践教学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应加强连锁经营专业实训教材的开发。连锁经营专业实训教材开发中应紧密贴合行业岗位技能特点,同时注重项目的仿真性、可操作性。实训教材开发工程相对来讲比较宏大,可以由一个高职院校整体组织进行,也可以是由多个高职院校连锁经营专业教师联合行业专家集中编写,这样开发出的教材更加科学新颖。程序上可以从编制规范合理的实训教学大纲开始,然后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第四,注重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的及时更新。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要紧跟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变化,随时关注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连锁经营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相应地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的相关内容。连锁经营资源库的教学资源也应反映当前连锁经营学科知识发展的最新理论及社会热点,反映最新出台的连锁经营法律法规的内容及相关案例解析等,如此教学资源库才能保持活力。在连锁经营混业经营大趋势下也要考虑到扩大连锁经营专业学生就业面及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更新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时也必须考虑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通用性。

第五,充分发挥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特性。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促进连锁经营专业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比如其中一些特色资源的建设,有益于推进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的推广共享。高职院校也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发各有特色的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实现所有资源的共享,这将极大地促进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优化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共享过程中不同的资源库使用者还可以切实感受到资源库的优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意见反馈,促进连锁经营教学资源库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予.高职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2013(39).

[2]郝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

[3]陈永霞.关于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园,2015(14).

[4]高佳.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6(15).

[5]李从如.差异化战略与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究[J].中国市场,2014(43).

[6]侯旭晖,杨新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5(41).

院校经营 篇9

高等职业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则侧重满足社会的近期需求和学生的近期职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 应用性非常强。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高技能性和职业性是高职人才的最主要特征。高技能不仅指娴熟的操作技能, 还指主动创新的技能。职业性指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和专业设置是以就业为主要目的, 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专门人才。

2 管理专业教学过程的难点和问题

2.1 对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

许多人甚至是教学工作者本身往往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技能相混同,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或实践操作技能。管理专业没有很明显的可衡量的操作技能, 而被认为是职业院校的一块心病。事实上, 高职生职业能力是指从事现代职业的能力, 是心理、知识、素质、技能等在职业活动中的外在综合表现。专业技能只是职业能力的一部分。

2.2 专业知识涵盖面广, 全而不专现象严重

管理专业涵盖面比较广泛, 即使是已经进行了专业划分, 但是专业之间的互通性仍然很强, 专业区分度不高, 特有性技能不够突出。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感觉学习没有专业技术重点, 丧失学习积极性。

2.3 培养方法选择不当, 实际操作性不强

虽然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高职院校不是教授系统的学科理论知识学习, 而是重点培养职业能力, 但是由于培养方法仅仅局限于以课堂讲授为主, 辅以案例讨论, 导致没有办法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理想状态。

2.4 不重视知识能力系统化

管理类教师很多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强调本门学科的知识点, 没有进行整体贯通, 导致学生的知识过于零散无序。

3 合理设计ERP企业经营沙盘课程以提高学生能力

3.1 ERP企业经营沙盘属仿真实训

实训分为认识实训、观察实训、操作实训、演示实训、仿真实训和模拟实训。仿真实训就是主要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技术与管理的实施过程。《ERP企业经营沙盘》是一款企业经营模拟软件, 属于仿真实训的一种。将企业置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 学习的学员分别扮演总经理以及生产、市场、财务等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电脑提供的公司经营现状基础上, 对该企业的各种资源, 各部门职能统揽全局, 运筹帷幄, 并参与同行竞争, 最大限度地模拟一个公司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真实运作。

3.2 高职学生能力的解读

高职生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三部分构成。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即专业技能。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 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

3.3 ERP企业沙盘仿真实训课程设计和对应学生能力培养分解

基础能力训练的项目包括方案描述、角色分工、界面控制和简单设置、市场动向和产品价值判断和课堂的纪律性等, 这些项目分别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责任感、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等。

专业能力的项目包括广告投放、财务管理、市场控制、生产安排、总体调度;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线的开拓和应用;产能计算等, 这些训练项目分别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新事物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工艺流程熟练程度等。

核心能力的项目包括有产能方案的调整、特殊任务的应用、随机事件的处理、团队间竞争、经验总结和团队协作等, 这些项目分别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除了上述能力之外, 通过连续经营、团队合作、团队竞争、规则遵守和教师点评还可以锻炼良好的工程意识, 包括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群体意识、环境意识、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把管理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专业化, 不同的岗位在训练中职责分明, 技能清晰。

3.4 ERP企业沙盘全国性比赛的引入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

全国大学生企业沙盘模拟大赛, 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加有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很好的平台。还能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是对学生职业水平的评估, 更是对学生的一种督促。

4 ERP企业经营沙盘仿真实训对培养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启发

(1) 人才培养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 传授型教学模式向参与教学模式型转变。

(3) 适当引进先进教学硬件软件技术,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4) 构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评价平台, 引导学生从单证向双证甚至多证方向发展。

(5) 引入职业赛事, 增加趣味性和荣誉感。

参考文献

[1]吴万敏, 张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5) .

[2]任君庆.高职教育模式的选择与确立[J].职教论坛, 2009, (1) .

院校经营 篇10

关键词:经营与估价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前言:

全国高职院校有百余家院校开设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这和日益兴盛的房地产行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房地产行业兴起需要大量的房地产专业人才,房地产估价与经营专业从诞生之日就成为热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作为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最重要的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本专业建设起到一个纲领性的作用。

学制、学分方面

五所院校在学制上基本一致。如浙江某高职院校、广东

某高职院校、湖北某高职院校都选择了三年大专学制,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而我校和辽宁某高职院校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弹性特殊学制。我校基本学制为三年,弹性学制为二年至五年。而辽宁某高职院校规定实行三学年的基本学制,并实行弹性学制。修业期满,经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在符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延长在校学习期限,但不得超过两年延长期。这意味着我校最早可以两年毕业,最晚可以到五年。再看课程门数,大多数学校选择了30门左右的课程,基本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除去实习外,这些课程要在2年左右时间完成,而且这些课程覆盖了从事房地产业的基本课程。如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技术、房地产策划、房地产营销、房地产财务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规等。课时一般在2000左右,体现了设置的科学性,而且保证了重要学科的课时。

(二)就业方向

只有适合社会相关岗位需要的人才,才是我们培养的合格人才。通过对五所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发现房地产估价与经营专业的毕业生大体可以从事以下岗位:1)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部的营销策划、组织和商品房的销售及交易手续业务等岗位;2)房地产经纪公司商品房代理和二手房居间服务等岗位;3)房地产估价机构的综合评估岗位。4)物业管理企业工程部的房屋建筑和附属设备设施的养护与维修管理、安全部、环境部和客服部等相关业务管理岗位。其中前三个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岗位。物业管理行业属于拓展的岗位。还有些原来不是本专业的就业岗位,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职业。这些职业接受本专业的毕业生,扩展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有所体现,如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房地产权属登记、行业管理等业务工作;拍卖、典当等行业的不动产拍卖、典当等业务岗位、工程概预算、装饰装修岗位、房地产测量员。有的高职院校把就业岗位分为核心岗位:房地产策划、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边缘岗位:房地产测绘、房地产档案管理、物业管理。这种划分更具有科学性,本专业的学生日后会从事什么主要岗位和辅助岗位一目了然。

(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对于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五所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规定的很细,符合房地产相关岗位的要求。如广东某高职院校的培养学生具备进行房地产简单测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识读中小型建筑物的土建、水电、装饰施工图能力;具有对简单建筑工程及房地产项目进行工程估价、编制概预算初级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估价及经营、开发、管理工作;具有基本房地产财务管理能力;有基本沟通、协调、合作能力;具有房地产项目策划、开发、营销能力;具备房地产经纪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具备房地产、土地评估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具有物业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辽宁某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备:(1)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开发流程设计;房地产投资收益及风险分析;项目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进度、安全、质量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预算编制技术;建筑识图、建筑构造识别、房屋建筑材料识别、房屋装饰材料和工艺识别等技能。

(2)房地产营销能力:具有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营销策划及推广、商品房销售、交割、接待礼仪等技能。

(3)物业管理能力:具有物业管理项目接管验收、物业初期管理、物业部门规范管理、基本与专项业务管理、冬季供暖管理、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等技能。

(4)房地产中介服务能力:具有房地产估价技能;房地产经纪(居问代理)、房地产信贷、房地产保险、房地产法律政策咨询、房地产信息(收集、处理)咨询等技能。

湖北某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具有:(1)具有较强的市场调查研究、市场分析、组织管理能力;(2)具有房地产开发前期、营销、物业管理策划能力;(3)具有房地产销售、签约等能力;(4)具有现场勘察、业务洽谈等处理事务的能力;(5)具有撰写土地估价报告、房地产估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能力;(6)具有初步的中小企业管理能力。

浙江某高职院校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和分方向专业能力。前者包括:

(1)建筑制图与识图能力;

(2)房地產市场调研能力;

(3)土地的评价与获取能力;

(4)开发项目策划能力;(5)开发项目概念设计能力;(6)建筑工程技术基本能力;(7)安装工程技术基本能力;(8)房地产工程管理能力;(9)楼盘销售服务能力;

(10)物业管理能力。

后者包括:(1)房地产开发策划专业能力

1)房地产市场分析能力;

2)房地产形象策划能力;

3)房地产销售策划能力。

(2)房地产估价经纪专业能力

1)房产销售代理能力;

2)房产居间业务能力;

3)房产权属登记能力;

我校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1)具有房地产投资开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运作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房地产估价、土地评估的知识和方法;

(3)掌握房地产经纪人和房地产咨询等知识;

(4)掌握房地产营销及策划、房屋销售的相关知识。

3、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

(1)创新与创业的能力

(2)敬业与团队合作能力

(3)竞争与组织能力

(4)社会适应能力

(5)工作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

(6)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二者均不可偏废。这一点上,各所院校做的都不错。这些能力既有所有专业学生都应具备的,也包括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特有的。

上一篇:房屋建筑区下一篇:减速器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