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场所设计

2024-06-23

城市商业场所设计(精选五篇)

城市商业场所设计 篇1

在居住领域,人们的关注点渐渐集中于居住社区的综合环境上。房子不再仅仅是解决“住”的问题,它还要体现“品质”,体现居住者的住居品味和个人情趣,能处处给予居住者以生活的优越感和归属感。社区商业场所因此应运而生。

1 当代消费文化催生新型社区商业场所

这里所研究的在当代消费文化下出现的居住社区,实际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住房改革不断深入、商品住房建设蓬勃发展以及人民对居住的消费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逐步建成的城市居住小区,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楼盘”。该类新建居住社区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地形界线所划分的、不可再分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完整的地域空间单位。与以往城市中以行业、系统为主建设的职工集中住宅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再是单一的居住功能,而是同时兼具服务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各种功能的新型居住社区。[2]

(1)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是指商业服务设施距离服务区边沿的直线距离,也称为服务半径。居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在800~1000m的范围;居住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在400~500m的范围;组团级商业服务设施在150~200m的范围;

(2) 时间距离:时间距离是指居民从家到达商业服务设施所消耗的交通时间, 此时间与居民所采取的交通方式有关。居民在使用居住社区的商业服务设施时多数采用步行方式, 因此, 这里所指的时间距离是以步行时间为准。一般来说, 居住小区级商业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为5min的距离;组团级商业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在2~3min左右的距离。

2.1.3 商业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可与其它如金融邮电、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一起形成各级居民生活活动中心;在便于使用、综合经营、互不干扰、借调用地的前提下,宜将有关项目相对集中设置形成综合楼或组合体。总之要做到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设施效益。

2.1.4 众所周知,商业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吸引人流,对于社区商业是如此,对社区商业内的单个商铺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将商业设于社区的哪个位置就显得格外重要(表1)。一般来说,社区商业应该设于人流量多且易于到达的区域。小区的出入口是人流必经之处, 也是小区商业活动的最佳位置。当小区有几个出入口时, 则要分析各出入口人流量的大小和易达性问题。通常通向公共交通站点、区域商业中心方向的人流较多, 这就意味着该方向出入口附近的社区商业价值会更高些。[3]

与居住社区相邻的环境设施也是商业服务设施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处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居住社区各有不同。在市区内的居住社区商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流, 就必须扩大其服务范围, 此时就需要对本社区及相邻社区的居民结构特征及社区规模诸多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使其除了为小区服务外也向社会开放,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很多社区的商业都集中设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附近, 且面向小区外, 形成一个小的商业带或商业分中心。这种商业设施在商业运作上较为方便灵活, 管理也较能够一步到位;而如果是处于郊区的居住社区, 其居住人口一般较多, 需要配置一定量的配套商业时, 就多数采用另一种社区商业形态———内街式商业, 即在小区出入口内主要人流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设商铺;也可将小区出入口位置适当内移, 在入口处形成“U”型或“L”型广场, 在广场两侧布置商铺, 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内街。可以这样认为, 对社区商业而言, 合理的总体布局是成功的起步。

2.2功能定位

(资料来源:《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

社区商业是典型的区域性消费场所,它的目标消费群针对性很强,一般都是社区及周边的居民。这样一来,随着消费文化的普及而带来的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就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变化和发展。

功能复合化是新消费时代居住社区商业的一大特色。一般来说,具体商业设施的设置需要根据社区规模、档次、环境及居民阶层、消费结构等方面来定位。一般来说,规模等级越高的社区,要求其功能设置越完备,并且商业性特征越强。中型以上居住社区的商业服务设施除满足本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需求外,很多还会设置一些对外盈利的商业设施,如药店、小型超市、酒吧、专卖店等;一些大型的居住社区往往需要一定的商业服务设施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的活力,因此需要更高规模、档次和特色的商业入驻,如国际品牌的连锁店、酒店、大型超市、影剧院等。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和文化结构向多样化发展,社会成员在邻里需求、消费观念、受教育程度及个人偏好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这也直接决定了其在住房选择时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多种差异的叠加和商品社区定位的过滤作用使得居民阶层化的同时形成了居住空间的分异和对居住消费要求的明显差别。因此,社区建设者要有针对性地分析社区的居住人群和周边消费者的阶层、特性和消费能力来考虑社区商业的功能定位。

2.3注重商业氛围与生活氛围的结合。

交往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使用方便的公共空间与设施可以培育社区居民活跃的思想与社交活动, 这是保持社区活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在现代新型居住社区内配置商业场所, 特别是商业街, 要强调突出生活化的特点。商业环境空间要注重生活氛围的营造, 尺度亲切, 环境舒适、宜人。居住社区中的商业中心, 提倡步行化, 突出休闲性的特点, 以提供给社区居民安全舒适的商业购物环境和生活交往环境。设计师可以在社区商业中心或街铺旁通过其与景观的配合来营造主题休闲区, 以优美的环境, 闲适的购物氛围聚集社区内人群;也可将社区商业区域前方场地建成休闲广场, 一方面与社区内其它环境形成一种延展, 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新的休闲场所, 另一方面为购物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氛围的商业消费环境。

2.4 商业面积及环保方面的考虑。

。各种业态的商业对商铺的面积要求是不一样的, 对于社区商业而言, 首先它的单元面积宜小不宜大。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分析, 一般社区商业的商铺单元面积应控制在30~100m2左右, 开间控制在3.6~4m为宜, 开间和进深的比例不宜大于1:3。另外, 在商品化的市场背景下, 面积越大的商铺造价和售价就越高, 对开发商而言大商铺的销售和出租会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相对而言, 单套面积小的商铺其商业风险通常也较小。当然, 在具体设计中也应该根据各社区具体商业的业态情况布置一些较大面积的商铺如餐饮等以适应不同业态的商业需求。[4]

另一方面,商业服务功能与居住功能的配合设置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但这样两种属性有很大不同的功能放在一起势必会引起一些矛盾,诸如噪声、废气、污水和光污染等等,如果在社区商业的布局或细部设计中不能将这些问题有效地加以控制,就容易引发商住矛盾。现在住宅设计规范已明确规定,居民楼内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比如餐饮类商业。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类似商业设施时必须对入驻的业态有所分类,各种环保设施要设置到位。污染大的商业活动区域应与住宅楼保持一定间距,有气体污染的商业应尽可能布置在居住社区的下风口。

结束语:作为设计师,如何将传统的居住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概念升级、更新,使之更适应当代人不断变化的居住消费观念和不断提高的生活品味,更适应于这个多元化的消费时代,是在其概念背后更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以专业的态度,更多地从居住社区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出发,从现代居住者的物质消费需求和心理消费需求出发,本着“总结—思考—再创新”的理念,才能创造出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区商业服务场所,使新一代居住者在享受消费和服务的同时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社区主人翁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摘要:针对在当代消费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形式新颖多样的居住社区商业场所, 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点进行了介绍, 并进一步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对该类场所的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商业面积控制、环保、商业氛围与生活氛围的结合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几点专业建议。

关键词:新型居住社区,社区商业场所,总体设计,功能复合化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8-9.

[2]惠吉力, 张倩, 王芳.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21-28.

[3]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新都市主义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78-82.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篇2

摘要:社会在发展,城市在更新,我们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变得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变化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进步,但同时,城市景观风貌也因此变得缺乏个性和特色,空间营造方式相似,设计手法雷同,造成了场所精神的缺失。如何避免诸如此类弊端,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城市空间环境,本文结合潜江石油广场的规划设计谈几点感受。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源于建筑现象学,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元素所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建筑现象学相结合的主体事物”。场所精神主要表现为“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场所的环境特征能让人知道自己身处何种场所,并明确自己与场所有之间有何关系。

场所精神决定了场所的本质和特性,代表着场所特有的氛围,不同的场所因人们的活动需求不同,其内容、特性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就不同。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体现为尊重场地的地域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氛围。人们需要通过空间体验来感知场所精神,规划设计的任务是营造不同类型的场所空间以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感受。潜江石油广场规划设计实践

一、项目背景概况

江汉油田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油田主要矿区分布在湖北潜江、荆门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论证了江汉平原是我国东部石油勘探的远景地区之一。1958年,周恩来总理一声令下,十万余人参加了声势浩大的石油勘探大会战,随后江汉油田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江汉油田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基地,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历史,留下了具有亚洲和中国多项“第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矿业遗迹。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矿业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潜江市政府开始了潜江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石油广场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矿山广场位于潜江新城,东临清远路,西临襄河大道,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3.5h?O,石油广场现状场地较为平整,场地内有七座抽油机井,其中六座仍在正常运行。

石油广场作为潜江新城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在满足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娱乐场所等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展示潜江的石油矿业文化,体现石油和工业特色,体现场所精神,将工业遗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新旧融合,使其共生共荣。

二、场所精神的构建策略

1.突出主题,整合场所空间

石油,是潜江最?槿怂?熟知的城市符号之一。潜江的城市文化属性中最鲜明的标记便是石油工业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场所记忆的主人,经调查走访发现,绝大多数的潜江人对潜江的认知印象就是城里的石油工业工厂及田野中一座座不停运转的“磕头机”,这些都承载了几代潜江人的记忆。

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分析了场地特征,采用保留、利用和改造等手段,整合场地资源,力求用小广场讲述大故事,讲述江汉油田的石油工业文化(如图1)。

(1)主题。设计方案的主题为“汇聚”:平面布局采用“一轴四线”的构图形式,“一轴”指主入口到博物馆的主轴线,“四线”指江汉油田开采之初全国人民汇聚江汉进行石油勘探大会战,同时彰显着潜江的包容精神。对“四线”通过水景形式的表达,寓意石油的流淌和石油工人汇聚到潜江。

(2)抽油机。抽油机又叫磕头机,设计中将抽油机作为典型石油工业景观保留下来,保留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使之成为了场地上运动着的“雕塑”,有着强烈的工业力量美感,成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石油工业景观(如图2)。

(3)计量站与输油管道(如图3)。新的石油计量站选址在广场的西北角,占地面积4500?O,设计保留了其生产功能,将其融入到广场景观中去,作为石油工业景观的一部分。输油管道暴露在观者面前,并在边上设置特色护栏和岩芯铺成的游步道,可供游人参观,也是此石油广场的一大特色;输油管道连接六座抽油机,将抽上来的原油输送到广场西北角的计量站。抽油机、暴露的输油管道、计量站等共同构成了石油广场的标志性景观。

设计方案对抽油机、输油管道和集气站的处理是兼顾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基于审美上和功能性上对其进行整合,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融合在一起。

2.传承文化,保留场所记忆

情感的植入是营造场所精神的较好方式。每个场所因为其自身存在的历史而拥有了记忆,保留这些记忆,就会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这包括将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物件进行原样保留和变换形式出现两种方式,用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来隐喻某种思想和文化内涵,引起观者情感共鸣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1)钻井(磕头机是具有强烈石油工业特征的设备,井架高高耸立于油田之上,形态宏伟壮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人们一看到他们便能联想到它们所代表的石油工业。此设计手法通过对场所中带有典型工业行业特征的景观要素,完整的保留其外貌和实体,而不经过任何设计的重构手法。

(2)“齿轮”亭是以齿轮为设计元素做成的休憩亭,结合底部的螺丝造型的坐凳,富有工业特色,夜晚内部还能产生发光的效果(如图4)。

(3)“历史方阵”用废旧的钢板组成,上面记载着矿山公园重要油井的开采日期、产量等历史信息,记录了江汉油田的发展历史。

(4)在设计中,特意在场地东南侧设置了一处展示广场(如图5),展示方法分为原真性展示和隐喻象征性展示。原真性展示又叫真实性展示,即是把工业生产中的生产设备、机械等真实的展示在观者面前,矿业废弃设备设施的陈旧感、锈蚀效果等矿业遗迹都成为了有历史信息的原真性的一部分。对工业废弃设备、设施进行艺术的再利用、再加工,通过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矿山设施设备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即是隐喻象征性展示,同时还能产生良好的工业美学特征,对这些废弃设施设备的再利用也体现了低碳生态的原则。

3.营造气氛,强化场所特征

每个场所的规划设计都应是慎重而独特的,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性格。场所精神是通过场地的各要素及场所特征的综合体现,强化场所特征也就是对场所精神的强化,对场地气氛的营造。场所中设置的不同材料、颜色和质地的景观元素都给置身在其中的人们强烈的空间特色,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有了认同感,才会在空间场所中定位自己,也便形成了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工业化时代强调用机器代替人力,强调机械性,机械设备可以说是工业行业特征的重要提示性要素。这些作为场所精神提示性的要素,可以是完整的个体,或者只是一个局部,甚至只是一个残留的片段,都能成为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潜江石油矿山广场的设计中通过提炼一些石油工业化生产的符号,包括磕头机、齿轮、石油管道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元素,清晰的诠释出场所的类型特征,使人们认知到场地的性质和功能,加深了场所认同感。

城市商业场所设计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应急避难场所现代城市

应急避难场所是灾害发生后或其它应急状态下,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关注民生、维护城镇安全的重要工作,是城镇防灾能力提升的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一项涉及众多职能部门、高度综合的复杂课题。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本文针对城镇应急避难场所应建筑设计时注意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和探讨。

现代城镇化一个特点就是城市规模原来越大。而我国同时处于世界上2个地质断裂带边缘,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地震、水涝灾害、旱灾、气象灾害还有山地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严重。

现今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高峰期,城市作为一定地域人口高度积聚的地区,遭受灾害的可能性随时存在。由于灾害事件频繁,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近年来倍受关注。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增加了城镇功能,扩大了城镇安全空间,能够保证居民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后迅速、安全、及时地撤离灾害地区,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应急避难场所的形式

1、露天式

经过科学规划与建设,依托辖区内的公园、绿地、广场、操场等设置的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的场所。这类场所容量大、投资少,见效快,是首选的设置方式。

2、隐蔽式

指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结合民用建设修建的地下场所,设有良好的通风、供电、给排水等设施。这类场所日常维护费用较高。后期的产权、维护容易产生纠纷。

3、场馆式

大型体育馆、展览馆、度假村和闲置的大型库房等场所,按照避难应具备的条件增设必要的生活保障等设施后,可兼作应急避难场所。这类场所由于容纳人数较少,只能作为一种辅助避难方式。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

1、临时应急避难场所:指灾害时可供附近居民临时避难的场所,也是居民在住宅附近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

2、固定应急避难场所: 指面积较大、人员容量较多的具有避难条件的开敞空间。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在灾害时可搭建临时帐篷,是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重要场所。

3、中心应急避难场所

指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固定应急避難场所。一般设有应急指挥机构、情报设施、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应急停机坪、应急卫生防疫站、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应急物资供应处等。

三、应急避难场所的消防安全布局

1、设置部位:设置的部位应有较好的交通环境,较高的生命线供应保证能力以及必需的配套设施。

2、保护半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的保护半径不宜大于500米,附近居民步行大约1 0分钟之内可以到达。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不宜大于3000米,步行大约1小时之内可以到达。

3、防火间距、防火隔离带: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时,应考虑周围建筑物的高度,与高大建筑物的距离宜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2。

4、功能分区:固定或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应合理划分应急集结区、应急棚宿区、应急供水区、应急发电站、应急医疗区、应急停车场、应急垃圾点、应急物资供应区等区域。

四、应急避难场所安全疏散

应急疏散通道应当相互贯通呈网络状。城镇对外交通干道为救灾疏散干道,有效宽度不宜小于15米。城镇内部救援及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大型救援设备通行及救援、疏散活动的需要。社区通道是人员疏散主干道,也是消防车辆通道,有效宽度不宜小于8米。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多个进出口,便于人员与车辆进出。

五、应急消防设施与装备

固定及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应设有消防供水系统、设有备用发电设备,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设有独立的供电系统。非露天式的应急避难场所应按照现行消防技术标准设置固定消防设施、配备便携式灭火器。在应急避难场所要事先选好各项后勤供给的最佳位置,即油料、灭火药剂、救援器材放置位置、充气充电位置等。灾害发生需要进行抢险救灾及紧急疏散人员时,公安消防部队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视情调集水罐、照明、防化救援、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等消防车辆,以及防护、救生、起重、破拆、牵引、发电、照明、通信、后援等器材装备进行抢险救灾。

六、应急避难准备

城镇居民既是灾害应急管理的对象,又是灾害应急管理得以发挥作用的主体。居民缺少应急教育,就会缺少危机意识,进而在各种突出事件面前缺乏“抗击打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应急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利用各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与教育。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全社会都要广泛开展应急避难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培训班等手段普及灾害应急处理技术,培养居民参与意识,使每个家庭、每一个居民都了解应急避难的基本常识。

七、消防志愿者队伍建设

消防志愿者是社会居民减灾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能够很好地协助社会居民家庭了解灾害常识,制定家庭应急避难预案、做好家庭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灾害发生后,在外界救援队伍到达以前,社区居民要开展自我救援,接受过专业救灾技能训练的志愿者,将成为社区生命最有力的守护者。

总之,近些年来,我国的各种灾害频发考验着我国从事建筑设计人员的临时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能力和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组织能力。作为从事建筑相关专业的人士,我深刻体会到应急避难场所在设计和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这些问题还有待设计行业人士和政府相关人士的协同努力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最好。

广西城市地震避难场所规划设计研究 篇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术语统一按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5)归口解释为: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坦空旷场地,划定各类应急功能区,配套应急救助设施(设备)或地震后场地内某些设施可以进行相应功能转变,储备应急物资,设置标识,具备接纳受灾市民紧急、临时或长期应急避难(生活)的基本条件,并确保避难灾民的安全,避免震后次生灾害和火灾等危害,有利于政府组织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

城市抗震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建设的抗震等级,工程设计的抗震烈度,以地震角度考虑划分可建和不可建用地,建筑高度,体形和层数的限制,疏散通道,地下建筑的利用,次生灾害的防止及补救措施等。

2 规划选址范围确定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选址于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运动场等城市公共空旷地域。

(1)城市公园。主要是指国家级、省级、中心城市级、地市级的城市公园,小城市或者中心镇的公园可参照地市级。规划中的应急避难场所区域应避开城市公园的文物和古迹保护区以及水面,在计算面积时要扣除其相应部分的面积。

(2)公共绿地。主要为大面积开阔绿地,不含2000m2以下的房前绿地。

(3)广场。主要为城市和乡镇的街心广场或绿地广场。

(4)运动场。其操场面积应在2000m2以上。

3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期和功能

Ⅰ类场所:为长期避难场所,可以安置受助人员30d以上,具备完善的保障设施。

Ⅱ类场所:为临时避难场所,可安置受助人员10d~30d以内,主要功能是作为灾民中转的场所,应具备一定的生活保障设施。

Ⅲ类场所:为紧急避难场所,用于紧急疏散居民,可安置受助人员10d以内,应具备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设施。

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求

4.1 地形要求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地应选择地势略高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平坦空旷场用地。场地应避开洪水淹没区或洪水冲击地区和山体塌方地段。作为避难场所,在选择场地时还应考虑场地能否搭建帐篷,地面水能否自排等等。场地的地面坡度一般以2°~4°为宜。

4.2 安全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首先应重视安全性,主要避难区地面坡度应控制在30°以内,要避免在地下断层、滑坡、塌方、易发生洪水等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应远离铁路、桥梁、易燃易爆或核放射物储放地,以及高压输变电线路和高大建筑物。应急避难场所内不得设立停车场。

应急避难场所与高大建筑物的距离: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距避难场所为建筑物高度的1/2~1倍;砖承重墙体房屋、距避难场所为建筑物高度的1/3~1/2倍。

4.3 疏散要求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有安全、畅通的疏散通道: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有四条以上道路进出;其他类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也应有两条以上道路进出;道路宽度应大于10m。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选择在离市民生活工作较集中和较近的地方设置,以保障近疏散的要求。

4.4 面积要求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实际有效用地面积不应低于2000m2,一般以1万m2以上为好。按人均计算如下: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人均占地面积应大于3m2;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人均占地面积应大于2m2;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人均占地面积应大于1.5m2。

5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

5.1 与城市现状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应根据现有的城市空旷地、人口密度、建筑物的分布和安全性等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并且还要积极地推动将安全城市的理念引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预先考虑给市民提供避难空间。

5.2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聚空间,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主要载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是指当城市发生地震灾害时,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及时启动对灾民紧急救助的作用,并且可供无家可归者避难栖身,减少伤亡和损失。另外,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运动场等城市公共空旷地本身就有特殊的减灾防灾功能,而且还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改造方便等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地利用这部分资源是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5.3 平震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或建设中,应十分重视将城市中具备一定规模的空地、公园、公共绿地、城市广场、运动场或学校操场等空旷的公共场所建成应急避难场地,使之成为具备平震结合和平灾结合两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具有美化环境、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功能,在地震时或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作为避难、避险场所使用,其所配备的救灾设备设施应能够适应紧急救灾避难的要求。

5.4 合理布局、就近疏散的原则

当发生地震时,市民要能够迅速到达避难场所,因此,要划定服务半径:一类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5km;二类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1km;三类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为0.5km。

将避难场所安排在居住区内或周边地带时,以步行5min~10min到达为宜。另外,还要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同上述场地的连接的道路现状,划定应急疏散通道。

5.5 安全畅通的原则

快速畅通也是一个重要原则。为了在城市发生地震灾害时可迅速将市民就近疏散,并迅速将外部救灾人员和物资输送现场,有必要结合地震避难场所的实际情况,预先规划和建设好与外部联系的通道。

6 目前我国地震研究及防灾状况

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我国已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从宏观到微观展开了对汶川大地震的研究。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较多。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制定的防灾规划得到了实施。如2003年10月北京建成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它拥有39个疏散区,具备了10种应急避难功能:

(1)应急避难指挥中心;

(2)应急避难疏散区;

(3)应急供水装置;

(4)应急供电网;

(5)应急简易厕所;

(6)应急物资储备用房;

(7)应急直升机坪;

(8)应急消防设施;

(9)应急监控;

(10)应急广播功能。

北京已经计划在八大城区乃至更大范围内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已建和在建的共有27处,目标是保证居民在10min内即可到达一个避难所。西安、泉州、天津、上海、重庆、南京等城市对防灾公园的建设也予以了高度关注,并着手规划和建设工作。

7 对广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思考

广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已经启步,目前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建议开展这项工作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试点建设;第二步,在广西中心城市以及重点城镇选择1~2个点进行建设推广;第三步,在全区范围内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建设。

建成以后,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地加强管理,定期的检验设备的完好率。特别强调平震结合、综合使用、定期演练,充分发挥这项设施的最大社会效益。

另外,为了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抗震防灾工作,在满足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前提下,还要编制避震疏散和临震应急措施规划,城市生命线工程防灾规划,防止次生灾害规划,抗震防灾专业人才培训、宣传和防灾训练规划等。根据我国多年积累的抗震防灾经验,抗震防灾工作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主要着重于震前的抗震防灾和震时的抢险救灾两个环节,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提高城市综合抗震防灾的能力层面着眼规划,以建筑工程及城市设施为主要对象,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发展和改造等方针同步实施。根据可能的地震影响,规定土地的使用等级和限制,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减小人口密度,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区,结合旧城改造和绿化规划确定避难场所。震前应急规划中还应包括:

(1)建立城市抗震防灾指挥中心,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2)建立地震报警系统和地震情报传递系统;

(3)制定应急疏散和撤离计划;

(4)储备抗震救灾急需物资,包括抢修备用材料、工具和救灾生活资料等;

(5)向群众进行抗震防灾宣传教育,提高每个人的抗震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第二个层次主要着重于震时应急规划。地震发生后,以限制震害规模和减轻地震损失为目的的应急规划即刻启动。具体内容有:

(1)搜索和救援被埋在倒塌房屋中的人员;

(2)组织医疗急救服务及死亡人员处理;

(3)供应应急食品和饮用水;

(4)启动应急避难场所运营;

(5)限制次生灾害的规模;

(6)恢复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生命线工程;

(7)组织震害调查,查明实际震害的程度和规模,以便制定下一阶段计划;

(8)强化社会治安工作。

第三个层次主要着重于震后恢复重建计划。制定震后恢复重建计划,以加快恢复重建进程,及早安置灾民,减少损失。

应考虑一些城市存在基础设施较差,居住标准较低,建筑密度过高,人均绿地少,街道宽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抗震防灾能力。为此,各城市要规定抗震防灾规划参考指标,如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疏散通道、疏散距离、避难人均面积、城市主干道出口及干道间距、应急食品供应、最低供水标准、急救床位数等等。

按地震避难场所的分类,要提出不同配套建设要求。不同配套建设,要视地震避难场所的类别、服务半径以及人均用地标准选择不同的配套设施。另外还要规划专用应急救援物资和储备系统建设的要求。对地震避难场所规划图纸应包括:

(1)地震避难场所的地区位置图;

(2)地震避难场所用地资源现状图;

(3)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图;

(4)各级应急指挥中心等位置图;

(5)疏散道路规划图及各类管线规划图等。

8 结语

现阶段广西主要是利用改造普通公园、开辟防灾公园,在公园改造的总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公园的文化定位和服务功能,对公园的老旧建筑、设施、道路、管网进行重新翻修、布线。对普通公园的一些设施,如景观设施、休闲设施、运动场所、教育设施、管理设施、餐饮设施、停车场等加以改造利用,均可发挥其防灾救灾的功能。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可供利用的面积较大的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及其他可用于防灾减灾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大大减少建设投资。

参考文献

[1]苏幼坡,马亚杰,刘瑞兴.日本防灾公园的类型、作用与配置原则[J].世界地震工程,2004,(2).

[2]金磊.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J].安全与健康,2005(12S).

[3]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刘川,徐波.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1996,(4).

[5]李繁彦.台北市防灾空间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01,(6).

[6(]日)清水正之.公园绿地与阪神·淡路大地震[J].城市规划,1999,(10).

[7]卢秀梅.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D].唐山:河北理工大学,2005.

城市商业场所设计 篇5

1 相关理论

1.1“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最早是由古罗马人提出的。是指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 一种有意义的空间。即“场所精神”是由生活与同一地理、文化、经济社会中的人类共同体, 通过群体活动, 对自身生活中的感情进行提取酝酿后形成的。若从“场所精神”的角度看待建筑设计, 除要求建筑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 还对建筑是否能与设计区域的人文氛围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城市更新

当今的城市旧街区更新的方式基本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综合整治及功能改变三种方式。“推倒重建”的方式, 不仅开发成本极高, 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枫杨路街道更新改造不仅要考虑盘活城市土地资源, 促进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 满足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 还要注重延续街区文脉、恢复城市活力,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

2 项目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2.1 枫杨路概况

枫杨路位于沈阳市南部, 苏家屯区老城区中部, 东连牡丹街, 西接沈大高速公路, 全长2.95公里。对于苏家屯区, 枫杨路是苏家屯火车站接送旅客经过的主要的道路, 是苏家屯城区主要的景观展示大道, 也是苏家屯城区重要的生活性、商业性道路, 是展示苏家屯形象的核心平台。枫杨路街道改造的研究范围西至沈大高速公路, 东至牡丹街, 南北考虑距红线约70米的用地范围。其中包括绿化带、沿街建筑、公园及开敞空间。

2.2 问题的识别

2.2.1 功能问题

枫杨路沿线两侧的建筑功能多样, 迎春街以西路段多以行政办公、居住建筑极少量公共建筑为主, 住宅底层为商网, 道路西侧伴有少量工业建筑。迎春路以东路段则为地区级的商业街, 苏家屯商业大厦及多家品牌专卖店坐落与此。

2.2.2 交通问题

枫杨路街区规划整治路段总长度2.95公里。其中迎春街以西路段, 道路路面较好, 占用人行道现象普遍, 包括占道经营和占道停车等。整个沿线缺乏公共停车空间和设施。商业街的步行空间过于狭窄, 人流车流量大, 通行组织与停车混乱, 存在个别建筑贴线建设。

2.2.3 环境问题

道路绿化未形成统一、连续的绿化景观, 缺植现象较多;临湖公园与枫杨路割裂严重, 与城市没有良好融合;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 无其他配景, 树池简陋, 沿线绿化景观缺少层次和季相变化;迎春街以东的路段除一处市民广场外, 无行道树及其他小品景观。

3 改造设计———重塑场所精神

3.1 重视地域文化的改造观

对于枫杨路街区, 其更新应当从现状资源中发掘要素, 围绕街区特色, 实现场所精神的复兴。在整片的旧城区中, 城市的更新不应进行大规模的整体改建, 可先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土地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能够打造区域特色的街道空间, 以之为主体首先进行更新复兴, 再逐渐福射周围的空间, 进而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

3.2 场所功能的提升改造

具体来说, 旧区可以从地区功能的提升改造开始, 明确各街区的改造主题, 以此带动整个地区, 根据城市功能, 将枫杨路沿线划分为三个区域, 分别为枫杨路西段———城市生活区, 枫杨路中段———滨水景观区, 枫杨路东段———欧陆商业区。

3.2.1 城市生活区的更新

该区域整体建筑风格应当符合枫杨大街作为苏家屯重要的生活、特色商业街的基本特征, 新建建筑应与既有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并应反映现代都市简洁、大气的风貌。

由于现阶段枫杨路内部主要为居住区, 且多为高层、多层住宅, 所以在改造设计中做了以下工作:

整改:调整该区段的广告牌匾布局、规格;对老式居住建筑增加立面构筑物, 美化立面;协调墙面材质及色彩, 修补墙体破损, 对破损严重的屋顶、阳台等构筑物重新整改。对可视范围内新建建筑进行清洗, 达到美观效果;重点对枫杨路两侧老式住宅楼和建筑质量一般的楼体进行粉饰, 协调建筑色彩。

拆除:对可视范围内三层以下建筑质量很差的、影响景观的楼体进行拆除, 如仙禾种业等。并考虑对其土地进行收储。

3.2.2 滨水景观区更新

现阶段半步桥街内部主要为居住区, 但相对来说尚留存了许多清式平房合院, 尤其是半步桥街西侧, 仍有部分城市肌理遗存, 所以在半步桥街的改造中, 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特色街。

3.2.3 欧陆商业区的更新

在现阶段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传统特色商业, 带动里仁街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一则目前里仁街的商业较为零散, 需要统一规划, 二则充分利用现阶段丰富的业态, 促使业态升级。最终将其打造成为白纸坊街区内反映北京旧城特色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传统商业街, 成为白纸坊街区的区域商业中心。里仁街业态目前主要为小型商业, 改造后业态需做部分调整, 可增加少量特色商品、工艺品、特色小吃等凸显商业特色的店铺。统一规划更新后, 能够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建筑外观, 使得老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文化街区也因此而相对较有活力。

4 实施保障

4.1 建筑

城市生活区:在连续性上, 控制道路两侧建筑的贴线率应不小于80%, 为生活性主干道塑造连续的街道景观。街道的连续性还会受到建筑底部形态的影响, 要求沿街建筑底层立面的色彩、材质与相邻建筑相协调。对于挑檐、骑楼、悬挑的建筑, 底部变化的高度范围建议在人行道宽度的1/2以下, 进深变化宽度宜为3~5米。为了保证景观的协调、连续, 推荐首层门楣高度选用常用值4.5米,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店铺牌匾, 统一店铺牌匾的位置和高度。

4.2 绿化

在舒适性上, 人行空间指标整合了道路红线与绿线中的绿化空间。加宽行道树绿带宽度, 以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植, 尽量降低汽车尾气、噪声对步行空间的干扰。绿线中的绿化以灌木为主, 减少植物对建筑橱窗的遮挡, 充分展示商业氛围, 提高步行空间的活力。设置设施带, 布置街道家具和自行车停车位。路灯和公交车站的设置要考虑主干道的通行要求, 电话亭、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的布置要充分考虑行人的使用需求。

5 结语

应用“场所精神”的理念, 通过对老城空间发掘、修复、再利用与再开发等手段, 将旧街区的改造过程更加审慎、明智与和谐。在枫杨路地区的改造中通过对土地整理、交通改善、公共设施配套、公共开放空间开辟、街道景观改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整治等, 实现谨慎渐进式改建、内容丰富的社区更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城市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实践。

摘要: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旧城改造中, 城市的更新不应是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和大拆大建。文章以枫杨路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立足“场所精神”的营造, 通过挖掘当地文化, 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市更新,场所精神,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 .

[3]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 .

[4]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一一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 2001, (4) .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 .

[6]田银生.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下一篇:污水热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