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

2024-07-09

小国寡民(精选十篇)

小国寡民 篇1

一、“小国寡民”思想的真实内涵

从表面上看, 这似乎是历史的倒退, 消极的回归。这样的社会是否真是反动落后的?抑或是怎样的社会?我们需要作一番仔细的分析。需要强调的是, 《老子》一书充满智慧的辩证思想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在老子那里, 有无、生死、刚柔、善恶、美丑、祸福等等相互对立的矛盾概念都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必然性, 因此单从字面上理解是不能准确把握其深刻思想内涵的, 所谓“正言若反” (78章) 。

《老子》第八十章的内容, 单从文字表述上看, 的确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真的是弃绝先进文明, 放弃先进的工具而不用, 反对人类进步, 无疑于开历史的倒车, 将为文明所唾弃。然而, 道家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绵延长存, 是有其内在强大生命力的。如果我们不偏执于字面表达, 而是结合社会发展来观察, 就会发现道家的很多思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会迸发出新的光芒。下面我们试着在新的时代条件以新的眼光给这一章以新的诠释。

在老子构想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 国土狭小, 人民稀少;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先进器具, 却并不使用;人们爱惜自己的生命, 不轻易冒险向远处迁徙;人们不出远门, 虽有车辆和船只等便利的交通工具却没有必要去乘坐;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 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 所以虽有兵器铠甲等暴力用具, 却派不上用场;人们的生活简单淳朴, 不需要高深的文化知识, 仅用祖先们用过的结绳记事的原始方法就够了;人们有甘美的饮食, 美观的衣服, 安适的居所, 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看得见, 连鸡鸣犬吠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得见, 但人们彼此间互不干扰, 相安无事, 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这简直是一首和谐美妙的田园诗, 一个充满和平与欢乐的桃花源。

二、进步抑或倒退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有感于当时社会的动乱, 政治的腐败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写下一篇著名的《桃花源记》, 构想出一个没有战乱, 没有罪恶和痛苦的理想社会, 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人们对陶渊明寄予了无限地同情, 对他的世外桃源给以了高度的评价, 认为具有进步意义。而对老子的“小国寡民”, 人们的评价却相当苛刻, 非议颇多, 不少人严厉地批评老子是站在没落阶级的立场上, 企图使历史倒退回原始社会的时代。笔者认为, 这其中有许多误解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老子的“小国寡民”并不是指简单地退回到原始社会, 而是名退实进, 寓进于退。

1. 原始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没有国家和政府, 老子的理想社会却不是这样。

老子并非无政府主义者, 在他的理想社会中, 仍然有“国”, 如“小国”、“邻国”。既然有国, 就必然有政府和统治者、治理者, 不过代表这个政府的是理想的统治者———“圣人”而已。圣人实行的是理想的政治, 老子称之为“至治之极”即彻底的无为而治, 不过多地干涉老百姓, 正如老子曰“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这种关系就象天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那样;“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2]

2. 原始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二是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 生产工具极为落后, 老子的理想社会却不是这样。

在理想社会中, “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这里首先肯定的是“有”, 人们并不是过着原始那种可怜的生活, 什伯之器、甲兵、舟舆等物质文明还是有的, 而“不用”, 也不是甘愿丢弃, 而是在于它们的用途, 不是用于战争, 而是为百姓的和平生活服务, 直接否定了战争。他并非摒弃一切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进步, 他对先进工具的“消极”态度, 源于他对物质进步伴生的战争践踏人类文明的深切忧虑和反感。在他看来, “什伯之器” (“利器”) 固然可以制造出大量的“奇物”来丰富一部分人的物质生活, 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刺激人们的机心和贪欲, 引起争斗攘夺, 使得大家不得安宁, 也使得贫者愈贫。因而尤其运用利器和机巧增加财富, 不如将什伯之器之不用, 复结绳而用之, 以保持民风的淳朴和社会的安宁。这一切也是不能和原始社会同日而语的。因而, 与其说老子的“小国寡民”所描绘的是对原始社会的复归, 不如说是对原始社会的扬弃, 即抛弃其生产落后的一面, 留取天真古朴自然的一面。

3. 在老子向往的人间乐土里, “内足而外无所慕, 故以其所有为美。

以其所处为荣, 而不复求也”[3], 没有战争杀戮, 没有苛政压迫, 人们丰衣足食, 怎么会与原始社会同日而语呢?在这个社会里, 没有对自然的恐惧, 人们的生活不只是上天的恩赐, 而是顺其自然, 自得其化, 生活简单淳朴, 没有烦琐的礼乐仁义, 以追求质朴的生活为其本真。在老子的理想国里,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似乎是落后、闭塞、不求进步、究其本质, 然而他并不是要建立一个保守落后、固步自封的小圈子, 其理想国恰恰是没有战争和徭役的写照, 完全是一幅安乐图。这并非是回到昔日的原始落后的状态, 而是对未来美好理想的憧憬, 在这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以满足, 而“乐其俗”便是精神文明的佳境。只有丰衣足食、和平安定, 人们才可以不相往来。他的“不相往来”并不能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绝交, 其实, 人与人之间并非一切往来的社会关系都是必要的与幸福的, 而老子看到的“往来”属于一种灾难性, 战争把一些人驱赶到战场上去掠夺和屠杀另一些人。统治者的暴政, 使人口大量逃亡, 老子对“不相往来”社会的憧憬, 正是对和平的呼唤, 对个体的人摆脱政府剥削干扰欲求独立的呼唤。这些绝非原始社会形态, 所以, “这便是一个原始社会, 用老子的表达方式, 这应该是知其文明, 守其素朴”[4], 是无为, 是谓能之而不为。“这个社会已离野蛮之境, 而入文明初启之域, 仍保存朴质淳厚之风, 人各自食其力, 过着和平的生活”[5]。同时, 在历史发展的未来, 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人类文明社会, 也一定是符合老子理想的人间乐土。“小国寡民”思想正好是历史前进的方向。

三、当代社会条件下“小国寡民”的积极意义

1. 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

“小国寡民”作为老子思想的分支, 同样有其值得我们借鉴的因素。回归自然也许是近年来人们谈论的最响亮话题之一, 它涉及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居住环境的选择到日常饮食的喜好以至到大的政策的实施, 崇尚自然成了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 自然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人们在追求与自然的合一。这个时候回过头去看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描述, 无疑会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小国寡民”描绘了一个丰裕富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美好生活境界。在这样的社会里, 人们生活富足, 有先进的机械器具而不妄加利用;社会风气安定, 人民品格良善, 人和自然和谐相融;提倡简朴适宜的生活, 提倡少私寡欲, 提倡知足常乐。在这样的生活境界里, 人们适宜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 和自然和谐相处, 因而不存在人和自然的矛盾, 这样的社会有利于解决现代工业社会产生的诸多问题, 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纯朴安定的社会风气, 人们相互没有物质利益的竞争, 各“甘其食, 美其服, 乐其俗, 安其居”, 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简化。

2.“小国寡民”与人口控制。

当代社会, 人口问题已成了最大的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 全球人口几乎一直在直线增长, 人口膨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压力。当人类处在“人满为患”的危机时刻, 再回过头来看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我们不能不为先哲深远的思维和明智的见解所折服。“小国寡民”的管理模式也有利于克服人口数量和自然资源相互消长的关系, 从而有利于人类自身更长远的存在和发展。用现在的眼光去看, 也就是说, 人口的发展必须同经济、资源、环境相结合, 统筹安排, 合理利用, 才能保护好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 弃绝战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 人类自从进入20世纪, 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 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 几千万人死于战乱, 大量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老子反对战争, 认为战乱是社会不安定的源由。因此, 他说:“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 (31章) 老子认为, 武器装备主要是为防范于未然, 不到不得已而不用, 此谓“小国寡民”章中“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社会需要发展,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 才能求得更好的发展, 如果人类真的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并最大可能地杜绝战争, 必然会为人类的生存创造更好的环境。

基于上述理解, “小国寡民”并非人们以往所认为的是道家遁世主义反社会进化的表现, 而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管理模式的一种描述, 是从哲学的高度, 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人类应为之不懈奋斗的社会蓝图, 是对人类文明弊端的深刻思索。

参考文献

[1]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2]老子.道德经[G]//诸子集成本 (三) .北京:中华书局, 1954.

[3]苏辙.老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区域社交:“小国寡民”的社交 篇2

本刊记者 姚庆涛

论坛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化石级产品,一路见证了博客、微博等社交方式的相继兴起,如今已很难检索到“论坛”或“BBS”的相关新闻。但,只要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在媒体关注的缺席之下,区域社交从来都是暗流涌动。论坛作为区域社交的中坚力量始终未被替代。

回龙观社区网创建于3月份,十余年后,在社交网站泛滥的今天,依旧保持着中国区流量排名前600左右的佳绩,而它所服务的北京回龙观社区居民大约也只有30万人左右。另一个相似的案例是杭州19楼,创建于10月的19楼从一个社区网站,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19楼网友们这样评价:“这里就像很多邻居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希望每个人在19楼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让城市不再寂寞。”

形式上如此老旧的区域社交凭什么抓住用户?在虚拟社交泛滥、却千疮百孔的今天,区域社交的健康模式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小国寡民”式社交

没有开心、人人的海量游戏和应用,没有微博的名人舆论效应和为数众多的“微博运营”水军的推波助澜,没有豆瓣、知乎、点点网等津津乐道的简洁、人性化界面,甚至广告框都显得过分粗糙、甚至大多数区域社交还没有开发移动客户端,这样的区域社交,制胜法宝在哪里?

定位细分市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这是区域社交对比社交网站得出的两个优势特点。归根结底,就是其“小国寡民”式社交特色。

区域社交定位细分市场,可以比之微博。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微博的“开放性”也渐渐令人感到不适。

一方面是信息的过度泛滥,另一方面是私人空间的受挤压。因为零成本的发布方式,打开微博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毫无价值和实质的琐碎信息,比如“今天我早起了呀”,“今天天气不错”等内容,生活化的直播除了带来信息过载的问题,什么都没有留下。而且,因为发布信息的便捷性和明星效应,虚假信息的传播在微博上也更加容易泛滥。除此之外,微薄的开放性还会带来因为发布信息频率太快,而淹没有效内容的问题。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认为:“我越来越觉得只能对公共或者半公共的话题发言,谈论自己隐私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不妥当。”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回过头来我们看区域社交,就自然会发现它存活的理由,在于其隐私性、小众性。毕竟,人们对于左邻右舍的关注度和回复度,定然远远高于自己未曾谋面的微博某人,而且,因为身边真实生活的刺激,其热度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区域社交的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可以比之人人网和开心网。Facebook让人变得更孤独?上开心网偷菜让人更寂寞?关于虚拟社交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虚拟社交与现实的隔阂以及“虚拟社交依赖症”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深思,

无论开心抑或人人,诞生至今,取得的最大成功和资产,是通过社交游戏快速获得的用户。虚拟社交为何始终戒不掉游戏?虚拟社交为何越来越强调熟人关系?微博、人人等表现出的分享远远大于原创,背后说明了什么?无论是基于熟人、还是基于兴趣,虚拟社交的生长,最终还是要由网端落到真实的人际关系。

开心网的程炳皓和腾讯的马化腾,曾在一趟四川之行中,讨论了一路。其焦点在于SNS的新模式,如何脱“困”。问题的核心直指“四个融合”,其中之二就是,如何做到“真实社交圈与地域或爱好类人群的融合,以及最终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的融合”。而区域社交则天生就解决了SNS之困。

回龙观社区网站长刘强表示:“网站最大的特点是虚实结合,不是完全虚拟的网站,和小区居民联系得非常紧密,网友都是在小区居住的业主,在身份上比较真实。比较活跃的网友我们都认识,而且还很熟悉,有些网友已经认识了。”相亲会、羽毛球联赛、网球课堂、游泳俱乐部,还有地区的“好人好事”和“曝光”栏目邻里邻居的家长里短、闲话唠嗑习惯固然是区域社交发展的先天基因,服务于居民生活实实在在的便利则是区域社交的现实基础。

对于回龙观社区网而言,地区人口基数、网络使用率、网民成熟度、相对工作领域收入、生活稳定性较高、还有一些刚性需求,这都是很多地域性网站所不具备的。但线上线下丰富的互动则真正成就了回龙观社区网。

虚拟社交的“盛世危言”

美国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之大其实最大不过六人的距离。而邓巴数字认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是150人。从六度分割理论到邓巴数字,我们看到的是虚拟社交爆发的革命:在以facebook为代表的8亿人社交大佬的笼罩之下,限150人的Path、只2人的Pair相继上线,并在其一批仿客的跟风之下,更加促进了虚拟社交市场的细分。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985年,只有10%的人表示没有一个人可以讨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15%的人表示只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到了,这两个比例分别升至25%和20%。 不禁令人感慨,虚拟社交承诺好的“不孤独”呢?

当我们注册Google+,软件会提示只有你“真正的朋友才可以分享你的所有私密信息”。“真正的朋友”可以说准确概括了社交网站为人们带来的焦虑。我们在微博上有几千几万个粉丝,但是真正相识的又有几个,相识之中可以相知做朋友的又能有几个。基于这样的现状,以小区居民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区域社交网站就有了更大的存活空间,因为唯有它,真正做到了互联网的“虚实结合”。让人们在享受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的简便快捷之外,还能拥有家长里短的真实生活。

微博的开放式传播,引发私人空间受挤压之困;开心网过度依赖低智商小游戏,带来互联网人文诉求缺乏之思;最近,《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封面文章《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更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虚拟社交蓬勃发展的盛世之下,其过度泛滥的信息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

区域社交:“小国寡民”的社交 篇3

论坛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化石级产品,一路见证了博客、微博等社交方式的相继兴起,如今已很难检索到“论坛”或“BBS”的相关新闻。但,只要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在媒体关注的缺席之下,区域社交从来都是暗流涌动。论坛作为区域社交的中坚力量始终未被替代。

回龙观社区网创建于2000年3月份,十余年后,在社交网站泛滥的今天,依旧保持着中国区流量排名前600左右的佳绩,而它所服务的北京回龙观社区居民大约也只有30万人左右。另一个相似的案例是杭州19楼,创建于2006年10月的19楼从一个社区网站,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19楼网友们这样评价:“这里就像很多邻居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希望每个人在19楼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让城市不再寂寞。”

形式上如此老旧的区域社交凭什么抓住用户?在虚拟社交泛滥、却千疮百孔的今天,区域社交的健康模式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小国寡民”式社交

没有开心、人人的海量游戏和应用,没有微博的名人舆论效应和为数众多的“微博运营”水军的推波助澜,没有豆瓣、知乎、点点网等津津乐道的简洁、人性化界面,甚至广告框都显得过分粗糙、甚至大多数区域社交还没有开发移动客户端,这样的区域社交,制胜法宝在哪里?

定位细分市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这是区域社交对比社交网站得出的两个优势特点。归根结底,就是其“小国寡民”式社交特色。

区域社交定位细分市场,可以比之微博。微博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微博的“开放性”也渐渐令人感到不适。

一方面是信息的过度泛滥,另一方面是私人空间的受挤压。因为零成本的发布方式,打开微博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毫无价值和实质的琐碎信息,比如“今天我早起了呀”,“今天天气不错”等内容,生活化的直播除了带来信息过载的问题,什么都没有留下。而且,因为发布信息的便捷性和明星效应,虚假信息的传播在微博上也更加容易泛滥。除此之外,微薄的开放性还会带来因为发布信息频率太快,而淹没有效内容的问题。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认为:“我越来越觉得只能对公共或者半公共的话题发言,谈论自己隐私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不妥当。”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回过头来我们看区域社交,就自然会发现它存活的理由,在于其隐私性、小众性。毕竟,人们对于左邻右舍的关注度和回复度,定然远远高于自己未曾谋面的微博某人,而且,因为身边真实生活的刺激,其热度持续时间也会更长。

区域社交的线上线下虚实结合,可以比之人人网和开心网。Pacebook让人变得更孤独?上开心网偷菜让人更寂寞?关于虚拟社交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虚拟社交与现实的隔阂以及“虚拟社交依赖症”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深思。

无论开心抑或人人,诞生至今,取得的最大成功和资产,是通过社交游戏快速获得的用户。虚拟社交为何始终戒不掉游戏?虚拟社交为何越来越强调熟人关系?微博、AA等表现出的分享远远大于原创,背后说明了什么?无论是基于熟人、还是基于兴趣,虚拟社交的生长,最终还是要由网端落到真实的人际关系。

开心网的程炳皓和腾讯的马化腾,曾在一趟四川之行中,讨论了一路。其焦点在于SNS的新模式,如何脱“困”。问题的核心直指“四个融合”,其中之二就是,如何做到“真实社交圈与地域或爱好类人群的融合,以及最终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的融合”。而区域社交则天生就解决了SNS之困。

回龙观社区网站长刘强表示:“网站最大的特点是虚实结合,不是完全虚拟的网站,和小区居民联系得非常紧密,网友都是在小区居住的业主,在身份上比较真实。比较活跃的网友我们都认识,而且还很熟悉,有些网友已经认识10年了。”相亲会、羽毛球联赛、网球课堂、游泳俱乐部,还有地区的“好人好事”和“曝光”栏目…一邻里邻居的家长里短、闲话唠嗑习惯固然是区域社交发展的先天基因,服务于居民生活实实在在的便利则是区域社交的现实基础。

对于回龙观社区网而言,地区人口基数、网络使用率、网民成熟度、相对工作领域收入、生活稳定性较高、还有一些刚性需求,这都是很多地域性网站所不具备的。但线上线下丰富的互动则真正成就了回龙观社区网。

虚拟社交的“盛世危言”

美国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之大其实最大不过六人的距离。而邓巴数字认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大约是150人。从六度分割理论到邓巴数字,我们看到的是虚拟社交爆发的革命:在以facebook为代表的8亿人社交大佬的笼罩之下,限150人的Path、只2人的Pair相继上线,并在其一批仿客的跟风之下,更加促进了虚拟社交市场的细分。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在1985年,只有10%的人表示没有一个人可以讨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15%的人表示只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到了2004年,这两个比例分别升至25%和20%。不禁令人感慨,虚拟社交承诺好的“不孤独”呢?

当我们注册Google+,软件会提示只有你“真正的朋友才可以分享你的所有私密信息”。“真正的朋友”可以说准确概括了社交网站为人们带来的焦虑。我们在微博上有几千几万个粉丝,但是真正相识的又有几个,相识之中可以相知做朋友的又能有几个。基于这样的现状,以小区居民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区域社交网站就有了更大的存活空间,因为唯有它,真正做到了互联网的“虚实结合”。让人们在享受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的简便快捷之外,还能拥有家长里短的真实生活。

微博的开放式传播,引发私人空间受挤压之困;开心网过度依赖低智商小游戏,带来互联网人文诉求缺乏之思;最近,《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封面文章《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更是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虚拟社交蓬勃发展的盛世之下,其过度泛滥的信息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

小国寡民与环境保护 篇4

老子的《道德经》八十章, 提出一种小国寡民的观念, 主张舍弃物质追求, 放弃人际交流, 回到“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的社会形态。《道德经》充满智慧, 笔者浅陋, 从前将此却是当作怪话看的。想到老聃先生一向愤世嫉俗, 也有见怪不怪的意思。但是近来的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话题, 却使笔者有了新的认识。

笔者曾见英国《泰晤士报》报道, 说是有专家指出, 许多英国人的圣诞用品来自不同的国家, 例如肉馅饼和布丁来自土耳其, 葡萄酒多来自澳大利亚和智利, 烟花爆竹则从中国进口。平均估算, 每个家庭圣诞午餐的基本原料要飞行大约13.6万公里, 在运送过程中, 飞机排放的废气相当于5万辆三室房车一年的尾气排放量。专家因此建议, 为减少大气污染, 尽可能购买本地产品。

乍看专家的高论, 有些贸易保护主义意味, 要让人们打消这个质疑, 莫如将环保主义进行到底。比如单说来自中国的产品, 可改就地取材的何止烟花爆竹。虽然产业一再升级, 英伦三岛总不至于不开工厂, 因为工业原料进口的运输, 一样产生污染。当今原料中最抢手的是石油, 而汽车废气是污染的大头, 何不从此不再进口石油, 放弃汽车, 回到马车时代。

别人的东西运进来不合适, 自己的东西运出去就合适么?近年来英国的出口产品, 大型机械占到第一位, 都是些又大又沉的玩意儿。而且即使一国之内, 地区间的物资交流, 一样需要运载工具工作, 有的国家土地辽阔, 国内转一圈, 比跑几个小国还费事。如此类推, 由国际而回本国, 由本国而回本乡, 直至各家自守一亩三分地, 最是干净。不是已经证实, 越是人烟稀少发展滞后的地方, 居民越长寿, 风景越美丽么。有人说风景是财富, 旅游是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 车船飞机载人与运货不一样吐吐冒烟。因此旅游也大可不必, 守着本土终老一生, 也是一种幸福生活。

英国专家未必就是老子的信徒, 但依据其逻辑推理的终极目的, 却正是老子的小国寡民世界。

说来令人感慨, 仍然是在英伦三岛的土地, 倒退到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工厂烟囱吐出的浓烟, 被看作象征社会进步的美丽风景;当年以坚船利炮疯狂开拓海外市场的大不列颠王国子民, 正是今日呼吁本土消费专家们的祖宗。指出这一点, 不是质疑专家意见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只是我们愿意设想, 老聃先生天外有知, 说不一定也会笑说: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全部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在根本上, 也可以说就是人际交流和区际交流不断扩大的历史, 因此, 老子主张的放弃交流自我封闭与今天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壁垒均不足取。但是,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的确又因为发展过快带来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日益枯竭问题。因此, 如果说英国专家的提倡本土消费,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加强环保的热切述求, 却也同时让老子的小国寡民观念在貌似荒诞之下, 凸显出一种关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严肃忧思。其核心思想就是顺其自然和敬畏自然, 是为保护自然在物质消费上保持一种高度节制, 而不是一味贪婪无度。想想老子的这份忧思放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 不是后天的愤世反省, 而是大有先知的警世意味, 这是老子作为伟大思想家的伟大之处, 也正是貌似消极的道家思想, 对于今天并不消极的地方。

作文 小国旅客 篇5

7/25/

飞机东南飞,从来不徘徊。

当地时间刚过零点,抵达暹粒。一个so简单的入境的后续――见到“Pleaseonebyone”的牌子后,老老实实的排队,轮着你了,先过去把入境卡给工作员,不到一分钟,她用蹩脚的华语说“一块钱呢?”

,然后你再老老实实的交出一美元去当做小费。就这还是国际惯例(谁开的头?),这样你才会不被刁难的完成入境手续。最后,你再老老实实的跟着导游,看他把你安排去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到这边就一个感觉――穷,没有高楼,没有大厦。英语是通用语,酒店电视台可以收到CCTV-1、芒果台和东方卫视,还有一个中国音乐台。其它有很多洋文台,或者其它一些国家的鸟语台。

酒店说是四星级,实际感觉只有大陆的三星,倒是标间面积变大,还有一个游泳池,有两瓶水免费,拿走。

7/26/2012

在柬埔寨醒来的第二天,感觉和在省内旅行别无二致,只是需要倒倒时差。比北京慢一小时。

去了号称第二大淡水湖的湖里漂着,湖道周边住着各种东南亚人种,越南佬忒多,导游说这里被当地称为越南村。整个早上在车、船上度过。

这边随处可见裸一半的`大眼睛佛,还有全裸的东南亚小鬼(肯定是男孩子),听导游说他们特清闲:十二个小时在睡觉,六个小时在上课,六个小时在等待开饭,或者随便花点时间去找那些面善的游客索要小费。

当地人“很喜欢”电线杆,有的电线杆上挂有领导的大头贴,你能想象吧胡XX挂电线杆上吗?每个一个电线杆上就装一个垃圾桶。国家挺穷,环卫不错,都见不到垃圾,倒是和我一起的游客在随地乱扔垃圾。

没什么可买的,想买的都写着“MadeinChina”(柬埔寨的食品和日用品全部依赖进口),不想买的都特贵。

晚饭时很niubility。机缘巧合,我们一家人被单独安排在一桌,六个人吃十个人的菜――爽!柬埔寨人吃的太健康了,都吃不出味精,厨艺很好而且可以放心大胆的吃。

四星级旅店挺好,一个猛子扎泳池里,哈,打得着底。为什么我开始想念教英语的那个男人了……

7/27/2012

早餐时发现,我们这群老外都是过得非常奢靡的,当地人是吃不到那么丰盛的早餐的。和中国一样,地方不同,味道也是不同的。但是有几个菜是一定要上的,像糖醋里脊一样的菜,里面放上洋葱和菠萝。是不和中国的相同的,中国人用防腐番茄酱,而柬埔寨是用菠萝。全天都在游览吴哥的900多年前的庙,林导说只有佛才可以用石头做房子,人是只能用木头,因为石头可以不朽,可惜这里的神他们家都只有用砂石的,看来是迟早要被风化掉的,神亦难求不朽,何况人耶?

两个导游多有意见不合,团队都有些人员分离。A队的导游固执性极强,是从来不和林导商量的。无导游的闲逛中发现了一座高庙,没机会爬上去了,佛他家(吴哥遗址)要参观三天。居然明早4:40还要看日出,林导说看完再回来吃早饭。

7/28/2012

大清早四点多起床看日出,这个既浪漫有疯狂的决定全是白搭。伦敦奥运会开幕了,临行前瞅了几眼。浓云惨淡,阳光从云的窟窿里照射出来,浸红了“洞口”的几片黑云。此时的佛他家,这种亮度,这种感觉,和明信片上的好相似。大清早回到宾馆,就像通知你明天上学,到校老师说休假一天。

今天还是去神他家,看惯了古暹罗风格也就觉得神他家都长得千篇 一律了。今天去看9前吴哥王眼中的“天堂“。那么高的建筑,台阶连一只脚都放不下,古吴哥王是怎么去拜神的?不知道有没有史料记载,哪一位吴哥王有恐高症?”天堂“的下面是“现世”,有着古暹罗版的西游记,外国人都挺浪漫,神话里都有情啊,爱啊,不像中国,忠啊,孝啊。只有草根中才有梁祝、白许。

晚上去爬山,昨天去过的人都没有去,只有我们几个冲了上去。太华古道要俩小时走完,这座山不足一小时就到山顶了。刚到山顶,天公不作美,狂风暴雨。鞋袜全湿,裤子湿一半,内裤没事,衣服几乎没水,头上……怎么可能有水啊?

唉,承认吧!大地母亲在忽悠着你~

7/29/2012

今早的日出又一次扑空。

去了女皇庙。林导一再强调不是女皇住的地方。今天抓紧时间收拾东西。早上我在宾馆大厅抓了一本日文的旅游手册,下午有拿了一本,这是我唯一的纪念品了。下午没事干,休息到快五点才出门,下午的餐厅我不喜欢,味道太素了。晚上英语用的特别多,我们去逛了夜市,是单独对导游要求的,他不停对我们说“平安呐,平安呐”,是啊,我们平安他才能安心转行去开餐厅。夜市的价格很合理,但是女人们还是乐于砍价,几乎不能成功――废话!同行的有一个女孩子她妈妈普通话很纯讲价很厉害的,吧价格从解放后讲到了解放前~个别女人活得好粗糙,毕竟我们十四万万同胞,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就在本文创作期间,宾馆停电(跳闸)两次,害我写错两个字。

生理是最可怕的魔,人人都必须膜拜,所以就此罢笔

小国大创新 篇6

这个北欧小国,国土面积仅4.3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但其人均国民收入近年来却能跻身世界前10名之列,是一个真正的富国。这主要是由于丹麦拥有众多科技领先的企业。

叶普大使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说,丹麦没有资源优势,工资水平又很高,因此企业只有创新才能生存下去。资源和工资水平是企业创新的客观约束条件,安徒生童话式的想象力是主观条件,而在此之外,丹麦政府的众多制度性安排和激励措施更是功不可没。

丹麦的世界竞争力

丹麦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政府的投资和扶持是丹麦工农业产品能够具备世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经济论坛”组织评选的各国信息技术竞争力排名中,丹麦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更是名列榜首。不只是信息技术具备世界领先的竞争力,在农业、船运、能源、制药、生物制品等领域,丹麦都具有竞争优势,诞生了许多规模不算太大但技术领先的世界级企业。

在这些领域中,丹麦又以技术和设计而非制造见长。人们对悉尼歌剧院、巴黎新凯旋门这样的世界级建筑都耳熟能详,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均出自丹麦设计师之手。丹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Danish Design(丹麦设计)”成为高品质的象征。

丹麦学术界和管理层常常讲到“Niche Strategy”。其意是说,在丹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做最适合本国特点且能形成强势的事。Niche是佛龛,引申为小环境、舒适之处所等。Niche Strategy的思路,即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集中力量把事情做到最好,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值得深思的是,丹麦不仅在工业技术和设计领域非常发达,其农业(含畜牧业)也非常发达。丹麦仅有约20万人从事农业生产和相关服务,却可提供满足1500万人需求的农产品总量,其农业之高效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丹麦大量投资农业科研和新产品的开发,将其看作是发展农业的先决条件。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扶持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开发的支持及协调研发关系上。由于丹麦农场的经营规模不大,自主研发能力差,丹麦90%以上的农业研究经费源于政府。

凭借农业研究成果与严格管理的不断结合,丹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养猪业为例,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龚春红介绍,只有丹麦的鲜猪肉可以直接出口到美国、日本这样的高卫生标准市场。

丹麦政府更是将教育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丹麦法律规定,农民想要购买30公顷以上的土地必须持有绿色证书,并由此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由于丹麦的农业学校大都采取农民团体创办,政府补助的形式创建。接受培训的农民只需花极少的钱就可以受到教育。

“终身学习”

丹麦政府的高瞻远瞩是丹麦能有今天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创新的核心和根本就是人才。丹麦的教育体系非常发达。根据统计,丹麦的教育支出接近GDP的7%。

“终身学习”是丹麦人的一个特点,因为没有学费的障碍。公立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学费全免,不但如此,超过18岁读书还有津贴。在丹麦,即使读私立学校,政府也补助75%的经费。如果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想学上网,可向政府申请上门教学;如果想装计算机,政府不但予以补助,更会盯着计算机公司上门安装,直到老人能使用为止。

丹麦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方面也颇有一些特点,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动手能力,大学教育也重点强调应用性。正是由于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丹麦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在丹麦设立研发中心,包括许多世界著名公司也纷纷在丹麦设立研究机构,其中爱立信、诺基亚等在丹麦的研究中心规模甚至超过其公司总部。

除了对创新给予直接支持之外,丹麦政府的高瞻远瞩是丹麦能有今天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环保部的国家(1971年),也是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最早着力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之一。

同样,丹麦大概是唯一把“创新”提到部级水平高度的国家。据叶普介绍,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2005年11月召开的自由党(主要执政党)大会上提出丹麦发展的4点设想,即:把丹麦建成知识型社会、创新领先的社会、教育领先的社会和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丹麦政府认为,创新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研发,而应定位在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研发上。因此,多数情况下企业在丹麦创新体系中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结果。换言之,创新过程的结果总是伴随着新兴技术企业的出现。

叶普 中国不可能一直是工厂

《英才》:丹麦企业在很多领域具备竞争优势,你认为最强的领域是哪个?

叶普:应该是环保和节能。这点有很深的历史背景。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环保部的国家,1973年我们也经历了石油危机,当时丹麦对石油非常依赖。此后丹麦政府和企业都非常注重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

丹麦制定了完善的环保和节能法规,也鼓励企业在这一领域进行创新。今天,丹麦在节能和环保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企业。未来几年,对丹麦企业来说,这一领域都将是高增长的重要领域。

《英才》:有数据能够说明丹麦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吗?

叶普:丹麦每单位GDP所耗费的能源是欧洲国家中最低的。丹麦的能源结构中,15%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我们的目标是30%。在发电能源中,可再生能源占到29%。丹麦地势很平,所以没有水电,也没有核能。风能和生物燃料是可再生能源中最主要的。

《英才》:丹麦也专门设立了能源部吗?

叶普:过去有能源部,现在是气候与能源部。气候变化在丹麦政府的议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9年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我们非常重视这次大会,因此去年特别成立了气候与能源部。

《英才》:丹麦的科技创新发展得这么好,中国如何能够从中受益?

叶普:以节能和环保为例。中国发展环保和节约型社会正好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很多丹麦企业和研究机构已经在这方面和中国开展了深入合作。

“小国寡民”的现代思考与启示 篇7

一、“小国寡民”的思想

老子对“小国寡民”的论述是“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其基本思想是使人们乐于所有,各安其所,知足常乐。民风能保持一种淳朴的状态,人们在自足的生活条件和人物一体的自然环境中,就不会滋生过多的追求和放纵自身的物质财富欲望。当没有过多的私有财富积累时,人们也就不会热心于为谋私利的机巧与智谋,也就少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国家之间的战争。老子从他的道本自然的法则出发,引申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老子相信天下万物循道而行,万物都有其自行之道,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小国寡民”的理想正是自然无为思想在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体现。老子不主张通过加强各种控制治理社会。相反,他认为制度是人们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俗成约定,要从根本上达到天下大安,必须尽量减少扰民,还社会成员自在的生存自由。由此,老子反对权力的集中和层次过多的“有为”,主张“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虽然只是一种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原样地实现的理想化的社会模式,但当我们体会其思路和思想时,就会发现其中包含许多合理性和前瞻性。这对我们今天思考和处理社会问题,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当今世界,随着的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急剧增长,而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则开始凸现。由于社会两极分化加大,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不得不设立越来越多规章和机构。这种状况使得我们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向何方发展、以什么方式发展,以致什么才是真正的发展等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此时回思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不可简单地视为只是古人的空想。“小国寡民”是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社会中产生的,这种哲学思想只是在哲学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对社会的推论,是一种对世界存在的直觉,虽然没有严密的逻辑分析论证过程,但这种对社会的直观认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向与本质。

有人认为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复古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老子所说的“国”是指的分封邦国的模式,这与今天国家的概念有所区别。老子当时正处于周王朝末期,要说复古,应像孔子所追求的,复辟周王朝统治,而不是“小国”了,至于“寡民”则更表现了老子整体性的前瞻性的思想与智慧。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是针对当时诸侯各国都力图“国富民强”,目的是吞并其他国家,扩大自身控制的土地和臣民。老子厌恶和反对用一种强权加于社会成员,以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在各种政治制度。规章中使人失去本性的自由,所追求的是社会的长治久安,是要“为万世开太平”。对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不是说相互之间不发生交往,各自封闭,而是互不干涉,都能够保持各自独立。小国寡民更能够保持文化的多元化,避免权力高度集中的“同一”。

二、大国的没落

千秋万代的霸业一直是帝王和权力野心家的梦想,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永不日落的帝国”。古埃及法老们热衷于比超建筑金字塔的高大,当金字塔建筑到最高时,也就是埃及王朝衰败的开始,最终走向没落。古罗马在壮观的角斗场中展现繁华,然而,这也标志了罗马帝国没落的开始。在中国则自春秋战国时期就一直在建筑长城,到明朝则差不多完成,然而,长城完成之期,也是帝国的覆灭之时(如果以汉族统治论,清朝已经是外来侵入,所以汉帝国在明朝已经灭亡)。这情形也反映在其他领域中,在科学上,世界科学中心与帝国一样也经历了若干次的转移。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以某种实体物为标志的“大”、“强”,其实只是日落前的余晖,正是转向小、弱的开始。凡是停留、保持大的状态,不是被自然之法则所淘汰,就是被其他的事物所超越,无一例外。

“物极必反”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法则。老子及道家哲学都以阴阳的运行说明万物的生生灭灭。阴阳“浮沉、升降。动静相感”。这样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都呈现了反复。回归———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过程。天体运行、斗转星移,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晦朔弦望,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还有潮起潮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等等,都呈现了万物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的现象。中国古代人对这些现象就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把它看成是“反复其道”。“周流六虚”、“原始反终”的周期变化。“天地之间,其犹囊箭乎!”(老子五章)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内部的两种力量、两种因素。

这种情形就像振动的弦(或波动的场),在平衡点就是“中”。“和”,在阳的升腾。偏离作用离开平衡点的同时,返回平衡点的阴的作用也就产生了,离平衡点越远,返回的作用越强,直至至阳(振幅最大),开始回落,如此往复。阴阳互为其根,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互相转化,这就是气“推行”的方式。阴阳自我分化,阴阳又是消长转化的,这种往来升降。聚散盈虚的运动,这就是老子所规定的自然不变法则:“反者道之动”。凡事物或倾向都含有两个相互背离。对立的方面,只有当这两种因素保持平衡时,事物或倾向才处于合理的状态。事物的运行都具有偏离平衡的倾向,越是高级的系统,比如人类,越是能够远离平衡,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平衡。

三、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分化

事物总是在自我分化中上升前进的。自我分化为小与弱,并非就真是“小”和“弱”,这是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准备,是进入更高层次的步骤、阶段。而以某一层次元素的小与弱,能够生成更高层次的大与强。这是自然界中演化、上升的普遍方式。例如,太阳系本就是一团混沌云气,自我分化形成了现在既有组织,又相对独立的恒星系统,从而才有后来的在地球上生成如此复杂的系统。自然系统在各个层次莫不如此,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模式。

“小国寡民”是作为一种国家统一前提下的地方自治主张,这有利于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多元化,能够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希腊最早是一种王国政体,公元前600年前后,雅典波澜壮阔地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变革。先是王权被废除,代之以各种形式的共和政府,后是寡头政府或少数人的政府被民主或所谓多数人的政府所代替。整个国家被分成各自独立的十二个区,每个社区都确定一个管理者。而这些社区又联合成一个国家,以雅典作为首都和政府所在地。正是因为这种政治制度的自我的分化,才有了后来希腊的辉煌,终成为西方文明的起源。

同样在中国周末,帝王的统治再也无法维持,诸侯林立,进入相对的小国寡民,从而有了这一时期文化和思想的繁荣。秦朝统一以后,“焚书坑儒”统一文化、衡制等,到汉代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废除诸侯分封自治,实行了统一的大国。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一直是这样一种政治方式,所以思想、观念在经过先秦时期的繁荣以后,就再也没有明显的突破。创新,先秦也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最光彩夺目的辉煌时期。西方社会古希腊本就是各个城邦自立的多元小国,罗马帝国统一了欧洲,不久覆灭了。后来虽然又恢复了小国自治,但由于基督教在政治、文化、思想上一统天下,所以可以说是统一的“大国”,这就是欧洲一千多年的长期冬眠状态。近代以后,欧洲摆脱了宗教的一统天下,各国在哲学、科学、艺术、文学等各个不同的领域既竞相争先又相互补充,从而使得西方社会进入了现代文明。

在经济领域,也同样有自我分化的情形,市场经济经过资本积累阶段的小企业,20世纪初形成了寡头垄断,资本迅速扩张。上世纪中期以来,人们认识到寡头垄断控制市场的危害,所以,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反垄断法,任何垄断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峻的制裁。反垄断法的目的是保证中小型一个平等的市场环境,使高效率的小企业能够生长、发展,这是保证市场的效率和具有活力的重要措施。

老子的道家哲学认识事物生成、生长的核心观念及思路就是事物自身的分化、分叉。宇宙万物是从以太极为阴阳一体的“一”开始,阴阳分化则为“二”呈现为二气,即“阴阳二气”。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交感,相互作用的禀赋,又有了“三”,从而化生万物,一气分阴阳,阴阳化四象,四象生八卦。我们看到在道家的八卦图中,宇宙万物就是以自我不断分叉的方式,演变了大千世界。

四、启示:在至大之前的调整与转换

我们崇敬先人曾创造的辉煌,这激励今人应该努力创造自己的时代。这促使我们对人类文明发展轨迹进行思考,避免历史曾经的曲折,把文明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历史不能倒退重演,但我们可以从历史之道中学习、领悟一些东西。从金字塔、角斗场、长城等这些的历史见证中得到启示:在至大之前的转化。

假设中国先秦时期能够一直保持一种多国并存的社会格局,而没有后来的秦王朝中央集权的大统一,那么中国也许会领先西方千年进入现代文明。因为中国那时就已经具有了所有引导西方社会发展的那些经验知识的、宗教的、哲学观念的和生产技能、工艺等各种因素。但由于中央集权的王朝统治最注重的如何保证自身的权力,并以官阶权力的大小规定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财富分配的多寡。在这种大统一政治体制下,高级阶层则只顾如何“治人”,无暇顾及生产过程的改进,最多在出现自然灾害时提出一些“治理”而已,中级阶层则迷恋于如何“入仕”,进入官场,而直接从事生产的人没有精力、时间、财力和文化知识的素质来思考。研究和改进生产过程,为了保证这种政治模式的稳定,要求社会成员各安其位、各守本分。中国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统治的核心是在如何“治人”,而没有实现向“治自然”的转换,这限制了人对自然作用能力的提高。

多元化、分散化也是当今世界社会体制发展的一种趋势。例如,今日的欧洲,也似乎有着朝改革社会体制、向地域行政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可以说是相对于对当代工业化人口高度集中的大都市社会的反向运动。因此,我们是否应该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要强行推行一种文化。观念,而要保持文化的多元生态。这特别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反思并实施)。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这造成的后果是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而人口增加越来越快,这种状况能够维持多久?自然环境与社会状态一旦发生大的波动,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在中国人的辞典中,强与大是联结在一起的,小意味了弱,而大似乎就是强,所以说弱小和强大,这与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的观念是一致的。毫无疑问,空间可以说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农业收获是与土地面积正比的,但对于工业文明,强并不必然是大的。强是一种功能作用,是隐在的,空间形体的大(或者重复的多)与强没有必然联系。表象的大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小能够造成多元的差异,才是事物前进、上升,进入更高的阶段和层次的基础。小国寡民虽然只是一种社会理想化的状态,犹如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表达了对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理想的设计,但从某种角度看,仍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老子.老子.饶上宽注译[M].中华书局,2006.

[2]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小国寡民 篇8

关键词:桃花源记,小国寡民,魏晋玄学

“小国寡民”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在政治领域的体现, “桃花源”则是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从《老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 中间间隔约八百年, 老子是道教始祖, 其思想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 主张无为而治。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后人, 是在社会学风、仕途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之下, 主动汲取经魏晋文人改造之后的新道家——玄学思想的养分。要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必须谈到老子的思想在从先秦到魏晋的发展, 联系的节点是两个时代对待名教的态度, 魏晋玄学是连接老子与陶渊明思想的桥梁。

《老子》五千言, 章章文字表述非常简略, 虽增加了我们阅读理解之难度, 但并不能减退我们要清楚把握具体文本的内涵的耐心。老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想一直广受赞誉, 他的本体论 (或称宇宙论) 是后世形上学发展的基点;丰富的辩证观念, 可以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对道家起源的阐述找到两方面原因:

道家者流, 盖出於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於尧之克攘, 《易》之嗛嗛, 一谦而四益, 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 则欲绝去礼学, 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 可以为治。[1]

老子的辩证观, 一方面来源于作为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 另一方面亦可能受到《易经》中辩证思想的影响。这些辩证思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从“祸福相依”、“以柔克刚”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体现出来。

与之同时, 老子的社会政治理论却遭到许多不应有的曲解, 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的“小国寡民”之论。

第八十章短短七十几字的叙述,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由开头到“复结绳而用之”, 是指在物质层面上, 让百姓不要被物欲熏心。老子的社会不是单纯的原始, 而是有自觉意识的“原始”, 即不是没有舟舆、兵甲、什伯之器, 而是没有地方用它们, 没有需要。《老子·五十七章》:“民多利器, 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2]从这也可以看出, 老子反对“利器”、“伎巧”, 不等于老子抛弃一切器物。这个社会不是原始, 而是知其文明, 仍守其朴素;不是反对一切器物, 仅仅是反对“利器”, 反对那些百倍千倍于人力的先进工具, 实际上也是反对物质占有、土地掠夺的欲望。

第二部分, 由“甘其食”到“不相往来”, 描绘了一幅安宁的田园景象。对于单纯简约的衣、食、住、行, 人们都很满足, 没有索取于外、索取于人的欲望。所谓“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不见所欲, 使民心不乱”[3] (《老子·第三章》) , 老子所描绘的这个社会是经过一定文明发展后再自觉向自然生活的回归, 以最自然的方式与自然相处, 是一个“民心不乱”的社会。

“小国寡民”虽然是老子的社会理想, 但是却蕴含了老子思想的全部。笔者认为, “小国寡民”除了作为老子思想政治领域的体现之外, 还是老子在个人修养、精神追求层面上的体现。老子曾提出过, “古之善为道者, 非以明民, 将以

愚之。”[4] (《老子·六十五章》) 表面看来, 这似乎是在提倡“愚民”政策, 然而, 这里的“愚”与通常的单纯愚笨有天壤之别。宋代范应元在解释老子之“愚”的时候说:“使淳朴不散, 智诈不生也。所谓‘愚之’者, 非欺也, 但因其自然不以穿凿私意导之也。”[5]冯友兰先生认为:“‘不以智治国’, 即欲以‘愚’民也。然圣人之愚, 乃修养之结果, 乃‘大智若愚’之愚也。‘大智若愚’之愚, 乃智愚之‘合’, 与原来之愚不同。《老子》所谓‘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此使民即安于原来之愚也。此民与圣人之不同也。‘为道日损’, 若使人之‘知’与‘欲’, 皆‘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则理想的社会, 即可成立矣。”[6]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老子认为知识需要和外物接触, 境界却要尽量舍弃各种知识和欲望的牵累, 需要靠内心的关照和反省才可以成就。先秦以来, 许多哲学家在理论研究的时候都有轻外物而重内心的倾向, 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一个显著特点, 比如魏晋玄学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以及其中透露的浓重的思辨力量, 陶渊明的桃花源。在这其中, 老子哲学的影响恐怕是不可磨灭的。

在这一部分, 笔者将会借助魏晋玄学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思想, 阐述老子道教思想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以及与时俱进的新改进。

魏晋时期, 是两汉经学向“玄学”过渡与转变的时期。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基础上的国家大一统的相对稳定的发展局面被打破, 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不断扩张, 左右着国家发展。仕途生涯的不得志迫使文人力求与混浊现实相分离, 从从前积极、正面的正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剥离出来。文人倾心玩味《老子》、《庄子》和《周易》, 一方面冷静客观地去试图分解品析引发当朝糜烂混浊社会状况的根源并且试图与混浊的现实生活拉开差距而追求精神的安定。

因此, 魏晋文人的思想重心主要分为安顿自我和批判社会两个层面, 在魏晋玄学思想传播与道家新发展过程中, 贯串其中的有一个关于“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一批士人。魏晋玄学如何继承发展老子学说, 即对待“名教”的立场, 名教其实就是封建礼教。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 他继承了老子“道”本源的思想, 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源是无相无形的“道”, 在为《老子》第一章“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作注时, 王弼称:

可道之道, 可名之名, 指事造形, 非其常也。故不可道, 不可名也。[7]

但是王弼的“道”跟万物的关系已经被发展为“本体”和“末用”的关系, 而不再是“本源”与“化生物”的关系。万物不再是由“道”这个有实存性倾向的物质化生而来, 而是把“道”看成是“无”, 而认为“有生于无”, 这里的“生”不是一种时间上的先后化生的关系, 而是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循序。这个是王弼“贵无”的世界观, 而在政治领域的讨论则是自然与名教的关系, 王弼认为经验事物是有局限性的, “名教”就是经验事物的范畴, 因此王弼是采取批判、否弃的。“名教”在董仲舒那里是王道教化的天赋工具, 但是经过这样的批判, 它的神圣与权威就没有了, 虽然没有了权威性, 但是还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王弼主张“名教”等只属于“末用”, 与“本体”相对, 主张“崇本息末”。在王弼看来作为“本体”的“道”是自然无为的, 这一点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而作为封建礼教的“名教”则是“末用”, 是压抑人性的。但是王弼对于“名教”毕竟还是留有了一个“末用”的位置, 因此他的批判是温和的。

而到了阮籍、嵇康的时代,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因而他们对于“名教”的批判更加直接和激烈, 他们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和嵇康在形上学层面上仍然坚持了元气为本源的宇宙生成论, 主张万物是依据元气禀气化生而来, 而万物由本源演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从绝对无限走向相对有限的过程, 因此分化堕落的万物需要归复于绝对的本源, 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归宗的思想, 即是作为形而下的万物要归宗于作为形而上的本源, 这个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阮籍、嵇康等人对于“名教”的批判是进一步升级, 他们利用老庄道家的宇宙论, 对社会政治进行批判。“名教”作为相对有限的世界的一部分, 是变动不居和没有意义的, 阮籍和嵇康在批判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个人在社会生存中自由和追求的思考, 他们认为“名教”是压抑人的, 人应该追求一种“触情而行”的浪漫精神和自由追求。嵇康认为:

君子之行贤也, 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 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 不论于是而后为也。[8]

郭象发展了魏晋玄学第三个时期, 他调和了以上两者关于“自然”和“名教”的关系, 认为“名教”也是自然合乎人性的。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 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 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 而是各自成就了自己。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 他调和二者, 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 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 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 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 也合乎人的本性。郭象“独化论”的中心理论是, 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源或共同的根据, 万物之间也没有任何的资助或转化关系。所以他说:“凡得之者, 外不资于道, 内不由于己, 掘然自得而独化也”, “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 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

魏晋玄学继承了老庄道家的思想, 首先继承了“道”的本源思想, 天道无为, “道”的运动遵循“反者道之动”的变化规律, 从道演化为万物, 万物最终亦归宗于“道”。其次继承了一种文化、社会反省的意识, 对社会中的现象进行批判, 对个人提出超然的追求。魏晋玄学通过对“自然”与“名教”这样一组主要矛盾关系, 完成了一种反省, 这种反省有对社会的反省, 也有对个人生存的反省, 表现为对“名教”的批判态度, 也表达了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这两点对于陶渊明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第二部分, 我们重点阐述了老子思想在魏晋发展为魏晋玄学的过程。这一时期随意去累的社会风气与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盛行, 社会动乱、赋役繁重, 在陶渊明的笔下, 这一切都促发成一个“桃花源”。

陶渊明的思想是多元化的, 儒释道三者他皆有习得。陶渊明自身有贫困生活的体验, 他可以被称为一个诗人与特殊农民的综合体, 去思考贫寒的原因以及理想生活的模样。这种两面性, 使他不会象农民那样将平均思想埋在心里, 寄于来世, 亦不可能挺而走险揭竿而起来实现所谓衣食富足。然而文人特有的敏锐力与感受力, 促使他在融合的思想中, 创造出一个以儒家思想极至的“大同”社会与道家乐道的“小国寡民”政治相结合, 并杂揉着农民“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社会理想。因此, 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并诗》思想实际上是陶渊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的文本我们已经非常熟悉, 笔者就不再就文章内容进行展开。接下来我们主要先来探讨“小国寡民”与“桃花源”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一种对于异化文明的超越, 对归宗思想的崇尚, 对个体精神追求的统一。

首先, 我们要谈谈何为“文明”与“异化文明”。“小国寡民”与“桃花源”这两个在精神层面构造出来的社会, 曾经无数次被后人冠以落后、封闭、局限性的骂名。但是不是越健全、严密的政治制度就是越文明呢?学界中有一个“异化文明”的概念, 我们借用来解释老子思想的话。“异化文明”即是指缺乏人文性、不合天道、违背自然的制度。对于这种“异化文明”, 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来使民“愚”, 冯友兰先生是这样解释这种“愚”的:

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会也。此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蛮之文明境界也。非无舟舆也, 有而无所乘之而已。非无甲兵也, 有而无所陈之而已。“甘其食, 美其服”, 岂原始社会中所能有者?可套《老子》之言曰:“大文明若野蛮。”野蛮的文明, 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9]

也就是说, 社会想要长久、可持续地发展, 最终是要不受“文明”之害, 必须一切皆是和谐、顺从道的, 摒除恶性循环。这种自然无为的思想, 在《桃花源记并诗》中也能体现出来, 如“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无纪历志, 四时自成岁”、“秋熟靡王税”等等。而《老子》中表达的对文明、巧智的不满, 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也有相应体现, 如“好读书, 不求甚解”, 正是对那些偏执于将文明穿凿附会, 强求甚解行为的蔑视。

归宗, 其实在老子的思想中表达了从“万物”回归与“道”本源, “小国寡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种倒退, 而是一种回归, 如果以现代文明物质文化丰富的程度来评定, “小国寡民”的思想却是回到落后的社会, 但是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 “小国寡民”的提出是让社会回归到符合“道”的特点的“无为”的社会。“桃花源”同样是陶渊明构想的一个理想社会, 虽然他笔下的“桃花源”跟老子建构“小国寡民”在内容上稍有不同, 但是可以看出陶渊明同样有这样的“归宗”意识, 他同样认为现实的世界并非遵循“道”而为之的, 他同样追求一个更接近“道”的理想社会模型“桃花源”, 陶渊明认为“桃花源”的社会模式应该是先秦时期存在社会理想, 但是他的理想更多的是一种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因此“桃花源”对于“小国寡民”是在吸收了“归宗”思想的基础上, 认为社会应该回归到“和谐”这个宗旨。

“桃花源”不但是作者构想的理想社会, 而且同样寄托了作者一份崇高的精神追求。老子的“小国寡民”是社会的“无为”, 这样的理想背后隐藏着个人的修养和追求, 主张个人也归于“无为”出世境界, 在“桃花源”里, 同样隐含了一种出世抽离的情怀, 想要现实中黑暗的官场和动乱的社会, 但不同的时, 同样受到儒家思想并且带有庄子超越思想影响的作者并非完全地想要出世而回归到自然当中, 陶渊明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心中还存有忧国忧民的心, 只是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后, 铸就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表达。

虽然陶渊明怀念上古社会的无为, 但是在《桃花源记并诗》中体现的理想世界, 与老子“小国寡民”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桃花源诗》开头便言:“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点明桃花源会存在的原因, 是因为秦始皇残忍暴政, 打乱了天下的纲纪, 所以贤人纷纷避世隐居。桃花源存在的原因其实在某程度上也能够反映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并诗》的其中一个原因——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这种不满在老子“小国寡民”并没有明显体现, 因此笔者认为老子“小国寡民”更多是一种预见性的规勉, 就是担心人欲会给社会、自身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所以对待现实采取一种知其文明, 守其朴素的态度, 是一种对自然的回归。而《桃花源记并诗》是陶渊明对现世社会战乱、苛政、重税真实体验之后心底里迸发的对一种宣泄与渴望逃离的真实感受。双方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有一定差别。

如果说老子“小国寡民”是无为而治的一种体现。那么陶渊明的桃花源就是渴望“无君而治”的象征。

何谓之“无君而治”呢?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就提到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体现的是“虚君主义”到“无君主义”的过渡, 这种“无君主义”是老庄绝圣弃智理想之最高表现。[10]在桃花源里面, 人人安居乐业, 根本不需要一个无所事事却又要求赋税征战的多余的君主。相反正是残暴的君主促使人们去寻找、建立自己的桃花源, 所以说陶渊明倡导的是一种“无君而治”, 无贤主则不如无主。相比“无为而治”更加具有现实需求的意味。

其次, 我们前面已经提及, 陶渊明的桃花源不仅仅是吸收道家“小国寡民”思想的产物, 它还体现了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有三个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能尽其力却没有“多得”的欲望。这三点在《桃花源记并诗》中都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其实老子“小国寡民”最终要达到的境界, 和儒家大同社会的境界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也就是说两种表面上看起来难以调和的思想, 却在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中达到了一种和谐。我们可以推出, 老子的“无为”最终也是为了“有为”。因为儒、道虽各有体系, 但是它们的根源却有着共同点:它们一同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两种思想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的体现。两者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该是类似的, 但在反映方式上存在差异。儒家反映现实的出发点是要改变现实, 而道家反映现实的出发点则是以超现实的批判态度对待现实。这两种思想在它们产生之时, 就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性,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则是实现儒道思想结合的一个范例。

小国何以出现大总理 篇9

“混搭”造英雄

作为第四代南洋华人,李光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里表现出一种灵活、“混搭”的执政艺术、生存方式。他经历过英国殖民、日本占领和美国霸权时代,在强权面前他是“最优秀的合作者”,却也从不惮于“偷换概念”、“借鸡生蛋”。他借助“西方精英说”为这个华人占多数的小国“人造”出属于自己的国民性,又借助似是而非的“东方思想”抵制舶来强权要其实行民主化、尊重人权和法治的压力。

起家之初,他曾和当时势力强大的南洋共产党合作,但羽翼丰满后便摇身成为反共旗手;作为东南亚反共联盟干将,他坚决抵制共产主义运动在东南亚的扩张,长期拒绝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却又长时间保持和中国的密切外交联系通道。

他在殖民时代为树立自己“个性品牌”,曾在公共场合放弃使用用惯了的英文名“哈利.·李”,以此凸显新加坡和自己的“独立必要性”;但自治一旦成为现实,他又将“西化”和“现代化”二者“打包强售”,为稀释华人情结不惜“傍”上大马联邦。当大马推行族裔歧视政策或欧美影响危及其政治地位稳定时,他打着“保护华人利益”、“捍卫东方文化传统”的旗号搞独立性,一旦真有了独立性,他却开始排挤华人对新加坡社会的影响力,甚至不惜“刨了南洋华人的祖坟”——关闭新加坡南洋大学并压缩华校教育。他将自己儿孙送入华校,却不允许其在家说中文的一幕,可谓这种“混搭”最生动的体现。

之所以如此,说到底是为了生存。然而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之所以能活得如此滋润,并不仅仅因为其长袖善舞,而更多是时势所致:“南洋十字路口”的重要地位,和“半英半中”的“混血体质”,让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在冷战激烈时不仅成为反共前哨,也成为中国和西方打交道的独特“中介”,又在和平年代成为亚洲金融和航运中心之一。不仅如此,既是华人世界一员又具备绝对独立性,还让“李家坡”一度成为大陆和台湾进行接触的“东道”,一度坐享两岸红利。

深谙小国制衡之道

李光耀之所以处弹丸之国能有国际影响,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国际形势的判断非常有见地。撒切尔夫人就曾经告诫她的西方同僚说,你们要小心地聆听他的每一句话。几十年来,李光耀在台海两岸、中美之间长袖善舞,纵横捭阖,看似变化多端,实则是一以贯之的“借力打力”逻辑。

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的首要目标,是让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大国争霸中生存下来并得以发展。为此,新加坡必须谋求势力制衡。

新加坡在东方和西方,往往给人反差极大的两种不同印象。在华人眼里,新加坡曾是一个西化的“新式国家”;而在西方人眼里,新加坡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华人国家”。当面对马来人和英国人的远近交迫时,他刻意展示其“华人”属性,而在岛内却用强化英语教学、铲除华人“唐山情结”、强制培育“新加坡人”认同等方法,力图让这个南洋华人都市和中国本土截然不同。冷战的结束,东盟邻国政治体制的纷纷变化,令曾经在西方显得“文明而现代”的新加坡,逐渐凸显出其“不文明性”,对此,李光耀祭起的自辩法宝,正是“东西方差异”、“儒家传统”等从中国故纸堆中捡拾的东西;中国的崛起和壮大,又令曾经认为“唐山”已不足为虑的李光耀和新加坡重新感到紧张,强调新加坡的“非中国”属性,甚至暗示其在“抑制中国南洋扩张野心”中的桥头堡作用,则成为以攻为守,抵御中国文化圈影响的不二法门。这种“对西方强调东方属性,对东方强调西方属性”的做法,与其说是观念差异所致,毋宁说是李光耀刻意营造的、对自己和新生的新加坡共和国有利的国际环境。

此外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同中国的交往及影响。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在地缘政治中的作用日益显要,世界多数国家都想了解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和政策、中国的走向,这样一来李光耀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就显示了出来。天时指的是新中之间的密切合作,地利指的是新加坡距离中国不远,又都是华人社会,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人和指的是李光耀和中国大陆三代领导人都有很好的关系,和台湾的蒋经国关系也相当不错,世界领袖中具有这三点者,唯李光耀一人耳。

双面治国:权威和法治并存

《纽约时报》曾称李光耀是“世界上最聪明,同时也是最得人心的专制者”。而在李光耀自己看来,他所奉行的是亚洲式的民主,或者是一种新加坡特色的威权主义。政治威权如缺少法治,就会沦为专制。李光耀高明的一点,是坚持政治威权与严明法治并行,坚持法律至上,绝不允许有任何特权。法律,除了用来规范人民的日常行为,更主要是用来治官,防止腐败,因而造就了政府的廉洁高效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在这个体系下,重刑化的司法政策,使轻微越轨的人都有可能遭受鞭刑这样的重刑,也备受争议。

李光耀在打击政敌方面也毫不手软,他曾把早年与其合作,后来对其统治构成威胁的社会主义阵线领导人林清祥拘禁20多年,驱出新加坡,后者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才是新加坡独立建国的真正英雄。李光耀还透过司法手段如控告诽谤罪等,打压反对者。新加坡的《国内安全法》授予政府在必要时“不经审判”即得以“无限期拘禁”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士。对西方的批评,他也置之不理。总之,在李光耀看来,只要能带领新加坡在虎豹环伺中生存下来并生存得很好,有必要使用一些专政手段,任何有损这一目的的行为,都属于铁腕打击之列。

李光耀从新加坡自治起,当过31年内阁总理,近14年“国务资政”和近7年“内阁高级资政”,理论上从来不是新加坡的最高元首。他退休后,继任人选并非儿子李显龙,而是伙伴吴作栋,这也让他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并未“传子”——李显龙接替的可是吴作栋,而不是他李光耀。然而不论新加坡人或外国人,熟悉内情者都知道,新加坡究竟谁当家。不管挂着怎样的头衔,李光耀都是这个国家最有影响力和权威的人。

重实用主义:小国更需要随机应变

李光耀非常实际,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他知道世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必然会被淘汰。他所奉行的实用主义,不拘泥于任何信条和理论。在他看来,好的政府是务实的政府,一种政策对新加坡是否有效,需要仔细研究后试试看,如果无效就尝试另一种。政党的意识形态是非常弹性的,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他看来,新加坡这样一个小国,处在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浪潮中,见机而变,成为这个国家必然的命运抉择。

李光耀从政早期所坚持的民主社会主义,为他赢得了许多群众的支持。但当他上台执政后,英国的这套福利理念,在百废待兴的新加坡现实窘境面前显得分外奢侈。他发现,国民免费领取药物的结果,是药物的大量浪费。平均主义带来的是懒惰。而新加坡当时的经济国力也远达不到英国的水平。李光耀转而认识到首先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他学习日本,激励国民勤奋工作,利用极有限的资源,走高新技术发展的道路。李光耀找到了一条更实用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道路和一套适合新加坡国情的福利政策。以经济为中心,用实用主义做信条。在经济上有了底气之后,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理想又重新成为新的意义上的选择。例如,为了让“居者有其屋”,在解决中下层百姓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政府的组屋建设,为全世界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榜样。

在反腐和人才管理方面,他提出高薪养廉。2007年后,李光耀力主大幅提高部长级工资,加薪养廉之外,还要以重薪吸引人才,使他们为公职甘于牺牲家庭和私人时间,在资源为零的小小岛国中,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与投入,打造了今日的新加坡。不过,这种精英主义,在扩大了之后,却也引起争议。他曾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你叫一名普通的新加坡人治理我们的国家,内阁由普通的新加坡人组成,这就是我们的末日。”言下之意,新加坡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少数精英人物。

峰会搭台,“小国”施展“大外交” 篇10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国领导人于2013年9月24日陆续抵达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在这里举行的第22届东盟峰会。文莱,无论就国土面积还是人口规模而言,都是东盟的“小国”,但是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还是期待通过主办本届峰会施展“大外交”。

对文莱来说,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主要面临两大课题:一是对内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二是对外深化与对话伙伴国的关系。

在处理东盟内部关系上,文莱注重推介“东盟人”理念,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未来”定为本届峰会主题。这一主题包含两层含义:加强各国在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合作;强调东盟繁荣发展有赖于本地区人民携手努力。随着峰会临近,文莱将“为东盟共同体加速”作为宣传重点,特别强调“本地区的未来取决于东盟人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东盟共同体上”。

在处理同对话伙伴国关系上,自年初以来,文莱、苏丹、哈桑纳尔相继访问美国和中国,为东盟及文莱本国发展寻求大国支持。在中国访问期间,哈桑纳尔强调,中国强大的经济增长为整个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更为全球经济提供了动力,东盟要与中国携手应对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各类挑战。在美国访问时,哈桑纳尔表示,希望加强东盟与美国的能源伙伴关系以及经贸合作。

2001年,文莱首次举办东盟峰会。时隔12年再次主办峰会,文莱迫切希望借此机会提升自身的软实力。这种意志,在本届峰会的筹备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将采购不到半年的中巴车作为记者班车,往来于饭店、媒体中心和会场之间,在媒体中心配备医疗室和按摩椅,为媒体安排免费观光服务等。

堪称大手笔的是,哈桑纳尔将刚刚投入使用的新首相府指定为峰会会场,并亲自到现场验收。占地面积22英亩(约134亩)的新首相府内部装修之豪华气派堪比宫殿,内设可容纳千人的剧场和宴会厅、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室以及咖啡厅、健身房和医护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文莱首座节能型建筑,环保亮点多多:空调冷却系统全部使用雨水,LED照明,低辐射双层玻璃……堪称文莱紧跟世界环保潮流的象征。

上一篇:艺术手段下一篇:小学职前英语教师培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