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

2024-08-26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精选十篇)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 篇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求我们老师先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我所在的班上有两个男生在课余喜欢读武侠小说, 在一般老师眼中这是“不务正业”, 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只要不是沉溺其中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 读武侠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我拿孔庆东教授研究武侠为例教育学生, 读武侠没有错, 但不要只沉溺于简单的爱恨情仇的情节当中, 要深刻地体会作者的用意, 学习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 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训练中, 虽然这两个学生的综合成绩算不上名列前茅, 但是一直居于中上游, 没有荒废学业, 对语文学习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 教师要学会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 好的朗读能使学生入情、入境, 迅速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思维得到启发, 想象力得到拓展。如在《错误》一诗的教学中, 笔者先让学生欣赏曲子《乱红》, 寻找到两者感情的共鸣点, 然后让学生配合音乐来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文章的优美, 很快就进入了情境, 抓住了作者的情感。

二、把语文学习还给学生, 让学生说了算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教师大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般都是教师说了算。正因为这样, 学生的学习总带着消极的被动性。所以, 进行开放式教学, 建立大语文观, 把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了当务之急。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常鼓励学生之间做文字游戏, 像成语接龙, 猜字谜, 对对子……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 诗歌、散文、小说, 不限文体, 不限主题。同时还将好的作品编纂成册, 在作文课上进行展示, 以荣誉来激励全体学生。

三、建构探索式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性学习模式, 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勇于探索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突破。倡导探索式学习模式, 让学生从旧的条条框框、从书本中走出来, 敢于质疑, 敢于否定, 敢于超越, 并乐在其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会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 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学习本文是为了让学生们明白生活中存在很多美, 我们要善于发现, 并能把它或写、或绘诉诸笔端, 享受创造美的乐趣。在教学任务完成后, 我利用课余时间带领他们到田地中去, 感受自然之美, 教会他们欣赏美, 并写出自己对美的感受。结果, 从学生的作文中我发现:一片树叶和一朵野花都能引发他们无限的遐想。

四、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说是教育界的一场革命。美丽形象的画面, 悦耳动听的音乐, 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取得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效果。比如, 在学习《雨巷》一课时, 我将江南古镇的那种靑砖漫成的巷子的图片下载下来, 同时展示出了油纸伞、丁香花以及江南的献媚柔弱的少女的图片, 再配上那淅淅沥沥的雨声, 诗的意境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在现代多媒体手段下, 学生虽未亲临其境, 却获得了十分真实的感受, 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创设情境, 为学生搭设快乐学习的平台,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动机, 真正把“要我学”变成了为“我要学”。

摘要: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要求, 如何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培养学生兴趣、给学生更大学习自主权、建构探索式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等几个方面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2

含笑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我们的教书,并不像注水瓶一样注满了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做教员时,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都讲给学生听,最好是使学生自己去研究”。由此,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各抒己见,敢想敢说的交往合作环境特别重要。它能使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能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带来学习语文的乐趣,而“自主—探究”学习则是语文教学中值得一试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探究式学习,应该是解决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并采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教育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三主论”,即“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在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和“领导”。学生形成了接受训练、不想探究;被动听讲,不会思考的思想。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探索冲动的年龄后,这个人一生的发展就很有限了。”由此可见,还给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已是必然。主动探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必要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养成独立的精神和实践习惯。探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 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回答,无论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人见解,教师的作用只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 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中增进思考能力,表现出创造力,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探究学习的主人。

二、巧妙质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问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种表现。巧妙质疑则是“问”的最高境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探究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能发挥其能动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创设情境,并且鼓励学生提问。通过这样来营造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

教师要善于提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我结合课文末段“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看似矛盾的话,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孔乙死了吗?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让学生在“死?—死。—死!”的思路引导下,探究孔乙己的性格、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等,也就解决了本文教学的难点。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好的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传统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已经被许多教师的实践所证实。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的“问题教学法”中也强调提问题前要创设问题的情境。从教师的角度看,就是要为问题的发现提出创设适宜的情境。如《订鬼》的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在关键问题提出之前,我先问学生:有没有鬼?学生很敏感这个问题,情不自禁地讨论开了,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处在热点状态。趁着这难得的情境,我抛出了关键问题:人们头脑中的鬼从何而来?作者是如进行论证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还存在迷信思想,我们应如何去做?

从中可以发现,第一个问题是引子,是为了关键问题的提出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氛围。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吕淑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教师的提问只是一个示范,目的是教会学生提问,善于质疑。创造了提问的情境,就应该鼓励他们提问,因为在他们的提问中相互之间有一个“竞争”的意识,要竞争就要思考、表达,这是激活思维的表现,当然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有这样、那样的见解,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有争辩,有争辩就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个性潜能就能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教师只要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就能凸现学生的个性,唤醒个体创造和探究的潜在意识。

三、利用讨论、辩论等形式,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形成“探究学习”的结果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探究学习,向纵深发展,形成“探究学习”的结果,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辩论。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时间、空间,提供给学生讨论、辩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究,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探究”学习引向深入、形成结果。

在教学《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地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分组进行了讨论之后,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赞同教参的主张,还有的同学则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困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接见曹刿,还能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能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通过讨论,同学们公认:鲁庄公并非是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再如学完《孔乙己》一文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有可憎的人》等短文,这样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分析人物的形象,从而带动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促进“探究学习”的深入和形成了“探究学习”的结果。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 篇3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语文教学实际来看,目前我国很多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学习能力差等问题,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背景下,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介绍了学生主动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育 主动学习 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2-02

在中学教育中,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就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我国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其中,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就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教学难题。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们需要分析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下面,我们就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分析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讲,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是适应新课改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与过去的传统教学不同,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是满足新课改发展的需要。第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需要。在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模式、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主动学习性比较强,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需要。第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比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够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策略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学生主动学习性并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热情,这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灵活组织课堂形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这些方式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完成分角色扮演的任务,学生会在课前主动预习课文,在课堂上也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经过探究,获取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信息。通过探究式教学,不仅避免了课堂的枯燥,而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3.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寓言《画蛇添足》(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在观看视频之前,让学生先自主进行课文预习,为了观看视频,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非常高。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观看视频之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之中,在视频的帮助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主动学习缺乏重视,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齐绍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04(13):56-57.

[2]孙威.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性的艺术思维[J].文理导航(上旬),2010,08(11):107-108.

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篇4

一、树立良好形象, 上好第一节课

每位教师的形象都是学生对他所教学科的最初印象, 当学生对你的第一印象较满意时, 就会把这种“好感”迁移到你所教的学科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态度, 在很大程多上取决于他对老师的态度。”因此, 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也就是说“打铁需得自身硬”, 只有具备高尚的师德, 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另外, 教师要有得体的教态。教师在课堂上应着装得体而不失朴素、表情自然而不失亲切、语言诚恳而不失分寸、生动形象而不乏条理, 绝不能故作姿态, 故弄玄虚。语言要幽默, 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启迪智慧, 因此, 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 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二、实行民主教学,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虽然“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的论点已形成教育界的共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总想靠自己把学生教会, 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包办代替”, 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 增强了他们的依赖心理。因此, 要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实行民主教学, 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动口、想动手、愿动脑, 无拘无束, 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

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改变“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如讲练法、自学法、发现法、讨论法等等。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选择抢答”“限时纠错”“实话实说”等等。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学习中,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改变“讲深讲透”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走出“死记硬背”“机械模仿”的误区, 让他们在教师的点拨下, 有充足的时间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自己的思索和领悟把教师讲的、书上说的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给学生创新的勇气。改变教师权威的角色,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哪怕是出现幼稚可笑的错误或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也不要讽刺、嘲笑或置之不理, 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并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当他们想出比教师更胜一筹的思路或方法时要虚心接受, 并对学生加以表扬, 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因此, 当他们突发一些奇思妙想时要及时捕捉思维的闪光点, 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 因为, 这常常蕴涵着智慧和创造力。

三、加强师生交流, 优化师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充满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的默契。教师的一举手、一扬眉或故意拉长的停顿, 都会引起学生会心的微笑或活跃的反应, 使学生与教师息息相通, 形成互相激励的力量, 从而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思路一致, 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语言的激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勉励,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 以保持浓厚的兴趣。

目光的交流。教师一个期待的目光、一个勉励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赞许, 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在课堂上你不妨尝试注意学生的眼睛, 不是一扫而过, 而是要盯住一双眼睛看一两秒钟, 仿佛你正在跟他交谈:“你听明白了吗?”在你期待的注视中, 学生同样会用眼睛和表情告诉你:“我听明白了。”或者说:“我怎么还搞不懂呢?”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四、实行分层激励, 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好胜之心人皆有之, 青少年更为突出, 但在“分数”面前许多学生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当他们觉得“劳而无功”时便失去了信心, 停止努力, 听之任之, 继而形成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局面, 树立新的学习观, 就要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引入竞争机制,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使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个个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尽其能, 达到心理平衡, 形成学中取乐、乐中促学、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竞争提高的良好氛围。

关注语文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 篇5

关注语文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

江苏 徐州 ●孙 蕾

互动教学强调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这种互动,是教师将学生同时作为主体的一种理念,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将教学的一切与学生相联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前不久,我了一堂研究课――苏教版的《像山那样思考》,在语文互动课堂中,关注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提高、发挥;也意在探寻互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的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借这次课程文本不是很难的机会,课前就主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参与到互动中。我想以一种新的、学生易于并乐于参与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 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与学生交流预习情况,询问他们阅读之后对文章初步的感受是什么?学生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个别地方没读懂,紧接着我抛出一个似乎游离于文章之外的问题:“喜不喜欢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怎样才算读懂呢?”教室里有了短暂的沉默,有几个学生面带犹豫说了几个相似答案:了解作者意图、情感。有一个学生说到,对于作者描写的画面、表达的感情,我能够感受、体会,这位同学注意到了“我”。

一篇文章除了要读懂作者思想、写作意图,更需要读出“我”的感受感悟,“我”的疑问思考。文本能“读进去”,又能“走出来”。这也是我要在本课教给同学们的一种阅读态度,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对这一新的阅读理念很感兴趣。

2. 确定并向学生说明学习任务

不存在无内容的互动,因此要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就需要学生参与到一定的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承担并完成任务。

我在向学生解释完读出自己的感悟与问题这一阅读方法之后,就给全班明确本课任务:从文中划出触动心灵的地方,一段话或一个词;划出文中不懂的地方或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文本,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与自己的思考。在上课开始,教师就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有了一种定向,只有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与任务后,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参与到互动之中。

二、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教学形式

在向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我与学生一起开展一系列针对文本,围绕学习目标的互动。

1. 生本互动,自我对话

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拿笔勾画。提倡个性化阅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读书完毕,给学生留有“空白”,让学生去回忆、思索、咀嚼、品味……完成与文本或文本部分段落的对话,有的学生已经在书上写下点评,自我对话。有了自我选择,并联系自我,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走向主动。

2. 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合作分享

学生们各有所选,各有所得之后,是渴望交流的。生本互动,自我对话后组织小组交流,形式是自由的,学生们只要想说,可以同桌,可以前后,可以附近,交流一下各自勾画的地方。(本网网 )自主选择,独立分析,自我经验,同伴交流,这都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主动性高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参与讨论,热情鼓励;关注全部,打破“冷场”。

3. 师生与文本互动

小组交流互动之后,或与他人有了共鸣,或受到启发,学生更渴望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所得”。因此,全班交流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我们的学生发言精彩,有的分析第一段那声狼嗥给读者带来的震撼;有的解读那只被猎杀的老狼“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有的学生联想到了读过的小说《狼图腾》上的情节;还有同学谈到了文中语言的形象性……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带着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读出“我”自己的感受、感悟、联想、体会,既是思维的碰撞,又是相互的启迪。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引导,及时鼓励,这对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主动性是一种保护,更是激发。

4. 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在交流了“我”的感悟之后,还要质疑发问。学生们迅速发现了文章中的难点、关键语句,集中在文本最后几段。鼓励大家把问题提出来,教师略作提炼。提出了问题,学生们默默思考,或小声议论,有学生做解答,其他学生又质疑,就再回到文本,再思考。我也给学生留有“空白”,基本由学生回答,补充,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集体智慧,也适时点拨或启发,逐渐深入文本。提问设疑本是教师的.专利,下放一定的权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质疑发问,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是很高的。

三、延伸到课外的互动

在《像山那样思考》这堂研究课即将下课时,我也给学生们谈了我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意在引导学生走向文本以外。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名大地的观察者与思考者,他的《像山那样思考》用充满诗意的叙写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忧患以及对于生命深沉的热爱。我给学生们出示了一些图片――加拿大政府出于商业目的允许猎杀海豹、中国藏羚羊濒临灭绝、人类一直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不断向自然索取,侵占土地、森林、污染天空、海洋,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学生们个个神色凝重。

后来看到学生写的读后感,课后他们有的读了类似的散文,有的上网搜集了利奥波德的资料,更多的关注了我们周围的生存状态,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篇篇文章中可见,学生们在课后有读书、有交流、有思索、有资源共享。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课堂走向生活。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这一角色,才能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只有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创造性地实现。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的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语文刍议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尊重;积极参与;主体性;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95-01

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的有个性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想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必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愉快、自能学习、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借助录音、录像、电脑课件、语言描述、故事、演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如教《三峡之秋》一文,其中有一个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根据不同的时间顺序怎样描写三峡秋天的特点的变化。为了突破难点,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有关三峡的视频,并展开想象,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三峡,这时辅之以教师的配乐解说,就好像把学生带到了美丽而神秘的三峡。通过观察、想象,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过程,他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想象力,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鼓动质疑,让学生爱参与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满足了学生好奇、好问、好强的特点,促使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手,进一步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大胆设疑,发挥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热爱并参与整个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从课题入手进行质疑,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根据课题试着提出几个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提到:课文讲了几次比赛?每次情况是怎样的?想想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显然,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是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表现,他们带着问题听课,会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三、开展讨论,让学生能参与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这种方法如果用得好,就能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抓住重点、难点及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例如:《山沟里的孩子》第一段写道:“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4人为一组,人人发言,互相补充,讨论后每组推选一个人向全班汇报。这样的讨论,给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创造参与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会参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出这样警告,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这是时代对教学的要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能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意,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如《小镇的早晨》一文,第二节和第三节、第四节相似,教学时,教师着重精讲第二节“小镇的安静”,引导学生总结这一段的学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读课文对照插图说说主要意思;讨论作者抓住了哪些词语来具体描写安静的。而后要求学生按这一方法自学“热闹、忙碌”这两节。这样,学生总结了学法,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同化。他们会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课文中去,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

五、激发成就感,让学生善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善于诱导,设计一些有“坡度”的问题,让中差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遇到学生答不出或答错的,要耐心启发引导,鼓励答对为止。这样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欢悦,感受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了自信心。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 篇7

通过对河北省民办中学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学生人数837),学习化学主动性很小的学生人数是90,占10.8%;一般的是281,占33.6%;比较大的是320,占38.2%;而学习化学主动性很大的学生只有146人,仅占17.4%。这些数据说明,民办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不高,兴趣不浓。究其原因:教师运用传统的“讲记背练”和“重复演练”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学生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提高民办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我认为,首先应从改变不适宜的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学生每天主要在课堂中进行学习,课堂是化学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主渠道,所以教师应立足课堂,掌握并灵活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调查了解,民办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住宿生,课堂学习占据了他们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势必会导致他们厌学、辍学。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学生们一定会热情饱满、精神奋发地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让学生观看相关课程内容的录像而引出学习内容,可以是创设一条情景剧让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也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引发学生弄懂知识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金属钠时,我从网上找了一段关于金属钠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由于不慎而发生爆炸的录像,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大胆质疑,踊跃提出问题,“金属钠为什么会爆炸?”“钠是什么样子的?”“铜、铝、金、铅这样的金属遇到海水不会发生爆炸,金属钠是不是和海水能发生化学反应啊?”等,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再例如,学习空气成份时,我通过猜谜语创设情境:“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了猜谜语上。待学生们猜出是氧气时,我引导学生从中找出氧气有哪些性质,学生们回答问题个个跃跃欲试,主动学习的氛围大大加强。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据调查,民办学校的学生几乎全部是住校生,他们每天接触的人主要是同学和老师,如果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乏味,学生必定会产生厌烦的学习情绪。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式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够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学习探究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注重经常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重视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问题的方案并让学生亲自实验;注重让学生参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学生的表达、交流、讨论探究成果的过程并注重学生反思活动的进行。探究式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全部探究过程,可以挑选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部分探究活动。例如,在探究灭火条件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灭火器里喷出来的物质是什么?”“遇到火灾,应该采取什么紧急措施自救?”在学习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水、空气、氧气、温度是不是导致铁生锈的必要条件?缺少其中一个条件或两个可以吗?”支持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并亲自进行实验探究。在总结燃烧需要的条件时,学生们自己总结,“被点燃的物质本身应该具有能够燃烧的性质,否则不能燃烧”“被点燃的物质必须与空气接触或者和氧气接触,否则燃烧不会持续”“点燃不同的物质需要的时间不同”。通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燃烧具备三个条件:可燃、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在得出正确结论后,可以让学生反思探究过程中自己的得失。

除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外,还可以运用其它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即兴表演进行学习也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很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学生既紧张又放松,紧张的是表演需要学生将平时掌握的知识尽量回想起来,放松的是学习氛围宽松、愉悦。偶尔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拓展学习范围,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四种气体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即兴表演剧:说出这四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五组,其中四组学生各选出一名代表,扮演一种气体做代表发言,一组学生做评判组。然后,四个小组经过商议、讨论后发言代表介绍自己(气体的物理性质),随后根据化学性质和用途争论自己代表气体的作用大小,最后评判组通过商议做出评判。这是一堂激动人心的课,为了得到较好的评判、展示本组的风采,同学们积极思考,把平时课上、课下学到的相关知识全部提了出来,各个小组据理力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提问的多了,发表见解的多了,争论不同观点的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得到了最大的释放,课堂活跃了。

三、注重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需要教师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尤其民办学校的学生。据调查,民办学校的学生由于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他们对爱的需求转向了教师,所以,民办学校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比国办学校的更高。如果教师仍然坚持传统观念,认为自己是课堂和知识的把持者、权威者,总是用批评管教的方式教育学生,可能会导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对抗;相反,如果教师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那么,学生和教师间的关系是和谐的,课堂是民主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是高涨的。调查结果证明,民办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希望老师把他们看作朋友、知己、亲人。有些学生由于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由于考试内容主要是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涉及到物质用途的题较少,所以教师常把精力主要放在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教学上,忽略物质的用途。事实上,物质的用途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了解物质的用途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要学”的动力。如果注重物质性质教学,忽视用途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学习化学意义不大。注重物质用途教学还能够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和结构的学习热情,因为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有了某种性质才有相应的用途,物质性质又是由其结构决定的,物质有了某种结构才有相应的性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好奇和热情。

摘要: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国家公益事业, 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学校也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而进行改革。其中, 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是化学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主渠道, 所以课堂教学中, 化学教师应注重采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民办学校,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2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 篇8

一、设置更多的学习活动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 这也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重点及基础内容所在。

让课堂教学模式更为灵活多样, 设置更多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具备主动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章节时,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要加强学生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获取技能, 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深入, 学生只有具备高效便捷的获取各类信息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发展。为了加深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课堂上我有意识地设置了各类学习活动, 我会给学生们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展开自主探究。学生们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来让问题得以解决, 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来对于问题展开探讨。当学生对于信息获取的重要性有了初步了解后, 我会培养学生对于搜索引擎的应用能力, 让他们通过实践过程来感受搜索引擎在信息搜索中可以起到的突出作用。这个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二、让教学内容更为生活化

让教学内容更为生活化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 兴趣驱使下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得到巩固。对于数据的处理技能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另一大重点, 这部分技能的特点在于其十分灵活, 能够实现对大量庞杂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 并且以各种形式的图表加以呈现的功能, 这部分技能是实际生活中十分常用的, 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

对于数据的处理技能很大程度在于学生对于Excel表格的应用能力。Excel远远比学生所能够想象到的要强大, 它能够非常智能地实现对于庞大的数据资源的分类、整理与分析, 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待学生们通过主动学习去发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做了一个教学引入:很多同学都想去西藏游玩, 而通往西藏的路线目前主要有两条——青藏线和川藏线, 细心的同学在学中国地理的时候可能有这样的疑问, 川藏线的景观众多、海拔更低, 可以从低海拔地区逐渐过渡到高海拔地区, 更适合欣赏沿途的无数美景, 为什么选择青藏线修铁路而不选择川藏线修铁路呢?这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两张表格, 表格中呈现了青藏线海拔高度变化图和川藏线海拔高度变化图两组数据。从这两组数据中学生们还没有看出问题所在。这时, 我在Excel中分别绘制了两条路线的海拔高程变化图, 然后借助Excel中的功能将两幅表格数据创建成柱形图, 有了这个基础后两条线路的海拔变化就非常明显了, 为什么要选择青藏线也不言而喻。看到这里, 学生们对于Excel的功能都非常好奇, 对于数据的处理及图表的绘制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对学生说:大家从上面的实例中都充分了解到了Excel软件在处理与分析数据上突出的实用性, 我们今天就来具体学一学Excel表格将数据转化为图表的方式。以生活化的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及探究精神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趣味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到后期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多媒体的应用技能。这部分技能的特点在于其十分具有趣味性, 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以良好发挥。结合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可以以趣味化的模式展开课堂教学,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课堂参与的程度更高, 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与锻炼。无论是画图软件的使用、动画的制作还是音频及视频的制作过程, 对于这些技能的掌握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良好的创造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的要点所在, 也是需要学生们通过不断地主动学习慢慢培养的。以“Windows画图软件”的学习过程为例, 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三个部分:学用画图软件、电脑绘画创作、运用画图特技。三部分是循序渐进的, 然而, 相互间又有很多知识点的渗透与交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知识点间的穿插, 尽量让三部分内容在各自重点突出的前提下让知识点能够更条理化、系统化与整体化, 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想要的内容时思维更清晰, 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展开主动学习, 让他们对于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篇9

关键词:主体地位,引导,学习氛围,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中学数学课堂上, 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积极地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探究、体验, 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深入分析问题, 实现真正的探究学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使他们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并喜欢上数学学习。

一、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元素,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使他们深入探究知识,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能够领悟到知识的本质。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 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问题。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让学生在认真分析、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二、加强师生交流, 增进师生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 要想让学生积极探究教学知识, 需要改善师生关系要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 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使学生高效地进行学习, 创造性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和理解, 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为他们创设一个自由、轻松的探究环境, 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感悟和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 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和学生进行积极的知识探讨, 并与其互相交流经验。通过师生交流,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 而教师则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方式。通过双方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 课堂教学能够充满活力, 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要对学生多关注、多表扬, 使学生具备积极的探究精神, 提高探究效率, 促进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优化整合教材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只有产生学习兴趣, 才能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究欲望, 在教师布置探究任务时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使学习更有效。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主动进行知识探究。新教材在设计排版方面图文结合, 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利用, 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图片信息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 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来丰富课堂内容, 使学生在图文声形相结合的教学中感受数学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知识探究中, 促进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在知识探究中发展思维的创新能力。

四、采用合作探究方式,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对于知识的重难点, 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能够思考得更深入, 能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得更透彻, 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形式, 通过引导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 使合作探究学习摆脱形式主义, 真正获得实效。教师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 使小组成员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集合所有成员的智慧, 使合作学习取得较高的效率。

五、给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 发展创新思维

在中学数学课堂的新教学模式中, 教师不再主导课堂教学, 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 而是更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让他们进行积极思考, 提高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使自主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首先, 在课堂学习中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时间, 引导他们学会思维的方法, 使学生敢于并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能够标新立异并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一个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 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 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探究并掌握创造性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思维无“禁区”, 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难”, 鼓励学习过程中不同意见的争论, 使他们各自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 创造潜能、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 在教学中开创开发性的教学空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开放课堂教学空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是教学创新的重要条件。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并非只是“三尺讲台”, 而应该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 教师要用心、用情创设宽松、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空间和氛围, 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造条件让学生将操作、思维、言语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学生主动学习中学语文 篇10

一、主动学习英语的影响因素

学习者自主性是学习者对自己的事务承担的能力,同时也根据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可以把自主学习概括为由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由于学习自主性的特点,影响因素也会有诸多方面,受很多条件同时制约。

1. 学生学习习惯。

初中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迈入中学。小学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散漫的学习态度都会带入初中。从小养成预习复习、课上认真做笔记、作业一丝不苟完成、老师讲评后能尽快写错题、课上专注听课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能自主学习英语。对于英语基础较差,小学不注重升学率,不要求作业质量的学生。他已经养成了散漫的学习习惯,进入初中之后就会处于英语学习的后半段。在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步伐之后,他心理上会逐步产生厌烦情绪和自我放弃的念头。长此以往,他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消失。这在很多乡村学校呈现更加明显。

2. 教师自身魅力。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教师优美的语音语调,亲切和蔼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肢体语言,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及工整规范的板书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常常有这种现象:学生们喜爱上的学科成绩往往要比不爱上的学科成绩要好许多。由此可见,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内因是动力,外因是条件。内因固然重要,但外因的力量更不可忽视。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学好英语的外部良好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家庭教育。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长在一起。经常可以听见大家说有什么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好习惯的培养是家长从小言传身教的。家长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时刻关注,那么学生自然而然会重视自己的学习。虽然在很多农村学校,学生家长不懂英语,无法在英语学习上指导学生,但可以在家作方面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并与老师多沟通。如果家长以不懂为借口,放任学生不做作业。学生就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二、主动学习英语的培养策略

1. 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经常面对学生,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潜移默化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会在无形之中感召学生,使学生从喜欢老师开始,继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个人教学艺术风格的培养,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基本功,练好口语,写好英文,用优美的语言和漂亮的板书去引领学生。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用自身的审美思想去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美、创造美、运用美。

2. 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强制性要求。

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一定要从初一开始培养。刚入校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应明确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例如在前一天预习好课本、上课前准备好英语书和默写本、每天规定默写的内容并要求完成时间和惩罚措施。这些强制性要求会让学生不得不主动学习英语。当然英语是一门交际性语言,能听懂、大胆开口说是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紧凑安排对话表演、小组讨论、适当的朗读背诵,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时间一长便养成了听、说、读的好习惯。备用英语纠错本、英语随笔本,加强读写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

3. 坚持鼓励性引导,降低学习起点。

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并在群体中获得优越感。有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不应该经常打骂或者放弃。教师可以通过降低他们的学习起点来让学生愿意学习英语。例如分层次规定英语默写要求。一般的学生达到100分不需要重默,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设定60分,再差的学生可以设定30分。通过给他们定下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会有针对性学习。如果他们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教师应及时鼓励表扬,让学生建立自信并愿意主动背诵,激发学习英语的动力。

三、总结

通过对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求很高。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让教师成功开展教学措施,让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觉地、大胆地、独立地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运用于实践,并且从中获得益处。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的理念逐渐向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转变。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群体的关注。然而中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本文通过对影响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因素分析并阐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

关键词:英语学习,主动性,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松美.论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激励模式[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5).

上一篇:能量输出比下一篇:编写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