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2024-05-08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精选十篇)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1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改良主义

1.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个集合性政治概念, 一方面, 它是世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基本理论和政策的概括。另一方面, 它是一种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 致力于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产党) 间开辟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改良主义运动或政治派别。[1]

从政治条件和阶级基础来说, 民主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100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几经分裂和演变的结果, 其主要力量是第二国际时期成立的各国社会民主党。这些党在一战期间因背叛国际主义、支持本国政府的战争政策而发生分裂。党内左派从1918年起纷纷独立出来, 建立共产党和参加共产国际, 居统治地位的右派仍以社会党的名义活动。[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民主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探索的时期, 由于德、奥、瑞典、英等国的社会民主党、工党相继上台执政或参与执政, 使以往的社会改造原则, 从理论纲领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实践。二战后,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各国社会民主党又陆续在他们主张的理论、纲领的基础上恢复和重建。1951年社会党国际在法兰克福召开成立大会, 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这一文件, 即《法兰克福宣言》。这一宣言明确宣布, 民主社会主义是各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性目标。从此以后, 民主社会主义被正式确定为国际社会党人的理论观点体系的总称。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的局面, 民主社会主义处于低潮。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民主社会主义又崭露头角。由于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纲领政策, 并且没有受到国内当权者的打压, 因此, 近40 年来, 发达国家的社会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组织增长很快、分布地区很广、支持率上升、执政党增多, 并形成了德国“参与社会主义”、瑞典“职能社会主义”和法国“结构改革社会主义”三种模式。

作为一种资产阶级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的命运是与资本主义的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 每当资本主义发生危机、工人运动蓬勃开展的时期,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就大大缩小;而当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工人运动处于低潮的时期,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就会迅速蔓延, 这股思潮变迁的基本规律性就是如此。[3]

2.对民主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非科学社会主义的, 它是一种现代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虽然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一些价值目标, 但它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也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既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 也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1) 指导思想多元化

从当今民主社会主义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看, 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拉萨尔主义、费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康德主义、资产阶级经济学、基督教伦理学。

社会民主党不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有唯一的指导思想、唯一的思想渊源。《法兰克福声明》指出, 社会党人基于共同的目标可以把自己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宗教原则或人道主义之上, “它不要求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严格一致”。

《哥德斯堡纲领》宣称“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与多元化的指导思想一脉相关的是, 社会民主党强调自身的思想渊源是多元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刊物《新社会》曾说基督教关于人的形象学说与人的伦理要求, 法国革命的人权, 康德的伦理学和启蒙思想, 黑格尔的历史辩证哲学,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 伯恩施坦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卢森堡的自发论……都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因此,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位理论家说“所有这一切, 在一定程度上讲, 就是民主社会主义博采各家而又相互协调的出生证, 它们一起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伦理信条。”

(2) 政治上的多党制

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表现为推崇多党制。《法兰克福宣言》明确表示“民主制要求不止一个政党有存在的权利和当反对派的权利”, 民主社会主义者视多党制和各个政党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为民主的基本特征。

他们声称“社会民主党不是精英党, 而且也从未是过。我们是、而且仍将是全民运动。社会的改变只能在绝大多数人同意时才能实现, 这一思想在社会主义中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反对在前苏联、在中国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共产党一党制或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他们抨击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一党的独裁指责“国际共产主义是新帝国主义的工具。不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它获得政权, 它就破坏自由与获得自由的机会。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军事官僚和警察恐怖之上的”。

(3) 混合经济体制

民主社会的多元主义在经济上表现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体制。民主社会主义声称, 他在经济上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人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经济成果, 在不断扩大的自由中消除屈辱的依附状态和经济剥削。他们强调“只有建立一种把各种形式的所有制和监督手段结合在一起的经济, 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从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党的所有制思想和实践来看, 所谓“各种形式的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 实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私人企业和其他经济成分的所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体系。

(4) 改良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 就是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 不需要用暴力手段打碎现存国家机器, 也不需要完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而可以利用现存国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一步一步的改良, 渐进地、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逐步的、延续性的改良而不是革命性的飞跃来实现新的社会目标。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通过和平的、民主的和议会的道路取得政权, 渐进地变革社会, 反对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社会党国际成立时, 它的纲领就宣称“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 是用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 “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才能达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托马斯·迈尔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年《哥德斯堡纲领》的原则之一就是, 在变革现实方面, 实行‘渐进主义’的一步一步的战略。”

3.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从性质上讲, 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科学社会主义相背离的社会改良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它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历史上伯恩斯坦、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列宁早就揭露过了。他明确指出, 伯恩斯坦、考茨基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 出卖了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他们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叛徒。列宁同社会民主主义进行斗争的历史, 这是大家熟悉的, 无须赘述。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 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复伯恩斯坦、考茨基那一套理论,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推行民主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借口时代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了。他说:“众所周知,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社会理论的内容是在分析19世纪头几十年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列宁的社会理论的内容又是在分析20世纪头几十年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从那时起, “世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不能再用那一套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不足”, 他“没有预见到未来的科技革命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源泉”, “没有推测出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 这种共存促使资本主义自我完善, 接受社会经济领域中社会主义经验的大量因素, 使政治制度民主化”, 同时也“使资本主义能够具有更大的力量, 也能适应时代的挑战”。他认为, 列宁“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4]总之, 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回答现实问题, 应予抛弃。他提出, 指导思想应该多元化, 马克思列宁思想遗产中有用的东西 (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 而是某些他认为有用的东西) 、社会党国际纲领中积极的内容、费边社会主义中合理的思想、康德哲学中的伦理观念以及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理想, 都应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的来源。

在阶级观上, 民主社会主义否认唯物史观的阶级学说, 反对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观察社会, 否认和反对阶级斗争, 把希望寄托在“人性”的改善上, 实现“人性”的理想社会。在历史观上, 民主社会主义不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是人的本性的要求。

民主社会主义不承认共产主义。1956年社会党国际发表的《拒绝同共产党合作的声明》这样说道:“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以某种最终目的为方向, 应当把它理解为一种过程;民主社会主义没有最终目的, 应当把它理解为长久的任务。”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已经过时, 未来的新社会既不属于共产主义, 也不属于资本主义, 只是“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 即民主社会主义制度。[5]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改良, 改良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民主社会主义认为暴力手段是对其秉持的伦理原则的违背, 认为革命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难以弥补的创伤, 也许还将牺牲整整一代人。《法兰克福宣言》说:“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用民主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而所谓“民主的”方法就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在资本主义民主范围内, 用和平改良、议会斗争、缓慢渐进的方法, 对资本主义进行合法的改良, 从而实现民主社会主义。

在社会制度方面, 在科学社会主义看来, 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造成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 必须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可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 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相反,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 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不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本身, 而在于资本主义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与生产资料相联系, 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特权。所以, 要实现社会的平等, 不在于消灭私有制, 而在于打破权利与生产资料之间的联系, 使一切原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享有的特权, 成为一切社会成员的均能享有的权利。因此, 民主社会主义不主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而是主张混合经济。

4.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坚定不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 后者是社会改良主义的, 其中包含着大量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先导。[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模式。政治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决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经济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文化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努力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6]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社会长期保持稳定,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实践充分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 又适应时代, 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 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徐洪岭.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

[2]董石桂.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湖南社会科学, 2006, (5) .

[3]周新城.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戈尔巴乔夫.苏共中央向二十八大提出的政治报告.真理报, 1990-7-2.

[5]转引自蔡普民.论社会党与共产党的根本区别.洛阳大学学报, 1999, (3) .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2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核心是人民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伟大实践奠定了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形式的最高发展阶段,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常有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是在国体意义上, 必须有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统治和管理的国家政权。二是在国家结构形式意义上, 必须建立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三是在政体上, 必须摆脱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议会制的窠臼, 建立自己的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机构。四是利益配置结果和执行机制上,必须建立廉价政府。五是在监督机制上, 必须保证利益配置结果的执行, 真正体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大多数的意志和利益。

同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在实践中, 随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 以及在不同的民族国家, 它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要求, 在中国当代以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时期中的具体体现。如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如政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受它监督。”再如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即共产党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不同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群众的代表, 在承认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 参与国家权力以及配置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重大活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找到一条既能够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又能够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实行人民民主,首先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领导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主权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人民利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实现人民利益具有空前的复杂性、艰巨性,这就必然要求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意愿的政治核心,来团结、凝聚和带领人民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当代中国,能担当这一任务的惟有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使民主与集中相统一、民主与科学相统一,使社会发展既满足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又合乎客观规律。党的领导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沿着正确方向扎实有效地推进。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实现人民利益和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我国,从根本上讲,法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违反法治原则的权力意志和所谓的“民主”,都会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的权利与自由造成损害,进而危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法制与民主的密切结合,实施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依靠法制推行和保障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色。

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履职的思考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若干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所以,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二)加强学习、树立意识、精通业务,提高自身履职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力虽小仍不怠,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添砖加瓦、做出贡献。

一是加强学习。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大代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知识,自觉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要通过学习,深刻认识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了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成和职权、行使职权的基本原则和议事的基本程序等基本知识,在思想上政治上充分认识和严肃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要加强宪法和代表法、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人大代表的代表职权,集中体现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上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并参加表决,提出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是一项基本功,是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责的前提条件。

二是树立意识。要树立法律意识,人大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法律性、专业性、程序性很强,法律法规是人大代表的“尚方宝剑”,也是必须遵循的“规矩”,因此人大代表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履行职责。这是人大代表进行工作和开展活动的一条根本的原则。只有牢固树立了法律意识,才能保证真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要树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积极参加人代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以及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诉求,实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要树立群众意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每一名人大代表当选时的郑重承诺,那么就要切实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加强与选举单位行政区域的人民群众、本单位本系统的人民群众、居住地附近的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自觉主动地当好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三员”工作,做好群众的“贴心人”,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点认识 篇3

关键词:协商民主;内涵;发展进程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3-0012-02

滥觞于20世纪后期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提出后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虽然西方国家已经在学术领域的层面对协商民主做出了深入的探究,但是在我国早就有着深厚理论来源和实践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样的一个方向。这是首次在如此重要的讨论当中,对社会主义协商的民主体制做出了宏观的阐述。也将协商民主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提升到国家民主政治中的制度层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民主重要形式对于我国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里笔者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谈一些认识,以期为日后研究提供借鉴。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提法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揭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同时将其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形式加以确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反映了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关注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它是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包容性的集中体现,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集中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民主独特优势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不是来自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及其制度,而是中国人民的独创性成果。西方协商民主形成于20世纪晚期,是在其西方式宪政民主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特殊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旨在弥补传统民主的不足,并提高民主质量,它的发展植根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尽管在西方的社会中民主的程度比较深入,而且在政治的具体表现中更多地突出了协商与沟通的民主趋势,但是真正的一个协商机制没有完全的产生。在我国协商民主的实际情况是其理论思维落后于我国的实践过程,经过了一个深入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产生依托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制度传承,更具有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的丰富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融入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与实际,符合我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它是我党在不断地发展中创造的实践层面的突破、思想层面的推进与体制构建革新下的一个交织点,也是我们国家政治路线的坚定性、指导思想正确性、体制优越感的一个切合点。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先有政协后有人大,先有协商民主后有选举民主,这是中国的政治与西方国家的重要区别。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使得人民民主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扩展,并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质是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相统一,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相适应,有助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有助于推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活动,来源于我国古代各个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与深厚的传统理论积淀之中;并借鉴和吸纳了西方哲学的精髓之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的基础,以我国具体国情为新平台,彰显了我国的理论新意,鲜明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同之处和优越之处,还把我国的民族理论成果作为土壤和基础,从中去获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和支持。

我国古代文化当中缺少较为民主的政治理念,可是在人文思想的角度、行为处事的价值观和入世理念各个角度上都带着相互柔和迹象,处处展现了协商民主的思想,所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部分层面上和我国的传统思想相协调,其明显的折射在我国古代的儒家优秀思想当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和实践在我国具有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基本形式为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并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日军侵华,国情发生急剧变化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协商实现党派合作思想,社会各界逐步形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社会共识。在抗日时期“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通过协商、商量达成“一致协议”,标志着中共协商民主实践雏形的形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构建了民主运作平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形式在全国范围实施,而选举与协商两种民主形式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践。

改革开放后,中共协商民主思想和实践逐步从“文化大革命”的停滞中恢复过来,并有着创新式的发展,逐步将协商民主的构成除了政治协商外,增加了社会协商和以公民协商为重要形态的基层民主协商,丰富了其内涵。随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传入,中国学者借鉴了协商民主的概念,结合我国经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共十八大对协商民主的新思考、新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在中国数十年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深刻总结。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写进十八大报告,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此前学界研究中,有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政治协商制度,然而十八大给出了正确阐释,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这就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制度相比更具有广阔的外延。那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又是什么层面的制度?在我国长期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已形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作为我国实现民主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协商民主的存在是为了我国民主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不属于根本政治制度,也不属于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为了保障协商民主这一民主途径能够顺利并有效实施而建立的,从而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制度服务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基础途径层面的民主政治制度,所以它有着广阔的外延。因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政治制度提供途径和方法。而其中,协商民主更多的是与人民政协制度密切联系,这也就造成了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是政治协商制度的片面观点。因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尽管有着部分相同的内涵,然而他们却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我国民主政治中所属制度层面不同;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以政治协商为代表的各项根本政治制度服务、提供具体途径和方法,而作为政治协商的实践平台的人民政协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重要渠道作用。另外,在十八大报告中也对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提出了要求,所以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包括三个领域,既有政治协商,也有社会协商以及以公民协商为重要形态的基层民主协商。这里,我们不妨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创立形成的,关于国是问题和社会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决策中与实施中,须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以及广大公民分别进行政治协商,社会协商以及基层民主协商等。”协商目的是为了“取得一致意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有助于推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把社会各方面分散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进行系统、综合的反映,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虽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刚刚得到确立,但是协商民主已经广泛渗透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经成为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成为国家制度层面上一个重要方面,实现途径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其主要实现以下几个领域的协商,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人民政协为组织平台,所进行的协商;二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与公民群众之间的协商;三是为完成基层群众自治,而进行的基层民主协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显得十分必要。在今后的政治建设中,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民主重要形式。通过多渠道进行协商,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积极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实现途径和领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运行载体的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最重要的实践平台,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创造。要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方式在政治协商、社会协商以及基层民主协商等领域的协商实践,健全并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而更好更快的“取得一致意见”,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獻研究室.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06.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4

从民主本身的特质以及历史发展来看, 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历史趋势。民主的价值就不仅在于它具有某一项优点, 而在于它具有的许多优点。这些优点包括:第一, 自由与政治参与在人类生活中的天然重要性;第二, 在促使政府对公众需要负责方面, 民主提供政治鼓励机制的工具重要性;第三, 民主对于形成价值观、理解公众需要、权利和职责的建设性作用。当民主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之后, 实行民主可以为公民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 并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价值观和找到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民主除了具有在公民幸福生活的天然价值和政治决策方面的工具性价值外, 还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价值。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民主的兴起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展的原因。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 自由、平等、公正、尊严是人类普遍的政治价值。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实践中,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结束专制走向民主。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人类普遍的政治认同, 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政治文明和政治进步, 民主离不开法治, 离不开人民选举, 离不开公民参与, 离不开监督, 离不开社会自治。

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多年间, 中国的民主发展历经了民主启蒙, 民主革命和民主建设几个重要阶段。1978年,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中国的民主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全面的民主建设, 无论在民主理论还是民主实践方面,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在中央, 我国民主集中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表明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形式和途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他各项政治制度建立的基石, 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事务领导的根本途径,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中共十六大也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把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 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但问题是“民主不是形式上的民主”, 有关专家指出, 特别是不能将选举作为是否实行民主体制的唯一尺度, 民主的质量还要依赖于自由、公正和责任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我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主要由三个方面来体现:党内民主、行政机构的以及作为国家主人翁的人民的民主。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世情变化给党内民主和党的领导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强党的监督也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为了发展党内民主,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在行政管理方面, 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级监督不到, 同级不敢监督, 下级不好监督, 舆论无力监督, 在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的情况下, 地方的这些机构在监督当地“一把手”时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出现了很多钱权交易的腐败, 这本身说明了我国的民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就像现在, 虽然人民普遍都有了民主意识, 可是我们骨子里还是惧官, 因为官员手中握有权力, 似乎难道是人们不知道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吗?当然, 答案是否定的, 只是我们的很多官员被民主推举出来之后, 就把民主遗忘了, 即使要说有, 那也可能只是形式上的, 这种被形式化的制度和过程包裹着的民主, 试问我们能相信吗?还有我们的信访制度, 为什么很多时候民主的意见得不到尊重, 我们只能靠不断的上访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说专政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 那么民主就应该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服务, 但现实情况呢?我常会觉得我们的人民是否被这种政治的游戏欺骗了, 很多时候跟资本主义论战时, 常常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民主说得非常的圆满, 不知道这是否也属于自我标榜?当然, 我是绝对地坚持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的, 我只是觉得, 当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方向, 不随“西化”逐流, 并不意味着我们全盘否定资本主义民主的某些进步因素, 相反, 对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中那些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要求, 体现民主政治共性和普遍性的某些具体形式和做法, 我们应大胆的吸收和借鉴。具体说,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些原则, 如主权在民原则、自由权利原则、人权原则、平等原则、分权制衡原则;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些具体制度, 如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法律制度等都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理论中没有这些内容, 相反, 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 我们必须承认西方的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确比我国做得好, 我们是应该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 很多时候在现实生活中人民并不需要不切实际的长篇大论和遥远的宏伟蓝图, 我们需要的是现实愿望的实现和保障。人民民主不仅要体现在人民以委托的形式治理国家上, 更应该体现在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上。在现代民主社会中, 公民既是公共政策作用的对像, , 但同时又可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之中, 拥有公共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

今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实现形式。在基层民主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石。正确认识基层民主在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其问题对症下药, 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目前基层民主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民主被虚置;一些很好的制度如社会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在执行中流于形式;选风不正等, 加强对公民民主意识的培养;根除一些错误的理念和做法;加强制度化建设以及加强监督。

法治是实现民主的保证, 而只有在政府的权力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的情况下, 才意味者法治的真正建立和完善。法治的功能有两个:一为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 二为保障公民权利。在这两者中, 前者只是手段, 而后者才是目的, 由此可以看到, 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为保障个人的权利而对国家的权力施加必要的限制, 由此也实现国家的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 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推进依法行政,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结合起来, 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多次指出,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和法制。我们的民主同法制是相关联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要坚持下去, 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 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 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民主才会在更广范围和更高的水平下建立起来。

摘要:民主思想的兴起与世界各国民主政治的建立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展, 民主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当民主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观之后, 我们更应思考如何才能做到更完善更真实更切合实际的民主。中国的民主发展是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浪潮影响的结果, 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结合, 法治是实现民主的保证。

关键词:民主政治,民主法治,人民民主

参考文献

[1]《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民主建社》重庆出版社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北京出版社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5

作者:孙熙国 《光明日报》(2015年01月08日 16版)

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落脚点,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它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明,也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

爱国、敬业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诚信、友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理论界普遍共识,深植于各界民众心中。

然而,对于这种概括能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和时代内涵,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一些人还存有疑虑。产生疑虑的根本原因是没能真正理解这24字所包含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没有看到这24字所包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内容。对于这种认识误区,有必要认真分析,加以厘清。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追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落脚点,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可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际上是对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问题的简要回答,以此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鲜明体现。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社会的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规定,这些规定把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和资本主义要建设的国家鲜明地区别开来:同样讲“富强”,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同样讲“民主”,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同样讲“文明”,我们讲的是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文明;同样讲“和谐”,我们讲的是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和谐。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样的表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毋庸讳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思想和观念,并不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明。同样,它们也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众所周知,马克思 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最终使人类进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资产阶级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存在着本质区别。

首先,马克思讲的自由、平等是经济、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自由、平等,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则首先是政治上的自由、平等。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只有政治的解放,还是不彻底的解放。”因为离开了经济的自由和平等,单纯讲政治的自由和平等,就是抽象的虚伪的自由和平等。真正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自由、平等。资产阶级离开经济解放单讲政治解放,是虚伪的不真实的解放;离开经济平等单讲政治平等,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平等。我们所要实现的是劳动者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和解放,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解放。

其次,资本阶级讲的自由、平等是有产者的自由、平等,马克思要实现的自由、平等则是劳动者的自由、平等。按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的说法:“共产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实现人民群众自由、平等和解放的科学。马克思始终关注的是劳动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则始终盯着有产者和有产者阶级,二者存在本质不同。

最后,马克思讲的公正是建立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上的公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公正;资产阶级的公正则是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正,是保障极少数大财团、大资本家利益的 “公正”。资本主义的法治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现资产阶级意志的法治,社会主义的法治是维护广大劳动者利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治,是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基础

爱国、敬业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今时代的集中体现。

敬业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强烈表达,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实现改革创新的关键是敬业,于个人,能力再强,若精神懈怠,不能敬业爱岗,那么就无法完成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因此,立足当代实践和时代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敬业”在当今时代的深刻内涵和深层要求。

诚信、友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诚信、友善既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努力让每一个公民恪守诚信底线,诚信待人,宽容友善。因此,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6

【摘要】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如何让幼师生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成为教师应该进行深刻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对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提出师范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期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幼师生成长。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幼师生 价值观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3-02

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人类需要的发展,中国由计划经济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深刻反映了人类的变化。计划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干预,我国及时的选择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影响着幼师生们价值观的形成,师范学校教师需要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科学思考,引导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幼师生们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获取优异成绩。根据本人在塔城地区师范学校的政治教学经验,文章主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反思,希望能促进幼师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理论概述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么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及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依靠劳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全体公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放发展生产力,对投资、出口、内需进行合理的配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在宏观调控上 ,将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在经济运行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2.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原因

新时代是资本主义的时代,生产力将决定整个社会的政治形态和经济制度,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只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适应。在中国亟需发展现代化工业,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人们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亟需提高工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但我国资源相对匮乏,技术、管理和资金都明显不足。资本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要实现现代化,只有激活国内市场的潜力,并利用国际市场平台引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资源、资金、管理等。市场经济满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选择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即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则,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易使政府丧失对资本的驾驭与控制,从而容易使社会失去社会公益,无法发挥公益性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可以运用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源进行调配,对市场进行有效干预,能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无法防范资本的破坏功能,容易使经济体陷入经济危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者居于主体地位,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通过控制劳动条件(劳动资料)支配劳动者,劳动者仅居于次要地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疆地区师范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使新疆地区师范生的价值取向受到深刻影响。幼师生价值取向多样性与差异性共存,市场经济为幼师生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也使幼师生们面临着物质和精神关系失调的弊端。

1.经济发展使幼师生价值取向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存

青年时期是人生需求最多的时期,生理、心理、物质、生存、发展等需求推动着青年人不断的去获取对需求的满足,使青年人的价值观出现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点。而青年幼师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知识价值成为青年人追求的主要目标。对文理的偏向,对实践科学与理论研究的偏向,使青年人形成了不同的认识观与价值观。同时,青年人对物质、精神、文化的认识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的交互形成了当代青年人的主导价值观,其丰富性和差异性超出一般。

2.市场经济为幼师生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要素走向市场,并在供求关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来提高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需求价值。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经济百花齐放,出现了多种产业结构及产品需求,大大强化了人们的自主意识。幼师生们面临着如此广阔的市场背景,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市场需求多种多样,使每一个幼师生都能在人才市场供求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兴趣与工作的良好结合,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发展模式,极大的开阔了幼师生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价值。

3.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失调使幼师生价值观易发生扭曲

恩格斯曾指出:“金钱确定个人的价值”。现代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人们看重的更多是实际利益,往往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教育也更为功利化,做学问成了人们升官发财的手段,没有了教育的神圣感与使命感。更有人片面认识知识技术,过渡追求教育的附加价值。若没有良好的精神世界以及道德约束,幼师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扭曲,过分追求物质、急功近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现象将会对严重影响着幼师生的价值观。青年人的发展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必须对青年人价值观的形成给予高度重视,帮助青年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

三、促进幼师生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幼师生价值观健康与否切实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幼师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师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正确价值观。

1.深化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对幼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幼师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及整体素质的培养。培养幼师生的爱国主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对社会现象及自身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及判断。学校要将幼师生思想道德教育及价值观的形成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将大学德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当中,避免出现道德缺失,急功近利的现象,促使幼师生正确的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

2.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设置科学合理的内容,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安排,避免出现各个课程各自为政,从而失去了原本之间的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定位,并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性与衔接性,避免出现内容前后不一或内容重复阐述的现象,对理论深度进行合理安排。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幼师生们的参与度,建立与幼师生为主的德育教学方式,消除老师与幼师生以及幼师生与幼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促进幼师生主动学习思想道德理论知识。

3.发挥师范学校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充分发挥师范学校教师的示范作用。青年人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引导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模范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们要坚定做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幼师生们的榜样,成为真正的道德楷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经常开展师生对话、教师讲座等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幼师生们对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建立“师德工程”、“师表工程”等相关活动,以教师们高尚的道德素养及风范来引导和教学幼师生。

四、结束语

总之,只有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的适应。只有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青年幼师生是祖国的未来,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态势便是祖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态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使青年幼师生形成多样化、差异化价值观,充分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的同时,也使他们出现了物质与精神关系失调的现象。师范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幼师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师范学校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改进思想道德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以期促进幼师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莎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幼师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3:12-17.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7

1. 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我们通过协商民主实现了新中国的成立, 并且形成了协商民主运作的平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协商民主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由最初的政治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 从国家层面发展到地方的协商, 实践中形成了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社区议事会等基层协商民主形式。中共中央也非常注重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 先后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这些文件对协商民主的内涵、作用、地位以及运作的方式都进行了阐释。

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政治发展目标。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要是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 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就某些公共问题进行适当协商, 使得各方都能够接受, 以切实实现整体的发展。这一政治目标的提出, 将对中国的民主进程的发展向前推动一大步, 对于我们继续深入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实现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不断实现的, 它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而出现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最大目标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 这一点与“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 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 广纳群言、广集民智, 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1) 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我们的决策更加的科学、民主, 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只有切实做到协商的民主,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 才能够做到少走弯路, 实现科学持续的发展,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实现的重要形式, 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般性的协商民主, 它不是简单的利益分配而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自身的特点, 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的特点包括广泛性、平等性、政治性和多样性。

1. 广泛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针对各党派、社会团体、各界人士、不同领域的群众为主体的,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 不仅要包括政治生活领域的协商, 而且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

2. 平等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 参与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平等也是协商民主的基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保证民主党派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也保证了各阶层、各利益群体在政协中进行协商的平等地位, 以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另外协商的信息也是平等分享, 各方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达成理性的合理的共识。

3. 政治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包括的主要是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民生问题, 并且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也是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对于政治领域的协商则是相对显得不足。我们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加强在重大的人事任免、立法、重大的改革措施、利益的调整或决定等政治领域的作用。

4. 多样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样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听证会、恳谈会、民主评议等。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 新兴的协商形式也层出不穷, 例如, 网上议政, 实行网上的民主监督, 设立电子信箱等。这些都为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提供了协商的一个平等的平台, 能够使得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得到反映。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而单是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的努力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只有切实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 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才能够可以实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 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1.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离不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那么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也将会更大程度上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我们如何去真正地了解和实现人民的利益诉求。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民主, 让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能够切实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我们只有了解了人民的利益诉求, 才能够去更好地维护、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补充, 它涵盖了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个阶层和各界人士。它的目标是实现围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问题进行“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 能够使得基层的或者弱势的群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反应, 从而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只有通过协商才能够收集到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 能够容纳各方面的要求、建议。能够最大限度地听取人们的意见, 也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了解人民的利益诉求。同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的多样化, 也对广听民智提供了途径。

2.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科学的发展要确保整体的、长远的发展。科学的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而全面的听取各方的意见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不开、也不能放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之中的作用。

科学的决策能够更好的保证实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能够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民主协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各界专家、群众的热情, 积极建言献策, 服务大局。对于全面的认识事物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可以确保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民主协商形式中的对口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涉及较为专业的领域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就发挥得更为明显和不可或缺。对于决策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那么单靠决策的科学性也难以实现最终的目标。这就需要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 根据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实现决策的不断调整或者修订。

3. 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题中之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是对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形式之一。科学发展的实现形式是通过统筹兼顾, 而这正是与不同部门、不同党派、不同团体等之间的民主协商是相通的。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实现科学发展的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地域发展的差异, 东西部资源分布的差异、城乡之间权益的差异等都制约着我们的科学发展。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商和统筹发展都离不开协商民主的发展。只有实现社会主义性质的协商民主, 使得各地区和部门之间的联系, 才能够更大程度的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实现各地区、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实现统筹兼顾有着指导意义, 可以通过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利益集体的要求。从而在深入了解民意的基础上, 实现各地区、部门的统筹规划, 实现最终的科学发展以保证不同地域、部门的人们可以共享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一种人民民主的形式, 对于真正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于实现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要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协商, 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等具体要求, 从而实现协商民主的科学化水平。” (2)

当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例如, 形式主义的存在和实际运行中的作用仍然不能够显现出民主的作风。因此, 我们要切实不断发展、完善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 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真正保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正确反映人们的利益诉求。

注释

1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8.

论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科学与民主 篇8

一 科学为什么需要民主?

从密尔提出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偏颇要求对不同意见进行综合, 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指出政治立场对阶级认识的局限, 知识社会学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 对认识行为的分析既要分析认知产生的社会根源, 也要谋求一种能够有效地超越个人识见以形成社会知识的方法。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为通过民主协商获得可称之为社会真理的社会共识提出了一种方法。知识社会学的所有这些讨论都局限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鉴于认识对象的主观相依性需要在认知中实施民主的政治组织原则。知识民主涉入自然科学的认识论空间是自逻辑实证主义之后, 当从波普尔到库恩的科学哲学家打破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幻想, 后库恩哲学对科学共同体、科学范式的讨论就不可避免地引申出科学的超共同体与超范式的普遍性问题。

沿着库恩开启的思路, 女性主义深入到科学史与科学研究的社会实践, 发现常规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以社会性别为标注的地方性结构。她们认为, 特别是在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 越来越多女性进入科学研究领域, 引入女性化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形成了与传统的男性化研究范式相对立的女性主义研究范式。不同的女性主义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具有女性主义特征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方法。朗基诺从女性主义政治运动带来的文化价值转变入手, 比较了女性主义科学研究与传统科学研究具有的不同价值承诺。以库恩为例, 传统科学研究的价值承诺被归结为准确性、一致性、简单性、理论的视域以及多产性, 相对应地, 女性主义承诺的科学价值包括经验适当性、创新性、本体论的多样性、关系的复杂性、符合现行人类需求的应用性以及权力的弥散。[1]女性主义哲学家弗克斯·凯勒分析了科学与性别的共同的文化形成, 区分科学研究中男性气质的思维方式与女性气质的思维方式, 前者以技术为导向, 强调控制、分离与操纵, 后者以理解为导向, 强调与研究对象建立起沟通、交流、认同与关怀的关系。[2]桑德拉·哈丁扩展马克思的阶级立场理论, 指出女性受压迫的社会处境会形成与男性不同的世界观, 从而影响到彼此的理性认知。[3]

无论从何种理论视角出发, 女性主义都试图指出两性间不同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政治处境以及不同的经验感知会作用产生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 形成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不同范式以及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竞争不仅呈现为科学革命时的状态, 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常态。当不存在某种脱离范式与认识立场的超验客观性, 那么如何理解科学共识的理性判断? 如何理解科学常识中的客观性认识? 桑德拉·哈丁用强客观性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性概念, 强客观性就是要实现最大化的客观性, 不预先否认认识受到政治立场或价值预设的影响, 而是从一开始就假定认识中的政治立场是知识的本体构成部分, 并且这种政治与价值的预设应当受到考查, 以此排除“从统治机构及其话语中受益最多的人就有可能实践‘有权就有理’”这种情形的产生。[3]193最大化客观性的要求提出科学实践更可取的路径是科学民主化的路径, 即接受科学认识总是部分真理的认识论事实, 科学客观性的目标就是综合这些部分认识形成更有说服力的整体认识。

女性主义论证科学民主之必要的理论思路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社会学观点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及其后库恩科学建构主义观点的结合, 前者肯定认知主体背景的社会差异影响认知判断, 证明主体知识结构内在的异质性, 后者从科学理论产出依存的背景理论假设与价值预设指出, 科学实践中不同的研究范式会得出对对象事件的不同理论诠释。女性主义论证的一个经验前提就是, 来自女性主义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经验表明, 科学研究领域存在严重的性别偏好与性别分层, 在绝大多数领域都是男性掌握话语权。女性主义对科学民主的理论扩展给予了这些经验数据新的理论框架, 同时也提出了女性应当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政治诉求。

二 科学需要怎样的民主?

女性主义指出, 在科学实践中, 以性别为标记的多元化的科学共同体与多元范式并存, 不同观点在差异中取得共识, 理性的方法是把民主原则引入科学认识。克里斯汀·因特曼 ( Kristen Intemann) 区分了女性主义关于科学民主的两种不同视角: 其一是密尔式的自由主义民主, 承认人的认识的片面性与受限性, 提出人类理性的全面认识需要经过不同观点的自由讨论而获得, 这些不同观点、立场与价值判断以价值中性原则组织, 彼此之间具有同等权力, 以公平的机会参与竞争; 其二是与自由主义民主相对应的非价值中立的民主, 以为不同观点与立场参与竞争的机会不是价值无涉的。[4]前者可视为不同观点间无选择权重的同质民主, 民主的组织原则以赋予认识的个人与群体相同的认识论地位和权重为根据; 后者可视为有选择权重的异质民主, 即进入民主空间的不同价值判断因获得“理性的评价、修正或认同”, 而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语境中具有不同的理论权重。根据这两种区分, 弗克斯·凯勒 ( 其观点认为以沟通与交流为特征的女性气质方法和以分离与控制为特征的男性气质方法两者之间是互补与平等的关系) 、早期朗基诺的经验女性主义观点 ( 其观点认为“好”科学就是要纳入女性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成果, 以此考量传统科学带有性别偏见的观点) 都可以归为前者, 桑德拉·哈丁、哈索克等女性主义立场论观点 ( 以马克思的知识社会学思想为基础, 认为妇女因居于受压迫地位, 更有利于形成批判视角, 从而获得对社会与世界更客观的认识) 以及克里斯汀·因特曼提出的非价值中立的民主思想都可以归入后者。

从经验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立场论的对立中可以发现两种科学民主观不同的批判视角与理论依据。桑德拉·哈丁是女性主义立场论的代言人, 她批评女性主义经验论过分温和的观点无法给予具有性别偏见的传统科学以最有力的批判, 这种缺陷正是由于女性主义经验论继承了客观主义的传统观点, 预先假设理想科学就是以追求独立于研究者的客观性为目标的“好”科学, 带有性别偏见的科学因没有遵循这种客观性原则而落入“坏”科学的巢穴。[5]因此, 女性主义经验论所能获得的最好理论目标也就是为女性进入“好”科学争得机会, 但是无法从女性的立场对整个科学范式进行重构, 而借助于受压迫者处于更客观的认识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知识社会学的观点, 女性主义立场论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女性主义经验论的代言人朗基诺则辩护, 语境经验论至少在三个方面比女性主义立场论更具合理性: 首先, 语境经验论提出每一种理论立场都能获得经验应用的检验, 并且需要与其他认识论视角进行批判交流; 其次, 相信任何认识论方向都是暂时的、部分的; 另外, 没有承诺提供最好的理论, 而只是提供了一种理论多元化的可能, 在此前提下可描述现象的不同方面。[6]后期朗基诺还提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观点以评价科学价值及其范式的可取与不可取, 并指出女性主义范式提供的本体论的多元、权力的弥散等价值理念更符合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或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 因而具有优越性。这种实用主义立场回归到以人类发展而非妇女发展作为科学的伦理政治的应然指向。

女性主义立场论与女性主义经验论的分歧不在于是否肯定女性主义认识的合理性, 以及由此出发对传统科学的批判态度, 而在于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女性主义科学在科学整体中的位置。在科学的民主化进程中, 对于女性主义究竟应以何种姿态进入科学,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两者都认同应给予女性主义科学共同体与女性主义价值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历史的比较上提高女性主义认识的权重, 但是在与传统科学的关系问题上, 有的认为两者是互补的关系、有的从政治立场的角度肯定女性主义认识的更合理、有的从普适价值的角度强调女性主义价值的优越性, 彼此立场各有不同。

克里斯汀·因特曼把女性主义认识论及其科学哲学试图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三个: 一是构建一种产生更少男性中心与性别偏见理论的科学实践; 二是从认识论视角解释增加低代表群体 ( underrepresented group) ———如妇女———参与科学的重要性; 三是通过民主过程, 允许女性主义视角在科学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实现这三个目标, 克里斯汀·因特曼分析了女性主义内部密尔式知识民主观的局限。密尔正确地指出人类认知理性的限度, 以及知识应考虑各种不同观点的民主要求, 但是对于女性主义而言, 赋予各种不同观点同等权重的价值中立原则不可能有效地批判男权中心带有性别偏见的理论立场, 因为同质民主的原则“产生的多样性与异议的概念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神创论的价值与女性主义价值放在同等位置”, 因而, 这种给予多样性与不同意见以同样操作价值的民主方式“否认了女性主义对这一问题的解释, 为什么她们的伦理与政治承诺……相比较于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的价值判断更好或更合理”。[4]124克里斯汀·因特曼对密尔式民主的批评也正是桑德拉·哈丁批评女性主义经验论失效的地方。但是, 克里斯汀·因特曼没有对边缘者立场进行辩护, 而是提出, 当进入科学的民主组织原则, 无论是科学共同体或是多样性的价值、利益与经验, 都应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语境中与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联系起来考察, 科学民主允诺的“异议”应是理性的“异议”, 即不同观点之间因其价值肯定而具有不同的权重。

总而言之, 对于科学需要怎样的民主这一问题, 女性主义内部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认同价值中立的、密尔式的自由民主, 把女性主义科学研究与非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置于同等的竞争平台, 接受科学理性的公开审查; 一种是非价值中立的民主思想, 强调女性主义范式的比较优势, 要求把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置于科学研究的中心。女性主义面对的难题是: 第一种观点更合乎广为接受的民主理性原则, 但是在一个既定的男性中心的组织领域, 不能排除科学理性的男性化倾向, 当评价的标准有所偏离, 竞争从一开始就不会是平等的; 就第二种观点而言, 要把女性主义科学研究置于科学理性的中心位置, 就必须给出与以接受的科学理性原则不相矛盾的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但在此一点上, 女性主义还有太多工作要做。解决此一问题, 或许需要对科学民主给予全新的理解, 不是把民主局限于应予服务的理论目的, 而是把民主诠释为一种组织原则, 通过这种组织原则, 不仅理论的选择, 而且理论选择依据的价值判断都能进入民主讨论的空间。

三 女性主义政治与科学民主的组织空间

作为一个源自政治学的概念, 民主指权力的一种运行方式与组织方式, 从其政治学的意义上来说, 是一种授权与选择政府的机制, 而不是一种社会体系, 或是认为具有某种特定道德目的的政治形式。从其形式定义来说, 科学民主之民主与政治民主之民主无不同。一方面, 科学在应用上因其工具属性作用于权力关系, 另一方面, 科学实践作为一种结构化的社会行为无法排除权力关系的影响。就后者而言, 民主具有认识论意义, 意指认知权力的一种选择方式与组织方式。但是, 就科学民主之科学与政治民主之政治所指向的不同内容而言, 两者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又具有不同的内涵。如果说政治属于全体公民参与的事业, 合法公民都能进入其空间, 有申诉自己利益的表达权力, 那么科学只有作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发展时才涉及所有人的直接利益, 其发展方向需要向社会负责。不过, 作为人类理性事业的科学研究, 其理论的发展与评价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 不管是依据经验恰当性、一致性、简单性等结构价值, 或是创新性、符合人类需求的应用性等语境价值。因此, 科学民主从一开始就指向受认知条件限制的特定群体, 指向具有一定学科知识背景的理性研究者, 也就是说, 科学民主是面向科学共同体的民主, 什么样的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真理的“投票权”与“表决权”, 由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的具体的科学研究决定。正如库恩所指出: “没有其他专业共同体像科学共同体那样, 个人的创造性只向这一专业的其他成员提出, 也只由他们来评价。”[7]

有如克里斯汀·因特曼所发现, 在不同的价值信念、利益立场与经验证据之间, 科学民主不可能实现最大化的民主, 哪一种理论选择更值得考虑, 这与具体的科学研究项目有关。但是, 在对科学民主的考察中, 我们需要区别什么是科学民主的实施原则, 什么是科学民主原则适用的对象。科学民主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组织与科学理论选择的实施原则, 不可能偏离科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也就是说, 不可能背叛科学的理性原则而完全服务于某一科学共同体特定的伦理政治目的。就女性主义的论述语境而言, 作为低代表群体的女性主义进入科学领域其方法论与理论的说服力不是源自于所追求的伦理政治目的, 而是源自于科学理性论辩的肯定力量。在这一意义上, 科学共同体对科学中的多元与异议的民主组织原则相对于具体的科学家与特定的科学共同体而言就是价值中立的。但是, 相对于以一定的背景理论与价值承诺为条件的科学理论而言则不能排除对其理论承诺的价值导向的批判性思考。因此, 当把科学民主的应用对象限定于不同科学理论之间的竞争, 那么就不存在对某一科学家或科学群体给予更大信任倾向的问题, 而只存在不同科学家或科学群体对给出理论及其不同价值依据的商讨。

民主原则运用于科学实践, 不仅竞争的科学理论应进入科学民主的论辩空间, 而且选择科学理论依据的价值判断同样需要进入科学民主的讨论空间。拉卡托斯在讨论科学研究纲领时就认识到, 科学不仅存在具体的科学理论间的竞争, 同时存在理论所运用的方法论与价值承诺之间的竞争。[8]对应于应用对象的不同, 科学民主的实施有不同的组织层次: 在一定的方法论与价值承诺下, 也就是库恩所言的常规科学研究中, 理论的选择与竞争依据科学共同体所接受的一定学科理论背景下的理性证明, 这一层次的民主更大程度上呈现为一种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理性民主; 在理论的范式突破时期, 也就是库恩所言的科学革命时期, 理论的选择与竞争同时涉及多元化的科学共同体对科学方法论与价值承诺的评价与选择, 这时理论选择同时涉及对学科研究运用的方法规则与方法论根据的重新理解, 这一层次的民主突破了学科边界上升到更大范围的科学讨论, 属于扩展了的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理性民主, 哲学与方法论的讨论与具体的专业化的科学理论研究组成更大范围的科学共同体, 而对于专业化的科学共同体而言, 前者从其外部影响理论的选择与发展; 另外, 朗基诺区分了理论的结构价值与语境价值, 相对应于涉及科学理论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的具有普适性的结构价值, 语境价值与一定的文化环境相关, 既是历史地发展的也是历史地评价的。不同的方法论规则所承诺的语境价值同样需要进入科学民主的讨论空间, 但是语境价值带有更多的历史性与地方性特色, 因此, 关于语境价值的民主讨论在某种程度上必然是超理性的, 即或其中具有理性的成分, 这种成分也是由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予的, 如自由主义所肯定的自由相比较于等级制思想中的自然秩序更进步, 这种进步的肯定与合理性只可能是超理性的价值肯定。因而, 对什么样的语境价值是我们更应该肯定的价值, 这属于更大范围内文化发展商讨的任务。总而言之, 理论选择的多重结构同时意味着科学民主差异空间的扩展, 具体理论的证实更多相关于一个学科的专业领域, 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评价同时也是跨学科的, 是理性对何为科学的审视与反思, 而由文化发展产生的语境价值则更需要接受时代进步的批判审查。

作为一种语境价值出现的女性主义价值, 在价值的认同上同样需要接受广泛的民主评议, 当这种价值以作用于科学实践的方式进入科学研究领域, 那么它还需要进一步接受科学共同体从科学方法论视角以及理论证实视角进行的论证。从批判的意义上来说, 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批判反思只可能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也就是说只可能出现在女性主义价值凸现的时期, 正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女性主义价值的出现。反过来, 女性主义价值为重新审视传统科学实践中的价值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采用这种新的视角才会出现对男权中心带有性别偏见的科学研究的反思。从辩护的意义上来说, 女性主义科学研究并不局限于女性主义科学家这一以性别为标记的群体, 而应当成为科学整体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或许它与其他科学研究群体一同构成科学研究的异质群体, 但是科学作为一种集体事业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 在这些异质群体之间必然存在可对话的共享平台。

四 结 论

有如康德指出, 反对独断论的最好武器是理性的批判与反思。在科学实践中, 当我们以“科学”之名, 以“客观实在”之名堵塞从“她处”对科学知识的理性批判, 就有陷入独断之沼的危险。如何能让科学不为政治上的独断所误导? 正确的方式不是把科学隔离在非政治的理想空间, 现实中也不存在这样一种理想空间, 而是引入民主的组织原则, 让科学、让科学实践以及科学实践的依存的价值准则都能接受理性的批判, 在批判中达成共识, 科学不仅因其与“事实”相关的客观性在科学共同体内得到评价, 获得认同, 而且因其与“价值”相关的合理性在更大的社会共同体内接受理性的审视, 承接文明的考量, 这亦是女性主义价值进入科学核心论域凸显的历史之见。

参考文献

[1]Longino H.Gender, Politics, and the Theoretical Virtues[J].Synthese, 1995, 104:383-397.

[2]Keller E F.Feminism and Science[J]Signs, 1982, 7 (3) :589-602.

[3]哈丁.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M].夏候炳, 谭兆民, 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

[4]Grasswick H E.Feminist Epistem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Power in Knowledge[C].London:Springer, 2011.

[5]哈丁.什么是女权主义认识论[C]//麦克拉肯, 艾晓明, 等.女性主义理论读本.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503-539.

[6]Kathleen L.Feminist Epistemology as a Local Epistemology[J].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s, 1997, 71 (1) :19-35, 37-54.

[7]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 胡新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47-148.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9

面对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历程中出现的诸多曲折, 有人认为20世纪是“历史的误会”、是“走入了歧途”, 人类最终还要回到资本主义的老路等一些极端错误看法。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进入低潮, 但它标志着一种社会主义旧模式退出历史舞台, 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正因为社会主义代表了人类一种新的文明和发展方向。但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历史过程, 同时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低潮之后必然会迎来更大的高潮。

1 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

1.1 2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初步显示了它具有比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更高更好的优越性。

当今在国际垄断资本横行的世界中,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才能走上现代化之路,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长期困扰这些国家而且又是急切需要解答的头等问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崭新时代, 它是以保证最大多数人能够当家作主, 并且是以社会主义为前提的为最大多数谋幸福的国家政治制度。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确立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状, 可以有效缩短经济文化落后国家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行程。虽然社会主义国家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失误, 现实中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甚至是缺陷, 但都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新事物已经初步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1.2 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 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推动

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这对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是遏制、战胜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正如十月革命胜利, 加速了一战的结束;社会主义的苏联, 担当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军;这都加速了世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冷战”结束后, 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与国际上主持正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开展的反对霸权主义、集权主义的斗争, 才有了今天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总之,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决定性因素还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的崛起。

1.3 20世纪的社会主义为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是社会主义无论是它的成就还是失误, 经验还是教训, 都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理论和现实制度,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成很大威胁和巨大影响, 甚至有着引导、示范和压力的作用, 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对自身制度进行自我调整。

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

从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底, 苏东剧变,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巨大挫折。面对苏东剧变、苏联解体, 如何认识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途和命运, 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当今大学生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看到目前社会主义仍处低潮, 同时坚信社会主义在经历低潮之后, 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但却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在世界历史上, 每一次社会制度变革, 无不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过程, 每一个新生社会制度, 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用公有制代替以往社会的私有制, 消灭剥削, 解放全人类,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 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和长期性。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 并且几乎都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社会主义几乎处于内有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复杂环境中, 外还有资本主义压力之下, 这使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内就很容易产生各种机会主义的思想, 因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这也是必然的。对此, 当代大学生应该既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和必然规律, 又要充分认识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

3 社会主义低潮是高潮的前奏

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和低潮, 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运动, 而必然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 必然也会既有高潮也有低潮。《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以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就是高潮与低潮交替出现的历史。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总是在曲折中孕育着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前进, 总是高潮后有低潮, 低潮后有更大的高潮。这就告诉我们当代大学生及青年一代要坚信社会主义的低潮是发展前进中的暂时现象, 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或灭亡。

20世纪是一个伟大而又坎坷不平的世纪, 其中重大事件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此,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主宰着人类历史和发展, 规定着时代本质, 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20世纪作为新的世纪,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 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人类社会从此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更高历史阶段的过渡。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 从此世界上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 以至在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虽然后来出现了重大挫折, 但这都不能否定它对人类社会做出的重大贡献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世界政治格局也因此出现重大变化, 出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同时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的新局面。

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虽然出现了挫折, 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历史意义:一是它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纪元和创建了崭新的发展道路;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扩张, 并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出现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共处、竞争和斗争的复杂局面;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消灭了剥削和压迫, 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民主, 改变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四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使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取得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胜利, 并最终导致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总之, 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综上所述, 对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 做出客观估价和理论思考, 是十分必要的,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邓小平文选.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篇10

一 “偏见”的悖论

何谓“偏见”是个重要的问题。虽然从来没有人给“偏见”下过完满的定义,但毫无疑问所有的偏见都受主观信念的影响,而对特定群体的人倾向于持敌意或负面的态度。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虽然理性受到推崇,但由于社会的、心理的、个人的等诸多背景因素的介入,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知偏见,绝大多数的偏见都与信念相关。女性主义对偏见问题的探讨,是为了揭示主流认识论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许多女性主义理论家不仅强调偏见的不可消除性,而且强调某些偏见的积极价值。

首先为了反对传统主流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公正性的理想,女性主义理论使用的第一种策略是证明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偏见无处不在。女性主义批评传统科学所谓客观性,是指完全摆脱了理论承诺、个人目的、道德、价值、兴趣、利益、直觉等,或者冠其名为价值中立,它告诉人们科学只服务于真理而非某些人,如此就可以使科学的受益者隐藏起来,也使大众的注意力转移,使科学的价值中立信念获得大众无条件的支持。任何研究者无论其个人怀什么样邪恶的动机,都可以合法地、堂而皇之地声称追求真理。女性主义指出,将科学家个人看作是“客观中立的”,无论是出于本性还是经过科学训练而造就,都增进了科学客观性这一谎言。如果门外汉被教导去相信这一点,科学实践的谎言就超越了它的承诺; 如果科学家成长过程中被教化拥抱这样一种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科学观,那么一种“默会”就在科学共同体中越来越被加强。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几乎没有理由去反思他们自身潜在的偏见,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追求科学真理,在此过程中,作为科学家比其他研究者更能够抛开个人的兴趣与背景。如此,没有任何理由或动机促使其思考一些更大的问题: 比如谁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科学研究的实际受益者?

女性主义批判这种被广泛接受的科学观念,并指出它是一种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神话。这种知识理论与科学的客观性意识形态实际上相互加强。如果一个人相信科学一定是客观的才是好的,而且又相信科学是好的,那么就一定相信科学是客观的。如此,理论与宣传共同造就了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形象,为科学客观地生产知识这一事实提供了解释,科学的成功似乎也确认了这种“意识形态”。由此,不难推断,传统科学理论所赞成的客观性理想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价值。女性主义科学研究正是致力于揭露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指责科学并没有遵循公正的原则,而是不可避免地受文化的影响。例如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研究都在强化而非降低了性别的偏见。[2]

女性主义理论家如爱丽丝·贾格尔( Alison.Jaggar) 、桑德拉·哈丁 ( Sardra Harding )[3]等都强调,每一个认知个体本质上都具有地方性特征。她们论证了,如果所有的知识都带有某种视角,那种客观的、理想的、超验的立场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知识都是有条件的,受认知者视角的限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相信传统科学所鼓吹的认知主体———人———拥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同时,贾格尔和吉纳维夫·劳埃德( Genevieve. Lloyd) 等还批评传统理性主义的自我概念对女性是充满敌意的。事实上,启蒙思想所高扬的理性的普遍性、超越性、抽象性都受到女性主义理论的批评。女性主义像其他后现代主义者一样,怀疑所有这些超验的断言都是少数白人男性经验的具体化。现代科学的建立不仅仅是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与殖民主义压迫的遗产; 而且这种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科学本身深层的结构,源于位于科学方法之下的知识与认知者的概念。贾格尔指出,在认知本质主义的“个体主义”看来,个体的人在认识论上是自足的,社会对知识的发展是无关紧要的。理想的认知者是理性的人,知识的获得并非靠积极地参与一个所在的世界与人群,而是依靠一个没有受到人类处境偶然性损害的原始的认知个体。如果理想的“理性的人”完全是没有差异性的,那么理想的认知者就是纯粹理性的人、一台计算机,一个完全被剥夺了特殊性的抽象个体。贾格尔等人都坚持这个抽象的、超然的个体导致了知识建构的独断论,排除了任何对认知者境遇影响的认识论考察,“因为它设想人是本质上独立的分离的个体,知识的获得是每个个体努力的结果,认识论的任务是形成规则使得个体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4]

显然,女性主义明确地反对这种认识论,并为追求公正而强烈支持人类经验的多样性。女性主义者批评指责: 西方传统科学的理想———特别是理性与客观性服务于对父权制的增进。她们指出,科学理论完全的客观性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可取的;某种程度的偏见或局部性对我们的认识论更加必要。由此,许多女性主义理论家更进一步不仅强调偏见的不可消除性,而且强调某些偏见的积极价值。如爱丽丝·贾格尔,桑德拉·哈丁写了很多女性主义政治分析与理论知识的联系方面的文章,指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将科学与政治、普遍的社会语境相隔离,没有科学理论是政治无涉的,价值不仅是科学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一些价值可以促进科学发展。

问题在于: 如果偏见是无处不在而且是无法消除的,那么揭露这一事实又有什么意义呢? 整个女性主义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工作似乎都是在展示男性中心主义偏见对科学的扭曲,而且扭曲了对知识的普遍追求。如果偏见就是扭曲,如果我们都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似乎不存在无偏见地追求知识这样的事情。如此而言,我们有什么抱怨的呢? 难道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女性群体———的生活出发所选择的研究问题,其后果就不是偏见吗? 难道我们只是希望知识被女性偏见而非被男性扭曲吗? 这就构成了女性主义关于偏见批判的悖论。

二 “公正性”的挑战

女性主义批评科学客观性的另一个理想———公正性,主要是揭露科学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群体的利益,没有诉诸公正性的价值,要求重新反思科学的社会地位问题,重新评价科学家作为有性别的人在科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她们/他们批判的矛头主要是“解构或怀疑”传统认识论,指出传统认识论由于强调抽象化与形式化、精确性与稳定性而发展成为一种认知控制工具,常用来歧视或不信任那些非优势群体的视角。问题是在充斥着性别、种族、阶级作分层的社会中,存在“公正的知识”吗? 在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之间,怎样的联系才是合适的? 怎样才能达到知识的客观公正性呢?

从理性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如果纯粹的客观性意味着对与数据相一致的每一个假设予以相同的分量,或者意味着在数据之外不可得出任何结论的话,这是不合适的。理性主义者实际上在意某种偏向的价值,如果思维不是先天具有偏向性,愿意认真考虑某种假设而放弃其他的假设,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拥有那种知识。因为存在许多种融合观念的方法,许多种产生不同假设的方法,从同一套事实中也可产生不同判断的方法。假如理性主义通过提出先天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坚持先天观念可以缩小人类思维在遇到感官数据时所考虑到的可处理的假设,也就消除了经验主义通过过滤掉偏见带来的扭曲这一问题。那么,它所付出的代价是提出了另外的问题: 即我们何以确保这些偏见对于我们获得关于世界的正确的理论有帮助呢? 靠什么来担保我们的思维能引导我们走正确的方向呢? 先天观念所引导我们的方向是否就是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理性主义者很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他们的很多工作朝向于使先天限制有效,显示这些思维偏见不会导致我们走偏。笛卡尔普遍怀疑的方法正是为了把自己从怀疑的不安全中解脱出来,是为了恰当反映现实面目而将我们的思维结构给予理论廓清的理性尝试。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达成一致———认识不在于思维概念,不在于知识是如何构建理论,而是一种关于知识论的理论。如果存在着贯穿于整个启蒙认识论中一条共同的丝线的话,对于经验主义者而言,其策略是所有知识的内容可以还原为纯粹的感官经验; 对理性主义者而言,是显示了指导与促使知识得以发展的先天观念的不可还原性。哲学家只是寻求确定性———他们想要得到的是一副有边界的地图。但是,休谟第一个认识到归纳原理———未来与过去相似,相似的事情有相似的表现———没有得到理性的辩护。休谟的怀疑等于对他那个时代客观主义理想的放弃。他推断,对归纳推理的相信只是一种心理习惯,是思维本性根深蒂固的一种倾向,是一种没有任何理性或思维过程能够产生或阻止的“物种的自然本能”。显然,休谟早已意识到,客观主义不可行,我们永远不可能为我们想要的辩护的规则毫无预设地提供辩护。

实证主义者完全了解休谟归纳推理的困境,他们只是希望发展出一种标准来区分经验上的重要性或有无意义。由此,实证主义者着手一项他们称其为“理性重建”的工程———试图表明,任何经验上有意义的陈述能够被还原为连续的语义和逻辑上遵循规则的陈述。如果如此重建至少在逻辑上是可能的,那么所有理论上的不一致都可以诉诸经验中立的法庭来解决。所有这一切与古典经验主义客观性观点相关。但是,如果要使这一工程成功,有两样事情是绝对必需的。首先,经验陈述与理论陈述的明显区分; 经验陈述必须能够还原为具体的感觉经验。随后,奎因在“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中详细地论证了两个洞见: 没有任何单个的经验或观察可以决定性地反驳任何理论陈述或解决任何理论争端,所有对假设的经验检验实际上是对假设的共同检验。第二个洞见实际上是第一个洞见的推论,即建立在真理基础上的推理没有原则的区分———建立于经验基础上的陈述在真假方面没有区分,其真理价值完全取决于语义传统或逻辑传统。这样,奎因有效地摧毁了任何“第一哲学”的前景———不存在任何观察我们自身认识实践的阿基米德点。

根据奎因的观点,认识论必须被“自然化”,转为经验研究的实际过程。这符合女性主义批评所指出的: 所有知识主张本质上都具有地方性特征。奎因的知识自然化要求启示我们放弃明确的认识论实践,无论是通过先验的沉思还是通过经验的反省,它要求我们对各种可能性开放。女性主义所批评的理性与客观性概念恰恰是笛卡尔和其他理性主义者所反对的模型,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它给予经验以重要的意义,而且尽管它被指责为认知本质主义,没有考虑到认知者特性的认识论重要意义,实际上正是这些本质主义者对经验主义者的反对,使得“人类知识必然具有‘局部性’”的观点获胜。女性主义者认识到完全的中立并非是一件好事,偏见与局部性具有潜在的价值,不存在单一的“传统”思维模式。女性主义经验论与所有经验理论一样,认为知识具有严格的经验偶然性,同时也包含了由经验的差异而导致信念的差异。要想达到公正不仅在于你站在哪里,而且在于你如何才能在你所站的位置离达到公正的目标更靠近一些。尽管不可能获得完全的公正,因为没有人能够摆脱个人的偏见,神经冲动,自私的欲望以及其他心理方面的沉渣。女性主义批判这个社会存在的问题的是,选择科学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群体的利益,而且不诉诸公正性的价值。但揭露这一事实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认识中立性的理想已被去除,那么一个公开的问题就是: 情感、信念优先、道德承诺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起辅助还是阻碍作用呢?

三 以平等为理念的科学理想

对客观性和公正性的批评所产生的悖论代表了女性主义对现存认识论的不满,指责主流认识论不能够解释知识的偏袒性和地方性,因为它冠以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的理想,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服务于权力、利益与男性中心主义。主流认识论的公正性只是履行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功能而隐藏其存在的偏袒性。女性主义改革的潜力在于撕破这层面具,暴露隐藏在其后的复杂的权力、利益和征服的结构。我们知道,发现真理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使其复杂的原因之一是,有权利的人常常想要控制那些没有权利的人获得真理,女性主义批判认识论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揭露这一事实,使这一扭曲的机制得以显明。

显然,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判性是值得肯定的。但首先要清楚的是,女性主义认识论不是要更多的女性主义理论家来从事哲学研究,也不是要在认识论中注入一种女性主义意识,而是要发展一种认识论中的某种特殊的———女性主义的认识论。路易丝·安东尼( Louise Antony) 认为,自然化认识论可以成为好的女性主义认识论。[5]一个好的女性主义认识论首先一定是好的认识论。它不仅适合女性主义,对女性有帮助,而且内在于西方哲学的分析传统。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观点认为,研究知识就应当研究观察者的经验。它强调通过科学家的实际工作,按照科学的自然过程来把握科学的实际发展历程,认为科学理论是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应在实践中把握科学的本质。女性主义的目标之一是讲述女性生命和女性经验的真相。此外,自然化认识论具有在分析论框架之外的极大优势,它允许恰当的实在论的真理概念,允许认识论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概念空隙,允许所见世界与真实世界本身之间存在的概念间隔。若自然化认识论能够解释女性长期以来被忽视的经验与智慧,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受到女性主义者的青睐,因为能够提供解决办法的认识论就可以看作是女性主义认识论合适的理论。女性主义自然化认识论强调文化和历史因素对知识起促进而非扭曲的作用,寻求考虑认知者所处的“认识空间”这一事实,同时,知识应当被恰当地理解为共同体而非个人认知成果。

库恩强调范式所带来的一个主要益处是: 共同体有了共同遵循的原则,灌输给其成员一种原则与有效的基本假设。范式不仅仅解决了重要的经验争端,而且决定了更多的方法论的问题。哪些证据更可以接受,讨论事情正确的词汇是什么,判断研究恰当的标准是什么等。所有这些事情在原则上是可争论的,但是,范式解除了所有这些争端的重负,这意味着,在同一个范式内工作的科学家的实践与态度不同于流行的科学客观性理想: 他们的研究具有确定的概念,拒绝接受与其信念冲突的假设。一旦欣赏到科学的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理解,科学高度理论化要求将各种各样数字和图标翻译成观察术语或数据。由此,一致性被翻译成客观性。一个认识论共同体成员越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就越可能被共同体之外的人看作是客观的。科学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开明的概念在于它的不可实现性,在共同体内部这一事实是隐匿的。统治群体没有理由怀疑自身的假设: 在他们的头脑中,他们的世界观获得了既定事实的地位,他们的问题已经变为众人皆知的意见。再者,这些占优势地位的个体有权力提升并阐释自己的世界观,排斥他人的世界观,默然地为他们的“理性”意见范围所限制。由于客观性内容众人皆知,很少受到挑战。女性主义为反对统治阶级观念的霸权,有必要揭露客观中立性标准的不可信。尽管传统客观性的观点有偏见,但在深层的意义上讲,女性主义观点也一样,因为偏见本身就是人类认识的条件。对统治阶级而言,他们的认识论问题可能不是其偏见,而是他们拥有的权力太多。女性主义认识论正确地指出,当统治阶级讲述知识是如何构建的,并获得足够的权力,人们就会听从并看作是真理。

那么,女性主义如何解决偏见与公正这两难处境呢? 走出这一困境要求我们放弃中立性的认识论理想,也要求我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偏见。我们知道人类的知识不能摆脱偏见,也不可能获得一个保证知识朝正确方向发展的先天观念。唯一重要的是认识到: 我们如何区分好的偏见和坏的偏见。显然,能够帮助有效收集知识的偏见是好的偏见; 能够引导我们获得真理的偏见是好的偏见,使我们远离真理的偏见是坏的。能够有利于性别平等、民族和谐、环境保护的价值都是好的,并值得提倡而非拒绝的。简而言之,对这一悖论的一个恰当的解决办法是: 判断一个偏见的好坏在于看它是对寻求真理起促进还是起阻碍作用,或许我们还可以加上,对平等起促进还是阻碍作用。无论哪一种认识论,其理论应当适用于所有的人,若不能,无论其根源何在,它都是错误的。

上一篇:书院制育人模式下一篇:铁路专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