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2024-07-29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精选十篇)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1

1 育秧前准备

一是苗床准备。选好床地, 精细整床, 施足底水, 床土消毒。选择背风向阳、交通便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能排能灌的菜园地作育秧池, 年前施肥, 耕翻风化, 年后碎土整平。播种前开沟做畦, 做好秧板, 畦面规格为:畦面宽1.3 m, 沟宽25~30 cm, 沟深15 cm;四周沟宽30cm, 深20 cm;秧板制作要求实、平、光、直。同时, 浇施底水至饱和状态 (手指能轻轻地插入土中) , 并使用600~800倍液的敌克松消毒。二是软盘准备。水稻机插秧需要使用专用的塑料软盘, 规格为58 cm×28 cm, 杂交稻大田机插秧需塑料软盘苗225盘/hm2左右, 粳稻品种需塑料软盘苗375盘/hm2左右。大田一般准备软盘225~375张/hm2。三是薄膜、稻草、鲜麦秆等辅助材料准备。四是种子准备。应选择宜在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中熟、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 用种量为杂交稻22.5 kg/hm2, 粳稻45~60 kg/hm2。五是及早准备高质量营养土, 选用中壤碎土过筛。

2 营养土与软盘制作

大田备足1.5 t/hm2, 选择适合的床土, 一般选用疏松肥沃、质地适中的菜园中的壤土, 或腐化程度较好的旱田耕作层土壤来配制营养土, 于冬前年初, 在用作秧床的土壤里施入适量的腐熟人畜粪和过磷酸钙培肥土壤。在播种前20~30 d选择晴天取土晾晒、粉碎、过筛, 土要细匀, 粒径大小在0.3~0.4 cm, 此土占60%以上比例, 最大粒径不得超过0.5cm, 要求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 而后进行覆膜堆闷。在播种前用100~120 kg营养土, 加500~800 g旱秧剂进行药土混均, 均匀撒入软盘内, 厚0.20~0.25 cm, 用木板刮平或刮去多余营养土, 然后用喷雾器浇湿底土。摆铺软盘, 使盘盘紧贴, 盘面平整, 按软盘规格28 cm×58 cm在秧床上顺放4张, 或者横2张进行摆放。

3 播种

水稻播前要进行浸种、催芽, 芽谷不可太长, 否则不易播种, 同时要求稻种发芽率高。具体要掌握:适时播种, 根据秧龄期18~20 d安排播期;浸种催芽;适宜播量, 播种时采取称量播种, 每盘芽谷播量控制在120~150 g, 力求细播匀播;薄土盖种, 化学除草, 播种后用未加装秧剂的原备细土, 均匀撒入盘面盖种, 盖土厚度0.2~0.3 cm, 即以看不见种子为宜。盖土后用敌克松水剂600~800倍液喷湿, 再用35%的丁苄粉剂10 g对水5~7 kg均匀喷施, 不能重复使用, 以免造成药害伤芽。在覆膜前, 排干沟里积水, 并在软盘上稀放芦苇秆或鲜麦秆, 以防薄膜紧贴于盘面上而造成烧芽;覆膜后在秧板上加盖稻草, 防止烈日高温灼芽, 雨后应及时检查薄膜上有无积水, 以避免闷种烂芽;在膜四周用土壅紧踏实, 并投放毒饵防鼠害。

4 苗床管理

苗床期间目标是培育壮苗, 水稻机插秧秧苗是以土壤为载体的标准秧块秧苗, 标准秧块长58 cm, 宽28 cm, 土层厚度2.0~2.5 cm。秧苗秧块过大或过小容易导致机插上秧后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 过厚过薄会造成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 合格的机插秧秧苗标准是:秧龄18~20 d, 苗高12~15cm, 叶龄3.5~4.0叶, 盘根厚度2 cm, 生长健壮, 均匀一致, 根系发达, 盘根紧密。管理上主要是保温保湿, 施药杀菌, 增施肥料。一是控制温度。秧苗在一叶期以前要盖好膜, 以保湿为主, 温度控制在35℃以内;一叶期至二叶期温度控制在20~25℃, 齐苗后揭膜;二叶期后, 白天揭膜炼苗, 晚上盖膜保温, 并喷施敌克松防治青黄枯死苗, 三叶期后不再盖膜。二是肥水管理。肥料管理上要及时追施断奶肥, 一般在一叶一心期 (播后7 d后) 施用。秧池田用尿素75~105 kg/hm2对水7.5 t, 于傍晚浇施;看苗施好送嫁肥, 一般在移栽前3~4 d进行;水分管理上, 晴天保持半沟水, 若中午秧苗卷叶时, 可采取洒水补湿, 移栽前3 d不上水。

摘要:总结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包括育秧前准备、营养土与软盘制作、播种、苗床管理等内容, 以期为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参考文献

[1]潘隆坚.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211, 213.

[2]张巧珍.水稻软盘育秧机械插秧技术简介[J].新疆农业科技, 2008 (1) :15.

[3]廖军华, 袁金惠, 杨萍.水稻机械化塑盘育秧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 2009 (6) :197-198.

水稻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 篇2

1、怎样进行秧田的水份管理?

早季播种后应保持满沟水,直到揭膜两天后,晴好天气仍保持满沟水,阴雨天气则保持半沟水。插秧前5天排水晒苗。其间如畦面土壤过干,可灌跑马水一次。

晚季播种后,经常遇到高温强日照天气,秧畦表面水份蒸发很快,很容易将刚播的种子晒干,影响出苗。因此,播种后2-3小时,种子和土壤贴合紧密后,就应灌水淹没秧畦表面,淹水深度应保持在3cm左右,这样可以防止水温过高烫伤种子。到下午5点左右,日照强度减弱后,排水露出畦面,使种子发芽所需的氧气得到满足。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重新灌水淹没秧畦。如此重复3天,秧苗根系便可扎入土中吸收水份。此后每次灌水保持畦面有一薄水层后,让其自然蒸发落干至畦面出现裂缝后,再灌薄水层,如此干湿交替,直至插秧前5天,将秧田中水份全部排出晒苗。此间如畦面土壤过干,可灌跑马水。

2、培育机插秧苗怎样施肥?

水稻秧苗含氮量与其抗伤能力有关,氮肥追施过多,秧苗生长嫩绿,抗植伤能力减弱,而机械插秧对秧苗造成的植伤远大于人工插秧。因而培育机插秧苗应适当增加秧苗碳氮化,减少氮肥用量,以提高秧苗抗值伤能力。一般情况下,肥力较高的土壤不施肥。肥力一般的土壤只要施基肥(每亩复混肥7.5kg)即可。

3、培育机插秧苗怎样使用多效唑?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后可使秧苗矮壮,分蘖增加,叶片挺直,根系粗短发达,从而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抗植伤能力,提高产量。机械插秧的秧苗,一般播种密度较大,机插时的植伤也大大高于手插,因而使用多效唑具有更加明显的积极效果。具体使用方法:早季在秧苗揭膜后,晚季在秧苗一叶一心时(约播种后第5天)用药,用药量为每亩秧地175g(25%可湿性粉剂),加水100kg均匀喷雾。

4、秧苗不能适时移栽有什么不良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水稻秧苗生长量达到一定时,通风透光矛盾激化,秧苗窜高,素质变差,病虫害加剧,影响机插后返青活棵,甚至死苗。最终影响到产量的提高。据江苏省农科院试验,秧龄在15-20天范围内,栽培得当,亩产可超千斤,但秧龄每延长一天,产量下降1.4%。因此,适龄移栽是保证机插水稻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生产上往往遇到前茬成熟推迟,降雨天气推迟收获时间,机械设备发生故障等情况造成不能在计划时间内实施移栽。此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秧苗生长。常用的措施有:(1)通过控制秧田灌水来抑制秧苗生长。(2)用剪草的剪刀剪去秧稍(保留苗高度13-15cm)。(3)如果在播种时就认为没有把握准时插秧,则控制秧田肥料施用,整个育秧期间都不施肥,这样,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停止生长。

对病虫害严重的秧田,要及时喷药防治,做到带药下田。

如何选择水稻机插用品种(组合)?

受现有插秧机结构所限,培育机插秧苗时,秧田播种量都较大,这就使得机插秧的适龄期较短。一般早季适龄期25-30天,晚季15-20天。超过适龄期的秧苗,秧苗素质变差,影响插秧后秧苗正常生长发育,对水稻增产很不利。因此,选择机插用品种(组合)时,关键是看该品种(组合)的适宜秧龄与机插秧苗的适宜秧龄能否符合,能符合的便可选用,不符合的则不宜选用。一般来说,双季早稻,常规手插可用的品种(组合),机插都能用。而双季晚稻则只能选用中、短生育期的品种(组合),而不能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组合)。

播种前如何进行种子准备和处理?

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发芽生长一致,秧苗生长整齐,病害减少,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和提高产量。因此,条件许可时,应尽量对种子进行以下处理:(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晒一天。晒种要做到薄摊,勤翻,晒透。(2)浸种、选种、消毒:先用500倍强氯精水溶液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种子,除去药液,同时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瘪谷粒。继续浸种早季1-2天,晚季半天。(3)催芽:早季浸种完成后,如遇晴好天气,可直接进行播种,然后盖塑料薄膜,利用薄膜的温室效应自然催芽。如需人工催芽时,可将种子装入尼龙袋中,用50℃温水喷淋一次,然后用薄膜将种子包好,再盖上麻袋等保温材料,待种子根芽露出后(大约需12小时)即可播种。注意种子的根芽不可催的过长,否则会使播种不均匀,造成机插漏苗增加。晚季催芽不需用热水喷淋,可直接将浸好的种子用薄膜包12小时即可。怎样进行播种作业?

(1)播种期的确定:由于早季适宜秧龄为25-30天,因而播种期应比计划插秧期提早25天。晚季适宜秧龄15-20天,相应播种期比插秧期提早15天。

(2)播种量的确定:可按每平方米净秧板面积播常规稻干种子0.4-0.5kg,或杂交稻0.3kg确定播种量。如种子发芽率较低(<90%),则应相应增加播种量。播种时应按每块秧畦面积分别称量种子进行播种。

(3)播种作用:采用有载体育秧法进行育秧的,按以下程序进行播种作业:①将育秧栽体平铺在秧畦上。②在秧畦的两边牵上两条草绳或放上木条。③从沟中捞泥浆或将事先备好的床土铺放在育秧栽体上,并将其摊抹平整。注意将铺土厚度控制在2-3cm之间。④将种子均匀洒在畦面上。如采用无载体方式培育秧苗的,播种的前一天灌水浸泡秧地,播种时再排水露出畦面,然后从沟中用锄头勾一些泥浆放到畦面上,再用锄头和木板将畦面泥浆摊抹平整,使畦面上形成一薄层泥浆,随后立即进行播种作用。⑤压种与盖种:早季种子播好后,如大部分种子有半粒落入泥浆中,则不进行压种。否则应进行压种作业(用扫帚或木板轻压种子),使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晚季在播种后都要进行压种。压种时应注意不可将种子压入土壤太深,否则会造成出苗不均和部分烂种现象。采用制备床土育秧的,播种后要用细土盖种。

怎样进行秧田的薄膜管理?

早季秧田播种后,应立即盖薄膜,盖膜方式以拱膜形式为好。盖膜时期一般为10天左右,即播种10天后,只要没有低温寒流天气就应开始逐步揭膜。揭膜时可先开两头,两天后再全部揭去薄膜。揭膜时间应选在早上,膜内外温湿度差异不大时,这样

1、现有配套机械插秧的育秧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我国现有与机械插秧配套的育秧技术主要有三种:①工厂化盘式育秧。②有载体(钙塑衬盘,打孔地膜,编织布)育秧。③无载体育秧。

工厂化盘式育秧技术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过。该技术培育的秧苗生长均匀、健壮,秧片各种规格尺寸精度很高,所有秧苗质量指针在各种机插育秧方式中都是最好的。但该技术所需设备多,投资大,成本高,技术复杂。

有载体育秧技术是在秧田中做好秧畦后,在秧畦上铺上一层载体(目前使用的载体主要有钙塑衬盘,打孔地膜,编织布三种),在载体上再铺上一层土壤,所用土壤可以是秧沟中的泥浆,也可以是经过晒干、粉碎、过筛、调肥处理的土壤。然后在所铺土壤上播种育秧。育好的秧苗经过切块形成一定规格,并与载体分离后就可用于机插。此外,也有将土壤铺在水泥场上进行育秧(与传统卷秧育秧方法相同),育好的秧经切块后用于机插,这种方法效果也很好,但土壤和秧苗搬运工较大,且受场所限制,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有栽体育秧方法培育的秧苗,素质和规格都不如工厂化盘式育秧。但技术简单,成本低谦,是目前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方式。

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方法是我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新近研究的一种培育机插秧苗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做秧畦时,先用专用压杂器将秧畦土壤中的稻茬等较大杂物压入土壤下部,秧畦做好后经过一段时间排水晒干处理后,再在秧畦表面铺上一薄层泥浆,然后立即进行播种育秧,育好秧苗后再用专用切秧装置切出一定规格的秧片用于机插。使用这种方法培育机插秧苗,用工最少,不需任何育秧载体材料,因而成本最低。与其它方法比较,使用该法育秧时,秧苗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载体阻碍,能够深入土壤下层吸收水肥,因而培育的秧苗素质良好,优于有载体育秧法。育秧过程中的管理也很方便。该法使用的专用切秧器具切出的秧片,主要规格精度介于盘式育秧法和有载体育秧法之间。因而无载体培育机插秧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怎样选择培育机插秧的秧地?

秧地应选择在排灌方便,便于运输的地方。为减少运输工作量,一般每50-70亩大田选择一块秧地。秧与大田比1:75左右(毛面积)。同时要求做秧地的大田土壤肥力较高,不含或少含石块等体积大的杂质。

3、如何制作培育机插秧苗的秧畦?

开始制作畦的时间,早季应比计划播种的时间提前7-10天,晚季应提前5天。制作秧畦的过程如下:(1)先将作秧畦的大田灌水浸泡一天。(2)每亩地施复混肥7.5公斤。肥力较高的田块(如前作为菜地)可不施肥。(3)用旋耕机对秧地进行耕整,秧地应尽量耕烂一些,旋耕机打田至少要三遍。(4)耕好的秧地沉实一天后,排水做秧畦,秧畦宽度1.4米(其中畦面宽1.1米,沟宽0.3米)。做秧畦时,先按秧畦宽度牵好尼龙绳,然后沿绳子起秧沟,用锄头将秧沟位置的土壤钩到秧畦上,并将其初步整平,形成秧畦粗坯。(5)采用无载体育秧的,用压杂器对秧畦进行压杂处理一至二遍,将秧畦中的稻茬等较大杂质压入土壤下层。(6)用木板或木棍将畦面推平。(7)将秧田彻底排水,进行晒干处理。晴好天气条件下,晒干处理所需时间,早季约5-7天,晚季约3-4天。如遇阴雨天气则应延长,直到畦面中部出现长度10cm左右的裂缝止。

4、如何选择水稻机插用品种(组合)?

受现有插秧机结构所限,培育机插秧苗时,秧田播种量都较大,这就使得机插秧苗的适龄期较短,一般早季适龄期25-30天,晚季15-20天。超过适龄期的秧苗,秧苗素质变差,影响插秧后秧苗正常生长发育,对水稻增产很不利。因此,选择机插用品种(组合)时,关键是看该品种(组合)的适宜秧龄期与机插秧苗的适宜秧龄能否符合,能符合的便可选用,不符合的则不宜选用。一般来说,双季早稻,常规手插可用的品种(组合),机插都能用。而双季晚稻则只能选用中、短生育期的品种(组合),而不能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组合)。

5、播种前如何进行种子的准备和处理?

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处理,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种子发芽生长一致,秧苗生长整齐,病害减少,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和提高产量。因此,条件许可时,应尽量对种子进行以下处理:(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晒一天。晒种要做到薄摊,勤翻,晒透。(2)浸种、选种、消毒:先用500倍强氯精水溶液浸种24小时,然后用清水票洗种子,除去药液,同时捞去浮在水面上的空瘪谷粒。继续浸种早季1-2天,晚季半天。(3)催芽:早季浸种完成后,如遇晴好天气,可直接进行播种,然后盖塑料薄膜,利用薄膜的温室效应自然催芽。如需人工催芽时,可将种子装入尼龙袋中,用50℃温水喷淋一次,然后用薄膜将种子包好,再盖上麻袋等保温材料,待种子根芽露出后(大约需12小时)即可播种。注意种子的根芽不可催的过长,否则会使播种不均匀,造成机插漏苗增加。晚季催芽不需用热水喷淋,可直接将浸好的种子用薄膜包12小时即可。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3

【关键词】水稻 养殖 高产高效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和育秧的栽培方式具有高效性[1],且栽培比较简单。目前,机械化插秧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了水稻生产的成本。

一、机械插秧的特点

1.提高水稻的产量

采用机械插秧方式能够较好地确保水稻秧苗之间的播种距离以及水稻规格等的一致,使得水稻苗的株数具有较高的保障,且水稻在发育过程中具有快速返青、出蘖增多以及提前够苗等优点。由于水稻苗之间的种植距离合适,确保了它们对阳光和水分、空气的充分吸收,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且水稻的产出质量也大大提高。

2.机械操作很方便, 且生产效率高

机械插秧对于劳动力的节省,劳动强度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机械化的操作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机械的性能较为稳定,生产的效率高,以及对不良的天气状况和田地状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可以进行定行、定距离进行插秧等优点,使得插秧的密度更合理和科学。

3.节省插秧的田地

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能够大大减少插秧的田地,从而节约了用地资源。

二、机械化插秧的技术要点

1.插秧前要对田地进行整理,保证田地的平稳,没有杂物和杂草,可以采用化学或者人工除草的方式除去杂草。另外还要保持适合的水位,以免损伤苗木。

2.插秧时要保证田地上的泥浆沉淀适度,如果是砂质土的话,则需要让其沉實约半天的时间,如果是粘土的话,则需要沉实一到两天。确保泥土和水分层,不能出现浑浊现象和沉淀板结的情况。采用机械插秧的时候田地上一般要将水层保持为薄水层。若田地上没有水层的话,会使得插秧机械在运行的时候遇到的阻力大大增加,不能清洗水稻秧苗上所沾的泥,从而使得机械上出现很多泥巴和秧苗的残留物,降低了机械插秧的紧密型和规律性,有时候出现了漏插的现象。如果水位过深的话,可能出现水稻秧苗的漂浮,且插秧的深度不足,容易倒秧。

3.机械化插秧之后,必须对田间的水分进行管理。对田间的水分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下雨天时适当地放低田间的水位,以免引起秧苗的腐烂,或因为水太多而扎根不牢固;在机械插秧之后应该首先对田地进行灌水,以避免水稻秧苗在生长过程出现生理上的缺水现象;在插秧的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检查,确保不出现或者尽量少出现漏插的现象,如果出现的话,应及时进行补秧,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水稻的综合质量及产量。

三、水稻的育秧技术要点

1.选择合适的品种[2]

由于机械化插秧具有不同于手工插秧的特点,因此在水稻品种选择上也应该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栽培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

2.泡水稻种子,促使其发芽

在播种之前需要对水稻种子进行浸泡,促进其发芽。并且要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种子的病害,以提高水稻的生产质量。在进行处理时要注意,播种之前要先晒种,并注意翻转,使其晒得比较透彻;消毒时可以采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浸泡完毕的稻谷需要用薄膜袋密封,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如果是晚造的催芽则不需要,只需将其堆起来,置于室温内让其自然催芽。

3.播种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第一,应该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因为早季的秧龄为一个月左右,因此播种期应该比原来计划的提前25天左右,而晚季的秧龄为半个月左右,则播种期可比原计划提前12天左右。另外,还要根据水稻品种的不同以及机械插秧的不同进度,对水稻采取分批的方式进行播种;第二,播种的量应该合适。不能过密也不宜过疏。只有选择合适的播种量,才能保证不浪费播种种子,降低生产的成本,降低机械操作的难度。

4.水稻播种的方法

运用具有载体的育秧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流程:第一, 选择合适的秧田,并对其进行整理。秧田需选择便于灌排、平整的稻田,除去杂草杂物之后要晒一段时间,并在秧田中起沟和作畦,使秧田保持一定的硬软度;第二,在准备苗土的时候要注意,采用酸度较高的土壤作为松土用土壤,采集苗土之后要用土壤的粉碎机对土壤进行处理,以使土壤的粒度合适平均,并采用适度的土灰比例;第三,播种过程中要将育秧盘在田畦上平整地铺开来,并在育秧盘的两边拉上绳子或者木条,放入采集好的苗土,并将其抹平。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土之上,并盖上厚度合适的盖籽土。之后在采用性能较高的雾化喷头进行浇水,使其均匀地深入到泥土当中,不出现明显的水摊。如果播种完之后下雨,则需要采用薄膜纸覆盖在苗土之上,以免冲走秧苗。在雨停了之后应该及时将薄膜纸揭掉,否则会使其内部的温度增高,对秧苗造成了伤害。

5.水稻秧苗的移植

采用机械化插秧,对水稻秧苗的秧龄具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秧苗的移植时间以及移植方法应该合适,一般来说,晚季的秧龄为半个月左右,叶龄达到3至4叶的时候,且秧苗的高度有12至40厘米时,就可以进行移植。机械化插秧技术要求秧苗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必须较为肥壮,且叶色比较浓绿,整个秧苗呈挺拔状态,且秧苗的根部必须呈盘结状,不散开。另外还要确保秧块具有较高的整齐度,没有杂物和杂草堆积,土块的厚度接近2到3厘米。在进行移栽之前, 还要对秧苗进行除虫除害处理,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参考文献

[1]古幸福, 陈文佳, 叶玉平, 邓焕兵, 黄立文. 水稻机械化插秧及其配套育秧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2006,(6).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 篇4

1.1 床土配制

床土最好是菜园土;其次是经过耕翻熟化的旱地土;再次是经过冬耕冻垡风化后的稻田土。不能在荒草地、堆坡或当季喷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每盘用土量约需2.5kg (经过培肥过筛后的营养土) , 另需盖种土0.5kg (只过筛不需要培肥) , 大田需土约1 125kg/hm2。选择好土壤在播前20d左右, 用筛网孔径为4~6mm, 将土筛好后进行拌肥, 一般大田用壮秧剂 (7.5kg/hm2) 15袋/hm2, 可起到培肥、调酸、促进壮苗的作用。无壮秧剂的要在1个月前拌45%的三元复合肥15kg/hm2加多菌灵1.5kg/hm2杀菌, 要做到精量准确, 确保拌匀, 可先拌成母土, 再拌大量土中, 确保均匀。最后用农膜覆盖堆闷, 使肥土充分熟化, 并且土壤中含水量要适中, 达到手握成团、落地自散 (一般含水量14%左右) 。

1.2 秧板制作

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排灌方便的田块。秧田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100, 一般每框秧田不得超过1 000m2, 主要是便于管理。畦面宽1.4~1.5m, 沟宽0.3m, 沟深0.15m, 四周沟宽0.4m、深0.2m, 板面长度依地块而论。整板依据土壤及排灌条件而论。水整板:水板整成后, 晾板沉实, 若板面干裂, 应及时灌水保潮修整。播前2~3d铲高补低, 充分拍实, 使板面平、光、细、实, 板边整齐, 辅盘时人站畦面上不陷脚。旱整板:要防治地下害虫, 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kg/hm2加水30kg/hm2拌炒热的稻皮150kg/hm2撒于沟内诱杀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于播种前2d浇透水, 使0~10cm土层水分达到饱和状态, 并用木铣头将板面拍实。

1.3 种子选择与处理

因机插秧秧龄较短, 从而导致生育期缩短。因此, 不能选用迟熟品种, 宜选用中熟中粳类型、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的品种, 如徐稻3号、徐稻4号等。一般大田用种45kg/hm2, 要进行晒种、选种、做发芽试验等工作, 要求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发芽势要达到85%以上。浸种是让种子充分吸足水分, 且浸种时要使用浸种剂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 以提高发芽势, 达到苗齐苗壮。使用的药剂有20%使百克2m L加10%的浸种灵2m L (或用17%菌虫清300g/hm2) 对水浸种5kg。正常生产季节浸种72h (以5月中、下旬为例) 。浸种标准:谷壳透明, 可见腹白, 吸足水量时是干种重量的30%。然后催芽, 催芽的关键是控制温度, 至少要在20℃以上, 以35℃左右为宜, 不得超过38℃, 每2~3h翻动1次, 在适宜温度下10~12h可破胸, 当9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 在室内摊晾0.5d左右, 以种子抓在手里不粘手为宜, 即可播种;如人工播种的芽长不超过半粒谷, 机械播种的破胸露白即可。

1.4 秧盘、地膜及其他物资

大田备足塑料秧盘375个/hm2, 规格为580mm×280mm×30mm。秧地需地膜6 930m/hm2, 规格为2m宽, 其他物资有稻草、芦苇秸、刮土片等。

2 播种

在秧板中间拉线, 塑盘与秧板垂直排放2排, 盘边相互抵紧不留间隙, 排齐, 并保证秧盘底部与床土密接, 盘面平整一致。铺土厚度2.0~2.5cm, 用容器分盘放土, 用手摊平, 再用刮土片刮平。水整板于播种前1d下午铺好底土后, 灌平板面水, 使盘中的细土充分吸湿后, 迅速排放, 次日即可落谷, 旱整板用喷壶喷洒, 洇足底水后即可播种。按盘称种, 每盘芽谷150~170g (相当于干种120g左右) , 撒种时要细播、匀播、分次播。播后盖土厚度为0.3~0.5cm, 以看不见稻谷为宜, 一般不能用含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籽, 盖土后10min内盘面干土自然吸水。取秧沟中淤泥将盘边抹好, 保持秧盘不变形。秧盘上每隔50~80cm放1根细芦苇, 后平盖地膜, 以防“贴膏药”, 四周封实, 或用小拱棚效果更好。地膜上应盖1层稻草, 以遮阳降温, 防止高温烧苗, 以看不到明显农膜为宜。

3 秧田管理

3.1 揭膜

齐苗现青期即可揭膜, 一般在播后4~5d, 苗高2cm, 揭膜时要注意, 晴天傍晚揭, 阴天上午揭, 小雨雨前揭, 大雨天雨后揭。揭膜后应立即灌足1次水, 也叫揭膜水, 以防死苗, 要洇透床土, 但不可大水漫灌, 以防淹没秧苗。

3.2 施肥

秧苗一叶一心期, 净板施尿素45~75kg/hm2, 可拌成尿素液或建立浅水层, 要在傍晚前施下。用尿素液后可用清水再喷洒1次, 以防叶片灼伤 (尿素液0.5%~1.0%) 。正常情况下, 起秧前不用施肥, 如出现明显缺肥症状, 再依据实际进行补施。

3.3 水管

现青期若发现秧苗有抬土现象, 采用喷雾法将叶片上的泥淋入盘面。秧苗一叶一心期之前, 一般灌半沟水, 保持板面湿润, 以调节水、肥、气、热, 达到护苗目的。如盘面土发白, 应放跑马水, 水层不超出盘面为宜。雨天放干秧沟水, 遇强冷空气前要灌足秧沟水保湿护苗。在移栽前2~3d排干秧沟水, 控水炼苗, 促进秧苗盘根, 并便于起秧。

3.4 病虫害防治

揭膜灌水后, 防治病害可用敌克松2.25~3.00kg/hm2对水500~800倍液进行土壤封闭喷雾, 于二叶一心期再喷1次。在起秧前3~4d防治1代二化螟、稻蓟马、灰飞虱等用锐劲特或杀虫双+吡虫啉+2%尿素液进行药肥混喷, 如在秧苗期间病虫危害较重,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症用药。

3.5 依苗管理

一方面要控苗、控水、控长, 或在2叶1心前用多效唑粉剂对水喷雾 (根据不同含量按比例使用) , 如盘土中用了旱秧壮秧剂的不必再喷;如秧苗移栽时达不到一定高度, 可适当浇水, 促进秧苗生长, 一般秧龄在20~22d, 苗高在15cm左右为宜。

摘要:育秧是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基础。从播前准备、播种和秧田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育秧技术, 以期指导水稻大田生产。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初探 篇5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初探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镇新海村进行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尝试,并获得成功.经几年努力,全镇机插稻面积从300亩发展到近万亩,目前已拥有高速插秧机13台、手扶式插秧机5台.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要搞好机插稻,培育壮秧是关键.由于机插稻秧龄弹性小,栽插时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即使育好秧也不能插好田.因此只有改变自然条件,增加抗灾能力,培育优质壮秧,才能大面积推广机插稻.笔者在新海村进行了水稻大棚(简易工厂化)育秧试验,采用钢架大棚、塑盘育苗、机械播种的方法,获得成功.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作 者:陆永良 姚雪球 倪雪荣 王志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农技站,215427 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 分类号:S5 关键词: 

浅谈水稻旱育秧技术 篇6

【关键词】李浩寨水稻种植;水稻旱育秧

李浩寨乡属于典型的农业乡,粮食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乡共有耕地9 472亩(1亩约为667m2,下同),其中水田8 715.18亩。海拔在31~32m,平均海拔1 778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干湿分明,无霜期300d,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600mm左右。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0 700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 000亩。因为李浩寨乡属于山多地少的半山区,水源比较缺乏,多年来在育秧方式上存在着用种多、移栽秧苗质量差、投入与产出比例严重失调情况。因此,1995年,李浩寨乡农推站引进了旱育秧育苗技术。旱育秧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具有“三早”(早播、早发、早熟)、“三省”(省工、省水、省秧田) “两高”(高产、高效)效应,特别是干旱越来越严重、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情况下,大力推广旱育秧对促进我乡水稻生产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当地农户对旱育秧及旱育秧大田移栽生产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所以近几年来旱育秧育苗技术在当地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实施。

1 农户对旱育秧的认识误区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1.1 误区一:旱育秧苗矮小,无法实现深水栽秧

丘陵区特别是提灌区因抽水困难、费用高,加上以前的两段秧多为大苗移栽,农户一般只在移栽时抽一次水。为保证秧苗成活,这次抽水量都较大,稻田淹水较深,一般在10cm以上。而旱育秧苗因普遍较浅,在常规淹水深度的条件下,不但移栽困难(淹水太深易浮起来),还因淹水深、温度低影响前期长势,很多农户则因此而放弃旱育秧。对这种认识,关键是要转变农户“非要抽那么多水才能保证秧苗成活”的习惯思维,让其知道旱育秧苗抗旱能力比两段育秧苗和水育秧苗强得多,少抽水、浅水也能保证秧苗成活。

1.2 误区二:土里育秧,管水更麻烦

大多数农户认为水稻只有在水里才能正常生长,在土里育秧时更要时刻保证土里有水。这种认识往往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认为必须要经常浇水,比田里浇水更麻烦,干脆就不采用;二是即使采用了,也担心秧苗干死而经常浇水,反而造成苗床湿度过大、温度过低,病害严重甚至死苗。对这种认识要加强技术培训,做好示范田,让农民认识并切身感受到旱育秧苗床不需要也不能经常浇水。

1.3 误区三:担心秧苗被晒死而不揭膜

不少首次采用旱育秧的农户,往往在大晴天都不揭膜降温,从而造成高温烧苗。这其中,有的是忘了揭膜,有的则是不敢揭膜,他们担心揭膜后阳光直射晒死秧苗。一旦因没揭膜造成膜内高温烧苗,又会对技术本身产生怀疑和排斥,并影响其他农户对技术的认识和采用。对这种农户,只要让其将手伸进膜内感受一下高温并和揭膜后的温度对比就可以解除其“阳光直射会晒死秧苗”的顾虑了。

1.4 误区四:延长盖膜时间会使秧苗长得更高、更好

生产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农户在秧苗达到4、5叶时都不揭膜。这种秧苗在外观上比揭膜早的秧苗更长、更嫩绿,不少农户则认为这种秧苗是好秧苗。实际上,这种秧苗因长期盖膜,光照不足、高温徒长且炼苗不够,虽长得高,但素质差、抗逆性差。而2叶以前揭膜,长势矮壮、颜色深绿的秧苗才是素质好、适宜能力强、抗逆性强的健壮秧苗。

1.5 误区五:用了“旱育保姆”秧苗长势更差

“旱育保姆”具有“调酸、消毒、营养、化控”等作用,对旱育秧正常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其含有多效唑成分,控制了秧苗徒长,秧苗虽矮小,但很健壮、分蘖早。没有使用“旱育保姆”的秧苗则容易徒长,秧苗瘦高,但素质差、分蘖迟。而不少农户恰恰认为秧苗要长得高才好,认为使用了“旱育保姆”的秧苗“不肯长”,所以他们不敢用“旱育保姆”,造成秧苗素质差。

1.6 调酸用磷肥和苗床底肥 施用不当造成肥害死苗

肥害死苗是生产中最常见、影响最严重的问题。按照标准技术规程,应当提前10d以上对苗床进行调酸和施底肥,且施肥后要翻挖3次,以保证肥料和床土混合均匀。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大多数农户都是临时腾土做床,施底肥后一两天就播种,加上劳动力缺乏,很少做到翻挖均匀。还有的不按技术要求施用了未腐熟的农家肥、渣肥等,从而造成肥害死苗或长势受阻黄化。而从秧苗需肥规律来看,只要3叶后及时追肥,就完全能保证其生长需要。因此,对那些临时腾土、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我们则采取撒“白水秧”的办法,即底肥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只施少量清粪水(但不能有粪渣),这样不但非常安全,对秧苗长势也基本没有影响。

1.7 对敌磺钠、旱育保姆(多·多唑)、除草剂等旱育秧专用物资的使用重视不够

用敌磺钠进行苗床消毒是旱育秧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很多农户对土传病害认识不够,加上平时很少使用敌克松,不熟悉这种农药,市面上也难以买到,所以根本就没有进行土壤消毒,以致苗期立枯病等病害发生严重,甚至死苗,从而导致以后不敢再采用旱育秧。同样,对旱育保姆(多·多唑)、除草剂也认识不够,舍不得投入,认为即使不使用也没有多大问题。而当苗床杂草难以控制不得不人工除草或秧苗缺铁黄化时,又认为旱育秧又麻烦,效果又差。

2 加快旱育秧推广的对策建议

2.1 消除认识误区

转变农户“非要抽那么多水才能保证秧苗成活”的习惯思维,让其知道旱育秧苗抗旱能力比两段育秧苗和水育秧苗强得多,少抽水、浅水也能保证秧苗成活。要加强技术培训,做好示范田,让农民认识并切身感受到旱育秧苗床不需要也不能经常浇水。操作时让农户将手伸进膜内感受一下高温并和揭膜后的温度对比,解除其“阳光直射会晒死秧苗”的顾虑。向农户讲清楚秧苗长期盖膜、光照不足、高温徒长且炼苗不够,虽长得高,但素質差、抗逆性差。通过实验让农户知道“旱育保姆(多·多唑)”含有多效唑成分,能控制秧苗徒长,使用后秧苗虽矮小,但很健壮、分蘖早。在肥料施用上结合农户实际情况采取撒“白水秧”的办法,即底肥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只施少量清粪水(但不能有粪渣),这样不但非常安全,对秧苗长势也基本没有影响。加强宣传指导农户使用敌磺钠、旱育保姆(多·多唑)、除草剂等旱育秧专用物资提高旱育秧的生产质量。

2.2 传授育苗技术及大田移栽管理技术

2.2.1 制定科学育苗技术与苗期管理技术措施

2.2.1.1 苗床选择: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菜园地或旱地做苗床,切忌选用冷浸田、胶泥田和碱性田。一般每公顷大田需苗床375~450m2。

2.2.1.2 苗床的制作与施肥:苗床要在育苗前2个月翻耕晒垄、整理,视田块水分情况建成高苗床、低苗床和平苗床,床宽一般1.2~1.4m,长度不能超过8m,沟宽0.4m,床面要平整、翻碎。施肥分苗床培肥和播前施肥。苗床培肥:在播种前1个月,苗床用腐熟农家肥45t/hm2、过磷酸钙900~1 200 kg/hm2、氯化钾450kg/hm2,结合整地施入土中,保持湿润培肥。播前施肥:播种前10~15d,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0 t/hm2、尿素18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195~300kg/hm2,按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进行,在翻锄3次后(深度为10~15cm),将所施肥料与10~15cm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

2.2.1.3 苗床消毒、调酸:苗床土壤偏碱和带菌是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的主要因素。

为有效防止立枯病发生,播种前应结合整地消毒进行调酸。床土调酸时间安排在播种前25~30d,调节土壤pH值至6.0以下。一般每降1个pH值单位,施硫磺粉1 005kg/hm2,施后均匀翻入10~15cm的土层中,然后用清粪水充分泼湿床土。

2.2.2 种子处理和催芽

品种选择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大田用早季杂优30~37.5kg/hm2,单季或晚季杂优15~22.5 kg/hm2。播种前用三氯氰尿酸800倍液浸种12h,以防止水稻恶苗病发生。为加快生长、避免烂种,浸泡后的谷种要实行催芽,催芽程度以刚破胸露白为好,露白播种。晚季旱育秧切忌干谷播种。

2.2.3 播种、化学除草、盖膜

2.2.3.1 播種: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cm厚的表土充分吸收水分并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用碱性水。播种前再浇1次水,经土壤消毒和轻轻镇压床面后即可播种,播露白谷种200~250g/m2。播种期根据插秧时间而定,早季田秧龄35d左右,晚季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

2.2.3.2 覆土、化学除草:播种后覆盖2cm左右的盖种土(用30%的腐熟细粪与70%的细土混合均匀)。盖种土要潮湿,覆盖要均匀、严实,不要使用火灰、草木灰等碱性土。盖后喷洒旱秧除草剂或禾草丹化学除草。

2.2.3.3 盖膜:早季或单季稻播种后要及时盖膜,以拱架式为好。拱架高40cm,薄膜要使用新膜,四周用土压实,以防大风揭膜使水分蒸发而影响出苗;同时要在田周围撒毒饵防鼠。

2.2.4 苗床管理

2.2.4.1 温度管理:早季或单季盖膜的秧苗要实行见苗通风,如在出苗前温度过高,要适当通风降温以防烧芽。秧苗转绿后要逐渐加大通风量,以免床内温度过高使秧苗旺长或烧苗。在此期间早晚要盖严薄膜,以防低温受冻。秧苗长出2~3片叶时逐渐进行炼苗,之后视天气情况适时揭膜。

2.2.4.2 水分管理:在育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水。浇足底水后一直到出苗都不须浇水。当出现早晚秧苗无水珠、床土干燥、午间叶片内卷等3种情况之一时,才能在早晚适当浇水,要一次浇透,切忌天天浇。叶龄为4~5叶、苗高为14~18cm时可进行秧苗移栽。移栽前要浇透水,用手拔或铁铲起苗,尽量多带土、少伤根,以缩短缓苗期。

2.2.4.3 立枯病防治:立枯病是水稻旱秧的主要病害,施用壮苗剂和苗期喷洒敌磺钠是防止该病的主要措施。在苗龄为15d左右,喷洒1次敌磺钠,揭膜后喷施2~3次,可有效控制立枯病。

2.2.5 大田移栽

2.2.5.1 大田准备:结合翻耕施农家肥22.5t/hm2、尿素180~195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20kg/hm2做底肥。进水泡田后机耕整田、浅水平田,以提高整地质量。

2.2.5.2 合理密植:早季田株行距16cm×18cm,每丛2苗。插秧要做到“三浅”,即浅水平田、浅水插秧、插浅秧,才能充分发挥旱育秧的“暴发”效应,插秧时水层不能超过3cm,栽插深度不能超过2cm,以秧苗不倒为宜。

2.2.5.3 大田管理:田间管理以浅水管理为主,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间歇式灌溉,以促进分蘖和秧苗早生快发,插后7~10d用除草剂结合追肥进行除草。浅水促进分蘖,够苗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可在幼穗分化前期追施尿素60~75kg/hm2。同时要根据当地病虫草鼠害搞好防治工作。

2.3 改变方式方法,加强宣传

要农户接受旱育秧,须让他们充分了解、掌握旱育秧技术,这就要加强宣传培训。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农民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仅靠传统的开培训会、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很难让农民掌握新技术。必须改进方式方法,不能只是说给农民听,还要做给农民看,多举办有直观感的现场培训、多媒体培训。同时,针对农民“眼见为实”的特点,在刚刚推广旱育秧技术的地方,不要强求集中的规模,而要做好分散的示范点建设,并保证技术规范和效果,通过分散的示范点来带动更多的农民。从我们的经验看出,在一个乡镇集中搞几十亩示范片,远不如每个村搞1亩示范点。

2.4 创新组织形式,搞好综合服务

分散的农民造成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工作难度大、效果差、效率低。组建、依托协会或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极大提高旱育秧技术的推广速度。从我们在简阳市东溪镇的推广情况可看出,采用“专家+协会+农户”的模式在3年时间内就使全镇旱育秧技术得到普及。因为成立协会后,农民由一个人变成了一个整体,使得规模推广成为可能。同时,可由协会统一提供的“旱育保姆”(多·多唑)、除草剂、敌磺钠等配套农资,既方便了农户,又保证了配套农资的使用。协会的农民技术员还可对会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这样就避免了技术失真。

3 结语

旱育秧推广是我乡多年来一直难于突破的一个难题,在传播旱育秧技术的时候,必须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让农户从认识误区中走出来,从而科学的接受、科学的操作、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卢向阳,彭丽莎. 补篇名 [J].作物学报,补年,卷,页码.

[2]赵国平,敬金星. 补篇名 [J].作物杂志,补年,卷,页码.

[3]张振铖. 补篇名 [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补页码.

[4]王强盛. 水稻旱育秧壮苗生理及肥水管理[J].南京农业大学,补年,卷,页码.

[5]韩孝顺. 补篇名 [J].云南农业科技,2011,(5),补页码.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7

1用种量

机械插秧本田基本苗要在2. 5万苗/667m2上下, 要培育壮苗, 杂交水稻种子用量保证在1. 5kg / 667m2左右, 若种子用量不足, 基本苗不能保障, 则产量就会受到影响。

2营养土准备

营养土分为底土和盖土。底土是先垫在软盘内的营养土, 盖土则是种子播种后覆盖种子的营养土。 营养土应选择沙壤土, 如是沙土应添加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如是粘土则应经机械打碎、过筛后加入沙土和有机壤土。本田需要营养土100kg /667m2, 要求使用营养土的地块在2个月内未使用过除草剂, 营养土内不含杂草, 无大颗粒, 过5mm的细筛。100kg营养土有80kg用于底土;底土需在使用前10d左右培肥, 营养底土培肥比例为营养土∶ 65% 敌克松∶ 45% 复合肥∶ 壮秧剂= 1000∶ 0. 2∶ 0. 5∶ 0. 5, 混合均匀后盖膜堆闷7 ~ 10d备用;另20kg营养土用于盖土, 按照营养土∶ 65% 敌克松= 1000∶ 0. 2, 混合均匀, 单独盖膜堆闷7 ~ 10d备用。

3材料准备

本田准备专门的机插秧软盘22 ~ 25张/667m2, 规格28cm × 58cm × 3cm;需宽2m的育秧盖膜7m; 宽2 ~ 3cm、长2. 2m的竹片15块等。

4苗床准备

秧田与本田按照1∶ 80左右准备, 选择用水方便的水田, 在播种前1周整田, 首先是放水, 开沟作厢沉实, 厢面保证宽度在1. 4m以上, 排水沟深20cm、 宽30 ~ 40cm。厢面要平整, 在播种前2d, 根据情况铲高补低, 填平厢面裂缝, 达到苗床厢面整实、平、 光、直的要求。

5种子处理

考虑种植模式为中稻+ 再生稻生产, 根据天气情况 (即白天气温应稳定在12℃以上) , 播种时间宜定在3月10日前后, 秧田期30d左右, 4月上中旬插秧。在确定播种前3d晒种, 提前2d浸种, 采用水选除去空瘪粒, 清水浸种1d后用强氯精300 ~ 500倍液浸种消毒4 ~ 10h, 捞起后清水冲洗, 再清水浸种1d, 播种前2 ~ 3h沥干备用。

6机械播种

播种前用65% 敌克松100倍液喷洒苗床厢面和秧盘消毒。人工上机摆盘, 机械均匀上底土, 机械均匀播种并覆盖土, 人工摆盘到秧田厢面, 两个秧盘厢面中央紧靠, 厢面边留10cm以上至厢沟, 秧盘摆完后抽放水上厢面, 以不淹没秧盘为宜;1. 5 ~ 2h后秧盘土壤水分饱和后立即排水, 使水位低于厢面;在厢面间隔60cm插准备好的竹片, 竹片距秧盘在8cm左右, 保证全盘秧苗整齐一致, 最后盖膜压实。

7秧田管理

7. 1高温高湿促齐苗

在水稻立针齐苗前要保证高温高湿, 苗床温度在25℃左右为宜, 不宜超过30℃。遇温度过高要揭膜降温;遇寒潮要及时盖膜压实, 长时间低温, 2 ~ 3d要在中午前后适当揭膜通风换气。湿度管理重点是看育秧盘上盖土是否发白, 发白时应适时浇水。

7. 2揭膜炼苗

在秧苗一叶一心时 (大概播种后7d) , 逐渐揭膜炼苗。要注意天气变化, 按照晴天傍晚揭, 阴天上午揭, 小雨雨前揭, 大雨雨后揭, 寒潮推迟揭, 日揭夜盖, 先揭一头, 后揭两头, 逐渐扩面揭膜的炼苗原则。

7. 3水肥管理

在揭膜后, 水分管理要做到干干湿湿, 秧盘盖土不发白就不灌水, 发白后灌平沟水, 吸湿后自然落干, 重点是要确保秧苗盘根。后期应以干为主, 利于长根。在秧苗一叶一心时秧田用5kg /667m2尿素对100kg /667m2清水浇施;叶龄3. 1 ~ 3. 5叶时, 即株高15 ~ 20cm可插秧。水肥管理要保证起秧时整块秧苗似地毯状, 不散落不变形。

7. 4病虫鼠害防控

什邡市水稻机械化插秧集中育秧技术 篇8

一、品种选择

选择全生育期不超过150天的中熟或中早熟水稻品种, 如B优838、B优817、宜香优2084、特优838、川谷优2348等。

二、播种时间

我市适合水稻播种的时间跨度较大, 3月下旬到4月中旬都可以播种。水稻机插秧具体播种时间要考虑秧龄长短的要求, 一般机插秧要求秧龄长25~35天为宜, 秧龄过长不利于插秧, 根据前作收获时间, 倒推水稻播种时间。

三、育苗

选用机插秧专用秧盘育苗, 采用秧盘旱育秧集中育秧方式。具体操作是:

1. 秧盘和盘土准备

每亩大田需准备58cm×28cm的秧盘28~35盘, 准备盘土100kg, 注意去掉表土10cm内的土层, 以避免混入杂草种子。盘土选择沙壤土至壤土为宜, 过粘过沙都不利于育秧, 盘土需打细过筛。

2. 苗床地选择与准备

应选择排灌、运秧方便, 水源有保障, 便于操作管理的旱地或菜园地做苗床。苗床土质要求为沙壤土, 土质过粘时影响起秧。按照苗床地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为1∶80~100的比例留足苗床, 即1亩大田需6~8m2苗床。苗床应做成地塘式, 整细耙平。苗床规格为厢宽1.4m, 中间走道0.3~0.4m, 两厢中间留一走道, 沟宽0.3m, 沟深0.2m。播种前将床面表土细整平, 按1m2苗床用“苗苗壮”水稻育秧剂约30~40g、地虫光5g均匀撒施于苗床表面, 使肥土药混合均匀, 然后将厢面整平压实, 再按1m2用敌克松5g对水, 结合厢面浇水, 均匀泼施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 浇足浇透苗床水, 抹平起浆后即可摆盘, 秧盘一定要压紧压实。

3. 种子的准备

每亩大田应备足发芽率在80%以上的优质稻种1.3~1.5kg, 播种前晒种1~2天;在播种前种子用“旱育保姆”包衣, 每包 (350g) “旱育保姆”包衣稻种2~2.5kg。先将稻种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到12小时, 捞出稻种, 滤去水分, 到不滴水为止, 然后将“旱育保姆”倒入圆盆中, 将种子缓慢加入盆中, 均匀滚动包衣, 包衣后要及时播种。

4. 播种

在软盘中铺盘土, 厚度为秧盘深的2/3;均匀播种, 每盘播种50g左右干种;用盘土盖种浇水, 然后用旱秧灵等专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用量为每分苗床1包, 喷药后半小时就可搭拱盖膜, 四周压实, 有利保温保湿。

5. 秧苗管理

(1) 播种至出苗:保温保湿保持苗床湿润, 膜内温度以不超过35℃为宜, 超过就应立即揭膜通气降温。若发现表土干燥发白, 要及时补浇水。 (2) 出苗至一叶期:控温保湿, 该阶段床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 保持苗床湿润, 在外界日平均气温12℃以上, 逐渐揭膜炼苗。若苗床水分不足, 可在揭膜后适量喷清水。 (3) 一叶期至二叶期:控温控湿, 通风炼苗, 同时预防立枯、青枯病。只要表土不发白, 叶片不卷筒, 就不必浇水, 否则早晨适度浇水, 每平方米苗床用5g敌克松对水800倍液喷雾, 防止立枯、青枯病。 (4) 二叶期至三叶期:追肥促蘖, 视苗情在二叶一心期施“断奶肥”, 按1m2苗床用30-10-10+Te的大元素水溶性肥料10g, 对清水泼施, 三叶一心期前遇寒潮要及时盖膜护苗。 (5) 三叶一心期以后:要控制秧苗徒长, 土壤不发白、叶片不卷筒就不浇水。在育苗期间发现恶苗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 如秧苗生长快要用多效唑等药剂控制, 同时注意防治稻蓟马、螟虫、稻瘟病等水稻病虫害。移栽前5~7天施1次送嫁肥, 在栽插前3天停止补水, 保持软盘适当的干燥, 以利于起秧和插秧作业的顺利进行。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9

一、工厂化育秧的主要优势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 通过技术工程与生物工程有机结合, 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浸种、破胸、催芽、播土、洒水、播种、覆土、控温、控湿作业, 实现“四化”生产, 即自控化、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经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秧苗生长均匀、健壮、整齐, 为实现水稻生产种子良种化、供秧商品化、生产过程机械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其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增积温抢农时。

工厂化育秧主要是在温室大棚内利用机械设备自动控温、控湿育秧, 确保秧苗生长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 早稻可提前7~10天播种、插秧, 从而促进水稻提前5~7天成熟, 为晚稻生产争得宝贵农时。

2. 控环境降风险。

工厂化育秧通过人工模拟秧苗适宜的生长环境, 有利减轻不利天气对育秧的影响, 有效地解决 (预防) 早春“倒春寒”、低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对秧苗的危害, 育秧成秧率高达95%以上。

3. 强个体保质量。

由于工厂化育秧采用机械播种, 可自动保温控湿, 并以硬盘作垫层, 因此生产的秧苗均匀、个体健壮、秧块不易变形, 有效保障了秧苗的总体质量。

4. 高集约节秧田。

工厂化育秧采用多层式秧架育秧, 占地面积少, 育秧用地与机插大田的比例一般为1∶250~300, 而通常的秧田育秧与机插大田比为1∶80~100, 工厂化育秧可节省秧田用地60%以上。

5. 节成本增效益。

工厂化育秧由于育秧集中, 占地面积小, 旱作旱管, 作业方便, 机械化程度高,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单位成本可降低20%以上。

6. 提规模促经营。

工厂化育秧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工厂化育秧不但秧苗均匀、健壮、整齐, 而且育秧品种、播种时间相对统一。为此, 工厂化育秧有利于带动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水稻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 有利于促进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工厂化育秧主要技术模式

1. 技术流程

2. 技术要点

(1) 床土处理:床土可选取土壤、菜园土、旱田土, 按每亩大田100kg备土, 经粉碎过筛, 颗粒直径小于3mm, 适当培肥、消毒、调酸、堆沤后待用。床土pH值为5.5~7.0, 含水率20%左右, 达到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最好选用育秧基质 (无土基质) 作床土。

(2) 种子处理: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种子需经选种、浸种、清洗、晾干处理。杂交稻按每亩大田1.0~1.5kg, 常规稻按每亩大田3~3.5kg的标准备种。

(3) 机械播种:播种前应对播种流水线进行床土厚度、洒水量、播种量、覆土厚度进行调试。盘内底土厚度为22~23mm为宜, 要求铺放均匀平整。洒水量调整方面根据床土含水量的大小和渗水速率选择洒水量, 最佳酒水量应是经洒水后的秧盘在到达播种器前, 床土表面无积水, 盘底无滴水, 播种覆土后能湿透床土为宜。覆土不能让种子露出土面、一般覆土厚度控制在2~3mm。

(4) 控温催芽:播种结束之后的秧盘, 采取叠盘催芽的办法在大棚内进行催芽。叠盘高度10盘左右, 摞与摞之间应留一定空间, 催芽温度为37~40℃, 湿度为90%, 催芽时间为72小时左右, 当幼芽出土达90%、芽长3~5mm时即可。

(5) 上架绿化:经催芽后上架育秧, 棚内温度控制在30~34℃, 湿度控制在80%, 上架后每天喷水2~3次。

(6) 炼苗壮秧:经温室绿化7天后, 秧苗长至2.5叶停止加热, 开始炼苗。炼苗可在棚内进行, 也可以搬到棚外炼苗, 有条件的最好移到大田炼苗。

(7) 秧块硬化:在炼苗的同时进行控水管理, 使床土的含水率控制在40%左右, 让床块呈现出硬化状态, 确保秧苗盘根不散秧、机插不伤秧。

3. 注意事项

在严格按照技术流程和技术要点规范操作的同时, 应在以下方面注意配套相关措施, 通过加强农机农艺有效融合, 有力促进水稻工厂化育秧达到最佳效果。

(1) 因地制宜, 规范操作。注意总结适合当地育秧模式和农艺要求的技术流程, 并规范操作。

(2) 加强监管, 适时调控。在床土处理、选种浸种、调试播种、叠盘催牙、上架绿化、控温控湿、炼苗硬化、病虫防治等方面要严格监测、适时调控。

(3) 把握要点, 控水限肥。播种后覆盖用土不能培肥, 覆土后表土不能洒水, 覆土厚度要适当, 否则会出现肥害伤苗、覆土板结、影响出苗等现象。

(4) 控温炼苗, 加强管理。炼苗的时间和方式, 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和秧苗长势进行调节, 高温天气要注意加盖遮阳网以免伤苗。

(5) 控水硬化, 施肥促嫁。移栽前要控水硬化, 看苗施好“出嫁肥”, 增强秧苗的盘根和抗逆能力。在秧苗移栽前3~4天要进行控水管理, 使床土的含水率在40%左右, 呈现出硬化状态, 同时要看苗施“出嫁肥”, 用肥量及施用方法视苗色而定。

(6) 防虫治病, 安全移栽。注意防治病虫害。工厂化育秧由于高温高湿, 苗期易发病虫害, 需及时防治。同时由于秧苗嫩小, 移栽后易遭受病虫危害, 在移栽前1~2天要喷药预防, 带药移栽。

4. 育秧大棚主要类型

目前工厂化育秧采用的育秧大棚类型较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钢架式玻璃大棚、钢架式智能大棚、插管式塑料大棚3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有优缺点, 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资金投入等情况具体选定。

(1) 钢架式玻璃大棚。采用钢架式玻璃大棚育秧的主要优点是:玻璃大棚的光、温、湿等育秧环境控制水平较高、精准度好、使用多层育秧架、秧盘容量大, 7~8天即可育一批秧, 育秧效率与质量最高。其不足之处是:玻璃大棚的透明覆盖材料为玻璃, 整体投资最高, 同时需配套炼秧棚, 搬动秧盘进行炼秧, 增加人力与投资。

(2) 钢架式智能大棚。采用钢架式智能大棚育秧的主要优点是:智能大棚的透明覆盖材料为薄膜配有卷膜机构, 能自动或者人工卷拢薄膜, 通风, 阳光可直晒棚内, 加上使用随着太阳移动而左右摆动的育秧架, 使秧架上的秧盘可一直面向阳光, 不用搬动秧盘进行炼秧, 减少人力与炼秧棚投资。其不足之处是:摆动秧架造价高, 占地面积大, 育秧棚总体投资大, 同时因秧苗留在大棚内炼秧, 占用大棚时间较长, 减少了出秧批次。

(3) 插管式塑料大棚。采用插管式塑料大棚育秧的主要优点是:大棚建设对地面要求不高, 可在旱地、水田等不经过硬化处理的地面上快速安装与拆除, 因大棚主体与棚内育秧设备的技术水平低、总体投资少。其不足之处是:大棚的光、温、湿等育秧环境控制较差, 精准度低, 育秧效率与质量较难保证。

三、推进措施

为促进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迅速广泛在全区推广应用, 要落实好“五个强化”稳步推进。

1. 强化协作, 整合资源。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一个系统的农业现代工程, 涉及到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建设用地、资金投入等问题, 各部门要统一认识, 整合力量共同参与, 要吸纳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等社会力量共同建设, 形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 水稻种植大户参与、政府引导支持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的建设机制, 共同推进。

2. 强化引导, 多方扶持。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整合、带动作用, 将工厂化育秧设施、设备, 包括育秧盘、育秧架等列入农机购置补贴支持目录, 在中央、地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专项用于工厂化育秧建设, 农机部门在科技经费中适当安排重点支持, 同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 按一定比例配套相应的建设工作经费, 解决经费紧缺问题。

3. 强化培训, 规范流程。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使操作人员能熟练调试仪器设备, 较好地调控播土、播种、播水量, 熟练掌握各作业流程, 及时处理相关技术问题。

4. 强化指导, 服务推进。

注重农机农艺融合, 争取农业、科技等部门参与, 建立农机、农艺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工作机制, 及时指导、解决育秧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稳步推进工厂化育秧技术。

5. 强化宣传, 示范推广。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 篇10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水稻生产栽培技术体系, 提升平罗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劳动强度, 探索水稻生产规模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 解决机械插秧秧苗质量不过关的“瓶颈”, 为机插秧寻找出路, 推进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 平罗县于2009年引进机械化苗盘育秧、机插秧技术, 从种子处理、床土配制、播种等主要环节, 充分发挥机械优势, 通过农机、农艺结合, 严格按照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标准进行操作, 培育满足机械移栽要求的壮秧, 以满足产量、效益最大化、最适宜的播量和移栽模式, 为水稻机械化生产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实现水稻机械化插秧, 必须解决机插规格化秧苗培育、机械化插秧和大田管理3项技术。2009年, 平罗县引进育秧播种机5套、久保田高速插秧机1台、东洋插秧机41台, 并分别在姚伏镇和通伏乡等乡镇进行全程机械化育秧示范。

1 培育优质规格化秧苗

1.1 机具选用

选用的机具有:床土处理机具, 包括ST—2000型碎土机、CT—2000型筛土机;种子处理机具, 包括种子清选机、TM—7型脱芒机;播种机具, 包括BJB—1000型水稻盘育秧播种机。

1.2 水稻机械化苗盘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1.2.1 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

要求秧苗的高度必须在14~20cm之间, 土层厚度为2 cm左右, 水分适宜, 秧苗密植度好, 扎根情况良好, 秧片形状整齐, 无残缺, 土层内没有杂物, 秧苗长势均匀, 苗根互相交织, 无缺苗、断苗现象。 (1) 壮秧标准。机插秧壮秧标准:秧苗高度为10~20 cm;叶龄在2.5~3.5叶;秧苗粗壮不徒长, 无病害, 呈深绿色;秧苗长势均匀, 苗根互相交织, 无过密或稀疏处。 (2) 营养土配置。育秧时间从3月20日开始选用行车方便、无盐碱、肥力好、杂草少的田块筛土。用旋耕机将土壤旋起, 然后, 为了确保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 用铁筛将土壤过滤, 除去杂草、土块、石块等杂物, 每0.067 hm2用土16 m3, 用育苗保30袋, 每袋3.5 kg, 单价7元。3月25日土筛好后将其拌均匀, 打堆闷放, 每2~3 d翻拌1次, 使营养土营养成分均匀, 防止烧苗。 (3) 育秧田块的选择和秧床制作。选用接近水源、运输方便、离电源较近、土壤肥力中上等的田块进行育秧。秧床制作:秧床规格39 m×2 m, 埂宽45 cm, 高20 cm。秧床制作好后, 利用人工进行翻晒, 再进行平整, 育秧前两周对秧床进行大水漫灌, 并在水下渗时及时将床面整平, 随灌水进行。灌足底水, 水深20 cm, 渗水层达到15 cm以上。

1.2.2 水稻品种

选用经自治区审定推广的丰产、优质、抗病、成熟期适中, 秧龄弹性大, 分蘖力强, 大穗型, 抗逆性好, 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种子要进行发芽试验, 发芽率要达到93%以上。如宁梗27号、宁梗28号、宁梗24号、T39等。

1.2.3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 (1) 脱芒:由于水稻品种不同, 一些种子带有很短小的小秸秆, 不利于水稻机械化播种, 因此用TM—7型脱芒机对种子进行脱芒。 (2) 选种、消毒、催芽。选种用比重1∶10的盐水和泥水 (能使鲜鸡蛋浮出水面2分硬币大小) , 捞出秕谷, 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消毒:将选好的稻种用“浸种灵”或“使百克”1∶4 000倍液消毒3 d。消毒后的种子要用清水浸种, 水温最好为10℃的低温水, 浸种5~7 d, 每天换1次水, 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将泡好的种子捞出放在温度为20℃~25℃的地方进行催芽, 待80%的种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3) 晒种。主要是降低种子的湿度, 以利于机械化播种。一般选晴天将稻种铺5~7 cm厚, 翻晒1~2 d。

1.2.4 机械化播种育秧

秧盘规格28 cm×58 cm×3 cm。 (1) 流水线育秧过程。铺土 (底土厚度为2~2.2 cm) →床土刷平→床土消毒 (100 m L移栽灵配制200 kg水) →播种 (播种量120~150 g) →覆土 (厚度为0.8~1 cm) →绿化炼苗。 (2) 播种时间。晚熟品种播种时间在4月1日—10日, 中熟品种在4月15日前完毕, 1 hm2播量400~450 kg。 (3) 播种后, 应立即灌水至秧盘浸没, 带床土充分吸足水分后, 排水至水沟。秧苗两叶一心期前, 应向秧池中灌水, 保持床土潮湿不发白, 促进秧苗扎根。两叶一心期后, 间歇灌水, 晴天日灌夜排, 若遇大风、低温或进行施肥、揭膜作业, 要灌水护苗;在拱棚内的秧苗, 1.5叶期以前, 以盖膜保温32℃~35℃为宜;1.5叶期以后, 膜内温度保持在20℃~25℃。如白天温度超过25℃, 应在棚内外温差较小时, 揭膜灌水通风练苗, 至傍晚及时覆膜;如果夜间气温稳定在15℃以上, 则可不盖膜;机插秧苗由于秧龄短, 一般在起秧前2~3 d, 每hm2绿化秧田用硫酸铵10~15 kg, 加水洒施;在育秧中如遇到反常天气秧苗生长过快时, 在一叶一心期喷洒100×106~150×106多效唑, 控制秧苗陡长, 并及时抓好病虫害防治。 (4) 弓棚覆膜。秧池上每间隔80 cm插长2.6 m竹竿1根, 两头各入土20 cm, 将两张薄膜以宽膜压窄膜重叠20 cm把秧床盖严, 再用膜条交织成棱形将薄膜扣紧加固, 四周用土封严压实。 (5) 秧苗管理。秧田管理的核心是控水调温。播种到出苗, 要保温保湿, 棚内温度30℃~32℃, 超过35℃时, 通风降温, 防止高温蒸芽, 池内的保湿膜在出苗后要及时抽出, 防止烧苗。出苗到一叶一心这一时期约7 d左右, 膜内温度超过25℃时应及时通风降温, 出现板结时及时浇水。一叶一心到两叶一心, 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 超过25℃要及时开膜降温。此期以控水为主, 苗叶中午时不卷, 早晚叶面有水珠可不灌水。两叶一心至移栽, 膜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要逐渐加大薄膜开口和开膜时间, 做到昼揭夜盖, 严防烧苗和受冻, 秧田缺水应及时灌水补充。秧苗达1.5~2叶时追硫酸铵30 g/m2, 要先灌水再揭膜追肥, 以后视苗情可再追肥1次。在揭膜降温时及时拔除秧田杂草。育秧15 d左右和插秧前5 d用50 m L移栽灵兑水200 kg配制成溶液喷洒秧苗, 以防立枯病的发生。移栽前2~3 d, 视天气状况揭去棚膜进行全天炼苗, 移栽前苗床应灌水1次, 确保起秧时秧苗不因太干无法卷起或因太湿卷起时变形、散落, 灌水时间可根据秧苗的湿度而定, 起秧时同软盘一起卷起。

2 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质量和效率

2.1 秧苗要求

机插秧苗要求健壮、长势均匀、无病虫害, 叶龄控制在2.5~3.5叶, 秧龄在28 d, 苗高在14~20 cm, 根系发达, 盘根良好, 床土干湿适宜。

2.2 田块整理

田块要求平整、泥碎、无杂草;插种前2~3次耕整, 让大田土壤充分沉淀, 一般沙性土1~2 d, 黏土2~3 d。机插田块以浅水为好, 水深1~3 cm。选择排灌水方便, 无盐碱、土壤肥力足的地块, 尤其是经过秸秆还田或施农家肥和化肥的地块为最好。插秧田块必须经过翻晒或旋耕, 耕深到30 cm左右, 并进行整地, 使地表平整, 在插秧前3~5 d, 灌水浸泡、耱平, 然后排水晾晒, 使田面有一定的硬度, 在插秧前灌1次“寸水”, 再进行插秧, 这样插秧机在前进时不影响靠行作业, 插秧后直立性好, 作业质量高。 (一般每公顷深施碳铵100 kg, 尿素17.5 kg, 普磷50kg, 农家肥料1 000~1 500 kg) 。

2.3 准备好插秧机

要求机具作业前一定要调整、维修、保养, 在正式插秧前应进行试插, 符合农艺要求后方可进行正式插秧。从而使插秧机在工作过程中, 性能稳定可靠, 各项调整、操作系统灵活有效, 工作效率高。平罗县近年来引进的机动插秧机主要有吉林省延吉插秧机制造厂生产的2ZT—7358B型插秧机、中日合资生产的久保田spu680型、PF455S型东洋手扶插秧机等。

2.4 操作要求

水稻机插一般需4~5人配合作业, 在播种前要根据田块情况和道路情况设定插秧路线。尽量减少机组空行程, 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插秧质量。

2.5 技术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 严格按照插秧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6 插秧

在整个机插秧过程中, 要求插秧深度、取秧量、作业速度、行距一致, 不能出现断苗现象, 提高插秧质量。

2.6.1 适期早插

5月5日以后待天气持续晴朗, 气温较高时, 尽早插秧, 若遇到寒流, 等寒流过后再插, 力争在5月20日前插完。

2.6.2 机插秧要求

插秧前田浪平后撤水晒田1~2 d, 待田晾硬后, 插前放一层薄水, 这样利于机械通过。

3 抓好田间管理

抓好田间管理是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的保证, 注重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管理环节。

3.1 前期管理

机插后要及时对漏秧进行补插, 以保证全苗和适度密植;施足基肥, 增施有机肥, 配施磷钾肥, 实施氮肥;注重除草。

3.2 中期管理

有效分蘖终止前以浅水灌溉为主, 增加有效分蘖。当总苗数达到计划穗苗数的75%~80%时, 要及时搁田, 控制无效分蘖。水稻因生育期较长, 可适当加重后期追肥比重, 要求以保花肥为主, 占总肥量的20%左右。机插秧水稻分蘖多, 生长旺盛, 应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机插水稻整个生育期要在化学除草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除草。抽穗后坚持干干湿湿, 活水到老。直到收割前7~10 d才可断水, 以增强根系活力, 防倒伏防早衰。

3.3 后期管理

后期杂草较多地块要以人工除草为主。对病虫害田块要做好防治工作, 喷药时间应选择下午4点后, 避免高温喷雾发生中毒。

4 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插秧效益分析

采用机械化苗盘育秧、插秧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1 经济效益

4.1.1 机械化苗盘育秧、机插秧产量高、品质优

机械化苗盘育秧、机插秧技术与传统条播相比可增加单产10.2%, 按市场价格1.7元/kg计算, 每0.067 hm2可增加收入86.7元, 而且稻米的价格高于条播稻米的价格。全县插秧2 000 hm2, 可增加收入263.4万元。

4.1.2 机插秧与人工条播的经济效益

采用机械插秧, 每0.067 hm2需投入插秧费40元, 人工条播每0.067 hm2需5元, 插秧费高于人工条播的费用, 但减少了劳动用工。

4.1.3 机械化苗盘育秧、机插秧节肥产生的效益

机械化苗盘育秧技术与传统条播相比, 每0.067 hm2秧苗可少用磷酸二铵、尿素、复合肥36.5%。水稻传统条播全生育期每0.067 hm2用磷酸二铵22 kg、尿素35.3 kg、复合肥50 kg, 每kg按市场价分别按2.9元、0.57元、1.8元计算, 可节约投入63.48元, 全县种植2 000 hm2, 节约投入186.96万元。

4.1.4 机插秧节约人工产生的效益

采用高速插秧机插秧, 每天插秧2 hm2 (每天按8 h计算) , 每0.067 hm2用工0.32个;人工条播每天播0.029 hm2/人, 折算每0.067 hm2共用2.46个, 机插秧比人工条播每0.067 hm2节约人工2.14个, 每个工日按20元计算, 可增加收入42.8元。

4.2 社会效益

提高了水稻育秧、插秧的机械化水平, 节约了劳动力。机插秧每0.067 hm2可节约2.14个劳动力, 全县机插秧2 000 hm2, 可以节约人工6.42万个, 解放出来的劳动力, 可以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生产, 以此增加经济收入,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采用久保田收割机进行收获, 秸秆为整秆, 提高了回收利用率, 提高秸秆的出售价格, 还可用水稻整秆进行草袋编织生产, 发展多种产业, 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

4.3 生态效益

减少了水资源的用量, 提高了单位水资源育秧的面积;减少了地下水资源的提取量, 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的平衡;机械收获, 增加地面秸秆覆盖物, 增加植被, 减少水分蒸发, 防止土壤水蚀、风蚀。秸秆的有效利用, 减少焚烧面积, 保护了自然环境, 净化了空气。

总之, 水稻旱育稀植机械化苗盘育秧移栽技术培育出的秧苗, 其均匀性好、出苗整齐、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差异性小、易管理, 有利于机械化移栽, 而且机插秧效率提高3倍以上, 稻米的品质好、产量高, 有利于推动平罗县优质米工程的发展和提高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促进全县经济发展。

摘要:结合近年来平罗县进行的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的实践, 介绍了培育优质规格化秧苗、水稻全程机械化插秧质量和效率、田间管理, 对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插秧效益进行了分析。

上一篇:机器人操作臂下一篇:胃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