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工作机制

2024-07-26

引导工作机制(精选十篇)

引导工作机制 篇1

一般性研究表明, 互联网使用情况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高度相关, 青年人、高学历者一般更易接受也更便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正在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他们年纪轻、学历高, 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是最容易接受网络平台的群体, 因而也是最易受到网络舆论影响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突变期和价值体系的调整形成的关键阶段, 网络舆论强大的思想牵引力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产生巨大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论, 建立并完善科学的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已成为网络时代赋予教育者的紧迫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尚处于摸索阶段, 相应体制尚不健全, 高校网络管理情况不容乐观, 其主要体现出以下问题:一是网络管理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虽然少数高校已出台了一些有关的管理制度, 用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行为, 但更多的高校仍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高校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盲点较多;二是网络管理的软硬机制不够协调, 在具体管理中既存在重视技术轻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 又有重网络文化的建设却缺乏坚强的技术保障的案例, 教育与管理一手硬、一手软;三是网络管理的运行机制落后, 各网络工作部门各自为战, 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 校内网络工作无法形成合力, 既浪费大量行政资源, 又无法有效实现大学生网络舆论科学引导的目标。

建立完善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必须探索一条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体系, 建立高校内部跨部门网络工作综合联动机制。

1. 加速校园网络规范的建设, 使高校网络管理工作有规可依。

在国外, 许多高校都制定了要求师生严格遵守的一般性校园网络使用规范, 我国高校应该吸取相关经验,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大学生网络文明公约》等规章制度, 为校园网络管理和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供有效的规范性支撑。

2. 探索合理的网络信息审查机制。

首先, 要探索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监控制度, 对大学生网络舆论中的错误认识进行正面引导, 同时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时势问题建立跟踪、交流并集中解答的舆论疏导机制;其次, 针对校园内部网络探索专人管理维护制度、用户IP地址绑定制度等监管、维护机制, 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和自律机制;最后, 利用校园学生社团网站, 积极推广校园文明行为规范,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干部作用, 宣传、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3. 充分重视校园论坛 (BBS) 的舆论引导,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校园论坛是高校校内便捷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沟通交流渠道, 也是重要的校园舆论集散地。校园论坛是高校内部最主要的舆论集散平台, 是校内网络舆情的第一线, 因此高校论坛的管理工作是大学生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校园论坛的舆论引导工作, 首先要坚持及时引导原则, BBS中舆论的形成非常迅速, 一个焦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有可能迅速点燃论坛热情, 掌控论坛舆论导向。因此针对校内论坛中的典型舆论, 网络管理人员务必迅速定位、认真分析并及时采取对策, 积极进行引导。其次, 要坚持对等讨论的引导原则, BBS的特点是讨论自由、平等, 如果网络管理人员以教师的身份通过生硬的教条强行将观点施加给论坛中的大学生, 不但不会起到舆论导向作用, 反而会激起大学生的反叛情绪, 即使是正确的观点、意见也很难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改变居高临下的角色观念, 根据网络社会“主体间性”特点以平等、诚恳的态度交流、讨论各种问题, 实现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最后, 加强校园论坛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保障论坛在健康的舆论环境下进行理性的讨论。其中一要明确论坛章程, 规范并公开论坛规则, 赋予论坛依据规则合理编辑、转移、删除的权限, 并针对违规者提出相应的警告和制裁;二要落实版主责任制, 明确版主的具体权利与义务;三要探索校园用户实名登记制度, 提高大学生网络舆论的责任意识, 促成虚拟网络符号主体与本体间高度的道德自律的实现。

4. 由校领导牵头成立校园网络管理工作跨部门指挥领导机构, 确立高校网络工作的综合管理机制。

高校要建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负责, 由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门、网络信息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及各教学院系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工作领导机构综合协调高校网络管理工作和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确保网络工作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提升网络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思想性、实效性。同时围绕指挥领导机构打造高校网络工作的综合管理机制, 细化工作环节, 规范工作流程, 把关校园网络工作的各个环节, 细致分工、明确责任, 从高校实际出发, 协调各部门利用各种资源实现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效能的提升。

5. 探索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细化危机应急处理流程。

对突发性网络事件全程监控、定时反馈、即时引导, 既要在第一时间实施介入, 有效控制事件范围, 又要保持与高校网络指挥机构、兄弟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及公共安全部门的联系, 做到全面引导、系统控制, 把突发性网络事件的冲击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秩序的稳定保驾护航。

6. 加强高校网站的建设, 将高校网站建设成为校内信息最权威的发布平台和大学生网络学习的重要资源。

现阶段, 许多高校对其网站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部分高校网站信息少、更新慢, 学生很难从中找到详细的资料和信息;其二, 部分高校只片面强调网站的信息发布功能, 将校园网站打造成单向度的信息发布工具, 忽略了校园网站其他功能的挖掘, 既无法成为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网络渠道, 又无法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生活、学习上的在线帮助与服务。

7. 在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的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将大学生网络舆论植入其社会土壤中。

因为有效把握大学生对公共事务的评价准则才能为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创造前提条件, 从而依托全社会的力量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 打造跨部门的综合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参考文献

引导工作机制 篇2

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的成熟使得舆论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已经有目共睹,网络成为各种社会舆论生成的最重要载体,甚至影响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展和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应对网络舆情,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就成了当务之急。应将工作的中心围绕着“提升处臵能力、迅速化解危机、树立良好形象”这一目标,全面建立完善网络舆情汇集预警、监测应对、反馈沟通三大机制,全力推进网络舆情工作。

一、网络舆情现状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已增至38.3%。其中手机网民达3.56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博客用户达3.18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62.1%;微博客用户数近2.5亿人,比2010年暴涨近300%,成为引爆舆论的最重要平台。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市约有网民近百万人。这些网民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正在读书的中学生。随着网络的发展,中学生上网冲浪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时尚潮流的东西喜欢先试为快。对于手机上网浏览或收发电子邮件等新鲜事物,他们并不陌生。但少年人无忧贪玩的本性使他们的网上活动还主要集中在聊天和玩游戏上。

(二)是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世界遨游,他们从网上获取信息,包括看新闻、使用搜索引擎、下载软件,与朋友交流。

(三)是已经工作有较高收入的网民。这一族群的网民大多是高学历或高收入的事业有成者,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68%,他们的平均年龄约32岁,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最早接触互联网的精英分子,网络早已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网上浏览新闻、使用搜索引擎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比例都高达70%以上,而其他娱乐类活动如聊天、玩游戏的频率则明显偏低。

(四)是已经工作但学历和收入都较低的网民。年龄在16到25岁者。这类网民在服务行业工作的比例占到1/3,但是他们年轻、有激情、也爱玩,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发短信这些时尚且娱乐性很强的活动使他们长时间地沉迷于网上。

(五)是学历不低、收入中等,多集中在机关、较大企业和科教文卫系统工作的网民。这类网民平均年龄33岁。他们有较为紧张的工作,上网也与工作有较紧密的联系。上网阅读新闻、发电子邮件、聊天为多,也多有登录博客、论坛、上网发帖,阐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这类网民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

总之,这五类网民都体现出以下特点:①总体来说,年轻人占绝大部分;②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③记性好,想象力、创造力丰富;④部分网民喜欢跟风,人云亦云;⑤少部分网民思想偏激,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情绪。⑥对热点事件的参与性比较强。

针对这种形势,如何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也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做好舆情工作的现实意义

当前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切实提高网络管控能力以及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做好舆情信息工作能使我们更加准确、更加及时、更加全面地掌握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了解民心所向、基层所需、群众所想,进而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重要的决策依据。

如:2011年3月,南京地铁建设砍迁梧桐一事引起了南京市民的集体忧思,包括黄健翔、孟非在内的南京市民或曾在南京生活过的外地名人,或利用微博号召,或为梧桐树绑上绿丝带,发起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拯救南京梧桐树”运动,媒体新闻又将此事扩大化至全国性关注。针对此事,南京市政府进行了积极的民意沟通,3月17日,南京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及行道大树保护的意见》,承诺市政建设“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网民对此处理结果普遍表示满意。

在此次“梧桐让路”事件中,民众和政府取得了双赢。在“麦克风时代”能够把握舆论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在 “梧桐让路”事件中南京市政府正是尊重了这一媒体规律。南京市政府利用 媒体、善用媒体、充分听取民意做到了信息沟通的顺畅和政策执行的民意支持,是一个完美的双赢结果。

由此可以看出做好舆情工作的现实意义重大,只有及时的把握网络信息舆情,充分听取民意,积极引导,才能得到群众的充分理解和认可,使事态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机制,为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的工作机制,有利于驾驭信息网络和掌握舆论主导权。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就要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建立快速发现舆情的机制。一是主动发现重要舆情苗头。在互联网上,尽管各类论坛、各种跟帖等浩如烟海,但网民的从众心理很强,只要我们的管理人员认真负责,紧紧跟随诸如中央新闻媒体主办的网站论坛和天涯、凯迪等社区论坛,就很容易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苗头。同时,网络管理人员还应该熟练使用各种搜索工具,开发和使用专门的搜索软件,通过各种敏感词收集舆情信息。二是建立信息收集平台,充分利用网民的力量收集舆情。网络管理部门在管理辖区网站的同时,应该寓管理于服务,主动协调主要网站,为网民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主动了解民情民意,并利用这些平台,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协助有关部门解决网民反映的问题,满足网民的诉求愿望。

刍议建立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机制 篇3

关键词:检察;监督缺陷;引导;侦查取证

一、检察引导侦查取证的特征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检法机关“分工责任、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是引导侦查取证的法律基础。依法引导侦查取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检察机关加强了与侦查机关的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检察引导侦查取证具有以下特征:

1.引导侦查取证是依法进行的,具有司法性和诉讼性

“司法性”,是指引导侦查取证是检查机关的一项司法活动,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诉讼性”,是指引导侦查取证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采取法律规定的诉讼方式进行的。这是引导侦查取证区别于指挥侦查、指导侦查的重要特征。所谓“指挥”。在语义上,是指“指令调度”,体现的是具有隶属关系的双方之间的关系,带有行政命令的色彩。“指导”,在语义上。也有指点引导的意思。而“引导”,在语义上,是指“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不具有行政指令色彩。我国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指挥侦查和指导侦查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检察机关对侦查的引导是从批捕、公诉的角度,对侦查机关收集证据等侦查活动进行引导,而不是全局指挥。“引导”侦查取证的提法,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正确反映了我国的检警关系。

2.引导侦查取证的重点在于“取证”,而不是所有侦查活动

侦查包括公安机关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引导侦查取证的重点是专门调查工作中的收集证据工作。检察人员的优势在于对其批捕、公诉证明标准的把握以及审查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而侦查人员的优势是侦查谋略、侦查技术和技能。因此,引导侦查取证的重点是按照批捕、公诉的要求引导侦查人员收集和保全证据,适时介入侦查、运用补充侦查提纲和提供法庭审判所需证据材料意见书的目的也是如此。如果在刑事诉讼法中介入并主导侦查程序过多,通过指挥刑事侦查活动而将侦查行为演变为检察机关自身的行为或检查机关与侦查机关竞合的行为,则检察机关在诉讼法中的法律监督地位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失去了立足之地。

3.引导侦查取证强调检察机关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引导侦查取证的本意是创新机制,解决检察机关在配合、制约和监督方面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我国检察机关不是一个单纯的刑事追诉者,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代表国家追诉犯罪和对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双重职能,这是我国检察制度的特色,也是与西方检察制度的根本区别所在。为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检察机关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侦查活动中去,了解侦查活动,发现违法行为,以保证侦查活动的依法进行。这样才能实现法律监督的最终目的。

二、检察引导侦查取证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检察引导侦查取证应依法进行

引导侦查取证属于微观范畴的检察改革,应当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实现现行法律规定所确立的体制的最大效能,而不是对现行法律的突破和改变。在对引导侦查取证没有直接、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涉及到司法职责的划分和制度设定方面的问题。应基于立法本意,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

2.关于引导侦查取证的具体方式

高检院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把引导侦查取证的方式归纳为十一种。这些方式都很具体,便于实践和操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运用以上方式引导侦查取证时,应有意识地使侦查机关的取证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即使言词证据由不确定性向稳定性转变,注意引导侦查机关使用技术手段固定言词证据,有效防止可能出现的翻供翻证现象;使实物证据间的关系由离散性向关联性转变,从而增强实物证据的有效性;使犯罪行为的特征归纳由自然性向法律性转变,注意引导侦查机关紧扣犯罪的法律特征收集证据;使取证行为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通过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促进公安机关在法律意识、证据意识、执法观念上的转变。

3.要正确把握引导侦查取证的度

准确把握引导侦查取证的度是开展引导侦查取证工作的难点。笔者认为应坚持“引导不是领导、引导不能代替、参与不能干预、讨论不能定论”的原则,在开展引导侦查取证工作中,检察机关基于检警之间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追诉犯罪的角度就收集、固定证据提出意见和建议。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引导是一种建议权,如果超越这个界限,将影响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地位。把握好这个度,应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定位,即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是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证据,而不是指挥侦查;二是明确责任,即检察人员应明确自身的职责是向侦查机关及侦查人员对案件提出收集证据的指导性意见;三是明确目的,即引导侦查取证的目的是使侦查机关获取的证据材料所支持的公诉指控得到法庭确认,确保准确、及时、有力地追诉犯罪。

三、检察引导侦查取证机制的深化和完善

1.立足检察职能,强化监督,树立正确的检察引导侦查执法理念

检察人员应树立引导侦查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引导侦查的重要性,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开展引导工作中,应当明确定位,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是引导侦查机关全面收集证据,不是指挥侦查;明确职责,应该是引导侦查,而不是代替侦查,做到参与而不干预,讨论而不定论;明确目的,引导侦查取证的目的就是要使侦查机关获取的证据材料所支持的公诉指控能得到法庭确认,确保准确、及时、有力地打击犯罪。[4]同时,还注意处理好监督与配合之间的关系,在配合中加强监督,在监督中体现配合,加大对侦查机关实施立案监督、侦查监督的力度,依法纠正侦查机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和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行为,重点对侦查手段、办案时限、超期羁押、随意取保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

2.规范适时介入引导侦查的工作程序

对刑事案件适时介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和程序:一是由侦查机关在发案、立案或破案阶段通知检察机关派员及时介入,出席现场勘查或参与重大案件的讨论,必要时可参与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和对受害人、证人的询问。二是检察机关认为有必要适时介入的刑事案件,主动与侦查机关联系介入,提前阅卷,加强联系配合。介入侦查的检察人员一般由分管副检察长委派或由部门领导指定,该承办人要对介入案件的质量负责。原则上谁介入侦查案件报捕后由谁承办该案。侦查机关未报捕的也由适时介入的承办人负责跟踪监督,以保证每个适时介入的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

3.积极开展类案引导侦查

类案引导侦查是检察机关从其侦查监督职能出发,针对侦查机关所侦查的同类案件中的共性问题或侦查活动中出现通性问题,通过整体提前介入等方法加以解决的侦查监督活动。[5]开展类案引导侦查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引导同类案件中共性问题,如同类案件的证据标准;二是引导侦查活动中出现普遍性问题,对其加以集中、归纳,通过纠正违法等方式进行解决。做好类案引导侦查的前提在于建立与侦查机关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沟通,及时了解侦查机关的工作动态,将案件质量情况和证据要求反馈回去。同时,侦查监督部门还应与公诉部门进行横向沟通,掌握类案庭审证据要求,以形成类案证据证明标准。

参考文献:

[1]朱元昌.《規范引导侦查取证的思考与建议》[C].《中国检察》,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乃保,杨正呜,徐庆天.《侦捕诉联动机制的实践价值》[J].《法学》,2006年第5期.

[3]种松志,卢东林.《检察机关侦查指导权初探》[J].《人民检察》,第1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引导工作机制 篇4

“时尚”解释为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如在服饰、语言、文艺、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很快吸引多数人采用及模仿,流传很广,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的范畴。(1)近年时尚文化的界定则是“以青少年为主体,表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品味及其休闲娱乐要求的亚文化现象”。在校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一部分,他(她)们在物质、学习、语言、休闲都在逐步跨入时尚一族,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大学生思想及观念的形成,势必影响到高校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党建工作。

1 现代高校时尚文化流行现状

1.1 物质时尚

物质时尚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物质的流行时尚,如流行服饰、流行色彩、使用物品等等。高校学生追求服饰品牌化和个性化,品味在不断提升,一些高端品牌消费品已纳入高校学生的消费之列,日渐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必需品,以河南理工大学某学院新生入学调查来看,大一新生入学手机覆盖率几乎达到98%以上,使用3G手机上网率可达30%左右。

1.2 学习时尚

学习时尚是指现代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用品打破传统形式的一种流行时尚。现代高校学生学习凭借电子产品为媒介进行学习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

1.3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是指体现大学生日常休闲生活方式的一种流行时尚。网上冲浪、听流行音乐、网游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之余的休闲时尚生活方式。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也有所改变,到影院看电影、听明星演唱会,手机、电脑更新换代快,关注国内外流行趋势,出入健身房和KTV等休闲娱乐场所,这些都是受现代大学生青睐的时尚消费观。

2 时尚文化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产生的影响

2.1 加快学生了解党务效率性

时尚文化为高校学生带来了学习生活方式改变,大学生与社会接触日益频繁,网络时代使高校学生对党内信息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关心党内动态,积极参与党内活动,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党组织、了解党组织,最终加快发展成为合格党员的步伐。

2.2 时尚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现代大学生对物质的时尚追求表现比较强烈,品味在不断提升,男大学生对权力、地位和实惠的崇拜日益强烈;而女大学生比较注重追求美和金钱。这种价值取向的扭曲和错位不利于大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难以形成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观念不予纠正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问题。

2.3 时尚文化导致部分大学生个性意识膨胀,以自我为中心

时尚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强调个性与潮流,大学生在追崇时尚文化的同时对自我个性在潜意识得以培养与激发。长期将这种个性意识偏离正常轨道,并将其看作是一种个性的体现,近而形成一种错位的“个性”主体意识,导致个人本位主义滋生。

3 现代高校流行时尚文化促使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转变

3.1 党建工作网络化

现代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生活几乎全部覆盖网络化、信息化,高校党建设工作也不能例外,利用信息化来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实现党务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同时加强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设党建网站,利用网络优势吸引高校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及时了解党内事务,通过BBS等网站模块让党员学生平等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创造良好的网络民主环境。

3.2 党建工作思想主流化

所谓党建工作思想主流化,即在非主流思想冲击校园的情况下,通过党建工作建设加大主流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宣扬。众所周知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起到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但时尚文化同时是一把双刃剑,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消极思想也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灵魂,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的党建工作不但要重视党的宗旨思想传播,而且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宏扬集体意识,摆脱个性意识膨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毁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党建工作着眼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以党建为主的一系列校园主流文化思想,起到遏制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作用。

3.3 党建工作模式转变

高校党建工作模式转变,主要表现在改变传统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说教的传统模式,面对高校电子产品的时尚流行趋势,高校党建工作要利用这一现代优势,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辟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短信、飞信及建立网络群组讨论等现代化办公方式对党建工作进行管理,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时尚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亦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关注的内容,研究时尚文化与对党建工作的影响,探求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进而引导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

关键词:时尚文化,高校学生,党建

参考文献

[1]李庆广.“亚文化”视野中的青少年流行时尚文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

[2]任祥宝.高校时尚文化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人价值观影响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61-162.

[3]余逸群,牛双虹.大学生时尚现象众生相[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11-14.

[4]白丰绩.加强信息化时代党建工作的思考[J].党建研究,2010,(10).

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构建 篇5

与传统纸质媒体相比,网络具有全时、无界、互动的特点。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更为直接和便利地掌握社情民意,有利于做出更加贴近民意的公共决策,大大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络舆论还可以加强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对于各级政府树立执政形象、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党和政府的新闻管理,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能否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的关系,引导网络舆论和谐,进而增进党群和谐、干群和谐和社会和谐,将成为衡量各级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领导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媒体舆论要引导,引导谁?引导什么?媒体舆论要引导的是公众,引导公众的实质是引导和化解公众情绪。许多突发性事件本身不是危机,只有不能及时处理好,及时引导和化解群众的情绪,才会酿成危机。

地方政府要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首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积极作为,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综合运用政府行政管理、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二积极建设主流媒体网站,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网站建设,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

关于健全高校舆论引导机制的探讨 篇6

关键词:高校;舆论;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32-02

一、高校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的评价、对事件和人物所表达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度和持续性,并对社会或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它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表露,同时亦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1]。就舆论的概念来讲,具有以下特点:多数人的意见、能传播、对事物产生影响。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舆论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着并影响着社会生活。同样高校舆论也客观的存在于高校校园和师生群体中。可以定义为:高校师生对校园内及社会中的现象、事件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够传播和有影响力的某种倾向性的态度、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总和。高校舆论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们与新媒体接触最为密切,是网络的忠实粉丝,时代的弄潮儿,对新时期的媒体有着天生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思想激进不成熟,在舆论发展中容易受到左右。结合定义总结高校舆论的特征:参与主体思想的活跃性、前沿性、持久影响力和感染力。

二、舆论引导

当今世界是信息的世界,信息的迅速传播使舆论的影响力更加广泛。社会热点出现势必会引起公众的情绪变化,进而引发思潮,这种思潮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两者交织在一起,在网络新媒体时代都会得到快速传播和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力,必须进行科学的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2]。高校舆论引导也是高校整体管理的一种手段,对高校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正确引导,弘扬正向舆论,就可以有力的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促进学校有序向前发展。

三、高校舆论引导机制建立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要求有对突发事件收集信息快速的能力、介入事故调查的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发布和持续更新的能力、应对负面报道不实的能力,及早公布调研结果的能力。“谁能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谁就能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就能获得网民的共鸣,谁在信息上占据了主动地位,谁就能在网络世界拥有话语权”[3]同样高校舆论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引起师生的注意力,获得大学生网民的共鸣,谁在信息上占据了主动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因此,要想切实做好高校舆论工作建设,就必须做好高校舆论的收集、监测、分析、解读、应急处置,它们是科学、有效实施大学生舆论调控与引导的前提和基础。

1.健全舆论收集、监测机制。

高校各部门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监测机制,要进一步加大网络舆情收集、监测工作力度,密切关注学校内外及学生中间突发事件引起的舆情,及时敏锐捕捉外界对高校工作的疑虑、误解,甚至歪曲和谣言。高校各部门要主动开展网络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及时查找事关高校师生利益、师生思想动态等方面信息,随时了解最新涉及高校思政网络舆情。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重要敏感时期做到不间断的搜集和终点监测,全面及时关注舆论走向。监测的网站除了本省、本地、本校主要网站外,还包括全国的一些著名网站、论坛、博客等。例如人民网强国论坛、天涯论坛等,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汇总和归纳,认真筛选,分类处理,并在第一时间以编印《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等形式直报学校主要领导批阅,电子信箱类举报做到及时上报。

基于校园舆论的发生大多在老师和学生群体中产生与传播,监测机制还需设立两支队伍来实施监管协助:一支在教师队伍中,由高校宣传部、思政教育者、网络管理员组成的舆论监督队伍,另一支在学生中,建立由班级、专业、院系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成的不同层级的舆论联络队。两支队伍有效沟通联络,建立起一套高校舆论监测体系。

加强对高校舆论的搜集和整理,需要明确收集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科学的明确。对高校舆论监督信息范围、反馈时间、反馈程序、沟通渠道、调查机制及收集信息遵守的法律纪律等方面作出明确的制度性约束和规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校舆论监督的联动程序,为科学的收集舆论,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引导舆论发展奠定基础。

2.健全舆论分析、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中单个的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并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透过若干群体信息可以预见一定时期可能产生的群体思想动态。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可以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高校各部门应把从各个方面获得的零散、孤立的网络信息分门别类,提取有用的信息,分别加工处理,进行科学鉴别,根据舆论反映的对象是否可靠、线索是否真实,后果是否值得引起关注等方面确定出不同的级别,然后根据级别进行对症。将原始信息变成便于观察、分析、传输的形式。在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处理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对象、分轻重缓急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反馈,防止个体不良情绪发展为群体不良情绪,防止群体不良情绪演变为不可控事件。

高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专家解读机制。高校出台重要政策法规后,各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做好科学解读,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知晓、理解政府、学校的发展政策和改革举措。有关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政策解读的专家队伍,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听得懂”、“信得过”。有重大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加强分析解读,通过网上发布消息、组织教授专家解读、召开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等形式及时予以回应,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消除谣言。

3.健全舆论引导应急处置机制。

高校舆论舆情是师生情绪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师生对现实生活中热点、焦点及切身利益相关事情所持有的一种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观点和言论,往往会通过贴吧、论坛、微博、博客、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建立舆论引导应急处置机制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危机源头,及时分析危机走向,判断危机影响规模和范围,趁早通知各相关部门做好危机应急准备,将危机苗头扼杀在摇篮内。高校建立舆论引导应急处置机制,利用网络论坛、贴吧、BBS等手段,及时进行会话,疏导情绪,引领舆论。

网络时代,“丑闻”是全球化、多介质、连坐式扩散的,信息传播的“菌殖效应”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改变事态的趋向[4]。对于舆情事件,网友往往有一种心理预期,如果这时候事件得到果断处理,就会有心理补偿。否则,他们会寻找其他解释,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负面情绪的升级。这就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应急性,也称为危机干预。危机干预的底线是将危机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5]。从高校来讲,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应急处置机制。由于高校网络危机侧重于高校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反映,这就需要高校构建快速出击的应急机制,搞好舆情处置。对于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负面舆论,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及时公布事实真相,防止流言、谣言或妄言的传播,或及时作出权威性的解释,舒缓师生的情绪,平息事态,在快速、权威的反应中建立自己的网络威信,防止各种流言、谣言或妄言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甚至向网络审判、网络暴力演变。

首先,限时调查问题起因。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赶赴现场,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实事求实地挖掘事实真相。其次,及时搞好舆论导向。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启动宣传工具,客观公正地报告事件。再次,事件处理全过程公开。在有关舆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邀请新闻媒体参与,进行跟踪报道,注意收集处理中的社会反应,有甄别地采纳公众的合理意见,事件处理结果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回应校内外公众关切要以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说教,真正起到正面引导作用。高校有关主管部门要,及时转请相关地方和部门关注、回应。最后,搞好处理结果满意度调查。事件处理结束后,在相关的社会群体和人员中召开测评会,征求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意见,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总结

经过舆论的收集、监测、分析、解读、应急处置机制,高校就能对舆论进行及时反馈,进而有效疏导舆论负面情绪,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疑惑和矛盾,防止负面舆论向谣言和事实背面转化。防止网络自由被一些人滥用,不负责任地发布“网络通缉令”,有效推动网络表达远离暴力,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及时进行网络信息反馈,使学生得到受重视的满足感、与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直接对话的亲近感、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的成就感和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互动中取得了最佳效果。

高校网络舆情是一种新的舆情形式,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校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让高校师生通过网络更多地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将权力置于网络上,在阳光下运行,建立起学校与师生有效沟通的桥梁,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实现依法行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参考文献:

[1]张福平.公众参与:新时期舆论引导的正确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2008,9(5)155.

[2]郭永红.论舆论引导[D].,郑州:郑州大学,2000年.

[3]谢金林.政府要有效引导网络舆论[J]理论探索,2010,(2).

[4]周庆山.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庆辉(1987-)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可否建立人事社会舆论引导机制 篇7

人事人才工作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一些问题也必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比如, 近来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公务员工资等问题, 一度成为网络与平面媒体的聚焦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矛盾和问题。由于所处的位置、视角和利益获得情况各不相同, 各社会阶层的民众在利益诉求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愿望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民间热议聚焦人事问题时, 我们相关部门对此很少正确引导和回应。近日, 上海的一份研究建议:建立人事社会舆论引导监控机制。

相关研究建议, 可在相关业务部门指定舆情联络员, 及时通报舆情信息, 并建立一支由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和人事人才领域专家学者以及高层次人才相结合的舆情分析员和网评员队伍。责任落实到处室, 落实到人头。同时, 联系一批政治责任感较强, 有一定理论水平, 熟悉人事人才工作的专家学者, 必要时请他们撰写有分量的文章在网上发布。各业务部门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重要人事舆情, 应当及时收集、分析, 并提出应对建议和措施。

网络舆论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篇8

1 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

网络舆论传播具有突发性、传播主体隐匿性、舆论影响的显著性、网民参与的广泛性、舆论的来源与传播渠道呈现多样性等特点, 尤其是传播主体的隐匿性也使得个体的网络言论和传播行为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脱离, 不仅使网络舆论发展趋向具有多变性、极端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人们对网络舆论的研判也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 在各种不良动机支配下会造成诸多社会问题和消极影响。

2 网络舆论的功能现状

2.1 网络舆论的正效应

(1) 建言献策的作用。网络具有快捷、公开和透明的特点,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和传播信息,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倾听网民们的意见, 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 网络已经成为民心沟通的桥梁, 领导决策的助手。许多重要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在网上发表和讨论, 能够引起各级政府重视、赞同甚至采纳。服务和管理部门能过网络能全面、快速度地了解到真实民意, 通过收集整理和系统分析, 可有效集中民智民力, 为决策提供参考。

(2) 舆论监督的作用。网络的兴起形成了新的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社会监督方式即网络舆论监督。网络为群众对政府的权力运行与监督提高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同时各种网络舆论可以在交互碰撞、激荡中形成范围广、影响大、力度强的舆论场, 对管理和决策部门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公共权力特别是部门领导进行了有效的监督。

(3) 宣传引导的作用。影响巨大、覆盖广泛、方便快捷的网络不仅成为最具潜力的平民媒体, 而且也成为信息传播新载体和舆论宣传新阵地, 对舆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也给网上宣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有利于将党的声音迅速快捷地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可以更好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并深入人心, 有利于宣传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正气, 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这也是新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

(4) 惩处腐败的作用。最有效的反腐方法是公开, 互联网以其公开、快捷的特点, 成为反腐败的有力工具。其优势表现在主体强大、传播快捷、成本低廉, 自然而然成为反腐机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为反腐倡廉的一个信息平台和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开通反腐网站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开门反腐”, “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清廉, 更能彰显反腐力度和决心, 彰显了网络惩处腐败的重要作用。成为新时期社会广泛关注、中央高度重视的反腐新利剑, 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2 网络舆论的负效应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网络舆论是一种新的舆论模式, 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还很短暂, 很多方面都还不完善, 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也势必会对社会产生一些不利的消极影响。如:信息监测弱化导致信息失真传播、非理性因素产生网络暴力、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侵权行为频发等, 例如“人肉搜索”, 即网民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人或物, 就会一直跟进探讨, 把一切跟这个话题有关的资源全部“人肉搜索”出来, 有的还对其进行形象、声音、视频等的恶搞, 使被“人肉搜索”者自身及家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以及身心都造成巨大伤害, 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来保障网络舆论的可控性, 网民的言论自由权过于广泛, 才会使得网络侵权行为如此猖獗。从各种侵权行为看来, 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在法律制度的完善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建立合理的网络舆论监测与引导机制

3.1 网络舆论监测机制

科学合理的舆论监测机制, 可以让管理部门实时了解舆论信息, 对有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舆论内容与方向进行跟踪关注, 并及时地对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做应急反应, 避免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1) 坚持专业监测与群众举报相结合的监测制度。专业监测队伍是由精通网络技术、政治意识强的专职人员组成, 全天不间断对重点网站和论坛、微博、网络社区、网络名人的个人博客、网站时评等网络舆论主要载体进行实时监测, 准确把握社会动态。同时坚持走群众路线、动员无处不在的群众力量进行即时网上反应与报告, 真正实现无缝监测, 提高监测质量。

(2) 用户实名登记制度, 规范管理, 准确掌握信息源。网络使用实名登记制有利于行业主管部门准确掌握信息源, 进行监管并打击犯罪。可以大大降低欺诈、诽谤、人身攻击等问题的发生概率。论坛、博客、微博实名制只是“有限”的后台实名, 注册账号时, 需提交真实姓名和必要的证件等, 并只是在后台系统里进行管理。而在前台用户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名称, 而不是真实姓名。网民如果没有做危害公众利益、违犯法律的事, 真实姓名属于隐私。而一旦触犯了法律, 就会受到监管。电信部门刚依照国家的相关法规进行科学管理, 切实做好用户的登记和备案工作。

(3) 制定舆论危机预警方案, 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针对各类型的突发事件, 要设计比较详尽的判定标准和相应的预警方案, 以做到有所准备。各种舆论突发事件出现便可有序处理、科学应对, 发挥辟谣取信和维稳保安的作用, 当好“应急体系”和“公关武器”。主要是确定好监测的目标网站和过滤关键词, 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加强监测力度, 采集、汇总各种网上的信息, 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

(4) 构建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 提高网络舆论监测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 网络舆论监测与分析有必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手段来进行。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实时有效的信息搜集、处理、研判、反馈、决策系统。开发舆论信息实时监测与跟踪软件, 可实时监论坛、博客、新闻、搜索引擎中相关信息, 可对重点首页进行定时截屏监测及特别页面证据保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布设虚拟社区、创建网上监测室, 积极扩大重点网站的监测面, 探索构建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

对于网络舆论的特点, 建立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有利于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 有利于化解分歧、修复公信、凝聚民心, 引导工作必须尊重群众, 关心群众, 帮助群众, 讲究策略, 讲究引导艺术和引导效果。

3.2 网论舆论引导机制

(1) 转变观念, 运用科学合理舆论引导方式。过去我国的舆论引导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行政管理的方式。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这种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要采用如技术手段控制、立法规范、网络行业和用户自律等多种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化体制。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 立足疏导, 变被动为主动。

(2) 加强主流网络平台建设, 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好新兴的社会化网络媒体平台, 积极加强主流网站, 特别是新闻类网站与政府网站的合理建设和科学管理, 要把握报道时机节奏, 及时公布政策事项, 深入沟通社情民意、合理化解公众诉求, 创新内容和形式, 使之成为舆论的互动平台和宣传工具。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 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 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在形成和引导网络主流舆论、疏导网络情绪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 建立官方政务微博, 加强官民互动。政务微博是官民互动的一个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政府与百姓就生产、生活和方面的互动会越来越多。政务微博作为一个服务百姓的新工具, 不但要征求最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 还要以草根的心态、以网民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互动, 耐心的倾听, 及时的反馈, 要做到态度诚恳、不推不躲, 迅速回应、主动面对, 公开透明、及时辟谣, 正视围观、把握民情, 为制定接下来的政策争取最广泛的民意。这是践行阳光党务、政务、增加政府公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4) 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制度, 提高舆论应对能力。积极开展网络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做好群众留言领导批示上网、回复和规则和流程, 要明确负责人, 完善制度, 落实责任, 使网络平台真正发挥群众路线与民沟通与民互动的作用。主动、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要遵循“双进入”, 对公众的第一期待要亮明态度, 第一处置要公正, 第一时机不错失, 第一情绪要化解。严格技术管控, 防范有害舆论的传播扩散。

引导工作机制 篇9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使得中国的网络舆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态势。通过网络舆情, 政府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于政治、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可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这些热点问题, 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舆情也存在着良莠不齐、虚假信息泛滥现象。极端情绪和虚假的舆情传播, 可能影响人们的生活, 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 既能推动经济发展和引领社会进步, 也能导向错误, 混淆视听, 扰乱社会秩序。

高校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高, 网络环境好, 所以关心各种社会和校园时事, 参与网络舆情的程度高。高校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因此, 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 无论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还是对学校和国家的健康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了该课题的研究方法, 深化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入手, 总结了其主要特点, 提出了其分类方法, 并具体阐述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两个重要环节该如何实施。

1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涵义与特点

1.1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涵义

文献[2]指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文献[3]提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 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基于以上关于舆情概念的研究, 分析后将舆情定义为:舆情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 社会群体对某件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表现出的意愿及行为的综合。网络舆情是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和传播舆情, 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指高校学生参与的网络舆情。

1.2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点

1.2.1 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属于网络使用对象的同辈群体, 因此有诸多的共性, 大致分为3类:一是大学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有表达对各种社会现象看法的诉求和知识基础;二是大学生年纪轻, 从枯燥的基础教育到自由的高等教育, 渴望通过网络结交新朋友, 认识新事物, 展示自己的能力;三是大学生涉世未深, 交际面狭窄, 易冲动, 对纷杂的社会评论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 容易盲目随从。

1.2.2 舆情内容的多元性

高校学生具有教育对象和社会公众双重身份, 这决定了高校学生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多元性是指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 既包括国际交往事务、国家政府事务等重大事务, 也包括诸如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务, 还包括诸如学习条件、成绩评定、奖学金评定等学校内部事务。

1.2.3 舆情主体的极化性

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 相对比较年轻, 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 自控能力还比较弱。虽然大多数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处理某个社会问题时能够正确评判, 做出理性的响应。但面对突发问题时, 在处理上往往不够冷静, 容易情绪化, 受别人观点的影响, 从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就使得他们容易被西方敌对势力、国内反动势力及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由于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要特别重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1.2.4 舆情形成的迅捷性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方便地进行交互、交流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网络的传播形式是多样的, 有电子公告牌 (BBS) 、即时通信工具、博客、微博、电子邮件、手机等。作为年轻的大学生, 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 往往同时拥有多种网络交流工具。网络的传播速度也是惊人的, 它可以瞬间将某个舆情源传到网络可以到达的每一处。所以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形成极为迅捷。

1.2.5 舆情形势的可控性

综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极易形成而且传播速度快, 但它并不是不可干预的。由于高校学生生活环境相对集中, 这就为管理带来了方便性。同时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是进步的, 而高校又有众多的教师, 所以只要高校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 对于形成的舆情往往是可控的。

1.3高校网络舆情分类

由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内容呈现多元性, 强度有高有低, 为了能够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强度, 及时作出不同的有效对策, 根据舆情内容的好坏, 将其分为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根据舆情需要加以干预的紧急程度, 将其分为高强度舆情和低强度舆情。高强度舆情是指学生对社会公共舆情反响强烈, 可能影响社会秩序或严重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甚至可能触犯法律的舆情, 还指可能对学校形象和声誉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学生舆情;否则, 称为低强度舆情。根据舆情的内容是社会问题还是高校自身问题, 将其分为社会舆情和高校舆情。高校舆情是指舆情内容与特定高校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舆情, 舆情内容反映的是对高校日常运作中某件事的看法;反之, 称为社会舆情。正所谓“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舆情监测主要针对负面高强度舆情开展工作。

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机制

由于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上述特点, 特别是舆情形势往往具有可控性, 所以高校要加强学生网络舆情的监测, 以便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2.1网络舆情监测的领导机构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安全稳定大局, 也关系着学校的声誉是否能够得到维护, 因此, 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第一, 指定专门的校级领导负责网络舆情监测;第二, 成立网络舆情监测领导委员会, 成员一般由宣传部、网络管理部、学生工作部、院系部的一把手组成;第三, 领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 由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

2.2网络舆情监测成员组成

网络舆情监测的具体成员一般应包括宣传部门代表、学生管理部门代表、院系代表、学生代表和网络技术较强的人员。宣传部门代表的职责是在发生重大事件 (多指负面高强度舆情) 时, 及时地向学校反映进行决策并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学生管理部门代表的职责是对协调各部门进行引导和处理;院系代表的职责是针对本院系的学生舆情进行引导和处理;学生代表的职责是从学生的角度对产生的舆情提供对策;网络技术人员的职责是舆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

2.3网络舆情监测过程

2.3.1 舆情信息收集

根据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实施主体是人还是物, 将舆情信息收集分为显式的和隐式的。所谓显式的信息收集是指收集的全过程全部由人工完成, 监测人通过浏览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 来发现有价值的舆情信息。隐式的信息收集则主要是由舆情监测系统来完成信息收集。二者的区别如下:显式的信息收集客观准确, 但需要投入的人力多, 花费的时间长, 主要限于校内BBS, 信息收集量小, 不能够及时发现重大舆情, 另外也无法确定舆情的主题是否是本校学生。隐式的信息收集弥补了前者的不足,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与本校学生有关的舆情, 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收集规则是由人指定的, 可能由于规则的不合理和技术的不成熟而漏掉有价值的信息。收集到的信息也并不是都是有价值的, 可能存在干扰信息。

2.3.2 舆情信息分析与整理

经过舆情收集过程得到的信息往往是大量的, 虽然收集过程中已经经过了分析, 但这种分析是初步的、粗略的, 没有经过周密的考虑。由于监测组成员的力量有限, 所以对收集来的舆情要进行分析和整理, 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类汇总, 忽略强度较低的舆情, 上报强度较高的舆情。

2.3.3 舆情信息上报与处理

经过筛选的舆情, 上报舆情监测领导委员会。委员会工作人员根据所涉及的问题, 将舆情反馈给宣传部门或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处理。由这两个部门再把问题细分, 协调有关单位和个人做出最终的处理。例如, 对于学生反映的与教学有关的问题, 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协调教务处和院系做出决策;对于学生反映的食宿问题, 学生工作部门可以协调后勤和院系做出决策;对于学校外在形象的宣传, 宣传部门可以协调纪检、人事和院系等部门做出决策。对于重大问题, 学校一定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响应, 并妥善做好后期处理, 否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2.4网络舆情监测技术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帮助决策者第一时间发现形成的舆情, 让决策者做到有备无患, 及时妥善处理好舆情, 使得舆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一般应整合互联网搜索引擎相关技术及信息抽取和处理技术, 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热点检测、敏感问题检测, 实现网络舆情监测和热点、敏感话题追踪等实际需求。更为完善的功能是可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形成直观的图表数据, 做出正确舆论预测, 为决策者全面掌握网络舆论传播动态提供分析依据。国内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北大方正公司的“方正智思舆情分析系统”, 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等。这些成果已应用于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监管部门和公关咨询公司的网络舆情监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能力的高校也可自主研发更加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生舆情监测系统, 主要功能是发现所在高校学生的网络舆情参与情况。

2.5网络舆情监测上报和保障制度

网络舆情形成迅捷, 发现越早, 越好做出妥善的处理。因此,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舆情上报制度。例如, 可以采取重大舆情日上报和普通舆情周汇总制度。另外, 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工程, 要有一套协调和保障制度。例如单位一把手负责制定监测工作资金保障制度、监测人员福利保障制度、监测人员工作协调制度等。

3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3.1舆情引导原则

舆情通俗地讲是指人们对某一事件所持有的情感趋向。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 所以舆情引导的原则是, 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 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 让学生有地方流露自己的情感, 敢于直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校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舆情疏导和科学管理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 从而保障舆情引导的效果。

3.2舆情引导方法

舆情引导工作围绕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展开, 根据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不同, 分为以下几个小组:思想教育组、舆情领袖组、工作落实组、网络技术组。

3.2.1 思想教育组的工作

思想教育组的工作目标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工作人员主要由熟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理念并且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例如可以由从事教育科学和心理学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工作方法是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增进了解, 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

3.2.2 舆情领袖组的工作

舆情领袖组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对舆情的观点与舆情领袖的观点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工作人员主要由对网络技术较为熟悉、思想进步、有大局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人员组成。工作方法是在第一时间针对新的网络舆情发表看法, 占领网络舆情的新高地, 对广大学生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然后持续跟踪舆情的最新进展, 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关心时事的愿望, 也尊重了他们的言论自由权, 更保证了舆情的健康发展。

3.2.3 工作落实组的工作

工作落实组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或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化解舆情的目的。学生网络舆情的解决如果能够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和工作落实相结合, 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工作人员主要由相关的职能部门组成, 通常会包含教务和后勤部门的人员。工作方法是对学生合理的诉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项落实解决, 并通告进展。

3.2.4 网络技术组的工作

网络技术组的工作目标是维护好现有的校园网络交流平台, 并努力通过创新交流形式、拓展交流平台满足学生了解社会、展示自己的需求。同时, 网络技术组还承担着熟练应用或开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任务。工作人员主要由网络技术较强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工作方法是实时跟进网络交流的方式和技术, 努力营造丰富和谐的网络文化。

4结语

本文在借鉴现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处理机制等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不同的研究思路, 阐明了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性、涵义和主要特点的见解, 重点细化了某些概念, 如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分类, 并提出了一套较为详尽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方案, 对高校舆情工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马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3]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4]赵中源, 王国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治理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5) .

[5]刘云.网络舆论传播中若干算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引导工作机制 篇10

关键词:网络,涉检舆情,遏制,引导,检察形象

当下, 中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正呈几何态势迅速扩张, 网络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互联网舆论平台发表言论、图片以及跟帖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 而网络舆情, 是民众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 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为:BBS论坛、博客、播客、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 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由于传统媒体往往注重主旋律宣传, 以正面事件为主, 表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对一些负面新闻, 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较少, 公众长期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负面消息, 于是,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互联网就是人们了解事实真相的第一选择。

在互联网上, 网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不受任何约束, 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 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 发言者身份隐蔽, 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 如果网民缺乏自律, 就会导致某些偏激和非理性的言论, 造成群体盲从与冲动, 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出口。特别是在具有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发生时, 突发事件中的矛盾双方往往处于对立状态, 网友将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手机上网、论坛发帖, 网络聊天等形式传播出去。尤其是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 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信息公开稍微迟滞一点, 就有可能为谣言留下传播的空间。当网络舆论与社会事件偏向严重时, 网上的意见容易呈现两极化, 网民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极端地赞同或者极端地反对, 进而在短时间内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从“孙志刚事件”、“浙江杭州飚车案”、“云南躲猫猫事件”到“孙铭伟案”, 无不展示了互联网络舆情的复杂态势和巨大影响。

涉检网络舆情 (包含正面涉检舆情和负面涉检舆情两类) , 对检察机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特别是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及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任何事关检察工作的一个细小的案件或事件, 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放大后, 其传播的结果均可能与业已存在的事实有较大的出入, 且已经传播或正在传播的舆情大多是对与检察工作中有关的人或事的否定性评价。网络中非理性、情绪化的涉检舆论, 使舆情焦点容易被放大, 形成网络舆论暴力, 给检察工作带来被动, 并影响到检察机关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由于网络舆论的复杂态势, 特别是涉检网络舆情的难控性, 使得我们在网络媒体上对舆论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 一旦出现非理性的涉检网络舆情, 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是难以遏制舆论导向的。

因为涉检网络舆情的对象只能是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 与检察工作相关的人或事, 所以应对涉检舆情信息的要点是处理好“舆情危机”中有关的舆情信息及其传播的社会后果。而要点中的要点则是要看到凡是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 都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舆情。正所谓“民意无处不在”。

因此, 为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构建和谐检民关系, 检察机关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进一步应对和避免网络炒作, 使流言见光死。

第一应当增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舆情意识, 保持积极的态度, 端正心态, 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认清网民对检察机关诸多质疑的目的是在于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及社会形象的监督, 是对目前检察机关信息发布尚不完整的一种弥补。对于检察机关本身也是一种鞭策, 有利于公正执法。检察机关有自身的工作性质, 内设有关综合、业务等部门, 一般群众并不了解其职能, 通过网络的公开、传播、影响, 使得群众更加相信检察机关的办案能力及检察队伍形象, 有利于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而负面涉检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检察机关舆情意识不足, 对大众媒介心存顾虑, 囿于对检察机关地位和检察工作的传统认识, 忽略了群众的真实需求, 忽视了与媒体的深入沟通以及对检察工作的主动宣传。由于对传媒报道的心存顾忌, 使进行舆论引导的主流媒体无法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消息。当人们急于了解一些问题的事实真相, 而又得不到及时的合理解释和听不到任何来自正规渠道的消息时, 网民便会传播自己的揣测, 使网络舆论慢慢获取人们的信任, 促使网络舆情危机形成。二是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确实存在失误与瑕疵。随着近年来职务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行为越来越隐蔽、关系越来越复杂、查办阻力越来越大, 个别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中不讲究方法, 没有严格按照依法执法的要求, 只片面追求实体上的“精益求精”, 而忽略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忽略了案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执法办案中造成一些失误和瑕疵, 被网络快速放大和炒作, 其后果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三是队伍建设中负面性的人或事。检察队伍中的个别干警特权思想严重, 滥用、滥施检察权, 给检察队伍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在对待这些事情上, 检察机关长期存在“家丑不可外扬、自身问题尽可能内部解决”的认识误区, 让许多事情的真相得不到媒体的正面引导, 引起不明事实的网民高度关注, 甚至炒作, 放大了队伍形象的负面影响。四是检察工作监督缺位。检察机关履行的职权一向有很大争议, 特别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侦查权和逮捕权的行使的公正性。检察机关独家履行自侦自捕自诉职责, 其侦查、逮捕权的行使过程缺少诉讼程序上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所以, 当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结果与人们的期望值出现差距时, 由于监督的缺位, 社会上就会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 而当这些怀疑又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时, 就会引起网民的共鸣, 进而引发网络舆情。

第二, 把稳网络舆论的主要方向, 正确应对和避免网络炒作, 加强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监测, 强化涉检舆情源头引导, 及时消除涉检网络舆情隐患。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建立健全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网络舆情实时收集机制、舆情预警机制、研判应对机制、舆情引导机制。

一是建立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成立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监测、请示和沟通协调, 并及时分析应对。

二是建立网络舆情实时收集机制。敏锐发现和整理有关的舆情信息、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 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动态、导向、特点和趋势, 开展动态跟踪, 正确甄别筛选。

三是建立舆情预警机制。事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 制定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 制定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在第一时间对本地涉检舆情展开调查, 及时捕捉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涉检问题, 掌握真实情况, 采取应对措施。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 及时反馈到上级部门。尤其对于容易引发不良网络舆论的案件、事件, 由各事件责任部门紧密联系、沟通、合作, 出现负面舆情时, 第一时间协调网站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四是建立风险研判应对机制。检察机关应当明确哪些问题是需要给予重视的重点、热点问题, 对于网上关注的某些重点、热点问题, 给予特别关注, 增强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同一个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媒体报道和网民讨论, 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检察机关必须要及时了解舆情出处, 对这些报道和言论进行综合分析, 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发展趋向和规模进行判断, 通过科学分析研判评估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并及早通知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网络监督员尽量严格审核有关信息, 对恶意信息立即删除, 对情绪偏激的帖子作缓冲处理。必要时, 以检察机关官方身份跟贴发布信息, 积极从正面澄清事实、作出回应, 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五是建立舆情引导机制。要稳定网络舆论, 建立舆情引导机制是重中之重。面对网络舆情, 不可束手无策, 最要紧的是直接面对网民, 把已经了解和可以确定的事实真相、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的态度予以公布, 当网络出现海量信息时, 网民往往会无所适从, 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依据, 只有让真相站出来, 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才能防止流言蜚语, 变被动为主动。检察机关网评员在发现涉检负面网络舆情后, 不能一味删帖子, 而应积极正面引导, 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 澄清事实真相, 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进行正面引导疏通。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开展即时性评论, 及时跟帖批驳反面声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帖、跟帖发表引导性评论, 发布正面观点。

只有加强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监测, 强化涉检舆情源头引导, “堵”与“疏”并举, 及时消除涉检网络舆情隐患, 才能维护检察机关的威信, 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第三, 检察机关应当强化自身建设, 从根源上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网络宣传教育培训机制, 组建检察网络宣传队伍。真正把网络作为倾听民声的平台, 充分接纳、分析、改进网络上对检察工作提出的不足。

一是要提高检察干警自身素养, 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各类业务知识, 确保每位检察干警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 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熟悉法律、纪律严明、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在任何情况下, 执法工作都能够做到举止端庄, 语言文明, 动作规范, 保持执法统一性、原则性和灵活性, 多做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引导工作。着眼于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作出决定前纠正问题, 在检察环节内解决问题, 切实预防和避免不规范、不文明执法行为的发生。树立起亲民、为民、护民的检察形象, 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认同感, 不断优化舆论环境, 塑造法律权威, 从源头上根除网民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相信谣言的心理基础, 以消除非理性网络舆情对检察工作的负面影响。

二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以保障执法公信力, 通过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主动把检察职能向社会延伸, 向企业和群众贴近, 以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 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以执法为民的优良作风赢得公信力。

三是要推行检务公开。完善各检察业务科室的工作职责、办案程序, 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外的内容外, 可以将执法依据、程序、流程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明确向公众和当事人公开的诉讼监督工作事项, 增强诉讼监督工作的透明度, 保障人民群众对诉讼监督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四是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提升满意度。扎实信访接待, 落实检察长接访日制度;深入化解矛盾;重视涉检信访问题;加强检民信息对接强度。从源头上分流涉检网络舆情量, 有效地提升检察工作社会满意率。

第四, 检察机关应当认识到网络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主动面对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正面的涉检网络舆情有利于促进涉检事项真相的揭示, 以满足最广大群众的信息知情权;有利于传导民意和聚集舆论, 为检察机关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通过涉检网络舆论, 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的监督;有利于通过网络舆论制约传统检察文化对检察工作和队伍的消极影响。因此, 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利用舆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 全面提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引导舆论的能力。进一步加大检察工作正面内容在网络的宣传力度, 增强检察工作宣传的主动性、预见性, 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矛盾, 理性合法表达诉求,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 加大公开力度, 创新公开形式, 丰富公开载体, 提升检务知晓度, 增强检察公信力, 增加人民满意度。对涉检的重大敏感案件、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 抢占先机, 把握话语权, 赢得主动权, 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要打造“阳光检察”, 树立公正威严的执法检察形象, 就必须加强网站建设,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是建立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检察宣传, 既是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也是检察机关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网络宣传应建立领导机制,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实行检察宣传工作上下统一、层层落实、人人参与。

二是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组建由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干警为主的网络舆情通讯员、网评员队伍, 定期开展舆情引导处置情况总结会和培训会, 开展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预测力、鉴别力、引导力的培训, 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 规范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 及时、客观地在网上发布检察环节涉及社会稳定的各类信息, 主动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 增强公信力。

三是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对网络新闻、消息从线索提供、初稿采写, 到审稿签发、网上发送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紧抓热点焦点, 触发检察宣传亮点, 向社会充分展示检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作为及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利的显著成绩。

上一篇:EP方案下一篇:应用型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