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2024-07-08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精选十篇)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篇1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问题上下功夫, 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 适时创设问题情境, 做到精心设计, 巧于提问, 从而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尽量让学生多思, 多说, 使之入境。如在《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中, 首先设疑激趣:你是否有过依赖的时候, 当时是怎么想的, 有没有想自立自强?从实际入手,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对事例的阅读和自身实际的反思, 以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来解决, 学生可以有不同见解, 只要有道理, 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 能解决自身问题就可以。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这个问题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 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价值观上有所收获。但要注意的是, 在设立问题情境时, 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原则来合理地设置问题, 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看书找答案上。在组织教学程序时, 要及时针对学生的发现活动作出适当的引导, 使他们运用正确的思维规律, 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问题情境的积极作用。

二、创设材料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情境教学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 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活思维, 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实效。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 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 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 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 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要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创设与教材相融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所以在备课时, 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 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 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 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 网络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 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开启他们的智慧, 开拓他们的思维。

三、创设活动情境, 运用情境导行,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明理是基础, 导行是关键。因此, 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 提高道德认识, 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 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 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 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 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 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中学生童心未泯, 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 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导行教学中, 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表演, 让他们进入角色, 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 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 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 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七年级思想品德《礼貌显魅力》一课中, 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文明交往方面的图片或照片, 同时播放歌曲:《找朋友》。 (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 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文明交往有何意义?)

四、创设爱心情境, 铺垫情感基调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 充满爱的教育氛围, 才能使学生心理感到安全, 才能坦然接受学习。古人也曾说过:亲其师, 信其道。可见, 与学生情感交流得当, 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惯性。与学生情感的接近, 得到他们的认可, 在这一感情基奠下, 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会主动、自觉, 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情感的情境中学生感到的是人格的尊重、自身价值的存在和智慧的展示以及爱心的温暖, 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主观所需, 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诚心、耐心、爱心、热心来建构教学的情境, 不用“教鞭治学”, 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使学生在情感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

五、优设评价情境,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优设评价情境, 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激活求知热情, 提高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决, 而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促进和提高。所以, 注重营造良好的评价情境非常重要。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发展, 实现个体价值。这一情境要教师去精心的营造学生学习、发言中, 一个满意的眼神, 一个奖励的微笑, 一个好的手势, 一段鼓励性的话语, 都是在无形中建构评价情境。另外, 对于那些对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 用最大的耐心、关心和尊重去对待, 及时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 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还有, 应将单独的教师评价情境转化为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情境, 这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情境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 促进他们自主去探究, 全面地认识自己。

六、运用多媒体, 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 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针对学生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情况和条件创设特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仅从几方面与同行们一起讨论, 共同为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养成道德习惯创造良好的有利条件。

摘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课堂教学情景创设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创设 篇2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的创设

 

作者/雍 波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所关注的首要问题和追求的根本出发点。经过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探索摸索出问题情境、创设音乐情境等系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有效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场景,利用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探寻,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体验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那么授课教师在课堂实践操作中,如何来创设情境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问题情境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设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置于探索未知问题的气氛中,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体验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境教学中,以问题为主导,以情境为补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境起着铺垫知识和激发兴趣的作用,通过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实践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思维困惑、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把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探讨问题、回答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故事情境教学法

思想品德课堂中故事的引用,需具有短小精悍蕴含哲理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提炼生活中的故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例如,在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课时,让学生讨论如何抵制不良的诱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诱惑,如有人让你抽烟、请你去舞厅网吧时,你会怎么办?这时有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回答。针对这种情境,我讲了“水煮青蛙”的故事。把一只青蛙投进盛满沸水的铁锅里,结果那只青蛙就像被电击似的立马跳了出来,得以生还。第二次把青蛙放进冷水里,慢慢地加热,这时我让学生发挥一下想象,看看后一只青蛙的结局会有何不同?从这两只青蛙的命运中你有何启示?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大家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立即活起来了。

三、音乐情境教学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创设音乐情境,能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中《认识挫折》时,我先播放了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提问同学,听了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同学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我最后强调说:如果把成功比作雨后彩虹,那么挫折就是彩虹之前的风雨,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阳光下,会经历风雨,会遇到许多挫折,虽然挫折有大有小,但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学生纷纷为我的感悟鼓掌,于是我因势利导进入新课学习:教学挫折的含义和起因。又如,在讲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时,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使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到改革开放的过程,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认识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学习交往友情时,播放《朋友》,学习认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等。这些熟悉的旋律很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学生进入了思考探讨的情境中。

四、漫画情境教学法

漫画一般是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褒贬时事,寥寥几笔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耐人寻味,因此,漫画具有的趣味性和思想性,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采用了漫画《地球的负担太重了》,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人类过多的活动和索取,地球已不堪负重了。直接点明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视频动画情境法

视频动画是当前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一种媒体表现形式,在思想品德课中适当运用动画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动画情境,拉近理论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我在讲“环境问题和改革开放成就”时,通过视频资料展示环境污染与破坏、家乡的新貌与旧貌,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我们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情、教学内容、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成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获得感情升华,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焕发出活力,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育人的效果。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篇3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具体来说,它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情境,努力真实、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营造师生平等的情境教学气氛

师生平等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我们这样设想,专制而高压的课堂气氛能否真正适合于情境教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实现了师生平等,才能促使师生间更加情投意合,也就能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追求进步。比如,新学期刚开始,我们学校就分配给思想品德学科一个办橱窗板报的任务,但是我带的是初一新生,他们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这项工作。当班级中的思想品德课外小组得到了任务之后,就有学生来向我求救:老师,学校让我们出橱窗板报,主题是宣传思想品德学科的特色,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希望您能帮助我们。昕到这话后,我立即计上心来:帮当然可以帮,但我只能在你们搞好以后加以指导,别的就无能为力了。其后,学生们就各自行动了起来,我全程都没有插手他们的工作,但一直在暗中观察。几天后,他们完成了任务之后兴致勃勃地来请我指导。我看了之后觉得虽然内容尚不够充实,色调也存在诸多不足,但毕竟是他们亲手制作而成的,因此,我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假如下次某某地方进行修改,效果会更好。这样的几次指导之后,橱窗板报的质量变得越来越高,而师生之间的平等所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办板报的成功,更是展示出了学生们的学习精神和自主意识。

二、构建情境教学的有效方式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课前导人、课中讲解、课后练习。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讲述本人对构建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尝试。

1、课前:用好学生资源。时代瞬息万变,思想品德教学要做到与时俱进,肯定不能脱离时事。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时事,又要让学生迅速回到课本知识点,“形散而神不散”,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好学生资源所提供的情境。为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置“课前三分钟”便可一举两得。“课前j分钟”是这样操作的:学生按学号轮流开讲,提前一周让学生白行准备,内容是时政热点,重点是学生对这一时政热点的评论,要求评论尽可能切中知识点。也就是让学生提供情境,并指导学生学会用知识点来分析材料,而教师大可实行“拿来主义”。

2、课中:用尽课件资料,为了让学生学到并学好知识,课中的情境教学至关重要。多数情况下,教师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置一个个不同的情景,这样容易导致情景过多过乱。因此,在教学当中,将资料用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例如,在讲“财产留给谁”这一部分时,教材第一目提供了晓军的材料,为了让学生更连贯地掌握知识,把第二目和第三目的内容以晓军为主人公进行编排,共提供了五集的情景剧场。学生随剧情的跌宕而兴味盎然,还积极思考问题,效果非常好。

3、课后:用透练习材料。课后练习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直接考查知识点,一种是考查对知识点的运用。前一种缺乏灵活性,因此用后一种的居多。要考查知识点的运用,提供材料必不可少,而提供材料的过程就是给学生提供与知识点相关的情境,这是教学过程的后续内容,能强化所学知识,也较为重要。所以教师要精选情境,用透练习材料。例如,在讲完“财产属于谁”这一部分后,为了让学生懂得财产的归类、什么情况下属个人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题:材料:张先生的一天(略)。问题:①在这一天中,张先生接触的财物中,哪些属于其合法财产?哪些不是?为什么?②他对自己的这些合法财产都行使了哪些权利?

三、情境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设置的情境应尽量是正面的。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心理和思想上还很不成熟,是非观不明,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滋生逆反心理。如果设置的情境是部分学生身上常发生的一些反面的东西,这样就可能被部分学生看作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导致他们对教学过程进行抵制。这样会激化师生问的矛盾,最终将导致学生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尽量设置正面情境,做到有的放矢。但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也应加强教育。

2、情境教学不能走过场搞形式。情境的创设、探究应贯穿于情境教学的全过程,情境展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情境的展现、活动过程的组织、知识的衔接等环环相扣、相互协调,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导致情境教学流于形式,这样就难以实现过程的探究,也难于完成结果的认知。

总之,在实施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中,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有效教学情境的含义及类型,为学生学习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师生之问、生生之间、人境之间和谐互动。这样,做到了“境”与“理”的统一,在情境之中蕴含着“理”,通过交互共振,使师生“共生成长”。由此可见,整个政治课情境教学过程的核心正是课堂教学试图由教学信息流的单向输出到双向反馈,由心理活动的无意识认知接受到情绪的有意识感知体验,由情感的被动响应到相互交流的转变过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浅探 篇4

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教材认识加深理解,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巩固, 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内化成行为, 既学习了知识, 又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下面就情境教学谈点心得体会。

一、上课前坚持开展时政播报、讲演活动

时事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因为内容广泛, 时效性又强, 因此不少学生会忽视掉。我就利用每节课的课前3至5分钟, 让全班同学轮流对近几天的新闻进行简要“报道”, 而且可以用南京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东升说新闻、孟非读报、老吴韶韶那样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定要结合教材有关观点来说。每次2人, 可以单独表演, 也可以合作进行。

播报时我让他们进入思想品德课的情境:大的事件要像电视主持人那样叙述, 如:“改革开放30年成就”“南京创建文明城”等;具体的事情可以表演小品, 无论大事, 还是具体的小事, 都要思想品德课的名词、观点、原理来点评分析, 而且角度越多越好, 越有条理越好, 同学们的掌声越响越好。学生积极性相当高涨, 他们精心准备演讲, 他们盼望思想品德课的到来, 他们觉得一节课时间过得真快, 他们甚至编写了好几本厚厚的班级时政演说集, 我为之感动、喜悦, 甚至幸福!

二、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情境教学法

(一) 用好教材的短文、插图、相关链接

这是最直接、最生动、最准确的教辅资料, 我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这些事例进行描绘、渲染, 使其富有情趣, 用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达到以情激情、以情动人的教育效果。如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

为此必须钻研教材, 熟记教材内容, 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变书面语言为口头语言, 再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情, 使语言形象生动, 使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含义,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经过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辩论, 不仅可以高效地理解知识, 而且也容易形成轻松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 积极进行小品教学

学生学习效果, 往往与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 再加上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这就使学生知识认识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 我让学生表演, 通过做一做、想一想, 慢慢体会, 从中悟出道理, 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 直接生动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认识。

(三)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形式多样的情境教学

初一年级的第四课《走进青春》, 我让学生带来了从小到大的照片, 用投影打出来展示, 让他们感到:我真的长大了, 我走进人生的春天!既生动又亲切。

初三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带了《二泉映月》的音乐, 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字帖给学生欣赏。

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手段开展情境教学, 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 有助于很好地实施思想品德课的大德育教育教学目标。

三、课堂之外, 注重创设情境去实践

在考试前夕, 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编写教材知识体系图表, 画出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树干、树枝、树叶, 在学生的动脑又动手中整合了知识, 复习了课文, 培养了能力, 取得不错的成绩。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篇5

中江县太平乡初级中学校 何云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要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这种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因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设计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主动探索、丰富体验、感悟要求,从达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一、联系生活,兴趣引入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思想品德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对不同地域和城乡差异使得教材资源与学生的实际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教材是范例,而生活实际是蓝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设计好教学情境,取自于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才能确实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的效果,从中获得感悟,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如在《交友的智慧》这课时,我先创设了一个交友标准的情境,由于提出的问题贴近于学生切身实际,因而很快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展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例举真正的友谊、探索真正友谊的内涵、掌握交友的艺术,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

二、问题引领,产生共振

“思维是以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基础知识,并在过程中体念情感、态度,形成技能,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创设,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巧妙设疑,让学生在疑问和惊奇的愉悦中领悟知识,在思维的激情中接受教育,体念过程,真正做到“动之以情”,并通过激情为“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初三思想品德课“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时,我在播放了歌曲《春天的故事》后,给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 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指的是谁? 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积极发言,并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这样,不仅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而且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主体,充分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课标要求:“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这样,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不再是师对生的单向交流,而是师与生、生与生、生与学习资源等多向交流;交流也不只是简单的问题对答,而是对话、碰撞、争鸣等多种实质性

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生的共同参与过程也是师生情感的交融、相通过程。这样,教学情境成为是一个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相长,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在涉及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时,我让学生在主要是由自己参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探求、感悟新知,主动争辩,在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得体验。如我在消费者权益内容的教学时,导入时就设计了一个购物纠纷的情境,分别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市场管理员、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警察等角色,既引起学生兴趣,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

四、课堂生成,锦上添花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课堂中学生偶然出现的“出轨”行

为,虽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要掌控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能选择回避,而是要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随机生成教学情境,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

五、情境创设,把握尺度

思想品德教学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情境创设时应注重这些特点的把握,以恰当的时机予以体现。要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从而将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教学情境的合理性、科学性,把握好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情境创设中要注意知、情、意、行四者的有机统一,其中知为基础,情是动力,意为核心,行是归宿。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之关键在于能否将认知转化信念,有了信念,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形成信念必须培养学生与知识相适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篇6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主要采取讲授的形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

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因此学生往往感觉学习乏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感人的故事、富有哲理的寓言、真实的案例创设情境,积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享受故事情境, 可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时,我引用了“吃蛋原理”这个哲理事例:一户人家养了一只母鸡,假如这只鸡一天下一个蛋。对于这户人家来说,可有三种消费方案:⑴坚持每天吃一个鸡蛋;⑵把母鸡杀了吃掉;⑶坚持在一段时期少吃鸡蛋,省出10个,孵成小鸡。問学生你会选择哪种消费方案?如此教学,一下子把学生们带到了新奇的情境,学生们都感到学习过程新鲜有趣,乐于积极参与讨论。经过分析比较,学生认识到应该选择第三种方案,虽要忍受一时的清贫,但一段时间后,可既有鸡吃,又有蛋吃,生活质量会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选择第三种消费方案,就是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情境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灵活恰当的应用故事情境创设可对教材的处理带来诸多积极的影响。

二、创设生活情境

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来是源头活水,是学科教学存在的根基与发展的基础。新课改非常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要善于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的生活事物之中。这样既能以生动的生活来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学的亲切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同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从直观的生活现象中来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从而上升为理性认知,再回归现实生活,从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这正是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学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如果只是单纯而机械来进行讲解,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而且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只能是机械记忆,并不能灵活地用于指导现实生活。而教师通过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消费权益受侵害的生活实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科教学的真实性,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样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通过不断的分析、比较与思考,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理性认知与深刻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巧设悬念,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需要与愿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学习。例如一教师在讲依法治国内容时,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依法治国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把它拓展可以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体现我国依法治国的例子。然后过渡到:“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它拓展可以提出 “依法治国有什么意义”,把它再进一步拓展可以让学生讨论 “我国把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必要性”。问题创设情境是情境教学法最常用也是最关键的方法,其他任何一种方法都必须以它为铺垫。又如在初三的一节复习课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互联网上存在的弊病? (2)你能提出几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吗? (3)应该如何解决消费者权益屡受损害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各不相同, 但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我又问: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共性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的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突然来了灵感,提出回答此类问题,都要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切入:(1)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2)社会应该形成什么氛围?(3)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措施?(4)个人应该怎么提高素质? 从而总结出此类题的答题规律,获得了同学们的喝彩,成为本节课堂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四、创设活动情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情境教学 篇7

1. 情境教学的前提条件

1.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以知识为条件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次要由狭隘的单科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 从重视部分尖子转到全方位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再次要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转向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树立创新教育观。同时,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创造和维持一种舒适、愉快而有动力的学习气氛的重要因素。因而, 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高尚的人格。

1.2 教师要丰富知识素养

渊博的知识才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崇敬, 渊博的知识才能旁征博引, 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思维的翅膀, 为情境探究教学创造条件。因此, 教师在情景探究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要自觉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与扩展, 自觉了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动向, 特别能够经常性地了解国内外重大的时事热点, 扩大自己的视野, 丰富自己的知识, 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 深化对教材的理解, 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 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2. 教学情境的创设策略

2.1 材料情境的创设和运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学以致用。以事实为依据创设材料情境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因此, 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现实生活热点为背景, 或以现实有直接影响的史料为背景设置材料情境, 使学生在材料情境所展现的自然、社会现象面前, 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观点, 有效地提取材料情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发现事物的区别, 把握事物的联系,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教学《我爱我师》时, 为让学生感受来自于老师的爱, 可以选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地震相关照片, 用材料表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谊, 这样的生活情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参与生活。

2.2 语言情境的创设和运用

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具体形象的描述, 恰当巧妙的比喻, 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美好的情境, 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 用以适当的表情、姿态、语言等, 会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无尽的思索, 也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时, 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一起探讨怎样以开放的胸怀来做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以客观、平等的态度来面对不同的文化, 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应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有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既以教材为主, 又不拘泥于教材, 还可以以以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材料来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课堂形式多样, 气氛热烈, 学生兴趣高昂,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2.3 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及运用

多媒体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 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 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 在学习《在承担责任中成长》这一知识时, 我采用当前我国南方洪水的的录像, 较好地让学生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形象、直观地描写思想品德教材所要表示的情境, 使学生好像置身于现实生活中, 能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政治术语、理论还原成具体生动的事例, 使知识的难点得以轻松地突破, 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思想品德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4 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运用

设立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 起到启其智、增其能的作用, 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时, 我“对零花钱的安排”的活动的设计了下面的三个问题: (1) 你是如何处理零花钱的?有哪些做得不是太合适的地方, 还有哪些值得改进之处? (2) 如何借鉴其他同学处理零花钱的方式。 (3) 说一说自己生活中的消费经验, 如何做理性的消费?通过对上面三个问题的思考,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对零花钱的处理方式, 增强理财的意识, 提高消费水平。走出消费误区, 提高学生合理消费的能力, 初步树立理财意识, 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3. 结语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8

一、诗歌名言法

思想品德教学中, 恰当地引用名诗佳句, 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创设教学情境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也能培养学生对集体、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美好情感, 实现情感教学目标。如在讲解“一国两制”的时候, 可以引用余光中的《乡愁》, 让学生进行朗读, 体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讲解“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时, 引用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 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等等, 使学生感受负责任的魅力, 自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媒体情境法

用音乐、影视片或幻灯片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 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 复杂事物简单化, 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讲解“我和父母”时, 可以播放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孝子陈斌强坚持五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的感人事迹, 引发学生的共鸣, 生活中做到孝亲敬老。

三、活动情境法

结合教材知识点把学生带入社会,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 在课堂上开展情境展示活动。如: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这一内容时, 由于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 学生学起来显得抽象、枯燥, 教师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到村镇社区调查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投资兴建情况、人员组成模式、生产经营状况、上缴税收及工资收入情况等, 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各种所有制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回到课堂再分小组交流活动情况, 老师最后作知识小结。这样孩子们兴致很高, 活动中既锻炼了能力, 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

四、故事情境法

运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洛克说:“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注意。”故事引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生动的故事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启迪学生的心智,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力。在故事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 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实践证明, 寓道理于故事之中, 有利于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能使学生受到健康的思想感情的感染。借助于故事, 教师“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其效果往往比冗长的论述要好得多。如在讲解“直面挫折”时, 分享了居里夫人的故事。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童年是很不幸的, 妈妈和大姐在她不满10岁时就相继病逝, 家里的生活非常困难。但是小玛丽没有被困难吓倒, 她一边学做各种家务活, 一边刻苦学习, 从小磨炼了坚强意志。她是波兰人, 因当时波兰大学不收女性, 高中毕业的玛丽被大学拒之门外, 面对挫折, 她丝毫没有改变自己一定要上大学的信念。于是, 她决定通过做家教攒钱去法国留学。几年后, 她只身来到巴黎。1895年, 共同的事业追求把她与比埃尔·居里结合在一起, 他俩进行了科学研究, 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并因此获得了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 正当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时, 丈夫居里不幸死于车祸。丈夫的突然离去不仅使她失去了生活的伴侣, 而且使她追求的事业陷入了困境。然而, 此时的居里夫人懂得, 纪念丈夫最好的方式就是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她强忍悲痛, 继续研究放射性现象。1911年, 居里夫人又一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个故事启发学生要有勇敢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 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仿真性演习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模拟或扮演某种社会角色, 或模拟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真实场景, 使其身临其境, 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在思品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能增强课堂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思品课堂焕发生机。如在讲解“严守法律”这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模拟法庭当法官, 对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照法律作出判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主题探讨法

这是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一种方法。讨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各抒己见的机会, 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 升华道德情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完初三思想政治升学与就业话题后, 我安排了一次小组讨论, 设计了两个讨论题:“你对职业选择有些什么思考?”“你准备选择怎样的职业?”这样的问题, 内容浅显, 切合学生思想实际, 可有感而发。经过对不同职业的比较、思考, 探讨职业的选择, 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反映这样的讨论使他们受益匪浅。

七、漫画情境法

初中思想品德的漫画教学使比较枯燥的思想品德教学更加直观, 更加有活力, 内容更加丰富, 提高了兴趣,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例如, 在讲解“拒绝诱惑”这一内容时, 多媒体展示“危险的诱惑”的漫画, 这几幅漫画把“黄、赌、毒、邪教”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形象的画面刻画出一旦陷进去, 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欣赏漫画达到教学目的, 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获得感悟。

总之, 创设情境需要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 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等因素在动态与变化中创设直观、富有探索意味的教学情境, 有的放矢地选取具体的方式, 不能牵强附会, 更不能滥用事实,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使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情景创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 (6) .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的创设 篇9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 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在学习中敢于质疑, 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中大胆提出新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 在学习“改革开放”时, 一个教师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中国没有提出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会怎样?”当时学生热情高昂, 议论纷纷, 都积极发言, 纷纷预测中国的变化。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难看出,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而且让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有效的情境, 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意识也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思想品德知识无处不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 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形象具体的生活实物中完成对思想品德知识的认知活动, 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将教学情境变得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会随时随地学习。

总之,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 可以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等方面出发, 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殷树祥.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情境美[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3 (04) .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 篇10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境,有效创设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呈现过程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开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融意情行为一体。情境教学是思想品德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通过创设情境或案例, 将学生置于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交流和反思, 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实现价值引导的目的。为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在创设情境时, 教师应当重视以理服人、以真信人、以效示人、以诚感人。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 , 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 课堂教学要做到“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 在求知中生活。因此, 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把生活的点滴渗透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 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生活”中思考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决定教学性质

长久以来, 课改前的教材充斥着高度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其强势的理论性和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使处在思维认知较低状态的学生很难接受这种高位状态的思考方式, 总有“坐飞机”的感觉。因此思想品德课很难得到学生的喜欢。如果学 生游离于课堂, 那么教师的教学如同空塘垂钓, 将一无所获, 思想品德教育目的难以达到。而情境创设正是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到于人于己均有莫大关联的生活中, 势必引发师生对学习深度的思考, 同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经加工的案例要站得住脚, 以真信人

教师要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素材, 并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由于并非所有生活素材都可直接引入课堂,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 对准备提供给学生的情境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改造。对生活素材要按照教学需要进行改造和加工, 以不失科学性为前提。只有真实的、科学的情境, 才具有说服力, 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三、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1.活动情境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 将学生带入社会中,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个典型情景, 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进行情境展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魅力, 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 教师最后进行小结。这样学生不仅兴致相当高, 还能在活动中锻炼能力, 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2.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师应当创设问题情境, 并且提供某种刺激性模式, 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期望, 从而拨动学生心弦,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若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 会得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快乐。

3.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有生动性、形象性及直观性, 而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依据学生的特点, 利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对于调动广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创设合理情境, 形成浓郁的课堂氛围有积极作用,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新奇、惊讶与新颖, 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吸引学生的关注,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从而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效, 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掌握知识与培养想象力, 同时融入对心灵的美的陶冶, 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4.故事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故事, 并将教学内容贯穿其间, 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若依据教学内容, 合理穿插一些生动形象、趣味性比较强, 而且寓意较为深刻的故事, 则可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思想觉悟。

四、典型的素材要用得全, 以效示人

近年来, 全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一词广为流行。社会倡导的“低碳”是通过科技和创新, 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课堂教学同样讲究“低碳”、高效, 即通过挖掘、剖析, 尽可能选择典型素材, 让学生从平凡、简单的情境中感悟出深刻道理。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大大增强, 积极在课堂中创设情境。然而有些老师创设情境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 运用时剖析不够, 造成大量素材堆积, 有的交叉重复, 有的偏离教学目标, 有的前后知识联系不到位……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和学生思想的混乱, 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五、形成师生平等的情境教学气氛

师生平等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专制且高压的课堂气氛是否适合情境教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唯有实现师生平等, 才能促使师生间更情投意合, 才能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从而更好地追求进步。

六、放出去的话题要收得回, 以诚感人

以思想交流思想, 以情感交换情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创设的情境与问题, 应有利于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 有助于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中矫正其思想偏差。当话题涉及一些敏感问题时, 教师一定要精心预设, 对问题收放自如。

上一篇:信阳市下一篇:庭院葡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