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

2024-07-26

苏武牧羊(精选五篇)

苏武牧羊 篇1

遥远的过去, 一个老头和一群羊的故事, 穿过遥远的边塞和历史的时空摇身变成凝重的词语。区区四字, 撑起天高地远的辽阔空间, 托起十九年坚贞又绝望的牧羊岁月。

苏武本是汉使, 到匈奴大概只做了快去快回的打算。可命运总是摆脱不了人算不如天算的轨道, 事情挣脱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设想。忠诚和意外的里应外合, 让他这一去就是十九年。先是诱降, 后是折磨, 见他软硬不吃, 便干脆发配到遥远的北海边放羊。这方式应该相当于今天的劳动教养, 却有着比劳动教养更深的意义。既然你摆出宁死不屈的高尚脸孔, 那就成全你的信仰。去放羊吧, 去见识见识那动物的温顺, 顺便学会如何低头吃草。于是那时便已人到中年的苏武, 开始了天也苍苍野也茫茫, 异乡孤烟下只有人和羊的悲怆岁月。

十九年的生活日复一日, 只会识文断字的使者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牧羊生活, 英雄的用武之地从辉煌的庙堂之高陡然变成荒凉的江湖之远。那片远离家乡的草地上, 人的脚印和羊的蹄印反复重叠, 苦涩和忧愤如枯荣的野草, 死死生生。苏武的心像一块优质的海绵, 在牧羊的岁月里吸食着无尽的孤寂和苦闷。他正在做着悲壮的事———用气节杀死时光。此生谁料的事情, 就这样平静的发生。

其实, 投降了便有荣华富贵, 何必坚持着对皇上的忠诚。先降了, 日后再设法逃离也是不错的缓兵之计。越王勾践不也是表面卑躬屈膝暗地里卧薪尝胆吗?对待头脑并不复杂的匈奴, 何必如此较真的荒废了自己的时光, 趋利避害该是人的本性。可是苏武不是勾践, 他的头脑中只有宁折不弯没有忍辱偷生, 在丧失尊严和丧失自由的选择面前, 他没有勾践的心机。他不要十年破吴般以苟且换来乌烟瘴气的胜利, 他为了守住清白的信仰, 宁肯多付出十九年的等待。结果于他并不重要, 过程里, 他变成了坚贞忠义的雕像。

时间早已远去, 那些被放过的羊可能已经历无数的轮回化成人形。苏武的故事也褪去了鲜红的血迹, 沉淀出深邃的凛然。苏武牧羊, 从史实变成了史诗, 不屈这个词被他诠释得至高无上又沉稳大气。

苏武牧羊(本站推荐) 篇2

本课是《苏武牧羊》曲的歌词,内容选自古代历史故事:汉武帝时,中郎将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囚禁于冰窟逼降,他饮雪吞毡,坚决不从。后来单于又把他遣送到北海边牧羊,说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苏武不顾威胁利诱,不怕艰难困苦,坚持十九年而终不屈服的感人故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有关苏武的资料,借助工具书、多媒体材料熟悉“苏武牧羊”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个典故的历史背景。并且,在教学中我设计了音乐欣赏环节。授课主要分三步展开:第一、在“谈话导入”这一环节开篇以歌曲导入,在乐曲中体会人物当时的处境。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文章有初步的兴趣,同时营造气氛,又通过简洁的谈话烘托出苏武的高洁的一生,初步奠定情感基础。第二、在“学习诗歌”这一环节,我出示音乐,并亲自演唱这首歌。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吟唱这首北方民间歌曲,把握诗歌流畅的音调,进而体会苏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同学们更好的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奠定基础。第三、再次出示音乐,引导学生认真体味音乐中流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英雄气节,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学本课的最大感受是让学生从历史故事中进入课文情境,在音乐中学习课文内容,在学唱课文中感情得到升华,不但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感受苏武高尚的气节,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更渲染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很好。课文学完了,歌曲会唱了,苏武的爱国主义形象也深深印在了脑海中。《诉衷情》 《诉衷情》是宋代词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通过认真思考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在目标的制定上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通过简单的朗读确定自己要读出的感情;第二通过具体的词句以及文中所用的写作手法进一步地了解诗作所表达的深情。

授课之后进行反思,发现这堂课呈现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教学重点突出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哪些字词句最能打动你的内心”这一环节。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先是让他们小组讨论,然后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觅”字写出词人当年追求功名的急切,年轻时的自信和坚定执著;有的学生说“暗”“旧”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写出时光流逝,人事消磨报国之志难以实现的郁闷与惆怅;有的学生说“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南宋苟且偷安君臣的不满和愤慨。这其中老师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拨,使学生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和品味,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贯穿其中

导入课文后,我先让学生散读一遍,然后请个别同学朗读全文,并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音。接着又让他们结合课下注释初步感知后,小组讨论进行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情。同学们在这个基础上大致知道这首词应该读出当年的豪迈和如今的悲愤。在琅琅的书声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词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品味了词作悲壮沉郁的意境。

四、知历史明词情

所谓文史不分加,课堂上我几次引地学生了解历史,汇报资料,如陆游的为官之史,南宋的败落等资料,通过这些交流,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陆游的心情,也使得学生更好地走进词人的内心,因此学生读得非常动情,也非常感人。这种感情也带动了我。

五、不足

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出现在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如果前面导入和处理字词时能够再精一点,就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还有本来打算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陆游的看法,也没来得及,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是学生在学习了圆的基本特征、圆周长的探讨、应用后学习的,因为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公式探讨的时候已经明白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探讨圆的面积公式时,在这个基础上再渗透“数学的极限思想”,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的圆的面积计算,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这样,也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一、从圆的周长到圆的面积体验其中不同

本课开始,先与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比较不同,接着结合回忆平行四边形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进行估测。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当学生通过估测后,让学生来做个实验讨论。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现在平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并想想它与圆有怎样的关系。

这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近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存在改进的地方有:

1、学生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没有积极思考,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的计算有待加强,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比较慢,学生还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当半径等于一个小数时,学生很多就犯错了!如:r=0.3厘米,求圆的面积,有部分学生会把0.3的平方算成是0.9,结果就出错,这在以后的计算练习中引导学生认真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语法、词汇与现代文均有所差异,因此,在课前布置了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资料弄懂字、词的基本意思,为课上学习清楚障碍,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句,学生大概知道“山里没有日期,冬天过去了还不知道一年已经过了”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逐个细讲,只要在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出现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有的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大量时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

这节课,知识点看似简单,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以及求“百分率”。但没有什么很容易出彩的地方,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将教材进行了整合。讲完例题1后,将例1问题变为求达标率,后面例2采用自学的方法,加深对百分率的理解。但我认为也有许多的不足。在教学中,我应该意识到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在讲到生活中的百分率时,有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正确率,优秀率,出勤率,等.还有与我们城市生活有关的绿化率,人口出生率,青少年犯罪率,等.还有国外的海啸死亡率,还有学生说食品带上有净含率等,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关心时事,对周围事物观察仔细,有一份社会责任心,教师应该适时进行鼓励,对他们的回答予以有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发展。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口算正确率、错误率作基础,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学生也就很容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百分率的例子,如在教学时学生就由他们背古诗这一事实,想到了合格率、优秀率,由体育课上的集队、检查人数想到了出勤率、缺勤率,由体育运动中的投篮想到了命中率等等。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率这一新知识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小组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

三、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在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上或课外练习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有的学生说先调查一下班级中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再算一算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有的说统计一下班里有多少同学家中有电脑,算一算有电脑的家庭占全班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几,也有的说统计一下我班的独生子女数,算一算班中独生子女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确实体现了当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时,它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也将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苏武牧羊的故事 篇3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表示同意,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苏武牧羊 篇4

汉朝武帝年间, 匈汉两国连年征战, 雁门关外白骨累累。为求国泰民安, 中郎将苏武冒死出使匈奴议和, 结束了两国旷日持久的战争。然而, 就在苏武完成使命准备归汉之日, 匈奴国上层发生了内乱。单于怀疑汉朝使团勾结降臣参与谋反, 故而将大汉使团成员全部扣留。苏武因拒不投降而惨遭酷刑, 单于将其流放于北海牧羊, 以此逼迫苏武归降。

在十多年毫无返汉希望的穷厄放牧中, 苏武与羊为伴, 与狼为邻, 与大雁为友, 始终手持汉节, 不移其志。被逼投降匈奴的李陵为苏武带来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消息。在极度的悲痛中, 苏武昏死于暴风雪中。单于派阿云到北海羁留苏武, 苏武为阿云所救, 二人结为夫妻, 并生一子。十九年过去了, 匈奴国慑于汉朝的强大而同意议和, 李陵暗中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通报给了汉使。汉朝求归苏武, 而单于不容阿云母子相随, 苏武不得不再次放弃一个家, 苏武最终回归家园。

在19年毫无返汉希望的穷困放牧中, 苏武与羊为伴, 与狼为邻, 与大雁为友, 渴饮雪、饥吞毡, 始终手持汉节, 坚守自己的信念与操守, 用血肉之躯为后世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展开了一系列的情节冲突, 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悲壮场面, 揭示了苏武在逆境中坚守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

笔者认为, 豫剧《苏武牧羊》紧紧围绕着苏武19年困守匈奴, 展开了一系列的情节冲突, 通过单于逼降、李陵劝降、阿云诱降、苏武归汉等悲壮场面情节, 揭示了苏武在逆境中坚守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李树建将苏武成功塑造成了一个九死一生、气节不变的爱国英雄, 其“悲壮”美的特点。与《程婴救孤》的“悲烈美”和《清风亭上》“悲悯美”一起, 构成了“忠孝节”三部曲“悲情美”的艺术形象。

一、运用异域音乐和民族声乐技法的, 突出人物的所处环境和声腔

音乐和唱腔是戏曲艺术最重要的形式审美资源, 也是情节叙述、人物塑造和情感抒发的主要手段。一部成功的戏曲作品更是离不开音乐的创新化和戏剧化。所谓创新化, 就是创作者们敢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程式和板式, 创造出新的音乐语汇和唱腔韵律, 达到丰富舞台表现手段的目的;所谓戏剧化, 就是戏曲舞台上的任何音乐设计, 要合乎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和情感表达的需要, 都不能孤立于剧情和人物之外, 使音乐成为人物行动的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外在行动的必要支撑。河南省豫剧二团派团里的支部副书记李慧芳带领青年剧作家原长松和著名剧作家张芳到新疆体验生活。不仅如此, 为了让该剧与前两部的风格有所区别, 特约我省著名作曲家耿玉卿担任唱腔设计, 创作新的唱腔和音乐, 整部剧从头至尾充满了异域风情, 剧中的歌舞音乐也采用新疆音乐的素材。另外, 创作者们还特别邀请著名音乐家张宏光根据学堂乐歌《苏武牧羊》创作了更具现代感的主题歌, 并由著名歌手韩磊、陈静主唱。主题歌很适合这台戏的风格、意境和情绪。主题歌在剧中出现多次, 都对剧情起到了烘托作用。新的音乐素材与形式应化入豫剧之中, 而不是将豫剧变成其它。其出新的幅度, 充分考虑了老观众的承受能力, 新观众的审美追求。也使得戏曲的音乐创作既保持了剧种特色, 又注意时代精神。创作者们追求的是扬浩浩正气, 通俗而不失厚重。在《苏武牧羊》中, 李树建对苏武的塑造, 除了在唱腔既保持了豫剧的传统神韵和激昂慷慨的风格外, 更注重人物精神面貌的展现和内心世界的开掘。为在表演风格上较明显地体现出民族性的特点和歌唱艺术中的韵味美, 创作者们以人物的命运为主线, 戏曲声腔的演唱以服从人物、服从剧情和人物思想的精准表达。用现代作曲的主题贯穿手法, 采用豫剧传统曲牌为音乐元素, 确立音乐主题, 同时, 又在剧中各个环节融入伴唱、合唱、吟唱多种演唱形式, 给全剧的音乐氛围以有力的烘托和渲染。

二、语言的本色质朴, 表演的朴实自然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苏武牧羊》以本色、质朴、自然、平民化、不加雕饰但又充满亲和力的语言, 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动甚至落泪。如:“我苏武活着是汉朝的人, 死是汉朝的鬼, 我宁死不屈不投降!”;苏武意欲自尽时委托单于使者顺便捎带给自己儿子的生日礼物时说:“大单于, 你也是儿子的父亲, 请成全一个父亲最后的心愿吧”的道白;苏武与领头羊卷毛的对话以及在卷毛下“憋死驴”时的自言自语;又如当李陵抓起汉节欲折时苏武所言“住手, 你若敢损坏汉节, 我就摔烂此琴, 与你恩断义绝”的道白, 让人动容落泪;苏武在准备回归汉朝的大漠风烟中, 在匈奴以最高礼仪为苏武送行时, 苏武口中喊出:“爹、娘, 你们的儿子回来了苏武没有给你们丢脸, 节杖在, 苏武在, 你们的儿子回来了!!!”剧中关于苏武民族气节的, 同时也是展现苏武悲壮的戏剧人生的几段情节的描写尤为感人:一是苏武与李陵十年后的见面, 围绕二人见面时的喜乐, 知情后的失落, 闻家人被害后的痛苦和坚定归汉决心的描写;二是苏武归汉时与妻儿泣血洒泪分离的情感戏的描写, 与云儿母子分别时那大段唱带有李树建以往的风格和个性, 情真意切, 动人心魄。摆脱了以往空洞的豪言壮语, 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的朴实的贴心窝的情感倾诉, 不仅使全剧高潮迭起, 也使观者为之动容, 感受到一种亲和力。

三、创新融合多种现代艺术形式, 为塑造大写的人做铺垫

在当今的戏剧舞台上, 舞台灯光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 在该剧中, 舞台灯光更是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苏武牧羊》的主题是爱国守节的, 传统的舞台程式不能完全承载如此厚重的内容。于是, 创作者们对《苏武牧羊》做了大胆的尝试, 在不改变戏曲传统本体特征前提下, 变写意为写实, 由虚拟成真实, 加上现代影视话剧的表现手法, 对营造真实、凝重的历史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开场巍峨的长安城, 浩荡的仪仗队, 奠定了全剧厚重大气的写实风格, 与后面的黄沙蔽日, 水断粮绝, 还是雪掩大地, 严寒肆虐的恶劣场景形成反差;如苏武奉旨离京出使匈奴的送别场面, 舞台上威武严整的仪仗方阵, 宏伟壮观, 与苏武牧羊的场景在剧中数次出现, 突出重点场景的生动效果,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舞台两侧安排的十余支大号, 吹出雄浑嘹亮的号声, 震撼人心, 与苏武的19年的孤寂和坚守形成了反比;此外, 剧中恰到好处铺排的歌舞场面, 更使得苏武的处境那么的恶劣, 苏武的精神那么的悲壮, 苏武的节操那么高洁。刚柔相济, 阴阳互补, 反差对比, 对突出悲壮美的戏剧基调起到了很好的铺陈作用。艺术性和观赏性更强。

班固在《汉书》中描画出了苏武回到长安时的情景, 民众纷纷走上街头, 争睹其容, 感佩其节。历史还写下一笔:“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始以强壮出, 及还, 须发尽白。”笔墨寥寥, 却令人无尽唏嘘。岁月蹉跎, 人生几何?为了民族融合, 为了一个持守, 一种义气, 一样信念, 苏武把生命中的华彩篇章抛在了荒无人烟的北海大漠。千般苦楚, 万般艰辛, 个中滋味谁能真正体味得出?

参考文献

[1]姜志涛.扬民族气节展豫剧风采——豫剧《苏武牧羊》观后.中国戏剧.

[2]荆桦.大气磅礴、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看河南省豫剧二团《苏武牧羊》.中国文化报, 2011年8月31日, 第003版.

《苏武牧羊》阅读答案 篇5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白单于(2)乃幽武

(3)与旃毛并咽之(4)羝乳乃得归

22.“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单于愈益欲降之

B、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3.翻译划线句子(2分)

24.这段文字表现出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出“

的骨气(用孟子的名言填空)。(2分)

参考答案:

22、(1)报告、禀告(2)囚禁(3)一起(4)喂奶/产子/产奶/哺乳

23、D

24、苏武手持汉节放羊,由于每天从早到晚的把握,节毛都落尽了。

上一篇:中国教育问题下一篇:师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