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浅谈

2024-07-05

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浅谈(精选十篇)

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浅谈 篇1

1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 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 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 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 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 在社会中广为传播, 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 在社会中传播, 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 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 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 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 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 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2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 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 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 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 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 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 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 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 共同发展。

2.2 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2.2.1 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

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 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 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2 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

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 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 边整理边输入, 从信息源头抓起, 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 避免重复劳动, 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 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2.2.3 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

首先制订密级标准, 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 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 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2.3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 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 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 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 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 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1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 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早在2002年, 国家档案局就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因此, 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2.3.2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 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 不但可以达到科学、高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 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 经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 既是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有益积累, 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2.3.3“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选取适合的档案管理软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

信息化建设理念, 需要科学的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 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 绝非明智之举, 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 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 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2.3.4从安全角度来说, 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 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 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 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3 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 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 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 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 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 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3.1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 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 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 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 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 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3.2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 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3.3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 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 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 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 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3.4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 要严把数据关, 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 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 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 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

4 结束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篇2

背景:

日期:2011-3-18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作者:无忧论文网 论文编号:lw201103***4 论文地区:中国 编辑:

nobody 论文字数:2133 论文语种:中文 点击次数:

52收藏:del.icio.us google书签 雅虎搜藏 百度搜藏 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电力建设 项目管理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主要是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安

全、投资的管理。本文将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从质量、进度、安全、投资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管理,起到与各位工程界的同仁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建设 项目管理

1关于质量管理关于质量管理,主要是开展多方面的工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监督。审查确认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等几个方面。

1.1承包商质量保证体系的审查确认着重检查承包商是否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经认证单位认证,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计划以及质量保证体系是否行之有效等。

1.2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检查承包商是否根据设计图纸的规定和合同的要求制定了材料检验和检查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对材料的采购订货、材料的进场和材料的使用进行质量控制。

1.3生产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设备采购订货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加工制作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组装调试的质量控制以及形成的生产能力的保证率等各个环节。

2关于进度管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进度管理就是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持续时间等进行计划并付诸实施,然后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一旦发现有偏差出现,应在分析偏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障碍或调整、修改原进度计划后再付诸实施,如此循环,直至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使用的过程。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工程项目按预定的时间启用或提前交付使用。3关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落实和监督。在项目施工伊始,首要工作是成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根据所承担的施工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布置落实。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①要对进入项目部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

②给予安监部门及安监人员充分的奖惩权力,加大日常安全监察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通报,落实责任。

③严肃执行各专业施工队的站班交底及作业指导书,重大施工方案交底工作,交底人及被交底人必须签字。

4关于投资管理近年来,电力建设发展很快,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种种原因,电力工程造价上涨很快,这将影响电力建设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下面将从决策、设计、实施各个阶段入手,重点谈谈如何严格控制电力工程造价。

4.1关于项目决策阶段在项目决策阶段,决策部门要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水平和技术、建设地点、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4.1.1项目的建设规模在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要考虑运行成本,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企业长远效益。

4.1.2项目的建设水平和技术建设水平主要指建设规模、建筑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建设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适当超前、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标准,既要考虑现时投入,又要考虑长远效益。技术选择和工艺设计应充分应用技术经济原理和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其投入产出,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4.1.3关于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建设地点的选择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项目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自然条件,遵从工业项目和其他相关项目比较集中的原则。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进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时必须对建设的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地质堪探和研究,摸清建设地点的地质情况。

4.1.4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不仅要分析评价项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细度,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因此,决策阶段应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在规定的范围内。在电力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进行多个厂址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认真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做到详尽科学、事实求是;投资估算要全面准确,既要打足投资,又要避免高估冒算,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也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可靠的依据。

4.2关于设计阶段加强对项目设计阶段的控制合理进行工程设计。项目一经决策,设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从术和经济角度看,首先在设计过对设计单位限定相应的经济技术求设计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入做出相应的要求。设计质量和能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次性投资多少,而且影响到建成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现时投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长远效益。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程,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因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进行优化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先进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思想。优化可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或尽量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4.3关于工程实施阶段①在工程实施阶段要严格按办事,加强电力建设工程的合同管②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③加强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管安排资金使用。④推行项目法人制,加强工全过程管理。

5结语

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工程档案管理 篇3

关键词:档案 信息化 工程建设

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室藏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化处理,是因为它自身就包涵着信息。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这种记录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在这里我们要弄清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仅限于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它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可见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就有两方面:一是狭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自身的内容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信息化,就是将档案信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信息化。所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档案信息化。

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档案信息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一定的社会意识就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动作用。那么社会档案意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然有能动的影响,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所以,档案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力量,他们的能动性事关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只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树立档案信息的意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工作人员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主动关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认真做好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主动思考社会文献信息系统中各种文献信息的渗透和融合,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其他社会信息事业相互结合,共同发展。

2、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技术

2.1 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扫描仪等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或完善,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推广,逐步建立同一平台为分中心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2 档案中心目录及全文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输入是目录中心的基础性工作,对各职能部门每年移交的大量成果档案资料,边整理边输入,从信息源头抓起,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套制”工作模式,避免重复劳动,不但能节约人力和财力,而且也会大大加快了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2.3 对上网信息进行密级界定。首先制订密级标准,对室藏档案按公开、内部、秘密、机密进行界定;其次对档案信息使用者进行网上身份验证,对不同身份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信息查询权限,以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

3、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进,使档案基础建设的重心向档案信息化建设转变。现今,在计算机管理渗透的形式下,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部门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添置计算机、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在系统开发和档案利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如何安全且高效地管理电子档案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早在2002年,国家档案局就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接收单位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工作。因此,选取适合电子文件形成单位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录入、开发利用等工作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

3.2 档案管理软件的对象是电子文件,通过选取合适的档案管理软件,不但可以达到科学、高效管理电子文件的目的,而且电子文件作为信息资源,经过软件的整合和开发,既是电子文件形成单位的有益积累,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3.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取适合的档案管理软件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付诸实施的重要媒介。信息化建设理念,需要科学的档案管理软件作支撑,单纯以传统方式管理大量电子文件,绝非明智之举,档案管理软件集功能全面、智能、便捷、高效等优点于一身,是疏通信息化建设管理脉络,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3.4 从安全角度来说,优良的档案管理软件自身的安全设置,如访问授权、用户安全级别、密码设置等功能模块,已成为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一道坚实屏障,能有效地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三、推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确立工程档案发展的新方向

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工程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工程立项直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在客观和主观上都大大增加了工程档案建立的难度,信息化管理无疑提高工程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1、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选用适合企业档案管理的软件,制定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不适应档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工程信息交换及共享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方便公众利用的条件。

2、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档案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逐步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工作素质和能力。

3、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化知识,只有对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参与本单位的软件开发工作,才能提出正确信息需求,使系统运行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

4、数据质量是计算机管理系统成败的关键,要严把数据关,保证所输入的数据是全面和准确的,否则难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考虑建立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审核,在数据输入之后进行认真校对。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仅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高河矿井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浅谈 篇4

关键词:项目档案,管理,建设,整理规范

1 矿井概况

高河矿井于2005年8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中外合作项目, 内容包括设计能力600万吨/年的矿井、配套选煤厂以及铁路专用线, 属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 矿井项目总投资36.59亿元。高河井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以西4公里处, 行政区划属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县、长子县所辖。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东部中段长治勘探区, 南北长约13.4km, 东西宽约4.9km, 面积65.35km2。矿井地质储量1146.18Mt, 可采储量343.26Mt, 矿井服务年限44.01年。

合作公司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与经营理念, 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保障矿井的生产经营工作规范运行。同时, 大力发展“集约型高产高效矿井”, 大力倡导“一人多职、一岗多能”的高效能模式。实行多种运营方式并存, 非核心业务实施外委运行, 实现专业化服务, 低成本、高标准和高收益运营。

2 高河矿井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特点

档案管理经验短缺:高河矿井是新建矿井, 从矿井各级技术管理人员每个施工单位人员都是新入矿人员, 之前没有接触过大型矿井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建设周期长:高河矿井项目自2006年2月13日正式开工到2011年6月16日正式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 建设周期约为5年;工程专业性强:矿井矿、土、安工程共计193个单位工程, 选煤厂土、安工程共计42个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多:有中煤三公司二十九处、三十三处、机电安装处, 中煤五公司二处, 中煤建安公司六十九处, 潞安工程公司, 申克 (天津) 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等前后十几家施工单位参加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各施工单位负责技术管理人员由于各自工作岗位的变化, 人员变动比较大;档案整理标准不确定性:高河矿井属潞安集团下属的基建项目, 在建设过程中接受集团公司基建管理中心, 矿区质量监督站, 档案馆等各家单位的监督和指导, 由于各家单位工作侧重点不一样, 所依照的规范也不统一, 造成工程档案整理过程中前后矛盾。

这样就形成了档案管理的特点为档案管理人员经验短缺, 管理周期长, 工程资料形成的单位多, 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资料不熟悉, 档案管理规范不统一, 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与资料分散容易散失的矛盾大。此外, 还有档案的成套性强, 专业性强等特点。

3 高河矿井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参建单位多, 建设周期长, 形成项目文件归档不齐全。

一是高河矿井项目正式开工以后, 建设单位, 多个施工和监理单位进场, 档案管理主体因建设主体, 参建单位的不同, 呈现多元态势, 造成档案来源复杂, 管理难度大。二是建设项目周期长, 高河项目从2003年开始筹备建设, 2006年正式开工, 2011年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 从勘查、申报、审批到竣工验收前后近10年时间, 文件收集跨度时间长, 中间多有变更, 给档案收集造成很大困难。三是档案工作没有与项目建设同步管理, 建设单位建设期间各项批复文件和各专业技术资料, 大多集中在各个责任部门;各施工单位只重视工程进度, 平时不注重整理工程资料, 验收前突击收集整理, 缺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把关。

(2) 矿井工程项目档案整理规范不统一, 部分规范陈旧, 在实际运用中指导性有限。

高河矿井项目竣工资料存在遵循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和档案行业标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两个标准, 管理规范的不统一这就给项目审计、质量评定、竣工验收带来隐患。在这两个标准的基础上, 同时依据高河项目合同文件要求, 采用以下煤炭行业及山西省标准:

①矿建工程

高河矿井项目矿建单位工程施工文件依照《煤炭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与评级办法》 (煤规字1999第34号文)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 -94编制。

②土建工程

高河矿井项目土建单位工程施工文件依照《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J04-214-2004及《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4-214-2003编制。

③安装工程

高河矿井项目矿井设备安装文件按照《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编制单位工程竣工资料, 其他设备安装文件依据其行业标准规范编制。

有的规范都已经执行将近20年了, 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煤矿项目建设实际情况了, 矿建工程和安装工程的规范中就缺少监理单位整理项目档案的规范, 必定给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在整理项目档案资料时造成文件材料不齐全和档案管理不完善的问题。

(3)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人员流动性大。

在高河矿井项目档案管理过程中涉及合作公司总工办档案管理人员, 合作公司相关工程责任部门管理人员, 监理单位人员和施工单位人员。高河矿井项目属新建项目, 各相关人员没有经验可借鉴, 在项目档案工作中走过不少弯路。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是临时抽调人员, 这些人没有参加过档案专业知识培训, 对档案管理规范不熟悉, 不能做到科学整理, 归档和立卷, 这就造成单位工程竣工资料质量低, 影响了项目档案的整理验收。

高河矿井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由于各自单位的原因, 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 很多人员工作一段时间, 对档案各项业务相对熟悉之后都被调离高河项目, 新换的人员又得重新开始熟悉档案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这给档案工作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4 针对高河矿井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1) 超前介入。

为保证工程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档案人员自始至终参加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 努力做到提前介入, 全程控制。在项目前期文件的管理上, 档案室与各工程管理部门共同梳理工作线索, 划定相关部门归档责任, 归档范围, 各类文件归档的时间, 使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能够紧密结合各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实际, 准确反映管理工作流程, 在前期文件的收集上, 坚持“早介入”、“早检查”、“早动手”, 紧紧跟踪前期工作的进展, 指导相关部门及时归档, 同时做到随时归档随时整理, 具备成卷条件的马上归档组卷, 并随时根据后续资料补充调整, 保证工程竣工时前期文件的齐全、完整。

(2) 纳入合同管理。

我公司在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中列入了档案工作的内容, 采取预留5%相应工程款对其进行约束, 采取工程完工档案移交不及时或未移交按相应条款进行处罚。并对工程档案的移交时间、整理质量和项目竣工图的编制责任、编制质量和移交套数等, 作了具体规定。

(3) 纳入建设单位、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及质量监督全程控制。

公司要求项目竣工图需经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审核, 履行签字手续;项目验收前, 监理单位需出具书面意见, 要对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情况进行评价, 质监站要对每个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认证。通过各方人员的严格把关和审查, 确保了归档资料符合程序标准和要求。

(4) 纳入经济责任制管理。

按照每一实体工程造价5%的比例, 预留档案资料保证金, 规定凡档案资料不齐全的, 扣除保证金;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不同步的, 不组织工程中间验收、不进行月度工程结算;竣工工程资料不按要求归档或归档不符合要求的, 停止该单位在矿井所有工程款的支付。经济手段的制约, 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项目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从而有效地保障归档文件资料及时性。

(5) 实行动态跟踪监管。

在矿井建设过程中, 公司专职档案人员经常到各责任部门和施工现场检查工程档案, 督促、指导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 现场进行答疑解惑, 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公司档案人员参加月末验收和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和工程资料例会, 积极监督项目档案工作, 确保工程档案与工程实体同步进行。

(6) 严格验收程序。

在单位工程竣工后, 本公司严格执行竣工验收管理规定, 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安全性。在组织每个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 均由潞安集团验收组和我单位工程部门、计划、财务等成员, 以及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成员一同参加、一同把关, 不论工程还是档案实行“一票否决”制, 竣工验收报告中无档案人员签字, 就不能通过验收、结算, 直至工程和档案均符合标准要求才能通过验收。施工单位移交档案均要经过监理、分管部门、质检站、档案人员进行多方审查, 确保归档档案符合程序和要求。

(7) 严把档案移交关。

浅谈工程管理 篇5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产值规模的年年上升,工程项目管理已融入到我们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如何做好项目成本管理,本文结合工作的实际,就项目成本管理做一定的探讨。

一、施工前期设计管理

施工前期应该将施工的过程细则规划,做到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样才能对工程的施工过程有效地控制。这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思想是,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各部位成本数量。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依据:招标文件、建设文件、现场勘查工程地点环境、相关技术资料、相关工程有关文件材料、有关的技术规定、企业标准及企业现有的资源设备等。

2.工程概况:工程地点的自然环境及技术经济条件,其他主要设备、物资的供应,参加施工单位的人员和技术及经济水平情况,以及对工程的其他要求,对工程项目达到的协议,土地建设范围及居民居住搬迁情况等。

3.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工程前期计划应具有很大的质量分析,这就应取决于编制者自身对具体工程特殊部分的把握和解决情况的能力,此部分应当详细说明工程项目,这样才能给施工人员及单位一个具体操作的过程。

4.施工平面部署: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优劣,直接导致施工效果。一般设计者根据施工用地面积、场地利用情况、场地材料运输及临时线路,是否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环保等方面进行设计规划。另外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施工设计平面图也会随之改变。一般的设计者运用平面设计软件如AutoCAD进行设计,将施工尺寸、线路、方位等进行注释。

5.安全生产部分可以从安全教育、现场生产管理、生活安全管理、设备资料管理等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6.施工进度计划:从组织制度、工程计划、环境、技术等角度提出进度保证措施,建议着重说明切实可行的技术准备计划、材料设备使用计划、承包和专业分包计划等人材物使用分配情况。

7.履约、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加以阐述:施工人员诸多来自农民,这样对农民工的工资及待遇就成为了工人工资的首要问题。我国已经将农民工工资问题列入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在施工前应对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阐述,这样就不会导致施工期间出现问题。

8.施工期间宣传:一般施工方会将施工外墙作为宣传墙。该宣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公益宣传,主要宣传防火、环保、人文等。另一种是有偿宣传,该宣传主要是对企业及产品进行宣传。

二、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1.人工费管理:人工费占据成本中很大一部分,一般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用。另外员工就餐费用等都是在核算之内。这就应该从员工人员数量进行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和缩短工程施工日消耗量,另外缩短工期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样就能到达控制工程人工费用的目的。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用一般是占工程总费用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工程效益。先对材料用量进行控制,坚持按照额定的材料进行施工。不要为了工程获得高效益而对材料进行删减及以次充好。

3.机械费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严格控制新购设备。坚持采取内部调剂、外部租赁、集资购置、民工自带等多种形式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对价格高、利用率低、专用性强的设备,坚决采取租赁的办法。

三、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现场施工一般来说具有人员安全、消防防火、生态环保等管理问题。对于现场工程施工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工程项目往往是施工中工艺最为复杂,各施工单位工种多,在技术上非常重要。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甚至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要考虑自然气候、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合理做好施工计划。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

2.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现在有很多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市场中流动,而又有很多建筑单位在应用这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来以次充好。这样不仅侵害了购买房屋居民的权益,更有可能造成日后更为严重的人身伤害,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材料的管理工作应从材料的供应、材料的采购、材料的发放等方面进行。应严格把好材料关,绝不能让不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

浅谈设计院工程档案管理 篇6

关键词 工程档案管理 设计院

在一项工程建设中会有一些技术内涵,而记录工程建设过程的工程档案是重要的载体,而这些档案和资料可以一直保存下去作为一笔无形的财富,档案资料是设计院的命脉,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服务于本院的设计人员,同时也服务于院外的业主和施工单位。有鉴于工程档案的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迫切需要我们完善和健全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保证工程档案存放的安全性。在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工程档案的内涵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做好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一、工程设计档案的内涵和特点

(一)工程设计档案的内涵

在常规意义上,工程档案主要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以文字、图画、表格、照片、视频等为表现形式的,具有重要的归档保存价值的信息载体。工程档案是对工程建设活动的历史记录。工程文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要形式,例如,前期的报批阶段文件,中期的设计文件和后期的施工文件以及竣工验收文件。而设计院所保留的工程档案,重点为工程的施工图,其中又有甲方委托书、各种批文、各专业施工图、工程造价资料、竣工报告资料、审后蓝图等。工程设计档案不仅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精心设计之后取得的成果。如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需要追究责任,或者发生与工程相关的法律纠纷,工程设计档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力证据之一,能够帮助纠纷双方理清法律责任、合法解决纠纷。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设计院所保存的工程设计档案是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不是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产生的所有文件都必须要进行保存,而是应该加以选择地保存。一旦确定进行保存,便需要对其进行整理和归档处理,使这些档案文件能够在有效保存年限之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工程设计档案的特点

设计院工程设计档案主要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多样化的载体形式。设计院的工程设计档案不仅局限于文字材料、图纸等纸质材料,目前还有各种格式的电子文档。第二,种类繁多的档案内容。设计院的工程设计档案内容除了常见的工程施工图纸之外,还包括甲方委托书、批文、合同、设计条件及要求、地勘报告、审查意见书、结构、节能计算书、修改设计函、工程造价书、竣工验收报告书、审后蓝图等,由于内容繁多,在保存的时候必须要确保每项工程档案的成套性。第三,数量巨大。在数量方面,普通工程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仅是图纸便将近百张,如果是大型工程,便有几百张乃至上千张。第四,档案的使用效率高。设计院所保存的档案不仅仅要服务本院的设计人员,同时外界的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也是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档案需要频繁地保存、查阅、调阅、加晒等。

二、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对工程档案进行管理时,必须既要满足工程实际工作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实现工程档案管理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利用制度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一)构建完善、高效的档案归档程序

首先,明确工程档案的收集条目。因为工程设计涉及的有关文件非常之多,必须要依靠明确的收集条目才能够保证工程档案归档的条理性,以及归档之后的完整性和成套性。一般情况下,必须要收集的条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作为设计依据的甲方委托书、批文、合同、设计条件及要求、地勘报告、审查意见书及将成为施工依据的设计施工图、修改设计函、工程造价书等文件,审查机构的审后蓝图、竣工验收报告书等。其次,定期归档、及时归档。为了避免出现档案丢失以及因为人员变动导致的档案收集不完整等问题,必须要坚持定期归档、及时归档的原则,每一次归档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够太长。

(二)设置科学的档案整编制度

首先,将工程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工程编号作为档案整编的标准,及时对所有工程设计档案进行归类整编。其次,依照设计依据、设计成品以及设计成品的确认对所有工程设计档案进行分类和整理。最后,依照档案的载体形式(即是纸质档案还是电子档案)对工程设计档案进行分类和整理。

(三)加强对工程设计档案的安全监管

一般而言,纸质档案保管期为十年(重点工程为三十年),长久保留与图纸原件内容一致的电子文档。高度重视设计成果信息的长久保存,积极采取措施防范档案风险。实行档案备份制制度,建立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中心。对设计院参与的重大建设项目的设计资料、电子图纸、电子文件实行登记备份。避免重要档案的损毁,防患于未然。建立档案主管领导负责制,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举措,强化工作落实。探索多元存储手段应用。按照规定格式存储到一次光盘或磁带等脱机载体,保证档案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四)实现工程设计档案的高效利用

工程设计档案可以为设计院内部工作人员的设计参考、设计学习等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业主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如果因为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原因需要存档,常常要加晒图纸。所以,实现工程设计档案的高效利用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又一核心工作。

三、结束语

工程档案作为详细记录工程状况的重要信息载体,它能够在工程扩建、改建、维修时,为其提供详细、精确的各种技术参数;同时,也能够为其他的工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珍贵的经验教训。所以,做好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现实意义重大。

浅谈灌区工程建设管理 篇7

1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领导

近年来, 农垦总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引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为己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总局党委明确提出加快东部三江平原地区水田灌区建设, 并将这一决定作为进一步巩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关键举措纳入工作日程。总局及各管理局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明确了行政和技术责任人, 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灌区建设问题, 将三江平原灌区项目由部门牵头提升为行政领导亲自组织。

2转变思路, 提升建设理念

项目设计充分挖掘生态优势, 大力推行绿色、环保、低碳理念, 青龙山灌区通过采取排蓄灌结合、井渠结合等方式节约了67%的工程占地, 大型灌区水泵和机电设备均选择国内领先、高效节能的产品, 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充分挖掘功能优势, 把工程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 构成独具特色的北大荒农业生态旅游线路, 兴凯湖第二泄洪闸已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充分挖掘资源优势,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将相邻市县56万亩耕地纳入青龙山等大型灌区规划范围, 使资源效益最大化, 并开拓了场县共建的新领域。

3严格程序, 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为抓好三江平原灌区项目实施, 垦区不断强化建设管理, 确保灌区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一是认真落实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加大了“三项制度”落实力度。各灌区项目均成立了独立的项目法人机构, 并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灌区法人单位。项目参建单位全部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 并引入纪检、监察、检察、法律公证等部门对水利招投标全过程进行监管, 选择的施工单位全部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以上资质。灌区项目全部选择具有甲级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任务, 监理单位及时组建现场机构, 充实技术人员, 认真履行“三控、两管、一协调”职能。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程序, 及时完成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并按规定及时办理了开工报告, 保证了工程如期开工建设。

二是强化施工现场监管。完善现场管理体系, 现场参建单位团结协作, 实行工程例会制, 集体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齐抓共管, 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强化行政监管, 总局水务局先后多次召开重点工程建设推进会、现场会及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问题。施工期抽调人员深入工程建设现场巡回检查、指导, 充分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优势和行政监管职能。加强现场内业资料管理, 做到内业资料与工程建设同步, 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实际。大力开展文明工地建设, 各施工现场彩旗招展、标语醒目, 场区整洁干净、物品摆放有序, 现场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 从工序质量控制入手, 实行动态监控。项目开工前, 各项目法人单位及时办理了质量监督书, 按期完成项目划分确认手续。质量监督单位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监督计划, 明确质量控制要点, 专门成立了质量监督项目站, 并要求分别委托不同的检测单位在现场建立质量检测站, 开展施工单位自检和项目法人单位抽检,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认真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督促项目法人单位及时办理安全监督书。总局水务局组织编印了《垦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内业整编手册》, 规范了安全监督内业资料整编。并在施工期间不间断派出监督检查组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篇8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成本、人员的安全、企业的经营效益等方面,目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足,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需加以改进和提高。近年来,我公司在新疆、大同、淮南、榆林等地进行专用车工程建设项目,随着项目建设的陆续完成,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中总结出加强管理的一些具体优化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

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1成本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成败。成本管理的实质就是降低工程成本,做好成本管理,需要施工前的计划、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竣工后的分析,应当尽早地发现施工过程中成本超支或可能超支的情况,然后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超支带来的影响,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2质量管理

影响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因素繁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工程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工程的结构要安全,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二是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满足设计的要求。质量管理就是指通过控制工程的施工过程,使这两方面的目标都处在受控的状态下,达到工程建设管理质量控制的目标。人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把人作为控制的推动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观念。施工材料作为建筑产品的主体,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工程施工机械是进行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对项目施工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1.3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与建筑质量。由于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因此现场管理涉及到多个专业间的协调、安全管理、材料管理等多方面问题。施工现场只有规范与标准化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监督体系完善等,进而确保科学有序的现场施工。施工现场管理实质上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适应市场需求,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问题,力争最大的效益回报,避免不合理的开支与浪费。施工现场材料的规格要求、存发放等必须规范管理。建筑施工是一项风险大、危险源多的工程,尤其涉及到高处作业,因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对施工现场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作。

1.4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一方面施工方在施工各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中要做好进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业主及监理人员要认真审核施工方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总之,只有施工方和业主及监理人员密切配合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进度控制的目的。进度管理既要实行全过程控制,即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过程控制,又要提高时间管理,提高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项目施工计划一经确认就必须严格执行。

2、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些优化措施

2.1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第一,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来确定施工组织。企业要从招标、签订合同开始抓起,依据工程的规模以及工艺特点等实际确定施工组织,同时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尽可能地缩短工期,以节约成本。第二,要求施工单位尽量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成本。企业在工程施工前做好周密的准备,在施工中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并加强管理,层层把关,保证项目的顺利施工,同时各个环节做到节约工程成本。第三,加强对人工费用的管理,有效地控制好人工成本。第四,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管理,严格控制材料成本。

2.2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不容忽视。加强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负责体系,从项目方面来讲,要以项目经理为核心,联合项目的技术人员、施工现场的负责人等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控制网络,形成权责明确、分工清晰的执行机制。其次要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环境,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多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控制。另外,施工工序也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必须强化施工工序的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工序进行施工。

2.3加强现场管理的措施

加强现场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现场施工前的各方面协调。为了方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在施工前应重视施工设计图纸中的协调性、系统性及有效性。第一,要确保设计图纸的高质量,以降低由技术失误而引发的专业协调问题。第二,由于最终对图纸的会审和交底是利于各专业协调的重要步骤,所以在图纸会审时,应重点审核各专业的交叉及协调工作,进一步认识到设计中产生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进行改正。技术交底环节则主要是让施工队及班组对设计图有明确的认识,不存在任何误解,同时了解到施工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而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工程建设施工风险大,危险源多,尤其涉及到高处作业,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规范工作及安全管理与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做好工地的勘察。二是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工作,并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对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严格落实到位。三是要做好各项安全技术防护工作,加强对脚手架、井支架等支撑物的验收工作,实时掌握施工现场动态,及时发现违规操作行为并给予纠正。

再次就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是现场施工的直接操作者,因此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这就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一是要营造施工现场荣辱与共的气氛。二是要施工现场奖罚分明。表现好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违反规定的则应采取惩罚手段,并加强教育。三是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制度管理,甚至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措施。

2.4加强进度管理的措施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就是把合同工期目标层层分解,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一是要严格按工程任务组织施工,各部门积极参与编制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二是要抓住各项施工的工作重心;三是要提高施工效率;四是要严格工序控制;五是要加强组织管理,应从全局出发合理组织,统一安排人员、材料、设备等,各环节配合,才能保证项目施工按计划完成。

3、结束语

从加强成本预算与控制、工程质量、现场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制定一些具体的优化措施,保障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工期与质量,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水平,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摘要:通过近几年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从加强成本预算与控制、工程质量、现场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保障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工期与质量,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工作。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进度管理

参考文献

[1]闫晓娜.施工现场造价管理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0(9).

[2]段玉忠、刘宁.浅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10(1).

[3]马桂昶.实施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三个要索[J].山西建筑.2007(15).

[4]陈志勇.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分析探讨[J].城市建设.2010(17).

浅谈电力企业建设工程中的档案管理 篇9

2015年度我国电力建设进一步扩大, 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电力建设工程中的档案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对以后的施工改建、扩建、运行、维修以及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依据, 是整个电力建设良好运转的重要保障。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电力工程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的今天, 对电力企业建设工程中的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在保管工具、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流程当中要做到标准化和精确化。

1 企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流程

电力企业建设工程中的档案管理首先要做到职责明确, 做到责任落实到个人。电力项目涉及工程量庞大, 更牵涉到各种各样的施工单位, 所以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签订开始, 就应该明确各方各自牵涉到的相关文档文件和电子文件。先把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 再从相关单位落实到具体科室, 最后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并持续追踪检验。

进行档案管理, 一个标准化的流程是十分必要的。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合理、适用的档案管理办法会减轻企业档案管理的难度, 增强档案查阅、修改等工作的方便性。要对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奖惩机制、岗位培训等等方面做出系统化、标准化的体制建立。对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以及竣工后文件的编制、交接验收等提出具体要求。

2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及要求

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的制定, 提高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效率, 简化了档案查阅的复杂程度, 但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对此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培训。

2.1 建立学习考核制度

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基础的电力工程建设知识, 对多媒体工具的熟练运用以及标准化流程、步骤的熟练掌握, 这离不开系统的培训与考核机制。

首先, 应制定档案室职员的学习规划, 请专业的教师团体对档案员工进行培训, 或科室内部培训。给科室员工制定详细的课程表、授课时间、及所学内容的规划, 做到每一位职员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与时间[1]。

其次, 加强员工的考核机制。制定了职员的学习规划不代表职员能真正熟练掌握, 因此需要我们建立考核机制, 进一步激励职员学习的积极性。日常工作中做一些档案整理的实际操作练习, 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 并记录到员工绩效。对于学不会和不肯学, 以及积极性不高学不好的员工进行有效处理。对档案室的管理人员也提出新的要求, 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 建立什么样的机制, 怎么处理学不会、学不好、不肯学的员工都需要管理人员进一步探索。

2.2 提高电力企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意识

档案管理对于电力设施的运行, 改建, 设备升级, 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思想必须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来说, 如何控制成本、减少开支、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做到账目透明、如何记录企业真实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等,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提供了有效凭据。从电力设施的运行、改建、扩建等方面来说, 电力建设工程档案提供了有效依据。只有从根本上认识了这一点, 电力工程企业才会真正把电力工程的档案管理做好。

电力工程的档案管理不是一个档案管理室就能做好的, 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 需要电力企业的负责人有效重视。必须在全企业树立这一思想, 把这一思想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2]。

提高认识, 还需要我们建立遍及全公司的档案管理网络。加强各施工单位、各合同方的深入、有效沟通, 统一各单位档案管理的标准, 步骤, 要深入到每一个施工单位, 每一个设备厂商, 每一个材料供应商。在电力建设工程开始, 就要统筹各方, 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细化责任到个人, 定期核定审查各部分的档案管理进度, 做到有效管理[1]。对于不配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部门, 不配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程序的个人, 做出有效处理, 整顿。以推动电力工程档案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2.3 如何应对电力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步

在电力工程进行中, 各施工单位的工作进度, 难易程度都各不相同, 加之建设工期较长, 施工单位众多, 工期不能统一, 无形之中给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负担。面对这一情况, 需要我们时时做好档案的收集、审定、整理、验收的相关工作, 细化到每一工程, 做到一工程一验收[3]。

时刻追踪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 档案的收集整理验收要与工程进度保持一致。从工程开始的建档, 到工程进行中的档案整编验收, 再到每项工程竣工时的审定整理, 再到全部完工时的档案汇总整理与验收归类, 这四个过程缺一不可, 必须做到实时追踪、实时管理、把档案管理从以前的最后一个环节, 贯彻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始终。

3 结语

信息化时代和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做好电力企业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 要做好这一工作, 我们要从思想意识, 管理流程, 监督考核, 工程实施等方方面面入手, 这是电力工程不断发展新要求, 也是对国家负责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慧.探析电力企业建设项目工程的档案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 2013 (21) :37-38.

[2]肖燕芝.谈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J].广东档案, 2009 (06) :33-34.

浅谈油田建设工程管理 篇10

关键词:油田建设,工程管理,自建,分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分工越来越细, 越来越多的油田建设工程企业都选择了工程分包的形式, 把一些工程分包给有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来完成, 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提高企业的效率。近年来, 一些油田建设企业在工程管理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面对工程量的大幅度萎缩, 利润的下滑, 如果把工程像以前那样大量分包给分包商, 油田建设企业将出现亏损, 而如果大量选择自建, 又将面临人工成本上升、管理成本上升、人员素质跟不上等问题, 可能导致利润降低, 甚至还可能增加企业的安全风险。因此, 油田建设企业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如何选择自建和分包的问题

油田建设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的技术和人员现状来正确选择是自建还是分包的问题。2000年以来, 在油田大发展的背景下, 地面工程建设工作量快速增长, 许多油田建设企业不可能全部通过自建完成, 因而纷纷选择了工程分包模式。但是, 近几年来, 特别是2009年以后, 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工作量出现了萎缩的趋势, 再加上人工成本的节节攀升, 使油田建设企业盈利逐渐减少, 给许多油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油田建设企业应该更多地选择自建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

2如何建立和完善自建队伍

(1) 重视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技能。油田建设公司应该在员工培训方面下功夫, 公司应该制定和落实各个层次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岗位练兵计划, 比如以“每周五题”、技术研讨、事故分析以及现场的传帮带等形式, 实施不间断的员工教育培训, 通过技术比武、“青年论坛”等搭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 加快其成长与进步。此外, 还可以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 来提高员工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2) 招聘新生力量, 弥补人才不足。比如有些老的油田建设企业, 在油气、电气施工方面力量一直比较薄弱, 就可以重点招聘一批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培养。

3如何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

由于分包商的数量较多, 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能力差异很大, 增大了我们对分包商的管理难度。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分包商的管理, 具体讲, 应做到“六个统一”、“四个一样”、“把好五关”。

“六个统一”:

1) 统一标准。要严把“五关”, 分包商单位、设备、相关管理人员及员工必须符合法定资格条件, 纳入本单位HSE管理体系进行统一要求。2) 统一考试。要组织分包商所有人员进行“六条禁令”的宣传培训, 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准进入施工作业现场。3) 统一条件。对系统内外的分包商一视同仁, 提供符合健康安全环保标准的作业条件和环境。4) 统一管理。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手段, 督促分包商严格履行安全环保合同。定期分析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5) 统一监督。要在项目开工的同时, 监督监理同时跟进到位, 严防“以包代管、只包不管”。加强现场检查, 严格过程监督, 严肃查处违章行为。6) 统一考核。要加强分包商服务质量考评, 定期考核分包商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安全环保表现, 及时清退资质不保持、表现不合格的队伍。

“四个一样”:

对分包商的要求与对内部部门的要求一样;对分包商的管理与对内部部门的管理一样;对分包商员工的要求与对自己员工的要求一样;对分包商员工的管理与对自己员工的管理一样。

“把好五关”:

把好分包商的队伍资质关、HSE业绩关、人员素质关、监督监理关、现场管理关。

具体思路:

“提高门槛、严格准入、控制数量、提高素质、完善标准和规范、强化监督和检查、建立竞争机制、实施优胜劣汰”:

1) 提高门槛, 严格准入:建立公司分包商准入标准, 把分包商准入门槛提高, 尤其是将分包商的现场安全、质量、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人员落实到现场, 把不具备施工能力的队伍挡在外边, 达不到准入标准的分包商一律不得准入, 从准入标准开始就确保分包商的质量。2) 控制数量, 提高素质:通过严格标准、严格准入, 把分包商数量大幅度缩减, 通过这一手段把干得好的分包商留下来, 把工作量集中在这些少量分包商的手里, 提高他们的效益, 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要求加大对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投入。3) 完善标准和规范: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配套的分包商管理制度和规范, 对剩余的少量分包商进行专业培训, 把他们纳入自己队伍的生产管理序列。4) 强化监督和检查:把管理制度、规定严格实施到对分包商施工过程的监管上, 在目前状况下, 必须严格实施对分包商的管理考核, 实施重奖重罚, 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5) 建立竞争机制, 实施优胜劣汰:在剩余的少量分包商中通过招标、日常考核、奖励和处罚, 建立竞争机制和对分包商单项工程综合评价制度, 每年度对分包商实施优胜劣汰的考核。

总之, 我们在油田建设工程管理中应该根据公司内外形势, 确定公司主要采取自建模式还是分包模式, 通过制定更加细化、严格的施工签证、设计变更、工程验交程序;通过超前施工准备、优化施工设计、优化施工组织, 提高施工效率, 加强公司自建队伍和分包商的管理, 切实把压减成本的要求落实到施工全过程, 牢固树立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制度与程序意识, 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 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从而实现集约发展、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群.试论EPC总承包工程中对分包商的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10, (4) .

上一篇:引领孩子走进童话世界下一篇:创新与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