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型

2024-06-09

三能型(精选七篇)

三能型 篇1

关键词: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模式,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三能型”,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蓝图愿景, 报告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当前,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实现上述愿景蓝图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 能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环境资源法律及政策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传统模式下培养的纯理论、唯书本的旧式法学学生很多存在着“笔不能写, 口不能言, 进入实践层面手足无措”的弊端。与建设“美丽中国”蓝图愿景的环境法律人才需求相适应, 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型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化综合人才的模式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 呼应并践行党的十八大“美丽中国”战略规划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 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1]。在实现“美丽中国”宏伟景愿的过程中, 还需要相应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助力。当前, 国内环保人才需求呈现“井喷”状态, 实现“美丽中国”宏伟景愿人才培养必须跟上, 高等学校应加大相关方面的师资投入和资金投入, 尽快弥补环保类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缺口。同时, 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只有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和创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才可能更好地培养专门性综合型应用人才。党的十八报告同时指出, 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呼应并践行了党的十八大“美丽中国”战略规划。

(二) 契合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地方、学校的新时期教育发展规划

在指导思想上, 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要求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二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重庆市也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加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供给”的教育目标。西南政法大学的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则采取的是“1+4”的编制模式, 即一个总规划, 四个分规划。一个总规划是《西南政法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 四个分规划分别是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科研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其中的《西南政法大学“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人才培养品牌战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推进考试改革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无疑在三个层面回应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上述要求, 极具战略意义。

(三) 实现教改、科研成果与司法实践、社会实践需要的结合, 适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创新机制与方法的迫切需要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实施将开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并通过这一过程形成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教改成果和一个极具科研创新能力的教改团队。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开展将实现科研、教学和社会的有机结合, 使科研更好地对社会制度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 使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能培养具有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契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为环境法治建设的人才输送、环境司法实践的人才贮备提供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和方法, 努力打造西部地区和国家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中心和智囊中心。

二、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特殊性、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区别

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误区和弊端:譬如重理论而轻实际, 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突出;重知识轻能力, 忽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需要, 忽视了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若干年后“社会反映”的最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等。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纠纷处理的科学技术性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经济发展微妙、复杂的关系等因素决定了环境资源法学学科不能按照一般法学学科的培养方式来培养人才, 必须有自己的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本项目的开展意在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性法律专业人才, 全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本项目的开展将转变观念, 依照社会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并同时打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师资团队。

(二)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需要全面考量法学教育的层次、现时社会及未来发展对法学教育的需求等诸多因素。传统的法学教学从方式到资源都显得比较陈旧,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大胆的突破和创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形成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性法律专业人才的法学教育创新模式, 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 项目的开展还将形成一支全新教育理念和和熟练运用创新育人模式的教学创新团队。实现教学中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的转变, 实现从知识教学向能力和素质教学的转换, 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问题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直面社会问题培养自己的思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责任感的支配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 成为高素质的务实创新性法律专业人才。

(三)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法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法学院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司法实践的要求。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 实行模块化教学。为了更精细、专业地培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人才, 课堂教学内容将按主题分解为数个模块, 如污染防治法律政策、自然资源法律政策、生态保护法律政策、国际环境法律政策、能源法律政策、气候变化应对法律政策、环境危机应对法律政策。第二, 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的优化。在原有教学课程的基础上, 针对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 可以考虑开设关联学科课程, 如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策学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现知识结构上法学学科和其他关联学科的结合;在课堂教学的优化方面, 应加强课堂讲授内容的设计, 持以法律法规为中心、共识性观点为基础、最新研究成果为补充的原则, 尽可能地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各篇、章、节涉及的必须研读的法律、法规, 应提前向学生布置, 并按照课程考核要求, 不定期组织随堂测试。第三, 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再造。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贯彻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相结合、法学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将讲授和团队实践模拟练习进行结合, 并推行考试考核的常态化和综合化, 将平时小测验、论文写作、读书笔记、案列分析、团队作业等方面的分数作为期末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成绩按照课程考核规定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范围。需要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 由任课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需要予以列示。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全新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其培养的侧重点在于:督促学生养成持续学习习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模式将探索问题导向型、法律和政策融合型、多学科综合型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的新型培养培训模式和体系, 从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结果导向的流程管理转向全过程管理:开展学生实践部门实训及调研项目, 计划每年寒暑假分批次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全国典型地区针对不同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问题展开调研和实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西南政法大学与地方基层环境司法、环境行政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 通过与环境法庭、行政部门、环境公司、环保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 建立多个、多类型的教学实习基地, 分批次派驻学生学习实践。此外, 系统加强学生实践部门实训及调研:有计划分批次地每年组织学生在全国典型地区针对不同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问题展开调研和实训;与此同时, 加强建设模拟实务教学中心, 通过教师和实务部门专业人员共同合作的方法, 将实务界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带进课堂, 实现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的结合;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结合, 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型法律专业人才, 全面创新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和师资创新团队的培养模式。

三、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 在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尝试为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法治相对落后现状的改观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法治相对落后, 相关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问题的解决急需大量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 譬如近来全国多地新建环境保护法庭[2]、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3]等都离不开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由于环境资源法学学科具有公共政策性极强的特殊性, 具备其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性综合型人才是改变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法治相对落后现状的重要支撑。环境资源纠纷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既对环境资源法学科和专门创新人才提出要求, 反过来也往往会成为新的环境法律和政策诞生的起点,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开展将对相关问题的双向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 在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践行教育模式的转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转型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化扩张型发展后, 正逐步向质量提高和资源整合型发展模式转化[4]。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实现教育模式的成功转型和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全面变革和调整, 相关改革的开展都迫在眉睫。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是教研和科研要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 要利用学校的教研和科研优势带动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务实创新型法律专业人才。长期以来, 法学本科教学拘囿于填鸭式教学、课堂互动、案例教学等一些比较传统的方式。应当说, 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传统法学知识的传授、学生法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及法律程序的掌握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加快, 环境问题呈现出多发性、综合性和复杂化的趋势, 面对种种的挑战, 法学教育特别是环境资源法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回应这些现实情况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环境资源法学教学急需探索新的方式、接触新的资源。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以两个“三七”规则为具体指引, 即法学本科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内获得的知识总量中, 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的知识约占30%, 通过课外学习获取的知识约占70%;在课外学习的时间分配方面, 应有30%的时间用于研读法律法规, 有70%的时间用于文献阅读、写作训练和社会调查。此外, 按照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推进教育的双向国际交流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教育发展的重点。环境与资源法学专业的术语和理念的国际化程度极高, 在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上极具优势。培养模式创新还应同时改变传统单向法律交流的模式, 考虑外籍专家、学者和具有海外留学经验与资历的人员进行专、兼职, 利用涉外法律教学开展双向交流, 不断缩短与欧美法学教育模式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EB/OL].http://phycjy.pinghu.gov.cn/readnews.asp?id=3121.

[2]谢燕.中国公益诉讼屡诉屡驳, 环境法庭多遭零案件尴尬[N].新京报, 2011-10-26.

[3]张怡, 徐石江.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分析[J].河北法学, 2010, (12) :29-40.

三能型 篇2

关键词:重点专业,“三能型”教师,教师队伍

高职高专的重点专业是指反映学校科学定位、彰显特色、形成优势;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 具有行业优势、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的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较好基础的专业。重点专业的建设是高职可持续发展的龙头, 重点专业的建设可带动一般专业的建设。“汽车产业”是湖北省随州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为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适应“专用汽车之都”汽车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故设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为学院的重点特色专业。师资队伍是重点专业的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只有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才能培养出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只有提升师能, 才能建设好重点专业。高职重点专业建设一支“能理论教学”、“能实践教学”、“能社会服务”的“三能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一、汽车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由三大类构成, 一部分是转型的教师, 一部分是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还有一部分是从企业高薪聘请的“专家”, 我院重点专业也不游离于此范围之外, 现从这三类教师来进行分析。

1) 转型的部分教师。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职升级或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成, 专业教师也是由中职或是高中转型而来, 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 具有一定的教学教法, 教学经验丰富, 但是缺乏实践能力, 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或实践, 并不了解企业流程, 甚至部分教师不愿继续学习更不愿自己联系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有些教师虽然通过一些途径取得了相应的技能证书, 但仍然没有实战能力。2) 招聘的部分教师。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 近年来各校招聘了大量的科班出身的应届毕业生, 这些青年教师不仅仅缺乏教学经验, 更缺乏实践经验。高职教育强调产学结合、工学结合, 形成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共赢格局, 加大实践、实训的教学比重, 将课堂搬到工厂, 这些都考验着我们的年青教师。这些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缺乏, 导致课堂不生动, 教学不大胆, 不利于知识的传授,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 聘请的部分教师。很多高职院校花大力气高薪从企业引进一些有资质的专业工程师, 并将他们认为是“双师型”教师、“三能型”教师。“三能型”教师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是多种能力集一体的人才, 有些工程师虽然在行业上有很高的造就, 但是他们并没有教学能力, 没有教学研究能力, 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汽车工程师等价于“三能型”教师。

二、培养“三能”教师的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提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构不合理, 质量有待提高, 办学条件薄弱, 机制体制不畅。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打造一支“三能型”的教师队伍, 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不同的途径, 解决“三能型”教师培养的问题。

(一) 设计激励机制, 培养内部教师

“三能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单靠引进外部人才是不现实的, 必须依靠现有资源, 立足于在职的教师的培养。有的领导认为在职教师的培养仅仅就是靠几场讲座、靠听几节课堂教学就可提高教师素质, 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且这样的培养是带有强迫性的, 效果并不理想。要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 让教师的提升由压力变动力, 由强迫变主动。不同年龄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 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层次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年轻教师的培养。年轻教师工作热情较高, 他们希望有很多的进修和学习机会, 但是由于社会关系较少, 校方应积极为他们联系进企业或高层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学习的机会, 为他们创造更多条件, 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他们在婚姻、经济、住房等生活问题上也有迫切的需求。激励机制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制订, 年轻教师一般没有经济实力, 可对他们的学习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 并从精神上给予奖励。2) 中年教师的培养。对于中年教师一般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 他们都积累了一定有经济基础, 但是他们对于职务、职称的晋升有迫切的需要, 激励机制的制订要向教师职务、职称靠拢。如:评优评先、教学评比等, 多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教学、科研发展平台。3) 老教师的培养。老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责任心强, 工作上不再有何追求, 但是他们更加关注身体健康, 更加注意保健, 希望得到学校的重视, 得到别人的尊敬。激励机制可向他们的需求靠拢。明确每个群体在每个阶段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按需制订激励机制, 可高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 制订优惠政策, 吸引外部人才

1) 招聘高校毕业的专业教师。作为高职的重点专业, 每个专业至少要专业对口的教师3~5个, 如果没有对口的专业教师, 就会出现一些专业课没有人担任, 教师不能胜任的情况。近年来, 我院也陆续招进了不少的专业教师, 但是还没有为学院创造价值, 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就纷纷跳槽。如果要留住人才, 必须了解年轻教师的需要, 制订出吸引年青教师的优惠政策。一直提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我个人认为“待遇留人”是基础, 因为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苦读十几年的大学生, 经济花费都不是一个小数, 且年轻教师也都希望参加工作后能自食其力, 甚至是尽尽自己的孝心。因此制订政策要关心年轻教师的生活, 让他们认为此地就是高枝。2) 引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各专业花费很大精力引进企业名师, 但大多名师也是挂名而已, 没有实质, 他们有自己的企业, 有自己的工作, 大多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 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制订优惠政策要根据个人所需, 如:住房补贴、科研合作、科研启动资金等。

随着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三能型”教师队伍, 对重点专业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重点专业建设是高职可持续发展的龙头, 也是高职教育深层次突破的基础, 重点专业的建设对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国平.高职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报告.

三能型 篇3

1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1.1 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认识模糊

以英语语言为主一直是商务英语人才传统的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语言基础、灵活的语言应用能力, 但忽视了商务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由于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步伐的加快, 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愈来愈专业化、精细化,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的改革, 出现了“英语+商务”、“商务+技能+语言”、“英语+专业”等模式。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诸多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该当是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重, 抑或是以商务知识和技能为重, 或者二者一致重要, 不分伯仲?目前, 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认识模糊, 定位不清。

1.2 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纵观现有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 英语语言基础课仍占了绝大部分, 诸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翻译等。商务类的课程比重少, 课时数低, 仅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电子商务、外贸函电等少数几门课程, 仅占专业总课程课时的20%。商务英语教学主要偏重于商务知识的讲授, 且总课时数偏少, 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完整, 况且缺乏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商务技能难以得到培养, 实在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1]。

1.3 人文素质课程大幅缩减成摆设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文素质课程普遍大幅缩减, 以温州为例, 目前温州共有6所高职院校培养外贸人才, 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人文素质课程除了“毛概”课程外, 几乎没有设置其他的课程, 人文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选择, 这无益于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终身发展。

2 商务英语“三能”人才的界定

高职商务英语“三能”人才应当具备突出的英语“应用能力”、过硬的英语“职业能力”和良好的“人文能力”。

2.1 突出的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是指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以便在商务活动中能就日常话题进行简单的口头与书面交流, 阅读相关专业资料, 查阅一般业务知识文献, 能为将来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流沟通应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整个教学过程要遵循“应用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 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2]。

2.2 过硬的英语“职业能力”

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是指学生能用英语解决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 并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职业”指的是工作场景下职场活动, “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可定义为培养学生在各个行业的不同工作场景下的英语职业能力, 熟悉公司业务流程, 熟练工作中的英语表达, 能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与他人合作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2.3 良好的“人文能力”

“人文能力”指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识、人格魅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的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属于人文素质教育范畴, 英语教学具有人文价值, 即具有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英语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 同时也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 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商务英语教学表面上是教授不同的语言, 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而人文能力是指通过语言的学习, 学生能够领会语言的内涵, 塑造健康人格, 提升自己的修养, 实现身心和谐发展[3]。

3 高职商务英语“三能”人才培养路径

3.1 人才培养围绕“三能目标”展开

传统意义上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是基于“英语+技能”的简单复合, 现有的商务英语“三能”人才旨在培养突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 熟悉商务流程、能用英语处理商务贸易事宜的英语“职业能力”, 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 适应国际商务第一线需要的“三能”人才。所以, “三能”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以英语为基础, 以工作场景为主线, 以能力为核心”的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3.2 课程设置基于“三能合一”

“三能合一”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从根本上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模块, 课程模式可以确立为“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职业能力+人文知识能力”。课程设置要突出“英语+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的“三能”人才培养的特点, 对英语语言基础课程、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等进行优化组合, 确保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具有“三能合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该专业课程体系大体可以用“3+3”来概括:即三个能力与三大模块。

英语“应用能力”对应基础理论课程模块, 可以在大学第一学年设置语言基础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辅以完成, 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职业能力”对接商务技能课程模块, 在第二学年开设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电子商务、行业英语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就业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体现了英语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 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和职业技能的学习, 构建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人文能力”架构在综合素质课程模块, 始终贯穿在大学三年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主要是人文素质基础课程, 包括思想品德、创业教育培养和心理健康等等。该“三能合一”课程模块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专业技能, 增强综合应变能力, 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

3.3 课堂教学突出“三能融合”

3.3.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

英语“应用能力”是指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应用与运用能力。这一能力培养可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一是合理选择并整合教学内容, 做好教学活动设计;二是努力挖掘课文内容的热点, 切合学生谈论的话点, 激发学生用英语谈论与交流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因此, 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可在课前设计相关的英语情景活动, 在课内要求学生分组仿照此活动展开英语情景模拟,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加分。

3.3.2 模拟仿真工作场景, 强化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是指学生能用英语解决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 并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这一能力培养路径一是单元内容的教学设计应与学生以后的就业职业相挂钩, 以职业群为背景, 以工作过程为线索, 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工学结合, 做到学以致用。二是英语课堂内的模拟实训以商务模块实训和仿真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 教学组织形式尽量模拟学生以后的真实工作场景, 具有“模拟性”和“仿真性”。

3.3.3 巧妙结合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彰显英语“人文能力”培养

英语“人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语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英语课程也兼容文化和人文内涵特点, 可喜的是英语教材中处处可见文化素材, 因此, 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熏陶, 通过教材单元内容渗透的文化素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此同时, 教师要巧妙结合单元主题与文化知识的关联度, 围绕欧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现状, 使知识传授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在点点滴滴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贯穿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节日文化, 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英语人文修养[4]。

4 思考与建议

高职商务英语“三能”人才培养, 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技能与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达成“三性目标”与“三能融合”的必要条件[5]。

4.1 建设“三能”型英语师资队伍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 具备硕士以上的学历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善于理论教学, 但缺乏商务知识和技能, 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所以, 加强高职“三能”教师队伍建设, 关注教师专业职业发展。高职“三能”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 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 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 还能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 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 开展应用研究[5]。只有这样, 高职教师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人文能力”。

4.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普遍偏弱, 以温州为例, 目前温州共有6所高职院校培养外贸人才, 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院校实践课时数偏少, 局限于教材教学的现象比较严重, 教学组织多以商务模块模拟实训和仿真训练为主, 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紧密合作, 外贸企业提供的业务实习平台与机会不足, 学生的商务实战性操作几乎为零。且大多数院校的实训课程仅仅限于校内, 未能够真正地走出校门, 学生仍然无法在工作后迅速进入角色。

学校要创造各种条件, 与多家对口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邀请相关业务人才进课堂授课或开展讲座, 同时派遣优秀学生到紧密合作企业实习。拓展校外企业实习基地, 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习事宜。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并且为学生的就业打开了大门[6]。

参考文献

[1]李言实, 张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9) .

[2]吴石梅.浅析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 2004 (4) .

[3]曾佳佳.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 2011.

[4]彭茜茜.高职英语课堂学生“三能”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J].科技信息, 2013 (13) .

[5]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7) .

三能型 篇4

一、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师资原有基础薄弱、来源渠道单一、业务素质偏低、数量严重不足和培训保障不力等。

1. 原有基础薄弱。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而来,中专学校的教师普遍存在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很小,教师缺乏基本的学术理想与追求,教育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能力较弱。即使通过优惠政策将中专教师的身份转成高校系列的教师,但实际水平仍然没有变化,教师离高等职业教育体现“高教性”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

2. 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新进的专业教师大都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甚至是本科毕业生,从普通高校到高职院校,缺乏企业背景,教师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导致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 业务素质偏低。

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实践能力欠缺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难以有效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难以有效开发专业课综合性的实践项目,难以有效开展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

4. 数量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师资总量相对不足,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都超过20∶1,使教师不得不疲于应付教学工作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课程负担较重、创新训练不够和参与科研项目较少,造成师资队伍整体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5. 培训保障不力。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高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尽管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但因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尚有难度。培训保障不力导致当前高职教育师资培训形式单一,多数培训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只重视业务培训不注重全面素质提高,具体表现在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技能培训难以对口。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逐步加快,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速度明显加速,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并不紧密,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互动有限,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高职院校教师间也缺乏经常性的专业交流,难以用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学习别人的经验。

二、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 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从强调“职业性”,转向正确处理“职业性”与“高教性”的关系,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必须注意提升自己办学的“层次性”。高职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性上应高于中职生,尤其在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新技术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要突出其“高教性”的特征。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最终都要回归到高职教育主体上来,关键是能体现“职业性”和“高教性”的教师队伍。

2. 加强科技开发能力对教师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阶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能忽视“高等”的层次性,需要加强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梳理和对相关实践工作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需要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以满足区域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实现高职院校促进甚至引领区域产业的发展目标,具有研发能力的高职教师是这一项工作的亲历者和实践者。

3.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对教师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需要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以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高职教育新的使命,要求高职教育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高职教育要努力达到社会服务领先,关键仍然是能体现高职特点的教师队伍。

以上分析可知,高职院校要体现办学的“高等”层次性,在提升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开发、提高社会服务等本质属性有所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体现高职特点的“三能”师资队伍,即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当前高职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从“双师素质”的教师过渡到体现高职特点的“三能”教师。

三、高职院校“三能”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探讨

加强高职“三能”教师队伍建设,从个体角度看,可理解为通过系统的努力来改变教师的专业实践、信念以及对学校和学生的理解,它强调教师个体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从群体的角度看,可理解为教师这个职业群体符合专业标准的程度,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关注教师专业的发展。高职“三能”教师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高职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还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才能够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才能起着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针对当前高职教师队伍的薄弱点,从学校层面上培养“三能”教师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建立高职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制度。

在我国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及教师的引进机制,决定了高职院校大量的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呈现出高学历、低技能、低应用能力的现状,这是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这就表明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加强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努力提高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下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应用、生产技术革新、成果咨询等一系列活动,可以把在企业学到的东西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动接轨企业、接轨市场。

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师下企业锻炼作为培养“三能”教师的重要路径,在政策导向、机制激励、任务明确、过程监控、全面评价、交流提高等方面做出相关硬性规定。为保证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效,需要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保障机制和相关监控措施。例如教师脱产锻炼按完成基本教学工作量给予校内津贴,暑期下企业锻炼给予生活补贴,教师锻炼期间通过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等监控措施,确保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质量。

2. 要求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实现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从知识角度考虑,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起着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能力角度考虑,毕业设计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开发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从素质角度考虑,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但在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弱与投入精力不足是普遍现象。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将“三能”教师培养与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学校要为专业教师建立专业工作室,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要明确教师带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这样可以迫使高职教师重视自身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互利双赢。即以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为载体,提高高职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三能”教师的培养,又可以提高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3. 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立地式”研发服务。

科学研究是高校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根据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项目策划等“立地式”研发服务,做到两个“立足”,一是立足区域,为区域经济服务,满足区域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二是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服务,坚持为区域行业企业解决实际难题。高职院校要主动建立开发研究机构,发挥研发平台负责人的带头作用和研发团队的互助作用。学校要出台鼓励教师从事“立地式”研发服务的政策,提供必要的研发条件,调动教师研发工作的积极性,并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使教师成为校企合作的桥梁,使教师在“立地式”的研发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4. 要加大“三能”教师的引进力度。

当前高职院校总量不足,尤其是“三能”教师数量更少,为提升学院师资质量,必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在德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职业教育教师都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在企业工作若干年后通过大学职业师范专业的学习,转而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既重视学历,又重视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历,这就保证了职教师资有很强的实践经验。我国高职院校同样要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直接联系,招聘有实践经验的高职教师,要通过提高人才引进的待遇,给具有企业经历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吸引有企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工作。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共享人才的途径,本着“人才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以“学校提供事业编制+企业高薪聘请”的方式,与企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人才。

随着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必然会从转变观念、提高学历、调整结构等表层转向更为深层的特色建设问题上,因此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深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师资队伍,对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原有基础薄弱、来源渠道单一、业务素质偏低、数量严重不足等主要问题。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参与企业相关的研发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研究。面对“三能”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定期下企业制度,要求教师担任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开展“立地式”服务,加大“三能”教师引进力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高耀明.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2]华坚.以专业教学团队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

三能型 篇5

关键词:“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课程设置重要性,困难,途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 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该《意见》中指出各地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业基地建设,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 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大学生是富有创新与创业潜力的群体, 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 在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三能”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1. 是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之一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创业是把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 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是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产生诸如就业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质量工程”,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在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 突出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 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广东海洋大学 (以下简称“海大”) 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 在七十余载的悠长办学历程中, 经过无数师生的辛勤工作和奋勇开拓, 形成了自己优秀而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理念:肩负海洋使命, 为社会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三能”人才。学校一贯重视加强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品质, 把海大精神的灵魂定位于创新, 写进了校训, 并涌现出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等创业型人才的杰出代表。这表明“能创业”是海大人特色之一。因此, 开展创业教育是符合海大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 能促进海大“质量立校, 特色扬校”。在当前, 海大正在积极申报成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 我们更要抓住机遇,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 结合“三能”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3. 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及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据相关部门统计,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万人, 2009年高达610万人, 而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多万人, 创历史新高, 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矛盾, 通过创业来带动大学生就业无疑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办法。一个学生创业可以吸收若干学生参与, 创业成功后更可解决一批大学生就业。如果全社会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学生创业便能渐成气候, 那么将大大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现阶段在高校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的困难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取得初步的成效, 但总体上来说, 我国创业教育相对还是落后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的创业教育理念误区。

我国传统教育观是以单纯知识传授为本位, 只注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练就一定的技能, 拿到学历证书, 走出校门后能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就算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个理念导致学生在大学生活中, 只注重文化成绩和学历, 不注意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不重视学习方法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社会竞争力低下。有不少高校将创业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为大学生“实际创业”提供指导, 并认为学生创业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 因而没有把创业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甚至把创业教育理解为让难就业的大学生去创业。

2. 滞后的创业教育理论与课程体系建设。

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 更没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 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创业精神还停留在学生自发的形成, 创业教育只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 仅简单涵盖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 或者是请一些成功的创业校友到学校来作一些报告, 多数采用讲座的方式, 时间短、内容少, 没有创业指导中心和开展专业的创业指导, 缺乏系统性。在创业活动方面很多高校是组织了创业计划大赛, 但是参赛的学生也是在纸上谈兵。这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 无法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

3. 无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 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创业经历, 所以创业教育停留在启蒙阶段。而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教给学生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互动式的教学, 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 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 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为此, 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创业教育中专业化师资匮乏的问题。

4. 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创业基地的支撑, 创业理论离不开创业实践的验证。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的差异, 高校的创业基地建设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在经济比较发达地方的高校, 有比较好的社会资源, 在校企合作、创业基地建设方面就取得不错的成绩。而部分高校如海大地处粤西, 经济发展落后, 社会创业环境单薄, 校区又位于市郊, 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场所少, 尚无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创业的经验是无法轻易获得的, 一定要早了解, 早入手, 早起步。

三、“三能”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途径

1. 高校形成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统一认识, 变革传统的创业教育理念。

不能把创业教育理解为让难就业的大学生去创业, 创业教育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素质, 并非鼓励大学生毕业后马上都去创办自己的公司或经营自己的店铺。要充分认识到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2.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过程指导, 涵括项目的孵化、融资协助、后续服务等, 需要形成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管理、风险投资等教育。突出专业特色,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积极推进“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结合海大杰出校友事迹, 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3.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手段。

高校应引导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实践, 积累创业经验, 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养为宗旨, 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既要注重大众化的创业意识和素质培养, 又要重视个别化的创业指导与服务。

4. 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 优化创业政策环境。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实践、论坛等方式, 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 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另外, 要充分利用校友企业, 建立创业孵化基地, 注意与社会企业沟通联系, 同时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 搭建产学研平台, 加强校企合作。设立创业基金, 对于创业计划可行性高的由有意愿投资的企业投资, 创业基金给予一定的支助开展, 创业成功的, 与企业协商分成, 这在一定程度既可激发创业团队的战斗力, 又可促进经济的发展, 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孙泽平, 滕发祥.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内容与过程设计[J].现代教育科学, 2004, (4) .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

三能型 篇6

“三能”工程即体育教师的体能、技能、教能。体能按照江苏省教育厅体艺[2012]1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 (试行) 》的通知要求。技能按照2011年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规程要求, 结合全区具体情况, 作了适当的增减调整。教能在强体能、技能的基点上把教案书写、演讲、模拟上课作为突破口, 进入学、练、思、提的全过程, 然后再参加校赛、片赛和区决赛。

一、由来

“三能”工程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而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提升、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产物。在当今的体育教师队伍中“啤酒肚、大象腿”屡见不鲜, 有的教师稍微运动一下就气喘吁吁, 校内运动会上不了场, 甚至连裁判都不能做。同时, 讲不能讲、写不能写、教不能教的体育教师大有人在。这部分教师给体育学科、体育教师队伍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不改变真的不行。记得有一次和音、体、美、常识科的教研员一起做对全区这几个学科的教师业务过关考核的评委, 好多体育教师写不好、说不出, 支支吾吾、哆哆嗦嗦, 令我十分尴尬。音、美教研员开玩笑说:“你们的体育教师是不是想让我们早点休息啊, 十分钟时间, 三分钟就结束了!”真是令我十分惭愧, 更令我终身难忘。笔者想到上小学时的一篇课文, 大意是我国一个年轻上进的技术员向外国专家请教蒸汽机的原理时, 专家恶狠狠地说:“你去读25年的书后再来问我!”现在的体育老师真的需要补上这“25年”书的差距了!从那以后, 笔者痛下决心要在体育教师读书、撰文、立题、演讲、表达的“文功”上下工夫, 从确立体育教师读书、教书、写书的箴言和发展途径为起点, 制订了“六个一”工程 (即:每天读一小时的书, 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 每月精读一本专业杂志, 每半学期上一节公开研讨课, 每学期写一篇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的论文, 每学年编写一个本校特色的单元教学计划) 和“三不怕”工程 (体育教师不怕写, 学校体育不怕看, 学生体育不怕测) 。通过酸甜苦辣和艰苦奋斗去实施的两个工程, 换来了“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和江苏省阳光体育推进会在我区的召开, 也真诚地感动了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在2011年投资近2个亿将全区中小学143块田径场地全部塑胶化, 铜山区体育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 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塑胶场地做成了, 我该做什么”的主题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 体育教师的“三能”工程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发展

在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中, 铜山区体育教师的读书、撰文、口才、演讲、讲解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模拟上课是以我区创新发展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为框架, 总结提出了备课、上课、评课、模课的五大要点。一个指导思想:以坚实的“育体、育人”载体直面健康第一及学生受益的指导思想 (是直面而不是确立或树立) 。二个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即:教师主导到位而不越位, 学生主体充分而不过分。三个关注:关注课堂常规、关注教育意志与兴趣爱好、关注弱势群体。四个呼应: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呼应 (为什么准备、为谁准备) , 教法、学法与教材重难点呼应 (对路、有突破) 、身体素质课课练与基本部分及学生发展敏感期呼应 (课课练练什么、怎么练、为什么这样练) , 结束部分与基本部分呼应 (为谁整理放松、为什么这样做及课后学生的状态) 。五个对接:学情、校情、师情与教学全过程对接, 教学规律和发育规律对接, 学习目标预设与达成之间的对接, 身体练习载体与情感社会适应对接, 场地器材与创新教材、教法、学法对接。创新发展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及五大要点使全区体育教师牢固树立了体育学科“育体育人”的核心理念, 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的教学思路, 做到了不随风逐浪, 划清“今天这个重要、明天那个重要、一会体能、一会技能、一会情感”等如此种种不系统、不完整、不全面教学谬论的界限。正如一位教师感慨地说:“现在都大谈学生体质下降, 试问现在的学生在素养、做人、品质、道德方面的状况又好吗?难道不值得一提吗?”这很发人深省啊!我区提升的“五个要点”恰恰在这方面给出了一定的应答。对前段模拟上课只要求模拟基本部分教学的现象进行了深入探究, 认为只要求模拟基本部分, 那么准备部分、结束部分还要不要?如不要, 本课系统吗、完整吗、科学吗?大有急功近利只求结论之嫌, 经过实践我们认为精模准备、结束部分, 重在基本部分的教学才能经得起论、站得住脚。同时还注重对美国Spark课程理念与方法的认知与借鉴, 比如,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在50%, 强调在每节课中教师处处寻求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手段、技巧、策略, 在乐此不彼、不知不觉中把知识、体能、技能、情感融为一体地生成着, 这是很宝贵的。再比如:每节课都让学生明晰边界和规则, 学生活动的范围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着练习的次数、组数、时间、密度、强度, 而且也能井然有序, 排除了安全隐患, 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规则不仅是完成练习、掌握技术、运用技能的保障, 而且对学生遵纪守法、诚实诚信、团结互励、公正公平的竞争意识、品质作风的锻造起到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不断的实践中, 大家一致认为体能、技能是教能的载体, 教能应是读书、撰文、演讲、模课、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的综合体, 我区的这个做法也只是起步阶段,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更宽泛的领域需要认真体悟与践行。

三、实施

第一, 区教育局下发了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三能”工程实施方案, 要求各镇、校要积极宣传, 认真学习、领悟方案内涵, 引导体育教师们循序渐进地学练, 逐步恢复体能、提高技能、提升教能, 掀起学练的热潮;第二, 以片为单位, 由片级教研员负责组织各片全员参赛的片级预赛, 并将片级预赛的过程性资料 (比赛规程、报名表、成绩、总结、图片等) 上报区教育局, 在此基础上每片再以一所学校为主组队参加区决赛 (整合全片最优) ;第三, 区教育局根据各片参赛报名情况下发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三能”决赛的补充通知, 各片根据补充通知的要求自定训练计划, 充分做好决赛前的准备;第四, 决赛时广播操、武术操按小学、初中、高中的顺序, 每队站成一路纵队, 各学段分别同时参赛 (选用21位评委各自打分) ;队列队形三学段分三块场地同时进行;集体项目比赛完后, 再进行各单项比赛;第五, 奖励办法是团体总分前六名、个人技能总分前六名分设一、二等奖, 未获前六名的为三等奖, 个人技能总分第一者, 且体能测试为优秀级者将被评为年度体育“明星”教师, 利用一切可利用因素宣传、报道, 营造人人学“明星”、人人争做“明星”的优质氛围。

通过“三能”比赛全区上下明确了发展方向, 大家一致认为, “三能”是体育学科、体育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精神食粮, 是学校体育人的亲密“伙伴”, 是科学发展观在体育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要长期坚持, 持续发展。巧合的是铜山区体育教师基本功“三能”决赛开幕式之时, 正直江苏省中学体育现场展示推进会在棠张中学召开, 应省厅有关领导、专家的要求, 在开幕式上将项目临时作了调整, 成功地进行了8个项目的展示, 打动了在场所有观众, 领导、专家、同仁们, 大家一致称赞“有震撼、有影响、有导向”。

四、收获

体能、技能的演练相对来说是外向的, 人们常常看到他们的学习、锻炼、练习的身影, 特别是其中的队列队形、口令、广播操、武术操等练习更激励人心、扣人心弦, 给当前校园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是一次次有力的碰撞和唤醒。人们似乎又意识到、思考着还有这样的一个群体, 他们在做什么呢?中国教学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吴键主任给出了题解, 他认为此举显著的特点是“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是指这些举措如果进行一番整合, 事实上就构成了体育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这是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特有职业能力, 这种能力是保证体育教师“不可替代”的基本能力;所谓“立地”是指这些举措“接地气”、脚踏实地、可操作, 合理有效, 符合体育教学的实际。

体能、技能、教能学习、反思、训练、提升的过程不仅丰厚了体育教师们的基本能力, 增强体质, 促进自身健康, 养成自身的锻炼习惯, 也促成了全校师生锻炼的热情, 现在许多人想收都收不住了。更深层的是通过这个过程优化了体育教师们的内在素养, 许多人惊呼这些人和以前不一样了, 自身的形象、气质活力都大大提升了。实力决定位置, 比如, 棠张中学13位体育教师在2011年年终考核时就有7位被评为优秀级, 评优比例高达53%, 远远超出全校平均比例的12%;茅村中心中学体育教师张洪歌、邵正武就在一个月前公推公选为分管政教、后勤的副校长。全区各镇校都有体育教师做校领导, 正如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孟文砚教授所说:“我们体育教师要跳出体育看学校体育, 要融入教育看学校体育, 找准自己在课程改革和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历史方位。”全区体育教师成为了敬业的群体, 有力促进了全区学校优质的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也成为了校长们管理工作的助手, 得到社会的认可, 家长的称赞, 校长的推崇, 教师的羡慕, 学生的爱戴, 获得了社会各界、事业学科、自身发展、有益学生的“四赢”“奖杯”, 正如吴键主任所说:“能做到这个份上, 让我们看到了体育精神的体现, 真正见识到文化的力量。”

三能型 篇7

一、“项目主导、三能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省高等级公路养护项目实施“审批制”。每年年底, 单位申报下年度养护计划, 审批通过后, 年后进行养护施工。课题组与企业共同制定了“项目主导、三能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1.5+1+0.5, 第一二学期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人文素质课学习, 第三学期 (年前) 进行病害检测实训, 第四五学期 (年后) 养护施工顶岗, 第六学期返校继续学习。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思路

按照项目课程开发理论, 专业团队深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高速百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湖南路桥建设集团等国内知名路桥施工企业进行专业调研, 分析养护项目职业岗位, 瞄准新形势下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岗位,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总结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 重构课程结构, 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开发“专业核心模块”, 由“专业核心模块”课程的需要配备“专业基础模块”, 考虑核心能力提升、学生就业面、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开发“专业拓展模块”。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

以“三个核心能力+三个基础能力”为主线进行开发“模块化”课程体系, 完善符合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人文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核心能力为病害检测能力、养护施工能力和养护管理能力, 基础能力为工程测量能力、制图试图能力和材料试验能力。第1、2学期进行人文素质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的学习, 人文素质模块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就业教育与指导、体育、计算机基础、心理教育、大学英语和应用文写作, 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公路工程概论、工程测量、工程制图与CAD、工程力学、公路养护建筑材料和工程地质及土质土力学等;第3学期进入专业核心模块, 前3/4时间在校内进行课程学习和仿真实训病害检测、施工, 课程包括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造价、高等级公路病害检测与评价、高等级公路病害处治技术, 并进行公路病害调查校内实践, 后1/4时间去企业进行高等级公路病害检测生产性实训。第4、5学期到养护施工企业进行养护施工的顶岗实习。第6学期在回校进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的学习, 包括公路养护新设备、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公路养护施工安全与环保和高速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等。

3、实践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鉴定相结合

将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内容与日常的课程教学内容融为一体, 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比重, 实现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 见表1。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培养公路养护所需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对高职路管专业推进“项目主导、三能贯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并进行高职路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 课程模块能较好地满足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 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在“项目主导、三能贯通”的高职路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按照项目课程开发理论, 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期使课程体系能达到新形势下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一线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路管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蒋玲, 曾凡稳.高职院校公路养护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4) .

[2]郭芳.高职路管专业“项目主导、三能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职业时空, 2015.11.

[3]张春明.基于项目管理的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双能力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13.5.

[4]刘明明, 李棚, 范志田.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电子类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5, 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能型】相关文章:

三能06-14

三能文化学习心得04-20

把好复习“三关”培养学生“三能”09-10

上一篇:本质核心下一篇:元认知培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