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2024-08-16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精选七篇)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1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像增强,诊断,鉴别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病变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关于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等大量诊断信息。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表现,结合ADC值,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分析有意义的恶性MR征象,制订乳腺癌的MR诊断策略,探讨DCE-MRI结合DWI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05-03~2009-06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23例乳腺病变患者,其中女性221例,男性2例;年龄18~75岁。排除标准:(1)MR检查前1周内行乳腺肿块穿刺者;(2)已行新辅助化疗者;(3)因脂肪抑制不均匀而影响病变观察者;(4)因金属异物或运动产生伪影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Signa Excite HD),梯度场40m T/m,梯度切换率150T/(m·s);4通道乳腺专用表面线圈。采用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I-DWI):b值=0、1000s/mm2。动态增强扫描采用VIBRANT序列,注射造影剂前及注射后0、1、2、3、4、5、6min各扫描一次,造影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1mmol/kg,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2ml/s。

1.3 图像后处理

应用ADW 4.3图像处理工作站,由2名有乳腺MR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独立阅片,参照美国放射学会(ACR)2003年乳腺MR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MRI)[1]将病变分为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分析其形态学表现和血流动力学表现,测量ADC值。形态学表现诊断要点包括:肿块的形状、边缘及内部增强特征,非肿块性病变的分布特征及内部增强特征。应用Functool软件,感兴趣区(ROI)置于病变增强最显著区,制作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血流动力学表现诊断要点包括:TIC类型(持续上升型、平台型、廓清型)、早期增强率、平台型及廓清型曲线的最大增强率和达峰时间。早期增强率采用1min增强率计算。ADC值测量:应用Functool软件,参照MR增强扫描图像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将ROI置于病变区,要求ROI略小于病变,并尽量避免病变坏死或囊变区,在ADC图上测量其平均ADC值;将ROI置于对侧正常乳腺腺体致密区,测量其平均ADC值作为正常对照。所有数据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

1.4 病理检查

病理切片由病理科医师进行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后作出病理诊断。

1.5 数据分析

根据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诊断界值。根据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的P值和风险比(OR)分析有意义的恶性MR征象。OR>1为危险因素,是恶性征象;而OR<1为保护性因素,是良性征象。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大增强率、1min增强率、达峰时间行t检验;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36个乳腺病灶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155个,良性81个;肿块性病变159例(恶性103例,良性56例);非肿块性病变75例(恶性50例,良性25例),2例无法明确分组。

2.2 肿块性病变的MR征象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肿块边缘、毛刺征、内部增强特征、TIC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不光滑、有毛刺、内部增强不均匀、廓清型TIC曲线是有显著意义的恶性征象;形状不规则、平台型曲线有恶性倾向(OR=4.265、5.319),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恶性肿块的1min增强率高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确定界值为105%,即1min增强率>105%诊断为恶性。将肿块形状、边缘、毛刺征、内部增强特征、TIC类型、ADC值纳入多变量回归模型(表1),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出每个病变的预测概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确定预测概率的界值为0.6196,即当预测概率>0.6196时诊断为恶性,该诊断模型的敏感性为85.3%(87/102),特异性为84.6%(44/52),阳性预测值为91.6%(87/95),阴性预测值为74.6%(44/59),诊断准确性为85.1%(131/154)。

2.3 非肿块性病变的MR征象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T I C类型在良、恶性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廓清型TIC曲线为恶性征象;平台型曲线和节段性分布有恶性倾向(OR=14.778、56.833),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恶性病变的1min增强率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确定界值为75%,即1min增强率>75%诊断为恶性。良、恶性病变最大增强率和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TIC类型和ADC值纳入回归模型(表2),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出每个病变的预测概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根据ROC曲线确定预测概率的界值为0.6295,即当预测概率>0.6295时诊断为恶性,该诊断模型的敏感性为82.0%(41/50),特异性为83.3%(20/24),阳性预测值为91.1%(41/45),阴性预测值为69.0%(20/29),诊断准确性为82.4%(61/74)。

2.4 回归模型的验证与病理对照分析

真阳性病例如图1~3所示,左乳外上象限肿块,不规则形,边缘不光滑,毛刺征明显,TIC呈廓清型,ADC值约为0.8×10-3mm2/s,各个征象均提示为恶性,根据回归模型预测其恶性概率为98%,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如图4~6所示,左乳内下象限均匀增强圆形肿块,边缘较光滑,毛刺征不明显,TIC为持续上升型,ADC值约为0.8×10-3mm2/s,凭主观判断其良恶性有一定困难,根据回归模型预测其恶性的概率为98%,手术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假阳性病例如图7~9所示,右乳多发不规则肿块,周边增强明显,边缘不光滑,毛刺征明显,TIC呈平台型,DWI上肿块周边呈高信号,ADC值约为0.9×10-3mm2/s,评估为BI-RADS 4级,高度怀疑恶性;回归模型预测其恶性概率为90%,病理诊断为乳腺慢性炎症。

3 讨论

3.1 肿块性病变的MR表现及诊断效能

本研究对159例肿块性病变进行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毛刺征、边缘不光滑、内部增强不均匀是典型的恶性征象。毛刺征恶性风险最大(OR=23.1),边缘光滑、无毛刺、内部均匀增强是典型良性表现;Tozaki等[2]总结了171例乳腺肿块性病变,发现最常见的恶性征象为内部不均匀增强(96%),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恶性征象为毛刺征(100%)、中心延迟增强(100%)、内部间隔增强(97%)和形状不规则(97%),诊断准确率最高的恶性征象为毛刺征(100%),最常见的良性征象为边缘光滑(占80%~82%),可见肿块边缘和内部增强特征是鉴别其良恶性的关键。但是良恶性肿块的形态学表现存在交叉重叠,本研究中少数恶性肿块表现为无毛刺(27.2%)、边缘光滑(17.5%)、内部均匀增强(11.7%),少数良性肿块有毛刺(10.7%)、边缘不光滑(19.6%)、内部增强不均匀(42.9%)。Lee等[3]报道毛刺征常见于恶性病变,但也见于放射状瘢痕。Szabo等[4]研究发现高级别的浸润性导管癌周边增强更显著,但脂肪坏死或伴有炎症反应的囊肿也常表现为环形增强[5]。本研究发现,TIC类型在良恶性肿块中有显著差异,其中廓清型曲线是典型恶性征象,平台型曲线在良恶性均可见,但多见于恶性;持续上升型曲线多见于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的1min增强率高于良性肿块,根据ROC曲线确定界值,肿块的1min增强率>105%时诊断为恶性,但敏感性较低(56.7%),特异性较高(71%),诊断效能较低。

3.2 非肿块性病变的MR表现及诊断效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节段性分布明显多见于恶性(93.9%),节段性分布的恶性风险大(OR=56.833),是非肿块性病变的典型恶性征象。非肿块性病变的1min增强率>75%时诊断为恶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和77.3%。最大增强率和达峰时间在良恶性病变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非肿块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一定困难。Liberman等[6]发现导管样分布或节段性分布多见于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但也可见于不典型导管增生、乳头状瘤或硬化性腺病。Sakamoto等[7]总结了102例非肿块性病变的MRI表现及BI-RADS分级,发现簇状环形增强的恶性肿瘤阳性预测值最高,为67%;分支导管样增强、簇状增强、线性导管样增强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8%、20%、11%,并指出簇状环形增强、导管分支样增强及簇状增强的非肿块病变应评估为BI-RADS 4级而行活检。因此,正确判断非肿块性病变的分布特点和内部增强特征对于鉴别其良恶性至关重要。Kuhl等[8]认为早期增强率的诊断价值相对较低,可以牺牲一定的时间分辨率来增加空间分辨率,有助于显示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及边缘形态特征,提高诊断信心和诊断准确率。本研究增强扫描序列中每时相采集时间为1min,可以同时兼顾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

3.3 DCE-MRI与DWI联合应用诊断模型的建立及诊断效能

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可提供大量的诊断信息,而面对众多MR征象如何进行综合判断,是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以往有研究采用Fischer评分法根据DCE-MRI预测病变的恶性概率[9],将圆形、类圆形、分叶形和边缘光滑定为0分,不规则形、毛刺或边界模糊定为1分,TIC流入型曲线为0分,平台型曲线为1分,流出型为2分;形态(0、1)+动态(0、1、2)计算总分,积分为2分诊断可疑恶性,积分为3分诊断恶性,以≥2分为动态增强扫描阳性诊断[10]。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各个征象在回归模型中对恶性评判所占权重不同,不能简单用1分或2分来评判,此外,Fischer评分法只是针对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表现,无法对DCE-MRI与DWI联合诊断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在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ADC值等大量诊断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并根据各自所占权重建立诊断模型,预测恶性发生概率,使联合诊断得到合理应用。

本研究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状、边缘、毛刺征、内部增强特征、TIC类型和ADC值对肿块良恶性评判有意义,根据ROC曲线确定预测概率的界值为0.6196时,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5.3%、84.6%、91.6%、74.6%和85.1%。而对于非肿块性病变,只有TIC和ADC值对良恶性评判有意义,根据ROC曲线确定预测概率的界值为0.6295,诊断模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2.0%、83.3%、91.1%、69.0%和82.4%。Yabuuchi等[11]对192个乳腺肿块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认为,边缘不规则、内部不均匀增强、边缘增强、平台型和廓清型TIC、ADC值<1.1×10-3mm2/s是有意义的恶性指征,将这6个征象纳入回归模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86%、97%、71%和91%,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是对乳腺非肿块性病变的相关研究少见报道。

DCE-MRI与DWI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建议将DCE-MRI和DWI作为乳腺常规扫描方法,对于肿块和非肿块应当采用不同的诊断策略。对于典型病例术前MR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病例都表现如此典型,凭主观判断其良恶性有一定困难,合理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诊断策略可以增强诊断信心,减少个体差异,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DCE-MRI与DWI联合应用仍然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少数乳腺癌术前MR也有可能漏诊,包括分化好的浸润性导管癌、特殊病理类型的乳腺癌如髓样癌、筛状癌、神经内分泌癌、黏液腺癌等,尤其当肿瘤直径<1cm时,其形态学常为良性表现,毛刺征常不明显,更容易漏诊。同样,少数良性病变如脂肪坏死、慢性乳腺炎、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容易诊断为恶性。由此可见,乳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反复总结经验,深入认识各种MR征象,不断改进、完善诊断策略,减少主观偏移,从而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atlas(BI-RADS atlas).Reston,VA: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2003:8-62.

[2]Tozaki M,Igarashi T,Fukuda K.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BI-RADS-MRI descriptors for focal breast masses.Magn Reson Med Sci,2006,5(1):7-15.

[3]Lee SH,Cho N,Kim SJ,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resolution dynamic MR feature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Korean J Radiol,2008,9(1):10-18.

[4]SzabóBK,Aspelin P,Kristoffersen Wiberg M,et al.Invasive breast cancer:correlation of dynamic MR features with prognostic factors.Eur Radiol,2003,13(11):2425-2435.

[5]Levrini G,Nicoli F,Borasi G,et al.MRI patterns of invasive lobular breast cancer.Eur J Radiol,2006,59(3):472.

[6]Liberman L,Morris EA,Dershaw DD,et al.Ductal enhancement on MR imaging of the breast.Am J Roentgenol,2003,181(2):519-525.

[7]Sakamoto N,Tozaki M,Higa K,et al.Categorization of non-mass-like breast lesions detected by MRI.Breast Cancer,2008,15(3):241-246.

[8]Kuhl CK,Schild HH,Morakkabati N.Dynamic bilateral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 of the breast:trade-off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Radiology,2005,236(3):789-800.

[9]Fischer U,Kopka L,Grabbe E.Breast carcinoma:effect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ing on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Radiology,1999,213(3):881-888.

[10]李洁,张晓鹏,曹崑,等.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821-1825.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乳腺MRI检查的80例女性患者,选取其中阳性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岁,良性病灶25例,恶性病灶24例,隆胸术后出现病灶10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西门子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4通道乳腺专用线圈,受检者俯卧位,双乳自然悬垂于线圈双孔内。扫描范围包括双乳腺和腋窝区。受检者均行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T1WI采用梯度回波序列,视野(FOV)340 mm,TR 9 600 ms,TE 68ms,层厚4.0 mm,矩阵269×448,T2WI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并采用频率饱和脂肪抑制技术,FOV 340mm,TR 4.0 ms,TE 3 650 ms,矩阵314×320,DWI采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FOV 340 mm,TR9 600 ms,TE 68 ms,层厚4.0 mm,矩阵64×132,扩散弥散系数b值300 s/mm2和600 s/mm2,800 s/mm2。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容积式内插法,FOV360 mm,TR 4.67 ms,TE 1.66 ms,矩阵296×384,扫描时间59 s。在第一次扫描后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5 ml/s速度先后注入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和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再连续扫描6次。

1.3 图像分析和后处理

1.3.1定量分析:普通平扫T1WI及T2WI联合DWI,综合T1WI,T2WI,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指出病灶,并对病灶大小、边缘形态有无毛刺,作出良、恶性的初步判断,联合ADC图做出定量分析。

1.3.2 ADC值制作: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利用DWI图,选取病灶,制作ADC值。

1.3.3时间-信号曲线的绘制:对动态增强图像利用软件进行后处理,找到病灶,并绘制增强后时间-信号曲线。

1.3.4病变检出的评价:采用双盲法,分别用病变形态轮廓,有无毛刺,毛刺显示情况,病变内部信号的显示情况,图像质量评价包括解剖细节清晰,有无运动伪影,重建伪影,图像信噪比良好,将图像分为A、B、C三级。

2 结果

各组图像质量评级见表1。

80例患者全部扫描成功,除1例因心脏搏动伪影导致图像细节显示欠佳,但不影响诊断外,其余图像均清晰显示,对比度良好,可显示病灶的单发或多发、大小、形态、有无毛刺及是否增强,除显示肿瘤的形态外,还能反映病灶的血供或血管生成情况,病灶周围组织的变化,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胸大肌有无受累(见图1~7)。

图1 T1WI平扫:显示脂肪和腺体对比清晰,右乳内病灶病灶显示为等信号

图2横轴位T2WI平扫:脂肪抑制均匀,腺体显示清晰,右侧乳腺内病灶表现为高信号

图3横轴位3D-FSPGR-FS-CE T1WI动态增强:病灶强化明显,周边可见细小毛刺,边界清楚

图4 b值为600时DWI:病灶表现为高信号

图5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平台型

图6冠状位:病灶侧腋窝数枚增大及明显强化的淋巴结

图7病理示导管细胞癌(HE染色×400)

3 讨论

乳腺MRI检查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高质量的图像质量仍然是诊断质量的保证和前提,乳腺检查由于其检查时间比较长,患者的配合尤其重要。要保证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保持不动,以减少运动伪影。

DWI是目前唯一能观察活体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它从分子水平反映人体组织空间组成的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水分子功能的变化,能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改变有关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的早期改变。已有较多学者认为DWI在评估乳腺癌浸润范围方面的重大意义,恶性肿瘤的细胞增殖速度快,核浆比例高和细胞外间隙少等扩散受限的特点,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必要的信息。ADC值与细胞的密度相关性很好,恶性肿瘤生长活跃,细胞密度高,ADC值小,反之,良性肿瘤细胞密度低,ADC值大[4]。对于DWI来说,扩散敏感系数(b值)越高,对水分子扩散运动越敏感。但b值过高(1 500),由于组织信号衰减,所获得的图像信噪比降低,图像变形,易造成小病灶漏诊;而b值过低<500,由于受血流灌注等因素的影响,所测得的ADC值偏高,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本序列设定了3组值,分别是300,600,800 s/mm2,大多数学者认为800 s/mm2,是乳腺DWI的最佳b值[5,6]。

合理的扫描序列的选择,经过对不同序列及不同序列组合,序列参数多样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完整的扫描序列应该包括(1)T1-Flash 3D序列平扫,包括动态增强扫描的第一期同样采用T1-Flash3D序列,此序列可以是所有扫描层面同时激励,是一种三维快速成像技术,并在短时间内对所有层面进行测量,进行薄层无间距扫描,所得图像可以进行任意角度或方位的图像重建,不会将病灶遗漏,获到的是高信噪比的多方位重建图像[3]。并能做到对多灶性病变,多中心病灶及深部病灶的发现。在增强扫描的延迟期,乳腺组织进入平衡器,同样采用Flash 3D,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更好地显示乳腺组织强化的细节。(2)T2WI脂肪抑制序列,乳腺腺体周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防止高信号的脂肪组织掩盖病变组织的信号,采用对脂肪抑制均匀的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技术。(3)DWI序列采用多通道接受线圈同时采集信号,大大缩短检查时间,提高了成像的时间分辨率。(4)动态增强扫描采用1+7模式,第一期为蒙片,扫完蒙片立即打药,25 s后自动连续6期扫描,使用软件对每一期兴趣区进行测量,绘制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7,8]。(5)冠状位显示腋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磁共振检查在评估肿瘤范围具有明显的价值,有助于乳癌患者术前范围评估,从而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癌检查中的技术要点及图像质量保证的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进行乳腺MRI检查的80例女性患者行3.0T MR加DWI及动态增强扫描,T2-tirm-tra,T1-fl3d-tra-nonfs-radial,tirrm-right-sg,tirrm-left-sag,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b值分别采用300,600,800 s/mm2,及3D-FSPGR-FS-CE T1W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扫描序列及成像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T1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平扫及DWI可显示病灶形态、轮廓、大小、乳头有无凹陷,动态增强3D-FSPGR-FS-CE T1WI可清楚显示病灶强化方式,内部血供方式,及病灶伴随症状,皮肤增厚,水肿,淋巴结肿大,胸大肌受累,血肿。结论 扫描序列的正确选择,可提高成像的时间分辨率,减少运动伪影,运用脂肪抑制技术,DWI时选取恰当的b值,确保图像质量,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精确性。

关键词:弥散磁共振成像,乳腺肿瘤,动态增强

参考文献

[1]Alharif S,Daghistani R,Kamberoglu EA,et al.Mammographic,sonographic and MR imaging features of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breast cancer[J].Eur Radiol,2014,83(8):1375-1380.

[2]赵合保,赵向荣,李保卫,等.乳腺动态增强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29-1431.

[3]郑菲,王丽娜.乳腺肿瘤MR检查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3(3):253-255.

[4]陈业,钟晓平,李志扬,等.7.0 T MRI对离体乳腺癌组织浸润范围判定的病理对照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5,6(1):27-32.

[5]刘敏,刘万花,王瑞,等.3.0 T MR扩散加权成像不同b值条件下乳腺病灶信噪比及信号强度比的变化[J].乳腺放射学,2014,48(3):189-192.

[6]陈欣,严锐,康华峰,等.不同扩散梯度因子值的乳腺MR扩散加权成像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56-359.

[7]usch DR,Hendrick RE.How to optimize clinical breast MR imaging practices and techniques on your 1.5 T system[J].Radiographics,2006,26(5):1469-1484.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2012 年1 月‐2015 年1 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 例卵巢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检查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年龄15~75 岁, 平均38 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包块20 例, 月经不规则10 例, 腹痛、附件区压痛15 例, 阴道不规则流血15 例, 进行性消瘦9 例, 腹部不适扪感1例, 腹水征5 例, 无明显症状、体检中心例行体检、或者做其他检查时偶然发现者2 例, 上述主诉或临床表现有交叉重叠现象。病程1 个星期~3 年。

1.2 扫描技术

全部患者均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采用GE BRIVO 355 1.5T光纤超导全身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患者禁食6 h, 前一天给予番泻叶开水冲泡口服清洁肠道, 扫描前口服1.5% 泛影葡胺水溶液或2%甘露醇溶液800~1 000 ml。患者取仰卧位, 先进行平扫, 平扫完成后, 再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采用经前臂静脉团注对比剂 (钆喷酸葡胺 (15~20 ml) , 剂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2 mmol, 速率3.5~4.0 ml/s, 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之后追加20 ml生理盐水灌洗。MRI常规序列包括:常规T1 加权成像 (T1WI, TR/TE: 400/9.4 ms) 、脂肪抑制T2WI横轴位和冠状位 (FST2WI, TR/TE: 3 240/115.9 ms) , 层厚:5 mm, 无间隔, 视野:30 cm, 矩阵:256×192。LAVA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参数:TR/TE: 3.8/1.8 ms, 视野:38 cm, 矩阵:256×224, 层厚:4 mm, 零穿插处理 (ZIP) ×2, FA13°。弥散加权成像 (DWI) 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 (single-shot echoplanar imaging sequence, EPI) , 横断位成像, TR:10 000 ms, TE随b值进行相应调整, 在X、Y、Z, 3 个方向按各向同性施加弥散敏感梯度磁场, 取2个弥散敏感b值, 分别为0 s/mm2、1 000 s/mm2, 层厚:4~6 mm, 层间距:0.5 mm, 矩阵:256×192, 1 次信号平均 (NEX:1) 视野:40 cm。

1.3 影像分析

选择该院2 位资深医师对所有卵巢病变的MRI图像进行分析研究, 综合判断, 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信号特征、边缘及与相邻器官或结构的关系, 病变血供, 以及转移表现, 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最后回顾性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对、综合评价。不一致的地方, 经共同协商达成基本一致。

ADC值测量:ADC图由相应图层的DWI图像, 经GE自带的后处理工作站自动生成, 在T2WI或增强扫描图像为指导, 以整个病变区域作为RIO, 避开干扰层面, 在ADC图上选择病灶较大径线所在层面, 取3 次选平均值作为该病灶最终的ADC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 行带协变量的ROC分析, 评价ADC值、动态增强MRI, 两者结合诊断卵巢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卵巢病变的MRI平扫和增强表现

49 例卵巢病变患者中, 良性39 例, 恶性10 例。39 例良性病变中, 13 例卵巢囊肿, 2 例卵巢囊肿合并蒂扭转, 3 例巧克力囊肿, 6 例畸胎瘤, 11 例囊腺瘤, 1 例卵泡膜瘤, 1 例纤维瘤, 2 例卵巢脓肿合并输卵管积液扩张;9 例恶性病变, 其中, 7 例囊腺癌, 2 例浸润性移行细胞癌, 1 例转移性肿瘤。该组卵巢良性病变占多数 (39/49) , 占了全部病变的79%, 与文献报道一致[3]。良性病变中大多数为囊性病变, 除了发现1 例卵巢纤维瘤为实性病变, 其余均为囊性。良性病变边界清楚, 囊肿信号由囊内成分决定, 根据自由水、结合水、新鲜或陈旧出血表现出信号的高低不等。该组所有单纯性囊肿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单房性、壁薄、边界清晰, 呈水样信号, T1WI呈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呈明亮高信号, 动态增强扫描无强化;黄体囊肿较其他功能性卵巢囊肿有差别, 卵泡壁相对较厚, 容易合并出血, 出血性黄体囊肿信号改变T1WI为高信号, T2WI上表现为中等到高信号, 取决于出血的新旧程度, 陈旧性出血T2WI可见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 动态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均匀, 无明显壁结节, 其内信号尚均匀。巧克力囊肿MRI表现取决于出血时期, 典型表现为多囊性肿块伴有T1WI高信号而T2WI低信号, 也有表现为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 与周围器官粘连。畸胎瘤含有特征性脂肪信号, 脂肪抑制后呈低信号, 或出现脂—液分层现象, 大多数伴有化学伪影, T1WI呈高信号, T2WI呈中等信号, 诊断较为明确。浆液性卵巢囊腺瘤囊内信号均匀, T1WI呈中等偏低信号, T2WI呈均匀高信号, 壁薄, 囊壁增强扫描呈中等—明显均匀强化。黏液性囊腺瘤呈薄壁多房, 各房信号不均匀, T1WI呈稍高信号, 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呈均匀轻度、中度强化。良性囊腺瘤亦可有壁结节, 本组囊腺癌结节表现为多发, 质地不均匀, 合并坏死, 边缘不规则, 囊壁之间的分隔厚薄不均匀, 不规则, 动态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 而良性结节多为1、2 个, 体积较小, 信号较为均匀, 强化程度较均匀、明显。

2.2 ADC值与动态增强MRI诊断卵巢恶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

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4%、80.0% 及89.8%, 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为0.86 (kappa指数) 。ADC值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1%、79.0% 及83.7%。DCE-MRI扫描结合ADC值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5%、86.3% 及93.9% (见表1) 。ADC值结合动态增强扫描MRI时, 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 最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讨论

DCE-MRI增强扫描在卵巢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交界性和侵袭性肿瘤鉴别诊断方面明显优于普通MRI增强检查。由于普通增强MRI检查只能获取固定时相的影像, 缺乏量化指标及病变血管功能的评估, 对恶性病变的鉴别存在困难。DCE-MRI通过对比剂的药代动力学获得连续性动态曲线, 进行定量、半定量等量化指标, 客观反映病变的强化特征。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表现相关性主要涉及3 个因素:①血液供应使对比剂传递, 由血管内扩散进入细胞外间隙, 通过对比剂的分布容量进行动态监测, 反映病理组织的血供;②动态增强早期增强值与血管内对比剂的减少率成正比, 因此可以用来推测肿瘤血管的变化;③动态增强后期主要反映血管外间隙对比剂的分布容量, 因此可以用来推测病变的血供状态。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的组织成分不同, 血供及血管生成、丰富程度不同, 因此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ThomassinNaggara[1]对卵巢肿瘤在动态增强的扫描研究中总结提出:TIC时间信号- 曲线主要分为3 种类型 (与子宫肌层对比) :Ⅰ型曲线为无强化峰值渐进型;Ⅱ型曲线呈平坦中等强化;Ⅲ型曲线早期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Ⅰ型曲线多见于良性肿瘤, Ⅱ型曲线多见于交界性肿瘤, Ⅲ型曲线多见于侵袭性肿瘤, 但是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较低, 单纯根据增强曲线形态对肿瘤定性仍然存在假阳性、假阴性可能[2]。良性病变新生血管较少, 良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 少见坏死, 多表现为病灶均匀强化, 后期强化更明显, 主要为后期对比剂逐渐进入细胞外间隙。因此良性病变时间‐信号曲线一般表现为缓升‐缓降型。恶性肿瘤峰值信号强度一般高于良性病变, 且到达峰值时间高于良性。

初步研究发现, ADC值结合DCE-MRI检查能够提高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减少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发生。由于DCE-MRI目前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敏感性、可重复性差, 容易受运动伪影和磁敏感伪影的影响, 数据的分析较为复杂, 目前尚无公认的最优化参数及测量, 各家处理软件亦存在差异, 有待协调统一和完善[3,4]。随着基层医院高场强MRI的日益普及, 凭借ADC值结合DCE-MRI的固有优势, 在卵巢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评估方面,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不容置疑的, 动态增强MRI扫描可详尽地显示卵巢癌部位和范围、有无周围软组织侵犯和转移等, 可以明显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准确率[5]。未来有待统一评价标准, 减少数据分析的繁杂性, 提高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找出一条适合基层医院患者数量多、对诊断报告的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路子, 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必将需要更多的大样本大数据研究支持。

参考文献

[1]Thomassin-Naggara I, Darai E, Cuenod CA, et al.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imaging:a useful tool for characterizing ovarian epithclial tumors[J].Magn Reson Imaging, 2008, 28 (1) :111-120.

[2]吴晓莉, 先世伟.卵巢癌的磁共振动态增强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9) :52-54.

[3]李海明, 强金伟.动态增强MRI在卵巢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 2013, 28 (9) :987-989.

[4]路丽, 季倩, 沈文.动态增强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J].2014, 37 (2) :130-133.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94例经过病理学诊断最终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患者, 针对94例患者, 在其全部住院后, 对全部患者实行肿瘤切除手术, 并且应用病理学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最终诊断为良性肿瘤的患者72例, 恶性肿瘤的患者22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0岁, 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3岁,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42.2±8.8) 岁。

1.2 方法

其中MRI仪器选择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机, 出自美国的GE公司。在对患者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要求患者取俯卧位, 保持患者的双乳自然下垂, 合理确定MRI的扫描序列。其中LAVA动态增强扫描主要采用3D FSPGR来进行扫描。合理的确定动态增强扫描的参数。其中TR为6.4ms, TE为3.0 ms, FA为10度, TI为7.0 ms并且FOV为20 cm。扫描的矩阵为256×256, 之间的间隔为0 mm, 层厚为4 mm。选择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动态扫描的增强对比剂, 合理的控制注射剂量, 在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 要合理控制速度[2]。

对患者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后, 根据患者病变动态的强化值通常能够将曲线分成3种类型, 其中Ⅰ型曲线为稳定增强型曲线, 这种曲线具有非常多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在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的时间之内, 获得的信号强度持续增强;此外Ⅱ型曲线又被称为平台型曲线, 这种曲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获得的早期信号强度在快速增加, 并且当信号强度增加到最大值后, 有效保持此种水平最终形成了中晚期的平台。最后为Ⅲ型曲线, 这种曲线也被称为流出型曲线, 这种曲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早期信号的强度在快速增加, 当信号的强度增加到最大值后, 又会出现了下降的现象[3]。

1.3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针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利用常规MRI进行诊断的相关分析

由于在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中, 诸多都在T1WI+FS上显示出信号, 并且信号均为等信号, 这种情况与正常人们的乳腺组织非常相近, 这样就导致不能将其进行明确的区分。因此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 对患者体内肿瘤组织T2WI+FS上面显示的信号进行分析。由信号强度表现的强弱能够将信号分成3个等级, 依次为低、等、高。对患者进行认真检查之后发现, 本组中的22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与72例良性肿瘤的患者, 其在T2W1+FS均有了非常明显的信号强度, 即从低到高, 见表1。

注:和等信号组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 *P<0.05;和低信号组患者的诸多情况进行比较发现, *P<0.05;同低信号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 &P<0.05。

2.2 对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的TIC类型进行有效分析

由最终的结果得出, 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一般表现为两种曲线, 分别为Ⅱ型与Ⅲ型, 而患有良性肿瘤的患者也主要表现为两种曲线, 但是主要为Ⅰ型与Ⅱ型。将两者的此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 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当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却日趋年轻化, 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显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术可取得与同根治疗同等的效果。因此, 对于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做好对乳腺癌的诊断至关重要。文章笔者针对DWI和LAVA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展开研究, 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常规MRI发现:良性和恶性肿瘤在T2WI+FS下均能表现出低信号、等信号和高信号, T2WI+FS的强弱并未能有效区分良恶性肿瘤。该研究对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恶性肿瘤的TIC类型研究发现:乳腺良恶性肿瘤TIT如表2所示, Ⅰ型曲线多多见于乳腺癌的良性肿瘤, 而Ⅲ型曲线多现于恶性肿瘤, 为临床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DWI是形态学信息和MRI功能学信息结合的信息检测方法, 是新时期唯一能够显示活体水分子测量成像方法。有研究显示:通过乳腺组织内水分子活动的实际受限情况, 测出其不同的ADC值, 并对ADC数值进行定量分析, 进而提升良恶性乳腺肿瘤的阳性检测率[4]。亦有学者研究表明, 当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 可选择对患者病灶形态、时间-信号强度和ADC值三指标综合判断时, ADC值能够为诊断提供精确的诊断, 这也从侧面说明DWI在乳腺癌诊断中具备的重大应用价值。

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的敏感性高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而特异性动态增强扫描则呈现较低水平[5], 因此, 二者作为独立的诊断方法效能均不高, 联合诊断使得二种诊断的缺陷得到有效弥补, 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较高的水准, 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广阔的前景, 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但该研究侧重定性研究, 笔者继续探索时可选择“不同ADC比值对乳腺癌患者诊断价值”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闫圆圆.MR动态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评价[D].济南:济南大学, 2012, 5 (1) :336-339.

[2]纪婷, 周礼金, 吴菲, 等.弥散加权成像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13, 3 (15) :199-206.

[3]兰庆茂, 吕亚萍, 马雪梅, 等.MRI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广西医学, 2011, 6 (15) :305-313.

[4]丁渡铭, 肖植丰, 陈烁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地医药, 2013, 20 (18) :106-107.

[5]汪晓红, 彭卫军, 谭红娜, 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 (5) :377-381.

[6]周寨文, 张延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14) :2087-2089.

[7]罗宁斌, 苏丹柯, 刘丽东, 等.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 (10) :1549-1552.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100例接受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 该次研究中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 并排除先天性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剑突下疼痛、恶心以及呕吐的临床症状;患者年龄在23~68岁, 平均年龄在 (24.3±0.8) 岁;其中中度肝硬化患者为30例, 重度肝纤维化患者为30例, 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为40例;然后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中都有50例人数, 且对照组与观察组中按重度、轻度、中度分配, 确保每组患者中都有相同程度的患者数目,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3~67岁, 平均年龄在 (25.3±0.9) 岁;中度肝硬化患者为15例, 重度肝纤维化患者为15例, 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为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4~69岁, 平均年龄在 (23.8±1.1) 岁;中度肝硬化患者为15例, 重度肝纤维化患者为15例, 轻度肝纤维化患者为20例。两组患者在性年龄、病情等资料方面相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两组中的患者,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评价肝纤维化程度,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对患者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以及III型前胶原进行检测, 其血清学检查全部都在患者的肝穿刺检查前后3 d之内完成;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 具体就是对每一位患者应该保持空腹状态4 h, 并在检查时需要取仰卧位, 施行常规SKWHCY-20型MRI肝脏扫描程序, 行动态增强之后, 对患者高压注射肘静脉团, 均要对患者进行4期的扫描, 而且共扫描12个时相, 并分析患者的动态增强原始数据。

1.3 疗效评定指标

根据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TTP、评价峰高、MSI、MSD作为评价指标, 分析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

1.4 统计方法

采用SSPS 12.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 (%) ]表示, 行χ2检验。

2 结果

在分析完两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之后, 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符合率为80.0%, 对照组患者则仅为60.0%, 两组之间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对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后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得出, MSI、MSD、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 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见表2。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 该病理特征很多慢性肝损伤患者均具有,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则极易恶化为肝硬化。现阶段,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但是由于肝穿刺具有严重的创伤性, 因此临床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时很难重复检查, 因此无法作为肝纤维化的动态监测指标。长期以来, 医学界有关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非创伤性血清学指标, 以对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临床中, 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评价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 不仅可动态反映出患者肝纤维化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观察组中患者中, 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程度, 并分析观察两组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TTP、评价峰高、信号上升最大斜率 (MSI) 以及信号下降的最大斜率 (MSD) , 这些临床发展都可以证实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 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其中在该次研究中发现, MRI在中轻度中的诊断符合率要明显高于重度肝纤维化患者, 其中李新瑜[1]等在研究中也发现, 在对中度肝纤维化上, 其所有斜率指标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准确率可以达到72.8%~87.7%, 但是在对重度肝纤维化进行诊断的时候, 其诊断准确率却偏低, 研究结果相符, 但是关于是否能够对中度以上肝纤维化诊断准确率进行提高, 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其中在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研究中发现, 不同程度的肝脏峰值高度的改变, 其引起原因还主要集中在肝脏总血流量的改变之上。在研究中纤维化早期峰值普遍存在略微增高现象, 其可以采用肝纤维化门脉压力增高, 而减少了其门静脉供血, 导致门脉血流不足, 对于肝脏的一些代谢物不能进行清除, 其血管活性物质集中在一起患者, 最终引起患者动脉扩张, 增加其动脉血流量, 患者的肝血流量轻度上升因为其肝动脉代偿性血供增加以及门静脉血供减少共同导致, 这一原因对其进行解释[2]。此次研究动脉期肝脏MSI和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 也就能够充分的说明中重度肝纤维化其依然存在代偿性增加问题, 但是其增加幅度却出现了减小, 由于其门脉供血出现的减少, 而也会进一步降低肝脏的总体血流量。在患者肝硬化时期, 不管是其肝脏峰高、门脉期MSI, 还是动脉期MSI均会出现降低趋势, 由此可以说明在患者肝硬化期, 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限度, 再加上门脉灌注量以及肝动脉灌注量两者一起出现了下降, 才会最终出现总肝血流量下降的情况[3]。

中重度肝纤维化中, 特别是肝硬化时期其肝脏TIC曲线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 其原因也就是达峰时间出现延迟现象, 并且在其曲线下降阶段出现平缓, 甚至还会在峰高水平进行维持, 同时也会有一部分肝硬化患者的TIC曲线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峰, 只是呈现出来的缓慢持续走高趋势。其中患者达峰出现延迟原因是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时期, 患者的纤维组织会出现增生, 同时也会形成假小叶, 从而导致患者的肝窦受压, 和其门脉血流受到一定阻碍具有相关性[4]。其中患者TIC下降段中出现MSD减低, 是因为其Disses间隙胶原存在沉积, 从而导致对比剂在其过程中的运动水平受到了影响, 对比剂分子通过的时间自然也就得到了增加。该次患者在研究过程中, 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MSD明显低于中轻度肝纤维化患者, 其主要是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总血流量轻度增加。

另外在该患者临床研究中也明显的发现, 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也出现了显著改变, 并且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大, 其达峰时间也在不断的进行延迟, 峰高也越来越低。通过这一问题也就充分的表明在患者的肝纤维化在形成过程中, 其门脉阻力也在不断的进行增加, 因此其脾脏血流非常容易发生不畅问题, 那么其脾脏强化达峰时间也自然会进行相应的延迟, 并且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重, 那么也会进一步对其脾脏淤血程度进行加重, 压力也会随之增高, 其强化程度自然也就会随之进行下降。在对以上患者进行分析过程中发现, 其轻度纤维化时期患者的脾脏强化速度明显的要高于其他两组, 这是因为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重, 对脾脏的影响也越大[5,6,7]。在患者的轻度肝纤维化时期, 脾脏动脉期MSI也会随着患者动脉血供代偿性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患者脾静脉回流会因为患者门脉高压的持续升高而出现障碍, 最终导致脾脏出现淤血, 进一步导致动脉充血的发生, 脾脏MSI也就会随着血流速度的逐渐下降而下降。同样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重, 患者的MSD也就会下降越严重, 因此以上研究结果也明显显示出, 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MSD要明显的低于中轻度肝纤维化患者[8,9]。患者脾脏的MSD能够对患者的窦性门脉高压程度进行直接反映, 同时患者的动脉期脾脏MSI也能够直接反映出患者的脾脏淤血程度, 也能够对其门脉高压进行间接反映, 因此在肝纤维化患者中对其脾脏TIC进行观察, 具有重要意义, 非常有助于对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判断。其中肝MCD以及门静脉MSI在肝纤维化程度判定中, 均具有较高敏感度。

综上, 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符合率为80.0%, 对照组患者则仅为60.0%, 两组之间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评价中, 明确诊断出MSI、MSD、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 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可以明确得知临床中对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 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 评价患者的纤维化程度, 不仅其应用价值高于其它评价方法, 还可以反映出患者肝纤维化血液动力流变学变化, 值得在实际在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评价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实施治疗的肝纤维化治疗患者100例, 将其均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清学肝纤维化程度评价;观察组50例患者则采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 对比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符合率为80.0%, 对照组患者则仅为60.0%, 两组之间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评价中, 明确诊断出MSI、MSD、TIC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 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肝纤维化程度评价中应用, 更有助于对提高其临床诊断符合率, 值得进一步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肝纤维化程度,评价

参考文献

[1]李新瑜, 熊伟, 韩路军, 等.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 (7) :1259-1263.

[2]汪红志, 许凌峰, 俞捷, 等.基于核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的肝纤维化分级体模研究[J].物理学报, 2010, 59 (10) :7463-7471.

[3]张刚.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3) :356-357.

[4]詹韵韵, 张新书, 姜凡, 等.超声造影评价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7 (4) :189-190.

[5]阮聪.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4 (22) :467-468.

[6]尹丰.论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对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诊断意义[J].医学信息, 2013, 26 (4) :411-412.

[7]李广明.肝硬化结节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8 (10) :1728.

[8]杨杰, 张孟超, 来颖, 等.核磁共振SWI序列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 (2) :370-372.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6

1数据与方法

1.1 临床数据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肝纤维化治疗的患者40例, 其中男26例, 最大年龄65岁, 最小年龄39岁, 平均年龄 (52±4.3) 岁;女14例, 最大年龄63岁, 最小年龄38岁, 平均年龄 (51±4.9) 岁。这40例患者中, 13例患者为肝硬化, 作为肝硬化组;12例患者为中重度肝纤维化, 作为中重度纤维化组;8例患者为轻度肝纤维化, 作为轻度纤维化组;7例患者肝脏正常, 作为正常组。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方法。

采用GE Signa Excite 3.0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检查。检查前每一位检查者需保持空腹状态4h以上,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先进行常规MRI肝脏扫描程序 (即冠状位FIESTA序列、T2WI脂肪抑制序列及T1WI同反相位序列) 。采用LAVA技术进行动态增强, 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的肘静脉团注0.2 mmol/kg的Gd.DTPA, 注射速率为4 ml/s, 随即以4ml/s速率注射21 ml生理盐水冲管[3]。每一位患者均进行4期扫描 (每期包含3次连续扫描, 即共扫描12个时相) 。使用GE ADW4.3工作站对每一位患者的动态增强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Functool软件包中的SER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分析。

1.2.2 临床疗效评价。

以各组患者肝实质部位的TIC、TTP、评价峰高、信号上升的最大斜率 (MSI) 和信号下降的最大斜率 (MSD) 作为评价指标[4]。

2结果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笔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可动态的反映患者肝纤维化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其中MSI、MSD、TIC值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 即患者的MSI、MSD、TIC值越高, 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低;TTP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即患者的TTP值越高, 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通过对TIC参数的灵活应用及多参数的综合分析, 可有效地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是一种优秀的无创肝纤维化程度评价的新型影像学方法, 可以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准确的诊断,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利, 杨建勇, 谢洪波, 等.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4, 38 (10) :1081-1086.

[2]张魄, 顾爱华, 缪竞陶, 等.正常肝脏MR灌注成像特点的分析 (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3) :336-338.

[3]管生, 赵卫东, 周康寨, 等.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阶段肝脏CT灌注实验动物的初步研究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8) :877, 881.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例,女26例, 年龄26~60岁,平均(46.3±3.5)岁,病程5周~9月,平均(3.6±1.5)月,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ACR诊断标准,其中有8例患者进行双侧手动脉检查,24例患者进行单侧手动脉检查,共获取40只手动脉的影像结果。所有患者均对本组实验完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脏起搏器安装者、心脏冠脉支架者、宫内节育器使用及幽闭恐惧症者、肾功能不全者。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成像系统进行检查, 患者取俯卧位并保持掌心向下、双手置于头顶的姿势,采用8通道膝线圈进行单手扫描,12通道体线圈进行双手扫描, 首先进行常规T1WI与T2WI扫描,具体扫描参数如下:应用2D flash序列进行常规3轴定位,采用Cine-TD-Scout序列测定TD值,采用2D GRE序列加入损毁梯度,并采用最短TR、TE值优化,后处理采用Cinema功能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钆双胺(欧乃影,GE公司),剂量0.1 mmo L/kg,注射速率为5 m L/s, 对比剂注射完后用30 m L生理盐水冲管,注射速率为5 m L/s。 垂直于靶血管走行方向,感兴趣区域(ROI)定在靶血管位置处,Slice=1, 层厚为6 mm,TR=29.4 ms,TE=3.4 ms, 矩阵288×288, 视野280 mm×280 mm,FOV=80%,Voxel=1.2 mm×1.2 mm×6.0 mm ;测量最佳黑血信号时的M1值, Slice=1, 层厚5 mm,TR=227.23 ms,TE=1.6 ms, 激励次数1次,回波串联1,矩阵288×288,视野280 mm×280 mm, FOV=30%,Voxel=1.0 mm×1.0 mm×5.0 mm,采用K空间中心填充Trufisp序列,新电门控触发装置,TD值同上,采用TEmin值优化扫描时间,依次增加M1值扫描,初始为60, 后每次递增10,图像采用Mean-Curve进行后处理。选取靶血管测定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最佳M1值。并应用最优M1值行FSD-BSSFP序列成像,采用K空间中心填充心电门控技术,层厚1,Slice PS为40,TR=331.75 ms,TE=1.65 ms, 激励次数为1,回波串联1,矩阵256×256,视野280 mm×280 mm,FOV=80%,定位将冠状面与靶血管走行方向平行定位,设置TD值与M1值。此序列扫描两次,先亮血后黑血,减影即得血管图像。

1.3观察指标

由两名医师采取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取常规5分法评分[4]:1 5分:图像质量好,动脉边缘锐利, 图像清晰,无伪影,完全符合诊断要求;2 4分:图像质量良好,影像清晰,满足诊断需求;3 3分:图像质量一般, 影像模糊但满足一般诊断需求;4 2分:图像质量较差,诊断价值较低;5 1分:图像质量差,不具有诊断价值。

动脉边缘锐利程度、图像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评价标准:选择掌部与腕部的两条固定动脉横断面,测量其信号强度及血管边缘锐利度指标,一般选取尺动脉、桡动脉侧段、掌浅弓、掌侧固有动脉等,以背景空气的标准偏差为噪声计算SNR,根据邻近肌肉信号强度计算CNR。血管边缘锐利度的测量方法:将原始横断面图进行4倍的线性插值,画出经过血管腔的信号强度曲线,计算出该信号强度曲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取该差值的20% 和80% 的点对应的横坐标的距离,对曲线两边的这一距离求平均后求倒数,则为血管边缘锐利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案成像参数的比较

两种方案血管边缘锐利度、CNR、SNR的比较结果, 见表1。由表1可知,NCE-MRA组的血管锐利度、SNR、 CNR均较CE-MRA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种检查方案图像质量的比较

根据CE-MRA与NCE-MRA影像结果评估具有诊断意义的手动脉节段,并对手动脉各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NCE-MRA检查时,具有诊断意义的手动脉节段明显多于CE-MRA检查,并且成像质量明显优于CE-MR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NCE-MRA与CE-MRA检查图像,见图1。

注:a.NCE-MRA检查,能清楚显示手动脉的各个分支,手掌两侧可以看到一些浅表静脉(箭头),且可与动脉清楚分辨;腕部和掌部可见一定程度的软组织伪影,虽然动脉血管有较高的信噪比,亦不影响动脉的显示和诊断;b.CE-MRA检查,手指部动脉图像的SNR不足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手指末端软组织强化和静脉伪影也比较常见(箭头)。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临床医生及患者对医源性损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采用造影剂检查的NCE-MRA技术在外周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并且随着成像序列的不断完善与应用,使NCE-MRA在外周动脉血管成像中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及诊断价值[5]。MRI具有较高的空间与密度分辨率[6],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成像质量,目前已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病变诊断的金标准[7]。MRI能够显示异常增生病变血管与正常动脉的差异及形态变化,从而有助于对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可靠的病情评估。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部MRI可见明显的局部血管扭曲、细小,表现为指间关节旁纡曲、网状血管,NCE-MRA检查结果中具有诊断意义的血管节段数目明显高于CE-MRA,并且NCE-MRA的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CE-MRA,同时SNR、CNR及血管边缘锐利度明显优于CE-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NCE-MRA成像时,一般采用自由稳态进动(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SSFP)序列。作为一种新型心血管成像技术,SSFP较常规成像序列具有更高更大的反转角,可在3个梯度方向上施加稳态平衡梯度重聚磁化矢量[8],而血流信号强度则由于T2/T1指标的差异明显高于周围一般组织, 从而表现出明显的高信号,与周围组织形成明显的对比, 而且SSFP不受血流速度和方向的影响,在诊断血管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9]。同时SSFP成像速度较快,能够缩短检查时间[10]。本研究中,CE-MRA对指部细小、迂曲血管成像能力较弱,其原因可能是3D-Flash序列对细小血管及血管翳引起的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成像能力不足,进而导致CE-MRA对小关节周围动脉血管的成像效果不佳[11],并且受造影剂及扫描时间的影响,过早则动脉显影信号欠佳, 过迟则静脉显影,从而在减影图像上难以获得干净、清晰的手部小动脉血管影像[12],而血流敏感散相- 自由稳态进动(Flow-sensitive Dephasing SSFP,FSD-SSFP)序列通过正式扫描前的图像优化序列,获得最佳的M1值,通过FSD在收缩期对静脉信号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再经过图像减影获得质量更高的小动脉分支影像结果。

采用CE-MRA进行四肢血管成像时,通常需要注射含钆顺磁对比剂,然后进行磁共振扫描。大量文献及实验报道显示,含钆顺磁对比剂对患者的肾功能具有潜在的威胁,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极易引发肾源性系统纤维化,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13],因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CE-MRA检查,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而NCE-MRA检查无需注射对比剂, 可避免对比剂对机体造成的严重损伤,提高MRI检查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上一篇:老年股骨干骨折下一篇:高校公共体育定向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