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教学CAI

2024-08-06

辅助教学CAI(精选八篇)

辅助教学CAI 篇1

一、辅助代数教学

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需要对照 (如研究函数的单调性、讨论方程或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等) 。为了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 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 但手工绘图有不精确、速度慢的弊端。

教师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的CAI课件对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 并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多个函数的图象, 如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x2、y=x3和y=x1/2的图象, 比较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 归纳幂函数的性质;还可以作出含有若干参数的函数图象, 当参数变化时函数图象也相应地变化, 如在讲函数y=Asin (ωx+φ) 的图象时, 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 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CAI课件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 (如图1) , 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 (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 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首项和周期, 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 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 又不失一般性。

《几何画板》的CAI课件在高中代数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用途。例如, 借助于图形对不等式的一些性质、定理和解法进行直观分析———由“半径不小于半弦”证明不等式a+b≥2 (a、b∈R+) 等;再比如, 讲解数列的极限的概念时, 作出数列an=10-n的图形 (即作出一个由离散点组成的函数图象) , 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 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制表功能以“项数、这一项的值、这一项与0的绝对值”列表, 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较难的概念。

二、辅助立体几何教学

初学立体几何时, 许多学生不具备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来感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能力, 给学生认识立体几何图形增加了困难。若教师应用《几何画板》制作CAI课件将图形动起来, 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 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这样,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 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讲二面角的定义时, 利用CAI课件拖动 (图2) 点A时, 点A所在的半平面也随之转动, 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 图形的直观变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在讲棱台的概念时, CAI课件可以演示由棱锥分割成棱台的过程 (如图3) , 更可以让棱锥和棱台都转动起来, 使学生在直观掌握棱台的定义, 并通过棱台与棱锥的关系由棱锥的性质得出棱台的性质的同时, 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讲锥体的体积时, CAI课件可以演示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的过程 (如图4) , 既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象而难以理解, 又锻炼了学生用分割几何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辅助平面解析几何教学

平面解析几何中各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显而易见, 展示几何图形变形与运动的整体过程在解析几何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几何画板》制作CAI课件, 以其极强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图象功能在解析几何的教与学中大显身手。用它作出各种形式的方程 (普通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 的曲线;对动态的对象进行“追踪”, 并显示该对象的“轨迹”;通过拖动某一对象 (如点、线) 观察整个图形的变化来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曲线的位置关系等。

如在讲平行直线系y=x+b或中心直线系y=kx+2时, CAI课件显示如图5所示, 分别拖动图 (1) 中的点A和图 (2) 中的点B时, 可以相应的看到一组斜率为1的平行直线和过定点 (0, 2) 的一组直线 (不包括y轴) 。再比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 可以由“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入手———制作CAI课件如图6, 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 在线段AB上取一点E, 分别以F1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和以F2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圆, 则两圆的交点轨迹即满足要求。先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学生各抒己见之后, 老师演示图6 (1) , 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椭圆”。这时老师用鼠标拖动点B (即改变线段AB的长) , 使得|AB|=|F1F2|, 如图6 (2) , 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1F2, 学生开始谨慎起来并认真思索, 不难得出图6 (3) (|AB|<|F1F2|时) 的情形。经过这个过程, 学生不仅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概念, 也锻炼了其思维的严密性。

CAI辅助科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篇2

杨军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CAI课件只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而出现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辅助教学而不能违背科学教学的规律。科学教学中应如何运用CAI课件来适度的辅助教学呢?

一、激发探究欲望时使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是其重要作用。例如学习《探索月球的秘密》时,先提问:你们向往神秘的月球吗?你们想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吗?学生跃跃欲试。好!我们一起登上月球看一看,然后播放CAI课件: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手段,产生壮观的立体感觉,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对月球的探索欲望,形成对科学发展的兴趣。

二、突破重点和难点时使用

例如《雨的形成》一课,教师在讲述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许多多的小水珠,当空中的小水珠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时,便会降落下来,学生对这一抽象的过程很难理解,思维受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一过程做成动化课件:空中的乌云婆婆扛着雨水姑娘,当雨水姑娘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时,乌云婆婆扛不住的时候,就降落成雨。这一简单的动画演示,把抽象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学生容易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马上拓展开来,教学难点也迎任而解。

三、模拟事物变化过程时使用

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的过程是我们无法观测到的,对这些过程的讲解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而采用CAI课件来模拟这一过程,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日食和月食》,可利用CAI课件模拟日食、月食的全过程,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个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就形成了日食。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时,三个天体成同一条直线,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就发生了月食。通过这一模拟演示,学生对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月相的成因》、《火山》、《动物的`进化》等,都可以运用CAI课件。

四、拓展所学知识时使用

科学课中涉及的宇宙天体、天文等知识,往往比较深奥难懂,如太阳、月球的内部和表面,银河以及河外星系,太阳风、太阳黑子等等,用静态的挂图等给学生演示讲解,开阔学生视野,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动态的CAI课件差。宇宙天体以及人的生理变化规律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运用CAI课件给学生演示,在配以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辅助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交互性,可以在计算机与学生会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计算机介入教学过程,并承担教学中某些环节的任务,减轻了教师负担,压缩了课堂教学时间。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创造了环境。可以反复再现的录像和图文,照顾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体现了人格化的教学思想,此外,计算机辅助教学毫无疑问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实情景的录像、有趣的动画、鲜明的色彩、悦耳的音乐,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技术 篇3

以下我就慢慢从它的概念入手,逐步从其地位,优越性以及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大家一步步认识CAI这个新的时代宠儿。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义及狭义含义

教师通过将平时教学所需的信息,编辑成软件预先储存在计算机里,然后在教学现场过程中,教师根据其需要,可以迅速,准确,方便和随意的调用这些信息来为教学服务,从而使计算机成为了一种对教学具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的工具,这就是广义概念上的计算机教学辅助。

计算机辅助教学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大,但是目前在基础教学中主要涉及的有三个大的方面:1、计算机出题目2、计算机考试3、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目前主要应用及研究的是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以及一些压缩信号源等信息,并将教学里需要展示的东西以多媒体信息的方式制作成相交式的软件工具储存在计算机中。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可通过交互式灵活地调用信息以辅助其教学模式,这不仅是目前我们在教育体系中最普遍使用和最具发展价值的基础模式,也是CAI在日常教学中普遍的狭义定义。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位及优越性

1、以多媒体为核心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以生动的图画,形象的操作演示,巧妙的结构思想,引领整个课堂进入一个全新的客观带动主观的境界。一旦在实际课堂上应用它时,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就会完全迸发出来,其优势不可替代。

2、计算机辅助教学,除了能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表现出的生动效果之外,还能够增多课堂的容量,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感知速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直观教学效果,教师讲解时能够比原先更清晰直观,更具吸引力,同时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为紧密和不可分,从而使学生的消化和接收更为迅速。

3、计算机辅助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和教师自由的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由于计算机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其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很快,可以及时的在教与学之间作出反应和转换,这样一来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都能够充分把握,甚至于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掌握程度都能够及时的测试,并进行单独指导。

4、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本身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它能够反复多次的被使用,可以轻易的被进行修改更新和移植,能让更多的教与学得到实现和启发。同时,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信息储量大,读写方便的特征。CAI不但可储存海量的信息数据,还可以随时调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个体的数据资料,这确实是数据信息收集和传播使用方式的一次大变革。它的功能还对于其对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发展和普及,功不可没。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前进方向

1、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转变来自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

一是由原本的个别化教育模式向课堂化演示教学模式转变,在我国刚引入CAI的概念以及发展初期,所用的硬件都是单机形式,以教师为指导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较少。但之后随着90年底初期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发展成熟和投入教学领域的设备不断更新,使得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和更多的得到沟通,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交互式的联系,双赢的结果就是教与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由原本的课堂演示模式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转变。进入90年代后期,网络通讯无比发展的时代,学生已经可以突破地域以及时间上的限制,进行互助互教,小组学习讨论等多种合作性远程型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布置作业。在局域网或者internet上都能做到,使资源的共享性大大提高,让教学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没有距离的沟通。

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进步得益于学习理论的不断进步。CAI是以学习理论為指导而编制的,理论基础的区别,也决定了CAI模式的区别。我国教育领域的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脉络,从而引起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从“操作与练习型”“问题解决型”一直到协作随机通达型的转变过程。

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也一直引起CAI发展的多元化进程。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不同的教育软件来加以支持,不过每个课件本身都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固定的教学模式以及完整的教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在每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与之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相适应。所以《电化教育研究》一书从从1997年起陆续连载了黎加厚老师的《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为CAI可以适应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很合理的建议和设想。今后在课件,积件等方面的多元化必将成为CAI发展多元化的趋势。

4、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活动领域中的重要突出作用,在教育者培训机制上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于CAI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定位CAI软件的研发和应用的本质就是为了改革教学,提高学生质量,而不在于形式上的使用,要把研发、应用和教师活动培训以及的结合在一起,使研究和应用相辅相成,互动相连,才是CAI的正确发展之路。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中一颗蓬勃向上的新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为之共同进发的朋友,它的进步和长足发展,是教育革命不断向前发展,为我中华民族下一代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水平提高的保证。让我们拥抱这个灿烂的世纪,欢迎CAI的更美光辉。

辅助教学CAI 篇4

1. 截交线课件

此课件包括:截交线作图方法, 典型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判断截交线的正误以及截交线内容小结等四部分。以往作截交线多数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用过计算机演示和提示, 学生可自己选择辅助圆确定截交线上的点。如图1平面与圆锥截交, 它的截交线是由部分圆弧和直线组成, 它的正面投影积聚在PV上如图1—a。辅助图A、B由学生随机选择, 系统自动找出截交线上点的位置, 如图1—b。按回车键, 系统自动连接截交线并判别可见性, 如图1—c。另外, 学生可以用参数控制切平面的位置, 在柱、球、环以及组合体上获得多种截切方式并形成不同的截交线, 还可看到用手工作图方法难以作准的变化趋势。最后, 分别列出了学生作截交线中常犯的错误, 供学生判断, 并配有立体图, 便于理解。

2. 相贯线课件

此课件内容包括:相贯线作图方法, 典型相贯线投影, 相贯线自我检查联系以及相贯线内容小结等四部分。通过此课件的学习, 可以增加对相贯线投影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相贯线作图方法的理解, 提高对相贯线作图正误的鉴别能力。尤其是相贯线的三维动态显示图像, 形象生动。该部分用参数控制相贯线体的大小和位置变化, 获得大量不同形状的相贯线。用过此训练不仅可以增加大量相贯线投影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形成对相贯线投影变化规律的理解, 还可以观察到用手工作图难以作准的一些特殊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对学生提出的思考题回答不正确时给予提示, 指出错在什么地方, 对回答的结果给予评分, 及时反馈信息, 有利于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

3. 读图课件

此课件提供了大量难易不同的组合体供学习使用。动态显示了三视图的构成方式及投影规律, 对较难图形采用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 如图2是较复杂的组合体, 系统采用形体分析法, 把复杂的形体分解为各个简单的形体, 逐个堆积起来, 使较难问题简单化。形象易懂, 由浅入深, 其步骤是:

3.1对投影, 分形体;3.2逐个看懂各形体;3.3弄清形体组合方式;3.4综合起来想整体。

学生同时可以在屏幕上自己绘图。补画出视图上所缺少的钱。当补错时, 系统将给予提示, 当作对时, 系统显示出与此视图相对的立体图形。

4. 表示法课件

此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 实用, 难度适中的图例, 列举出各种各样的零件的多种表达方案, 供学生选择及判断。判断题有单解和多解, 如选择错误系统会提示用户是否要重作一次, 要用Y (是) 和N (否) 来回答, 若答Y则再现该题, 否则继续进行。作图题要求学生用光标在需要添线的地方画上实线, 方法是把光标交点调到第一点, 按回车键确认, 再移到第二点, 按回车键确认, 系统会用另一种颜色把两点连接起来。最后用ESC键确认作图结果。注意用光标给视图补线时, 不能用一段长线代替两段短线, 如图3应为12、34两条线。不是AB一条线。测试题用来测验学生对此课掌握的程度, 当用户输入其姓名, 按回车键系统开始计时, 每题标有分数, 作对即可得分, 并有立体图参考, 作错不能得分, 某题多次作对并不累加。退出测试后屏幕上会显示最后得分结果,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提高了对物体的分析表达能力, 对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

通过两年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 变过去的被动式非直观性教学为主动的直观性教学, 使学生提高了对制图课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达到了强化形象思维教学目的, 同时也证明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对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摘要:工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室工程制图课的新的教学基本要求所增加的内容。本文就如何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为工程制图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课程改革进行了尝试

辅助教学CAI 篇5

艺术类学校学生特点分析

(一) 客观方面——生源特点分析

艺术类学校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相比有自身特点。以我院中专部生源为例,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艺术基础并且通过专业考试才能被录取。专业考试成绩以专业标准为主衡量, 有些学生专业基础好, 虽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薄弱, 也可以被录取。这样就导致学生年龄差距大, 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最重要的一点是, 艺术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 部分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都还没有掌握。这样基础的学生要想学好高中数学难度很大, 让他们把大部分内容学懂是十分困难的目标。

另外, 我院中专部各专业的学制不同, 有的专业是四年, 有的是五年。学习结束后, 学生都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这样, 有的学生可能初中、高中全部数学知识都学完了, 而有的学生高中数学知识却只学了一半。数学学习强调的是基础性和连续性, 以上问题的存在非常不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数学成绩。

(二) 主观方面——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有些心理障碍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很大。笔者现对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相关心理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依赖心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普遍对教师有依赖心理, 缺乏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 并分门别类一一讲述, 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 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有时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 上课时要求学生把学习内容先自读一遍, 但是学生对于这些要求都不以为然, 只等着教师讲解。长此以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逐渐丧失。

急躁心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急于求成, 盲目下笔, 导致解题出错。很多学生在解题时, 经常是未弄清题意, 未认真读题、审题, 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 哪些是未知条件, 哪些是直接条件, 哪些是间接条件, 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答题时, 不会进行条件选择, 不善于从已有记忆材料中提取题设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 急于猜解题方案, 盲目尝试解题。对于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 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等等就更无从谈起了。

畏难心理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能持之以恒。上课时听懂了教师讲的内容, 做题时做对了, 会很高兴, 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但课后却做不到及时复习, 不善通过多做练习题巩固知识, 一般下次课就把已经理解的知识忘掉了, 学习新知识时就难以很好地衔接。如果新课知识点再增加一点难度, 学生就更难以掌握了, 这时就会产生挫败心理, 觉得新知识很难掌握, 然后就放弃学习了。久而久之, 知识的链条断裂, 导致最终不能全面掌握应会的数学知识。艺术类学校部分考生偏爱专业课, 认为文化课枯燥乏味, 这本身就是畏难心理。

结合高考数学大纲改进艺术类学校数学教学

(一) 科学安排时间,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艺术类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很大不同, 他们需要专业技术和文化基础课兼修, 学习时间比例基本是1∶1。艺术类学校学生普遍热爱专业, 已认识到业务能力和水平对日后发展的重要性, 但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学习与文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关系, 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强专业学习, 但对文化基础理论的学习却不够重视。

在文化课学习中, 学生在备战高考的时间安排上, 又把重点放在文科综合上, 毕竟语文、历史、政治及地理知识相对数学难度较低, 且学习效果显著。还有许多学生对数学持放弃的态度。数学学习强调基础, 学生如果想在数学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就需要较大的投入。这样一来,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得高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的高考要求数学记入总分且分数不能为零, 所以放弃数学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扩大教学容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多掌握必考知识就成为了数学教师的重要课题。所以, 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CAI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艺术类考生的数学高考根据大纲要求, 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考核, 即平面向量、集合、简易逻辑、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直线和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统计、导数等。但如上分析, 艺术类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时间极其有限, 所以这些内容教师不可能极其细致地全部讲解。

笔者在此建议将教学过程模块化, 将以上内容按照相互之间的关联划分成不同模块。对每个模块采取基础概念讲解、相关联知识点分析、例题解析、练习巩固的四步教学方式, 以基础知识讲解为主, 辅以必要的练习, 不搞题海战术, 对与知识点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予以简单介绍, 但是不展开讲解, 只要不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即可。在每个单元的讲解之初, 要充分利用CAI的特点及优势, 利用CAI软件擅长模拟、可视可听的特点, 数形结合地辅助学生的理解, 帮助学生思考, 突破教学难点。这样, 对每个模块知识在最初讲解时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在最开始接触相关知识点时就达到概念清晰、理解准确, 为后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基本概念讲解完成后, 就应开展数学实验课和习题课。数学实验课应定期开, 例如一个月开一次, 习题课在每个模块的知识讲解完成后进行。在课堂上开展数学实验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直观的图形、图像辅助学生理解几何公理和定理等。比如, 在讲解函数概念时, 对于函数解析式y=a (x-h) 2可以利用数学实验, 让学生自己输入参数a或h的值, 观察函数图形的变化, 让学生通过数据的变化自己做出总结:a决定图形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 h是对称轴。习题课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多做习题, 结合课件学生可方便地验证自己猜想的图形是否正确等等。

结合以上对艺术类考生特点及课程安排的分析不难看出, 要对不同学制的班级在长短不同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数学教学, 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建议在教学手段上利用CAI技术, 在教学安排上采取新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多种教法结合, 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以上教学内容。首先, 数学教师应对考试范围进行仔细研究。其次, 思考以上教学内容哪些是常规教学媒体无法表达或不能很好表达的部分。再次, 分析将计算机多媒体所擅长的动态演示、图文声并茂的功能引入教学是否有利。最后再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能更好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发挥CAI技术的作用

(一) 运用几何画板讲授数学公理、定理

数学公理和定理是前人在总结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总结、提炼出来的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艺术类学校学生如果在最初的学习中不能对某个概念清楚理解, 往往在后续学习中很难产生学习兴趣, 尤其在函数教学这一部分。而如果能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向学生描述函数图像的变化, 在教学中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使用该软件工具的基础上, 数学教师还需设计多种教学策略, 如探索法、发现法、问题法等促进学生学习。

比如, 有关椭圆定义的教学利用几何画板可有几种不同的教法。椭圆的概念并不复杂, 但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椭圆的概念, 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不容易。现对几种教法分别举例如下。

一是辨析椭圆中心与椭圆上的点的连线为终边的角 (x轴的正方向为始边) 、椭圆的离心角这两个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几何画板能动态地显示这两类角的关系。如图1所示, 当缓慢拖动主动点A绕着点O转动时, 在左上角显示出的这两个角 (在课上现场测量其值) 的大小都在改变。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 在第一象限时, 圆心角θ>∠XOM;当A拖动到y轴的正向时, θ=∠XOM=90°;继续拖动θ<∠XOM (A在第二象限) ;当A拖动到y轴的负向时, θ=∠XOM=180°。不必继续, 一个高二的学生自然知道:θ与∠XOM有四次“相等”, 其他都不等;可以用椭圆离心角的范围来表示椭圆弧, 从而引入椭圆概念生成过程。

二是通过轨迹问题的教学引入椭圆的定义。已知点P在直线x=2上移动, 直线l通过原点且与OP垂直, 通过点A (1, 0) 及点P的直线m和直线l交于点Q, 求点Q的轨迹方程。如图2所示。

解完该问题时发现所求轨迹是椭圆 (除去一点) , 这样就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椭圆的生成过程, 从而对椭圆的定义产生深刻印象。

三是直接按照椭圆的定义引入, 如图3所示。

几何画板为学生活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创设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环境。它注重的是动态呈现和分析计算, 需要学生在锲而不舍的探求中解决问题, 进而引发创新的线索。以上椭圆定义的教学方法都是巧妙的, 没有停留在构造椭圆上, 而是通过不同的例题以及生成椭圆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决定椭圆形状的参数, 使学生非常直观、形象地了解椭圆的轨迹, 发现相应的几何关系。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 通过实验、观察、归纳, 学生对椭圆的轨迹方程从毫无概念到理性认识, 同时也激起了学习兴趣。

(二) 运用几何画板做数学实验

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都是从大量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共性的数学本质。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关系, 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会用到某些重要的数学定理。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 或者从涉及的一些科学前沿的典型问题出发, 带领学生做数学实验, 自然地引出数学概念和方法。

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为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环境。借助画板几分钟就能实现动画效果, 还能动态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 通过拖动鼠标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图形的形状, 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实验, 让学生从图形动态变化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现以下例加以说明:

例题:对函数y=A sin (wx+φ) 图像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函数y=Asin (wx+φ) 的图像是如何由正弦函数的图像演变而来的, 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数学实验:学生通过拖动鼠标任意改变A, w, φ的大小来观察其图像形态的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函数y=Asin (wx+φ) 图像的性质, 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那样滔滔不绝地讲解, 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反而会比传统教学深刻得多。如图4所示。

(三) 学生通过几何画板进行反馈式学习

用几何画板可以验证几何结论是否正确, 可以很方便地改变题设条件来观察结论如何变化。该软件尤其在轨迹验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学生在解题后进行验证, 获得及时反馈来指导进一步的学习。

例题:已知圆x2+y2=4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A, Q是圆上的动点, 过点A和点Q分别作圆的切线, 它们相交于点P。试求△APQ的垂心M的轨迹方程。

本题条件复杂、关系隐蔽,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充满疑虑, 即使算出了轨迹方程, 也对自己的结果表示怀疑。此时, 可以使用几何画板, 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图形 (如图5所示) , 将Q设置为圆上的动点, 学生在解完题后, 只要拖动Q就可观察出M的运动轨迹, 从而知道自己求出的轨迹方程是否正确, 从而得到及时的反馈。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数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 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引用在数学教学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以上是笔者从我校学生特点出发, 对艺术类学校数学课教学提出的见解和方法, 对于如何把CAI与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以及究竟采用哪种整合方式都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总之, 如果能将CAI与数学课程有效整合, 将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 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数学知识的学习对艺术类学校学生而言历来都是一个难点,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不是一节课两节课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应在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 帮助艺术类学校学生巩固基础, 加深印象,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建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牛新满.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2) :83-84.

[2]董入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重构的几点构想[J].中学数学, 2010, (3) :4-7.

[3]李航.应用几何画板开展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3) :35.

[4]陶维林.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辅助教学CAI 篇6

一、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 能协助教师更好地说明要讲授的问题。

教师在讲授问题时, 单纯通过语言表达是不够的, 对于联系实际较强的课程, 譬如: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会计》等需要通过实物展示、操作流程演示的课程, 利用课件辅助教学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教师要说明的问题, 使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 快捷、高效地接受新知识。

2.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说CAI教学课件的特点是声、形并茂,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 通过课件新颖画面的展示, 悦耳的背景音乐的播放,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带着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 怀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认识事物, 感受世界, 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能充分发挥课堂的利用效率, 增强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说明一个问题时, 需要通过大量的板书,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这就浪费了许多有效的课堂时间。利用CAI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可以大大节省板书的时间, 使教学从单一, 呆板的教学模式变为丰富, 多样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既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习效果。

4. 能提高教师使用课件、设计课件的技术水平。

教师在应用课件辅助教学以前, 对于课件概念的理解并不很清晰。随着教学课件的逐步引用, 教师们已能熟练地操作使用商品化课件, 并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日益丰富, 逐渐地学会并掌握了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 部分教师己能通过功能强大的课件设计平台, 如Authorware、方正奥思、flash等, 设计出较高质量的CAI辅助教学课件, 锻炼了教师的设计能力, 提高了课件设计的技术水平。

二、使用设计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的误区

l.课件设计时声音、动画引用过多。初学课件制作的教师, 总有一种成就感, 对于每一个文本的进入, 页面的过渡和按钮的链接都喜欢有声音的配合, 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多处都配有动画, 结果却适得其反, 由于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了声音和动态的画面上, 学习的内容却忽略丁, 这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使课件失去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2.课件设计时页面过渡效果过于分散。课件设计时, 有的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视野的集中点, 喜欢把授课的内容分布在各个页面上, 这样, 讲授起来就需要一页一页的翻阅, 而且在每一页面的过渡时, 教师总喜欢采用页面位置变换的方式, 使页面从不同的方向进入, 这样无形之中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不利于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

3.课件设计没有注意授课对象。教师在设计课件时, 往往忽视了授课的对象是中、小学生, 还是大学生。课件设计的画面没有考虑到学生审美的特点, 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欣赏眼光去设计, 这样就不能满足各类学生对课件色彩及页面布局的要求, 自然设计出的课件就缺乏针对性, 课件所起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就不能得到保障。

三、使用设计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课件教学不能完全替代教师。

课件应用到教学中, 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课件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 所以, 在课件制作时, 不能将所有要讲授的教材内容都照搬到课件中, 应有熏点的, 提纲契领地设计教学内容。另外, 还应考虑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在应用课件讲授时, 教师还应注意使用其他的教学手段协助教学, 增强课常的互动性, 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 应根据所讲授课用的性质, 有效地使用课件。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借助课件来辅助教学, 如数学, 化学、政治经济学等演示性不强的课程, 最好不要硬性使用课件, 不然会适得其反。如果有的课程实物展示较强, 需用演示说明来配合教学, 那就最好借助课件来辅助, 以便能更好地表达要讲授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增强学习效果。

3. 课件设计应考虑授课对象, 恰当地引入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录像或图片。

课件制作时, 首先应考虑的是使用对象。如果是中、小学生, 鉴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画面的设计需要鲜艳, 动画效果要适当引用, 只有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才能把贪玩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采.但是, 如果授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审美水平的大学生, 那么就要注煮少引用声音和动画效果, 配, 同时在适当的位置插入能说明问题的录像或图片, 更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4. 课件页面设计, 应注意学生集中点的位置。

鉴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一问题, 教师在设计课件讲授内容的显示位置时, 尽量考虑集中在一个页面上, 通过按钮的跳转动作的链接, 设计出一个文本出现的同时, 让另一个文本消失, 这样就可以实现讲授内容的集中处理。同时, 在处理页面过渡效果时, 最好采用中心展开与中心收缩, 尽量少用页面位置变换的方式或不采用过渡效果, 以便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5. 应熟练掌握多种课件设计软件工具, 并能较好地结合运用。

高水平的课件设计教师, 应能同时掌握多种课件设计的软件工具。一个较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不只是单独通过一个课件设计平台来制作的, 它需要借助多种软件工具配合使用.譬如:以“方正奥思”为课件设计平台, 同时, 还可运用Ulead VideoStudio (会声会影) 视频处理软件,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Flash动画设计软件等多种软件工具, 设计出你想要的图像、图片或按钮, 以达到课件设计的创意效果, 增强课件的技术含量。

从目前我国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的发展趋势来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科学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教师办公自动化的实现, 教师教学课件的操作, 设计技术已得到广泛的普及, 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时, 还应注意更好地把握教学课件的使用, 掌握更先进的课件设计技术, 制作出较高质量的CAI辅助教学课件,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随着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课件逐渐引入课堂, 为了提高课件设计技术, 切实做到为教学服务, 笔者就多媒体CAI.辅助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 结合自身感受, 提出了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期提高教师课件的设计技术,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发展。

辅助教学CAI 篇7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CAI迎合了中国旅游地理学内容创新

1.中国旅游地理学内容创新是历史的必然, 时代的呼唤

旅游、酒店专业是随着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新兴的一个新兴的专业, 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旅游地理学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新兴课程, 对培养学生扎实的旅游地理学知识起着巨大的作用, 对普及人们的旅游地理学常识有着很大的帮助。由杨载田教授主编的本科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1] 和第三版[2] (科学出版社, 2004年 ) 是湖南省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3] 的延续, 也是湖南省普通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的成果。而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又是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 完全继承本科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的优点和长处, 是让学生全面了解、认识并宣传中国的优美旅游环境, 丰富旅游资源、多彩旅游产品及其广阔旅游市场的重要渠道, 是担任导游员的从业者的重要知识和技能的来源。全书涉及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中国旅游资源、环境、市场、产品、旅游地理分区, 以及旅游协作区、旅游概述与教学实践等内容, 融入了当代旅游最新研究成果, 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旅游合作、优秀旅游城市、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方面[4] , 其内容丰富, 涉及历史、资源、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在知识内容体系、结构框架、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 必然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从而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环境背景。

2.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实现中国旅游地理学内容创新的根本途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大众化的出现, 中国旅游地理学所服务的对象不再局限于从事旅游管理和旅游经营者, 而逐渐向大众普及。当然, 对象不同, 其需要也就有异。对从事旅游管理和经营的专业人才, 在旅游地理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远远大于一般的旅游者。对于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仅要有与时俱进的中国旅游地理学创新内容, 更要有能够实现中国旅游地理学内容创新教育的手段。新编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学丰富的内容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灌输或概念规律和结论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由于其容量小, 变式小, 对信息赋予的表示方法少, 学生接受的信息刺激强度单调的因素, 这种模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多媒体辅助教学 (CAI) 课堂教学以其富于表现力的画面、立体感极强的交互界面及多种媒体集成所特有的优势, 凭借广角度、多层面地呈现旅游资源、展现旅游活动、深化旅游管理、模拟旅游开发与规划, 创造立体教学空间、创设问题情景等独特优势为其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因此CAI促进旅游地理内容创新的实施, 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旅游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人才, 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新的历史任务。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社会需要能适应其发展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创新, 还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多媒体辅助教学CAI不仅给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包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等。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过程的再现等, 可以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的更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迅速, 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 旧的知识不断地被替换,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了条件。利用CAI课件不仅可以整合一堂课或者一章内容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可以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类的内容进行融合, 有利于系统知识网络的构建,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CAI教学, 可唤醒自己置身于未来的天地, 构建自己理想的家园, 如建立一个旅游产品促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链等内容丰富的网站, 激发自己的创造意识。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停留于“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单调信息传输模式, 对于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根本就不能接受。如果教学内容平淡, 那么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如中国旅游地理学中的旅游资源这一部分内容, 内容丰富, 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尤其是其资源环境部分, 涉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 这些遍及天涯海角的旅游资源及其景区景点, 即使是阅历深的老教师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都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CAI借助多媒体强大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处理功能, 并赋予动感, 如一曲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 一段优美的民族舞蹈, 一段神奇的民族庆典, 一幅古色古香的民居景观等, 往往可以强化知识信息的刺激, 提高接受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一些平淡无奇、枯燥无味的知识内容赋予崭新的教育教学形式,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好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兴趣, 即所谓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有了兴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 求知欲也会随之而增强。

2.有利于优化教学环境

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课堂的教学环境, 单一的教学形式, 黑板加粉笔的简单色调以及平平淡淡的常规语言, 根本就无法调动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欲望, 造成课堂上学生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有碍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 (CAI) 凭借其灵活多变的演示能力, 可以把预先设计好的多种多样的知识内容, 以丰富多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其融入其中。根据“刺激—反映”原理, 知识的习得关键在于信息强化的强度和形式。同样一个信息如果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强化, 往往令人厌倦, 不利于知识的强化和吸收;而同一种信息如果采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则有利于这种信息的编码, 有利于知识的获取[5] 。这种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色调, 优美愉悦的语言艺术, 营造了一个快乐的教学环境, 最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 融入课堂,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加剧。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 改变过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又必然会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从而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现实的要求和可能。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内容, 迎合了旅游地理学内容创新的改革, 是实现旅游地理学内容创新的根本途径。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内容特点要求其采用情景教学来优化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如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城市旅游、科学旅游等知识大多内容抽象, 若广泛借助CAI创设问题情景展开课堂教学, 则易于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 可以使学生学会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中国旅游地理学的自学与探究。我们的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如何从网络中获取知识, 以及怎样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CAI不论是课堂演示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有利于教学改革。

三、对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创新实施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实施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强力武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方式。因此, 怎样在中国旅游地理学中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提到了议事日程。在此我为在旅游地理学中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其一, 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要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不仅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 还需具有驾驭多媒体操作的能力, 具有适应多媒体辅助教学改革的新思维、新理念。因此, 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提高其适应新教学的能力, 以使其逐步胜任该工作。其二, 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依托, 改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 同时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思维的改革。发现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 以及探究式或研究性等方法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其三, 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软件建设, 创作高质量的课件。多媒体课件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选取情况, 同时也映射出其艺术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好坏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多媒体效应的发挥。所以, 应组建“三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队伍, 提高课件质量。其四, 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积极融入到改革的浪潮中, 推进教学改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方法、新手段实施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学生, 因此, 应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从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使其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杨载田, 等.湖南省普通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杨载田.湖南省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杨载田.高职版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机械出版社, 2009.

辅助教学CAI 篇8

关键词:多媒体CAI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应用,英语课程整合

一、多媒体CAI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 强调的是刺激——反应的对应关系, 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反应。这种根深蒂固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 学生成了知识的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 “统一式”授课也是弊端之一, 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 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 无法因材施教, 因而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也是极其有限的。

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 考虑到各门原分列课程之间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 (包括例子、练习等) 、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 或者已经非常自然, 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时, 就没有必要专门“整合”了。反之, 就需要强调“整合”, 通过课程整合将这些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但是, 尽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 在学校里相对的投入也很大, 计算机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的主业, 即各学科课程的教学, 没有享受到多少计算机带来的效益。但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 近几年来, 更被看作是改革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弊端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对课程整合比较主流的理解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 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种观点将课程整合的重点放在CAI, 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它突出计算机作为工具, 去辅助各传统英语学科的教学。在做法上, 该课题强调3个要点:一是软件方面寻求合适的教学平台, 提倡教师利用现有平台;二是相应的教师培训;三是在教师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检索、师生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实施课程整合。从整合的目标价值观看, 这种观点看重的似乎是被辅助的其他各学科教育 (包括突破难、重点, 提高教学效率乃至改变教学模式) , 而非信息技术教育本身。

而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是以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 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 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美感。总的来说, 整合从目标价值观看, 主要着眼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英语 (下) 第二十单元的对话“Weather”这一课的时候, 我首先向学生分组布置好课前学习任务:

(1) 要求全体学生运用教学软件, 例如:金山词霸, 东方快车等, 首先查出一些有关天气、气候和残疾人等话题的词汇进行预习; (2) 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 到网上寻找有关天气、残疾人的困难等话题的资料和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的天气情况; (3) 要求学生归纳表达询问天气状况的常用交际模式; (4) 要学生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请老师或小组的同学讨论帮助解决并记录在个人文件夹上; (5) 最后要求学生把读到的和查到的东西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成学习任务网页。

然后, 由我们归纳总结学生的网页和主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再由学习小组集体评议每个小组网页的质量和艺术性, 当然, 这种评价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最后, 我们再布置下一节课需要完成的有关科学家霍金、音乐家贝多芬和张海迪等残疾人成功事例等话题的学习任务, 让他们每人用英语在主页上交流对霍金、贝多芬和张海迪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的看法或体会。

整合课程要求以单科为主线, 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并由学生们自己完成, 学生们完成工作后, 进行综合讨论评价, 打通学习小组间知识的局限, 让每一个工作小组在评价别的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评价时需要作评定记录。这种整合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 它使英语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思想。

二、互动学习模式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多媒体CAI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 这大大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也限制了教师的知识空间。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而且也给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信息化素养上、知识范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学生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 教师也从学生活跃的思维浪花中体会、感悟和学习到非常规的思维方式, 进而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 学生间的交流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英语的常规教学中, 学生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 学生的学习交流一般都是在课后与放学这一段时间内进行, 而大多数学生都是以本族语为主进行思维。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中, 多媒体教学就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首先教会学生在一些网站上用 BBS留言方式, 把他们学习中的问题放到网上去, 让同学、教师或其他人为他解答问题。他或她也可以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方法去解答其他人的一些问题, 当他为别人成功地解答好一个问题的时候, 心理就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他就会产生欢乐和成就感。特别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 他们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 更谈不上向老师提问了;而在网上, 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问题了。为了便于交流, 我们教会了学生上网用英语聊天, 到一些著名的网站去和同学、网友用英语进行交谈, 这样学生们既增强了运用英语的能力, 还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各类知识。用英语聊天中也使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 语用能力也逐步提高, 这对于学生们的协作学习也很有好处。另外, 互联网技术也缩短了学生在放学后的距离, 当学生在学校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时, 可以存放在个人主页上很方便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相互交流。

三、关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英语课程整合特点与优势总结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其整合教学的特点为: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的有机组合。这些特点恰恰迎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倡导, 如果这样的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起来, 必须带有松散性、不确定性、难控制性, 在不脱离学校模式、班级模式的课堂形式下, 这种教学设计, 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尝试。由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是利用现代技术学习教育部规定的课程, 因而在要求学生学习好英语课的同时, 也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水平。从我们所做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成绩统计上看, 多媒体网络信息实验班的学生们已经达到和超过了我们原来设想的教学计划。他们学会了计算机的常用操作和运用, 学会了制作学习网页和个人主页, 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的学习和在网上使用英语对所需信息的搜寻和处理的方法。实践证明,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网络环境化教学, 提高了课堂效率,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超时空、多方位地感受世界, 激发了学习兴趣。多媒体CAI教学环境下的英语课程整合教学是任何一种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都是无法相比的教学模式。它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向这样对于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也必将对传统的英语教学造成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葛萍.现代教育技术和外语教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9, (2) .

上一篇: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下一篇:任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