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和挑战

2024-07-19

机遇和挑战(精选十篇)

机遇和挑战 篇1

中央提出的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方针, 对以生产日用消费品为主导的轻工行业来说, 是一个大的机遇。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 对轻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有激发新需求, 增加市场容量, 扩展经营规模, 促进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等方面的刺激;也是提升经营活力, 力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大好时机!联系到轻工业的调整振兴、转型升级, 它更应是全行业贯彻落实中央《规划》有力之举!

但是, 也应该看到, 机遇背后常常就是挑战, 开发农村市场更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市场, 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群体之间的“二元结构”, 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使得对广大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市场的开发和培育很不充分。对一般企业而言, 开拓这些市场, 当然也有一定难度。这表现在:新兴市场, 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较低, 消费特点与城市市场有很大的差异, 从而使得企业在产业、产品结构、针对性特色、产业容量、盈利水平、经营方式以及营销和物流的环节等等, 都有待大力改善。因此, 真正抓住这次机遇, 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而作为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更将面临许多挑战。

为迎接新兴市场的新挑战, 客观形势要求企业特别注意要大力培育几种能力。

要大力培育分析新兴市场态势, 驾驭市场机制的能力。

农村市场有不同于城市市场的种种特点和要求, 局部市场也会具有许多新特性, 而且, 情况将有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识势才能顺势, 顺势才能造势。要不断分析研究其特点和态势, 不断改善自己的适应能力, 充分利用自身以及特定市场的优势, 才能取得新的胜利。

要加强深化改革的能力。

市场变要求经营变, 规模变要求结构变、机制变。面对新兴市场, 必须有更加广密的网络, 要有更加具有活力的经营方式, 而这就要求企业进行多方面的、更深、更细的改革。只有不断深化改革, 才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更要大力培养创新能力。

提倡创新, 已不是新课题。但是面对新市场的新挑战, 创新却又有新的要求和新的视角, 这就要求加大创新力度, 特别是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上狠下功夫,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市场的新要求。

此外, 提高统筹协调能力, 强化品牌延伸能力, 创造新物流、新服务的竞争能力等等, 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作文 篇2

机遇,这个耳熟能详的词,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科学家说:“机遇是几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生成一种新的物质。”字典的解释是:“机遇是为了共同的目的,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事。”

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机遇的典范吗?拿计算机这个行当来说,绝大多数好的软件都是集体创作的成果,作出创造和贡献的最主要的研制者也常常不止一个,单枪匹马很难有大作为。所以说,在今天的科技发展中,善于机遇的科学家取得大成就的机会更大。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年轻人能力出众,干活麻利可靠,他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对同事也没有小心眼,与机遇者关系融洽。后来他到一家公司主持开发软件,当他发现下属编的程序有错误时,采用委婉的方式指出来,下属也改正了错误。讨论软件制作时,同事们各抒己见,而他也择优选用,使得该软件很快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地位。这件事也体现了机遇的内涵:不仅自己才华横溢,而且能够让比他更出色的人充分施展才华。

说到机遇创造双赢,不得不说一个小故事:有两个饥饿的人,碰到一个渔夫,渔夫给了其中一个人一条鱼,另一个人得到一枝鱼竿。可是一天过去了,有鱼的人把鱼吃光了,最后还是饿死了;另一个人因为饥饿过度,没有力气去钓鱼,也饿死了。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机遇,一起享受鱼。再一起去钓鱼……

奥运市场 机遇和挑战并存 篇3

企业的目的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奥运会属于一个公益性的活动。国际奥委会主办奥运会的宗旨也不在于盈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奥运市场中取得合理的、合法的利润,而不是坐而论道,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1.奥运市场是在筹备和2008年举行奥运会这几年间,在制造业、服务业等方面出现的商机。就是在2800亿大蛋糕推动下,产生的一系列关联性商机。这些关联性的商机,不一定包含在2800亿人民币里面。如对环保的投入,环保投入的标准有一个汽车尾气排放要达到欧洲3号标准。要达到这一标准,就牵涉到汽油,牵涉到汽车里面的清洁设备等一系列的装置。这就是2800亿之外的蛋糕,也是奥运需求引发出来的商机。奥运市场,从时间概念上是指从现在起一直到奥运会结束,如果处理得好,至少还能够产生一到两年的后续效应,这是前几届奥运会所证实的。

在造这个2800亿的大蛋糕后面,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小蛋糕的需求,这些小蛋糕的需求是由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企业来制造的。分不到大蛋糕可以叫人买你这块小蛋糕,也就是说利用奥运市场不仅仅要去分大蛋糕,还可以做出这种小蛋糕让他来买。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就不会对这2800亿望洋兴叹,就不会存在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了。

2.企业参与奥运项目,必须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

在众多的奥运项目当中,至少包含三类物品:公共物品和服务,准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及私人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国家投资的,不允许收费;准公共物品可以适当收点费;企业投入就是私人物品和服务,肯定要讲求利润。所以企业参与奥运项目开发建设必须考虑短期效益与长期利益。

奥运商机包含风险。想拿大的利益,就得冒大的风险。否则,除一些大企业外,众多企业应该走下面的环节:分包、配件、配套,这是多数企业参与奥运经济开发建设的方向。也就是说它分到了大蛋糕之后,还要吃这个小蛋糕,就卖给他那个小蛋糕。这样有一个好处,分大蛋糕的时候,不可能是现金交易,但是买你小蛋糕的时候,多数可能是现金交易。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样才能及时流转资金。

3.捕捉信息,抓住需求

就企业来说,参与奥运市场的机会较多。能不能抓住奥运商机,关键在于企业自身条件。关键问题还在于要抓住需求。对于企业眼下更迫切的任务是要了解需求,自己创造条件。现在不是去通过什么关系,找什么人划一块蛋糕的问题,而是怎么样掌握信息,捕捉信息,使企业发展的问题。

如某家具厂,原来生产木制家具,但他们发现奥运会上可能使用钢结构家具,了解到这个信息后,该厂马上专门组织力量,加强钢制家具的研制,甚至想办法与国外合资。这样该厂就有可能抢占到这个机会。

再如奥运会要用许多国旗,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就需要200多种国旗,还有各种彩旗等。8月份北京是雨季。所以,这个旗要解决在下雨时不湿,有风照样飘。别人还没发现,北京某厂就发现了,把纳米技术推广研制该产品。

对更多的企业来讲,在北京办奥运会,对于一般零零散散的小活,北京企业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就要抓住这个优势。任何一个新东西出来后,肯定是有一系列配套设备。我们就要抓住这个配套环节的连接点。

4.善与国外企业争抢蛋糕

中国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奥运会这块蛋糕绝不是中国企业独享的,国外企业也要借这个机会分享这块蛋糕。要和国外企业竞争,关键是强,而不在大,大而不强,竞争不过外国小而强的企业。所谓强,就是有核心竞争力,有相对的优势,这个产品别人不能造,你能造,你就是强;同样大家都能造,我的产品和国外的质量差不多,但是价钱便宜,这也是强。

我们讲"强",不要理解为有多少亿的资产。几十亿、几百亿大的企业说倒就倒的事例有许多。但是如果在行业里面,你确实占有了相对优势,就是强。在这个基础上,就可能做大,在强的基础上做大,基础比较稳固。在不强的基础上做大,基础不稳固,说倒就倒。

国外企业可以进来,我们也可以出去。大企业能出去,小企业也能出去。奥运会必然会吸引很多企业来华投资。它必然要利用我们的劳动力资源,另外还要利用我们其他的资源。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给那些做奥运的大企业做配套加工服务,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走出去了。因为他在我们这里生产的产品,不可能只销到我们这里,必然有出口,参与进去生产中的配套环节,不等于借这个机会也出去了吗?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篇4

一、会计的基本理论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会计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 采用专门方法, 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占用的财产物资和发生的劳动耗费进行系统的计算、记录、分析、报告和监督,并为有关方面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工作必须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会计目标。会计目标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并制定各项准则的基本出发点。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会计工作就是混乱的。会计目标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会计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会计工作的不同。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市场将更加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投资者、债权人更加希望得到对决策有力的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测信息和前瞻信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将成为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变革的根本指导方向。

2、对会计确认的影响

会计确认有四项标准,分别是可定义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可计量性,只有完全符合这些标准的项目才能计入会计工作的下一个环节。于是许多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但不完全符合标准的项目就被排除了,造成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下降。例如,给公司带来巨大财富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超过有形资产居主导地位,可是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由于确认和计量比较困难,都得不到反映。

3、对会计计量的影响

金融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涌现,都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的会计工作仅对已经执行或完成的交易记录入账,不能对预期的交易结果事先确认和计量。但是由于金融市场行情变幻莫测,衍生性金融工具的交易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如果不予以反映,就会误导市场参与者,致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4、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经济环境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冲击最终都会反映到会计报告上来。首先,前面所说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限制使许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不能反映到财务报表上,比如自创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在财务报表上得不到确认和计量;其次,报告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信息,缺乏对未来的预测信息。这两方面都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完整。

三、我国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了复杂的经济活动和新的会计业务,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加大了会计处理的难度。总体来看,我国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挑战

外国企业和外国资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与国际会计惯例以及其他国家会计标准之间的冲突将会凸现出来,虽然我国会计工作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轨道,但在许多具体条款上还与国际惯例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较好的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准则体系是当务之急。

2、对我国会计核算方法的挑战

会计目前仅能提供经济活动中能用货币计量的相关信息,主要是提供与数量有关的信息,而那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就不能反映出来。尤其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的比重在不断加大,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衍生性金融资产的大量涌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对这些项目的确认和计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些项目对会计确认、计量等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对我国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和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经济活动和会计业务复杂化,会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都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批不但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且精通外语、计算机、法律、商务惯例和具有广博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就我国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现状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加快与国际惯例协调的步伐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存在一定的差距,尚不能完全适应会计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因此急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惯例统一的会计规范体系。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进程中,即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又应考虑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制定出的会计准则要具有可操作性、国际性和前瞻性。

2、创新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

在充满风险的经济竞争环境中,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更多的取决于企业帐簿上没有计量和报告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金融工具。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首先,必须在核算内容上对传统会计的进行创新,增加对无形资产和金融工具的核算以及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必要的计量、核算和反映。其次,在具体核算方法上适当地采用历史成本以外的其它计量属性,以提供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3、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更新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加需要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越充分,会计信息使用者就能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因此,会计披露的信息类型应该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货币信息、历史信息、财务信息,而是朝着既揭示货币信息也揭示非货币信息、既揭示历史信息也揭示前瞻性信息,既揭示财务信息也揭示非财务信息的方向发展。

4、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严峻现实, 会计人员必须从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现代会计理念、法律规范意识、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不断更新会计理念和政策法规, 补充、拓宽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 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 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遵守法纪、清正廉洁的合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田昆儒.WTO:将给中国会计带来什么[J].财会月刊, 2001 (2) .

[2]、阎肃.“入世”后我国会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财政金融, 2006 (7) .

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作文 篇5

其实,在残酷的挑战中,不断优胜劣汰,便造就了参与者的不断进步。

有对手,才会有激励和进步。一个当运动员,在普通比赛中,很难获得特别好的成绩。但一到大赛,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往往特别的优异。因为在激烈的挑战中,每个人身上的潜能都被无限的激发、挖掘,想方设法地努力拼搏,创造佳绩,来证明自己的“我能”,树立自信,赢得自尊,人在挑战中赢得进步,社会在挑战中自然就有了进步。倘若没有对手,跟谁较量?就连黄石公园的麋鹿,因没有了天敌都生病死亡。

体育竞技如此,企业经营又何尝不是呢?或许有一些企业会在挑战中被淘汰,被边缘化,带来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生存下来的企业会不断壮大。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也适用于市场与经营,它能对整个产业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实践证明,没有对手,就会停滞不前;有了对手,就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因此说,挑战使人进步。

进步源于挑战,挑战推动发展。正确的挑战应该是良性的挑战,靠的是信誉、质量和技术,与挑战对手机遇,事实证明,会带来双赢的结果。当比尔。盖茨第一次向乔布斯提出希望苹果产品使用微软系统时,乔布斯傲慢地拒绝了。可是,情况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用户不断的抱怨和自身软件的缺陷令他重新慎重考虑当年的建议。最终,他选择了与挑战对手机遇的方式,使自己走出困境,赢得了市场,强强联合,产生双赢的效果,促进了各自的进步,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收益与滚滚财富。

微软和苹果的强强联合,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进步源于挑战,机遇带动双赢。

拒绝机遇,就是拒绝自我优化。假如乔布斯在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再次拒绝与微软机遇,那么,这两个帝国的企业不是联手,而是相互抵制,互相攻伐,相互拆台,恶性挑战,结果都失去了发展和进步的机遇,将能量用在了做无用功上,白白消耗,给了其它企业以可乘之机,其结局定是两败俱伤。因此说,挑战与机遇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挑战的领域就如生活的享乐安逸,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安逸与享受,但最终的结局如同温水的青蛙,安乐死。挑战如同忧患,激励着人们不断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让自我的潜能最大化发挥出来,最后历练成为强者。

真正的强者应当是激流勇进。他们懂得如何直面挑战,如何在挑战中求生存,迎难而上,用马太效应锻造和激励自己,强者更强,从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当代创业的机遇和挑战 篇6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业;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75-0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政策的刺激下,在过去的2015年一年的时间里,创业者和准创业者们如潮水般涌现出来。而在今天的2016年里,这股潮流丝毫没有减退的趋势,仍作为一股主力军引领着当代中国大学生,它也将成为众多就业者的职业方向。必将会书写新的历史篇章。在如今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人文化和民主化的时代,实现创业必将伴随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一、创业大潮的机遇

(一)良好的政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今创业和创新的风暴席卷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也将成为探索中国未来发展新引擎的国策高度。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双创’。一方面重点是人才培养与就业,另一方面是创新相关产业的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悟各环节,鼓励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价值充分体现的体质机制[1]。有着如此良好的政策规划,创业大潮在创新大潮的结合与促进下,简直如虎添翼,创业热潮必将更上一层楼。

(二)互联网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得以全球化,在全球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个大好的机遇。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今的社会每分每秒,无时无刻都处在一种信息爆炸的状态,互联网将各行各业的领悟全都集合在一起,共建创业平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争取创业资金来源多样化。培育富有激情互动的科技中心,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2]创新业机会在互联网技术的催化下,将实现对已有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更优化组合,对现有资源的更优化配置,能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新的价值,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三)勇于创新,敢于拼搏。

近几年开来,中国就业形势严峻,仅2015年,就业人数(仅大学生毕业人数就有765万),形式偏紧(不少企业正在裁减员工),创业政策优惠(国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情况下,选择创业是十分明智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解决一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够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能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进步发展。[3]在当今社会下,选择创业的大多为大学生。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风华正茂时刻,在这一阶段,大学生大多没有家庭的束缚且年轻好胜,时间和年龄就是他们的资本。此时的他们拥敢拼敢闯的勇气和决心,如‘初生牛犊不怕虎’。正如浙江两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朱明明所说:折腾是创业的源动力,在这个创新的时代,不断迸发新的思想,新模式的时代,不折腾就会变为旧事物,就会被淘汰。为什么我们不折腾一下呢,仅有梦,不敢折腾,那是空想,只会折腾,没有梦想,那是瞎折腾。[4]所以,如果你拥有足够的拼搏勇气和决心,请你去创新,相信你会在这条路上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二、创业大潮的挑战

(一)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思想问题。

就大学生创业群体而言,思想上有创业激情而行动上缺乏社会经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往往没有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而是把问题都想像的简单化了,认为只要有创业上的愿望就有成功的可能,对创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了解市场,有时仅凭自己的激情和兴趣便盲目的假如创业大潮中,结果可想而知,往往使他们的创业成绩并不理想。如果缺少团队合作精神,我想,哪怕是一个再好的项目,最终都会因为缺少团队合作精神而被扼杀在摇篮里。所以,要想创业成功,就必须强烈的合作意识。调查表明,要想创业成功,有一支凝聚力较强的创业团队是必不可少的,而要想发挥团队中每個人的聪明才智,团队合作意识更是不可或缺的创业素质,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公司的运行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仅凭自己的单打独斗很难维持一个公司的长久发展。[5]

(二)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仅拿大学生创业来说,正值人生的黄金年龄,血气方刚,有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魄。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创业初,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有些时候难以判断事物的真假伪善,特别是处于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到处都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和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使我们一时半会难以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而这时很容易上当受骗,尤其是一些80年末90年初的独生子女,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本来就有优越感和脆弱感。所以,就我而言,如果选择了创业,就必须要学会面对各种难题,迎接各种挑战,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成功。

综上所述,创业对于创业者或准创业者来说,既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又存在着无限未知的挑战,是否能够获取这次机遇且战胜这次挑战,关键因素有许多,正如狄更斯所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自己,我们每个人有多少能力和资源,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而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的每时每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下,没有什么能够永垂不朽,只有自己的内心不会欺骗自己,或许前方的路仍然很漫长,但我们既生于这个时代,赶上了这个时代,就必须具有面对这个时代好与坏的勇气。正如顾城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所以在时代的大浪潮下,让我们做个勇敢的弄潮儿吧!

参考文献:

[1]张越.创新创业[T].中国信息化,2016,04:38

[2]李瑞星.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08:51

[3]欧阳增铜.大学生创业优势与劣势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09:19

[4]朱明明.创业路上我来陪你跑[T].今日科技,2016,06: 10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篇7

1 我国会计工作的特征

1.1 内涵的变化

近年来, 会计工作的发展很快, 其会计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心工作也发生了3个方面明显的转变。

(1) 时候核算向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核算转变。

(2) 提供信息、反映情况向综合提供信息然后加以运用转变。

(3) 对外编审财务报表、财务信息向内部的成本控制管理转变。

1.2 会计方法发展

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 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 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1.3 会计工作组织变化

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 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 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1.4 现代新技术的运用

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 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 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 电子计算机一问世, 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 出现了会计电算化, 并在进一步完善。

由于会计工作的核心任务和重心工作从实质上发生了变化, 会计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在会计数据处理问题上要求的更精细, 更缜密, 要求更高, 一系列程序也更加的高度复杂。所以, 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工作, 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会计平时的工作中, 即会计电算化的出现, 现在正在进一步的改善巩固期。

2 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在任何单位的经济管理中都是重中之重。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这项工作的实行, 自从制定的新会计法准则以来, 我们国家的会计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对从业者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计的现代化从本质上是要求要与国际化相接轨。会计工作走向国际化, 是要求要与世界向接轨, 要依据国际上的会计体系来严格要求从业人员;会计工作的中国化, 是要求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 继续保持和发扬国内会计的优良传统。

实现中国现代化, 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 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 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 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 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 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 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 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 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 并将两者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国家在对会计制度的实施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规范会计行为, 提供会计信息质量, 在经济建设中的会计作用等这些方面的作用甚大。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交替过程中, 因为新旧制度的衔接不够, 监督制度不完善, 促使了会计工作的秩序混乱。

2.1 条线管理弱化

出台的法规不少, 著书立学的学者也挺多, 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单位领导, 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

2.2 执法检查之弹性化

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

2.3 执业保护不善

会计人员上岗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这已经是实行了很多年的, 但是究其现实, 仍旧有好多无证、学历低、素质低的人在从事会计职业, 这是高层管理者从根本上不重视会计职务的重要性。由于这些人的知识学历没有和所从事职业协调, 所以造成了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不高。

2.4 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

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要为所在单位聚财, 理财。但是现今表现在大家面前的往往都是效益第一, 而忽视了制度的存在。从业人员在工作中, 如果暴露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很难被内部和外部所认同。

3 加强会计工作的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 严格规范会计工作,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 加强工作, 建议如下。

3.1 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

要继续发扬和保持以往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各项职责制度的同时, 也要认真学习新会计准则, 保证每一项制度都能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时的对下属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基层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及时研究分析, 加以解决, 领导各部门要顺利的开展工作;会计从业人员也要学会新的核算方式, 不断的加强自我的会计专业知识, 以便更好的胜任工作。虽然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电算化方面的改革至今还没有一套具体的方案, 但是国家必须积极主动的创造条件, 要及时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管理制度。

3.2 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 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 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 采取切实措施, 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3.3 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

对会计工作电算化的实施, 在推行会计改革, 发挥会计管理职能方面有这重要的前提保证。现代社会是经济信息的社会, 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行各业的竞争, 无疑都是在围绕信息的竞争来展开的。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加强会计电算化, 使得工作能准确无误, 高效率的完成, 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值得我们加强:不要盲目的跟从, 要制定出一套总体的发展规划, 然后使会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施行;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上, 也要制定一套措施, 使其从业人员能够依法秉公办事;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 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软件, 将会计软件市场规范化;对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时的加以培训, 以便更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断更新。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我国会计的现状, 面对新形势就如何做好会计工作提出了建议。

江苏沿海开发机遇和挑战研究 篇8

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 (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 交会处, 地理位置显著, 区位优势独特, 经济和社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自然资源和土地后备资源丰富, 发展潜力巨大。

继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之后, 20世纪90年代末, 相关部门又开始了江苏沿海开发课题, 综合称之为“四沿战略”。沿海开发虽早提出, 但江苏省并没有推出相关政策, 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推动沿海地区的发展, 在国际新形势下, 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对长江三角地区产业优化升级、提升长三角实力、带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 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江苏沿海开发面临的重大机遇

当前江苏沿海开发面临着极好的国内外机遇: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为推动江苏沿海区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以临港工业群为特征的重化产业的转移成为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重点;在对资源、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 江苏沿海地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为本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2.1 国内政策扶持和国外环境的呼吁

在2009年6月10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提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成长春, 2009) 。2010年11月4日, 在江苏省政府主办的第五届苏北投资贸易洽谈会上,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卫东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 我国已率先走出金融危机, 投资贸易合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6月发布了江苏沿海开发10个专项规划和三年实施方案。“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到, 完善江苏沿海开发的三大空间:开发区空间、特色园区空间、城市空间。最终实现产业集聚, 区城融合。

国际“以临港工业群为特征的重化工业的转移”为江苏沿海开发提供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拥有建设大型深水海港的条件, 为国内能源的区际调动和国外资源的进口提供了便利通道, 沿海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资源进口、储备、加工基地。国际和区域产业的转移将直接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大背影呼吁江苏沿海地区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

2.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带动

长三角一体化不但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还提供了要素支持、产业支撑和政策保障, 大大拓展了江苏沿海开发空间 (金晓瑜, 曹宝明2009) 。

2.2.1 经济、社会、文化方面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很快, 国际经济地位正在不断攀升, 将会超越经济实力最强地区身份, 迈向国际。江苏沿海地区可以借助长三角整体实力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强化其经济地位, 努力提升江苏沿海经济国际化水平。

此外,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区际合作, 更有在现有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发展与合作。在拓展经济合作的同时, 全面整合区域内的社会资源, 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和文化交流。江苏沿海可以借此机会强化区域内的教育、卫生、体育事业, 共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构建覆盖城乡的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体系。与长三角的发展同频共振, 实现资源共享, 达到创新发展的目标。

2.2.2 城市、城镇、乡村共同发展

国家先前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既有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建设, 也包括着城镇发展和城乡统筹。所以其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强化特大城市的中心地位与国际竞争力, 提升大城市的发展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这也是江苏沿海地区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加快特色小城镇的发展速度, 协调广大乡村的和谐发展, 不仅是沿海开发的重点, 而且江苏沿海地区作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乡差距较为明显, 借此机会江苏沿海开发可以通过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城市、城镇、乡村的交流与沟通, 学习经验、借鉴政策, 发挥同城效应, 密切城乡的经济、技术、文化联系, 全面促进沿海地区的持续、和谐发展, 从而为沿海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坚实的区域载体。

2.2.3 政府、行业、企业支持方面

长三角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也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响应及其之间的合作交流, 共同实现区域内不同地区间的相互支撑与共同发展。

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两重区际经济联系:一是与各地方政府为利益主体的行政性主体之间的联系。一体化的发展, 首先获得各政府的政策支持, 克服行政屏障, 解决实施瓶颈问题。二是与以地方行业、企业为利益主体的市场性区际的经济联系。三角一体化除了政府政策的引导下, 还需要遵守行业标准, 与其它企业分工与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的三维支持, 江苏沿海地区既要重视与政府间的联系, 更要重视行业和企业间的合作, 通过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增强沿海地区的发展支撑。

长三角战略的实施在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都给予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支持, 推动了江海的联动发展态势。

2.3 江苏沿海开发拥有天然的环境和资源优势

江苏沿海地区南接长三角、北承渤海湾、东临东北亚、西连中西部, 沿海铁路和高速公路纵贯境内,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等方面具备独有的优势是江苏沿海开发实施重点开发之一———滩涂湿地资源开发, 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所在。江苏沿海可以轻松地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江苏沿海建设可以在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完善节能减排统一性法规的有效衔接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天然的资源、生态和环境, 推动经济发展,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3 江苏沿海开发面临的挑战

3.1 面临着先发地区的巨大竞争压力

发展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 沿海开发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单靠外力建立增长极实现江苏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显然是不够的, 还要靠内生力发挥其巨大竞争力, 所以, 就面临着提升自身竞争力、成就核心竞争力的压力。成就其区域核心竞争力, 即在整个区域内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并有效配置资源, 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沿海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是要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 大力发展竞争优势, 最终达到江苏沿海地区均衡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陈红卫2007) 。

(1) 强化比较优势。

江苏沿海地区自然条件良好、资源丰富, 但这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关键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放大资源禀赋的效益, 因此, 江苏沿海地区面临着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压力。因此, 要将建设大港口滩涂大开发作为发挥比较优势的重点。

(2) 发展竞争优势。

江苏沿海开发要想在长三角发展中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需要发展竞争优势, 现在其还处在起始阶段, 发展区域创新面临巨大的压力, 利用大学与研究机构, 搜集人力资源, 找出区域自主创新的推动力有一定的难度。

3.2 产业配套能力和经济腹地受限的挑战

江苏沿海地区面临着周边港口腹地扩张导致被腹地化的挑战。江苏沿海地区虽然具备重化工业和临港加工产业群转移的许多有利条件, 但重化工及临港加工产业群的建设, 不但需要近海、港口、码头等资源的支持, 区域内还要有较强的产业配套加工能力和广阔经济腹地的支撑, 而这恰恰是江苏沿海地区的薄弱环节, 也是当前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要求, 只有主动融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 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应有的影响和应有的收益, 发挥国际影响力、国际主导力 (高一山2009) 。同时, 江苏沿海地区的港口群是长三角港口群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只有通过延伸服务、扩大辐射、提高竞争力, 才能通过构建经济腹地获得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

3.3 新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体制机制

新时代, 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期间, 经济因素已经不再是人民生活的首要考虑因素, 人民的福利更注重环境和生态利益。因此, 江苏沿海开发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结合高起点规划, 走集约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注重生态保护。其次, 创新体制机制。江苏沿海开发重在加强区域层面的统一布局与建设, 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的布局和滩涂资源开发, 开发重点分明, 因此应将探索开发与管理分开, 须建立区域性开发平台, 例如政策平台、滩涂资源开发平台、投融资平台、沿海产业基金等, 专业化体制和机制, 例如在投融资层面上建立产业发展基金, 重大产业与基础设施布局的补偿机制, 滩涂资源开发的机制 (高一山2009) ,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这些是沿海进一步开发中应该面临的新挑战。

4 加快沿海开发的基本思路

国家提出的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既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也为它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建设任务重、投资大, 各级部门一定把思想认识切实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密切配合、扎实推进, 才能全面加快江苏沿海建设, 促进沿海大开发、推动沿海大发展 (光明日报2009) 。

“十二五”规划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有了更详细的规定, 在以后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科学规划优先、环境保护优先, 策应国家开发战略, 抓住机遇, 全面提升开发水平, “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构建沿海经济带的总体要求”, 连接节点开发, 使沿海与沿江、区内与区外、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农村联动, 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 集中产业布局, 提高沿海地区开发集聚效应, 使沿海地区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开发过程中优先考虑集约、环保,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积极创新体制, 创新开发模式, 产业链引导布局,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努力降低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营造沿海开发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金晓瑜, 曹宝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苏沿海开发的多维取向[J].江苏社会科学, 2009, (12) .

[2]成长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 2009, (11) .

[3]陈红卫.加快江苏沿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研究[J].人民长江, 2009, (12) .

大数据金融:机遇、挑战和策略 篇9

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 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 对客户消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 可以为金融企业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 通过分析和挖掘客户的交易和消费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 并准确预测客户行为, 提高金融服务平台新的效率和降低信贷风险。大数据金融有着传统金融难以比拟的优势, 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加贴近客户, 了解客户需求, 实现非标准化的精致服务, 增加客户粘性。在大数据金融的帮助下, 金融企业还可以完善自己的征信系统, 实现信用管理的创新, 有效降低了坏账率, 扩大了服务范围, 增加了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比例, 降低了运营成本和服务成本, 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一、大数据金融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 贴近消费者

索尼公司前董事长出井伸之曾说过, 新一代基于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 深刻地理解需求, 高效地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 所有的传统公司都只能沦为这种新型平台级公司的附庸, 而这不是管理能够扭转的。所以, 实现客户价值, 基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和价值创造是未来保持强劲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金融机构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自身价值, 通过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来提高每一位客户的价值。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开始具备了颠覆的能力, 产业链的战略节点现在正在加速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业格局, 越靠近最终消费者或用户, 金融企业在产业链上就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借助大数据技术, 金融机构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更加了解消费者, 那些拥有大量消费者并能洞悉消费者行为的公司开始掌控产业链。目前, 亚马逊推出新的产品或者服务并不需要经过冗长的调研、分析、讨论等环节, 而是尽可能快地推出产品, 在短短两周内, 消费者就会在公司网站留下诸如访问、评论、购买、推荐等各种数据, 接下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这些海量的数据, 评估这些产品消费者是否满意, 预判消费者是否会买类似的产品, 从而决定这款产品或者服务是否应该继续推向市场或者应该取消, 这种决策流程的变化真正地把消费者置于整个企业决策的中心地位。

(二) 非机构化数据难以处理和融合

金融机构都存有大量的视频监控数据, 此类数据规模极其庞大, 随着高清化、超清化的趋势加强, 视频监控数据规模正在以更快的指数级别增长。与通常讲的结构化数据不同, 视频监控业务产生的数据绝大部分以非结构化的数据为主, 这给传统的数据管理和使用机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外, 金融机构所收集到的社交网络的数据一度被认为对评价个人信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但是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社交网络数据绝大部分是非结构化的, 难以分析和利用。这些非结构化大数据对于金融机构的重要性已是行业共识, 但是目前这些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实际应用远远谈不上充分, 这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和基础设施的制约, 而其中最突出的在于缺乏合适的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工具。

另外一个挑战是非结构化数据与结构化数据的融合问题。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难度高, 真正可用的有效的数据很少, 而不可用的非机构化数据又太多, 因此如何将两类数据进行有效融合, 以获得更精确的评估结果是金融大数据处理的主要挑战, 也蕴含着丰富的商机。把海量的无意义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挖掘提取, 整合成结构化数据并使之有意义和创造价值, 这是很多金融机构的根本愿望, 而完成这些任务就必须能从海量数据中找到你需要的那部分。

(三) 缺乏开放共享的数据平台

一家金融机构再强大, 也难以拥有完全满足海量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建立和加入开放式平台, 在产品和服务层面与其他机构形成互补局面, 将有利于两者共同吸引用户, 通过开放式平台联手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将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这个意思就是说要进行战略的联盟。2015 年9 月5 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提出, 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 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 消除信息孤岛, 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增强政府公信力, 引导社会发展, 服务公众企业。在金融大数据收集和积累方面, 单独一家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了解毕竟有限, 如果能汇总多家机构的数据, 再结合客户的日常经营和生活数据进行信用评估, 评估的确信和可靠度比较大的提高, 这也为征信平台和专业金融数据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在标准化数据获取流程和多样化数据获取方式的基础上, 针对国内实际情况能够低成本的持续更新用户数据, 高效地扩充用户量和数据量并提供个性化的评估算法。

(四) 个性化金融服务不到位

传统金融机构与客户的紧密联系, 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 还可以承担较高的尽职调查的成本, 资金融通的门槛虽然高但数据基础比较好, 发挥大数据效用的需求并不强烈, 而面对小微客户无论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难度都急剧上升, 迫切需要多方位的数据支撑, 但问题恰恰在于小微客户数据的获取困难大, 成本高, 需要数据获取端的创新。因此在大数据金融的背景下, 金融机构需要加快打造个人的金融中心, 为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实现创造条件。在获得授权后, 金融机构可依据个人金融中心的数据为用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这些服务数据同样会记录于个人金融中心, 随着时间的延伸数据积累会越来越丰富, 透过这些数据刻画出用户金融状况和金融性格的精确度越来越高, 用户享受个性化金融服务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之前因为产品设计和服务成本的限制, 用户的个性化小众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既抑制了用户需求也限制了金融市场增长, 所以建立个人金融中心是实现大数据金融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五) 人才的短板

金融机构要发展大数据金融面临来自人力资源的挑战, 我们知道人才是企业的资产, 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金融企业能否取得创新性的关键, 在于拥有一支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队伍。但是现在大数据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严重的缺乏, 成为众多金融结构争夺的焦点, 没有较高的薪酬待遇, 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良好的创新文化, 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当前传统金融企业的这个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和知识结构并不适应现在大数据金融发展的需要, 尤其缺乏互联网技术、金融大数据分析的高端人才, 而且高素质的员工流失率比较高。尤其是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激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传统金融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缺少办法, 严重地影响了大数据金融等创新业务的发展。

二、大数据金融的发展策略

(一) 加快数据获取的步伐

作为金融行业本身来讲其竞争的关键要素仍然是数据, 目前银行业进军电子商务的核心目的就在于采集一手的数据。银行业开展网络的融资, 保险业探索虚拟财产保险的成败关键也在于能否采集到有效的数据, 所以大数据成为了金融业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产。此外, 金融机构必须继续加强产品整合, 激励机制完善, 业绩目标落实与执行, 人员结构调整优化等方面的工作, 以保障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加快设立大数据事业部和电子政务事业部, 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 深挖金融机构电子商务领域市场需求, 着力完善市场布局和推进业务稳步发展。同时, 借助公司报表产品与商业智能产品融合性与互补性优势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 挖掘公司大数据领域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在深化传统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方面的新业务新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投入。早在2012 年中国建设银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上线, 该平台立足于专业的金融服务, 拓展电子商务服务, 具体分为善融商务个人商城和善融商务企业商城, 涵盖了B2B和B2C两种模式, 善融商务提供信息发布, 撮合在线交易等电商服务, 也提供支付清算、担保融资等金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的搭建还融合了社交网络模式平台, 具备微博论坛等社区功能。

(二) 布局关键的技术研发创新

在大数据金融时代, 数据的特征使得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需要依赖高度可靠的软硬件支撑体系, 同时支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升级需要持续投入巨大的资金。大数据的技术门槛较高, 目前在大数据领域展开竞争的信息技术企业多是在数据存储分析等领域有着传统优势的厂商, 为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及早布局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的研发应用。以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 夯实发展基础。加快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基础技术发展研发, 并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解决方案。面向大数据应用加强网页搜索技术、知识计算技术, 知识库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 开发出高质量的单项技术产品并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为实现商业智能服务提供技术体系支撑。所以作为金融机构来讲, 一方面要根据已有数据开展相应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 另外一方面就是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需要在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以前人工调查才能完成的工作, 从而能够实现信用评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显著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三) 打造大数据金融生态系统

当前良好的大数据金融生态系统尚未形成, 同质化竞争诚信体系不完善, 大数据金融平台经营尚有差距, 合作模式创新不够等等, 这些都成为大数据金融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的瓶颈。金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打造大数据金融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如今大数据金融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生态系统的成功就是商业模式的成功, 开放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流, 也是大数据思维的重要特征。大数据金融企业要积极打造开放合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系统, 通过战略联盟合作提高品牌竞争力。联盟不同于并购, 它将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结合在一起, 相互贡献各自的优势资源, 并没有发生资产所有权的转移, 战略联盟成功的比例较高, 这是由联盟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如今战略联盟在大数据金融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013 年1 月, 百度与中国平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同意在大数据研究等领域进行合作, 进军大数据金融。2013 年9 月阿里巴巴与民生银行进行战略联盟合作, 除了传统的资金清算与结算, 信用卡业务等合作外, 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互联网终端金融等诸多方面也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在2014 年6 月, 中国联通广东公司与百度战略合作, 联手推出互联网企业和运营商的跨界通讯理财产品, 开创了打造大数据金融入口的全新模式。

(四) 重视用户体验

做好大数据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更加重视客户的体验, 大数据金融时代客户对于金融服务应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企业特别是传统金融机构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从客户角度出发, 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优化完善金融产品、营销方法和模式。要进一步注重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交互式设计, 在保证账户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用户的操作, 为客户提供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金融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站, 包括移动的客户端、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的营销, 实现与客户之间的开放式交互接触, 及时高效地洞察客户的需求, 并根据客户反馈意见实现产品的持续优化, 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在未来, 大数据金融最大的价值将体现在它将与移动金融相融合, 金融服务将变得高度的专业化、模块化。人们在某一个时刻、地点场景需求下所享用的服务是若干粗粒度金融服务的聚合和细粒度金融模块的组合, 聚合和组合的模式将依托于个人金融中心的数据, 不同用户在同一环境下得到的配置和呈现不同, 体现出更加深刻的个人化特色, 而随着时刻、地点、场景和需求的变化聚合和组合随之发生变化。

(五) 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和建立适应大数据金融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金融企业的第一要务。加快引进企业紧缺的金融大数据专业人才, 建立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等高级人才队伍, 以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较高的薪酬水平、具有竞争力的职业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留住人才。积极引入具有大数据金融丰富运营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加入, 以提高企业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金融市场拓展能力, 金融市场的战略经营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 运营管理能力和客户洞察能力。同时还要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人员的素质, 要对从业人员不间断地进行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大部分员工驾驭大数据金融的市场化能力。

在未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大数据金融将成为各种传统新型金融业务的主要的发力点, 也会构成大数据金融的重要的战场, 它集中体现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于金融的强力支撑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文平.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2]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2) .

[3]赵国栋, 易欢欢, 糜万军, 鄂维南.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4]李耀东, 李钧.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5]王吉斌, 彭盾.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丝路基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篇10

2014 年11 月04 日,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规划时发起建立亚投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首次被大众所知晓。12 月29 日, 丝路基金正式开始运行。

2015 年3 月8 日, “绿丝路基金”-- 股权投资基金在北京启动。它首期募资额为300 亿元, 其主要用途是保护资源环境, 具体地是用于改善“一路一带”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光伏清洁能源。4 月, 丝路基金“首单”投资项目是卡罗特水电站, 它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之一。这不仅反映了中巴共同发展、繁荣的理念, 也体现了其对“一带一路”的推动作用。12 月14 日, 丝路基金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框架协议, 建立了中国- 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专项基金, 其中中国投资20 亿, 这是丝路基金设立的首个专项基金。12 月17 日, 中国和俄罗斯为了亚马尔项目的建设, 丝路基金与俄罗斯的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购买协议, 丝路基金将购买该公司9.9%的股权, 同时也签署了贷款协议, 为其提供为期15 年, 总额超过7 亿的贷款。“丝路基金”还投资了于今年开工的科哈拉水电站, 该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100 兆瓦。

二、丝路基金发展机遇

1.与亚投行相辅相成

亚投行与丝路基金, 既有合作又有区别。就投资而言, 亚投行集中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但是丝路基金比较多元化;就资金管理方式来说, 亚投行作为政府之间的金融开发机构, 需按银行的方式运营, 但是丝路基金是基金的性质, 更偏重于投资方面。就资金的来源、去向方面, 亚投行来源于亚洲, 但是丝路基金是想整个“一带一路”涉及的地域开放的。就丝路基金的战略定位而言, 其有全方位开放的特点, 欢迎全世界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它的“活动”之中, 对“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项目进行资金支持。

2.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丝路基金是包容的、协同发展的、开放式的、动态发展的。其资金量没有最大限额, 投资形式、投资领域都是多元化的, 丝路基金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期待和探索的方面。探索应该包括如何各种地方性的通信机构、组织协作、交流, 同时也要想到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比较大, 各产业协同发展的空间比较大, 丝路基金的探索符合许多国家前进的的方向。

以设立子基金为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行业作为进入点可以设立基金。电力方面的项目较多, 可以由电力、金融人才组建一支电力子基金团队, 有他们作为子基金的直接管理人。也可以基于区域设立子基金, 可以请一些对某区域相当了解、有较多人际关系的人才到此地区成立一个子基金。设立子基金可以搭建个行业的专门团队, 利于各行业的发展, 同时便于财务核算, 也便于激励和考核机制的建立。

3.合作贯通四大洲

丝路基金主要是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服务的, 同时丝绸之路沿线大多是不发达国家, 同时其涉及亚洲、非洲等大洲的区域。这些国家大多处于经济的上升期, 其中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年需求大约为8 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数字仅靠一个国家是很难做到的, 需要各国携手解决。

丝路基金不仅促进了投融资的发展, 也促进了人文的协同发展。它提供了包容性的平台, 各国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 来建立更和谐的国家关系。以人文为纽带, 以互联互通为根基, 这正是丝路基金蕴含的东方智慧。

4.充分利用民间商机

基金与银行不同, 银行有大股东、董事会等的限制, 但是基金就相对较灵活的, 对于庞大的项目一般会采用ppp的模式, 所以基金比银行更方便民间资本参与。长远来说, 丝路基金会给民间资本更多的机会, 并且协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反过来, 这些行业的发展也会带动丝路基金更好的发展。

5.发挥大型金融机构主力作用。

丝路基金是由大的开发性、政策性机构出资设立的。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力作用。大型机构加入丝路基金, 不仅可以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还可以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等。一定要发挥这些大型机构的作用, 如果这些大型机构不加入, 很多融资方案将很难达成, 其他观望者只停留在原地, 不会有所行动。

三、丝路基金发展的挑战

1.做好风险防范

调查发现, 相对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私人投资会对国家风险相当的敏感。丝路基金应以专业化的方式与有关机构通力合作, 除了避免政治风险外, 还要杜绝重大财务失误。其应按国际规则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 从而使重大财务风险消失。

2.提升国家海外权益保护能力

只有较强的海外权益保护能力, 才能保证地方性业务的顺利进行。各方面精英都要到位, 如基础设施建设、法律、金融、通信等方面的精英。随着未来业务的增多, 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可能会遭到某些国家投资保护主义的威胁, 对于可能面临的保护主义的危险状况需要提前做出预案, 对于可能面临的诉讼、摩擦问题都要有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周潇泉.丝路基金:“一带一路”的加速器[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年11月10日第006版.

上一篇:倒塌预测模型下一篇:有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