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发展新格局

2024-08-02

商业地产发展新格局(精选十篇)

商业地产发展新格局 篇1

关键词:无锡市,商业网点,新格局,转型

1 无锡市商业网点发展现状

1.1 商业网点快速扩容

“十一五”期间, 无锡市百货商场、大卖场、品牌连锁店等商业网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一些新型业态如专卖店、折扣店、市场集群等也在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度上升, 原来制约商贸业发展的经营网点不足的现象基本消除, 从而促进了商业网点的快速扩容,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开新店的速度大大加快, 增强了商业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2009年末, 各类商业网点共有435个, 比“十五”末增加了275%;销售额达到564亿元, 比“十五”末增加了107%, 从业人员为47860万人, 比“十五”末增加了66.9%。2010年末, 无锡市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049.12亿元, 占市区GDP的18.22%, 占三产增加值的42.92%。在2010年《福布斯》中文版第七次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 无锡排名第七位。

1.2 高端品牌消费凸显

当奢侈品消费在金融危机中遭遇全球性的滑坡时, 转型发展中的无锡, 以良好的品牌意识、强劲的消费能力、巨大的消费潜力, 得到了众多高端品牌的入住, 这不仅代表了城市国际化形象, 也凸显了城市中心商业的品位。位处中山路核心商圈的大东方百货、八佰伴、三阳百盛和远东百货, 共同构建了无锡最多奢华商品和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消费区。未来几年, 随着恒隆广场和燕莎广场的落成, 无锡市有望构筑江苏省首屈一指的高端商品消费圈。

1.3 城市综合体强势推进

截止到2010年9月底, 金太湖、茂业城、万达广场、红豆国际广场、哥伦布广场、洛社新城、宝龙城市广场、新之城·全生活广场8个项目的商业部分已投入运营, 彰显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崇安寺二期、世贸中心、西水东中央生活区、欧风新天地和凤凰城5个项目正进行主体施工。苏宁广场、恒隆广场、保利达广场、九龙仓太湖广场国金中心、燕莎商务中心、海岸城、长江一号和宜家购物中心8个项目正展开土方、桩基等基础施工。这些项目将通过商业、酒店、休闲娱乐、商务办公、居住、完善的交通出行系统及停车系统等多种功能的融合, 成为大型的综合性消费场所, 形成24小时服务体系, 从而进一步拓展无锡市现代商贸业发展的门类和领域, 延展城市的空间价值。

1.4 打造多商圈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 随着特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城市框架不断向外拓展, 无锡市正在努力突破单一商业中心, 打造多商圈已初见成效。已经建成或将要建成太湖广场、河埒广场、吴桥文化广场、太湖新城四个次级商圈, 除市中心区域外, 其他四个新兴商圈均采用以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模式, 从而与国际最先进的商贸业和居住理念接轨。新兴商圈丰富的商业功能, 有效规避了与传统商圈在进行品牌资源竞争时的弱势地位。而且, 新商圈内功能联动的效应更为明显, 容易放大其商业吸引力, 市场前景看好。

1.5 商业转型步伐加快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综合元素丰富的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应运而生, 现代商业转型正在逐步推进, 为整个消费市场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大东方百货将走出中山路, 以无锡为中心, 根据周边不同场所、区域的特点布局, 向周边地区、不同领域进军, 拓展区域连锁空间, 以取得更大规模的发展。八佰伴、百盛、远东百货、三凤桥、王兴记等的转型发展也进入了稳定上升通道。2010年无锡市虽然受到地铁施工“围城”影响, 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达到1809.08亿元, 比2005年末增加了122%。同时, 电子商务、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始兴起并不断向多行业、多业种扩张。电子交易及电子商务等新平台的搭建, 为整个市场消费提供了极大便利, 许多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专卖店纷纷开展网上交易平台, 开展在线信息发布、商品展示和网上交易。

2 无锡市商业网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商业网点的规划执行不力

无锡市一直以来主要商业消费基本集中在解放环路以内, 尤其集中在以崇安寺商业街为核心的小内环商圈中, 商业半径过小, 导致了“内环商圈”辐射能力较差, 近几年这种情况稍有好转, 但距离较为合理的格局要求相差甚远。同时由于规划执行不力, 经营雷同、低档次的商场也包括大型商业设施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浪费;有些商业网点层次偏低, 结构简陋, 功能不齐, 配套不全;有些网点品位偏低, 小、散、乱状况依然存在;商业群组组合紊乱, 特色不明显, 没有形成既体现大都市商业形象, 又符合规划区域定位和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商业层面结构。

2.2 高素质商业人才短缺

当前, 无锡市商业网点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商业网点人才总量不足, 整体水平低于其他行业,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商业人才较少;二是高层次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很难适应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新形势。

2.3 社区商业发展不完善

近年来, 无锡市房地产业蓬勃发展, 很多居住小区陆续兴建起来, 但一些新建的居住区商业设施建设不配套, 难以满足居民的购以“上住下店”的形式存在, 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超市型农贸市场很少, 加大了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出行距离, 同时传统农贸市场对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存在诸多不利影响。

2.4 商业网点监管力度不够

无锡市虽然制定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商业网点建设规划, 但是执行不力, 管理滞后。尤其是近些年来受全民经商思潮的影响, 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闲置土地和房屋兴建市场、商场, 有的则推倒围墙开商店, 新建房屋底层随意改建为商铺, 形成商业网点无序发展。由于监管力度不够, 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 导致新型业态发展迟缓, 传统业态重复建设。

3 构建无锡市商业网点新格局的思路

3.1 不断提升商业网点发展水平

在商业零售等传统优势领域继续保持规模总量适度发展, 不断提升发展水平。稳定发展以崇安寺为中心的商贸区, 完善滨湖河埒 (万达广场) 商贸区和马山休闲旅游商业中心的建设, 加快太湖广场商贸区、吴桥文化广场商贸区、崇安新城 (哥伦布广场) 商业中心、锡山片区商业中心、惠山片区商业中心、北塘片区商业中心、蠡湖新城商业中心、新区商业中心等的建设步伐, 加大太湖新城商贸区的开发力度。

3.2 推进现代经营业态创新

积极推进现代经营业态的创新和整合,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仓储式超市、代理配送、厂商直销、国际采购平台等现代方式和经营业态, 努力实现各种业态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加快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 推动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专卖店开辟网上交易平台, 开展在线信息发布、商品展示和网上交易, 促进网络购物与实体连锁店相结合。鼓励具有一定发展实力和先进理念的商业企业实行连锁扩张, 延伸发展, 做大做强, 尤其是应促进和支持无锡大型商企、老字号品牌店发展连锁经营, 跨出无锡, 走向全国。支持本地企业从事发展经济型商务酒店、度假型、农家型等适合各阶层消费的连锁业态, 尤其是要推动龙头餐饮企业扩张, 努力提高无锡市餐饮业规模、质量和水平, 提升餐饮业态的创新能力, 突出主题特色。要力争在五年内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商业城市, 不断缩小无锡市与国际先进商业城市的差距。

3.3 加大城市综合体发展力度

加快发展城市综合体, 可以大大弥补商业网点格局不太合理的缺陷。但是已经投入运营和正在进行主题施工、基础施工的21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主要集中在三个老城区, 非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的综合体项目数量相对较少, 整体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 本着继续优化城市综合体规划布局的原则, 还应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新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应以解放环路内、太湖广场地区的中心城区和太湖新城为双核, 36公里岸线的环蠡湖地区为一环, 锡山高铁商务区、东亭商务区, 惠山新城、惠山城铁新城, 新区空港商务区、太湖国际科技园三区协同, 适当增加无锡市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划分为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档, 各自辐射不同的服务半径, 形成级差互补的服务体系。

4 保障措施

4.1 积极推进商业网点现代化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商业网点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技术水平。一是全面推进商业信息化, 大量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二是推广单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手段, 提高流通效率, 降低流通成本;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 推动电子商城、网上商店的建设和网上贸易洽谈、网上采购和网上交易的发展, 努力建立以电子商务为纽带的现代化物流配送系统;四是广泛地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 对商品的购销调存实行全过程管理, 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水平。在条件成熟时, 采用GIS (地理信息系统) 平台, 对商业网点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五是依托商业网点信息管理系统、消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引导企业做好商业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布局。

4.2 加快商业网点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的调整

加快发展新型零售业态, 合理配置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大型超市和连锁店、便利店。搞好现有百货商厦经营业态和结构的调整, 一部分可以靠扩大品牌代理、品牌聚集和多元化经营, 确立自身优势, 探索同类型百货店的联合经营, 建立大型百货集团, 利用商厦的品牌效应,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在周边地区和城市开设大型综合超市;另一部分, 可积极向大型综合超市和大型专业店方向调整, 通过招商引资, 实行整体拍卖、转让或出租, 盘活存量资产。

4.3 拓宽商业网点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 筑巢引凤, 大力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 重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来无锡市投资或经营商业网点, 鼓励国有、集体、外资、民营企业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参与商业网点开发建设。积极开展商贸领域的银企合作, 争取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加大对商业网点的信贷支持, 扩大授信额度, 开发新的信贷服务项目。还要加强银商合作, 改善电子支付环境, 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 完善对银行卡刷卡的配套支持政策。

4.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标准化管理

商业网点的构建一定要有法律制度来保障, 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使商业网点构建成为无锡市商业发展的法规性文件, 并配套若干实施意见, 制定、出台大型商场、便利店、专业特色街等新型业态发展等法规。根据国家有关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 应结合无锡市实际, 及时制定“无锡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加强对商铺产权分割的管理。还要重点推进食品安全、餐饮住宿及居民服务、流通设施和装备、商品信息等标准的制定修订, 逐步建立起覆盖面宽、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先进适用、与相关法规衔接、同国际标准接轨的商业网点标准化体系。

参考文献

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篇2

丁 晖

《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8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系统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职责使命、根本要求和实施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针对性,对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方兴未艾、后来居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新闻舆论阵地。适应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在注重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中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努力占领新闻传播的制高点,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注重原则性,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闻舆论阵地在哪里,党管媒体原则就必须落实到哪里。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落到实处。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舆论阵地的占领上,都要寸土不让、寸土必争。在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每一步中,我们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这一点上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媒体融合发展应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坚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观念,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应充分尊重、善于利用媒体的公共性,在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方面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努力打造各种思想观点交汇、讨论、升华的全方位平台,为构建健康丰富的社会思想体系、道德体系提供有深度、有营养的理性思想资源和精神资源,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健全社会公德体系,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坚持正确工作导向。人民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当前,我国已有7亿网民,手机网民也已超过6.2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正是正视这一现实、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将互联网这一“最大的变量”变成“最大的正能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应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利用新媒体更深入地反映群众心声,更广泛地收集社情民意,更顺畅地实现海量信息共享,更科学地关注和引导社会热点问题。总之,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重系统性,在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内容为王。媒体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传统媒体+互联网”,而是作为核心的内容和作为基础的平台互相融合,通过内容与平台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首先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过去单向、被动接受内容的“受众”变成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对内容的选择性阅读、转发、评论等来发声。在纷繁复杂的媒体环境中,媒体的内容(包括观点)成了媒体黏性的关键,没有优质内容就没有竞争力。新型主流媒体要拿好手中的“麦克风”,必须坚持内容为王,把传统媒体的“稳”与“准”和新媒体的“快”与“活”结合起来,主动亮剑、自信表达,明辨是非、扶正祛邪,在多元中立主导,做好“定音锤”,让公众在主流渠道中获得自己的信息来源,在主流声音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

平台再造。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平台再造,拓宽传播渠道,重构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在这方面,许多媒体正在进行积极探索,如人民日报社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模式,便是这样一种有益尝试。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可以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能力备足备好内容原材料,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话题策划、报道统筹,实现集约化和多层次的内容生产、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新的设备工具和移动终端来重构内容分发、传播和反馈机制,实现多渠道传播和受众覆盖最大化。此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平台再造,对用户特征进行精准把握,从而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注重创造性,以创新精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倡导创造性思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传播媒介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更是其开创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体生态环境的重大改变。当前,一些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受众面不断缩小,市场份额不断降低,影响力日趋式微。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传统媒体必须增强不甘人后的使命感,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提升主动融合的自觉性,以创造性思维积极推动融合发展,做到求真务实有创新、与时俱进有革新,使融合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应始终以“主动、移动、互动”为抓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观点表达为重点、机制创新为动力,主动求变,变中求新。

推动创新性实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能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畏首畏尾,而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固化的藩篱,以创新性实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媒体融合发展不应仅仅停留于技术升级、形态创新方面,还要随着融合发展的深入进行传播流程、组织管理体系的重塑与再造。我们要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最终达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培养创意型人才。媒体融合发展需要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当前,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和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发展,人才缺乏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瓶颈,培养勇于突破常规的创意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打造勇于打破常态的“全媒型”团队已是刻不容缓。“全媒型”团队应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深刻把握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屏等的发展脉动,积极吸纳先进传播理念、舆论引领理念,善于提供有思想深度、有独到见地的内容,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

注重预见性,在把握趋势中更好应对挑战

迎接技术变革。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很难用过去的延长线来预测未来,今天的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下一个颠覆性技术的风口会出现在何时何处。但人们总是会追求越来越人性化的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将是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其重要价值之所在。可以肯定,未来的媒体技术将越来越体现人文关怀,传播手段将越来越符合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应始终坚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下一个技术变革的到来,不断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研究受众需求。习近平同志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当前,受众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接受信息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还将持续下去。媒体融合发展要不断研究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体现一定的前瞻性、预见性,搭建起更加平等开放的平台,构建起更加迅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模式,使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用户。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不仅仅是传播技术创新,也不仅仅是媒体迭代变更的社会文化潮流,更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只有坚持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走稳走好,使主旋律和正能量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得到充分传播、充分激荡,奏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彩乐章。

新格局下的地产之路 篇3

“2013年楼市将如何走?房价是否会见底反弹?”这是今年年初,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年末将至,众多开发企业纷纷交上了漂亮的成绩单,房地产行业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随着“千亿俱乐部”的扩容,龙头房企用业绩证明了市场的嬗变。两年的调控,将使中国楼市出现全新的格局,即使上涨也不会再现暴涨,市场的洗牌整合也已展开。

那么,在新的格局下,青岛乃至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将有怎样的变化,地产企业又将何去何从呢?

众所周知,地产行业深受经济大势影响,而本身关联行业众多又使其成为经济冷热的重要因素,这让它有更多发展中的问题等待解答。

2013年10月24日下午,由青岛市工商联房地产行业联盟主办的“关注2013·展望2014”青岛房地产发展趋势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上百位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就青岛乃至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进行交流和探讨。

论坛上,专业探讨依然具体而微,但话题却更为宽泛,从新格局下青岛乃至全国楼市的全面分析到地产开发企业的运营,地产未来的走向判断,看似凌乱却相得益彰。

林波:市场“有惊无险”,大房企“强者恒强”

(易居克尔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今年的市场形势非常好,尽管有一季度的调控,但是后来发现是有惊无险。二季度以来,整个市场形势一直比较平稳,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我们行业比较正常发展的一个表现。众所周知,过去的十年,房地产行业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被调控,而今年行业自身的发展没有受到政策的太多干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今年的市场情况代表了行业的正常发展。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房价涨的比较多,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但是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涨价的情况并不是特别明显。

从克尔瑞编制的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排行榜中不难看出,前10强企业的涨价情况并不明显,其中还有一些企业,比如绿地、中海、保利,它的价格比去年前三季度还有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量房企的业绩是来源于一二线城市,去年可能还在三四线城市比较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其价格的不涨反跌呢?实际上,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至少对前10强的企业来讲,它们并不是单纯地去追求一个涨价或者是一个利润,更多的是一个规模。

回顾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大房企“强者恒强”的格局已然形成。近年来,房地产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扩大。2009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的前10强只占全球份额的8.8%,现在来说,前三季度已经接近15%,将近翻了一番。面积榜也是,2009年上半年只有5.6%,现在已经接近10%。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基本上被我们前面看到的top50所占据,依靠强大的运营能力和灵活的战略调整,龙头房企依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的地位,未来行业集中度上升仍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开发企业来说,不进则退。如果你现在不去做规模,不去壮大的话,可能再过五年,你在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看不到你的身影了,因为后面竞争会非常激烈。

为什么讲不进则退?你原来的销售额可能为100亿元,2009年是100亿元还可能进前30强,今年的话100亿元可能根本就进不了我们的榜单。撇开这些不讲,你就拿地来看,总价、单价 ,这种拿地的门槛会非常高,所以慢慢地会被挤出一二线城市,这是我们的一个预判。这些城市到哪去发展?我觉得可能要到三四线城市去找机会,正好有这么一块地,你可能跟当地政府关系又比较不错,以比较低的价格拿过来可以做一下开发。

陈耀华:地方债,判断未来地产走向的“河流

(青岛世联怡高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地方债务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

在国家行政学院时红秀教授所著的《财政酚醛、政府竞争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一书中,有几个观点代表了主流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地方政府的竞争,中国的经济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有限域竞争,而这也导致了腐败、土地财政等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把大家扔到一个森林里面,荒芜人烟的森林里面,怎么去走出这个森林?如果看过一些《荒野求生》节目的朋友会知道,顺着河流会走出一个森林。我们现在看我们整个市场,近期其实非常好预测,已经既成定局,没有什么好说的。从长远来看,影响的纬度非常多,要把这个市场看清楚的话,找一条河流走出去是最好的。世联认为地方债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我们判断未来政策走向的一条河流,能够看清楚未来的走势。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地方债大概在20到24万亿元的这样一个区间,这个债务实际上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是远超于预期的,之所以政府未有新的调控政策出台,我想很大的原因就是地方债的问题。实际上,只有当一个地方政府不再依赖土地为财政收入,地方债的问题不再成为中央心头大患的时候,市场才是最健康的,而这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进入第四季度,从世联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待这个行业的一些分析方法和观点可能要做一下修正,行业可能会面临一些新的周期。主要还是行政单位少了,以后我们分析的时候不用多去考虑政策,这个行业开始逐渐的回归市场一些判断的指标,或者是一些行为,可以用很多原来市场化的指标去判断市场,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大好事,不再过多的去揣测政策的变动。

现在开发商也知道怎么去应对了,房企那种主动的去杠杆化的意愿非常强,以中海、华润为例,说句玩笑话,穷的只剩下钱了。

换言之,面对新的地产形势与格局,开发商更加成熟了。另外,如今我们所面临的行业,包括周期也都不一样了。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央行一直在推行的利率市场化,依我看,这样一种状况才会使我们的行业真正走向健康的目标。那么,利率市场化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nlc202309041123

我们先了解了我国台湾和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地区还有国家,发现台湾地区在1976年开始利率市场化,一直到1989年完成,这期间,它经济的大背景是跟中国大陆很像的,GDP以超过10%的速度持续下降。总而言之,因为台湾地区的利率化市场背景跟中国大陆有非常相像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地区,但是资本游戏是一致的。所以,研究台湾地区在利率市场化期间的变化,或可以给中国大陆房地产市场提供一个参考。

什么规律呢?就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的推进,房地产的利率自由化持续的在下跌。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就是让利率由市场来决定,所以基本上完全市场化之后,市场上的利率会逐渐的下降。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资金成本下降对开发企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同时因为金融企业要趋利,他希望在利率市场化获得更大的收益,会对这种按揭贷款的利率产生拉升,总的来说它会有好的积极的一面,但也有这种导致需求多的时候利率攀升,会导致需求的萎缩。

2013年对青岛楼市来说是值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青岛楼市云集了国内众多的优秀开发商;这一年,青岛楼市的成交量将创历史新高;这一年,万达进入西海岸重新定位城市的功能……面对诸多问题,青岛的地产人士又将如何解读呢?

张峰:跨出国门看中国;跳出行业看地产;走出自我看名企

(青岛三杰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为什么这样说?第一,跨出国门看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是最快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GDP发展是最快的,代表着财富的增长的中产阶层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另外,中国这些年长期的政治稳定,其他国家不是战争就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已经从黄金的发展过程走向一个平衡或衰落的过程。所以整个经济发展,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二,跳出行业看地产。地产行业承载着太多的责任。地产行业承载什么呢?我们说前10年20年承载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责任;近期又承载着城市化发展的责任,它是城市化发展的载体;未来,与国民经济中绝大部分产业关联的地产行业也是承载经济转型很重要的载体。除此之外,还要看地方政府。眼下,政府不希望更低价的放地,这样的土地成本,就是原材料它不会很便宜,这样的话我们去认识地产行业可能就更清晰,因为大家都想让它涨。

第三,走出自我看名企。名企有他独特的眼光、先进的管理营销模式、更多的信息资源,资金和人才,包括还有一些政策先决的条件,所以说一定要看名企,名企到哪投资,跟着名企走不会吃大亏,不会栽跟头。言而总之,大家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化要发展,经济要发展,政府要稳定,房地产还能不发展?肯定会发展的。

张百忍:市场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好

(青岛中置国际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首先,从青岛最火的龙头企业来讲,还剩不到两个月了,大部分的企业都完不成年初定的目标,包括万科、龙湖这些,尤其是转到郊区的企业,完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什么?这就有一个背景,青岛今年还是市区的火热,郊区实际上还是很吃力的。

其次,在需求上实现增加的只是刚需。尤其是今年的房价有稳步上涨的情况,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一直在涨,这样引起了刚需的恐慌,没有钱凑钱也要进去买,找关系也要买一套房子,包括李沧区的绿城项目均价涨到每平方米1.3万元也是卖得很火,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青岛市区的土地供应量很少,基本上没有什么供应,出了几块地大家都抢。原来拿到地的大开发商慢慢开发,地有的是不急着卖,所以房价就涨上来了,这就是市区所面临的困局。所以说对青岛的刚需来讲是很受累的。加之,现在市区的土地都要求5:5的比例,你商业要占一半,这样把大部分的开发商都吓退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万达进入西海岸开发文化地产,重新定义城市功能的同时也势必将带来激烈的竞争。现在西海岸的存量接近5万套,本就是个困难户,倘若再加上万达项目的庞大体量,市场竞争可想而知。

新商业新格局上海商圈创新 篇4

南京东路、小陆家嘴-张杨路和南京西路商圈领跑全市。

新兴商圈快速崛起:

五角场、大宁、世博、长宁等后起之秀正在缩小与传统商圈的差距。

上海商业魅力源之市商发达,商圈辐射范围广,布局相对合理。根据《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3-2020)》,上海各级商圈共35个,而上海编入十三五的市级商圈15个。

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制作出了一份《上海市商圈活力指数月报》,针对上海28个商圈轨交人流数据、手机信息数据、Pos机刷卡数据等的挖掘与分析,结论是:传统商圈依然强大,南京东路、小陆家嘴-张杨路和南京西路商圈领跑全市。新兴商圈快速崛起,包括五角场、大宁、世博、长宁等后起之秀正在缩小与传统商圈的差距。

区位条件优越、轨道交通配套完善、开发强度较高的地区,商圈的人流量明显较大,物业价格较高,空置率较低。随着真如、虹桥商务区、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河湾等商圈的陆续开工建设和投入运营,未来上海市的商圈格局会发生新的变化。

商圈人流指数最高的是“南京东路”,依次是“小陆家嘴-张杨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徐家汇”、“淮海中路”等。各大商圈的人流状况分化明显,尽管五角场、大宁等新兴商圈快速崛起,但就人流而言,仍与传统商圈有一定差距。

而南京西路商圈的物业指数列为上海商圈之最,徐家汇商圈的消费指数偏低,豫园商圈的人流指数和消费指数均偏低。

这是上海商圈目前现状。

近年来,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网购直销方式的冲击,能应对自如的市商不多,市商旺,商圈旺。做为市商平台的商圈,如何在新商业环境下,做好市商“母鸡”,已然是严峻课题。上海的徐家汇、南京西路、淮海中路、五角场等核心商圈均在不断探索转型路径。“互联网+”为商圈转型“插上翅膀”,它们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共享、线上线下的互动等,竭力使商圈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获得一个飞跃式实质性提升。上海商业必然是全国商业的排头兵。智慧商圈建设是商业转型大势所趋,上海必须抓住机遇,为智慧商圈建设和商业转型升级作出示范。

这是上海商业的使命。

如何转型?目前所探索性的智慧商圈项目,还局限于消费者通过WIFI轻应用,以微信公众号及A P P等入口,实现与商户、其他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提高购物的便捷性、舒适度。现已可实现;逛街时,只需用你的手机就可随时定位显示当前位置、找到目标商户;购物时,只需用你的手机就可即时获取商户信息,电子优惠券,实现移动支付;停车时,也只需用你的手机通过智能导流系统找到空余车位,取车时顺畅迅速找到车辆位置.....

但问题是,作为商圈的管理者、经营者“用尽洪荒之力”所建构的“智慧化”模式,消费者会如何来面对呢?这能不能改变市商的“衰退”,挽狂澜于既倒?

因为商业地产的狂飙式增值,催促地产大佬们热衷扩建商业体,短短几年商业中心大增。这样可类比跑马圈地式的增量,是不是目前市商不景气的元凶呢?商业体大增,专业人才需求跟得上吗?购物人群分流,会不会“审美”疲劳而选择网购?和网购的便利与便捷相比,肯定是劣势。

商业地产该歇歇了。

智慧商圈的核心在于建立全视角、多维度的客户动态数据库,大数据的精准研发和使用,是智慧商圈建构核心。通过对消费、在网、客户行为、停车时间等各种细节数据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进行针对性服务。市商的服务价值体现在用户体验上,这是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改变的。而智慧商圈的建构也必须建立在这个理念之上

南京西路商圈的管理者渴望将南京西路建成上海的“第五大道”,进入上海的国际一线品牌有9 0%以上在个商圈开设旗舰店或专卖店。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商圈工作的白领超过2 0万人,每天客流人流峰值接近百万。问题是,缺乏国际视野的管理者,正面临着在东段即将投入几万平方的商业面积的时候,目前沿街商铺已面临大牌退租的窘境。

难道我们真的就这样“无序”?总是粗放式的统计?还是我们没有真正把握所谓“白领”人群的需求!

在大数据时代,改变应在当下。

所谓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联动、分享!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全市商圈数据共享平台,是实现商圈互联的最佳路径!

商圈因为各种利益纠葛而在管理上变得复杂。但是,如果我们在利益趋同下,在从低层次发展向更高层面发展的思维引领下,我们以多元发展、数据共享,彻底转变“生意”就是“卖和买”的关系而转为“生意”是提供服务的观念,将商圈从购物消费场所转变为场景体验、社交中心。

这样,我们的格局将会发生根本改变!

商业地产发展新格局 篇5

----浅析苏仙区战略性新型产业现状

作者:郭花 文章来源:苏仙区统计局 更新时间:2012-4-17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其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对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2012年苏仙区委经济工作会就明确提出:既要提升传统产业更要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新材料、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为此,发展战备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苏仙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着力点。

一、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苏仙区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1家,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0家,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17家,新材料产业16家,信息产业9家、节能环保产业4家,文化创意产业1家(部分企业跨多个产业)。

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30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30%;完成增加值 45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8.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50 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46.7%;上缴利税总额 14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的 42.4%。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二、苏仙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

(一)从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规模看,苏仙区以承接转移为抓手,促进优势行业加速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28.2%,培育了高斯贝尔、台达电子、华录数码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是全省第二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形成了以有色产业园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从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空间看,苏仙区已形成了以有色产业园为依托的产业集群,有色金属、能源、电子信息、化工、建材、加工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华润电力B厂、云湘矿冶、高斯贝尔、华湘化工等产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型配套企业加速发展。奠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我区都有发展的带头企业。

(三)完备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居郴州交通中心,原料货物运输十分便利。

苏仙区地处湖南南部,随着中部崛起、泛珠合作、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发展战略的风生水起,苏仙的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郴资桂沿线,距京珠高速附近北上南下交通十分便利,立足苏仙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大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引进高科技。从产业组织形态看,苏仙区以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导,组织形态机动灵活,企业有较大的做强做大的空间。

(四)科技和人才优势

要打造苏仙区战略性新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湘南学院和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位于苏仙境内,人才优势凸显,关键是政府要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在高等院校培养一批专业对口的高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战略性新型产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劣势

(一)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是制度环境,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推进新兴产业创业、发展的政策没有出台。

(二)是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追踪、模仿阶段,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

(三)是新兴产业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底子薄弱,技术创新能力至今依然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尤其在原始创新方面十分缺乏。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集中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较为薄弱,产业竞争力不强。具体体现在:信息产业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缺乏;新材料产业缺少高端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难度较大。

四、加快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尽管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后劲,但与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相对较慢,产业规模较小。除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后劲外,其他产业基本上刚刚起步,尚不足以支撑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大的突破。在明确了苏仙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后,我们就应该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结合现有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具有区域特色、区域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在挖掘和深化苏仙区产业格局基础上,把以高斯贝尔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以金贵银业、钻石钨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农夫机电、东塘电气为龙头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氟化学、钖涛为龙头的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点加以推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为此,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市扶持政策,并加快制定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配套政策(包括财税、采购、投资、信贷、科技创新、资源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等配套政策),切实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对所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

(二)努力建设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创新载体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湖南林业(苏仙)现代产业园打造成产业聚集新平台,成为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工业园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使之成为带动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苏仙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摇篮”。

(三)鼎力推进一批项目驱动创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

在“十二五”规划中,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认真谋划、储备若干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强项目准入和淘汰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及时有效跟进。在湖南省“四千工程”项目库中,我区已储备了35个项目,包括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苏仙区布局和落户。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出10个重点项目,集中力量,集聚政策,加快建设步伐,使之成为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和骨干企业,成为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

(四)全力打造一个全方位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

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抢抓湘南承接转移示范区和郴资桂“两型“示范点建设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个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平台,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市场优化配置。在整合现有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产业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和平台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平台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构建一批支撑服务我区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和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

(五)竭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创建开放新格局实现发展新突破 篇6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江苏新常态

一、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性机遇,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 开放型经济强势推进、迅猛发展,促进整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江苏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深入推进经济国际化战略,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利用外资“一路高歌”。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32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28%,连续11年在全国“独占鳌头”。二是对外贸易“狂飙突进”。201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5 500亿美元,约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8,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二。三是境外投资“异军突起”。2013年中方协议投资额突破60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三位。四是开放载体提档升级。至2014年9月底,共有各类开发区130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1家,省级开发区89家;特色产业园区144家,海关特殊监管区19家。开发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江苏经济实现了由农向工、由内向外的根本性转变,在整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13年,江苏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的36.2%、31.9%和35.6%。数据来源: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二) 促进江苏经济结构优化,奠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雄厚基础。

江苏开放型经济已全面融入整体经济,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促进江苏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江苏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高端服务业为方向的现代产业体系,外商投资在其中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01—2013年,外商在江苏工业领域中的投资超过外商投资总额的50%,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十分突出;在服务业领域的投资比重也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42%。二是促进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各地以开发园区为主要载体,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到2013年,江苏各类开发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2 400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的838%;集聚了全省90%左右的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80%以上的创业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三是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和发展。苏南地区着力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资水平,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苏中地区积极融入苏南和长三角地区,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开放型经济的特色发展更加明显;苏北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潜在优势,加快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利用外资步伐明显加快,在全省所占的份额不断扩大。

(三) 创新江苏经济发展路径,提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成功经验。

江苏开放型经济在发展实践中创新争先,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开拓前进,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成功经验。一是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追求。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突破思维定式,探索发展路径,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苏州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全面推动由发展乡镇企业向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转变,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中外合作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昆山综合保税区。二是主动调整战略,抢抓战略机遇。在初期阶段,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开发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在中期阶段,及时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契机,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着力实施“三个国际化”开放战略,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境外投资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成长了一大批国际化企业。三是强化组织协调,聚合生产要素。各级政府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推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各类载体平台建设,以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力地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大量生产要素快速积聚,电子信息、设备制造、特色化工、纺织服装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四是创造良好环境,打造投资高地。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开放型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江苏本土企业在融入全球竞争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四) 促进江苏社会文明进步,不断改善民生、提升民众素质。

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发力,不仅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有效推进城镇化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极大地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逐步由工业集聚区发展成为现代化新城区,为推动全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64%,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有效增加社会就业,提高职工收入,极大地改善生活条件。2013年,江苏外商投资企业吸纳427万人就业,占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28%;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 450亿元,占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的29%。三是有效促进社会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江苏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国际先进理念、工作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活动、环境保护意识等,逐渐影响广大居民群众,对提升公民基本素质和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广泛运用现代生产装备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提升。江苏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为公民提供了更多的高端教育资源。

江苏开放型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在新常态下实现发展新突破,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面临着严重的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等硬性制约,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加快发展的“难度系数”逐渐加大。二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处于高位推进状态,再上新的台阶,难度很大。三是开放型经济的溢出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本土跨国企业成长缓慢,缺少“当家花旦”,缺少具有国际知名度、国际竞争力的著名品牌产品

二、 创新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追求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是为了更好地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创造“新亮点”,培植新优势,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江苏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在目标追求上,必须准确把握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全面激发深化改革促开放的新动力,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战略的新布局,着力建设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新环境,积极创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新格局。

(一) 强化市场导向,使开放型经济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树立新的开放观念。

江苏在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改革,促进开放,实现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导向型的根本转变。要加快树立“四种发展新观念”:一是要加快树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新观念。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二是要加快树立效益优先、区域协调的发展新观念。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区域合作,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各具特色、协调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三是要加快树立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发展新观念。政府要对各类市场主体实行公平监管,不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机制;秉承利益互换、对等开放、共享成果的原则,发挥市场优势,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鼓励劳动密集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以及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促进消费提档和技术升级,形成共同发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开放新局面。四是要加快树立依法管理、持续健康的发展新观念。要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推进政府行为法治化、经济行为市场化,推动建立健全企业主体责任制度、政府高效监管制度和社会共治制度;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优化外商投资和区域布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环境保护,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净水蓝天的目标努力。

(二) 抢抓战略机遇,顺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国家开放新布局,探索新的开放模式。

在新常态下,实现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根本性转变,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要紧紧抓住“四大新机遇”:一是要紧紧抓住国际经济重新分工调整的新机遇,大力开展境外投资,着力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要通过规划引导、平台服务、政策支持等有效措施,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先进技术合作,提高质量和效率,形成境外投资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更加注重发挥投资走出去的带动作用,重点是产业和装备走出去;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鼓励企业制定中长期国际化发展战略,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在国际大环境中依法经营,成长壮大。二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新机遇,鼓励企业积极融入战略实施中去,从中“掘金”“分羹”。“一带一路”开启了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机遇之窗,是中国开展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也是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江苏要充分发挥沿海沿江区位优势、口岸开放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友城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加强互联互通项目对接,推进跨国投资合作、经贸合作,拓展产业投资,深化能源资源和金融合作,放大开放开发综合效应。三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机遇,由“借台唱戏”到“搭台唱戏”,借力借势,分享溢出效益。要在学习借鉴和对接上海建立自贸区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统筹推进;要支持条件成熟的区域先行复制,率先推广,以制度创新赢得开放新优势;要重点推进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以人民币跨境业务开展为标志的金融制度改革,以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为主要抓手的综合监管制度改革,构筑更高更强的对外开放新平台。四是要紧紧抓住国家由沿海开放到全方位开放的新机遇,积极融入内陆开放、西部沿边开放中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要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内陆开放、西部沿边开放中发挥独特优势,强化重点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向西开放步伐,有效提升向东开放水平,扩大沿江沿海开放,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三) 优化开放目标,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开创新的开放局面。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的加快形成、大力推进改革促进开放,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提升空间。要通过竞争与合作的良性互动,抢占发展制高点。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一是要更加注重推进“三个国际化”,把开放目标定位在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全球要素配置力、对外开放影响力上。要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助推江苏实现基本现代化。要以推动本土企业国际化、促进外资企业本土化为着力点,加快培育一批国际化企业;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城市集群;要以国际化人才高地的建设,引领江苏经济国际化。二是要更加注重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开放型经济朝着调整存量、做优增量、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方向转变。要加大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度,推动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激励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发展水平;要着眼于对整体经济起推动作用,成为促进本土企业发展的“引擎机”、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助跑器”,促进转型升级,继续在全国“领跑”。三是要更加注重提升开放型经济溢出效应,把带动和培育本土企业国际化、培育国际著名品牌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培育民营跨国企业。只有本土企业强大了,品牌知名度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有效突破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固化在低附加值环节的不利局面,提升江苏企业乃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四是要更加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文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提升江苏城乡人民的幸福指数。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生态效益,优化外商投资方向和区域发展布局,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社会和谐和民生幸福,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路径。

三、 实施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举措

我们要深入研究在新常态下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以实现新的目标追求。

(一)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制。

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就是要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法制新要求、提升企业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开放领域,提高发展水平。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有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改革方向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在政府职能上,要合理定位,实现从政府主导、强势推动向通过制度设计、增强市场微观基础活力转变;在市场建设上,要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立场,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以及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二是要坚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提高企业集聚优质高效资源和要素的配置能力。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保证各种要素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运作,坚决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消除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的壁垒;要进一步理顺要素价格体系,加快完善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资源、金融资产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三是要坚持深化涉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要积极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实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境外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在全面清理涉外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快审批权限下放,优化审批流程。四是要坚持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创新,有效提高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加快推进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建立丰富多样、便利通畅的人民币跨境循环使用渠道,建立有效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风险防范机制;要鼓励企业利用上海自贸区投融资便利的平台优势,开展跨境投资、境外融资,加大走出去力度;要积极探索境外资产、境外应收账款、出口退税单等融资抵押方式,支持企业的国际品牌建设和跨国并购活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谋划海外布局,实现国际化发展以及境外上市,发行海外融资债券,拓展海外融资渠道;要鼓励外资企业到江苏发展金融产业,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市场主体。五是要坚持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创新,有效引进和培育国际化高端管理技术人才。要通过人才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各类平台建设,加快国际化高端管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步伐。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国际化企业,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专业化人才;要创新国际化高端管理技术人才引进方式,重点引进世界一流水平、对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创新团队,引进担任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首席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医药、节能环保、软件、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顶尖人才。

(二) 拓宽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培育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江苏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拓宽思路,扩大开放。要做到“四个着力”:一是要着力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围绕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引资力度,加快建设面向海外、连接中西部、具有国际技术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高地;要注重利用庞大的国内需求,吸引国外优质资源,获取高端发展要素,从解决重要民生领域供给瓶颈的角度出发,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注重引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项目,提升对制造业的配套服务功能,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要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整合产业链,提升产业水平,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二是要着力提升合作水平,有效扩大外商投资企业的溢出效益。要鼓励跨国公司、国际研发团队在江苏增加投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构建战略联盟,搭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平台,促进提高本土企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技术引进的整体性和先进性,重点吸引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开展研发合作、联合创新,实行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三是要着力加大创新力度,有效培育充满活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要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要素,到技术人才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机构,到发展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到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参与资源能源项目合作开发;要大力开发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产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筑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主体的竞争新优势;要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国有企业实力雄厚、外资企业渠道广泛的特点和优势,探索组建混合所有制的国际化企业集团,提高主体经济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四是要着力强化境外投资,推动企业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大规模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要下大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发挥纺织、轻工、机械、电力设备等行业的规模、技术优势,把推动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作为重要内容,拓展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与国外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形成境外投资的产业优势;在产能过剩比较突出的地方,通过境外转移消化过剩产能,为本地的“腾笼换鸟”拓展空间;要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境外投资门槛,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形成境外投资区域优势;要提高企业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支持企业通过链条式转移、集群式发展、园区化经营等方式走出去,加快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率和质量。

(三) 完善激励机制,提升评价水平,增添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市场主导开放型经济发展,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新理念,增强推进改革、促进开放的内在动力。要做到“三个强化”:一是要强化考核引导。要转变以单纯增速为重点的考核方式和指标体系,重构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标评价体系,拓宽考核评价范围,加大对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内外协作、区域协调、法制建设、安全生产、环境改善和民生幸福等指标的考核评价力度。二是要强化分类指导。要结合各地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分类指导,努力缩小地区差异。苏南地区要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集聚高端要素、创新要素,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大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苏北、苏中地区要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潜在优势,找准发展突破口,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在更大范围集聚发展要素、成长要素,加快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打造新增长极;沿海地区要加快开放,促进开发,优化空间布局,推进集聚集约发展,促进产、港、城融合发展。三是要强化导向激励。在开发区建设上,要鼓励进行管理模式创新,走高新技术积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中外企业融合发展、要素资源集约发展之路,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在利用外资上,要规范招商引资,优化外资投向,提高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在境外投资上,要将企业配置国际资源、利用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容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加大境外投资的动力机制;在政府专项资金使用上,要放大引导作用,对提质增效显著、促进经济整体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奖励,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四) 构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要在制度层面为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保障。要做到“四个突出”。一是要突出优化法治环境。要着力优化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的法治环境;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公开透明,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机制,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让投资者在健全有效的法律框架内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要有“底线思维”,切实防控各种风险,要按照法治化、规范化、公平化、高效率的原则强化对涉外企业监管。二是要突出优化政策环境。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实施错位式发展、差异化竞争战略,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效应,集聚更多的优势和能量,打造开放型经济新的发展空间;要突出创新驱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创新创优活动,加强涉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和司法保护力度,强化风险防范和安全保护,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关心、支持、爱护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要突出优化服务环境。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型综合服务平台,为涉外企业提供政府管理、政策咨询、市场开拓、品牌推广、融资支持、投资信息、资信管理、风险预警、贸易摩擦应对、国际商事仲裁等公益性服务;要加大对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实行“服务外包”,加快构建适合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服务体系。四是要突出解决发展难题。要大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强分析研究,及时提出应对之策,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和更加快捷的工作效率;要着力为涉外企业释疑解惑,既“锦上添花”,又“雪中送炭”,满足其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需求;要针对涉外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难题,如境外投资企业的信息服务、风险防范和融资需求,打破框框条条限制,建立完备有效的服务网络和境外投资发展基金,真正办好实事,取得实效。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格局发展 篇7

(一)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发展

1、技术带来的便利及互联网的普及

一方面, 互联网金融利用其特有的互联网技术, 包括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 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 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 不仅弱化了传统金融中介的作用, 加速金融脱媒, 更重要的是给参与者带来了快捷、方便和高效。各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同时也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基本精神暗合, 从而使得金融成为一种人人参与、自主选择性高, 资金流动透自由, 交易费用极低的开放形式。另一方面, 互联网的普及, 使互联网金融应用面之广将达到新高度。截至2012年底, 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64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亿元, 互联网普及率达42.1%。同时, 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4.2亿, 年增长率达18.1%。技术和网民正是互联网金融的潜能所在。我们看到, 阿里金融到2012年上半年累计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30亿元, P2P公司至今实际上已经有2000余家, 第三方网上支付预计到2014年交易将达41000亿元。这些新的金融模式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向传统商业银行发起挑战。

2、信息对称下的低廉成本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前, 个人的信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挖掘。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互联网公司通过海量规模、海量交易、海量数额, 使个人信息和信用数据得到了充分的分析和流通。现在对信用数据关注的重点也由交易拓宽到了数据的维度、广度和宽度。这样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幅下降, 使得信用判断和评估将更加准确和迅速, 信用价值得以更大的释放。通过电子数据库储藏和搜索技术, 使信用信息运用于指尖, 形成成本低廉的金融模式。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 由大数据支持的互联网金融无疑是它们融资的福音。例如阿里小贷, 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 无需担保、抵押, 对于缺少抵质押物、缺乏信用记录而导致贷款风险难以评估的小微企业来说, 信贷门槛大大降低, 而阿里金融操作一笔贷款业务的成本却仅为6.7元。

(二) 短期内商业银行无法排挤互联网金融, 需取长补短

互联网金融是科技与人文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事物。在市场竞争中, 商业银行不会也不能打压吞噬其利益的互联网金融, 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和新机遇, 商业银行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之所以受到威胁, 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所长恰是商业银行所短, 商业银行难以触碰的领域被互联网金融抢占了先机,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弥补了商业银行缺陷。银行不仅要保全短期利益, 更要规划长远发展, 正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潜能, 长期固步自封极可能被逼退至失去核心利润的地步, 如此形式之下, 商业银行争相涉足互联网。

但涉足是否就意味着商业银行能把互联网金融分走的那杯羹抢回来呢?现在看来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首先, 商业银行要广纳互联网技术人才, 解决技术问题, 克服技术难题;其次初期要建设需要大量的沉没成本, 大量的网络建设投入, 后续必须依靠扩大用户交易, 来获取大数据, 降低成本。这些都需要时间来沉淀, 一时半会跟不上电商的步伐。而现阶段, 涉足互联网的银行就已经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 习惯了暴利的银行业不太能适应电商的薄利, 并没有投入太大资源进行电商运营, 已显现出互联网营销匮乏, 客户体验差, 售后服务差等症状。而这不仅仅是资源投入问题, 最实质的症结在于银行缺乏互联网思维。若仅是资源投入问题, 大可重新分配统筹资源配置。但要植入互联网基因, 这过程就不仅包括产品、市场、渠道的互联网化, 更需要包括整个银行运行的平台、乃至决策执行体系, 都应该吸收互联网金融的逻辑, 让大机构做到小、快、灵, 更好地融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让商业银行转变态度和理念, 改变现有决策机制和体制, 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二、短期内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传统商业银行

(一) 互联网金融的局限

1、互联网金融应用范围先天受技术限制

互联网金融源于互联网技术, 也受限于互联网金融。上文中我们提到, 阿里小操作一笔贷款业务的成本是6.7元。相比之下, 银行是3000元。但这6.7元只有在阿里自身生态圈里才有可能, 离开了这个生态圈, 操作一笔贷款就要建更多的机构和人力成本。从某个意义上, 阿里小贷封闭于自身生态圈, 构成一个崭新的金融业态, 在体系内它可以较低成本来对抗金融机构, 蚕食着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所以说, 阿里金融的模式并不具有行业普适性。毕竟能拥有庞大生态及海量用户真实数据的, 除类似于阿里的互联网企业之外难有他人。阿里金融模式的局限在于无法延伸至阿里生态之外。仅限于此的话, 对于改善整个小微企业信贷扶持的帮助受到限制。同理, 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其他互联网金融模式也依附且束缚于互联网平台。

2、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后天受政策限制

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包括阿里小贷这样的小额贷款机构、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余额宝这类基于支付账户的标准化金融产品销售, 以及P2P平台等形式都是单向的, 因为无银行牌照, 不能吸收存款, 从而未形成银行那样的存放汇优势。仍然看阿里小贷, 两家阿里小贷的注册资本为16亿元, 只能从银行再融入16亿元, 可供放贷的资金最多为32亿元。虽阿里通过信托计划, 及资产证券化可缓解此情况。但其融资能力在短期内与银行保持很大差距, 不足以构成严重威胁。现阶段, 阿里小贷只能照顾到小微贷款, 这显然也是规模不经济。又比如在支付功能方面, 虽然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有较大的发展, 但其并不能直接参与中央银行的结算系统, 互联网交易仍会以银行账户资金为最终支付工具。在这个意义上, 第三方支付只是传统银行支付的补充和延伸。显然, 政策和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束缚程度会极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

(二) 商业银行的特性

1、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中不可或缺

在信用货币体制下, 银行负债构成信用货币主体, 同时商业银行是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主要参与者。这意味着, 商业银行在为全社会提供财富存管业务的同时, 还为社会交易提供了重要的媒介支撑, 是维持经济活动顺畅的重要基础, 一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不可或缺。其他机构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很难发挥这样的功能。

2、商业银行在存贷领域地位强势

银行同时经营存、贷款业务, 使银行具有了跨期融资的功能, 且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巨大, 银行存贷业务因此影响巨大。而且, 在银行负债构成信用货币主体的情况下, 还使银行体系获得了超越存款来源进行信贷扩张的能力, 这进一步强化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三) 短期内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传统商业银行, 不可操 之过急

如果只从技术层面理解金融, 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在信息收集、处理信息, 产品交付以及风险防范方面, 都具有优势, 其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冲击是在所难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替代程度的可能性取决于互联网企业是否可取得银行牌照及相关政策扶持。互联网公司需要获得银行牌照获取吸收存款的资格, 降低运营成本, 得到央行支持, 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才能突破外因的, 即政策的限制。支付方面, 若第三方支付可直接参与中央银行的清算体系, 由此则可以成为与银行支付相平行的支付手段。但央行发放牌照仍需时间和实践来严格的考察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公司, 以免给整个金融业带来动荡。且为保证清算的安全, 支付清算体系对直接参与者也有着较高的门槛要求和限制。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替代程度的高低则关键在于在互联网金融突破政策法规的束缚的前提下, 在实体传统金融圈内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本身缺乏金融基因和沉淀, 难以掩盖商业银行长久的底蕴和实力。蚂蚁吞大象的戏码还是难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在金融的探索道路上, 要找准定位。一方面需继续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 另一方面, 在传统金融领域扩张时不可操之过急, 量力而为。

三、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在长期格局发展的方面的建议

(一) 从商业银行角度

1、重视技术发展的应用

商业银行要以科技为引领, 朝着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大多数已应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技术, 但这只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 银行需更精细、更创新、更安全的技术应用。扩大自助终端、视频对话、远程支持、集中作业、加密控制等, 完善搜索引擎, 提速云计算, 凡是能完善金融服务, 带来金融创新可能性的技术都应受到重视, 方可领先于时代潮流。

2、重视大数据的意义

数据将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虽然银行对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处于领先水平, 但除了结构化数据外, 其他数据无法进行分析, 更谈不上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银行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严重不足。银行需真正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产, 有效整合来自银行网点、移动终端设备、传感器网络传来的海量数据, 建设完善数据仓库项目, 获取属于自己的大数据, 通过高度集中、完备、综合、专业的数据仓库系统, 运用数据挖掘和分析, 为经营效率提升、服务模式创新提供支撑。倡导用数据说话, 准确描述事实, 反映逻辑理性, 将现有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 为高层管理和决策提供强有力依据, 让决策更加有的放矢, 更加贴近真实市场。对于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应用, 一定要换个角度和思路, 绝对不能再采用现在的财务分析方式和领导决策机制。

3、重视传统经营模式的改善

在技术和数据的基础下, 商业银行要推动深化金融服务的网络化, 改善传统经营模式, 以解决商业银行便利性相对不足、资金成本较高等问题。当今, 国内主要城市银行网点覆盖率均已较高, 互联网金融的方式给了银行另辟蹊径, 避开区域网点扩张的竞争压力, 例如直销银行的模式。银行要做的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传统银行业务平移、复制到网上来, 而是需重组内部的组织构架, 使自身结构扁平化发展, 构建更加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

线上部分, 通过互联网提高渠道的便捷性, 突破金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提供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智能化服务, 由此可节省人力与机器维护的成本, 若让利于客户, 将进一步成为自身竞争优势。同时还要敏锐洞察和引领客户需求, 增强互联网经营中产品及服务的多样性, 提升和改善客户体验, 增强客户粘性。线下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深化普及, 客户素质普遍提高, 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优化升级, 待商业银行自身网络经营模式成熟之后, 大可大胆有选择有布局的撤销不必要的实体网点, 实体网点应朝着特色化方向发展, 注重发展无法在互联网快捷办理的业务。在此基础上, 加强风险管理, 使银行的线上线下服务真正实现相辅相成。

(二) 从互联网金融角度

1、深化特色, 挖掘潜能

互联网金融优势在于技术和数据, 短期内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互联网金融应重视自身的特色和潜力。由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拥有庞大的网民作为客户群体、高效快捷的服务交付手段以及成本低廉的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等, 会在融资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深化针对中小企业的小微贷款时, 还可大力挖掘和发展个金业务。

2、强化风险管理

在现在金融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 带给了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想象和发展空间, 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风险控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互联网金融必须提示风险、控制风险, 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 完善的征信体系的建立

中国征信体系不健全, 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触碰中小企业贷款, 致使互联网金融难以突破互联网生态圈, 总之是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改革的极大限制。在美国, 每个人都有一个终生相伴的社保账号, 连着信用分数, 网站只需要与评级机构合作, 就能拿到分数, 大大降低信贷成本和信贷风险。而在国内, 个人消费和金融信用数据库由央行征信局管理, 相关数据尚不完善, 且对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公司, 例如P2P公司, 难以共享其数据库。此外, 由于网贷的人群是传统信贷业务尚未覆盖的, 银行的基本没有其信贷记录。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各自的征信信息缺乏联系, 不仅如此, 全社会的征信数据也是彼此分离的。因此, 政府部门应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 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 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完善信息网络、金融账户等实名登记制度和现金管理制度, 将散落于各政府部门的信用体系整合起来, 结合阿里金融等民营经济领域的数据积累, 形成统合的征信数据库。如此才能极大的促进金融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

摘要:互联网金融利用其技术和数据优势带来的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新金融模式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 但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无法替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需顺应时代潮流, 利用互联网作为武器和工具来自我优化和升级。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将在长期融合中, 形成全方位覆盖, 相辅相成, 服务多样化、体系多层次的金融格局。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格局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时雍.互联网金融银行业新业态[J].财金贸易2012;11

商业地产发展新格局 篇8

一、北京商业格局需要优化调整

北京是我国首都城市, 也是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消费城市。商业与北京城市民生密切相关, 是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基础产业, 是首都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标志, 在促进消费、开拓市场、繁荣城市, 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21世纪以来, 北京商业发展迅猛, 业态体系日趋完善成熟, 以连锁化、规模化、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体系快速形成。2000年~2012年, 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幅, 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098.1亿元, 接近1万亿元大关, 较2000年增长481%。北京名列世界第六大“零售城市”、第八大“美食之都”, 截至2010年底, 北京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零售店铺2948家, 世界280家顶级零售商中的101家已在北京开展经营, 是国际公认的商业发达城市。2015年上半年, 北京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557.8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80.9%, 服务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8.1%。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商业在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充分就业、提升生活品质方面, 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具有商业发展的优质空间, 王府井、西单、前门三大中心商业街区保持了广域的吸纳力和市场影响力;以南锣鼓巷、南新仓、红桥市场、鲜鱼口、烟袋斜街、大栅栏街等26条市级特色商业街建设为代表, 北京商业的特色化、品牌化建设绩效显著。

经过多年建设, 北京商业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相衡量,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首都城市功能和战略定位出发, 与城市发展走向相协调, 与居民消费需求和意愿相适应, 北京商业发展还存在不足, 商业格局需要随之优化调整, 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一) 现有商业空间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及流向存在不适应性, 需要有序调整

多年来, 由于郊区和新城开发、企业搬迁、城市微循环搬迁、危旧房改造、轨道交通路网建设等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因素影响, 北京城市人口由中心区向外流向明显, 大量外来人口也主要聚集于城市外围区域。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10年间北京市常住人口由1381.9万人上升至1961.2万人, 增幅超过41.9%。其中昌平区、大兴区人口增长率超过100%;通州、朝阳、丰台区人口增长超过50%。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北京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9.5%, 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仅占全市总人口的11%。 (北京市统计局.2000年北京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另据北京市统计局2015年发表的人口调查报告 (数据来源: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 :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 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状况明显。其中二环内常住人口148.1万, 仅占全市人口总数的6.9%;三环内常住人口405.4万人, 占全市人口中总数的18.8%;四环内常住人口692.9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2.2%。全市人口的67.8%均分布于四环外, 其中四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3.8%;五环外聚集了1097.9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1%。 (北京市统计局.2014年北京市人口变化情况及特点.北京统计信息网http://www.bjstats.gov.cn/sjjd/jjxs/201505/t20150521_292937.htm)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分布也符合这一规律, 从中心圈层向外逐步扩展。数据显示, 2014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共818.7万人, 其中二环内常住外来人口40万, 仅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总数的4.9%;三环内常住外来人口117.2万人, 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中总数的14.3%;四环内常住外来人口222.7万人, 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总数的27.2%。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72.8%均分布于四环外, 其中四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 占全市常住外来人口总数的65%;51.6%的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在五环以外, 总人数达到422.5万人。

比对北京商业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2012年本研究团队曾对北京市营业面积10000平方米 (以下简称万米) 以上大型商业设施地理信息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 2012年全市处于营业状态的万米以上大型商业设施271个, 其中二环内有34个, 约占总数的13%;二环~三环之间32个, 约占总数的12%;三环~四环之间54个, 约占总数的20%;四环~五环之间49个, 约占总数的18%;五环外102个, 约占总数的38%。也就是说, 二环内拥有全市万米以上商业设施的13%;三环内占比25%;四环内占比45%。与前述人口分布情况相比对, 显然四环内万米以上商业设施与人口分布存在不适应性, 尤其是二环、三环内万米以上商业设施分布比例过高, 其原因主要是历史上北京商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 虽然大型商业设施近年向外围拓展趋势明显, 但短时期内难以达到均衡。

图:调研街区店铺经营行业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研究团队对北京某特色街区的调研.2015)

参考文献

[1].赖阳等.世界城市宜居商业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赖阳, 韩凝春等.云消费时代[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3].王成荣, 黄爱光等.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王成荣.推进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01期

[5].韩凝春.国际商贸中心餐饮业发展的基本经验[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韩凝春, 胡昕.北京特色商业街发展述论[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 (康健执笔) .国内外购物中心发展趋势研究[R].时代经贸.2015.7 (下)

[8].韩凝春.社区商业零售业发展升级的八个基本原则[J].中国商贸.2014年04期

[9].王春娟.国际零售商业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娱乐体验的零售商业规划设计[J].中国市场.2014年07期

新常态下论剑:化工发展面临新格局 篇9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一年, 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 也是全面完成国家和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国内外依然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 全行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 行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然而在经济形势整体放缓的新常态下, 石油和化工行业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挖掘潜力, 怎样寻找推动行业实现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在“新常态、新动力、新格局”石油和化工行业高峰论坛上, 围绕上述热点话题, 政府官员、行业主管领导以及企业老总等参会代表集思广益, 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

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端正心态, 正确认识行业发展问题

从当前形势看, 要认真研究哲学, 特别是认识论, 这是企业家以及高层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现在国内宏观经济以及石油和化工行业已经发展到一个关键节点, 需要端正认识论。如何认识中国国情, 如何认识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规律, 在这些问题上还存在不小的误区。例如, 有的企业取得了一点成绩, 有了一点存量后, 就讲一定要建一个百年企业。有雄心壮志当然是非常好的, 但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否克服, 这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 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的情况非常复杂, 既有国有大型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 也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 没有灵丹妙药可以统一解决各家企业的问题。针对每家企业具体的情况, 一定要实事求是, 根据自身情况把企业当前的形势任务弄清楚、弄透彻, 要将宏观和微观、全球和中国的情况综合分析, 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怎样避免企业在分析这些问题时出现忙乱盲从的局面?关键一点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一点还请业界企业注意。

如何解决“存量”将是“十三五”期间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 化工行业面临严重的过剩, 不仅化肥、烧碱、纯碱、PVC等传统行业过剩, 曾经备受追捧的有机硅等新材料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剩。而化解产能过剩, 最终要落在技术创新上。

多年来, 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引进、轻吸收, 重模仿、轻创新, 许多关键技术装备依赖进口。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起全方位、高效率与客户需求紧密相连的创新组织架构, 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较大。在产能严重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的情况下, 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主要依靠技术和效率, 而不是规模和数量。

面对新常态, 许多国内企业抱有焦虑心态,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跨国公司很淡定。因为这些企业拥有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相比之下, 国内企业的核心技术储备太少了, 整个行业处于工业技术的饥渴阶段。因此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是全行业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新常态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形成了强烈的倒逼机制。

当然创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针对当前形势, 大家不要简单地认为, 只要一想创新, 我们就能创新, 经常有人讲两年就能够达到创新了, 其实这也是不太符合实际的。为什么呢?创新是需要条件的, 是需要时间的。不可否认, 经过多年的发展, 国内化工产业逐渐壮大了, 不少企业有影响了, 有力量了, 但企业的理念还需要提升, 化工企业也是如此。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实现高端化、差异化发展, 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是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必要途径。新常态下创新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第一, 要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努力改善企业自主创新环境, 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与科研院校积极开展研发合作, 联合进行协同创新, 努力突破一批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 推进研制行业重大装备和关键单元设备。大力发展制高点技术和高端产品, 组织好国家和行业的重大科技项目,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产业要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 努力争取突破一批行业发展制高点技术, 形成产业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第二, 要培育一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企业。深入企业开展调研, 重点发现一批技术创新成绩突出、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营效益良好、发展后劲强劲的企业, 认真总结其“调结构、转方式”的先进经验, 在行业内树立一批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企业, 充分发挥示范引导、典型带路作用, 促进企业尽快走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困境。

这轮过剩之后, 新格局就会出现, 那些看起来非常强大、实际大而不强的企业可能要伤筋动骨。加快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是全行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此外, 创新是多方面的, 行业内合理的企业分工十分必要,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一个好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跑好马拉松需要耐力

在“三期叠加”影响下, 2014年以来支撑经济增长换挡的动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服务业保持快于工业的速度平稳增长。2013年开始, 第三产业比重历史性地超过第二产业。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始终明显高于PMI。第二, 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在增强。第三, 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增长, 尤其是铁路建设加速。第四, 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高速增长。第五, 三季度出口回暖。

从历史联系现实看, 经济换挡成为必然。目前的经济增速与17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差不多, 但基数不可同日而语, 国内人均GDP从不到800美元增加至6700美元, 增长了近8倍!因此期待2003~2007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是不现实的。现在一年的GDP增量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年的GDP总量, 再期待两位数的增长也是不现实的。

目前, 差不多四分之三的经济学家认为, “三期叠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会持续3年以上。

当前企业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是资金紧张吗?其实2011年企业更觉资金紧张。目前, 企业的现实困难是产能过剩。32个月工业品价格同比持续下跌, 2014年以来持续10个月环比下跌, 就是产能过剩的反映。

产能过剩是如何形成的?金融危机前后, 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持续的高投资是根源。依靠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对此, 绿色发展的思路已然明确, 必须杜绝短期思维和短期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 早作谋划, 未雨绸缪,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对于新常态, 我认为不必过于担忧经济增速放缓。差不多3年前, 也就是2011年11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 我就发表过类似观点:不要因为对短期问题的过度关注而影响长期问题的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推进结构调整, 这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经济增长的适度放缓为代价。但为了科学发展, 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理解新常态, 最重要的是对经济增长下滑保持平常心态。应当对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保持战略上的淡定、从容, 更透彻地思考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当前, 中国经济到了“治病”的关键时刻:对经济增长下滑的担忧比经济增长下滑更可怕。要处理好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的关系。现在是在跑马拉松, 比的不是短期的爆发力, 而是耐力, 是协调性。

新常态下, 我们要注意理解经济短期增长与长期增长的关联。短期增长依赖投资、消费、出口, 短期调控要更加平稳、更有针对性、注重激发市场自身活力;而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提出, 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强调,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 紧紧抓住机遇, 及时确立发展战略,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从发展上看, 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郝长江:遵循规律, 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提出的新常态战略判断, 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也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重大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中,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APEC会议举行、G20峰会落幕……一台台大戏接连上演, 这些高端会议传递出我们行业和企业发展必须关注的大量信息。

2014年我们聚在一起就是要谈谈如何适应新常态, 如何挖掘新动力, 如何开创新格局, 怎样在“新常态、新动力、新格局”的新形势下把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希望以此协助石油和化工企业在新常态下厘清经济态势与行业走势, 深度发掘驱动行业进步的新动力, 构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从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角度看, 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行业增长由高速向中速转变;二是企业的要素成本刚性上升;三是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四是科技创新将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五是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 加上世界经济也在深度调整, 使得整体发展环境十分复杂, 想重现前些年的飞速发展, 恐怕不太现实。如果降到7%以下, 甚至低于6%, 大家也不要太惊慌失措,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在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中, 我们要认真思考进入中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后, 企业如何进一步推动产品技术、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 通过科学发展做大做强。

当下, 我们需要对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正确认识, 经济相对放缓的时期也是经济规律中不可缺少的, 可以利用这个发展的“冬天”做好强身健体工作, 把挑战化为结构调整的机遇。另外, 企业发展需要有合理的产品结构, 需要构建有主干、有分支的产品树。这种建立在合理主干基础上的产品树, 应对不同产品景气周期的时候, 能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通过相互补充、相互借力等作用, 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 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化解这一难题, 不然背着这样包袱前进, 难度将很大。发展的问题无非是解决好存量、增量,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科技的创新。只有把科技创新做好了, 我们才能不是光靠市场去互相竞价、互相排挤, 而是靠科技创新来打开新局面, 用更好地增量来解决我们的存量问题。

另外, 安全环保也是很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 整个行业发展就受到巨大的阻碍。最近几年, 化工企业频频被推到舆情危机之中。究其背后原因, 一方面民众的环境与权利意识正在迅速提升, 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环保敏感期;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成为了公民意识觉醒的扩音器和加速器。因此, 随着直接面对公众的时代到来, 化工企业一方面需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加强环保安全, 建设美丽化工, 同时也必须学会事关生存和发展的新能力——沟通。企业要让公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 企业的技术水平, 尤其是安全可靠度;环保措施, 尤其是“三废”处理情况;员工健康保障;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

最后我想说的是, 很多事情都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成绩所遮挡, 我们还是应该站得更高, 尤其是站在全局, 站在全球, 站在历史的高度, 从更长的发展阶段来看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发展的环境, 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 发展的水平来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安排。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完善自我, 实现质变

新常态下, 市场需求将进入增长平缓期, 行业生产进入供应宽松期, 化工产品进入竞争激烈期, 企业发展进入转型创新期。

2014年上半年, 国内炼油行业装置平均开工率仅为70%, 为近年来新低;电石行业开工率约65%;聚氯乙烯行业开工率不足70%;甲醇行业开工率在60%以下。一些企业担心市场份额下降, 抱有“宁失利润, 不失市场”的想法, 保持一定的开工率。此外,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出于信贷、就业、资金等压力, 产能过剩矛盾在短时期内难以缓解。

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势下, 企业必须勇于转型、善于创新。那么如何理解创新呢?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专注、满意、改进。所谓专注, 就是要下功夫将一个产品做到最优最好;所谓满意, 不是让自己满意, 而是让客户满意, 企业卖的不光是产品, 还要有服务, 这是一种模式创新;所谓改进, 创新不仅仅是无中生有, 也可以是连续不断地完善。企业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 从而逐渐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针对未来市场发展机遇与趋势,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代煤化工。“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 我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煤制二甲醚等工艺技术的突破和示范工程的重大进展, 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现代煤化工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我国石油化工发展的最大亮点和最具竞争优势的增长点。

二是页岩气、页岩油。美国页岩气的突破将极大改变世界天然气供应格局。据估计全球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量870万亿立方米, 其中非常规天然气380万亿立方米, 占资源总量的44%。2011年, 世界页岩气产量为2320亿立方米, 占天然气总产量的6.9%。2011~2030年, 世界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7%。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将从14%提高到24%, 增量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增量的一半。

自2006年开始, 美国页岩气行业进入大发展阶段。2012年, 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883亿立方米, 占天然气总产量8365亿立方米的34.5%。根据美国能源署预测, 2011~2040年, 美国天然气产量将增长到9280亿立方米, 年均增长1%左右。其中, 页岩气产量将达到4680亿立方米, 年均增长2.6%, 占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50%。预计美国将在2016年成为LNG净出口国, 2018年成为天然气净出口国。页岩气的发现势必对化工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是国际竞争。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会给行业带来较大影响。比如, 巴拿马运河扩宽。2015年中期, 巴拿马运河扩宽工程即将完成。届时, 从美国到中国的大型液化气体运输船 (VLGC) 的运输时间将从45天缩短到25天, 相应的运费也将从150~200美元/吨下降至70~120美元/吨, 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强美国东海岸及墨西哥湾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甚至将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再如, 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自2009年终止后, 2014年再度重启, 并被列为优先谈判项目。如果自贸协议生效, 海合会提出石化产品零关税的要求得以落实, 将进一步冲击国内石化产业, 并加大国内石化产能过剩压力。

四是信息技术突破。最近中央领导对信息技术的批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革命性的, 抓住和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 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 具有重要意义。要用好领军人才, 制定特殊政策, 发挥制度优势, 把准方向, 重点突破, 加快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 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如传统工业如何提升、如何创新、如何融合, 信息化的标准, 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都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最后, 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 这“四化”仍是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本动力。此外, 2014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 且这些改革措施已经发挥积极效果, 改革开放和创新将继续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理性发展成就冷链物流新格局 篇10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鲜活货物供销关系与供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鲜活货物运输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 由计划采购转为按市场需求供应。我国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因此我国冷藏食品市场极大。

与之相对应的是, 从近年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状况来看, 其特点主要为运量增长较快, 且食品大都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同时, 公路运输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但是, 我国冷藏车运输现状并不乐观。首先, 易腐保鲜食品的装车环节大多在露天环境下进行, 并未按照相关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其次, 物流链各个环节信息不畅, 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第三, 现代化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 在我国公路运输中, 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 而剩余8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等只能采用普通卡车运输。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要想改变现状、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应创建绿色食品冷链物流体系。除生产环节和加工环节应绿色化以外, 在物流运输方面, 还应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 并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 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物流网络和联运系统。

其次, 在冷藏食品物流市场上充分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运输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 想要有效运作冷藏物流, 达到最佳保存货物的效果, 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藏物流链, 严格温度控制和包装。作为非核心业务, 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藏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藏物流业务, 这种市场需求必将催生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再次, 加快我国冷藏基础设备的更新研发建设。为实现食品低温运输, 减少损失, 需大力开发和制造适用于果蔬、畜肉、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各种冷却机与设备。目前我国国内使用的速冻机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要, 但全面进口又价格过高。因此, 大力开发研制国产机器才是发展之道。

上一篇:特殊函数下一篇:市政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