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肥胖

2024-07-12

药源性肥胖(精选三篇)

药源性肥胖 篇1

1 病史

1.1 既往病史

吉林省公主岭市某养猪户自繁自养母猪13头,有断奶仔猪50头,并外购保育猪40头,并圈饲养。母猪产前第40天接种过猪瘟弱毒苗,产前第30天接种过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仔猪3日龄时滴鼻免疫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仔猪14日龄时接种猪圆环病毒病疫苗,断奶后接种猪瘟疫苗。接种疫苗后猪群状态正常,无既往病史。

1.2 现病史

该群仔猪进入保育舍5 d后部分保育猪感染口蹄疫,随后开始出现咳喘症状,于是养猪户向饲料内添加了氟苯尼考粉和替米考星粉,连续拌料3 d,但是咳喘症状并无明显好转。于是养猪户对发病严重的猪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和头孢噻呋钠注射液,连续3 d,未见明显疗效。之后部分保育猪采食量严重下降,生长缓慢,比例为10%~20%,有腹泻症状,并逐渐向周围圈舍传染。健康保育猪平均体重为30 kg左右,而发病猪体重只有20~25 kg。

2 临床症状

病猪消瘦,皮肤苍白,被毛细长、杂乱,体表不洁,后驱被粪便污染;两耳向后耸立,弓背,四肢蹄冠部有结痂和结痂脱落瘢痕;眼结膜苍白,鼻镜苍白。

3 病理剖检变化

最明显的剖检变化是胃底、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及结肠,黏膜被覆一层黄色与黄白相间的伪膜(见296页彩图1~5),不易刮去;肠壁无出血及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呈条索状肿大,但无充血、出血。

耳根后有化脓腔,已形成蜂窝织炎(见296页彩图6);眼结膜苍白;鼻黏膜潮红;颌下淋巴结与腹股沟淋巴结稍肿大,无充血、出血;扁桃体潮红,喉头潮红;肺脏尖叶、心叶与膈叶外缘肉变且呈对称性,肺门淋巴结稍肿大,无充血、出血;脾脏呈紫色,脾头稍肿大;肝脏充血,颜色深红,切面有明显血液渗出;胆汁油状、浓稠,呈墨绿色且有残渣析出,胆囊壁无溃疡。

4 实验室检查

经胶体金平板检测,结果表明猪瘟、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抗体均为阴性。

5 诊断

根据腹泻、全肠段遍布伪膜及肺部有对称性肉变的病理变化,诊断为猪药源性伪膜性肠炎、肺脏支原体感染。

鉴别诊断:主要鉴别药源性伪膜性肠炎与猪副伤寒、猪增生性肠炎、猪痢疾、慢性猪瘟。

与猪副伤寒的鉴别:猪药源性伪膜性肠炎和猪副伤寒都会产生肠道伪膜,但猪副伤寒导致的伪膜局限在盲肠、结肠,而该病例在胃及小肠、大肠内遍布伪膜。

与猪增生性肠炎的鉴别:猪增生性肠炎以排黑色或红色粪便为特征,且肠道伪膜局限于大肠。

与猪痢疾的鉴别:猪痢疾临床可见黏液性、出血性下痢,剖检见结肠、盲肠出血,肠道内容物呈酱色。

与慢性猪瘟的鉴别:慢性猪瘟导致的肠道伪膜主要为盲肠及结肠的纽扣样肿,全身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变、脾脏边缘出血或皮肤有出血点,与该病例病变不符。

6 治疗和预防

治疗原则是恢复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

6.1 恢复肠道菌群

停用不合理抗生素,针对性杀灭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iff)和支原体。甲硝唑按每千克体重60 mg拌料饲喂,连喂3 d;10%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按每吨饲料100 g拌料饲喂,连喂7 d。

25%大蒜素,按每吨饲料50 g拌料饲喂,连喂3 d。

待上述药物饲喂3 d后,用微生态制剂按每吨饲料1 kg拌料饲喂,连喂3 d。

6.2 保护肠黏膜

自配肠道营养液:每千克肠道营养液含有谷氨酰胺10 g,复方氨基酸电解多维10 g,葡萄糖20 g,氯化钠3.5 g,氯化钾1.5 g,碳酸氢钠2.5 g,全群无限制饮水;每千克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可溶性粉30 mg,单配单饮。

养猪户于2015年12月6日到兽医门诊就诊并开始治疗病猪,笔者于2015年12月10日对该养猪户回访,了解到病猪腹泻症状已经缓解,采食量上升,无新发腹泻病例与死亡病例。

6.3 预防措施

隔离病猪,彻底冲洗污染圈舍,每日消毒;及时清扫圈舍,限制病猪饲喂量,采取定时、定量的喂料方式;科学应用抗生素,禁止大量滥用。

7 病因分析

猪药源性伪膜性腹泻是指由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腹泻,其临床特点包括水样便、糊状便、脓血便、血性水样便,或可见假膜。

PM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结肠亦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因病灶肠黏膜表面覆盖有黄白或黄绿色伪膜而得名。多在应用抗菌药物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致病。

该猪场保育猪仅断奶5 d,处于应激状态,断奶后的肠道正常菌群刚刚建立,不科学地大量使用广谱或多种抗生素后,特别是氟苯尼考注射液和头孢噻呋钠的不合理配伍,使肠道微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对抗生素耐药,少数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因失去了肠道中部分正常菌群的颉颃和制约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及细胞毒素,造成肠黏膜坏死、渗出性炎症伴假膜形成[1],这是本病形成的原因,但肠道菌群的变化需进一步研究。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细胞毒素和肠毒素在PMC发生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被肠毒素激活后,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作用于局部肠黏膜,造成其血管通透性增加,黏液及水、盐、分泌物增多,出血及绒毛损害,甚至发生黏膜坏死[2]。细胞毒素在此基础上加重黏膜病变,加重腹泻,并可致肠壁出血、坏死,肠上皮细胞脱落,基膜受损,液体及纤维素渗出,与炎性细胞、黏液共同形成伪膜[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亦可在PMC动物的粪便中检出,但仅是伴随菌而已,并不起致病作用。

图1胃底空虚,有伪膜

图2十二指肠伪膜

图3空肠伪膜

图4盲肠伪膜

图5结肠伪膜

图6耳根后肌注所致脓肿

参考文献

[1]苏雪梅,钟平玉,林栋,等.伪膜性肠炎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8(5):45-46.

[2]田晓云.伪膜性肠炎的治疗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98-300.

警惕药源性胃病 篇2

阿斯匹林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是最易导致药源性胃病的一类药物。长期大剂量服用阿斯匹林等会引起胃出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正常胃粘膜具有防止胃酸中氢离子渗透至粘膜细胞内的自我保护能力,而阿斯匹林等药物中的水杨酸,经胃粘膜吸收后会产生局部刺激作用,破坏胃粘膜的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使胃粘液形成减少,胃壁失去保护屏障,并使粘膜和粘膜下毛细血管破坏损伤、坏死出血。其次,正常胃粘膜能合成前列腺素,抑制胃酸过量分泌,并调节胃血流量,而阿斯匹林使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致使胃酸分泌过多,胃粘膜缺血受损,抗损伤作用下降,故而病人常有隐性出血。第三,阿斯匹林的对抗维生素K、抑制凝血酶原合成、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干扰凝血过程的作用,使出血不易凝结,而易致胃出血。

阿斯匹林还可诱发幽门痉挛、上腹不适、恶心、纳差等症,如与消炎痛等其他非甾体类药物合用会加重胃粘膜的损害,诱发溃疡病,甚至引发胃穿孔。

利血平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肠运动增加,加重消化性溃疡病。胃病患者长期服用利血平则可致胃出血。常用降压药复降片中即含利血平,胃病患者应慎服。

强的松类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和穿孔。而其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则影响胃粘膜的修复而易使胃病久治不愈。

口服氯化钾对胃刺激性大,祛痰药氯化铵则是通过对胃粘膜的局部刺激而发挥其药理作用,故有溃疡病者应慎用这两种药。

硫酸亚铁、黄连素、洋地黄都对胃有刺激性,服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厌食等急性药物性胃炎的症状。

可见许多药物均可导致药源性胃病,为了预防其发生,原服用氯化钾者应选服对胃刺激性小的更新换代产品补达秀;氯化铵则不宜单独服用而应与其他药物配成合剂服用;铁剂、黄连素、洋地黄等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高血压病患者不要长期服用复降片;激素及解热镇痛药不宜长期服用。此外,最重要的是用药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症下药,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增加服药剂量和次数,不滥用药物,以避免药源性胃病的发生。

药源性死亡的药物调查与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2~200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各种医药学核心期刊进行检索,剔除年龄不详或临床症状、死亡原因表述不清的综述,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治疗时间等剔除可能重复的病例,手工筛选出药物导致死亡且病理报道及临床应用研究资料较详实或具代表性的文献。

1.2 方法

对筛选出的42篇报道中,80例药源性死亡病例进行分类,按照引起死亡的药物名称、类型、给药途径以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 结果

2.1 给药途径分布

80例死亡病例中,静脉注射给药42例,占52.50%;口服给药16例,占20.00%;肌内注射给药5例,占6.25%;不详10例,占12.50%;合并用药7例,占8.75%。

2.2 致死药品品种分布

涉及的药品共48种,按其功效进行分类,见表1。其中,个别患者合用两种药品致死,如头孢哌酮钠联合舒巴坦(4次)、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注射液(1次)混合静脉注射,异烟肼与利福定(2次)同服,对致死药品均作统计,药品致死频次(80次)等于死亡例数(80例)。80例死亡病例按药品致死频次统计,排在前4位的药品类别分别为抗病原微生物药物(20例)、中药制剂(14例),精神类药物(12例)和循环系统用药(10例),总计56例,占病例总数的76.7%。

2.3 致死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80例致死药源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为最多(39例),其中,过敏性休克(36例)居首位,可见过敏性休克是目前药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猝死(12例)。资料显示,12例猝死全部由精神类药物引起。见表2。

2.4 不合理用药情况

73例药源性死亡的病例中,不合理用药情况2例。地高辛1例,原因是患者文化水平较低,未听懂医嘱而引起复杂性恶性心律失常以致死亡[3]。心得安1例,由于死者为慢性支气管患者,治者因经验不足,为缓解心悸用本品,诱发支气管痉挛而死亡[4]。以上均提示医生及临床药师在诊治及调配过程中,要熟知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耐心细致地交待患者用法、用量,避免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或患者自身的误解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对于治疗量与致死量相近的药物,应交待患者定期复诊,对住院患者应定期观察其临床表现,以便及早预防与治疗。

*双硫仑样反应[1]:临床上常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 严重者可致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抑制、意识丧失、惊厥等。目前国内报道的文献中, 以头孢类抗生素中的头孢哌酮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居多。本文中因服用头孢曲松钠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死亡[2]的为多见

3 讨论

3.1 给药途径

不同给药途径中,以注射方式给药致死频次(47次)最高,约占64.4%,其中89.4%以静脉注射为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次之(26次)。药物经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是直接进人体循环的,没有吸收过程,是一种奏效迅速的给药方式,常用于某些急救情况。同样,其危险性也更大,发生过敏性反应的速度也相对增快。静脉注射剂产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直接诱因较多,如内毒素、微粒、pH值、渗透压、低温输液等。因此,建议临床能用口服药达到治疗目的的,原则上不要使用静脉注射剂[5]。

3.2 药品品种分布

从药品品种分布情况可见,抗微生物药物与中药制剂致死率最高,其次为精神类药物。

3.2.1 抗微生物药物中以抗生素居多。其发生原因除药物抗原性物质外,还可能与制剂的质量和附加剂等有关。而抗生素的滥用一直是我国的重大难题,其死亡原因多为过敏性休克。因此,皮试对抗生素过敏的预测有重要的价值,但也有在皮试过程中发生严重反应甚至死亡的。应加强抗生素类药品的合理使用,普及相关基本知识,让患者认识到其严重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因此发生的严重后果。

近来,关于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溶液合用可致死亡的报道越来越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7年2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头孢曲松钠的说明书中警示语和注意事项的通知(急件)》,要求在头孢曲松钠的说明书增加警示语“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和林格等含钙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SFDA评价中心还确定了配伍使用头孢曲松钠溶液发生不良事件并导致死亡的病例,所有病例均为新生儿或婴儿。据文献报道,头孢曲松和含钙溶液混合使用,可产生头孢曲松钙并沉淀于新生儿或早产儿的肺部和肾脏,诱发以头孢曲松钙为主要成分的胆、肾结石症及相关并发症,与沉淀物的高风险、新生儿低血容量及婴幼儿半衰期较成人长有关。在使用头孢曲松钠后48 h内不宜使用含钙溶液。

3.2.2 中药制剂也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近年来医药科技的发展,使得某些中药品种从原来的口服改为静脉注射,大大地降低了其安全性。因为中药注射剂致死原因很复杂,主要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多为高分子量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激发过敏反应,严重者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另外,与其他药物或输液配伍导致的不溶性微粒增加、特异质反应或纯度不高的中药注射剂均可导致死亡[6]。因此,对有过敏性体质、极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婴幼儿、儿童用药应慎重,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剂量、浓度及滴注速度。

3.2.3 80例死亡病例中,导致猝死的药物均为精神类药物。近年来住院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类药物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由于死亡原因不清,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文献[7]报道,各类精神药物均可导致猝死,可能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心律紊乱和传导阻滞所致。因此,对住院精神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无论剂量大小,均应严密观察心电图。更换药物时,无论撤药或加药均应缓慢进行,不可过快。

3.3 致死药源性疾病

致死药源性疾病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中又以过敏性休克致死居首位。它一般发病急,且预后较差,常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立即发生,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造成很多困难,这就要求医生在诊断时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以预防为主;其次,要做好临床观察,及时记录,准备急救方案。

文献中由二甲双胍引起的乳酸酸中毒,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易引起漏诊、误诊,在此提醒临床医生注意: (1) 老年患者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尤要注意; (2) 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的患者,在合并肾功能下降、低氧、感染时,切记要监测乳酸水平; (3) 一旦出现乳酸酸中毒,立即给予静脉补液、快速补碱纠正酸中毒,条件允许时可行血液透析治疗[8]。

倡导合理用药,降低药源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是21世纪医院管理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主题,当前各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监督和规范患者用药的各个环节,密切关注患者的个体病史、体质状态及用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减少和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及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因此引起的药源性死亡,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考察药源性死亡的规律和特点, 以提高疾病预防和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02~2007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 发现药源性死亡病例共80例。按给药途径、致死药品品种和致死药源性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死亡病例组中, 静脉给药途径发生药源性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引起死亡的药物以抗微生物药物及中药制剂最多, 其次为精神类药物;临床表现以发生过敏反应为主,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结论:明确用药指征, 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 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制定相应抢救措施, 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药源性死亡,药物不良反应,调查

参考文献

[1]虞宁娜, 吴笑春, 辛华雯.警惕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 5 (6) :381-383.

[2]赵春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133例报表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4, 6 (4) :235.

[3]艾力江, 艾合买提江.地高辛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 7 (2) :133-134.

[4]范存亮, 李成建, 王增泮.心血管类药物所致死亡[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8) :1584.

[5]张苏琳, 王越, 孙骏, 等.江苏省2004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事, 2006, 20 (4) :197.

[6]杨瑜, 孙曼春, 朱蕙.中药注射剂致患者死亡14例[J].医药导报, 2003, 22 (1) :140-142.

[7]刘伟.近20年住院精神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 2006, 18 (12) :956-957.

上一篇:多世界解释下一篇:绿色人性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