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质量监控

2024-08-06

过程质量监控(精选十篇)

过程质量监控 篇1

一、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的标准

教学工作质量检查和分析评价的标准, 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学校教学工作任务、国家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情等来制定。它应当是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

1. 教学质量标准。

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各环节和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的合乎科学的规范化的要求。因为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在优质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 所以要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留置、辅导、作业批改、复习考试等教学工作各环节和学生的预习、上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阶段小结、复习考试等学习活动各环节提出明确的质量标准, 用以检查和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 教学效果标准。

检查评价教学质量, 对教学效果也应该制定标准, 主要是看教学目的任务实现的程度。目前, 学校通常采用考试评分的方法检查教学效果, 再运用统计的方法, 考查学生学习的合格率、优秀率等, 但是, 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一方面, 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试题的质量和考试的方式方法所制约;另一方面, 只凭一次考试, 也很难全面测定教学效果。所以, 要对考试的方法进行改革, 加强平时的考查, 采用多种考查方式, 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3. 时间标准。

教学效果的取得,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时间。看教学的效果, 还要看这个效果是通过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获得的, 还是靠加班加点、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取得的。因此, 检查评定教学质量时, 应当有时间标准。学校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规定, 严格控制各门课程的上课时数, 并且要科学地规定各学科课后学习与完成作业的时间限额, 用以作为检查评定教学工作的标准之一。

二、教学质量检查和分析的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这种方法是指学校领导参加教学活动, 进行现场的直接观察。如参加教师的备课活动、听课、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等。这种方法直接、具体, 看参加教师的备课活动、听课、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这种方法很直接、具体, 但由于直接观察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不易全面。

2. 评议法。

这种方法是由学校领导者组织教师和学生, 对一定的教师和班级的教学和学习情况, 进行分析和评议。评议有多种方式, 既可以就教学工作某一方面进行专题评议, 也可以作全面综合性的评议。

3. 比较法。

一种比较是自己同自己比较, 如本学期成绩与前一学期成绩的比较。一种是本校同年级班级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把本校成绩与其他学校做比较。运用比较法, 要注意比较项目内容的可比性, 要排除影响比较结果的各种因素, 以提高比较结果的准确度。

4. 追踪分析法。

教学质量高低的最终表现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的社会效应。因此, 检查评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 了解本校毕业生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中或在工作岗上的表现, 对本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5. 因果分析法。

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质量分析评价, 绝不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终点, 应当在分析评价教学质量的同时, 进一步进行因果分析, 确定管理重点, 以便在以后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进行调整控制, 实现教学质量的再提高。

(1) 横向因果分析。所谓横向因果分析, 就是从形成教学质量诸因素的状况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服务工作、教学环境、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教学质量提高了, 要分析是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 哪些因素还不够理想;教学质量降低了, 要分析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问题的症结何在。在此基础上, 确定管理重点, 提出改进措施。

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 篇2

1.如果一件事情一开始就走错,往往结果也是错

软件产品一开始的错体现在哪里?需求人员没有很好的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没有进行需求开发和挖掘。用户想要的是秋千结果给用户的是轮胎,如果这样即使再好 的轮胎也没有用。由于需求的错误再加上用户确认环节没有迭代,导致中间过程各种质量保证都是保证错误的结果的质量。因此抓好需求的源头控制,输入正确了, 开始方向对了,再加上好的过程才能输出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何强调软件开发系统分析员往往是最核心的团队成员,

2.群体的失明

过程规范和过程成熟一定不是代表过程中的人不重要,也不是强调过程中的人都不需要思考。如果一个群体都因循守旧,生搬硬套而缺乏了最基本的思考,批判,创新和质疑。那么平静的团队往往带来的就是平庸的产品。因为一个群体不同岗位角色,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不去质疑或者说都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都不 愿意思考,那么最终的产品质量是无法让用户满意的。

3.过程本身有问题

过程本身存在问题是无法通过过程预测结果的很大原因。过程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迭代的持续改进。通过产品质量问题来反思和改进过程,通过结果导向来优化过程。过程是为产生好结果服务的,如果不能带来好的结果一定要思索过程本身的问题。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 篇3

一、教学质量检查与评价的标准

教学工作质量检查和分析评价的标准,应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学校教学工作任务、国家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学情等来制定。它应当是科学的、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

1 教学质量标准。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各环节和学生学习过程各环节的合乎科学的规范化的要求。因为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在优质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要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留置、辅导、作业批改、复习考试等教学工作各环节和学生的预习、上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阶段小结、复习考试等学习活动各环节提出明确的质量标准,用以检查和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 教学效果标准。检查评价教学质量,对教学效果也应该制定标准,主要是看教学目的任务实现的程度。目前,学校通常采用考试评分的方法检查教学效果,再运用统计的方法,考查学生学习的合格率、优秀率等,但是,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一方面,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试题的质量和考试的方式方法所制约;另一方面,只凭一次考试,也很难全面测定教学效果。所以,要对考试的方法进行改革,加强平时的考查,采用多种考查方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3 时间标准。教学效果的取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看教学的效果,还要看这个效果是通过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获得的,还是靠加班加点、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取得的。因此,检查评定教学质量时,应当有时间标准。学校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规定,严格控制各门课程的上课时数,并且要科学地规定各学科课后学习与完成作业的时间限额,用以作为检查评定教学工作的标准之一。

二、教学质量检查和分析的方法

1 直接观察法。这种方法是指学校领导参加教学活动,进行现场的直接观察。如参加教师的备课活动、听课、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等。这种方法直接、具体,看参加教师的备课活动、听课、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这种方法很直接、具体,但由于直接观察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不易全面。

2 评议法。这种方法是由学校领导者组织教师和学生,对一定的教师和班级的教学和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议。评议有多种方式,既可以就教学工作某一方面进行专题评议,也可以作全面综合性的评议。

3 比较法。一种比较是自己同自己比较,如本学期成绩与前一学期成绩的比较。一种是本校同年级班级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把本校成绩与其他学校做比较。运用比较法,要注意比较项目内容的可比性,要排除影响比较结果的各种因素,以提高比较结果的准确度。

4 追踪分析法。教学质量高低的最终表现是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的社会效应。因此,检查评定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了解本校毕业生在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中或在工作岗上的表现,对本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5 因果分析法。进行教学质量检查、质量分析评价,绝不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终点,应当在分析评价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进行因果分析,确定管理重点,以便在以后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进行调整控制,实现教学质量的再提高。

(1)横向因果分析。所谓横向因果分析,就是从形成教学质量诸因素的状况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服务工作、教学环境、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教学质量提高了,要分析是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哪些因素还不够理想;教学质量降低了,要分析是哪些因素造成的,问题的症结何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管理重点,提出改进措施。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探析 篇4

1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管理的重要性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控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做到防患于未然, 尽可能的降低工程的返工率。质量监控的首要工作不容质疑当然是进行质量检测, 对施工项目进行不定时的检查, 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可对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 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其次过程质量监督还可提高施工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因为过程质量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监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从而不至于让一些细小的问题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 甚至是造成工期延误, 这样一来施工的工作效率就大大的提高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不仅可以提升施工效率, 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返工等质量问题的产生, 从而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2 目前水利水电质量监控管理方面的主要缺陷

2.1 施工管理人员水平问题

施工管理人员水平偏低是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 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市场对于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 但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技术的施工管理人员是相当稀缺的。现在很多从事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 也为该行业带来了朝气活力和创新能力, 但是由于工作时间尚短缺乏实际工程处理经验, 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更无法独自处理一些突发情况。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另外在当前水利水电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 一线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 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 如果过程施工管理人员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 那么将产生更多的质量问题。由此可见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对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成效的影响是巨大的, 以后一定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2.2 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在实际的过程施工质量监控管理工作中, 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的特殊性, 其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环节众多, 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难度是巨大的, 特别是当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触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时, 很多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 那就是施工单位和监督管理人员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了解, 而仅仅是听取施工人员的施工汇报, 这种管理方式是相当不可靠的。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使得很多施工标准和技术检测标准仅仅是一纸空文, 很难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2.3 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并不是一朝一日造成的问题, 而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个重大问题。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首先就是在整个水利水电行业中并没有建立一套通用的质量标准体系, 这使得很多质量监控工作都无法进行, 有时甚至是监管人员发现了相应的问题也无能为力, 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 很难让相关的施工人员信服。施工标准的不完善增加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管理难度, 特别在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上, 往往会由于要照顾到施工方的利益而蒙混过关, 这让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着巨大的质量隐患。只有对现有的施工过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进行完善, 才能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才能将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 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措施

3.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措施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是后续工作的有力保障, 该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的降低后续工作的工作难度, 提高后续工作的工作效率。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责任制度, 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都细化到个人, 只有如此才能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工作更加重视, 才有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过程监管人员还应该对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 分析各种可能对施工过程会产生质量影响的潜在因素, 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监督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最后准备阶段质量监管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审批, 检查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纰漏和错误;对于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提前完成进行对其的检测工作, 及时淘汰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原材料, 以免其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准备阶段还要对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测, 检查其是否存在质量隐患, 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其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3.2 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措施

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要保证制定的各种技术标准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 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绝对不能拖延。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人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是对施工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 并且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有利于在后期万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更好的分析, 有利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此一来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使其更加认真尽责的工作。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该增加到施工现场的巡视次数, 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 特别是在一些容易遭到忽视的细节上一定要提醒施工人员多加重视。

3.3 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措施

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要做好数据的归纳总结以及存档的工作, 以保证今后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另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分析是在哪些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 这对提升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4 结论

保证工程的质量是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的核心工作, 只有顺利解决了当前质量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使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水平得到提升, 才能带动水利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立足之本, 只有质量有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其它工作才有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管理的重要性, 简述了当前水利水电质量监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根据实际的情况针对施工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水平的建设性措施, 希望能为解决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探析

参考文献

[1]鲁磊.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J].大众科技, 2011 (09) .

[2]曾高山.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6) .

[3]韦武.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5) .

[4]马旭光, 许传刚.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J].科技资讯, 2007 (34) .

过程质量监控 篇5

为进一步落实《**县中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达标校活动实施意见》、《**县中小学打造“高效课堂”系列活动方案》文件精神,依据《**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精神,继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行为的规范化、教学常规的制度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切实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教学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组一行6位同志在教育局党委成员刘方然局长带领下,于2013年12月18日对**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学视导与质量评估。

在一天的视导与评估过程中,视导组围绕学校的课程实施、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成果等方面,通过听、看、查、访等多种方法,全面检阅了各项工作推进的最新成效,并依照《**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估评分细则(试行)》具体标准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分。随机听课16节,追踪抽查了3位教干和16位教师的全部业务资料。分科查阅教师教案16本,课堂作业16整套,听课笔记16本,随堂练习和单元试卷16套。翻阅了学校一整套教学过程管理资料和活动档案。通过听取汇报、走进课堂、走进教师、深入学生等方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经整理归纳,现将视导与评估情况摘要总结反馈如下:

一、整体印象

虽然天气寒冷,冷风袭人,但走进**中学,却给人生机盎然的感觉,校园干净整洁,整个的文化气息与校园的景致和谐相融,学生礼貌大方,纯朴中透出热情和真诚,学校领导和老师热情好客,服务周到。整个校园环境优雅整洁。“做优异的学生做优质的自己 做优秀的公民”三行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折射出了**中学教育人前卫的办学理念。

**中学能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着意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着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着眼学校质量的大提升。领导班子成员勤于敬业,师生精神状态好。大力推进“双自课堂”的课堂模式,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品味高位,能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二、工作成效

(一)课程实施操作规范

通过听汇报、查课表、看材料、搞座谈特别是随机听课等形式,我们全方位了解到学校课程实施措施非常扎实,表现在:

**中学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创造性地编印《谜趣》、《莲说》、《樟香》、《百孝善为先》等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学生的人格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眼界。图书资料、实验器材、文体器材、计算机等各类功能室都能充分使用。

2.素质教育有特色,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周一次20分钟的《激情广场》更是学生喜欢的大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秀出自我,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学校这学期开展的《一站到底》,更是学生们展示青春豪情、聪明才智的舞台。

(二)常规管理措施扎实

通过查阅资料、师生座谈、随机听课等形式,我们全方位了解到学校常规管理措施非常扎实细致:

1.管理规范化,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学校健全学校制度,完善各种活动方案和检查细则,如依据“教”与“学”两者的内在关系,明确提出了教学常规的“六认真”,详细规定集体备课和教学案的设计要求,使“管”成为教与学的调控和中介。

业务上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规范管理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响应上级号召,落实素质教育,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发学习,积极推行大课间。办学思想端正,教师管理到位。

2.领导示范性,做好教工的领头羊

学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民主管理,科学决策。领导班子成员都任教专业课,开放领导课堂,随时接受教师听课检查。工作标准高于教师,工作纪律严于教师,工作作风强于教师,工作绩效优于教师。建立教干责任体系,促进教干成长。学校与教务处负责同志签订教学管理责任状,将业绩考核与分工处室级部相捆绑,加强教干业务培训,引领同伴成长。

3.加强业务培训,加快教师发展。加强教师校本研修,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专家到校讲学,吸纳先进思想经验。学校采用“邀请名师到校讲学”、加强“校本教研”、与兄弟学校开展“同课异构”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涌现了一大批市、县优秀青年教师。市“333”骨干教师徐朋化、梁金莲老师,骨干班主任晏朝建老师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4.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校级领导分别挂钩一个年级,教务处同志各负责一到两个学科,确保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制度,对事不对人,有布置有检查,经常回头看,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实行,对教师的业务材料,实行每周随机抽查,每月定期检查,检查后及时通报总结,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前进的方向。持之以恒,行成习惯。

(三)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评估组六位成员共听16节课,通过课堂观察,结合学生评教,经过我们综合评价,其中9节被评为优秀课,7节被评为良好课,具体情况如下:

1.语文学科:晏朝建老师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被评为优课,罗睿老师的《七颗钻石》被评为良好课,张静老师的《明天不封阳台》被评为良好课。

(1)晏朝建老师课堂教学主要优点:①课堂形式符合要求,让学生充分自学、组内交流、分层交流,老师评价方法有效,反馈练习时间充足;②学生预习有实效,预习笔记做得很详细。

建议:要精心编制学案,不要强求面面俱到,根据时间的多少来处理问题;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

(2)罗睿老师课堂教学主要优点:①学生自学时间充足,在15分钟左右;

②课堂符合要求,学生展示积极,表达清晰大方得体,教师实施点拨,及时肯定,学生主动积极。

建议:小组的交流、展示的细节上还要优化;要强化朗读的训练。

(3)张静老师的优点:①课堂形式符合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提高;

②能让学生交流展示。

教学建议:①要认真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学案编制可以更合理一些;②语言文本阅读可以更深入一点;③老师还要少讲。

2.数学学科:优秀课节数1节,良好课节数2节

一、主要亮点:

1、充分利用预习案,从课堂中抽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预习,教师给予适时点拨。

2、充分利用班级前后、左右大量小黑板,让各个小组尽情的展示,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与建议

1、要把握问题的逻辑联系,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零碎与散乱。

2、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与领悟,挖掘教材的内涵,避免千篇一律与雷同。

3、要突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如作图)规范性,避免随意性。

3.英语学科评价: 程芳老师、王万云老师课为优秀。

程芳老师课堂优点:1.学案问题导学,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2.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讨论,教师适当点拨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有足够的表达机会。3.小组评价跟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4.目标达成高。

教学建议:1.对于各小组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老师应让学生自己提出,不要取代他们。2.校对答案展示结果的方式过于单一。3.诗歌教学不能忽略朗读。

王万云老师的课堂优点: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基础知识训练。2.课堂上一系列的活动都紧扣本课重点和难点,目标达成高。3.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很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4.老师能走近学生,有很强的亲和力,对待学困生有耐心。

教学建议:1.教学语言要精练、简洁。2.对学生评价要进一步跟上。

4.理化学科:王振勇为优课,蔡建波、刘海林为良好课。

王振勇: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间充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知识信息交流畅通,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强,学生学习效果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蔡建波:物理实验探究效果好、把握了学科的精粹。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知识,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交流反馈自然生动,交流反馈的空间、时间略显不到位,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刘海林: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间充分,学生讨论、交流也较为畅达,讲解到位但时间有些多,学生展示时间不太充分,较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

教学建议:

1、要继续完善、优化**中学的“双自”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重要,给学生以自由、独立的学习时空才是最为高级的学习。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应是使学生充满收获、带有疑虑、渴望解析、追求成功!

2、如何让学生高效率的活动还是制约我们的瓶颈。这对教师来说是桎酷。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的讲解多么重要,其实只有很少的知识被学生掌握了。这是所谓的学习金字塔

3、教材是课程实施的第一要素,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指导学生研读教材。初中化学教材是有丰富多彩的栏目内容,如探究、图片、实验方案、实验记录、注意、想一想、讨论、资料卡片等等,这些栏目本来就要求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因此,要有完善的导学案引导学

5.政史学科

潘芝云老师:优点:

1、多媒体运用娴熟,展示图片、表格等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性,体现学科特点。

2、将数学、语文知识引入历史课堂,拓展学生知识面,课堂气氛好。

3、注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建议:

1、人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2、关注历史阶段的把握;

袁中奇老师:优点:

1、学案制作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生态课堂。

2、教师上课有激情,点拨知识点重点突出,课堂教学实在。

3、课堂流程顺畅,善于引导学生。注重及时评价。

建议:

1、有些学生还存在被动听讲的现象,如果小组内能达到对学、对讲,效果有可能更好;

2、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3、如果每节课再留下一点时间,让小组组长进行反馈交流收获或疑问,或许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解决疑问。

6.地生学科:薛应清老师、周静老师的课为优课,郜云天老师的课为良好。

课堂亮点:1.目标明确,突出重难点。

2.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3.符合教育局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

4.能够适时地进行归纳、检测。

5.学案制作精,重点突出。

存在不足:1.知识前后联系脱离。

2.总结方式要多样,让学生参与进来。

3.要强化读图训练,以图释文。

(四)校本教研精彩纷呈

通过详细查阅资料、组织师生座谈、随机听课特别是参与学科教研活动等形式,我们全方位了解到学校校本教研精彩纷呈:

学校认真执行《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加大教学过程的督查力度,加强教学全程跟踪管理。严把“五个关口”,落实“五字”要求。即:严把集体备课关,突出一个“细”字;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突出一个“新”字;严把作业试卷批改关,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突出一个“精”字,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保证高效学习;严把课后辅导关,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突出一个“实”字;严把周练、月考关,从试卷编制、批改分析到反馈评讲都要以教与学的“诊断”、“矫正”为落脚点和归宿,突出一个“效”字。在检查中我们还发现,每位老师都手写教案,并且教学环节齐全,书写工整美观,也看到教务部门定期检查的痕迹,学生的学案和巩固案保存完好,收集齐全,老师批阅认真,学生订正规范,一些方面充分说明**中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务实作风。

(五)教学成果特色鲜明

通过听汇报、看材料、搞座谈、看现场以及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等活动形式,了解到学校教学工作成果丰硕:

1.培养良好习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听课、作业及交流习惯,提倡今日事今日毕,利用下午辅导课时间和晚自习时间,督促学生做好日清周结工作,减少问题累积,力保学生不带着困惑过夜。做好提优扶困工作,不断增强学生信心。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提升,充分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学习技能得到充分提高。

2.开展听课周活动。为强化高效课堂的打造力度,我校在总结前几年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听课周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互相走进同行的课堂,使教学监控更富实效,对不能落实课堂模式的老师,及时给予鞭策,并限期整改。

3.推行班主任进班办公制度。为做好教育教学管理的跟踪与调控工作,增强班级管理的指导性,加强班级管理力度。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向,进一步了解教情、学情,发现、解决师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实效性。我校推行了班主任进班办公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天上下午至少进班办公一次。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设每周一刻钟“醒悟”课程,不断优化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通过举行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不断锻炼学生的胆量与能力;通过设立“激情广场”舞台、超级影院、校内点歌台、一站到底、,不断丰富师生生活;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军训、参加技能大赛、逃生演练、义工大行动、雷锋车、道德研修班等活动,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力。

三、工作建议:

在一天多的监控与评估过程中,围绕学校的课程实施、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成果等方面,通过听、看、查、访等多种方法,全面检阅了各项工作推进的最新成效,同时也发现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还有亟待努力完善的地方,诸如要进一步:

1.进一步加强“双自”课堂模式研究,并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交流合作学习环节,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真正达到兵教兵,兵强兵。

2.加大练习使用的实效性细节上、评价上、小组成员搭配上等都要有实效性。

3.关注每个学生,不是几个学生的课堂,要构建小组评价机制。

4.学生学习过程要进一步优化。

5.要坚持课改,完成从形到质的转变,切记肤浅,要实在,有实战性。

6.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和激励机制。

撰写人:王茹 审阅人:张志建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篇6

一、优化思维情境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提出问题优化思维情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中,教师提出几个恰到好处的问题, 诱发学生深思,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思维状态中,并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听课情绪,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什么时间问,什么地方问,问什么问题,这里面大有学问。教师首先要知识渊博,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在备课上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讲授、练习、阅读、讨论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都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不仅促进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堂上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教学效果就会不言而喻。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醋中加少许白酒,醋的味道就会变得芳香?学生听到我提的问题后,马上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再引导他们去探索酯化反应的实质,学生通过思考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这样更容易使学生听得懂、记得牢。

通过教学语言优化思维情境。教师教学时语言要准确、生动,还要注意讲话的音调、节奏,再加上恰当的表情和手势,就会有效地增强教学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学会用语言和动作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教“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这节课时,我首先通过谈话的方法介绍了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现在我们国家的石油产量占据世界第5位。然后,我用激情的、富有诗意的朗诵:汽车在公路上奔驰,轮船在大海里航行,飞机在天空中飞翔,离不开石油。你身上穿的腈纶衫,脚上穿的旅游鞋等,也离不开石油。所以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动力的源泉”。通过我的朗诵把石油的价值和用途深深地打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通过化学实验优化思维情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能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要通过化学实验,优化思维环境,不但让学生看“热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想“门道”。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探索知识本质的轨道上。化学实验运用得好,不但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大大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化学的奥秘。

二、优化认知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认知目标的达成,无疑“知识与技能”是化学课堂教学关注的核心所在。不少化学教师从感情上始终认为,化学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经历、体验、交流、讨论、合作、能力、兴趣、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次要的。因此,教师重视化学知识的教学,对化学知识总是不折不扣地讲明白、讲准确、讲完整,做到毫不保留地把知识复制给学生。学生只好按照教师讲述的关键字眼逐一对照完成,这样的教学,教师确实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去把握化学概念的内涵,而且还进行拓展,似乎给学生一个无懈可击的化学概念。然而,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个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否产生体验和感受,则无关紧要乃至可以忽略。

化学世界丰富多彩,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化学都是实实在在的,有理论、有实验、有现象、有应用。但是从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看,他们能听懂却记不住。原因我想还是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认知,思维不能同步,没有产生共鸣,未能激起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实现知识的衔接和同化。学生表现为迷惘和困惑,知识链没有生长。为了尽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有梯度;问题的设置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衔接要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提出的问题应有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因此,我们要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教学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的预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然而,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大多数阐述不明确,往往误把“目的”当作“目标”。在续写时,存在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不明确、行为条件不确定、行为程度太高等问题,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等等太笼统、太宽泛的陈述,对实际教学效果无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无具体的指导意义。我们叙写教学目标,要使教学成为目标定向的活动,减少盲目性,只有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内部需要时,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起他们的兴趣,转化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动力。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篇7

1 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目的

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 并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的提高, 降低工程成本。

2 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贯彻“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和“质量管理, 预防为主”及“质量责任终身制”的方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精神,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严格质量检查与监督, 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当质量与工期、质量与成本、质量与效益发生矛盾时, 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

2.1 施工前的质量监控

做好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 是对施工质量进行预控。施工单位对此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严加控制。

(1)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 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 明确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主管质量的副经理为直接责任人, 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 项目各部门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 真正做到层层把关, 各负其责。

(2) 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 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及会审, 了解设计意图。把学习和会审有效的结合起来, 不仅能检查出图纸设计是否有差错, 而且能更好的考虑怎样有利于施工。有些设计虽然符合规范, 但由于受实际条件影响严重, 为保证施工质量, 就必须考虑对设计进行优化, 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部位的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施工机械和人员、工程材料、水电供应等的准备情况认真检查落实后方可开工。

(4) 在主体工程施工前, 当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施工时, 施工单位必须以通过试验确定优化施工及质量控制的参数, 提出工艺试验报告, 报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

(5) 工程施工前, 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先进场, 这就要求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工作, 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手段。

(6) 开工前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2.2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管理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时期, 施工单位应教育、约束、监督各级施工人员规范施工行为, 严格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监理单位签发的设计图纸和文件以及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 禁止违规操作。

(1) 施工测量质量控制:工程测量放线是将设计转化为实体的第一步, 测量工作制约着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 并且还关系到计量的正确性。因此, 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

(2)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工序交接及隐蔽工程验收, 不能为了抢工期赶进度而降低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工序管理, 制定并认真实行工序交接检查签证制度, 必须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过程控制是保证最终成品质量好坏的基础, 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由质检部门进行验收, 验收过程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 即“初检、复检、终检”, 质检部门完成三检后再向监理申请检验。只有严格从工序检验开始才能保证以后的“单元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符合设计及质量标准。

(3) 现场试验质量管理:工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也是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试验室一定要按标准建设, 试验设备要装备齐全, 试验人员一定要有相应的资质。施工产品能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符不符合标准, 要由试验室拿出第一手材料, 一切以数据说话, 如果不合格, 该返工的要及时进行返工, 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

(4) 单元工程质量验收控制:单元工程指按设计分缝 (块、层) , 或同期施工作业区、段、层、块, 或质量检验区段划分, 通过若干作业工序完成的工程项目, 是工程质量检验、工程进展统计和合同支付审核的基本工程单位。

单元工程验收是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 单元工程检查签证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单元工程或工序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技术条款与设计要求, 并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监理对施工单元工程的质量检查签证在施工承建单位三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对单元工程检查的主要成果是签发“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级表”。

(5)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对于“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重要单元工程”的质量监控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部位的质量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属于隐蔽性的, 不像一般工程有外在的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进行重点监控, 在施工单位三检合格基础上, 由监理单位主持并会同业主和设计单位联合进行, 检查合格后签发联检合格资料。

(6)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2.3 后期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于竣工档案的整编、工程质量的验收及工程质量保修方面。

(1) 竣工资料的归档验收:主要是对工程管理类文件、试验类文件、测量类文件、质量验收类文件、竣工图类以及结算类文件进行收集、汇总、整理、编目、建档。保证资料的齐全、真实和完整性, 此项工作主要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的一项备查, 同时也是对今后其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一项借鉴。

(2) 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2008) 标准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与质量评定。

(3) 实施保修制度, 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 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3 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对策

水电工程是一项“百年大计”,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国家对于其质量控制也下了很多功夫, 逐步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施工工程中如何实施与强化质量监控, 笔者认为最好、最关键的对策是要加强对“人”的因素管理, 只有将这项管理工作做好, 工程质量才能有切实可靠的保障。

(1) 学习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以及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 努力提高质量意识。

(2) 过程控制中狠抓落实。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标准, 在过程验收过程中就要严格执行, 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就要以理服人, 以法服人, 争取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3) 加强教育与培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新工艺、新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 因此必须加强经常性教育与培训, 才能有能力做到高标准、高要求的质量监督与控制。

(4) 质量责任制, 将质量与经济挂钩。将质量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 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责任, 使事事有人负责, 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责任网络。对于发生的质量问题, 责任追究到个人, 与其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 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这样在经济和法律强有力的约束保障下才能更好的完成质量监控。

(5) 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业主、监理、施工三方虽然处的位置不同, 但都在各自的岗位为国家及社会负责, 三方在质量控制过程中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 三方关系是否正常, 影响到是否有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只有正确处理好三方的位置关系才能更好的味质量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6) 加强合同管理, 重点是对协作队伍的施工合同监督, 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中去, 以法律的约束效力监控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

4 结语

国防生任职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研究 篇8

一、构建国防生任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近十几年来,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国内外许多高校把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Control) 思想和ISO9000标准引入到教学管理之中。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包含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 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和行为科学融入到质量管理之中, 强调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一致性。通过近些年来国防生任职培训的实践情况可以看出, 各承训院校在国防生任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方面, 普遍缺乏战略性思维, 忽略质量标准建设, 轻视过程管控, 导致许多普遍性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教学环节的监控, 轻视育人环境的建设;重视对学员的监控, 轻视对教员队伍的建设;重视课堂教学的监控, 缺乏课程建设的持续用力。

在对国防生任职培训的评价目标的认识上, 各承训院校标准比较统一, 都把岗位任职能力放在首位, 但目标的落实与细化却无法体现岗位的指向性, 轻视制度与条件的建设。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 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入论证, 目前承训院校仍存在各专业的技术类国防生“一锅煮”现象, 专业不对口、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长期存在, 培训的指向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不强;在日常管理上, 过于依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 管理能力培养的机制与任职岗位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考核评价上, 考核指标无法量化, 淘汰制度和激励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造成国防生目标模糊、压力不够、动力不足。究其原因, 在于支撑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不成体系, 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员队伍、管理信息化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没有跟上顶层设计的认识跃升。

因此, 对于国防生任职培训, 必须在评价目标中融入标准意识和制度意识, 深化质量意识, 着眼于普通高校教育、军校任职培训和部队后续培养的无缝链接, 建立全面完善的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二、构建国防生任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在任职教育过程中, 要深入贯彻军委关于加强军队人才建设的一系列战略构想, 紧紧围绕主题主线要求, 坚持以部队需求为牵引, 以服务战斗力形成为主导, 坚持科学调控管理, 持续提高生长干部选拔培养的质量效益。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专业技术类国防生任职培训的核心任务是学习军事基础理论、军兵种知识、装备保障技术等相关任职专业基础知识, 但任职培训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核心任务的完成与任职教育过程的每一步息息相关。同时, 培训质量的高低与培训的指导思想和院校的办学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达到培养的预定目标, 必须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控, 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员的教学准备、教学保障条件、学员的入学心理调整, 到教学的实施, 以至培训结业考核, 以及日常行政管理、军政基础素质训练等各个环节都应在质量监控的范围内。

2. 系统性原则。

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的, 监控的对象、实施的方法、实施的过程、实施的机构、参照的标准等因素在整个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形成一个有机体, 因此必须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认识并利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 保证培训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 重点打牢国防生胜任第一任职的专业能力素质。

3. 可用性原则。

培训质量监控作为保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 必须立足于承训院校现有的装备、教员队伍和育人环境, 在此基础上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 构建出切实可行、满足共性要求、体现院校特色的监控体系。

4. 激励性原则。

高等教育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是在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的, 需要充分调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秉承“适应部队、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环境育人”的宗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构建国防生任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的方法

1.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在于, 通过借鉴外军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以及地方职业教育的管理经验, 研究国防生任职培训的教育规律, 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独具特色的任职培训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把教育训练管理过程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分解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准备教育资源———实施教学———考核评价——— (反馈)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几个步骤。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与任职培训教育教学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 (包含考核和淘汰方法) 、行政管理制度、淘汰安置制度以及教育评估制度。将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整合为一支专职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对国防生任职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全程进行监察和指导, 实时反馈教学效果, 促进任职培训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强调任职培训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工程、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等理论技术引入到教育训练管理领域, 建立管理数学模型, 加强教育训练的量化分析与控制。在考核评估中采用信息技术、量化手段, 保证考核和评估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有效发挥教育管理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

3. 建立多线、多级质量监控体制。

全面的培训质量监控包括对课程建设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以及考核过程等方面的质量监控。“多线监控”指教学管理工作线、学员工作线、教学督导工作线的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工作线以教学管理队伍为主, 开展常规教学督促与评估, 帮助和检查教员提高教学质量。学员工作线以学员旅为主, 加强学员自发性管理与教育, 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帮助和督促学员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教学督导工作线以教学督导组成员为主, 协助教学和学员管理队伍对学风和教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多级监控”指大学、学院、教研室三级监控, 配合多线监控, 建立、监察、实施质量标准。

四、结束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永恒的课题, 教学质量监控是国防生任职培训教育过程的重点内容。建立适应国防生任职教育要求的质量监控体系, 科学筹划国防生任职培训教育教学工作, 系统设置任职培训质量监控体系, 是未来信息化战争对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摘要:为了适应信息化作战的要求, 全面提高国防生任职培训的教育质量, 必须构建全面高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国防生任职培训教育教学过程的问题, 论述构建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和质量监控原则。

关键词:国防生,任职培训,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余芝轩.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4 (5) :34-37.

[2]黄小蕾.高职高专院校“五位一体”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32-34.

[3]王世荣, 马大庆, 马海波.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10) :278-282.

[4]王新.加强和改进国防生任职培训工作[J].政工学刊, 2010, (12) :66-67.

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的映射研究 篇9

现代质量管理认为, 产品质量形成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与人、材料、设备和方法等要素密切相关, 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只有规划、控制、改进和优化过程质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1]。文献[2,3,4]利用TRIZ理论、QFD理论和质量知识对产品创新改良因素进行了研究, 分析出产品需要改进的质量特性及质量特性间的矛盾, 但不能清楚地描述其矛盾的程度及为了解决矛盾而要采取哪些措施或技术创新。

研究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的映射关系是为了解决产品质量无法满足或达到用户需求或期望的矛盾。可拓理论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的方法, 是解决矛盾问题、形式化描述量变和质变的科学[5,6,7], 在工程应用方面已有了探索性的研究[8]。本文引入可拓理论对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进行映射研究, 建立了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的可拓分析方法, 并以此分析产品质量特性指标与过程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

1 映射模型

产品质量指产品的适用性, 是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可通过各个质量特性及其值来描述;过程质量是过程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是过程特征检测评价结果符合特征指标要求的程度。

图1所示的映射模型反映了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产品的形成是一系列具体的过程, 并通过过程的执行最终生成产品, 这样形成了产品与过程的关系转化环。产品通过用户的使用而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形成了产品质量。同样, 过程通过执行, 并对过程特征进行检测评价, 其结果合乎要求的程度, 反映了过程质量。在实践环节中, 把下道工序作为上道工序的用户, 使得用户需求按照质量等价原则分配到每一道工序或活动过程中。对重要的过程特征参数需要进行监控, 对无法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过程则需要改进甚至重组, 这样才能保证和改进产品质量, 满足用户需求。

2 质量域的可拓描述

针对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的映射, 可引入可拓理论对质量域进行描述。定义质量域中相关的基本元, 描述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的映射关系。

定义1 产品质量物元QR。对于产品 (物) P, 工程人员或专家对产品质量特征Cq及其值Vq的描述构成物元三元组, 记为QR= (P, Cq, Vq) 。

定义2 过程质量物元QP。对于过程Pid, 存在Pid质量物元, 记为QP= (Pid, C, V) , 其中, (C, V) 称为过程质量物元特征元, 由5M1E构成。5M1E指人 (man) 、机 (machine) 、料 (material) 、法 (method) 、测 (measure) 、环 (environment) 。

由于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由活动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而成, 所以过程质量物元由活动质量物元QA组成, 可以写成

QP=QA1♁QA2♁…♁QAn (1)

定义3 映射F。对已知域实施一定的变换得到另一个域, 则称这个转换为映射, 已知域称为这个映射的输入域, 得到的域称为这个映射的输出域。

例如, 产品生命周期过程是一个把顾客需求 (输入域, 即需求域) 经设计、制造、装配、测试和服务等一系列过程的作用 (映射) 而得到最终定型产品 (输出域, 即产品域) 的过程。

过程最基本单元是活动, 一个过程由单个或多个活动组成。活动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工具、技术和方法对某一对象进行相对独立的处理和操作, 达到一定的目标, 完成过程功能的一部分。故此有下面命题:

命题1 活动过程为一可拓变换, 是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变换。

在活动过程中存在5M1E等要素的物元, 它们构成活动物元。例如, 在轴承外圆端面精磨活动中, 活动物元A可以记为

A=Rin♁R1♁R2♁R3♁R4♁R5♁R6♁Rout (2)

式中, Rin为活动的输入;Rout为活动的输出;R1为操作人员或角色物元;R2为物料物元;R3为磨床设备物元, 主要特征为磨削参数;R4为磨削方法和技术要求;R5为磨削环境, 如温度、位置等;R6为对磨削检测的方法、技术和精度等要求。

推论1 产品质量取决于映射特征参数, 即活动过程参数, 也就是5M1E诸要素, 记为

Qq=F (I) =f (m1, m2, m3, m4, m5, e) (3)

式中, I为映射的输入域;Qq为产品质量, 是由5M1E共同作用的结果;m1、m2、m3、m4、m5、e分别表示人、机、料、法、测、环, 即5M1E诸要素参数;f为映射关系函数, 其过程参数的变化将产生不同的产品质量。

3 映射分析方法

3.1 映射的度量

产品质量以产品是否使用户满意作为标志值, 以该标志值对产品质量进行度量。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实质是可拓变换, 而可拓变换的结果改变概率分布, 使产品从输入 (相对产品而言是不合格产品) 经过活动过程 (可拓变换) 而输出 (用户满意的产品, 合格品) 。经可拓变换的概率分布或个体按标志值的分布则具体体现了可拓变换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废品”变为“合格品”, “矛盾”变为“融洽”的最终整体功能。

产品质量由产品质量特性指标集组成, 涉及多特性指标。假设产品各质量特性指标值位于区间 (ai, bi) , 则产品质量合格, 因此, 可设定合格产品质量标志值f1=i=1nαif1i (i=1nαi=1n为产品质量指标总个数, αi为产品特性指标重要性贡献率) , 不合格产品质量标志值f2=i=1nαif2i。由第i个特性指标值引起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概率设为pi, 引入分布函数相关的概念对可拓变换 (映射) 进行定量度量。

可拓集合的可拓均值为

Μ (Τ) =i=1n (1-pi) αif1i+i=1npiαif2i (4)

可拓分散度为

ΜSD=i=1n (1-pi) (αif1i-Μ (Τ) ) 2+i=1npi (αif2i-Μ (Τ) ) 2 (5)

可拓熵为

Η (Τ) =-i=1n (1-pi) lb (1-pi) -i=1npilbpi (6)

通过对式 (6) ~式 (8) 进行分析, 得出有关映射的以下结论:①可拓熵H (T) 与可拓分散度MSD强烈相关, MSD越大则可拓熵H (T) 越大;②当质量特性标志值f呈等概率分布时, 则可拓分散度MSD最大, 可拓熵H (T) 最大, 产品质量问题也最为复杂;③质量特性指标标志值对可拓熵H (T) 贡献最大者为最关键质量特性指标;④映射的目标是尽可能使可拓熵趋于无穷小, 即产品质量趋于全部合格。

3.2 映射的关联分析

设合格质量特性参数的波动范围为X0=[a, b], 生产的一批产品 (已标识) 的质量特性参数的波动范围为X=[c, d], 且X0⊂X, 则对于任意质量特性参数xX0, X的位置值为

D (x, X0, X) ={ρ (x, X) -ρ (x, X0) xX0-1xX0 (7)

其中, ρ (x, X0) =|x-a+b2|-b-a2, 称为xX0的距。

关联函数写为

k (x) =ρ (x, X0) D (x, X0, X) (8)

在过程质量的可拓集合A˜ (T) 中, y=k (u) 为A˜ (T) 的关联函数, T为可拓变换, k (u) 为元素u关于A˜ (T) 的关联度。规定:

(1) 当k (u) k (Tu) <0时, 称T为质变变换。质变变换分为两种情形:①k (u) >0、k (Tu) <0, 表示过程质量由满足要求转化为不满足要求, 过程质量质变, 不利于产品质量;②k (u) <0、k (Tu) >0, 表示过程质量由不满足要求转化为满足要求, 过程质量质变, 有利于产品质量。

(2) 当k (u) k (Tu) >0时, 称T为量变变换。量变变换也分为两种情形:①k (u) >0、k (Tu) >0, 表示过程质量相对稳定, 过程特性波动处于正常范围, 不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大的影响;②k (u) <0、k (Tu) <0, 表示过程质量相对稳定, 过程特性波动仍处于不正常范围, 产品质量不能得到改善。

从上面的映射定义及产品质量与过程质量映射可知, 产品质量某一指标是由n个过程参数p1, p2, …, pn综合引起的, 必然存在

Qqi=Fi (P) =f (p1, p2, …, pn) (9)

式中, Fi为针对产品质量某一指标qi的关联函数;f为产品质量与过程特征的映射函数。

考虑到各参数之间可能存在互相关, 而且每个参数在其允许范围内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有驻点 (极值点) , 因此必然有

Qqipi=Fi (Ρ) pi=f (p1, p2, , pn) pi=0 (10)

3.3 映射的优度计算

映射的优度分析就是分析过程质量特性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找出最优化的控制过程参数解决方法。优度分析包括设定评估优劣的条件、计算合格度、规范合格度和计算优度。

3.3.1 计算合格度

对于质量物元, 设质量评估优劣条件为M、质量合格要求的值域为X0、不符合要求但可转换为符合要求的值域为X、产品质量或过程质量的实际值域为U, 则以X0为值域、X为可拓域的可拓集合描述了U上任一个值u符合要求的程度, 称其关联函数k (x) 为u关于评估条件M的合格度。合格度的计算可参照式 (8) 进行。

3.3.2 规范合格度

设质量问题的解S关于评估条件的合格度为k (S) , 则

Κ (S) ={k (S) maxxX0k (x) k (S) >0k (S) maxxX0|k (x) |k (S) <0

(11)

K (S) 为解S关于M的规范合格度。

3.3.3 计算优度

设评价条件集M={M1, M2, …, Mn}关于Mi的规范合格度为ki (i=1, 2, …, n) , Mi的权系数为wi (表示该评估条件相对重要程度的系数) , 则

C (S) =i=1nwiΚi (S) (14)

C (S) 为该问题解S的优度。

由于过程参数对产品质量的贡献程度不同, 因此需要对各过程参数对产品质量的贡献程度进行比较和排序, 其关联度最大的值则为质量控制关键过程参数, 即

C (QP) =max{Ci (QP) , i∈ (1, 2, …, n) } (15)

其中, Ci (QP) 为过程质量的最大关联度, 即关键过程参数pi所对应的关联度。

4 质量映射分析案例

某轴承企业在轴承外圈沟道磨削加工中采用的磨床型号为3MZ143A/1;工件是608-2RS球轴承外圈, 材料为GCr15, 硬度为60~65HRC;砂轮材料和规格不变。采用在线检测磨削进给状态参数的检测系统自动记录磨削过程的状态参数 (功率) , 获取磨削加工的主要影响参数, 如粗磨、精磨进给速度、光整时间、砂轮修整间隔等。磨削加工中检测得到大量数据, 如表1所示。

利用可拓分析方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磨削过程质量特性的主要影响参数 (如磨削进给参数等) 与产品质量 (表面粗糙度) 的映射关系。设磨削加工过程参数的理想域为[ai0, bi0] (i=1, 2, 3, 4) , 分别表示粗进给速度、精进给速度、光整时间、修整间隔。根据表1数据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取精进给速度的可变动区间 (节域或可拓域) 为[12, 32] (μm/s) , 粗进给速度可变动区间节域为[40, 80] (μm/s) , 光整时间的节域[1,3] (s) , 修整间隔的节域为[8] (件) ;粗糙度的理想域为[0.080, 0.12] (μm) , 粗糙度的节域为[0, 0.16] (μm) 。

经过对过程参数逼近理想域的计算机运算, 其过程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①轴承外圈沟道粗糙度与进给速度、光整时间、修整间隔等参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②修整间隔大于16件时, 修整间隔对粗糙度影响严重, 而小于15件时, 其影响明显下降;③光整时间对粗糙度影响较大且较为稳定, 经过分析, 其理想的光整时间在2~2.5s区间为宜;④通过映射分析, 表明以表2序号7的各参数区间的组合可以获得最优的粗糙度;⑤应用分析方法进行距、关联度或合格度的计算过程中, 根据距和关联度的正负值及其变化程度可反映出产品质量的量变和质变。

5 结语

可拓映射分析方法重点关注过程质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问题, 可有效地解决产品质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或期望的矛盾以及为解决矛盾而要采取哪些措施或技术创新的问题。通过质量可拓映射分析, 可以分析出产品质量特性指标与过程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及其理想区间, 可形式化地量化描述产品或过程质量的量变和质变, 因此, 对质量规划、过程控制、质量决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根宝.现代质量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2]马怀宇, 孟明辰.基于TRIZ/QFD/FA的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41 (11) :56-59.

[3]华中生, 汪炜.基于QFD与TRIZ技术工具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 MS, 2004, 10 (12) :1588-1594.

[4]顾玉萍, 陈湘来.基于QFD、TRIZ和田口方法的集成化设计原理与方法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5) :13-15, 28.

[5]蔡文.可拓论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 1999, 44 (7) :673-682.

[6]蔡文.可拓学概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7]杨春燕, 张拥军.可拓集合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32 (2) :301-308.

过程质量监控 篇10

1 路面施工实现信息化的内容

路面施工过程中对关键数据实现信息化后, 通过监控信息化系统可以及时掌握想关注的日常生产内容和质量关键信息, 如日进度、总产量、生产波动、配比、水泥用量等等, 实现了“足不出户”的实时监控, 可以结合现场采集数据, 分析其混合料的稳定性能, 及时、针对性的改进和调整施工配合比, 达到了指导生产的目的, 确保工程质量处于优质、可控状态。路面施工过程实现信息化的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关键仪器设备信息化。工地试验室应对普通压力机、万能压力机、水泥恒应力压力机及马歇尔试验仪等关键性仪器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 以伺服电机控制压力大小及速率, 智能传感器采集试验数据并即时上传至信息平台, 做到试验全程无人为因素干扰, 试验数据无法修改, 保证关键性指标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场 (站) 拌合设备信息化。对改性沥青生产加工、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水泥稳定砂砾等场 (站) 拌合设备终端加装数据采集仪, 并即时上传信息平台, 由服务器远程监控场 (站) 拌合设备的稳定性, 即时判定改性剂掺量、矿料级配和水泥、沥青掺量是否在施工配比许可范围内。

3) 路面施工设备信息化。用于路面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应安装智能传感器, 并对采集的数据及时上传信息平台, 以便了解施工机具的行驶速率和振动频率, 判定施工机具配合是否正常。

2 动态质量实时监控的实现

动态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体系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观察生产过程的变化趋势, 通过过程控制图、移动均值图和变化极值图能在工程质量超出允许变化范围之前,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可以有效控制生产质量。

2.1 关键性仪器设备监控

对普通压力机、万能压力机、水泥恒应力压力机及马歇尔试验仪等关键性仪器设备进行自动化改造, 采用“压力机自动联网系统”, 利用网络技术, 将压力机等试验设备的试验数据及时上传到信息平台,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压力机自动联网系统”由“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和“数据监控分析与处理中心”三大部分组成。

1) 压力机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

“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系统”能实现试验数据自动采集, 自动绘制曲线图, 自动按部颁试验规程生成格式统一的数字报告, 便于远程网络传输和接收, 以及打印输出试验报告。

2) 数据远程传输系统。

利用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 TCP/IP通讯协议, 自动将试验曲线、试验数据和试验报告传输到管理部门的“数据监控分析与处理中心”。系统具有抗干扰功能, 如果网络中断, 试验数据将在本机保存, 网络一旦连通, 数据将自动继续传输, 保证上传数据的完整性。还可以防止人为切断网络传输线路, 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3) 数据监控分析与处理中心。

数据监控分析与处理中心可以按试验室名称, 分别建立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台账, 可以直观地检索、查看各个工程部位的试验曲线、原始数据和试验报告。可以设置设计强度或强度标准, 将自动检索不合格的试验报告, 可以设置混凝土强度区间, 有效控制强度的离散性。

2.2 水稳拌和站生产过程监控

水泥稳定土动态质量监控系统通过植入拌合楼自身计量系统, 以一定的时间频率 (一般为1 min) , 对拌合楼原材料的进料数据进行采集, 真实、准确记录各种材料动态计量情况。通过流量、配合比的换算, 利用统计原理和施工动态控制的方法, 能为质量控制提供最为基础、真实、快捷的施工数据, 并通过预先设定的警戒值, 能及时判断、预警到施工的不合理波动, 从而能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1) 事前预控。事前控制即指预先设置控制参数的范围界限, 超出此范围界限则进行系统报警, 以达到提前预防的目的。对水泥稳定土动态质量监控系统预先设定水稳各原材料流量范围、配合比范围等。当系统出现报警时, 说明其中某些控制值超出了预设范围, 相关单位可以及时查看并分析原因, 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2) 事中监控。水泥稳定土生产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对拌和环节的控制, 拌和环节质量控制的重点包括级配、水泥用量、用水量等。水泥稳定土监控系统对水稳拌合楼计量的数据进行采集, 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汇总、分析, 提供了与混合料质量相关的各项数据信息。

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查询各标段水稳拌合楼工作状态, 查询任意时间段内混合料配比、水泥用量、用水量、产量等, 可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控制。监控系统的总量校核方式有逐盘校核和总量校核。通过监控系统, 全面掌握了所辖范围内各标段的施工进度、材料用量等, 并进行总量校核和控制, 从大局掌握和协调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平衡关系。

水泥稳定土拌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为级配、水泥用量以及用水量。监控系统通过对水稳拌合楼计量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 得到某一时刻混合料的配合比、水泥用量、用水量等参数, 并与设置的控制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当其中任意一项参数条件不能够满足要求时, 系统便进行报警。通过数据报警, 能够实现以下对原材料用量的控制、对水稳混合料质量变异的及时发现、对水稳混合料质量变异趋势的控制等三大功能, 从而有效地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控制。

3) 事后分析。水稳混合料质量变异原因的分析:当监控系统进行数据报警时, 管理人员并不是全部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原因, 特别是系统因素引起的报警, 往往需要停机检查才能查明原因。通过报警数据分析, 结合正常数据, 是进行数据变异原因查询的有效途径。

后期问题原因追溯:在水泥稳定土施工结束后, 某些段落会出现水泥稳定土强度不足、芯样松散、反射裂缝等多种问题。此类问题与混合料级配、水泥用量等有一定的联系。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对保存的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 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 并对施工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在今后的生产中进行调整、控制。

2.3 沥青拌和站生产过程监控

沥青混合料动态质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评价每一盘沥青混合料的总体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将所有质量检测及统计结果通过网络传送给项目管理者。对不合格料实时报警, 通知项目管理者, 发现并解决问题。项目管理者可以利用数据库, 对当天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动态质量抽查和分析, 避免事后分析造成的经济损失。

2.4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动态监控

改性沥青生产过程远程动态检测系统能够通过对实时加入改性设备中的改性剂和基质沥青进行称重计量的数据信号, 自动检测改性剂在改性沥青中的含量比例;通过置于设备各检测部位温度传感器信号, 检测制作和发育过程中的改性沥青温度。这些数据由各传感器测得后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和电脑处理放大后即时进行上传。由于信号的检测和传输能够在瞬间完成, 这就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对沥青改性作业的全过程进行即时监督, 从而有效地保证改性沥青的制作严格遵从设定的工艺、工序和配料比例。

生产过程动态检测数据可由专门设计的工控机及其程序自动保存并通过无线通讯网络 (GPRS) 实时上传至管理人员工作站, 且可实现全天24 h无人化监管。改性沥青生产过程远程动态监测系统作业过程如图1所示。

2.5 摊铺、碾压过程动态质量监控

通过建立摊铺碾压动态质量监控系统, 用于路面施工的摊铺机、压路机应安装智能传感器, 并对采集的数据及时上传信息平台, 在摊铺机、压路机上安装温度测量仪、摄像机、环境测试仪、GPS定位仪等, 实时监测并评价每一时刻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的总体质量, 如摊铺温度、碾压次数、初终压温度等等, 是否能达到和满足技术设计要求, 同时, 在施工过程中将所有质量检测及统计结果通过GPRS发送给项目管理者, 监控人员利用数据库, 对当天的摊铺碾压质量进行定期动态质量抽查和分析。

1) 对施工气候环境, 如大气温度、湿度、风速等进行检测, 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服务器, 被授权人可随时查看现场施工天气状况。

2) 通过高精度GPS、红外线温度测定仪等对摊铺机摊铺环节进行实时检测, 可分析出行走速度、摊铺温度、整体施工进度等, 采集数据通过GPRS传输到服务器, 通过计算机分析, 判断摊铺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对于不规范的摊铺速度、温度进行报警, 全面监控摊铺进度实时进展情况。

3) 通过高精度GPS、智能压实仪等, 对压路机碾压环节进行监测采集, 根据精度要求不同, 可分析各关键断面的压实均匀性, 配备智能压实设备, 则可对比得到现场压实度。实时采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数据库, 通过计算机分析, 判断现场碾压工艺方案是否符合项目管理要求, 现场压实的均匀性以及压实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结语

1) 对路面施工的关键仪器设备、场 (站) 拌合设备、路面施工设备终端加装数据采集仪, 实现信息化改造, 是实现公路路面质量动态监控的前提。

2) 通过路面监控信息化系统, 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路面施工的生产内容和质量关键信息, 可以提高路面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有利于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降低质量事故损失。

摘要:分析了公路路面施工关键数据信息化的内容及施工过程动态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实现方法, 指出对路面施工的关键仪器设备、路面施工设备终端等进行信息化改造是实现公路路面质量动态监控的前提, 通过建立路面监控信息化系统, 可及时掌握路面施工质量关键信息, 提高路面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上一篇:高校会计核算问题下一篇:民营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