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肪因子

2024-08-19

血清脂肪因子(精选四篇)

血清脂肪因子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常德市2008年老年健康体检资料数据齐全的538名对象的患脂肪肝与否及血清生化指标数据为分析用资料。538名对象中, 脂肪肝者150名, 非脂肪肝388名;男339名, 女199名;年龄 (57.178 6±9.561 62) 岁;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包括三酰甘油 (X1) 、总胆固醇 (X2) 、高密度脂蛋白 (X3) 、低密度脂蛋白 (X4) 、谷丙转氨酶 (X5) 、谷草转氨酶 (X6) 、纤维蛋白原 (X7) 。

1.2 资料分析

先令患脂肪肝者为“1”、未患脂肪肝者为“0”, 然后用SPSS软件对患脂肪肝与否和上述7个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标准正态离差变换, 并计算此8个指标 (标准化变量) 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再选与患脂肪肝与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化变量, 定入选水准α=0.05、剔除水准α=0.01, 做以患脂肪肝与否为应变量、选入的各血清生化指标为自变量的标准化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筛选自变量;最后对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的各标准化变量进行因子分析, 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各公因子, 建立因子回归方程、计算各对象因子得分计量值、令因子计量值≥0者为脂肪肝、<0者为非脂肪肝, 并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进行因子计量诊断[1]与筛检方法的真实性评价。

2 结果

2.1 标准化变量的逐步回归模型

进入标准化变量逐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依次为谷丙转氨酶 (X5′) 、三酰甘油 (X1′) 、低密度脂蛋白 (X4′) 、纤维蛋白原 (X7′) ;逐步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250、F=44.384、P=0.000。

2.2 入选标准化变量的因子分析

2.2.1 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

患脂肪肝与否 (Y′) 与进入逐步回归方程的4个标准化自变量 (Xi) 的因子分析, 在定因子个数为4的情况下, 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见表1。

2.2.2 各指标于公因子的载荷

做因子分析的上述5个指标于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见表2。

2.2.3 各公因子的专业解释

自表2看来, 第一公因子主要支配X5′和Y′, 可解释为肝脏功能;第二公因子主要支配X1′, 可解释为三酰甘油水平;第三公因子主要支配X7′, 可解释为凝血机制;第四公因子主要支配X4′, 可解释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2.2.4 因子得分的回归模型

用SPSS自动生成的各对象的于各公因子的得分为自变量、Y′为应变量建立一般因子回归模型, 其复相关系数为0.833、确定系数为0.694、调整确定系数为0.691、F=301.778、P=0.000;其因子得分回归方程的工作式为:

最大方差旋转15次的因子载荷

式中g1、g2、g3、g4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公因子得分 (按此式计算的结果为标准化应变量Y′)

其回归系数及其t检验结果见表3。

2.2.5 计算因子系数与因子计量值

本资料计算各对象因子得分的因子系数见表5。个人因子得分计量值Y=Σ因子得分系数i·标化指标j;其中因子得分系数由SPSS软件自动生成, 标化指标j→uj= (xj-χj) /sj, j=1、2、3、4即分别为谷丙转氨酶、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标准化正态离差;xj、-χj、s分别依次上四指标的实测值及其均数与标准差, 其值见表4。^

2.3 因子计量诊断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的因子计量诊断结果见表6。

2.4 真实性与收益评价

灵敏度=68.00%特异度=75.00%漏诊率=32.00%误诊率=25.00%

+LR=2.72-LR=0.43准确度=73.05%阳性预测值=51.26%

阴性预测值=85.84%

3 讨论

3.1 本法的诊断依据

本法诊断的依据是基于原资料经因子分析所提取的公因子——肝功能、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三者的表现值 (标准化值即前述的uj) 。从其对脂肪肝的方差贡献达88.920%, 因子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达0.833、确定系数达0.694、F=301.778、P=0.000来看, 可认为其诊断依据是可靠和可信的。

3.2 本法诊断的实用性

从筛检方法应用要求的角度来看, 本法似乎并不理想 (特异度低、误诊率高、符合率低)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 笔者认为, 若从筛选脂肪肝高危人群以便进行干预的目的出发来考量, 仍有应用意义。其理由有二: (1) 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均高, 且误诊率高一点不但不会导致对象的健康危害反而, 有益 (被误诊的人多为上述指标表现值接近临界值的人, 更多的这样的人接受干预对他们本人有益无害) ; (2) 对象自己即可诊断, 稍有文化的人, 肝功能化验结果出来后, 对象本人即可按条目2.2.5介绍的计算个人因子得分, 若即可判定为自己脂肪肝。

3.3 本法应用的优缺点

3.3.1 优点

应用本法的优点有四: (1) 成本低, 做一个肝功能检查花不了多少钱; (2) 对象本人自己可以根据肝功能结果进行诊断; (3) 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筛选; (4) 方法阳性率高而漏诊率低, 适于筛选高危人群以便进行干预。

3.3.2 缺点

资料分析方法非常复杂, 需懂统计学方法原理的人才能建模, 且本资料的研究对象为47岁以上的人, 不适用从年轻人群中筛选脂肪肝高危者。

参考文献

[1]周慎, 周重余.最大似然判别法对中风后遗症中医证候的计量诊断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1 (4) :26-29.

[2]袁肇凯, 田松, 李杰, 等.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实验指标的计量诊断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5 (4) :26-29.

[3]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诊病[J].辽宁中医杂志, 2002, 29 (3) :142.

血清脂肪因子 篇2

近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家禽遗传与育种创新团队利用转录组和小RNA表达谱 (micro RNA) 整合分析方法, 获得了鸡腹脂组织信使RNA (m RNA) 和micro RNA协同调控网络, 并在脂肪沉积关键micro RNA方面取得最新发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科学报告 (Scientific Reports) 》上。

该团队基于高、低脂鸡腹脂组织m RNA和micro RNA表达谱, 利用m RNA/micro RNA整合分析策略, 得到腹脂中106个相关基因及其互作的62个micro RNA, 进一步利用分子通路和调控网络分析及细胞水平系统的生物学验证, 最终显示gga-mi R-19b-3p能通过抑制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 (ACSL1) 基因的表达, 有效地调控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这一mi RNA可作为与鸡腹脂沉积相关的分子标记, 在遗传辅助育种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脂酶水平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组45例, 均由临床经B超、CT、肝穿病理等检查确诊。其中男33, 女12, 年龄35-64岁, 平均48岁。

分级组: (1) 肥胖性脂肪肝20例, 按[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100%, 20%者为肥胖; (2) 糖尿病性脂肪肝14例, 空腹血糖>7。8mmol/l。 (3) 原因不明脂肪肝11例。对照组39例, 平均38岁, 均为健康体检者, 且经B超, 肝功能等已排除心、脑、肾和内分泌疾病。

1.2 方法

空腹采血3 ml分离血清待测, 采用DGKC-new方法 (速率法, 负向反应) , CHE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在405nm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变化, 其下降速度与样品中CHE活力成正比, 参考值范围3。7-13ku/L, 仪器用日本产奥林帕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定结果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表中提示, 与对照组相比, 脂肪肝3组CHE水平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0.01)

3 讨论

血清脂肪因子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734例对象均自2009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人群, 均排除肿瘤、感染、贫血、肝脏疾病等与SF变化相关疾病。均经B超诊断为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734例。其中男性615例, 女性119例;年龄30~70岁, 平均58.6岁。734例分为男性、女性SF正常及升高两组;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 再分成5组。

1.2 方法

采用德国Roche Elecsys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及配套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 (ECLIA) 。均要求晨间空腹静脉采血2m L, 离心后待检。参考值:男性 (30~400ng/m L) , 女性 (13~150ng/m L)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15例男性脂肪肝患者SF检测结果分析 (表1)

*相同年龄段, 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 P<0.05

2.2 119例女性脂肪肝患者SF测定结果分析 (表2)

*相同年龄段, 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 P<0.05

由表1、表2可知, 脂肪肝好发于40~60岁年龄段的中年人群中, 且该年龄段男性脂肪肝患者SF升高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患者;而男女性患者中40~60岁年龄段SF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 其患病人数及SF升高值均高于其他年龄段,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SF是一种脱铁蛋白组成的具有大分子 (450Kd) 结构的糖蛋白, 有外壳和内核组成, 外壳的24个亚单位为去核铁蛋白;内核是一个含4500个铁原子的核心。铁是人体必需元素, 正常人体内总含铁量为3~4.5g。肝脏是铁蛋白合成和储存的主要器官, 大部分储存与肝细胞内。有学者认为肝脏生成肝癌时, 由于肝组织变性坏死, 将肝脏中的SF释放进入血循环中, 致使SF升高。SF作为广谱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在70年代作为肿瘤的参考指标广泛用于临床。但本文所统计的SF升高病例中尚未发现有各种肿瘤情况。

而另有学者认为患脂肪肝的发生时由于肝细胞发生甘油三酯堆积, 导致的一系列的细胞受损, 亦是引起SF升高的原因之一。另外, 脂肪肝患者一般是因为营养过剩, 肝铁负载过度, 导致铁蛋白合成增加。因此, 有学者认为脂肪堆积和营养过剩是引起SF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结果得出中年男性脂肪肝患者SF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和女性患者, 考虑原因是中年男性患脂肪肝比率较高。

目前并无反映脂肪肝及脂肪肝进展程度的理想指标, 只有少数肝功能指标在脂肪肝时轻度升高, 如ALT、AST等。脂肪肝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变与病理活检活检结果无直接关联, 从肝病理活检证实的脂肪肝患者中, 仅有20%~30%有肝功能异常表现。由于部分教材将SF作为肿瘤标志物指标之一, 临床经验缺乏的医生常把不明原因的SF升高与肿瘤联系起来, 却忽略考虑脂肪肝的发生。从而造成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法解释的局面。此外, 女性周期性月经还影响体内SF含量。女性脂肪肝患者SF升高多见于闭经后。所以建议患有脂肪肝作为SF升高的临床解释之一。但也不能忽视各种肿瘤存在的参考意义。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 还需要扩大样本量以得出更充分、更科学的结论。此外, 这些病例只以B超结果作为脂肪肝的诊断依据, 若采用病理活检则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张巧梅, 张振宙, 檀素娟.血清铁蛋白增高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14) :109-121.

[2]周青玲, 卢志勇, 许德顺.老年人血清铁蛋白检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4) :145-146.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

[4]刘然, 李玉梅, 刘佃香.SF、TSGF组合诊断AFP阴性小肝癌[J].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 (3) :60.

上一篇:科技引领下一篇:桥梁与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