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教学例析

2024-09-10

语文探究教学例析(精选十篇)

语文探究教学例析 篇1

众所周知, 习题在教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习题可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弥补教学缺漏, 完善知识的体系,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尤其进入高中以后, 习题的分量不仅加重了, 且习题作为知识的延伸、补充、完善、深化, 其功能是其他形式无可替代的。面对浩如烟海的练习, 上下五千年, 中外大舞台, 仅仅靠题海战术, 学生必会被淹没于“汪洋大海”之中。为了纠正上述弊端, 笔者尝试在习题教学中采用以“探究”为基础、以“建构”为目标的“探究—建构”型教学模式。“探究”即学生以探索研究者的身份, 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认识、理解知识、发现规律;“建构”就是通过“探究”, 不仅使学生掌握现成知识, 更能经历并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自觉、主动地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 通过习题训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挥潜能、提升素质。因此, “探究—建构”在习题教学的运作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的,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质疑、探讨、归纳, 使学生成为不断发展的个体。下面以世界史上册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中有关“俄国历史”的一组练习为例, 具体予以解说。

一、把答案交给学生

(1) 精心组卷。习题训练和试卷检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专题知识、阶段知识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作为组卷者的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能够激励学生探究并达到知识建构的习题。世界近代史上册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中包含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政治状况、殖民侵略等主要线索, 每一条线索都鲜明地体现了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特征。而精心组织习题, 就要从细小的切口入手, 对历史进行全方位的探究, 架构起历史知识的网络。本组练习就以俄国历史为切入口, 纵向联系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彼得一世改革到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亚历山大改革, 以及由此改革的不彻底性而带来的封建军事特点;横向联系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出现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规律。

(2) 呈现过程。在进行习题课堂教学前, 笔者要求学生阅题后先把代表“有把握”“有疑惑”“不理解”等不同意思的记号标注在各个题号上, 鲜明地呈现自己解题的思维特征;对选择题则要将题干中的关键词标注出来, 如“根本目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相比特点”等, 以在自己二次阅题时起到提醒作用;为了防止个别不自觉的学生敷衍了事、保障练习的有效完成, 教师可组织学生自我管理, 进行组内、组际作业完成情况的互检。

(3) 交付答案。学生完成练习后, 教师应将答案向学生出示, 让学生通过答案的对照进行二次练习, 对自己原先标注不同记号的题目产生新的认识。如纠正原先自以为“有把握”而实际答错了的题;即便侥幸答对了“有疑惑”的题, 也要端正认识, 巩固消化;而对原先“不理解”的题, 回答无论对错, 都要回归书本重新认识、提升水平。在上述自我诊断、自我分析的过程中, 学生应提出自己不能解决或观点不一致的题项, 留待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解决。

(4) “承包”、合作。为了使课堂上的共同探讨不流于形式, 教师须在课前根据题量将每道题责任到人, 或者个别承包, 或者同桌合作, 要求责任人在课前对自己所承包的题目进行分析, 尽己所能确定题目选项应选或不选的理由、由此及彼派生了哪些知识概念、延伸出怎样的知识联系, 等等。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承包任务, 教师应事先提醒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如同学、老师、书本、参考书及网络, 以寻求最大的帮助。

二、让问题走进课堂

让学生在课前练习、自我诊断的基础上, 带着自己不能解决、不太理解的问题走进课堂, 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诊以及师生会诊, 共同解决难题, 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

(1) 将自我诊断中遇到的问题提到课堂上来。例一:列宁认为俄国帝国主义“可以说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对“层层密网”的正确理解是A.沙皇专制制度B.完整的封建农奴制C.封建农奴制残余D.封建小农经济。学生对该题就提出了疑问:C项和B项有何区别?

(2) 对于学生个体提出的疑难问题, 教师交由全体学生共同释疑, 统一认识。由于每个题目都有学生承包, 各自都会拿出“充足的”论据, 如答案有误而恰好有同学提出异议, 应该以此为契机, 将问题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解决。如当有学生对上述试题存在疑问时, 笔者就组织全体学生展开讨论, 结果学生以“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改革后完整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不存在”“1861年改革不彻底”“资本主义前的生产关系即封建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封建农奴制残余的表现”等推断论证了答案应该是C而不是B。通过这样的议一议、说一说、争一争,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有效地纠正了部分学生似懂非懂的学习偏差。

(3) 营创宽松氛围, 让学生在互问互答中提升认识。作为试卷组织者———教师, 在自己的用意不被学生理解时, 应抓住最佳契机, 采用学生互问互答的形式, 对知识进行联系、拓展、深化, 以提升学生的认识。如笔者从例一引申出这样的问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对俄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组织学生互问互答。学生在回顾“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内容中有关俄国的历史后, 得出“经济上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和“政治上封建专制使无产阶级没有合法斗争的环境”的结论, 进而形成“为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等新认识。通过互问互答, 学生的眼界开阔了, 思维活动被推向了高潮。

三、构建知识的网络

学问、学问, 首先要“问”, 只有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才能把握主动、思维活跃。而一旦学生的“问”开了场, 教师就应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知识网络的构建。

(1) 在“不确定”中建构。由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理解的不确定性, 使问答不能体现命题者的意图, 这时就需要教师独具匠心、及时引导, 让学生把思维中孤立、零散的知识点归纳后作答。例二:俄国和日本的垄断组织都带有封建性, 形成这种特征的历史原因是A.由封建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沙皇和天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C.实行的资本主义改革很不彻底D.统治阶级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 已知道俄、日两国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但改革不彻底, 还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 因此C项肯定是正确的, 但A项似乎也有道理。笔者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这一不确定性作出以下设计: (1) 英、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答案:封建社会。既然A项符合英法, 英法又未呈现封建性, 可以排除A项) (2) 英、法、美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答案:资产阶级革命) (3) 俄国和日本又是通过什么事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答案:分别经过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这两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和 (2) 比较后可知各自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 (4)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方式? (答案:英、法、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而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存在着政治危机的催化因素) 通过这样的设计, 学生把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建立的途径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融会贯通, 形成如下知识结构图。

(2) 有“预谋”地建构。这一建构以教师精心组卷为前提。随着学生的分析和教师的引导, 资本主义发展各个阶段的特征以及政治、经济、扩张等线索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知识结构, 使习题评讲不只是流于检测、强化记忆层面, 而是更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本组练习之后, 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巩固, 俄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得以清晰地呈现和证实, 如下图所示。

四、引领学生发展

人们通常说, 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而“探究—建构”型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要给学生一碗水、一桶水, 更要引领学生找到知识的水源。

(1) 示范。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作好示范, 从习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到能力的要求, 从洞察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到对知识的联系、延伸, 从答题技巧的点拨到失分原因的分析, 教师都要规范讲解、严谨示范。例三: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削弱贵族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B.引进西欧先进军事技术, 建立海军和新式陆军C.鼓励发展工业, 允许工厂使用农奴劳动D.推行学校教育, 提倡西欧式生活方式。对该题教师讲解时语言要严谨、科学, 点明判断改革性质的关键是看其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而使用农奴劳动仍属封建性质, C项正是以强化农奴制的方式来发展工场手工业, 所以切合“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非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题干。通过示范, 能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善于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把握历史。

(2) 仿照。示范后, 教师应向学生布置说题的任务, 激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探究、展示自我, 必要时可开小灶, 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激发向上的情感。例四: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其主要依据是A.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B.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C.改革使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建立。通过教师的示范 (如例三) , 学生也能以“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概念”为标准进行判断、分析, 得出“1861年改革使俄国获得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故应选C项”的结论。对学生的分析, 教师应先肯定其勇于展示自我的精神, 然后再作适当的分析、补充和拓展。

(3) 创造。历史习题对知识的考查往往可以一题多变、一题多考, 通过对习题的再创造, 变换角度或题型, 举一反三, 不仅能促进学生掌握习题内容,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 可将例四改头换面成例五:与欧美工人运动不同, 19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以政治斗争和暴力斗争为主, 其原因不包括A.俄国缺少工人合法斗争的条件B.俄国是“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C.无产阶级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俄国不存在修正主义。如此一改, 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分析俄国国情, 并结合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政治呈现民主、专制两类不同的特征, 从另一个侧面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例析新课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专题 篇2

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类似“探究”,“科学探究”,“探究式学习”这样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明显增大。不少一线老师勇于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收到明显效果。不过,也有部分老师对此困惑,甚至担心。例如,一些中学老师问道:

“现在教学言必提探究教学,好像不探究就没有改变观念,没有新课改一样。为什么探究式教学几乎承载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所有希望?”[i]

“一个早上4节课,每节课探究一个科目的问题,而且学生要花费很多的课外时间查资料,这样是不是与减负有矛盾呢?况且科学家几年才探究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难道是超人吗?”[ii]

这些问题表明了一些老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困惑。在此文中,拟特别针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进行讨论。

一、例说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不仅在中国,就是在国际改革浪潮中,“探究”(inquiry)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英文inquiry源于拉丁文的in或inward(在…之中)和quaerere(质询、寻找),“科学探究”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这样的界定:“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iii]在科学教育中采用的科学探究通常叫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或者探究式教学,它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问题拟另文讨论)。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在我国越来越走向深入,并且已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老师在对探究式教学的功能认识上仍容易出现两方面的偏差,其一:探究式教学承载了实现课程所有目标的重任;其二:探究式教学无非是应对教学检查的形式。前者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神话,后者则是对探究式教学功能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此,以一实例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教材走进了第一批国家级实验区,安徽芜湖某中学的物理老师上了这样一节探究课。这节课的内容是“探究速度的变化”;有关的探究要素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分为几组,分别探究不同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其中一组探究物体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图1)。该小组拟测量球在斜板上、下半段运动中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然后算出球在上、下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由此判断球在斜板上运动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他们测斜板长度(即位移),然后再测球在斜板上运动时间。在他们测试时间过程中,球不时从斜板掉下,他们不时将球再放于斜板,球从哪里掉下,他们就将球再放到那里,而按停表的学生持续记录整过程的时间。最后学生用测得的位移和时间算出球在斜板上、下两半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教学目标涉及多个方面:注重位移、时间、平均速度等物理量的理解;强调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等能力培养;激励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这节探究课的难点在对时间量的测试,是否有效?是否可靠?等等。显然,在这组学生的测试中,其时间测试量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做”,学生在探究能力方面的问题很难具体显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正是通过这样的探究课,学生经过一个“做中学”的过程,从而彰显科学探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

无疑,大多数人都认为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则非常弱。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仅靠传授是不行的,这就象学游泳必须下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难免喝水、呛水,只有通过这样的“折腾”,学习者才能学会游泳。在探究式教学中,情形有些相似,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折腾”,不断犯错改错,他们才能真正养成对终身发展皆有益的探究能力。

因此,探究式教学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通过探究式教学达成某些课程目标。

二、探究式教学并非 “阿拉丁神灯”

虽然探究式教学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培养功能,但是它却不是万能的“阿拉丁神灯”。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科学探究,但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如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实施中,应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灵活选取教学方式。

其实,在物理课程标准中不仅有对探究能力的要求,还有对知识内容等要求。在初、高中的内容标准中皆含有两部分内容:其一,科学探究;其二,科学内容。在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求中,分别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7方面提出了要求。若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相应的科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科学内容的要求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的。例如,在物理1和物理2共同必修模块中有这样的要求:(详细内容请见课程标准[iv])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例析 篇3

一、设置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做”

任务1:在大家桌上有很多小棒,从中取6根,大家试试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

任务2:如果从中取7根、8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大家试试分别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摆完了分别还剩几根?并记录下来。

借助上述两个任务,同桌的两个学生自己动手摆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学生在摆三角形这个实实在在的动作中进行直观感知平均分配这一概念,并记录操作的结果,为进一步互动交流提供了资料。

二、引导学生反思“做”的过程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有少数学生与余数的概念非常接近。为此笔者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采用问题的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反思其摆三角形时的思维活动过程。

师:如果摆三角形最后有剩余不能摆成三角形,一般剩下几根小棒?

生:有时候剩下1根,有时候剩下2根。

师:为什么不会剩下3根、4根或5根?

生:如果剩3根,那么这三根正好又可以摆一个三角形,就没有剩余了;如果剩下4根那么其中3根还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最后剩下1根;同理5根摆下来最后剩下2根。

借助于学生汇报和师生对话的过程,学生对摆三角形即一个数除以3的结果越发清晰,而且还为比较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从剩下的只有1根、2根这一支撑点出发,只要稍加引导,学生能够对“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下节课学习内容形成初步印象,使数学学习过程更为连贯。

三、互动探讨共建算式

1 基于认知需要自主猜想

笔者以7根小棒摆三角形为例,让学生自主构建算式,这对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大多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由于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猜想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笔者收集到的结果有如下两个:

生1:7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掉了6根摆三角形,最后还剩1根,所以应表示为:“7÷3=6剩1”。

生2:7根小棒摆三角形,用掉了6根摆成2个三角形,最后还剩1根,所以应表示为:“7÷3=2剩1”。

在学生猜想后,自然生成证实和评价的需要,顺学而教的效度就比直接教授高出许多。

2 顺学而教,建立概念

以6根分了没有剩余,学生自己建立的“余数”的基础,引导学生对“生1”、“生2”的表达方法进行评价,学生很快可以意识到“生2”的表达方法更为合理。在学生认识到位的基础上,笔者进行新算式教学:“7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2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数学家列出来的算式比我们同学的更合理一些:“7÷3=2(个)……1(根)”。“余数”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对于平均分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我们叫它“余数”。并进一步指导读法:“7除以3等于2余1”,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经验以相互交流探讨的形式自主理解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 模仿训练,巩固概念

在7根小棒的摆放列式和读法师生共同探究并建立概念后,学生内心都有自主体验的需要,为此,笔者设置了2个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内化概念。

(1)要求学生对上述操作活动中“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其他情况进行列式。

(2)要求学生取10根小棒,试试可以摆成几个正方形,并列式。

四、教者反思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例析 篇4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科学探究.它把科学探究引进教学, 重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 探究是学生的探究, 教只是为学服务, 而不是要学服从教.探究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学,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来说, 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

二、探究式教学的现实基础

1. 素材的可研究性.

用于探究式教学的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难度, 必须超越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 否则失去了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2.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地在知识客体与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 就不可能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 从而达不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性.

情景化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探究式教学中来,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从而使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本质的区别.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例解析

例:在学生掌握了圆心角的基础上, 运用探究策略, 让学生尝试探究圆周角的3种情况以及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教师是这样开始教学活动的.

师:同学们, 请大家回想一下, 什么叫圆心角?

生: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师:出示以下图1、图2、图3, 可利用几何画板演示, 老师问图中的角与圆心角的区别;它有什么特点?它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生:它是圆周角, 它的顶点在圆上, 两边与圆相交.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画圆周角时是否它的一条边一定要经过圆心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各种不同位置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还有没有其他的情况?

生:没有.

师:请同学们给出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 并一一列出来.我们观察这3个图形, 图中圆周角∠BAC所对的是哪条弧?

生:弧BC.

师:弧BC所对哪些角, 这些角有什么关系?

生:∠BOC, ∠BAC.

师:请同学们思考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当学生有困难时, 引导学生先看图1, 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

生:∠BAC好像是等于∠BOC的一半.

生:∠BOC=∠BAC+∠C,

又∵OA=OC, ∴∠BAC=∠C.

∴∠BOC=2∠BAC.即∠BAC=12∠BOC.

师:你怎么证明呢?

师:这说明∠BAC=1/2∠BOC是正确的.以后, 我们遇到圆周角有一边过圆心时, 可以直接利用这个结论.那么圆心O不在∠BAC的一边上时, 圆心O在∠BAC内部或外部的情形, 结论∠BAC=1/2∠BOC是不是仍然成立呢?

(学生思考、议论, 有的动手在图上画线.图略.)

生:作直径AE, ∵∠BAE=∠ABO,

∠BOE=∠BAE+∠ABO,

∴∠BAE=1/2∠BOE.

师:对的, 但是既然添了直径AE, 能不能直接利用第一种情况的结论呢?

生:∠BAE=1/2∠BOE, ∠CAE=1/2∠COE,

∠BAE+∠CAE=12 (∠BOE+∠COE) ,

即∠BAC=12∠BOC.

师:很好.这里直接利用图1中得出的结论, 当圆心O在∠BAC的内部时, 是通过画直径把弧BC上的圆心角和圆周角分开, 利用角与角的和来证明了结论.那么图3是否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呢?

生:图3的情况和图2的差不多, 也可作直径AE, 把∠BAC和∠BOC都看成两部分的差. (图略.)

具体说:∠EAC=1/2∠EOC, ∠EAB=1/2∠EOB,

∠EAC-∠EAB=1/2 (∠EOC-∠EOB) ,

即∠BAC=1/2∠BOC.

师:非常好!对于这3种情况我们经过证明, 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弧BC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圆周角定理.

从上例可以看出,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是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过思考, 提出假设, 尝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提出的问题.然后, 学生收集资料, 或回忆先前学过的知识, 用于证明假设是否有效或正确.最后, 对资料进行处理, 利用资料和先前学习的知识进行推理, 对假设进行分析、验证.在上例中, 学生的每次证明过程都是对自己的假设的验证过程, 验证后得出了结论.

四、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对素质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探究教学通过“创设问题———猜想假设———获取信息———建设模型———讨论思考———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 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原理、公式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发展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 满足学生多样性学习的需要.

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 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探究式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 鼓励与提倡学习多样化.而探究式教学模式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发散思维的空间, 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多样性学习的需要.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在水中学游泳”, 运用数学知识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产生了好奇, 体验了数学化过程.让学生摆一摆, 动手操作;想一想, 观察思考;议一议, 交流心得;使数学教学不是纯粹的x、y、n的符号运算, 而是充满着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 经历探索数量关系, 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通过运算验证规律, 也达到了从探索规律中增加数学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也体验了大千世界中事物的图形对称美, 学会了倾听、交流、反思, 发展了科学思维, 增强了科学精神.

总之, 探究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探究教学中, 创设了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 有利于唤醒、发掘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有利于形成现代人的终身学习的需要及全面发展所应具有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语文探究教学例析 篇5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 黎肖鸿

语文教学就是一门美的艺术,必须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语文之美,欣赏语文之美,并创造更多语文之美,让人文精神焕发绚丽的光彩。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如何才能让语文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之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添点“人味”,抹点“情愫”,加点“文香”,掺点“动感”,缀点“时尚”。这样,“五味俱全”的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人文之美”。

一、激活文本,融入“人味”,激发学生二次创作的兴趣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教师如果不加处理,激活文本,不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不懂得指导学生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融入“人味”,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为例: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融入“人味”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

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

在这些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二次创作的趣味盎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

“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也同样感受到了作品之中的“人味”。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人文之美吗?

二、创设情境,注入“情愫”,引导学生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文本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涌动生命情感境界。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创设情境,不注入“情愫”,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想,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

若教师适时地问一句:

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

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情愫”,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

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放飞思绪,植入“文香”,“诗化”学生欣赏生命的心灵

长期以来,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片面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偏重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培养,语文课堂过度地进行语言文字知识、技能的传授和练习,失却了人文关怀,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情感的缺失与人文的流放。正是因为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偏执,对于人文教育的忽视,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了人性、人情和人道,缺少了人文关怀,课堂变得干瘪、单调、乏味,甚至面目可憎。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被钝化了,人格被异化了。更可悲的是语文课堂在窒息了学生的同时,本身也逃脱不了被学生抛弃的命运。

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放飞思绪,植入“文香”,“诗化”学生欣赏生命的心灵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石钟山记》一文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难得的一幕: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

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同样,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亘古未有”。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的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

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放飞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让学生放飞思绪,给语文课堂植入“文香”翰墨,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掺点“动感”,点燃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激情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人文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例如:《项脊轩志》后记部分: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但只有引入生活,掺点“动感”,点燃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激情,为学生架设理解沟通的桥梁,才会让学生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于是我问学生:

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

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于是就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引入生活,为学生架设理解沟通的桥梁,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五、关注经典,体现“时尚”,拓展语文教学新视野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经典,体现“时尚”,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拓展语文教学新视野。

例如教授《秋水》一课时,我把该文处理为合作研讨的“研究型”学习,课前要求他们小组合作,通过辅助资源或上网搜集有关“庄子”的资料,利用资料合作研究庄子及《逍遥游》。

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学生推荐诗歌《锦瑟》,我巧妙利用“庄生晓梦迷蝴蝶”引出庄子,让学生 围绕“你知庄子有多少?”的问题谈谈各自的见解。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让我惊喜的是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丰富异常。有的甚至以庄子的《庄子》、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为例子,分析庄子及其思想和艺术特色。接着,以《秋水》为例剖析。我让学生合作找出重要实词、虚词解释意义,并联系学过知识拓展归纳词类用法;理解重点句子,注意特殊句式的特点,各小组互问互答进行竞赛。再让学生讨论问题:最后,我让学生合作练习,质疑《秋水》,再进行课堂总结。学生热情高涨,各小组长组织,全体学生踊跃参与,讨论激烈,旁征博引。

在课堂总结时,有一位学生发言:

“本文让我们领略到庄子散文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设喻精妙,妙趣横生的特点。我们小组比较了诸子散文可以看出:同列”百家争鸣“的诸子圣坛之席,庄子反对“孔孟之道”,与荀子共倡“顺乎自然”;同是诸子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战国中叶的著作,孟子以语言犀利,气势磅礴,雄辨扬名;庄子则以海阔天空,神思飞越的浪漫主义色彩长存。”

学生言毕,博得大家的热烈掌声和赞赏。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共享,学生明显尝到甜头。

他们自主学习,合作研究了“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辨析”、“特殊文言句式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还有生命力吗”等专题,在学生中掀起了“古文热”。这无疑是来自语文课堂合作和谐,共享学习的延伸。

在语文教学中,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合作,和谐研究,共享学习。教师充当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满足合作共享的心理需要,使师生在语文教学中体验“五味俱全”愉悦舒畅的感受,享受人文精神赋予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解读中国教育》钟启泉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0)

2、《纵论语文教育观》李杏保 陈钟梁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9)

3、《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杨再隋 编著(语文出版社 2010.10)

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 2008.7)

5、《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叶朗(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01.0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例析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化的童话散文,有“温柔的春雨姑娘”,弹奏出春雨“乐曲”;有“慈爱的竹妈妈”,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穿着竹妈妈给他的一件件衣服;有“大嗓门的雷公公”,敲响大鼓的春雷声音。课文从笋芽儿出发,引出春雨姑娘的“引发力”、竹妈妈的“束缚力”、笋芽儿自己的“奋发力”,形象生动地描写,有声有色地叙述笋芽儿成长过程,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笋芽儿的自豪,感悟笋芽儿的奋发。

一、激趣导入

提问:同学们,大家见过笋芽吗?(多媒体展示笋芽图片,板书:笋芽儿)从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竹子和笋芽的关系吗?

导入课文: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开了,草绿了,笋芽儿也开始探头出来,想要看一看大地回春,看一看美丽世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呈现笋芽儿图片,让学生了解竹子和笋芽基本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预习习惯。)

二、整体感知

提问:通过朗读课文,大家明白了什么?(展示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春雨呼唤,笋芽儿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儿往上钻;竹妈妈穿衣服,笋芽儿钻出地面。在大家的关怀下,笋芽儿逐渐成长,长成健壮的竹子。

板书: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

三、精读感悟

(一)课文一二段

春雨呼唤笋芽儿:朗读课文一二段。

1.朗读一二段,以读代讲,教师提问:课文中沙沙沙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下雨的声音。春雨姑娘奏响春天乐曲,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

2.让学生朗读春雨姑娘的“话”,沙沙沙,读出春雨呼唤的低声语气。

(设计意图:展开学生联想,发挥学生想象力,有效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意思和感情。)

3.演一演,学习第二段内容。

让一位同学当笋芽儿,演一演,当春雨姑娘呼唤时,从沉睡中慢慢醒来,然后四周一片漆黑,原来自己还没有钻出地面。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课文内容“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课文内容学习,尤其能加深学生对“沉睡”“漆黑”的理解)

(二)课文三四段

雷公公唤醒笋芽儿:朗读课文三四段

1.朗读一二段,以读代讲,教师提问: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春雷的声音。雷公公在敲响大鼓,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

2.让学生朗读雷公公的“话”,轰隆隆,读出春雷声音的粗重。

(设计意图:这一段课文和前段春雷姑娘的写法相似,笔者采用“放”的教学方式,以读代讲,同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

(三)课文五段

竹妈妈看到笋芽儿钻出地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笋芽儿“穿”衣服,让学生朗读,读出竹妈妈的“语气”和“呼唤”。

笋芽儿终于在春雨姑娘呼唤、雷公公呼唤、竹妈妈关怀下,钻出地面。

(四)课文六段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教师提问: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展开大家的想象力,看笋芽儿还看到什么?让学生读出课文中的美好,读出“语气”。

教师为学生展示笋芽儿图片,笋芽儿会说:美丽的世界,美好的春光,多么明亮,我要快快长大!

让学生体会笋芽儿的高兴,带着情感朗读第六段。

(五)课文七段

让学生读一读,感悟课文,展开想象。

教师:大家朗读课文一二句,有什么感觉吗?

学生:幸福、温暖。

教师:再读一读,感受幸福、温暖的感觉。出示第七段内容,让学生朗读,感受笋芽儿在大家的关怀下,慢慢长大的自豪语气。

全篇通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可以明白什么?

学生:课文中通过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感悟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我们用心观察,从美好春天季节发现美好事物。

(设计意图:在课文学习中,重点精讲段落方法,以读代讲相对简单的段落,在教学中结合读和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用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本文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精神,从课文中汲取力量,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本次教学设计从笋芽儿被呼唤,到笋芽儿慢慢钻出地面,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撷英[J].学苑教育,2016(1):4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例析 篇7

一、激趣导入

提问:同学们,大家见过笋芽吗?(多媒体展示笋芽图片,板书:笋芽儿)从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出竹子和笋芽的关系吗?

导入课文: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花开了,草绿了,笋芽儿也开始探头出来,想要看一看大地回春,看一看美丽世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呈现笋芽儿图片,让学生了解竹子和笋芽基本常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预习习惯。)

二、整体感知

提问:通过朗读课文,大家明白了什么?(展示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春雨呼唤,笋芽儿醒了;雷公公呼唤,笋芽儿往上钻;竹妈妈穿衣服,笋芽儿钻出地面。在大家的关怀下,笋芽儿逐渐成长,长成健壮的竹子。

板书: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

三、精读感悟

(一)课文一二段

春雨呼唤笋芽儿:朗读课文一二段。

1.朗读一二段,以读代讲,教师提问:课文中沙沙沙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下雨的声音。春雨姑娘奏响春天乐曲,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

2.让学生朗读春雨姑娘的“话”,沙沙沙,读出春雨呼唤的低声语气。

(设计意图:展开学生联想,发挥学生想象力,有效延伸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意思和感情。)

3.演一演,学习第二段内容。

让一位同学当笋芽儿,演一演,当春雨姑娘呼唤时,从沉睡中慢慢醒来,然后四周一片漆黑,原来自己还没有钻出地面。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让课文内容“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课文内容学习,尤其能加深学生对“沉睡”“漆黑”的理解)

(二)课文三四段

雷公公唤醒笋芽儿:朗读课文三四段

1.朗读一二段,以读代讲,教师提问: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春雷的声音。雷公公在敲响大鼓,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力。

2.让学生朗读雷公公的“话”,轰隆隆,读出春雷声音的粗重。

(设计意图:这一段课文和前段春雷姑娘的写法相似,笔者采用“放”的教学方式,以读代讲,同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

(三)课文五段

竹妈妈看到笋芽儿钻出地面,会说什么?做什么呢?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笋芽儿“穿”衣服,让学生朗读,读出竹妈妈的“语气”和“呼唤”。

笋芽儿终于在春雨姑娘呼唤、雷公公呼唤、竹妈妈关怀下,钻出地面。

(四)课文六段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教师提问: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会说什么?展开大家的想象力,看笋芽儿还看到什么?让学生读出课文中的美好,读出“语气”。

教师为学生展示笋芽儿图片,笋芽儿会说:美丽的世界,美好的春光,多么明亮,我要快快长大!

让学生体会笋芽儿的高兴,带着情感朗读第六段。

(五)课文七段

让学生读一读,感悟课文,展开想象。

教师:大家朗读课文一二句,有什么感觉吗?

学生:幸福、温暖。

教师:再读一读,感受幸福、温暖的感觉。出示第七段内容,让学生朗读,感受笋芽儿在大家的关怀下,慢慢长大的自豪语气。

全篇通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可以明白什么?

学生:课文中通过描写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感悟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我们用心观察,从美好春天季节发现美好事物。

(设计意图:在课文学习中,重点精讲段落方法,以读代讲相对简单的段落,在教学中结合读和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用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本文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和精神,从课文中汲取力量,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本次教学设计从笋芽儿被呼唤,到笋芽儿慢慢钻出地面,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和感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需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获得最大容量的有效知识。以浙教版四年级《笋芽儿》一课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吴晓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撷英[J].学苑教育,2016(1):43.

语文探究教学例析 篇8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会解决数学问题, 学会怎样用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有效的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投入到后来的探究过程中, 使学生带着富有挑战性和价值性的问题参与学习过程,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 (2-1) 上有这样一道题目: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它与两焦点F1, F2的连线互相垂直.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内容很丰富, 也是近年来全国和各省市高考中就多次以该题作为命题背景, 考查学生运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图形, 然后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P点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 半径为5的圆与椭圆有四个交点.此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满足条件的点P是否对任意的椭圆都存在呢? 学生开始进入思考状态, 并动手计算进而得出结论, 这样的P点不存在.教师应进一步追问如果把点P也看做是题目中的一个条件, 那么本题中有几个条件呢?

学生得到有3个条件, 分别是:, PF1⊥PF2, P (3, 4) .

这样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就很自然地产生了.

二、变式探究, 合作交流

教师是教学内容、过程、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积极评价者.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景, 把握探究的深度, 要设置好问题的梯度, 以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探究结果都要加以赞赏, 并适时引导学生讨论, 促使课堂互动 (师生、生生、群体等) 局面的形成, 营造和谐的探究氛围.

对上面的问题继续探究, 如果我们将上面这些条件在原题目中的位置互换结果又如何? 如果满足条件的P是存在的, 那么能否计算出其离心率的范围呢?

探究1:设椭圆上的一点P (3, 4) , F1, 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试求∠F1PF2的大小.

探究2:设点P是椭圆 (a>b>0) 上一点, 且PF1⊥PF2, 试求离心率e的范围.

探究3:在椭圆 (a>b>0) 上是否总能找到这样的点, 使它与两个焦点A1, A2的连线互相垂直?

利用探究2:得到的结论知:当c>b, 即时, 这样的点有4个;当c=b, 即时, 这样的点不存在.

可见, 这样的点是否存在决定于椭圆的圆变程度, 也就是其离心率e的大小, 即:当时, 这样的点有4个;当时, 这样的点有2个;当时, 这样的点不存在.

利用逆向思维提出探究问题后,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探求解题思路, 教师巡回指导, 然后在各组中选出典型的解题思路, 得出结论.学生探究情绪高涨, 此时应不失实际地进一步引导.进而得到下面的探究:

探究4:设F1, 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点P在椭圆上, 设∠F1PF2=90°, △F1PF2的面积为20, 求此椭圆的方程.

探究5: 设F1, 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P是椭圆上的一点, 使∠F1PF2=90°, 求△F1PF2的面积.

探究6:设F1, 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点P是椭圆上一点, 使∠F1PF2=60°, 求△F1PF2的面积.

通过以上问题层层深入地探究, 使学生在紧张的思考和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变式推广, 提高创新

对于以上极有价值的探究, 能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呢? 因此教师可以把以上的问题进行推广,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于是又产生了以下的变式题:

变式1:椭圆 (a>b>0) 上存在一点P, 使P与此椭圆长轴两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变式2:椭圆 (a>b>0) 上存在一点P与此椭圆任意一条直径的两端点A, B的连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变式3:设A, B是椭圆 (a>b>0) 的一条焦点弦, 则在椭圆上求一点P使∠APB为直角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轻松步入课堂, 在愉快且又适度的紧张中学习;又让学生带着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 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变式探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点评技巧例析 篇9

技巧一:注重个性评价

小学高年级阅读课程中,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对学生的个性评价,避免敷衍式评价、无差异性评价等方式。语文阅读课堂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锻炼自我阅读能力的舞台,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时,应当因人而异,注重个性化的评价。

《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有描写天游峰的高耸险峻的片段:“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端掉似的”、“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当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不同的评价。例如,有些同学朗读声音不够洪亮,教师可以如此评价:“你读得让我们好似身临其境,险峻的山峰就在眼前,真不错,声音再大一些也许可以表现得更好哦!”;有些同学朗读得感情不够,评价时,可以说,“你读得声音洪亮而且流利,如果能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山峰的高险,肯定更加精彩,试着再读一遍吧,好吗?”

技巧二:注重导向性评价

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描写了一位精瘦的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令人印象深刻。在教学组织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人说的话,例如“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通过阅读,让学生描述老人的生活态度以及精神状态,有些学生说老人人老心不老,有的说老人乐观积极,还有的说老人生活方式健康,学生们众说纷纭。这时,教师应当避免单一地肯定学生的观点,用诸如“很好”、“说得很对”等词语表达教师的观点,而采用一种导向性的点评方式进行总结:“很好,同学们的表达都很贴切,老人乐观、开朗……”,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准确的思考方向。

技巧三:注重互动式评价

教师长时间单方面的点评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即便教师的点评语言比较特别。互动式点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互动式点评是指生评生、师评生、生自评、生评师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通过多种互动点评的方式,能够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1.生自评方式

学生: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

教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啊?比如说,老人的乐观,读出来了吗?

学生:老师,我觉得我表现出乐观了,但是声音不够洪亮,没有表现出老人的爽朗。

教师:很好,你能够读出老人的乐观,表现得很好,不过你是女孩子,声音小,没关系,多练习,大胆读就行了。下面我们找位男同学来表现一下老人的爽朗……

2.生评师方式

教师:笑声惊动了竹丛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教师:同学们觉得我读得怎么样啊?

学生甲:老师,您读“扑棱棱”的时候,真像是有鸟在飞……

教师:谢谢,老师很开心地接受你的表扬。

学生乙:老师,我觉得您没有读出悄悄的那种感觉……

教师:听得很认 真呢 ,那你可以把自己理解的读一下,让大家感受感受吗?

学生丙:……

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价值例析 篇10

一、侧重于积累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语言文字的积累

语言文字的积累, 必须通过一篇篇的文章不断学习得来。选文的典范性, 保障选文的语言文字积累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得以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发挥。我们在使用选文的过程中, 要树立鲜明的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 将一些经典的名篇熟练地背诵下来, 将优美的字词完整地记忆在心里。我们在设计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的教学时,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摘抄、做读书笔记、品析精彩语段等多种活动来完成选文的语言文字的积累。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 作家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饱含感情地赞美讴歌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充满诗情画意。全文语言明快婉转, 清新朴实, 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和二十多处修辞手法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 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多次的诵读品味,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 在诵读中鉴赏, 在诵读中积累语言。课后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直至背下来, 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 这一练习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把握选文的语言文字积累作用的鲜明意图。

2.语文知识的积累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篇章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 包括语言和修辞知识, 作家作品文化常识、听说读写的方法等等, 学生阅读这些文章, 既要学习它们的表现形式, 更要注重于了解他们的内容, 增长语文知识, 拓展文化视野, 指导语文实践。

例如, 陈从周的《说“屏”》是一篇专门介绍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家居———“屏”的科学小品文。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以学习文章内容为切入点, 结合课后练习, 达到理解作者感情、学习了解“屏”的定义、“屏”的功能与价值、“屏”的种类、“屏”的使用等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目标。对于这篇选文的处理, 侧重点可以在“语文知识”而不在“文”, 目的是让学生获知“文”里所讲的科学文化知识。

像《说“屏”》这样处理的选文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并不多, 这不能不说是当前新课标语文教材的一个缺失, 希望能够引起教材编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不过在选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积累学习有关选文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常识、有关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 这也是选文中语文知识积累作用在教学中的另外一种富有意义的实现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对所选课文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 这在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了体现, 如“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等专题, 为语文老师进行此类选文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提供了生动的样例。

3.经典文化的积淀

担当此类作用功能的选文被王荣生教授鉴定为“定篇”, 即之前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教学“基本篇目”。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新课标也提出:“通过一些经典文篇,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例如, 在传统文言名篇《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多篇选文中, 最为吸引大家的应该是作者留给我们的那一句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精辟名言, 而不是后来者添附上去的所谓的“文章观点、层次结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内容。因此, 面对经典, 文化的熏染和积淀才是学生最应该接受的, 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写作知识可以忽略。何况经典文篇大多行文如行云流水, 文意跌宕起伏, 若隐若现, 语意隽永, 妙语迭出, 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归纳出中心论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所能迎刃而解的问题。因此, 教学设计应抛开传统的框架分析模式, 侧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 记诵积淀, 通过精心组织的大量诵读活动和师生交流, 使学生真正融入古人智慧中, 优秀文化也就会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为学生的成长铺垫精神的底子。

二、侧重于示例凭借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阅读示例凭借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能够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这就是从选文的阅读示例角度入手来看待选文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把选文当“例子”来用, 就是用选文来作例证, 说明从语文课程中抽取出来的语文知识以及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把选文当“例文”来用, 还要注意“例”的对象是什么, 选文能否充分地说明“例”, 有没有变式。例如下面的《风筝》课例。

一、导入。

二、知识铺垫。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分析理解《乡愁》 (余光中) 中“物象”的象征意义。

三、理解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1.概括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生根据句式“少年时, 风筝是……”叙述“风筝”在“我”的记忆中的象征意义。3.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说通过指导将答案组合成一节诗。4.学生分析理解“风筝”在“我”的忏悔中的象征意义, 尝试完成一节小诗。5.学生润色修改自己创作的小诗, 同学之间展示。

四、阅读其他“象征”文本, 如前面学过的课文, 有哪些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文本或语段。阅读鲁迅小说《药》, 教师讲解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五、课外作业。

本课例设计侧重指导学生掌握理解鲁迅散文《风筝》的策略和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表现为以阅读理解《风筝》这篇散文的“象征”创作手法为中心内容, 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理解散文这种文学作品的策略和方法之一, 即理解分析散文文本的创作手法———“象征”, 具体体现了本篇选文的阅读策略与方法的示例凭借作用。

2.写作示例凭借

一篇篇文章, 以其活生生的状态告诉学生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从文章的构思到选词造句以至修改成文的过程, 都在言语作品中有所展示。教材中的许多篇目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本, 阅读与写作不可截然地割裂开来。例如, 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 运用多种观察方法, 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 因此,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习写景文的观察方法、练习写作写景文的典范之作。结合该单元写作训练的有关内容, 将写作技能的指导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如《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二、教师与学生一起研习课文 (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讨论, 适当时候教师点拨要点) 。1.文中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2.作家是如何牢牢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描绘出多幅济南所特有的动人冬天景致的?3.作家是如何描述济南的山的?4.作者又是怎样描述济南冬天的水的?5.作者描绘了几幅画图?描绘每幅画图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

三、实践活动:在学习这篇文章后,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让学生来到室外, 实地观察当地的相应季节的景物特征, 参照课文, 写一篇短文, 题目可为“××的秋 (夏、冬) 天”。

本案例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 学习观察方法, 充分发挥本篇选文的写作示例凭借功能。首先是引导学生找出描绘每幅画图时的“观察点”。作家描绘阳光下的济南全景, 先俯瞰, 然后仰视, 接着描绘雪后的山景时作者是通过远眺。描绘冬水时, 作家由俯视到仰视, 再进而纵览。在准确找出“观察点”的基础上, 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例如, 作者远眺时看到矮松树尖顶着白雪的图景, 从而由矮松的形象引发作者的联想, 借助“日本的看护妇”的形象比喻把观察所得具体化了。作者于观察中展开联想, 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观察所得具体化, 就是一种常用的观察方法。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在体味、揣摩中学习掌握写作中进行观察的方法。

3.口语交际示例凭借

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选文中具有口语交际范例作用的内容加以重视和利用, 也是选文使用过程中的应有之意。例如, “劝谏”是日常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 文言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浅显, 内容生动有趣, 表现了邹忌的说服才能, 是一篇体现邹忌高超劝谏艺术的作品。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抓住文本中“劝谏”这一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活动

一、教师提出问题:认真读完文章后, 说出文章哪些方面最值得你欣赏?

依据文章内容, 感悟本篇文章所表现的人物语言艺术特征和闪烁出的智慧。也可以提问学生:邹忌是如何说服齐王纳谏的?你能找出邹忌说服齐王的根本原因吗?

二、问题探究:教学内容重点在“说”, 指导学生先自读、交流讨论, 然后分析找出相关的句子, 理解文章内容, 最后探究邹忌说服齐王纳谏的思路和艺术。

三、学生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学生家长, 你的孩子周末经常沉溺于游戏, 你将如何劝说他。

四、拓展:课外阅读《烛之武退秦师》, 与课文作比较, 进一步了解《左传》中人物的说辩艺术。

上述教学片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 主要让学生理解和分析邹忌擅长抓住对方心理, 含蓄曲折、循循善诱、逐步深入的劝说艺术, 充分发挥了本篇选文的口语交际示例作用。

三、侧重于引发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引发互动话题

我们在使用语文教材的过程中, 可以赋予选文引发话题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依托选文针对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进行研讨、批判、吸收。应该提出的是,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重点关注此类课文所表达的观点, 依据选文中的某个问题引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教材之间的多边对话活动。例如, 韩愈的《马说》属论说文体, 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比喻, 谈的却是人才问题,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教学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字词、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基础上针对作者的观点展开讨论。参考课例如下。

《马说》教学设计

一、教师投影多媒体课件:两匹奔跑的骏马, 提示语:1.屏幕中的两匹马, 一定都是“千里马”, 我们班的所有人, 人人都是“千里马”。

二、解读课文 (略)

三、理清结构 (略)

四、寓意情感 (略)

五、交流对话

1.你认为伯乐应该具有怎样的才能?

2.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3.本文作者认为, 千里马只有靠伯乐才能被发现,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在当今社会, 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上述《马说》的教学设计,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和交流对话环节, 深入挖掘选文所包含的关于伯乐、千里马的话题因素, 对后来学习者进行睿智的劝勉鼓励, 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特点对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不拘束于、也没有标准答案, 充分发挥了这篇选文引发互动话题的教学价值作用。

2.引发语文活动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可以引发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这在《丑小鸭》的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一、编排课本剧。学生依据故事自编, 自导, 自演, 可以聘请老师或专业人员作技术指导。教师可进行一次有关课本剧编写知识的专题讲座。

二、童话朗诵赛。篇目自选, 参赛人数和朗诵形式自定。教师可进行童话朗诵指导, 播放录音带作范例, 学生认真感受。

三、童话故事会。教师可推荐一些中外经典的有关成长的童话故事, 如《木偶奇遇记》《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等。

四、专题阅读:安徒生与安徒生童话。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询, 收集相关资料, 整理汇编后班内传阅学习。

五、电影欣赏:《安徒生传》。观前引导, 看后写观后感。

上一篇:人才培养中心下一篇:初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