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机制

2024-07-17

支持机制(精选十篇)

支持机制 篇1

农业生态系统在过去的50年里,由于侵蚀、盐碱化、污染以及城市化等原因,导致农业生态及其他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循环恶化,严重影响到此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输出能力 (1) 。然而人类对其服务功能的各种需求反而持续上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果得不到改善将持续退化,进而将影响整体的生态质量及其他生态系统的功能 (2) 。生态补偿制度及其支持保障制度促使人类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生态补偿的管理活动提供可行条件。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等,综合运用政府财政、市场、法律法规、社会等支持保障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制度,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环境经济制度。

二、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构建框架

(一)政府财政支持保障机制

农业生态问题的出现,从财政体制的角度看,主要是由于对农业、农村基础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导致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建设滞后。据《中国财政年鉴》,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生态补偿的费用占财政支农比例一般维持在7%—8%之间,即存在纵向补偿为主,缺乏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且财政补偿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没有形成系统结构上的补偿机制。而发达国家利用公共财政支付手段进行生态补偿解决生态效益的外部性案例 (3) 比较多,法国政府设置国家森林基金对林业进行补贴;日本对水的使用者收费并补偿河流上游的林主等。

借鉴发达国家的森林生态效益的财政补偿经验,基于我国现行农业生态补偿财政支持的结构和水平,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支持保障机制建设要根据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积极调整,使资源能够被分配到最急需的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当中,实现农业生态补偿财政资源均等化。

(二)市场化支持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和治理投入从市场的机制来看仅有“谁破坏、谁治理”的模糊规定,加之生态效益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因而创造和维护生态效益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回报,市场化补偿机制几乎还是空白。

引导市场机制参与生态补偿,需要积极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生态资源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出它们的稀缺程度。在资源市场上目前市场化的生态补偿的模式主要是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生态标志认证补偿制度等,要不断创新市场化机制手段,完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建立资源取用权出让、转让和租赁的交易机制,探索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分配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补偿机制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国家法律法规支持保障机制

加强生态补偿法制化进程,是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的法律保障。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加之生态补偿的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充分建立,导致征收生态补偿税率、生态补贴率难以确定,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在层面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目前我国政府急需制定一部完整健全的《农业生态补偿法》或者《农业生态补偿条例》,将其上升为法律层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自然资源产权,通过产权的明晰界定进一步界定补偿范围、对象、补偿标准等,为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保证农业生态补偿规范正常开展。

(四)社会支持保障机制

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对生态进行补偿,此时国家是“补偿实施主体”,基于此,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的健全当然需要社会的支持保障。

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的建立,诱导社会主体加大保护投入力度,催生补偿主体多元化,推动农业生态资源的市场化,积极利用国债资金、开发性贷款,以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或赠款,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格局。

三、农业生态补偿主体间支持保障机制运营机理

由于生态在资本化运营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政府、农业企业、社会公众在生态补偿的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的动态博弈,最终在主体之间形成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的循环。

(一)政府对农民主体支持保障机制

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过程中,不仅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管理,建立农业生态补偿体系;同时,政府还应该着力培养农民主体对农业生态破坏行为足的生态补偿意识。表1反映了水土流失项目区农民主体生态补偿认识程度的差异表4。

上表的结果表明,水土流失的项目参与户对生态保护和补偿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水土流失的非项目参与户,另外统计检验p值<0.001也表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但从总体来讲,大部分农民对生态补偿的了解度不深刻,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农户农业生态补偿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二)政府对企业支持保障机制

随着“财政分税制”的开展,地方政府税源单一,地方财政过度依赖粗放型企业。地方政府选择是否严格执行农业生态保护规章制度,与企业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博弈过程。博弈的结果是养殖户和企业毫无节制地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加重了生态的破坏。

政府在对企业实行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的过程中,要实行技术和物资补偿相结合,提升农业生态补偿的功效。农业科研技术体系是农业生态补偿可持续实行的重要支撑,促进各地制定优良农业生产技术规范,推广普及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对于采用优良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的企业给予补贴,引导企业或养殖户采用优良的农业生产技术。

(三)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民的支持保障机制

企业补偿动因来源于政府和社会双方面的压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逐渐涌现出来的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型企业组织,农业企业则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等组织形式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使众多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在自身逐步发展的同时要着力打造反哺农业的重要平台,要不断引入现代装备、理念等,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5)

四、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逐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强化财政政策的诱导调控功能

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保障机制的运行首先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政府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相应的支持:(1)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体系,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应着重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2)建立“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来实现地区间生态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

(二)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健全系统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以法律形式明确自然资源产权,通过产权的明晰界定进一步界定补偿范围、对象、补偿标准等,使补偿法律适应新的体制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首先在立法上对农业生态补偿权利进行确认,从立法上确认农业生态的补偿权利。(2)在法律上对各利益相关者权利义务责任的界定、对补偿内容、方式和标准做出比较细致的规定。(3)提高农业生态补偿执法水平、监督机制,强化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效应。

(三)引导市场机制参与生态补偿,完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制度

在完善市场化机制中,着力构建政策性农业生态保险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注重发挥保险在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生态、农业、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入保险保障机制,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建立以政府出资的生态灾害救助基金为基础、商业保险体系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生态灾害风险损失补偿体系。

(四)宣传先进的生态理念,提高民众的生态补偿意识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社会民众对生态补偿了解度不深,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和农业生态补偿的参与度不高。因此加强国民生态教育,普及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多种宣传舆论作用,通过宣传提倡新的、科学的生态观,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引导新的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和参与。

参考文献

[1]Tilman D, Cassman KG, Matson PA, et al.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intensive production practices.Nature, 2002, 418:671-677.

[2]陈源泉, 高旺盛.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及其保护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5) , 第110-115页.

[3]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第165页.

农业补贴政策必须注重创新支持机制 篇2

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明确指向、突出重点;市场导向、遵循规则;协调配套、提高效能”的原则,现阶段我国构建以价格支持为基础、以直接补贴为主体的农业补贴政策框架体系,必须进一步创新农业补贴支持机制,探索新形势下强农惠农的新思路、新方式和新途径。为此,我们建议:

一、积极探索建立重要农产品价格稳定机制

建议对重要农产品实行稳定价格带措施,其基本作用机制为,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最低保护价时,为维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政策执行机构按照最低保护价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农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最高干预价格时,为保证市场平稳运行,政策执行机构将农产品储备投放市场,增加供给、平抑价格;当市场价格处在稳定价格带以内,政府对价格不采取干预措施,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价格。如政府掌握的储备不足,可以通过紧急进口等措施增加市场供给,使价格稳定在可控范围内。

二、稳妥推进差价补贴措施试点

由于大豆、油菜籽国内供需缺口较大,进口依赖严重,对外开放度高,现行临时收储措施的托市保价效果较为有限,难以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对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产品的托市调控应把握好如下几点,第一,必须充分考虑其国内产需缺口大、对外开放度高的特点,注意防止出现进口抵消调控效果的“漏损效应”;第二,要尽可能减少对市场机制的扭曲;第三,补贴应合理适度,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财政能够承受;第四,要利用冬闲田资源,既鼓励扩大油菜生产,又避免与粮争地;第五,要符合加入WTO的承诺。

三、研究设计针对重要产品、关键环节的专项补贴措施

第一,水稻专项补贴。建议以水稻作为试点,抓紧研究与农民种稻面积或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的水稻专项直接补贴。可考虑采取如上所述的差价补贴,或价外加价(即在水稻最低收购价基础上,另外加价补贴农民)等办法,与已有的最低收购价、种粮补贴相配套,建立鼓励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新机制,缓解水稻供需紧张矛盾。

第二,专业农户补贴。对粮食主产区经营耕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如30—150亩),且主要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按粮食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种植规模较大的商业化农户(如150亩以上),由于能够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不纳入补贴范围。

第三,农业信贷利息补助。建议采取项目申请的方式,对专业农户用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自主投资,给予定额的直接投资补助;对商业化种粮大户,给予信贷利息补贴或者提供低息贷款。

第四,农业环保补贴。以粮食主产区的专业农户为补贴对象,对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产方式(例如,使用有机肥或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药使用量等)导致的损失给予一定补贴。

四、进一步完善现行补贴政策措施

对目前正在实施的补贴措施,要在系统评估政策综合效果、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与操作办法,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及执行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抓紧完善。

第一,市场机制被弱化,粮食市场政策化趋向逐步增强。一方面,国家近年连续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另一方面,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等干预性收购掌握了市场上的大部分粮源,粮食市场供应依赖于政策性粮源的拍卖,形成了政府调控政策主导着粮食市场基本走向的格局。

第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溢出效应”引发不合理的市场预期,可能加剧粮食市场波动的风险。如近几年连续提高小麦和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形成了粮价“只涨不跌”的市场预期,改变了农户、粮食购销企业、加工企业等主体的行为,农户惜售心理日益增强、售粮节奏出现明显变化,购销企业因为有最低收购价格托底敢于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而市场上的粮食流通量大幅度减少,导致加工企业对政策性粮源依赖加重,市场对调控政策变化越来越敏感,极容易引起恐慌性抢购等不利于粮食市场稳定的行为。

第三,玉米临时收储以及小麦与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设计,将单一执行主体调整为多元主体。其目的在于增强托市机制,减少托市收购对市场的扭曲作用。但政策实际执行表明,多元主体确实有利于强化托市机制,支撑粮价上行,但并没有减少市场扭曲,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市场的控制,增强农民和下游企业的不稳定预期,提高政策执行与监督成本,增加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二)改进临时收储措施

20,采取多元主体参与临时收储措施,通过一次性运输费用补贴,鼓励和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到东北产区收购玉米、大豆,在南方油菜籽产区收购油菜籽。政策执行结果表明,部分参与临时收储的经营性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在市场价格低于临时收储价格时,并不进行托市收购,多是徘徊观望;而当市场价格回升到临时收储价格之上时,为获取国家的费用补贴纷纷抬价抢购,进一步推动价格快速上涨,形成逆向调控效应。由于流向多元主体的临时收储粮食,粮权不属于国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临时收储措施,首先,必须坚持“单一”政策执行主体政策,避免多元主体分化政策效果;其次,建立制度化的政策启动与退出机制,防止政策操作的随意性;第三,探索建立临时收储与调控储备一体化操作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三)加强和完善直接补贴措施

对今后新增的直接补贴,要建立与农民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政策机制。其关键是,抓紧建立“农业补贴基础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系统包含全国各个农户土地承包与种植面积的地理信息基础性数据,能够准确甄别和确定各农户的产量、种植面积等情况。有关部门应充分应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农户承包地登记、确权及农业普查等工作,率先在粮食主产区建立以农户为单位的耕地资源与粮食种植面积基础数据库和土地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今后开展各类政策性补贴、农业保险、粮食估产等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香港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及启示 篇3

一、香港职业教育概况

香港职业教育的发展,始于1950年。当时,香港从单纯的转口贸易向制造业转移,催生了香港发展职业教育的需求,一些职业训练班和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工业学校开始出现。上世纪70 年代初期,石油危机使得香港经济面临新的困难,港府因此开始实施经济多元化战略,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移。为了满足经济转型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他们开设了一批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中学,进行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并先后开设了 7 所工业学院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与此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建立学校以培养行业内所需的技能人才,如服务于建造业议会的建造业议会训练学院和服务于香港纺织业、制衣业的制衣业训练局。1982年,根据《职业训练局条例》,职业训练局成立,统筹负责原来由教育署和劳工署分担的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工作。1992年,根据《雇员再培训条例》,当地又成立了雇员再培训局,通过统筹、拨款和监察,委任培训机构提供培训课程及服务。

目前,香港施行的是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和大学4年的16年学制。在普职分流方面施行的是初中后和高中后二级分流体制,学生可以选择在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或者高一高二辍学后)接受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上,根据上课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全日制课程和兼读制课程;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证书课程和文凭课程,证书课程的修业年限一般在1年以下,文凭课程的修业年限一般在1年以上。根据招收学生的不同,职业教育课程又可分为技工级课程、技术员级课程和高级技术员级课程。前两种课程要求报考学生需初三毕业,属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后一种则要求报考学生需高中毕业,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2007~2012年,香港每年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普通教育招生人数大体相当,规模不可谓不大。有几点需要指出的是:首先,与内地不同,香港的职业教育并非普通教育的对等物,职业教育院校不只是接收应届毕业生,同时也向在职人员、失业人员和其他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员开放。其次,香港职业院校的全日制课程也并非内地脱产的概念,短期培训但全天上课的也称作全日制,兼读制则是指上午、下午或者晚间(夜校)在校学习。再次,2008年起,香港开始实施12年免费教育,中学阶段学生基本都会读完初一到高三,很少有人初中后选择职业教育,所以香港的职业教育虽有初中后和高中后二级分流体制,但主要的分流是在高中后进行。

二、香港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

香港职业教育包括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初高中毕业生、离校青少年、在职人员、失业人员和待业人员。为满足这些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香港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大体来讲,香港的职业教育学校主要有两类:具有半官方背景的职训局学校和依托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

1.职训局学校

香港特区政府并不直接举办职业教育学校,而是通过其资助的职训局间接举办职业教育学校。职训局并非香港教育局的附属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职训局理事会下设 5 个功能委员会、21个行业训练委员会及 5 个跨行业的一般委员会。其中各行业训练委员会吸收各行业代表成为其委员,并就各行业的人才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向职业培训局提供建议。5个跨行业的一般委员会则就跨行业的培训事宜提出建议。

根据职训局与教育局签署的《行政备忘录》,职训局接受教育局的拨款,并用此拨款推行双方商定的职业服务承诺和职业培训目标。职训局兼具咨询与执行的双重职能。《职业训练局条例》规定,职训局的咨询职能即包括向行政长官就职业教育提供咨询意见,也包括向其他团体、利害关系人提供职业教育咨询;而其执行职能,即包括营办和维持政府指派予职训局的技能训练中心,也包括设立、营办和维持科技学院、工业学院、工业训练中心及技能训练中心。

目前职训局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培训及发展机构,每年为约 25 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和在职训练。职训局下辖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卓越培训发展中心、青年学院等 13 所职业教育院校(其中多为私立),为离校生和在职人士提供初三到学士学位的全日制和兼读制职业教育课程。职训局具有很高的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招生、课程结构及发展等事宜。根据《香港统计年刊(2013年版)》的统计,近年来职训局每年全日制课程的招生人数在4万人左右,兼读制招生人数在1.3万人左右。

2.社会力量办学

香港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众多,根据《香港统计年刊(2013年版)》的统计,全港依托社会力量创办的职业学校(日校、日暨夜校和夜校)大大小小有2500多所。就行业办学来说,除了上文提到的建造业议会和制衣业训练局之外,香港旅游业议会、香港机电业工会联合会、香港仓库运输物流员工协会等也都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其所开设的课程有的是行业自发举办和提供的面向学员的自费课程,有的是雇员再培训局框架下的资助课程。在香港,由社会力量进行的职业教育每年招生规模在20万人次以上,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主体。

三、香港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机制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目前,在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方面,港府主要采用了两种拨款方式:非竞争性拨款和竞争性拨款。非竞争性拨款主要通过职业训练局进行,面向职训局学校;竞争性拨款主要通过雇员再培训局进行,面向全港职业教育机构。

(一)非竞争性拨款

非竞争性拨款是港府为了补助职训局开办课程所需经费而采用的支持方式。

教育局每年根据预算安排将经费拨付职训局,由职训局在其下属学校中统筹支配。拨款内容包括经常性拨款和非经常性拨款。拨款因素则由教育局和职训局共同商定。

1.经常性拨款

经常性拨款以全年整笔补助金形式发放,供职训局调拨作以员工支出(包括员工薪酬、津贴、退休计划供款等)和其他营运支出(包括教材、家具及设备、租金及差饷等的开支)。

职训局在经常性开支的使用方面拥有自主权,可酌情由经常性拨款中支付非经常性开支,款额不设上限,但不得超过经常性拨款总额。

经常性拨款设有现金支出限额,职训局全年支出不得超过总额限制。而对于职训局每年的结余资金,在 2000 年以前,政府会要求职训局全额返还(通常以抵消下个财政年度政府拨给职训局的经常资助金款额的方式)。2000年后,为给职训局更多的自主权以激发其创新精神和提高回应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灵活性,政府规定职训局可保留全年整笔拨款中所节省的资金作为储备资金,但储备资金不得超过该财政年度整笔拨款的15%,否则超出部分须于下一个财政年度退还政府。

2010~2013年三个学年度,政府对职训局的经常性拨款额度分别为19.16亿港元、20.64亿港元和22.5亿港元,占每年政府经常性支出的4%左右。

2.非经常性拨款

除经常性整笔拨款外,政府也会根据职训局的切实需要,拨付非经常性拨款以用于非经常用途,其中包括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以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立新的职业教育学校。非经常性拨款只供特定用途使用,不得转入全年整笔拨款中。经常性整笔拨款按季度发放;非经常性拨款则按职训局的实际需要提前发放。

3.拨款因素

2000年起,香港特区教育局和职训局商定了一些服务成果指标和表现成效指标,作为职训局制定年度预算和教育局对职训局进行考核及批准拨款计划的标准。这些标准既有非绩效指标,也有绩效指标。非绩效指标包括全日制学生数和非全日制学生数;绩效指标则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整体入读率、全日制学生留读率、非全日制学生留读率和全日制毕业生的就业率。根据上述指标计算出教育局对职训局的全年拨款总额后,教育局会从中减去职训局预计的学费收入和其他来源收入,再根据价格变动因素对拨款总额进行调整。

职训局每年会根据上述指标向教育局提交建议活动计划书及收支预算,而教育局则会根据职训局上一年度的预算完成情况与其商定本年度的具体目标及拨款计划。如果职训局没有达到事先与教育局协定的目标而又不能做出合理解释,教育局则有权削减甚至撤销对职训局的资助。

(二)竞争性拨款

竞争性拨款是香港特区政府面向市场所采用的拨款方式,主要是通过雇员再培训局实施。

1.雇员再培训局及其经费来源

1992年,根据《雇员再培训条例》,港府设立了雇员再培训局和雇员再培训基金,并委托雇员再培训局对基金进行管理。目前,雇员再培训局通过雇员再培训基金,委托约115家培训机构和近410家培训中心,为15岁以上、具有副学位(类似于大陆的大专学历)以下教育程度的人群提供培训。

雇员再培训基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雇员再培训征款和政府补助。雇员再培训征款是指雇佣外来工的雇主为其雇佣的工人所缴付的每人每月400港元的外来雇工征款和雇佣外籍家庭雇工的雇主为其外佣缴付的每人每月400 港元的外佣征款。政府补助则指港府向雇员再培训基金注入的资金。雇员再培训基金设立之初,政府一次性注入了3亿港元,并在其后又多次向基金注入一次性补助金。2001年起,政府开始向雇员再培训局提供每年约 4 亿港币的经常性拨款,并延续到2008 年。2013 年,梁振英在其施政报告中宣布从当年 8 月起取消外佣征款,并提议为雇员再培训局提供长久而稳定的财政支持。 在《2013-2014 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港府拟向雇员再培训基金注资150亿港币,以长期支持雇员再培训局的工作。

2.雇员再培训局的拨款机制

根据《雇员再培训条例》的规定,为了协助雇员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从而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雇员再培训局应研究提供再培训课程及附属培训计划,并委托培训机构提供或举办再培训课程,以及向培训机构支付提供再培训课程及附属培训计划所需的费用和向再培训学员发放再培训津贴。

在具体执行上,雇员再培训局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年度的课程及招生规划,供培训机构申请提供相应课程。申请提供课程的培训机构需向雇员再培训局提供详细的课程建议书及财政预算,以供雇员再培训局审核。通过审核的课程会先进行试办及评估,通过评估的课程会按照培训机构的课程建议书和审定的财政预算正式开办。雇员再培训局制定了一套成效指标,用以在成本效率、课程效益和有关人士对课程的满意程度方面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这些成效指标包括:

成本效率指标:学位使用率(实际招生与计划招生比)、课程出席率和学员单位成本;课程效益指标:就业率、留职率和结业成绩评核/考试或技能测验的合格率;有关人士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对受训学员、雇主及公众意见调查的结果。

为便于监察,雇员再培训局选择以学位使用率、课程出席率和就业率作为主要的成效指标,并为这些成效指标制定相应的目标比率。若课程在上述各方面的成效不能达到所规定的目标比率,雇员再培训局会要求有关的培训机构做出解释,以及提出建议和采取补救措施。2011和2012年,雇员再培训局在再培训津贴和培训计划及课程方面的年度开支都在7亿港币左右,培训结业的毕业生在10万人次左右。

除雇员再培训局外,香港教育局通过“毅进文凭课程” 和劳工处通过“展翅青见计划”也会提供一些竞争性的经费供培训机构申请,但由于数额较小, 此处不予赘述。

四、香港职业教育财政支持机制对内地的启示

目前来看,不管是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还是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机制方面,香港都已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概括而言,可以说,香港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最大的特点在于有效发挥了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在学校举办、课程设计和经费使用等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及学校的作用,同时通过竞争性的拨款机制设计促进职业教育学校之间的竞争;政府则通过办学成效评估,对职业教育学校进行管理与监督。

1.发展灵活的职业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

从上文可以看出,香港已经建立了灵活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这种灵活性表现在以行业为中心和职业学校的自主性。在以行业为中心方面,香港的职业教育学校主要由社会力量举办。这些学校不论是在招生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远远超过职训局学校。即便是职训局学校,也吸收了各行业的代表进入其训练委员会,并就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科课程发展方向和策略向职训局提供建议。这使得香港各行业的职业人才需求能够切实反映到职业教育中,保证了职业教育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适切性。在职业学校的自主性方面,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一样,职训局学校也在招生和课程设置方面享有自主权。这样就保证了学校能够迅速地回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不同课程的招生规模以及停办某些职业教育课程和开设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职业学校的自主性还表现在拥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如前文提到,职训局所属学校可以调用其经常性拨款用于非经常性支出,这样有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控经费的使用,有利于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

相比于香港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内地的职业教育则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一方面,虽然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中央就提出要改变政府包办的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职业学校。但是,由于在举办和运营民办学校方面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掣肘。另一方面,在公办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中,行业、企业缺位,不管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还是课程的设计,行业、企业均未能参与其中。在经费使用上,财政拨款规定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拨款各自的使用范围,学校缺乏自主空间,不利于在学校内部优化资源的配置与使用。因此,我们既需要着手打破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办学主体的多样化,更需要吸收行业、企业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作用和给予职业教育学校在招生、课程设置及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够迅速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培育急需的技能人才。

2.建立鼓励竞争的职业教育拨款机制

一定的办学体制需要一定的拨款机制与之相适应。要发展灵活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除了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及赋予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财政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及创设一个鼓励竞争的职业教育办学环境,以发挥市场的力量形成职业教育办学的进入与退出机制。香港雇员再培训局的竞争性拨款,恰恰起到了上述作用。首先,雇员再培训局的竞争性拨款面向全港职业教育学校开放,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可以通过申请雇员再培训局的课程获得经费支持,这就为社会力量学校的运营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次,通过竞争性的拨款,香港的优质职业教育学校及优质的职业培训课程能够被有效识别并获得财政的资助,而质量差的学校及课程则会在竞争中逐步退出职业教育市场;再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雇员再培训局的竞争性拨款是以课程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学校为基础的,这样既可以增加拨款的灵活性,向为回应劳动力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新型课程提供经费支持,更可以提高拨款的识别度,确保优质学校的优质课程能够得到持续的资金支持。

就内地的职业教育而言,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其问题就在于拨款机制过于单一且缺乏竞争性。对于公办职业教育学校而言,政府兜底的拨款方式导致其对政府财政的过度依赖,创新及发展的动力不足;而对民办职业教育而言,由于政府在财政拨款上的不公平对待,导致其缺乏与公办学校进行竞争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学习香港的经验,在职业教育财政拨款中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通过这种竞争机制创设一个民办职业教育学校之间、公办职业教育学校之间以及民办职业教育和公办职业教育之间竞争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也通过竞争性拨款为民办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并通过竞争激发公办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动力。

3.建立绩效导向的预算管理及评估体制

支持机制 篇4

随着广电有线电视业务的发展, 网络双向化成为趋势和行业关注的焦点。由于接入技术的复杂性, 业内投入很多人力、财力进行试验、部署, 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主导性的技术。2010年, 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布了86号文, 其中推荐的Eo C技术是Homeplug AV, 自那以后该技术在各地广电双向网络改造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选用。Homeplug AV具有几个特点:低频技术、抗干扰能力较强, 易于部署, 对电缆网络的要求相对较低, 在很多地方可以不用费钱费力进行高标准网络改造, 降低了建设成本, 另外它的频谱利用率、芯片吞吐量与同类技术相比较高。它技术上的不足是延迟较大, QoS特性不好。本文针对目前主流的74系列芯片, 探讨其内部Qo S的实现机制、业务配置方式及改进。

2芯片的增强CSMA机制

和所有共享介质技术一样, Homeplug AV需要竞争机制等资源划分方式来解决多用户争用。采用纯时分的时隙划分, 系统性能可以做到随用户数量增减, 流量高低变化比较平缓, 保障最差情况下的性能, 但固定开销大, 网络轻载时效率很低。为了吞吐量效率竞争方式是最常用的方式。Homeplug AV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 机制实现争用。

Home Plug AV的竞争机制是带有优先级的, 各个终端、各种业务可以配置不同等级的优先级, 实现基于信标的周期性接入机制。在优先级解析周期内, 各站点通告自己需要发送信息的优先级, 在这一阶段, 所有站点都了解待传输数据包的最高优先级, 如果自身的传输具有较低优先级时将被推迟传输, 只有最高优先级的站点可以发送, 以此来实现优先级接入。在载荷较高时, 这种带有优先级的机制可以比没有优先级的平等争用实现高得多的吞吐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 芯片对Homeplug AV机制做了增强, 芯片的固件支持可管理的CSMA即MCSMA机制, 它在接入许可和带宽精细管理两个方面有所改进。

MCSMA首先是对接入进行管理, 当出现线路状态不好、要发送的数据太多等状况时, 启用管制机制, 对超出Qo S保障能力的流的发起予以抑制, 不允许无限制的竞争性接入尝试。在可以接入时控制策略根据各种分类、子类、信道接入优先权和包的类型来决定可用带宽。这个机制保证了用户数量大、流量负荷增加时系统总吞吐量不会急剧下降。

另外一方面MCSMA将流量类别进一步划分子类, 进行更精细的带宽管理。Homeplug AV是支持4个优先级队列, CAP0~CAP3, 而MCSMA在每个类下面继续划分。比如在CAP2, 通常用来传送视频的类下面, 又细分为4个子类, 优先级从高到低为4至1。

在具体实现机制上, 芯片是持续监控信道状态, 分析包头, 同时为数据、视频、VoIP等各种数据计算和包长优先级、每秒发送时间。供判别用的一些分类信息预先存在公共信息块 (PIB, Public Information block) 中。当收发方之间的逻辑通道建立之后, 芯片固件根据期望的速率、信道估计、信道容量、需要的吞吐量来决定这个流是否能够无差错传递, 是否能够开始运行。收发双方通过MME控制指令进行协商。如果双方都确认有足够带宽支持新的流, 则传输开始, 在数据帧 (MPDU) 头部增加一个表示优先级的子类标记。如果流不能开始, MCSMA自动等待一个短的时间, 然后再次试图开始。如果仍然没有足够带宽, 则放弃传输且通知到MCSMA端点。

MCSMA维持一个流带宽使用表, 记录每个流的优先级、类别、子类, 以及每秒发送的流量等信息, 同时它会计算发送端使用的512字节长度的缓冲块的数目。这个块缓冲区数量的门限是自动调整的, 如果线路质量提升, 则需要的缓冲块减小, 如果线路劣化, 则缓冲块数目增加, 这个算法根据长时间的统计数据来调整, 以避免震荡。如果噪声、衰减或某个端点过度注册, 则使用的缓冲块数量超过门限, 则MCSMA单元被处罚, 指示当前带宽下降, 吞吐量将不足。发送端将在传输的数据帧头部打上一个字节的标记:

1.NORMAL (值为253) :正常发送速率;

2.SUSPENDED (值为254) :中止, 不再发送MPDU;

3.IN TROUBLE (值为255) :发送遇到问题。

线路上所有单元接收并分析头部, 无论是不是目的接收者。它们要确认当前流量是否正经历错误, 并采取相应行动, 对应三种状态的反应:

1.Normal:正常;

2.Suspended:该站点取消表格中活动的流量;

3.Trouble:对比子类、优先权, 如果表格中的流的优先权低于这个碰到问题的流, 则取消。

当所有较低优先级的流中止仍然不能释放出足够的吞吐量, 较高优先级的流最终也将中止, 以避免传输质量不达标。

提供了AVitar工具及Powerline Tool Kit以及API接口来设定Qo S。它们最终都是通过MME指令来完成设定。其中使用Powerline Tool Kit最灵活, 它包括int6krule、coQoS_add、coQoS_info、coQoS_man、coQoS_mod、coQoS_rel。通过使用这种可以管理的CSMA, 系统吞吐量在多用户降低的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74系列芯片可以在1个局端模块带32个终端同时打双向流量的情况下, 达到系统MAC总吞吐量接近300Mbps的水平。在带64个终端同时打流量的情况下, 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吞吐量。这个特点使广电在建设初期的时候可以部署较少的局端, 每个局端覆盖100个以上的用户, 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及运营风险。

3 74芯片对上层QoS的保障和支持

74芯片实现了包分类、基于优先级 (表1) 的排队、生存周期TTL、聚集、优先级队列门槛、优先级竞争等机制来保障上层业务的Qo S特性, 下面分别介绍。

包分类可以根据包头上的标价来划定优先级。支持的分类模式有根据VLAN ID、IPv6流标签、MAC地址和TCP/UDP端口号的。74芯片可以将这些上层的标签映射为底层信道的优先级。当然因为74芯片的优先级划分跟上层不一致, 不能苛求完美的映射效果。

Co S是二层ISL或者802.1Q数据帧的优先级标记, 3个bit, 范围0~7;To S是三层数据包的服务类型标记, 也是3个bit, 范围0~7, 同样可当作优先级标记;现在为了更好的控制数据流分类, 使用DSCP (Differential Services Code Point, 差分服务代码点) , 扩展了To S的后三个bit, 范围为0~63。

在实施Qo S策略时, CoS与To S或DSCP之间通常要做映射机制。VLAN的802.1p优先级标签, 在以太网帧当中增加的3比特的用户优先级, 一共8个优先级, 映射到Homeplug的通道访问优先级CAP, 74系列支持4个CAP。当以上这些映射机制都没有被采用时, 74系列提供了4条缺省规则:IGMP, 因为这些帧用来管理路由表、多播流等等, 通常给予最高的等级CAP3;单播:单播帧有唯一的目的MAC地址, 缺省给予CAP1;IGMP snooping帧, 缺省给予CAP2;广播和部分多播帧, 缺省给予CAP1.除了IGMP帧直接根据默认规则处理, 对其他的帧, 74的优先级处理是根据以下次序:MME分类设定;VLAN CoS位;优先级位;缺省规则。

优先级队列 (图1) 管理:发送队列基于优先级。每个CAP维持一个队列, 里面的帧再根据TTL和聚集算法来等待被发送。

优先级门槛:如何分配缓冲区内存及管理待发送帧。

缓冲区划分成3个部分:接收专属缓冲区, 通常占20%;发送专属缓冲区, 通常占15%;接收、发送共享缓冲区, 剩余的内存空间。

缓冲区在各个CAP等级之间的分配是可以指定的。

TTL是一个帧在被丢弃之前在队列中保留的时间。提高TTL, 对包的影响:容许包在队列中呆的时间长, 可用的缓冲区将减少, 老的包保留得更久, 新接收到的包更易于被丢弃。

聚集:聚集算法决定每个CAP等级上的队列有包可用发送。

CAP0队列:为最低优先级。

CAP1队列:TCP流量和未分类UDP数据。

CAP2队列:为UDP/RTP流量优化使用, 用于视频、音频。

CAP3队列:Vo IP应用, 以低延迟为目标进行优化, 不适合大的数据速率。

优先级竞争:是指系统在存在多个终端有各种优先等级的数据流量要发送时确定那个可以优先在物理层发送。帧控制段有一个优先级识别符号PRS, 当两个设备同时试图访问介质时, 高的PRS的帧可以立刻发送, 另外的帧则回退、等待发送机会。如果两个帧有相同的PRS, 则采用CSMA的解决方案。

4 QoS机制的实际运用

74芯片提供了多种优先级控制机制, 如何组合使用, 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和实际业务流量特性、用户数量等情况密切相关, 往往需要反复调校,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取几个方面做一点简单的论述。

在测试时要小心选择TTL。TTL和测试流特性是否适配对测试结果有直接影响, 如PC测试软件iperf等产生的流量, 是直接在socket层发送最大速率的包, 丢弃一个包, 可以造成测试软件丢弃整个缓冲区, 典型的是64k字节, 这类的测试要设定大的TTL来获取高性能。而smartbis等硬件流量发生器是在帧的级别上产生流量, 这时TTL的设置就不是一个主要因素。

当一个局端下面带的终端用户数量多时, 因为产生的竞争增加, TTL值应该随之增大。

目前因为芯片的包处理还不是完全硬件处理, 每秒包处理能力有限, 因此小包长时吞吐量降低较多, 如果某种业务流量的特点是小包长的比重大, 在允许的情况下, 为其分配较低的优先级, 有助于系统整体吞吐量的提升。

当同时开展IPTV及宽带上网业务、Vo IP业务时, 应该将宽带上网流量设置为CAP1, 将IPTV设置为CAP2, 将Vo IP设置为CAP3, 将CAP1的TTL设置一个较低的值, 这样网络繁忙时最先丢弃的是相对不重要的宽带上网流量包。但是当用户数量增加时, 另外一方面要求设置一个增大的TTL值, Qo S管控机制, 往往几个方面的要求是矛盾的, 需要实际试验获得优选数据, 这种复杂性是增加了运营难度, 另外一方面也为充分发掘系统能力提供了空间。

5 Homeplug AV技术的后续改进

以最新的74系列为代表的Homeplug AV技术, 在各种Eo C技术当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实验室环境MAC层双向吞吐量之和可以达到300Mbps以上, 同时接入128个用户打流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吞吐量。在语音、视频、数据等多业务同时传输时, 可以根据优先级以丢弃一部分非重点业务流量来保障重点业务。目前广电基本没有开展需要严格延迟特性的业务如Vo IP、低延迟的网络游戏等, 已经开展的双向业务如互动视频、宽带上网等Homplug AV完全可以支持。Homeplug AV的缺点是时延特性差, 单向时延典型值是在50ms~60ms, 对强交互业务的支持不够。现在相关公司及机构正在研究各种改进的方案, 目标是将单向延迟控制到小于10ms。其中一种是引入信道TDMA, 试图将各个设备的延迟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目前有相关的提案如制定中的广电接入网行业标准C-Homeplug AV, 已经在2012年CCBN有展示支持其中主要特点的演示, 其单向延迟可以做到20ms左右, 但代价是吞吐量有明显的下降。C-Homeplug AV的目标是将Homeplug AV技术用于国内广电双向电缆网络。它沿用了Homeplug AV的物理层、MAC层的主要技术, 简化了组网拓扑, 较大的变化是明确了有关TDMA的要求, 这也是出于对全业务运营的支撑。

参考文献

[1]Halid Hrasnica等著, 宋健等译.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支持机制 篇5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认真落实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资金支持政策 切实转换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的指导意见

银发〔2007〕11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拉萨除外);银监会各银监局(西藏除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04]66号)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方案有关文件的要求精神,为推动农村信用社进一步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定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针对前一阶段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中改革试点工作存在发现的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突出问题,现就准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政策内涵,切实做好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转换工作,认真落实专项票据考核工作要求,提出以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落实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政策与转换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的关系

通过3年多的努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其中,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政策在促进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激励作用。各地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对照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专项票据发行、兑付考核的要求,在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风险状况有所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部分农村信用社已成功兑付了专项票据。但是,应该看到,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村信用社对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政策的意义、机制安排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落实资金支持政策与转换经营机制关系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准确把握改革工作重点,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方面工作力度不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前三期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情况看,部分农村信用社呆滞贷款和抵债资产数额较大,考虑其实际损失后,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例降幅不达标;对新增不良贷款控制不力,不良贷款增幅高于同期贷款增幅;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支出未得到有效控制;利润分配不合规,股金分红超过规定比例;部分地方政府承诺的扶持政策未落实到位。同时,有的省(区、市)未能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专项票据兑付申请工作,片面追求兑付进度,增大了农村信用社的压力;部分农村信用社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项票据兑付上,干扰和影响了日常经营工作的开展。这些行为曲解了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政策的本意,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支行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以下统称各分支机构)必须从改革试点工作的全局出发,从推动农村信用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出发,切实做好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政策目标。各分支机构要引导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认识,转换观念,以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为契机,切实加大改革力度,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农情、社情且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新模式,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真正成为资本充足、产权明晰、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二、准确把握专项票据兑付考核标准

(一)强化资本约束,规范股金管理。加强资本约束是促进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有序扩张,保持合理资产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各分支机构应引导农村信用社树立资本约束理念,严格按照有关监管标准和专项票据兑付考核要求,在保证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稳妥推进业务发展;指导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经营财务状况,适时建立资本定期补充机制,确保资本水平与风险状况相协调,与业务发展水平相适应。

各分支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真实合规性的审查,关注影响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兑付考核期内发生大幅波动的指标,应要求农村信用社作出合理说明;要高度关注农村信用社股金的稳定性,推动其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发挥社员(股东)在法人治理中的作用;要严格审查农村信用社入股主体资格和股金来源的合规性,坚决纠正财政资金入股、以贷入股、实物入股和交叉换股等违规行为。督促农村信用社向入股社员(股东)充分揭示入股风险,提高入股社员(股东)风险意识,杜绝股金保息分红行为;规范退股行为,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规范退股行为,对退股申请进行审查,对因清退不合规股金等行为发生产生的退股情况,在申请专项票据兑付时必须做出说明;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投资股、法人股比例;引导社员(股东)建立长期发展意识,妥善处理获取股金红利与增加积累的关系,严格控制分红比例,剔除地方政府分红补贴资金后,分红比例不得高于有关规定要求。

(二)强化信贷管理,严格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目前,信用信用风险仍然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加强信贷风险资产管理是农村信用社当前的重要任务。银监会派出机构应督促农村信用社以全面实施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为契机,查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在专项票据兑付考核中,各分支机构应切实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占用形态真实性的审查。应督促农村信用社应建立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和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新增不良贷款的责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要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应要求农村信用社应采取债权保全措施,加大清收盘活和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努力降低不良贷款预计损失。

(三)加强抵债资产管理,加大处置变现力度。从前期考核情况看,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对抵债资产长期挂账不予处置;高估抵债资产价值,利用抵债资产科目虚降不良贷款,提高利润和资本充足率;抵债资产管理不规范,相关法律手续不齐全、不规范,预计实际损失比例较高等问题。各分支机构要督促农村信用社切实加强抵债资产管理,完善抵债资产权证和法律手续,做到产权明晰、权证齐全合规;建立定期检查、账实核实制度,对发现影响抵债资产价值的风险隐患及时采取防范和补救措施;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处置抵债资产,避免暗箱操作和道德风险;尽量降低处置费用,对处置过程中形成的损失,要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入账;加快抵债资产处置变现进度。

(四)加快专项票据已置换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度,努力提高清收比例。各分支机构应要求农村信用社高度重视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以下简称置换资产)的处置工作,要求督促农村信用社加强对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快处置力度进度;在处置工作中,要做到依法尽职处置,努力提高清收比例,减少置换资产损失,降低处置费用;置换资产的清收要尽可能采取现金清收方式,提高现金清收比例,以其他方式清收的资产要尽快变现;已置换资产的清收变现所得应全额用于消化历年亏损挂账或补充拨备,不得作为当期利润用于分红;对因各种原因无法清收的置换资产,应按照银发

[2006]130号文件有关规定提供有效证明材料,并进行予以说明。

(五)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增长。从前期考核情况看,部分农村信用社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未能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营业费用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超过规定比例的问题,说明当前农村信用社在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加强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完善费用管理,严肃财务纪律,加强财务检查,提高财务透明度,实现费用增长与业务发展相一致。各分支机构要督促农村信用社要按照节俭办社的原则,建立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相挂钩、资产利润率与资产费用率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相一致的薪酬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根据经营情况和个人业绩合理确定员工工资水平和增幅;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和顺序进行利润分配,分红前至少应按照加权风险资产的1%提足呆账准备金,按照定期储蓄存款的2.25%提足应付利息。

(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法人治理有效性,是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方面。各分支机构应指导农村信用社按照“形式灵活、结构规范、运行科学、治理有效”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彼此制衡,适合自身特点的法人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果;督促农村信用社明确 “三会一层”的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确保“三会一层”在职责范围内合规履职,实现权力制衡;要求农村信用社制定并实施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强化问责管理,对董(理)事、监事、高级管理层违规履职、不作为、不尽职行为要追究责任;制定并实施对董(理)事长、行长(主任)的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有条件的要借助中介机构力量,加强审计考核,增强社会监督的约束力。

(七)进一步规范省联社履职行为。各农村信用社省(区、市)联社(以下简称省联社)组建以来,按照国办发[2004]48号文件“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要求,较好地履行了“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自身职责,对推进辖内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改进金融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有部分地区省联社管理行为不够规范,存在违规干预辖内农村信用社“三会”人员和高级管理层选聘,干涉业务经营和管理自主权的情况。各省级银监局应会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加大对省联社履职行为的考核力度,引导其将工作重点放在指导辖内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上,不断强化服务职能,逐步实现履职重点由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督促省联社坚持精简高效、厉行节约的原则,努力改进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在辖内

农村信用社申请兑付专项票据前,将管理费收取比例降至0.5%,凡达不到此项标准的,人民银行、银监会将不受理其辖内农村信用社的兑付申请;督促省联社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对其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及时向社员机构披露审计结果,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省级银监局应及时予以核实,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八)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落实扶持承诺。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是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历史包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地方政府承诺的扶持政策绝大多数都已兑现,但也有部分地区出台的政策、做出的承诺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部分地区采取的扶持政策不合规,虽然使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账面财务状况的改善,但并未真正化解历史包袱;少数地区不但未能落实地方扶持政策,还挤占挪用中央扶持资金。各分支机构应督促指导农村信用社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在专项票据农村信用社,确保在申请兑付专项票据兑付申请前地方政府承诺的扶持政策已落实到位。在争取对于地方政府的扶持时,应注意政策的实际效果实效性,对未能以是否能真正改善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为标准,对未能真正转移不良资产债权债务关系、有效化解风险的政策,应引导农村信用社及时沟通地方政府及时调整扶持政策。应及时纠正地方政府以向农村信用社借款的方式补贴股金分红的做法。

(九)规范信息披露,增强外部约束。规范信息披露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经营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各分支机构应督促辖内农村信用社按照人民银行、银监会银发[2004]253号文件有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内,按照规定方式和审核程序进行信息披露;农村信用社在申请兑付专项票据兑付申请前,应至少完成两个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披露的项目范围不得少于低于有关文件有关规定要求,披露的内容应真实准确。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对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工作加强监管,对不按规定时间、范围和方式进行信息披露或信息披露内容不真实的,应要求其限期整改,并按规定予以处罚。

三、认真组织实施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

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分支机构必须协同配合,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强化监督考核,督促农村信用社按照资金支持政策有关规定要求,转换经营机制、规范经营活动、改善财务状况,切实达到兑付考核标准。

(一)加强动态监测。各分支机构应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和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监测、考核,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要进行跟踪检查,力争使问题在申请兑付前得到妥善解决。

(二)做好培训工作。各分支机构要联合组织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培训工作,认真解读有关文件,阐释兑付标准,明确工作重点,解答疑难问题;引导农村信用社准确把握兑付考核工作重点,深刻理解专项票据资金支持政策含义;指导农村信用社认真对照有关考核要求,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力争早日达到兑付考核标准,实现“花钱买机制”的政策目标。各分支机构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申报要求,帮助农村信用社做好专项票据兑付申请材料的组织和上报工作。

(三)及时沟通协调。各分支机构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交流信息、互通情况、加强合作,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考核效率和质量。

支持机制 篇6

[关键词]财税政策;小型微型企业;工作机制

2011 年 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四部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这是我国第一次明文定义小型微型企业,明确了小型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10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资金支持、财税优惠、创业基地建设、促进企业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保障相关政策尤其是财税政策的落实到位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1、现行财税支持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

1.1、财税支持政策限制多,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不断推出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为行业发展的福音,但部分小型微型企业对政策的具体情况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不知道相关的支持政策,受到政策优惠的企业数量也不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管理部门在政策宣传、落实方面工作并不到位。此外,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政策在国家层面制定后,在地方落实起来更会带有不少的限制条件,部分手续比较繁琐、透明度不高,申请的成本偏高,许多小型微型企业不愿花费大力气去争取,影响了小微企业对优惠政策的享受力度。

1.2、融资困难

摆在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面前的主要障碍之一仍然是融资难,金融机构一方面处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小型微型企业审核严格,授信较低,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要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两种情况交加,造成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高门槛。贷款难、手续繁琐、缺少实体抵押物等依然是造成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问题[1]。

1.3、财政支持手段单一,政策协调度不高

目前,我国对于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多是以资金的直接扶持为主,缺乏在企业管理升级方面的有效引导,支持效果并不理想。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中,通常要牵涉多个部门导致对资金的分配相对独立而分散,缺乏有效统一的协调性,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2]。

2、财税政策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相关机制

财政、税收两方面的支持政策是小型微型企业受惠效果最为显著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基于良好支持出发点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有增无减,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才有助于切实有效的推动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

2.1、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由2008年的49.9亿元增至2013年的约100亿元,2014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总的规模接近115亿元。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有直接政策与间接政策之分。直接政策主要是以直接的专项资金度小微企业提供补贴或者贷款,间接措施主要指以财政资金出资,协调金融机构或者社会其他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贷款或者技术管理服务。在具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支持资金额度在财政总预算中的合理增长幅度,发挥财政政策的“汲水作用”;建立统一的小型微型企业管理机构,提高不同机构间信息的对称性,协调、有序安排资金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间接支持作用,通过资金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完善小型微型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此同时,应当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着力解决长久以来市场体系中的“重分配、轻管理”的模式,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评价体系和问责体制,也可以同步建立小型微型企业的财政资金使用档案,作为以后享受政策的依据,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2、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要协调的应当是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和成本问题,使得融资担保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提供的贷款和担保成本与风险等同或接近于提供给大企业的贷款和担保成本。一方面财政政策可以介入融资机构风险防控,承担部分担保责任,既可以降低融资机构的贷款风险,又可以防范小微企业与融资担保机构之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恰当处理资本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受惠小型微型企业的遴选要透明

公开化,避免融資过程中的权利寻租。创新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的财政支持手段,建立财政支持小微企业的有效信用担保机制。通过财政政策与融资机构共担风险,促进相关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重视程度[3]。

2.3、促进政府采购体系的均衡

多年来,政府采购项目一直是大企业的主要市场阵地,小型微型企业鲜有该市场份额,财政政策的支持应当优化政府采购项目的布局,向小型微型企业倾斜,不仅能够增加小型微型企业的营业额,更有助于形成市场效应,有效引导市场的合理选择机制构建。随着市场化的优化改革,我国财政政策在政府采购项目方面也在逐步完善。自2012年实施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中也指出:负有编制部门预算的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向中小企业采购的具体方案,统筹确定本部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在满足机构自身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预留本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可以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具体扣除比例由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确定。相关政府采购暂行办法的出台,进一步细化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制度,强化了小微企业产品在政府采购项目中的竞争力。

2.4、优化税收组合支持政策

多年来,税务过重一直是压在小型微型企业肩头的重担,在经营规模有限、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高企的税收严重阻碍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为切实有效的给小型微型企业减负增效,国家在税务方面也在逐步加大优惠力度:自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以及按季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含9万元)的缴纳义务人,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而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取消审批事项。诸多措施针对不同经营状况的小型微型企业,制定了不同的适用税收政策,完善了流转税、所得税的普惠力度,这是进一步优化税收组合支持体系的重要举措,更是之后税收政策精进的基础。

结语

小型微型企业在市场经济体中的作用日渐明显,既有助于解决就业、促进科技进步,更有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国家财税政策在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逐步增加的力度,小型微型企业也将迎来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环境,必将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影响,构建平稳、有序的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顾泓慈.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6]

[2]叶姗.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之实现机制[J].经济法研究,2012[12]

[3]束磊.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贵州财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王希(1986年-)、女、河北、钢铁研究总院、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公共财政管理。

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研究 篇7

2004年以来, 在各项农业支持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三农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农村发展活力初步显现。2014年, 我国农业增加值为58332亿元, 比2004年增长18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 比2004年增长236.9%, 很多地区出现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充分表明农业支持政策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 在农业支持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对于农业支持政策效果的发挥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农业支持政策的落实是农业支持政策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要加强农业支持政策的落实, 就要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促使其运行畅通。而要促使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畅通, 就必须明确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路径。基于此, 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以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和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2 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

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是指政策在经过各类上下级政策主体间的纵向传导后, 最终传导给政策作用对象的过程来说明的, 具体的运行路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 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具体的运行流程为:首先, 由高层政府部门根据农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并基于一定的政策目标考虑, 制定、发布相应的农业支持政策, 并将政策文件下发给下级政府部门;其次, 下级政府部门一旦接收到这些政策文件后, 应立即组织学习和讨论, 领会政策精神, 明确政策目的, 在此基础上, 结合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将上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农业支持政策进行分解, 并出台更为细化、能促进农业支持政策有效实施的政策细则信息, 如果该级政府部门还管辖更低层级的政府部门, 更低层级政府部门在领会学习上一级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文件后, 还要进行政策的分解和细化;再次, 由底层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将适合本地发展情况的农业支持政策细则信息传达给政策作用对象;最后, 由城乡居民家庭、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力水利产业等政策作用对象接受这些政策细则信息, 并按照政策细则信息的指示改变自身的投资和消费决策, 为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

由此可看出, 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主要是依靠行政权力来实现的, 因而这种运行路径侧重的是农业支持政策被动的“操作”。

3 时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

时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是指农业支持政策的传导是通过政策工具、媒介体、政策目标之间的传导来实现的, 且具备在时间流程上的关联关系 (如图2所示) 。

首先, 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 改变相应的农业支持政策工具 (包括直接性政策工具和间接性政策工具) ;然后诸如原材料价格、土地、资本、货币等媒介体对农业支持政策工具的改变作出反应;接着由于媒介体出现变动, 导致农业支持政策的中间目标发生变动, 如农产品供给量、农产品消费量、农产品价格的变化等;进而又会影响原材料价格、土地、投资、货币等媒介体作出进一步地反应, 从而形成下一轮的农业支持政策的中间目标发生变化, 这样就可通过媒介体反应变量一轮一轮地修正政策中间目标, 当经历的传导环节无限多时, 这些政策中间目标就会越来越接近政策最终目标, 如农产品价格稳定和农业经济增长等。其中, 政策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农业支持政策, 并促使相应的媒介体对政策中间目标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有时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干扰农业支持政策的传导;而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功能是积极引导媒介体和政策中间目标向实现最终目标的方向变化。

由此可看出, 基于时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侧重的是农业支持政策自主的“运行”。 这与基于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主要是依靠行政权力来实现其运行, 有着很大的不同。

4 两个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的比较

4.1 两个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的区别

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的空间传导路径和时间传导路径的区别可以从传导方式、介质、受宏观面冲击、复杂性、动态性、内因型风险、反馈功能等方面来阐述 (如表1 所示) 。

由表1 可看出:在传导方式方面, 空间传导路径首先是从上级主体开始, 将农业支持政策逐级传导到底层主体, 然后再由底层主体将农业支持政策传导给政策作用客体, 并积极引导政策作用客体作出生产决策行为的改变。 政策传导的层次感很强, 中间环节没有循环, 具有直线型传导的特点, 我们称之为链式传导方式;而时间传导路径虽然从总体上看也遵循从主体到客体的信息传递渠道, 但这里主体的功能已极度弱化, 而是将传导渠道的重点放在客体到客体的自循环式演进方面, 我们称之为环式传导方式。 而其他几个项目上的区别都比较容易理解, 限于篇幅, 这里不再过多赘述。

4.2 两个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的联系

这里主要是通过阐述空间传导路径和时间传导路径之间的共同点, 来说明两个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的联系。 经比较, 空间传导路径和时间传导路径的共同点主要有:①两类传导路径的起点和终点相同。 不论是空间传导路径, 还是时间传导路径, 起点都为农业支持政策主体, 终点都为农业支持政策客体。 ②两类传导路径相互依赖。 空间传导路径是前提, 时间传导路径是目标。 同时空间传导路径的运行状况也会对时间传导路径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如上下级主体因利益分歧而在农业支持政策传导过程中进行利益博弈, 博弈的结果轻则影响农业支持政策传导的进程, 重则会使农业支持政策信息在空间传导中出现失真, 进而会对时间传导路径的运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5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经前文分析, 我们可得到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主要是基于行政权力的强制力来实现的, 而时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主要是侧重农业支持政策的“自主”运行。 同时, 两个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区别主要表现在:传导方式、介质、受宏观面影响、复杂性、动态性、内因型风险、反馈功能等方面;而联系表现在:两类传导路径的起点和终点是一致的;两类传导路径相互依赖;两类传导路径的组合共同构成了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整传导路径。

5.2 对策建议

5.2.1 对下级主体设计合理的问责机制。 空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 主要是依靠上下级主体之间的行政权力来实现运行的。 但在运行过程中, 由于上下级主体之间的利益不一致, 下级主体可能会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 有所偏离的传导执行上级主体制定的政策, 因而下级主体在接收到上级主体的政策后, 并不立即往下传导执行, 而是根据上面的政策来制定自己的 “对策”, 这样就会延长传导机制正常运行中的时滞, 使得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出现不畅的状况。 因此, 针对下级主体的这一做法, 上级主体可以设计合理的问责机制, 加大对下级主体在传导落实政策过程中失责行为的监督惩处力度, 并利用该问责机制约束下级主体的行为, 使得下级主体在传导落实农业支持政策时, 能够朝着上级主体期望的轨道和方向进行, 为畅通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奠定基础。

5.2.2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时间维度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路径侧重的是农业支持政策的“自主”运行, 但这种“自主”运行的实现, 需要以比较发达的农村市场体系作为基础。 但由于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发育很不健全, 导致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在运行路径上的选择余地很小,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空间维度的运行路径来进行, 这对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和完善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 应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为时间维度运行路径的更多运用创造条件。 为此, 应积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给农民提供更多的了解市场、分析市场的学习机会, 提高他们的市场分析判断能力;积极推进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的农村市场信息化建设, 及时公布农产品市场交易情况的变化, 让农民可以从更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鼓励农民根据农产品市场行情的变化, 作出农业生产和投资决策的改变等。 通过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壮大, 为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行路径提供更多选择, 在畅通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过程中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为民.宏观调控中的土地政策传导机制[J].浙江学刊, 2010 (03) :188-191.

[2]毛燕玲, 肖教燎.系统论视角下的土地政策传导机制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 2015 (02) :62-67.

[3]肖教燎.土地政策传导机制与路径的分析与仿真—以江西省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 2010.

[4]宋艳林.我国土地市场发育的三方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03) :61-63.

[5]李细建, 廖进球.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社会科学家, 2009 (10) :44-48.

[6]唐在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博弈分析[J].当代财经, 2007 (08) :24-29.

支持机制 篇8

一、金融支持自主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一) 金融体系的资本积累功能为自主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高投入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特征, 自主创新在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乃至衰退期等阶段都离不开资金支持, 也就是说自主创新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不同性质、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的资金投入, 没有这种初始投资以及不断的追加投入, 创新过程就会中断。

金融具有资金积累功能, 金融体系可以将经济中分散的资本实现快速和大规模集聚, 从而为具有良好经济前景的自主创新项目提供足够的资本。但是由于自主创新在不同阶段的风险亦呈现不同特点, 金融的资金支持也呈现出相应的特点。相对而言, 在自主创新的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的风险更大, 以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的商业性金融一般不愿介入, 而风险偏好型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天使投资更愿意介入, 而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受益者的政府也应该通过政策性金融加以扶持。而到了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风险相对较小, 商业性金融机构更愿意为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因此, 要保证自主创新的连贯性、持续性, 必须具有完备的金融体系, 为自主创新的各阶段提供资金支持。

(二) 金融体系低成本、高效率的资金配置功能促进了自主创新

通常, 由于自主创新的复杂性、专业性, 投资者预测和估计创新主体与创新项目的发展前景既是困难的也是高成本的, 其结果是高信息成本可能阻碍资本流向最有价值的自主创新项目。而金融中介凭借其规模优势和专业化优势, 很容易获取创新主体或项目的“硬”信息和“软”信息, 从而帮助资金供给者将资金提供给那些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以提高自主创新效率。金融市场则是通过提供有组织的直接交易平台, 各种信息是在一定的法律制度下, 由市场参与者通过市场交易行为自行生产并反映在公开的市场价格中。在市场价格、供求机制的作用下,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行为以及市场价格反映了众多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评价。一旦这种信息揭示后, 投资者可以低成本的获取, 于是通过这些价格和非价格信息, 能够预测恰当的投资机会, 这就有利于改善市场主体获取的信息, 优化资源配置, 加快自主创新。

(三) 金融的风险管理功能能够有效分散和降低自主创新的风险, 从而促进自主创新

高风险是自主创新的又一重要特征,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 创新主体往往难以独自承担全部风险, 为了降低自主创新风险, 保证创新成功, 必须采取措施分散和转移自主创新风险, 实现自主创新风险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少、分散和转移风险。金融系统的存在, 使得自主创新从研发、中试到商品化、产业化等整个过程中拥有不同优势的经济主体, 通过某种形式的合约联合起来。为了获得各自及共同的利益, 根据各自的优势对自主创新做出有益的贡献, 这一方面降低了原有风险, 另一方面共同分散了自主创新风险。当然, 除了分散风险, 金融系统更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功能是降低风险, 这主要是通过其专业的风险管理技能、优化的资产组合安排来实现。此外, 金融安排不仅可以降低自主创新风险, 而且可以为自主创新的风险买卖、风险分享等提供各种金融工具, 促进自主创新的顺利发展[1]。

二、中国金融支持自主创新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金融支持体系结构单一, 自主创新融资困难

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形式, 前者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 后者则以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目前, 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还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特征。统计显示, 截至2011年11月末, 中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 其中, 银行业总资产达108万亿元, 证券业总资产仅为4.7万亿元, 保险业总资产5.8万亿元, 银行资产占据了绝对优势, 2011年底达到了91%, 而证券业仅占据4%, 保险业占据了5%。在银行系统中, 市场结构又偏向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数据显示, 2003—2010年间, 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和资产平均份额占银行系统存、贷款和资产份额的比分别为63.81%、65.85%和66.52%, 具有明显的垄断特征。直接融资方式中, 国债融资比例过高,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于国债市场, 股票市场发展波动性大。由此可见, 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与创新主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融资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不协调, 使得自主创新型企业尤其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

(二) 金融信息揭示功能不健全, 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一方面, 由于政府、企业、银行三位一体的亲缘关系造成占金融系统中占绝对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被国家定位为在大中型城市为大中型企业服务, 要不然就是配合财政资金和国家的产业政策进行配套贷款, 国有银行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对国有大中型以外的企业进行技术性项目分析, 收集信息以选取当前资本生产率最高的项目, 抑制了银行在市场上寻找有利项目的积极性。况且即使国家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打破所有制歧视, 自主选择贷款企业, 多年以来形成的巨额贷款存量也会带动银行在既有贷款企业继续增加贷款, 贷款自增强效应迫使国有银行贷款具有刚性特征, 资金无法及时流向资本边际产品最高的企业和项目中去。另一方面, 证券市场发展还很不规范, 证券价格还不能很好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市场所提供的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欠佳、“信息失真”及市场噪音非常严重。1991年至今, 中国股票市场股票的同向波动程度平均为90%, 即任意一周内有90%的股票一起涨或一起跌;而1995年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的同向波动率分别为58%。同向波动率偏高, 金融市场的信息处理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好的公司和坏的公司不能有效区分, 信息失真使得资金错置的可能性增大, 有增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反而得不到有力支持, 进而抑制了自主创新[2]。

(三) 经济及金融存在体制性缺陷, 金融风险管理功能不突出

理论上讲, 在现代经济中, 投资者可以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分担风险。但是,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的金融纵向控制下只能将绝大部分贷款投向国有企业, 缺乏项目选择的自主性, 贷款项目除了流动性差以外并非更具生产性, 因为信贷分配采用的是所有制和规模标准, 而不完全是业绩标准。进一步讲, 由于贷款对象大多为国有企业, 大量的系统性风险、体制性风险很难加以分散, 风险分担也就无从谈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家开始转向通过推动股票市场的发展以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 由于规定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社会公众股谋求永久性的资本投入, 于是, 中国的股票市场也因此深深地刻上了所有制歧视的痕迹, 与国有银行的储蓄动员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比如, 目前民营上市公司的市值只占证券市场总市值的3%左右, 所以风险分担仅仅是对于投资者投资于国有企业而言的, 避免不了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制度性风险巨大的问题[3]。

三、改善金融支持自主创新功效的建议

(一) 加快金融业对内改革开放步伐, 改善金融对自主创新的融资功能

1. 在“规范标准、放开准入, 强化监管、鼓励竞争”的原则

下, 放开商业银行市场, 发展多样化的中小金融机构, 尤其是允许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 促进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有序竞争中健康发展。

2.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降低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门槛。

用创新思想重新构建资本市场体系, 发展面向自主创新企业的市场化直接融资方式, 建立和完善包括二板市场、柜台市场、产权市场、区域性三板市场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型和阶段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二) 加强金融信息制度建设, 改善金融的信息揭示功能

1. 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征信体系, 降低金融中介信息收集成本。

中国银行不愿意向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资金融通, 既有前述所讲的体制问题, 也有中国征信体系不完善, 银行收集企业信息困难、成本高而放弃对创新型企业融资的客观现实。因此, 一方面, 要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开放银行市场, 形成合理的银行业结构;另一方面, 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企业征信体系。要完善征信立法, 使征信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颁布征信主体法, 出台《征信管理法》, 重点对征信数据的采集、公开、使用, 以及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征信行业监管、失信行为的惩罚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还要推出征信专业法规, 以细化征信主体法的相关规定, 逐步形成系统完备的征信法律体系, 使征信体系的建设工作充分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要建立覆盖全国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打牢征信基础设施;要明确政府管理职能, 加强对征信业的监管力度, 建立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加强惩罚力度, 严格依法惩处“失信者”, 以促进中国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2. 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的信息结构。

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制的信息结构, 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动态的信息披露机制, 加大信息披露监管的频度与深度;要不断强化、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并加快信息披露法规建设, 不断提高对信息披露质量与时效的要求;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 消除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的动机。通过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 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性, 惩罚徇私舞弊违规行为, 以提高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三) 创新金融业态及风险管理形式, 改善金融风险管理功能

1. 探索建立科技产业发展银行。

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型企业设立专业化的科技发展银行是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重要步骤[4]。科技银行的有效运作关键是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如果银行具备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 就能够有信心、有能力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贷款支持。相反, 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 可能选择放弃这个市场。这就要求银行要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通过各种手段有效降低对企业的信贷风险, 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担保形式, 发放多种低风险的贷款;可以探索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 解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要。

2. 积极发展政策性科技保险。

科技保险是用金融手段推动科技创新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 是科技金融结合的重要内容。科技保险保障、分散化解风险作用的有效发挥, 不仅能有效激励企业的研发活动,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而且可以引导更多银行信贷资金流入, 有助于优化创新的融资环境。当前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科技保险的认识。第二, 加大科技保险产品创新力度。针对科技创活动和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参与主体所面临的风险特点, 提供个性化与多元化保险服务。第三, 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提高投保科技保险的积极性。财政部门可在科技计划资会中进行调剂, 设立科技保险资助计划和专项资会, 通过该专项资金对科技保险进行无偿资助并严格落实到位。税务部门可以明确科技保险费用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范围, 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5]。

3. 大力发展风险投资, 为自主创新提供动力。

风险投资是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对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推进器”的作用。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和实施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律和系统的财政资助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担保政策等, 改变目前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的做法, 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2)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风险资金来源多元化。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是制约中国风险投资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 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以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第一, 制定《私募资金法》, 规范私募资金行为, 引导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产业。第二, 放宽外国资本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限制, 鼓励外资进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第三, 积极探索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方式和比例, 在保证资本安全的前提下, 吸纳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进入风险投资市场, 扩大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 (3) 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追求的是高风险和高回报, 能否成功退出是实现风险资本增值的基本前提, 也是风险投资在时序上和空间上不断循环的保证。从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看, 股票上市和被外部机构收购是较为理想的退出方式, 但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有资本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二板市场) 的支撑。因此, 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使风险资本通过证券市场较为自由地进出风险投资企业, 是发挥风险资本作用、促进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有效结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林德发.中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J].华北金融, 2012, (2) :27-28.

[2]丁涛, 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软科学, 2009, (3) :50-54.

[3]何国华, 常鑫鑫.中国金融结构的特征及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J].武汉金融, 2010, (2) :8-11.

[4]张明喜.论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J].海南金融, 2009, (12) :76-79.

支持机制 篇9

在农村发展资金不能依靠农民自身积累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情况下, 财政支农资金就成为农村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也可能是目前农村发展过程中最可能获得的主要资金来源。目前, 国家财政支农政策是虽是保证农村、农业稳定发展的最重要政策之一, 但是, 在财政支农的体制和政策方面也存在较多的不足, 导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财政支农政策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合理。财政支农资金涉及的政府层级过多, 各级政府的支农责任不明确。另外, 管理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的部门也太多,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不规范, 这些都影响了财政支农的效率。

二是财政支农支出增长缺乏稳定的保障机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增长幅度在多数年份内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且地方政府缺乏对农业和农村进行财政投入的积极性。

三是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用于农村各部门事业费支出比重太高, 而对农业生产性支持、农村教育、农业科技等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农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财政支农效率较低。目前我国财政支农缺乏理性的决策机制, 各个部门或单位对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往往重投入、轻管理, 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的乱支、挪用、损失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发挥引导作用,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 构建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策略

2.1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

首先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压缩政府层级。我国现有财政层级为五级, 即中央、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地 (地级市) 、县以及乡镇政府, 仅地方政府就有四级, 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乡镇政府成立后才形成这样的复杂的财政层级的, 这无论从国际上看, 还是从我国的历史发展来看都是极为罕见的。

各国通常实行的是较为稳定和简单的三级政府、三级财政, 即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的层级过多不仅会花费过多的行政管理费用, 而且不利于政策信号的传递, 容易损失效率。适当的精简我国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 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行政性费用, 而且可以很好的利用规模经济效益,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举例来说, 地市在财政管理体制中介于省和县之间, 因此, 它往往会克扣拨给县或乡镇的转移支付资金, 使得县乡财政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县乡财政是目前最需要资金的基层政府, 也是直接影响农村发展的基层政府, 如果在财政管理体制中能减少了地市一级财政层级, 不但可以节省行政费, 而且可以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 提高财政支农的效果。

因此, 建议在更大范围推广省管县以及乡财县管乡用试点, 实行省级财政直管市、县财政, 市、县行政不同级但可财政同级, 市级财政只管市辖区, 将乡镇预算归入县级财政管理,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 为将乡镇变为县级政府派出机构, 逐步形成中央、省、市 (县) 三级财政体制。这样, 既可以减少政府和财政层级, 提高政府及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也能更好地完成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任务。

其次, 在财政分权的基础上, 逐步进行事务上的分权。我国地方的财政收支无论是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的一面, 表面上似乎只要压缩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优化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实际上由于中国地方政府事权的广泛存在, 地方支出规模很难缩小。因此, 要改变我国基层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财政运转困难的现状, 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就需要在合理划分基层政府财政的基础上, 逐步进行政府事务上的分权。对我国财政支农来说, 尤其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即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提供, 而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农村公共产品, 则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 具有明显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可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或各个受益的地方政府共同提供。

另外, 还可以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和性质, 在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供给方式上实现多元化。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政府可以通过委托、代理等方式, 把公共产品的供给转移给企业、民间团体来运作, 大力发展市场供给, 这样既可以拓宽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渠道, 在一定程度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又可以强调公共产品决策的民主性, 使公共产品供求相衔接, 提高供给效率性, 有利于真正减轻农民和政府财政的负担。

2.2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

在继续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情况下, 逐步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并不是国家财力的决定性分配, 而是国家税收在政府间的初始分配, 国家应借助纵向或横向的转移支付手段, 达到各级政府的最终财力使用权与事权的大体平衡。因此, 分税制的完善和转移支付规范制度的建立必须同时推进。

首先, 应加大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保证各级政府拥有与相应事权相匹配的财力。在公共财政框架中, 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 农村公共产品也不例外, 然而财政运转困难的基层政府在“吃饭财政”都难以为继的前提下, 根本无法承担起农村公共投资方面的责任, 有时甚至会通过加重农民负担的方式, 来缓解入不敷出的境况。鉴于此种情况, 建议应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首先, 要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 适当增设补充地方基本财政开支的特殊转移支付项目, 缓解一些特别困难地方在这方面的财政压力。

其次, 改革专项资金配套制度, 对欠发达地区减免一定的配套资金, 扭转一些地方因无力配套而得不到拨款的局面。最后, 归并和简化转移支付体系, 形成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体、以专项拨款为辅助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结构模式。

2.3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国家要逐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 增加对“三农”投入力度, 并建立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合理整合目前的各种支农资金, 转变财政支农的方式和结构, 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 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的投向农民急需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应上来, 充分体现公共财政的公正性, 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 实现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 从我国目前农村的发展状况看, 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资金应该遵循农民需求导向的原则, 将主要财政资金投在基础设施 (比如道路和农业小型水利) , 农民教育和培训、科技、医疗卫生保障投资等方面。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农村的发展环境, 为农业的稳定增产提供保障, 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引导多种资金共同发展农村经济, 另外, 还可以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 使农民可以更好的发挥发挥聪明才智, 增强广大农民创收的能力, 使其真正成为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主人。

2.4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目前,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在预算编制、使用以及资金拨付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应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制度, 建议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 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将部门资金使用行为纳入法律规范的同时, 明确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农职责, 将其他农业投资主体的行为规范化, 强化政府投资主体的导向功能。

其次, 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一是要强化和规范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减少追加预算的随意性。要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 切实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追加预算事项和预算确定之后提出的新的政策要求, 要从严把关。二是对部门预算中的专项支出进行严格管理。要调整归并一些零星分散的专项资金;对新增的专项要严格控制, 必须事前进行充分论证;同时, 对预算中的专项资金要尽量明确具体的用途和开支范围, 为监管提供依据。

三是建立支农资金全程绩效评价制度, 做到绩效考评、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最后, 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拨款管理。要严格投资的拨款程序, 减少拨款的环节。严禁层层克扣, 避免挪用、挤占, 确保各项资金及时、足额拨款到建设单位, 确保财政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 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投资效益。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无论在发展水平上还是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 造成这一差距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发展资金不足, 深层原因则是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发展政策和体制。要改变这一状况, 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就需要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而财政支农不失是目前实现这种反哺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财政支农,新农村,长效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王雍君.国库体系重构与公共财政管理改革.财政研究, 2003, (5) :11-14.

[2]张军.乡镇财政制度缺陷与农民负担.中国农村观察, 2002, (4) :2-12.

[3]谭秋成.地方分权与乡镇财政职能.中国农村观察, 2002, (2) :2-12.

[4]朱钢.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中国农村观察, 2002, (2) :13-20.

支持机制 篇10

Portal是基于组件的Web应用, 它可以集成Internet环境下各种现有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并为用户形成个性化的访问页面, 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发布[1]。Portlet是Portal中的可重用组件, 提供对Web内容、应用程序和其他资源访问。

随着Portal的广泛使用, 仅将应用进行简单集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Portlet之间必须具备交互能力, 支持通过协作来组建一些复杂的业务功能。但在Portlet1.0规范JSR168[2]中并没有定义Portlet协作, 而是作为规范的保留特征待下一版本中完成。Portlet2.0规范JSR286[3]给出了多种Portlet的协作方法, 主要是采用基于事件的发布/订阅。但规范定义的基于事件的Portlet协作中存在协作对协作事件的依赖, 门户开发人员不能通过重组协作Portlet完成协作页面的定制, 限制了Portlet协作的重用。

1 Portlet协作

组件协作[4]是通过一系列组件交互共同实现一定的功能目标, 它是组件模型的一部分, 不同的组件模型中组件的协作方式也有不同。JSR286规范指出Portlet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Portlet之间的协作:

1) Portlet是Web应用, 通过共享会话信息中的数据可以实现协作;

2) Portlet通过共享公共渲染参数中的数据来实现协作;

3) 采用基于事件的发布订阅方式。

通过会话信息中共享数据难以完成不同应用间Portlet的协作, 而公共渲染参数是字符串类型, 不支持协作过程中对复杂数据类型传递。前面两种方式都依靠特定的方式完成特定应用场景中的协作, 使用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基于事件的协作方式[5]可以完成跨应用的协作, 支持丰富的协作内容表示, 功能更完整适用更广泛, 是Portlet协作的主要方式。

基于事件的发布/订阅是一种松耦合的组件交互方式。在JSR286描述的Portlet组件模型中规范化定义了基于事件的协作模式, 使得Portlet的协作可以在支持JSR286规范的门户系统之间移植。参与协作过程的Portlet并不需知道发布的事件将会被哪些Portlet接受处理, 接受事件的Portlet也不必知道是谁发布了事件。因此该方式为Portlet实现一对多的Portlet交互。

虽然上述过程解耦了协作中的发布者和接收者, 但该方式中存在Portlet协作对协作事件的依赖。在开发时, 由开发人员完成协作事件的定义, 并根据协作事件来实现Portlet协作业务逻辑;在部署时, 可协作的Portlet需要在部署描述符中显示声明它所支持发布的事件和接受处理的事件;在运行时, Portlet容器将根据部署描述符查找可以处理该事件的Portlet, 并调用该Portlet事件处理函数执行协作业务逻辑。可见在Portlet的开发阶段就存在了对协作事件的依赖。

Portal是基于组件体系结构的, Portlet是门户组件。在构建门户时, 通常会重用一些已有Portlet来实现门户功能需求。这些Portlet可能来自不同的组件提供商、由不同开发人员在不同时期开发完成, 他们的协作通常会引用不同的事件。如票务信息门户系统中, 存在协作页Page1能完成航班查询、天气查询和票务查询的协作, 协作通过事件E1发生, 事件内容包括时间、航班号、出发地、目的地;另外旅游门户系统中, 存在协作页Page2能完成景区信息和酒店信息的协作查询, 协作通过事件E2发生, 事件内容包括查询时间和地区。如果通过以上Portlet新组建的页面完成航班信息、天气信息和酒店信息的查询, 在目前JSR286规范定义的协作中不能完成, 因为协作需要的事件在原先各自开发中由于不同的需求而定义不同。

如果协作接收者所需的信息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发布者发布的信息中获取, 就具备了协作发生的条件。酒店信息查询中所需要的时间和地区信息可以从航班查询中获得, 门户系统应当采用相应机制支持重组协作页面的构建。JSR286中定义Portlet协作存在协作对事件的依赖, 门户开发人员不能通过重组协作Portlet完成协作页面的定制, 限制了Portlet协作的重用。

2 事件转换机制

在JSR286中, 事件的定义包括以下信息:

· QName/NCName:事件的标识符。

· Alias:事件的别名。

· value-type:事件内容的类型, 用java类表示。

· description:事件的描述信息。

如果容器中有两个可协作的Portlet PA和PB, 在构建协作时存在三种情况, 如图1所示。

1) 图1a) 中, PB发布事件和PA接受事件为同一事件E, 协作页面中PA和PB协作可发生。

2) 图1b) 中, PB的发布事件EB和PA的接受事件EA为不同事件, 但EA和EB有相同的事件内容类型, 通过将EB的QName加入EA的别名也可以实现两者间的协作。

3) 图1c) 中, PB的发布事件EB和PA的接受事件EA不同并且事件的内容类型也不同, 此时在规范定义范围内PA与PB协作不能发生。

由此可以看出协作对协作事件的依赖表现为对事件定义中表示内容类型的value-type的依赖。这种依赖导致在门户构建中协作Portlet不能被有效重用。在一些基于事件或消息的发布订阅系统中, 为了消除对消息格式的依赖, 通常采用事件包装或者事件转换来实现[6]。在Portlet基于事件的协作框架中, 引入事件转换机制可以解除Portlet协作对事件的依赖, 支持协作重组。

事件转换机制应用于Portlet协作中, 完成从源事件到目标事件的转换, 以实现引用不同事件的Portlet之间的协作。事件转换发生在Portlet的事件处理阶段, 它是Portlet基于事件协作的一个扩展功能, 消除了Portlet协作对事件的依赖, 扩展Portlet的协作范围, 增加Portlet协作的可重用性。门户开发人员可以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需求开发相应的事件转换器, 构建协作页面。

引入事件转换的协作场景如图2所示, 门户页面中的Portlet PA和PB, 它们的协作引用不同的事件, 在某次用户请求中, PA发布事件EA, 容器除了对EA进行分发处理外, 同时容器发现存在可以转换EA事件的事件转换器, 于是调用事件转换器完成对EA事件的转换, 主要是表示事件内容的类型的转换。

在图示过程中, 该事件转换器完成了对EA事件到EB事件的转换, 同时容器对转换的结果事件分发交由PB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过程完成PA和PB之间的协作发生。

通过引入事件转换机制, 可以完成下面情况下的事件转换:

1) 简单转换 两个事件表示相同的信息, 仅是事件内容的类名称不同, 或者表示相同信息的属性字段名称不同。

2) 事件内容扩充 不能通过发布事件的内容, 直接构造接受事件, 而是通过发布事件内容, 通过一些操作如数据库查询, 网络数据资源获取等, 可以间接获得接受事件内容。

3) 事件过滤 事件转换器可以对事件内容满足一定条件的事件才进行转换操作, 实现事件过滤;接受事件内容仅需要发布事件内容中的一部分, 实现对发布事件内容的过滤。

3 Portlet协作中的事件转换的设计

为了在规范定义的Portlet协作框架中引入事件转换机制, 首先对Portlet容器中Portlet协作模块进行扩展, 给出事件转换模块的设计, 然后分析协作中的事件转换流程, 最后给出事件转换器的接口定义供门户开发人员使用。

3.1 事件转换模块

事件转换是对Portlet协作的扩展, 门户系统为支持事件转换功能需要对Portlet容器进行修改, 增加事件转换模块支持协作发生时的事件转换。事件转换发生在Portlet协作过程中, 事件转换相对独立在容器中也仅与协作模块有交互。

事件转换模块如图3所示, 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部分:

EventTranslatorService 事件转换服务, 它是事件转换模块的核心部分, 也是向Portlet协作模块提供的服务接口。它需要完成事件转换的业务流程, 和处理的结果事件的有效性检查。另外如果在事件转换过程中有异常发生, 它必须完成所有异常的处理, 不能向上抛出异常而影响容器的事件处理或容器的正常工作。

TranslatorManager 事件转换器管理, 它提供容器中事件转换器实例的生命周期管理。

TranslatorRegistryInfoService 转换器注册信息服务, 在初始化时将读取有事件转换器的配置文件信息, 它是事件转换器静态信息的提供者, 为TranslatorManager和EventTranslatorService提供事件转换器的部署描述信息。

3.2 事件转换处理流程

事件转换处理发生在容器中事件处理过程中, 它不应当对事件处理过程做出改变。如果一个事件被发布, 当容器的事件转换器列表中存在可以将这个事件转换为其他事件的转换器存在时, 事件转换才会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发生, 并且在事件发布后容器的事件处理结束前完成所有事件转换, 转换的结果必须也能在事件处理阶段被正确处理。当转换时有异常发生, 异常不能被抛出到上层模块中, 影响事件处理流程和容器的正常运行。

在包含协作的请求处理中, 事件转换被插入到协作发起者发布事件之后事件加入事件队列时。容器中包含事件转换的Portlet协作的请求处理的顺序图如图4所示。

在Portlet请求处理中, Portlet A发布事件E后, 容器将会调用协作模块EventCoordinationModel进入事件处理。在EventCoordinationModel从待处理事件队列中取出事件E分发前, 容器将调用EventTranslatorService事件转换服务。如果在门户的事件转换器配置中存在可以对该事件的事件转换器,

EventTranslatorService调用TranslatorManagement中获得一个该事件转换器的实例完成对该事件的转换。对于转换结果Et, EventTranslatorService会进行检查去除空事件, 然后将返回给EventCoordinationModel本次事件转换的结果事件。EventCoordinationModel将转换结果事件放入待处理事件队列供协作事件分发器处理。

当转换事件被加入事件队列时同样会进入事件转换流程, 为了防止在一些复杂的协作过程中出现事件转换循环, 在转换事件的实现中采用组合模式[7] (如图5所示) 。

转换事件的实现类同时继承Event和TranslateEvent接口, 事件的实际内容在成员属性event中。普通事件的转换次数为0;如果一个事件是转换事件, 它的转换次数为成员属性event转换次数加1。通过设定转换次数阈值来防止控制转换流程中出现循环。当设定转换次数阈值为0时, 转换事件将不会被再次转换。

3.3 事件转换器

(1) 事件转换器接口

完成一个事件转换器, 首先需要编写一个继承事件转换器接口EventTranslator的实现类。EventTranslator的设计如表1所示。

事件转换器接口包括一个接口方法, 方法的参数是被转换的事件, 方法返回值为事件转换结果。在接口的实现中, 不应对输入事件的内容信息进行修改, 因为输入事件可能是不可修改的或者它仅是一个副本;输出事件应该是包含信息的非空事件, 并与事件转换器声明中的输出事件一致, 容器会对转换结果中的空指针和空事件进行丢弃。由于在运行时, 事件转换器会引用被转换和转换结果事件的类, 所以事件转换器在运行时必须可以访问到可能会被引用到的类。

(2) 事件转换器部署描述

事件转换器开发完成后, 需要在门户系统中部署声明。因为事件转换不是规范的一部分, 所以事件转换器的声明需要写到门户系统独立于Portlet.xml的部署文件中, 在此我们令事件转换器在translator.xml中声明。声明一个事件转换器需要描述一下信息:

· translator-name:标识符, 容器中事件转换器的唯一标识。

· translator-class:转换器类路径。

· description:转换器的描述信息。

· input-event:引用接受的输入事件的QName。

· output-event:引用接受的输出事件的QName。

表2中给出了事件转换器TestTranslator在部署描述文件中的声明的格式。

当事件转换器完成在门户环境中的声明后, 在容器运行时可以被实例化来参与相应的协作中的事件转换。事件转换器会声明自己支持的事件输入类型和输出类型。当容器中有事件被发布, 容器将按照事件转换器的声明信息查找可以转换事件的所有事件转换器来完成事件转换。

4 实现与案例分析

4.1 门户系统中事件转换的实现

OncePortal[8]是由中科院软件所基于J2EE平台开发的门户中间件, 目前最新版本支持JSR286, 提供个性化页面定制、企业信息集成、单点登录等服务。根据上面的设计思路, 我们在OncePortal中实现了支持事件转换的Portlet协作的事件转换模块, 具体设计的包结构如图5所示。

service.translate中主要包括三个类EventTranslatorService、TranslatorManager和TranslatorRegistryInfoService, 在系统中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事件转换机制的核心功能。om.policy中包括事件转换机制中策略实现, 如转换循环的策略控制。om.translator中是转换器的部署信息。

4.2 案例分析

我们以旅游信息门户中一个协作页面的构建为例说明门户系统中事件转换机制的应用效果。

在旅游信息门户系统中, 需要一个协作页面提供航班信息、飞机的起飞降落城市近期天气状况和降落城市的酒店信息。为减少开发量, 我们可以重用一些在其他系统应用中的Portlet。目前有具备相应功能的Portlet可以重用, 原票务信息门户中的航班查询、天气查询Portlet和原电子商务门户中的酒店查询Portlet。航班查询Portlet进行查询信息时, 会发布事件FlightEvent, 该事件的内容信息主要包括航班类型起飞降落城市和出发日期。天气信息Portlet接受该事件的处理, 并可以根据该事件中起飞降落城市查询两地的近期天气状况。但酒店查询Portlet可以处理的事件为InfoSearchEvent, 通过该事件内容对象中表示地区的属性字段来查询区域的酒店信息。

根据以上需求开发事件转换器, 其功能需要实现航班查询Portlet发布事件FlightEvent到酒店查询Portlet接受事件InfoSearchevent的转换, 转换器的实现中需要将FlightEvent的内容对象中的降落城市赋值给InfoSearchEvent内容对象中的区域属性。在开发完成后, 按门户系统要求部署转换器。

在门户系统中构建协作页面, 将以上三个Portlet添加到页面中。如果门户系统不支持事件转换功能, 在酒店查询Portlet中进行信息查询时, 酒店查询Portlet将不会返回降落城市的酒店信息列表。根据事件转换机制的原理, 在页面中协作被发起后, 事件转换器会完成事件转换完成航班查询与酒店查询Portlet之间的协作, 并得到如图6所示的协作结果。

5 结 论

随着门户系统在企业的大量应用, 要求门户系统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协作框架, 但JSR286中基于事件的协作引入了对协作事件的依赖, 使得门户开发人员在门户构建中不能有效使用可协作的Portlet构建业务页面。本文通过引入了事件转换机制, 消除依赖关系。文中给出了事件转换器的定义, 同时对门户系统中的Portlet容器进行扩展以支持协作中的事件转换。该方法已在门户中间件OncePortal中实现, 并很好地解决了门户系统中协作重组的问题。

参考文献

[1]WEGE C.Portal server technology[J].IEEE Internet Computing, 2002 (6) :73-77.

[2]JSR168:Portlet Specification1.0[S].Java Community Process, 2003.

[3]JSR268:Portlet Specification2.0[S].Java Community Process, 2008.

[4]Radestock M, Eisenbach S.ComponentCoordination in Middleware System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tributed Systems Platforms and OpenDistributed Processing (Middleware9'8) .Berlin:Springer, 1998.

[5]Psul C, Felix B, Len B.Document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s:Views andBeyond[M].Boston:Addison Wesley, 2002.

[6]Gregor H, Bobby W.Enterprise Integration Patterns:Designing, Building, and Deploying Messaging[M].Boston:Addison Wesley, 2003.

[7]Mamma E, Helm R, Johnson R, et al.Design Patterns:Elements of Re-usable Object-Oriented software[M].Boston:Addison Wesley, 199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支持机制】相关文章:

支持05-24

支持体系07-30

支持行为05-03

稳定支持05-05

情感支持05-22

人际支持05-30

银行支持06-06

支持作用06-11

支持模型06-16

动力支持06-17

上一篇:生物活性材料下一篇:风险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