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2024-08-05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精选十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随着高校的扩招,来新疆高校就读的内地生源逐渐提升,他们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到新疆这个欠发达、多民族、多宗教以及多元文化、历史与现实背景的特殊环境中生活学习,他们接受的观念、教育、以及择业观和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新疆高校在内地的形象和生源,就业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内地各族人民对新疆的整体看法,从而影响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失。

一、新疆高校内地毕业生就业现状

1.新疆高校内地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与实际岗位稀少的矛盾导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内地省市教育水平整体比新疆发展快、水平高,为了调整生源结构,加强学校的学风、校风,新疆部分重点高校自2002年开始在内地招生,并逐年增加。据初步统计,目前新疆各高校在读的内地学生有四万余人,每年有四千余名内地大学生毕业。而近几年,新疆毕业生传统就业渠道吸纳能力逐渐下降,人员饱和。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的就业渠道在大量精简、分流,无法再接受更多的毕业生,并且,新疆各地州成型的大企业、大公司这种企业吸纳人才的主渠道还未真正形成。

2.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现实与理想难以实现

(1) 新疆地理位置在中国的最西部,地大物博,目前在内地招生的新疆高校有20余所,大部分是专科院校,而且,部分高校远离首府,例如:伊犁师范学院在离乌鲁木齐700千米处,喀什师范学院在离乌鲁木齐1300千米处,塔里木大学离乌鲁木齐1000千米处,和田师范在离乌鲁木齐1500千米处。况且,新疆高校大部分是地方高校,缺乏名牌、重点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导致毕业生缺乏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 (2)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制造自己单位的影响力,在招聘毕业生时原本只需要专科生,而他们的用人信息却提出要本科生,男女均可操作的工作,要求只要男生等,这种高学历性别差别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3) 新疆民族成分复杂,高校师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相对落后,内地学生毕业后,想着去沿海或者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等有较好的经济待遇的地方就业,不愿意留在新疆,导致在新疆有业不就、有岗不去的现象极高,错过很多就业机会。

3.新疆高校的专业发展不平衡和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就业困难

新疆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后,新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地各大企业进驻,需要很多应用性、复合型、专门型人才,而新疆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不接轨。而且,新疆的生源绝大部分是来自新疆各地州农村、兵团、牧区。因此,生源质量较经济发达地区欠保障,这些学生到校后,不努力学习,从而对内地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许多内地学生在校生期间没有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没有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缺少实践锻炼,从而导致毕业时缺乏就业各项素质。

4.考研依然是内地大学毕业生跳出新疆地域和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

内地大部分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于新疆,新疆各高校在内地的录取多半是平行志愿或高分落榜后被调剂的,所以这些大学生进校后的职业规划就是以新疆高校为平台努力考研。另外,内地的学生来疆后,看到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学生经过大学四年学习和生活很难改变诸如饮食、风俗等习惯,为了跳出这个生活圈,将就业定制为考研。据统计,目前在新疆高校每年考取研究生的40%的学生是内地籍毕业生。

5.就业信息稀少成为就业的绊脚石

新疆各个地区和高校距离上的跨度和各地州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内地来新疆办企业、办公司的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边远的一些高校信息闭塞,缺少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

6.对新疆文化的认同趋于合理,乐意为边疆的发展贡献力量

内地来新疆就读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同和适应了新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把新疆当做了他们原始资本和积累经验的理想区,毕业时很乐意留在新疆工作。通过调查,目前新疆内地籍毕业生就业形式有中小学教师、报考公务员、企业公司、自主创业,留在新疆参加工作的占当年内地籍毕业生总量的60%。

7.在企业和公司就业以及参加创业的学生明显高于新疆籍的学生

主要原因有各高校在内地设置招生计划时大部分以计算机、电子、商务类专业为主,这些专业在企业、公司就业有优势。另外,内地学生来新疆就读的毕竟是极少数,受到内地原有的开放式的观念和原本的创业精神,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快,不怕失败,上进心强,有勇气,有胆识。

二、对新疆高校内地籍学生就业的建议

1.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本地区深化改革的关系,努力营造新疆环境建设

面对当前就业突出的矛盾,政府要明确只有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好,才能吸引更好的投资商来投资办厂,才能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要明确政府的改革要为就业服务,以促进就业为基本目标,把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摆在新疆快速发展战略的优先发展地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各地州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内地大中型企业来新疆投资建厂,加大校企联合办学,定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调整专业结构,以此带动毕业生就业。还要多出台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和积极引导落实毕业生自主创业。

2.各高校要不断深化改革,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要帮助新疆高校内地毕业生了解新疆的政策与形势,了解市场供求变化规律,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职业需求,增强其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加强就业形势、择业观、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 (2) 要拓宽专业口径,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尽可能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应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重视课内外结合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强化教学实践、实习、见习等环节。 (3) 要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与内地生源地教育部门的对接,将就业指导工作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专门建立内地毕业生个人信息库,加强求职技巧能力的训练,并做好内地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质量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准确地调整各项改革措施,努力为毕业生服务。

3.内地毕业生自身要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内地毕业生要准确认识新疆的特殊形势、地域差异,多了解风土人情,多与社会接触,拓宽知识面。要有上进心,不要被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影响。要分析市场、分析用人单位,改变过去认为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是人们公认的“好单位”。要在进校后做好自己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拓宽横向、纵向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文化上都相对落后。新疆的发展和建设最终要靠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新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相信随着新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新疆的经济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和公司来投资办厂,就会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新疆高校内地籍大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洪玲.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2]郑淑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 (12) .

[3]王军, 刘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 2006, (5) .

[4]杨邦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

[5]周月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新疆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

高校毕业生现状:就业质量偏低 篇2

就业,是每一位学子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就业情况是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反映。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相继发布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就业质量偏低,平均仅得56.8分。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一方面高校毕业大军连年增长,造成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许多毕业学生毕业却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进而引发不能胜任工作、离职率高等就业质量问题。

但是,在北京万通汽修学校,就业对毕业学子来说从不是问题。每到毕业季,来学校招聘汽修人才的企业单位络绎不绝。甚至,许多还未毕业的万通学子就已经被“预定”了。万通学子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同样很好。北京万通十分注重同学们的就业质量,时常对已经毕业的就业学子进行就业回访,据统计,毕业的北京万通学子们大多对工作满意,可以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分析 篇3

近几年来,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在民办大学生中进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各高校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妥善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民办高校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越办越强,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过程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和关注大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正视他们的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环境分析

美国教育社会专家马汀·特罗认为,一个国家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的属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50%属于大众化阶段,50%以上属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等学校424所。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民办高校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随着民办高校的规模化发展以及全国高校的全面扩招,使得每年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2015年毕业生达到750万左右,2015年全国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近100万。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民办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夹缝中生存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备受煎熬,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就业形势不被看好。目前,欧美的金融危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内的就业环境。就中国而言,作为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冲击不可避免。大学生就业难还有社会原因,一方面,每年大学生毕业的数量比社会需要的就业岗位多得多。另一方面,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在就业过程中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二、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环境分析

(一)潜意识存在社会不公的心理偏见

同样是大学生,民办高校三本就会因出身或者层级之别,导致就业备受歧视。有很多单位应聘的条件中,就直接列出非211或者985院校的学生不用,这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偏见和不公。同时,民办高校毕业生往往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关注工作待遇、收入等现实利益。宁愿放弃理想、放弃专业而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地区锻炼自己,部分毕业生只想进入大城市、大机关,削尖脑袋往中心城市挤,非常关注社会地位、名誉等条件,希望到挣钱多、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工作,这种心理使许多毕业生失去了更有发展机会的工作。

(二)攀比从众心理比较严重

民办高校毕业生择业时,一方面,像公办学校学生一样有追求“热门职业”的心理,但由于当前就业现实的残酷性和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盲目从众的效果往往达不到心理预期;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毕业生往往把这种从众心理转向民办高校内部消极的从众心理,即悲观、绝望、破罐子破摔心理,形成一种集体式放任自流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在选择单位时,一些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性格等实际情况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跟风扎堆,由此导致用人单位来校应聘时,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则是门可罗雀。这种攀比从众心理,使部分毕业生丧失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潜意识的自卑心理

虽然民办高等教育是当前社会常见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甚至被认为是“低分低能”的代名词,社会认可度不高。民办高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民办高校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与公办学校学生相比,无论在所学专业领域、个人能力方面,还是在毕业文凭的含金量等方面均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潜意识里感觉自己技不如人、稍逊一筹,致使在择业中失去自信心,缺乏主动争取和把握机遇的心理准备,从而丧失了许多求知的机会。

(四)偶有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自负心理是过分夸大自我,过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忽略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个人意愿或者盲目地与其他同学攀比,当认为选择的工作不理想或不及其他同学时,便会彻底否定自己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期望值过高,盲目追求高收入、好待遇,对自身的状况、实际拥有的基本能力则考虑过少,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旦拥有这种心理,很容易脱离社会实际,最终错失很多好的择业机会。

(五)挫败感的存在

有些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学校、家长和个人理想等众多期待,不能很快适应社会严峻的就业状况,工作目标定位往往高于个人实际情况,对工作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要求过高,导致自己的理想常常不能如愿,感觉就业压力大,恐惧毕业,不愿出去找工作,挫败感较强,缺乏足够的信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从而影响了择业进程。

(六)依赖心理严重

民办高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中间有的父母文化水平比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这些学生学习不够努力,感觉自己未能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也不愿为之努力奋斗,不愿意参加招聘会,完全依赖家长,依赖心理非常严重。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但是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主动性,不具备自强、自立的精神,个人不能也不愿走出去,单纯依靠学校帮忙找工作。这种心理往往导致他们在突然要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等待、依赖心理,如果不消除这种情绪,对就业是十分有害的。

三、结语

民办高校毕业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怎样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如何选择职业、如何调适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 篇4

一、毕业生就业问题存在供求及结构的双重矛盾

从上世纪末我国开始高校扩招以来, 高校毕业生每年成一定比例增长, 到2012年全国毕业生预计将达到680万人, “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 社会能够提供的岗位数将远远小于每年的毕业生人数, 这就使得劳动力工序在一定时期内还存在一个较大的动态缺口, 就业供求矛盾突出。

另外, 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 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学生规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层次等结构问题, 盲目追求就业率, 使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误配”和处于不稳定就业状态, 为高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风险。

二、部分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中国高等教育逐步趋向大众化, 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就业观念。事实上, 部分毕业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多的偏差。

1、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校学生就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背景下, 如何调整自身期望, 找到合适的工作, 是毕业生在就业问题面前的首要任务。有数据显示, 50%左右的应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而有约45%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于是出现了“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供需不对称现象。深究上述现象的实质, 是因为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 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例如, 部分学生对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没有合理评估, 却期望寻找能力要求强, 挑战性大的工作岗位;部分学生不能辩证的看待工作区域问题, 执意去沿海大城市就业;部分学生不能审时度势, 调整自身就业岗位等, 这都是就业期望值过高的表现形式。

2、对自身定位不明确, 没有清晰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思路

当前的部分毕业生, 在面对就业问题时, 不能正确的剖析自身在业务素质、综合素养、就业心态、求职一向、职业规划方面的实际情况, 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盲从心理, 在就业选择上“乱投医”, 完全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怎样规划职业生涯, 以致不能抓住就业机会。

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1、就业教育机制不完善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诸多压力, 大学生就业教育便是一个关键问题。当前, 大多高校的就业教育都是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 就业教育的形式、目的和过程上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在就业教育的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错误偏向, 没有系统完整的开展就业教育, 这就使得就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无法受到预期的效果。

实质上, 就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持续过程, 因此, 在新形势下就业教育必须从大一学生开始, 提前介入, 让他们在思想素质、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综合素质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长期备战。同时, 就业教育的内容应该得到拓展, 必须从单一的说教式的职场认识、应聘及从业能力、面试技巧等内容上, 逐步过渡到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培养形成。

2、就业保障机制不健全

就业情况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衡量指标, 必须强化就业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重点建立健全就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就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就业教育时间保障机制等。通过相关机制的建立健全, 保证有专门的毕业生工作机构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工作, 并将就业教育的内容转变到创业教育、敬业教育、挫折教育等问题上来, 并多层次、多角度的开展就业教育实践活动。

3、就业考核机制不合理

当前, 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学校总体工作的关键因素, 部分高校甚至将就业与部门考核、经费划拨、绩效待遇、政策偏向等问题挂钩, 而这些院校衡量的就业率, 其实就是学生签订协议的人数比例。

事实上, 就业工作包含诸多因素, 比如前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就业指导过程中适业教育向创业教育拓展的转变、学生就业过程中心态的转变、学生就业满意度情况等, 相关部门在进行就业工作质量考核时, 应该考虑到以上各个因素, 分配好他们的权重。除此之外, 就业考核机制还应该结合实际, 建立激励机制、考核各部门在创业型就业教育、就业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四、其他社会影响因素

高校就业除了受供求关系、毕业生就业区域趋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外, 还受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 政府对高校就业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政府必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保持社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消除制度性障碍, 保证各项就业政策能落到实处, 控制高校招生规模与质量、结构的扩展。其次, 社会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正面宣传, 引导和帮助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就业观, 形成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关心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局面。再次, 用人单位要调整选才标准, 构建合理的人结构, 寻求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人才。最后, 强化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开辟就业渠道。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逐步趋向大众化, 而就业问题也进入到大众化时代, 出现了就业的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本文从毕业生的供求矛盾、就业心态、就业指导状况等方面分析高校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马小辉:《新时期提升高校就业教育时效性的对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05) 。

[2]高树琴:《试论高校开展创业型就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琼州学院学报》, 2008, (06) 。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篇5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研究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

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6]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现象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篇6

【关键词】音乐毕业生    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现状

笔者曾制作了一份针对音乐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湖南师大音乐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生。因各项因素的干扰,回馈数量并不大,但根据已回收的调查统计可略见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已将近3年,在反馈的数据中有一半的人在做着和自己原本专业不符的工作;对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程度一项有一半人数认为基本结合,认为结合很好的仅14.29%;而选择结合较差的同学比例达到了35.71%。对现任工作的满意程度一项不满意者占到了1/4,其他则为基本满意,在对未来的打算一项中决定做好现任工作的比例为42.85%,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占比次之的则为寻找工作机会或更换工作,这部分人的比例为35.71%,如果加上决定自主创业的人数,有意或决意更换工作的人数比例则将达到57.14%;而在收入水平一项中意外地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即月收入为4000~5000元之间的人数甚少,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近总人数的1/4,四千元以下的占比超过了总人数的3/4,而3000元以下收入人群又占到了绝大多数,就连2000元以下的人数也占了相当比重。即便是在如此不利的收入水平或不尽满意的职业岗位上,还是有近3/4的人对现任工作表示基本满意,笔者仅能凭猜测领会这其中的无奈。

二、探因

(一)高校扩招

自1999年国家教育部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来,全国各大高校扩招人数逐年递增,新开设的各类学科专业也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音乐专业这门学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为了扩大招生力度,吸纳生源,大部分学校同时期开设许多新学科课程,然而这必然增长了学校师资的需求量,加之新成立的学科和学院教学资历尚且年轻,给教学质量造成了实质性的压力。这一方面影响了教师行业的整体水准,另一方面对于学校针对扩招后的课程改革和调整以及人员管理甚至相应教学条件设施的更新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考验。高校扩招不仅仅带来万千学子争相考学的压力,也直接造成庞大毕业生规模的就业压力。

(二)市场需求

湖南作为艺术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艺考生每年络绎不绝。但随着每年毕业人数的不断增长造成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就业环境,尤其高投入的音乐教育培养与相对低回报的就业收入和就业质量,终于冷却了人们的热情,音乐专业并不算宽泛的择业面也为人们所看清。

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择业范围,但大多数都是倾向于音乐教师和艺术团体演员这两种职业,这是绝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认可的就业方向。上文提到的调查问卷中一项“毕业时理想就业单位”选择的统计数据的结果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但随着近几年艺术团体的不断整合、缩编、改制,民间存在的大型艺术团体数量大大缩减,其要求的专业化水平也相应苛刻,这对于比起专业素质更注重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高校毕业生来说,已不存在向艺术团体进发的优势了,加之艺术团体现行的“合同制”不能给予毕业生以“安定感”,进入艺术团体做演员只能成为很多音乐专业毕业生最初的“理想”。而音乐教师的情形也同样不让人乐观,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音乐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岗位都不多,而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又庞大,学校对于音乐教师的需求量早已趋于饱和。湖南省各区每年都要上演省内省外大批应届、往届音乐毕业生为少许几个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职位使出浑身解数备战迎考的激烈场面。如此路不通,很多毕业生便不得不面临“转行”的境遇。

三、对策

音乐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依笔者之见,主要是由于学校方面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的需求不尽一致。如上文所述,现今的音乐教师岗位和艺术团体因种种原因趋于饱和,不再适合作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吸纳源。但是市场上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并不少,很多看似与音乐专业毫无关联的企业,其实都因其企业形象的需要或企业文化的培养、宣传都需要音乐专业人才来组织策划,而基层社区也因为日益丰富的文娱活动,如合唱队的排演、文娱歌舞的创编等也都需要音乐人才的组织参与,等等。所以,高校需要做的就是进行适度的课程改革,明确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出市场需要的能组织能策划、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新型音乐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要端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引导学生放宽视野,鼓励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入企业”等,打开除了中小学和文艺团体之外新的就业环境,以拓宽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四、总结

湖南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其原因主要包含高校扩招导致师资结构不合理、音乐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下滑、音乐专业本身相对较窄的就业面以及传统择业方向上需求量的饱和等因素。究其本源,笔者认为是由于高校培养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传统理念已和现今社会需求、市场走向不相符合,属于供需关系的脱节。解决之法必然是依市场所需,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调整甚至改革,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红,许晖.高校扩招后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3).

[2]朱佳宇.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及其探讨 篇7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具体表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 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先看一些资料以作说明。

《周济: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局面》一文中说, 2004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280万人, 比上年增加68万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通过有关部门、各地方、各高校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到9月初,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 实现就业人数204万人, 比去年同期增加56万人, 圆满完成了国务院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1]。

2005年12月9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公布:截止到今年9月1日,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 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 本科生81.7%, 高职高专生62.1%[2]。

2006年11月20日,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 2006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 比2005年增加75万人,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 各地各高校迎难而上、扎实工作,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和就业人数较大增长。会议提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 比2006年增加82万,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3]。

2007年9月17日, 中国人民大学张鸣教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 “近年以来,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连清华、北大、人大这样的大学, 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具体统计各种研究有很多, 但就我视线所及, 我所服务的大学, 有的专业, 今年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到现在为止, 一个签约的都没有, 有的专业, 即使找到了工作, 也大多是靠父母的关系。”[4]

2007年10月25日,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 截至9月1日已有351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约为71%。王旭明说, 今年高校毕业生比2006年增加82万人, 是毕业生总量和增量最大的一年, 就业任务很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到今年9月1日,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比2006年同期增加54万人[5]。

2007年11月16日, 《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指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 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6]。

2007年12月5日,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在京举行。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周济强调,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加大工作力度, 广开就业渠道, 加强就业服务, 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 提高就业工作质量[7]。

通过以上资料, 可以敏感地觉察到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至少在教育主管部门看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那么作为教育研究者, 应如何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呢?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真的很难吗?

从前面的资料可以看出, 所谓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结论是基于每年9月初的毕业生就业率而言的。2004年9月初,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截止到2005年9月1日,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截至2007年9月1日, 全国高校毕业生已有351万人实现就业, 就业率约为71%。近几年, 截至每年的9月初,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才略高于70%, 与以往的20世纪90年, 大学生国家包分配, 毕业时的就业率几乎是100%相比, 的确就业率出现大幅度下降, 着实让老百姓不好接受, 也让广大高校毕业生很难接受。

但是, 需要明确的是, 应届的高校毕业生是为满足社会在哪个时期的人才需求的?比如2007届的高校毕业生, 一般在2007年6月毕业, 他们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在2007年9月以前的人才需求吗?显然不是。他们是为了满足社会在2008年7月以前的人才需求的。所以只是把2007年9月初的就业率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依据, 显然不是科学合理的。把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这段时间就业的学生排斥在就业率之外, 对高校来说是不公平的, 也不是实事求是的。这是在统计就业率时段方面急需改进的。因此, 要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必须统计截至到2008年6月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如果此时的就业率仍然较低, 说明确实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此时的就业率很高, 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缺乏依据。根据9月初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来证明就业难的结论是过去的思维惯性造成的。我们不要再期望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刚毕业时就马上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只是在高等教育非常短缺的情况下才存在的, 并且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因为它有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悉,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把升学的那部分毕业生算在内[8]。这也是不合适的, 因为毕竟升学读书并不是真正的就业。并且这样的措施对一般的高校不利, [下转封三]而对重点高校有利, 因为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升学的比例很高, 并且相当的比例是保送到本学校的。因此重点高校有可能通过保送本校毕业生读研究生来变相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而普通高校没有这个优势。所以不应该把升学读书的高校毕业生也算在就业率统计范围内。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如果确实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要找出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就业难。从直观上看,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是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失衡性。人才供求不平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所在。具体可能有以下一些情况。

1. 人才供求在数量上的失衡性

高等教育人才供给总量与人才需求总量不相等。如果人才供求总量相等, 则具有平衡性, 这是理想状态。如果人才供给总量大于人才需求总量, 那么就是供给过剩, 需求不足。基于这种供求关系, 解决办法只有两个, 一个是减少供给, 一个是扩大需求。

2. 高等教育人才供求在专业结构上的失衡性

当然在社会提供足量的就业岗位的情况下, 仍然可能存在就业难问题。现在假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与人才的供给总量是相等的, 还会有哪些问题出现呢?

如果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的人才专业结构不一致, 不相吻合, 那么这就是高校的责任。比如同样是总量一百万, 但社会需求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四十万, 水利电力专业六十万, 而高校毕业生是土木三十万, 水利电力七十万, 那么就是说培养的各专业大学生比例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各专业结构之间的招生比例要协调。

3. 高等教育人才供求在专业质量规格以及供求信息等方面的失衡性

媒体曾报道,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 但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仍很难找到工作, 原因在于大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不是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知识。所以不仅高校各专业之间的比例结构要与社会相适应, 而且每个专业内部的知识结构也要与社会需求达到平衡。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才供求信息方面比以往有了很大改善, 但仍然可以把人才需求信息的披露做得更好一点。尽管现在提供人才需求信息的网站很多, 但是没有一个网站可以把全国所有的人才需求信息完整地搜集到。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毕业生自身也要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积极创新, 努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济.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局面[EB/O L]. (2004-12-10) .http://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3/3047444.html.

[2]周济部长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06-9-2) .http://jyzx.mzedu.com/wxzl/2006-09-02/1157161056d668345.html.

[3]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EB/O L]. (2006-11-23) .http://ese.hust.edu.cn/html/2006-11/2006-11-23210929.htm.

[4]张鸣.高校大跃进的困局与危境[EB/O L]. (2007-9-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00cos.html.

[5]吴玉蓉, 吴晶.今年495万高校毕业生351万就业比去年多54万[EB/OL]. (2007-10-26) .http://www.zjol.com.cn/05edu/system/2007/10/26/008918611.shtml

[6]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 (2007-11-16) .http://www.molss.gov.cn/gb/zxwj/2007-11/30/content_212510.htm.

[7]刘婷.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EB/OL]. (2007-12-12) .http://ww w.nursing.sdu.edu.cn/article.asp?articleid=1078.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篇8

(一) 宁夏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

为解决基层人才匮乏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充分这一结构性矛盾, 宁夏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中办发[2005]18号) 和自治区有关就业政策, 采取有力措施, 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就业环境, 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形势不容乐观,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特别是就业的流向不平衡。从这几年大生就业情况看, 实际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还较少, 去一些艰苦边远地区的更少, 并存在“学生不愿去、基层不愿接、想要的进不来、来了的用不上、用了留不住”现象。更有甚者, 有一部分学生宁愿到区外或区内大中城市打工, 也不愿意到县以下特别是乡镇等基层单位就业。

(二) 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 我们感到, 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目前看, 主要原因是:

1) 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优惠政策,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广大基层缺乏编制和资金, 吸纳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有限。

2) 基层缺少事业平台和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渠道。目前, 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事业单位普遍超编, 而且财政困难, 大多数乡镇的财政是负债运转。乡镇机关、中小学校和卫生院一方面急需补充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却没有编制和经费, 形成人员包袱重又无人可用、人才太少又不缺人的恶性物质循环怪圈, 最终导致基层有效需求不足。

3) 基层条件艰苦, 缺乏吸引力。目前, 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 毕业生的年龄在22岁左右, 走向社会的头几年接踵而来面临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 有的还需偿还上大学的开支, 城乡工资的大幅差距, 导致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 而放弃到基层就业的念头。基层条件艰苦、待遇差是形成影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4) 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 但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 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定位, 脱离市场需要, 在专业设置上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基层一线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少, 满足不了需要。同时, 学校素质教育跟不上形势, 部分大学生扎根基层的意识淡薄, 怕吃苦, 对职业发展缺乏科学认识, 一心想去城市。也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不强, 不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二、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对策思考

通过调研, 我们深深感到, 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是吸纳就业的重大空间。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 农村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 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乡村政权执政能力的提高, 都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农村需要大学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还是在人才。但是, 从实际情况看, 当前我区农村基层人才匮乏, 素质需要提高, 特别是在农村亟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有的地方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 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已刻不容缓。我们相信, 只要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政策优惠并真正得到落实,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愿到农村就业、创业。

1) 进一步完善政策, 通过政策引导, 增强基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目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 但有些政策落实较难, 需要进一步细化, 政策的运行机制还需要理清。政策的目标要立足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使基层愿意录用大学生, 大学生也愿意到基层就业。具体政策应包括:完善基层工作人员的考评和晋级、晋升方式, 让扎根基层、有所作为的大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改善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 加大对基层财政和基层编制的支持力度, 为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创造条件;完善人才流动的配套政策, 保障大学生下得去、回得来、有出路。

2) 建立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 人才培养要靠实践来磨练磨炼。我们一面强调大学毕业生要下基层锻炼, 但却始终拿不出有效举措吸引莘莘学子奔向基层。完全靠市场驱动, 农村似乎又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但北京、河南等一些外省区的做法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这些地方政府推出的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的政策, 将“大学生”和“村官”, 长期以来在中国似乎是毫不搭界的两个字眼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 采用公开报名、自愿选择的方式, 通过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吸引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 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当“村官”, 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 解决了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在此, 市场和政府这两方面的作用相得益彰。鼓励大学生当“村官”, 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

3) 科学规划, 精心组织, 大力实施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计划。近年来, “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农村进社区、欠发达地区志愿者、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计划项目较多, 有必要对这些国家和地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 特别是农村“村官”、社区“民官”, 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组织、人事、劳动、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 精心组织, 确保计划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让大学生到基层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4) 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和物质回报。对志愿到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到村和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 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要积极制定有关政策, 如在人事关系代理、创业优惠、工资标准、职称评定、生活补贴、公务员录用等方面, 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给予一定政策优惠。要加大支持力度, 可以采取政策为主、社会募集的方法创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基层创业。

5)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努力培养适应基层需要的新一代大学生。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 瞄准市场, 调整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 将办学与全国全区经济发展的背景和实际结合起来, 加强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 从而顺应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 为今后大学生到基层量身定做一些专业, 或者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在基层的实用工作能力, 比如基层调解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社区管理问题等。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并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而且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基层就业,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 2005.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篇9

1 大学生诚信就业缺失的形式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及待人接物上存在说话、做事不守信用, 一切以自己为先, 考试作弊愿望明显, 作业抄袭, 用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等不诚信的行为, 最终导致就业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由于高校扩大招生, 大学毕业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招聘会上成功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 一些大学生在个人简历上夸大其词或造假, 甚至在招聘会上出现人人都是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情况, 以此欺骗用人单位以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对于目前的“90后”大学毕业生, 由于成长的条件优越, 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 一些大学生在对待就业问题上甚至存在就业不慌不忙的态度, 更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渠道上倾向于选择网络招聘。就业的新形式使用人单位难以甄别简历的真伪程度, 由于不能很好的对接, 在就业市场上出现大学生找工作难与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员工的矛盾。总之,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诚信求职现象, 表现在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简历及自荐材料中的弄虚作假、单方擅自毁约、缺乏自律与诚信, 用人单位难以接受毕业生的不诚信行为, 虚假材料与毁约现象也给用人单位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2 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不良影响

就业中诚信缺失给个人、用人单位均造成不良的影响, 对目前全社会诚信系统的建立产生消极的作用。就业中的诚信缺失不仅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形象, 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而且对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这也使大学生诚信缺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大学生诚信缺失所引起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隐蔽性[4], 大学毕业后融入社会, 分布到祖国各地、从事祖国建设的各个行业, 诚信缺失所导致的危害会显现出来。在调查中发现, 6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简历的修饰是可以理解的, 就业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也是应该的, 因此造成目前大学生成功入职后又成为跳槽的主力。这种不正确的择业观, 扰乱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转, 滋生了就业活动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就业中诚信缺失增加了就业工作的难度, 影响了就业计划和方案的落实, 也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和声誉, 并且对以后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就业中诚信缺失破坏了用人单位的招人计划, 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也败坏了毕业生个人的声誉, 给自己的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就业难度的增加, 使得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 从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3 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问卷调查, 于2014年3月对我校2014届在校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专业为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其中男130人、女170人, 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综合排名、作业独立完成或抄袭情况、本人或同学是否存在用虚假信息申请助学贷款及家庭经济困难国家助学金资助情况、周边大学生诚信状况、论文创作过程、考试作弊及原因、违纪情况、求职简历制作、学生对目前存在的求职简历虚化美化的态度、学生拖欠学费情况等内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 求职简历浮夸严重且认同并存在效仿心理占65%、考试作弊愿望占50%、作业抄袭占35%。分析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有: (1) 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诚信度。当前, 社会诚信体系制度的不健全, 使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不诚信现象得不到约束和监管, 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不诚信现象。由于缺乏系统性的信用约束机制, 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失信者的行为得不到惩罚, 纵容了失信行为。 (2) 学校诚信教育不到位, 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缺乏自律精神。学校教育看重对学生知识传授, 以增加考研率和就业率, 没有从根本上、教育效果和途径上重视诚信教育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如考试作弊、贫困证明造假、拖欠学费、接受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贷等不诚信行为不以为然, 没有从思想根源培养诚信意识。 (3) 假冒伪劣、贪污腐败等诚信道德失范事例是造成诚信缺失的社会根源。 (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科学的选拔方式和一些过高的要求使毕业生不得不“包装”简历。如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抬高招聘条件, 不需要英语高水平岗位, 却要求毕业生达到六级水平, 造成了毕业生用虚假信息包装自己, 而达到个人就业目的。 (5) 学校诚信教育效果评价不健全, 使诚信精神层面的教育没有能够深入人心, 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 (6) 一些大学生自律意识观念淡薄。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 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 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 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 心智还不成熟, 缺乏对不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网络时代大量的垃圾信息和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 很容易误导学生的思想, 形成错误的诚信观;一些大学生口是心非, 在实际生活中, 当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便知行背离, 将诚信抛在脑后。

4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诚信的缺失, 存在内在与外在的因素, 通过整合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力量, 加强对大学生诚信就业的指导与教育[4]。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4.1 建立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考评和档案跟踪机制

把对学生的诚信评价作为思想道德评价的一项内容, 将考评结果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及学生档案, 即与学生切身利益挂钩, 杜绝大学生不守诚信行为的发生。例如学校可以通过科学的诚信考核体制, 对在校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 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 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 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 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大学生的个人诚信状况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追踪, 加强与用人单位或已毕业学生的联系, 及时掌握毕业生的诚信状况, 发挥学校继续教育功能, 对失信毕业生实施再教育。也可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 将诚信典范作为对在校学生教育的榜样, 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努力构建诚信就业的大环境, 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4.2 根据不同年级制定相应的诚信教育机制

针对当代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淡薄, 以自我为中心, 注重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课本和课堂, 要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 利用各种载体, 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和群众, 在参与和体验中受教育。同时, 广大教师也要大胆学习和借鉴一些发达国家诚信教育的好经验、好作法, 使诚信教育更富实效。

4.3 加大毕业生诚信就业监管力度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现象是对学校信誉的损害, 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管理, 加大监督力度, 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严把毕业生推荐关, 保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真实可信。

4.4 营造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础保证, 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和导向的作用, 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理念宣传,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要规范政府行为, 全面建设诚信政府, 转变工作作风, 依法行政, 使诚信理念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推动全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不断提升。

学生的诚信问题, 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诚信问题的反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信用体制建设的新阶段,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也只是社会诚信问题的一个缩影。全社会要大力提倡以诚取信的道德规范,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努力构建诚信就业的制度环境, 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推动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山春.“90后”大学生就业诚信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 2014, 30 (2) :59-61.

[2]赵本纲.湖南大学生诚信就业现状与教育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3 (2) :5-10.

[3]史向军, 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3, 27 (1) :72-75.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篇10

1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

1.1 全球网络就业市场方兴未艾

目前, 全球网上招聘以其招聘范围广, 招聘信息全面, 招聘方式便捷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发达国家公司招聘的主流形式。

来自Net-Temps的数据现实, 在美国采用网上招聘形式的用人单位高达77.6%, 采用报纸、杂志招聘的占12.2%, 采用人才市场招聘的占7.1%, 采用广播和电视进行招聘的分别占2%和1%。根据德国著名调查机构Emnid的数据, 在德国, 超过70%的互联网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寻找工作, 而德国的互联网使用者已经占到总人口的一半。英国第二大招聘网站Ho-tonline.com数据统计, 2003年英国有700万人通过互联网找工作, 9/10的毕业生通过互联网寻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1.2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

据统计, 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611万人, 比2008年增长52万人, 规模居世界第一。加之全球金融危机来袭,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格外严峻, 大学生就业更显艰难。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2008年12月1日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明确指出:要依托网络, 加大力度, 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由此可见,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已刻不容缓。

1.3 网上求职成本低、效率高

网络具有覆盖面广, 信息量大, 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网络招聘的双方通过交互式的网上登陆和查询完成信息的交流。这种方式与传统招聘方式不同, 它不强求时间和空间上的绝对一致, 方便了双方的选择。毕业生可以利用网络强大的检索功能, 在第一时间从大量的供求信息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信息, 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求职时间。而且, 毕业生可以在网上制作电子简历, 节省了复印、打印的费用;通过轻点鼠标即可完成个人简历的投递, 节省了投递简历的交通费和舟车劳顿, 由此可帮助毕业生节约大量的求职成本。

2 高校毕业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1) 部分高校对于就业信息化平台的运行缺乏组织, 对就业信息化工作认识观念还较陈旧。

就业信息化工作建设的进程, 除了受到技术的制约外, 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管理者和社会对它的接受认可程度的制约。实现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就业服务观念的现代化。笔者通过各种渠道对湖北、河南多所高校就业服务情况进行了解, 发现很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 由于机构设置、思想认识、校园文化、经费投入等原因,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 还将就业网络平台的作用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 甚至少数高校还没有专门的就业网。

(2) 部分高校的就业网功能简单, 技术落后, 缺乏管理。

在已建立就业网的高校中, 只有少数高校就业网同时具备就业信息发布、在线职业测评、就业课程点播、远程视频面试等功能。多数高校的就业网功能简单, 只停留在新闻、公告等信息的发布上, 在线测评和视频面试功能形同虚设;部分高校的就业网属于静态网站, 长期缺乏管理和维护, 内容更新缓慢, 缺乏吸引力。总之, 多数高校就业网站在开发使用语言、连接速度、负载规模、服务层次和质量等方面, 还远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3) 高校就业网站之间缺乏统一标准, 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目前, 各高校就业网站均由本校独立开发, 在硬件投入、软件功能等方面相差较大, 尚处于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的状态。且由于开发时间不同, 技术水平悬殊, 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致使各级就业网站事实上是一个个“孤岛”, 信息资源、教育资源和工作资源无法进行整合, 不能实现合理共享。

(4) 供需双方使用的网络环境不同成为了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瓶颈。

对于在互连网上提供就业信息化服务, 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技术难题, 那就是高校和毕业生使用的校园网多是教育网, 而绝大多数用人单位使用的是传统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接入, 如电信, 网通, 铁通等。这两个异构的网络之间接口带宽有限, 另外使用互联网通讯的客户端, 本身的流量情况是不稳定的, 会出现时快时慢的现象, 服务器端也是如此。这个异构网络之间接口的不稳定问题构成了就业信息化的技术瓶颈,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 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办法

3.1 提高认识, 加大投入

各高校应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的重要作用,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硬件建设及软件开发, 同时加大对就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使广大高校师生认识到就业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及便利。

3.2 统一标准, 整合资源

建立统一的就业网建设的标准, 为实现毕业生和单位资源的共享做好有力的硬件和软件准备。利用互联网把地理上广泛分布的各种资源 (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带宽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 连成一个逻辑整体, 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 为供需双方提供一体化信息和应用服务 (计算、存储、访问等) , 使各高校以及政府部门最终实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下进行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彻底消除资源“孤岛”。

3.3建立一个多种网络之间的信息能通畅流通的网络接口

应建设多网机房, 即BGP机房, 以允许多种网络 (电信、网通等) 的接入, 使不同网络用户之间能够互相进行高效的访问。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是用来连接Internet上的独立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 它是Internet工程任务组制定的一个加强的、完善的、可伸缩的协议。建成BGP机房后可彻底解决异构网络之间接口的不互通、不稳定问题, 突破不同网络环境对就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瓶颈。

3.4 加强对就业网站的管理

各高校应派专人对就业网进行管理和维护, 及时丰富和更新网上信息,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还应不断的开发就业的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就业网的作用, 使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成为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获取就业信息、享受就业服务的主要途径, 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构筑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定额标准体系下一篇:放射性固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