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地面

2024-07-31

水泥地面(精选十篇)

水泥地面 篇1

关键词:建筑,水泥地面质量,技术

现行的住宅建筑的室内设计, 住宅楼的水泥地面仍在广泛采用, 然而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违反操作规程的做法。为确保其工程质量, 在施工中应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方能达到质量要求:

1 材料进场必须进行二次化验。

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是原材料的质量, 施工前必须按规定取样抽检复查进场材料。对存放时间较长且受潮水泥, 经取样复查合格后, 再按实验强度配用;地坪用砂的含泥量应为小于3%的中砂, 地坪也可采用豆粒石的无砂砼;隔音宜用“旧炉渣”而不得用“新渣”。使用时必须过筛, 最大粒<25mm;料径在5mm以上的渣必须小于总用量的40%;施工前基层必须按隐蔽项目进行验收。

2 做好基础内处理。

底层回填若未按土质的性质夯至应达到的密实度, 地面做完后就会出现自然下沉开裂, 正确的做法是:回填前先清除砌筑基础后残余的杂物, 在原状土上夯实, 量出基底顶面填土高度控制线, 每层按200~250mm厚松土填筑并打夯不少3遍, 表面夯平拉线检查。

3 垫层处理要适当。

起隔离作用的垫层处理要恰当, 在采用炉渣做垫层时, 其配合比应按1:6进行;采用水泥石灰渣垫层时, 宜采用1:1:8较好, 拌和宜均控制用水量。铺设整平后碾压表面出浆, 并用木抹子挫打至碾后的表面不出现松散颗粒。当铺设厚度小于50 mm时, 须用平板振捣器一次振出浆粒, 要注意养护。

4 应正确执行结合浆操作程序。

在混凝土表面垫层或基层表面涂刷纯水泥浆结合层, 实践应用证明可增强与接触面之间的牢固粘结。如浆配置不适当, 涂刷过早, 停了一定时间再抹表面则会风干成粉, 不但起不到粘结效果, 反而会起到隔离作用。不正确的用法还有的是在基层洒水在撒水泥, 后用扫帚扫浆, 这种做法造成水泥和用水量的失控和随意性, 也是造成空鼓的原因。

5 用干水泥处理水灰比过大是错误的。

砂浆水灰比过大回降低密实性和耐磨性, 后期压后砂粒下沉水分上浮, 表面强度进一步降低, 操作人员不能撒干水泥吸水, 否则其结果是表面同沉后砂浆成为两层, 形成两张皮现象。在使用后的三期内即可出现起砂, 疏松和起壳空鼓现象, 造成材料浪费, 影响正确使用。正确做法是拌合砂浆严格、水灰比控制严格, 稠度不大于30mm为宜。

6 要掌握好收压光时间。

水泥地面正确的收压光分3次进行, 第一遍在面层施工完既进行, 使面层材料更均匀紧密平整, 以表面不出现浮水为准;第二遍压收缩裂缝闭合;第三编在表面上人不出现明显脚印时进行, 方法是人员向后倒退压抹, 这样将脚印、抹印及一些微小不平压光, 压后以看不到任何痕迹为宜。同时地面收硬度光时应参照当时的气温控制, 在环境20℃左右时, 人第一遍开始至第三遍应在6h内完成, 时间过长的压抹将影响终凝效果, 过重反复搓压出现掉皮、起砂的缺陷。

7 要认真抓好养护措施。

在正常环境下抹压第三遍后4h即可洒水养护, 尤其是北方干旱炎热季节, 表干相当快, 出现干缩裂缝。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 养护期不要过早上人或堆放物料。

8 低温下不宜地面施工。

在北方10月底气温逐渐降低, 进入冬期的季节, 此时不宜进行地面工程施工, 为防止寒潮突降工程受冻。如室外气温已在5℃以下时, 抹地面前必须进行保温处理, 先装好暖气保温系统, 安好窗玻璃, 封好门或地沟洞, 当采用火炉加温时炉烟必须排放出室外。防止煤烟同附近地面起化学反应而松酥地面。加温不宜过高, 在10℃以上既可, 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加快水化, 防止表干过快脱水干裂。

9 对面积较大的地坪必须留置变形缝。

对客厅、会议室、集体活动室等面积较大的房间, 抹灰或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小于30mm的楼地面, 必须设置变形缝。否则收缩变形使地面出较多有规则裂缝。设置变形缝应从垫层开始, 留置位置一般沿柱子轴线和开间的轴线, 其间距应在3~6m之间合适, 纵向缝一般采取平头缝或企口形式, 横向缝应采取假缝的构造形式设置。

1 0 楼面施工宜在结构施工之后进行。

水泥楼地面施工工艺 篇2

楼地面抹水泥砂浆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掌握以下要求:

1.首先用楼地面清理机第一文库网将楼地面清理干净,特别将粉煤灰浮浆清理干净,防止出现粘结不牢固现象,然后用清水将楼地面清洗干净,经有关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2.确定水泥品种;砂的品种(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含泥量超标的会造成以后的水泥砂表面大面积小孔洞现象,凡有防水要求的过筛后使用)、配合比等。

3.测量和确定各层楼地面水泥砂的完成面标高,(完成面标高应在砌砖前确定,以满足各类门安装的标高取值要求)。

4.由于厂房跨度大(8-10米),常用的`利用墙边、柱水平点通线打点做法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必须用平水桶简易测平器定点,使标高力求准确。灰饼的顶面尺寸要求不大于40×40L,以减少露墩的情况。

5.提前12小时用1:1水泥砂拉毛,拉毛前要将基层提前一天洒水湿润,拉毛时基层面严禁有积水,否则,会造成极大的空鼓率,拉毛后约四小时(1:1水泥砂初凝时)用竹扫把将拉毛面扫毛,做到不反白为标准,这是减少和杜绝水泥砂空鼓的关键,务必严格执行。

6.水泥砂每栋每天的施工面积应小于800O,施工收口位置提前一天用水泥油粘结5厘厚20L高玻璃条进行分隔。

7.水泥砂抹面施工要求用较干结的水泥砂浆(基层严禁有积水),用3米或更长的铝合金尺刮平,用磨面机,光面机收面(初凝前淋浓水泥浆光面,严禁洒水泥粉光面),压光完成12小时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24小时按图弹线分隔,立即投入足够的锯缝机进行锯缝,48小时内完成锯缝工作,缝深20L,

本项工作极为关键,如不按期完成,会给水泥砂发生大面积空鼓留下不可补救的隐患。如后续工作暂时跟不上,必须暂停水泥砂抹面施工,待锯缝完成后方可继续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8.水泥砂的一次抹灰厚度应不大于25L,超厚的拉毛完成后先用0.5-1M碎石砼修补一次,使面层水泥砂的厚度基本一致,减少开裂机会和因厚薄不一造成收缩不一致而出现表面不平整现象。

9. 洒水养护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每天洒水养护应不小于三次,同时认真做好产品保护,防止污染和人为损坏。

10.养护完成后,清洁分隔缝,分隔缝干燥后按图示材料作分隔缝封闭。

水泥地面 篇3

摘要:本文就水泥砂浆地面常产生质量通病和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施工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泥砂浆造价预防措施施工技术

0引言

在新建、改建和维修工程中,需做大量的水泥砂浆地面,这使地面工程的抹灰量大幅度增加。通过几年的现场工作,发现办公楼、住宅楼等工程的地面抹灰,均有不同程度的起砂、空鼓、裂缝甚至表面脱落现象,成为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通病。为了提高水泥地面的施工质量,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在现场与其它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了这个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和做好水泥砂浆地面的方法阐述如下。

1产生质量通病和原因

1.1地面起砂地表面不光滑,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使用不当,使用过期或变质水泥或水泥标号过低,降低了水泥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应选用收缩性小、早期强度高的硅酸盐水泥;砂子粒径过细,造成孔隙大,砂子含泥量过大,影响了水泥粘结力,砂子级配不合理等;配合比不符合要求,砂浆标号过低,地面压光时间掌握不准,养护方法不正确,早期受冻,成品保护不及时,造成地面强度及耐磨度不够,引起地面起砂。

1.2地面空鼓面层与基层没有结合好,这主要是由于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基层上的浮浆砼没有清理彻底,基层表面没有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或基层浇水过多,地面基层有积水,造成降低砂浆标号,使面层与基层粘结不好,产生空鼓。

1.3地面裂缝地面上出现的不规则裂缝或沿板缝长度方向的裂缝,这主要是由于采用过期变质水泥或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致使水泥安定性能较差;水灰比过大,这不仅造成了砂浆分层离析,降低了砂浆强度,水灰比过大,同时使砂浆内多余水分蒸发而引起体积收缩,产生裂缝;各种水泥收缩量大,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大,面层养护方法不正确,面层厚薄不均匀,都易在表面产生收缩裂缝:沿板缝长度方向的裂缝主要是施工灌缝不按规范操作,板缝清理不干净,砼标号过低浇筑不密实,养护不好,品保护不好,在地面强度未达到足够强度时,就在上面走动或拖拉重物,使面层造成破坏;以及地面上荷载不均匀及过量,造成各楼板变形不一样产生裂缝。另外,表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压光时间过早,会使砂浆内部的水分重新蒸发回到面层上,降低了表面强度,压光时间过迟水泥砂浆已硬化,造成施工难度大,且容易破坏已经硬结的表面砂浆结构。

1.4地面脱皮硬化后地面脱皮,其主要原因是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施工时基层表面有积水,地面面层早期受冻,部会使水泥砂浆地面脱皮。另外,面层处理不当,压光时撤干水泥过早,由于砂浆流动性过大,撒水泥只会增加水泥用量;撒得过迟,砂浆已形成塑性状态,使面层压不出泥浆,同时干水泥撒的是否均匀也是重要因素。

2预防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施工中,摸索总结了一些防治措施及施工技术:

2.1材料选用水泥砂浆地面选用好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施工中必须认真选材。而水泥标号低、受潮、结块、安定性不合格,砂子过细,含泥量过大,采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水拌和,都将导致水泥砂浆质量达不到要求。首先,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新鲜水泥,进场水泥使用前必须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如果进场水泥的存放期超過3个月,应重新检验,重定强度等级。其次,砂子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第三,拌和所用水必须采用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水,严禁使用生活污水。

2.2水泥砂浆的配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不宜低于1:2.5,其稠度不大于3.5c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采用机械搅拌做好计量,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必须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水灰比要控制在0.5:5左右,以减少因失水收缩而产生的裂缝,保证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和地面强度。

2.3施工技术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弹面层水平线-洒水湿润基层-刷素水泥浆-铺设水泥砂浆,刮尺刮平-木抹子搓平、压实-钢抹子压光(三遍)-养护。

2.3.1预制板安装前应抄测,楼板安装时要用1:2水泥砂浆铺平,厚度均匀在120mm之间,板缝均匀控制在30~60mm之间,灌缝前要清理板缝,用清水冲洗,按规定埋设锚固筋,灌缝采用C30细石砼。

2.3.2垫层或找平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在预制钢筋砼板上铺设,如表面光滑应予凿毛,抹灰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灰砼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冲洗后,将污水全部清除,不得存有积水,抹灰前一天要浇水湿润。之后根据墙、柱面高程线,在墙、柱面四周弹出面层水平标高线,并核对电梯、内外门框的标高。

2.3.3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铺设时,预先在门口位置设置玻璃分格条,铺设前在基层上刷素水泥浆结合层,随刷随铺水泥砂浆(防止十抹),然后将水泥砂浆按操作方法铺开,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并用木抹子由边向中、由内向外搓平、压实:木抹子应用力均匀,后退操作,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再用靠尺检查平整度。

2.3.4掌握适时压光,养护和保护工作(时间)。水泥砂浆地面的抹压工作应控制在水泥初凝和终凝之间。正常的抹面工作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应在面层铺设后进行,先用木抹子搓打,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并抹压平整;第二次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的脚印但又不明显塌陷为宜,主要清除表面气泡、孔隙,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次应严格掌握在水泥)终凝之前;一股以上人时不出现脚印或不明显的脚印为宜,主要是消除第二次抹压后留下的抹纹和进一步闭塞毛细孔,使表面压实、光滑。由于各种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同的施工季节,拌合物的稠度不同,其面层压光时间也随之有差异,应根据平时积累的施工经验掌握好适当的时间,以取得最佳压光效果。

面层抹压好,应在常温湿润条件下养护,养护要适时,养护过晚、养护期不足或受冻,水泥砂浆地面强度未达到60%~70%,工人干活是产生起砂的主要原。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袋、锯末等,覆盖后浇水养护如洒水过早易起砂;过晚这易产生裂纹或起砂,养护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7d(矿渣水泥养护不得少于14d)。冬季应闭窗防冻,但仍应盖草袋洒水养护。在水泥砂浆地面的养护期间,不准上人,避免撞击、磨擦等,绝不允许在其上拌灰,否则,前功尽弃,所以必须加强水泥砂浆地面的养护和保护。

2.3.5成品保护要确保地面7~10昼夜的养护期,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在地面上不得堆放破坏水泥砂浆地面的物品,确保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手推车需要经过所铺地面行走时,必须铺设木板,水泥砂浆应在常温下进行。若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暖防冻措施。

2.4注意事项

2.4.1首先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规范标准,加强质量意识教育,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增强责任心。

2.4.2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出样板,经各有关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再以样板为标准,进行大面积施工。

2.4.3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对每一道工序,要严格把关,在进入下道工序前,要对前道工序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

2.4.4对施工的地面,设专人随时检查,对不合格的,坚决返工。

3结束语

室内水泥砂浆地面质量问题的预防 篇4

1 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原因

首先:地面起砂。水灰比过大:即拌合的混凝土水量大, 导致混凝土表面泌水, 降低混凝土表面强度;砂石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高:骨料级配不合理、过细的土砂也易导致地面起砂, 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施工过程中的过分振捣:加剧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较低;养护不当:未能及时养护或养护不充分, 暴晒或大风导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 表面得不到充分水化, 导致强度较低。

其次:地面空鼓。面层与基层没有结合好, 这主要是由于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 基层上的浮浆砼没有清理彻底, 基层表面没有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 或基层浇水过多, 地面基层有积水, 造成降低砂浆标号, 使面层与基层粘结不好, 产生空鼓。

第三:地面裂缝。地面上出现的不规则裂缝或沿板缝长度方向的裂缝, 这主要是由于采用过期变质水泥或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 致使水泥安定性能较差;水灰比过大, 这不仅造成了砂浆分层离析, 降低了砂浆强度, 水灰比过大, 同时使砂浆内多余水分蒸发而引起体积收缩, 产生裂缝;各种水泥收缩量大, 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大, 面层养护方法不正确, 面层厚薄不均匀, 都易在表面产生收缩裂缝;沿板缝长度方向的裂缝主要是施工灌缝不按规范操作, 板缝清理不干净, 砼标号过低浇筑不密实, 养护不好, 品保护不好, 在地面强度未达到足够强度时, 就在上面走动或拖拉重物, 使面层造成破坏;以及地面上荷载不均匀及过量, 造成各楼板变形不一样产生裂缝。另外, 表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压光时间过早, 会使砂浆内部的水分重新蒸发回到面层上, 降低了表面强度, 压光时间过迟水泥砂浆已硬化, 造成施工难度大, 且容易破坏已经硬结的表面砂浆结构。

第四:地面脱皮。硬化后地面脱皮, 其主要原因是基层清理不干净或施工时基层表面有积水, 地面面层早期受冻, 部会使水泥砂浆地面脱皮。另外, 面层处理不当, 压光时撤干水泥过早, 由于砂浆流动性过大, 撒水泥只会增加水泥用量;撒得过迟, 砂浆已形成塑性状态, 使面层压不出泥浆, 同时干水泥撒的是否均匀也是重要因素。

2 针对以上情况, 总结施工经验, 摸索总结了一些防治措施及施工技术

首先:水泥砂浆地面的材料选用。选用好的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施工中必须认真选材。而水泥标号低、受潮、结块、安定性不合格, 砂子过细, 含泥量过大, 采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水拌和, 都将导致水泥砂浆质量达不到要求。首先, 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新鲜水泥, 进场水泥使用前必须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同时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单。如果进场水泥的存放期超过3个月, 应重新检验, 重定强度等级。其次, 砂子宜采用中砂, 含泥量不大于3%。第三, 拌和所用水必须采用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水, 严禁使用生活污水。

其次:水泥砂浆的配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不宜低于1∶2.5, 其稠度不大于3.5cm, 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采用机械搅拌做好计量, 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 必须拌和均匀, 颜色一致。水灰比要控制在0.5∶5左右, 以减少因失水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保证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和地面强度。

第三:加强管理。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学习规范标准,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增强责任心, 在大面积施工前, 应先做出样板, 经各有关专业人员检查合格后, 再以样板为标准, 进行大面积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 设专人对每一道工序, 要严格把关, 在进入下道工序前, 要对前道工序进行认真检查验收, 合格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 对施工的地面, 设专人随时检查, 对不合格的, 坚决返工。

第四:施工技术。1) 垫层或找平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 在预制钢筋砼板上铺设, 如表面光滑应予凿毛, 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灰砼等杂物清理干净, 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 冲洗后, 将污水全部清除, 不得存有积水, 抹灰前一天要浇水湿润。之后根据墙、柱面高程线, 在墙、柱面四周弹出面层水平标高线, 并核对电梯、内外门框的标高。2) 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铺设时, 预先在门口位置设置玻璃分格条, 铺设前在基层上刷素水泥浆结合层, 随刷随铺水泥砂浆 (防止十抹) , 然后将水泥砂浆按操作方法铺开, 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 并用木抹子由边向中、由内向外搓平、压实:木抹子应用力均匀, 后退操作, 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 再用靠尺检查平整度。3) 掌握适时压光, 养护和保护工作 (时间) 。水泥砂浆地面的抹压工作应控制在水泥初凝和终凝之间。正常的抹面工作一般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应在面层铺设后进行, 先用木抹子搓打, 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 并抹压平整;第二次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 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的脚印但又不明显塌陷为宜, 主要清除表面气泡、孔隙, 将表面压实, 压平整;第三次应严格掌握在水泥终凝之前;一股以上人时不出现脚印或不明显的脚印为宜, 主要是消除第二次抹压后留下的抹纹和进一步闭塞毛细孔, 使表面压实、光滑。由于各种不同品种的水泥, 不同的施工季节, 其面层压光时间也随之有差异, 应根据平时积累的施工经验掌握好适当的时间, 以取得最佳压光效果。面层抹压好, 应在常温湿润条件下养护, 养护要适时, 养护过晚、养护期不足或受冻, 水泥砂浆地面强度未达到60%~70%, 工人干活是产生起砂的主要原。一般在一昼夜后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袋、锯末等, 覆盖后浇水养护如洒水过早易起砂;过晚这易产生裂纹或起砂, 养护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7d。冬季应闭窗防冻, 但仍应盖草袋洒水养护。在水泥砂浆地面的养护期间, 不准上人, 避免撞击、磨擦等, 绝不允许在其上拌灰, 否则, 前功尽弃, 所以必须加强水泥砂浆地面的养护和保护。4) 要确保地面7~10昼夜的养护期, 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方可正常使用, 在地面上不得堆放破坏水泥砂浆地面的物品, 确保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 手推车需要经过所铺地面行走时, 必须铺设木板, 水泥砂浆应在常温下进行。若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暖防冻措施。在水泥砂浆地面施工中, 只有按严格工程要求进行施工, 在施工前严格把住材料关、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后认真做好成品的检查、养护等各项工作的控制, 才能达到水泥砂浆地面预期的施工效果和正常使用功能。

摘要:许多采用水泥砂浆地面的建筑工程, 由于对施工前期材料的使用、中期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控制、后期成品工程养护的不到位, 造成水泥砂浆地面在使用功能上的许多缺陷,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本文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面起砂,裂缝,质量缺陷

参考文献

[1]王法君, 曲志勇.关于水泥砂浆楼地面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林业科技情报, 1997.

水泥地面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 篇5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是:地面空鼓、裂纹、起砂、高低不平,厨卫间地面倒坡、渗漏,

控制措施

1、施工前,应严格检查原材料质量,水泥强度、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中砂含泥量不应超过3%,水泥砂浆面层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

2、施工前应严格检查基层的清理情况,基层应平整,无浮灰,浆膜,积水或其它污物,施工前基层应提前润水,

3、施工中严格控制配比、水灰比、检查工艺要求执行情况,水泥地面压光不应少于3遍,严禁面层施工时干撒水泥面。

4、水泥面层应做好洒水养护工作,养护时间应符合要求。养护期间严禁上人施工。

5、大面积房间整体地面应留设纵、横缩,间距、部位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厨、卫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检查无渗漏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面层施工应按流水方向找好坡度,切忌倒坡。

水泥地面 篇6

1.水泥地面裂缝

水泥地面足指以混凝土、水泥砂浆为主的地面面层,底层地面受基上的不均匀沉降或楼画画层受结构咬形等影响,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收缩、干缩和温差应力作用下会产生裂缝。

1.1底层地面裂缝

(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底层光洁平整的地面上,会产生裂缝宽度在0.3mm~7mm左右的不规则裂缝,此外,有些裂缝的两边高低不齐,严重地影响工程的整体水平与施工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

(2)有一些地面裂缝仅在水泥砂浆面层有,裂缝的宽度也相对比较小,一般为0.3mm左右。

(3)有些地面裂缝是因为基土的下沉、垫层出现裂缝而形成的,这种裂缝的宽度也相对较大,危险性也较高。其实,建筑工程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某一个施工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地面裂缝的出现。

1.2原因分析

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做不同的分析,以找出裂缝出现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并且“药到病除”。

(1)首先,有的裂缝是因为回填基土比较松软,不够均匀,不够密实而产生的。因此,在上层地面的压力作用,松软的回填基土就会不负重压,所以出现下沉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裂缝的出现。

(2)其次,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回填土不规范而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基坑(槽)的深度大于2m,但在回填土前没有先排干基坑(槽)底的积水,清除沉积的淤泥,随将现场周围多余的杂质土、垃圾,有机物质超过规定的土一次就填满基坑(槽),仅在表面平整后夯二遍,下部根本没有夯实,因此,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沉陷现象,并且导致了地面裂缝的出现。

(3)最后,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建筑物的中心是一些耕植土、有机松软杂填土等,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人员的疏忽,而没有按规定进行挖除及更换合格的回填土料,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回填夯实,所以导致了建筑物中心的土壤软硬不均匀,不能承托地面的刚性混凝土板块的压力,在外力作用下,板块弯沉变形过大,就会容易造成刚性混凝土地面面层裂缝和破坏。

1.3处理与防治

(1)首先,对于那些被破损严重的地面,技术人员先要查明产生裂缝的基本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方案。例如是因为基土松软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裂缝,就必须返工重做铲除面层、垫层,挖除基层下松软的淤泥,腐殖土等,换用含水量力19%~23%的黏土,或含水量为9%~15%的砂质黏土做填土料,并且要求分层回填进行夯实处理。填土压实后的干容量,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得大于0.08g/cm³,且应分散,不得集中。采用环刀法取样时,室内填土每100~500㎡取样一组;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测试合格后,方可按规定铺设垫层。垫层的质量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然后按原设计要求做好面层:

(2)其次,如果所出现的裂缝呈现出的是局部的破损,就应该要查清楚破损范围,并且需要在地面上弹好破损周围的直角线,利用混凝土切割机沿线将地面割开,凿开垫层和面层,并且挖除局部松软的土层,更换合格的填土料,并且分层夯填密实,使得面层的厚度与周边的相一致。

(3)最后,如果出现的裂缝不多,宽度不大且裂缝已经稳定时,将缝隙中清扫干净,用水冲洗湿润晾干,用聚合物水泥浆(107胶:水:水泥=1:4:8)将缝隙灌满,初凝后再压实抹平一次。

2.散水坡、明沟等裂缝的出现及防治方法

(1)有时候,技术管理人员发现,在建筑的室外散水坡或明沟有断裂,并且出现了破碎及底部吊空的现象,并且裂缝从外墙边脱开,缝宽达5mm左右。雨水从缝隙淌入基础下土层,使墙基土变形,造成建筑或地面不均匀沉降。

(2)此外,还发现在大门的外台阶和两侧的花台等地方出现了断裂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都是因为基土沉陷引起倾斜脱离墙面,严重地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及工程的质量水平。

2.1原因分析

(1)针对以上裂缝出现的情况,如果是在砌外墙时,施工人员随砌随将挖基槽的弃土回填,没有分层填平夯实的虚土,那么,在雨水的浸泡之后,土壤就会软化,形成沉陷,从而引起了室外的散水、明沟断裂和吊空现象的出现。

(2)此外,有的明沟,散水、围墙下,台阶和花台中,不仅没有将基土夯实,而且垫层也没有严格地按施工规定进行铺夯密实,所以在上部荷载的压力下,就荣以后产生断裂和脱离墙面的问题出现,导致了墙面的沉降,裂缝的出现。

2.2处理与防治

(1)当散水或明沟已断裂,且有的基土已沉陷,散水就会随之断裂下沉或吊空,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必须返工重做,以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在施工前应查明基土沉降范围,凿除破损和吊空处的散水,挖除下面的软弱土层,换合格的土料分层回填夯实合格后,按规定铺夯垫层,再重浇混凝土散水坡。同时,靠外墙面留一条15~20mm宽的隔离缝,沿延长方向l0m左右设一条横向分格缝,再在散水转角处设对角缝。待混凝土硬化后,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如沥青砂浆、聚氯乙烯(PVC)胶泥等。

(2)一旦出现了断裂、裂缝等问题,但是没有形成下沉和吊空,并且裂缝基本是稳定的,不会再扩展,裂缝的间距基本相等时,可用切割机沿缝隙割开,保持缝宽度为15mm左右,扫刷缝隙的两侧,缝中填嵌柔性密封材料。

(3)在进行裂缝修补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缝隙扫刷干净,然后再用水冲洗湿润,当缝隙小于3mm时,可以使用聚合物水泥浆将缝隙灌满,待终凝前压实抹平:当缝宽大于3mm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107胶:水:水泥:砂=l:4:10:10)将缝隙嵌填密实刮平,湿养护不少于7d。

(4)局部破损寸应采取局部返工修补方法,重新用混凝上浇筑散水,在新、旧混凝土接头处设分格缝隔开。

(5)台阶,花台.围墙因基土沉降产生倾斜、裂缝、脱开时,根据实际情况纠正。

3.水泥楼面裂缝的出现及防治方法

以下将以沿预制板出现的平行裂缝为例,多层建筑工程中,当采用预制小孔板做楼板结构层寸,常产生平行于板缝的裂缝,裂缝的位置多数距前檐墙不到2m,裂缝宽度为0.1~2mm,裂缝上口大、下口小。

3.1原因分析

(1)由于地基的基础在纵墙与横隔墙交接处的应力有重叠分布,因此,这个地方的地基承载力增加15%~40%,与此同时,在儋墙上还有雨篷、悬挑阳台等压力,因此容易产生小的不均匀沉降,导致预制板沿板缝裂缝的出现。

(2)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忽视了板缝之间的灌筑质量,或者,有些施工人员在楼板刚刚安装好以后,就立马将板缝灌好,并且在上面堆材料,砌上层砖墙,这样的施工过程就会导致灌缝的砂浆或混凝土产生变形,在楼面荷载作用下,单板受压后产生挠度,也会造成沿预制板缝开裂。

(3)有的时候是因为施工人员使用了不合格的劣质预制板,其板与板的挠度差大,这样就容易造成沿板缝开裂问题的出现了。

3.2处理与防治

(1)裂缝数量少,宽度较细,且楼面无防渗漏要求时,用聚合物水泥浆(107胶:水:水泥=l:4:8)灌注封闭。在灌注前应扫刷千净,浇水冲洗湿润,晾干,用水泥浆沿板缝灌注,同时用小木锤沿板缝边轻轻敲打,使水泥浆渗透缝隙;水泥浆初凝收水后,用小铁抹子括平抹光,隔24h再喷水湿养护7d。

(2)裂缝宽度大于1.5mm时,就要求施工人员要凿开缝隙,并且仔细地检查原有板缝的灌缝质量是否合格。如灌缝的混凝土疏松,就需要凿除扫刷干净,并且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再用水泥浆(107胶:水:水泥=1:4:8)刷板缝两侧:吊好板缝底模,用细石混凝土(水:水泥:砂:细石子=0.4:1:2:2)灌筑好板缝,插捣密实,隔24h浇水养护。在浇水的同时,技术人员要检查板缝底,如果不漏水了,才能算是施工合格。一旦出现漏水严重时,就必须返工重新灌筑,再按原地面配制同品种、同颜色的砂浆,按规定铺抹平整,拍实抹平,认真湿养护14d后方可使用.

(3)灌好板缝是保证质量的关键之一,先将板缝两侧扫刷冲洗干净,在灌缝前1h先刷水泥浆一度,吊牢板缝底模,底模面须刷脱模隔离剂。其填嵌高度应低于板面15mm。板缝填嵌后应认真湿养护7d,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15以上时,方可继续施工。

4.结语

人们对地面的使用要求愈来愈高,一般要求能耐磨损,美观,整洁,还要有防潮,防水,隔热,保温等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地对地面或楼面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

参考文献

[1] 梁兴平. 浅析楼面裂缝的成因和防治[J].《重庆建筑》,2007(9).

[2] 李辰增. 从施工角度浅谈楼面裂缝的防治[J].《价值工程》,2008(10).

发酵床养猪与水泥地面养猪对比试验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选取128头平均体重为 (22.63±2.37) kg、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的杜长大杂种猪 (公猪均已进行阉割) , 试验猪在试验前5 d进行驱虫和免疫。

1.1.2 菌种和垫料

菌种选用北京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菌种, 垫料采用50%锯末+50%稻壳模式。

1.2 试验方法

1.2.1 发酵床制作

将不含甲醛、干燥且新鲜的锯末和没有污染、没有腐败的干燥稻壳按比例投放于发酵池中, 组成基础垫料, 在基础垫料中均匀加入菌种和麸皮的混合物 (菌种和麸皮的比例为1∶10) , 然后将锯末、稻壳、菌种混合物充分混合均匀, 边混合边加水, 使垫料含水量达到60%左右, 用手握紧成团, 手指缝隙湿润但不至于滴水, 松手即散最为适宜。将混合好的垫料堆积成梯形结构, 表面覆盖透气性好的材料, 如麻袋等, 堆积发酵6~9 d, 待垫料表层30 cm下的温度达到70℃后, 逐渐降温并稳定在45℃左右时即发酵成熟。将发酵成熟的垫料由内向外翻耙平整, 再在其表面铺设10 cm的不含菌种未经发酵过的垫料原料, 间隔24 h即可将猪只导入。

1.2.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 将128头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设4个重复, 每个重复16头猪, 公母各半。发酵床养猪为试验组, 水泥地面养猪为对照组。

1.2.3 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沈阳白清寨某猪场, 试验于2010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进行, 试验期为60 d。

1.2.4 饲养管理

试验组和对照组位于场内不同猪舍, 两舍除发酵床外, 其他外界条件相同, 各组饲喂日粮相同, 整个试验期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日6:00、10:00、15:00、19:00定时饲喂, 日供料4次, 以猪吃饱略有余料为度。试验开始前对每圈仔猪空腹称取体重, 试验进行过程中观察仔猪采食和健康状况, 每天晚上统计、记录饲料残留量和猪只发病情况。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3.1 温度、湿度测定

每天早、中、晚3次分别用酒精温度计、干湿球湿度计对舍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测量, 然后计算取平均值。

1.3.2 日增重测定

试验开始时对试验猪只逐头空腹称重, 并打耳标;试验结束后逐头空腹称重, 依据初始体重和结束体重计算日增重。

1.3.3 耗料增重比测定

每天分组准确记录猪只采食量, 结合日增重计算耗料增重比。

1.3.4 猪舍内氨气、硫化氢含量测定

在通风前和通风后分别对发酵床猪舍和水泥地面猪舍的氨气、硫化氢含量进行测定。

1.3.5 发病率测定

每天分组记录猪只的发病情况, 计算猪只发病率。发病率=发病头数/饲养头数×100%。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猪舍内外平均温度比较分析 (见表1)

从表1数据可知, 试验是在冬季进行, 11月份时发酵床舍内温度高于传统水泥地面舍内温度约10℃, 高于舍外温度约17℃;12月份时, 发酵床舍内温度高于传统水泥地面舍内温度约7℃, 高于舍外温度约26℃, 可见发酵床养猪对于冬季猪舍保温具有显著优势。

2.2 猪舍内外平均湿度比较分析 (见表2)

%

从表2数据可知, 发酵床舍内相对湿度均高于传统水泥地面舍内相对湿度。而适宜猪只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以45%~75%为宜, 因此这个季节一定要注意发酵床猪舍的通风排湿, 以免影响猪只的体表蒸发散热, 阻碍猪的体热平衡调节。

2.3 猪生产性能比较分析 (见表3)

由表3中数据可知, 与水泥地面相比, 发酵床养猪平均日增重有所提高, 耗料增重比有所降低, 但差异不显著。

2.4 猪舍内氨气及硫化氢含量比较分析 (见表4)

mg·m-3

注:同列肩注不同小写字母间的数据差异显著 (P<0.05)

从表4数据看, 发酵床猪舍能有效降低猪舍内NH3、H2S含量, 通风前氨气和硫化氢分别降低了36.28%和50.65%, 通风后分别降低了44.29%和59.64%, 有效减轻了猪舍内污染气体的含量。

2.5 猪只发病率比较分析 (见表5)

从表5数据看, 发酵床养猪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舍相比, 猪只发病率低, 健康水平高。

2.6 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见表6)

注:饲料按2.36元/kg计算;生猪按13.8元/kg计算。

从表6数据看, 发酵床养猪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相比, 2个月每头猪增加收入27.26元, 有效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3 结论与讨论

(1) 发酵床养猪解决了冬季猪舍保温问题, 提高了猪的增长速度。辽宁省地处北方地区, 长期以来为克服冬季猪舍寒冷而大量使用保温装置和设备以求获得较好的养猪效益, 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猪只体感温度, 同时还增加了采暖费用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 发酵床养猪在冬季猪舍保温、加快猪只育肥方面优势明显。

(2) 发酵床养猪解决了粪便处理难题, 实现了零排放。在发酵床内, 微生物将猪粪尿作为营养物质并进行分解, 不再需要对猪粪尿进行清扫排放, 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 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猪场, 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的目的。不仅改善了猪场本身的环境, 也改善了猪场周围的环境, 实现了环保养猪。

(3) 发酵床养猪改善了猪舍环境、提高了猪的抗病力和猪肉品质。应用发酵床养猪能使猪舍通风透气, 温湿度适合于猪只生长。加上该技术满足了猪只拱土的生物学习性, 增加了运动量, 符合动物福利要求, 猪只能够健康地生长发育, 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 发病率明显降低, 大大减少使用或不再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 避免了药物残留和耐药性菌株的产生, 提高了猪肉品质。表4数据表明, 发酵床猪舍内NH3、H2S含量大幅下降, 有效减轻了猪舍内污染气体的含量;表5数据表明, 发酵床猪舍内猪只发病率降低, 健康水平提高。表明发酵床养猪可以明显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降低死亡率, 减少医药开支, 减少了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 从而避免了药物的残留, 增加了猪肉的安全性。

(4) 发酵床养猪不需要用水冲洗猪舍, 不需要每天清除猪粪, 加之采用自动给食、自动饮水等设备, 与传统养猪技术相比, 可节约劳动力、节约用水, 且可大幅度提高养猪效益。

水泥楼地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篇8

1 地面起砂

1.1 症状及成因

地面表面不光滑, 不坚实, 面层有松动的水泥及砂粒, 或成片水泥硬壳剥落, 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究其成因:

a.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泥标号低或水泥存放过期, 影响地面强度及耐磨性能;砂子粒度过细, 增加了拌合物的泌水性, 砂子含泥量大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骨料级配不好, 使拌合物产生离析等。b.水泥拌合物稠度 (坍落度) 过大:拌合物水灰比过大, 造成粗骨料沉淀和砂浆析水;同时, 砂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多余水分蒸发, 形成大量毛细孔, 降低了地面的机械强度。水灰比过大, 还会推迟地面压光的时间, 成了地面起砂的潜在因素。c.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水泥地面压光的目的在于使地面密实、光滑, 但只有在适当时间进行这道工序,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过早或过迟都会引起地面起砂。过早压光, 会出现水光 (即压光后表面游浮一层水) ;过迟压光, 水泥已终凝硬化, 不但操作困难, 也无法消除面层毛细孔及抹痕, 而且会扰动已经硬结的表面。如果为了进度, 采取洒水或洒水加灰的办法强行压抹, 便会破坏水泥石的结构。上述情况, 都是造成地面起砂的重要原因。d.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压光后, 应适当浇水养护。浇水过早 (终凝前) 会冲淡水泥胶质而影响其胶结能力, 浇水过迟或根本不浇水 (尤其是春季干燥多风或炎夏季节) 地面表层水分很快蒸发, 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作用, 致使水泥脱水而粉化。e.上人过早:为抢工期在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就插入其它工序施工, 是目前施工安排上普遍存在的矛盾之一, 在气温低时尤为突出。经过人员走动、重物拖拉、工具撞击, 使耐磨强度还不够高的表面遭受破坏。地面起砂部位往往发生在门口及房间中部, 靠墙处很少起砂, 就是这一原因造成。f.早期受冻:由于地面面积大, 散热快, 初冬或冬施期间养护不当, 很可能使地面遭冻。地面受冻后砂浆表层抗拉强度不能承受体内冰晶张力, 其结构遭到破坏, 形成松散的颗粒。

1.2 防治措施

a.从原料着手, 使面层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最好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配合比1:2为宜。沙子宜用粗砂或中砂;混凝土面层所用碎石和卵石, 其粒径不应大于15毫米和面层厚度的三分之二, 骨料含泥量控制在2~3%。b.严格控制水灰比:严格控制水灰比是保证水泥地面质量最有效的措施。水泥砂浆标准稠度不宜大于35毫米, 混凝土铺设时塌落度不宜大于30毫米。由于水泥拌合物比较干硬, 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浇浆要充分;冲筋间距最好控制在1.2米左右, 采用短杠刮 (找平用长杆) , 这样可以随装灰随刮平, 防止铺设面积过大, 造成刮不动拍不实的现象;混凝土面层要用平板振捣器振捣。c.适当掌握每次压光时间:水泥地面一般压光三遍成活, 而三次压光又必须在适当时间进行。第一遍跟得较紧, 以压光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最重要, 要达到消除表面气泡、孔隙作用, 使表面平整光滑。第二遍压光原则上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 但在不同水泥、不同温度、不同稠度等情况下要根据平时累积的经验, 掌握适当时机, 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不下陷为宜。第三遍压光主要消除抹痕和毛细孔, 时间宜掌握在上人不出脚印或有极细微的脚印为宜, 切勿在水泥硬后压光。d.防止早期受冻:水泥地面施工宜在常温下进行。冬季施工时应将外门窗封闭, 并应采取热养护, 严防受冻。e.加强养护;压光一昼夜后, 洒水养护和覆盖不少于10昼夜, 最好用蓄水养护。同时适当安排工期, 保证地面有足够的养护期。f.水泥地面起砂补救办法:小面积起砂, 可用磨石机将起砂部分水磨, 直至露出坚硬表面。面积较大的起砂可用107胶水泥浆补救。其方法是, 先用钢丝刷将起砂部分浮砂清除干净并浇水, 保持表面湿润, 修补分两层进行, 底层胶浆配合比为水泥:107胶:水=1:0.25:0.35, 搅拌均匀后涂抹于经过处理的地面上, 然后用刮板刮平。在底层初凝后、终凝前再涂面层。面层胶浆配合比为水泥:107胶:水=1:0.2:0.45, 面层一般刷2~3道;刷下一道是必须在上一道面干情况下进行。修理后的地面, 按照水泥地面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2 地面空鼓

2.1 症状及原因

在面层和垫层之间脱开产生空鼓, 俗称“两张皮”, 受力后容易开裂, 甚至大面积脱落, 影响使用。究其原因:

a.材料不符合要求, 垫层质量不好或石灰熟化不好, 吸水熟化后体积膨胀将面层拱起造成空鼓。b.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洁净, 有浮灰、浆膜或污物影响牢固结合;垫层或基层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 干燥吸收水分使砂浆强度不高, 且与底层结合不牢。c.用水泥浆作结合层如涂刷过早, 风干结硬才铺面层, 不但没有粘结力反而成了隔离层;扫浆法的干水泥不易撒匀, 浇水不足造成干灰层, 浇水过剩造成积水坑, 都将导致面层空鼓。

2.2 防治措施

a.做好底层 (垫层或基层) 的处理, 除净底层浮灰、浆膜及其它污物。底层过于光滑应凿毛, 在面层施工前要浇水湿润。b.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 素水泥浆水灰比以0.4~0.5为宜, 结合层应均匀涂刷, 不宜用先撒干水泥后浇水的扫浆方法。

3 地面裂缝

3.1 症状及原因

水泥地面裂缝有多种, 主要有通长的纵向及横向裂缝, 连底裂缝和表面裂缝, 不规则水裂、干缩等塑性裂缝。原因如下:

a.材料性能不好及养护不善:如水泥安定性不好, 收缩大;砂子粒度过细, 拌合物泌水, 引起收缩裂缝;面层做完后未及时浇水养护, 是产生干缩裂缝最普遍的原因。b.水泥拌合物稠度 (坍落度) 过大或搅拌不均匀;拌和物水灰比过大或搅拌不均匀:造成粗骨料沉淀、砂浆离析, 混凝土内水分蒸发形成孔隙, 削弱了混凝土的粘聚力, 从而降低了其抵抗内在 (如水泥收缩、温度应力) 和外来损害的能力。c.垫层的强度不够:地面垫层质量往往被忽视, 经常出现配合比不准、振捣不实甚至不振捣 (指用铁锹拍和脚踩) 、接槎不严等粗制滥造的现象, 大大降低了垫层的强度和作用;有时首层地面素土 (或灰土) 标高不够, 垫以砂石未经认真夯实, 或标高超出后减少了垫层厚度, 都会削弱垫层承载能力从而引起面层发生裂缝。d.结构变形:如地基下沉、构件桡度过大或错位等, 都会引起地面裂缝。e.预制构件安装不合要求:楼板座浆不实、拉缝不够大、灌缝不实、堵头不严等等, 往往使预制构件下沉、错位、变形而造成地面裂缝。在有进深梁的预制楼板接头处, 由于做完地面后形成整体, 楼板支座处产生弯矩, 引起地面的横向裂缝。

3.2 防治措施

a.水泥安定性要好, 砂子用粗砂或中砂。采用半硬性砂浆及混凝土 (同防止起砂措施) 。b.保证垫层配合比及厚度的准确性, 要振捣密实, 表面平整, 接槎严密;施工剩余的混凝土不能随便充作垫层;混凝土垫层厚度一般不小于60毫米:当房间面积大于30平方米时, 建议垫层厚度不小于80毫米。c.基层 (垫层) 不平时应先处理找平, 暖气沟盖板标高应落在垫层以下;首层楼起步处和室内暖气沟填土要认真夯实;预制楼梯段、阳台板等与楼面交接处, 要清理干净, 表面凿毛, 灌缝前浇水润湿。d.预制楼板之间板缝不小于40毫米;灌缝的细石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20, 并充分养护, 在其强度达到C15以上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楼板下垫灰要饱满、平整, 并随安随浇浆;空心板堵头要严密。预制楼板横向接头处, 应在面层内配置能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网片, 位置在面层下面, 找平层上面, 离面层上表面15~20毫米为宜。

摘要:针对水泥楼地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水泥砂浆地面起砂的防治与处理 篇9

1 地面起砂的防治

要想使楼地面在施工时达到表面平整光亮不起砂, 在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抹水泥地面一定要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且不得小于425号。

水泥是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相比较, 普通水泥具有水化热高、抗冻性和稳定性好、早期强度高等特点, 如果选用普通水泥拌制的砂浆更有利于正常和冬季施工, 尤其是冬季施工会更有效防止地面早期受冻, 对确保施工工期和地面的施工质量都有关键作用。普通水泥以上的特点也正是保证水泥、砂浆强度和使水泥地面不能起砂的关键所在。

1.2 施工时严格控制水泥的水灰比。

不论是混凝土, 还是水泥砂浆, 水灰比的大小都是直接影响其强度的重要因素。就水泥地面用水泥砂浆而言, 水灰比过大说明水太多, 这样就减弱了水泥在水泥砂浆中的水化热, 还会产生很多游离水, 使水泥砂浆表面出现无数毛细的水孔, 降低了砂浆的密实性。表面水分过多还会延长面层压光时间, 超过水泥的凝固期就无法保证水泥地面的强度, 也压不光亮, 使地表面粗糙不耐磨, 容易使地面发生起砂。如果水灰比过小, 操作困难。一般情况下, 抹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不要大于5mm为宜 (以锥体沉入度计算) , 砂浆必须搅拌均匀且随搅随使用, 不能使砂浆旋转时间过长, 或用超过冬凝期后又重新搅拌的水泥砂浆抹地面, 这样都会影响砂浆的强度, 造成地面起砂。

1.3 抹面砂浆不要用细砂, 并要掌握好压光的时间。

由于水泥地面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各种压力、撞击摩擦、所以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使用中砂无论在耐磨和强度上都好过细砂, 且用细砂搅拌的砂浆一般与砂子的胶结作用, 降低砂浆的强度。

水泥地面面层要用铁抹子进行压光时间控制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一般在抹完面后4-6小时或用手按新抹得地面稍微有点坑为宜, 压光过早会使面层表面浮游一层水影响砂浆强度:压光过晚会扰动损伤水泥胶凝体的凝结结构。影响起砂浆强度, 使表面粗糙, 个别砂粒松动产生起砂。

1.4 地面抹完后要有做够的养护时间, 不能过早使用。

地面完工后养护工作对地面质量的好坏关键作用, 水泥砂浆地面抹完后, 有终凝期到硬化, 水泥的水化作用在潮湿的环境下继续向水泥微料内部深入进行, 砂浆强度也随之不断增长, 一般养护8-15天就可以使用。养护期内要用锯末和草袋子等吸水材料覆盖, 保证地面湿润, 常温条件每天洒水不得小于1次。养护期内不许走人, 洒水人员也不许穿硬底鞋进入室内。如养护时间不够, 新抹得地面在干燥气温中水分不断蒸发, 就会减缓或停止水泥的正常硬化, 面层砂浆就会无法达到预定的强度, 在强度较低时中断养护, 过早的使用, 会将压光后的面层破坏致使地面产生起砂。

1.5 水泥砂浆地面的冬季施工由于楼地面

施工一般都面积较大, 面层较薄, 而且又是湿作业, 所以特别容易受冻, 如何注意防治水泥砂浆地面的早期受冻是冬季施工的一个主要问题地面的冬季施工首先要将门窗洞口封好, 做到保温不透风, 要少设出入口, 并要做到随后带门。做好室内的采暖工作, 要保证室内地面1米以上高度空间内的温度在5℃以上, 采用焦炭升温时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冬季施工如果做到以上几点是可以避免地面砂浆受冻的。砂浆如果受冻砂子颗粒四周的水泥浆膜就会产生一层薄薄的冰层, 从而破坏了水泥砂浆和砂子的粘结;同时砂浆受冻后体积还会膨胀, 解冻后也不能恢复, 致使砂浆空隙变大, 形成松散颗粒, 使地面强度下降, 造成地面起砂;一旦遇有这种情况, 必须将地面刨掉, 重新再抹, 这样既浪费材料又影响使用。

2 楼地面产生起砂后如何处理

楼地面起砂后, 常采用以下几种办法进行处理。

2.1 当楼地面起砂面积不大时, 可先清理

面层, 并清除松动的砂粒, 在用水清洗干净, 用高标号普通水泥 (不小于425号) 浆罩面, 压光后注意养护。

2.2 在楼地面起砂较大时, 可用107胶进

行修补, 首先清理松动的砂粒, 再用水洗干净, 先将起砂较深的地方用水泥拌小量的107胶做腻子刮干;在用107胶加小量水搅均, 在地面刷一遍以增加基层和水泥砂浆的粘结力, 随后再用107胶水泥浆 (配合比见下) 分层涂刷3-4遍, 同时用铁抹子蘸水轻轻压一下。施工的温度一般要不低于10℃, 施工完后要进行养护地面, 待3天后方可使用。配制107胶水泥浆的配比 (参考重量比) ;底层胶浆-水泥:107胶:水=1:0.25:0.35;面层胶浆-水泥:107胶:水=1:0.2:0.45。

注:107胶水泥浆中107胶约占水泥重量的20%-25%, 多了强度下降, 小了粘结力要降低。

2.3 在楼地面起砂面积较大又不能进行修补时, 应将整个地面全部清除, 重新再抹。

此时应注意先将表面清理干净, 并将原地面基层凿去, 用水湿润。抹地面前要先刮一层0.4的水泥素浆, 然后再抹水泥面层砂浆, 抹好后要按规定压实压光, 并按规定进行养护, 使地面恢复原来的使用功能。

影响水泥地面质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篇10

水泥砂浆地在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表面光滑、造价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办公室、住宅小区、广场、厂区等。如果施工方法不当,经常会造成施工质量缺陷,不仅影响了外形美观,而且影响使用效果,主要表现是地面起砂、不规则的收缩裂缝、空鼓等现象。

1 造成水泥地面质量问题的原因

(1)选用水泥标号或水泥过期过期,降低了水泥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选用水泥品种不当,应选用收缩性小、早期强度高的硅酸水泥;砂子粒度过细,造成孔隙率大;砂子含泥量过大,影响了水泥黏力,砂子级配不合理等。(2)水灰比过大不仅造成了砂浆分层离析,降低了砂浆强度,同时使砂浆内多余水分蒸发而引起体积收缩,这是裂缝最主要的原因。(3)撒干灰过早,由于砂浆流动性过大,撒水泥只会增加水泥用量;撒得过迟,砂浆已形成塑性状态,使面层压不出泥浆;同时干水泥撒得是否均匀也是重要因素。(4)压光时间过早,会使砂浆内部的水分重新蒸发回到面层上,降低了表面强度;压光时间过迟,水泥浆已经硬化,造成施工难度大,且容易破坏已经硬结的表面砂浆结构。(5)养护时间过早会冲淡水泥的胶质,破坏胶结能力;过迟中干浇水,会使水分蒸发过快,造成面层砂浆脱水粉化,破坏面层强度。(6)在地面强度未达到足够强度时,就在上面走动或拖拉重物,使面层造成破坏。(7)寒带地区,年温差变化较大。使地面与楼地面、垫层等温度变化较大,形成热胀冷缩现象,从而产生应力,而应力不均匀分散即产生裂纹。(8)冬季、春季水位低,夏季、秋季水位较高。而且,回填土多为粉土。由于地下水的作用,使地下回填土产生干缩与膨胀现象,有时会使粉土流失,使一层地面产生空鼓、裂纹。(9)由于工期较紧,往往到冬季才进行地面施工。这样基土、回填土常常为冻土,而且不采取冬期施工措施,造成底层地面空鼓。

2 做好基础内处理

底层回填若未按土质的性质夯至应达到的密实度,地面做完后会出现自然下沉开裂,正确的作法是:回土前先清除砌基础后残余的杂物,在原状土上夯实,量出基底顶面填土高度控制线,每层按200~250mm厚松土填并打夯不少三遍,表面夯平拉线检查;上层安设预制空心板层的板缝嵌灌存在较多问题,开裂普遍存在,对使用功能和外观均造成一定影响。正确的嵌缝作法程序:提前清扫冲洗板缝并在板底托板,略干后在缝两侧刷1:0.4~1:0.5的纯水泥素浆,用1:2~1:2.5的水泥砂浆灌30mm厚的砂浆层压抹密实;停24h再用不低于C25级细石混凝土灌砂浆上层余下的部分,顶面低板面2~8mm压密实,表面发白泛碱时蓄水养护。

3 垫层处理要适当

起隔离作用的垫层处理要恰当。如采用炉渣做垫层时,其配合比应按1:6进行;采用水泥石灰渣垫层时,宜采用1:1:8。拌合宜均控制用水量,铺设整平后碾压表面出浆,并用木抹子搓打至碾后的表面不出现松颗粒。当铺设厚度小于50mm时一次须用平板振动器振出浆粒,要注意养护。

4 正确执行结合浆操作

在混凝土表面、垫层或基层表面涂刷纯水泥浆结合层,实践应用证明可增强与接触面之间的牢固粘结。如浆配制不适当、涂刷过早,停了一定时间再抹表面则会风干成粉,不但起不到粘结效果,反而会起到隔离的作用。不正确的作法还有的是在基层洒水再撒水泥,后用扫帚扫浆。这种作法造成水泥和用水量的失控和随意性,也是造成空鼓的潜在原因。

5 改正水灰比过大现象

砂浆水灰比过大会降低密实性和耐磨性,抹压后砂粒下沉水分上浮,表面强度会进一步降低,操作人员不能撒干水泥吸水,否则其结果是表面层同沉后砂浆层成为两层,形成两张皮现象。在使用后和三期内即可出现起砂、疏松和起壳空鼓现象,造成材料浪费,影响正确使用。正确的做法是拌合砂浆严格,水灰比用量严格控制,稠度不大于30mm为宜。

6 科学掌握好压收光时间

水泥地面正确的压收光分三次进行。第一遍在面层施工完即进行,使面层材料更均匀紧密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浮水为准;第二遍压收缩裂缝闭合;第三遍在表面上人时不出现明显脚印时进行,方法是人员向后倒退压抹,这样将脚印、抹印及一些微小不平压光,压后以看不见任何痕迹为宜。同时地面收硬度光时应参照当时的气温控制,在环境温度20℃左右时,第一遍开始至第三遍应在6h以内完成,时间过长的压抹将影响终凝效果,过重反复搓压出现起砂、掉皮的缺陷。

7 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

在正常环境下抹压第三遍后约4h即可洒水养护,尤其是北方干旱炎热的季节,表干相当快,出现干缩开裂。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d,养护期不要过早上或堆放物料,有利于水泥在良好环境和湿度条件下的充分水化,不但加快早期强度,而且能促使同基层的结合,提高表面的耐磨和耐久性。

8 禁止在低温下地面施工

在东北10月底气温逐渐降低,进入冬期的季节,此时不宜进行地面工程施工,防止寒潮突降工程受冻。如室外气温已在5℃以下时,抹地面前必须进行保温处理,先装好暖气保温系统、安好窗玻璃,封好门或地沟洞;当采用炉火加温时炉烟必须排出室外,防止煤烟同附近地面起化学反应而松酥地面。加温不宜过高,在10℃以上即可,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加快水化,防止表干过快脱水干裂。

参考文献

[1]苗潆心.浅析水泥地面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0.

[2]张标.浅析水泥地面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09.

[3]王磊.水泥地面施工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4]仲英姿,王进.影响水泥地面质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辽宁建材,2004.

[5]郑艳,徐宗伟.施工中怎样才能保证水泥地面质量[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水泥地面】相关文章:

水泥楼地面06-11

水泥地面翻新施工方案05-30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法08-03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工艺标准(705-1996)05-14

地面数据05-22

地面交通06-10

地面工程06-21

地面国标06-22

地面装饰07-02

地面措施07-07

上一篇:RT-PCR技术下一篇:ETC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