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

2024-07-28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精选十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 篇1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随着高校的扩招,来新疆高校就读的内地生源逐渐提升,他们从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到新疆这个欠发达、多民族、多宗教以及多元文化、历史与现实背景的特殊环境中生活学习,他们接受的观念、教育、以及择业观和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新疆高校在内地的形象和生源,就业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内地各族人民对新疆的整体看法,从而影响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失。

一、新疆高校内地毕业生就业现状

1.新疆高校内地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与实际岗位稀少的矛盾导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内地省市教育水平整体比新疆发展快、水平高,为了调整生源结构,加强学校的学风、校风,新疆部分重点高校自2002年开始在内地招生,并逐年增加。据初步统计,目前新疆各高校在读的内地学生有四万余人,每年有四千余名内地大学生毕业。而近几年,新疆毕业生传统就业渠道吸纳能力逐渐下降,人员饱和。学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传统的就业渠道在大量精简、分流,无法再接受更多的毕业生,并且,新疆各地州成型的大企业、大公司这种企业吸纳人才的主渠道还未真正形成。

2.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期望值过高导致现实与理想难以实现

(1) 新疆地理位置在中国的最西部,地大物博,目前在内地招生的新疆高校有20余所,大部分是专科院校,而且,部分高校远离首府,例如:伊犁师范学院在离乌鲁木齐700千米处,喀什师范学院在离乌鲁木齐1300千米处,塔里木大学离乌鲁木齐1000千米处,和田师范在离乌鲁木齐1500千米处。况且,新疆高校大部分是地方高校,缺乏名牌、重点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导致毕业生缺乏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 (2)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制造自己单位的影响力,在招聘毕业生时原本只需要专科生,而他们的用人信息却提出要本科生,男女均可操作的工作,要求只要男生等,这种高学历性别差别导致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3) 新疆民族成分复杂,高校师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相对落后,内地学生毕业后,想着去沿海或者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等有较好的经济待遇的地方就业,不愿意留在新疆,导致在新疆有业不就、有岗不去的现象极高,错过很多就业机会。

3.新疆高校的专业发展不平衡和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就业困难

新疆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后,新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内地各大企业进驻,需要很多应用性、复合型、专门型人才,而新疆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不接轨。而且,新疆的生源绝大部分是来自新疆各地州农村、兵团、牧区。因此,生源质量较经济发达地区欠保障,这些学生到校后,不努力学习,从而对内地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另外,许多内地学生在校生期间没有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没有刻苦钻研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缺少实践锻炼,从而导致毕业时缺乏就业各项素质。

4.考研依然是内地大学毕业生跳出新疆地域和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

内地大部分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于新疆,新疆各高校在内地的录取多半是平行志愿或高分落榜后被调剂的,所以这些大学生进校后的职业规划就是以新疆高校为平台努力考研。另外,内地的学生来疆后,看到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学生经过大学四年学习和生活很难改变诸如饮食、风俗等习惯,为了跳出这个生活圈,将就业定制为考研。据统计,目前在新疆高校每年考取研究生的40%的学生是内地籍毕业生。

5.就业信息稀少成为就业的绊脚石

新疆各个地区和高校距离上的跨度和各地州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内地来新疆办企业、办公司的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边远的一些高校信息闭塞,缺少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

6.对新疆文化的认同趋于合理,乐意为边疆的发展贡献力量

内地来新疆就读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同和适应了新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把新疆当做了他们原始资本和积累经验的理想区,毕业时很乐意留在新疆工作。通过调查,目前新疆内地籍毕业生就业形式有中小学教师、报考公务员、企业公司、自主创业,留在新疆参加工作的占当年内地籍毕业生总量的60%。

7.在企业和公司就业以及参加创业的学生明显高于新疆籍的学生

主要原因有各高校在内地设置招生计划时大部分以计算机、电子、商务类专业为主,这些专业在企业、公司就业有优势。另外,内地学生来新疆就读的毕竟是极少数,受到内地原有的开放式的观念和原本的创业精神,他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快,不怕失败,上进心强,有勇气,有胆识。

二、对新疆高校内地籍学生就业的建议

1.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本地区深化改革的关系,努力营造新疆环境建设

面对当前就业突出的矛盾,政府要明确只有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好,才能吸引更好的投资商来投资办厂,才能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要明确政府的改革要为就业服务,以促进就业为基本目标,把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摆在新疆快速发展战略的优先发展地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各地州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内地大中型企业来新疆投资建厂,加大校企联合办学,定点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调整专业结构,以此带动毕业生就业。还要多出台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和积极引导落实毕业生自主创业。

2.各高校要不断深化改革,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要帮助新疆高校内地毕业生了解新疆的政策与形势,了解市场供求变化规律,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职业需求,增强其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加强就业形势、择业观、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参与竞争。 (2) 要拓宽专业口径,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尽可能开设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应用性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重视课内外结合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强化教学实践、实习、见习等环节。 (3) 要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与内地生源地教育部门的对接,将就业指导工作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专门建立内地毕业生个人信息库,加强求职技巧能力的训练,并做好内地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质量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准确地调整各项改革措施,努力为毕业生服务。

3.内地毕业生自身要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内地毕业生要准确认识新疆的特殊形势、地域差异,多了解风土人情,多与社会接触,拓宽知识面。要有上进心,不要被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影响。要分析市场、分析用人单位,改变过去认为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是人们公认的“好单位”。要在进校后做好自己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拓宽横向、纵向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市场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文化上都相对落后。新疆的发展和建设最终要靠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新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促使区域经济发展。相信随着新疆“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新疆的经济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大型企业和公司来投资办厂,就会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新疆高校内地籍大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洪玲.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2]郑淑蓉.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9, (12) .

[3]王军, 刘慧.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 2006, (5) .

[4]杨邦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引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

[5]周月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新疆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 篇2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获得了接受高校的机会,特别是2003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加大,其就业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

随着高校快速发展,毕业生就业人数急剧增加,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19万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就业继续稳步回升,但当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毕业生人数增加了,与去年同期相比,未就业毕业生数量并未减少。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就业现状以及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的界定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人力资本: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把人力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健康状况)等构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对人的投资,提升人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从而增加人的未来生产与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基于人力资本的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就业能力,从而决定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质量和就业能力,从而促进就业。因而,作者站在微观角度提出个人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促进其就业的观点。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高校扩招

1999年我国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 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80万,加上2006年还有30%的毕业生没有就业,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没有成比例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精简减员、国有企业改制等,使得现阶段社会对人才需求相对下降, 加上社会再就业人群呈现多元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致使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

1毕业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

1.1 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

1.1.1 社会用人制度存在不合理因素

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人事制度尚存不足。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用人,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不能解决大学生的落户问题而招不到人。此外,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中介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困难。另外,一些私营企业用人制度极不合理,不仅起薪较低,升幅不大,而且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各种社会福利保障还不完善。

1.1.2 市场需求发生改变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高端行业的人才十分紧缺,呈现“高端需求不足”的状况。近几年来掀起留学生回国浪潮,冲击并挤压我国大学生就业空间。同时,我国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技工荒”与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回炉”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反映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1.1.3 性别及生源地歧视

女大学生受生理、婚姻等因素的限制,其就业率明显处于劣势。另外,生源地域歧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毕业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等,优先考虑本地;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现象,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公平竞争。据调查,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

1.1.4 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就业市场

有些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就业排外性,影响了双向选择的公平性。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缺乏专业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岗位,排斥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造成就业困难,同时也加重了部分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消极心理。

1.2 高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1.2.1教学模式有待调整

尽管国家对高等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有些高校仍沿袭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成绩的高低还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学生对分数的追求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高分低能;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研究生方面,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一锤定音。另外,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1.2.2 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而高校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原计划模式统一运行的,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致使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增加就业困难。很多高校争设“热门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私立高校设置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1.2.3 大学生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目前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基层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机会更多一些;个别单位参加招聘会是来凑数或打广告做宣传,甚至借机招聘廉价劳动力;报考公务员受专业、英语等级、志趣、是否党员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招聘会和网站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1.2.4 缺乏适当的就业指导

面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无疑是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 侧重于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职业能力的测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太少,满足不了难度越来大的就业工作的需要, 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就业工作的需要。

2. 高校大学生自身因素

2.1 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日趋越高。现代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更要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健全的人格心理、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理念。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许多大学生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和过重的功利导向,加上语言表达及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欠佳,表现出信心不足,不懂把握机会,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困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引发精神疾病。除此之外,有些大学生在诚信和社会公德方面也较差。由于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于是不少学生编造干部履历或社会实践经历、伪造各类等级证书、虚构荣誉、拔高自己的特长。诚信的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的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的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

2.2 就业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已经确立,不少大学毕业生没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221学生期望与社会要求发生偏差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心理与行为方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人才市场上准确定位。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放不下面子去基层工作将严重影响就业。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15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职位要求、行业需求和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2.2.2 地域选择的不平衡

总的来讲,就业地域的分布不均衡。中国的国情决定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目光主要投向在沿海地区或内地的大中城市,而小城市或西部偏远地区往往少人问津。北京、上海、广东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其中北京(2532%)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与06届毕业生(2469%)相比,略有升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趋势,与06届毕业生(962%、739%)相比有比较大的下滑,分别仅为563%、606%。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和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前者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开始不愿意到沿海地区,主要是考虑到收入虽比内地稍高但消费也高,还不如在内地发展,并且离家太远等方面的因素,而把目光集中在离家较近的大中城市。

2.2.3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并非对学习的喜欢,不得已选择了继续深造之路。近年来研究生也开始扩招,其水平和能力也有所降低,加上就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导致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研究生就业屡屡碰壁,找到工作成功率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考研也不能起到真正缓解就业压力。

2.3 缺乏相应的求职技巧

毕业生在应聘场表现出紧张、胆怯,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从而错失就业良机造成就业困难。因此,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就业率高的专业的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注重对自己人生职业的规划,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单位需要的岗位能力,挖掘自己从事工作岗位的潜力。2.3.1求职生涯模糊、途径不准

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求职方式相对模糊,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发现为时已晚。因而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顾不得个人就业意愿,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往往是只为了就业而凑合找个工作岗位。这种背离就业意愿的勉强就业,而之后频繁跳槽造成用人单位的不稳定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如果他们能在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在充分调研分析后正确选择行业和地域就业。

2.3.2 法律保护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就业中涉及到很多法律、法规知识等问题。虚假招聘经常发生在一些不正规的企业中,而一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常常成为虚假招聘的受害者。虽然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性、综合素质较高,但维权意识不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说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维权比例只占10%,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11%)。大学生比较普遍的想法是维权行动不合算,因为要上课,时间、精力都不允许,也有维权经费不足的问题。为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蒙骗,因此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制意识势在必行。

2.4 缺乏自主创业精神

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和吃苦思想准备,在创业方面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自主创业最受毕业生冷落,仅有418%的毕业生表示就业时会选择自主创业,这与几年前热闹的毕业生创业热潮相比,冷清了很多。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和过分宠爱,有高度依赖心理,创新思维普遍不足,而且,在学校里多是应付层出不穷的考试,既无时间,也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毕业后大多数盼望找到一个“稳定、没有风险”的职业,很少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因此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它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大学生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除了大学生自身努力外,政府要实施政策如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大大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渠道,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接纳环境,确实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申作青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6(3):246-247

[2]廖力,唐秋红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的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2006(4):100-102

[3]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64

[4]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117-118

[5]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3(4):64-67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探析 篇4

一、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

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它是毕业生择业的重要依据。随着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信息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它是毕业生择业的基础, 是毕业生就业的第一步。在我国大学生中, 普遍存在着盲目择业现象, 他们具有很好的求职愿望, 但是却不了解现阶段的职业要求、社会就业现状和自身具有的职业特性等信息, 往往是事倍功半, 因此择业过程中必须以有效的就业信息为依据。其次, 是双向选择成功的可靠保证。现存在一种矛盾现象, 用人单位要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才, 毕业生找不到他们想要去的单位, 这主要是由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我国现阶段正处在就业体制的改革期, 计划就业制度向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需要一个过渡期, 在这一过渡期, 人们的职业意识比较淡薄, 缺乏充分了解职业世界的能力, 社会也缺乏基本的职业信息沟通渠道。这就需要加强职业意识, 疏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就业信息渠道, 为双向选择的成功提供保证。第三, 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必须工作。要想从就业的压力中缓解出来, 首先要获取与利用有效的就业信息, 一条有用的就业信息, 就是一个就业机会。谁拥有了信息, 谁就拥有机遇;谁能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信息, 谁就能把握住求职应聘的胜券。因此学校和毕业生要主动出击, 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法搜集有效的就业信息, 为毕业生及时就业做好基础工作。

各高校坚持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 是促进本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有力途径。就业信息是大学生择业的基本前提与择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及顺利就业的可靠保证, 它包括了政府就业政策、有关就业法律法规、有关社会职业方面的信息与有关用人单位的信息。通过及时地将就业信息发布给在校的毕业生, 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让毕业生了解国家政策、职位发展动态、与用人单位保持信息互动, 及时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情况, 为毕业生择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耗费, 真正的服务于企业和毕业生。

二、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的保障体系

(一) 学校领导重视是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这项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在行动上、人力上、财力上、时间上给予支持, 才能顺利地开展。学校划出专项经费支持信息采集工作, 在物资上给予配备公交卡、电脑、电话、传真等;给予相应的用餐和通讯补贴等。在提供硬件支持的同时还要在技术指导等软件上和鼓励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指导和鼓励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

(二) 宣传发动、扩大影响提供信息采集工作开展的动力

宣传工作可以激发动力, 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在校内宣传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意义, 选拔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志愿者, 在志愿者选拔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 让在校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 并积极投身到就业信息采集的工作中来。其次是面向社会宣传报道就业信息采集的目的和意义, 让企业能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生的培养目标, 对志愿者的采集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给志愿者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 选拔志愿者进行信息的采集工作, 提供人力保障

开展信息采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所以我们可以在学校内宣传的基础上选拔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作为志愿者, 帮助就业指导部门开展信息采集工作。学生志愿者的选拔要经过学习成绩、实践经历、社会工作、课时情况、家庭情况等方面了解后, 在所在院系的推荐下才能录用。

三、毕业生及就业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

学校在机制和体制上给予保证后, 就需要我们把就业信息采集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做, 有计划、有策略的开展。

(一) 科学培训、做好预案, 夯实基础

针对自考生就业问题, 国内一家教育门户网站曾经就自考生求职频频碰壁的原因开展过网上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有近66.6%的网友认为, 用人单位对自考生存在偏见, 认为自考毕业生不如高考统招生, 社会上的传统观念

(上接33页)

首先要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邀请专家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 对志愿者进行就业方针、就业政策、社交礼仪、演讲、基本心理技术的培训, 提高志愿者信息采集工作的能力。其次要做好志愿者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预案, 设计多种预案帮助志愿者临时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情景设置进行模拟训练, 把志愿者的培养、锻炼与信息采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 注重方法、分类采集, 提高效率

在志愿者工作的同时, 我们还要发动学校内部的教职工加入到信息采集的工作中来, 提高在有效的时间内的信息采集效率。信息采集主要是以走访用人单位为主, 不局限于电话和网络采集, 还要组织志愿者和教师实地到企业中走访。并且, 根据企业的作息时间, 调整采集信息的时间, 周一至周五到企业中实地走访, 周末深入各类招聘会直接采集信息, 招聘会是观察就业市场形势的窗口, 也是就业信息最密集的地方。招聘会是直接获得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最好、最快捷的渠道, 不但能直接索取到资料, 还能与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

(三) 注重反馈, 及时发布

对于信息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要求志愿者及时地反馈, 定期集中讨论确定解决办法, 交流采集信息的好的经验。对采集到的信息要通过电话、网络、传真等形式当日或次日必须反馈到学校, 学校按照系统性、简明性的原则整理后再及时地发布给在校的学生, 增加信息的时效性。

(四) 结合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开展信息采集工作

每个学校都有与其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 这些基地与学校有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基础, 我们要注重与这些基地的联系, 对基地的用人信息进行及时跟踪和上门服务, 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的机会推进就业信息的采集工作。其次, 要积极的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基地, 开展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 听取用人单位的宝贵意见, 采集相关的用人信息。

成为自考毕业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

1.社会对自考生存在偏见

社会偏见、传统教育观念造成“学历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 相比于高考统招生,

(五) 结合学校中的活动开展信息采集工作

高校经常会举办大型活动, 如会议、校庆等。可以利用校友返校、社会人士参加会议的机会, 开展信息的采集工作。

(六) 寻求社会合作, 开展信息采集工作

信息的采集单凭学校的志愿者和老师来开展, 其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还可以采取与学校当地、人事局、外地的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公司等合作, 请他们提供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用人信息, 提高信息采集的质量。

四、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高校义不容辞的担当重要的角色。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开展得好坏, 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同时也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所以,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 加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国家和各高校都在开拓新的途径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其中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就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有力途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

参考文献

[1]、苏晓丽.获取有效就业信息缓解就业压力[J].云梦学刊, 2006 (1) .

[2]、李钦霞.大学生就业信息及其收集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高校毕业生就业 篇5

对于在目前就业坏境中出于相对弱势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的关键就是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再从企业招聘方的角度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将自己心仪的单位及岗位所要求道德基本技能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以取得招聘方的认同。一般来说,求职有三个步骤:全面准备→面试、笔试→签约,它们构成了求职过程中的“三部曲”。

(一)全面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毕业生就业前,首先要进行全面准备,包括知识的准备、能力的准备、目标的准备、心理的准备、关系的准备、信息的准备和材料的准备。

1.知识的准备

毕业生应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有序列、有层次的整体信息系统。现代职业对从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包括:①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②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2.能力的准备

就业的能力,包括可持续的终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目标的准备

(1)职业选择的原则。①服从社会需要是前提条件;②发挥素质优势是着眼点;③有利于发展成才是关键;④争取及时就业是根本。

(2)目标单位选择的程序。①行业——具有较大发展前景;②企业——具有较强生存能力;③个人——具有较高安全感、较多个人发展机会及受教育、培训机会。

4.心理的准备

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行为适度。在严峻的形势和多重的压力前面,毕业生更需做好心理准备。积极的就业心理状态包括:①正视现实,适应社会;②敢于竞争,开拓进取;③善于总结,坚定信心;④放眼未来,从长计议。

5.关系的准备

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主要有公开和非公开两条途径。非公开途径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内部员工来传播需求情况,且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考虑员工介绍的求职者。因此,关系的准备必不可少。这些关系除了家长、亲朋好友外,还包括学友、校友及其他熟人,他们当中尤其以在某些大公司或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任职的人最为重要。

6.信息的准备

谁能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就将赢得择业的主动权。完整的就业信息,不仅仅是需求信息,还包括就业政策。

(1)就业信息的主要内容。①各级政府及学校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有关规定;②国家的经济政策;③各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态势;④用人单位的需求内容,如拟招聘的岗位、人数、要求、招聘时间和地点,以及该单位的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态、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等。

(2)就业信息搜索的主要渠道。①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机构。学校是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中介机构,所提供就业信息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是最高的。②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③毕业生就业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各级、各类招聘会)和无形市场(权威的、专业的就业网站)。④有关新闻媒介。其中,尤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主办的《广东大

学生就业指引》报为首选。⑤各种社会关系。⑥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机会。⑦目标单位。主动出击、毛遂自荐的方式也不失为获取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3)参加供需见面会的注意事项。①会前要再次确认求职目标,明确自己的定位,以免花多眼乱。②充分利用大会的会刊。最好能与2~3名同学好友一起仔细地查看,分头去投放各人的求职资料。这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体力,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求职效果。③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有机会与招聘人员交谈,说话时要不卑不亢,表现出尊重和诚意,简明扼要地把自身情况介绍一下并表示出对某项工作的兴趣。④参会时不要被应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要敢于争取,表现出自己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单位作出应有贡献的自信。⑤会后两三天内应主动与感兴趣的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一是表现出对该单位的尊重,二是表达出迫切加入的愿望,加深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印象。

切记:参加大型招聘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了解供需状况,收集有效的需求信息,而不要指望马到成功、一劳永逸。

7.材料的准备

个人求职资料主要包括:求职信,简历,推荐表,成绩表,各类证书、证明,已发表的文章、论文和取得的成果等。好的求职材料应做到点面结合、简洁精练、美观大方,且真实客观、个性突出、结构严谨,让用人单位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

(1)求职信的撰写原则。求职信应反映求职者主观意愿及求职意向,是针对具体用人单位和具体职位作的自我介绍。求职信通常习惯采用一般书信的格式——由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直截了当地、简洁有力地说明求职意图,切忌虚与委蛇式的客套问候;正文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谈自己对所应聘位感兴趣的原因及希望到该单位工作的意愿;二谈自己具备应聘该职位的资历、能力和优势;结尾进一步强调求职的愿望,殷切希望用人单位能予以考虑并提供面试的机会。

(2)简历的撰写原则。简历主要叙述求职者的客观情况,简单扼要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经历。简历通常是作为求职信的附件,两者不应重复。

毕业生求职简历的通病:①附件太多,令人望而生畏。如能制表罗列,则可一目了然。②千遍一律,没有针对具体单位与应聘职位。这种简历必被列入首批遭淘汰的范围内。③本末倒置。许多毕业生往往忽略了自己基础知识的掌握,而罗列了大量的工作经历;且更多的只注明了工作单位与时间,内容及业绩却只字不提,仅表明“实践”多,看不出“能力”强

(二)应聘面试 面试前,毕业生应做好充分准备,知己知彼,并适当进行模拟练习,然后以饱满的精神、端庄的仪表,出现在面试现场。

1.面试礼仪

(1)提前10分钟到达。迟到是不可取的,但提前太多也没有必要,否则会扰乱别人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因为一些不经意的细微举动影响到面试成绩。如果确实早到了,可在公司附近稍作休息,调整心态,观察公司外部环境,感受公司的企业文化。

(2)举止大方,积极热情。进入面试室,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顺手轻声关门;见面主动打招呼致意;在主考官没有请坐时,切勿急于落座;被请坐时应道谢;入座后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

2.交谈技巧

(1)认真聆听。对方介绍情况时,要面带微笑、留心听讲,并适时点头或提问、答话;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主考官,更不能抢问抢答;交谈要轻松自如,目光要适时注意对方。

(2)口齿清楚。清晰流畅,简洁明了;声音要适度,语速要适中;适当的时候可以插进幽默的语言,尤其当遇到自己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3)观察反应。回答问题时要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反应;如对方心不在焉,可能表示面试官对应聘者这段话没有兴趣,应聘者要设法转移话题;对方侧耳倾听,可能说明应聘者音量太小难于听清;皱眉、摇头可能说明应聘者言语有不当之处。应聘者需根据面试官的反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语气以及陈述内容等。

(4)礼貌道别。面试结束前面前应询问“还需要我做些什么吗”,得到可以结束的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再见”,然后方可离去。3.面试中的注意事项

(1)面试中常见的问题。①关于个人情况。如“谈谈你自己”、“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②关于应聘动机。如“为什么你喜欢这个工作”③关于专业情况。如“你最喜欢什么课程,为什么”。④关于工作能力。如“你做过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⑤关于人际关系。如“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⑥关于工作态度。如“你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等。

(2)情景模拟面试。这种面试方式近年被大量采用。用人单位通过求职者在所设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对这种面试毕业生通常无法预先准备,只能是平时习惯、个人修养与综合能力的自然体现。

(3)谈薪酬的原则。①最好让面试者主动谈及。主考官在对求职者的能力、个性及工作态度等有了一个初步印象之后,会主动向求职者介绍公司的薪金福利待遇情况或询问求职者的期望薪资,这时,求职者可以很自然地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②要做到“有的放矢”。开出的薪资太高,则可能失去竞争的机会。因此,求职者事先应对本地区该行业的薪资水平和范围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三)笔试

笔试主要适用于应试人数多、需要考核的知识面广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情况。大企业、大单位大批量用人,国家机关选聘公务员,往往采用这种考核形式。

1.常见的笔试种类

(1)专业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检验求职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智力或相关的实际能力。

(2)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要求应试者完成,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判定其心理水平或个性差异的方法。

(3)命题写作。这种考试目的在于考查求职者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例如,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份会议通知、请示报告或某项工作总结;也可能提出一个论点,请求职者予以论证或批驳等。

(4)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的考试方式分为甲种、乙种、特种三类,并相应规定了各自的录用办法。甲种考试主要是录用非领导的一般公务员,实行面向社会的公开竞争性考试。应届毕业生遇到的多是甲种考试。

2.笔试的技巧和答卷方法

(1)增强信心。笔试怯场,大多源于缺乏自信。客观冷静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能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2)做好准备。提前熟悉考场环境、掌握注意事项,有利于消除应试时的紧张心理。除携带必备的证件,一些考试必备的文具也要准备齐全。

(3)掌握科学的答卷方法。拿到试卷后,首先了解题目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便掌握答题的深度和速度;然后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答题顺序;要尽可能留出时间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复查,特别注意不要漏题。卷面字迹要力求工整清晰,认真的态度,细致的作风,会大大增强被录用的可能性。

(四)签约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确定了就业和录用意向后,须签订毕业生就业主管部

门统一印制的一式三份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一下简称“就业协议书”,样本见附录一)。

1.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

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是:①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②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③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送学校进行鉴证登记;④学校鉴证登记以后,由学校保留一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各执一份。

采用欺骗等手段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无效,并由欺骗责任者方承担违约责任。

2.签订就业协议书应注意的问题

(1)要使用国家或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一设计制作的协议书,并按要求如实填写各栏目。

(2)要向用人单位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表明自己的就业意向和愿望,以便用人单位根据求职者的特点妥善安排工作。

(3)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用人规定以及对自己的使用意图、希望和要求。

(4)注意补充协议或补充条款的合法性,以保护自己的就业权益不受侵犯。3.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后须承担的责任

(1)守信。就业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不能随便更改。所以,毕业生必须信守协议。如果万不得已要单方毁约,就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经学校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列入计划派遣。

(2)签约后的毕业生仍需努力学习,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签约单位的生产、工作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以提高上岗适应性。

(3)要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守校纪校规,顺利完成学业,以示对用人单位负责。否则,学校可视情况如实向用人单位反映,取消所签订协议或取消其派遣资格,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二、就业派遣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教育部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广东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配主管部门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派遣,从传统理念来说,表面上只是报到证的打印和签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就业派遣的内涵除了报到证的打印和签发之外,还包括对就业政策的理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就业率的统计等等。

就业派遣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以下以广东省为例,对毕业生的就业派遣工作作具体解释和说明。

(一)就业派遣工作程序

就业派遣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为了能顺利到用人单位报到、顺利落实档案与户口等关系,毕业生应该主动了解本地和本校有关就业派遣工作的规定和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避免“有业不能就”等不必要的麻烦和阻碍。

以一个学年为周期,广东省有关毕业生就业派遣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二)毕业生资源信息

资源信息是指毕业生本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等)及其在学校的基本表现(奖罚情况等)。各高校首先需要将毕业生的资源信息上报至省就业指导中心,由省就业指导中心对毕业生的资格进行审查和认定,以便于将来就业派遣工作的顺利进行。

1.生源地的确认 生源地是毕业生资源信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每年最终派遣计划生成后,主动申请回生源地的毕业生、未签署就业协议也没有办理暂缓就业手续的毕业生,以及申请调整就业去向未获批准的毕业生,全部凭回生源地的报到证,到生源所在地市人事局报到。因此,如不能正确判断个人生源地或错误上报生源地信息,将导致毕业生档案投递错误,或因多次往返寄送增加档案丢失的几率,还会造成毕业生户口迁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落户,出现所谓“黑户”的情况。因此,毕业生要掌握确定生源地的方法,并向学校提供相关材料。

生源地是指学生的来源地。一般情况下,生源地是毕业生高考前的户籍所在地,但有的时候,生源地的判断容易出现问题。其中,常见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借考。例如某学生小王,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揭阳普宁,高中时一直在深圳某中学就读,并在深圳报名并参加了高考。在上报资源信息时,小王的生源地应为普宁市。

(2)父母工作调动。例如某学生小刘,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汕头,且在汕头参加高考,在大学读书期间,其父母因工作调动至广州,并将户口迁移到工作单位。此时,小刘的生源地应为广州市。

(3)购买商品房。例如某学生小陈,高考时户口所在地为潮州,在大学读书期间,小陈在深圳购买了商品房,此时报送小陈的生源地应为潮州市。

(4)由中专、中技升学。例如某学生小邓,原为某中专院校学生,户口在该中专院校,后考取了某普通高校。报送小邓的资源信息时,应以其入读该中专院校前的户口所在地为生源地。

特别提示:毕业生如遇到以上情况,请务必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联系,以免报错信息,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2.上报资源信息的有关规定

(1)上报范围。下列情况的学生不在上报范围之内:

1)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旁听生;

2)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自考等学历教育学生; 3)港、澳、台学生(含国内学生在校期间持单程证赴港澳定居); 4)外籍生源学生;

5)已经确定不能正常毕业的学生。

(2)上报时间。各高校应在每年的5月1日前向省就业指导中心上报下一年的本校毕业生资源信息。

(3)上报途径。为了统一管理和便于报到证的打印,各高校应通过“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用统一的格式上报数据。

省就业指导中心对各高校上报的资源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包括专业代码、生源地、培养方式等)、数据初始化后,生成当年的毕业生信息库,并上传至“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

(三)建议就业方案与就业信息 各高校根据毕业生取得的有效的单位接收证明,制定本校毕业生的建议就业方案,并上报至省就业指导中心。省就业指导中心对此方案审核后,形成就业方案下发给各高校执行。1.有效的接收证明

可列入建议就业方案中的用人单位接收证明,主要有5种:①公务员录取通知书;②各地市(县、区)人事局、教育局签发的录用通知书(函);③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主管部

门签发的录用通知书(函);④省外单位所在地人事部门签发的录用通知书(函);⑤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

2.建议就业方案的制定

(1)回生源地就业。毕业生必须取得生源地具体用人单位的接收证明,方可列入建议就业方案上报。

(2)跨地区就业。应有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才能作为跨地区就业方案上报。

(3)到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就业。应有该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才能够解决毕业生的户口和人事关系。

(4)到省外就业。应有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接收证明。(5)暂缓就业。应在6月10日前由学生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

(6)升学深造。应有录取通知书,学生通过网上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学校审核后上报省就业指导中心。

(7)出国(出境)。毕业前已办理好签证手续,不参加就业派遣,通过网上申请,经学校及省就业指导中心审批同意。

(8)其他不能正常毕业的。已办理了休学、退学、延长学习年限等,或结业、肄业等无法取得毕业证的。

3.上报建议就业方案的时间(1)第一次上报时间:每年的4月初~6月10日,为高校上报第一次建议就业方案的时间。毕业生须将自己的就业信息(有效接收证明、就业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在本校就业工作部门要求的时间内告知学校,由学校编制建议就业方案并上报至省就业指导中心。(2)补报就业方案的时间:6月21日~30日。毕业生如果在这段时间内落实就业单位,可通过学校补报建议就业方案。

(3)调整方案上报时间:7月1日起。根据教育部的规定,7月1日为上报就业方案的截止时间。7月1日以后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需通过学校上报调整方案并经省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发后领取报到证。调整方案的具体上报时间为学生毕业当年7月至次年6月的每月最后一周

4.就业信息的上报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情况。广东省已建立了就业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各高校须在每年的4~12月(每月的28日前)将本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后上报省就业指导中心。

(四)就业方案

就业方案,即以报到证形式反映出来的就业信息。省就业指导中心对学校上报的建议就业方案进行审核通过后,形成具体执行的就业方案,并以此为依据打印并签发报到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派遣。

每年的6月10 ~20日,省就业指导中心制定第一次就业方案,打印、签发报到证。届时停止网上报送就业信息。

每年的6月20 ~30日,各高校领取第一次就业方案的报到证;每年的7月1~10日,各高校领取补报就业方案的报到证。毕业生可根据相应的时间,从学校就业工作部门领取本人的报到证。

(五)报到证

报到证以前也称为“派遣证”,其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教育部直接签发)。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派遣的书面依据,是毕业生人事关系正式从学校转移到就业单位的证明。

1报到证的作用

(1)报到证是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毕业生就业后的工龄由报到之日开始计算。(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接收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毕业生的接收手续和户口关系。(4)报到证是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报到证目前仍在中国人事管理体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毕业生们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报到证,并在报到期限内到相关单位报到。如在报到期限内遗失报到证,毕业生应及时向学校写申请说明情况,并由学校报省就业指导中心给予补办。除此之外的情况不予受理。

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他部门印刷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不论是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2.报到证的形式和内容

一份报到证由正副两联组成:正联(蓝色)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发放给学生个人,副联(白色,也叫通知书)连同档案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寄至报到证开具的接收部门。报到证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学生个人基本资料(姓名、性别、毕业院校、专业、学历、修业年限)、接收单位名称、报到地址、档案材料寄送方式、报到期限和备注等。毕业生报到的期限原则上为1个月。

例如,××××大学的李明,已确定至广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就业,该单位可以解决档案和户口等关系,其报到证样本如图2所示。

(六)就业派遣

毕业生离校后,应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部门或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报到手续,由上述单位或机构办理接收和落户手续。1.回生源地就业

已与生源地具体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将派遣回生源地。报到证上开具的接收部门为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备注栏注明具体的用人单位名称。

2.省内跨地区就业

如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接收,表明该单位能够解决毕业生户口、人事关系,派遣该生时可直接派遣到单位所在地。报到证上的接收部门为就业单位所在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备注栏根据接收函而定单位名称。

如该单位无法解决户口和人事关系,而又未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按规定派遣回生源地,其报到证上的接收部门为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例如,生源地为梅州市的毕业生,现联系到广州某电脑公司从事市场销售工作,但公司无法落实户口、人事关系,则该毕业生的报到证开至梅州市人事局。

3.到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就业

到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报到证上的接收部门为该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4.到省外就业

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派遣至该地省一级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有具体工作单位的,在报到证的备注栏中注明。

5.未落实就业单位

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没有成功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将派遣回生源地,接收部门为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6.其他情况

(1)办理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不签发报到证。暂缓期间,档案集中在省就业指导中心免费托管,党团关系保留在原毕业院校,户口保留在原所在地。

(2)升学深造的毕业生。升学深造要以获得录取通知书为依据。①保送、考取研究生和普通专插本的毕业生,不签发报到证;②考取成人专升本或其他非普招系列的毕业生,签发回生源地的报到证;③免试推荐或考取研究生、普通专插本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方案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生源地就业,不签发报到证。

(3)毕业前申请出国(出境)的毕业生。不纳入国家就业派遣计划,不签发报到证。毕业前申请出国(出境)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就业。在派遣时未获得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4)外籍学生、留学生、休学、退学和结业生。不签发报到证,不能申请暂缓就业。结业生如果找到就业单位,且单位确实需要就业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的,凭单位证明可签发报到证,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

(5)毕业后入伍的毕业生。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

(6)延长学制的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资格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或要求回生源地就业的,可以纳入当年就业方案派遣,签发当年的报到证。超过3个月后不再受理。

(七)调整改派

毕业生的调整改派,是指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及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毕业生正式报到前进行单位及地区调整的一种做法。通俗地说,即指将派到原单位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接收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

1.申请调整改派的条件

根据《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后调整办法》,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毕业生可提出调整工作单位申请:

(1)确属专业不对口,学用不一致的。

(2)要求到基层单位或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的。

(3)要求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及国家重点加强部门工作的。(4)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原因的。

2.办理调整改派的原则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

(1)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

(2)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

(3)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1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根据广东省政府制定的就业工作意见,对派遣到广东省12个山区市(韶关、清远、湛江、茂名、阳江、肇庆、河源、梅州、潮州、揭阳、汕尾、云浮)的毕业生,只要当地需要,原则上不做调整;对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原则上不做调整;在人才市场空挂档案的,不做调整改派。

3.调整改派的时间

从当年的7月至次年的6月,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由学校统一向省就业指导中心报送有关材料(原派遣单位的退函、新录用单位的接收函、原报到证、学校的意见),办理应届毕业生调整改派手续。省就业指导中心不接受学生自行前来办理。

4.不再负责其就业的情形 根据国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学校报送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需求,经多方教育仍拒绝改正的。(2)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3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3)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专业结构匹配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42-01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就业率的不断下降,二是专业结构匹配度较低,前者主要是因为社会需求人才小于高校毕业生人数,出现人才剩余的情况,后者是因为专业结构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毕业生没有找到本专业工作,用人单位也没有招到与职位所需专业相符合的毕业生,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低的社会现象。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现状

据统计,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完全对口的比例是16.9%,基本对口的是40.8%,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的是29.9%,剩下的12.4%和专业的匹配度基本为零。从这个数据可以明确看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较低,造成这个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是教育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情况的因素

1.不同学历因素

学历不同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也不尽相同,据调查,学历越高的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越高,学历越低则相反。

2.不同专业因素

不同学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情况的重要因素,根据专业分类的不同,医学类是目前专业匹配程度最高的专业,接下来依次是教育学、工学、法学等,可以发现专业要求越高的匹配度越高,这主要也和目前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程度有关系,医学作为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医疗行业人才缺乏,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较好,另外一些理工类专业就由于专业性不突出,就业的时候学生存在多方面选择因素,就造成了就业专业匹配度较低的情况。

3.不同兴趣因素

兴趣是学生就业方向的主导因素,很多学生对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并没有兴趣,这主要由于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专业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选择专业时由于高考分数的限制,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旦对专业的兴趣不足,学习起来也就缺乏动力,在毕业就业面对二次选择的时候就会放弃本专业,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个人以后的发展。

4.不同性别因素

不同性别因素主要导致的是女生的专业匹配度较低的现象,由于很多岗位的特殊要求和工作内容,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不会考虑女生,比如:安全工程,属于工科,就业方向主要是建筑单位和煤矿等。

三、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的措施

1.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匹配度,实现人才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更大化利用,学校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目前我们国家的专业选择是在高考的时候,高中学习家长和老师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兴趣的注意力不够,造成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比较盲目,要提高专业匹配度应该在高中就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让学生对以后想要从事的行业进行一定了解,并且在学习中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着重进行培养。

2.学校提供二次选择

大学专业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这是造成就业专业匹配度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改变这个情况,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一段时间,了解了专业内容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匹配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二次选择的时候,学校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机会,不要仅局限于院系之间,而是可以跨院系选择,让学生可以很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感兴趣的专业,弥补高考选择专业时候的遗憾。

3.减少性别差异因素

由于性别差异造成就业专业匹配度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了改善现状,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媒体、网络等形式,号召用人单位对男女生“公平看对”,让女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也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尽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女生的就业安置问题,不要因为工作环境的不适合就拒绝聘用,使因为性别差异导致的就业专业结构匹配度低的问题得到缓解。

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度较低是目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来自不同学历层次的影响、不同专业结构的影响、不同兴趣爱好的影响以及不同性别影响这几方面,针对这些情况,要提高就业专业匹配度,应该在高中学习生活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男女就业专业匹配度存在差异因素也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通过这些合理建议,可以很好的改善以及提高就业专业匹配度。

参考文献:

[1]周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匹配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6).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路径探析 篇7

2009年,全国高校招生规模首次突破了600万大关,计划招生数达到629万人。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的十年间,高校招生人数增加了470余万。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出现了就业中“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之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办学条件较为艰苦的地方高校来说,毕业生就业问题尤其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一难题,地方高校只有拓展工作思路,对外加强宣传和与社会的联系、合作,对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上狠下功夫,才能应对严峻的挑战。

一、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一)社会的用人意识为毕业生筑起了一道“门槛”

在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方针下,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意识和政策在供需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等级”观念,他们趋向于用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学生,因为地方高校对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和社会知名度、影响力确实与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存在巨大差距。所以某些时候,不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和能力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没有进入用人单位考核的“入场券”。这种就业市场上的“差别待遇”为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筑起了一道扎扎实实的无形“门槛”,无形中加大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就业受制于地域条件

由于地方高校的区域位置远离主城区、大城市,因此信息渠道不畅通、获取信息的时间不够迅捷,就业的成本较高。比如位于中小城市特别是位于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地方高校,其毕业生在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是滞后于大城市的毕业生的,而且他们享有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再有,一般在大城市,就业市场比较丰富,就业机构比较健全,每年都会有大型的、多次的人才招聘会,而许多小地方的城市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如果想获得这些招聘信息和机会,就不得不付出一定的额外成本,给就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边远地区、小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还受制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政府的重视程度。

(三)毕业生总体质量不够理想

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者自身能力和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因。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中也有很多优秀者,但总体质量不如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的学生。一是知识面较窄,缺乏人文底蕴,对英语、计算机等应用型知识的掌握度不够;二是创造力较差,如科研能力不强,一些学生经历了大学四年的学习还没有从“学会”走向“会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欠缺;三是在实践方面的素质较低,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四)毕业生就业意识不强,就业观念落后

许多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把就业希望寄托于学校或家长,存在等、要、靠的思想,并且就业方向迷茫,竞争意识较弱。一些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仍然抱着就业就是“一步到位”、“跃龙门”、“白领意识”、“找铁饭碗”的想法;希望到大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城市工作;就业期望值过高,既要求工资待遇要高,又要求工作要轻松稳定,不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到农村就业,大大阻碍了就业的顺利实现。

(五)地方高校的办学难度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高校招生并轨以后,学校的自筹经费成为高教经费的主要来源,高校招生规模在激增,但高教财政拨款的数额占教育财政拨款的比例却没有增加多少,如1998年到2001年,高校招生规模增长了一倍多,但拨款数额仅从21.4%上升到了23.5%。而且国家有限的投入又实行倾斜政策,多投资于教育部直属高校、“211”、“985”等重点大学,而地方高校的财务压力巨大,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为了容纳下激增的招生规模,也为了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各地方高校又不约而同地大量贷款、借款修建新校区,给学校本身的发展套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地方高校还往往不顾自己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千方百计上专业、上层次,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想而知。再加上由于地处偏僻、待遇低等因素,地方高校难以吸纳和留住优秀师资,这就必然对人才培养造成影响,进而削弱了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加大对学校和毕业生的宣传力度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宣传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学校和毕业生的了解和接纳。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宣传部门、招生就业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应该加强与媒体的交流与联系,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专门制作宣传资料,向社会广泛宣传学校的特色和成绩,尤其是人才培养的效果。教学系院也要将宣传工作做到校外,利用各种机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办学成果。此外,还应做一些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宣传,如制作精美的毕业生集体名片,广泛发放给用人单位;将毕业生信息录入学校就业信息网,便于外界通过便捷的渠道了解到毕业生的情况。

(二)提供全程的就业服务和指导

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应该从刚进校的新生开始抓起,即从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教育他们要认清形势,树立竞争意识,为今后的就业早做准备。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着重要引导他们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四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积极就业;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次择业终身就业”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将自己的就业理想与现实情况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西部就业。在整个大学阶段,学校应适时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技巧;设置专门的就业咨询与服务机构,切实服务于毕业生的就业。

(三)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力度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信息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今天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必须要加大有效信息的收集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同时通过联系合作单位、联系校友等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收集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在信息的发布工作上,要做到及时性、细致性、有效性和广泛性,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各教学系院要加强与就业工作部门的交流、沟通与配合,随时知晓学校的就业工作动态和信息,通过在毕业生中设立信息员、建立QQ群、飞信群、博客等,保证各项信息能及时传达给每一个毕业生。

(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质量的高低,是决定就业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只有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才能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第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培养“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吃苦耐劳、能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开展研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要大力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依托,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第三,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增加实习时间和次数,扩建实习基地,精心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将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统一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形成贯穿四年的模块化、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五)加强校地合作,形成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在办学艰难、受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应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与合作,强化区域意识,加强与区域内社会各界的广泛沟通和密切合作,取得地方的支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产、学、研的结合,使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岗位。同时,围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主题来设计办学规模、培养目标、专业学科建设、科研开发工作等,彰显面向地方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为毕业生广泛就业打下基础。

(六)形成“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

当前,很多高校一线教师往往认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仅仅是就业工作部门和系院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的事,很少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实际上,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自然也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员工的生存与发展。地方高校在面临就业工作诸多难题的现实情况下,尤其应该发动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如引导教师们要多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就业,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力所能及地动用自己的各方面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学校应该建立其激励机制,对参与就业工作的一线教师、教辅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要加强对教学系院就业工作的督促和考核,使就业工作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然,就业工作不是学校单方面就可以顺利推进的,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及实现途径上的保障,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对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从地方高校自身的努力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曾宪庭.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

[2]宋玉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障碍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3]拓宽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2003(9).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资源整合探析 篇8

但从目前我国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和方式来看, 社会就业目前还处于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状态。我国目前大部分人就业依靠的是由人事部下属的各类人才市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属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部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三块市场。尽管现在毕业生就业已从高校就业市场渗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 但分块管理、各自独立的格局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但从市场的资源来看, 政策法规、用人单位就业岗位、就业服务等又往往是交叉重叠的。因此, 要避免多头管理, 市场的重复建设,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市场的资源整合就显得尤其必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资源

市场的资源既包括人、生产资料, 同时也包括政策法律以及社会可提供的相关服务。目前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更多的人将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求职者作为关键性资源, 而忽视了政策法律、社会中介服务、专业机构、就业渠道等相关资源。这种对部分资源的忽视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关键性资源的争夺过于白热化, 以为有了用人单位信息、拥有求职者的资源, 就有了市场的主导权。而对于被忽视的资源, 往往又会因为得到充分利用而被闲置。从现实来看, 掌握着用人单位信息的人事与劳动部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以及掌握着毕业生信息的高校 (教育部) 却始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市场也始终存着“求职难、招聘也难”的“两难状态”。

我们知道, 无论如何进行行政上的划分, 市场依然是一个整体。市场的资源是不会因人为的方式自动分为各不相干的条块, 资源之间始终以各类方式互相关联着。

1、用人信息不可能独享

用人信息是就业市场的关键因素, 是成功就业的刚性指标。没有用人信息, 求职就会始终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因此, 对用人信息的开发与争夺便成了所有与求职招聘相关部门、组织、个体的焦点。但在市场经济社会, 任何一种信息都不是谁独享的。作为提供用人信息的主体——用人单位, 有着比较充分的用人自主权, 他们对于用人信息的发布已经不在局限于自己所在的主管部门渠道和单一的行业渠道, 也不在满足于信息的简单发布, 他们招聘人才的渠道已经在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市场这三个市场中间交叉, 同时在发布时他们更看重的是信息发布的有效性与服务的专业性, 以及他们在招聘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收益比。因此,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 他们希望信息发布的效果最优化与收益最大化, 而不是由某个部门来独占, 使信息发布渠道人为变窄, 信息传播速度人为变慢。这样, 他们必然在考虑成本的情况下, 会选择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使信息能够放大。而这一点正是任何一家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所不能左右的。

另一方面, 我们从目前招聘就业的方式与手段上看, 招聘就业的服务已经向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大市场招聘逐步被专业化、个性化、快捷方便的服务模式所代替。因此, 在市场上谁能做得更专业, 谁就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动。我们从目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专业机构的现状来看, 三大招聘网站 (中华英才、智联招聘、前程无忧) 的人才服务已经占据了中高端人才服务的大部分市场, 他们的专业化与个性化服务已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同时他们的触角也已从社会人才的求职招聘伸向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招聘。这种发展趋向的原动力就在于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要求更专业, 服务更贴切。

结合上面所讲, 人才就业市场上用人信息资源是关键性因素, 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度越来越高, 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招聘服务的要求同步提升, 只有更专业的服务, 才能招聘到高质量的人才, 因此社会中介服务、专业服务机构、招聘渠道等资源在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 我们应该从单纯的争夺用人信息资源中跳出来, 整合社会中介服务、专业机构以及其他资源, 主动利用这些资源, 就会使就业工作变得更加主动。

2、求职者是一个特殊的商品

求职者同样是市场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市场的一种特殊商品, 他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市场中的事实上的“买卖”关系。尽管目前的就业压力增大, 社会整个就业形势并不太好, 但作为个体的求职者, 他在市场上的主体性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他可以绝对自由的与买方进行独立的交易, 而交易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利益是否达到共识。因此, 从这一点讲, 求职者的信息与用人信息在市场上同样是自由的, 可转移的, 相对开放的, 相关部门与组织机构都是无法独享的。同时求职者也是市场收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他所追求的职位、待遇以及指导服务是与他在整个求职过程中必然会综合考虑的因素。所以, 相关部门或机构仅仅靠发布求职者的求职信息现在已不足以吸引求职者, 而法律法规的咨询、政策优惠以及信息传递最优化等在求职者的求职服务中已经越来越重要。如何让求职者找到工作目前已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找到求职者最适合的工作才是今后求职服务的发展大方向。显然, 要想牢牢地抓住求职者的资源信息, 仅仅靠行政上的政策驱动已经行不通。而恰恰这里面我们所忽视的非关键性资源就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资源整合的思路

市场资源的整合从目前我国社会的就业形势来看是必需的, 也是必要的。

1、明确市场资源的整合观念

社会就业市场不是由哪一个主管部门或者几个机构所独占的, 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发挥市场的整体效应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也才能够使招聘者招到适用人才, 求职者找到合适岗位, 才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 形成巨大的生产力。因此, 市场资源的整合是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要改变过去各守山头, 各自为政的模式, 集中所有资源, 充分利用, 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2、市场资源整合的要点1) 行政资源的整合

从目前的三块分割来看, 人事与劳动部门的行政资源整合在国家的大部制改革中已经开始。这是市场资源整合的一种趋势。过去我们在就业方面的政策是各说自话, 行政资源互不相干。但随着整个社会就业成为了一个整体之后, 行政的资源重叠现象日益严重。从主管部门来看, 教育部、人事部以及劳动保障部每年都会出台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政策条文, 而在各地方, 这种交叉现象更是突出, 工商、税务、财政、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都涉及到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方方面面。但这种行政资源往往是分割的, 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 也往往由于各自表述而不能够互相协调。作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 要想获取行政资源的实际收益, 往往又因头绪众多, 无处下手。因此, 整合行政资源对做好就业工作非常重要。现在有些地方开始在制定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时实行多部门联合, 以一条龙服务代替过去多头管理。

2) 社会资源的整合

社会资源包括专业机构、中介服务以及就业渠道等。作为社会就业市场的一部分, 这些社会资源往往被大大小小的各个部门所分割着, 并且互相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利益纷争。但这些分割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就是资源的浪费与重要建设。从就业网站的建设来看, 每一个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独立网站, 但就业网站的作用因各自所承担的部门责任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大小不一, 而这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却是惊人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将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使各部门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自己主导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这种趋势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领域的专门化与专业化。从目前来看, 在社会就业领域, 社会中介、专业机构等在就业招聘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服务品牌, 相关部门包括高校就业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 整合这些资源, 把他们纳入到就业工作轨道。要有资源共享, 利益共分的意识, 而不单纯是另起炉灶, 再铺一摊, 以自己不具备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从整个社会就业市场的现状来看, 人事与劳动部门的合并是行政资源的整合, 而社会资源的整合将是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逐步形成。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上, 我们要意识到, 市场资源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的生存问题, 而是一个收益最大化、就业效果最优化的共赢结果。

摘要:就业市场是市场经济中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业市场中的各类资源也是这个市场中不可单独分割的重要部门。目前就业市场的条块分割已经对社会就业产生了不良影响, 解决就业问题就不能不考虑市场资源的整合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 篇9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带来社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从而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与此同时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就业产生的第一个影响是出现了过剩的劳动力, 即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表现为劳动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 (2) 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得劳动力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所需要的劳动力就比以前大大减少, 因此出现过剩的劳动力。因此, 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占的比例越少, 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少。

其次,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产生的第二个影响是使得平均利润率即资本的投资受益下降。按照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由于利润的诱导, 投资者会倾向于利润率较高的行业, 使得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转移, 从而引起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可以使产业结构保持平衡, 在竞争条件下, 可以保持行业规模的稳定。但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生的结果之一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平均利润率下降。这种情况针对投资者来说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投资于原来的行业。第二种选择就是资本转移, 寻找新的收益率更高的行业进行投资。寻找高收益率的行业过程就是新兴行业被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不仅引起了资本的梯度转移, 阻止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而且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 创造了新兴产业, 并且对就业也产生重要影响:引起部分“结构性失业”现象, 也就是低利润率的老行业所带来的部分失业者。

再次,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就业产生的第三个影响是促使利息率的下降。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 利息率总是小于平均利润率, 而大于零, 其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下降使得投资者更热衷于借贷更多的货币资本, 扩大投资规模, 从而使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就业状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矛盾是稀缺的资本资源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利用有利优势、避免劣势是保持社会经济顺利进行、社会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 (3) 为此, 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千方百计增加劳动密集型就业渠道, 实现充分就业。

1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渠道, 以更大量的资本推动就业机会, 带动就业率的提高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增加投资, 培养创新型企业, 选择具有发展前途的行业,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运用社会各界力量创造就业机会。我国于2008年11月初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决定今后两年要投足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经济复兴、扩大就业。这4万亿元投资主要用于城镇居民住房、社会公共事业以及农田、水利、公路、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国家的大规模的投资建设, 达到扩大内需的潜力,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就业率的提高。这些公共项目和建设的总投入会通过乘数效应增大其效应。因此扩大公共投资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带动利润率的上升, 最终将会带动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 要兼顾我国基本特点, 即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丰富的特点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稀缺的资本与丰富的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因此,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我国的特殊国情与特点。在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含量大的产业结构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第三产业的就业和增值潜力, 实施劳动力需求多大而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增长效率高的新型发展战略, 如充分开发商业、旅游、信息、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带动相应就业岗位的增加, 这对减轻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 实现充分就业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

(1) 加大政府统筹安排力度。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也是衡量一国政府和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胡锦涛主席明确指出:“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 要切实落实有关政策, 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工作, 千方百计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要认真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分析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各项措施可以发现, 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在毕业生就业政策、制度、机制、模式的调控, 如取消体制性障碍, 在人事、户籍、税费、贷款担保、财政补贴、招考录用、社会保障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2) 严格就业市场管理, 净化就业环境。逐步建立专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消除就业歧视, 保障毕业生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就业。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制度不规范, 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 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主体不明确;就业市场信息不顺畅;就业市场中介不健全;就业市场调控不规范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建立市场对劳动力流动的调节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负责建设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逐步建立地区性、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 及时发布劳动力供求的动态信息, 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公众服务工作, 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保障劳动者公平竞争择业, 改变由各个部门分化管理的状态, 形成由单个部门统一管理劳动力市场的体系。

(3) 建立健全就业见习制度, 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力, 2006年2月27日人事部联合各部委下发通知 (4) 要求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建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全面实施。就业见习基地是承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平台, 近年来, 各级人事部门在积极推动基地建设中, 探索出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检验, 已初步取得明显的成效。不仅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锻炼了工作技能, 同时也增进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 开辟了单位选才用才的新途径。更重要的是, 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进一步疏通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 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 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流动, 有效地发挥了政府对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 实现了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3 明确高校定位, 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

(1) 以就业为导向, 明确高校定位, 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化, 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目的也应当随之变化、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反映到现实中来就是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在质量、结构体制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弊端, 高校必须找准定位, 明确目标, 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基础的教学教育体制。主动开着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掉线后, 研究分析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于某些连续三年以上就业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专业, 要考虑取消或合并。总之, 地方高校一定要合理定位, 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 深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考虑教育内部规模的同时, 特别注意教育外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专业设置新机制。

(2) 形成办学特色,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办学特色是指学校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办学特征或办学风格, 是学校培养的人才在素质、类型、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的办学风格。 (5) 市场经济的实践发展表明, 越是有特色的商品, 越能在市场上广泛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劳动力市场上需求的是多种规格、多种类型、与市场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人才。如果“千校一面, 万人一书”, 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而且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将会出现就业危机也就在所难免。因此, 要不断创新教学体制, 以改革的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建立起与市场机制、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处理好各项教学环节的联结关系, 形成独特的、别具风格的办学特色。如开创“订单式培养”模式, 按照企业需求和特点定向培养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活动, 建立“毕业生见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 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

摘要:根据教育部统计资料表明, 从2000年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万, 115万, 145万, 212万, 280万, 338万, 410万, 495万, 2008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则高达559万。①这意味着国家每年必须新增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然而现实表明, 新增就业岗位远远达不到新增待就业人数, 因此会出现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一旦大学生毕业后长期无法就业, 或就业率过低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因此,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本文旨在强调这种重要性, 并探析目前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路径, 拓展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与方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 篇10

在外国学者看来, 一个具有信息能力的人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 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 确认潜在的信息源, 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 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 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我国信息能力概念同样来源于图书情报系统, 研究者强调情报能力是人的职业能力或创造力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 并强调由图书馆组织开展情报教育以提高用户的情报能力。九十年代以来, 我国关于信息能力的研究主要建立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涉及到信息能力的定义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校开展的教学实践及本土化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于信息能力的定义是“信息能力指人们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处理的各种能力和技能, 包括信息搜集 (开发) 、鉴别、综合分析的能力,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积极的信息心理和良好的信息道德。”

可见, 信息能力不仅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还包括获取和识别信息, 分析与评价信息, 传递与创造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

二、就业信息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 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 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 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也不断改变与提高。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 信息能力不但是其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其成功择业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就业信息是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首要信息

就业, 是大学生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就业信息是择业者事先未获得, 然而经过加工整理, 能被择业者所接收并对其选择所从事的职业或职位有价值的消息、资料和情报。毕业生有了就业信息就有了就业的机会, 但信息不对称会给拥有信息优势的个体更多的选择权, 信息充足的毕业生可以在更多的单位中进行选择。因此, 毕业生常常会通过取得就业信息和知识的优势, 以获得优先改变身份的机会。可见, 就业信息资源是毕业生就业的首要信息, 创造信息优势是毕业生就业的先决条件。

2、就业信息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

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人才, 是学校在新的就业制度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随着市场配置人才机制的不断成熟和供需双方的互动, 当前用人部门对人才的要求更趋理性化, 所以当前高校要努力把就业信息反映的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纳入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视野中。

三、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信息能力的运用

对大学毕业生而言, 在择业过程中对就业信息的获取越全面、评价越准确、运用越适当, 就越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成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大学毕业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充分发挥和运用自身的信息能力。

1、全面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基础。就业信息从广义上来理解包括两个方面: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和职业的相关信息。对大学毕业生来说, 个人信息包括了毕业生的个体基本信息、专业学习信息、特长与奖励信息、社会实践信息;职业的信息, 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就业信息, “是指与就业相关的消息和情况, 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经济发展形势与趋势等。”除此之外, 高校毕业生还应对职业的发展信息进行了解和收集, 包括新兴职业发展趋势、热门职业竞争趋势和未来会被逐渐淘汰的职业趋势等。这些信息将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对自身的择业方向进行准确的判断。

要全面地获取就业信息, 应重视就业信息的来源以及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对毕业生来说, 由于接触社会的时间不足、深度不够、范围不广, 对就业信息的收集比较困难。在以前高校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学校毕业生管理部门是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所有相关单位相连接的中转环节, 既与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各级主管部门之间保持联系, 又是毕业生与广大的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桥梁。正因为如此, 学校就业部门对就业信息的持有量大于其他部门, 更重要的是这些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是其他部门所不能相比的。这些信息大多来自用人单位对学校具体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 可信度高, 充分利用好这些信息是择业过程中的首要任务。而随着就业政策的调整, 就业市场的开放, 以及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进步, 提供就业信息的渠道也日趋多元化, 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和畅通, 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便是其中很重要的来源, 这些招聘会不但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对面接触提供了机会, 而且所提供的毕业生需求信息量非常大, 可以广为收集, 以备使用。另外, 毕业生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网进行就业信息的获取。近几年, 通过网络求职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了, 这里不再赘述, 只是要强调的是网络求职由于更具虚拟性, 毕业生在利用这一途径的时候应更加仔细的查证招聘单位的资质, 以免受骗上当。总之, 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收集就业信息, 毕业生应懂得利用较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和方法。

为了增强就业信息收集的有效性, 大学毕业生应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 由于就业信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开放性, 毕业生应积极主动, 勤动脑、多跑腿、早准备, 尽可能地抢占先机。二是全面性原则, 也就是收集信息不能太窄。在收集信息之初, 应注意收集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就业信息, 毕业生还应收集涉及社会发展和就业趋势的全局性、整体性发展信息, 用以对自己的择业方向作参考。

2、客观批判的处理就业信息

要从种类繁多、杂乱无章的就业信息中捕捉到对毕业生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 包括整理、分析和评价。

就业信息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就业信息按性质或内容加以归类整理, 使之条理化, 方便毕业生筛选、存储和使用。对毕业生个人而言, 需要进行科学的排序, 将过时的、不可靠的去除, 将与专业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以及成功率高的信息保留下来。一方面可以对自身信息更加熟悉和了解,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就业时自荐材料的准备和面试时的从容应对。对于职业信息来说, 毕业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 可以根据求职意向的地域范围整理信息、根据招聘信息时效的先后整理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求职成功可能性大小整理信息。对提取出来的信息, 也要分清主次, 要按信息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类, 对重点信息要重点把握, 对一般信息则作为参考。

就业信息评价, 主要是结合毕业生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 遵循“人-职”匹配的原则, 通过对收集到的就业信息的整理, 以及信度和效度的分析, 确定适合自身择业目标的就业信息的过程。对就业信息的评价可以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后进行, 也可以在信息收集的过程通过评价判断, 选择性地收集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 但是对毕业生自身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3、灵活创造的使用就业信息

毕业生通过整理分析确定了适合自身择业的就业信息后, 还应对这些就业信息善加利用, 充分发挥这些信息的功用, 尤其是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信息的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就业信息的直接价值, 就是指这些信息本身提供的岗位和职业信息。毕业生对自己需求的信息一旦选定, 就要及时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 并进一步询问更详细的信息, 使自己跟用人单位尽快地取得联系并促进供需双方更深度的沟通。对就业信息的利用要特别重视信息本身的时效性、易逝性等特点, 要及时地对就业信息作出反应, 一旦过了信息的时限, 该条就业信息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同时, 及时地对就业信息作出反应还体现在毕业生应根据就业信息, 灵活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使得求职更有针对性, 从而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另外还应考虑到有些信息也是动态的, 后一个信息也许是对前一个信息的更正或补充, 对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 就能畅通信息的传递渠道, 避免由于信息的错误和遗漏而丧失机会。就业信息的潜在价值或附加价值, 是指不论毕业生是否求职成功, 都能够通过筛选出来的就业信息了解到该职业或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从而对照检查自己存在的不足, 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加强个人能力的培养, 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训练与学习, 弥补不足。

四、大学生择业过程中信息能力运用的辅助措施

虽然信息能力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信息能力的培育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意识到信息能力的重要性, 而忽略了对信息能力的锻炼, 因此在择业过程中对信息能力的运用不够充分。为了配合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更顺利地运用信息能力, 可以利用一些措施加以辅助。

一是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借助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 建立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方求职信息、就业预警、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和反馈的网络平台。通过提供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 就业模式与职业需求分析与预测等服务, 拉近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传递、利用效率, 节省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搜索、交流的成本。

二是进一步规范社会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将更加依赖社会服务体系。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到社会就业中介机构和就业咨询指导机构, 都会成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进一步规范社会就业服务体系, 尤其是加强对这些服务机构提供的就业信息流通的监管, 将为大学生择业提供规范标准的信息平台, 缩小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的范围和周期, 提高信息的信度和效度。

三是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从学校来看, 高等学校育人目标的现实表现之一就是为大学生成才做好准备。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高校应适应社会形势的转变, 进一步强化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尤其是进行信息能力的培养、指导和帮助。要合理利用高校的一切资源, 为毕业生收集整理就业信息, 指导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就业信息,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就业信息。从社会来看, 商业性的社会就业咨询与指导机构和人员, 也应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有意识地介入和提供相应的服务, 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就业状况, 协助分析职业信息, 提供择业指导。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M]: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12月出版.

[2]、Eric Plotnick.Information Literacy.

上一篇:探索之路下一篇: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