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2024-07-20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精选十篇)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1

1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认识论形态

众所周知, 近现代哲学以认识论、知识论为主题。培根和笛卡儿实现了哲学主题的认识论转向, 哲学由关注世界的始基、探索现象背后的终极本体转向探讨认识的能力和知识的可靠性问题。对于近代许多哲学家来说, 令他们痴迷的首先不再是世界本身是什么, 而是人们能够认识什么。马克思同样对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马克思的哲学, 把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把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思维的关系, 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而认识论问题也体现为以实践为基础来阐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从实践活动中的人出发, 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的新哲学中, 个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取得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从而导致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或主客体关系的重新规定。社会作为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则被理解为人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这样人的本质不仅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规定, 而且进一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规定。马克思正是用一种特殊的视角透视了人与自然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实现了对以往抽象的主客体关系理论的具体的、现实的改造。在马克思看来, 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非直接发生的, 作为现实的人与自然所发生的关系必须为社会即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中介;个体不是直接面对自然, 而是要以社会为其必然的中介。

作为人与自然关系标志的生产力总是现实的、历史的, 每一个人只能接受现实的生产力状况。而这种现实的生产力正是人们之间纵向和横向交往关系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 而在分工和私有制的条件下, 发展了的生产力不仅不能成为主体力量的的确证, 反而成了与主体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同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对主客体关系的解决也提出了新的方案。马克思认为, 一方面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主客体关系的发展, 另一方面交往关系的发展又对解决主客体对立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提出了要解决主客体对立的矛盾, 首先必须使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增长和高度的发展, 只有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分工将完成其历史使命, 而“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最终, 共产主义将实现对以往造成的主客体对立的条件的消灭, 也是主客体对立解决的历史形式。

我们看到,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解决主客体关系的重要理论原则, 也是在解决主客体关系的过程中, 交往理论展现出其认识论的特殊形态。

2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观形态

作为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历史观对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具有奠基的重要作用。而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考察, 不仅在于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 而且更在于探求社会历史演进的规律性及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据, 在于探寻社会历史演进的根源。在马克思看来, 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 正是社会历史演进的内在根据, 它也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孔德、斯宾塞试图以自然规律尤其是生物学规律去说明社会的发展变化;黑格尔则从“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来看社会的进化;哈贝马斯从交往行动来观照社会进化, 而其交往仅限于语言的交往和精神的交往。

马克思的历史观与这些观点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因为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了历史的演进, 因而作为物质生产水平标志的生产力的性质、状况、水平也就成为社会历史演进的最根本的内在尺度。马克思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 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 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 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社会历史演进的“指示器”。历史地考察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及其水平的基本要素就是劳动资料或生产工具和社会分工。而“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 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同时分工的发展程度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的标志。由此可见与社会分工密切相关的交往与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及水平都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人们的交往关系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 另一方面交往关系的状况又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在人们的交往中形成了人们的共同的活动方式, 而“这种活动方式就是'生产力'”。马克思对社会历史演进的考察就是对基于生产力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生活方式的历史演进的考察。人们共同活动方式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交往关系的具体体现。因此, 对人们的历史的共同活动方式的考察就是对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交往及其演变的考察。这种人们的共同的活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形式。社会历史的演进也正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们交往形式的演变中得到了体现, 交往形式的变化也标志性地体现为社会历史演进的阶段性变化。

马克思的历史观贯彻了交往的基本原则, 同时又是以交往为工具对历史进行考察的结果。从宏观上, 马克思从交往形式的更替中透视出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 把交往看作社会历史运行的内在机制;从微观上, 交往又是社会有机体构成的基础, 是具体社会形态下社会的构成和运作机制。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的这种特殊研究方法促进了交往理论的新的发展, 为交往理论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 形成了交往理论的历史观形态。

3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生存论形态

所谓“生存论”是指人对自身生命、存活的自觉, 包括人对身体、感觉、情绪、欲望、潜能、意志、理想与精神意境的觉悟和觉识。生存论的产生肇始于对人的深刻关注, 蕴涵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 生存论就是人论, 是关于人的感性的存在的、历史性的存在的理论。生存论所关注的是人的真实的生活, 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 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人, 而是现实的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都是历史的存在。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人不能脱离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 “现实的个人”也决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现实的个人的每一活动, 都是自身本质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是对对象的敞开从潜在到现实的转化, 同时规定着对象以何种形式在何种程度上在何种方向上对人的敞开。从更根本的存在论层面来讲, 人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是不可分离的“同一体”。或者说, 人们的活动生成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 具体的物质生活条件也生成着现实的人的活动。

我们还必须看到, 与人的“活动的存在”——生产相伴而生的还有交往的存在。马克思说:“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在这里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整体性, 因为人的生产活动不可能是单个人来面对自然。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 人只有在整体的意义上才能显示出“人”的特性。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 才能真正的面对自然, 使人的生产活动得以进行。作为生存论意义上的生产和生存论意义上的交往, 其意义决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循环论证, 而是强调二者生成的同时性。现实的人的产生过程中, 决不是先有活动后有关系这样的逻辑, 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关系中生成着人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我们说交往是人的一种先天性的规定, 是人的存在方式, 他内在于人的活动当中, 既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前提, 又是人的活动本身。因此我们说马克思关注的不是孤立的“人”或“生产”, 而是生产中的人和人的生产。

恩格斯曾经将马克思的哲学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 而马克思则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二者都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精辟概括, 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即对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的关注。正是基于马克思哲学对人的实践和实践的人的关注, 我们说马克思实现了实践的生存论转向。马克思强调对事物、现实、感性要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 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改变事物的现状。马克思哲学内在的蕴涵着实践的维度和人的维度, 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一再强调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 从从事着实际活动的人出发。

正是因为马克思的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生存论的哲学, 而生存论本身又内在的包涵着人的“交往”的存在, 这就为我们从生存论角度研究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使我们有可能从生存论形态来挖掘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展现交往理论的生存论形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6、16、23、42、45、46 (上) 、4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资本论 (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4]吴敏.论交往概念在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 2003, (10)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概述 篇2

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内涵,学界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内涵主要是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把意识形态当作否定性概念来对待,通过批判解开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社会真实,以社会的真实矛盾推演意识形态产生的机制和中介,从而宣告一定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些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增加使其背离了马克思意识形态论的原有内涵,成为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理论变迁,把批判的理论变换为建设理论$另有一些学者认为,即使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掩蔽社会真实的精神力量,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反映,但其原意并非指其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骗人的谎言,应当理解为一定阶级利益与社会总体利益相背离的结果。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源初语境。青年马克思深受康德与费希特哲学及其方法的影响,沉湎于“应有”而忽视对“现有”的研究,这种做法使马克思在学术生涯肇始阶段便误入法

学研究的死胡同,因而抱怨康德与费希特做法的失当,这种抱怨后来转化为思想上的系统清算: 康德与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地上遇 到的日常事务。在对康德和费希特哲学之缺陷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马克思坚信: 必须从对象的发展上细心研究对象本身,决不应任意分割它们;事物本身的理性在这里应当作为一种自身矛盾的东西展开,并且在自身求得自己的统一。据此,马克思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转向对“应有”和“现有”做了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开始求助于黑格尔式的整体论和历史主义方法: 理性是历史的本质与动力,历史则是理性的辩证展开(高扬理性或自我意识的旗帜,正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特征,这必然与宣扬上帝意志的宗教发生冲突,在向黑格尔进行思想与方法上的巨大借贷之后,马克思又开始同黑格尔主义的保守方面——至高无上的上帝般的绝对精神分道扬镳了(在其博士论文序言中,马克思鲜明地表达了他对宗教的批判立场: 哲学并不隐瞒这一点(普罗米修斯承认道: 老实说,我痛恨所有的神(这是哲学的自白,哲学的格言,借以表示它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上的神,这些神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在他看来,宗教就是一种玄学或悬在半空中的假设!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始将意识形态与空洞的假设相提并论: 不要认为,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无论就整个研究而言或就个别部分而言,除了和研究其余的自然科学一样能够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坚定的信心之外,还能达到别的目的(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能够过恬静的生活(正如生理学的任务一般是研究最主要的事物的原因一样,这里幸福也是建立在对天体现象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关于日月出没的学说,关于星辰的位置和亏蚀的学说,本身并不包含有幸福的特殊根据;不过恐惧却支配着那些看见这些现象但不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因的人!将意识形态与空洞的假设并置,视其为科学理性的对立面和人类不幸之源,这是对意识形态的隐性批判,也表明马克思最初是在哲学认识论层面触及意识形态概念的。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多次使用意识形态一词,这种使用频率上的增加,表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内涵的认识日渐清晰。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开始以意识形态术语来表达一种社会意识(林木盗窃法)的虚假性与欺骗性。至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开始成型。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向度。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是从批判哲学尤其是从批判黑格尔哲学开始的。为了更好地对黑格尔彻底的批判,马克思研读了大量的西方古典哲学著作,包括亚吸卜多德、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休漠的哲学著作。在1841年的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赞成伊毕鸡鲁的哲学,因为它将人类看作是自我决定的。这为马克思后来将哲学批判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提供了可能性,于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就具有了明显的实践性特质。即使在早期,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也没有局限于纯粹的哲学领域,而是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连,这明显表现于马克思在特里尔时期,对普鲁士政府的种种现实政策的批判上,比如对普鲁士新闻出版的批判等。

通过这些具有实践和唯物主义性质的批判活动,马克思认识到哲学的批判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基于此认识,马克思决定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因为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尤其是政治析学是为普鲁长政府辩护的思想体系,所以,他要系统地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可以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分不开的,这也为其意识形态批判的哲学批判阶段打下了方法论基础,这也是马克思整个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沦基础,即实践性、唯物性和辩证性。意识形态批判的作用已经清晰地展现在马克思的面前,那就是:从抽象的理性批判中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从对现存制度和国家的维护转向对之进行无情的批判并致力于建立新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马克思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向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得出的结论是:法的体系和政治制度不能通过自身或在所谓的一般人类理智的发展基础上得到理解,相反,它们只能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找到其根源,黑格尔和18世纪英国、法国思想家称之为市民社会的,也只能在政治经济中得到解释。从此,与克思开始了其意识形态批判的第-个阶段—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这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哲学批判的深人和发展。如果说在第一阶段的批判中,马克思还停留在人道主义的阶段,那么在后一阶段,马克思开始转变为一名唯物主义的战士,也正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他用这一崭新的理论武器作为其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工具。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主导线索。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对政治经济进行内在的或本质的批判,也就是说,马克思批判还不是将政治经济分析作为一种“科学”,而是将政治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想象。所以,马克思的批判实际上是直接批判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体系是根本违反人类本性的。所以说,尽管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对象主要转向了政治经济学,但前一阶段批判的对象—哲学的影子还在。换句话说,马克思在批判政治经济学时并没有停止哲学批判尤其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因为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及其后继者不是试图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这种非人性的方面,而是试图为之辩护,所以,它们的理论批判只能是纸上谈兵的非批判的东西。为了澄清自己的批判与黑格尔学派的批判的不同,马克思在1845年出版了《神圣家族》,该书的副标题是:对批判的批判主义的批判—反对布鲁诺·鲍威尔及其同伙。这里的“批判的批判主义”指的就是青年黑格尔派所使用的批判方法,指青年黑格尔派所谓的批判现状的最佳武器。但在马克思看来,批判理论只不过是批判实践的智力基础。布鲁塞尔时期的马克思在前一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反思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论基础,并逐渐得出了比较明确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通过《费尔巴哈论》反映出来的。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自己的批判工作总结道:批判理论必须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导致有效的社会变革的发生,“哲学家们仅仅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改造世界”这些思想转变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方法论基础。1859年,马克思回忆说:写作《形态》是为了“自我澄清”和对自己“以前的哲学思想”做一次清算。可以说,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批判的最重要的思想都包含在了《形态》之中,因为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对前一阶段在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即在《形态》中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方法首次详细的揭示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形态》的内容概括如下:1.以黑格尔后继者们为主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一般概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实质和一般概貌。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和结论;对历史唯心主义概念的一般批判,尤其是对青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3.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起源。4.生产力、分工和财产分配形式的发展;社会的阶级结构、政治结构以及社会意识结构。可以说,这些内容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一次富有成果的总结,它包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两大方面: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两大批判方面的一次完美结合,并绽放出重要 的理论之花—历史唯物主义。

综合地看,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阐述(包括其理论的未来进展)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 其一,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在对宗教异化与唯心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将意识形态阐发为虚假的意识,并以认知发生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神秘化与异化的缘由、特点与机制(马克思考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理论上的失足,其理论上的考察和批判对象主要是青年黑格尔派。其二,马克思在社会形态的结构框架内即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联中研究了意识形态与阶级、权力、统治的关系(马克思将意识形态阐发为经济基础的副现象、阶级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思想型权力,从而实现了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在政治社会学层面上,围绕着统治权问题,马克思主要考察和批判了各式各样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念。其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异化劳动以及相关经济关系的分析,揭露了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弊端,分析了意识形态的各种经济样式、经济领域内的各种拜物现象,进而阐述了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

总之,在这些异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马克思既揭示了意识形态理论的#一般!,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个案分析,同时还绘制了一幅通向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路线图(据此而言,马克思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识形态概念和一个颇具理论统摄力的意识形态分析架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3.4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孙伯,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 1卷[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3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哲学;政治法律思想;文化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20—02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社会。与以往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不同的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批判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形式完成的。因此,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核心。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理解为永恒关系的观点。马克思说:“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有一种荒谬的观点,例如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是这样,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永恒的,而这种生产关系的分配形式则是历史的。”[1]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任何其他生产关系一样,都是历史的、暂时的。

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家是在充当资本主义的辩护士。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实质就是用理论去掩盖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不合理性。资产阶级掩盖其剥削无产阶级的事实,把资本主义社会描述为自由、平等、博爱的乐园。马克思揭穿了这种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虚假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等价交换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它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实质。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这种不平等性,指出,劳动力和资本之间的交换形式上是平等的,其实质是不平等的。在交换中,工人出卖的是对自己劳动的支配权,资本家付出的是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换进的这种劳动力是生产财富和增加财富的力量。通过交换,工人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变成了工人没有所有权和把它的劳动让渡出去,而工人对自己劳动的关系,变成了对他人财产的关系。这种活动,使资本得以保存和增殖,而资本家通过交换,换回的是支配他人劳动的支配权,实际上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在表面上看起来公平的交换中,资本家无偿地得到了增加他的资本价值的剩余劳动。这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二、哲学批判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提和基础

西方学者爱伦·奥克莱在其《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形成》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就是从批判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开始的”。[2]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尤其是其政治哲学是为普鲁士政府辩护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和典型体现。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就是对整个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犯的第一个错误是,预先用自己的抽象思维、共相的尺度裁割了感性现实及其历史,使它们成为在抽象概念之中的历史,因而是抽象思维的历史。作为这种抽象思维的代表者的哲学家用自己思维的尺度来衡量和规范现实的历史,一切否定和批判都是在纯思范围下进行的。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对感性现实重新加以占有和恢复时,所采取的抽象的唯心主义方式。在黑格尔那里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或对这一过程的理解表现为“感性、宗教、国家权力等等是精神的本质,因为只有精神才是人的真正的本质,而精神的真正的形式则是能思维的精神、逻辑的、思辨的精神。自然界的人性和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人的产品的人性,就表现在它们是抽象精神的产物,所以,在这个限度内是精神的环节即思想的本质”。[3]

立足于对黑格尔哲学本体论基础的批判,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内在矛盾性。那就是:黑格尔的革命的方法和保守的结论之间的矛盾。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绝不是永久性的。但另一方面,黑格尔又认为普鲁士政府是最好和最合理的政府。黑格尔将自己生活的时代和政府统治形式看作是绝对精神在世间的最终体现。他认为自己的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顶峰。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哲学既有唯心主义的非批判的性质,也包含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但他的哲学的唯心主义的方面却窒息了其革命的辩证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黑格尔不断地超越自己思想的框架,他的观点时常超越了他保守的立场,而且,由于其辩证法,使其关于社会的看法带有一定的批判的成分。但这是极其有限的。

马克思认为,在黑格尔去世以后,施特劳斯和鲍威尔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但他们两人都继续停留在黑格尔思辨的范围内。费尔巴哈把感性即“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的东西”同精神即“自称是绝对的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同时也巧妙地拟订了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的基本要点。”[4]然而,马克思颇为遗憾地指出,由于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因此,“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5]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与对以黑格尔为首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分不开的,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是马克思整个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奠定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通过哲学批判,马克思明确了意识形态批判的作用所在:即引导人们从单纯的理论批判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从对现存制度和国家的维护转向对之进行批判并力图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三、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法律思想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最为典型的形式是法国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内容就是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笔记》时期对法国启蒙政治思想的批判。马克思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总是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看作是理性演绎的自然结论,是符合普遍人性的东西,具有永恒的真理性,然而实际上这些政治思想是与一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由一定的利益决定的。马克思认为,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只是一种共同利益的幻想,这种幻想在他们提出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当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之后,这些思想又必然成为“社会的普遍虚伪”。因为它们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所谓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6]

在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还对以法国启蒙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法律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法学家最普遍的理论错误在于:不是把法律看作是物质生产关系的产物,而是把生产关系看作是法律的产物。例如,资产阶级把抽象的“人权”当作一个人类永恒的和普遍的理念,在马克思看来,“天赋人权”只是资产阶级的幻觉。

四、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象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延伸,发挥着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物役性经济,这种经济在文化观念上的体现就是拜物教观念。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三个表现形式——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指出,由于商品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而直接的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只能颠倒地表现为商品与商品的、物与物的外在而间接的关系,这就使得商品具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性质。这种神秘的倒错关系使人开始崇拜自己创造出来的商品,这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越是发达,人也就越是被淹没在商品之中。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神秘性不是来源于它的使用价值,而是来源于它的交换价值。商品形式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它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7]89

马克思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金钱世界。货币于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成为一切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商品拜物教出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货币拜物教。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交换关系的一种虚幻的和神秘的颠倒式的反映。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它进一步“用物的形式掩盖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把它们揭示出来。”[7]92人们对货币的崇拜,归根结底是对商品崇拜的结果。“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7]111

马克思认为,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出现的同时,资本主义还出现了一种现象,即资本拜物教。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增殖的秘密,揭示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从而彻底颠覆了资本拜物教观念,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人与人的真实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的秘密就在于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使用过程。明明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却表现为资本这种能生出钱来的钱的力量。资本成了世界的真正的主人,人民臣服于它的脚下。

总之,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次全面的、总体性的批判。马克思在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时,主要是从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法律思想批判以及文化批判这四个向度着手的。这四个向度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四个向度只是在逻辑上的一种划分,在现实的批判活动中,马克思往往综合利用几个向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9.

[2]Allen Oakley.The Making of Marx’s Critical Theory: A Bibliographical Analysis.Routledge Kegan;198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4

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完整表述是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 ( 1857 ~ 1858) 》一书中对人类社会历史区分时的论述。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着眼, 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即“人的依赖性”、“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这三大社会形态。与传统理论中的人只是抽象的空洞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不脱离现实社会去谈所谓的人; 与费尔巴哈从人的自然属性去谈人也不同, 马克思理论不仅谈人的自然属性, 并且更多的是谈人的社会属性, 正是人的社会属性将人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在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中所讲到的人, 主要是社会经济关系中存在着的人, 关于人的需要, 人的能力, 人的发展, 也主要是与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联系起来考察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三种社会形态与五种社会形态的联系。因此, 虽然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关于人类社会阶段的划分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为标准, 但要对三种社会形态作完全的考察, 这种考察就必须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的详细考察和论述的基础上。

二、三种社会形态说的主要特征

( 一) 人的依赖性。第一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性”阶段。这个阶段从时间跨度上相当于五种社会形态中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这个阶段, 人类的社会生产力低下, 人类的社会交往狭窄, 因此, 这时的人的状态是极其不自由的, 这种不自由表现在人对自然和人对人的双重关系中。在对自然方面, 由于生产工具简陋, 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类无法从大自然那里获得足够的食物;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 与其低下的生产力相适应, 这时人被束缚于血缘关系、宗法关系、阶级关系和等级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中, 直接依赖于体现着这些关系的各种人类共同体, 人作为个体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或者说不能真正作为人而独立存在。“一开始就很清楚, 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明显的人际关系, 但他们只是作为具有某种 ( 社会) 规定性的个人而相互交往, 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 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 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马克思把人的依赖关系实质归结为“个人之间的统治和服从关系 ( 自然发生的或政治性的) ”, 即“赋予人以支配人的这种权力”, 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所处的这种状况, 并非是由所谓的“天意”或“神”决定的, 其根源只能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寻找, 即人类的这种状况是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规定的。综观这个阶段, 人类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的, 但无论人类的主体性在这一阶段有多么大的提高, 都没有突破“人的依赖性”这个基本特征, 因为在这一阶段中与以后社会阶段发达的生产力相比, 落后的生产力都无法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独立性的获得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个任务只有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

( 二)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三种社会形态的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这一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 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人类从大自然那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与此相适应, 人类摆脱了旧的血缘关系、宗法关系和等级关系等关系的束缚, 阶级关系也不再以人身依附形式出现, 从而超越了以直接权力支配为内容的“人的依赖关系”。“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 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虽然社会还处于阶级社会状态下, 社会的两大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但无论哪个阶级的存在都不再以依附形式存在。这种独立性只是依赖性的一种变体, 而非真正的独立性, 即这种独立性背后却又存在着“物的依赖性”, 这种独立性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的基础之上。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形态中, 人的能力从总体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在生产工具方面已经建立起了大工业, 从自然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的精神生产能力也获得了巨大的飞跃, 科学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人的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的能力也由于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而大大增强。与这种能力相适应, 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在总体上远远超过以往阶段。当人类应付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时, 相应地面对自然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这些能力却不真正属于人本身, 而是以异化的方式属于人, 也就是这些能力的实现不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

( 三) 自由个性。马克思认为, 在第二种社会形态结束后, 人类社会将进入的第三种社会形态, 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概括为“自由个性”的社会。与前两大社会形态相比,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不仅超越“人的依赖性”阶段, 而且也超越了“物的依赖性关系”阶段, 从而使人真正获得自由。这种社会形态在时间跨度上相当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逐步消除了私有制, 人类逐渐将生产关系控制在自己的能力之下, 人们“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产资料的基础联合起来”。这时人的能力和需要达到充分发展和满足。从人的能力方面看, 人们在各个领域中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得到充分的拓展: 首先是生产能力的拓展, 人们将能够使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极大丰富, 最终达到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的涌流”的程度; 与此同时, 人们进行社会各方面交往和政治活动的能力也将达到理想的高度。正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一样, 在“自由个性”的社会形态里, 人的能力和需求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 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实现的过程。根据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 这一社会形态是在“物的依赖性”社会形态的基础上实现的, 前一阶段已经为这一阶段人的能力的发展和需求的满足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但实践证明, 当人类刚刚从“物的依赖性”阶段过渡到“自由个性”阶段的时候还不能完全脱掉旧的胎衣, 商品经济在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到公有制后还不能马上消除, 反而仍将在新的社会的新的条件下继续发展。因此, “物的依赖性”的影响会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存留, 但是这时的商品经济在总体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 被置于社会的计划管理之下, 成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因而这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社会中依然会存在“物的依赖性”的现象, 但其只是个别的支流性的现象。

三、科学诠释三种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是从人自由实现程度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思考, 但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中的人不是抽象的, 虚幻的人, 而是处于一定现实,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在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中, 无论是人的能力的发展还是人的需要的满足, 在人本身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答案只能到社会现实中去寻找。马克思三种社会形态理论是将对人的自由的考察和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考察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人的自由的实现是目的, 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是条件。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 社会从来不是一个单面体, 而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虽然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对社会发展考察的出发点不同, 从而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阶段划分也不完全相同, 但两种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的基础是一致的, 最后的理论归宿也是一致的。从构建的理论基础看, 两种社会发展理论都是建立在依据唯物史观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考察的基础之上, 即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考察社会发展, 而不是像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之前的一些理论, 或者单纯是从思辩的角度或者单纯唯心的角度, 都没能真正找到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这样的社会发展理论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之上, 其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从理论的归宿看, 五种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三种社会发展理论都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 为了人类自由的实现。从马克思主义诞生那天起,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及自身的解放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虽然未直接提到人的概念, 但众所周知,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都是社会中的人,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人,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因此, 应该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将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统一协调起来。

三种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从历史主体方面, 从人本身的发展方面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把握, 对三种社会形态的理解, 我们既要将其还原到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来理解, 更要将其放到社会实践中来理解, 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践, 而不是僵硬地拿理论来裁剪现实。当代中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对自身关注意识的提高, 人的问题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核心问题, 重新理解和不断发展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 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赵家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问题 篇5

多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担当着政治意识形态诠释者的角色与功能,事实上, 与意识形态的这种关系也关涉着马哲学科的市场资源。但是,随着诸多社会领域的分化 (特别是经济领域跃居为核心领域)而带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大一统局面的瓦解,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即使存在,也已经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显赫,不仅如此,从社会变 革的趋势看,这一功能还会不断弱化。事实上,在学术意义上,马哲近年来已不断呈现 边缘化的境况。在这样一种情势下,究竟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成为令人困 惑的问题。最近几年学术界的主要路向基本上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回撤到“马克思 哲学”,如果说前者是意识形态式的指认,那么后者则是一种本文性的指认,这种指认 一方面试图向马克思的著述回复,另一方面,则是从学理上展开与当代哲学的对话与沟 通,呈现和拓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目前的努力基本上都是学术性的(至少看起来是 学术性的)。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研究正在努力地走向“专业化”(马克思的研究者本 人也实现了“专家化”),据说这一趋向是为了回应当下学界所谓“思想淡出”的学术 化走势。笔者虽然一直是这一努力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但同时也心怀一种疑虑,那 就是,当我们把马克思哲学有意地从意识形态中区分出来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时, 是否忽视了马克思哲学与意识形态的应有的历史性关联,而这一关联本身就应该是我们 从事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时无法割弃的思想前提,换句话说,当我们撇开马克思哲学与 意识形态的应有关联时,很可能同时也抽掉了马克思哲学与时代的内在关联。我越来越 感觉到,学界关于这一时代意识形态淡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弱化的判 断有些武断,并且本身就是认同于某种意识形态的结果。

我们知道,正是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特拉西的意识形态( Ideology),即观念学或观念体系,还只是一个中性的称谓,不附加价值判断,马克思 正是通过对抽象的、唯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对任何意识形态的理解都必须 深入到其背后的以经济政治关系为核心的人的实践活动,正是通过这一路数,马克思发 现了传统意识形态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反向的关联,那就是意识形态总是掩盖了其关联着 的经济政治关系的本质,而“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 性形式的思想”(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3页。)。马克思的结论是明确 的,资产阶级的看起来带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所掩盖的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对 立的阶级冲突关系,而一切看起来赋予了某种理论中立性的抽象哲学理论都有为其辩护 的阶级基础,从这一意义而言,马克思显然要揭开意识形态的真理幻相(从哲学必须是 抽象的形而上学而言,马克思就已经终结了哲学,在此,我们也许只能称为马克思思想 )。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意义上看待意识形态概念的。实际上,马克思揭示意识形态与实 践的表里关系,本身就要求从意识形态批判向实践批判的转变,即“对天国的批判变成 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3页。)。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并不相信意识形态与实践的直 接同一关系,他也不会沉浸于意识形态的体系建构和诱人的理论说教中,而是要深入到 与一定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权力关系之中,由此批判、解构甚至颠覆意识形态。在马克 思看来,意识形态批判不可能源于意识形态本身,因为意识形态的形成正是通过真理式 的话语系统替代并遮蔽真实的权力关系发生的,因此,对意识形态话语与真实的权力关 系的批判,就不可能凭借纯粹观念的分析,而是要跳出意识形态观念,从人的实践活动 入手,揭示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境遇条件并强化人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的自为性。传统 哲学是无法跳出意识形态的,不仅如此,在马克思看来,传统哲学的症结就在于意识形 态化,传统哲学的看起来远离世俗意识形态的抽象的观念体系所表达的正是具有普遍性 意义的资产阶级的抽象的法权关系。当马克思指责以前的哲学家不可能真正将唯物主义 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时,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当马克思在实践意义上 展开其意识形态批判时,所谓意识形态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马克思意识形态批 判的典型当然是政治领域),而是应该扩展为更广泛的社会与文化生活领域,并表达为 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在这一意义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境遇下展开的晚期资本主 义社会批判、科学技术批判(工具理性批判)以及大众文化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马克 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的延伸,也值得通过与马克思建立在实践哲学基础上的意识形态 批判的互动展开自我批判。

马克思拒绝承认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恒久性,相反要求通过“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 去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与暂时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看不到意识形态的巨大 的社会效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 460页。)。在此,马克思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对于历史主体的教化与启蒙功能,而其理论 基础正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性的考察与马克思关于唯物 史观以及世界历史时代理论的构建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把代表先进历史前进方向的 主体确定为大工业社会的无产阶级,进而构建了一套以政治解放为核心、以人类解放为 最终要旨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包含了知识 社会学,但又不是局限于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仍然不可否定地具有其价值立场, 马克思是要为无产阶级建构一套意识形态学说,在同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及社会主义旨向 中,这套学说也可以看成、且事实上已经被看成是被剥削、被压迫国家、民族以及社会 群体的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包含着两种价值立场或关怀,一是哲学人类意义上的人道主 义关怀,一是基于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及群体的立场以及由此扩展开来的社会主义关怀 。这两种关怀统一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不过前者更为强调实践理念的建构,而后者则在 于如何实现这一实践理念。这两种价值立场或关怀本身也客观地构成了早年马克思与成 年马克思思想的差异。早年马克思关注的是实践理念,这就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 展示的人道主义的或共产主义的(更确切的称为“共生主义”(注:参见彭富春《马克思 美学的现代意义》,《哲学研究》第4期。)),在那里,马克思实际上建构了一 种个人、社会以及类主体之间具有共生结构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而成年马克思关注的 则是如何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运动实现实践理念的问题。当阿尔都塞把早年 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分别等同于“意识形态”和“科学”并由此认定马克思思想 发展中存在一种“认识论断裂”时,实际上是忽略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连续性。首 先,马克思在早年提出的并不是与“科学”对立起来的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恰恰是 通过对传统的抽象的、实质上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人道主义做出了科学的批判 之后提出来的实践的和历史的人道主义,而马克思由此展开的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生存 论存在论结构,就不再是传统意识形态的僵化的和抽象的形式,而是具有流动性和自我 批判功能的开放性的理论结构,在此,马克思同时也展示了意识形态的新的存在样式。 其次,作为实践理念的人道主义或共产主义关怀本身就是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马克 思思想与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不过在前期表达为显性的理论,而在成年以后的理论努力 中则归属于某种隐性的理论承诺,正如在早年的实践观中已经潜在地蕴含着一种从理念 到实践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一样。当马克思将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统一起来时,就已经敞 开了一条通向以人自身为目的的共产主义道路,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结构的剖析也正是 为了内在地表达其实践人道主义的旨向。因此并不存在一种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科学主 义的马克思之间的截然对立,而那些建立在这种对立之上的学术努力看起来也需要对自 身的思想前提做出必要的甄别。

我们说马克思使政治意识形态发展为一种新的样式,并且也使得自己的哲学活动与意 识形态之间展开了一种新的关联形式。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中国社会发 展也特别具有思考价值。传统的意识形态是忽略了实践的抽象的意识形态,而马克思的 意识形态则是通过不懈的意识形态批判、从而表达着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双重旨趣的新 的政治意识形态。这种政治意识形态通过马克思本人所谓“无产阶级的普遍化”从而引 入了自我批判机制并体现为高度的反省与自检能力。在此,作为马克思政治意识形态的 实际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显然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后果与历史承继者,这是当我们联 想到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功能时必须承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把马克思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起来。作为马克思思想后果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一套理 论与实践系统,马克思哲学虽然在一般的意义上也承担着对这一系统的解释与建构功能 ,但马克思哲学的更重要的功能似乎还是在于建立一种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 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是不能取消的 ,事实上,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若取消了这一功能,政治意识形态也会因此失去了一种 有效的制衡,而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极端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晚年 要求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实际上就已经表达了这份忧虑。马克思自己实 际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也不能完全等同。马克思一方面 努力在展开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此同时,他也在努力地跳出这一具体的实践并反 思和观察这一实践。正是后一项工作使得马克思即使在自己的理论学说成为意识形态之 时,仍然能够保持一种超然的和冷静的思考,并在这一意义上培植起了一种历史理性功 能。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这种既积极参与又冷静旁观的方式提示了一种特别值得提倡的 学术研究方式,这一方式也间接或直接地确定了马克思哲学的学术研究方式。一方面, 马克思哲学研究不能完全介入意识形态,在理解意识形态之时一定要保持适度的距离, 只有适当拉开与意识形态的距离,我们才能明确地意识并思考意识形态的存在。“马克 思以自己的方式回答了哲学之谜:哲学是对意识形态的意识,说得更明确一些,哲学是 旨在达到批判意识形态的自觉意识”(注: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 993年版,第373页。)。意识形态只有通过反省的方式才能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而人 们用以反省意识形态的凭据就是生活实践,“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 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 页。)。在这个意义上,把马克思哲学从马克思主义中适当分离开是有必要的,这既是 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也是基本的思想立场。另一方面,与意识形态拉开距离并不意味 着漠视意识形态的存在,拉开距离不是远离,更不是逃避。相对于生活事实的直观性与 事实性而言,意识形态给人提供的解释总显得表面化、僵化甚至于是假相,在这种情况 下,似乎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干脆悬置意识形态,直接面向生活事实,以使研究活动 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这种做法或许对于纯哲学的研究有一定道理,可是对于马克 思哲学来说恐怕行不通。在马克思看来,就像任何纯粹观念体系都存在着使这一观念体 系发生作用的利益基础一样,并不存在纯粹的生活事实,在此,马克思实际上是把直接 的生活现实与意识形态都看成是哲学批判活动得以展开的“生活关系”,对“生活关系 ”的批判不可能绕开意识形态,不能把对意识形态的价值态度代替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活 动,实际上,对意识形态的反感乃至厌恶情绪,不仅不可能确立起客观中立的研究立场 ,还会反过来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认识,进而影响到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学 术质量与应有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哲学以及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工作者需要自觉地思考意 识形态并把这一思考活动及其结果融入到整个研究活动中。在此,思考意识形态与意识 形态地思考问题其实是应该区分开来的。

马克思哲学当然应当支持纯学术化的研究方法,并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准,但中国的国 情决定着这仍然不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惟一路数。基于目前的现实,有不少学人提出马 克思哲学队伍应该分化,即把研究队伍与宣传队伍分开,各司其职,这看起来不错,但 是,从马克思哲学研究者应有的社会启蒙功能和马克思哲学宣传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这 两方面看,研究队伍还需要向宣传队伍渗透和影响。事实上,将近些年来在“论坛哲学 ”已经取得若干共识的成就向“讲坛哲学”扩展和渗透,把马克思哲学或思想中包含的 丰富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恰当的方式向公众说明白,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6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

中图分类号: B811.02

自法国拿破仑时代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德•特拉西首次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关于观念的科学”以来,关于意识形态的多重涵义不断被多位东西方思想家所提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他们给出的理解加以分析和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体现出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些初步探究,下面就从概念入手深入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意义。

1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1.1 作为虚假的观念体系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序言中,马克思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在这段话中,已经表达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虚假的观念”。后来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在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之所以是虚假的,是因为它仅从思想动机去探讨社會历史的动力,即用观念形态的东西去解释历史,不能揭示出历史活动的真正动力。这样就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的关系,理论和现实的关系。

1.2 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在此说明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所以那些控制了经济的生产和分配的人也控制着思想的生产和分配。在阶级社会中,先进阶级推翻了落后阶级并取得政权,为了实现本阶级利益和巩固其政权,必须将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其他阶级和广大的社会成员,并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共同意志以及共同信念。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1.3 作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

作为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每一个领导革命的阶级借以团结、发动群众的思想观念及口号,意识形态又必定是每一次革命得以成功的舆论基础和革命动力。马克思写到:“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和其他阶级革命的区别在于它的阶级利益确实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马克思要与各种错误观念、思潮作斗争,不是单纯的否定旧世界中的一切,而是批判地继承旧世界中的合理因素,使社会不断前进。

张秀琴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了阶级性和虚假性——即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而存在,但只有通过实践的共产主义运动才能摆脱。这个定义比较接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本源理解,我认为意识形态有其产生的时代根源,作为统治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之一具有阶级性和虚假性,灌输给人民并潜移默化的接受、服从,是维护现行经济关系和经济统治的补充。下面就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意义。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任务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 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本身应该是革命批判功能和建设维护功能的有机统一。“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所以要在批判旧世界的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基础上建设一种进步的新世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以完成旧世界向新世界的过渡。

2.1 对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批判

2.1.1 批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颠倒性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分析了作为虚假的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真正的思想基础是黑格尔的唯心哲学,“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其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德国意识形态学家从唯心史观出发,根本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真实的阶级剥削与压迫的现实被代表人类一般本性的理论所掩盖,代表特殊阶级利益的伦理价值具有了普遍性和合法性。马克思对于这种颠倒性的批判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根源于经济生产及经济关系,这为批判阶级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前提。

2.1.2 批判阶级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被统治阶级迫于生存而甘愿接受被剥削,普遍认同感只会使生活越来越艰难。马克思使人们认识到阶级社会的现实,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用纯粹物的形式和普遍的虚假的意识形态掩盖了两个阶级之间真实的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是真实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只改变意识形态是不够的,还要批判和改变社会的现实,进而争取解放的革命实践。

2.1.3 批判普世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虽然相对于封建主义政治制度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它所宣扬的民主与共和却只是一种伪善的、奴役人民的政治工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从而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争取更多利益而采取政治和文化手段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价值观,全球化越来越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如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中强调美国社会的独特性,其实质是宣扬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使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西化”,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永恒性。

2.2 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2.2.1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马克思强调了理论对于群众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群众只有真正掌握了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其社会实践。列宁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无产阶级夺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葛兰西也认为,“夺取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紧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想观念的能力。

2.2.2 意识形态建设最终靠实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自觉意识一般称之为“共产主义意识”,强调只有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才是彻底批判意识形态、实现意识形态超越的革命实践力量。所以他把自己的理论工作看作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供“精神武器”的努力。

2.2.3 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当中國面临亡国的局势时,林语堂直言:“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我们能否拯救旧文化,而是旧文化能否拯救我们。我们在遭受外界侵略时只有保存自身,才谈得上保存自己的旧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使我们面临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在保持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救中国。由于中国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面临着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的平稳对接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的问题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问题。“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在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支配下,人们对以往文化传统进行吸收和处理的产物。”江泽民指出:“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

2.2.4 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我国多位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总结出优秀的经验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建设原则和要求。我国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按照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自身特质下的自主创新,科学、客观的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并且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周穗明.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杨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林语堂.中国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周宏.理解与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2003.

江泽民.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ZK)]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7

问题意识是要意识到问题,找到问题,把握住问题。然后围绕问题产生怀疑、困惑,甚至痛苦,不解不快。然后开始展开求知和思索,以求解决问题。

有学者认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1]

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央关于全面深入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坚持问题意识导向的观点和思考方法。强调在深化改革中,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2]

习近平同志关于问题意识的论断可以作为理解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意识的思想指导。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和研究生本人都必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积极培养问题意识。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作进一步思考,以求通过科学研究化解问题,给出清晰答案,至少给出解决问题的重要线索,以便后来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

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意识可分为理论问题意识和实践问题意识。一方面,它是一门理论科学,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又有实践指向,理论思考本身不是它的最终归宿,实践才是。正如马克思所说,马克思主义不是要解释世界,而要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必须付诸实践。[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意识,主要是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本身。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解释,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最终的,都没有占有终极真理,都需要不断地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例外。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算起(以《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为起点),至今已有将近170年的历史。[4]在这么长的历史长河内,世界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也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实现了到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现实的制度早已在地球上确立。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发展,先后经过了列宁主义、毛东泽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几个重要阶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会停止,也不能停止,一旦停止并固化下来,就会日益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我们学习和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更主要的是为了解决实践问题,更要带着实践问题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实践的需要。比如,社会公平问题,目前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重要挑战,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影响“两个百年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都需要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借智慧”,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再如,生态问题,我国生态问题非常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已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丰富的生态文明理论,需要我们发掘出来,指导当前实践.

二、问题意识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的目标比较明确,主要是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尤其是研究型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生毕业时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甚至能独立进行科学思考和研究。而科研的训练需要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真正的研究从惊异开始,从发现问题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5]波普尔更是认为,科学研究只能从意识到问题入手,而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要解决发现的问题。[6]可见问题意识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问题意识就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所在,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具体说来,问题意识在研究生培养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问题意识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不是无聊的游戏,它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找到问题,意识到问题。没有问题,我们的思考就无法开始,就没有生发点。思考正是基于发现了问题,产生了怀疑、困惑、焦虑,甚至痛苦,从而要“拔掉”问题开始的。因此,问题意识,意识到问题,我们才算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否则只有重复别人的思考、复制别人的思考,而这些不是科研。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有自己的思考,在于向未知世界“进军”,在于探索未知领域。

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和继承发展者都并没有终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立足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的视野,并不封闭自己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允许后来者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具体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允许思考的、允许发现问题的,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

其次,问题意识是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根本动力。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7]。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重要新理念之一,甚至是未来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所在。国家提出“万众创新”的口号。创新是科研的本质所在,科研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科研的创新从哪里开始?当然是问题意识。要么提出一个新问题,要么解决一个前人已经提出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两者都是科研的基本功能所在。提出证伪主义真理理论的大师波普尔甚至认为,我们知识的增长、科学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不断质疑前人的理论,从而发展前人的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8]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创新所在也是问题意识,最主要的是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中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扩大、生态危机、贪污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找不到现成的、具体的答案,因为它提供的只是理论指南,而不是烤熟的、可以供直接食用的烤松鸡。[9]于是,我们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思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问题意识是研究生规范科研过程的导引。科研需要规范,真正的科研过程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也不是某一个爆发的瞬间,它是一个规范的过程。当然,我们有了问题意识,科研过程的规范就可以建立起来。问题意识对科研过程的规范作用表现为:其一,问题意识确定了科研的目标,也即“靶子”,知道我们的科研从哪里开始,并指向何处。其二,问题意识确立了科研活动的范围,即我们未来的科研过程要做什么,查阅哪些资料、做哪些实验等。其三,问题意识也确立了科研方法。不同的问题其解决方法也不相同。一般人文科学,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问题的研究方法就是大量阅读前人的文献资料,然后梳理和消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自然科学,如生物科学,则主要以实验为主,当然也是在前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如前所述,提出问题,具有问题意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研究生科研的起点、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研究生规范科研过程的导引。可以说,它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具备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可以概括为“找靶子”,也即问题就是科学研究的“靶子”,是科学研究的初始接触,没有“靶子”,我们的科学研究就没有针对性,就难以产生价值,好的会沦为一种“智慧游戏”,差的可能会贻害理论本身,甚至误导实践。

如何培养研究生问题意识,怎样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问题意识?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说,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或两种类型:一种是理论问题,一种是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就应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展开。

首先是阅读,带着问题阅读,读出问题。阅读并不是仅仅浏览一遍,而是要带着思考。如果读了一本书,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没有引起任何思考。一般属于两种情况:其一,它没有价值或价值不大,“没有什么营养”,这类书籍当然读不出问题,因为它本身就不解决问题;其二,没有读懂,许多经典书籍不可能马上读懂,这就要多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就会在其中读出问题。这本书要解决或回答什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有没有解决问题,该问题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没有阅读,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不可能提出问题的,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问题的,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多半并不是真问题,而是虚假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很多,比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里面基本上都是经典文献,都很有价值。仔细阅读,仔细思考,在知识和思想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就会发现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其次,观察时代,用心体验我们这个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指南,这个指南需要和具体的时代和民族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我们必须了解和知道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是做一个对时代无知的人,对生活无知的人。不是生活于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了解自己生活的时代,都知道自己生活的时代,很多人不会关注生活,更懒得去反思生活,他们只是这个时代的过客,过也就过了,无需知道它具体是什么。因此,只有观察时代,用心体验时代,才能把握这个时代,才可能发现时代要解决的问题,才能从理论上回应时代的需求。

第三,认真反思,专注于“笨想”。有了认真阅读和对时代的体验还不够,还要能认真反思,真正的问题来自于不断地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就要求我们要超越生活现象的表面,揭开其背后的意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笨想”。“笨想”就是一点一点地去想,去追问,不怕耗费时间和精力,做到专注,直到自己明白了问题,并且也能给别人讲明白为止。“笨想”其实是最能找到问题、最能接近问题的真正道路。也可以说“笨想”本身并不“笨”,它恰恰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坚持走的路。这就好比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他们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l克的镭,发现这种尚未被人类认识的新元素。在这一过程除了“笨方法”,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也正是这种笨办法,成就了居里夫妇。

四、结语

总之,问题意识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重大价值。每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还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都要从培养问题意识开始。要具有发问的能力。找到理论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始自己的求知和思考,以求借助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科研研究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而创新的起点和基础在于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是不可能创新的。而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往往忽略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一点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43.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5:2.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6.

[6][英]卡尔·波普.波普思想自述[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

[8][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238-239.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8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交往”的理解是多维度、多层次的

1.交往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 并和生产互为存在前提, 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 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时, 特别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 , 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这说明, 交往就是人们之间的生活交往和生产交往, 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

2.交往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 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点在马克思于1846年12月28日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得到充分的说明:“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 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 一句话, 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 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 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 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 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世纪的全部规则, 曾是唯一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生活及其社会关系的产生统统视为交往的产物。

3.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诸多交往形式中最根本的两种交往形式。在《形态》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明确提出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概念, 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 (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 的制约。”意识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这就说明了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 即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物质交往决定精神交往, 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4.社会分工的演进过程引起了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的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社会分工的演进过程及其所引起的人们在交往方式、交往关系方面的变化。他们指出:“分工起初只局限于性行为方面, 后来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这种共同利益往往采取国家这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迄今为止,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农业和工业、商业几次大的分工, 出现过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封建的等级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几种形式。特别是机器大工业出现, 使分工更加专门化、细微化, 这既导致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严重异化, 又使人的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化, 交往关系更加复杂化。

5.交往的世界化是人类交往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交往活动的范围和领域必然会随之不断扩大, 特别是随着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 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交往的各种社会作用也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述

1.交往既可以保存既有的生产力, 也是促使人类社会进行变革的直接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在生产和分工基础上产生的交往, 尤其是世界交往, 反过来又能保存既有的生产力。他们以具体的事例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 特别是发明, 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 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 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 例如蛮族的入侵, 甚至是通常的战争, 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 每天都在重新发明, 而且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发达的生产力, 即使在通商相当广泛的情况下, 也难免遭到彻底的毁灭。关于这—点, 腓尼基人的例子就可以说明。由于腓尼基民族被排挤于商业之外, 由于亚历山大的征服以及继之而来的衰落, 腓尼基人的大部分发明失传了。另外一个例子是中世纪的玻璃绘画术的遭遇。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交往性质, 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 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 保持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交往的作用还表现在它也是人类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交往手段的日益现代化和先进化, 必然带来交往范围的扩大化, 也必然会引起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普遍交往是理解人的本质的一把钥匙, 它有利于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人则是社会化了的人。人是如何社会化的呢?途径就是交往。交往是人社会化的桥梁, 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就是通过交往展现的。交往使人成为具有丰富社会性内涵的存在物, 社会关系是由于人的交往活动而产生的。人的本质只能到由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寻找。也就是说, 只有从动态的交往过程中才能真正地理解人、把握人的本质。因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 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也就是说,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普遍交往不仅有利于理解人的本质, 还有利于人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普遍交往中, 个人才能摆脱地域、民族的局限性而与整个世界发生联系, 才能获得利用这种具有世界性的全面的生产的能力。在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中, 每个人都可以用其他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使自身素质获得全面提升。

3.交往的发展最终导致共产主义革命和全人类的解放。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资本家的掘墓人, 培养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新生力量。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 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 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 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 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

尽管大工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但“这并不能阻碍无产阶级的阶级运动:大工业所产生的那个无产者阶层走在这个运动的前面, 并引导着所有其余的群众”。可见, 伴随着大工业而产生的无产阶级虽然经济上一无所有, 但却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代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他们必将“抛弃它的旧的社会地位所遗留给它的一切东西”, 并带领人民大众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且“完成这个革命的是这样一个阶级, 它在社会上已经不算是一个阶级, 它已经不被承认是一个阶级, 它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等等的解体的表现”。所以, “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 私有制也就终结了”。到那时共产主义将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全人类得以真正的解放。

浅析马克思国家理论 篇9

一、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刺激, 欧洲经济蓬勃发展, 致使其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家无休止的剥削榨取剩余价值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 阶级斗争日益激烈, 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前途等问题。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其中黑格尔的国家观对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的国家观是马克思国家观思想的直接来源, 马克思正是从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中关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思想开始, 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国家观。黑格尔强调国家的合理性, 认为国家是绝对精神的产物。马克思把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颠倒过来, 认为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 它们是国家产生的必要条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马克思也反复谈及关于国家起源的问题:“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二、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特性

(一) 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中对于国家的定义, 把国家划入社会历史范畴, 明确指出国家的产生、发展、直至消亡都受历史规律的支配, 是历史性的要求。

在马克思的立论中原始社会是没有国家的。由于受生产力以及生产资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 所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是共同享有, 即不存在剥削和压迫的现象, 也就不能形成阶级, 没有阶级的存在国家自然不复存在。原始社会后期, 随着新生产工具的应用, 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生活资料日益丰富,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 此时, 个体经济逐渐萌芽。随着个体经济的出现, 两次社会大分工的进行, 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形成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这样, 原始社会平等的公有制彻底解体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生辉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 阶级矛盾不断深化, 国家作为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 其作用一步步显现出来。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消灭剥削和压迫, 国家就会如同当初产生一样逐渐消亡。

从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不难看出, 国家的活动范围属于社会历史范畴。

(二) 阶级斗争性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将阶级和阶级斗争贯穿于国家的始终。从最初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直至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 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原始社会时期不存在阶级,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社会逐渐分化出两个阶级, 奴隶主和奴隶, 由此就进化到了奴隶社会。到了奴隶社会, 奴隶主剥削压迫奴隶, 使两个阶级之间相互斗争直至矛盾不可调和, 为了把矛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就产生了凌驾于这两个阶级之上的力量, 国家由此产生。马克思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从而衍生出了资产阶级, 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利润他们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致使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激化, 工人们以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自此阶级斗争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它与以往各社会形态中的阶级斗争都有差别。无产阶级以推翻一切剥削压迫, 建立人人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阶级和斗争的共产主义社会为目标。

所以说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具有阶级斗争性,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阶级被消灭的时候国家也会随之消亡。

三、马克思国家理论的展望

马克思在众多著作中都指出无产阶级是最有可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消灭剥削, 消除压迫, 解放自己从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人选。

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中, 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国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解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立足于社会角度谈到了“自由人联合体”, 即推翻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必要条件。马克思从最根本的立场出发, 提出“自由人联合体”的概念, 社会和“共同体”先于、高于个人。马克思在论述“自由人联合体”中提到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指的是单个的个人摆脱了私有制, 摆脱了物的力量的控制, 重新驾驭了社会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私有制被消灭、阶级和国家消亡后, 也正需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 以之为前提, 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总而言之,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阐述了国家从产生、发展到逐渐消亡的过程, 他认为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个人素质的不断上升, 终会有一天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按需分配,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 人与人之间十分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到那时国家将会自然消亡。

摘要:马克思国家理论简要论述了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受历史规律的支配, 是历史性的要求。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矛盾引发的阶级斗争从始至终都存在于历史之中;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才能实现生产资料真正的公有制, 从而消灭阶级, 使国家因为失去其阶级性而自行消亡。

关键词:国家,社会,共产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 第251页

[2]、《列宁选集》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227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篇10

一、自然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1932年,在苏联出版历史考证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它的第一部分第三卷是以德文原文出现并附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无数学者研究马克思热。《手稿》主要研究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也受他们的影响,但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等于自我意识”,[1]他将主体人和自我意识等同,从而陷入一种纯粹精神的死胡同。在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已彻底从黑格尔转到费尔巴哈。他承认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手稿》中,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马克思在此所言种的整体特性、类特性时,意指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如果没有自然界这个外在的大环境,也将没有人类的出现。“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说明人无论是在生存状态上还是生活状态上,都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首先是作为自然本性而存在,这个自然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所以说,马克思所言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基于此,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让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是自为地存在着的(自为:指人类改造对象自然界的现状),这种自为恰恰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表现形式。上面所讲的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显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地改造自然,为人之所用,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的自然的人性,表明人离不开自然、依赖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不过,处在自然界中的人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改造自然界,这是其思想的核心。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此刻的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仍然带有抽象性、纯自然性特点,但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著作,已经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轨迹,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性批判,那么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6]的《提纲》便是他对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本质进行全面彻底清算的著名论断。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作了不到一千五百字的《提纲》,但它给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提纲》总共十一条。开篇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至此,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全部唯物主义的缺陷,已走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桎梏。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认识对象而非辩证去理解,在对人的理解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等,同时还孤立地、片面地理解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拉回到具体的生活中。正是由于此原因,“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7]也就是说,离开历史背景,将宗教归结为孤立的个体——人的类本质,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句话充分概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即: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抽象的人”乃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这与宗教无任何差别,他所认为的宗教感情原本是社会的产物,抽象的人也有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绝不是某一个人具有的抽象特征,而是在现实性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贵能群”表明人更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的社会历史性正在于实践。这与上文所讲的《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前呼后应。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马克思人的思想的渊源,它是对《手稿》中所讲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延伸而非否定,也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思想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追随费尔巴哈到全面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转折。《提纲》将人从天上拉回人间、拉到现实生活中,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由实践及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不再仅限于自然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地变化着、发展着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伟大创见,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三、现实的人:人类诉求的需要

可做这样一个譬喻,如果说《手稿》作为一个肯定性的表达,《提纲》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描述,那么《形态》则是否定之否定性的解读。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形态》,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一)发挥《手稿》自然的人的本质

上文《手稿》所提到的是,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进而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但仍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形态》发挥《手稿》中自然的人的本质并完全否定了费尔巴哈思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0]此刻,马克思、恩格斯已抛弃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从现实的人出发,从抽象到具体、从虚幻到现实,正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手稿》中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形态》更注重人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0]当然,马克思并未否定人的自然本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人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这个现实的人能够生活的前提——创造历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也就不再是《手稿》中单讲自然性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人创造的物质条件。诚然,历史的前提无疑是人的肉体组织和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方可谈物质生产活动,而历史的起点不同于其前提而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了能够生活而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以,在此马克思已超越了《手稿》中的人与自然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二)丰富《提纲》社会的人的本质

上文《提纲》所提到的是人的社会本性。一句经典定义概括出了人的本质特征。后来在《形态》中,马克思对《提纲》中人的本质的定义作了具体说明并丰富发展。“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马克思讲现实的人,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将社会关系的内涵更加明确化和丰富化。他认为,人的本质不但具有自然本性,还具有社会本性,更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4]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有两种,一是生存需要,即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层面的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共同性质;一是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这种“新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层面上的精神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差异性质。需要的增长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类无论怎样发展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使他们无时无刻在社会关系中交往,这已突破了《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并认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使社会关系更加具体、丰富。

综上所述,《手稿》《提纲》《形态》作为马克思青年时期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手稿》中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提纲》中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在《形态》中,人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人同自然、同社会时时刻刻都联系在一起。现实性的人,其需要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体现,人的劳动总要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社会关系,劳动无法运作。也只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方可满足人的需要。诚然,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劳动、一切社会关系就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说,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三种表达是内在统一并循序渐进的。这对于后来的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人学思想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探讨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自古以来,纵观人类思想史,关于“人是什么”及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不胜枚举。青年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思考中首次作了科学的界定。本文基于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先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即“自然的人的本质”“社会的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论述,分析、比较了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辩证统一,回归经典原著对其进行思想梳理,从而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参考文献

[1][2][3][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0+53+52+52+10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3.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7.

[10][11][12][1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23+31+29+32.

上一篇:儿童参与下一篇:低年级素质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