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课文导入法

2024-07-26

几种课文导入法(精选五篇)

几种课文导入法 篇1

俗话说,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的英语课堂也是如此。导入的好坏必然关系到一节课的顺利与否。导入是组织教学的开端, 是英语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 是激活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兴趣, 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各不相同, 所以教师设计的导入不能千篇一律。有新意、创造性的导入, 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他们的认知兴趣, 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地位, 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对从事低年级英语教学的教师而言, 更要设计一些活泼、有新意、创造性的导入。

一、“sing a song”导入

歌曲导入,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 在组织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 能帮助学生复习理解, 表现情景内容, 创设有声语言环境, 使学生自然投入。歌曲是与本节课有联系的一些内容, 如在教学水果单元时, 可以导入歌曲《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可使学生在无意中很好地复习了歌曲中的单词、句型和语音。通过歌曲记住这句谚语, 使学生通过唱不但记住了这句话, 而且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从而达到背诵不能达到的效果。

利用音乐来刺激大脑神经的兴奋点, 对巩固记忆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既能促使学生作好上英语课的心理准备, 又让学生从呆板、紧张、单调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 消除疲劳, 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let’s chant”导入

三年级课本中几乎每单元都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小歌谣, 这些歌谣曲调欢快, 节奏感强, 非常适合课堂导入。例如, 在学习学习用具这一单元时, 我们就可以利用小歌谣来导入, 使教师和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习用具一起完成。我们还可以让男生和女生分角色。I have a ruler.Me too.I have a pencil.Me too.I have a book.Me too.I have a bag.Me too.男生说前一句, 女生接后一句, 这样一唱一和, 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 复习学习用具单词和句型I have a___.

三、“guess”导入

猜一猜, 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 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了语言, 又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 教师一进课堂就宣布:“Let’s play a game, OK?”学生一起高呼:“Great!”于是,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装着各种水果的袋子举到面前, 分别请学生到前面来, 把手伸进袋子中去摸, 摸到一个边拿出, 边说出水果的单词名称。“Pear”“Banana”……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感知能力, 又合理地运用了所学的知识, 很好地复习了水果单词。这个环节简单容易操作, 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把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吸引到课堂上来。另外, 教师还可以找平时课堂上不爱发言的学生来猜, 可以培养他们的胆量, 激发他们的热情,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使英语课堂不再有害羞的学生。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中几种导入法 篇2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25 08:03:37

字号 大 中 小

查看(215)/ 评论(0)/ 评分(0 / 0)初中思品教材是延续小学 六年的基础上的续编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教材。学生把初中思品定势成跟小学思品课没什么两样;教师可上可不上、学生可学可不学;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厌学情趣,加之大部分思品课都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第一节,由于这段时间学生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精心设计,而教学中此时恰到好处的导入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关键的一着。

所谓“导入”就是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充分激活。把学生的思想勾住。好的导入,将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且让学生稍微带点紧张状态的乐观情绪,使学生精神焕发地进入一种新的意境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加大互动力度到互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排在首位。”笔者认为导入也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

思品课教学上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但得注意方法的恰当使用。笔者十多年的教学,觉得以下几种导入方法效果佳:

一、启发式导入

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法”导入课文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新的内容学习,也就是带着新鲜的问题去学,当然启发导入方法多种,可以用语言导入,也可以用非语言导入。如果是语言导入要求教师要善于组织使用教学语言,教学语言使用好了,不仅具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而且有清晰简明、流畅,会使案例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振动,有悬在半空中的感觉。如:在教学七年级下,第二课中《珍惜无价的自尊》,师先设计一个问题:师问在坐的每位同学想不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大家会异口同声回答:想。如果换成你们每个人都要去尊重别人,大家听后就觉得不一样,有的同学会说:XX小气,不该得到尊重,XX自私,不该尊重他,等等。这两种问法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前者能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心里在想别人尊重我,我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学生的齐答后,对要别人尊重自己;会使自己的言行更加完善,从而产生自信,更加会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同时也唤起了每位学生,学习的欲望。大家都受别人尊重,那么我们别忘了也学会尊重别人,因为尊重是相互的,是礼尚往来的事情。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由此展开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巧设情境法

在思品课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有所启发,而且要使学生有所开拓,让学生积极进行探索性思维的活动。这儿别忘了选用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技术”进行教学,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会有很大帮助。学习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间接知识,且获得的知识是系统并完整的,精确的,便于贮存和巩固,便于促进知识的学习保持和提取。如:在教学八年级下《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师生进行互动表演一个短剧,大概内容,“两个家庭各有一个小孩子,又是同姓同名,两家家长都强烈要求对方孩子改名”,以这个主线展开表演。让同学大胆表演,表演结束后,再让大家讨论,谁对谁错。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都不对。说说观点,起名是每个人的自由,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姓名决定权和使用权,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由此再回到书本上,这样再学习课文中的《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学习就容易多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回归现实生活法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注重的问题,这可以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从导入到结束都不例外。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中《权利与义务》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想一想。大家坐再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享有的是什么赋予你们的什么权?学生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保障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大家长这么大,还享有什么权?请大家讨论:同学你一句我一句,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激活了:在家被父母爱的权利、姓名权,还有被他人尊重的权利,还有决定名字的权利,还有使用和保护自己名字的权利„„

享有这么多的权利大家真幸福。那么该不该有点回报呢?大家齐答:该。那么大家要尊重孝敬你的长辈,特别是父母。因为每位父母为了自家的孩子吃好,喝好,玩好,过上幸福的日子,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孩子大了,自己却老了许多。同学立即会想到:在家多做家务,烧水,做饭,洗衣服,打洗脚水,常跟父母唠一唠,捶捶背、学会节俭。平时跟同伴相处,要讲礼貌,大方,不自私,学会换位思考会换来很多的回尊。大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要履行法律义务。要在课堂上尊师,完成老师所教的学习任务,大家享有的这些权利和尽到的义务都来自于哪里,让大家讨论„„..来自家庭的亲情、道德、纪律、还有法律。我们给义务分成两大类

一、道德

二、法律,把平时我们应尽的义务分一分,道德义务:敬老爱幼、爱护家人、勤俭节约、团结同伴、互帮互助、诚信等;法律义务:纳税、尊敬长辈、奉献、劳动、保护环境,这时师生、生生得到互动,原因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

通过对现实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进行讨论与归类,再回到对课文中《权利与义务》教学时,学生学得很轻松,很快掌握知识点,学生自主学习此内容。然后再对课文中的案例进行展开讨论,此时学习劲头更加高涨。最后,教师小结,强调法律规定做的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做的也是违法行为,除了这些还要履行道德义务,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精神”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同时也达到自我教育的能力。结合实际的讨论方法,要注意事项的针对性及本身的教育意义,切不可与教材失去联系,引入时当然也应注意技巧。

总之,教无定法,思品课中的导入方法很多,只要教者注意收集素材,把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再选择最佳方法,就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要教者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抛出的砖能符合成长中的“我”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能大大提高思品教育的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种导入法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23-01

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能提高学生的情绪,提升学生精气神。还可促进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就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以下几种导入法供大家参考。

一、置疑导入法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如在讲述“光合作用”时,这样设疑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故事导入法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和科学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授教于趣之效。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章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感到乏味,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1.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2.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5.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6.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三、实验观察引入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是极易调动学生情趣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述《植物体通过叶片散失水分》,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展示两支枝条,一支带叶,一支摘掉叶片,都用白色的塑料袋罩住(课前准备好,放在太阳下照射几小时),让学生对比观察塑料袋的内壁各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教师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急切探究叶片结构的欲望。探究鱼鳍作用、观察鱼呼吸时,我们没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实验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根据实际作了相应改变。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我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因为鲫鱼价格较贵,所以我们选用小金鱼,实验时发现金鱼比鲫鱼灵活很多,在观察红墨水从口入从鳃出的时候,按照教材方法将红墨水滴在鱼嘴前方时,整杯水马上变红,无法观察水进出的方向,怎么办?当时我做了适当引导:“你们可以抓住鱼直接滴在口中观察,也可以尝试在不伤害小鱼生命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有的小组让鱼在染了红墨水的烧杯里游一会,再放回清水;有的用手挡住鱼不让游动;有的用手抓住鱼,直接往鱼口滴墨水;并且对老师介绍的方法提出建议,认为直接滴墨水方法太粗鲁,容易伤害小鱼。

四、复习引导过渡法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思维方式虽以形象思维为主,但由于知识的积累和增加,经过不断地总结、归纳,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渐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对一些前后知识联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采取复习引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向新知识过渡,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巩固,新知识过渡自然,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比如“新陈代谢一节”,概念性强,知识深,难度大,学生不容易理解。为将这一知识难度化解,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与新陈代谢有关的知识:人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这几章内容涉及到生物生存的共同性的生理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学生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人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补充:还有能量交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陈代谢”引出课题。

五、联系实际法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生物学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折纸飞机是大家从小就玩的游戏,但要折得好,飞得远也不容易,有一定技巧。课堂上通过折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纸材质轻还是重;纸大小;飞机翅膀大或小;机头折法……最后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

六、新闻导入法

从电视报刊上撷取有关的新闻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如学习《细菌、真菌》时这样导入新课:9.11事件以来,美国人被炭疽杆菌搞得惶恐不安,你们知道炭疽杆菌是什么生物吗?它在结构上与动植物细胞有哪些区别呢?学生兴趣盎然。课堂上经常引用新闻热点,能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社会。

几种课文导入法 篇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巧妙的课文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是引导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动力。从本质上说, 课文导入就是教师在课文教学开始之前,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来的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方法, 它是课文内容的最初呈现, 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 是大学英语读写课堂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导入的恰当与否, 与课堂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巧妙而恰当的导入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学生对英语课文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 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传统教学往往以单词、习语的讲解作为英语精读课的开端。由于忽视真实语境中语言的应用, 这种基于语法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证明是无效的。在经过了情景教学大纲、意念—功能教学大纲、交际教学大纲、交际—语法等几个语言教学理念的发展之后, 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学专家认识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新的教学理念也催生了精读课上教学方法的具体改革。同时, 由于多媒体和视听设备在语言教学中的使用, 这使得文章导入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参与性,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学实用英语》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的、针对全国独立学院和非重点大学以及成人教育本科学生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在《大学实用英语》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基础、课文类型及教学手段的差异, 对其课文的导入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

2. 课文导入策略

2.1 热点问题导入法

以大学生本身就关注的话题来作为新课文的导入, 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 1Passage A“The First Days in College”为例, 在新课导入的时候, 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与大学生自身相关, 而他们也感兴趣的问题, 如:“How are your first days in college?”“What are the challenges that you are faced with in college?”“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ege life and high school life?”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从而导出新课主题。

2.2 演讲导入法

讲台不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更是学生演讲的舞台。在讲解课文之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一篇三、五分钟的演讲稿, 内容必须与所授新课的主题相关。以《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 2 Passage A“Should I Let My Son Play Computer Games”一文为例, 在新课文导入的时候, 老师可以事先让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篇以“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laying computer games”为主题的演讲。通过课堂演讲, 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水平、演讲能力, 更重要的是为课文的讲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2.3 表演导入法

通过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短剧等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新颖活泼, 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 活跃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乐于学、爱学。如在讲解《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 3 Passage A“Proper Classroom Etiquettes”一文时, 老师可以在进入新课讲解之前, 让学生表演一些课堂礼仪, 学生通常都可以把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表演完了后, 老师可以进而提出问题:“Is it important to have properclassroom etiquettes?”“What are the proper classroom etiquettes and in proper classroom etiquettes?”通过表演, 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能力。更为重要的是, 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并对新课文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

2.4 视听导入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教学手段也变得日益先进, 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于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电影文件、听力录音等方式导入新课文。如在讲解《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 4“Fast Food Culture Is Expending Worldwide”一文时, 老师可以积极地准备一些关于快餐文化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 既介绍了文化背景, 又完成了“input”, 看完视频资料后学生会对快餐文化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就能很好地导入新课。

3. 课文导入的原则

课文导入的方法除了上述提到的四种之外还有很多, 以上四种方法只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总结。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不同程度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 并在使用中不断创新。

课文导入这个看似简单的教学环节, 其实蕴藏了很大的学问, 是英语教师施展才干的天地。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导入前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对课文全面、透彻地掌握。只有了解课文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导入时才能抓住要害。因此, 在材料的选择上必须和文章的主题密切相关, 不能为导入而导入, 谈与本课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的题外话。

(2) 导入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导入只是课文讲解的一个“序曲”, 所以要力求短小精悍, 时间过长会影响到课堂的其他安排, 喧宾夺主。

(3) 导入应精心制作, 要有趣味性、启发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意味深长、回味的目的。

(4) 导入要适度, 教师要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有深入的了解、导入既不能超出学习者所能达到的水平, 也不能太接近他们的现阶段水平, 以致于没有任何挑战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 英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特色, 灵活运用合适的导入方法,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切忌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文类型采用不同的导课方法, 有时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方可达到最佳效果。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 以及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教师可利用导入课文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陶冶, 使他们开阔眼界, 不断提高外语技能, 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课文导入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新课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了四种课文导入方法, 并提出了教师在课文导入时所应注意的原则。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文导入,《新风尚大学实用英语》

参考文献

[1]陈仲利, 李德荣.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 (第一册)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2]高利芬.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方法探索[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6, (2) .

[3]韩忠亮.英语教学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12.

[4]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1.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 篇5

关键词:物理教学;导入法;课堂气氛;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指学习一个新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一种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而巧妙地导入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新课的学习中,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使学生具备明确的思维方向,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学习物理课程的几种导入法。

一、温故而知新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声音的特性之前,先复习声音的产生,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只要有振动就能产生声音,但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仔细地听,老师缓缓地挥动手臂,然后询问:“你们看到老师的手臂摆动了吗?你们听到声音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看到了摆动,却没听见声音。”老师马上提出:“为什么看到了摆动却听不到声音?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现在咱们一起来学习声音的特性这一节,探索其中的奥秘吧!”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带着思考来学习新的内容,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

二、演绎推理导入法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物理教学中的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很难利用实验来验证它,讲解时一定要借助演绎推理的方法,使特别抽象的知识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简单化、生活化。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内容时,给水平面上铺上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当物体的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三、类比导入法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讲授很多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借助类比法。例如,在学习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时,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回想:平时玩耍时,在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石子,我们会发现在你投入石块的地方水的波纹会一圈一圈地向外传播,然后在多媒体画面上展示水的波纹动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当声音在水里传播时,水就是介质,那么声音就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类比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四、实验导入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的过程一定要走进实验室,让学生亲手做实验,从实验中探究物理,学习物理。在教学中,首先告知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要达到什么目标。实验时按照已经分好的小组,每位成员各自分工,通过实验,每一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方法、探究的结论。这样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想测量一下学校旗杆的长度,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它呢?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告诉学生,可以用物理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难题。现在咱们一起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对它的学习你将会认识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周围,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六、直观教具导入法

直观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知识,通过演示教具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例如,在讲音调时,我带了一把吉他,通过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让学生仔细听,然后在一根琴弦上按住不同的位置来改变琴弦振动的长度,再让学生认真听声音的变化,通过演示,学生很快就会明白音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印象深刻,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强调式导入法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上课的时候学生似乎全懂了,但考试成绩却很低,论其原因,是学生对概念的东西掌握不清,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狠抓概念的内涵,其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包含什么意思,然后通过习题一一说明,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知识点。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叫做机械运动。这里面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时间的推移、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位置的改变是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改变,但学生往往以为是物体脱离了它以前的位置才叫机械运动。

总之,物理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芦东.精彩课堂 成于起始:浅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法[J].新课程:中学,2009(11).

上一篇:火灾危险因素下一篇:进出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