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管理

2024-07-12

林木种苗管理(精选十篇)

林木种苗管理 篇1

关键词:种苗,种苗标签,种苗质量

要想确保林业合理的发展, 就应该保证其苗木优秀。由于经济高速前进, 尤其是生态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对于种苗等提出了非常严苛的规定。林木的种苗标签就相当于我们人类的身份证明材料一样, 只有认真地对其管控才可以确保苗木的品质符合规定。结合目前有关的法规制度, 不管是生产人还是后续的使用人, 都要认真的开展好其管控活动。现在, 在我们国家, 大多数的区域都单纯的关注其生产等要素, 像是标签这个工作, 只将其当成是一种形式化的内容, 未认真地开展, 很多假苗以及品质较差的苗木出现在行业中, 经常性的出现一些矛盾现象, 对于这类问题, 在笔者看来, 可以切实的从如下的一些层次上开展该项管控活动。

1 要确保群众了解标签的意义

宣传林木种苗标签是种苗质量的标识。我们国家的树木种类非常多, 很多类别间的差异几乎不大, 很多是不能够用眼睛来看出来的。在标签中注明其品质以及总数等内容。能够确保人们熟悉其种类以及出产区域和品质内容等等低一些要素。林木种苗标签是使种苗购买者知晓所购种苗的品种及其特性的保证, 为种苗经营者和使用者了解种苗质量提供了便利途径。

它还是非常关键的诉讼材料, 能够帮助人们应对矛盾问题。最近的时间中, 有关树木品质的矛盾案件不断的出现。很多案情的关键在于两方论述的苗木的品质。在论述的苗木是哪种类型, 要实现何种指标的事项上, 两方的意见非常的不统一。在没有订立有关的合约的前提下, 它能够作为关键的证明材料来帮助人们应对矛盾问题。

同时对其宣传还可以起到打广告的功效。人们生产了高品质的树苗, 此时使用标签就可以确保使用人等熟悉这项物品。如果你的苗木具有非常优秀的品质, 很显然别人就会去选择你的产品, 此时利润也就随之上升了。而且有关人员也会在一定的范围中提升信誉。

2 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使用者有义务遵守林木种苗标签的使用

林木种苗的生产者应经常性地对自身生产的林木种子和苗木进行常规的检验, 在林木种子或苗木出售时应及时通知种苗检验机构, 认真的开展抽查活动, 然后填写标签物质。这样做可使自己生产的林木种苗质量心中有数, 为不断地生产出优质种苗提供数据, 也可以为检验机构提供帮助, 确保其可以综合的分析苗木的具体状态, 进而认真的分析检验, 林木种子生产者和林木苗木生产者应从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苗木上下功夫, 不应从逃避监管上下功夫。林木种苗生产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 依据法律法规制定本企业林木种苗标签的使用管理制度, 强化林木种苗标签的使用管理。

林木种苗经营者和使用者应按着法律法规的规定, 经营和使用有林木种苗标签的种苗, 经营者应做到, 对自己所经销的每一批林木种苗都进行复检, 并与该批次林木种苗标签进行核对, 确认后根据质量要求方可进货、销售。在单位的发展中, 我们都很关注物品的品质, 对于苗木来讲是一样的, 林木种苗经营者应从能否生存下去的高度去使用管理林木种苗标签, 因为标签是林木种苗质量的标识, 当今时代, 人们的品质意识都非常的高, 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不仅仅看它的牌子, 更加的关注它的品质如何, 所以说经营者更应该加强林木种苗标签使用和管理。林木种苗使用者应对每批种苗进行检查并及时告知检验机构进行抽查。林木种苗的质量是林业生产的关键, 林木种苗使用者是把关者, 假如所有的人都自觉的用那些带有标签的苗木的话, 此时所有的苗木都是有标签的, 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标签的苗木不具有销路。林木种苗标签的使用管理就会得到了加强。

3 管控单位应该合理的实行其权责

林木种苗标签管理机构应该加强林木种苗标签的使用管理, 种苗标签的管理机构是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者, 它负有重要的责任。过去的林木种苗标签管理机构属“事后介入”, 林木种苗质量发生问题后, 由种苗标签管理进仲裁检验, 《种子法》的实施改“事后介入”为“事前监管”, 对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使用进行全程监管, 换句话讲, 只要你生产、经营、使用林木种苗, 不管面积多大, 不管是不是能够卖得出去, 不管用多还是用少, 都应该在检验单位的监管背景下开展活动, 它是我国的法规给与该机构的权限, 同时还是生产以及运作等人员的权限。管控单位应该认真地行驶该项权限, 切实的维护苗木的品质。管控单位应该合理的实现它的权责, 要向工商单位管理市场一样, 做到“不请自来, 不让自到”, 主动出击, 只有切实的按照此项措施来开展活动, 才可以保证检验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 进而确保苗木的品质符合规定。应经常性地深入到林木种苗生产单位、经营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例行抽检, 使他们知道对于林木种苗质量有专人管理, 如果察觉了不利现象的话, 应该认真地分析, 对于那些有针对性的事件应该大力的宣讲, 确保其涵盖的教育性能够有效地体现出。现行的制度已经为林木种苗标签管理机构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我区已经全面实行造林工程报账制, 林木种苗标签也应纳入报帐的条件之一, 这样种苗质量才得到保证。

综合的说, 该项标签的管控, 如果只是依靠管控机构来开展工作的话, 其效益是远远不足的, 应该有生产以及运作等等的多方一起协调, 生产者要生产出有林木种苗标签的苗木, 经营, 使用者要自觉使用有林木种苗标签的苗木, 此时, 那些不真实的以及劣质的苗木就不会出现在行业中, 整个领域就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林木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办法 (林场行[2002]186) [S].

广西林木种苗管理条例 篇2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林木种苗,是指林木的繁殖材料或者种植材料,包括林木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林木种苗管理的具体工作。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林木种苗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苗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林木种苗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组织实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三)负责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管理工作;

(四)负责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质量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有关违法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行为;

(五)负责林木种质资源及林木新品种的管理,组织、指导林木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审定、登记、开发和林木良种的繁育、推广工作;

(六)组织落实救灾备荒林木种苗贮备任务;

(七)负责林木种苗管理有关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种苗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及技术交流;

(八)负责有关林木种苗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五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林木良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档案。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扶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加强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鼓励林木良种选育和种苗生产、经营相结合,推动种苗产业化,奖励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良种选育、推广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林木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地。禁止在林木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地内进行侵占或者破坏种质资源的活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下列林木种质资源确定保护范围或者设立保护标志,加强保护管理:

(一)珍稀、濒危树种的林木种质资源;

(二)优树、优树收集区、采穗圃、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

(三)优良林分和优良种源;

(四)异地收集的林木种质资源;

(五)其他具有特殊价值的林木种质资源。

第八条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或者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技术操作规程采集或者采伐:

(一)国家有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或者自治区级以上科研课题需要;

(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需要;

(三)遭受病虫害有可能扩大危害范围的;

(四)林木老化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的。

第九条 向国外提供或者从国外引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从国外引进林木种质资源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引种试验,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第十条 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实行审定制度,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自治区级审定或者国家级审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设立由专业人员组成的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本自治区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工作。

第十一条 应当审定的林木品种未经审定通过或者尚不完全具备林木品种审定条件的林木品种,因生产确需使用的,由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通过的品种,应当明确使用期限和区域,并予以公布。

第十二条 主要林木品种的审定或者认定,依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主要林木的商品种苗生产、林木种苗经营依法实行许可制度。

第十四条 主要林木良种的生产许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分别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核发工作。

其他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由生产经营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15日内完成核发工作。

对不具备生产经营许可条件的,核发部门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只从事非主要林木种子生产的,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十五条 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林木种苗有剩余的,可以在当地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不需要办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第十六条 商品林木种苗的生产者和林木种苗经营者应当依法制作、保存生产、经营档案。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的商品林木种苗应当经过检验、检疫,禁止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商品林木种苗。

第十八条 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附有林木种苗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种苗类别、品种名称、产地、无性繁殖亲本来源及使用年限、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

林木种苗标签的式样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由生产经营者自行印制使用。

第十九条 林木种苗生产者对生产、销售的林木种苗,应当进行质量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林木种苗生产者可以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中介机构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检验。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中介机构接受委托进行检验,依照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标准,收取检验费。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办法及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质量管理办法和标准。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林木种苗质量抽查检验不得收费。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木种苗质量进行抽查检验时,接受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无偿提供检验所需要的林木种苗。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能当场进行的,应当当场检验;不能当场检验的,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合理需要。检验后,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将样品退还被检验单位或者个人。因检验造成样品损毁或者损耗而无法退还的,应当向被检验单位或者个人说明情况。

第二十三条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经自治区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林业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可以承担本自治区内的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对林木种苗质量检验人员进行考核,未经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员进行种苗检验时,应当执行《林木种子检验规程》等国家标准。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受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木材检查站在木材检查中,发现涉嫌林木种苗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包括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贮运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二)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对违法生产、经营、调运的林木种苗采取先行登记保存,并在7日内做出相应处理;

(三)按照规定的程序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制作询问笔录;

(四)查阅、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单、记录及其他档案资料;

(五)调查、收集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其他证据。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采集或者采伐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天然林木种质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林木种苗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未按规定制作、保存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销售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商品林木种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林木种苗和违法所得;造成林木种苗使用者经济损失的,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赔偿。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经营的林木种苗没有附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出具虚假检验证明的,与林木种苗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并依法追究责任机构及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林木种苗使用者因林木种苗质量问题遭受经济损失的,出售林木种苗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有关费用包括购买林木种苗支出的交通费、鉴定费、误工费以及其他合理支出的费用。

可得利益损失,双方有合同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按照当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平均年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当地没有种植同种树木的,参照种源地种植同种树木的单位平均年产值乘以实际种植面积减去其实际收入计算。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违法登记保存林木种苗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者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者不依照法定期限核发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三)对假、劣林木种苗案件或者其他林木种苗违法案件不及时查处的;

(四)参与和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活动的;

(五)侵犯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的;

(六)泄露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的商业秘密的;

(七)有其他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林木种苗信息 篇3

——张家界宏茂生态种苗有限公司

拳头产品:青钱柳种子、青钱柳苗、青钱柳干叶、青钱柳嫩叶茶

可供应种子:

1、珍稀植物类:青钱柳、金丝楠、红榉(血榉,大叶榉)、伯乐树、桢楠、珙桐、金弹子、红豆杉、三尖杉、红豆树、金弹子、花榈木等种子;

2、园林绿化类:竹柏、罗汉松、辛夷(木笔,山玉兰)、枇杷、紫荆、紫薇、紫藤、油麻藤、青枫、香樟、桂花、银杏、金合欢、银合欢、黑壳楠、马褂木、栾树、黄花槐、苏铁、杜英、白玉兰、大叶女贞等种子;

3、草坪、护坡类:高羊茅、狗牙根、黑麦草、白三叶、小叶女贞、火棘、黄花决明等种子;

4、荒山造林类:杉木、柳杉、马尾松、枫香、毛竹、木荷、刺槐等种子;

5、果药经济林类:杜仲、黄柏、厚朴、漆树、山苍子、枇杷、百合、草珊瑚等种子。

可供应苗木:

1、1~2年生小苗:青钱柳、冬桃、金丝楠、桢楠、竹叶楠、罗汉松、红叶樱花、香樟、紫薇、紫荆、青枫、珙桐、八月桂、丹桂、辛夷、银杏、三尖杉、红豆杉、红豆树、山樱桃、大叶女贞、枫香、柳杉、马褂木、黄柏、柏木、黑壳楠、白玉兰、连香树、红枫、乌桕、山苍子等;

2、园林绿化苗:红豆树、八月桂、丹桂、珙桐、嫁接红枫、乌桕、红继木球、杜鹃球、移栽木荷等。

林木种苗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篇4

一、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投资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 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仍然比较低, 财政支农资金实行分块管理, 有限的资金难以形成合力。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量不足, 相对规模下降。

(一)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相对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 尽管财政部门大幅度增加了

对“三农”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但与林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以及历史上形成的欠账相比, 政府对林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1996—2000年, 我国农业支持总量分别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4.9%、5.3%、7.4%、7%和8.8%, 按照相同的口径, 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50%, 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绝对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的同时, 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并不高, 从1996年到2002年大致维持在8%左右, 比1990年的10%约低2个百分点, 比1980年的12%约低4个百分点, 2003—2006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年均增长15.6%。2002—2006年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年均增长19.6%, 也是低4个百分点。2000年以前国家对我省林业投入每年不到3 000万元, 2001年至2006年, 国家项目投资达100.61亿元, 支持力度相对比较大, 湖南省财政安排的林业经费累计6.15亿元, 年均递增10.3%, 而同期湖南省财政经常性收入递增15.88%, 低5.5个百分点。总体上中央和地方都没有达到《农业法》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和《湖南省农业投资条例》规定“省本级财政预算对农业总投资应当做到: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

(二) “支农”与“养人”的矛盾突出, “吃饭财政”特征明显。

省农业财政支出中,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部门的事业费占主体地位, “养人”支出比重过高, 2001—2006年省本级财政预算林业投入6.15亿元, 人员经费就占2.03亿元, 真正用于建设方面的“支农”支出比重不高, 致使特别需要纳入公共财政森林保护、森林防火、检验检测及执法体系建设等的专项经费严重不足。

(三) 购销环节的补贴过高, 基础性战略投资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为了保证城乡居民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优价供给, 给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购销差价以巨额的财政补贴, 占政府农业支持总量的30%以上。由于财力有限, 一些关系林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 如林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建设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等, 要么没有财政立项支持, 要么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致使林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确定林木种苗财政支农的重点

林业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向重点应当是市场调节不了和调节不好及政府投资的公共需要方面。因此, 林木种苗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向重点可界定为: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教育、执法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建设、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林产品项目建设等方面。

(一) 加紧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没。

充分利用当前苗木供应充足的机会, 大力调整种苗生产基地类型和树种结构, 将种苗工程建设重点和资金转到种子基地、资源保护、良种选育、种子贮备、质量监督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要加大阔叶树种、优良珍稀乡土树种、城市绿化树种、以及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种子基地的建设。过去, 人们的林木良种意识不强, 林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 林木良种很难短时间内见成效, 对林木良种的需求也就不迫切, 正因为如此, 更应加快研究应用多世代选择育种技术、病虫害抗性育种技术、引种技术、遗传资源保存技术、改良种苗生产技术和实施研修培训事业, 以适应种苗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 加快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

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辖区内林木种子、林木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检验任务, 承担辖区内林木种子、苗木检验的技术指导、业务咨询和培训, 参与制定、修订有关林木种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参与林木种苗检验、加工、贮藏和种苗培育等技术研究。2003年, 经省编委批准, 湖南省林业厅成立了全国首家单设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国家林业局在湖南省林木种苗检测加工储藏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120万元用于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2006年省林业厅安排了计量认证项目资金10万元, 通过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 标志着质量运行体系和技术能力已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今后还需在设备购置, 林木种子的监督抽查、检验检测、调查研究方面逐步加大投入, 并加强、充实市县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在经费, 人员, 设备购置等方面政策倾斜, 目前, 全省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已发展到80多个, 工作人员达400多人。

(三) 加强林木种苗监督抽查力度及执法队伍建设。

各级林木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负责林木种苗质量的检验和监督, 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良种使用率、本辖区内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督管理, 加大造林使用林木种苗监督抽查力度, 通过各种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建立健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杜绝关系苗、人情苗, 切实防止腐败行为, 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林木种苗的调拨和出圃现象的发生。在种苗调拨和出圃前, 要按国家或地方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并填写种子、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对无证生产经营林木种苗, 销售劣质种子, 种子来源不清楚, 销售的种苗无质量检验证和标签, 不给销售发票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四) 加大对植物新品种、林木良种、外来树种的开发利用与技术研究。

从子代测定林中选择生长性状优良、抗病虫害能力强、材质良好的二代优树, 进一步提高种子园的世代水平, 为林业提供遗传品质更好的优良种子, 并对经过人工培育的、外来的树种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加以开发利用。

(五) 加速对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加工、贮藏、保

管、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 以适应种苗产业发展需要。1.对省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人员进行研修再教育培训, 与南北检中心、林业科研院校积极交流, 吸收外来科技人才, 充实队伍, 培养骨干, 逐步加强软件建设, 为成功申报国家级林木种苗质检机构做积极准备。2.对来自全省种苗生产、经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林木种子检验、加工储藏、保管”、“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苗圃常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品种审定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本省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及常用苗木测量工具使用方法”以及《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种子法》等法律知识的相关培训。

三、建立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一) 通过法制化和规范管理, 使属于公共支出

范围的预算单位的基本支出、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得到保证。逐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 使基层单位的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种苗队伍。

(二) 落实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抽查等专项资金。

林木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效, 建设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等林木种子生产基地是确保林木种子质量的关键。目前基地数量、规模不足, 大部分林木种子仍然靠满山遍野采收, 质量难以保证。而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周期长, 投资大, 属于公益性事业, 必须由国家和省 (区、市)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子生产基地投入机制, 保障稳定的林木种子供应能力。同时, 为确保六大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种苗质量, 加强林木种苗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 组织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和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建立健全林木种苗执法和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和质量专项整治行动。

四、将财政支农资金的追踪监管、效益反馈放在与资金分配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要通过考察、认真论证、立项审批和总体规划, 减少重复和盲目投资的情况, 加强法制观念, 减少挪用、占用财政支农资金现象的发生, 规范财政支农资金账务处理, 使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检查、评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确保资金使用绩效。

(一) 建立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监督体系。

首先, 强化财政监督通过制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协调资金在部门间的分配, 明确部门间的管理责任, 加强立项前的调查研究, 对项目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按进度拨款, 控制投资规模, 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等, 以加强对支农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其次, 改善部门监督, 各业务部门主要从技术条件、过程规模、资金专款专用等方面进行项目监督;再次, 搞好社会监督, 要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 定期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专项检查。通过多方位监督, 确保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合理, 效益提高。

(二) 逐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一般包括:制定明确、合理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 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 并把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 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由易到难, 由重点到一般逐步展开, 通过制定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目标, 设计出衡量绩效目标的指标和衡量标准, 采取发展、科学、系统的观点, 运用适当的方法, 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 可以有效地保证政府部门以“最正确、最低成本的方式”做“最有效的事情”。

(三) 对现有林木种苗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对于由不同渠道管理的林木种苗投入, 尤其是用于林木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 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 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 以确保林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邓子基.关于财政支农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7) :4-9

[2].孙健夫.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转轨及其制约因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41-44

林木种苗管理 篇5

省厅:

根据省林业厅《关于我省2012年林木种苗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粤林函[2012]××号),对我局林科所林木种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局组织营林部门和林科所的力量,对通报申报书的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市林科所现有土地经营面积约180亩,此外还在气候及立地条件较好的镇租赁了60亩土地建立了育苗基地。近几年,××市林科所每年可为我市提供各种造林、工程造林及园林绿化苗木达500多万株,主要有山杜英、香樟、火力楠、闽楠等工程造林苗木,还有黄金香柳、美花红千层、冬青、罗汉松、含笑等园林绿化苗木。但是,今年初,省厅组织力量到我市进行种苗质量检查,发现我市林科所在育苗质量和乡土阔叶树种的良种选育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自检质量没有落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落实了三项整改措施。

一、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为抓好整改工作,我局明确由局分管营林的副局长负责组织整改,并从营林股抽调5名技术力量到林科所开展整改工作,确保了整改的组织领导和人员到位。

二、贯彻《种子法》、加强档案建设

通过整改,我们明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认真贯彻执

贵港林木种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贵港;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18-2

1 贵港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我市林木种苗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林木种苗产业的投入,已经建立了一批重点的林木种苗工程,在整体上也带动了林木种苗工程的生产水平。

在“十一五”期间,我市主要造林树种苗是速丰桉、马尾松、杉树等,平均年造林十万亩左右,种苗部门密切跟踪配合,按时按质按量提供苗木给各地造林,不足部分从外地严格按程序调运,“十一五”中共生产苗木:速丰桉苗7500万株、马尾松优良苗木900万株、湿地松苗500万株、杉木苗500万株、肉桂苗120万株、八角苗100万株、各类珍贵树种苗木300万株。同时,因地制宜,做好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工作。

我市苗圃还承担全区定点的油茶苗圃建设,地点在国有大圩苗圃内,面积50亩,已种植有砧木80万株,去年生产任务是嫁接苗40万株,扦插苗10万株。由于穗条供应不上,去年嫁接了5万株,经区种苗总站调配1000公斤穗条,现在正在抓紧调运穗条和嫁接,保证完成任务。目前,定单生产苗木已有20万株,抓好定点油茶苗圃的建设,为我市油茶推广提供了保障。

这几年,主动与林业科研单位合作,加大种苗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林业生产中种苗科技含量。贵港市覃塘林场马尾松种子园是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建园至今累计为社会造林提供了良种壹万多斤。该基地这几年坚持抚育施肥管理、花粉授粉管理等,争取了良种补贴,年育马尾松优良苗木200万株,同时加强了围园设施建设,现申报省级林木良种基地,下一步争取申报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二代、三代种子园建设。桂平、平南采种基地也正在建设中。

2 贵港市林木种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执法机构不健全,严重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市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仍属差额事业单位,各级管理机构也不健全,经费不保障,队伍不稳定,致使林木种苗管理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执法机构不健全,一些地方良种资源保护不力,种苗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无证照生产经营种苗,假冒伪劣种苗等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林农利益,也影响了林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2.2 质检机构不健全,种苗质量受影响

目前,全国苗木生产还没制定出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致使市场上种苗品种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品种现象屡有发生。其次, 林木种苗质量监管机构也不明确,监管依据不充分,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致使种苗生产经营管理还停留在发放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上。再次,林木品种宣传推广管理不严。部分商家利用新闻媒体大肆炒作,把没有经过造林区域试验的所谓好品种大量的盲目引进,误导林农,不仅影响了造林质量,也浪费了人力财力,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3 林木良种选育推广进程缓慢,良种使用率仍不高

近年来由于种苗生产发展较快,很多集体或个人育苗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致使林木良种选育推广进程缓慢;其次,对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苗木,有的对苗圃地选择不当,有的选择树种不当,影响了苗木的培育质量。再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水平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林木种苗的良种化程度低,据统计,目前林木种苗的良种率一般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这与一些西方国家百分之八十的高水平良种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造成这个结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生产技术标准,而法律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树木种苗质量的低下。

2.4 种苗信息建设滞后,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的林木种苗产业的起步较晚,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很多相关的基础设施还处于很低级的水平,尤其是种苗的信息建设相对滞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贵港的很多地区的林木种苗基地大部分还在使用一些陈旧的设备,很多甚至还在采用人力等原始的方式进行作业,在种苗的信息方面与发达地区的种苗无法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林木种苗产业的产量。

2.5 是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滞后

对于具有优良品质的种苗的保护力度也不够,由于政府的不够重视和对市场需求的不够,导致对于优质种苗的资源保护缺少。

3 贵港市林木种苗生产的发展对策

3.1 创新机制,加强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培训工作

目前我市除了市级和桂平市、平南县有种苗管理机构外,三个区没有设立种苗管理机构,甚至没有专人兼管种苗工作。2008年12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种苗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但是市级站以《条例》为依据向市编办申请差额改全额拨款尚未得到批复。这样我们必需创新机制,努力建立健全种苗管理机构,抓好种苗管理队伍建设,理顺种苗管理体制,强化种苗管理机构职能。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对种苗机构管理人员、育苗公司法人、员工以及业主等,进行种苗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管理办法的培训,使得从事该行业者知法守法,按规按章办事。

3.2 做好造林苗木生产工作,为我市绿化造林做好服务

配合我市造林做好造林苗木生产工作,抓好定点苗圃油茶繁育圃的生产,争取建立30亩的油茶采穗和50亩的珍贵树种苗圃,做好我市珍贵树种造林示范工作。我市现有的油茶定点苗圃生产任务的完成与否,取决于嫁接穗条的供给,为此,新建的30亩油茶采穗圃和50亩珍贵树种苗圃争取列入为自治区的定点苗圃。

3.3 加大对林木种苗产业的投资

完善林木育苗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同时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加大对林木种苗产业的投资,把我市林木种苗产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3.4 抓好良种基地的续建工作,开发保护好新的种质资源

科学的对林木种苗产业进行调节,通过组织专家等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判断,引导一些小企业种植,使林木种苗的生产有足够高的科技含量,可以使我市的林木种苗工程独具特色。

贵港市覃塘林场马尾松种子园今年申报评定为省级林木良种基地,自治区拟报批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并逐步建立二代、三代种子园。同时计划在市平天山林场、桂平市金田林场各选定1000— 2000亩马尾松优质林分,供自治区审定,列为采种基地建设而加以保护。

3.5 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种苗执法力度,确保造林用苗安全

根据《种子法》、《条例》相关规定,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管理办法和油茶有关规定管理办法。严格种苗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种苗生产经营秩序,实行种苗质量问责制,谁把关、谁负责。坚持凭证经营和种苗流通“一签两证”制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和非法生产没有通过良种审(认)的油茶品种,确保我市用种用苗的质量安全。

3.6 开展好种苗信息调度和服务工作

种苗信息调度和服务工作是发展种苗事业的基础工作,要求严格种苗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种苗生产供应等种苗信息的调度管理,提高信息报送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提高种苗信息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种苗调剂服务。同时,要求加强种苗科技动态、林木良种、育苗技术等成果信息的咨询服务,要求各县(市、区)逐步完善基础条件,配备相应设备,以便进一步开展好种苗信息调度和服务工作。

4 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林木种苗发展的投入,以及贵港政府对于林木种苗的重视,相信贵港的林木种苗一定会解决好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认真的研究林木种苗的发展趋势,给贵港的林木种苗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争取把贵港的林木种苗的发展建设成为地区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刘峰.浅论林木种苗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2007,(01).

[2] 姚淑荣,付娜.小议如何加快林木种苗发展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6).

[3] 刘英杰,王沿辉.我国林木种苗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7).

[4] 傅云.論林木种苗的产业化[J].湖北林业科技,2003,(S1).

[5] 张顺捷,陈宇,刘刚,乔婵,谭忠利.我国林木种苗基地发展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08,(02).

林木种苗管理 篇7

关键词:林木苗木,产业现状,发展目标,管理技术,浙江景宁

林木苗木是绿化造林的基础, 林木苗木质量好坏是绿化造林成功的关键[1], 加强林木苗木经营管理, 尤其是对雨水季节林木苗木的经营管理十分必要。

1 景宁县林木种苗产业现状

景宁县林木种苗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当时主要是建设杉木速丰林基地需要大量造林苗木, 育苗面积规模曾达20.67 hm2以上, 产量1 200余万株。到90年代, 随着树种结构的调整, 松类和阔叶树种育苗比例逐年增大, 其中药用木本植物厚朴的规模曾超过53.33 hm2, 产苗量达1 000余万株。进入21世纪后, 随着林业分类经营的实施, 营造林工作重点发生转变, 即由大营造商品林转为以管护生态公益林和及时进行迹地更新为主。因此, 林木种苗工作也相应发生转变, 城镇绿化苗木育苗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几年, 全县每年林木种苗种植面积为8.13 hm2左右;城镇绿化苗木11.87 hm2左右。

景宁县林木种苗生产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形成3个产销中心。即以澄照金丘村为主、三石叶八弄村为辅的绿化造林苗木产销中心;以鹤溪镇几个周边村为主的绿化和经济树种苗木产销中心;以梧桐及其周边村为主的药用厚朴苗木产销中心。二是林木种苗成为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种苗花卉已成为朝阳产业, 企业和生产基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转变,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三是主体呈多元化。市场变化迅速, 生产经营主体呈多元化, 合作渠道和融资渠道也向多元化方向进行探索, 经营方式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

2 发展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面向市场,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 积极挖掘利用乡土树种;引进适用技术, 提高林木种苗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 促进林木种苗产业竞争力的提高[2], 推动景宁县林木种苗产业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到2013年, 预计全县林木种苗种植面积发展至33.33 hm2左右, 林木产业总产值达400万元, 规模龙头企业2家, 创立全省知名区域特色品牌2个以上, 建立示范生产基地3个, 厚朴母树林采种基地13.33 hm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林木种苗科技创新体系, 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个 (项) 以上, 提高从业人员组织化程度, 努力实现产业由粗放经营的数量型增长向集约经营的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

3 经营管理技术

每年雨水季节的强降水给林木种苗造成一定的损失, 特别是山地造林苗木特别容易受灾。因为这段时间苗木处于幼苗阶段, 基部尚未木质化, 特别怕涝、怕病, 所以做好这段时期林木苗木培育管理工作是为冬、春季提供绿化造林苗木保障的基础。

3.1 清沟排水

苗圃地在筑苗床时要做到床高沟深, 以利于排水。在多雨季节, 要随时注意做好排水防涝, 要求排水沟畅通, 做到大雨时水不淹没床面, 雨停之后床沟无积水, 防止苗根浸水引起腐烂。

3.2 及时间伐

幼苗期宜保持一定郁闭度, 因为如果幼苗稀疏, 不仅影响苗木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而且在雨水季节容易使幼苗“穿泥裤”, 影响幼苗的呼吸作用, 引起生长不良。但应根据苗木生长情况结合除草及时分次间苗, 这样可以使幼苗在雨水季节不致“穿泥裤”, 并可促进幼苗的高生长和粗生长。间苗时间宜在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 最后一次定苗时间以7月中旬为好。

3.3 巧施追肥

林木苗木施用追肥, 应视苗圃土壤肥力、基肥用量以及幼苗生长情况而定。山地育苗、土壤肥力较差的, 要特别注意多施肥。在苗木初生长阶段, 应掌握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分期巧施、先稀后浓的原则, 并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3]。幼苗初期施氮肥、磷肥较好, 以促进幼苗发育生根;在林木苗木生长旺盛期, 则以氮、磷、钾等肥料配合施用为好, 以促进林木苗木迅速生长;入秋后停施氮肥, 防止林木苗木徒长, 发生冻害, 要施用磷钾肥料, 以促进林木苗木的木质化。

3.4 遮荫抗旱

幼苗在雨水季节, 由于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而生长迅速, 但较嫩弱。因此, 在雨水季节过后, 进入夏季高温时, 幼苗经受不住强烈阳光的照射而使顶芽受伤, 影响生长。为此, 除了圃地日照时间短、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幼苗生长强壮的, 可不遮荫外, 一般应及时搭好荫棚, 使幼苗在高温期继续旺盛生长。荫棚透光度不宜低于40%, 高温期过后 (约8月底) , 即应将荫棚逐步拆除。如果透光度过小、拆棚过迟, 使林木苗木不能完全木质化, 冬季林木苗木顶端容易发生冻害。

3.5 病害防治

在雨水季节甚至以后一段时期内, 由于湿度大, 气温较高, 虽然利于幼苗生长, 但此时也是病菌繁殖较快的时期[4]。因此, 在幼苗出土后应及时喷洒0.5%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要求7~10 d喷药1次, 约1个月后, 波尔多液的浓度可增至1%, 并且要连续喷药至幼苗基部木质化之后。在发现幼苗发生病害时, 可选用多菌灵或退菌特800倍液, 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进行喷洒, 并及时将病害严重和死亡的苗木拔掉销毁。

参考文献

[1]赵印泉, 周斯建, 何云晓, 等.我国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8 (11) :99-102, 109.

[2]付金岭, 车颖超.黑龙江绿化苗木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8 (20) :141.

[3]刘杜玲, 焦普生.林木苗木平衡施肥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技, 2006 (1) :19-21, 24.

林木种苗管理 篇8

关键词:林木种苗,发展,问题,特点,对策

1 我国林木种苗的发展特点

1.1 林木种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国家为保障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大了林木种苗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使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林木种苗生产日趋社会化,全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从事林木种苗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2 林木种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近两年来,林木种苗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不断增强,林木种苗工程建设初见成效。

1.3 林木种苗供应与需求趋向多元化

林业六大工程全面启动,城市绿化美化加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林木种苗生产提出了多元化需求。林木种苗生产由以荒山造林树种为主,向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的多元化发展,抗逆性强的生态型苗木、材质好的速生用材林苗木以及绿化大苗、花卉、草坪、盆景、各类名特优新经济林种苗等门类齐全,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林木种苗供需市场,有效地满足了城乡绿化需要。

1.4 林木种苗开始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

据统计,全国林木种苗年总产值360亿元。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西、河南等省把林木种苗作为重要产业,开始走上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1.5 林木种苗管理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2000年12月1日《种子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种苗市场,依法保护生产、经营及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

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木种苗总体质量低

目前,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分别只有30%和20%,大多数林木种子靠群众漫山遍野采集,质量难以保证,与林业发达国家80%的良种化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而且现有良种基地中遗传增益和高世代种子园比重小,良种选育重速生树种轻抗逆性树种,不适应生态建设需要。据2001年国家级林木种苗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8省区17个树种种子和22个树种苗木质量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6%、83%,有些省区种批和苗批合格率为0,对造林成效造成严重影响。

2.2 林木种苗市场混乱

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落后,对过热的社会育苗现象,缺乏信息引导和有效管理。无证生产经营,随意命名品种和品种炒作,假种苗、劣质种苗,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扰乱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影响了造林质量和效益。

2.3 林木种苗机制不活,产业化尚未形成

国有种苗基地尚未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市场意识差,缺乏内在发展动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作用;推进社会林木种苗发展的宏观政策尚不完善。

2.4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全国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均为事业单位,而且1/3实行自收自支和差额补贴,不得不从事经营创收,弥补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不足。这样,考虑行业自身、微观业务管理多,面向全社会、加强宏观管理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种苗执法、技术监督、信息引导等工作,林木种苗行业管理的行政职能未能充分履行。

3 林木种苗发展管理对策

3.1 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创造良好的种苗生产经营氛围

林木种苗是造林绿化的基础,要充分认识加快林木种苗发展对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及至整个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种苗建设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最重要的基础保障来抓,作为“科技兴林”的关键环节来抓,作为林业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来抓,坚持一把手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下大力气抓好林木种苗工作。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林木种苗发展的金融支持,把林木种子基地建设、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全县林业建设计划,并予以优先安排,促进种苗事业的健康发展。

3.2 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

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种苗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林农、果农的管理能力。加强种苗应用技术研究,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种苗科研攻关。建立和完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良种推广体系,加速推广良种繁育、苗木培育、种苗包装运输等种苗生产、经营、流通环节的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林木种苗的科技含量。

3.3 强化行政职能,切实加强对林木种苗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对林木种苗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种苗管理队伍的服务能力的执法能力,充分发挥种苗管理队伍在种苗行政许可证发放、种质资源保护、种苗执法、良种推广,信息引导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切实将种苗管理职能转变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

同时以种苗生产基地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苗木基地的龙头作用,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苗木生产供应体系。建设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体制。

3.4 创新林木种苗发展机制,增强林木种苗发展活力

进一步深化国有林木种苗基地体制改革,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大力推进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林木种苗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组建跨地区的苗圃联合体,盘活国有资产,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质量效益。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种苗产业,可依法单独或合伙参与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

林木种苗生产对策探析 篇9

林木种苗生产有其独特的个性, 主要表现为: (1) 林木种苗规模不断加大, 呈现逐渐壮大的趋势。我国不断强化对林木的保护, 出台了多项措施, 对林业工作进行保护性建设, 同时, 在国家层面把林业建设列入重点建设工程, 初步形成了一批生成与研发示范区, 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了林木生产能力、提高了林业生产水平。业外行业不断介入, 对林业工作有了全新的改观, 使传统林木生产经营方针不断改进与提高, 可以说, 当前的林木种苗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 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 林木种苗已经不仅是为植树造林提供种苗了, 更多的是把方向转入城市内供应, 使种苗供应形成了多元化, 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 又使人们对城市绿化、美化提出更高的需求。城市绿色速度不断加快, 绿色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我国广大的农村已经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一些荒山已经被开垦出来, 被用作造林绿化, 农村对种苗的需求也在向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方向发展, 这就使林木市场更加丰富, 不同的需求使林木种苗形成了供求新导向。 (3) 林木种苗不单单是满足人们的绿化需求, 更多的则向产业方向发展, 市场化进程推进了种苗行业发展, 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与分布,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已经形成了全新的产业结构, 林木种苗成为当地重要产业, 并且逐渐向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道路迈进。 (4) 我国出台了《种子法》, 使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迈进, 在制度约束与管理下, 种苗市场已经形成有序运行, 种苗生产经营者受到法律保护, 其合法权益得到认可。

2 种苗生产存在的问题

(1) 总量过大, 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整个社会对种苗的需求与市场供应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 一些生产还具有一定盲目性, 难培育的种苗供应不足, 而那些简单易行、较好培育的普遍树种和品种, 因为易于繁殖在市场中, 出现了供应过多的现象。在种苗供应的结构上, 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 这种结构性矛盾导致了市场有不平稳。

(2) 林木种苗的生产能力过强, 但总体质量却不高, 品质较为低下, 主要表现:一是良种化程度低, 不能满足高端需求, 供应能力较弱。二是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形成产业链, 在生产中又没有严格的标准, 缺乏标准化生产, 作业能力严重不足。

(3) 林木种苗市场种植、交易不科学,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法规作为参照, 使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质量监督和信息管理手段远远落后于产能。一些个体经营者为了追偿经济效益, 使产品质量不合格, 经营上过于分散, 没有科学统一的组织。无证生产和经营, 随意命名品种和恶意炒作, 使市场上假种苗、劣质种苗、虚假宣传等问题不断增多, 严重影响并扰乱了现有的市场秩序, 破坏了市场法则, 在林木种苗行业, 更没有一个权威的行业协会, 不能引领导向, 协会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导致行业内部缺乏必要的自律。

3 林木种苗生产的对策

(1)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目标定位, 使生产与经营行为更加科学, 在种植上要合理规划, 重点应该放在紧紧围绕林业六大主体工程建设、国土绿化和城镇绿化美化总任务上, 通过对整体市场的把握, 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具备超前发展林木种苗生产的理念, 对生产出来的品种要实现市场化经营, 开发出对路的良种和壮苗, 满足市场化需求。利用宏观调控措施和信息引导, 形成种苗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总目标, 不能出现苗木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的现象, 避免出现社会资源浪费与损失。

(2) 形成良好可行的科学决策系统, 通过科学分析, 开发新林木种苗, 推进新品种利用,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只有遵循人无我有的原则, 才能全面赢得市场主动权, 推进林业建设由落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向新消费关系转变, 当市场形成多元结构时, 才能使林木种苗供应与需求完成市场化变革。在对林木品种选择时需要把握如下几点:a.要大力开发本土树种, 做好全面挖掘开发。本土树种有自身的优势, 在种植中体现出适应性强的优点, 能够快速生长, 不受气候影响, 同时抗病害能力强, 抗逆性良好, 使用这类树种, 可以全面提高造林成活率, 市场供求中, 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这类品种, 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快速实现经济效益, 人们对这类树种习性、特征较为了解, 不用在栽培技术上为难, 所以, 只有全面保证乡土树种资源丰富, 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供应规模。b.对外来优良树种要做好改良换代。外来树种虽然可以形成差异化搭配, 但是与当地树种相比, 也有一定的优势, 选择正确就能实现经济效益, 好的外来树种能够快速形成市场效应, 全面开发利用可以快速形成一定的市场供求关系,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生态效益能够很好的体现。要想培育推广好这类品种, 就需要事前进行试验, 对效果好的, 可以全面铺开。外来树种也有劣势, 种植麻烦, 生长条件要求高、不易生长, 一定要根据所引进的种树生物学特性进行本地驯化, 特别是在栽培措施、配套技术上, 一定要满足生长需求, 对生长的气候、环境、地质要充分了解, 做好区域生试, 避免出现外来树种大量侵入导致的生态灾难。c.强化新品种的开发与选育。新品种主要是人们在野生树种基础上进行人工研发的, 在人工培育作用下, 产生特有的个性, 形成个体固态特性, 新品种要具备新颖性和特异性两类特征, 当前, 市场上主要存在的新品种是彩叶苗木, 被市场认可的是石楠、茶条槭、红枫、挪威槭、多花蓝等, 这些新品种通过推广, 已经在大部分区域形成了大面积树种植。

(3) 坚持科技为主, 注重先进成果组装配套的原则, 使先进栽培模式和栽培措施得以应用。a.设施栽培。设施栽培又称保护地栽培,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 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形成一整套的集约化栽培与生产, 全面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总目标。设施栽培优势较多, 其生产不受季节限制、能实现周年生产, 这项技术广泛用于蔬菜、果树、集约农业、花卉、观赏植物生产和林木工厂化育苗等方面。b.容器苗培育也叫穴盘育苗,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应用较早, 而引入我国则在70年代, 在推广中, 被人们渐渐认可, 才形成大规模应用。容器育苗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形成了更加集约化的形态, 其培育上有自己的特点, 优势尤其明显, 主要表现在繁殖速度非常快、育苗周期较短、季节性影响不大、成活率相当高。

(4) 种苗培育要进行全面信息化, 能够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 实现有效组织、发布, 形成合理的引导, 使种苗生产信息、市场信息能够与市场对接。

4 结束语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一定要在实际生产中获得政府和法律支持, 按市场需求, 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生产经营, 通过生产促进经营, 由经营促进生产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流入市场的林木种苗质量, 不断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Z].

如何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 篇10

1 提高林木种苗的重要意义

林木种苗是林木生产和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 并且也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 其林木种苗质量的好坏, 会直接影响我国植树造林的进度和植被覆盖水平以及绿化总目标的实现。近几年, 有一部分人类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在我国境内出现了多起的滥砍滥伐事件, 导致大片的森林资源被砍伐, 同时人类也正面临着林业资源匮乏的威胁, 林业资源的减少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所以, 为保证人类的生活环境, 实现和谐社会目标, 林木种苗的相关工作人员需建设良种生产培育基地, 运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艺, 研制出优质的林木种苗, 并进行反复的试验保障其质量, 在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基础上, 确保种苗的质量。这样长期发展下去, 林木种苗的质量必然会得到显著提高的, 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的对策

2.1 切实提高林木种苗质量的控制意识

在实际工作当中, 因为对林木种苗质量控制意识不到位, 而影响林木种苗成活率以及植树造林工作效率的情况不在少数,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林木树苗, 更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归根结底,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林区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林木树苗质量重视度不足而造成的。所以想要切实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 就必须要先培养工作人员的林木种苗质量控制意识, 只有形成了林木种苗质量控制意识, 才能够给予工作人员最大程度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进而真正做到提高林木种苗质量。为此, 林业部门除了要做好林木种苗质量控制的宣传外, 还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林木种苗质量意识培训, 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林木树苗质量, 对于自己工作行为乃至林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林木种苗质量控制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2 科学决策发展的树种和品种

在科学发展树种和品种的过程中, 应满足在林业建设中所面临的消费多层次和供求关系的需求, 林木种苗的供应和需求应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选择品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注重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用其造林成功率较高, 同时与新树种相比较其市场的适应和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快, 对于乡土树种的特征和习性也特别了解, 在栽培技术方面也十分成熟, 并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第二, 注重外来树种。外来的优良树种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引进时需先对其进行试验, 合格后将其推广。依据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不同方法的驯化措施, 利用地区多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进行实验。避免外来树种可能会出现的生态灾害。第三, 注重新品种选育。新品种的选育是需要对其进行开发和人工培育的, 具有稳定性、新颖性、一致性和特异性。

2.3 坚持科技兴种苗

对于目前林业工程建设的特点, 应加快改良培育出适合在恶劣条件下生长的抗逆性的阔叶草种、树种、草籽、花卉等。首先, 设施栽培。设施栽培也可以称之为保护地栽培, 最终实现高效、优质和高产的栽培目的。在设施栽培过程中是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和限制的, 可以实现周年生产, 通常将其运用在花卉、观赏植物、蔬菜、工厂化育苗和果树等。随着我国设施农林业的迅速发展, 智能温室必然会会成为种植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高效的播种设备是提高温室栽培质量和产量的基础。其次, 容器苗培育。容器苗培育在我国的苗木、蔬菜、植物等栽培中广泛应用, 同时也是我国集约化设施栽培的重要组成部分。容器育苗的栽培优势有:育苗周期短。由于容器育苗使用的是人工配制基质, 加之其保水、通风和养分的状况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苗木的繁殖速度较快。另外, 容器育苗不受季节的限制、成活率较高、即便是在恶劣的条件下其栽植的成活率也是相对较高的。

2.4 建立起信息化的林木种苗管理系统

目前, 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提高林木树苗质量的工作当中, 笔者认为也可以融入信息化手段, 建立起信息化的树木种苗管理系统, 加强种苗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依靠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来保证林木树苗生产工作的科学性。与此同时, 做好对林木树苗生产的实时监测, 使林木树苗生产始终都能够在科学、正确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 最大限度的保证林木树苗的质量。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来实现林木树苗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的组织、发布, 实现科学有效的种苗生产管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林木树苗作为影响树木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对于我国林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当中, 为了提高林木树苗的质量, 首先要提高对树苗质量的控制意识, 做好树苗质量的源头控制;其次, 建立起科学的林木种苗决策发展规划, 根据林区的实际环境及实际需求, 来进行林木种苗的科学规划配置;再次, 坚持林木种苗的科技发展策略, 在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科研的基础上, 注重先进的栽培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最大程度的提高林木树苗质量;最后建立起信息化的树苗管理策略, 加强种苗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 使树苗生产、种植、养护水平都能够得到实质性进步, 为林木种苗质量的提高与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3, 1:4-6.

[2]李树春, 王军繁, 于洪亮.吉林省林木种苗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建设, 2012, 3:27-30.

[3]张瑞甲, 刘从霞, 张玉青.河北省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 2012, 3:287-290.

[4]罗庆莲.贵州省林木种苗质量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 2009, 2:62-64.

上一篇:仓储式零售店下一篇:自动分层燃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