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派

2024-06-02

英国浪漫派(精选十篇)

英国浪漫派 篇1

波西·比希·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y 1792—1822) 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也是英国伟大的革命主义文人的代表, 他一生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 时刻为了国家的民族而奋斗, 虽然英年早逝, 但是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义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英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在十九世纪前期, 雪莱在牛津自费发表《无神论的必要性》一书, 而被开除, 而后又公开支持爱尔兰的民族和宗教解放运动, 并写下《告爱尔兰人民书》, 一年后雪莱回到国内, 因对社会腐朽专制的强烈控诉写下了长篇诗句《仙后麦布》, 以诗歌的形式带人们体验了封建制度的残暴和资本主义的贪婪, 同时也描绘了雪莱对未来的热烈憧憬和期待, 突出地反映了雪莱丰富的浪漫主义思想。而后雪莱又发表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这是他最为著名的长篇诗句之一, 书中展现了雪莱对于自由追求和对革命事业的推崇, 由此, 雪莱也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而其浪漫主义文学诗歌作品代表着主要有《西风颂》、《致云雀》、《云》、《阿多尼斯》等, 其作品的浪漫主义思想也是全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二、雪莱“浪漫”的表现

雪莱的浪漫是深入骨髓的, 无论是其创作思想还是其作品表现中, 都具有深刻的浪漫主义色彩烙印。为此, 我们将一起来领略雪莱的“浪漫”。

1. 雪莱在诗歌作品中的“浪漫”

雪莱创作的多为抒情诗歌、长诗和剧作, 在其诗歌中浪漫主义是最为重要的元素, 他借着歌颂自然风光的同时, 展现了其富含哲理的浪漫思想, 在鞭挞社会黑暗的同时, 也描绘了未来的光明与美好。雪莱借一切自然的元素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咆哮和控诉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这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现代浪漫主义文人郭沫若完美地契合了。例如, 在雪莱《西风颂》 (《Ode to the Wes t Wind》) 的第二个诗段:

Thou on whose st ream, mid the steep sky’s commotion,

Loose clouds like earth’s decaying leaves are shed,

Shook from the tangled boughs of Heaven and Ocean,

在你的川流上, 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 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象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以及第三个诗段:

Thou who didst waken from his summer dreams

The blue Mediterranean....

For whose path the Atlantic’s level powers

Cleave themselves into chasms…

Thy voice, and suddenly grow grey with fear,

And tremble and despoil themselves:oh, hear!

你, 哦, 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

哦, 为了给你让路, 大西洋水

豁然开裂, 一时都惨然变色, 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 哦, 听!

作者借自然的元素来释放心中的压抑, 将地中海、大西洋等自然元素拟人化, 充分展现了雪莱内心的咆哮。万古不变的宽阔海洋也为了革命风暴而让路, 这不仅象征着新思想和人民力量的强大, 也表明社会大众思想的觉醒。这是雪莱作品中的浪漫, 其与郭沫若的《雷电颂》大有相似之感。

2. 雪莱在思想中的“浪漫”

雪莱的思想继承了第一代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的特点, 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湖畔诗人以华兹华斯等为主要代表, 其在诗作中通常寄情于山水, 缅怀中古时代的光辉, 着眼于眼下, 宣扬个人道德的完善, 并抒发一种孤独的精神状态, 大有“清高”之感。而已雪莱、拜伦、济慈等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却脚踏实地, 着眼于社会现状, 宣扬民族解放、平等、博爱的思想, 并赞扬国家风景山川的美丽, 体现了他们爱国爱民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雪莱的思想中, 浪漫主义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 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愤怒鞭挞, 在他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其思想中的浪漫。

三、雪莱“浪漫”的根源

雪莱的浪漫是现实与理想的交融, 它不同于英国传统浪漫主义的思想, 他是一种“反动”的浪漫, 正如后世将雪莱、拜伦等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成为“撒旦诗派”一样, 他们的浪漫带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

十九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时代, 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大行其道, 而社会底层人民却遭到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 人们苦不堪言, 而民主启蒙思想的流行, 解放了一大批年轻的文人, 让他们找到了为国效力的方向, 即为民主和自由而奋斗。这与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自我完善相比, 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他们以诗歌为武器, 开始积极投身于革命运动之中, 并且具备乐观的精神和高昂的战斗与奉献精神。雪莱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忧虑国家和人民的未来, 并接触了启蒙思想才走上了为国为民的奉献之路, 在他的诗歌之中, 处处表现着它不羁的想象力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他借自然的元素来抒发了内心的情绪和对未来的向往, 雪莱曾说:人类是平等的, 我相信, 在更高更完善的社会状态下将达到平等。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实现这个理想中的社会状态, 虽处处是荆棘, 但却依然一往无前, 在这种大无畏精神的主导下, 岂有不“浪漫”之理?

摘要: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使人, 他的诗歌作品大多思想丰富。感情真挚且意境高远, 这也正是雪莱一生追求自由信仰的反映。他借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追求, 并且也歌颂了自然风光的绮丽, 给人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和艺术享受。雪莱的浪漫不仅体现在他诗歌的每一字句上, 还反映在他的思想之中, 甚至深入骨髓, 也正是由于雪莱这种浪漫的气质和特性才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才使得他的思想具备奇特瑰异的想象力。本文将分析雪莱诗歌作品中“浪漫”的具体表现, 并探讨其浪漫的根源所在, 以提高我们对雪莱思想和精神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浪漫主义,雪莱,诗歌,根源

参考文献

[1].赵宏维《雪莱的悲剧精神》.文教资料, 2007, (4) :75-76.

[2].江枫译《雪莱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篇2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艺术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于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 《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丁登寺》所抒写的与大自然的体验就是诗人生命中的一个“凝固的时间点”。诗一开始的几行描述了诗人五年后重见怀河两岸景色的视觉欣悦和精神愉快,山泉、天空、果树、田野„„“这些美好的形体”以无韵的白体诗的格律来咏吟,使之富有自然的乐音。但诗人绝不止于描述自然的景色和观感,其根本的用意在于揭示大自然给人的心灵带来良善和纯净的精神力量,“然而,当我独居一室,置身于/城镇的喧嚣声,深感疲惫之时,/它们却带来了甜蜜的感觉”。接下来诗人开始了在与大自然神交中的回忆、追索以及寻绛“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他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对大自然体验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童年时代是“粗鄙的乐趣和动物般的嬉戏”,青年时代则是一种“欲望,一种情愫,一份爱恋”,是“掺和着苦痛的欢乐”、“令人晕眩的狂喜”,而现在这个阶段,则是“我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再不似/少不更事的青年;而是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的乐曲,/优雅,悦耳,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在对自然经历了感官的欢误和情趣的相谐相合之后,自然在诗人心中,开始具有神性的力量,它诉诸人的道德灵魂,成为“心灵的护士、向导和警卫”,城市生活的喧嚣、疲惫、乏味、烦闷„„都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宁静的回归”,我们曾经被扭曲而蒙垢的心灵,急躁、武断、自私、冷漠,“日常生活中全部枯燥的交往”,在自然的注目之下都变得微不足道,大自然以它“崇高的思想”,以它的雄浑和伟岸鼓励我们稳重和宽宏,以善意、谦卑和虔诚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灰暗和龃龉。诗人赞颂自然不仅具有使人的心灵恢复纯净的魔力,而且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情愫,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人获得幸福的条件。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摘要:华兹华斯是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格律,语言,意境等 方面分析了其代表作《咏水仙》。《咏水仙》就是一首极具华兹华斯自然风格的浪漫主义诗作。诗人用淳朴自然,简洁易懂 的语言描绘了水仙的轻盈柔美,以及其给予人心灵上的愉悦。两个动词的连用给人一种跳跃,急促的节奏感,以拟人 化的风格表现出水仙的活泼灵动。至此,诗人的视角从孤云的高空降到了地面。他内心的孤 寂也被水仙的活泼可爱驱赶着,不知所踪了。它们像银河里的星星,晶莹闪烁)星星的意象是“shining”“twinkle”“tiny”,这几点 此时眼前成片的水仙如此相像。众多微小的水仙如星子般组成了花的海洋,诗人的神思徜徉 沉醉其间。(它们在湾碧波周围绵延不尽,只见千花万 多,摇首舞正浓)在诗人的创作中,这片水仙如千万舞者随风摇曳,召唤着诗人。在第三四节,诗人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放缓了思绪:“I gazed littlethought”(我凝视-凝视-却没有思绪)。“gazed ”一词与破折号的连用展示了诗人的心无 旁骛与宁静心境的延伸。此时诗的意境又趋柔和,节奏由动转静。诗人在这片静谧水仙图中 忘却了忧愁烦恼,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在最后一节,身居卧室的诗人千万次的回忆与 沉思,“They flash upon inwardeye,Which solitude;”(它们在我的心头闪现,让寂寥边渡神光)记忆中的水仙已诗化为自然与欢乐的精灵。每每让他孤寂的内心感到 充实与快乐。至此,景在情中延伸,情在景中升华,情景交融,契合无间,感怀无限。纵观整诗,画面由人及景,再由景及人;节奏由慢转快,又由快变慢;意境时而柔和高 远,时而活泼跳动。遣词用句方面更是自然,清新。用“大众化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染 上一层幻想的色彩”。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洋溢着动静皆宜的韵律美。是浪漫 主义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柯勒律治的名著《古舟子咏》是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叙事诗,该诗简洁的结构和朴素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罪与赎罪的故事。在这首诗中,一位古代水手讲述了他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的故事(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一种鸟)。这个水手经受了无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才逐渐明白“人、鸟和兽类”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存在着超自然的联系。这首诗有许多超自然的人物和事件,充满激昂的语调,男主人公自我纠缠,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当初我们两分别》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在无限思念自己的恋人又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写的。全诗从头到尾都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从“今日的悲伤”,到“此刻的忧伤”,再到“长久地懊悔”,到最后“泪眼盈盈,默默无语”。读完这首诗,诗人真挚的情感、刻骨铭心的爱,也不由得使读者“泪眼盈盈”。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诗作有:《爱尔兰人之歌》《战争》《魔鬼出行》《麦布女王》《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玛丽安妮的梦》《致大法官》《奥西曼迭斯》《逝》《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召苦难》《致玛丽》《伊斯兰的反叛》《1819年的英国》《饥饿的母亲》《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罗萨林和海伦》《钦契》《含羞草》《云》《致云雀》《自由颂》《阿多尼斯》《一盏破碎的明灯》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2] 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西风颂》

全诗的最后,雪莱运用了一个双行偶句作为结束句。而这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一佳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诗歌的结尾处将破坏者(冬天即将结束)和保护者(春天即将降临)的结果加以总结,寓以深刻的哲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方。这也不禁令我想到”黎明前的黑暗“,可能与此殊途同归吧。

在全诗的最后一节,作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与中心意象”西风“一起,激励全世界革命人民为了幸福和自由与腐败、黑暗的反动势力而战,并最终走向胜利。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明亮高昂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珍品。从形式上来看,其五小节格律完整,皆可完整成篇。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共同服务着整首诗的中心主旨——西风作为“破坏者”摧残着旧事物并成为了新事物的强大“保护力”。雪莱塑造“西风”这一意象,既深刻批判了当时丑陋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的社会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西风颂》是雪莱思想感情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其战斗的宣言书、思想的播种机,它闪耀着美、闪耀着智慧、闪耀着力量,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与雪莱、拜伦齐名。他的人生只有二十几年,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作品有《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英国经典浪漫主义诗人的女性情结 篇3

关键词:男性 女性 性別困惑 双性同体

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也呈现多元化的走向,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英国六大“经典”浪漫主义诗人的也比比皆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抨击他们是父权意识形态的捍卫者。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偏激,有失公平。本文拟以法国女性主义对传统男/女二元对立解构的理念为出发点,纵观六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历史背景和他们的经典诗作,通过探索其矛盾的心理机制和性别困惑与理想,从而说明他们既是男权宗教话语的维护者,又是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提倡者。

法国女性主义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反对男女对立的二元本质论。她们认为,根植于西方文化意识的二元对立,把男女分为主从的两个群体,认为女人是男人创造出来的,女人是男人的射体,是男人不可缺少的附属物,女人依附于男人并低于男人,这种男权意识形态又确立了一套对立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认为男性是积极的、统治一切的、理性的、强壮的、有保护能力的、果断的,女性是被动的、顺从的、胆怯害羞的、感情用事的、非理性的,软弱的。正是这种“女为男用”、“男女有别”的男性力比多(libido)机制使女性成为受男性奴役、压迫的缺席者和缄默者,所以,她们主张消除性别差异,两性和平共处,达致一种无性别意识差异的乌托邦的文明世界。英国六大浪漫主义男性诗人,一方面置身于西方基督教父权性别神话中,强调其男性的“阳刚”之威力,霸权之地位,认为女性只不过是男性的射体,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对女性的敬仰、崇拜和向往,蕴涵着浓郁的女性情结,通过女性来挖掘灵魂的原始意象,再现灵魂的统一性与连贯性,从而步入重寻阴阳交错、雌雄共存的的思维话语之旅。

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南西·高德楼(Nancy Chodorow)在《母爱的重现》(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1978)中描述了西方男权文化中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并指出把女性与感性联系起来的传统观念起源于传统的家庭结构(Alan Richardson,1988:13)。因为孩童的早期的前俄狄浦斯(pre-oedipal)经历是以母亲为中心,俄狄浦斯阶段鼓励女孩保持与母亲身份的认同而男孩拒绝母亲来迎合父亲,男孩、女孩发展了不同的亲属关系能力,女孩以体验他人的情感和经历来定义自我,男孩的自我定义则是对母亲的疏远、对女性的贬低和对女性气质的否定。这种根深蒂固的贬低女性的父权文化传统在英国奥古斯汀和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里表现得极为盛行,居于这两个时期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在强调性别理论二元对立的男性文化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普遍渲染所谓的“女性”情感,然而,出于“大男人”的尊严,他们不能简单地把对情感的强烈感悟归属于男性,而是归咎于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姐妹,通过兼并女性情感来宣扬女性的特质。

浪漫主义诗人吸取女性特质的策略主要是对早期孩童时期对母亲身体的记忆和描写。布莱克在《由理生之书》(The Book of Urizen)中,把“女性体格”看成是由“血、奶和眼泪” (十八节第四行)构成的。作为母亲身体外在表现的奶和眼泪是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孩童时自我意识和情感形成的源泉。华兹华斯在自传体长诗《序曲》(The Prelude)中写到:

天赐幸运的婴儿,

吸允着母亲的乳汁,

在母亲的怀抱里甜然入睡,

灵魂吸允着母亲眼中情感!

在这神圣温馨的氛围中,

他感知到美德通过感官最广泛的交融

使客观外界事物生光辉、升华。

(引自M.H.Abrams,1986:235)

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 Pilgrimage)中,像华兹华斯一样,把灵魂食粮与哺乳结合在一起:

滋养着幼小生命的溢满乳汁的胸脯,

那是我们心灵

吸入第一滴甘露的源泉。

(引自erome J.McGanan, 1980:Canto4,Line149-151)

母亲的乳汁是婴孩生命的源泉,母亲的情感是他们感知客观事物的力量,是他们灵魂升华的根源,是他们诗歌才能的起端:

因为情感已授予他力量,

这力量通过感官的发育

的确象唯一伟大心灵的

代表,与它所目睹的外物

紧相配合,既接受又创造,

进行创造。无疑地,这就是

我们人生的诗兴的开端,

(引自John Purkis,1970:145-146,Lines 256-262)

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大多都是幼年丧母,通过母亲的乳汁吸取母性温慈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力量多来自于母亲般的姐妹或恋人,华兹华斯在《序曲》里感激地呼唤他不在人世的妹妹:“我所有早年的温柔/都是从你那里吸入(Harold Bloom and Lionel Trilling,1973:197,lines213-214);拜伦在《写给奥古斯塔》(Stanzas To Augusta)一诗中,赞颂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奥古斯塔:“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星光”,“像天使明眸,将我守护”(四节)。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对女性特质的容入不仅局限于婴儿时期,而是他们一生不断的追逐。雪莱在《普洛斯宾之歌》(Song of Proserpine)中,把女性比喻为“大地母亲”,“从那不朽的胸脯,上帝、人和禽兽得到生命”(第四节)。

nlc202309010040

正是从他们执爱的女性那里,浪漫主义男性诗人达到了女性气质的温慈境界,从而获得感知外界的的力量:

他的灵魂升华到

情感的智慧之巅

他的温柔也不缺乏卑贱,

他的心会有哺乳母亲的温慈;

他的生命会充满:女性的柔软,

平凡的爱恋和娇弱的欲念,

温顺的爱好和最温柔的悯怜。

(引自Harold Bloom and LionelTrilling,1973:197,ines224

-230)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眼里,充满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诗人应该有慈母的柔情和情怀,因情感是诗人对世界的感知和再现,用华兹华斯的话: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是被情感加工过的思想过程的产物(汪培基,1981:31)。浪漫主义诗人就是通过对母性情感的兼并与吸收,使女性特质内在化,为外在的情景做出深沉的注解与诠释,创造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华兹华斯的《水仙花》、《丁登寺》都是在与妹妹的交流中、启发下,对美好记憶的迸发和宣泄,诗中演绎并洋溢着女性情感,显现出女性艺术欣赏和诠释对诗人思维向度的影响。女性不仅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中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他们人生不可缺少的伴侣和向导,拜伦的成长经历得益于女性,就像他笔下的唐璜,一个当初迷惘、哭泣、害羞的少年,一路惊险,最终成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外交官,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们(少妇朱丽亚、海盗的女儿海蒂、苏丹王后、卡萨琳女王等)既是唐璜生活的引路者,又是见证人。

男性诗人对女性的依赖、崇尚和仰慕,是对他们诗人男性神话的有力抨击,也说明了他们颇为矛盾的心理机制和女性观,正如拜伦宣称的:“尽管我对你们女人抱有偏见,……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她们都比我们好, 尽管有缺点,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张建理,施晓伟,1991:70-71)其他的浪漫主义男性诗人和拜伦一样,他们既洞察和同情女性的苦难,对她们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对她们有深刻的偏见。处于这种矛盾心理挣扎中的男性诗人,在有意识维护男权秩序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投射出浓郁的女性情结,从而对两性对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意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提出质疑,试图打破男女两性之间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从根本上解放男性和女性,建立一个双性同体的自由王国。

综上所述,一直被崇为经典的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为所处时代集体潜意识的影响,受当代使命的重托,为其时代宣扬父权制思想,但不知不觉间又肯定了女性情感,在艺术创造和自我人性完善过程中的不可缺失性,从而去寻找雌雄同体的理想人格。可能正是这种男女两种元素在他们身上的和谐共存,使他们的浪漫主义诗歌迸发出感人肺腑的魅力。

参考文献

1.Abrams,M. H.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6.

2.Bloom,Harold.and Trilling,Lionel.Romantic Poetry and Prose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McGanan,Jerome J. Lord Byron,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0.

4.Purkis,John. APrefacetoWordswort

h.London:Langman Group Ltd.1970.

5.Richardson, Alan. “Romanticism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Feminine”, ed. Anneik Mellor, Romanticism and Feminis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6.The Critical Works of British Writers.Trans.Wang Peiji.Shanghai: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81.

7.The Preacher of the Hell--

Selected Letters of Byron.Trans. Zhang Jianli & Shi Xiaowei.Shanghai: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91.

(作者介绍:赵海梁,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左金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论英国浪漫主义的特征 篇4

一、分类

由于作家的政治立场不同, 理想的性质与取向不同, 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形成了保守与进步两种倾向, 也就有了所谓的“积极”和“消极”之分。

1、消极浪漫主义

华兹华斯、骚赛以及科尔律治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 并在思想观点和创作理论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因此他们被称为“湖畔派”。湖畔派三位诗人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 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温婉清丽的代表。这些诗人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 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表示厌恶, 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 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2、积极浪漫主义

新崛起的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潮, 代表诗人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是积极浪漫主义者, 和湖畔派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作品更具战斗意识和政治倾向。拜伦不仅严厉地谴责和嘲笑骚塞等消极浪漫主义作家, 而且还以他火一样炽热的歌声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叛之情, 表现了对上流社会的极端厌恶与失望。

二、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 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浪漫主义在发展过程中, 与古典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冲破遵循“三一律”这道顽固的樊篱, 在创作自由的口号下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个性解放是他们高举的旗帜, 以反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束缚和压迫, 这是他们宣扬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作家一般对现实生活强烈不满, 又由于他们的气质和个性的关系, 在创作中他们不愿意去精确地描写现实, 而是按照应该有的样式去描写生活, 不着意于普通的实际生活的描写, 也不着意去描画细节的真实, 而是驰骋想象描写奇人奇事奇境, 有时甚至打破人神界限、时空界限、生死界限, 表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奇特的艺术境界。他们执著追求理想, 以幻想的世界否定和批判现实。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 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 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 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 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 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 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 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对

庸俗丑恶现实的反感, 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奇异的情景, 便成为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在他们的笔下, 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鄙俗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些非凡的人物往往出没在大自然中间或奇异的和具有异国情调的环境里。他们强调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 对大自然的向往, 对自然人性的歌颂, 也就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对象, 从而为欧洲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华兹华斯认为, 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 它既可怡情, 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 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 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 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 地中海沿岸各国, 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 哥特式的建筑, 古代的废墟等等。

三、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 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 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 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 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之一, 通过爱情一切都生活在其中, 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梦境的探索。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内容, 也有而且大量是非理性的精神表现。浪漫派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与20世纪文学直接相通。浪漫主义并不像现实主义文学那样注重对生活对象的如实摹写, 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而是竭力表现理想, 表现主观愿望, 表现向往理想的激情。所以在文学创作中, 浪漫主义遵循的是理想化的原则, 只要能表现理想的与希望的生活, 文学塑造的形象即使违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逻辑也无关紧要。浪漫主义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因此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 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 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甚至是变形的意象、人物或环境。浪漫主义是按照理想中的生活应有的样式, 按照作家主观的感情逻辑去想象和创造艺术世界。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 学习表现手法, 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 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 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 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 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 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 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 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 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 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 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 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 他们充分发挥想象, 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 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 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

摘要:本文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分类、思想特点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朱维之, 赵澧, 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朱维之, 赵澧, 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第六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 (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9.[3]刘春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情感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 2007.[4]王婉秋.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几个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 2007.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 篇5

郭沫若译

独行徐徐如浮云,

横绝太空渡山谷。

忽然在我一瞥中,

金色水仙花成簇。

开在湖边乔木下,

微风之中频摇曳。

有如群星在银河,

形影绵绵光灼灼。

湖畔蜿蜒花径长,

连成一线无断续。

一瞥之中万朵花,

起舞翩跹头点啄。

湖中碧水起涟漪,

湖波踊跃无花乐--

诗人对此殊激昂,

独在花中事幽躅!

凝眼看花又看花,

当时未解伊何福。

晚上枕上意悠然,

无虑无忧殊恍惚。

情景闪烁心眼中,

黄水仙花赋禅悦;

我心乃得溢欢愉,

从《西风颂》看英国浪漫主义特质 篇6

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是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高峰期,最重要的代表是华兹华斯。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他的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拜伦、雪莱以及济慈是继“湖畔派”诗人之后英国的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但他们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则是截然相反的,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的、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返回中世纪,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1848年以后,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基本结束,但是浪漫主义思潮却并没有销声匿迹,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主要代表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以及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英国人向来以固守传统、含蓄深沉、坚忍不拔、孤僻甚至固执的民族性格闻名于世,然而英国人的天性中又有一种“多愁善感性”,对艺术和自然具有特殊的感悟力。这似乎又培养了他们惯好独处、喜欢乡间和酷爱大自然的天性。故英国浪漫主义以大自然为背景、注重想象、注重夸张变形、情景交融的方式与风格也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借鉴对象。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作家的主观世界,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用客观实际来束缚自己的思想,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位。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异域情调。同时在艺术创作中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西风颂》中的浪漫主义特质

1、雪莱及他的抒情诗《西风颂》

雪莱(1792-1822)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与拜伦齐名。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称他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家”、“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雪莱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代表作有《西风颂》、《云》和《致云雀》等。这些诗歌发展了华兹华斯开创的描写大自然的传统,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是雪莱“三大颂”诗歌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这首诗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

2、自由、充满想象的写作手法

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每大诗节都是由四个三行诗节和一个英雄双行体组成。前12行的韵式是但丁式的三联韵,aba, bcb, cdc, ded, 仿佛波浪一样连绵起伏,后两行的韵脚ee正好和全节的一个小小的波峰相应。诗人突破了诗律的束缚,很多诗行不仅跨行,而且跨节,表现出西风自由不羁,飘逸不凡的特征,使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也与诗人反传统的浪漫主义革命特征相一致。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熔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歌唱西风。

3、象征,夸张的修辞手法

《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性手法,整首诗从头到尾都在写秋天的西风,无论是写景也好,抒情也好,都没有脱离西风这个形象。诗人不仅是在歌唱西风,也是在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子、云、风雨雷电、大海、树木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但它们却有着深刻的含意。越冬的种子被他比喻为“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然而到春天却“唤出新芽,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种子”在西方读者中使人联想到以牧羊人形象出现的耶稣基督这一献身救世的原型,也使人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牧歌田园。“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雪莱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西风,愿意用生命去等待春天。西风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除了象征,诗人还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以优雅而蓬勃的想象力构出了西风的形象,那气势磅礴的诗句,把西风的壮烈,急于扫除旧世界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秋天,西风狂暴地将陈腐的生命吹去,以横扫千军之势除去没有生机的枯叶,吹去那痨病似的生命。然而,它没有残杀一粒生命。它要将种子放进冬天深深的心中,在那里生根发芽,埋下春的信息。然后,西风吹响春的号角,让碧绿、香气布满大地,让它们随着西风运行的足迹四处传播。经过西风的破坏和培育,生命在旺盛地生长;那景象、那迷人的芳香在迅速地蔓延着,那污浊的、残破的东西已奄奄一息,在海底战栗着。诗中比喻奇异,形象鲜明,每一字每一句都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诗人雪莱愿意用自己的一切,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奉献。

英国媒体评出“最浪漫的十句情话” 篇7

据《解放日报》消息, 2011年情人节, 英国媒体评出了“最浪漫的十句情话”。他们分别是:1.艾米莉·勃朗特:“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 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2.米尔恩:“假如你的寿命是100年, 那我希望自己活到100岁的前一天, 因为那样我的生命中每天都有你。”3.莎士比亚:“嘘!那边窗户里亮起的是什么光?哦, 那是东方, 朱丽叶就是太阳!”4.奥登:“他是我的南北, 我的西东。是我作息的意义。是我的日夜, 欢唱谈话的内容。我以为爱会永恒不朽……我错了。”5.苏斯博士:“当你终于因为现实比梦境更美而无法入睡时, 你恋爱了。”6.伯尔涅斯:“爱情是一种暂时的疯狂。它像地震一样爆发, 然后又平息。而当它平息时, 你得做出一个判断。你得弄清楚你同他是否已经盘根错节地成为一体, 以至无法分开。”7.罗伯特·布朗宁:“和我一起慢慢变老吧!最好的日子还在后头。”8.罗丝蒙德·杰拉德:“你知道吗?我每天都爱你更多。今天爱得比昨天多, 明天爱得比今天多。”9.罗伯特·彭斯:“谁见她就会爱她, 谁爱她就会永远爱她。”10.拿破仑·波拿巴:“希望不久我将把你紧紧地搂在怀中, 吻你亿万次, 像在赤道下面那样炽烈的吻。”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 篇8

英国的浪漫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先后出现了两代引人注目的浪漫派诗人。较早的一代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亦即湖畔派。第二代以拜伦、雪莱为代表。下面,单就这两派的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和拜伦为主要代表)作些比较。

华兹华斯和拜伦都是英国人,相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共同特质,且互相影响。“对英国的气质追本溯源,它们全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明显的本源上,即生气勃勃的自然主义。”1英国的这种自然主义首先表现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诗人们以高级动物的喜爱以及他们以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青年时代的拜伦身边可说是有一座完整的动物园。再就是,个人的独立性是英国人的突出特质。“这个岛国上的人,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2诗人们都崇尚自由,向往自在的生活。但就是这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自然主义,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华兹华斯是一类特性的代表,拜伦则是另一类典型。就生活经历、描写对象而言,他们的诗风具有明显的不同。

华兹华斯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别人赠送的财富,继承了家里的一份遗产,做着一份闲差,终生养尊处优,八十周岁寿终正寝。从这样恬静从容、无忧无虑的经历中找不出任何一类引起激情的机缘。华兹华斯曾经谈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3华兹华斯喜欢认真地观察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常生活中的琐琐屑屑,并在他那非凡的记忆库里储存起来。日后的某一天,再把这类印象从灵魂的库存中取出,重新欣赏、审视,细细咀嚼,雕刻琢磨,遂成诗篇。因为不是即景之作,而有了一段审美的时间差和心理距离,他的诗作中的理智的成分是占据上风的。自然,在他的心目中,是促使人们按照新教精神反省的鼓舞者和启示者。任何一件平凡的东西都蕴含着某种深奥的寓意。在他的《孤独的游云》一诗中,一片飘逸的金黄色水仙似乎代表着一种具有安抚、震慑作用的宗教神秘力量。

华兹华斯的过分冷静和审慎招来了雪莱的嘲笑。雪莱认为,就华兹华斯对自然的爱而论,他正逐渐变成精神上的阉人。大自然在华兹华斯那里是神圣的母亲,是精神支柱,是宗教信条,他虔敬地仰望,膜拜,赞美,不敢有丝毫的亵渎。

拜伦的经历又是另一个极端。甚至可以说他过的是一种极少数人能相比的极其跌宕起伏的生活。他行为不羁,放浪形骸,才高情浓,愤世嫉俗,被当时的社会视为恶魔,招来了无数的嘲讽和攻击,被迫离开了祖国,四处漂泊。面对上流社会的虚伪,面对平民百姓的麻木,他狂呼,他呐喊,面对华兹华斯笔下宁静的大自然,他同样满腔激情。同样的客观世界,在不同性格不同心绪的人眼里,变得迥然不同。拜伦更注重的是发掘自然的力量与壮美,也就是那契合他本性的特质。拜伦的身上流着暴烈的诺曼武人的血,他属于提坦巨人族,他爱的是激动和狂野的自然,爱的是自然界气度恢宏的美,他熟悉的是大自然的宏伟现象和巨大的变化。在拜伦看来,咏海,就是咏唱狂风恶浪、覆舟沉船;写天空,就要写暴风骤雨、雷电交作。他与之交往的自然,他引为荣耀的自然,是灭绝生命的自然。

在拜伦咏海的诗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字眼:roaivfear,terror,break,sweep,wash……但并不是说拜伦的笔下只有这些令人狂怒、激动的大场景的描写,他还是大自然的恋人,恋人必然就会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拜伦与当时的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他注定是一个孤独者。正像恰尔德·哈洛尔德一样,他做不到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他懂得自己是一个“最不适合与人群为伍的人”4,处在吵吵嚷嚷、拥挤杂沓的人群中,既不被人爱,也没有所爱的人,这在拜伦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可怕的孤独。他宁愿离群索居,与纯洁、博大的自然溶为一体,享受脉脉含情的抚慰。他喜欢独自静坐在岩石上,对着滔滔的河水与广漠的荒原沉思冥想,在这种自由的精神交流中,他虽是茕茕孑立,却其实是最不孤独的。

由于厌恶大都市的虚伪文明而逃向大自然寻求慰藉——在这一点上,拜伦和华兹华斯是极为相似的。华兹华斯曾在《自然量物对于唤醒并增强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想象力的影响》一诗中写道:

不止一次两次,我为摆脱喧哗,

藏进一处安静的湖湾——或是

调皮地一闪身,离开热闹的人群,

在星星的映影上刻划着图形——

我们不难看出,这与拜伦诗作中表达的感情是相当接近的。难怪华兹华斯曾指责拜伦对他的剽窃。华兹华斯那种独特的弹拨和清新生动的诗行,确实在拜伦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留下了类似的印迹。这一点是无须否认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一点,拜伦是一个善于取借别人所长又能有所创新的作家,他并不是一个只嗜好摧毁传统庙宇的狂魔。

参考文献

[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转引,同上。

[3][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转引自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英国浪漫派 篇9

关键词:忽必烈汗,想象,语言,意义

Introduction

Kubla Khan is a famous poem by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which is one of Coleridge’s most haunting and beautiful poems.Some critics argue that it is unique in English poetry or one of the greatest English poems.Furthermore, this visionary poem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ems of the Romantic Period.A manuscript copy of Coleridge's“fragmentary vision”is a permanent exhibit at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1]All of these fames deeply attract us, and we will try to reveal the veil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fantastic vision, rhymed language and profound theme.

1. Summary

The poem is different in style and form from other poems composed by Coleridge.Kubla Khan is subtitled a“fragment”, but it lacks aspects of Coleridge's other fragmentary poems.Instead, its incomplete nature represents aspect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through its form and message.Its language is highly stylised with a strong emphasis on sound devices that change between the poem's original two stanzas.The first stanza of the poem describes Khan's pleasure dome built alongside a sacred river fed by a powerful fountain.The second stanza of the poem is the narrator's response to the power and effects of an Abyssinian maid's song, which enraptures him but leaves him unable to act on her inspiration unless he could hear her once again.Together, they form a comparison of creative power that does not work with nature and creative power that is harmonious with nature.

The poem begins with a description of a magnificent palace built by the Mongolian ruler Kubla Khan during the thirteenth century.The enormous“pleasure-dome”of the poem's first few lines reflects the Khan's sovereign power,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alace and its surroundings convey the grandiosity and imperiousness of his character.In contrast to the structured dome and its gardens, the landscape surrounding Kubla's domain is wild and untamed, covered by ancient forests and cut by a majestic river.While it initially appears that harmony and cohesion exist between these two worlds, the narrator then describes a deep crack in the earth, hidden under a grove of dense trees.In the second stanza, the tenor of the poem shifts from the balance and tranquility in the first few lines to an uneasy suggestion of the preternatural.A woman calls to her daemonic lover and the Khan hearkens to“Ancestral voices prophesying war.”Soon, the vast distance between the ordered domain of Kubla's palace and the savagery of nature—the source of the fountain that feeds the river flowing through the rocks, forests, and ultimately, the stately garden of Kubla Khan—becomes apparent.As the river moves from the deep, uncontrolled chasm of the earlier lines back into Kubla's world, the narrative shifts from third to first person.Afterwards, the poet relates his vision of a dulcimerplaying Abyssinian maiden and recounts the sense of power that exudes from successful poetic creation.

2. Fantastic Vision

Kubla Khan is romantic in the sense that, we can see distant lands and far-off places in this poem, Xanadu, Alph, mount Abora-belong to the geography of romance and Our attention is almost shifted from the pleasure-dome of Kubla Khan to the poet and his extravagant fancy, imagination and poetic creation.The speaker describes the“stately pleasure-dome”built in Xanadu according to the decree of Kubla Khan, in the place where Alph, the sacred river, ran“through caverns measureless to man/Down to a sunless sea.”Walls and towers were raised around“twice five miles of fertile ground, ”filled with beautiful gardens and forests.A“deep romantic chasm”slanted down a green hill, occasionally spewing forth a violent and powerful burst of water, so great that it flung boulders up with it“like rebounding hail.”The river ran five miles through the woods, finally sinking“in tumult to a lifeless ocean.”Amid that tumult, in the place“as holy and enchanted/As e’er beneath a waning moon was haunted/By woman wailing to her demon-lover, ”Kubla heard“ancestral voices”bringing prophesies of war.The pleasure-dome’s shadow floated on the waves, where the mingled sounds of the fountain and the caves could be heard.The picture of the divinely inspired poet in the closing lines can be considered a work of pure fancy, the result of imagination, the dream-like atmosphere.“It was a miracle of rare device, ”the speaker says, “A sunny pleasure-dome with caves of ice!”

opium dream.The poem was inspired by the poet's dream of the pleasure-dome.The bright gardens, the incense bearing trees with sweet blossom, the sunny spots of greenery, rocks vaulting like rebounding hail, the sunless caverns-these are highly sensuous images.In addition to that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oem mainly deals with the poet himself.He could see an Abyssinian maid in his vision who en-kindle his imagination.The speaker says that he once saw a“damsel with a dulcimer, ”an Abyssinian maid who played her dulcimer and sang“of Mount Abora.”He says that if he could revive“her symphony and song”within him, he would rebuild the pleasure-dome out of music, and all who heard him would cry“Beware!”of“His flashing eyes, his floating hair!”The hearers would circle him thrice and close their eyes with“holy dread”, knowing that he had tasted honeydew, “and drunk the milk of Paradise.”

John Lowes claimed that“with a picture of unimpaired and thrilling vividness, the fragment ends.And with it ends, for all save Coleridge, the dream.'The earth hath bubbles as the water has, and this is of them.'For'Kubla Khan'is as near enchantment, I suppose, as we are like to come in this dull world.And over it is cast the glamour, enhanced beyond all reckoning in the dream, of the remote in time and space–that visionary presence of a vague and gorgeous and mysterious Past which brooded, as Coleridge read, above the inscrutable Nile, and domed pavilions in Cashmere, and the vanished stateliness of Xanadu.”[2]

3 Rhymed Language

The poem according to Coleridge's account, is a fragment of what it should have been, amounting to what he was able to jot down from memory:54 lines.Originally, his dream included between 200 and 300lines, but he was only able to compose the first 30before he was interrupted.The second stanza is not necessarily part of the original dream and refers to the dream in the past tense.The rhythm of the poem, like its themes and images,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oems Coleridge wrote during the time, and it is organized in a structure similar to 18th-century odes.

“Kubla Khan”is famously incomplete, and thus cannot be said to be a strictly formal poem--yet its use of rhythm and the echoes of end-rhymes is masterful, and these poetic devices have a great deal to do with its powerful hold on the reader’s imagination.The chant-like, musical incantations of“Kubla Khan”result from Coleridge’s masterful use of iambic tetrameter and alternating rhyme schemes.The first stanza is written in tetrameter with a rhyme scheme of ABAABCCDEDE, alternating between staggered rhymes and couplets.The second stanza expands into tetrameter and follows roughly the same rhyming pattern, also expanded—ABAABCCDDFFGGHIIHJJ.The third stanza tightens into tetrameter and rhymes ABABCC.The fourth stanza continues the tetrameter of the third and rhymes ABCCBDEDEFGFFFGHHG.

The poem relies on many sound-based techniques, including cognate variation and chiasmus.In particular, the poem emphasizes the use the“æ”sound and similar modifications to the standard“a”sound to make the poem sound Asian.Its rhyme scheme found in the first seven lines is repeated in the first seven lines of the second stanza.There is a heavy use of assonance, the reuse of vowel sounds, and a reliance on alliteration, repetition of the first sound of a word, within the poem including the first line:“In Xanadu did Kubla Khan”.The stressed sounds, “Xan”, “du”, “Ku”, “Khan”, contain assonance in their use of the sounds a-u-u-a, have two rhyming syllables with“Xan”and“Khan”, and employ alliteration with the name“Kubla Khan”and the reuse of“d”sounds in“Xanadu”and“did”.To pull the line together, the"i"sound of"In"is repeated in“did”.Later lines do not contain the same amount of symmetry but do rely on assonance and rhymes throughout.The only word that has no true connection to another word is“dome”except in its use of a“d”sound.Though the lines are interconnected, the rhyme scheme and line lengths are irregular.

“Kubla Khan”is a poem clearly meant to be spoken.So many early readers and critics found it literally incomprehensible that it became a commonly accepted idea that this poem is“composed of sound rather than sense.”John Bowring stated“The tale is extraordinary, but'Kubla Khan'is much more valuable on another account, which is, that of its melodious versification.It is perfect music.The effect could scarcely have been more satisfactory to the ear had every syllable been selected merely for the sake of its sound.And yet there is throughout a clos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metre, the march of the verse, and the imagery which the words describe.”[3]Its sound is beautiful--as will be evident to anyone who reads it aloud.

4. Profound Theme

Kubla Khan is about poetry and the two sections discuss two types of poems.The power of the imagina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o this theme.The poem celebrates creativity and how the poet is able to experience a connection to the universe through inspiration.As a poet, Coleridge places himself in an uncertain position as either master over his creative powers or a slave to it.The dome city represents the imagination and the second stanza repres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oet and the rest of society.The poet is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humanity after they are exposed to the power to create and are able to witness visions of truth.This separation causes a comb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t and the audience as the poet seeks to control his listener through a mesmerising technique.The Preface, when added to the poem, connects the idea of the paradise as the imagination with the land of Porlock, and that the imagination, though infinite, would be interrupted by a“person on business”.The Preface then allows for Coleridge to leave the poem as a fragment, which represents the inability for the imagination to provide complete images or truly reflect reality.The poem would not be about the act of creation but a fragmentary view revealing how the act works:how the poet crafts language and how it relates to himself.

Through use of the imagination, the poem is able to discuss issues surrounding tyranny, war, and contrasts that exist within paradise.Part of the war motif could be a metaphor for the poet in a competitive struggle with the reader in order to push his own vision and ideas upon his audience.As a component to the idea of imagination in the poem is the creative process by describing a world that is of the imagination and another that is of understanding.The poet, in Coleridge's system, is able to move from the world of understanding, where men normally are, and enter into the world of the imagination through poetry.When the narrator describes the“ancestral voices prophesying war”, the idea is part of the world of understanding, or the real world.As a whole, the poem is connected to Coleridge's belief in a secondary Imagination that can lead a poet into a world of imagination, and the poem is both a description of that world and a description of how the poet enters the world.

Hence, despite the plentiful criticism it has elicited, most assessments of“Kubla Khan”remain unable to answer with any degree of certainty the question of the poem's ultimate meaning.In part due to its status as a verse fragment and the continued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its origins, “Kubla Khan”has tended to discourage final interpretation.Nevertheless, most critics acknowledge that the juxtaposed images, motifs, and ideas explored in the poem are strongly representative of Romantic poetry.As such, critics have found numerous indications of a thematic reconciliation of opposites in the poem.Similarly, “Kubla Khan”is thought to be principally concerned with the nature and dialectical process of poetic creation.The work is dominated by a lyrical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a common feature of Romantic poetry, in which landscape is typically viewed as the symbolic source and keeper of the poetic imagination.Guided by Coleridge's complex rhyming and metrical structure, “Kubla Khan”first describes the ordered world of Kubla's palace and then—with an abrupt change in meter and rhyme immediately following—depicts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world that the Khan cannot control, even as i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of his power.This pattern of contrast between worlds continues throughout the poem, lending it both a purpose and structure that, critics suggest, represents Coleridge's ideal of a harmonious blend of meaning and form in poetic art.

5. Conclusion

Kubla Khan is a dream poem and related to works describing visions common to the Romantic poets.Though it is only a piece of fragment, the poem was endowed with ever-lasting charm for its fantastic vision, rhymed language and profound theme, which got to an art of ecstasy that“willing suspension of disbelief for the moment”.[4]Particularly the rhymed language is highly praiseworthy by the Western literary critics.When talking about the poem, Leigh Hunt claimed it“is a voice and a vision, an everlasting tune in our mouths, a dream fit for Cambuscan and all his poets, a dance of pictures such as Giotto or Cimabue, revived and reinspired, would have made for a Storie of Old Tartarie, a piece of the invisible world made visible by a sun at midnight and sliding before our eyes...”[5]

参考文献

[1]飞白.世界名诗鉴赏辞典[Z].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9.

[2]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3]杨德豫.神秘诗!怪诞诗!——柯尔律治三篇代表作[M].北京:人民 文学出版社, 1992.

[4]http://www.phrases.org.uk/meanings/suspension-of-disbelief.html

英国浪漫派 篇10

凯斯·威廉姆斯出生于1958年,先后在英国金士顿和泰晤士(即格林威治)建筑学院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他早期曾在谢伯德·罗布森(Sheppard Robson)和特里·法雷尔(Terry Farrell)的事务所工作。1987年他与金士顿校友特里·帕森(Terry Pawson)创立了帕森·威廉姆斯事务所,在他们合作的10年中做过一些很成功的项目。为了实现自己的建筑构想,威廉姆斯在2001年成立了他的凯斯·威廉姆斯建筑设计事务所。短短10年内这所位于伦敦的事务所已经获得20多个主要的设计和建设奖,其间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获“BD公共建筑设计年度奖”1),也多次赢得国内和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竞赛中的对手往往是奇珀·菲尔德、艾森曼、安藤忠雄、霍尔等国际明星建筑师。在完成的许多重要的城市与文化项目中,威廉姆斯持续着对建筑的执着探索。他不是当代盛行的表现主义与“高技派”热潮的倡导者,而是延续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核心理念,并将艺术领域中获取的灵感与精神融入建筑创作,塑造了他的理性而富于浪漫色彩的“特定建筑”。

2特定建筑

当今整个欧洲的建筑界明显地倾向于一股以技术驱使的表现性或符号化建筑形态生成的设计热潮,在众多设计作品以其抢眼的非线性建构成为时代的新宠时,凯斯·威廉姆斯就像一个冷静而务实的旁观者。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设计原则与建筑语言。在现代主义受到人们的不断质疑时,威廉姆斯的作品继承并推进了它,令人们看到其中包含了永恒的生命力。当依靠炫耀时髦曲线和怪诞形状的数字化建筑层出不穷的时候,威廉姆斯在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完成了对空间细致而到位的诠释。他对于历史与文脉方面的关注似乎十分贴近阿尔瓦·罗西的新理性主义,却又不局限于抽象的符号化与形态生成。他总能够以一种周全并令人信服的态度对待城市环境,在尊重建筑内部生活的条件下综合考虑功能和审美因素,他的建筑永远带着清新脱俗的气质,宣示着简洁与优雅的共存。

“建筑中既有合乎逻辑的、务实的、理性的一面,也有来自于感官和审美的一面。没有这些相反原则之间的冲突也就不会产生伟大的建筑。”2)是威廉姆斯一直以来的设计信条。他的建筑具有明确的理性主义特征,它们形体规整,外观纯净,功能关系清晰明确,内部空间高效而实用,为使用者在建筑中的活动做了周全而严谨的考虑。但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当代的情感因素。威廉姆斯的创作灵感常常来自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他热衷于从建筑学的角度审视它们所暗含的结构逻辑,从中汲取感官情趣与处理方式,将之融入建筑形态的表达中。他的建筑如同一个个艺术品有着独立的思想内容,呈现出谦逊而有力的文化性与姿态感。它们在很好地契合基地环境的同时显示着自身的存在,秩序井然又不乏人性化的空间处理赋予建筑恰当的情感基调。它们从整体到细部,每一处都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并表达独到的设计理念,就像一个特定的“语汇”。威廉姆斯把这些作品称为“特定建筑”。

3设计解读

威廉姆斯的作品涉及居住建筑,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如博物馆、市政建筑、观演建筑等。他的每一个建筑作品中都体现着浪漫的理性原则和特征,以下从城市环境、建筑空间与材料表现三个方面解读他的“特定建筑”。

3.1城市环境:激活与契合

“建筑与城市的对话”是威廉姆斯在建筑设计中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设计的许多建筑项目的基地毗邻古建筑遗产或处于特殊的历史街区中,但在他看来特定的城市文脉与环境因素是成就新建筑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些条件也给新建筑的特定表达带来机遇。他以基地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建筑本身的功能来探讨建筑的意向,使新建筑在城市环境层面上与原有建筑环境相协调,同时也成为城市街区中一个新的强化点。他十分注重建筑的朝向及视觉因素与城市环境的对接,并充分考虑城市景观与建筑内部空间的视线关系,以及建筑的形态对城市天际线构图的贡献。这样的建筑即使用现代的手法搭建,却能够与老建筑非常好地和谐共处,既做到了对城市文脉的契合,又为街区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屋(伦敦,2001~2005)是威廉姆斯设计的一个住宅项目,基地位于历史建筑保护区内,处于两个城市地段的交界处。威廉姆斯利用基地的长度,将这栋房子设计为一个较为低矮的建筑,使它对外呈现一种含蓄内向的特性,保证了住宅本身私密性的同时也维持了原有街区风格的连续性(图1、2)。建筑形态层层跌落,三层体量呼应了赫尔街上的叠层建筑环境,一、二层是主要的起居空间与卧室,东边的单层家庭娱乐室是从平面一侧延伸出来的一个很长的条形体量,其地下设置了一个可采天光的游泳池。面向基地中原有花园采用大片玻璃处理取得了良好的视野,使得内部与外部环境相融合(图3、4)。这个项目中住宅的功能得到了恰当的诠释,很好地契合了城市环境,并主动地两个城市地段衔接起重要作用。

海事博物馆(赫尔辛格,2007)是对一个地下旧船坞的改造与功能置换项目。项目地点紧邻克尔伯格堡遗产保护区,为保证面向城堡的视野,威廉姆斯在博物馆上部的广场平面上开了一个凹槽,用一组台阶引导人们通向地下博物馆的入口(图5)。一个矗立在入口前可垂直滑动的石碑是博物馆大门,它可被提升至地面以上7m,滑落之后又隐没于地平线以下,成为地面上不显眼的视觉要素(图6)。它既是新博物馆的标识,又确保了正对克尔伯格堡的方向没有任何视线上的遮挡。博物馆的屋顶采用半通透的材质,在广场表面清楚地描绘出旧船坞的平面形状。馆内尽可能地保留了这座旧船坞的原有特色,经过改造的巨型海员窗给出直面海洋的视角,强调了旧船坞建筑、新海事博物馆、人和海洋四者的联系(图7)。

3.2建筑空间:趣味与秩序

威廉姆斯的建筑作品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秩序性。在内部空间的组织上,利用控制性元素将各部分使用功能串联起来是他的惯用手法。通高的中庭与上下通达的楼梯等常作为整个建筑的核心空间,其他功能的空间围绕它们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清晰的内部流线。这样的建筑有干净而纯粹的外观,其空间构成采用了各种巧妙的切割手法,利用不同的方式将自然光引入室内,令使用者总能惊喜地发现许多结合使用功能营造出的轻松欢快的趣味性空间,调和了建筑秩序潜在的严肃性。威廉姆斯的建筑空间也往往具有极强的可适应性。如美术馆中采用的可自由变动的陈列架以供悬挂各种类型的展品,无论是油画、雕塑,还是文字或数码艺术品均可满足。能够根据观众的数量调节的可伸缩观众席等处理。

位于德国的纳粹档案陈列馆(慕尼黑,2008~2009)是威廉姆斯参与过的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针对纳粹统治这一敏感与复杂的议题,威廉姆斯将建筑设计为不对称的两部分,二者之间逐层上升的主楼梯位于一条狭长的采光缝正下方,它给建筑平面的中心地带引入了天光,并提供了一个使参观者在穿越层层垂直空间参观和活动时均可见的恒定参照点。非对称的开窗处理削弱了建筑的存在感,并为内部空间展开了城市景观与纳粹组织中心旧址的视角,给予建筑内部与外部极强的视觉连接感(图8、9)。

阿斯隆市政厅(阿斯隆,2001~2004)是威廉姆斯为爱尔兰设计的一座市政建筑,大楼的形体由4个基本的构成要素组成,一个内设迎宾楼梯、巨大通透的中央入口大厅成为组织各功能空间的关键元素,大厅的右边是一个便利商店及位于二层的会议室,左边略有高差的两个方形体块容纳了图书阅览室与市政办公空间(图10、11)。中心式的功能安排使建筑各部分有着便捷的通达性,空间的高效利用也解决了项目中紧张的面积预算问题。顶部采光的中庭和形式豪迈的主楼梯营造了一种令人自豪的氛围,会议室的顶棚上,透过自渲染着神秘气氛的圆形天窗洒下的天光随着时间与太阳角度的挪移给人以极强的仪式感,使人们能够在建筑内部感知外部世界(图12、13)。南立面上的石质格栅不仅加强了建筑语汇并且能够在夏天起到遮阳的作用,使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自然通风来为室内空间提供必要的冷却措施,令这座建筑有着相当低的能耗需求。

3.3材料表现:魔幻与真实

材料的建构力求表达其本真性和营造空间的氛围是威廉姆斯设计中的另一个特点。他选用的建筑材料不是最新、最潮的高科技产物,相反却往往是常见的石材、木材和粉刷墙面。用于构筑建筑外皮的材质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质,它们准确地勾勒出建筑的情感基调,并显示出对环境的尊重与融合;在内部空间的表现中,材料成为一种传达功能信息的语言,各种材料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并烘托出空间的特质。

在为孩子们设计的独角兽剧院(伦敦,2001~2005)中,表皮材料在色调与文化上建立了同市内公共建筑物的联系,建筑内部被发亮的铜质镶面板包裹的主剧场、后台部分光滑的蓝色陶瓷面砖以及色彩明快的粉刷墙面明确区分并标示了各空间的不同功能,质感的对比烘托了室内的氛围,使建筑有着喜悦,亲切和热烈的情感动态(图14~16)。

韦克斯福德歌剧院(爱尔兰,2005~2008)的主观演厅中,威廉姆斯用纹理浪漫而优雅的北美黑胡桃木构造了一个井然并模数化的内表皮,它尽管有着扭曲与移位却仍保证了较强的整体性,其夹层有着陡峭线脚的挑檐,并在朝向舞台一侧做了漂亮的收头。座椅采用工艺优质的淡紫色皮革,华贵质感的交织诠释了空间的性质品位及歌剧艺术的高雅(图17、18)。

凯斯·威廉姆斯以一种既不夸大也不过于拘谨的方式在现存文脉中成功地植入了新的文化建筑,使建筑不仅对一个新的街区地点进行限定,而且能够很好地融入其中。建筑物表达了一定的公共性,成为这个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并赋予了新的意义。

威廉姆斯始终坚持创造与探索。他坚信一个项目无论看上去有多么复杂,其中也一定有潜藏着的线索,而建筑师的职责就是准确地找出它们,并结合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思考予以实践。在这样的理念驱使下,凯斯·威廉姆斯以其独特的手法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融合,成就了他的“特定建筑”。

4结语

凯斯·威廉姆斯既不盲目追随盛行流派的步伐,也不附庸风雅,而是回归设计的基本原则,关注建筑与城市环境关系,以及建筑自身的形态、材料表现。他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经典法则与当代的艺术风格很好地融为一体,营造出富含独特品质的人情化空间。他的建筑总带有明确的情感基调,既不失与原有建筑的文脉衔接,又能表达出新建筑自身的特质。他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对永恒的建筑价值观做出了理性而合理的阐述。威廉姆斯以其作品的理性与感性结合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令人们重新思考建筑的深层内涵和存在的意义。他坚持的不是一种建筑风格,而是一种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2])Keith Williams.Keith Williams:architecture of the specific(Master architect series)[M].Images Publishing Group,2009:5.

[1]Keith Williams.Keith Williams:architecture of the specific(Master architect series)[M].Images Publishing Group,2009.

[2]刘小虎.在理性与感性的双行线上——冯纪忠先生访谈[J].新建筑,2006(1):106-110.

[3]周凌.不老的现代性:阿尔瓦·西扎的建筑历程[J].建筑学报,2011(10):30-3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英国浪漫派】相关文章:

英国浪漫主义07-15

浪漫主义英国文学07-21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07-05

英国浪漫主义的特征09-02

浪漫情话04-23

浪漫诗词05-05

浪漫诗集05-21

浪漫七夕05-22

浪漫宣言06-23

浪漫签名08-21

上一篇:WiGig下一篇:复合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