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2024-09-07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精选十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篇1

关键词: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

教育部在1997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 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农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以下简称农资专业) 。环境监测是面向农学院农资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选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环境监测方案制定实施的原则;同时通过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长江大学自2003年合并成立时设立农资专业并开设环境监测课程, 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资源条件, 针对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且对实践技能要求高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并学习有益的经验, 在课程学时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成绩考核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教学效果良好。

一、调整优化课程授课学时分配及授课内容

1. 调整课程总学时及学时分配。

环境监测课程原有总学时为40学时, 理论课和实验课学时均为20学时。根据该课程特点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 在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时, 将总学时调整为48学时, 增加了8学时的实验课。在实践教学环节, 将课程实习由0.5周增加到1周, 即新增加0.5周用于完成2个综合性的设计实验。

2. 优化理论课教学内容。

我校农资专业环境监测课程选用教材为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 该教材全面涵盖了当前环境监测领域的主要内容, 但对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明显偏多。因此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首先,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将各章节中重复的内容提取出来详细讲解一次即可, 如水体、大气、土壤等不同环境要素中相同监测项目的测定等;其次, 删减一些实际应用少、行业性强的监测项目, 并注意与本专业已学过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土壤农化分析》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区别和有机结合, 如环境监测中的相当部分监测项目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对本专业学生来说已较熟悉, 可适当删减。此外, 随着我国近年来有关环保政策法规和环境标准的不断出台以及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 及时调整、更新和补充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后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 为在有限学时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其实践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合理设置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显得非常重要。基础性实验课方面, 尽可能开设了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一定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操作增强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正确使用监测仪器的能力。另外, 原有的基础性实验课模式是以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之后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操作, 不利于学生对完整实验操作技术的掌握, 目前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发挥指导性作用, 实验全过程尽可能由学生独立完成, 包括材料准备、试剂配制等。同时, 改变传统的得到检测数据即完成实验的做法, 要求学生对照实验结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评价, 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作风。

环境监测除实验室中的检测外, 还包括监测方案的制定、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保存、监测技术的选择、数据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为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环境监测过程, 增加了综合性设计实验, 主要针对大气和水两个环境要素进行。大气环境综合性实验要求完成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水环境综合性实验要求完成受学校农场稻田总排水渠影响的太湖港河的水质监测。实验开始前, 召集各组学生讨论、讲解各自实验方案, 经老师指导修订成可行的监测方案。在实验过程中,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共同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实验结束后要求各小组总结汇报, 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评。通过综合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程实习中还组织学生到本地的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 使学生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最直观的认识,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邀请监测站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解操作规范、数据处理等内容,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标准规范的工作态度。

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充分把握课程特点基础上, 通过实践和总结, 初步形成了《环境监测》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首先, 坚持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与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课重点讲授各章节中重要的概念、监测原理及新技术等, 与其他课程重复以及非重点的内容, 则在给出提纲后由学生自学讨论, 最后教师作必要的概括总结;实验课重点讲授实验原理、关键性的操作技能, 对出现的问题, 则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析查找原因, 最后由教师作讲评和总结。其次,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安排实验课使其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紧密衔接, 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而对于部分抽象和难于理解的理论, 则通过边做实验边讲解, 最后进行理论总结方式进行,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次,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中引入大量图表、图片、动画等, 提高了授课效率, 弥补了理论课时不足, 又使抽象的讲授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新型仪器的发展速度, 则通过仿真实验动画等生动直观地演示其工作原理及操作技术过程, 从而快捷和高效地拓展学生的环境监测知识。另外还采用了其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如典型案例分析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三、改革成绩考核体系

成绩考核评定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导向作用, 考核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成绩考核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首先, 根据教学学时和内容的调整, 相应改革了考核的指标和权重, 由理论考试占60%, 基础性实验占20%, 参观实习占20%, 调整为理论考试占40%, 基础性实验占20%, 综合性实验占20%, 参观实习占20%, 提高了实践教学部分所占的比重。其次, 改革了考核内容和方式。在基础性实验成绩评定中, 在原考核依据上, 增加实验结果误差分析及改进建议,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性设计实验成绩评定中, 增加了监测方案制定的小组讨论汇报和监测实验全过程的总结答辩, 既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完善的成绩考核体系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成绩的认可程度,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张娇, 史衍玺.农业院校环境监测课程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2) .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性质 篇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方面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土壤资源管理、土壤、植物和肥料分析、肥料生产加工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肥料研制和生产、农化服务、营销和肥料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于1999年更现名,前身土壤农化专业成立于1958年,是东北农业大学传统的重要专业之一。现有专业教师13人,实验教师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本专业采用“3+1”培养模式,即3年课程学习+1年生产实习(论文),实行导师制,注重强化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自主创业、市场开发能力。培养掌握肥料配方研制、土壤肥料及其它环境因素的测试分析、肥料生产工艺、管理、营销等方面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施肥技术、土壤地理学、土壤调查与制图、肥料加工和营销、农业生态学等。

毕业去向

科研院所--从事土壤和施肥技术理论研究、产品开发等工作。

高等院校--从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公司企业--从事肥料产品技术开发、产品加工、营销及农化服务等工作。

事业单位--从事农业生产中土壤利用与肥料施用的管理、绿色食品开发、新型肥料的推广等工作。

自主创业--自己创办企业或合资创办企业。

考研究生--考研率40%左右。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农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

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与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

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 篇3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内容由土壤学(soil science)、植物营养(plant nutrition)和肥料与环境(fertilizers and environment)三部分组成。土壤学部分包括土壤形成与发育、土壤胶体、土壤有机质和离子交换;植物营养部分包括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肥料来源、养分的迁移途径与植物吸收、作物养分需求、肥料施用、养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肥料与环境部分包括养分循环与损失控制、农地磷素的径流损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内容,基本涵盖农业土壤资源、养分资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特点,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翻译技巧及英文科技写作要点,培养阅读专业英文期刊或书籍、进行文献资料翻译及简单的专业对话交流的能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英文资料,了解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读写听说译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的几点改进

笔者通过近几年该课程的授课与探索,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选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没有现成的教材课本,本课程的教材选自国外原版专业书籍的部分内容、难易程度中等。为了逐步、顺利地完成从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在初期选用专业英语短文,配以若干练习以保持教学的延续性,并对容易产生歧义的专业词汇或模糊性的语篇进行分析,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科技文章的通篇结构,为英文写作打下基础[1]。此阶段可选用教材中较容易的部分进行。随着学生的逐步适应,难度逐渐增加,重点集中在扩大阅读范围和提高英译汉能力,逐步转到专业性外刊阅读。

专业英语的学习依旧需要大量使用适当的英汉、汉英和英文词典,常用的词典有《牛津英汉百科大辞典》、《当代汉英词典》、《现代高级牛津双解辞典》等。专业词典采用谢建昌主编的《土壤·植物营养·环境词汇》。该词典收录的内容包括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生态、资源、环境污染与防治和农业技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农资环专业英语工具书。

从农资环专业文章选择到外刊选用是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又一难点,此时学生虽初具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但接触没有注释和教师讲解的英文原文心理压力大[2]。在专业英语阅读初期,中文期刊的中英文摘要、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可作为外刊阅读过渡性阅读对象,然后进入专业刊物。专业英语刊物主要有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Plant and Soil,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hnology等。

(二)能力培养

大学基础英语学习能力培养体现在读、写、听、说、译等方面,但农资环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能力培养必须是基于学情分析的能力培养,需要因材施教,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我校农资环专业中,除了极个别以其他外国语种(如俄语)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会选修该门课程;选修人数众多,有时可多达一百多人,并且专业课程水平和大学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读、写、听、说、译等方面,阅读理解和英译汉能力相对稍强,听力理解和汉译英次之,英语口语交流很弱。即使是其余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往往是哑巴英语,不敢开口。基于这种现状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我们将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作为重点进行训练,继续强化阅读和英译汉,兼顾听力和口语锻炼。

(三)教学方法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之后,教学方法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结合英译汉,进行口语和听力锻炼。

每次两节课的课时里,安排一节课进行口语、听力和英译汉的统一练习。随意选取数个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内容,其余学生尽量合书聆听;再选取另一些学生就听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或者提问;然后选取别的学生就前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就阅读内容进行翻译;最后根据学生归纳、提问、回答和翻译的情况,进行评说、纠正与改善。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的英译汉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兼顾阅读、听与说的锻炼,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提升汉译英能力。

学生汉译英能力较弱,而这种能力对计划考研和将来在职场上发展良好、有机会进行国际交流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很多学生感觉自身英语基础薄弱,或者认为毕业参加工作后应用英语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因而对英语学习要么不感兴趣要么不重视[3]。针对这种状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划一,可以分层次要求。

对于后者,要求他们至少要掌握基础的专业词汇和汉译英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应对后续的学习需求。因为在本课程完成后,他们很快就进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论文包括英文摘要;而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基于中文摘要的篇幅比较小的专业英语论文,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词汇,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译英能力,独立完成自己论文的英文摘要。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为了消除距离感,选用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翻译蓝本,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并对本学院的科研领域有所了解。

对于前者,则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汉译英水平;而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因为自身的需求,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专业英语,并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他们翻译本专业专家学者的中文科研论文。这样安排一可以锻炼专业英语的汉译英的能力,二可以了解本专业的研究者们在哪些研究领域做了哪些研究工作,自己将来毕业实习可能会做哪些方面的试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对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一举两得。

通过探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一娣.法律专业英语的教与学[J].现代法学,1993,67(3):76-78.

[2]谢中,李运姣,康思琦.有色冶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3,(3):44-46.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篇4

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改革需求

资源与环境既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与社会发展极不相符的是, 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数量明显不足, 土壤生产力水平较低, 农业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等十分突出的问题, 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人类的健康等, 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制约着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目标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部署的提出, 全国省市 (区) 相继实施生态建设和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 资源与环境建设提上日程[2]。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大量具备资源、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农业资源、农业环境领域。因此, 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加大改革调整, 着力培养拥有农业生产技术背景、懂新型农业课题研究开发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2.1 专业管理机制建设

加强专业管理机制的改革与探索就是将教研室管理转变为专业管理。各教研室合并, 同时聘任专业主任、副主任, 实行专业主任负责制, 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 积极协调与配合院教学秘书工作, 完成专业各项教学管理。此外, 要全面负责专业建设, 加强社会人才需求研究, 由此制定专业建设目标并规划具体可行。作为教与学的纽带, 教师要加强教学活动的组织及质量监督, 对学生主要学习环节和职业发展给予针对性指导, 做好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

2.2 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改革与探索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特点重点探索互动式、案例式、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教学质量。设计出适应学生学习与认知的课件, 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 通过新颖的考试形式来充分反映出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真实能力的掌握。同时, 加强多媒体授课质量, 提高必修课多媒体授课课时等,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材建设改革与探索

从制度上严格教材的选用, 确保教材质量。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通常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部级教材及21世纪新教材, 确保50%以上的教材为近3年内出版的或是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同时, 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适应性较强的高规格教材编辑, 2005年以来主编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 教师发表相关教改文章10余篇, 打破教材传统陈旧现象。

2.4 加强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调研, 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和探索。在基础理论方面, 形成以生物学、地学、化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综合知识体系;在行业方面, 以农业资源与环境技术为主, 面向农业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培养既懂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人才;在发展方面, 考虑继续深造与就业需求并重的专业发展指导思想。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需求, 融入现代教育理念,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平台+模式”的教育模式, 着重突出专业应用型特点。在课程体系建设上, 基于资源环境基础平台课程, 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 增加化学、生物学基础课程课时数, 并增加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等主干课程课时数, 以突出专业特色。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应用技能, 增添农业环境监测、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课程, 为专业、模块课程设立单独实验课时, 实现综合性课程教学,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2.5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建设

构建专业性、创新性教学平台,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仪器等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 不断扩大开放实验室范围, 加强土壤农化分析、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等功能性实验室建设, 并建立接近实习内容的片区实习基地, 加强实验课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十五”以来, 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 其中中国-欧盟国际合作项目1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省部级课题67项;选育出优质早熟梨品种“新梨7号”, 获植物新品种保护1项;推广成果20余项, 通过兵团科技成果鉴定项目6个;获兵团、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9项;自治区、兵团优秀学术论文21项, 这些都为学院教师、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本着“培养、提高、稳定、引进”的原则, 不断引进高水平学术方向带头人, 并派遣现有骨干教师在职培养、出国深造等, 全面建设一支能满足专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秀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3人, 其中教授13人, 副教授32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49.5%;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到82.2%;有突出贡献的国家、部省级专家1人;先后有多人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和自治区优秀教师。当前, 学院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在职培训, 争取全面提升整个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夯实青年教师队伍成长基础, 制定激励考核机制,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确保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层次较高、学院结构广泛的高水平师资人才队伍。

摘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及国家发展建设战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从充分认识专业建设背景及人才需求, 从专业管理机制、教学方式及手段、教材内容、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改革及方向探索。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泉, 刘昊, 李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8)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 篇5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材料,我是xx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毕业生。与众多莘莘学子一样,毕业在即,收获在望,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我十分珍惜在校的四年时光,在这四年里,我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课余时间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把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20xx年5月到10月期间,我参加了国家重大水专项洱海流域的治理项目,从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今后开展的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假期我还参加了各种技能培训,例如,参加了国家二级VB的知识学习,掌握了各种计算机操作技能。在生活中,我经常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与班上组织的各项运动,和班上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这大大的增进了我的自信。

尊敬的领导,您做为现代社会的英明管理者,物色一名精干得力的助手,一定是您的夙愿。即将完成学业的我有奋斗信心,前进动力,对工作认真负责,怀着自信的我向您推荐我自己,希望您给我一个施展自己的空间!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xx

日期:20xx年x月x日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求职信2

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关注我的个人求职信。

本人是一名xxxx届本科生,就读于山西农业大学,我的姓名是xxx,所读专业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在校期间我刻苦学习、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我的努力进入了学校的辅修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同样以优良的成绩圆满毕业,能连接局域网及INTERNE的接入。在校期间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许多计算机知识,WORD、AUTOCAD、PHOTOSHOP、及C语言、汇编语言、HTML等都得以学习和掌握。特别是对WORD、AUTOCAD的应用十分熟练。我已经具备了计算机操作的基本能力,并且坚信会在计算机应用及编程方面创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其中英语是我擅长的科目之一,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我在英语阅读与写作上更显优势,借助词典能阅读翻译专业型英文资料,总之我有着相当的英语简历水平。

平时我的课余活动也十分广泛,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都是我的爱好,还喜欢阅读书籍,这主要是为了培养艺术能力,有艺术才会树立好形象,才能用计算机设计出代表个人、企事业单位的好标志。

下页附个人简历表格,期盼与您的面谈!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篇6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国际上掀起了对资源环境问题研究的热潮,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出现人们想象的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而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各种环境生态问题层出不穷,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对宏观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洁净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求有舒适高雅的住区环境。城市和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诸多矛盾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要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实施科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在此背景下,全国及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开展新的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市场需求[1,2]。

国家教育部1999年增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对“经济地理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的合并调整[3],是一个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学科的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同时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也联系密切。该专业自开办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1-6]。据统计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162所,包括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工程类院校其他类型院校等[4]。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背景,该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如生态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3]。

从培养方案来看,该专业培养定位基本上是典型的“通才型”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涵盖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这种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地理科学领域与地理科学专业竞争,在环境科学领域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竞争,在规划领域与城市规划专业竞争,在土地管理领域与土地管理专业竞争,在房地产领域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竞争,“通”而不“专”使该专业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的劣势。

(二)专业特色

从专业设置上看,该专业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存在着较大的重复性。从课程设置上看,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基本雷同,涵盖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地质矿产、房地产、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大而宽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其自身特色和优势,造成办学理念、学科优势不能投入到办学过程中,特色不明显。

(三)实践技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课程设置过多,但总学时又有限,多数院校多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而且一些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或依赖于原有专业,或与传统地理专业相似,针对性不强。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院校与社会相关部门之间、校际之间、校企之间以及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较少,学校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只是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实践教学。同时,学校经费短缺也严重制约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问题是一个专业的核心问题,主要指该专业的对口就业问题,它反映了社会对其认知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宽口径”,表面上看,毕业生可以在计委、城规、国土、环保、旅游以及教学研究机构等部门或企业选择就业。但是。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重叠,加上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单位用人的学历门槛不断提高,行政管理部门进人将更加困难,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已成为许多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该专业至今没有相应硕士学位点,毕业生只能去报考地理学、环境学、管理学等相近专业的研究生,或跨专业报考,深造对口不明确,为深造带来一定的难度。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对专业普遍缺乏兴趣和热情,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一)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概况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工科办学历史长,实力较强,而理科等其他学科相对薄弱。加上学校地处安徽省为资源大省、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学校为了加强理科的发展,于2001年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专业设于地球与环境学院,建立于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之上,另外我校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也为本专业的开办奠定了有了条件。

该专业开办8年来已经有5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从毕业生就业来看,虽然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90%以上,但大部分不能对口就业。毕业生去向多为矿山企业,从事煤矿地质、测量等工作,到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及科研机构相当少,出现了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就业竞争。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在校低年级学生专业信心的树立,大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缺乏专业兴趣,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明确专业定位。我校地处安徽省为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粗放型开发模式以及部分地区无序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人居环境恶化。如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地表塌陷使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石灰石资源开采对地形地貌的破坏。特别是一些个体采矿者,由于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无序采矿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安徽省与周边省,如江苏、浙江相比,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

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发展特点,主动接轨社会需求,依托我校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建筑学等专业的优势,其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为矿山环境规划与治理、城乡规划管理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厚基础、宽口径”是本专业的重要特点,也是造成本专业课程体系庞杂、主次不明的主要原因。我校该专业开办以来,课程体系中主要包含了水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经济等多个方向的课程,结果学生学的知识不少,但重点方向不突出,影响了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以及对专业的整体把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是充分认识自身的专业特色,根据确定的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调整,避免多学科课程的简单堆砌;二是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多开设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三是加强实践技能课程的安排,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择业要求,我校于2009年7月进行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第三次修订。一方面继续加强专业基础课建设,另一方面根据专业方向对专业课进行整合与重组,设置矿山环境规划与治理、城乡规划管理二个专业课群组。专业方向通过专业基础课+课群组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来实施和体现。修订后的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专业基本要求,尤其是课群组的设置,使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逐步得到优化,避免了课程设置混乱现象。对培养具有坚实基础、广博知识、学有所长、适应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择业的要求。

3.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使该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知识与技能结构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即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素质拓展三大模块组成。

课程实践模块是在理论可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而开设的,包括课内实习和课程设计实践课,如普通测量实习、遥感实习、地图编绘与GIS课程设计、矿产资源规划课程设计等。

专业实践模块是在综合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基础上,利用专业手段与技能完成一定的专业任务,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如地质与地理认识实习、生态与人文实习、城市建设与规划设计、矿山地质环境规划与治理、矿山土地复垦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建立大别山生态实习、巢湖地质地理实习、淮南市矿业城市等实习基地,其中淮南市矿业城市实习基地实习内容较多,包括煤炭开采塌陷调查、固体废弃物堆放、土壤环境评价、土地利用分析、城市规划与发展等[7]。

素质拓展模块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利用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及寒暑假时间,结合淮南典型的矿业城市与能源消耗城市的特点,进行资源、环境调查实践活动。

通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相信会改变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与技能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状况。

4.推行导师制。内和国外大量实践证明,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好的制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教师在关注他们学习状况和进步,给予指导、批评和鼓励。在导师制体系中,每位导师与单个学生交往,容易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生活、业务学习状况,并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导师作为专业教师,容易发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加强,有利于引导学生向更细的专业方向发展、深造。导师还可以利用自己在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优势,使学生介入科研和专业实践,使他们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观察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造就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四、结语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我国资源、环境与城镇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设置的,由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模式,带来了课程体系宽泛,专业特色不突出,实践技能薄弱,就业方向不明确,深造困难等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该专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实际需求,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并以此为依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同时,针对该专业当前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和热情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等形式,加速推进该专业发展。但是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过程,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视及加速城镇化建设政策,为本专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2]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4):16-18.

[3]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79(3):50-53.

[5]叶新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师,2007,(8):133.

[6]宋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高峰课程探究 篇7

顶峰体验课程(capstone experience cours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以整合知识、连接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它顺应了科学、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专业高峰课程是借鉴美国高校高峰体验课程实践经验,在本科一系列课程的最后阶段开设,旨在把相对零散的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为学生提供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高峰体验课程是为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种能够总结、评估和整合其大学经验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综合、拓展、批判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培养自我成就感。在高峰体验的过程中,个体常常能感到自己可以理解世界的本质与奥秘, 从而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与能力。美国高校高峰体验课程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宝贵借鉴。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现象,而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从心理特征上讲,对自我角色、自我能力的认同感十分强烈。因而个体在经历高峰体验时,会表现出对自我力量的高度肯定,所以有必要引入高峰体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这种结束大学学业的实践性课程的开展能帮助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已更名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视野开阔、基础扎实,既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可持续发展前瞻视野和经济管理能力、掌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拥有对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的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环境资源管理部门、农林牧渔各业、各类大中型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环境资源调查、环境资源项目评估、环境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人才。

作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资源与环境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关乎人才培养水平,引入高峰体验课程,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升专业认同,有利于资源与环境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心理和能力两个层面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让他们在不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人生成长与发展阶段的过渡。

作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任课老师,笔者负责起草了本专业高峰课程的实施方案,并担任了《专业高峰课程》和《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全程跟踪学生开展 《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的情况。 2011级本科生的这一系列课程已结束,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三大课程进行总结,并探讨以后如何推进本专业高峰课程的总体实施。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高峰课程总体实施

1、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该课程是在本科阶段的第六学期开设,通过结合实例的讲解和训练,学生能够对包括选择研究课题的策略和方法、整理与分析文献资料的方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设计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撰写文献摘要、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各类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要求,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包括专题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能力在内的基本科研能力。在开始的写作训练中,也可以先从培养学生应用性写作能力的角度,结合各类题型写作进行相关写作技能的训练。

该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专题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步骤和学术规范,结合具体的专题研究,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专题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2、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

贵州财经大学培养方案将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以下简称经管实验)课程安排在第六、七学期开展,分为五个阶段:动员培训阶段、组队阶段、计划书竞赛、模拟实战阶段及总结阶段。2011级经管实验实施方案中,组建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供应商和制造商、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管理(猎头公司)。所有经管类三十四个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及机构性质,按照规则组队,角色划分包括总经理(CEO)、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信息总监等。

其中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参加经管实验的有农村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三个专业。其中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主要承担啤酒供应商、制造商的总经理角色,模拟经营阶段要求进行沙盘推演,成本计算,价格预估,参与订货会等,涉及公司注册,办理企业工商,税务和银行等业务。队员分工合作,在政府机构,贷款银行以及四家保险公司办理好所需业务。

经管实验让学生熟悉了相关业务的办理流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时沟通的必要性,互相帮助的长期性,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将来工作,生活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经管实验还在不断的摸索中完善,根据实施情况可设立环保部门,规划管理资源环境,实施清洁生产评价与审核。

3、专业高峰课程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高峰课程是在本科阶段的第七学期开设,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前面几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该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基本完成了经济学、管理学和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专业相关知识学习基础上开设的,旨在把相对零散的专业知识整合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一种结束大学学业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教学内容将模拟一个完整的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案例(或课题)研究,从环境资源的调查,资源环境经济分析和评价,到资源环境规划管理,以及进一步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将该专业学生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和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专业相关知识整合为一体,让学生真实体验该学科各专业岗位的工作情景。

该门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学的资源与环境技术科学、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整合、拓展。其总体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基本目标。

(1)整合和强化现有的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2)培养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以后继续学习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该课程采用集中时段教学的方式,开展项目(或课题) 研究,实施具体分为如下六个模块即实践前指导(包括组建课题小组)、搜集整理资料、课题可行性报告、数据分析、 论文撰写与课题汇报。开展形式有讲授、个案研究、小组学习、独立学习、口头交流、书面交流、个人或小组汇报、团队项目研究、个人项目研究、无领导型小组讨论、论文撰写与指导等。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 过程评价是通过平时出勤、分组讨论的表现、小组分撰写实习报告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主要有各学生实习小组自行完成。占该课程的分数权重的30%。结果评价是通过对各学生学习小组完成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实习小组的测评,主要由教师和各组组长完成。占该课程的分数权重的70%。综合评价是指对学生实习活动的总体评价。由指导教师根据各学生实习小组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对每人进行评价。

三、结语

贵州财经大学2011级本科通过高峰体验课程的总体实施,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应用既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管理的技巧,为以后继续学习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通过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得出,高峰体验课程的总体实施,特别是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课程时间周期较长,运行过程很紧,可能会与同学准备考研、参与各种校园招聘考试相冲突。因此,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并可结合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开展课程,构建“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项目为核心、以素质提升为导向、以未来发展为指引”的高峰体验课程。

摘要:为了深化贵州财经大学课程内涵建设,培养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贵州财经大学在2011级本科培养方案中设计了具有本校特点的高峰体验课程总体框架。这个总体框架由《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专业高峰课程》和《经济管理系统仿真综合实验》三大课程和环节组成。本文结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总结了该专业高峰体验课程总体框架下的三大课程的实施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篇8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和现状

教育部于1998年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 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农业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 隶属于环境生态类。按照专业规范的要求, 主要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1]。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的基础应用型学科。从农业资源科学的角度来看, 土壤、水、生物、气候、等都可成为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农业环境学本身涵盖的面也很广, 宏观上的研究包括农业环境立法、农业环境经济、农业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等, 微观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土壤学、农田污染生态学、固体废弃物农业利用与污染防治、大气污染与农业、水污染与农业、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与防治、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等。同时,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又与农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形成了许多交叉融合的分支学科。总而言之,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综合、交叉的特征, 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学科[2]。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加入W T O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以后,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发生较大变化, 一是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渠道是企业和生产第一线;二是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加剧, 对肥料加工与管理、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增加;三是在今后肥料加工行业将不仅注重植物营养理论知识, 同时注重生产和售后服务理论;四是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重点发展两个特色专业方向分别为:土壤与植物营养、肥料加工与管理。土壤与植物营养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备植物营养与施肥等方面知识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肥料加工与管理方向培养具备肥料化工原理、肥料生产工艺、肥料法规、市场营销和养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由基础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脸、课程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 在系统总结本专业历年课程体系构建经验的基础上, 从对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 进行了课程改革与建设。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合并、重组, 加强课程与课程间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 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逐步形成了一批教学质量高、有特色的精品课程。具体表现在加强通识教育知识, 拓宽专业知识。体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按社会需要实施分流培养, 按学生愿意促进个性发展;以政治思想素质教育课程为主渠道,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宗旨, 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

调整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和学识安排, 提高选修课比例。实行学分制, 增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增设了一些人文社科和管理课程, 如在推荐选修课中增设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政策与法规等,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技能。重视实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实践环节的学分多, 占总学分的25%;二是实践模块多, 实践环节分为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五个模块。课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实验室操作技能, 分为土壤农化分析类实验、生态环境类系列实验和微生物类系列实验三大部分。通过三大类系列实验系统、严格的训练, 可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教学实习是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单项实习, 是为提高和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毕业生产实习学生到各大科研、生产单位参加研究、生产和社会调查等工作, 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 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校内外设多个土壤、肥料加工实践教学基地。

四、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大学本科教育以基础理论教学和全面素质培养为主, 必须要夯实基础、适当拓宽专业受益面、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适应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上, 强调“两线并行”、“三强人才”。实施“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两线并行”即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三强、一高人才”:即通过四年的培养, 努力达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和专业实践上手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培养途径和基本环节:对于实施“通才”培养阶段, 约为1.5年, 主要进行英语、计算机、基础课和前沿理论课的学习。“专才”培养阶段, 约为1.5-2年, 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方向选定后的课程模块学习和专业上手能力强化。用半年或1年时间, 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肥料加工生产实习、肥料销售培训、肥料室内检验分析等综合整体培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0-191.

[2]王敬国, 毛达如.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高等农业教育.2001, 4:44-48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篇9

自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 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亟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 因此, 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

一、专业特点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地理学下开设的二级学科, 故此专业具备地理学的基本学科特性, 同时也具备规划类专业学科的特点。该专业方向强调了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 办学的宗旨既要突出学科的综合性, 又要体现出城乡规划特有的实践性[3]。在考虑自身学科背景和市场用人需求的基础上, 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要适应社会需要, 要培养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规划科学等学科知识背景的应用型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大多是由多个专业的合并调整或者老专业更名而来, 具有较强的学科背景[4]。开办学校数量众多, 专业特色鲜明, 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强调了地理科学的背景, 并补充了大量规划学的知识。设此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 有综合性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建筑工程类院校, 同时也有财经类院校。

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发展基础和学科优势, 对专业的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革, 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经济建设对城镇体系、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的人才要求。

二、主要办学模式

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其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 突出已有的特色, 因而各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5]。依据办学特色,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分为测绘学派、地理学派、资源学派、规划学派等四个主流办学方向。

(一) 测绘学派

把测绘学作为获取基础数据资料的主要手段, 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宽泛, 既可从事测绘行业的相关部门工作, 也可以专门从事城乡规划设计。

(二) 地理学派

将地理学当前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利用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培养的学生具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规划学的动手技能和良好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能力。

(三) 资源学派

以资源环境理论知识为依托, 结合城乡规划的内容, 在资源环境分析评价的基础上, 培养资源环境分析、评价、规划的专业型人才。

(四) 规划学派

沿用了城市规划的工科培养模式, 同时补充大量地理学的理科知识,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涉足国土规划、城镇规划、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岗位。

学、经济学的专业背景而形成具有明显交叉性特点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三、地理分布特点

受院校合并和二级学院联合办学的影响, 开办学校的统计口径不太一致, 因此, 开办此专业的院校数量不一, 本文搜集到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院校有152所 (港澳台地区不详, 故没有计入总数) 。从本专业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分布来看, 专科开设的空间分布不均, 在东部和中部分布较广, 而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数量较少, 甚至在西部的个别省份没有设置这个专业。设置此专业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 相应的数目为16所, 而在宁夏和青海则没有设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高校。

西部地区 (西北, 西南) 幅员辽阔, 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近57%, 但相关专业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不到21%, 人才培养的分布格局不尽合理。

四、办学建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十多年来, 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等。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因此, 培养专业学生, 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升教学质量, 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

(一)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在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的当今时代, 对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生态科学、管理科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 通过改革教学, 办好这个专业对国家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 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的分布, 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西部地区, 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 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 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 由他们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讲, 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 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可操作性也不强。为此,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就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 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 从而避免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限制高校之间专业的盲目扩大, 限定区域的开设学校数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扶持西部的相关省份建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培育和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通过规划来解决当前城市和村镇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 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 也非常杂, 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 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 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 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 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 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 加强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 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 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作准备。

(三)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 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并能掌握大量当地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如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 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

从办学特色来讲, 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以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应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 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摘要: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 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本文通过分析, 总结近十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特点, 力求对该专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明确专业发展思路, 以期提升本专业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特点,办学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小风, 黄贤金, 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7) .

[2]宋戈, 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

[3]钱宏胜, 王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

[4]余建华, 王英利, 陆佩华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功用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3)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篇10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海洋,人才培养

海洋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是能源、矿物、生物与基因、交通运输等战略资源的基地。海洋资源与环境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来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海洋环境同陆地环境相比具有整体性、多样性、极端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海洋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与陆地生物资源相比具有种类多、资源量大、再生能力强等特性。因此我国需要把发展规划和海洋紧密结合, 加大海洋各类资源的开发力度, 充分利用海洋中的各类资源以缓解目前所面临的各类资源与环境问题。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但远不是一个海洋强国, 为此《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海洋高等教育要突破传统观念限制和时空限制, 鼓励内陆地区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海洋学科自然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实施海洋教育的高校主要分布在临海城市的近20所大学, 而非临海城市涉及海洋教育的高校不到50所。这个数量和我国两千多所非临海各类地方高校相比是极其微小的。地方高校是我国各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它们应该也能够为我国的海洋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设立的资源环境科学专业都没有直接进行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环境的教学, 而相关的专业学位课, 例如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等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海洋领域的相关教学。如此少的涉海教学内容, 显然和目前国家对海洋高等教育的期望是不相匹配的。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的人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服务, 但受到专业教育的限制以及专业的局限性[1,2,3], 与国家海洋资源与环境开发利用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相比, 存在着大量的不足。例如海洋开发过程中近海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众多行业对海洋来源新材料新物质的需求等问题。这些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值得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认真探讨和尝试。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综合性大学, 为配合《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于同年成立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并开始研究生培养工作。2010年开始逐渐在资源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加入海洋学的相关内容, 在保证原有教学的前提下, 注重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的背景和材料, 从教学、实践、见习等多个环节突出海洋特色,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4年来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以学位课程保证专业质量, 同时注重教学中穿插海洋相关内容

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要求, 我院系统地修订了学位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大纲, 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穿插海洋相关内容。资源环境科学的主干课程包括环境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环境微生物学、农业化学分析、土壤学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制过程中, 我们注重与海洋生物及环境相结合, 赋予这些课程以更多的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环境的内涵。例如, 在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大量介绍海洋生态的内容, 使学生对海洋生态有了较深的了解, 并带领学生在江苏海岸带滩涂基地实习;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中加入了海洋微生物的内容;在农业化学分析课程中加入了养殖海水分析等内容, 并指导学生研究海洋养殖和海水富营养化等相关性的课题。

二、以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架构, 通过海洋类选修课突出海洋特色

我院修订的教学大纲中, 在保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海洋特色教学的理念, 开设了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生物学及实验、海洋环境化学及实验、海洋防污染与环境保护等和海洋直接相关的选修课程, 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了大量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等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实习与见习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及海洋环境

资源环境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实验性学科。在组织野外实习、见习等教学环节的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江苏省沿海及周边大量的滩涂养殖及改良基地、海水养殖区、海洋生态保护区等海洋资源, 提高学生对海洋的认知以及加强学生的海洋意识。近年来, 我们先后建立了大丰、如东、启东、海门等多个滩涂治理、近海海水养殖、海洋经济藻类养殖、海洋公园等海滨实习和见习基地。在这些基地进行的实习和见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

四、毕业论文提供研究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海洋环境等相关课题

近年来, 扬州大学的办学模式正在由过去的以教学为主逐步转变为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模式。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规划建设, 我们以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为科研先导, 着重加强了学院在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我们以资源环境科学为大背景, 在原有的滩涂综合治理和海水养殖等基地的基础上, 建立了海洋虾类养殖、海洋经济藻类开发、海洋微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药物开发、海洋污染防治等五个实验室。有近半本科生的毕业专题基本上以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为研究内容, 为培养具有更强的以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为背景的资源环境科学技术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以众多行业对海洋生物资源人才为导向强化海洋特色实习

我院每年招收资源环境科学类本科生约60人, 这是一个很小的规模。但根据对江苏省沿海三市 (连云港、盐城、南通) 的人才需求调查显示, 目前仅在功能生物开发、饵料开发、食品开发、药物开发、活性化合物开发、保健品开发等众多行业每年的人才需求就在600人以上,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 预计对这些方面的人才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 除了在教学环节中注重进行海洋生物资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外, 还按照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发展兴趣, 将这些学生在实习阶段按照不同就业目标, 分别向不同的需求领域进行培养, 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体现重基础有特长的培养思路。例如结合食品公司对海洋藻类进行食品开发, 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海洋藻类资源的经济价值。

六、以近海环境保护为目标加强资源环境科学教育

当前江苏省沿海岸带由于城市扩大化、港口建设以及大规模海洋牧场建设等, 已经使得近岸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和破坏。近海环境恶化, 赤潮频发, 海岸带生态系统受损, 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再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 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是开发利用海洋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我们在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业研究队伍的基础上, 整合我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力量, 对学生进行了海洋防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系列专题讲座, 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近海环境保护、海洋养殖等多方面的研究优势结合在一起, 既拓宽了人才培养的空间, 又对学生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教育。

七、进行突出海洋特色的资源环境科学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地在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上突出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特色, 在扬州大学的支持下, 我们提出并设立了“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下资源环境领域本科生培养策略”的教研课题。课题获准以后, 我们不失时机地与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申报的论证建设相结合, 与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相结合, 与学院的发展实际相结合, 取得了大量的建设成果。主要表现在海洋生物资源教学实验室建设、海洋相关实验课内容设计、实验仪器条件的配置、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培养计划调整完善等方面。

八、引进和培养海洋生物、海洋环境背景的专家和教师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注重具有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环境背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并且鼓励教师到国内外的海洋研究所与大学学习深造, 同时聘请国内外海洋生物、海洋环境领域的专家来我院任教和进行学术活动。目前, 我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环境科学系、圣克鲁兹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香港科技大学海岸海洋实验室、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等机构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另外, 通过邀请上述高校及研究所知名教授进行讲学及担任名誉职位, 指导和帮助我院的规划和发展, 为我院在资源环境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教育工作提供高瞻远瞩的指导和帮助。

近几十年来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等方面的迅速发展, 使得海洋领域的研究内容在相关学科中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和相关学科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叉。例如国内许多院校在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的教学中相继进行了涉及海洋领域的教学改革[4,5], 但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涉及海洋领域的改革鲜见报道。从总的情况来看,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适应面虽然比较宽, 但是也存在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不同学校在学生的培养上应该根据其本身的条件进行相应的特色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如何办出特色已经成为一个共性的问题。希望通过我们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进行强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教学这一初步的改革实践, 与国内资源环境科学类本科专业的同行们共同研讨此类教学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会民, 刘红霞, 李友军, 陈明灿, 王旭刚.普通高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 6:33-34.

[2]刘泉, 刘昊, 李新.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1 (8) :140-144.

[3]袁路, 颜云榕, 安立龙.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5 (5) :10-12.

[4]韩雅丽.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3, (S2) :90-93.

上一篇:问题应对下一篇:河南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