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质

2024-07-25

土壤有机质(精选十篇)

土壤有机质 篇1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有效途径

1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土壤中的有机质, 对于改善土壤的物性状, 增加透气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作物在呼吸时能更加通畅, 有效的快速吸收有机质中的养分, 同时把养分供给到植株的茎叶、果实上去。有机质的含量越多, 养分就越充足, 而且对于土壤的物性状改善作用就越大, 疏松土壤, 保水保肥, 减少流失, 大大提充肥效。所以, 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体死亡后残留体形成有机质, 对土壤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在作物的生长阶段, 要尽可能多的使用有机肥料, 满足植株的生长需要。

1.1 提供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

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 磷素占全磷的20%~50%, 还含有K、Ca、Mg等营养元素。

1.2 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

土壤有机质属于有机胶体, 比矿质胶体大20~30倍, 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 能吸附大量的养分和水分, 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

1.3 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促进团粒结构形成, 使土壤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及根系生长环境有良好改善;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改善土壤热量状况, 颜色深, 吸热多。

1.4 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土壤有机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 同时又能调节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

1.5 促进植物的生理活性

加强作物呼吸作用, 增加膜的透性, 提高其对养分的吸收, 增强根系的发育。

2 土壤有机质严重缺失

近年来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 很少施或不施用有机肥, 导致农田土壤养分非均衡化严重, 土壤板结, 土壤生物性状退化, 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 防旱排涝能力差, 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 土壤出现了“亚健康”。致使农作物品质下降, 瓜不甜、果不脆、米不香;大量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肥源被丢弃、浪费造成环境污染。以东北黑土区为例, 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10%, 下降到2%~3%。我国目前的土壤资源现状迫切需要通过人为措施来补充土壤有机质, 以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

3 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

3.1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一般就是指农家肥, 可以通过畜禽粪便, 以及一些植物的茎秆经过堆肥、沤制而成, 因其沤制腐熟的过程要经过微生物的发酵, 所以肥料中会富含有机质,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改良、保水保墒、改善土壤的结构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而且肥效时间长, 能为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丰富的营养供应,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肥料。

3.2 提倡秸秆还田免耕技术

采用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不灭茬, 不清理秸秆, 全覆盖播种, 秸秆全部还田,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每年有机质含量提高0.07%。秸秆直接还田比施用等量的沤肥效果更好, 既能有效地利用有机肥资源, 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目前, 龙江县大力提倡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机收的玉米秸秆, 已经被粉碎, 经过风吹日晒雨淋, 已变成半分解状态, 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简单易行, 省力省工, 但在还田时, 就应加施化学氮肥, 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通过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 可以节约化肥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秸秆腐熟还田利用, 逐步稳定化肥用量, 优化施肥结构, 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减轻了洪涝灾害, 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3.3 粮肥轮作、间作, 用地养地相结合

轮作、间作制度, 对于种植结构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能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而且对于土壤中的有机质的品质改善也有很好的作用, 科学合理的轮作、间作能把用地和养地很好的结合起来, 边用边养, 使土壤的肥力有效的补充, 维持一个均衡的水平, 而且还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对于高效优质、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因地制宜栽培绿肥

栽培绿肥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 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减少连作障碍及下茬化肥用量,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5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作物缺什么元素补什么元素, 需多少补多少, 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 满足作物的需要。现在越来越多农民自己开始认识到盲目施肥的危害性, 测土配方施肥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 对开展此项工作越来越积极。如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在野外取土采样调查中, 当农民知道取土样化验结果出来后要把化验结果反馈给他们时, 很多人争着要求在他们田里取土。测土配方施肥原则:

3.5.1 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必须增施有机肥, 从而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物理状况,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增强微生物活性。

3.5.2 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原则

耕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养分循环系统, 客观上要求实现养分输出和输入平衡。为此, 必须坚持用养结合, 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才能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5.3 大、中、微量元素配合的原则

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 篇2

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

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及肥力因素具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少施或不施用有机肥,严重影响了养分对农作物的有效供给,粮食产量难以提高。因此,提升土壤有机质势在必行。

增施有机肥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它既能熟化土壤,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又能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和缓冲能力,不断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以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还田及喷施腐化剂技术,既能有效地利用有机肥资源,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农作物间套种轮作技术近年来,农作物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实行轮作、间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仅可以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地制宜种植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减少连作障碍及下茬化肥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崂山茶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篇3

近年来,崂山茶以其特有的清香甘醇深受消费者青睐,销量连年递增,成为享誉岛城的知名品牌,更是王哥庄等地区的致富“法宝”。

为提高崂山茶的品质,为崂山茶的发展做贡献,我们展开了对崂山茶种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调查研究。

一、土壤采样

2015年5月初,我们兵分两路,分别对王哥庄、沙子口两地的表层20厘米土壤进行了对角线五点取样,共取得10个土样,标记、封存后带到学校进行有机质含量测量实验。

二、实验原理

在加热条件下,用一定量的标准重铬酸钾溶液与浓硫酸氧化土壤中的有机碳,多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根据消耗的重铬酸钾计算有机碳的含量。其反应为:

消煮:2K2Cr2O7+8H2SO4+3C→2K2SO4+

2Cr2(SO4)3+3CO2+8H2O,

滴定:K2Cr2O7+6FeSO4+7H2SO4→

K2SO4+Cr2(SO4)3+3Fe2(SO4)3+7H2O

三、实验过程

1.配制试液

(1)0.8000mol/L(1/6K2Cr2O7)标准溶液。

将K2Cr2O7先在130℃烘干至4小时左右,称取39.2250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400ml溶解,冷却后稀释定容至1L。

(2)1mol/LFeSO4溶液。

称取56g化学纯FeSO4·7H2O,加入3mol/L硫酸30ml溶解,加水稀释定容至1L,摇匀备用。

(3)邻啡啰啉指示剂。

称取硫酸亚铁0.695g和邻啡啰啉1.485g溶于100ml水中,此时试剂与硫酸亚铁形成棕红色络合物。

2.实验过程

(1)称取能通过0.25mm筛孔的两种不同质地的风干土样各10份,每份0.3g,分别放入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再添加2个空白对比样,都加入0.8000mol/L(1/6K2Cr2O7溶液)5ml,然后用移液管加入浓硫酸5ml摇匀,将试管插入铁丝笼(铁丝笼有脚,可避免试管与油浴锅底部接触)中。

(2)预先将加好甘油的油浴锅加热到185℃左右,将带试管的铁丝笼插入油浴锅内,待试管内溶液沸腾5分钟,稍冷,擦去试管外油液。消煮过程中热浴锅的温度应保持在170℃至180℃。

(3)冷却后将试管内的溶物用蒸馏水小心无损地倒入锥形瓶中,使瓶内溶物体积为50ml左右,加入邻啡啰啉指示剂3滴至5滴,用0.1mol/L硫酸亚铁溶液滴定,以颜色由绿色突变到棕红色为终点。

(4)经测定计算,王哥庄土壤样本中的有机质含量约为36.35g/kg,沙子口土壤样本中的有机质含量约为35.56 g/kg。

四、实验结论

1.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有机质含量标准》规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g/kg至40g/kg之间的为二级土壤”,王哥庄、沙子口两地的土壤均为二级土壤。

王哥庄土样有机碳含量大于沙子口的自然原因是王哥庄气温较低,有机碳分解慢,且王哥庄林地环境相对沙子口较好。

2.实验取样时间是5月初,所测土样有机质含量高于青岛农业大学李倩在2008年全年测定的平均值,这说明春茶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

土壤有机质 篇4

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一般呈现3种状态:新鲜有机物, 指那些进入土壤中尚未被微生物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基本上保持动植物原有状态;分解的有机物, 经微生物的分解, 已使进入土壤中的动、植物残体失去了原有的形态等特征, 有机质已部分分解并且相互缠结, 呈褐色, 包括有机质分解产物和新合成的简单有机化合物;腐殖质, 指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并再合成的1种褐色或暗褐色的大分子胶体物质。由多酚和多酿类聚合而成, 含芳香环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与土壤矿物质土粒紧密结合, 最难分解, 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占其总量的60%~80%。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很小部分, 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的作用却非常显著。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 在一定含量范围内, 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

2 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丰缺状况分析

永胜县有耕地面积56991.91hm2, 占县总国土面积11.56%。其中:灌溉水田面积17172.90hm2, 望天田面积695.01 hm2, 水浇地面积2867.21 hm2, 旱地面积36256.79 hm2。永胜县的耕地土壤分为9个土类, 17个亚类, 33个土属, 59个土种。2006年~2013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 永胜县共取大田土样3485个, 分析化验大量元素3485个土样, 18655项次。通过对耕地土壤样品化验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后, 对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初步评级。

2.1 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

永胜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8.7g/kg, 大于40g/kg的有24个土种, 占总耕地面积52.67%;在30~40g/kg之间的有15个土种, 占总耕地面积的29.86%;在20~30g/kg之间的有11个土种, 占总耕地面积的9.89%;在10~20g/kg之间的有9个土种, 占总耕地面积的7.58%。

2.2 永胜县耕地土种有机质含量等级分析

有机质含量大于40g/kg为1级 (极高) , 土种有灰砂土、灰泡土、灰泥土、灰红砂土、黄灰泡土、黄泡土、紫灰泡土、小红土、大红砂土、黑泥土、红灰土、黑砂土、黑砂泥土、石渣土、黄泥土、褐泥土、羊肝土、黄饭散土、黑饭散土、红饭散土、大土泥、白膏泥、黄膏泥、黑膏泥等24个, 面积30016.43 hm2,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2.67%, 此等级土壤分布面积较大, 有机质含量极高, 属极高肥力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40 g/kg之间为2级 (很高) , 土种有红灰泡土、大红土、砂土、红泥土、粗石渣土、痩黄土、紫砂土、红砂田、黄砂田、红砂泥田、小红砂土、黄泥田、红泥田、红结泥田、紫泥田等15个, 面积17019.3 hm2,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9.86%, 有机质含量很高, 属很高肥力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30g/kg之间为3级 (高) , 土种有耳巴泥、紫泥土、粉沙田、油沙田、黄胶泥田、红砂土田、黄灰土、黄砂土、肥砂土、紫红土、石渣田等11个土种, 面积5638.33hm2,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89%, 有机质含量高, 属高肥力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20 g/kg之间为4级 (中) , 土种有粗石渣土 (燥红土类) 、砂夹泥、红砂土、碱砂土、粗砂土、黄油沙土、红色土、黄土、红土等9个, 面积4317.85 hm2, 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7.58%, 有机质含量中等, 属中等肥力型土壤, 详见表1。

3 结语

土壤有机质 篇5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

摘要: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其光谱分辨率高、波段连续性强、数据丰富的特点,因而在土壤养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土壤钉机质的高光谱遥感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的状况及动态变化,为指导农业生产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江西省余江县和泰和县采集的34个红壤土样350~2 5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研究了土壤光谱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先对土壤反射率光谱进行两种变换:一阶微分(R)、倒数的对数log(1/R),然后在提取特征吸收波段的基础上,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相应的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优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其建立的`高光谱估算模型具有快速估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潜力. 作者: 刘磊[1]  沈润平[1]  丁国香[2] Author: LIU Lei[1]  SHEN Run-ping[1]  DING Guo-xiang[2]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安徽省气象局,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气象局,安徽,合肥,230001 期 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TICEISCIPKU Journal: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卷(期): , 31(3) 分类号: S127 TP79 关键词: 高光谱    土壤有机质    多元逐步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机标分类号: S15 X70 机标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技术    土壤有机质含量    含量估算    Based    Soil Organic Matter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线性回归法    土壤养分    光谱估算模型    农业生态环境    江西省余江县    多元逐    波段    土壤反射率    光谱分辨率    遥感分析    养分研究    土壤光谱    特征吸收    农业生产 基金项目: 国家(973计划)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基金项目资助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3)刘磊  沈润平  丁国香高光谱遥感技术以其光谱分辨率高、波段连续性强、数据丰富的特点,因而在土壤养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土壤钉机质的高光谱遥感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的状况及动态变化,为指导农业生产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

土壤有机质 篇6

摘要:利用自清式土壤研磨机对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免耕试验田土壤样品进行研磨,化验分析其有机质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并在0~5厘米表层深度表现明显;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免耕秸秆100%还田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与传统耕作相比,其有机质含量最高可增加58%。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有机质

基金项目:吉林省省级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引导资金专项项目(2015Y081);吉林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40307034NY)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30

近几年,以免耕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成为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1]。对农田实行免耕处理,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2]。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维持肥力和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由一系列存在于土壤中、组成和结构不均一、主要成分为碳和氮的有机化合物组成[3]。目前,如何切实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保护性耕作是重要的措施[5]。因此,测定不同保护性耕作控制实验样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农学研究重要工作之一。因而,本文以梨树县高家村保护性耕作试验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秸秆覆盖量条件下黑土中有机质含量的特征,为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秸秆还田的原理

秸秆还田指将不能够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的秸秆(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进行堆积腐熟以后或者直接堆入土壤中进行土壤作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就是将能量进行转化,实现秸秆的废物利用,避免焚烧等活动带来的危害。农作物在其生长成熟的过程中需要不间断的吸收营养和能量,也就需要外界为其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它生长。土壤中的肥、水、热量、气就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在秸秆当中富含新鲜的有机物料,施入土壤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分解,就能转化成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和部分养分。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还可以为作物生长提供条件。并且,秸秆还田还可以节省农业用水,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最重要的是环保,因此秸秆还田在现代农业技术中备受重视。

2 技术要求

2.1 秸秆还田一般用作基肥

由于秸秆还田的养分释放速度较慢,如果超过作物生长的季节就会使作物无法吸收养分。

2.2 秸秆还田的数量要适当控制

一般情况下的秸秆还田是控制在每亩地折干草150~250公斤为宜,数量过多时需要配合相应的耕作措施并适量的施用氮肥。

2.3 均匀施用秸秆

倘若不均匀的话,在土壤浓厚处不易耕翻入土,田面会出现坑洼高低不平的现象,对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导致生长不齐、不均匀出苗等现象。

2.4 适量施用速效氮肥

对农作物使用适量的氮肥可以有效的调节作物的碳氮比。禾本科的作物秸秆在一般情况下含有较多的纤维素,高达30%~40%,秸秆还田之后土壤中的碳素会提升,增加一倍左右。碳素是微生物生长的能源所在,氮素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所在,有利于对微生物分解最适宜的碳氮比是25∶1,而大多数秸秆的碳氮比是75∶1,因此秸秆在土壤中被腐解时由于碳多氮少产生不良现象,而秸秆还田时进行氮肥施用就会补充作物所需的氮素,不仅可以保障秸秆的腐解,还能增加其腐解效率,保证作物的生长旺盛。

2.5 土壤研磨机的工作原理(以TRM4土壤研磨机为例)

研磨机是通过嵌上或者涂上磨料的研具对土壤进行研磨,利用摩擦等作用将土壤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进行研磨。

TRM4土壤研磨机是在一个转盘上安装有四个球磨罐,转盘开始转动,球磨罐一边围绕着转盘的中心公转一边围绕着自身中心自转,在转的过程中,球磨罐之间相互碰撞,相互摩擦,进行土壤的研磨和混合,使土壤中成分充分研磨。

3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点为吉林省梨树县高家村保护性耕作试验地(43°18′51″~43°19′12″N,124°14′26″~124°14′31″ E),供试土壤为黑土,母质为壤质粘土。该地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均气温5.8℃,年均日照时数2644.2小时,年均降水量577.2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

3.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7年4月,试验开始前,该样地经历了以玉米连作为主的多年传统耕作,样区内按秸秆覆盖量不同共设4种处理,免耕秸秆无覆盖(NT-0)、免耕+33%秸秆量覆盖(NT-33)、免耕+67%秸秆量覆盖(NT-67)和免耕+100%秸秆量覆盖(NT-100),每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计20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8.7×30平方米[4]。

3.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采用挖剖面方式取样,每小区三次重复,深度为0~5厘米,5~10厘米,10~20厘米,20~30厘米,30~40厘米,40~50厘米,时间为2014年9月6日。样品装布袋标号后带回实验室,剔除土壤以外的有机残体和石块,处理后样品室内阴干,再利用1400转/分钟自清式土壤研磨机研磨,过100目筛。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外加热法。

4结果与分析

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对0~50厘米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一定影响(图1),0~5厘米最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免耕秸秆全覆盖(NT-100)处理对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的提高作用明显;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

与CK相比,免耕处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免耕秸秆全覆盖(NT-100)土壤有机质范围为9.9~31.9g·kg-1,免耕秸秆无覆盖(NT-0)土壤有机质范围为8.5~23.1g·kg-1;0~5厘米耕层,三种秸秆覆盖处理(NT-33/67/100)土壤有机质含量较NT-0分别增加了9%、16%和38%,其中NT-100的增加量为2.01g·kg-1,总变化趋势为NT-100>NT-67>NT-33>NT-0;5~10厘米耕层,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0~5厘米耕层均有所降低,变化趋势为NT-100>NT-33>NT-0>NT-67;而10厘米以下,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差异进一步减少。

土壤有机质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增强土壤供肥和保肥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通气性和透水性。保护性耕作通过改变土壤温度和湿度等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及其活性,进而影响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和分布 [6]。在相同自然条件下,免耕秸秆覆盖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土壤表层有机质的累积。

5 结论

自清式土壤研磨机可实现土样样品的快速处理。免耕秸秆还田较传统耕作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在耕层0~5厘米内影响显著,说明有机物料的增加有利于地表腐殖质和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保持和积累,不同秸秆覆盖量对不同耕层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秸秆覆盖量较高的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也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海林,高旺盛,陈阜,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01):16-20.

[2]J.Six,K.Paustian,E.T.Elliott,et al.Soil Structure and OrganicMatter I.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Size Classes and Aggregate-Associated[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0,64(02):681-689.

[3] 武天云, Schoenau JJ, 李凤民,等.土壤有机质概念和分组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04):717-722.

[4] 杜会石,滕泽宇,陈智文,等.玉米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紧实度及水分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5(11):198-202.

[5] Sjoerd W,Douglas B,Beegle.Soil fertility distributions in long-term no-till,chisel/disk and moldboard plow/disk systems[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2006(88):30-41.

土壤有机质 篇7

1 土壤有机物与含水量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 可以分析得到,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含水量是成正比的关系。对于有机质本身来说, 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 其中腐殖质的吸水量大概是粘粒吸水量的10倍。如果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越多, 其中的有机胶体也就会越多, 致使其保持水分的能力越来越强。有机质越多的土壤, 其结构就越加稳定, 就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相对来说, 水分的吸收对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 水分的吸收有利于土壤上种植的作物生长, 增加了土壤的利用效率。

2 土壤有机物与粘粒含量的关系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粘粒的含量表现出正比关系, 这就可以说明, 在局部范围内, 2者存在一定的联系, 粘粒的比表面积以及电荷的密度等特性都是比较大的, 可以对土壤中的有机质产生强烈的吸附作用, 并且可以与腐殖质融合在一起, 形成腐殖质复合体, 避免有机物受到进一步的分解。另外, 粘粒的含量相对较多得土壤, 其空隙较小, 并且通常会被水分所占据, 同时通气量不是非常好, 有效地抑制了好氧微生物的活动, 导致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进行的相当缓慢, 进而容易形成堆积。粘粒还可以对有机质进行物理的保护措施。粘粒的含量增加了, 也就导致有机物的含量相对的增加了, 并且有机物的性质更加稳定了。这样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含量就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促进了土壤中植物的生长, 保持了土壤肥力。

3 土壤有机物与渗透性能的关系

对田间土壤的大量实验表明, 其渗透过程通常会在90min以内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因此选择90min的入渗量作为其渗透性能的指标。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表明, 入渗量是随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大的。土壤中含有的有机质对土壤的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可以改变沙土的结构分散的状态, 同时又会改变大块粘土的结构, 从而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通气性以及蓄水性等一些相关性能, 致使渗透速度进一步加快。

土壤中的一些动植物都是将有机质作为营养食料的, 同时由于形成的土壤通道提供了较好的物理性能, 加快团粒的形成过程。按照土壤的达西渗流的公式可以知道, 土壤水分的渗入量其实与水分在土壤的传导能力以及水分在土壤中梯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水分在土壤的传导能力又与土壤的结构、质地、走势以及含水量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土壤中, 土壤的质地、干重、含水量等情况都比较相类似的条件下, 水分在土壤的传导能力就主要是由土壤的结构形态以及土壤的具体走势情况所决定的。土壤有机质对水分在土壤的传导能力的影响是通过土壤孔隙间的大小以及分布情况来进行的。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越高, 其粘粒的结构就越来越稳定。土壤中增加团粒结构, 其间隙越多, 形成的渗透通道也就越多。这样就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在整个的渗透过程中, 空隙的稳定性是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变化的, 随着它的提高而增加, 渗透进入的水分所流过的表面积也将随之增大, 所以导致的渗透进入的水分继续增加。

4 结语

综上所述,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含水量、粘粒含量以及渗透能力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由试验测出土壤相关的物理性质, 与所含有的有机物之间进行比较、联系, 得出其物理性质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是成正比关系的, 随着有机物含量的增加相应的物理性质也会有所升高。

摘要: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 也是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储存库,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仅可以为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还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针对大田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相关的试验测定其参数, 并且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或者发生条件, 确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的含水量、粘粒含量以及渗透能力等物理性质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根据测定的物理性能参数, 绘制相关的特性曲线, 再根据曲线走势确定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具体关系及相互的作用。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物理性能,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李占斌, 朱冰冰, 李鹏.土壤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 2010 (05) :802-809.

[2]吴淑芳, 吴普特.水土保持及土壤动态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水土保持研究, 2011 (02) :37-40.

调节土壤有机质五措施 篇8

一、调节土壤的环境条件

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因素均影响矿化过程和腐殖化过程。因此,除了有机残体本身的化学组成外,控制影响微生物活动的土壤温度、湿度、通气状况和土壤酸碱反应等因素,也可以达到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积累的目的。当土壤水分过多时,土壤有机质分解较慢,可以通过挖沟排水等措施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有机质分解。要保证土壤有机质分解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以适应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控制土壤有机质转化进程、方向和速度,就要注意处理好养分释放和腐殖质积累的关系,做到合理利用有机物来培肥土壤,保持地力常新。

二、增施有机肥料

堆肥和沤肥是有效利用C/N高的有机物料的方法。作物茎秆经堆沤后肥效既稳又长,并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厩肥是土壤有机质的良好来源,如连续几年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饼肥、人畜粪肥、河湖泥等也都是良好的有机肥。

三、种植绿肥

种植绿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绿肥分解快,腐殖质的形成也较快。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有大面积发展,北方地区对绿肥的种植也很重视,在粮食作物中通过播种绿肥来培肥土壤,效果较好。栽培绿肥的主要品种有:苕子、苜蓿、绿豆、田菁等。苜蓿可在春、夏、秋3季播种,一般亩用种1~1.5kg,在盛花期压青。绿豆、田菁3~6月均可播种,一般每亩用种3~5kg,在初花期压青。苕子一般于9月上旬播种,用作春季作物的基肥和留种;也可3~4月播种,作追肥用。播种量为每亩3~5kg,第二年4月下旬现蕾即可压青。

四、秸秆还田

我国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进行秸秆还田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经济有效的培肥土壤的途径。目前,我国北方正大力提倡以小麦高茬为主要措施的秸秆还田技术,小麦收割时,留20~30cm高麦秆,经一个雨季的风吹日晒雨淋,到秋季小麦再播种时,已变成半分解状态,成为上好的有机肥料。秸秆还田简单易行,省力省工,但在还田时,就应加施化学氮肥,避免微生物与作物争氮。

五、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探讨 篇9

1 土壤有机质的构成

目前国内外普遍公认前苏联科学家科诺诺娃的土壤腐殖质分级命名系统。该系统认为土壤有机质包含: (1) 非腐殖质:新鲜的及分解不充分的动、植物残体。 (2) 腐殖质:A、腐殖物质 (包括黑腐酸、富里酸、胡敏素和吉马多美朗酸) ;B、非腐殖物质:即生物残体的强分解产物和由微生物再合成的产物, 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蜡、树脂、脂肪、单宁质、木质素及其分解产物等构成。腐殖酸类物质是“腐殖物质”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土壤有机质是由新鲜的有机物质和腐殖质组成, 而腐殖酸类物质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威廉姆斯为代表的学说认为腐殖酸的形成是有机物质在活植物体中合成———死亡后受微生物作用而水解成简单物质———合成复杂而较稳定物质 (腐殖质) 的过程, 而且全部是微生物酶活动的结果。实验证明了放线菌和真菌是形成腐殖酸类物质的关键菌种。

2 土壤有机质提升方法

2.1 大量投入有机质含量高的有机物质

有机物质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大有机物质的投入能大幅度直接提高土壤有机质, 并且能改良土壤结构、提供土壤微生物的能源、提供植物生长全面的营养元素。可大量应用的有机物质资源主要有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绿肥、农家肥。随着耕地利用率大幅提高, 种植绿肥的土地已很少;农家肥也随着农村养殖向集中、集约化发展大量减少。秸秆和畜禽粪便成为可以大量使用的主要有机物质。2000年以来大力推广了秸秆还田技术、畜禽粪便转化的有机肥料。

2.1.1 秸秆还田

秸秆有机质含量高, 约70%, 但要还田首先要检测重金属含量, 没有重金属污染的才能大量使用;其次数量也应考虑, 一般秸秆 (水稻、小麦、油菜) 还田量300~400kg/667m2, 连续3年以上效果明显。

2.1.2 畜禽粪便的应用

畜禽粪便主要有猪粪、牛粪、鸡粪和鸭粪, 新鲜粪便有机质含量在10%~25%, 大量应用要经过发酵, 杀灭蛔虫卵、大肠杆菌, 同时重金属含量也不能超标, 一般施用发酵后的畜禽粪便1000kg/667m2效果较好。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未建发酵设施, 没有专业的生产管理人员, 大多由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进行发酵处理。处理后生产的商品有机肥料有机质含量高, 大多数还含固氮、解磷、解钾微生物。商品有机肥成为新形势下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2.2 施用腐殖酸类肥料

腐殖酸类肥料是以腐殖酸含量较高的泥炭、褐煤、风化煤等为主要原料, 加入一定量的氮、磷、钾或某些微量元素制成的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 又含有速效养分, 兼有有机肥和化肥的某些特征, 也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无机复混肥, 具有培肥改土和促进作物生长的双重功能。上世纪40~60年代德国和前苏联就开展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土壤腐殖质普查和腐殖酸农田试验, 强调增施腐殖酸对土壤和作物的重要性。日本和韩国加起来耕地面积不足我国的7%, 但对农用腐殖酸产品的用量却远高于我国。据初步统计, 山西省每年向日本、韩国出口的优质腐殖酸钠 (钾) 达4~5万t, 腐殖酸原料煤达20万t, 可见国外对腐殖酸类肥料应用的重视程度。我国对腐殖酸类肥料的应用虽然在发展, 但还远远不够, 山西省向国内销售的腐殖酸钠 (钾) 每年仅有1000~2000t。

2.3 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指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 改善作物养分供应, 向农作物提供营养, 调控其生长, 以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或降低病 (虫) 害发生、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的微生物菌剂。常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有机物质为载体。

2.3.1 微生物肥料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有机质含量较高, 可以改良土壤;二是微生物含量高, 且添加在肥料中的菌种主要是土壤有益微生物, 能促进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变和抑制土壤有害菌的生长, 减少农药用量;三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增加作物营养元素供应量, 减少化肥用量。传统微生物菌剂主要有固氮、解磷、解钾细菌, 近年在解决土传、防治作物病害和促进生长菌剂的研究有一些突破, 如沈阳农业大学纪明山教授研发的专门抑制土传病害的微生物菌剂、华东理工大学李元广教授研发的多粘类芽孢杆菌防治枯萎、青枯等病害。

2.3.2 微生物肥料发展现状

一是生产企业少, 肥料价格较高;二是微生物肥料施用技术不落实, 效果不明显;三是微生物肥料质量差异大。因此在推广微生物肥料中要支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大量生产优质的微生物肥料, 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加强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技术培训, 把施用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

3 重视补充氮、磷、钾肥

提升土壤有机质增强耕地抗旱能力 篇10

我国农业基本上是雨养农业, 粮食生产上还是“靠天吃饭”, 某种程度上, 风调雨顺仍然是农业丰收的前提。2009年的旱灾显示, 铁岭市农业自身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能力偏低, 若遇到不利的极端气候条件, 农业增产增收就非常困难。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使土地对旱情的抵御能力严重不足, 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成为限制产量提高的瓶颈。

土壤有机质是耕地地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源泉, 能够调节土壤营养状况,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影响土壤的水、肥、气、热的各种状况。当前提升土壤有机质至关重要。

一、土壤有机质高, 抗旱能力强

从土壤墒情和有机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 同等条件下土壤墒情和土壤有机质关系密切, 有机质多的土壤, 蓄水能力大, 抗旱能力较强。

下表 (见表1) 为2009年8月28日、9月8日、9月10日于开原市金沟子镇、昌图县宝力镇、四面城镇部分受灾地块和减产地块的土壤墒情和有机质测试结果。结果显示, 不同有机质水平地块对旱情抵抗能力不同, 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有机质数值大的地块土壤含水量高。1-6号取样点有机质丰缺程度均表现为较缺, 7号为较丰富。1号与2号为金沟子镇三道村相邻地块, 2009年8月28日取样, 1号取样点农户连续5年施用有机肥, 从检测值上看, 有机质也较2号高, 土壤含水量也高于相邻的2号地块;3号取样点为宝力镇一处绝收地块, 有机质含量偏低, 土壤含水量5.3%, 远远低于玉米凋萎系数, 玉米植株已经全部枯死;5、6号为四面城镇减产地块, 5号为岗地, 该村农民从未施用过有机肥, 两点土壤质地介于壤土与沙壤土之间, 土壤含水量接近凋萎系数。

注:2009年8月28日、9月8日、9月10日取样

注: (1) 1980年状况; (2) 1998年状况。 (3) 2008年状况

二、铁岭市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况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1998年耕地土壤状况调查数据, 以及2005年开始的测土配方施肥部分数据显示, 铁岭市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缺面积最大, 占全部耕地的六成以上 (见表3) 。若长此以往, 必将制约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 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因此, 必须着手研究措施, 提升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三、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的途径

1.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 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其结果将使土壤养分障碍因子得以消除, 并且确保农作物一定的目标产量。在配方所提供的施肥量中, 一部分供应农作物营养需要, 一部分留在土壤中使被农作物产量携出的养分得到补偿。还可以消除不合理施肥或施肥过多的负面影响:盐分积累、养分失调、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以及对土壤微生态系统的破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有利于耕地地力的提升, 提高土壤有机质。表3显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 土壤有机质有了较大的提升, 基本回复的1980年的水平。

2.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料一般都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 不仅能够给农作物提供营养, 还可以活化土壤中潜在的养分, 增强土壤生物学活性, 促进物质的转化。有机肥料是耕地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也是作物养分的直接供应者, 有机肥料在培育土壤肥力和供应养分方面的作用, 是化学肥料不能代替的。有机肥的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补给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供植物所需养分;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酶的活性;防治土壤污染。

3. 秸秆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及利用率, 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而且能提高有机质的质量, 同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四、小结

上一篇: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下一篇:当代大学生的压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