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2024-08-15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精选十篇)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1

1.殖民扩张时期。17-18世纪, 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号称“日不落帝国”。就在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同时, 英国的高等教育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美国教育家阿斯巴特说:“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 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几乎可以说是欧洲特别是英国的知识殖民地。”因此, 可以想象的是, 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交流的特点主要以单向的教育输出为主, 留学人数甚少。

18世纪以后, 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传教范围的日益扩大, 也带动了教育的发展, 欧洲各国的教育交流和合作也逐渐的频繁起来, 当时, 英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科技的领先地位, 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国的众多的学者, 这些学者学成回国后纷纷仿照英国大学的办学模式来创办新的大学。

2.二战后到7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 使得英国的政治经济地位都有所下滑, 为了增强其国际地位, 英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手段。与此同时, 欧盟国家看到了各国之间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逐步加大了各国教育间的往来, 但由于各国经济萧条, 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 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下滑, 英国政府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和高等教育的财政危机, 减少了许多公共教育资金。英国政府对留学生政策方面也有所调整, 对欧盟外学生实行全额收费, 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使许多留学生没有条件留学, 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入低迷时期。经济的持续下滑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对高等教育经费进行大幅度增加, 把扩大海外招生作为解决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重要途径。《全球化和大学》一书的作者英国学者罗杰·金指出:“随着大学私有化的加剧, 它的各项服务都被视为是可用来交换的, 是替代逐渐减少的公共教育资金的一种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从海外市场的维度来分析国际化教育, 通过招收全球各国付费学生作为其教育的‘出口’形式, 或在国外建立一种教育上的商业伙伴关系, 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增加一种中间商的有效办法。”

3.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80年代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开始把管理商业的理念引入到管理高校上来, 他们不仅关注国内市场, 而且把关注点投放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因为海外留学生可以为本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加强海外教育市场的竞争力。对此, 英国政府提出“无论任何领域的效率高低与顾客的选择成直接的正相关”, 当然,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策略

1.政府部门的国际化策略。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仅积极参与和欧盟有关的国际化策略, 而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针对高等教育的法律。196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罗宾斯报告》提出扩大本国高校的招生人数, 并采取相应措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2009年, 英国政府发表《绿皮书》, 目的在于提出要使英国大学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加强同世界其他大学的联系, 吸引国外优秀留学生、学者和管理者, 以便提高国家竞争力。近年来, 快速增长的国际学生给英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2.课程的国际化。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 使学生更加适应日趋复杂的国际化环境, 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英国高校融入了各国先进的思想文化,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20世纪末, 英国高校内设置的国际化的课程数量和比重迅速增加, 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很多国际化的学科与专业, 比如国际贸易学、世界文化、国际金融等等, 这些课程的开设吸引了很多海外留学生。

3.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 拓展海外教育市场。欧洲国家间互相学习和交流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教育领域内, 不同高校间互相承认学位的有效性以及支持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各个国家学习,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在发展本国教育国际化的同时, 英国积极参与欧盟成员国共同拟定的高等教育计划和项目。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中国的国际化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化水平不高, 进程也很慢, 在我国学生不断走向世界的同时, 很多学生都选择了留在国外发展, 造成了人才外流的可怕现实, 并且这种形势仍在不断扩大, 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马太效应”: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经济实力和科技上的优势, 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选择定居于此, 人才不断地涌入, 而人才本身就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就在此不公平的竞争中陷入了劣势地位, 恶性循环下就会不断地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导致国家和人才的两极分化。这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四、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中国的启示

1.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前提, 我国应该把握好机遇确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英国政府正是看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本国带来的各种利益和好处, 改变了以前的那种狭隘的教育观,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国作为世界大家庭中举足轻重的一员, 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 政府应高举高等教育改革大旗。

2.加强课程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要求, 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大步迈进时, 应该把课程国际化改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在课程内容和专业上体现国际化和全球化, 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美国高等教育学专家伯恩教授曾经指出:一个学科专业如果只体现本国经验, 而排斥其他国家的经验, “就是在欺骗学生和反映一种愚蠢的、狭隘的沙文主义”。可见, 课程国际化, 不仅要开设大量的关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 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化观点。我国高校应该在国际化课程上进行科学改革, 设置一种专门为海外留学生开设的国际化课程。

3.注重和世界接轨, 加强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我国高校必须本着“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 使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紧跟国际化的步伐, 积极关注世界最新动向, 不断地进行知识的更新, 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同类科研领域的差距, 通过同国外科研人员不断进行交流和合作, 不断培养我国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促进高校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始终将高等院校国家交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变, 进而对英国研究性大学的国际化道路进行探索, 并论述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旨在探讨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从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为发展高等教育服务。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启示

参考文献

[1]聂明华.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特征及启示[J].学术论坛, 2011 (11) .

[2] (英) 罗杰·金 (著)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 (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黄永林.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特点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2) :83-88.

[4]曾满超, 王美欣, 蔺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2) .

[5]彭彬.欧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迪[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1) :59-61.

[6]詹春燕.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英国经验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4) :180-182.

[7]王羚伊.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及留学政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07) .

[8]路芳草, 赵晓婧.全球化背景下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8) .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2

一、日常交流沟通常识

1、英国人谈正事的时候,喜欢直接切入主题,表达意见也不喜欢拐弯抹角。

2、说话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不要用手来指着别人,因为在英国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不友好、不尊重人的行为,在说话时不要跟对方距离太近。

二、宴会礼仪常识

1、在留学的时候,很有可能被邀请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去赴约要注意几点,准时赴约,不要早到,更不能迟到,并且还要准备一些小礼物。

2、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

3、英国人比较喜欢在吃饭时聊天,但不能口里有食物的时候说话,那样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

4、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会很长。

三、服装服饰礼仪常识

1、英国人尽管穿衣非常讲究,但十分节俭,一套衣服一般要穿十年八年之久。一个英国男子一般有两套深色衣服,两三条灰裤子。

2、英国人的衣着已向多样化,舒适化发展,比较流行的有便装夹克,牛仔服。英国人讲究在什么场合穿什么风格的服饰。但是,很多老百姓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做法 篇3

一、英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做法

1997年英国大选5月2日揭晓,时年43岁的布莱尔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首相一上任便宣布“教育,教育,教育”(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是其执政的重中之重,大举实施教育改革。其力度之大,在发达国家中堪称少有。

1999年,英国政府宣布启动“布莱尔首相计划”。该计划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吸引国际学生到英国学习,打造英国教育品牌。第二,扩大政府奖学金,资助有潜力的未来领导人到英国学习。第三,扩大留学生就业的范围,为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第四,简化透明签证程序,方便招收境外学生。借助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布莱尔首相计划” 积极实施国际教育战略,其核心就是推进英国教育国际化,“打造世界级的教育”(the world class education),确保英国在国际教育中独执牛耳。

2004年,英国政府“孩童、学校暨家庭部”(Department of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DCSF),在其官方报告书《将世界与世界级教育整合》(Putting the World into World-Class Education)中进一步明白揭示了推进国际教育的方针、原则与愿景:以世界公民作为出发点,了解不同社会的文化与价值,在相互依存的共存共荣关系下贡献自己力量,使得全球经济、社会或环境得以拓展与生生不息。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其较高的国际化教育程度和良好的国际声誉。

1. 改革学校课程。首先是增补课程内容,将与国际化相关的核心概念,例如:公民权、多元化、人权、社会正义或环境永续发展等整合到学科学习之中。最为特别的是,将国际化教育与即将在2012年伦敦举办的奥运会相结合,进而宣扬运动家精神与社群凝聚力的价值。

2. 注重第二语言的学习。规定所有处于第二关键阶段(Key stage:7-11 years old)的小学生都要接受第二语言课程的学习,其它学段的学生也要达成相关学习目标。笔者所参观过的Hampstead School,学生来自78个国家,拥有68种语言;而挂职学校Lamp ton School 则存在40~50种母语。其它学校也大都如此。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学校”,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孩子们都在同一教室内学习。2010年4月,英国政府决定将汉语列入中学生必修课之一。

3. 鼓励教师参加培训。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与专业素养,英国政府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专业发展课程(Teacher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IPD),到非洲发展中国家参加发展教育学习营(Teacher in Development Education,TIDE),参加康米纽斯(Comenius)在职语言训练。针对校长领导能力的增强,英国政府于2010年3月特别启动了“国际领导力学习计划”(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Learning Programme)。此项计划采用申请制度,在为期一年的课程内容中包含七天参访地的实地考察,三场以工作坊形式进行的座谈,辅以网络视讯的互动活动。

4. 建立国际交流渠道。英国教育部门首先架设了官方“从全球出发”网站(global gateway),作为国际教育交换信息、分享资源的网络平台。学校可通过网站寻找到与他国学校成立国际伙伴关系(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的契机,亦可从中即时了解到国际教育的完整信息和最新进展。如果学校希望重点开设全球教育课程(global education),则可加入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剑桥教育基金会等团体所制定的全球学校伙伴计划(global school partnerships),藉以强化全球教育课程在本校的落实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国际化的努力也被英国政府视为是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举例来说,属于欧洲联盟所主持的终身学习计划之一——葛伦特维格计划(the Grundtvig Programme),便是专为成人教育组织提供训练国际课程的补助计划,在职的个人可参加研讨会或相关课程。另外,同属欧洲联盟所主持的终身学习计划——李奥纳多计划(the Leonardo Programme)也提供职场上技能训练课程及见习的补助。这些计划除了提升职场上人力的素质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不同国家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场域中,注入了一股富有活力、更具弹性的国际化教育泉源。

英国政府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上述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进了与各国在教育、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重塑了留学生教育强国形象。赴英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由接受外国留学生的世界第4大国上升为第2大国。据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近8.5万名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100多个合作项目在中英大学间展开。另一方面,拉动了留学生创汇市场,促进了英国经济和贸易的增长。据1992~1993学年的数据统计,英国的留学生市场使英国获得了1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是同年煤、电、天然气出口总额的两倍多。如果加上这些留学生的日常开支,英国以教育输出创汇的数字将更为可观。

二、对英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政府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成功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因为说到底,教育的输出和引进,既是文化的输出和引进,同时也是经济的输出和引进,对一个国家软硬实力的提升甚为必要。

首先,政府部门要对本国教育国际化有一个规划设计,从整体上多层次、多渠道推进教育交流和合作。

其次,各个学校要主动出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整合各种社会力量,推进教育国际化,重视教育交流和合作对本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作用和激励作用。

1.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更加自信的开放心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包括语言观、知识观、人才观和公民观。犹如国际教育专家一再指出的那样:“今天的公民必须是世界的公民。他必须了解世界,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知道如何用和世界相关的语言解释世界。”

2. 以国际教育原则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课程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学校必须根据国际课程改革的特点与趋势,围绕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课程分类,提出不同课程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增加课程与教学中的国际内容,开发与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采用灵活多样的国际化课程形式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带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 发挥侨校优势,加强与侨居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广东是侨务大省,华侨华人众多、华侨文化深厚。据统计,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超过3000万,占华侨华人总量的六成以上,遍布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一张覆盖五大洲的宽广网络。在海外,有2万多个侨团、5000多所中文学校、200多家华文媒体,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弘扬传播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体系。这是广东省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广东省的华侨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大力拓展侨务渠道,发挥广大华侨的人脉优势、智力优势和财力优势,以“传授民族语言,传播中华文化,体现民族风情,展现建设成就”为宗旨,与侨居国学校建立校际友好关系,实现师生互换互访,组织学生参加夏(冬)令营等交流活动。

4. 以本土化为前提,辩证处理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让中国走向世界”与“让世界了解中国”同为教育国际化命题中本有的题中之义。鲁迅曾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因此,我们应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把基础教育国际化看作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机遇,只有培养出既有世界眼光又有中国灵魂的创新型人才,才能说从教育国际化挑战中获胜。

地球是平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也许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借鉴他国的成功做法,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努力营造既加强国际化教育又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形成能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交往和生存的多元的、互补的课程体系,是中国基础教育应有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 潘孟良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4

这一战略由自由民主党和保守党共同达成。行业领导者对这一跨党派的战略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政府对商业、创新和技能部持续支持的象征,同时它能够保证战略的连续性,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这是大约15年以来,英国政府首次表示教育部门有长期的出口增长潜力,并且在发布的政府文件中公开阐明。大学和科学部部长指出,“世界各地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都有需求,英国急需抓住这一机会”。

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英语协会、英国大学联盟和质量保障委员会都将与英国政府合作以实施这一战略。由英国文化委员会运行的英国教育官方网站,去年吸引了220万人次访问。该网站也将扩大规模以促进英国寄宿学校、英语语言学校、学院、大学和跨国教育主场的发展。

参加英国国际学术会议有感——陈莉 篇5

时间:2009-09-20 21:58来源:发展管理系 作者:陈莉 点击:

77次

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2009级博士研究生

一些东西经历过,就会有所收获,或溢露在表面,或潜藏在内心,一些大的事件或许更因此而应该被记录下来。对于我来说,参加2009年9月7日到9日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研究国际论坛:“改革与变迁:中国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

或许,我参加这个会议完全是一个偶然,最开始是老师将会议信息发送给与会议论文相关的一些人员,我被包含在其中。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相关研究的一手资料我已经有很多,应该是趁时做一下梳理了,但苦于时间紧张和其他的安排,我曾一度放弃过。后来在导师的坚持、努力和劝说下,同时今年我们课题组在宁夏盐池县的“农民创新奖”的评选又给了我进一步思考“农民创新”的机会,我开始动笔,与时间赛跑也成了这段时间主打的旋律。而且一想到是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这样一个研究展示和论文交流,压力更大,也迫使我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来看自己的研究。

尽管最后写出的文章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初看起来仍是比较有成就感的,两年的思绪有了凝结。在经历了一连串复杂的出国准备后,我拿到了学校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奖学金资助,去英国的签证和北京伦敦往返的国际旅票,还准备了录音笔、相机、笔记本和名片、正装等会议备用品。

到了英国诺丁汉,那是一个干净舒适的城市,绿化面积出奇的高,翠绿色的草地令人感觉到盎然的春意在大地上流淌,而在会议报道厅,身着正装的人们则繁忙的与其他人交流着,这里没有国界,只有学术。8日是会议的第一天,第一阶段是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开设的分论坛,分成好几个组,我去了与发展研究相关的一个组,到了后才发现我是教室中除主持老师和演讲博士生外的第一个观众,本身有4个博士生却只来了3个,而且我进去的时候大家都在跟主持老师交流,尽管以前他们并不认识彼此。

在正式开讲前,主持老师介绍了自己和展示的时间安排。因为英语的不太熟练,以及对相关领域的不熟悉,我心中特别胆怯,第一个结束后还没完全搞清楚其讲的什么内容,只知道与股票市场的建立相关。到了第二个,我才慢慢从紧张的情绪中缓解过来,弄清楚了其讲的内容,因为旁听的人数太少,我也强迫自己问了一个问题,效果竟然不错,这一阶段一结束,被我提问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博士生就过来跟我讨论相关问题,很有启发,后来与其交换了名片,会议结束后即收到他的来信。

上午第二阶段是所有分论坛集中的时间,关键主旨发言专家就大会重要的议题进行了演讲,每个都很富于激情,观点也特别富于启发性,下午是各个分论坛讨论正式开始。晚上,在听了一天的论坛后,我对会议讨论进行的形式和时间都有了很好的了解,他们电脑的应用,PPT的模式,展示的方式,每个人展示严格控制的时间等等,而且在同行徐秀丽老师的建议中我不断在细节上完善自己的PPT,在表达上理顺自己的思维和所要阐述的结论。

第二天,在我所进行的分论坛中,大家谈论的都是与农民创新相关的问题,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而且国内有部分人也开始在进行类似方面的研究,大家原来有很多共同的研究点,只是信息的不对称而使得大家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轮到我讲时,与大家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我讲的时候已经比较轻松,充分准备也使整个PPT之间内容的链接很好,结束时所有的人都给了我特别热烈的掌声,感觉不错。后来下来跟老师聊天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只顾跟着内容走和紧凑的时间,而很少与大家进行交流,真是一大疏忽。

由于会议进行时,我们被安排在校外的一个宾馆里,每天都有出租车接送,在等车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其他地方的交流学者,且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一个是在集中会议做主旨发言的,讲授的内容竟然是中国发展模式,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再到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看到会议安排和发言人时我们才恍然觉得应该与他有更进一步的交流才对,而这又是我们的另一大疏忽,还好补救不晚。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6

1984年,总部设在伊利诺斯的文科大学罗克福德学院租赁了摄政公园的南别墅地产,作为摄政学院的高等教育学院新成立的校园,旨在为美国学生在国外学习提供场地。1985年,摄政学院获得伦敦大学的贝德福德学院前面的园地。1987年,随着摄政大学逐渐扩大,搬到大学校园。2012年7月,摄政大学被枢密院授予教授颁授学位的权力,从2012年9月1日起有权授予自己的学位。2013年3月,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英国摄政大学已经符合标准成为大学。

伦敦摄政大学是一个没有股本的有限公司,是一个注册的慈善机构,董事会同时也是受托人和慈善机构成员。董事会负责慈善机构的资产管理、战略决策和确保遵守慈善的目标,学校日常的管理则由副总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负责。

伦敦摄政大学将通过四大核心来实现增长:组织内增长,并购成长,国际化战略发展,并在较小程度上开发的一个联邦模型。截至2013年7月31日,伦敦摄政大学有509名全职员工,其中234名学术人员和275名管理人员,大约有3700名全日制学生。学生人数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8000 ,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比例为15:1。

伦敦摄政大学由七个专科学校组成:伦敦欧洲商务学院、伦敦摄政美国学院、摄政伦敦商学院、摄政语言与文化研究所、摄政心理治疗与心理学院、摄政戏剧电影及媒体学院、摄政时装设计学院。

伦敦摄政大学提供了广泛的商务和管理与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包括美国和英国的学位课程。申请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联系大学,某些项目在每年的一月和九月接受报名。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7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绩效报告的主要数据来自于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 下文简称“经合组织”) 、Scopus数据库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简称WIPO) 。经合组织成立于1961年, 是由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经合组织收集的数据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国际比较数据, 该数据应用在主要科学与技术指标的建立上。绩效报告选取的部分数据来自经合组织关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 (Expenditure on Research&Development, 以下简称“研发支出”) 和人力资本的统计数据, 其中也包括了非成员国 (如中国、俄罗斯等国) 的数据。研发支出与人力资本数据作为绩效报告指标体系中研究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分析依据, 说明不同国家在两种投入和产出的不同发展背景, 可直观洞察各国的研究现实基础。

Scopus数据库是由Elsevier公司出版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数据库, 收集全球21 000本期刊、丛书和5 000多家出版社的会议论文。绩效报告选取了1996—2012年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学科的文献和引用率数据, 包括了临床科学、医药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10大类的数据。这些文献和引用率数据应用在了绩效指标中研究产出、研究合作及研究生产力方面, 对比不同国家研究实力的发展现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联合国于1967年成立的用于保护全球知识的机构, 它也是知识产权服务、政策、合作与信息的全球论坛。绩效报告中选取的数据是知识产权数据中心的专利数量, 这些专利数量是近5年来各国专利局上报到统计中心的原始数据。专利的数据应用在知识交换指标中表现学术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的互动关系。

1.2 研究方法

绩效报告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深度访谈, 这些方法运用在研究投入、研究产出、研究合作和知识交换中。研究投入包括了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 其中也包括了研究者的数量、流动和合作;研究产出包括了发表的期刊文章和其引用率以及这些文章的使用情况。在研究合作和知识交换这两大指标中, 选取了60多位被采访者进行了个案分析, 寻求在国际和跨部门合作中的动因和利益考量, 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 以及提升整体实力的障碍和可能性 (由于深入访谈的内容繁杂, 本文不涉及) 。

在对比国家选择上, 参考的指标有八国集团联盟 (G8) 、欧盟27国 (EU27) 和OECD成员国。其中, 包括7个研究型国家:加拿大 (CAN) 、中国 (CHN) 、法国 (FRN) 、德国 (DEU) 、意大利 (ITA) 、日本 (JPN) 、美国 (USA) , 以及3个快速发展国家:巴西 (BRA) 、印度 (IND) 和俄罗斯 (RUS) 。

测定年度变化的标准方法采用的是复合年均增长率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 它指的是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而在时间的设定上, 会有一定的延迟。在研发经费的投入和产出模型中[2], 由于投入先于产出, 2013年拨付研发经费的成果受同行评议会有所推迟, 加之专利申请者受研发经费拨付时间的影响, 也会增加相应的申请时间[3]。这种时间的滞后与不同的指标、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科分类有关, 不能采取绝对意义, 只代表了国际比较的现实表达。

2 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1:研究投入

在研究投入中, 研发支出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是衡量一个国家研究实力的发展和保持状况, 即为研究者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支持动力与活力的源泉。自从受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国都意识到维持和增加研发经费支出的重要性, 特别是认识到研发经费支出与潜在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联性[4]。

(1) 英国研发经费支出主要来源于经济企业部门的资助。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11年英国国内研发经费支出 (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 简称GERD) 达到2 740万英镑。经费资助的主要来源和执行仍然是经济企业部门, 比例分别达到46%和64%。而英国30%的国内研发经费支出来自于政府的资助, 但仅有9%用于了政府部门。高等教育部门使用了26%的国内研发经费, 却仅贡献了1%的经费来源。来自海外和非盈利部门投资占据了英国23%的经费来源, 而研发经费支出用于该部分的比例却不足2%。

(2) 英国研发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例按实值计算明显缩小。根据OECD对照不同国家用于国内研发经费支出的情况得知, 通过调整可比价格和购买力平价法, 英国国内研发经费支出已从2008年的3 720万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3 650万美元, 而2012年预计下降到3 610万美元。同比德国、中国和美国, 德国用于国内研发经费支出达到8 040万美元, 中国达到18 320万美元, 美国达到英国的10倍之多, 为36 630万美元[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一个国家投资于研究基础和国内研究经费支出对于GDP的贡献率的相对指标。英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经从2008年的1.78%下降到2011年的1.77%, OECD预计英国2012年仍会下降至1.75%。尽管2012年英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加拿大和意大利, 但在2011年却超过了加拿大, 同年却被中国所超。英国总体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明显低于G8、欧盟27国和OECD成员国。

(3) 英国研发经费按执行部门看, 对比其他国家, 高等教育部门比例最高, 经济企业部门比例较低。英国高等教育部门的国内研发经费占总经费的27%, 远远高于对照国家的相对比例, 只有意大利和加拿大这一比例更高;而英国经济企业部门的国内研发经费占总费用的61%, 远远低于其他国家 (不包括意大利和加拿大) 。英国强烈保持高等教育部门研发经费的执行发展, 这一比重高于G8国家的平均水平。从较小范围内看, 在欧盟27国中, 英国一直重视大学作为研发中心的作用。

(4) 英国研发经费按资助来源看, 英国高等教育部门和经济企业部门均明显低于其他对照国家。英国经济企业部门占研发经费来源的44%, 这一比例却远远低于G8国家与欧盟27国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部门的研发经费资助比例为1.2%, 低于意大利和法国的相应水平;来自政府的国内研发经费比例与G8和欧盟27国较为接近。更为有趣的是, 英国国内研发经费比例的22%却来自其他类别, 如国外资助和非盈利部门, 此种情况说明了国外和慈善组织对英国研究发展的巨大支持作用[6]。

2.2 指标2:人力资本

研究者是推动研究进步的动力源, 也是一个国家研究实力的依存变量。个人和实验室的声望、历史悠久的研究中心和世界顶尖大学, 不仅培养着新一代的研究者, 也吸引更多的优秀研究者步入其行列。从研究人员的数量到博士生培养的输出, 再到研究人员的国际流动都可以洞察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状况。

(1) 英国研究人员处于缓慢增长, 增长受高等教育部门主导。国家研究实力的关键决定要素之一是研究人员的数量。研究人员的统计来源包括了高等教育部门、经济企业部门、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2011年英国拥有262 303名研究人员, 占全球人数的3.9%, 并且以0.9%的比例逐年增长。以就职于不同部门的研究人员来看, 2011年高等教育部门拥有163 505人, 占英国全部研究人员的62.3%;经济企业部门有85 947人, 占全部研究人员的32.8%;政府部门和私立非盈利部门的人数分别为8 812和4 038人, 比例分别为3.4%和1.5%。2007—2011年研究人员的平均年增长率, 高等教育部门为2.1%, 经济企业部门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为-1%, 政府部门和私立非盈利部门分别为0.9%和0.7%。

(2) 英国是全球第四大博士生产国。2011年, 英国博士毕业的数量为20 076人, 占据了所有OECD国家博士毕业数量的6.3%。2007—2011年5年间, 英国博士的数量以每年3.4%的比例增长。对照其他国家, 美国、中国和德国位列博士毕业数量的前三甲。尽管在一个国家中, 博士毕业生与研究者之间不存在直线关系, 但博士毕业生与研究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与前面研究者的总数量相对应, 英国仍然位于研究总数的第5位。如图1所示。

(3) 英国研究人员始终处于国际流动中。英国有72%的活跃研究者在1996—2012年间以非本国机构进行了发文, 只有28%的研究者不具备此特征, 但也不排除在这个期间其在国际上有合作的可能。同时期, 有7%的英国研究者外流到国外, 仅有6.3%的研究者流入英国。这其中,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爱尔兰是主要流出目的国, 而流入来源国则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在英国流动的研究者团体中, 有5.7%的活跃研究者回流到了英国 (两年以上没有离开) , 而3.1%的研究者选择了向外回流 (两年以上没有返回) 。向外回流目的国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和中国为典型代表, 向内回流的人员多数来自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

2.3 指标3:研究产出

研究产出成果刊载在期刊出版物上具有4个特征:注册研究发现;有同行评议的证明;有扩散效应和有物理或虚拟的存档。期刊出版物对于提升个人、机构和国家研究声誉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有些研究领域不能以期刊文献的数量进行衡量, 如人文科学, 但把分析期刊文献数量作为评价研究产出则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

(1) 英国在文献共享比例上继短暂下降后于2012年出现了回升的趋势。英国研究者2012年共发表139 701篇文献, 较2008年的124 811篇提高了2.35%, 此前以每年0.5%的比例连续下降了4年。2012年英国的文献共享比例居对照国家的第3位, 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同样, 出现增长的国家有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俄罗斯和日本都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但日本已经连续5年呈下降的趋势, 中国和印度表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 印度在2011年超过了加拿大和意大利, 排在第7位。

(2) 英国在多学科表现突出, 增长最快的是社会科学和经济学。英国是一个多学科发展的国家, 2012年, 英国的活动指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0的学科有7个, 只有3个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别是数学、物理科学和工程学 (见图2) 。其中, 社会科学和经济学表现尤为突出, 临床科学、医药卫生和人文科学表现较为逊色。对比之下, 美国和加拿大则与英国较为相似, 在多学科领域活动指标表现积极;相反, 中国、日本和俄罗斯表现优异的学科则是英国表现最不活跃的3个学科。

(3) 英国文献的被引用率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2012年又取得了新的增长。英国文献被世界研究者频繁地引用, 占全球文献引用率的6.4%, 2008年以来平均1.5%的比例持续增加。相比之下, 美国的文献被引用率逐年下降, 更多的是由中国的增长所替代;德国和法国以及意大利增长缓慢。

(4) 英国的重要领域的文献引用影响力很高并逐年递增, 远远超出了其他对照国家的水平。英国的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在2012年达到了1.61, 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从2008年以来, 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以1.28%的比例逐年增长, 在G8国家中位列第1位, 在欧盟27国中排名第6位, 在OECD中排名第8位。

2.4 指标4:研究合作

研究合作是一个复杂和多维度的现象, 通常建立在不同的研究者在日常工作的社会互动关系中。一方面, 非正式的讨论和信息共享占据了所有合作的半数以上[7,8];另一方面, 合作发表文章或者致谢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出行的便捷化, 以及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基金项目的支持促使了跨国合作持续上升, 独立作者发文已经越来越少, 群体合作呈上升之势。

(1) 英国的国际合作比例很高, 且逐步增长。在2012年英国发表合作文章的作者中, 至少有一人是非英国研究者的比例高达47.6%, 有36.6%的合作双方都是英国作者, 有14.8%是属于英国国内不同机构的合作作者, 有21.8%的合作作者均属同一个机构, 而仅有14.5%是独立作者。

英国的国际合作比例仅次于法国的50%, 位居第2位。对照不同国家而言, 可以将研究合作强调的不同合作方式分为3种类型:1) 高比例和增长的国际合作, 中度和下降的机构内合作, 例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2) 高比例但下降的机构内合作, 低比例和显著增长的国际合作, 如巴西、中国和印度;3) 高比例及显著增长的机构内和国际合作, 如美国和俄罗斯。日本区别于这3种类型, 一方面, 日本有着高比例但下降的机构内合作关系;另一方面, 它有低比例却增长的国际合作关系。

(2) 英国的国际合作关系很典型地与自身和合作伙伴国家的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密切相关。在国际合作当中, 不同的国家在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的合作水平不同, 形成了不同输出结果。所有对照国家都表现出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0的标准, 但与英国在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较高合作的国家有法国和加拿大, 只有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合作中表现较低, 不足1.0的世界平均水平。尽管美国在与所有国家在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中合作比率最大, 但与英国的合作远不如加拿大和法国与英国合作的比例高。

(3) 英国处于国际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对于合作研究中位于中心的国家, 对研究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位置表现在从抽象的合作研究方法与传统转变到了更具真实的研究地点和素材上。为了更好地测定不同国家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 研究选取了文献计量学来进行测量。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两个节点之间连线, 节点越大, 合作的数量就越多 (见图3) 。从图3上可以看出, 与英国组成合作关系网络的国家有爱尔兰、美国、以色列、俄罗斯、中国和日本。地缘政治、文化、历史和语言在合作图谱上都有明显的体现, 作为与英国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的伙伴国, 英国的前殖民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明显处于英国这种中心的外围第一层;另外, 南非、肯尼亚和冈比亚也包括在内。

与英国合作图谱相比, 德国的合作重心也体现在了西欧, 但关注度有从非洲向东欧转变的迹象。中国已意识到缺少与德国的合作, 而作为德国最大少数族裔拥护者的智利位列前位。美国的合作图谱中不仅包括了主要研究型国家, 也包括了北美的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对比英国、德国和美国, 中国和日本延续了与主要研究型国家的合作外, 主要关注于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国家。

2.5 指标5:研究生产力

研究生产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将研究输入转化为研究输出的能力[9]。指标5建立在指标1中的国内研发经费支出、指标2中的研究者数量和指标3中的文献和引用率的基础上, 同时还要考虑研究者的环境要素, 具备较强意志力、充沛的资源、丰富的创造力等条件对于投入与产出的高水平研究生产力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1) 英国每单位 (百万美元) 国内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和引用率最高。用英国所有的输出文献数量除以国内研发经费就得到了每单位国内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比例。2012年, 英国每单位研发经费得到的文献数为3.87篇, 继2008年以来每年递增3.61%, 这一结果与加拿大和意大利的水平和增长比例基本持平。在对照国家中, 只有中国每单位研发经费得到的文献数量在2012年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样的标准下, 英国每单位研发经费得到的文献引用率为43.1, 继2008年以来每年递增4.04%, 也成为了对照国家中比例最高的国家。加拿大和意大利是继英国之后位列第2和第3位的国家, 两国的增长比例较为迅速。

(2) 英国每单位 (百万美元) 高等教育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和引用率较高。全球大部分文献都是由高等教育部门输出的, 但国内研发经费的执行情况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 经济企业部门所占比例较大。在这种情况之下,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部门的输出文献总量除以高等教育研发经费得到了每单位高等教育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比率, 这一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生产力的重要指标。2012年, 英国每单位高等教育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数量为11.8篇, 位居第3位;中国和俄罗斯的比率最大, 分别位列前两位。同样, 英国2012年每单位高等教育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引用率为141.0, 2008年以来每年增长了3.49%, 名次排在第1位;中国和美国位居第2位和第3位。

(3) 英国每位研究者拥有的文献数量较高。借用指标2中英国研究人员数量, 2012年, 英国每位研究者拥有的文献数量为0.51篇, 位列对照国家中第3位, 意大利位居第1, 加拿大排在第2位。英国每位研究者拥有的文献引用率为5.87, 仅次于意大利排在第2位。

2.6 指标6:知识交换

知识交换通常以思想和信息两种途径进行转移。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难以复制, 既有隐蔽性, 又难以计算。作为在可转移和隐蔽特征的基础上学术与产业间的知识交换的指标, 就要从许可证的收入、发明的推广和新公司与子公司的成立, 到专利申请、专利的推广和专利的引用, 再到跨部门的文献下载和研究者的流动来建立。知识交换也包括教学、联合监管学生、职工交换与培训, 但绩效报告并没有将这些要素计算在内。

(1) 英国知识产权商业化源自于学术研究。对于一个国家, 将研究用于商业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赞同[10]。这种关于研究的商业化的指标及应用包括了知识产权的收入、知识产权的推广和新公司与子公司的建立。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 绩效报告选取了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美国、丹麦和西班牙6个国家作为对照组。2011年, 英国在每单位国内研发经费的知识产权的收入为2 789美元, 此收入高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与加拿大和丹麦较为接近, 但收入仅为美国6 675美元的一半;同年, 在每单位国内研发经费的知识产权推广上, 英国位列第1, 在对照组国家中意大利最低, 仅为英国的2/3。

(2) 英国占据小比例的全球专利活动却拥有较高比例和逐步增长的专利引用率。一个国家的专利活动通常包括3个环节:专利的申请、专利的批准和专利的维护。2011年, 英国本土专利申请为50749件, 占全球专利申请的2.4%, 比2007年减少了0.3%。专利申请占比最大的国家是日本, 但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在2011年以20.3%的专利申请占比接近美国的20.5%成为第三大专利申请国。

2011年, 英国本土的专利批准数量为18 374件, 从2007年出现了每年以5.4%的比例下降的趋势。英国的专利批准数量占全球的1.8%, 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0.6%。日、美、中和德仍然是排名前四位的国家, 其中, 只有中国的专利批准表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余三国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下降。

2011年, 英国的专利维护数量为83 216件, 从2007年以来逐年增加1.7%。英国的专利维护数量低于国际平均专利维护数量, 比例从2007年呈现了以每年4.1%逐年下降的趋势。日、美、中、德依然主导专利维护的前四位, 其中, 中国仍然以明显的趋势在逐年增长。

(3) 英国的公司所属文章被学术研究部门使用者持续下载, 同样, 英国公司使用者也持续下载学术研究部门所发表的文章。英国公司所属部门的文章被其他部门使用者下载表征了跨部门间的知识流动。2008—2012年, 学术研究部门使用者占公司所属文章下载比例为61.7%, 比2003—2007年增加了1.1% (见图4) ;公司部门使用者占自身下载比例却为35.2%, 同比下降了1.0%。以上表明公司所属文章持续使用者为学术研究部门人员。同样, 2008—2012年, 英国公司使用者下载的学术研究部门的文章比例为52.6%, 而下载本部门的文章比例为32.5% (见图5) , 比2003—2007年分别增加了1.3%和2.1%, 这也表明了学术研究部门的文章主要被公司部门所使用。

(4) 英国研究者表现出了在学术和产业间的流动, 超越国家界限, 并逐步向产业靠拢。知识交换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研究者在学术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跨部门流动, 这种流动超越了国家界限[11]。在英国国内, 1996—2012年间, 研究者从学术系统流向企业部门的为10 283人次;相反, 从企业部门转向学术部门的人员达到了8 707人次。同一时间段, 从英国国内学术系统向国际企业部门的流动就达到了13 771人次, 而相反方向人数也达到了11 782人次;同样, 从国际学术系统向英国国内企业系统流动的人次为10 526人次, 相反方向人数达到了11953人次。从结果来看, 英国跨部门流动明显表现出了学术系统向企业系统的国际流动比国内流动更为频繁。对比其他国家可知, 德、法、日、美、中、巴西、印度和俄罗斯都表现出了国内跨部门的流动多于国际流动。其中, 法国和美国更倾向于国际学术部门向国内企业部门流动, 国内企业部门向国际学术部门流动;相反, 中国和加拿大具有反向的特征。

3 研究结论及启示

3.1 研究结论

(1) 英国在研究型国家行列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英国仅拥有世界上0.9%的人口、3.2%的研发经费和4.1%的研究者, 但英国占据了世界上9.5%的文献下载量、11.6%的文献引用率和15.9%的世界最高引用文献。在对比国家中, 英国取代了美国成为了重要领域文献引用影响力最高的国家。

(2) 英国的研究基础具有多样性, 并在多领域影响强烈。英国的研究活动在多学科表现充分, 特别是一些重要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长。重要领域的文献引用影响力长期居高的态势与重要领域下载率密切相关, 这也表明了英国在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英国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受到持续的关注, 不仅与英国在诸多领域发表的重要文章有关, 还与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处于主导地位密不可分。

(3) 英国是国际合作和国际流动的焦点。研究的国际合作和研究者的国际流动代表了一个国家合作互动关系的两个方面。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地位, 不仅促进了合作伙伴国在重要领域中的相互密切关系, 还推动了合作伙伴国在各自发展中的主动地位。尽管英国的研究者数量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 但是越来越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增添了英国的研究实力, 加之高层次活跃的英国研究者参与到国际流动中去。

(4) 英国表现出了强烈的跨部门间的知识交换。在英国学术研究部门和经济产业部门相互下载和借鉴彼此成果的前提下, 英国在知识产权转化方面要强于其他对照国家。高比例和增长的期刊文献在全球专利中的被引率表明了英国研究的质量和使用上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不可否认的是, 在英国学术研究和产业部门间相互收益的同时, 更多的障碍和危险也会出现。

(5) 英国的研究实力具有潜在的压力。英国在高水平研究产出平稳发展、研发经费逐渐降低和人力资本输出增长的态势下, 不能永远保持英国在未来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虽然美国的研究实力现仍居于世界的首位, 但不可阻挡来自东方国家崛起的力量, 中国在研究投入和产出的绝对数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逐渐增长的国际合作和研究者的净流入状况也表明了中国在重要领域的文献引用影响力同样会出现增长的趋势。

3.2 研究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从英国的绩效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国际研究实力的确切位置。在研究投入中, 201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为8 687亿元, 占国内GDP的1.84%[12], 而2012年我国研发支出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占GDP的比重为1.97%[13];在人力资本上, 2011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研究人员居于第2位的国家, 仅次于美国;在研究产出上, 我国在文献共享比例处于对照国中第2位, 远远高于英、法、德等国;在研究生产率上, 每单位 (百万美元) 高等教育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数量位于第1位, 每单位 (百万美元) 高等教育研发经费输出的文献被引率居于第2位;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上, 中国均位于第1位。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研究实力在国际合作和多学科发展领域等方面的不足。在国际合作研究方面, 我国虽然呈现出了逐渐增长的趋势, 但机构内和国内合作仍成为主流形式, 特别是在重要领域的合作中表现出明显不足。究其原因, 不仅有历史因素, 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也成为了重要制约因素。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状态下, 如何吸引国际人才来华和国外留学人员归国成为了今后科技政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学科文献输出中, 我国长期重视的是工程学、物理和数学领域, 其他领域如社会科学、经济学、临床科学和生物学等文献发表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英国, 只有工程学、物理和数学这3个学科领域文献发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他学科领域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甚至在社会科学领域拨得头筹;相反, 我国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表现出了极为弱势的处境,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对于高等教育而言, 高等学校对学科专业实行动态调整, 大力推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8

近期, 在一年一度盛大的英国“女王奖”颁奖典礼上, 多米诺公司凭借杰出的商业成就再度捧回象征至高荣誉的“英国女王国际贸易企业奖”。设立于1965年的“英女王奖”, 是对英国企业在创新、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三个领域所取得的卓越业绩的最高认可, 获奖企业皆代表着每个领域中的最高水平。继1985年首次获得“女王技术创新奖”以来, 这是多米诺第五次荣获“女王奖”, 标志着在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多米诺已成为英国企业的领导者之一。

多米诺标识科技有限公司于1995年在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即成为多米诺集团的重要市场之一。1999年底以来, 多米诺在国内喷码机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0%, 居同行业首位。早在1998年多米诺就成为中国率先获得ISO9002质量认证的喷码机公司之一, 并于2003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5月多米诺亚太区总部落户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成为英国多米诺全球在海外的最大的制造和分销中心。

多米诺亚太总部的各项环境指标都符合国际标准并贯彻严格的环境方针, 因此在2004年, 顺利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成为中国喷码行业内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 已在北京、广州、成都、厦门等多个城市建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多米诺来到中国,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客户至上的传统亦从未改变, 专注标识领域逾三十年的多米诺人, 以赋予“i-Tech”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时刻为您实现更多可能, 创造更多价值。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9

1.1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影响的现状

据英国招聘和就业联合会与毕马威发布的一项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12月英国固定职位数量连续第九个月下降, 该分项指数由11月的28.9降至28.6, 为该指数最低水准;临时职位数量也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该指数由11月的31.7滑至29.8, 也是1997年10月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准 (指数低于50表明就业市场萎缩) 。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 英国2008年共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此外, 从2008年1月至11月, 英国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增加了257500人, 使得总人数达到了107万, 其中, 从10月到11月这一个月中, 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就增加了7.57万。在具体的裁员情况方面, 截止到2008年12月17日, 在此之前的3个月中, 英国主要的公司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提高、需求下降等经济现实导致的裁员达38588人。在就业指标方面, 截止到2008年10月份, 英国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适龄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74.2%, 比三个月前和上年同期均下降了0.4%;就业总人数为2938万, 从8月到10月, 就业人数减少了11.5万, 就业形势急剧恶化。在失业指标方面, 截至2008年11月底, 英国失业人数已经连续10个月上升, 失业总人数攀升到186万, 失业率达6%, 为199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时间指标方面, 2008年8月至10月, 英国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总时数是9.379亿小时, 比5月至7月间的周工作总时数减少了760万小时;同时, 从2008年8月至10月, 英国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时是32.0小时/人/周, 比5月至7月间的每周平均工时下降了0.1小时/人/周。在劳动人口的GB平均收入增长率指标方面, 从2008年8月至10月, 整个经济的劳动人口平均收入增长率 (除奖金) 为3.6%;若包含奖金, 2008年度平均收入增长率则为3.3%, 这一比例与上年持平。但具体到不同的经济部门, 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影响的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深远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 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也将持续并进一步深化。就英国而言, 据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英国2008年已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 2009年将有60万个, 而在2010年将再有25万个。该报告还预测, 加上合同到期等其他原因, 到2009年底英国的经济衰退将导致100万人失业, 英国的总失业人口将因此达到280万, 2009年将是自1991年以来就业形势最差的一年。而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预测, 2010年英国失业率将升至7%, 2011年则可能进一步攀升至7.5%。

2 英国政府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政策分析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的冲击日益明显, 英国政府已经采取或拟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失业扩大的进一步发展, 但不少政策措施在实践中的执行效果还不明显, 政策的可行性与可达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考察。

2.1 对宏观层面促进就业政策的分析

在宏观层面, 以刺激经济为核心来带动就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巨资救助银行拯救金融市场、大型减税计划、大幅降息政策、提供小型企业贷款担保等。总体来说, 这些刺激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为:通过注资、减税、降息、贷款担保等手段, 来拯救金融市场、减轻企业负担、减少企业成本、刺激需求、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实现英国虚拟经济的恢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带动经济回暖, 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减少失业, 增加劳动者收入, 以期就业形势得到好转。

但是, 其中的一些刺激经济的计划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使得政策的可行性或可达性大打折扣。具体来说, 首先, 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使得本已恶化的英国财政更加雪上加霜:因为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主要来自借款, 而政府财政盈余已从2007年的60亿英镑下降至2008年10月的49亿英镑, 若完全实施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 2009年英国政府财政赤字可能超过1000亿英镑, 相当于每户英国家庭负债4000英镑, 因此, 通过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的风险性极高, 政策的可行性值得质疑。其次, 英国政府巨额的刺激经济的支出可能会通过日后大幅增加税收等办法来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从而将增加普通民众的负担, 这种以牺牲民众长期利益换取短期经济效果的行为也是不值得推崇的。再次, 以降息方式刺激经济的政策的可达性也值得质疑:政策性降息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刺激经济增长:鼓励民众少存钱多消费、增加贷款者手中的现金、促使货币在一定程度上贬值、刺激出口。有专业人士估算, 正常情况下, 利率每降低1%, 长期来看能使经济提升0.3%。但以英国目前情况看, 政策性降息能否刺激经济以达到带动就业的作用也值得质疑。

2.2 对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政策的分析

为了达到直接促进就业、补贴失业者以帮助其渡过难关的目的, 英国政府采取了或拟采取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这些针对性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笔者在下文中根据这一分类进行了具体的政策分析。

2.2.1 直接促进就业类

政策之一:通过基建计划创造至少10万个新就业岗位。英国政府准备在2009年施行一项总额为100亿英镑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包括在未来两年内用于教育、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 以期创造出至少1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一措施的好处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供英国劳动者就职, 减少失业率, 同时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 从长远来看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完善。但是, 该政策的最大问题也是财政支出压力过大, 可能导致未来英国公民税收负担急剧加大, 引起公民不满和社会动荡。政策之二:家庭妇女再就业可获培训津贴。这一政策将使希望重返工作岗位的英国全职主妇每人获得最高500英镑的津贴用于就职前培训, 极大地提高了全职主妇的就业热情, 将会减轻由于其丈夫失业而带来的收入减少的经济压力, 也会促进整个就业市场劳动者性别比例的平衡。但是, 这一政策无疑会使得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就业形势或将进一步恶化, 最终的政策效果可能会背离政策初衷。政策之三:“国家实习计划”促进大学生就业。鉴于巨大的就业压力, 英国政府计划在2009年推行一项“国家实习计划”, 以帮助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实习, 培养职业技能, 帮助其最终实现就业。这一政策可以使得众多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增加其就业数量和质量。同时, 由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英国失业人数中25岁以下的青年人所占的比例将不断增加, 英国政府还打算出台一系列针对18至24岁青年人就业的措施, 帮助他们找到工作或学习到能帮他们就业的技能, 这也必然可以减缓失业的增加趋势, 避免由于这一年轻的社会群体失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动荡。这一政策的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政策之四:限制移民政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也可能影响到英国的就业岗位, 因此英国政府在2008年10月开始加大移民的难度, 并限制向在英移民开放的就业岗位数量。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英国本国居民的就业压力, 但会引起英国人和外国移民之间的仇视情绪, 可能引发种族歧视问题;同时, 这一政策使得已经在英国生活的移民生活更加艰难, 导致政府为支付他们的住房和日常开销的财政支出增加, 也使得外国移民无法从事某些英国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阻碍英国经济的发展。

2.2.2 补贴失业者类

政策之一:5亿英镑一揽子计划帮助失业者。为了缓冲经济衰退恶化的影响, 英国政府计划从2009年4月开始, 在未来两年时间内施行帮助长期失业者再就业的一揽子措施, 支出金额将达5亿英镑。其中包括向聘用失业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员工的企业支付补偿。这一措施可以提高失业者再就业技能, 促进就业率的提高。但是, 这一措施难以防范企业的道德风险, 可能会出现企业为获取政府的补偿金而消极培训甚至重复裁员的行为, 从而导致失业者的再就业权益无法得以切实保障。政策之二:失业者可以将抵押贷款利率支付延后两年。英国政府正在制定一项机制, 即通过政府向贷款商提供担保, 允许失去工作以及收入出现严重下降的购房者将支付抵押贷款利息的时间推迟最多两年, 以帮助贷款商防范购房者推迟付息所带来的损失风险。若实行这一政策, 购房者更能负担得起每月的还款额, 贷款商的损失风险也会进一步减小, 可以帮助收入有限的购房者和贷款商较平稳地渡过当前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时期。但是, 这项措施并未对政府向贷款商担保的成本进行准确测算, 若成本过大, 此项政策的可行性和政策效果的可达性则会大打折扣;同时, 贷款商均为英国银行, 若政府担负担保成本, 银行的流动性又会进一步减弱, 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政策之三: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英国政府在2008年后期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提高, 而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 这一政策的两面性也体现得愈加明显: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无疑会使得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收入相对增加, 对其基本生活的保障力度增强, 有利于维持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维护英国社会的稳定。但是,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也显然会直接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加重企业负担, 使得企业用工数量下降, 可能导致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 就业形势或将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英国就业的冲击, 英国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补贴失业者, 以期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转变就业恶化形势, 但其采取的措施的政策效果如何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考察;同时, 英国政府应根据经济形势适时进行政策调整, 最大限度地减小危机带来的冲击, 提高就业水平, 促进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陷入困境.上海证券报[EB/OL].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 ml/2008-12/27/content_66778586.ht m.

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篇10

ISO50001标准将为各种机构组织 (包括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大型社区和交通部门) 以及现有的经济实体和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个能源利用管理的框架平台。据预测, 该标准将涉及各国民经济中60%的能源利用领域。

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国际能源管理项目委员会的首次大会, 大会成功地制定了ISO50001标准的工作草案。为了保证新标准与其他ISO标准的兼容性, 草案的制定以公共可用规范99 (PAS99) ——通用管理体系细则为框架标准, 在以其他ISO标准的共同要素为基础的原则上增加了能源领域的特有要素。

近几年来, 英国已经为能源领域的标准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并在大量的新领域开展了标准化活动。英国标准协会提议和领导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的潮汐能技术委员会工作, 并即将发布公共可用规范“PAS2050 – 产品与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周期评估细则”。

上一篇:网络时代与隐私的问题下一篇:企业腐败